时间:2024-02-02 17:13: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梳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知识共享,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图书馆
知识管理,作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管理变革,其目的是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通过知识在每个成员间的分享,实现知识从个体拥有向组织内其他成员的转移,其结果是个体的知识得到了更新,组织的知识资本总量也得到了增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作用,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有必要将知识共享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将知识共享贯穿于图书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因为,面对海量多样的馆藏资源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图书馆员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才能将馆藏、技术与智力三者完美的结合,让智力主宰与驱动资源与技术,让资源与技术成为提升智力资本的手段与条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图书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不单单是释放图书馆员的个体能量,更主要的是让全体图书馆员的个体能量显化并流动起来,最终转化为更大的创新合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共享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某种本质上的契合,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置于知识共享视角之下进行重新的审视也就成为必然。
一、知识管理、知识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三者的关系
1.1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有学者说过:“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 人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在各种知识转换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而人的管理,也即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持。如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来激发知识的运用与累积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和发展方向。
1.2知识共享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概念是指“结构性经验、价值观念、关联信息及专家见识的流动组合”[1]。按照其外化的程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知识,以一定的物理固化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识,另一类是隐性知识,深植于个体的心智模式并且难以编码和沟通的知识。知识管理强调的并不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是要促进知识产生和传递的外界环境,利用快捷的技术将知识管道化,防止知识的个人垄断。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目标,一个组织构建的知识管理体系能否成功,取决于对知识共享问题的判断与决策,包括是否共享?与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
1.3 知识共享与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共享不可能轻易实现,还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障碍。主观障碍来自于知识拥有方和知识接受方的思想障碍,客观障碍来自知识背景差异、组织结构缺陷、谈话技巧缺乏和管理者的工作失误等等。由于缺乏相应的交流、控制与激励机制,知识在拥有者与分享者之间的主动、高效的传播已经成为难题,对于那些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更显突出。知识共享能否实现是有效开发人力资源中智力资源的关键。要以知识共享为主线,疏通成员知识交流与转化的渠道,形成科学的知识共享机制,促进个体与组织的知识资本能量累积,以此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提升。
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应把图书馆员视作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视为可开发并能够带来收益的资本,重在以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实现与发展为目标的人力资本开发,其工作内容包括预测图书馆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根据计划选聘工作人员并进行安排,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同时结合图书馆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绩效的全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成效显著,在管理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确立了人才在图书馆事业中的关键作用,明确了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人事管理的理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内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
2.1缺乏人力资本概念
以馆员为对象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长期以来处于未开发状态。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的传播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虽然也很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考虑,没有形成对于人力和智力的投入、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路。由于图书馆长期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级和待遇既带有政府公务员管理的色彩,又带有科研单位的色彩:馆内各级负责人套用政府公务员序列,如处级、科级等;其他人员则套用科研人员序列,如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评聘方法受政府行为和计划经济的影响。职称论资排辈,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这就挫伤了大多数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进取精神,由此导致了图书馆各种人才的严重不足。[2]
2.2知识管理没有形成共识
