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8篇

时间:2024-02-02 15:00: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人文社科教学的建议

篇1

[关键词]双语教学原版教材人文社科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74-03

双语教学是在学校教育中用外语或第二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我国,这一语言主要指英语。双语教学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尽快与国际接轨、使学生尽快融入国际化大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且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

至今,双语教学在我国已开展十多年,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具有国外交流和学习的经历,双语教学中的教材引进、口语讲授、教学实践等环节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除了上述先行专业,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也积极地从事双语教学的实践。相对于双语教学更为成熟的先行专业,这些学科双语教学的发展应是该教学模式进一步扩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选择以双语教学较“后行”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对专业课程中双语教学的评价以及人文社科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人文社科专业双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一、对人社科类专业双语教学的评价

为了更好地评价人文社科类专业双语教学的绩效,笔者对所在学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具有双语教学经历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他们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对原版英文教材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双语教学的建议,重点考查了英文学习与双语教学、原版英文教材的联系。

(一)问卷描述

本次调查以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高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总发放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12份,其中60人为男生,52人为女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课程主要设置为基础课,到较高年级才接触专业课程,因此,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具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学习经历的学生,他们都具有2门及以上的双语课程学习经历,其中83%的受访者使用过原版英文教材。

(二)对双语教学的整体评价

按照1为最低分、5为最高分,对双语教学的绩效进行打分,总体平均分为3.06。在对双语教学和中文教学的选择中,对于专业基础课,94人选择双语教学,其中44人选择原版教材。对于专业课,95人选择双语教学,其中43人选择原版教材。且在专业基础课选择原版教材的学生中,有5人在专业课上选择翻译为中文的教材,在专业课选择原版教材的学生中,有6人在专业基础课上选择中文教材。可见,大部分学生愿意接受双语教学,但对双语教学的评价并不高。

(三)对原版英文教材的评价

在双语教学中,原版教材的引进是核心。外文原版教材的采用既可以保证学生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专业外语,也可以保证教材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与国际接轨。

在对原版教材的理解程度上,将其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一点也看不懂、看不太懂、能看懂一半、基本能看懂和完全能看懂等,在不使用字典的情况下,选择上述5个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0.8%、22.6%、34.4%、29%和3.2%,在使用字典的情况下,上述比例分别为4.3%、18.3%、8.6%、48.4%和20.4%,特别是78.1%在不使用字典的情况下能看懂一半的学生在使用字典的情况下能基本看懂,52%能基本看懂的学生在使用字典的情况下能完全看懂。但对于使用字典前一点也看不懂或看不太懂的学生,是否使用字典对他们理解原版英文教材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英文教材难度的调查中,认为原版英文教材相当于英语四级的学生占15.1%,50.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相当于六级水平,还有34.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过六级。在对英文教材难点的调查中,21.3%的受访者认为原版教材的难点在于英语基础和语法问题,28.2%被调查者认为难点在于看不懂专业内容,近一半(49.4%)的被调查者认为难点在于专业词汇。可见英文教材的难点仍然在于专业词汇以及对专业内容的理解。

(四)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20.5%的学生认为是教材问题,而超过半数,55.4%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讲授环节的问题,20.1%认为是考核环节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使用原版教材对专业内容的教授是人文社科类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二、英语基础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在112个受访者中,我们将其英语水平分为三类,包括英语水平未达四级、英语水平为四级和英语水平达到六级,受访者中这三类英语水平的人数分别为28人、39人和45人,分别占总样本的25%、34.8%和40.2%。

(一)不同英语基础水平对双语教学评价的区别

表1 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访者对双语教学的评价

表2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访者对原版教材的评价

表1和表2是不同英语水平的受访者对双语教学和英语原版教材的评价。可以看出:

1.英语基础越好,对双语教学和原版英语教材的接受程度越高。

英语水平为六级的受访者对双语教学的平均评价分值为3.3,四级的受访者对双语教学的评价为2.9,四级未过者则评价分值为2.85。相对而言,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评价越高,但总体上差距并不太大。

在对专业课程上,在双语教学和中文教学的选择中,英语已通过六级的受访者几乎全部选择双语教学,且超过60%的学生选择原版教材。英语四级的受访者,超过80%的学生选择双语教学,其中分别有27.3%和34.4%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选择原版教材。对于英语四级未过的受访者,62.5%的学生选择双语教学,其中分别有25%和18.8%的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上选择原版教材。

2.英语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双语教学难点的判断。

对于英语水平为六级的学生,73%的受访者认为原版教材学习的难点为专业词汇,24.3%认为在于专业内容,极少数认为难点在于英语基础和语法问题。而对于英语水平为四级的学生,50%的学生认为原版教材的难点在于专业词汇,20%认为在于专业内容,30%认为难点在于英语基础和语法问题。而对于英语未过四级的受访者,7.1%的学生认为难点在于专业词汇,50%认为在于专业内容,42.9%认为难点在于英语基础。

(二)各类英语基础水平对双语教学认识的共同点

首先,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认为原版教材的难度在六级或六级以上,随英语基础的下降,认为原版教材在六级及以上程度的比例呈现出较低幅度的下降趋势。

其次,词典的使用对于原版教材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使用词典后,原本对原版教材理解程度在一半及以下的比例都有大幅度的下降。

此外,无论英语基础如何,受访者都认为教师讲授环节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其次才是教材和考核环节的问题。

(三)英语学习与原版英文教材选择的实证分析

如前所述,无论英语水平为六级、四级还是四级未过,受访者在双语教学和中文教学中,大部分都选择双语教学,可见学生整体上对双语教学比较接受。

为了进一步地衡量英语学习对原版英文教材选择的意义,这里以上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具有原版英文教材学习经验的94份和95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是否选择原版英文教材作为因变量,并定义选择原版教材取值为1、选择翻译后的中文教材取值为0,与此同时,将英语水平(X1)、词典使用后对原版教材的理解程度(X2)、使用词典前后对原版教材理解程度的变化(X3)作为解释变量,建立LOGIT模型,研究英语水平以及对原版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学生接受原版英文教材的意义。

