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1 14:46: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城市化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城市化;欠发达地区
一、问题的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前途的两大问题,而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重要途径。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探寻其中所存在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揭示我国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机制,并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出发点,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的关系予以全面剖析,并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试图证明转移能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性作用及程度,进而揭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内在约束机制。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与城市化关系
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村劳动力转移涉及到产业和空间的双重转移。在产业方面,农村劳动力表现为向非农产业转移;在空间方面,农村劳动力主要表现为向城市(镇)转移,这是由于非农产业的区位绝大部分在城市(镇)的缘故。显而已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就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取决于多个因素。在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经典的模式包括刘易斯(W,A.Lewis)的二元经济模式、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FeiRanis)、乔根森(Dalew.Jorgenson)模式,以及托达罗(M.P.Todro)人口流动模式。这些模式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特点及机制。他们提出的观点对人们认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无疑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人口流动理论都是建立在城乡具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城市对劳动力具有无限吸纳力的基础之上,这显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近年来,我国广大学者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探讨。陈吉元、胡必亮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拉模式;李勋来、李国平进一步建立了包含有制度因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景普秋、陈甬军等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概括为:来自农村的排斥力、来自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力以及来自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显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和转移能力越强、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越大以及转移的制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因素应当包括:(1)供给数量。用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表示。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变化快慢,反映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释放”的数量大小和速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的源泉;(2)转移动力。用从事非农劳动的预期收入表示。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动力,预期收入越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机越强;(3)转移能力。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表示。二者能近似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前者是文化和知识能力,后者是物质能力;(4)转移空间。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表示。这两个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的大小。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既取决于二、三产业的经济规模,又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5)制度因素。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设定市场化分配资源比重、市场化指数、非国有化率和劳动力自由流动度作为测定制度因素的指标。在上述5方面的因素中,用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来度量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居于核心地位,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应当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从而影响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因素。这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这主要是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所起的作用。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是开发和培训人力资源的结果。它具体表现为劳动者所受的文化教育水平、技能培训和有经济含义的经历特征等,农村人力资本状况是农民数量和质量状况的综合反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越高,其在城镇中的就业空间往往也就越大。众所周知,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转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能否在城镇找到工作机会。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主要在那些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进入“门槛”较低的行业或部门工作,如建筑业、服装和玩具制造、电器组装、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及部分社会服务业等。因而,不难理解,从静态的角度看,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从动态的角度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低“门槛”的就业空间将会越来越狭小,而技术含量高的技能型岗位的比重却会显著增加。这样,如果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持不变或提高缓慢,那么其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必然会受到制约;反之,如果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能快速提升,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能进入更多的行业工作,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从而极大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第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基本决定力量是比较转移成本和利益的理性经济考虑。因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必须支付各种必要的流动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只有转移后所获得的各种收益能弥补转移成本,且实际收入水平超过农业生产纯收入,才会使作为“经济人”、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做出转移决策的愿望和动力。从这个方面讲,伴随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必然会增强。因为,文化素质高,具有较高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更合适的岗位,对自己有较高的迁移预期收入,其迁移的动机和意愿就会更强烈。此外,农村劳动力是否迁移也与其获取信息和做出决策的能力有关。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能更为有效地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判断,他们有更为广泛的现代信息获取渠道,其获取的信息质量高、数量多,决策的正确程度较高,正面强化了其向城镇转移的动机和意愿。
第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我国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第一产业生产率增长滞缓的重要原因,一是劳动力素质偏低,二是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以农户为单位的购买力较低。而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升,即转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两方面提升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使得更多的劳动力懂得科学种田,并有利用现代工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使得更多的农户有能力购买农业机械设备投入生产以降低体力消耗。这样,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中“释放”出来。
第四,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一直存在。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城乡之间的篱笆已有所降低,但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阻力仍然不可小视。不过,从改革的具体内容上看,对转移能力强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向城镇转移的阻力确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如,多数地区都逐步降低了外来从业人员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显然,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获得稳定职业与收入;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则反映了农民转移至城镇就业的“支付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他们就越有条件和能力在城镇购买或租借房屋,从而获得合法固定住所,进而在城镇落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所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提高,能一定程度克服转移过程中的制度阻力。
第五,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只有稳定地转移到城镇并安家落户,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化水平。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尽管在形式上进入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规模很大,但真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却比较少,因此城市化进程也就比较慢。这种状况仍然是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有关。一方面,许多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在城镇找到工作的难度较大,即使找到工作,也都为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很不稳定,容易“回流”。另一方面,我国劳务市场目前尚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与文化素质高的劳动者相比,素质低的劳动者的权益更易受到雇主的侵害,素质低的劳动者也更易重返农村。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
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三、结论与建议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市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数量(源泉)、转移动力、转移能力、转移空间与制度阻力。这其中,“转移能力”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的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弹性系数最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也最大。这就说明,影响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并决定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从而支持了上述结论。这为加快河南乃至我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政策启示。
第一,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在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的2个指标中,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素质能力”。随着现代化产业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城镇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城市就业的“素质门槛”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城市化进程。换言之,增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基本保证。
为此,应继续改革农村教育投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由“以县为主”转变为“以省为主”,由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同时,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按时投入和农村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此外,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劳动力培训与转移的协调机构,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各地实际展开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展开对口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转移能力。
第二,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如果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动机”角度看,似乎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也越大,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实上真正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是“动机”,而是劳动力的“能力”,仅有转移动机不足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事实。如果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相对低收入的农村劳动力就难以支付高昂的转移成本,反而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储备“支付能力”。具体来说,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以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快速转变。
参考文献:
[1]王梦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大难题: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J].农业经济问题,2004(2):10-16.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8.
[3]薛凤旋,杨春.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J].地理学报,1997(3):193-206.