从整体上看, 图书馆界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基本停留在人事管理的层面上,单纯重视馆藏资源、硬件设施的投入,而对于建设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普遍缺乏重视。管理方式上,大多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制,而这两种管理方式都是针对的工作任务,而非人,更谈不上人力所附载的知识了。在部门设置上,主要按照工作流程来进行分段管理,部门与部门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缺少必要的知识性业务交流。岗位职责中没有体现能级对应的原则,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人力资本浪费。用人机制与分配制度也不尽合理,对于人员的管理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馆员终生学习与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这一切的结果就是图书馆工作长期在低水平的徘徊。免费论文参考网。
三、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是因为首先要突出人力是资本、是资源的概念;其次,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当中的智力因素;第三,个体的知识储备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缺乏共享与交流,就会造成垄断或者重复,这两者对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都是不利的,而图书馆发展的结果也终将作用于个体;第四,知识共享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较高境界,它体现的是图书馆组织的公平、知识交流渠道的畅通、图书馆员间的和谐以及图书馆与馆员的共同提升。[3]
知识共享是对组织、馆员以及渠道的三维管理,实现基于知识共享的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就要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涉及这三个方面的各个环节着手逐步进行变革。
3.1组织结构
知识管理时代的组织结构必须有助于知识交流,以往的金字塔型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早已成为知识共享的绊脚石。过于复杂的管理层次不利于图书馆内部知识的流动与共享,过多的知识中间流通环节也会加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扭曲与衰减,同时,容易造成等级知识观念,影响全体图书馆员共享参与的积极性。取而代之的应是扁平化、网状化、弹性化、网络化的新型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了中间环节,加速了知识的传递速度、效率和对外抗风险的应变能力,将工作重心由传统的以显性知识为主向着隐性知识的挖掘为主转移。网状化打破了单一的至上而下的信息渠道,将每一位馆员都变成图书馆知识共享体系的一个节点,成为参与者。弹性化是图书馆创新的核心,可以超越部门的约束,将图书馆员组成各种临时性的动态项目组或课题组,以达到在一定范围内的资源快速重组,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网络化是能够持续进行图书馆组织知识创造、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理想结构,可以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随时交流。
3.2制度建设
明确图书馆知识共享的主体是图书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有序化的制度环境,为知识共享提供合法化的生存与发展保障。首先要建立协议制度,凡是纳入图书馆管理的成员, 都要遵守知识共享的规则并与单位考核聘任“挂钩”,在相互尊重、体现公平的基础上签订协议,以便今后对其实行管理约束。其次,建立激励与保障机制,赋予创新权力,明晰责任与利益的关系。免费论文参考网。免费论文参考网。在整个知识共享体系中要突出知识贡献者,并在知识的提供者与利用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一方面通过自豪感刺激贡献者继续贡献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交流加深利用者对知识的吸纳程度。鼓励图书馆员把图书馆当作一生的归属,采取提升、培训、付酬方式使其在贡献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与物质奖励。还要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促使每一位馆员不断的学习与提高。
3.3共享文化
建立图书馆知识共享文化,实质上是塑造一个软环境,营造出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氛围,也即知识奉献不吃亏、知识共享为大家、激励机制作保障、道德规范来引导的氛围,以此来打破个体、团体或部门的知识垄断。在市场经济以资本衡量知识价值的时代,专业是看家本领,专业知识是体现一个人价值地位和待遇的标志,有特殊技术的人,往往会担心教了徒弟,赶走了师傅。而隐性知识传承的主渠道又往往来自师徒关系,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同事中的友情关系,这些关系无一例外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图书馆要想实现知识共享,也必须是图书馆员对图书馆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并最终以心理契约的形式发挥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对创新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由动机决定的,动机又会受环境中介的影响。图书馆的组织文化,是知识创新环境中的中介。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员的一种精神依托,是图书馆凝聚力的直接体现。图书馆要为知识共享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要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满足创新需要;其次是使每个成员自觉将成长与学习视为己任;第三是要组织塑造出一套共享的价值观、态度、行为假设,用来增加凝聚力。
3.4技术平台
图书馆知识共享是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知识流动、分享、交流与创新,先进通畅的技术平台是实现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生命动脉。目前可以被利用的知识共享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建立图书馆知识库。将图书馆中需要学习的所有专业知识分类,同时将优秀馆员的最佳工作实践与心得记录下来,保存在图书馆知识库中,并且提供相应的知识地图,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知识地图查找到相关知识或者该知识的链接对标学习。图书馆知识库的最大优点就是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影响组织的知识积累。第二,在线科研和知识创新。图书馆可将需要创新的技术或知识缺口在网上公布出来,按规定悬赏破题者或有功者,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将问题上网进行讨论,而网上讨论的过程正是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也是今后考核知识贡献大小、实施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第三,网上头脑风暴。定期在网上利用BBS或虚拟音视频会议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或学科研讨会议,通过互动式的创新讨论,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知识潜能,同样的问题以及瞬间的灵感都会使共享知识的时效性更佳。第四,个人知识库。鼓励和支持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局域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或博客,提供展示图书馆员个性和自身价值的场所,同样也能促进图书馆员间的知识交流与学习。[4]在建设技术平台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技术平台的设计要根据图书馆的类型及特点、知识共享的要求来进行,不能盲目追求技术的时尚性与系统的复杂性;第二,技术平台要易于操作,人机界面要简单,满足一般人员的使用要求。
