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6:35: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专业教学设计;项目课程设计;校企合作平台;实训教学体系
一、把握专业职业能力的“四个特征”
1、“动手”与“动脑”。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多的表现在应具备“动脑”能力。即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所具有的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各种方案和策划的制订、改善、调整、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如果说工程技术类专业毕业生大多面对的是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勾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不管是在什么职业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但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都会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随时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作业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高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合作、服从、交流和领导的职业素质。
二、抓好课程体系开发的三个环节
1、界定行动领域。行动是指职业人在特定职业岗位上根据职业行动目标所进行的职业活动。行动领域是一系列职业行动的集合,其载体是来自企业的工作项目(任务)。界定行动领域是课程体系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基础,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织研究小组,在企业第一线进行深入调研。确定行动领域应重点考虑业务范围的一致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业务流程的范例性、经营目标的统一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能力的聚合性和产品流动的增值性等原则。
2、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是经过教学论加工的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即是课程。在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中,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不是。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应保证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过程的连续性、行动目标的指向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普适性。
3、学习情景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不排斥职业能力分析,而是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学习情境设计原则包括七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相容性、能力目标的特殊性、能力结构的层次性、职业行动的针对性、学习和考核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以及职业领域的拓展性。
三、正确处理项目课程教学的“五个关系”
(一)工作过程、工作项目与职业岗位分析的关系
通常,只做职业岗位分析所带来的问题是,大多数职业岗位因其所具有的多变性和复合性的特征,而不具有同一性和代表性。同是物流企业,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其职业岗位设置的差异是很大的,因此,单纯建立在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的课程体系构建就缺乏充分的根据。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分析并不排斥职业岗位分析,而是二者应做到有机结合。它的具体表述应是:一个具备职业能力的职业人在特定的职业岗位上,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而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项目。这样职业人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所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就具有了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工作过程与工作项目的关系是链条与结点的关系。工作项目体现在工作过程之中,而工作过程和其过程目标的实现则要求具体工作项目的实施,二者的有机合成构成一条完整的“工作链”。
(三)工作项目中“大项目”与“小项目”的关系
在高职经管类专业中,有的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比较明显,如会计、市场营销专业等,由此,应首先明确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作项目;而有的专业,如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从专业整体看工作过程不明显,则首先应确定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的实施排列工作过程,而一个具体工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又要通过“小工作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才能实现其项目目标,这就出现了在课程开发中“大项目”和“小项目”的关系。
(四)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在课程开发中,工作项目与课程体系是对应关系。其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工作任务应和课程相对应,有时一门课程可以对应多项工作任务,但不允许一项工作任务对应多门课程。如果出现此情况,就意味着应对该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如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和运输设备操作(工作任务)分别体现在仓储业务操作和运输业务操作两门课程中,出现这种情况就应经过整合独立开设“物流设备操作”课程,从而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课程的设置一方面要与工作任务相对应,同时应明确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从而为制订课程标准和教材开发奠立基础。
(五)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的关系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的实训教学应以兼职教师为主”,这样的要求无疑是经过认真调研,是科学、可行的。但是,应注意的问题是,在课程教学中,专、兼职教师同讲一门课程,依据同一个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因此,专、兼职教师必须彼此熟悉,相互沟通,双方的合作应作到“零缝隙”,否则专、兼职教师虽然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各自的专长,但偏离了课程标准,则不可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其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六个平台”
1、专业建设平台。在专业建设平台上的合作项目应包括: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开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和论证、专业教学评估、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实施等。对此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依据行业标准,聘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实实在在参与上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开发平台。在课程开发平台上的合作项目重点应围绕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是示范专业的主要建设项目,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上述项目的建设必需有企业深度参与。
对此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选择并深入典型合作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其中包括: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共同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依托企业选择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企业管理案例、广泛汇集企业真实的制度等有关资料等。实践证明,离开了企业的支撑和帮助,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目标,也很难做出示范。
3、实训教学平台。根据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精神,“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应占实训教学时数的80%以上”。根据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生产性实训应体现在生产过程、生产场景、生产对象、生产方法等方面。在实训教学平台上,校企可以通过课程内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场景和职业岗位上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逐渐做到校内教学与企业真实的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并逐渐过度到“订单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项目研究平台。项目研究对于校企双方是双向的。一方面,在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教学研究项目,如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和课程标准、教学管理及其运行机制等。上述教学研究项目只有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请企业专家深度参与,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真实性、科学性、代表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需要研究的项目,企业可以充分借助院校教师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优势,结合企业需要,真题真做,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专任教师培养平台。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普遍缺少企业经历,从而不具备“双师素质”和“双教能力”,这已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瓶颈。在专任教师平台上,院校的青年教师可以有目的、带项目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这是教师团队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培训与服务平台。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收益往往包括需要院校提供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服务以及项目咨询等。在培训与服务平台上,校企双方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共同开发员工培训和服务项目,共同制订培训大纲和实施方案,通过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一方面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是院校教师接触企业实际,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极好机会。