[4]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8(5):470-477.
[5]刘传江.论城市化的生成机制[J].经济评论,1998(5):56-61.
[6]段杰,李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动力机制及发展前景[J].经济地理,1999(6):79-83.
[7]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J].地理学报,1999(2):106-115.
[8]路永忠.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06-514.
[9]刘耀彬,李仁东.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水平变动及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8-12.
[10]李郇.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因素[J].地理研究,2005(3):421-434.
[11]袁海.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2):52-56.
[12]李娟文,刘耀彬.湖北省城市化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03(6):782-785.
[13]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54-58.
[14]惠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2-37.
[15]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14-22.
[16]李勋来,李国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6):80-85.
[17]景普秋,陈甬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J].东南学术,2004(4):24-28.
[18]陈宗胜等.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一)发展基础
随着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地区按照“规划引导发展,改革推动发展,环境促进发展,组织保障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培育产业支撑,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经济总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朝阳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农村地区实现经济总收入447.5亿元,利润32.7亿元,辖区税收达到40.3亿元,农民人均劳动所得达到13161元。经济质量显著提升,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转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十五期间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31.4:67.6。都市农业发展顺利,以创汇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产业为主的农业新格局逐渐形成;第二产业中机电、医药、服装等行业支柱作用明显,机电行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双桥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良好,建筑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中商业、汽车服务、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初步形成城市主、次干路与环路和快速路相联接的道路网络,农村地区低压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绿化68平方公里,“清水朝阳”工程全面启动,农村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发展空间相对较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将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农村规划产业用地1173公顷,绿色产业项目用地约274公顷,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261公顷,未来发展空间相对充足。
(二)主要问题
规划对发展的引导作用需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战略规划指导,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存在雷同、重复建设现象;产业用地的规划不尽合理。
产业层级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土地资源投入和房地产拉动,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不足。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第二产业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绿色产业项目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深度和广度不足,知名品牌、龙头企业较少,产业发展和扩张能力有待加强。
劳动者素质与技能需要提高。随着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劳动力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路网布局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滞后;建设资金来源单一、规模较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有待加大。
(三)发展机遇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农村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朝阳区是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的城市功能定位为农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奥运会的举办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域知名度不断提升,对国内外的各类生产要素将产生巨大的汇聚作用,将推进体育会展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流通业、知识型服务业等现代产业快速发展。
落实三大功能区带动全区发展战略将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以奥运、CBD、电子城三大功能区建设带动全区发展的战略。将有力促进农村地区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层级的整体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新的功能定位,紧抓三大功能区建设机遇,坚持规划引导与政策引导并重,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提高产业层级和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
坚持“依托组团、产业聚集、节能高效、规模发展”的原则,全面优化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区域经济特色,形成推动农村城市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在保证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地区经济总量和税收按可比口径每年递增15%,农民收入按可比口径每年递增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5:29:70.5,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
三、产业定位和主要内容
(一)产业定位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朝阳区的功能定位,农村地区产业发展总体定位是:第一产业重点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绿色产业,提高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走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之路。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光机电、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工业的升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体育休闲、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文化创意、传媒、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构筑“以现代服务业领衔,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现代制造业为补充”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
(二)主要内容
依据“组团式规划,板块式发展”的发展思路,未来朝阳区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六九八”工程,即建设六大组团,构建九大经济板块,打造八条特色产业链。
1.实施组团式规划建设
以“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发挥效益”为目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对朝阳区功能定位的要求,综合考虑朝阳区所辖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布局等实际情况,着力构建朝阳区农村地区六大组团,即:①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组团;②CBD功能拓展区组团;③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④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⑤定福庄边缘集团组团;⑥垡头边缘集团组团。
(1)组团建设目标
近期(2006-2008年):先期重点推进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CBD功能拓展区和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三大组团建设,逐步推进定福庄边缘集团和垡头边缘集团两大组团建设,加快启动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建设,形成六大组团全面建设的框架。