Li=ln(■)=β0+β1X1i+β2X2i+β3X3i+μi (1)

式(1)中为选择原版教材的概率,则为选择原版教材与不选择原版教材的比例的对数。

其中,对英语水平四级未过、四级和六级分别取值1、2、3,对原版教材理解的5个程度依次分别取值1、2、3、4、5,若使用词典前后对原版教材的理解程度不变,取值为0,若上升1级则取1,2级、3级和4级则分别取值2、3、4,以此作为衡量使用词典前后对原版教材理解程度的变化,我们假定,使用词典前后对原版教材理解程度的提高越大,学生对原版英文教材的接受程度则会越高。

表3LOGIT模型回归结果

注:括号内为P值。

从表3可以看出,总体上,使用词典后对原版英文教材的理解程度对双语教学中原版英文教材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而英语水平和使用词典前后对原版教材理解程度的变化对学生选择原版英文教材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词典后对原版英文教材的理解程度每提高一级,专业基础课选择原版教材与不选择原版教材的比例提高2.59倍,对于专业课,这一比例则提高2.52倍。从低到高,当使用词典后对原版英文教材的理解程度分别为1、2、3、4、5时,专业基础课选择原版教材和不选择原版教材的比例分别为0.018、0.046、0.119、0.308和0.798,专业课这一比例则为0.024、0.062、0.155、0.392和0.989。

三、对促进人文社科类专业双语教学的政策建议

(一)提升教师对原版英文教材专业内容的讲授水平是促进双语教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努力方向

在上述调查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愿意选择双语教学的模式,但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整体不高;同时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认为双语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在教师的讲授环节,原版英文教材学习的难点在于专业内容和专业词汇的理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双语教学主要的诉求在于提高原版英文教材的专业讲授水平。相比于中文模式的教学,双语教学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有讲授原版英文教材较高的专业水平,也要求有外语口语水平。但更需要厘清的一个事实是: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强调书面双语的应用和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培养,不宜过多地强调英语口语。在预习阅读很困难的情形下,要听懂教师用外语讲授新课,是不现实的。如果教师在双语教学中能够帮助他们在书面双语上真正过关,就达到了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鼓励学生在原版英文教材中广泛使用词典

如前所述,原版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的核心,但学生在阅读外文的专业书籍时,往往是比较困难的,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努力。其间需要经历将英文心译为中文、用中文理解,到直接用英文理解,再到用英文思维的过程。只有能用英文理解后,才能听懂英语口语讲授;只有能用英文思维后,才能用英文口语表述。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学生对原版教材接受程度的因素主要是使用词典后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而非原有的英语基础,因此,在双语学习的最初阶段,在预习阅读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使用词典,帮助他们克服对原版教材的恐惧,帮助他们完成将外文心译为中文、用中文理解的过程,随着对外文阅读量的增加,逐渐达到用英文理解、再到用英文思维的阶段。

[参考文献]

篇2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中的“人文”是在古代人文学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文化传统中,有关诗书礼乐之类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叫“人文”。现代的“人文”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概括来说,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质主要指医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积累、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医学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基本的、稳定的素质。包括医学生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人文精神内化在人的身心所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等。在医疗活动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教育要求医者同情病人、关爱病人和帮助病人。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医学与人文相互渗透、融合,科学最终是为人服务的科学,它与人的生命、健康、幸福、安危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适合人文的发展的和谐文化环境,同时也是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精神形成的过程。因此,人文素质是通过人们不断学习、实践,并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对事物的认知转化为一种精神,形成相对稳定的品质,并将这种精神用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

(二)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学者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上,几乎无一例外地持肯定的态度。很多学者专家针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对人文的素质培养提出了很多建议:科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模式上从侧重于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等,这些理论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现代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

1.发挥人文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1)调整人文社科类课程。

人文素质的提升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来自于人文课程的设置。有关研究表明,国内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如美国和德国医学院校人文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了20%~25%,而英国和日本也达到了10%~15%[2]。我校设有人文社科部,开设人文素质相关的课程。但是人文课程科目设置较少,不能满足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要求,加之教师人数不足,满足不了开设相关类课程的选修课需求。因此要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的学时数,补充人文课的师资力量,丰富课程内容,开发特色教材,在课程内容构建上,突出适用性和实用性。根据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的适用教材和课程,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实践教学[3]。如开展讨论式学习、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听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知识。通过实践将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在实践中体会理论知识,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例如服务于各种福利院、参加义诊、参加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知识下乡等活动,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人文知识的含义,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其审美情趣,使其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促进其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升华、转化。

(2)加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的主导作用。

“两课”是学生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课程,因此上好政治课是学生形精神的重要方面。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也需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做学生思想与人生的引路人。在政治课中,还应开设与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社会医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课程。此外,政治教师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说教变成形象生动的指导课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政治课程应有的教育功能。

2.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人文类课程教师的责任,也是全体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增添更多的人文情怀,在授课中渗透人文思想、人文精神。我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各个学科中,这也恰恰体现了医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比如,在解剖学的教学中渗透美学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在各种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内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境界的提升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人师表的育人风范,教给学生的是他们未来需要的;学校倡导的办学理念,即:人才培养模式(技能+特长)×态度;自然景观的耳濡目染,即使草木瓦石的摆放都要融入人精神文化的内涵,彰显人文情怀,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如在楼外的公共场所竖立医学泰斗李时珍、孙思邈、华佗等的塑像,在楼里的走廊上张贴名医的简介、科学奥妙、书画、名言警句等。另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人文知识讲座、艺术周、演讲比赛,举办读书会,开展各种专业沙龙等,营造多层面的校园文化。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人文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将其理论知识转化为外在体验,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说人文知识要转化为人文精神,需要内化的过程。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通过课间见习、假期社会调研、临床实践等,接受社会实践的锤炼,体验人文精神的意义和道德的力量,增添社会的正能量,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时代精神,以促进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另外,在学生社团活动、运动会、艺术周等活动中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二、结语

