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视觉传达设计前景8篇

时间:2024-02-01 15:34: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视觉传达设计前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视觉传达设计前景

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探讨在当代中国科学构建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出发,展开阐述了在当今视觉传达美学标准混乱的状况下如何构建更科学、更优良的美学观,在此基础上积极展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我们首先需要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刻而清楚的透视,之后,再根据其实际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修正各种混杂的观念并使其形成体系。 

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处于一个假性繁荣的阶段。其“繁荣”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是商业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假性繁荣”则指它是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风格混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取得自身的自发发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味道渐浓,形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形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接受这个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由前面可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界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外来风格的,还有其他自发形成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风格。多种风格并存向来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格局,我们不可能抹杀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个风格类型内部促进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要过多地去扼杀新的尝试和追求,设计界同绘画界一样,历来就是在各种风格的激荡交替中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的。但并不是说要受众纵容和忍让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谓无益的尝试,而是在坚守视觉传达的文化艺术性的根基上,仍然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简化和美化视觉传达的语言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传播各种社会、商业信息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使人们更乐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携带的内在的各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鸦片性质的消费观的传播。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良性诱导,以其内在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清华,来协助创建科学和谐、秩序盎然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三、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之前景 

 

构建科学的美学观,首先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成为有根基、有内在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和行业体系,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视觉传达设计最终要在当代中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与世界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和风格特点,并在世界设计领域确立一枝独秀的地位。 

其次,构建科学的美学观,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环境范围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的视觉秩序,消除视觉污染,美化视觉环境。在科学的美学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成为一种优秀的设计门类和行业,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优秀的文化艺术诱导作用,在美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对视觉环境和精神氛围起到优化建设作用。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中国视觉传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取得一个优化、长足的发展,走进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真正繁荣的生命阶段。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本文从探讨在当代中国科学构建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出发,展开阐述了在当今视觉传达美学标准混乱的状况下如何构建更科学、更优良的美学观,在此基础上积极展望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转贴于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我们首先需要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刻而清楚的透视,之后,再根据其实际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修正各种混杂的观念并使其形成体系。

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处于一个假性繁荣的阶段。其“繁荣”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是商业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假性繁荣”则指它是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风格混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取得自身的自发发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味道渐浓,形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形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接受这个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由前面可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界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外来风格的,还有其他自发形成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风格。多种风格并存向来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格局,我们不可能抹杀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个风格类型内部促进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要过多地去扼杀新的尝试和追求,设计界同绘画界一样,历来就是在各种风格的激荡交替中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的。但并不是说要受众纵容和忍让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谓无益的尝试,而是在坚守视觉传达的文化艺术性的根基上,仍然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简化和美化视觉传达的语言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传播各种社会、商业信息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使人们更乐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携带的内在的各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鸦片性质的消费观的传播。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良性诱导,以其内在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清华,来协助创建科学和谐、秩序盎然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三、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之前景

构建科学的美学观,首先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成为有根基、有内在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和行业体系,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视觉传达设计最终要在当代中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与世界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和风格特点,并在世界设计领域确立一枝独秀的地位。

其次,构建科学的美学观,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环境范围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的视觉秩序,消除视觉污染,美化视觉环境。在科学的美学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成为一种优秀的设计门类和行业,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优秀的文化艺术诱导作用,在美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对视觉环境和精神氛围起到优化建设作用。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中国视觉传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取得一个优化、长足的发展,走进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真正繁荣的生命阶段。

[参考文献]

篇3

民族地域性文化是一种既蕴藏着深远的社会历史沉淀又囊括了万物生息的精神文化,民族地域性特征研究在设计领域中的发展,她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跨领域结合创新,将是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创作的一种创新视角和多元化的理念。

所谓视觉传达设计是在原有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师的信息视觉化能力将信息加以解构、重组、视觉化,并加入设计师自己的特有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将信息更加有效、准确、有趣的传递给受众,其实,这种信息重组视觉化的过程本身就含有所要传递信息、设计师自身、信息受众所自身蕴含的民族地域性特征。一个设计师,一个视觉创作者在创作设计时通常会用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受众能准确理解接受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设计目的和设计想法,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就是民族地域性文化,它是由我们的母语以及亘古以来该民族所独有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长期以来的生存特点、生活环境等所构成的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