四、结语
从知识共享的视角来诠释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质是“以人为本”,其根本宗旨是激发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对馆员隐性知识的挖掘。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内容还很多,知识共享引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拓宽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促进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节旺. 知识管理概论[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 贺晓利. 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对策[J]. 当代图书馆, 2006(1):47-49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0049-01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高校图书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所以人力资源的引进、培训、合理使用和适当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都发生了改变,管理者只有调整人力管理理念,塑造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知识管理环境下图书馆馆员新角色
图书馆员除了承担信息加工与管理员、信息检索与咨询员、知识组织员和知识传播员四个基本角色外,还将承担下面列举的四个重要角色:网络信息导航员。其功能主要有:网上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图书馆OPAC与Web目录、搜索引擎的组织,通过超文本链接和深度链接等,将内容相关的信息集中;基于网络的SDI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研究个人、团体与社会的信息需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与信息推送服务;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熟习各专业和重要的网站及其资源,充当网上资源与用户的中介。知识资源管理员。主要职能有:信息资源过滤,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引导知识资源的生产和传播,知识挖掘和知识发现,知识资源营销,组织虚拟知识库,知识资源的项目管理,合理利用和保护知识产权。
二、建立激励机制,实现集体与自我的统一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的需要、动机、欲望,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率、高效益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的管理,而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激励因素是指和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足感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中得到认可与奖赏,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具有发展前途,个人成长晋升机会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给职工以很大程度的激励,产生工作满意感,有助于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根据知识管理的思想做到有效激励,应该做好知识产权化,要想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关键就是要维护知识拥有者的利益,使其认识到显性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从而打消顾虑,主动放弃对知识的“垄断”,实现共享。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体系,是进行激励管理的依据,使评估落到实处。
三、创建学习型图书馆,建设高效率的工作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图书馆,它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增强图书馆学习力为核心,以“学习+激励”为动力和以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对用户负责的组织系统。它不但使人勤奋工作与学习,而且更注意使人更聪明地工作与学习,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创新,从而求得图书馆整体的长远发展。创建学习型图书馆要重视全过程学习,学习必须贯彻于图书馆运行的全过程中,不把学习与工作分割开,提倡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提高。不但要重视员工个人学习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更要强调图书馆员工的合作学习和整体员工素质的提高。学习型的图书馆要倡导团队学习方式,把管理班子的理念、规划、思路和要求,通过学习和讨论的方式灌输到图书馆的全体员工思想里,化为具体的政策、计划、制度、方案和指标。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打造专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图书馆队伍,塑造图书馆专业化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强调有组织的进修,强调外在的压力对馆员提出的客观要求的同时重视馆员自身的能动作用。事实上,成为一名合格馆员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充实、丰富、完善主观世界的历程。馆员“自我超越”的意愿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图书馆的组织氛围影响的。
四、高校图书馆应该努力探索知识服务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知识服务是深层次的信息服务。4种服务指的是传统信息服务中的知识服务、知识型参考咨询服务、虚拟式知识服务、合作型知识服务等。课题跟踪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培训讲座、代查代检、网络资源导航、学科馆员、解答咨询、学术动态信息报道、文献编译都属于知识服务的范畴。围绕科研课题进行信息资源的学科特色化建设是知识服务的基础,根据科研课题需要,开发和自建特色数据库和引进或合作共建专题数据库,组建专业化综合阅览室,进行电子文献的专业化检索,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为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提供支持。
结语:知识管理对高校图书馆至关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再造人力资源组织模式、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与配置、进一步完善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及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科学、和谐、完善的高校图书馆,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参考文献:
[1]王东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02(1)9―11.