远期(2009-2010年):完善六大组团内产业发展等经济职能和社会服务等非经济职能,通过打造全新的产业链,强化组团的协调发展,使之成为板块和产业链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六大组团形成产业优势突出、城市功能完备、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特色区域。
(2)组团建设重点
——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发展区组团
以奥运功能区为核心,主要涉及奥运村、来广营西部、太阳宫北部等地区,内含健翔科技园区。
结合奥运功能区建设,依托区域内密集的体育场馆和会展设施,完善体育、会展产业发展需要的商务服务等配套设施;结合健翔科技园功能定位,提供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技商务活动的服务平台;整合教育资源,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特色学校和国际学校,加大国际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营造国际化城市服务环境;将组团建设成为集体育、会展、商务、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育文化区。
——CBD功能拓展区组团
以服务*中央商务区为重点,主要涉及高碑店、东风、平房、南磨房北部、太阳宫南部等地区。
紧密结合CBD功能区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商务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法律、会计、会展、物流和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软硬环境,拓展CBD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影视传媒、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新型业态,促进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形成;将组团建设成为国际化水平高、文化产业和服务业发达的CBD配套区。
——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
以电子城为核心,主要涉及将台、来广营东部、崔各庄西部、东坝等地区,内含电子城科技园东、西区、望京-酒仙桥边缘集团和北苑边缘集团。
加快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建设,电子城东区打造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西区建设以跨国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为主的研发总部基地;强化电子城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周边地区与电子城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发展为电子城配套的商业服务、物流等产业;两大边缘集团完善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区配套服务设施,提升该地区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将组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电子通讯产业技术研发基地、转化基地和功能完备的宜居区。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组团
以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为核心,主要涉及崔各庄、孙河、金盏等地区,内含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大环文化产业基地。
通过植被修复、水资源生态处理等手段,对温榆河生态走廊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恢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功能,创造旅游休闲的绿色空间和最佳的人居环境;借势电子城和顺义新城,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中发展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国家电影博物馆、*影视城建设,加快启动大环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将组团建设成为文化旅游业发达、配套设施完备的绿色生态区。
——定福庄边缘集团组团
主要涉及常营、三间房、管庄、黑庄户北部等地区,内含定福庄边缘集团及双桥生物医药基地。
加强双桥地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促进三间房医药文化基地、管庄医药销售基地、黑庄户医药生产基地之间的相互借势发展,形成良好的医药产业发展氛围;发挥东临通州新城、西接CBD的地缘优势,发展综合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CBD功能区和通州新城提供配套服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建材研究院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和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将组团建设成为医药和文化传媒产业发达,居住条件完善的综合服务区。
——垡头边缘集团组团
该组团包括十八里店、小红门、豆各庄、王四营、南磨房南部、黑庄户南部等地区,内含垡头边缘集团。
整合传统储运功能,改善交通条件,完善物流、会展业发展所需的配套服务设施,推进黑庄户、豆各庄物流区和十八里店会展区建设;依托现有物流网络体系和商业基础,发展综合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垡头边缘集团改善人居环境,并借势亦庄新城和电子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促进产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均衡发展;将组团建设成为集物流、商业、会展、居住于一体的商业会展区。
2.推进板块式经济发展
立足“依托组团、主业突出、产业聚集、规模发展”的原则,根据六大组团的分布情况,按照各产业内在机制的不同,规划朝阳区农村地区九大经济板块,即:①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板块;②CBD配套服务业板块;③通惠河文化产业板块;④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板块;⑤温榆河绿色生态产业板块;⑥东坝边缘集团房地产及高新技术产业板块;⑦定福庄商贸文化板块;⑧双桥生物医药板块;⑨东南现代物流及商业会展板块。
(1)板块发展目标
近期(2005-2008年):确定九个板块的核心区域和可扩展范围,通过土地价格、资金扶持等相关政策的引导,调整现有产业结构;重点建设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CBD配套服务业、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三大板块,其余六个板块稳步推进;通过包装推介等方式,提高各特色板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重大项目在板块内布局,引导具有较强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远期(2009-2010年):加快培育板块内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特色经济板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每一板块都有龙头企业支撑的九大板块竞相发展的格局;拓展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深化产业分工,发挥产业集群的辐射带动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内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和显著扩张经济规模,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板块发展重点
——奥运体育与会展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体育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发展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体育健身、体育用品展销、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策划和组织等类型的企业入驻,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奥运村周边会展场馆密集的优势,吸引会展承办、设施租赁企业入驻,完善宾馆、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推动会展产业发展;依托奥运森林公园、奥运景观大道,以奥运文化为核心,发展文化旅游业;限制传统服务业规模和数量,淘汰工业。
——CBD配套服务业板块
产业定位:与CBD相配套的服务业
发展重点:加快临近CBD地区的写字楼、公寓建设,发展餐饮、商业、休闲娱乐、职业中介等服务业,通过建设完善南磨房四方新区、高碑店财满街、东风欧倍德等一批重点项目,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和价位适宜的办公场所,服务于CBD;引入区外名校开办分校,支持以市场为主导发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针对CBD需求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出高层次的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等服务,优化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满足CBD高层次人才需求;淘汰初级商业和工业。
——通惠河文化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文化传媒业、旅游业
发展重点:承接位于CBD的中央电视台、*电视台的产业辐射,吸引影视、文化创意、广告制作等企业以及各省、市电视台*办事处入驻,促进文化传媒业发展;打造“潘家园-高碑店-三间房”古家具赏购旅游线,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带的形成;高碑店地区通过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项目,发展民俗、时尚、传媒等文化产业,南磨房地区加速*欢乐谷项目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淘汰初级商业和工业。
——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重点:通过与规划部门协调,促成电子城西区东部(崔各庄)乡域规划的调整,启动开发该区域预留产业用地,作为电子城的接应用地;推进来广营和将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项目招商力度;支持现代通信、数字视听、微电子、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集成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引进电子信息类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完善中小企业孵化体系,鼓励创业;依托区域产业优势,重点引进民营职业与成人教育机构,积极发展职教产业;限制传统工业发展。