篇3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人文教育 理工科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Inspi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WANG Jingjing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MIT and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liberal arts colleg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experience in education and enlightenment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on how to develop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raining creative talents to make a number of thinking,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man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1 我国理工科文科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理工科大学在文科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和发展。许多理工科大学相继设置了相关专业,发展相关学科,使文科教育取得了较显著的成就。

从表1分析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一些985理工科大学,文科专业设置还较为薄弱,其中,清华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发展文科方面较有优势,其发展文科的经验值得借鉴。

2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历程

1993年,在原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等的领导下,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在理工类大学创办文科,向综合性大学发展。从1979年创建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中科技大学在杨叔子院士的领导下,又以倡导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提升了文科的地位与作用,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华中科技大学文科综合实力已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2.1 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发展成就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2个国家级人文社科发展基地,7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多个高水平特色研究机构;办有《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语言研究》等10多种全国知名的学术刊物。学校每年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位居同类高校前列。现今,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科门类已较为齐全,拥有文、史、哲、经、管、法、教育7大学科门类。文科现有29个本科专业,61个硕士点,28个博士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

2.2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文科的措施

华中科技大学发展文科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开辟交叉型文科。华中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依靠本校理工科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色的文科专业。如今,华中科大许多交叉型的专业在全国独树一帜。比如:新闻学院将新闻传播专业与信息专业进行学科交叉,成立了“网络新闻传播”;中文系将语言学与计算机技术交叉融合,开辟了新的方向;教科院重点强调院校研究,通过院校研究奖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使高等教育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在文科发展阶段,采用了数种方法,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五项措施:创造条件,努力引进国内优秀学者;极力邀请了解中国国情、在国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帮助有发展潜力的中年学者,使他们在学术上上一个新的台阶;创建机制,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继续发挥有较大影响的老教师的作用。(3)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文科发展相结合。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学院成立之后,为了能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人文社科平台,文学院提出了开展“人文讲座”,受到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此后,在杨叔子院士的支持、领导下,在当时文学院领导的共同努力下,文学院在全国推动了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在分析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文教育应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并将其作为办学思想之一。

3 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历程

2013年,麻省理工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及全美第一,在U.S.News美国大学排名中,为最佳工程学院第一名。麻省理工学院自1861年创建以来,一直是一所理工科为主导学科的大学,但从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来看,该校实际上也是一所综合性大学。MIT不仅理工科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其语言学、政治科学等文科领域也同样名列前茅。

3.1 麻省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成就

1981年美国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定结果显示,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分别名列全美第一、第六和第八位。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MIT的五个博士学位计划,包括经济学、科学技术的历史和社会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科学都位列世界前茅。根据U.S.News2012年“最佳研究生院”排名,MIT的政治科学排名第十,心理学排名第十二;2012年的商业计划领域排名第二。MIT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拥有非常优秀的专家学者。该校教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18人,普利策奖3人,国家科学奖2人,还有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47人。其中包括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大师萨姆・乔姆斯基,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等。

3.2 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文科的措施

麻省理工学院发展文科的措施有三个方面:(1)借助理工科的优势进行学科交叉。MIT的大多数文科专业都充分利用了MIT理工科的优势,实行了学科交叉。MIT的科学技术力量较为强大,为文科发展提供了很强的技术支持。社会科学、语言学、人文科学等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计划都采用了MIT的科学技术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语言部着重整合实验语音学和语言学习的计算机模型研究;此外,MIT在发展和分析新媒体技术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例如雷达,通信技术等。(2)课程改革贯彻始终。MIT在课程设置上实行由工科到理工科课程,再到文、理、工平衡发展的路线。20世纪初,MIT的文科课程还仅仅局限于政治经济学、英语、历史等传统的文科专业。1949年,MIT教育调查委员会建议将人文类课程由8门课增加到10门课,并建议在本科课程中拓宽和加深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MIT的文科课程由小增多,由弱变强,通过为学生提供通识课程,增强了文科课程的质量,增加了与其他院系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了课程的交叉融合。(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校园文化,MIT一直致力于建设自由而充满创造力的氛围,这对人才的引进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MIT的娱乐设施齐全,在1939~1940年期间,就拥有了音乐教室,同年8月,又开放使用了校友游泳池;MIT还坚持,礼堂和教堂的建设是MIT有关校园文化和精神培养的重要内容,认为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适当加深对本国精神遗产的理解。

4 对我国理工科院校发展文科的几点启示与建议

4.1 发展特色文科专业,实现理工科与文科的交叉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不应照抄照搬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首先,相对于文科院校办理工科来说,理工科院校在办新学科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对此,可以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学科设置的经验。理工科大学可以在保持理工科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其次,理工科大学办文科,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在打牢理工科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哲学、管理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4.2 增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理工科大学要把文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应大力引进、培养、壮大文科教师队伍,提高文科教师水平,可效仿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极力在重点学科专业上引进一些著名学者。增加学科带头人的数量,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有效提升管理队伍的人文素养。

4.3 营造良好的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氛围

一是积极利用校园文化,重视和引导校园文化,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宣传,创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可借鉴华中科技大学,开设“人文大讲堂”的做法;二是加强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平台的建设。根据理工科大学自身的优势,建设文科科研的重点研究平台,既可以培养文科科研的重要力量,又能在全校营造文科科研学术研究的氛围。理工科院校还应加强各文科学科、各研究领域之间的交流,建立文科学科实验室、资料库,增加文科专业的国际交流等。

5 结束语

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我国高校目前的发展趋势。加强文科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活跃校园文化,有利于推动学校综合化进程。我国高校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理工科大学成功的办学经验,结合自身情况,办出有特色、一流的文科教育。

参考文献

[1] 甄.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6-48.

[2] 李秀芳,方合林.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第3期.