五、实施“五个环节”,建立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
点、线、面一体化的实训教学系统是指:根据认知规律,构建以“单项能力、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即“点——线——面”为一体的技能训练系统。
其中,“点”是指岗位单项能力,即在职业岗位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应具备的单项操作技能,其载体是工作任务链的节点,单项能力尚不能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全部技能操作。“线”是岗位能力,即在特定岗位上,履行职责,根据工作过程,完成全部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是单一工作任务链上相关技能的集合。 “面”是指专业综合能力,即适应轮岗、转岗需要的工作技能,是多工作任务链相关技能的集合,也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点、线、面实训教学系统的实现方式为:
岗位单项能力=课程实训+综合实训
岗位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
六、建设具有“七个结合”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
1、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内的实训是指,在该课程中的学时范围内,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应安排的实训环节。其形式为企业参观+校内计算机软件模拟+沙盘模拟演练+相关设备操作;综合实训是指,学生在已经完成专业主干课和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进行的综合训练,其实现方式应是在真实场景下的生产实训。在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中,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应力求符合生产性实训,学时应占总实训学时的60%-70%的基本要求。
2、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仿真模拟实训是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教学主要形式之一。从目前看,仿真模拟实训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模拟实训和沙盘演练模拟实训。仿真模拟实训利用其理念和方法虚拟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条件、流程、数据和管理,符合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中关于“建立虚拟工厂和虚拟车间”的基本精神。由于仿真模拟的实训过程体现了企业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经营过程,尤其是符合经管类专业“实训应设置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基本要求,因此仿真模拟实训应视为生产型实训。但是在高职经管类有的专业中,实训过程只依靠仿真模拟是不够的,应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接触到真实的合同、凭证和单据。在项目课程教学中应围绕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将仿真模拟和实际操作训练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
3、“动手”与“动脑”训练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的能力培养体现了经管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特征。在这里尤其要强调注重学生“动脑” 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有的公司开发的“沙盘模拟演练”以及课程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与研讨,典型案例分析等应当在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中给予充分考虑。
4、课程教学与技能取证相结合。“双证融通”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已经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在经管类专业中,许多专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充分体现了行业标准,因此双证书教育既是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取证在学生的知识和素质培养以及技能训练中,其内容和方式具有一致性。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所具备的实训功能和开出的实训项目也应当与专业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相吻合。
5、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由于条件所限,经管类专业有的实训项目在校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注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两个基地”在实训教学中各自发挥优势,开发不同的实训项目,并且互为补充,以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
6、校内实训与对外开放相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示范专业在建设中必须发挥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实训基地建成后应做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一方面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向社会开放也可以进一步搞活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7、政府投资与企业共建相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融入企业资金,做到校企共建将会改变实训基地的性质,使其具有双重属性和不同的服务功能,这对校企双方是双赢的。经管类专业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积极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积极吸收企业资金,逐渐使实训基地和企业环境做到“零距离”,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参考文献
[1]黄克孝.“中等职业教育多元整合式课程模式的开发”研究报告[G].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教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项目成果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来源于教师对于教学问题情景的设计。上课学生听都没有听懂,怎能在课下完成好自己的作业,下次也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那么,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呢?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不再只是单一地以单纯的传授知识为目的,因为那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是一改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更加注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任何思维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思维的具体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在努力地为课堂教学设计恰当的“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用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配合,既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强化应用,又能从解答过程中“诊断”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此,“问题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教学”中问题的操作一般是以提问的方式出现,但与一般的课堂提问有所不同,它要求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引导学生探索,帮助学生解惑,真正训练学生的能力。设计问题一般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适时性原则
导入新课时设计问题,要做到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课堂中间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达到;在课的结尾时设计问题,则要注重知识的延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适时性原则的核心是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设计适当的问题,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讲“碳酸钠”这种盐时,学生的已有知识:碳酸钠属于盐类物质,溶于水后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溶液中,若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溶液才显碱性。而碳酸钠水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出现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为什么溶液会显碱性呢?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掀起学生的认知。
2.针对性原则
设计问题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易混淆、易疏忽之处或典型的错解,只有这样才能一举中的,解决学生的困惑,做到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例如,关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问题,可以这样设问:
(1)某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变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2)将二氧化碳通入某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该溶液一定是石灰水?如果你认为不一定,请举例说明。
(3)将某气体通入上题列举例子的溶液中,如浑浊,是否可以肯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为什么?