2.视觉传达中的民族地域性思维和设计方法

在多元化社会的今天,世界需要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融入不同民族特点、不同文化表达方式,视觉传达设计也需要这样有自己独特民族特征的设计来抓住全世界的目光。融入民族地域性的设计不是一种争夺主权的设计方式,而是全世界共分享共创造的艺思维创作方法,所以这样带有民族地域性 DNA 的设计才会有一个广阔的未来,掌握了这一思考方式的视觉传达设计师才会产生赋予自己设计语言的源源不断的创新设计。

民族地域性文化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无可厚非,因此为了满足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品质的提升,我们要先关注和学习国外相关方向的研究和实践,努力拓展国际视野。在向外看时,首先,我们要广泛涉猎世界化、多元化的艺术设计性态。其次,要从学习中提取其设计方法、思维精髓,再将之联系发展到自身的民族、文化中来,设计师应时刻保持着独有的民族地域性设计理念的设计思维,以超前的眼光预见时展趋势,做出具有自身特色文化的民族地域性视觉传达设计。

在以往我们对视觉传达设计创新的讨论中可以发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如何融入自身的民族地域性特征都在经历着一个被理解的过程。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有着上下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并不是我们在具体设计时要多么鸿篇巨制,而是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师,应不断的从给养我们的优秀文化中吸收、积累、发觉自身民族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表达手法,再将之运用到我们自身的设计中来。比如,很多人都参观过文化古迹故宫,但作为一名视觉传达设计师,你有没有在欣赏游玩之余,思考过故宫的模块化组建模式,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样系统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运用到我们视觉传达设计 VI 设计实践中去,将民族地域性特征、民族地域性文化中的精髓通过观察、研究、转化,合理的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的细节思维、设计方法中去,这样思考实践方式才是我国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能够具有自身优秀的民族地域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国内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具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印象主义风格等现代的绘画风格的设计作品。同时,在西方绘画作品及艺术设计方法上也多多少少可以看到东方艺术、东方文化对其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所提出的虚实结合、留白、散点透视等艺术形式和艺术形态上的处理,都不容置疑的被西方艺术、设计所接纳和借鉴。这样看来,现代艺术作品、设计作品是可以从原有的艺术形态中提取满足现代设计需求的形式原理来进行重新设计利用的。从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中提取理论方法和行态,将原有的艺术形态加以视觉变化,重新结合要传达的信息内容,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成为我国视觉传达的艺术设计能够具有自身优秀的民族地域性的有效方法。

与此同时,当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大环境提出要更加突出了设计应以人为本,应顺应和发展人类精神文明需求。根据调查显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人群他们的视觉喜好偏向都是各具特征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要时刻记得设计是要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在设计动工前要确定目标,明确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各年龄段、各阶层人群需要的信息传达视觉风格是什么,再结合视觉传达设计理念进行创意及设计,这同样也是做具有民族地域性特征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有效手段。

3.具有民族地域性特征的视觉传达设计其发展前景

篇4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快速扩张,设计教育也呈爆炸式增长。各地高校纷纷开设与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较大的应用性设计专业。视觉传达专业也不例外,不仅那些地处发达地区和信息前沿地区如北上广等大城市的高校、专业学院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在一些偏远地区、办学条件较为艰苦的内陆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高校也开设了视觉传达专业。但是,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模式陈旧等原因,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对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专业特色鲜明、教学水平和社会美誉度较高的品牌专业,则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发展现状