[2]李晓霞.谈人性化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J].图书馆学刊,2003(1)26―27.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创新模式;人力资源优化 Abstrac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the innov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ere are many obstacl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trateg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separated, s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referred to a strategic height,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is the ten essential.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to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is studied,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knowledge economy; innov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F062.3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1)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个性和自身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个人的潜力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他们在经济社会中的独立性和独立作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甚至在一些关键的社会领域,一个人创造的财富或者社会价值要超过多个人创造价值或者社会财富的总和,那些并不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个体并不能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的实现,那些具备已经技术本领、特别是拥有高技术或者技能的个人将会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社会的认可。
(2)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的发展应该紧跟世界科技进步的步伐和节奏,全方位的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最大限度的加快知识的创新和理论革新,积极的将各个创新机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全新的创新体系,只有这样,劳动者或者人力资源才能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3)具有快速反应信息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信息化的程度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劳动者需要具备灵活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在思维方面应该更具开放性。在这一新的经济背景下,要求人们能够不断的更新知识,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以便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把握时代的发展动向。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应该注重迎合时代的发展特征,以强烈的信息需求意识及时了解信息的变化,能够果断、迅速、准确的辨别与处理各种信息。
(4)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传统的经济社会中,劳动者并不需要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使用体力劳动进行。但是,当时代的发展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之后,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模式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脑力劳动为主的模式,人的智力和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被前所未有的提及和重视。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个人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程度和实用程度,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文盲”的认识已经超越了以往,那些不能较好的掌握现代技术、难以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个人,已经逐渐的被社会边缘化。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和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1)能够提高社会组织的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数据库、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能够快速方便、实时地共享信息,了解以往潜藏在现代组织各个文件柜中的数据,从而在物质上保证能够打破劳动分工,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形成有效的竞争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能有效配置人才结构,能够提高社会组织的竞争力,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效益,促进现代组织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2)能够有效的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在当前情况下,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和创新能够有效的调动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主体性。比如现代组织的一些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的权力倾向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从传统的只注重制订战略、培训和管理人员,已经逐渐的转向了向员工直接服务的模式,变上司为同事。在实际运作当中,员工也被分为具有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的管理者或者各级、各类的应用专家,任何人都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现代组织的竞争能力。(3)能够部分的降低成本。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源或者人力资本的投资。而随着我国新的会计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成本的范围被越来越合理的界定了。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规范了现代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列支制度,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优化,就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经费开支或者人力资本投资。
三、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选择
(1)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当今世界,由于知识价值的迅速提高,使人才受到空前的重视。在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中,技术熟练的劳动力最具优势,教育程度低的人平均失业率较高。从发展趋势看,不仅要抓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还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2)培养专家型的员工队伍。在知识时代,人力资源的能力向着专业化,智能化发展,而组织的内部成员也以专家为主,专家型员工应具备较高的智力;较高的情商;较高的逆境商数;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专业领域内系统、广泛、前沿的理论知识与相关应用领域内全面、较高的各项技能;拥有专业领域与相关应用领域全面、丰富的经验等。(3)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扩大向个人提供可能性的过程。这个可能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扩大,但对个人来讲,可能性最基本的内容是健康、拥有体面生活所需的资源和获取知识;而从社会来讲,则是高度重视人的生存、发展和自由,包括提供表现个人创造力的机会,使人享有基本尊严的权利。发展应超越经济范畴,更多地考虑人文的含义,让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人道的观点,又是社会发展的政策依据。
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有很多阻碍因素,比如现代的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脱节,这样人力资源管理就难以提到战略高度,依然是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僵硬,只重视领导阶层的意志和需求,忽视员工的感情和愿望,这样会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组织的文化建设目标难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存在缺陷,以及没有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都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因此,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异常重要。
参 考 文 献
[1]杜惠峰,季大伟.从知识经济视野看我国的人力资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6):83~84
[2]夏涛.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9):285
[3]李小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J].人力资源开发.2009(4):12~13
[4]李中斌,丁宇.论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的现代化[J].价值工程.2005(10):99~102