[3] 刘晓君.试析理工科院校文科科研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4] 杨艳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

篇4

随着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加强高校科研建设,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势在必行。科技统计工作作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愈加明显。数据统计是对高校各项工作发展指标的量化反映,同时也是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监督和评估的重要途径,可以为高校领导层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来,高校办学理念逐渐转变,许多高校购买了各类管理软件,从科研人员的现状、科研经费的使用、成果转化情况、学术交流情况等方面有了更加确定的信息,各类科研管理也更加规范化。

二、高校科技统计现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统计和理、工、农、医类科技统计,每年统计1次,12月份布置任务,次年3月份进行汇总上报。调查的范围是国家规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大学、独立设置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

高等学校将人文社科统计分类为8个方面,分别对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活动人员情况、R&D人员情况、R&D经费情况、研究机构情况、R&D课题情况、研究成果情况、研究成果获奖及专利情况、学术交流情况等进行统计,也是对高等院校一年内人文社科教学、研究与咨询工作的全面统计。

高等学校理、工、农、医类统计分类为10个方面,分别对设有理、工、农、医教学专业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及附属医院的教学与科研人员情况、研究与发展人员情况、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科技服务人员情况、科技活动经费情况、科技活动机构情况、科技项目情况、科技交流情况、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情况、科技成果情况、科技成果奖励情况等进行统计,是对高等院校一年内教学研究、成果应用等工作的全面统计。

高校的科技统计是为全面系统了解高校科学研究的规模和布局,了解科研人员、组织、结构的现状以及各要素的构成,它能够准确、客观、真实地掌握高校科学研究现状和动态,为政府、学校制订发展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一所高校在一段时间内的科技工作,也是衡量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质量及评定职称、进行科技奖励的重要标准。

三、高校科技统计中的问题

1.高校科技统计不受重视的情况比较普遍

高校科技统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积极配合,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统计工作。其一,统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级领导对科研水平认识的制约,这就导致许多单位、部门领导重视度不够,思想上不积极,工作上不主动,签字审核时不认真。其二,部分高校由于相关基础统计软件不完善,难以应对较大的数据量,能力明显不足,统计质量不高。

2.统计队伍缺乏专业性与稳定性

首先,由于工作量和编制等各种问题,科技统计队伍缺乏专业性与稳定性。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者多为兼职统计人员,这导致统计者对待统计工作不?J真,不能专注地投入工作。其次,科技统计人员更换频率高,流动性大。某省每年高校科技统计开会时,有三分之一的人员第一次做统计工作,从事3年以上科技统计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甚至有的高校12月布表会时参加的人员与次年3月交表时参加的人员不同。再次,有些统计人员认识不到位。在不少高校中,科技统计已然成为新进人员的分内事。新进人员因刚参加工作,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到位,对软件不熟悉,导致其对统计指标、表间数据衔接和表与表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不准确,或存在逻辑关系紊乱的情况。

3.虚报、漏报造假现象存在

[JP2]每年审核统计数据时发现,不少高校存在虚报、漏报的造假现象。有的高校统计数据每年相同,重点体现在人员活动情况表,其多年不更新,退休人员、新进人员以及职称、学历与前一年统计相同,甚至有的高校将去年的数据原封不动地拿来今年再用。因此,统计人员的规律意识、法律意识有待加强。[JP]

4.统计覆盖率不高

从2013―2015年[JP+1]某省高校统计覆盖率看,社科统计的覆盖率为65.5%,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覆盖率。在办学类型上主要集中在独立学院和民办职业院校,在学科上主要集中在工科院校,这些院校基本没有科研工作。原因如下:一是虽有学校代码,但不独立运作,而是依托所在高校;二是学校不再具有招生资格或者还未招生;三是存在院校合并的情况,学

校机构代码还在;四是有些工科院校只报了科技年报,不再报社科年报。

四、提升高校科技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统计数据是高校科研综合实力的直接反映,也是各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加强重视,才能顺利开展统计工作。一是指定固定统计人员,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二是夯实统计基础,在规范统计方面给予帮助,在业务部门协调与指标梳理等方面提供针对性指导,形成统计合力,为构建较为完整的统计报表体系打下基础;三是统计工作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只有将统计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并分析到位,统计工作才能发挥实效。同时,领导需对统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需提出指导性意见,统计工作的质量才能实现稳步提高。

2.加强统计指标体系学习

面对纷繁复杂的统计数据,没有统计知识和行业的基本知识,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发现不了数据变化规律。统计人员强化学习是提高统计工作质量的内在需要。统计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对科研经费、科研人员等要有充分的了解,这对规范操作、科学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有重要作用。

3.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完善统计管理软件

统计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这需要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时统计、随时梳理;加强高校科研管理软件的利用率,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项目申报、科研奖励、职称评审、论文审核等方面,必须将统计数据真实录入进科研管理系统,并由二级科研管理单位的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审核。这不但能减轻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也提供了有力保障。

4.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篇5

文章概述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议: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扭转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教育的局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立高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改善教育评价标准。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后天形成的体现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意识的内在品质。它是建立在人文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吸纳人类优秀文化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在人的道德修养、个性人格、理想追求、思想品位、心理素质、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一般来讲,人文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通过人文知识和人文方法的传授与掌握,陶冶人的人文思想,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其本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将人类的人文科学知识和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或个性品格。

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促进科学技术和人文素质教育融通发展。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注重的是专业技能,而人文素质注重的是指导专业技能运用的思想。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它比科学文化素质更加重要;人文素质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所在,它能够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等;良好的人文素质也是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产生的内在动力因素,通过人文素质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乐于奉献和创造;人文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当今大科学(或曰复杂科学)本身文理渗透、融合,使得科学技术的研究越发需要涉及更多的人文元素和知识,需要多学科的集成和团队精神,对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紧迫的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喊了许多年了,各高校也都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这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在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比例上有所增加。但似乎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目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健康发展的仍然还是一些前提性基础性的方面未得到真正解决。换句话说,问题的症结远还不在于人文素质教育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在于人文素质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培养?即基本的认识和态度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这使得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少特色

从当前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看,多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模式相同,个性不鲜明,不注重自身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势和自身的特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同时具有所有文化现象的共性。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管理上都是遵循社会所需,这就反映出多数高校在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上有相同点。在“整齐划一”的理念和模式下,“千校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部分理工科院校盲目模仿文科高校的人文教育做法,按照文科高校的思路安排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和活动,使人文教育的开展与专业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和矛盾,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效果并不理想。