尽管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师资队伍不强、生源质量较差、信息获取滞后、教学模式陈旧、设计氛围不够、专业实践弱化等。这些就是当下地方综合性大学视觉传达专业所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强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设计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这些地方高校大多处于经济相对落后或欠发达的偏远城市,其办学实力、生活条件和环境氛围相对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而,很多知名院校的视觉传达专业优秀人才不愿意到地方高校任教,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也有很大困难。普遍存在的现状是骨干专业中年教师偏少,老年教师和刚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居多,形成了“头大脚大,中间小”的师资年龄构成。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方面的问题,其专业教师流失情况十分突出。一些好不容易成长起来,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骨干老师,要么遭遇其它高校“挖角”,要么主动“出逃”,使得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师资人才极度欠缺。特别是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严重制约了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升。

(二)生源质量较差受制于办学实力和区域弱势,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普遍较差。进校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成绩上还是在文化水平上都存在一定欠缺。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加之办学水平的束缚,使得该专业在地方高校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难被社会认可。仅以作者所在高校为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排名处于倒数十名之内。如何积极拓宽招生渠道,积极提高生源质量,也是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谋求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所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三)信息获取滞后尽管说随着当下信息化建设的高速推进以及交通网络的全方位构建,使地方高校在同外界的联系上不再像从前那么困难重重。地方高校同外界的沟通交流也变得方便快捷。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视觉传达专业“关门办学”的传统格局。但是,受地域和距离的限制,在对信息的获取和对外交流方面,地方高校仍然受到很多限制。距离成为地方高校快速获取前沿资讯以及同其它高校联系的重要障碍。然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对前沿资讯、最新流行趋势和潮流反应十分敏感的一个专业。如果不对最新前沿资讯有充分的把握,对最新流行风格、潮流有高度的接受和分析能力,视觉传达专业就很难紧随市场步伐,制定相应教学方案,进行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所需要的设计人才。

(四)教学模式陈旧地方高校由于信息获取滞后,对于最新的教学改革成果吸收及办学走向把握较弱,教学模式陈旧。一方面,大多数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往往简单移植传统美术教育或设计院校的相关课程设置,缺乏对其进行变革创新,往往比较落后。另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由于受到视野局限,往往不符合视觉传达专业最新发展要求,甚至不符合视觉传达专业自身发展规律,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比如,一些高校弱化设计理论和文化创意类课程教学,单纯注重学生软件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创意能力严重不足,成为专门的“技术操作员”或“美编人员”,而不是真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五)设计氛围不浓厚地方高校设计类专业设计氛围不浓厚。由于地方高校身处三四线城市,要么为综合性大学,要么为传统专科性高校,大多数视觉传达专业都不是各个高校的主要专业和强势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在地方高校中往往被视作“偏门”或者“冷门”,是比较弱势和边缘的专业。而地方高校所处的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也导致社会和企业对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计氛围不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设计氛围不强,往往导致对专业发展前景悲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至难以形成专业特色。

(六)专业实践弱化专业实践弱化也是影响和制约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视觉传达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从第一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专业设计院校包豪斯开始,设计教育都非常重视专业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快速提升设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地方高校,学生专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则相应缺乏。一方面,由于处于边缘地位,该专业很难建立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学校也很难联系到专业性强、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空间的知名设计公司和广告传媒企业。此外,由于地域的限制,学生也缺少学习、参与大型设计展览和学术论坛以及受教于杰出国内外设计大师的机会。总之,方方面面的原因都导致了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困难重重,举步维艰。甚至在有些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由于生源减少,办学水平不高,学生就业率低下等现象,面临取消或停办的局面。如何改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地方高校中的地位,提高办学质量已成为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地方综合性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创新思路

当下,我们已进入数字化和全球化时代,各种视觉传媒以视觉性、多样性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传媒业、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重要行业,而且前景较好。由此出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大有可为。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应当积极把握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以及高等教育未来走势,顺势而为,积极进行专业改造,促进专业发展。新形势下,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人才。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乃是视觉传达专业改造与发展的首要工作。没有好的师资,包括杰出的大师甚至领军人物的存在,视觉传达专业很难上层次,出水平。为此,要求贤若渴,通过提高工资待遇、提供良好教学工作环境以及快速晋升的发展机会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甚至可以创造条件引进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或知名设计人士作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地处湖北荆门的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为了积极推动该校设计专业发展,从设计教育走在前列的武汉理工大学引进了朱明健团队,并聘其为该校艺术学院院长。此举极大地促进了该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发展。此外,还有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团队引进。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领军人物及其研究成员以团队形式整体引进。