[5]舒惠琴.探析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企业导报.2010(3):202
[6]达朝英.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J].经济理论研究.2011(5):72~73
应该说,传统的人力管理系统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显得迟缓与吃力,难以成为企业决策的科学依据。大数据时代,企业建立数据化的管理思维,学会进行数据预测、统计分析、利用数据进行辅助决策成为管理革新和提升管理科学化的有力契机。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借助大数据给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理解数据,运用数据,相信数据,将大数据这一思想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利用大数据的价值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员工关系六大模块。六大模块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解决企业人才的“招、用、育、留”问题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围绕六大模块的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基础数据:包括员工的年龄、受教育信息、专业技能、实践经历、现任职务、所在班组等内容。这类数据信息,就像是记录一个员工成长轨迹的时间轴,将员工各方面的原始能力情况进行了忠实的记录。这些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给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客观的参考。
第二,能力数据:包括员工的培训经历、培训考核情况、解决问题时的效率、奖惩情况等内容。能力数据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考核员工的岗前培训效果等环节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客观地了解到员工的学习效果。并为下次培训的革新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三,效率数据:包括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效率、单项任务完成时间、具体工作完成质量等内容。这类数据能够向人力资源管理者客观的反映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有关数据,帮助其准确的了解劳动者进入企业后的工作效率,科学的制定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第四,潜力数据:包括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收入涨幅水平、职称提升频率等内容。这类数据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劳动者劳动效率的提升和劳动效果的提高,以及劳动者劳动能力所呈现的增长状态。帮助人力资源管理者适时的为企业发掘优秀人才。
二、大数据时代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
1.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更全面的量化参考
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得出包括人员流动分析预测、绩效考核结果分析、培训需求和效果分析等信息在内的各项内容,综合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通过持续反复的深度挖掘,来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核算或企业人才测评等方法,促使企业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换,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具有战略预判能力的分析成果。
2.促进企业组织结构转型,实现扁平化人员管理
大数据时代中,管理的幅度将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会更加靠近普通员工,打破传统的组织模式,不再依靠过去那种通过命令链、等级制、标准化的方式来管理员工,而是通过更多交换性数据的产生,提升员工的自我开发能力,使员工更好的参与到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建立更加规范的工作流程。
3.推动有效的人才数据管理模型构建
大数据以拥有大量的数据作为分析基础,通过不断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来源、提升人力资源信息采集能力来加强企业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企业和员工个人的所有信息,都可以通过各种录入终端转化为数据的形式进行储存,然后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模型进行分析和利用,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客观和准确。
三、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方向
1.做好数据管理工作
所谓大数据,目前公认比较有代表性的是4V定义,即认为大数据需满足4个特点: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真实性(veracity)。按照英国学者迈尔舍恩伯格等人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的说法,大数据是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见,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数据量庞大,类型繁多,缺乏精确性且价值密度低。
在大数据面前,如若不能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这项技术将毫无用武之地,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要与信息管理工作者紧密合作,做好数据库的基础管理工作以提高信息提取效率,企业也要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可处理大数据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统计分析软件,而数据库应用知识,统计分析方法也是人力资源工作者应该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技能。
2.用大数据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
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管理时代下,将大数据知识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用、育、留各个阶段,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人才招聘上,招聘过程的本质就是要在选人的过程中解决企业人-职匹配、人与组织匹配的问题,而大数据技术恰恰能更高效精准的完成这个匹配过程。大数据时代,信息来源将进一步多元化,信息通道将更加立体化和复杂化,信息将更加透明化。对企业而言,传统招聘的第一环节往往较多地依赖应聘者自己编辑形成的文字简历,如今大数据技术可以轻松实现背景调查,或者从社交网络上来查询并深入挖掘候选人的信息,让企业更清晰的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使候选人与职位更好地匹配,从而使招聘过程更加快捷和科学。
人才使用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追踪企业员工的行为数据,不仅能够实现工作环境的优化设计,而且能够更加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找出数据背后的信息点及其潜在的联系,从而服务于人才测评和人员绩效考核。
人才培育上,随着大数据相关培训的开展,企业不仅要向员工普及大数据知识,提升自己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让数据为我所用,即增强数据的敏感性,增强对未来业务的洞察力和执行力。就培训本身而言,大数据还可以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效果。如,利用在线培训,分析得出职工的培训需求,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前后测比较,进而使培训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人才激励上,数据时代下的激励方式也将有所改变,从需求层次论或是效价理论的角度看,员工的需求以及某一激励方式对于员工的效价和期望值将在大数据配合云计算的作用下变得十分精确也易于掌握,因此激励手段的运用应该更具针对性。例如,谷歌公司就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发一套数学算法,成功预测哪些员工可能会离职,哪些员工工作满意度较低,并为员工留任和激励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四、结语
可以预见,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决策的制定将会越来越多地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基础,海量的人员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以及外来数据将会被用来进行大量的深层分析,大数据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
参考书目
[1]熊怡.“大数据”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 2014(6)
[2]呼延罕I.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 企业导报,2014(6)