2、理工科院校重理轻文现象严重

在高校多年的教学课程设置中,理工科专业课程所占比重比较大,师资配备都比较强,而人文科学被置于比较次要的位置,无论在课程设置、内容比重,还是师资配备都比理工科薄弱。因此,造成了课程重视偏差的问题,形成了轻文的教育状态。许多高校虽然给理工科学生开设了一些人文知识方面的概论、原理、通论、导论、通史、专史、断代史等课程,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为这些课程所配备的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往往以硬性、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养成被动、懒惰的思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这些理论的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再加上部分理工科学生认为学习理科知识和技术是有前途的,而学习文科知识和培养人文精神是缺乏实际价值的,从而导致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的衰减,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3、应试教育体制、观念的不利影响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及观念长期存在,使得家长、学生、学校对于考试的重视程度超过对学生思想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对于人文知识缺乏内在体验,只会应试,不会应用。然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这就导致专业划分过细,学科单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储备“单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高等教育体系无论在学科设置,还是教学内容上都过分注重实用性,表现出片面的功利性和短期行为,使科学、教育、文化受到了整体性的损害。现今人文素质教育变得如此艰难,主要是由应试教育的弊端、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缺陷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所致。

4、市场经济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现今社会由于经济价值观念的普及和被重视,商业化的倾向充斥着整个社会,正义、良心、人道、理想、真诚、信仰、道德等少被提及。市场经济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它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以价值来衡量任何事情,它的负面效应引导着人们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看重功利的“经济人”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文化人”。市场经济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高校中某些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但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有影响的,使他们的观念变得世俗、功利。

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1、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科学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或唯科学主义的教育,而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科学教育只能提供知识而不能提供智慧,人文教育则能使大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获得理性的升华,能使自我发展进入真、善、美的境界,它能长远的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因为,科学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教育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

2、扭转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教育的局面

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时代,高等教育已演变成一种宽口径的素质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将超越计划体制对人才的单纯专业要求。如果学校只仅仅局限于专业教育和科学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养成,那么学生就很难得以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现状,迫切需要把人文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通用课,同时改变原有教学模式,采用互动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激发他们对人文关怀的热情,提升人文感悟能力。为了适应现代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并驾齐驱的时代要求,学科发展既要高度分化、又要高度综合的趋势,高校必须具备能涵盖自然、社会、人文等三大学科领域的综合化学科结构,开设一些具有通识教育功能但与专业学科或方向无关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作为必修基础课。在理工科院校课程结构上,学校除了抓好“两课”教学和必修的职业道德课之外,还应开设大学语文、东西方哲学、中国历史等课程,辅以美术、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选修课,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感悟,产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个性,获得能力等。高校教育环境包括校貌、师貌、校纪、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学术氛围,以及职工、学生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等等。良好的校风、校貌和高尚的师德以及学术、文化氛围组合起来会构成一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能促进高校的管理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提高,还能对大学生的德与行产生积极的影响。理工科院校在突出科技精神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文素养环境的营造。如开设一些中国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名师讲座,开展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校园文艺活动,建造人文景点和艺术家塑像等。因此,为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4、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校教师是校园文化最主要的创造者、传承者,是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创新的关键,在学生思想文化观念的形成中占主导地位。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然而,近些年来,包括人文社科教师在内的大学教师的人文素质在逐年下降,学生人文素质低、修养差与教师有必然联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高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

5、建立高校人文素质评价体系,改善教育评价标准

人文素质教育搞得如何,最终要体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有效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以保证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评价标准除专业考试之外,可以通过面访、小论文等方式让学生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领悟,以及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将其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表现作为参考,如演讲比赛、人文社科类知识竞赛、奖学金评定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试分数固然重要,但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的来说,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这几个问题仍然是关键,不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人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口号或形式,即使是开设再多的人文课程也不可能扭转这种局面,因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是需要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在认识到大学生人文素质问题存在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深刻反省我国现有的人文教育模式,改进现有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做出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新建.人文素质及其培养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唐英,王洁,张雪永,汪铮编著.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陈荣华,吴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初[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

[4]陈再平,汪涛.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探讨[J].文学教育,2011.

[5]杨发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8).

[6]王彩霞,张君,蔡锋.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及对策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8 (6).

篇6

【关键词】终身职业教育理念 职业规划 素质教育 人文教育

一、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

俄罗斯有着厚实的职业教育底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职业教育在困苦与探索中改革创新,在继承与变革中寻求统一,从管理体制、教育机构到教育教学内容开展了一系列变革,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无意于阐述俄罗斯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诸多方面,仅从引入终身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培养职业规划意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等三方面着手探讨。

(一)引进终身职业教育理念

俄罗斯拓宽职业教育的界定,确立“大职教”体系,突破了苏联1984年以来形成的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建立了连续的综合职业教育体系:前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后职业教育。将过去单独存在的职业教育相互协调,使其在纵向上连续不断,贯穿一生;横向上多种形式并存,相互促进和补充。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招收9年制普通基础教育毕业生,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收初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普通中等教育毕业生(学制为2-3年)、普通基础教育毕业生(学制为3-4年),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本科教育;而大学后职业教育相当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将普通高等教育纳入高等职业教育范畴,对普通高等教育进行职业性理解,认为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学科知识专业性,人才培养就容易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

(二)注重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

在俄罗斯职业规划的推广早已有之,俄罗斯在前职业教育阶段即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参加劳动引导其认识到劳动的价值,通过学习、游戏、劳动发现其兴趣爱好,使孩子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所在。俄罗斯科学家认为13-15岁是职业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若不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培养,日后将很难形成稳定的职业能力。有的专门学校为3-18岁学生设计教学大纲,为其系统讲授职业教育课程,让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能力以及60-70项指标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初等的职业意识、意向以及职业常识,帮助建立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向。而在职业教育阶段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提供择业咨询、求职技巧培训等,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因此,很多俄罗斯学生从小就确定职业兴趣和职业意向,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锻炼和提高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而到大学阶段开始接受某种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寻找各种实践和锻炼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到毕业时已经是一名熟练的本行业专门人才。