第二,拓宽招生渠道,积极提高生源质量。招生问题也是制约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发展的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地方高校要积极思考在现行招生体制和政策前提下如何拓宽招生渠道,争取更多优质生源,从而为教学层次提升打下较好的基础。比如,可考虑争取特招政策抑或自主招生等形式,破格招录一些具有一定创意天赋和艺术才华特长的好学生。生源质量提高从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好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会更强,也有利于优良学风教风的形成。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设,拓宽外联渠道。随着国家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地方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加快本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因为,信息建设是地方高校改变封闭落后环境,积极与沿海发达高校、企业和市场联系的重要引擎。通过快速的网络交建设,使本专业与其他发达地区高校的互通变得便利快捷。虽然身处三四线城市,但是本专业学生仍然能够与发达地区该专业学生进行联系互动交流学习。专业教师也可以克服地域的限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了解最新设计发展动向。学院也要给专业教师提供对外交流的学习机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经费,推动教师走出去,通过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观摩作品展览等形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第四,改进教学模式,促成教学特色形成。教学模式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骨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的形成。凡是视觉传达专业办得较好,具有知名度的院校都十分注重在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一般都具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地方高校要花大力气搞好教学模式研究。一方面,充分调查研究,把先进教学模式吃透,同时积极分析自身的不足和特殊性,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盲目改革,对于经过深入研究制定并经实践检验的教学模式,一旦实行就要避免大尺度的随意更改,否则不利于课程特色与专业特色的形成,也很难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注重软实力,加强设计氛围营造。软实力的提升和设计氛围的形成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难题。因为,地方高校视觉传达专业办学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及设计欠缺发达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精心培育设计软实力。通过视觉传达设计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力争获得话语权进而改善专业办学环境。同时,在专业内部也可以通过设计空间塑造、设计沙龙、作品展览以及学术讲座等形式,积极营造爱专业、爱设计的氛围,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第六,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为解决实践教学偏弱的问题,一方面,地方高校可以探索与知名院校或设计公司联合建立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把学生送出去,与其他高校本专业学生“同台争艳”,快速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立专业性强、操作性强的实验中心。甚至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可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或者研究所,不仅参与教学,同时参与社会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可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燕敏.地方综合性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放型教学模式思考[J].艺术教育,2014,(04):165.

篇5

[关键词]科学构建视觉传达美学观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90-02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作为信息传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视觉传达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代中国,视觉传达作为一个新型且处于上升阶段的学科和行业,在自身发展表面繁荣的掩盖之下,其实呈现的是美学标准的混乱缺失和美学价值的良莠不齐。“内美”的缺失,必然制约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范围内的发展状态,最终影响其学科及行业的生命力甚至扼杀之。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不仅是视觉传达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走向真正繁荣的当务之需。

一、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意义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有何意义,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的发展现状说起。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所有利用视觉符号来进行信息传递的设计,但从狭义范围来说,今天视觉传达学科的主要内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认知的“平面设计”。从广义角度来说,因其所包含的内容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尚无准确的外延和确切的定义,故而我们对其现状的分析先从其较为严谨的狭义范围说起。从形态的角度看,视觉传达设计包括构造形态和应用形态两大部分。构造形态包括字体、标志、插图、设计影像、电脑图形、动态图像和设计编排;应用形态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一体化(cI)设计和多媒体传达设计等。这些形态之中,对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中广大受众影响较大的当属熔铸构造形态于其内的应用形态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VI设计等。这些设计形态基于一定的信息传播目的,借助不同的传达形式,广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并对受众的身心状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和诱导作用。

综观以上各种形态的视觉传达作品,不难发现,虽其传达形式和内容不同,但总的风格类型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传统风格