关键词:学校管理 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是学校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学校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学校管理,是指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努力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新课改教学目标。因此,学校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教师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教学过程和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强人民的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学校发展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特别是在实行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成为学校管理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对待教师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地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考核处罚等。在现实生活中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头脑中滋生起来,有些教师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津贴、福利发足了才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但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少学校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资不少,而教育质量并未达到预期目标,教师的积极性反而不高,反倒贻误了学校发展的黄金时机。比如有些学校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事实上人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因为物质激励太高会带来副作用,首先会使教师之间彼此封锁新的课程改革信息,对教学资源不进行集体整合,甚至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障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严重者教师之间为了单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管学生的承受能力拼命地抢时间给学生补课,影响学校整个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学校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二者的结合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适合本校实际的校园文化环境
用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校园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校园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教师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教育教学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教师认可的校园文化来管理,可以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制定可操作、易把握、能考核且公正、公平,公开的激励机制量化方案
激励机制首先要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考核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做到工作细化,学校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
3.实行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现状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可以运用工作效果激励,工作量激励等,尽量把教师放在他所专长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种类以增加教师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教师通过“教代会”中的代表参与学校重大决策较为普遍。
但“教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在校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现象,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学校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当教师完成他的本期教育教学并获得全年级第一名时,他就优先被评为“优秀教师或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结果,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了教师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校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校园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一定可以激发出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建立和实施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创造教育佳绩的一个秘方,学校要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教育改革的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学校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比如80年代教育主要注重培养教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90年代以后,教师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学校就应制定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要让教师更并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育理念,要让教师多一点学习的空间、多一点实践教学的办法,多一点关爱学生的思想等。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激励应有多条路径:例如让教育教学突出业绩的教师可优先评级、评优、晋升等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教学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导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位名师和教育专家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教育教学业绩。如果学校激励只有一条路径就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用多条激励路径,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能安心在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教师需要的是什么,分清那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那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那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学校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学校采取的激励的手段要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科目、不同专的长教师,不同的教学学科制定出不同的激励制度,而决不能用一种制度一定而终。
(三)因教师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学校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学校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教师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教师则更注重学校集体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教师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教师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和一般教师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学校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学校的特点和教师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四)学校领导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
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取代物质资本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企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与重要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企业治理最终就是人力治理”,这是美国企业管理先驱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名言。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心理目标结构的发展与个性的完善。全球领先企业纷纷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强调人力资源服务能力的进一步塑造和深化,能够对企业运作、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何有效地把人力资源角色重新定位于专业中心、业务伙伴和共享服务,成为人力资源转型的关键。作为CEO战略伙伴和直线经理的策略伙伴,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时时关注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聚焦那些具有战略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结合市场和企业本身实际,通过剖析企业内部动力的合成,对绩效成果给予准确判断,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将团队成员的激情点燃,让每一个人对企业高度热爱,让每一个岗位都有科学规范,让所有部门既能独挡一面又能协同作战,让整个企业肌体健康和谐高效运转。在企业中,人本管理中的“人”指的就是企业员工。也有国外学者曾指出:管理不是管物,而是开发人才。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从满足企业员工作为劳动者的需要出发,以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高和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诺基亚提出“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市场竞争思维”。因此,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社会个体由于个人条件各不相同,需求的层次也不相同,但受尊重是共同的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活动中,要充分尊重个性差异,充分体现企业对人的重视与尊重。企业要建立真正地能够落到实处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让这种文化深入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使人成为企业的主角,特别是大型企业,尤为如此。要打破官僚体制的企业文化,引入人力资源的竞争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各项制度。只有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层次才能得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转变才能实现。
