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电厂环境监测8篇

时间:2024-01-31 14:46: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厂环境监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厂环境监测

篇1

1.1样品的采集

1.1.1粮食和蔬菜样品采集

在两电镀厂周边1.5km范围内,涉及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大崔各庄、佟辛庄和薛家庄,以及木林镇陈家坨村、李各庄和业兴庄,采集9-10月份间公共种植、养殖已成熟可供食用或食用原料的产品,同时在1.5km范围外采集相应种类样品作为对照,涉及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郭家坞村、四福庄、大石各庄、大坝洼庄,木林镇的东沿头村、蒋各庄、魏家店和杨镇的下坡村、二郎庙,以及李桥镇的王家场村。2011-2013年3年间共环境监测样品144件,主要环境监测样本类别为蔬菜(包括白菜、萝卜、玉米、小麦、菜花、油菜、生菜、菠菜和柿子椒)和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和小麦),其中有19件样品为对照(包括10件蔬菜和9件粮食作物)。

1.1.2土壤样品采集

每一环境监测地区,选取被采集农作物种植的土壤作为采集对象,范围以电镀厂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布一个采样点,最远端距离电镀厂1.5公里。同时根据采集土壤上农作物的覆盖率可以增加土壤的采样点,农田土壤环境环境监测采集耕作层土样,一般为0~20cm深土层。为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采取对角线法、梅花点法或棋盘式法采集混合样,每个采样区的样品为农田土壤混合样,采样量为1~2kg,对所得混合样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布袋或塑料袋内检测。

1.2检测方法

农产品和土壤中的铬参照GB/T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和《环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检测。

1.3质量控制

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同时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重金属分析质量考核,由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提供部分环境监测的关键耗材。在环境监测中出现异常结果时,将样品送到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中同时使用标准参考物质,并保证测定结果在准许范围内。对于没有相应标准参考物质的项目,实验时做样品加标试验,控制加标回收率为80%~120%。每个检测样品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平行测定结果满足相应分析方法的误差要求,报告检测结果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富集系数为作物重金属含量与所在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比值,他可以用来表示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积累特征及迁移难易程度,测出土壤样品及相对应的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后,可计算该地区重金属富集系数,以筛选出该地区适合种植的蔬菜品种。其计算方法为:富集系数=[作物重金属含量(鲜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100%。

2环境监测结果与分析

2.1区内部分农作物铬污染整体环境监测情况

2011-2013年对区内采集的部分农作物中铬污染状况进行环境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3.8%。虽然两类农作物P50值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但蔬菜P90值0.662mg/kg则高于0.5mg/kg的国家标准限值,说明重金属铬在区内部分蔬菜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对两类农作物铬污染水平进行比较,显示蔬菜被铬污染更严重(F=11.885,P=0.001;t=-2.226,P=0.029),见表1。

2.2粮食中重金属铬环境监测情况

对各年粮食中铬污染情况进行环境监测,P90值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217mg/kg和0.172mg/kg,较为平稳,但2013年达到0.490mg/kg,呈现上升趋势,见表2、图1。

2.3蔬菜中重金属铬环境监测情况对各年粮食中铬污染情况进行环境监测,整体合格率为87.7%,所有不合格样品均为2013年采集,2013年样品合格率仅为64.0%。P90值由2011年的0.232mg/kg到2012年的0.164mg/kg表现较平稳,但到2013年达到1.44mg/kg,远高于0.5mg/kg的国家标准限值上升趋势明显,提示存在污染。2013年蔬菜中铬含量水平也高于前两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4,P=0.001;q检验两两比较P值均为0.001),见表3、图2。

2.4距电镀厂不同距离农作物铬污染环境监测情况

对两电镀厂所在村(包括大孙各庄镇后岭上村和木林镇陈家坨村)、电镀厂周边1.5km范围内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大崔各庄、佟辛庄、薛家庄,以及木林镇的李各庄和业兴庄)、1.5km范围外村庄(包括大孙各庄镇的郭家坞、四福庄、大石各庄、大坝洼庄;木林镇的东沿头、蒋各庄和魏家店;以及杨镇的下坡村、二郎庙和李桥镇的王家场)内农作物铬含量进行比较显示,1.5km范围内村庄采集农作物铬含量高于电镀厂所在村和1.5km范围外村庄,且有统计学意义(F=4.683,P=0.011;q检验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003和0.039),见表4。图22011-2013年蔬菜中铬污染水平变化趋势2.5不同种类农作物富集系数差异根据农作物铬富集系数含量高低可分为3类,一类为油菜、白菜、菜花,富集系数最高;其次为二类,包括生菜、小麦、玉米;萝卜、菠菜、柿子椒为三类,富集系数最低,其中富集系数最高的农作物是最低的农作物近五倍,见表5。

3结论

通过对顺义区两个重点电镀厂前期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两厂主要对金属表面进行耐磨耐腐处理时需要用到镀铬工艺。工厂用水均为自备井水,含铬的废水经过pH值调节、还原反应、混凝反应以及沉淀后,中水在生产中得到重新利用或在厂后河道排放,沉淀后的废渣有专业部门进行集中转运处置。但通过本次对两厂周边1.5km范围内外农作物铬含量进行环境监测比较发现,1.5km范围内农作物尤其是蔬菜依然存在铬污染情况。同时2013年还检测出部分蔬菜铬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蔬菜检测合格率仅为64%。顺义区曾在2011年针对重金属污染企业开展过专项检查,但是时隔两年环境监测力度有所下降,势必造成相关企业对工业废水废渣控制不利,导致2013年度铬对部分农作物的污染。同时通过对不同农作物铬污染情况进行比较显示,不同类作物对铬的蓄积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次环境监测发现,油菜、白菜、菜花等农作物更易富集铬,这与2006年宋波等人对北京市蔬菜中白菜富集作用较弱的调查结果不符[3],出现这样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可能与采样地点不同、土壤污染情况不同有关。生菜、玉米、小麦富集系数较低;最后萝卜、菠菜、柿子椒富集系数最低,这与韩静等人研究结果相符[4]。