——温榆河绿色生态产业板块
产业定位:旅游观光产业、绿色休闲产业
发展重点:以第二道绿化隔离带建设为契机,挖掘温榆河文化内涵,建设旅游、文化、餐饮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发展旅游、文化、娱乐等绿色产业,形成绿色生态服务业带;孙河地区规划建设大型多功能购物中心,提升区域商业服务功能;该地区限制发展工业。
——东坝边缘集团板块
产业定位:房地产业、社区配套服务业
发展重点:加快区域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突出边缘集团开发的整体性,由东至西形成档次有别、结构有序的新型住宅区,伴随地产开发逐步完善餐饮、娱乐、商业、物业管理等社区配套服务业;限制发展初级商业,逐步淘汰传统工业。
——定福庄商贸文化板块
产业定位:商贸、文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常营乡“非中心”等项目,发展商务会展业;依托中国传媒大学和*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展教育产业;筹建三间房动漫基地等文化创意项目,发展数字娱乐培训、数字娱乐制作以及数字娱乐运行等产业,利用关联效应带动数字音乐、网上视频、虚拟社区和综合及专业网站等协同发展;发挥天坛生物、建材研究院等科研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定福庄边缘集团,发展社区商业、餐饮业;限制初级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传统工业。
——双桥生物医药板块
产业定位: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
发展重点:支持燕京制药等企业通过市场机制组建集团公司,整合医药资源,提升品牌价值,将企业做大做强;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以三间房中华本草园建设为重点,以中草药种植为基础提供多元化服务,拓展产业的价值增值空间;通过进一步完善黑庄户等地区市政设施和对该经济板块进行整体策划、开发,提升区域知名度和产业影响力,形成功能完善、辐射力较强的生物医药基地。限制发展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市场,逐步淘汰低端制造业。
——东南现代物流及商业会展板块
产业定位:商业、物流业、会展业
发展重点: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办公条件等硬环境,加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重点引进物流和流通企业总部或结算中心;利用物流功能剥离后的仓储设施,发展会展业;推进大洋路特色商业街、城外诚商贸区及奥特莱斯商业区建设,增强特色商贸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发展规范化特色专业市场,限制低级市场,淘汰化工产品制造等污染较高的制造业。
3.打造特色产业链
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打造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产业链,通过构筑有效的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根据区位条件、资源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现状,重点打造八条特色产业链,即:①奥运产业链;②高新技术产业链;③绿色产业链;④现代文化产业链;⑤汽车服务产业链;⑥现代物流产业链;⑦都市工业产业链;⑧房地产产业链。
——奥运产业链
奥运产业链以全面服务奥运为核心,主要包括体育、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房地产等环节。(1)体育环节。通过体育场馆建设带动房地产、建筑、建材行业发展;与*奥组委和旅游部门合作,联合开发以奥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一批创意新颖的旅游纪念品,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发挥奥运功能区体育资源密集优势,利用消费联动的特点,以健身休闲消费带动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业发展。(2)商务会展环节。借奥运功能区建设契机,吸引民间资本建设包括莱太商业街、北方巨龙不夜城等项目,以商业、会展业带动物流、通讯、广告传媒业发展;加快培育为奥运会及商务活动提供办公用品、运输工具、通讯器材、体育设施租赁等服务的新型租赁业。
——高新技术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中试、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1)研发环节。发挥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吸引国内外创新要素和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聚集,形成创新基地;通过市、区科技扶持政策,支持燕京制药厂、华东开关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制造环节。启动金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来广营中科膜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创尖端技术信息产业中心、将台IT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天坛生物、太洋、红惠、燕京等医药企业发展,形成电子城东区、金盏、双桥等高新技术制造业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
——绿色产业链
绿色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销售和配套服务等环节。(1)研发环节。与旅游部门联手,以生物科普游、绿色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体育健身游、特色商品赏购游等五种特色游所包含的各景点为基础,设计多条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并加强宣传包装,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来广营朝来农艺园等科技型企业应进一步采用仿真、仿生、电子显微、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在探索生物奥秘、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增加农业体验等方面有新的更多的创新;推广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电、气等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2)销售环节。太阳宫莱太花卉交易中心、黑庄户观赏鱼交易中心等销售型企业要努力提升品牌价值,创新销售模式,形成对市场的强的辐射力,带动更多企业和农户介入产业链条。
——现代文化产业链
文化产业链主要包括创意策划、加工制作、产品营销等环节。(1)创意策划和加工制作环节。依托中央电视台、*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电影博物馆,利用其强大的产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通惠河(运河)文化产业带、三间房动漫基地等项目,促进影视拍摄、制作、演出等环节的联动发展,通过影视基地建设和演出设备道具的生产,带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电子元器件的生产。(2)产品营销环节。整合区域内传媒等现代文化以及古运河等传统文化资源,推出文化传播、文化旅游、影剧院等项目,带动餐饮、娱乐、商业等服务业发展,通过举办文化展览、文化博览会等形式,提供文化产品、文化技术、文化资本交流的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汽车服务产业链
汽车服务产业链主要包括汽车展示销售、检测维修、汽车配件、驾驶培训、赛事休闲等环节。(1)展示销售环节。借东方基业国际汽车城之势,形成集群效应,构建由汽车交易市场、汽车4S店组成的完善的汽车市场体系;采取资本运作、自愿结合等方式,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2)检测维修环节。充分发挥盛华集团的聚集效应,带动汽车检测、汽车保养与维修、汽车信贷与保险、汽车交易中介、驾驶培训等服务业的发展(3)汽车文化环节。完善金港汽车公园等企业的服务功能,促进汽车赛事休闲、文化展示等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进入汽车美容、汽车度假、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等新兴领域,进一步丰富汽车服务产业链的内涵。
——现代物流产业链
物流产业链主要包括信息、仓储、货代、运输、包装、配送等环节。(1)仓储环节。加快十八里店、豆各庄、黑庄户等地区仓储设施建设,扩大仓储面积,建立仓储信息系统,引入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仓储物流规模和能力。(2)配送环节。推进物流设施建设,带动物流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以奥运会庞大的物流需求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重点培育2-3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龙头,带动物流产业链的发展;鼓励物流企业,采用自动控制、远程定位等先进技术,提高专业水平,并提供海、陆、空、进出口、多式联运等全方位物流服务。
——都市工业产业链
都市工业产业链主要包括研发、生产、展示、销售等环节。(1)研发环节。鼓励服装企业与国际公司进行多种方式的联合,提升其国际化水平;鼓励开发生产绿色家具,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支持印刷企业,提高技术含量,拓展有市场竞争力的业务范围,发展精品印刷和高档彩色印刷等。(2)销售环节。加强对食品加工、进出口、销售等的监督检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支持发展有机食品,进入高档消费市场。
——房地产产业链
房地产业链主要包括开发、设计、建筑、建材、销售、家装、中介、物业管理、社区配套等环节。(1)开发环节。依靠边缘集团开发,尤其是东坝边缘集团的启动,带动建筑、建材、家装、社区配套服务等行业发展;完成农民新村的绿化美化工程。(2)建筑建材环节。培育区内以田华建筑集团为代表的高素质建筑队伍,壮大建筑企业规模实力,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鼓励东方家园、百安居、城外诚家居广场、管庄建材市场等重点建材企业合理定位、加快发展,形成完善的建材销售体系;鼓励区内企业和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开展的合作,进行新型建材的研发。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体系,加强考核监督