二、心理契约在劳资关系中的作用
心理契约是美国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最早提出的,它的定义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是组织与个人双方彼此要付出什么同时又期望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约定的核心成分是双方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责任。它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非正式的隐形的契约,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核心是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越牢固,对企业就有比较深厚的忠诚感和依赖感,工作投入且关心企业及所在部门的整体利益;反之,心理契约就比较脆弱,对企业没有什么感情,员工在工作时不认真负责,不积极主动,也不关心企业利益,在企业危难的时候往往是“树倒猢狲散”,而不是同心协力,共闯难关。因此,心理契约是员工在企业中各种行为的基础,了解心理契约,就能对员工的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感情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团队氛围的一种无形的手段,与制度契约相比,心理契约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了企业管理效果与经营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制度契约的成本。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埃德加•沙因(E•H•Schein)指出,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但它却是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正式的经济契约不可能涉及雇佣关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约可以填补经济契约留下的空白。心理契约的暗含条款能够弥补雇佣关系中正式文本规定的一些不足,降低员工与企业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个人与企业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同时,在心理契约构建和维护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变量。除了要正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问题,而企业成员之间、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感受问题,也是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内容。心理契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实现员工对组织较强的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进而起到稳定人才的作用。心理契约同经济契约相比,主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定量比较困难,一般只能进行定性或简单的定量研究;变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契约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进行必要的维护。心理契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管理者要正视它的存在和影响,让无形的心理契约变成吸引、激励和保留人才的有力工具。
三、转变思想,突出战略地位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不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首先是对人力资源定位的不科学、不准确。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更多地将人视为一种成本,而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应当更多地强调人力作为资源而不是成本;其次,人才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人事管理不能够以市场为基础,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第三是人力资源组织模式落后。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基于权力驱动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比较刚性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强制性和命令性的,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于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表现为专业性不强,没有一套专门的完整的体制和规范;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短缺、结构单一。因此,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必须首先从体制上进行变革,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以高素质员工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一个员工的内在潜力和创造性。也就是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关心员工的需要,并将每个员工视为有价值的人,通过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其次是要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影响力,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及优秀的管理技能,与员工关系也不再是领导与命令,而是协作和共同参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经理。再者就是要招聘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优秀人才、有效培训开发人才等。企业不仅要培养优秀的人才,更要培养杰出的人才,打造充满激情和富有极强竞争力的团队。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员工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只有这种思想深入贯穿于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心中,并为之行动,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才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才能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只有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更好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才能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因而战略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而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从战略的角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将其纳入企业战略的范畴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四、构建学习型企业,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彼得•圣吉(PeterSenge)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著作中提出“未来惟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强调要不断深入学习并加深个人的愿景,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突破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建立组织的共同愿景,激励组织成员,通过“深度汇谈”寻找有碍于学习的因素,培养组织形成系统观察和系统思考的能力,培育集体的学习能力,将这种学习优势转化为创新能力,并形成核心能力。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所指出的: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员工在这个组织里获得成长,战斗力更强,生产效率更高,从而使整个组织的能力随之增强。创建学习型企业,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团队的知识、技术能力,获取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要以强化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为手段,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的教育培训体系,以现代管理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为重点,通过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及操作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分析企业对员工的需求,掌握每个员工的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并根据企业整体和具体岗位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制定出灵活多样的培训、学习计划,不断完善企业教育体系,创造出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及相应的激励体系。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