篇2

【关键字】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机组,检测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的发展,发电机组的检测规划就变得十分重要,这对于保证电力供应稳定具有很大的作用。国际上目前实际运营的电力市场,采用了不同的机组检修计划协调机制.因此,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

二.机组检修规划模式

1.传统环境下的规划模式

传统环境下,机组检修计划由调度机构考虑相关约束条件后统一确定,根据规划目标可分为两类:以系统可靠性最优为目标:以系统备用、备用率、风险度等为评判指标,或者将其转化为其他指标进行求解,使整个规划化期内可靠性水平最优。

以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检修成本、生产成本、可靠性成本等,确保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系统可靠性往往作为约束嵌入模型中。

传统环境下调度机构统一负责机组和电网运行,因此为保证检修安排更加合理,网架结构通常以直流潮流约束形式在规划模型中加以考虑 ,也有部分文献统一安排机组和线路检修。

2.市场环境下的规划模式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市场化进程也有所不同,应根据市场机制、市场发展阶段及系统充裕度水平确定相应规划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对于实行发、输、配、售垄断管理的电力公司,虽然采取了有限制的自由化措施,允许其他电力企业加入,但其运营模式仍类似于垄断环境,比如日本负责对各区供电的各大电力公司,其机组检修安排仍采取传统规划模式。

(2)对于厂网已经分开,但是处于市场化改革初级阶段、容量充裕度较低系统,比如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为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机组检修安排应由ISO 以系统可靠性最优、运行成本最小或为两者加权之和最小为目标统一规划。

(3)对于市场机制成熟的系统,比如英、美电力市场,将竞争引入了电力行业的每个环节,调度机构和发电厂商彻底分离,分别以系统运行和自身效益为目标。该环境下机组检修安排应既能体现各发电厂商的意志,确保其经济效益最优.

三.发电机组检修计划的算法

本文所采用的直接修改模型法利用Cram-Charlicr展开式计算风险度快的特点,直接计算安排机组检修前各段时间的风险位,找出发电机组检修周期时问内累积风险发最小的时段作为该机组的检修时间。在检修时段中退出该机组,即在等值负荷累积量中将该 机组 的累积减去,再重新计算该期间的风险值,并进行下一台机组的检修安排。计算步骤如右图所示。

在安排检修计划时,需要考虑的约束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修力量的约束

我国实际电力生产中,检修力量以电厂为单位,由于各厂的检修力量不同,对检修的约束也就不同,概况起来有几种。

(一)同一电厂同一时段最多只能检修一台机组。

(二)同一电厂的小修可以同时进行,大修和小修也可以同时进行,一般不允许大修和大修同时进行,但也有特殊情况大修可以重迭。

2.检修时间约束

在实际电厂生产中,由于某些原因要求-某些机组的检修不能在某些时段安排,或只能在某些时段内安排。如水电机组在汛期不安排大修,火电机组在枯水季节不安排大修。

3.两次检修时间的间隔

要求同一台机组的两次检修时间间隔不小于14周。

4.考虑各电厂具体情况时的其它约束

四.市场环境下机组检修规划模型

1.发电厂商检修规划策略

各发电厂商以其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安排检修计划,其中机组最优检修间隔通常由制造厂商提供,也可由其根据数学方法优化确定,在此基础上,发电厂商根据其所处市场模式、机组运行情况确定规划期内待检修机组的检修时段。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发电厂商考虑相关因素、运行成本及所处市场模式后,通过最大化其经济收益或者最小化其经济收益损失规划机组检修,应考虑以下检修约束和机组运行约束

(一)检修约束:与机组检修特性有关的约束

(1)持续时问约束:应在一定时间段内完成检修。

(2)连续性约束:机组一旦开始检修不得停止,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起始时间约束:由于机组类型或系统要求,部分机组要求在限定区间内检修,如水电机组,应尽可能在枯水期内检修,核电机组检修时段则应尽可能与其填料时间保持一致。

(4)资源约束:在同一时段内,由于检修人员或检修设备限制,一般不允许多台机组同时检修。

(二)机组运行约束

(1)机组出力约束:各机组在未检修时段的出力水平应在其最大、最小技术出力之间,不能越限。

(2)可用原料约束:对于火电机组,其在各时段所用燃料应在指定范围内,对于水电机组,其发电所耗水能应低于水库储水量。各时段所用的燃料或水量发电厂商可采用优化策略进行分配。

2.IS0检修调整及费用分摊策略

(一)基于检修报价的调整策略

该类调整策略是指发电厂商通过对其机组在不同时段内进行报价,表达其机组在各时段内检修的意愿程度,并将其提交至ISO;基于该报价费用,ISO采取一定的协调策略确定最终检修计划,保证系统可靠运行及调整的公平性。

发电厂商通过对其机组在不同检修窗口内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各机组的检修竞价费用,以表征其运行/检修意愿程度,基于此,ISO确定其在各时段的满意度,考虑系统充裕度后,通过求解包括报价费用、满意度、切负荷水平在内的多目标协调模型,确定最终检修计划,并给出了基于最终满意度的费用分摊模型。

该方法依据系统可靠性和各发电厂商报价进行调整,前者确保了系统可靠运行,后者确保了检修计划的经济性、体现了发电厂商的意志。应说明的是,为防止各发电厂商相互串谋勾结、通过不合理报价获取高额利润,ISO 应设置相关报价原则,以确保检修调整的顺利实施 。该调整模式下发电厂商通过报价获得检修窗口,类似于日前市场中的机组竞价上网模式,各市场主体可自由表达其计划安排并得到了有效集成和实施,体现了市场竞争、公平的基本原则及市场建设的最终目的引,相比于迭代调整策略,经过一次求解即可获得最终检修时段,简单、公平、透明,不过要求系统有较高的充裕度、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合理的调整及费用分摊机制。