(4)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3.实践性原则
化学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不失科学性的前提下,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事例或生产应用,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顿悟”出问题的关键,既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又使他们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讲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时,可设计如下问题:在墓区,晚上经常出现”鬼火”,经过它时,会出现“人走‘鬼火’走,人停‘鬼火’停”的现象,特别令人害怕。这里所说的“鬼火”是真鬼火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火?为什么人走火走、人停火停?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破除迷信活动。
4.实用性原则
设计问题必须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讲求实用性,毋需思考即可回答的简单问题和深奥玄虚即使教师提示也无法说清的复杂问题,均不足取。只有注重了问题的实用性,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解疑的热情和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知识技能及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设计问题的方式
通过“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有关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并在自己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结果的过程中,品尝到思考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在化学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设计问题的方式。
1.出乎意料型问题
就是设计一种问题使学生普遍做出一种较为一致的并很自信的回答或预测,而最后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从而使他们一下子全神贯注于“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之中,进而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的满足感。
这种设计问题的方法对于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崇拜感有独特作用,也常常会使课堂出现一些戏剧性的愉快气氛。例如,在通过一系列实验使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这一规律深信不疑时,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硝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而以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结果自然会大大出乎学生意料。
2.对立型问题
设计问题时诱使学生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激起学生急切的求证欲望,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最后再用实验或事实材料来验证。例如,在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提出一个问题:酸与碱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是中和反应,到底是哪种观点正确?学生各持观点,积极辩论,最后再用事实证明,效果甚好。
3.不知所以型问题
此类问题就是让学生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明白又不明白,不知该从何入手。这样容易激励学生非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如学习胶体知识时提出: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学生生活中遇到过,但不知为什么?适时提出这个问题,能推动学生的求知欲,效果非常好。
数学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1]。三角板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画图工具,以它为桥梁架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更易于接受,更易于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一节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课,是以三角板为载体,复习圆锥,三角函数,二次函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教学活动的设计
2.1重温故情
数学是一本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技能的学习,必须建构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论证问题”的主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出问题,运用已有技能,习得新知,巩固旧知,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样的知识建构,除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教学定势”中形成之外,更应重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让书本知识和生活问题形成“回流”。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重新感受我们的老朋友――三角板,理一理它和我们的数学情结。哪位同学介绍一下我们的老朋友?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尝试、讨论,表达自己的发现。结论可能如下:
①两个三角板的三边及它们的关系:运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知识,可得三边之比为1∶1∶■和1∶2∶■,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知识;
②两个三角板的三内角的度数:45°、45°、90°和30°、60°、90°;
③两个三角板有一边相等,两个三角板一边可以重合。
2.2深入了解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数学学科的本质是让学生形成“数”的知识。面对非常理性的内容,数学教师更要努力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感磁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无疑是磁场的中心,而磁力线便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无尽的情感的柔线。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对称的数学直观美,让学生在操作运算中领悟到数学的情感美。
2.3重新认识
教师不能把相关的几个数学问题分割开来直接塞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逐级递升。初级问题不能过于繁琐,但也要避免过于直白,逐渐让学生感受到“艰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布鲁纳指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书库,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2]可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教师:探究一: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若CD=2■,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多少?
探究二:如上条件,BCD沿着BC边对翻转180°后,与ABC重叠面积是多少?