人力资源会计,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加以评估后,然后把它当作资产在财务报表上表示的一种会计处理程序。作为人力资源会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运用对企业及各类组织来开发自己的人力资源,根据其所花费的成本来进行计量。当然,还需要对自己雇佣的员工进行计量,来反映员工对组织的经济价值。所以运用人力资源会计来计量成本数是会计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和研究可以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使用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决策,以此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向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和相关利害人提供有关企业履职信息放映其社会责任。
二、研究意义
1、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对于如何提供人力资源的获得、开发、配置、维持、运用、评估、报偿等一系列内控资金数据,便于企业经营者能第一时间了解本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实际效益。
2、对于广大资金投资者来说,人力资源成本让他们能真正通过公司的财务报表来了解人力资源项目,了解一个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真实的经营效益和状况。
3、对于整个社会会计来说,人力资源会计能了解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真正掌握整个社会人力资源配置以及运用状况。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领域中,最具有学术权威的是弗兰霍尔茨。弗兰霍尔茨认为一个人任职在某个企业是自身状况决定的,当然也具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偶然性在里面,真正外界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对于整个组织来讲需要通过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体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随即过程如何提供优质服务和为了报尝怎么样创造组织价值,这样的过程被称为有尝报偿的随机过程。赫曼森却一直认为由于人力资产素质上的不同,不同企业之间的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其盈利水平,与此同时需要我们调整成本,如何运用效率来调整系数十分重要,职工的未来工资报酬根据企业定价标准来调整。”
布鲁梅特、弗兰霍尔茨和派尔等人(1968)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计量,并介绍了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列弗和舒瓦茨(1971)认为如何通过预定的服务期限对运用贴现率来反映企业的利润贡献率。pouran(1981)认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可以影响财务分析师的决策,应在各期的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与此同时,众多国外专家学者对于运用人力资源会计以及其计量方法的探讨。不同的方法带来的思维方式对我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会计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潘序伦(1980)提出,目前我国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就是人才会计研究,如何确定计量标准,在讲成本的基础上也要讲效益。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已经从国外介绍转为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大致可分为:
1、对人力资源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裴玉(2001)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核算、计量、报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是内部管理、国家宏观调控及财务会计核算原则的需要。葛小羽(2004)从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障碍、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设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应该综合运用多种人力资源的计量方法与模式、加快付诸实践步伐和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施创建宽松的社会环境。
苏晖(2004)着重于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方面,提出完善用人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以提高员工的素质,明确劳动者权益。
2、对人力资源会计现存问题与难点所做的研究:
刘良惠(2003)提出只有人力资源产权界定清晰,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和计量,才能对人力资源权益组织会计核算,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才能参与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
程淑荣(2003)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人力资源会计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引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关键词:成熟度理论 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动态能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动态能力和过程成熟度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动态能力也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动态能力,是组织在发挥协调、控制、计划等职能中运用事实行为、人力资源系统设计、人力资源规划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程度。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成熟度是控制、测量、管理、定义具体人力资源管理中动态能力的有效程度。另外,一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改进和增加的动态能力、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丰富性也可用其表示。
二、构建成熟度模型体系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以不断地优化、调整、改进为前提,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构建能力成熟模型的目的则在于将不成熟且特定的流程转化为成熟的、制度化、改进效率的流程的线路展现出来,这需要过个组织流程的共同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成熟度包括五个等级,其实质为向前过程中的阶梯,通过开发组织流程以提升其能力水平,保证实现更高一层阶梯的组织。成熟度模型同样能够运用于人力资源动态能力。
1.现有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流程和模型分析
基于系统式思维应当选用人力资源管理能力A模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谐程度培养和识别、系统构成、系统特点作为研究重点。该模型的特点包括:第一,需从组织层面度量该模型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囊括其中,整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研究重点,并对每一个等级应达到的标准进行描述。第二,在该模型的实践指导下,能够明确改进人力资源能力每个等级的关键活动,有利于操作。该模型强调对组织人力资源能力的改进结果和路径进行定型化描述,却好定量研究。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由五个等级构成,通常有3-7个流程互动。五个成熟度等级的流程活动如表1。
表1 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等级
根据该流程活动可知,在提升人力资源能力的环节中组织管理需要进行的活动和应当达到的层次。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状况的内容构成了每个级次,虽然非常清晰地表达了所有流程活动,但组织处于哪个水平或层次通过定性化地描述很难判定。所以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提升员工能力。通过有效地培养教育机制提升员工能力,利用员工规划对员工执行基于能力流程中的相应人工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实现人力资源职业胜任力的提升。第二,实现组织人力资源间的有效沟通。通过能力单元、工作小组、团队的构建强化人力资源之间的沟通,进而准确把握部门的工作意图,共享信息、技术、知识。在授权工作中组织应当在工作组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部分行政干预,进而推动整合工作成员的改进。第三,合理的薪酬和绩效激励。应当利用科学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系统提升员工工资源附加能力,并通过量化的方法同以往进行比较,在有效把握未来趋势的基础上进行未来绩效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科学整合工作组、单元、个人,确保目标、组织目标的一致性。第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的人才招聘环节中要保证单位水平的人力资源应当满足相应岗位的需求,进而为开展有效的配置活动打好基础。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中应当充分、合理的贯彻组织战略,让人力资源能力在实践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作用下不断提升,最终通过具体时间和结果量化推动其不断改进。
2.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理论的应用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重要基础,复杂技术的执行和单个、零碎方法的应用在人力资源能力成熟度理论模型中得到突破,每个阶段中都与一套整合组织可采用的开发实践和时间方法相对应,每一个成熟度水平都衍生出一个新的实践基础,促进更新更深影响组织文化的形成,最后实现持续改进和专业环境的构建。能力成熟度模型中的IDEAL改进模型基于软件成熟度模型应用的教训和经验,将持续改善分为五个阶段进行:改进支持和责任的构建;挖掘有待处理的问题;开展针对具体改进活动的规划;对执行、引航、设计进行改进;挖掘IDEAL活动中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吕新民.政府审计机关IT能力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研究[J].审计研究,2014(7):26-32
[2]张屹.基于成熟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提升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