(二)其他调整策略

ISO协调各机组检修时段,主要是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其运行成本, 因此除了考虑机组检修约束外,也应考虑如下约束条件:

(1)系统供求平衡约束:各时段供求应保持平衡,即发电功率减去切负荷量应等于系统负荷与网损之和,对于发电系统,由于不考虑网损,则只需满足发电功率等于负荷与切负荷水平之和。

(2)系统备用约束:系统各时段备用率((总装机容量一检修容量一负荷)/负荷)应满足最低备用率要求。

(3)系统可靠性约束:各时段系统可靠性水平应满足预先指定要求、不能越限,常用指标包括失负荷概率LOLP(Loss ofload probability)或者EENS。对于包括联络线或线路的发输电系统,还应保证各时段相关线路传送功率不应越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对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发电机组的检测规划的研究,可以有效的保证我国的电力供应,确保电力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1样品的采集工作

采样量要符合要求,地点要准确,采样不能漏项。对现场需加固定剂的样品,要注明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能现场测定的项目尽量现场测定,对于无法在现场中测定的项目,应采取适当的保存方法,如加盖密封、冷藏冷冻、保温防裂等,尽量缩短从采样到分析的时间。

1.2样品的运输工作

样品运输前要仔细核对任务通知表、委托单、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装箱快送实验室,运输中应置于暗处,保证其完整和清洁,尽可能的平稳,减少震荡。

1.3样品的交接工作

样品首先送质量管理机构,由质量管理人员对照任务单或采样计划和采样记录,清点和检查全部样品,正确无误后方可在采样记录上签字验收。如在交接工作中发现标签缺损、字迹不清、项目不明、规格不符、数量不对等不合要求的采样,应拒收并建议补采样品。

2环境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

2.1环境现场监测人员的素质

首先,环境现场监测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在取得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的上岗证后,才能独立进行环境现场监测作业,从根本上保证环境现场监测人员的素质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其次,环境现场监测单位需要为监测人员通过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设置年限,如在一年实习期内必须通过,从而督促监测人员合理安排学习阶段。最后,在环境现场监测人员通过室内的理论与操作考核后,组织专家对现场监测人员采取逐一考核的方式,一致通过以后才能为现场监测人员申报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上岗证考核。

2.2环境现场监测设备的管理

环境现场监测部门需要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定,确保监测设备在合格期间可以正常使用,这是保障环境现场监测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受到现场监测环境与条件所限,环境现场监测设备维修率远高于实验室监测设备维修率,所以监测部门需要加强对监测设备的管理。监测部门应要求设备保管人员和监测人员在配合工作的同时,相互进行监督,保管人员需要负责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监测人员需要负责设备仪器使用后的校准工作,并在使用时规范操作,避免监测设备仪器出现损毁。两者各司其职,共同保障监测设备仪器在合格期间的正常使用。

3环境现场监测中质量管理工作的难点

3.1环境现场监测的采样方法

在环境现场监测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以国家标准规定与行业推荐的方法作为首选。但是在实际采样中,很多监测单位会遇到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采集高浓度的废弃样品时,由于受到采样时间和吸收液吸收效率等因素的影响,采集样品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采集工作开始前,监测单位需要充分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以及废气浓度的大致范围,然后根据采集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选用吸收液的总量和浓度,以及采样的时间和频次等,尽可能将采样时间和吸收液的吸收效率等因素产生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此外,在某些监测方法中存在非目标污染物对目标污染物的监测产生干扰的情况,比如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二氧化硫时,一氧化碳的存在带来正干扰,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就要考虑采用其他的监测方法。

3.2环境现场监测的采样记录

环境现场监测采样记录的准确性和详细性非常重要,这对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样品的分析处理及出具的报告有着直接的影响。在采样记录的过程中,现场监测人员需要给采集样品的种类设计多样化的采样表格,尽可能全面、详细和准确地记录采样的过程。如果样品非常重要或者采样条件较为复杂,现场监测人员需要对采样过程、采样现场的环境状况与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等可能影响采样分析的场景进行拍摄,并将其作为采样记录附件提交给实验室的分析人员,帮助分析人员进一步了解环境现场监测的过程。

3.3环境现场监测样品的保存和管理

在采集样品到样品测定的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做好样品的保存、运输和管理工作,并依据不同样品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尽可能保证样品在测定时没有出现变异或者变化等情况。例如在样品运输的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利用车载冰箱对运输的样品采取冷藏处理,特殊项目的样品还要加入固定剂,这样既可以减少采样现场工作量,也可以保障采集样品在运输时的质量。在进行样品交接时,环境现场监测部门需要在采样人员、分析人员与质管人员三方到场的情况下,共同核检样品数量、种类和状态等,经三方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签收。

3.4其他难点

在实际的现场监测工作中,因为监测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个体,经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要提前了解监测对象周边的环境状况,确认周边污染源是否对监测对象的污染物质带来干扰。

4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原因;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70-01

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就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这种手术已经把开放手术基本取代了[1]。但是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并发症无法避免,开放手术会发生,现在电切术也会有这种并发症,并发症中常见的就是膀胱痉挛,这种痉挛性疼痛发生会诱发其他的病症,甚至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这种痉挛性疼痛发生的原因很多,目前还不能完全防范,所以对于膀胱痉挛的发生只能积极的预防和控制,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产生的原因,并且给予护理,分析护理后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1年1月-2012年1月住院期间患者62例,年龄62-76岁,平均(72±1.2)岁。所有的病例经过准备后都进行麻醉,在麻醉后,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其中术后发生膀胱痉挛者34例,均进行了综合处理。