因循中国传统装饰风格,将中国元素注入各类现代设计之中,使之呈现一种本土气息的设计面貌。而此类风格的作品中,有些彰显了中国元素的独特魅力,成为此类风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则沦为守旧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来风格

外来风格类的作品,吸收借鉴西方或日韩等国家的设计风格,体现出极强的现代个性。但这类作品中,亦有优质而凝聚着内在设计力度的佳作,和一些仅在画面充斥喧嚣着浮躁前卫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风格

其他一些风格的作品群中,其实是孕育新风格的蚌床,充满着探索和尝试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拔高,确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视觉传达学科在我国属于一个亦古老亦新兴的行业。如广告、包装等,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已出现。如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个“酒旗”其实就是我国广告的初始形态。又如北宋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拓本,其实也即我国古代附带商业价值包装的早期形态。然而这些视觉传达的早期形式虽然存在于我国商业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但其作为一门学科或行业体系的形成却是在西方社会,我国的视觉传达学科和行业体系是从西方社会移植而来的。

移植而来的学科生命体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一些混乱的反应,这表现在,一方面,原有的内在美学标准部分丧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学标准尚未确立。基于此,是中外混杂之下的美学标准的混乱。视觉传达设计归根结底是一种艺术门类,其内在美学体系的混乱,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乱发展,这是事物发展必然的内在规律。而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契机,加剧了其混乱发展,也为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的形成准备了一个充分的酝酿期。

二、如何构建科学的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我们首先需要对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深刻而清楚的透视,之后,再根据其实际特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修正各种混杂的观念并使其形成体系。

视觉传达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如前所述,处于一个假性繁荣的阶段。其“繁荣”是・由于当代社会的商业化和信息化的推动和催化作用。是商业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而所谓“假性繁荣”则指它是在一种中外设计观念混杂、设计风格混乱、美学内涵半缺失的状态下取得自身的自发发展的,缺乏科学美学观的指导。特别是商业视觉传达方面,其商业味道渐浓,形式感越来越强,内在的文化艺术性则日渐缺失,艺术形式沦为商业目的的载体。而这些,都是美学观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认识到并承认这个现实之后,我们需要直面这个事实,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丧,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态接受这个事物发展的必经过程,同时还要以科学的头脑、正确的态度去理清现状,纠正其不良倾向,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美学观。

由前面可知,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界多种风格并存,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也有外来风格的,还有其他自发形成带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风格。多种风格并存向来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格局,我们不可能抹杀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础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个风格类型内部促进其优胜劣汰。另一方面,不要过多地去扼杀新的尝试和追求,设计界同绘画界一样,历来就是在各种风格的激荡交替中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的。但并不是说要受众纵容和忍让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无谓无益的尝试,而是在坚守视觉传达的文化艺术性的根基上,仍然坚持真善美的原则,简化和美化视觉传达的语言和外在表现形式。在传播各种社会、商业信息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化艺术载体,使人们更乐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携带的内在的各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鸦片性质的消费观的传播。

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其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良性诱导,以其内在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清华,来协助创建科学和谐、秩序盎然的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环境。

三、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之前景

构建科学的美学观,首先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成为有根基、有内在生命力的学科体系和行业体系,走向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视觉传达设计最终要在当代中国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获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相结合,与世界设计相融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生命体和风格特点,并在世界设计领域确立一枝独秀的地位。

其次,构建科学的美学观,有助于中国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社会环境范围建立起科学的、优秀的视觉秩序,消除视觉污染,美化视觉环境。在科学的美学观的正确引导之下,中国当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必将成为一种优秀的设计门类和行业,在社会范围内起到优秀的文化艺术诱导作用,在美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对视觉环境和精神氛围起到优化建设作用。科学构建中国当代视觉传达美学观,使中国视觉传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取得一个优化、长足的发展,走进视觉传达设计在当代中国真正繁荣的生命阶段。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网络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发展