探究三:若ABC的边BC与DEF边EF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C点与E点重合,然后ABC沿着CF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移动,到C点与F点重合为至,BC=CF=6cm,与DEF重叠面积S与时间t(秒)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4拓展情感
由于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得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缺少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新课标要求我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就实际的课堂教学来说,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当然,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展示给学生的是一种虚无的“模拟情境”。
如图,一个三角板ABD在放置于一个直角平面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3),且AD//x轴,另一个三角板直角顶点P落在BO边上不与点B、C重合的任意一点,其中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一定通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与边OD交于点Q,设P点坐标为(x,0),Q点坐标为(0,y)。
(1)求y与x的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2)当P点何处时,y的值最大,并求出此时直线PQ的函数解析式。
3.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3.1教学设计的思考
本节教学的课程设计,主要强调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在讨论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学习,进而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实质性的数学探究往往发生在学生的头脑里――教师的任务就是使学生经历“直观―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的活动过程,同时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过程的欣喜和挑战。因此,我们应尽量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作为突破数学问题的起始点。
关键词:学风建设;教学管理;建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差异也不断增大,教学资源日渐紧张、教学改革无法配套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不断凸显,学习能力却不断降低。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高校的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挑战,使高校的学风建设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是基于教学管理视角进行的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旨在从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做好高校学风建设。
一、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随着“90后”“95后”学生踏入高校,出现了一批个性鲜明、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志向远大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能迅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获取新信息。与此同时,高校也不断涌现出大学生中断学业的现象,如有学生出现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情况,甚至有学生因跟不上学习进度而降级、休学或退学。究其主要原因,一般表现在以下这些有形的问题上:
1.不良学风问题日渐暴露
上课迟到、早退、玩手机,甚至旷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学风问题不断出现,且表现在多数学生身上,甚至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也表现出课堂纪律松懈,对上课和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
2.考试不及格率逐年增加
不少教师反映,在没有增加考试难度的基础上,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逐年下降,表现在高分考生减少,考试不及格率增加。
3.网络游戏影响学风问题
以往学风问题基本是因为学生早恋或是兼职,现在留降级、休学、退学的学生大部分则是沉迷于游络游戏。同时,因为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导致整个寝室出现学风问题。
4.学风问题日渐复杂
除了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造成的学风问题外,还有因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的对学习不感兴趣,或是因为自身心理问题造成的学业困扰,以及学生自控能力差造成的成绩下滑。同时,还出现“富二代”对拿学位的无所谓态度,以及“创一代”直接退学去创业。
5.师生双向满意度不断下降
随着高校学评教的公开,我们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不断下降,学生会抱怨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而不尽心教学,或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水平也受限等。而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也在不断下降,教师会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差,学习纪律松懈,一代不如一代。两相不满意的结果,就是学风问题越来越突出。
6.学生心理矛盾加剧
进入高校后,由于管理模式和高中的明显不同,许多学生因为自身自控能力差,成绩明显下滑。一方面不断抱怨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又希望学校少管、不管。或者是感到竞争压力很大,希望自己在一群天之骄子中脱颖而出,却又不愿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刻苦学习,从而不断掉队,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
二、加强和改善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校学风建设应从新生抓起
新生入学后,要及时让学生适应大学的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同时,牢固打好通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为深层次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针对“90后”“95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和个性特点,高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方位、多途径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促进学风的良性发展。(1)抓好新生入学教育。要让学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和环境,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加强对新生的学籍管理及校规校纪教育,发挥学生的“三自”功能。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展新生始业教育、良师导航、优秀学子话成才等,帮助学生尽快适应。(2)加强新生专业教育。专业思想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学院有计划地开展专业学术讲座、学科前沿讲座、名师领航等专业讲座,使学生尽早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专业前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专业思想,减少转专业率。
2.高校学风建设应加强制度管理
除了抓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外,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各项机制也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健全大一至大四全方位的学风问题监测制度和动态掌握机制,严格抓日常管理中的上课出勤率,考试不及格率和降级、休学、退学率。同时,要抓好问题学生的学业预警制度和跟踪教育机制、家校联动机制。另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规范和课堂教学、作业、考试等学习纪律,完善留降级、休学、退学等学籍管理。同时,要跟进优秀学生奖励制度,完善奖学金评定条例。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段时间就能取得成效的,需要学校、学院、教师和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在做好教育和引导的基础上,还要抓好落实。而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的形成。