1.2 病情判定标准[2] ①轻型:尿管周围有血性的尿液,尿液发生外溢但是冲洗液的颜色变化不大,每天大约发生膀胱痉挛5到6次。②中型:导管周围有血性的尿液,外溢而且冲洗液变色,出现异常,膀胱有胀痛感,下腹胀痛呈现阵发性,膀胱痉挛每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出现1次。③重型:尿管周围尿液血色加深,尿液外溢,而且冲洗液颜色变深,膀胱痉挛几分钟出现一次,下腹部出现痉挛性的剧烈疼痛,排尿感急迫。

1.3 护理方法 要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紧张情绪,因为膀胱痉挛的疼痛感难以忍受,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尽可能地掌握放松患者的技巧,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且缓解他们的紧张,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和思想负担,让患者有思想准备不再恐惧,而且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一些音乐护理,能够在患者疼痛的时候分散他的注意力,在电切术后,要非常注意术后妥善将导尿管的固定,并且按照操作规则进行,六个小时后等冲洗液清亮后将气囊内10毫升的液体抽出,减少气囊刺激,膀胱三角和膀胱颈也要免于刺激,而且尿管要轻轻固定在,减少引流管牵拉移动造成的伤害,加快冲洗速度,避免由引流管堵塞引起的膀胱痉挛。

前列腺患者术后要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因为术后有可能会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膀胱痉挛,所以在围手术期一定要都进行感染的抵抗工作,而且一旦发现有症状,要进行抗感染的护理,首先是对于长期尿路有梗阻的患者,还有泌尿系统的感染患者都要进行引流方式留置尿管的观察,对于患者术后,都要进行尿常规的检查,并且进行尿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且术后也要定期检查,要让患者每天饮水都超过三千毫升,达到冲洗尿路的目的。指导患者保持会、尿道口的清洁舒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

2 结果

患者中有34例出现膀胱痉挛,发生率55%,主要原因为心理原因、导管刺激、腹压增高等原因,经过护理后,基本达到了术后顺利恢复。其中轻型组有19例,发生率为30.6%,中型组有13例,发生率为21.8%,重型组有2例,发生率为2.4%。

3 分析

尿道前列腺的治疗手术方式中电切术的伤害是最小的,创伤小而且恢复快,但是术后还是会发生术后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痉挛发生期间患者异常痛苦,而且下腹会有阵发性疼痛,严重者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这种疼痛感有时候甚至比手术的切口恢复时发生的疼痛还要猛烈,所以一般患者难以忍受,会产生心情低落,影响病情这种情况[3],且膀胱痉挛导致的继发性出血,可引起导尿管堵塞,严重者可导致大出血而需要再次手术。

这种并发症发生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导管因素,冲洗液的温度,冲洗液的速度,腹压增大等,首先患者因为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恐惧都比较容易膀胱痉挛,而且膀胱痉挛会形成出血的加重,使得患者更加痛苦[4]。然后导管刺激也会引起这种膀胱痉挛的发生,导尿管位置不妥,或是放置不妥当,都已经造成膀胱颈部压力太大,这样就会引起膀胱频繁收缩,所以痉挛才发生;冲洗液速度发生越大,膀胱区感应越发明显,膀胱痉挛发生率也会很大,这样体温和冲洗液之间的温差变大了,膀胱痉挛又可加重出血,导致恶性循环。还有就是腹压增高都会加大膀胱痉挛,咳嗽及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均可引起膀胱痉挛。

参考文献

[1] 刘继红.男科手术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6.

[2] 何杏勤,罗利平,卢惠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9):26.

篇5

关键词:风电场建设;区域环境;生态修复;对策探究

引言

化石能源燃烧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化石能源也面临着日益枯竭的情况。因此,社会着力于发新型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其中,风能已经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到2020年,风能将占到全球总能源5%的比重。在此情势下,我国也制定出更多地利于风力发电发展的政策。但是,在风电场的建设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风电场建设会进一步加深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危害。因此,研究风电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和修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风电场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1 风电场建设对植被的影响

在风电场建设期间,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地面原有的生态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挖土,进行道路建设,平整土地以及电缆工程建设。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临时与永久性暂用土地的情况,占用土地必然会对区域内的植被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1]。其次,施工过程中,一些机械设备对地表植被的碾压会破坏植物的生长环境。这一系列的行为造成的植被破坏,增加了地表的面积,减少土壤的肥力,最终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

1.2 风电场建设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风电场期间内,因为施工的需要。要修建道路、铺设电缆沟渠等,这些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沙尘,对周围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机械的尾气排放,产生的工业废水问题等也会污染环境。冲洗搅拌机、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施工人员会产生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的排放也直接影响当地的环境。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固体废弃物,自然也会影响区域环境,形成生活垃圾等。

1.3 风电场建设对区域生物生存状况的影响

进行风电场建设,施工过程会改变土壤的结构,破坏植被,同时,这些因素的改变造成生物生活环境的变化,生物由于不适应改变的环境而选择其他的栖息环境,甚至造成有些的生物直接死亡。另者,生物迁徙的道路中,尤其是鸟类,它很有可能会撞上风机塔,从而死亡。再次,风电场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这些噪音对影响生物休息,相关研究发现,人类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以及灯光等会影响附近区域生物的觅食,减少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类。

2 风电场周围环境生态修复对策

2.1 合理布局风电场建设位置

在确定风电场的建设位置时,要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首先对风电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分析区域环境的生态特点,考虑当地的人文条件以及人流分布情况[2]。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再对风电场的位置进行合理布局,选择最适宜的风电场的位置。在风电场建设期间,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噪声等。因此,在建设风电场的过程中,要减少噪音,或设置隔音装置,从而减少风电场建设施工对动物以及人们的噪音影响。

2.2 对建设期间的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

在风电场建设施工期间,要考虑天气条件,避开下雨天气施工。因为风电场建设会引起水土流失,这在雨季更为明显。同时,在进行风电场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应的规范开展施工,为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在施工进行时洒水,减少装卸装备次数,加高施工场地的帷幕等。另外,在施工期间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因此,相关人员将对废水进行统一收集,并对其进行集中性的处理。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要集中收集后向外托运,不能随意地放置垃圾。通过以上措施,能有效地减少风电场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