建立区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下设组团建设协调小组,定期研究组团发展,整体策划产业用地,集中审核引进项目,促进组团资源共享、整体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建立“项目备案,板块审核,一条龙审批”工作机制,推进并联审批制度,推广网上审批方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健全考核体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将社会事业、城市管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人文素质放到与产业发展同等重要位置,合理确定指标比例。妥善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按照组团功能定位,对各地区提出不同指标体系,重点考核人均纯收入、区域税收、资源消耗、保障水平、劳动力就业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基础设施状况、绿化美化水平等指标。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产业发展、市政先行的原则,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要求,对各组团道路、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规模和布局进行统一规划,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和承载能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吸引社会单位参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营和管理。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道路网络体系,将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主干道、次干道纳入市政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城乡统筹。按照农村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要求,采取乡建区补的方式,建设符合乡域规划的道路。按照组团式规划建设的要求,以组团为单位,建立完善的供电、供水、供气、排污设施体系,满足各组团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实际需要。在农村地区电力供应薄弱区域,根据朝阳区电力发展规划,采取增建变电站、增容扩容等方式,彻底解决用电问题。结合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实现农村新村与市政天然气管线、市政自来水管线对接。未改造的旧村要完成安全饮用水改造工程。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三)完善财政配套政策,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完善区乡财政体制,按照街乡统一标准,确定支出基数,适当增加各乡财力。加大财政对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力度,支农资金年增长速度不低于区级财力增长速度;按照产业规划要求调整支农资金方向,加强对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着力培育知名品牌和唯一性产品。按照“盘活存量、引进增量、增加总量”的思路,采取存量折股、公开拍卖等方式,加快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营经济参与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集体土地清查登记发证工作,建立银企交流平台,加强银农合作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四)集约使用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总体规划、全面规划、科学规划为前提,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实现农村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成农村地籍调查,强化土地管理。对各乡集体土地按区位等因素分类划级,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规划意图。将投资强度、产出效率、资源消耗、污染物总量等指标,作为提供和调整产业用地的主要依据。按照建设集约型社会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严格限制低级次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项目,区政府科技经费等财政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加快“三高两低”企业关停并转步伐。新引进企业要符合环保标准,鼓励企业进行国际环保标准认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蟹岛循环经济模式,培育一批工业生态园、农业生态园和清洁生产企业。
(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逐步建立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机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发机制,探索企业人事管理新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实行全方位的人才引进、智力引进政策,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国际金融、贸易、信息、资本运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人才服务中心建设,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为人才引进搭建平台。建立和完善区域奖励制度,对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完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的配套政策,在资金和办理相关手续方面要给予扶持和便利。研究制定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操作办法。充分利用区域智力资源,积极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搭建平台。
(六)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城市化;农民;家庭财产结构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问题,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从1978年至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城市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07年的44.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45万人增加到了2007年的59,379万人。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达60,667万人,比2007年增加1,288万人,乡村人口为72,135万人,比2007年减少615万人。按照规划,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总人口将控制在16亿左右。设定本世纪中叶的城市化率目标为75%,则我国农村人口数在2050年必须减少为4亿;假定2008~2050年间全国增加的2.8亿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分配是按照2008年的城镇/农村人口比例来进行的,则在2050年我国的农村人口数将增加至8.73亿。因而,2008~2050年期间我国必须转移出大概4.73亿的农村人口,平均每年转移1,126万农村人口。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本质上是人的城市化,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是关键。但是,在大量农村人口以农民工身份向城市转移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的生存难是其突出表现。
二、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农民进城难
第一,进城成本高。农民工进城要办理各种各样的证件,每年每个农民工都要为此花费500元左右。以北京为例,农民工进京打工需要办理的证件多达六七种。首先,前往北京的农民工要在户口所在的省市区办理《流动人口证》,同时缴纳管理费50~80元/年;到了北京,按《北京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要申领《暂住证》,需缴纳管理服务费180元/年,证件工本费8元/本;根据《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还须由雇用单位代为办理《就业证》,缴纳管理服务费180元/年,证件工本费5元/证;还需在工作所在地卫生部门办理《健康证》,费用为40~50元/年;若为育龄妇女,则还需办理《婚育证》,办证费为每证5元;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是要求具有一定技术资格的工种,还须经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办证费为每证4元。以上证件如果办齐,来京打工者每年至少需要支出450元。
第二,求职者排斥。多数城市明文禁止一些岗位、时段不准雇佣农民工。如广东省为保护本地就业者,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了长达十年的“六不准”政策,即在春节后一个月内,省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一律不准招收外省民工;回乡过节的民工返岗时,一律不准带新民工入粤就业;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机构一律不准开展介绍外省民工的介绍活动;不准举办劳务和人才交流集市;外省驻粤劳务办事机构一律不准向广东组织劳务输出;任何组织和个人,特别是新闻单位一律不准刊登和招(聘)用外省劳动力的广告或信息。
第三,缺少健全的领导服务网络。目前,国家对1亿多的青壮年劳务大军还没有设立一个全国性的领导服务机构。有的城市虽然设立了“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但主要职能是如何管理他们,而对他们的权益保护、服务工作却很少过问。
第四,就业信息少。多数地方农民外出打工,除靠亲戚、朋友、同学、老乡这条渠道外,根本找不到任何就业信息。而劳动部门由于劳务输出服务网络很不健全,与外界劳务市场联系极少,得不到用工信息,即使获得一点,也难以进乡、入村、到户,导致1/4以上的农民只好盲目外出,到城里现找。
第五,技能培训跟不上。根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农民工中,只有24.7%的农民工在外出务工之前接受过技能培训,但大多也是临时性的、短期的岗前培训。其中,接受培训的时间在3个月之内的接近70%。因为缺乏培训,绝大多数农民进城以后,只能干一些脏、险、苦、累、重的活。
第六,户籍管理制度。目前,农民把户口迁到小城镇相对容易些,但是在大城市对农民的户口迁移都有很大的限制,一般都规定农民必须要购买住房才能迁移户口,给农民进城设置了很高的门槛。
(二)农民进城后的生活问题。根据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的调查情况,当前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这表现在进城农民的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差、收入水平低、社会地位低、缺少权益保障、子女教育问题突出等。
1、进城农民的居住条件很差。目前,进城农民在城里一般没有自己的住房,大部分是居住在集体宿舍,多数是一家人或几人合租一套房,生活设施设备简陋,有的连自来水、天然气、卫生间都没有,还有的农民工甚至长期住楼梯间、危房、工棚等。(表1)