(三)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俄罗斯职业教育既不同于美国的单轨制,也不同于德国的双轨制,而是继承了苏联“分轨后移”的精神,其职业教育都是在9年制普通基础教育之后进行的。普通基础教育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其洞察力、判断力等基本素质能力,为其职业方向的正确选择、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有益的前提。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强调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原则,贯彻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方针,在课程设置上保留普通中等教育的必修部分,在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强调通识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上,加强基础文化课教育,强化人文主义色彩,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激发其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以河北省为例,中俄职业教育对比差距

(一)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整但衔接不够

在我国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河北省目前已经形成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公办、民办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我省职业教育体系中仍存在以下问题:职业教育范畴狭隘,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职业教育范畴;职业教育体系层次结构不合理,高等职业学校的比例只有4.9%,在校生人数只有12.4%;职业教育体系欠缺连续性,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不畅,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只有5%。且职教体系与普教体系不能相互沟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很难考到普通高校就读,严重影响了学生报考职业学校的积极性。

(二)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俄罗斯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家长、教育者和教育机构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理念。而在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尚未普及,家庭、学校、社会均缺乏对职业规划必要性的正确认知。家长和学校培养出一批只知埋头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应试高手,这些学生重视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体验,自我认知程度不高,对自身的气质、能力、特长优势、不足缺点及职业兴趣缺乏正确的认知和足够的了解。而且受家庭和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顾自身特点一味追求安逸稳定的工作环境,形成不正确的择业观。青少年普遍没有职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几乎一无所知。

(三)重视职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

俄联邦职业教育贯彻职业技能训练与普通文化课并重的方针,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中,人文社会学科教学时数占总课时的25%-30%,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我国职业院校普遍重视技术教育而淡化人文教育,强调“职业性”而忽视“教育功能”, 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突出职业技能训练而缺失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薄弱,专注于学习专业知识,视野狭隘,影响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知识化和模式化,重知识传授而缺乏人文体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彼此孤立未能有效融合,人文教育流于表面形同虚设。职业院校人文社科教师较为稀缺,专业教师知识面狭窄,人文知识薄弱,缺乏人文思维能力。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一)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政策法规上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统筹安排中职、高职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促进中职、高职教育的衔接,使得更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有机会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同时在政策法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沟通。长远来看,应当践行终身职业教育理念,拓宽职业教育界定,将高等教育纳入职业教育范畴;促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以往专注专业学习转变为注重社会、市场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回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潮流,建立完善的连续而有层次、灵活而开放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各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在学校内部建立相互衔接的机制,为想继续深造学习的学生提供条件和机会。各职业教育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分为几个学习阶段,学生在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均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职业需要选择学习年限,以满足不同的职业教育需要。

(二)注重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

我国职业规划意识薄弱正是家庭、教育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的传统观念使然,树立和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应当确立和提倡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在国民中大力普及和倡导职业规划理念,建立起连续有效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家长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帮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建立初等的职业规划方向。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小儿童大社会”等儿童职业体验机构,应当积极创设条件将儿童职业体验模式推广到幼稚园托儿所等育儿机构,为儿童提供初等职业体验。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职业生涯规划目标。高等学校应当将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至学校教育的工作理念,制定相关制度措施,完善指导机制。加强职业规划课程建设,摒弃以往新生入学和毕业讲座为主的职业规划课程形式,将职业规划课程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设计教学内容,使得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课程贯穿整个高等教育阶段。构建系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体系,建立高水平具有职业指导资质的职业规划队伍,通过选派师资参加培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职业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职业规划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创新职业规划指导形式,如利用图书馆资源建立校园职业规划网页,开发职业规划个性化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信息查询服务和指导服务。

(三)大力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应当在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机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素质。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树立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观念,明确“职业性”与“教育性”并重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重点开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在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领略本学科的人文精神,挖掘和感受真善美的内涵,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还应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培训,通过选派人文社科教师进修,邀请人文社科专家来校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合理设置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人文素质评价。

透视新时期俄罗斯职业教育,总结其发展与改革的特点,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寻求借鉴。以往学者多谈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俄罗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创新、教育机构、教育师资培养、专业设置注重实践能力、资金筹措多元化、就业困境与对策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俄罗斯全新职业教育理念的引入、“大职教”体系的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的前瞻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等,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黄福涛. 外国高等教育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唐代清,董宝华,侯莉,张永丰,周哲,吕敬萍. 河北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35.

篇7

1·1定位恰当,培养目标明确

西方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自20世纪60年代起,新的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兴起,进入80年代以后,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4年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在《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医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2];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在“明天的医生”(TomorrowsDoctors)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humanitiesspecialstudiesmodules,SSMs),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容[3];法国也提出把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

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4。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综合上述要求,我们认为国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标主要在于: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professionalvalues,attitudes,behaviorandeth-ics);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生的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和协作精神;培养信息管理和社区管理能力。

1·2课程设置合理

为增强医学的人文特征,改变医学的“纯科学技术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同时,为了进一步克服因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医预综合征”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增设人文学课程,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

美国大学实行选修制或半选修制和学分制教育体制,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两年半课程,以后的必修课有:医学人权和医生、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医学实践中困境的伦理方面、健康和疾病的伦理根源、医学社会史、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学人类学等;选修课有: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疗管理、生物科学的社会问题等[5]。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已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6]。总的来看,国外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在北美的医学人文学21个研究生教育点中,也是以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为主干课程[7],欧洲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中,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法国、日本约为10%-15%[8]。

相比之下反观我国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约占人文社科课程课时总数的86·21%[9]。如作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先河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对其80年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时指出该校人文社会课程由原来的无增加到目前的9门,但仍不到总课时的5%,且中国革命史、哲学等政治类课程就达5门,并占人文社会课程的73%[10]。

1·3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序惯性和实用性

1·3·1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表现出横向的“关联性”,即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学科课程被大量开设,这些课程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彼此融汇一体,并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这也是推进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的有力举措,值得借鉴。