2.3 种植植被减少破坏程度

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树木等植被,应采用另一种建设路径,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建设施工中必然会占用一些土地,在占用的同时,要注意保存表土,在施工结束后,将表土洒在土层表面,使其恢复到占用前的土壤性质。当风电场建设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土壤分层回填,做好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工作。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永久性的占用土地在此情况下所造成的植被破坏问题是较难恢复的[3]。因此,我们可以在周围区域种植同等数量的植被,这便属于异地补偿方法,通过这种补偿方法能有效地减少风电场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4 拉大居民生活区与风电场的距离

不仅风电场建设期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同时建设完成后,风电场的运行也会影响周围人们的生活。为减少噪音污染的程度,风电企业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定期地对风机进行维修与检查,保证风电发动机处于一个完好运行的状态,防止其由于运行出现异常而增加噪音的状况发生。其次,在主要的地方设置警示牌,从而减少人为活动对动物的影响。风电场光影防护距离在500m以内,如果居民生活距离风电场少于500m,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可以硬性要求居民生活居住地距离风电场位置要大于500m,从而减少风电场光影对人们的影响。

2.5 风机平台以及升压站区域的防护措施

风机平坦缺少植被,在雨季来临时容易发生泥石流。因此,要在风机平台的周边种植灌木等,保留基座维修道路。如果道路设计为斜坡更容易产生滑坡等情况,所以,要减少斜坡的斜度。其次,扩大植被的覆盖率,种植灌木混交林、播种草籽等。对地表具有大块石头覆盖的地方,要播种草籽,从而减少石头的随意移动情况发生。在进行植被种植的过程中,要重视植被的管理问题,保障植被的存活率,促进植被完好生长[4]。其次,加强升压站区域的绿化建设。办公生活区、库房周围都属于升压站的范围。因此,要加强此处的植被建设,营造早熟的草坪。禾本科植物大多具有喜欢阳光、耐旱、耐阴凉的特点,即使在零下20度的温度下也能安全地度过冬季,因此,可以选择这类植被进行植被绿化。同时,在草坪的边缘地带要间隔性的栽植阔叶以及针叶乔木等。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未来几年,风电场的建设规模将不断扩大,使用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扩大风电场建设规模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建设风电场的过程中,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修复问题。首先,合理地布置风电场的建设位置。其次,集中处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等。再次,种植植被,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生态破坏。最后,做好风机平台以及升压站区域的防护工作,最终减少风电场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董智,贾志军,李红丽,等.河北坝上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与植被恢复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5,56(02):56-63.

[2]张吉,万宁,王治民.建设项目神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以风电场项目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5,89(03):71-73.

[3]宋文玲,钱谊,苏晓星.大丰风电场建设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分析[J].环境检测管理技术,2015,16(08):85-93.

篇6

关键词:严重事故;应急环境监测;应急防护行动

一、严重事故进程分析

目前世界上核电厂类型主要是轻水堆,压水堆占 60%,沸水堆占 20%。核电厂运行阶段分为运行状态(正常运行、预期事件运行)和事故状态(设计基准事故、超设计基准事故),堆芯融化即进入严重事故情形。堆芯严重事故一般发生在 2 个位置:反应堆堆芯和乏燃料水池。核电厂燃料事故进程分为 4 个阶段,分别为初始燃料损坏、堆芯融化迁移、一回路压力边界失效、反应堆失控。随冷却剂失效,温度上升,堆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设计基准和超设计基准事故阶段,堆芯温度为~ 300℃ -1200℃,危害局限于燃料芯块破裂,燃料包壳氧化率低,800℃时控制棒发生融化,这个阶段堆芯几何依旧维持;严重事故阶段,堆芯温度大于1200℃,此时燃料芯块破裂氧化产生的热量大于衰变热,产生高能氢气,堆芯发生融化;温度高于 1400℃时,发生锆水反应;温度大于 1800℃时,堆芯与反应堆底部混凝土反应,融化并穿透反应堆。从堆芯失去冷却剂开始,大约 20 ~ 40 分钟,即可发生堆芯融化,压力边界失效,放射性物质大量向环境释放的事故发生。因此,严重事故情况下,进程发生时间快、破坏影响力大,需要尽快执行应急防护行动。