信息化时代,网络应用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通道,驱动着社会各行业领域的深刻变革,包括广告行业。网络广告的兴起,带来了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新的创作语境环境,并呈现出了交互性、全球化等特征,在诱导受众消费意识和行为方面的价值效用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一、艺术特征

在宏观信息化时代的影响下,网络广告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消费生活,并为视觉传达设计创造了新的创作语境空间,呈现出了互动性、全球化等特征。学者王丰在其相关研究中指出,信息化时代是个性化、人性化的时代,传达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是信息化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根据理论,人的至高追求是展示自我。信息化生态格局下,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释放,其同时扮演着信息接收者、传播者以及制造者等多重身份,为了有效调动受众参与行为,并诱导他们消费行为的产生,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越发强调互动性建设,呈现出了新的艺术特色。另外,全球经济一体化视域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互动活动日臻频繁,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图像化设计无疑是最有效的信息表现方式之一,与全球化潮流的契合,是布局国际市场的关键一环。

二、构成要素

本质上而言,广告作为一门说服性艺术,其最终目标指向是激发受众的消费欲望及行为,继而诱导他们自觉自愿购买商品或服务,网络广告亦是如此。事实上,人们通常亦会被网络广告中强烈的视觉效果所吸引,而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多重元素构成,更是增强了其生动性、冲击力,包括文字、色彩、图形等等。其中,文字作为人类智慧的精粹,是最直接的信息传导载体,但其在网络广告中的设计篇幅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枯燥感,实际选用中要做到精简、准确,辅助作品内涵的表达,并强调字体与色彩的合理调配,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色彩作为网络广告中视觉传达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直接影响着受众心理,配合图片来展示内容,通过多变性组合,吸引受众注意力。另外,图形具有超出文字表达局限的功效,能够快速被受众识别,并打破了国别、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三、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各类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创新成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在高度开放、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下,视觉传达设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足够的吸引力,进而产出价值。因此,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创作必须要遵循创新性原则,探索新的表现方式,以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如上所述,网络广告作为一种说服性艺术,能够让受众看懂所宣传产品或服务信息是根本,在视觉传达设计时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结合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及感官特点进行设计,由此迸发出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影响受众消费行为。另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改善,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发强烈,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还应兼顾“审美性”原则,为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注入更多美的印象。

篇7

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学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与陈设设计5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等。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化设计、展示与陈设设计5个专业选题方向,主要开设画法几何、阴影透视、工程制图、设计初步等基础课程,以及视觉传达设计及原理、产品设计及原理、环境设施设计及原理、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具有应用造型设计原理和法则处理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产品的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

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就业范围也非常广泛;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建筑类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陈设设计、产品研发等洛可可设计公司或建筑设计研究院(所)中的相关专业部门从事相关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纲要里已经明确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各大城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相继在当地推出优惠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近年来,不管是设计专业的相关院校还是人才培养数量都明显增加,使设计专业成为发展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但其中也存在问题,创意产业的人数虽然占优势,但是大都集中在从事低端制作和加工,缺乏统筹全局的精英人士,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视觉传达专业借用视觉符号、传达媒介等途径来促进销售和展示的方式正好与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视觉经济不谋而和,因此我国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其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在我国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市场需求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并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要求,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

1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的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思维训练的创新,而对于交叉学科的应用则相对欠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1创新基础环节薄弱

视觉传达设计在交叉学科的应用过程中对信息的更新速度要求很高,必须时刻关注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做到与时俱进.而其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学术前沿动态.这样学生只能接触有限范围内的知识体系,没有探求的欲望,也没有探求的条件,从而导致整个专业的发展只能是培养一些略懂专业知识理论的人才,而至于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不景气.

1.2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课程,而且还要求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极具增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上都跟不上步伐,导致学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受到影响.而在课外的实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也没有严格的实习结果检验机制,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很盲目,对工作的操作流程等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产学研的过程中去,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潜力.1.3学生缺乏自信和创新意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于人才的创新性要求很高,可以说创新是视传达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不能够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创新性发展受到阻碍,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缺乏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缺乏探索创新的自信,创新意识淡薄.