1·3·2人文课程体现出纵向的循序发展的“序贯性”,即人文课程在临床前期开设,但并没有在临床前期就结束,而是延续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日本的医学院前2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涵盖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第五学年开设续医学概论,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社会经济的关系[11]。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也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学年时间。

1987年英国的报告建议:医学伦理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应该在临床教育中,按一定的间隔插入一定时间的、由医学以外很多专家进行的、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总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此外,医学人文教学并没有在本科教育划上句号,而是成为医学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

1·3·3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国外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是病人,医学院是一个专业学院,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实现医学与人文课程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并始终贯穿两个基本思想:一是以病人为中心,二是密切联系实际,很注重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以及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

例如,“当代法律与医学问题”主要讨论影响医患关系的法律以及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法律基础问题,其教材从法律杂志、法庭判决、医学伦理学杂志和医学卫生政策期刊中挑选资料编写而成;再如在基础课中有一门必修课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内容包括行为现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病理学、性心理学以及社会医学、医学发展理论等,并紧密联系地域实际,讨论各种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例如上瘾、车祸、青少年自杀等等,同时也为进入临床阶段《精神病学》学习打下基础[12]。国外大学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都是针对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问题是国外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1·4教学和考核的方法灵活多样

国外的医学院校为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研讨、课外阅读、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采用,小组讨论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倍受青睐,教师通过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信息和观点,给学生以最充分的自由度;也有的采取指定学生阅读、实际写作训练、直接的角色示范活动;还有的特别注重教学情境与场所的设置,如在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采取直接的讨论方式,如邀请医生———诗人、医生———作家、危重病人、自愿参加临床实验的病人及其主管医生一同讨论,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以便学生真正投入到情景中去。如日本在大学一年级安排学生“体验实习”,每4-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体验唤起心中的感受,达到西方所强调的“移情作用”[13]。此外,国外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有考试、写论文、讲座及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等。

2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2·1增进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明确合理的培养目标20世纪50年代学苏联,我国大学院系开始调整,实行了人文与科技教育分离的错误政策,高等教育推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重理轻文、智育至上、能力主义等观念已由学校渗入社会,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价值观念,致使学科背景原本就单一的医学院校又严重削弱了人文学科教育,除“两课”外,医学生与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难以接触,医学教育中也越来越追求纯粹的技术知识的攀升,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加之医学院校普遍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这样,医学院校大学生既在早期社会化机构中缺乏文化素养,又在大学校园内缺乏文化熏陶,真可谓人文教育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一状况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反而随着市场经济下功利行为的泛滥,唯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盛行,医学教育对于技术的强调进一步加强,“学”渐被“术”所取代,必然导致了大学的人文资源和人文精神严重流失。

近些年来,这一现状和医疗活动中发生的一些不良事实,引发了国人的深刻反思,因而在报纸杂志的文章中,强调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已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一方面,在理念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我们认为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矛盾与困境,最主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更恰当地说,则是大学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人文教育应该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

最值得反思的是,常常热心赞教育的人,对什么是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教育的组成,却往往人言人殊,并无共识,因而我们认为人文课程本身没有“受尊重性”(respectability)可能是问题的核心,所以如何使人文教育赢得“受尊重性”,是使学生向人文教育归心、向心的根本之道。因此,增进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与医学院校的院校长等决策层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克服把目光只集中在技术和设备、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制订明确合理的人文课程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

2·2明确规划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与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效用性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大多为选修,而且大多课程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课程的变动性大,盲目开课、为开课而开课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许多课程的教学和师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应确定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医学概论等,同时可以考虑设置医学人文学辅修专业(本科生),目前国内已经开设的医学人文学辅修专业有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医学创新等。

其次,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试图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但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很快,学生学的与现实差距比较大,面对现实问题许多学生往往一筹莫展,有时甚至被错误的言行所同化。实践表明,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基本思想。

这样,才可以避免人文科学与医学实践的脱节,才能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及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即:将人文知识整合到医学实践中,不是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而是使之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学习的不是文学、伦理、法律、宗教等学科知识的理论体系,而是他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医疗实践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篇8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教育水平决定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1]。我国素质教育热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涌现,教育部自1994年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已基本构建了素质教育体系[2]。“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相关理论”课题组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提出素质教育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3]。杨叔子,余东升提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其着眼于“以人为本”,并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涉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人文文化与思想对大学生教育弥散性的影响[4]。欧阳康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定位,提出将其纳入全面素质教育的视野来加以考察,并强调在新时期提升文化素质教育高度,强化其实践导向,努力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引领大学生更早更好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和文化建设[5]。余东升,尹晓龙以华中科技大学工科本科生为例,对其基本文化素养进行了界定总结,并提出工科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方法建构和实践总结[6]。罗文娟对人文素质教育在工科院校中的现状进行了普遍性分析,提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观念滞后,校方办学指导思想有待提高等问题[7]。刘献君总结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深化对素质教育的理论认识,并指出知识是形成良好素质的基础,实践是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中介,科学和人文相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8]。综上所述,当前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及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仍是我国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且通过大量学者的研究基本明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系及其实施方法。但是,我们也发现针对工科院校的聚焦式研究还不多,虽然罗文娟等学者开展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但缺乏大样本统计分析。文章正是基于工科院校的视角,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行大样本调查分析和系统化研究。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结果的分析

本文在江苏省选取了淮海工学院等五所工科院校为样本,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参比。从“学校素质教育管理建设,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教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所起作用,学生对素质教育认知情况及自身素质”等维度,对工科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剖析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其中,发放1465份问卷,回收1349份,有效问卷1316份,有效问卷比例为89.82%。课题组除进行问卷调查外,对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还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访谈。通过统计分析,工科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一)内容缺乏系统性

教育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课堂教学不能离开实践和人性的启发,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但在现实的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进行知识的讲授,很少涉及到人文和人格启迪方面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造成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和集体,缺乏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很多高校的课程体系相对单一,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无法深入人心,导致很多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课程选择相悖。