二、严重事故情况下应急环境监测工作准备和响应

(一)严重事故情况下环境和应急行动特性环境烟羽扩散方向不稳定。IAEA 对烟羽扩散和风向跟踪进行了一定研究,在扩散过程中,烟羽难于探测和跟踪。同一时间不同高度的风向是动态变化的,因此烟羽扩散没有固定的下风向,见图 1。而且 IAEA 对福岛核事故不同方位,不同距离和时间剂量率的变化,进行了调查,沉降区域剂量率水平影响也证实了这一点。在烟羽沉降过程中,降雨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沉积易造成当地剂量水平的升高。核事故污染扩散区域广。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扩散区域远达 300km,食品、牛奶和饮用水需要在大范围的面积内进行限制(降雨因素影响严重)。IAEA 食入限制区范围为300km,并建议此范围内进行食物的全面控制。热点不断出现和行动。在屋槽、低洼、排水沟、树叶上等会出现高剂量率的热点,而且同一个监测位置,监测数据差别可能会很大,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需要仔细监测并识别潜在热点,超出控制标准的地区,需要进行地区出入限制,并对人员开展防护行动。应急防护行动的全方位开展。IAEA 对福岛核事故影响区域的分析得到,由于风向变化和烟羽沉积的不可预测性,剂量预测模型与实际沉积剂量数据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事故后果等相关评价,仅可作为应急行动建议参考。早期应急防护行动,应该尽早阻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和降低随机效应的风险,因此需要尽快在核电厂的全部方位的地区(除海域)开展紧急防护行动(服碘、撤离、隐蔽、食物限制等)。(二)IAEA 应急行动分区和防护行动推荐严重事故情况下,IAEA 应急行动区划分为 4 类,分别为预防行动区(PAZ-Precautionary Action zone)、紧急防护行动计划区(UPZ-Urgent protective action planning zone)、扩展严重事故情况下,应急防护行动过程有:第一阶段:PAZ 和 UPZ 区域人员在厂 / 家服用碘片;PAZ人员撤离到 UPZ 之外;ICPD 区域内进行食物和商品控制;通知 UPZ 人员准备撤离;第二阶段:UPZ 人员撤离到 UPZ 之外;病人撤离到 EPD之外;此时烟羽扩散沉降,EPD 部分区域需要进行人员撤离;第三阶段:对 EPD 区域进行监测和取样分析,验证超标准区域并执行人员撤离;第四阶段:监测和取样分析结果,若超过 OIL2 操作干预水平,验证超标准区域并执行人员撤离。(三)严重事故下应急环境监测工作探讨核电厂事故按照辐射风险来源和监测任务,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①事故早期为从出现明显的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先兆到开始释放后的几个小时。该阶段主要环境辐射风险来源于放射性烟羽外照射和放射性吸入内照射,监测范围一般不超过核电厂 5km。事故早期应急环境监测任务如下:确定烟羽特征,如方向、放射性水平以及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核实辐射后果评价结果;关键区域的污染评价。②事故中期为从放射性物质开始释放后的几小时到几天或几周。在中期阶段,大部分的放射性物质已经沉积于地面,同时放射性释放可能仍在持续,该阶段辐射危害主要来自烟羽放射性外照射、地面沉积外照射、放射性物质的吸入以及污染食品和水的摄入造成的内照射。该阶段环境监测任务的重点对下风向污染区空气、水、食物进行监测。事故后期(恢复阶段)为从事故中期以后可能延伸几周甚至几个月或若干年。③事故后期阶段核电厂放射性释放已经停止,但照射途径基本同于事故中期,主要是地面沉积外照射和食入、吸入放射性造成的内照射。事故后期应急环境监测任务在于确定整个事故释放所造成的污染水平及范围,事故后期环境监测数据为决定去污范围、是否采取避迁或永久再定居等中长期防护措施、或是否解除防护措施、恢复到正常状态等提供依据。严重事故情况下,事故进程快、严重且复杂,应急环境监测工作,需要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调整:①严重事故早期,在机组不可控制和预测情况下,核电厂应优先由运行操作员,根据堆芯状况等级决定应急防护行动。早期环境监测工作应在机组状态可控情况下全方位开展;重点参考核电厂气象与辐射监测系统和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及 DCS(数据采集系统)/KNS(实时信息监控系统)实时显示机组状态参数,为应急行动提供相应建议。②严重事故中期,要全方位开展取样监测工作。特别要关注车载巡测、航测、环境取样监测过程中发现的热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和操作干预水平修正采取紧急的防护行动。③严重事故后期,也要全方位开展取样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数据为决定去污范围、是否采取避迁或永久再定居等中长期防护措施、或是否解除防护措施、恢复到正常状态等提供依据。本阶段需要对热点区域进行去污,还应重点关注和跟踪核辐射对陆地、海洋的污染影响。④严重事故中,还可能叠加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部分监测站点故障失效,环境实验室不可久留无法开展监测等。此时,则需要应急环境人员布放移动组网系统替代监测,并由事故协议核电厂开展支援监测分析。

三、结论及建议

严重事故情况下,核电厂需要针对严重事故情况事故进程、环境和应急行动特性,做好应急准备和响应,以降低辐射危害可能性,尽可能保证公众的健康和安全,相关结论与建议有:(一)核电厂严重事故情况下,由于堆芯损失状态、源项释放途径、释放时间、释放距离和烟羽扩散方向都是无法预测的,因此核电厂应优先由运行操作员,根据堆芯状况优先在所有周边区域采取防护行动。同时建议国家核应急相关部门,参考 IAEA 严重应急事故应急行动分区,统筹考虑合适严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行动分区,以便事故时及时开展防护行动。(二)严重事故情况下,由于评价系统的不可模拟性,获取数据的有限性和时间的急迫性,核电厂应尽快采取应急防护行动,减少对评价系统和会议决策的依赖性。(三)严重事故情况下,事故早期烟羽扩散期间环境监测工作应在机组状态可控后再稳妥开展。此期间,主要依据核电厂辐射与气象监测系统和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为应急防护行动提供参考建议。(四)严重事故中后期,需要开展全面的应急环境取样、监测分析工作,并进行操作干预水平修正,为决定去污范围、是否采取避迁或永久再定居等中长期防护措施、或是否解除防护措施、恢复到正常状态等提供依据。

参文文献

[1]IAEA.Regionaltrainingcourseonemergencypreparednessandresponseinsevereaccidents[G].IAEA-WORKINGMATERIAL,2014.

[2] 刘刚 , 应急环境监测 .012-AB-P-MC-L19-103, 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2016.

[3]GB/T17680.8,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 -- 场内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 [S].