3.高校学风建设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高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要做好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的制定和修订工作。高校应继续深化学分制改革,逐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学院、专业、学习进程、学习课程和任课教师。二是要调整教学计划,适量增加一年级的课程量和减少四年级的课程量,一方面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打好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减轻了高年级阶段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为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和就业做准备。不仅如此,高校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探索考试改革的方式方法,不但要考核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知识的程度,同时要考核学生运用该门课程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过程考核和期末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4.高校学风建设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青年教师,及早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结构层次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另外,还要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大力表彰在教学第一线做出贡献的教师。当然,除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之外,加强教师管理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以教学促学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实现“以生为本”,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学中,教师既要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传递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示范自身所具有的事业心、责任心、创新精神、科研精神和奉献精神。最后,教师还要深入学生,及时主动地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困难。
作者:毛诗焙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刘军利.教学管理视角下普通理工类本科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统计表明,在一堂课中,师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一般占整堂课的51%,课堂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手段。但统计数据也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常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用语,有时这类问句竟占一节课提问的58%。教师往往片面追求完成教学进度,满足于表面上课堂气氛的热烈,从而使得这类教育意义不大的(思维量少的)低效问题充斥课堂。同时,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马上就叫学生回答(占78%),又没有把思考方法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传授给学生;又有不少教师(占42%)常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认知水平较低的记忆性的简单问题,而且这种分解总是在教师指导牵引下进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波利亚倡导的“从一般性问句开始,渐向较特殊的问句过渡”的问题系列设计的意识,更谈不上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因而缺乏科学性。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用“问题序列”这一不断深化的教学程序实施数学教学,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问题序列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做简单的概述。
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并通过主体内因发展思维能力,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善于设计问题序列,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法,培养习惯。正如波利亚所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造成了知识运用上的脱节现象。所以教师就要善于寻找矛盾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将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学生顺利理解知识、消除困域、掌握基本解题技能创造条件。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问题序列设计应积极诱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形成具有方向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习惯。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实施教案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启发思维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艺术的具体体现。如果运用恰当,对于引导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发现、理解新知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就是问题的教学。现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与思考,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1 “问题”的设计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欲源于疑惑,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应巧设疑问,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学生思维对问题的敏感性,精心设计悬念,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只要教师所设的“问题”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可以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节的内容时,设计如下“问题”导入新课:如图,A、B、C三点•A表示三个村庄,目前政府为了解决三个村庄的村民•B子女就近入学的问题,计划建一所“希望小学”,要使这所学校到三个村庄的距离相等,学校应建在什 • C么位置?你能来确定吗?学生们看到这正是他们身边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出谋划策。这样就为接下来研究和解决“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节的内容,提供了学习的动力和保障。
2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发现者,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到满足感。“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就是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通过教师的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已知A是B的充分条件,C是D的必要条件,A是C的充要条件,求B与D的关系。
提问:你能否找到B与 D之间的“桥”呢?“桥”是什么呢?
3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感,逐步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易于思考,对“问题”不生畏惧感
对于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应用题,教师应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的子“问题”,“问题”的设计分出层次,层层深入,拉开档次,各个击破,逐步缩短“问题”与最终结果的距离,从而得到问题的最终解决。因此,围绕某个“问题”的解决,教师有意识设计一系列的子“问题”来进行铺垫,从而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使学生增强信心,积极思考,不畏惧“问题”。
例如:某商场预购进A、B两种品牌的饮料500箱。此两种饮料中,A种的进价为55元/箱,售价为63元/箱;B种的进价为35元/箱,售价为40元/箱。设购进A种饮料x箱,且所购进的两种饮料能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
(1)求x关于y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购进两种饮料的总费用不超过20000元,那么该商场如何进货才能获利最多?并求出最大利润。
4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创新性,使学生常有新鲜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进行探索、猜想和发现,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适度的挑战性,使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思考能得到结果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下面我谈一谈对物理教学实践的一些认识。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动力的源泉。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没有问题就没有学习的动力。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渴望,这种渴望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汽化和液化》一节前,我首先布置了一个预习作业,让学生观察用水壶烧开水时有哪些现象发生。上课时收集同学们发现的现象与提出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水烧开后有大量的“白气”冒出,但是为什么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隔一小段距离后才有“白气”?掀开壶盖看到水翻滚得很剧烈,但是把水壶从火炉上提下来,为什么水就不翻滚了?等等。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同学们亲自发现和提出来的,他们想解释这些现象,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再如:学习《照相机与眼睛?摇视力的矫正》一节时,我提问:“我们班有很多同学的眼睛近视,针对近视眼,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近视眼为什么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眼睛近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近视眼?为什么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等等。我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想知道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想解决这些问题,产生了一种对新知识的需求,这样就实现了由教师“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的转变。