2、进城农民缺少权益保障,社会地位低。进城农民工是城市中的“边缘”一族,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城市里的许多公共产品他们享用不到,形成了明显的身份差异。
3、进城农民收入水平低,被克扣、拖欠报酬的问题依然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情况,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月收入在500~800元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3.66%,只有10%的农民工月收入超过了1,500元。虽然国家已经对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做出了严厉整治,但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依然存在。调查显示,经常被克扣、拖欠报酬的农民工达到了被调查人数的20%。
除了以上几点,还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工作环境差、农民工所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等。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和效率,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我国农民的贫穷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他们在进城前缺少进行技能培训的资本,进城后又没有由农民向市民进行身份转换的资本,所以农民的贫困制约了我国城市化发展。
三、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分析
家庭财产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分析家庭财产结构可以明确家庭收入来源,进而分析农民贫困的原因所在。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家庭财产的分类,家庭财产的内涵由家庭金融资产、房产、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四部分组成。统计资料显示,在城市家庭财产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对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本文采用类似对比方法得到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家庭经营资产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1%、32.2%、28.4%、14.4%。)(图1、图2)
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中,房产所占的比例接近一半,已经是家庭财产的最主要构成部分,而在农村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中,房产仅占1/4,为城市居民的一半,农村居民房产在农村家庭财产中所占的比例过低。而农村居民家庭房产面积是远远大于城市居民家庭房产面积的,农村居民家庭房产在家庭资产结构中所占比例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房产价值过低,这也就是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所在。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均住宅面积大约为28m2,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为2.9人,由此我们可得到城市居民家庭的房产面积约为81m2;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1.6m2,家庭平均人口规模为4.03人,则农村家庭住房面积约为127m2,农村家庭房产面积约是城市家庭房产面积的1.6倍。而对家庭资产来说,城市家庭资产往往是农村家庭资产的5倍左右,那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分析可得,城市房产价值约是农村房产价值的16倍。
导致农村房产价值低的因素很多。首先,农村房产价值低是由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决定的。农村土地现行政策决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农民对其几乎没有什么话语权、支配权,因此农村土地价值普遍被低估。国家征收集体土地时,支配权完全掌握在县、乡级政府手中,而代表村民行使话语权的村干部又往往只听从上级领导意图安排而不顾及村民的利益,导致农村土地被低价征用;其次,农村房屋缺乏产权保护。我国农村房屋没有产权证,买卖时无法办理过户手续,造成这些农村私宅交易存在风险,阻碍了农村房屋的自由流通,由此便导致大量农村私宅闲置甚至毁坏,致使农村房产价值得不到体现;再次,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使我国的城市化呈单向度方向流动,只有农民向城市流动,没有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农村的房产市场小,导致农村房产价值低,而城市房产大幅度升值。还有,在农村融资方式单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居民可以通过抵押贷款、按揭等形式向银行借款购房;而农村居民只能靠自己的民间借贷完成自己的置房计划,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阻碍了农村房产市场的发展。
四、提升农村房产价值的思路
众所周知,房产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住房本身,而另外一部分就是住房所占用的那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因此,要提升农民房产的价值,应该从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和提升农村房屋价值两个方面努力。
(一)提升农村宅基地价值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产权是以农村土地所有权为基础、以土地使用权为核心的一切关于土地财产的总和,是由各种权利组成的土地权利束。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产权是可以分解的,只有明确了所有权、使用权等各级产权的归属,才能构建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因此,我们可以从分离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明确宅基地的产权两个方面,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分离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即所有权归集体,而给予农民宅基地永久使用权,宅基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移权归农民所有。宅基地对农民来说具有福利性、社会保障性,是农民基本的生活条件,是农民的重要财产之一。只有允许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农民才能理直气壮地行使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土地权利。
明确土地产权归属,必须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对分散凌乱的农村土地使用现状进行排查,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在法律和法理上,对集体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能做出清晰的界定。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对农民集体组织的土地所有权进行确认,必须以通过权能登记发证的形式对土地所有权予以确认;其次,要制定出台有关规定,明确集体成员身份资格的认定、取得、丧失与继承等相关规定;最后,要规范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种类,明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使用权的使用期限和内容,并以法律形式物化农民与土地之间的产权关系。
产权制度,究其根本是为了保障财产收益的合理分配,通过确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明确收益来源,确保正确分割。集体土地使用权得到明确、清晰的认证,农民因拥有土地使用权所享有的收益权也就清晰可见了。
第二,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农民缺少社会保障,这是众人皆知的问题,宅基地成为了农民至关重要的财产之一,可以说宅基地对农民来说是起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效果,宅基地的价值可以决定农民自身财产的多少。然而,在农村不允许宅基地进行自由流通也就难以实现宅基地真正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把农民手里的财产变成了“死财产”,没有意义,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因此,要提升农民宅基地的土地价值,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宅基地进行市场化改革。宅基地市场化改革必须根据各地发展差异分类进行。对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城郊地区已经有了对土地的市场需求,可以考虑直接建立区域性宅基地交易市场。我们可以先建立一个小区域扩散性的宅基地市场,然后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形成更为合理的价格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和城市远郊地区由于土地市场需求少,可以由政府出面组织,对农民宅基地及住房进行整体规划和集中改造。
(二)提升农村房屋价值。对提升农村房屋价值我们也要从明确产权和规范流转程序两个方面来做。通过为农村村民办理房产证,物化其房产资源,可以大大提升居民住宅的市场价值;通过对农村房屋的流转程序进行规范,可以防止居民私下进行交易,减少了居民财产被损害的可能,同时通过严格的申请制度,可以让交易双方处于更平等的状态下进行交易,这样房屋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五、总结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进城难,进城后生存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农民贫困引起的,而农民贫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物化资产价值低。与城市居民对比发现,城市居民的物化资产大都来自于房产,而农村居民物化资产中房产比例较低,其价值则更低。因此,解决农民贫困问题,从根本上应当提升农村的房产价值。通过提升农民的宅基地价值以及农民的房屋价值,就能够提高农民的物化财产,从而为农民进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换提供可以利用的资本,推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辛章平等.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口城市化问题考察[J].兰州学刊,2006.10.