篇7

关键词: 火力 发电厂 化验中心配置及优化

按“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06)第18章规定:“化学试验仪器的精确度等级和配置数量应满足机组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监测要求”,并对化学试验室面积和主要仪器设备配置水平也作了相关规定。本文将对上述各试验室的功能及仪器设备的配置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各试验室合并的可能性,阐述成立化验中心的优点。

1各试验室的职能及配置

1.1化学分析试验室

化学分析试验室是全厂重点的化验监测部门,用于分析及测定全厂的水、汽、油及煤的品质,主要职能包括水质全分析,各水处理设施进、出口水质分析,循环水水质监测,热力系统的水汽品质分析,新油及运行中汽轮机油和变压器油的检验,入厂煤及入炉煤的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水、汽、油及煤等质量状况,保证发供电设备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水质分析项目有浊度、碱度、pH值、化学耗氧量、硬度、钠、导电度及二氧化硅等。水质全分析资料是电厂运行的重要数据,也是每年必须进行的分析;补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及热力系统通常设有在线仪表,仍需每天一次或定期进行人工分析,以便与在线仪表的测量值相对照,从而校核仪表的准确性;日常还要对一些监测项目如热力系统的铁、铜、硅的含量作重点查定;当在线仪表进行测量值显示系统可能存在故障时也需人工取样分析进行排查。

循环水水质监测一般只分析水的硬度、碱度、Cl-等项目,分析间隔一般每天进行一次,具体视现场情况而定。

燃料的常规监测周期和检测项目一般按下表执行:

表1

品种 检测周期 检测项目

入厂煤 每批 合同计价指标(如:全水分、工业分析、全硫、低位热值等)

每月至少一次

(主要煤种) 全水分、工业分析、含硫量、低位热值

新煤种 全分析(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全水分、含硫量、低位热值、可磨性、灰熔性),有条件时增加分析煤灰成份

每年至少1次 主要煤种的全分析

入炉煤 每值1次 飞灰可燃物,煤粉细度,水分

每值至少1次 挥发份、低位热值

运行中汽轮机油一般每周一次检测外观(外状、水份、机械杂质)每半年检测的项目包括外状、水份、运动粘度(50℃)、闪点(开口)、机械杂质、酸值、液相锈蚀、破乳化度等。

运行中变压器油一般每年至少测量水溶性酸(pH值)、酸值、闪点(闭口)、机械杂质、游离碳、水分、界面张力(25℃)、介损(90℃)、击穿电压等。

综合水、煤、油的分析特点,主要是对部分项目续连续监测、对一些项目按时间定期检验、对某些项目要进行重点查定等。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的分析过程是现场取样,然后到化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场所和仪器相当比较固定。

1.2环保监测站

环境监测站负责电厂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工作。其监测的对象主要为电厂各类外排水、锅炉烟道主要污染物、电厂厂界工频电磁场、厂界噪声等。电厂环境监测项目及周期如下:

(1)工业废水监测项目:每旬监测一次悬浮物、pH、化学耗氧量;每月监测一次氟化物、油类、总砷、水温、排水量;每年监测一次挥发酚。

(2)灰场地下水(监测井)监测项目:每旬监测一次悬浮物、pH、化学耗氧量;每月监测一次氟化物、硫化物、总砷;每年监测一次挥发酚。

(3)锅炉的烟气:每年进行一次监测,主要项目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烟气含氧量、温度、湿度、压力、流苏、流速、烟气量(标准干烟气量)等辅助参数。

(4)工频电磁场:每年监测两次厂界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测量时间分别为当年的冬季和夏季。

(5)噪声:每年对厂界噪声(A计权等效连续噪声)监测两次,应在接近厂年75%发电负荷时和夏季进行监测。

环保监测分析一般是定期进行。除水质测定外,其他测量仪表多为便携式,即平时将仪器存放在试验室,定期将其带到现场进行测量。而水质测定仪器完全可以和化学试验室合用。

环保监测站的主要仪器清单如下表:

表2

1.3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监测站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监测站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爆、尘、毒、化学伤害、电伤、机械伤、暑、寒、噪声、振动灾害等作业点进行有效地监测,确保人身安全及各种设施的安全运行。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监测一般是定期进行,其测量仪表多为便携式。很多测量仪器可以与环保监测站合用。水、煤及油等分析仪器可以与化学试验室合并使用。

2化验中心

2.1化验中心的形成

综合各化验室的特点:化学分析试验室的主要分析对象为水、煤、油;环保监测站的主要分析对象为水、气、尘、声、磁;脱硫试验室的主要分析对象为水、气;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监测站分析对象为水、气、油、声、磁等。由于各种分析化验大多数是间断进行,因此可以将相同的监测项目集中到同一类试验室进行。由于化学分析试验室的分析项目多,仪器设备功能齐全,因而将其他化验室迁至化学分析试验室成立化验中心。化验中心汇集了运行化验室、环保监测中心、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监测站等试验室的功能,设有水分析、煤分析、油分析、烟气分析、粉尘分析、噪声分析等,负责全厂的化学、环境及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等方面监督。

2.2化验中心的布置

化验中心与水处理车间组成一个L形建筑,化验中心长53.5m,跨距8.8m。共三层。一楼为电子设备间、配电间等,2楼为水分析室、精密仪器室、天平室、煤分析室、加热室、量热室、三层为油分析室、色谱分析室、天平室、仪器室、药品贮存室、环保检测室、工业卫生化验室等。入场煤及入炉煤均在现场就地制样,送至化验中心进行化验。对于一些便携式测量仪器,没有设专用的试验室,仅设有仪器室进行存放。

2.3化验中心的优点

本工程改变传统的各试验室分开布置的形式,成立化验中心,避免了仪器及人员的重复设置,具有如下优点:

(1)化验室的合并,降低了设备投资,节约了设备占地,同时也减少了运行人员。

注:1)化学试验室面积根据DL/T5068-2006规定;

2)环保专业:劳动保护基层监测站面积100平方,安全教育室面积100平方,环境监测站100平方(5间房,每房20平方)

从上表可知化验中心比原各室验室总占地节省了152m2,仪器设备投资减少了50万元,化验人员减少了2人,一年的人工工资就可节省8万元左右。

(2)试验室集中便于化验人员的调配和管理。

(3)化验设备集中,提高了各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也有利于仪器的贮存和维护。

(4)集中化验可以节省分析药品的耗量,降低运行成本。

3结语

火力发电厂建立化验中心,集化学分析试验室、环保监测站、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监测站的功能于一体。化验室的仪器配置满足原有各试验室的配置要求但不重复设置。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了设备投资,节约了占地180m2,减少了化验人员,方便运行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辉;火力发电厂检修管理现代化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篇8