重视问题的提出就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我国教育学家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一书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的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提出的疑问。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我在课上首先安排各小组学生用筷子去点击放在盛水的碗底的硬币,有什么发现?同学们操作后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筷子不太倾斜点击,很容易击中。同时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体验到眼睛“受骗了”。科学探究的七要素,首先是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问题需要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才能提出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有的学生提出:家里的玻璃窗,晚上在房间里面能看到屋内物体的像(屋内开灯),而看不到外面的景物;白天能看到外面的景物,而看不到屋内物体的像,为什么?再如,为什么冰棒周围有时有“白气”,有时看不到“白气”,为什么冰棒周围的“白气”向下飘?等等。让学生学会提问,引发学生“问”的兴趣,教给学生“问”的方法,是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的。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培养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新课程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物理知识。我认为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兴趣。首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探索性。例如学习体温计时,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的刻度范围是多少?学生马上答出:35℃到42℃。这个提问我们也常常称为问题,但它不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一看便知。如果我们这样提问:同学们观察体温计与实验用温度计,它们有哪些区别?这个提问就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甚至讨论才能回答得比较全面。其次,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例学习声音的产生时,用喇叭“舞台”上会跳舞的小人引出对声音产生的研究,学生的兴趣很浓,都会思索为什么喇叭响起来,小人会跳起舞来。最后要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学习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时,我提出问题:“北极探险队在极地遇险,所带火种丢失,虽然处在阳光照射下,仍然寒风刺骨,如何取暖?你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吗?”问题一提出,学生很活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我逐渐引入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并进一步提问:“如果没有携带凸透镜还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最后得出的方法有:可以用冰制作凸透镜,也可以把水充满一个圆柱形的瓶子做成凸透镜,等等。这个“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实验,利用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可以利用知识的实际应用,等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放飞学生思维与想象的翅膀。在学习中,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主动探究,深入钻研,智力会得到开发,能力会得到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
1、基础性。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设计的问题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得;二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成功的可能。
2、科学性。首先要求设计的问题从情景素材到具体内容都是真实可信的,不违背科学常理;其次,设计的问题还应融入科学方法的要素,使学生学习模型、理想化、假说等方法;设计的问题还要注重体现科学思想和科学价值观,体现新形势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3、针对性。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问题题意清楚,条理分明,语言精练,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辨析疑难,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切不能用不着边际的问题为难学生。
4、启发性。简单的一问一答,只会使学生懒惰,长期如此还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造成损害。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把握时机,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使学生达到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5、有序性。设计的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6、现实性。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技、生产实际,要有时代气息,突出“应用性、实践型”,表现物理学在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物理学习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动力,同时提高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7、发展性。 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物理课堂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方面我们还要做到 :(1)不要只是是自己讲课,不去关注学生,这样做只能会使给自己的教学缺乏魅力,老师讲起课来是无精打采,学生听得没有兴趣,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没有真正的体会新课改理念,这样的培养方式只能教出会做题的学生,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所束缚,没有自己的思考得方式,这样的学生只能是老师的工具,应该让老师和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同时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去,变为课堂的主人。 (2)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要什么都要问,低级的、重复的、漫无边际的、模模糊糊的问题。(3)所提问题要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相一致。(4)不能只提问好学生,不提差生;不能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要对差生进行友好的提问。(5)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有阶梯。(6)设计问题的表达要言简意赅,要有针对性,要简洁明。 (7)对学生的回答要给与正面回答,同时要给与激励性的评价。 (8)设计问题要分清主次。 (9)设计的问题能灵活应变,针对课堂气氛、学生的回答和反应,追问下去,扩大战果,等等。
同一物理问题,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设计的角度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形成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专题或概念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设计问题的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设疑式”可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逗趣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深思;“对比式”可以诱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共性、区别个性、加深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刨根式"能帮助学生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促使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化;“比喻式”能帮助学生发生联想、想象,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辐射式”能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求同式”能引导学生从相异的事物中,找出相同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伏笔式”能铺路架桥,暗示出事物的途径或方向,为研究新理论留下伏笔;"自成靶子式"的提问,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警戒”的敏锐状态,从而从反面锻炼了其思维的判断能力,培养了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一次提问能否获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问、怎样问。“层递式”提问是指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分割式”提问是指把整体性较强的内容分割成几个并列的或递进的小问题来提问的方法。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范围太大,学生不容易回答完整,教师可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分割式提问,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扩展式”提问是指把现在所学内容与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提问的方法,能够起到以新带旧、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作用。
课堂问题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