2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型平台的构建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探索过程中,要求打破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界限,为现代艺术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为此,学校应该多安排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研讨会,从而进行行业交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基本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完善构建创新性平台.

2.1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学校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培养目标,再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该专业的主攻方向主要是针对平面设计和影视动漫.在这方面学校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最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最核心的技能,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艺术素养,才能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够在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在教学体系中,首先考察和写生,让学生先对设计的流程和现状有初步了解,掌握专业的研究动态.再通过反复的思维论证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是进入实训阶段后,让学生参与实训过程并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实训中得到巩固和升华.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拓展知识面,培养合作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比赛促进教学,促进改革.最后在毕业设计和实习方面.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再通过实习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生产环节,促进学生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角色转变,以便尽快适应职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2构建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作为产学研的综合基地,不仅要承担人才的培养,还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最后还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生产力.因此在培养方向上,学校要树立产学研培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规律,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加强实训培养.设立二维动画室、三维动画室、微电影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和VI设计工作室.首先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打造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其次就是与工作室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和教师参与有关项目或课题的研发与市场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专业成就感.再次就是将企业文化与设计工作完美融合.从工作室的外在环境到内在的设计理念都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以企业的要求标准来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改变其平时散漫的生活作风.最后就是工作室吸收的人员要广泛,不仅要包含本校的教师队伍,还要邀请企业的精英人士和外聘的专家,学生的参与也应该尽量全面,不仅要高年级学生参与实践,同时也引导低年级学生加入,活跃设计思维.

2.3构建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基地只是对学生进行的初步实践培训,但校内实践还是存在缺陷.校外企业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内在的设计理念上,都要比校内的更加真实,也更能锻炼学生.因此构建稳定的、长期的质量高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有助于提高办学质量,还能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2.4优化教师结构

视觉传达设计要求创新性思维,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传达教学思维,必然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而不是只知道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刻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还要求具有创新性思维,在实践造作中能够不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基于此,学校在引进教师人才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把握好硬性条件,严格把关;一方面要立足现实,积极从本校现有的青年教师中培养和挖掘人才,多开展教师的进修与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科骨干,建立一支高品质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还要开展教师的产学研引导,注重引导教师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人才的培养.最后学校可以多聘请专家和企业精英,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打造学校课堂办学特色.

3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教学平台要求

3.1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

国家教育部文件指出国家积极支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且提供经费支持.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开放教学资源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对于高级能人才的培养,终生学习平台和公共数据库的构建也有很大帮助.其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课程资源库、教学素材资源库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及素质拓展教育资源的建设等.

3.2完善管理制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相关步骤有很多.诸如在课堂教学课程中就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素材的收集等相关理论教授,还包括教学过程实践课程的训练.此外还有相关的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习等环节.要想构建完整的教学实践平台,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1)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做到每个人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校要建立相关人员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都按要求办事.此外还要建立合理、高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奖惩制度,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完善教师的职业技能.对于相关的实习基地和课外实习环节也要严格把控.(2)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完善的教学环节.从教学的培养计划到教学的实践课程培训,都要严格体现教学的专业特点,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要用心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对教学活动实行定期检查,严格监督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以便于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3)建立完善的教学实验管理制度.在校内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实践设备供应,实践环节的操作问题.所以学校要建立完备的教学实验管理制度,一方面保证教学硬件设备的管理齐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管理,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教师实践指导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流于形式.(4)建立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校外的实践活动更多的属于企业的责任,但学校对于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还是要做到全面掌控,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保障,以确保学生校外教学活动的完成.(5)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由于教学实践活动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对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专家的参与,还要有在一线工作的工作者参与,以保证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充分发挥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对整个教学实践的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完成.

4结语

本文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解决高校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并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要求,从而建立市场能力需求与高校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工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陶化冶,张鑫,高群.视觉传达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网站设计研究[J].高教论坛,2010(07):26-29.

〔2〕文仕江.高职视觉传达设计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5-2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