关键词: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电力企业长足发展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降低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优化环保设计

环保设计是电厂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不适当的环保设计对电厂环保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但污染物排放可能违反国家环保法规标准,不利于节能,而且极大地增加了将来改造的难度,即使可改造也要耗费大量资金。因此好的环保设计是企业顺利开展环保的前提。

1994年原电力部颁布的标准D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其中环保部分对新建火电厂环境保护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或原则性的规定,从而使环保设计更加规范。但在国家环境政策不断发展的今天,火电厂环保设计不但要满足《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的规定,而且还必须针对实际情况有所提高,才能适应环境保护标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1.1 废渣处理

炉渣是综合利用的好材料,可大量用于建材工业。妈湾电厂原设计为经碎渣机处理后的渣通过地沟或管道由水力输送至脱水仓,干渣从脱水仓底排出外运。这套系统经过几年实际运行,暴露出一些缺点。一是系统复杂,要使用多台泵和一些大型设备( 如脱水仓、浓缩设备等);二是投资巨大,且产生大量的渣废水外排;三是把炉底干渣冲成渣水再处理成干渣, 设计思想本身就不合理。

有些电厂就通过简化设计或改造, 从炉底直接用捞渣机排渣, 简单而且方便。我厂已经进行了部分机组的排渣方式改造( 加输送皮带、渣斗) , 实际运行后, 大大减少了系统运行、设备检修的工作量。

1.2 废水回收利用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严重,而火电厂平均每生产l kW・h电的耗水量远高于国外水平,整体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20%-30%。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提高淡水使用费已势在必行,这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大大提高电厂的生产成本,因此原先的处理后达标排放的设计思想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优化设计、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已成为必然要求。燃煤电厂环保工作人员应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设计、建设阶段进行贯彻实施。以后用水及排放废水的费用越来越高,如果那时不得已再进行改造,将是很被动的。目前大型燃煤发电厂的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其废水排放的种类也大体相同。设计上应以减少废水总量,增加回收利用为原则,即一方面加强电除尘器的管理,减少水力除灰所产生的冲灰水量,同时建立冲灰水闭式循环系统保证冲灰水不外排,所有设备的冷却用淡水建冷却塔循环利用。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废水处理后回收利用的渠道,增加回收利用的水量。因为很多回收利用的环节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例如煤场喷淋及自然灭火,所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低,完全可以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来取代目前常用的自来水,所以废水处理后回用,大大减少废水排放,最终实现零排放。总之,如果国家对300MW以上机组都有废水回收利用的具体规定,电厂环保人员在工程初期就积极参与,采用优化设计,以解决目前燃煤电厂大都存在的废水处理、回用问题,必将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除灰系统

过去很多电厂设计为水力除灰方式,现在大部分都改用了干式系统。为杜绝灰水排入外环境水域,冲灰水必须实现闭式循环。随着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发展,用户对粉煤灰品质(化学成分、分散度、细度等) 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干式除灰方式中,粗细灰的分排显得非常必要。可以考虑在设计中明确规定,大型机组从电除尘器不同电场灰斗下的灰按粗细分别排到不同的干灰仓,以利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电除尘器的用电量占厂用电量的比重很大,设计中应考虑使用智能化的电源控制管理软件,结合电除尘器烟尘浓度在线监测,使电除尘器在节电和高效的最佳平衡点下运行。

2 制度化管理

环境保护工作要走制度化管理之路,因为无论是环保监督还是环境监测工作,其专业性、技术性都较强,必须进行制度化管理。例如监测过程中,废水的采样方法必须符合规范,否则会出现采样误差;烟气监测仪器的检修,要严格按标准操作,否则会损坏仪器。另外监测数据的处理、实验室质量保证程序,也都必须按规章制度执行。环保监督工作更要依靠制度来开展。由于环保工作自身的特点以及员工对它的理解程度不同,电厂环保人员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或阻力,因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利于环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国家电力公司和广东省电力公司都下达了关于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实施规定,电厂的环保监督工作已经有法可依。应结合本厂实际制订管理考核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使有关岗位经济利益与实际监督考核结果挂钩。例如: 当月的电除尘投运率是否达到要求, 应根据投运率对照考核制度的具体规定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外购燃煤含硫量的指标应与供煤单位签定合同, 限制高硫煤的使用, 以减少SO2的排放。如果燃煤含硫量达不到合同要求,也应有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制约。总之建立一整套严格的、可操作的管理考核制度是关键。要给予环保工作人员必要的监督管理权限,而环保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法,才能真正实现制度化管理。

3 环境监测

对厂级监测站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既然有上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执法监测,企业的监测数据义在排污收费方面得不到承认,那就没有必要设置厂级监测站。笔者认为,既然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环境监测是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是搞好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前期基础数据并在工作中不断监督环境管理的力度和完善环境管理。那么要想搞好环境管理,必须搞好环境监测。监测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监测人员应及时将监测数据报告环境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也应将有关信息反馈到监测人员。在运行各种在线监测和管理系统(例CEM系统)的过程中要,必须配备专人运行、维护,因为各种设备虽然部分或全部达到全自动(采样、分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监测,但是维护工作量并不小。同时做好数据处理、仪器校验、使用标准样等质量保证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4 水务管理

对环保管理,水务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其内容有:调查各废水的来源,统计其水量,计量总排水口的外排水量,上报电厂使用淡水及重复用水量。同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全厂水量平衡图,从而进一步分析各个环节的用、排水情况, 找出节约使用淡水、减少外排污水的办法,以减少淡水缴费和排污量。对那些用、排水方式不合理而必须进行回收利用改造的电厂,水务管理中的水量计量工作将为改造工程提供必要的基本参数和数据。用、排水的水量计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做好。要选用准确、耐用的计量装置,难以计量的情况应掌握生产工艺,根据设备运行的参数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