【关 键 词】农村基础教育;撤点并校;教师保障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82-05
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奠基性工程,关系着经济及国民素质的长远发展。当下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与人口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教育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甘肃省定西市作为我国一个较为典型的西北贫困地区,当地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代表性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同时,该地区农村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下的发展变迁也是我国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通过对定西市某农村学区的调研,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下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变动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当下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阶段,该进程下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削弱,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社会走向衰落,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城市化进程下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及学界的广泛关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等措施,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我国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发展水平低,城市化进程对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具有其地域特殊性,对西北农村教育的研究可为全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研究地域补充。基于此背景,我们拟提出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下当地农村基础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动?存在哪些问题?二是新形势下西北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应怎样求发展?
(二)文献回顾
随着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各地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加深,农村教育显现的问题成为当下学界关怀的主题。崔民初、范先佐指出,城市化进程使得农村教育问题更为严重,表现在学生人数的骤减,使得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加剧、农村优秀教师流失加剧;①郑金州认为城市化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进一步拉大,同时也认为城市化加剧了农村教师短缺;②胡俊升提出城市化进程使得乡村学校遭遇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三大阵痛;③刘利民则指出城市化进程不仅对农村教育存在负面的影响,也存在正面的影响,如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教师素质,催生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现代化。④
在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上,早期研究倾向于立足农村、振兴农村教育,集中体现在对“增加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的呼吁上,如崔民初、范先佐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教师待遇;①鲍传友提出要创新农村教育投资体制,拓宽经费来源。⑤随着城市化进程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加深,农村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愈来愈多,政策研究开始趋于多样化、实际化:杨东平对当前的农村教育观念进行了反思,认为城市化背景下要着重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重新启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提供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回归平民教育;⑥胡俊升针对城市化进程导致的“空心村、空壳校、城市化潮”等问题,认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由农村转移至城市,不应一味地强调对农村学校的投资,而应适时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做大城区教育资源蛋糕。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我们发现,虽然已有文献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性探讨为主,实证类研究较为缺乏。鉴于以上研究局限,本文将通过偏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对该问题作以解答,以使学界对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一初步了解。
(三)本项研究所使用数据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某农村学区所提供的2000~2014年普九年报数据,同时借鉴了定西市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在调研方法上,以对当地学区校长及部分教师的访谈为主,数据分析上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
二、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定西地区城市化水平概述
在分析该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之前,我们先对城市化这一社会背景作以简要介绍。城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基于该概念,我们主要从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变动两个方面来考量该区城市化发展水平。
1. 定西地区城市化率分析。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形以黄土沟壑为主,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恶劣的自然条件导致其经济发展落后,是我国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之一。尽管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的经济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之前均有大幅提升,但相比于我国整体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仍显滞后。从城市化率来看,如图1所示,201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53.7%,预示着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入了城市人口多于农业人口的时代,而该地区该年的城市化率仅有27.16%,比我国1992年的城市化水平(该年城市化率为27.63%)还低0.47%,农业人口比重远大于城市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农村劳动力逐渐释放,农业人口开始缓慢向城市转移。
图1 定西地区城市化率与我国城市化率的比较
2. 定西地区农村人口的变动分析。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变动趋势来看,如表1所示,在2009年到2013期间,城市人口增长约三十多万人,而农村人口则减少约五十多万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此消彼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城市化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农村人口减少近三十多万人,预示着该地区在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由于当地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相比较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向该地县城或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转移。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量转移相伴的是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农村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着走向衰落的困境。
(二)城市化进程下定西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困境