(三)实施缺乏计划性

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只顾一味地推进素质教育,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措施。对此,课题组对高校相关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发现他们对素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也提出一些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建设,但学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具体表现为一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无计划性。调研学校虽然每学期都开展素质测评,但是测评指标单一,且测评结果无反馈、跟踪和改善措施,素质教育测评体系没有落到实处。二是课程安排无体系性。学校文化素质课程内容不仅应包括文学、历史、政治、艺术,还应涵盖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沟通技巧、创新能力等,特别是体系化、系统化和普及化的社会公益活动。

(四)落实缺乏保障性

学校师资队伍是比较强大的,但在教师结构设置上并不合理。经调研发现工科院校的师资主要集中在专业型教师上,实践型教师严重缺乏。目前,高校教师的工作量处于饱和状态,专业教师没有精力承担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领导下达任务指定一些教师开设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及讲座,但是教师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并不擅长人文知识教育,进而导致能够符合学生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严重不足。

三、加强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一)学校层面

1注重德育和文育

无论教育活动形态如何,德育始终都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教育不是说教和灌输,不等于宣扬好人好事和牺牲奉献,德育素质是通过环境、文化、人文等因素的长期熏陶和感染而形成的内在思想及行为的反应,包含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因素。就学校层面而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熏陶、雕琢、打磨和滋补之效,调动各方面力量营造整体优化育人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是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的重要性”的调研中,98%的学生选择“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反映出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的一种强烈需求。而笔者认为这种校园文化的需求不仅包含纲领上的校风、校纪、校训,形态上的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博物馆,活动上的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还包含在道德和人性上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泽。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传统,更有着德育育人的优良传统和积淀。正如冯天瑜在《人文论衡》中所说:“中国人文传统渊源浩博,它展开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道德论、历史论等诸多领域,中华民族的思维特色,如经验理性、侧重伦常、民本思想、赋予历史感、和而不同等,都与其相关。”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和充实。遵循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将文化育人作为大学的基本功能,努力推进文化育人[8]。

2注重交叉学科与知识传授

调研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理工类专业和重视素质教育的工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素质教育意识、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选择多样性方面与纯理工类专业性大学和仅重视专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有明显差别。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理工专业学生可以方便主动地涉猎校内其它学院的教育教学资源,潜移默化地受开放互动多学科知识交融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这提示我们工科院校需要构建多学科交差、专业技能和人文知识交融的课程体系,这是提高工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正如阿什比教授在《科学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一书中所言:“人文科学技术、人文知识和科学社会不能彼此互相分离,只有相互整合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9]

3注重多途径进行素质教育

西方国家素质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注重运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综合力量,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根据工科院校非专业相关课程师资力量仍相对薄弱的事实,笔者认为工科院校需逐渐构建完善的硬件设施并深度发掘素质教育的多种途径。如在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和大众创业创新的背景下,这要求高校走出来的高层次人才也应多元化,推行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教学的“1+1”模式是满足时展需求的有效手段[10]。此外,紧紧围绕企业存量人才和增量人才的质量提升,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青年教师培养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企业员工的实践和培训结合起来,推动企业与高校建立基于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稳固长期的协作关系[11]。如将同行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水平管理人才和具有活跃思维及创新理念的专家学者吸纳到教学队伍中,开展专题讲座、行业动态分析评述、企业文化理念及创业历史演讲活动;充分利用音频、视频和网络资源,加强校园专业和人文网络课程、校园广播及数据库建设[12]。

4注重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

目前,工科院校的社团活动形式和内容仍然主要围绕专业和学科开展,而社会实践又多以学生的自发行为为主导。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3],学校的各种教育要素都能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笔者认为,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虽然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校方的相关部门和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将传统文化和人文文化融入其中,使得学生的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得以内化。

(二)教师层面

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相对于综合性院校,工科院校人文社科方面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校师资队伍潜力,并逐渐建立一支法律、体育、心理健康、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管理学和艺术等课程的师资队伍。

2发挥专业课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仅凭人文社科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专业课教师在其中依然担任着重要角色。因为工科类院校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在现在及其将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以自然科学教学为主,并占据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专业课程教师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说服力和号召力。因此,专业课教师应把素质教育列为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中,坚持不懈地将素质教育因素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3转换教师测评管理理念

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上,学校往往是建立测评体系进行监督。笔者认为,教师素养的内化及通过教学行为的外张,并不是测评体系所能监控的,这是素质的内涵和外延本身所决定的。学校除为教师主体创造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和奖励机制外,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才能促进教师队伍教学素养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三)学生层面

1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还是现代教育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不管是纽曼提倡的“绅士”,还是赫钦斯称赞的“完整的人、善良而聪明的人”,都无不强调道德修养对人生的重要性。然而,“期望开设哪些素质教育课程”的调研结果却显示,学生将形于外的“沟通技巧”列于素质教育首位,而内化的“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课程仅有11%和21%的认知度,这说明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内容———德育的内化并没有落到实处,道德、心智的内涵、外延、潜在效应并没有被学生真正地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仅停留在说教、概念、好人好事的层面。“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素材依然离不开古今中外文化发展演变过程中形形的人物、典故、轶事、名言等。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受体,其受与不受以及受之多少,只有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意愿和主动性,素质教育才能很好地落实。理性化是提升文化素质的途径[14],即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学会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理性分析和理性预见等。

2完善学生教育测评体系

当前,教育教学基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种奖学金的额度大幅度提高,除课程学分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及各类竞赛被大部分院校纳入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并与研究生保送、奖学金额度等激励措施相挂钩。这种激励制度是把“双刃剑”,完善、合理、适度的测评体系和激励措施可以调动学生在素质拓展方面的积极性,但是过度或不合理的措施则加剧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丢弃了素质教育本质。建议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师生反馈纳入测评体系,成为综合素质教育测评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并落实到实处。此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表现要以适当的比例纳入学分要求评价体系。同时,给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学生创造学习经验、思想、价值观和成长经历交流的机会,并营造全校学生奋发成才的积极氛围[15]。

3加强多种思维能力培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