1. 学生人数大量减少,学校教育问题重重。学生人数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的限制,造成学龄儿童的“过疏化”;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从而带动了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以该学区为例,如图2所示,2000年至2005年间该学区在校生最多,其中2002年达到最高峰的2858人,该时期学生多教师少,多为大班化教学;自2005年后入学人数逐年递减,每年的减少率保持在15%左右,教师与学生比率趋于协调;而随着该地区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该学区的入学人数从2010年开始呈锐减趋势:2010年入学人数1444人,到2014年仅剩558人,五年间减少了2300人,减少学生量相当于该学区2006年一整年的学生人数,同时,该时期入学人数减少率由之前的15%增加到了25%左右,其中2013年入学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28.1%,为历年入学人数减少率之最。就学生的流向而言,其中大部分学生随父母迁移至县城就学,少数部分流向省城或我国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通常认为,农村学生的大量外流致使城市学校教育压力倍增,农村教育压力则有所减轻,但根据我们的调研,现阶段农村在校学生的学校教育仍面临着多重严峻问题:其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城市化造成农村学生群体的分化,留守儿童规模扩大,而该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外流人口多,相应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较多。由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受到家庭拆分、亲情缺失的影响,农村学校单一化、应试化的教育方式显然不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位,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科学的教育方式是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其二,农村儿童缺乏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2013年我国城市户籍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77.6%,而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园率仅65.5”,⑦城乡儿童的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而西北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农村学前教育尤为欠缺,如该学区仅有一所近两年才开办的镇级幼儿园,其师资与教育方式与城市学校的学前教育差距较大;其三,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自国务院在1999年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素质教育”至今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在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内涵各执一词的背后,西北贫困地区的学生则面临着缺乏专任教师的困窘。根据当地校长的反映,农村小学缺少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专任教师,音乐课、美术课等通常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等)来兼任,专业教师缺乏,农村学生难以全面发展。
2. 教师流动稳定,工作条件较差。教师是保障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现有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农村教师大量流失、优秀教师短缺的现象,但根据我们对该学区2001~2014年教师数量的统计发现,相比于当地学生人数大幅的减少,教师数量变动幅度不太大,西北贫困地区教师流失问题并不明显。如图3所示,十余年间教师数量大致持平在130人左右,自2012年起开始逐渐减少,至2014年教师数量降至113人。当地教师减少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代课教师的清退。根据该学区2005年数据显示,该年137名教师中代课教师有11人,占教师总数的0.8%,随着教育部2006年“逐步清退农村代课教师”政策的提出,代课教师逐渐减少,至2014年,该学区教师均为公派教师;第二教师的调任。该区教师的流动趋向一般是本乡镇区域内的平行流动,较少数调往其他乡镇或城市地区;第三教师应聘至城市就业。少部分年轻教师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等方式考入城市就业,离开农村学校;第四,老教师的退休。
现阶段该地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师生比趋于失调,工作效率下降。如图3所示,2001年至2005年间,该地师生比较高,其中最高为2001年的24.26:1,2005年至2010年师生比趋于均衡,自2010年起师生比骤减,至2014年减少到4.49:1,师生比严重失调。学生外流,空壳学校增多,村级小学的教师无学生可教,因此被“富余”的教师只能在学区内重新调整调派,学生逐年减少而教师结构较为稳定,致使师生比失调。师生比失调致使一些教师无书可教,如当地校长所言,“教师太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教师工作效率下降”。第二,教师职称评选难,收入水平低。教师职称的高低关系着教师的收入水平与教学积极性,从而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根据当地教师的反映,教师职称的评选困难重重:人多指标少,很多教师评不上,“尤其是进中级,由于名额太少,最近几年几乎停止”;职称的评选论资排辈,“指标满额的情况下,只有教师退休或调离学区才有空岗,下一个人才能进行评聘”;在评职称机会上,农村教师比城市教师更难。第三,生活条件困难。城市化进程促使该区大多数教师从农村搬迁至城市生活,很多教师要在城乡两地辗转,上班路途变远,同时,教师大多数时间集中在农村学校工作,与家人的相处时间少,生活条件较为困难。
3. 学校数量缩减,学校发展之路迷茫。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学生外流对农村学校的发展造成冲击,由于入学人数差距的拉大,当下农村学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学生人数较少的小规模村级小学,一类为人数相对集中的乡镇中心小学或普通完全(中)小学。对于小规模学校来说,村民迁移、学生外流造成了空壳学校的增多,如表2所示,2000年至2010年间,该区村级小学大致在10所左右,而从2010年开始,该类学校急剧萎缩,从2011年的9所,到2013年的6所,再到2014年的3所,每年平均减少的学校数量达三所,其中尤为注意的是,2014年仅存的3所村级小学中,有2所学校各只剩4名、7名学生,仍面临着空壳的可能。村级小学的萎缩使农村基础教育的重心转移至乡镇中心学校,但乡镇学校的发展前景仍不容乐观:该区中心初中2014年的入学人数为192人,而2013年为262人,人数下降率达26%,中心小学2014年入学人数为159人,仅有人数最多的时期(2001年364人)的一半。
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面临着两大问题:第一,学生过少的村级小学是否需要撤并?一方面,村级小学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人口密度小、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学校布点过于分散,使得教育资源难以集中配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村级小学位置偏远,对该类学校的撤并可能造成儿童上学的不便。参照我国2001年起正式开始的“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情况,一些地区过于盲目地撤并导致了农村儿童上学不便、上学路上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农民经济负担加重等负面结果,因此,村级小学的发展之路是当下该地区面临的一个两难难题。第二,中心学校在学龄人口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应怎样求发展?由于该地区城市化水平尚处于初期阶段,城市化发展仍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口将持续减少,乡镇学校是应坚持立足本土发展,振兴农村特色教育?还是为“城市中心论”所左右,迁移至城市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推动?这亦是新时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三、城市化进程下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之路
1. 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当前农村教育正在经历从“普及教育”到“提供优质教育”的转变,让孩子享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首先,鉴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农村学生群体的分化,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关爱与教育权益应得到更多的关注。一方面,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摒弃单一化、标准化、应试化的升学教育方式,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学生群体特征进行办学,保障留守儿童心理的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需加强对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改善学生受教育的条件。乡镇中心学校由于学生集中,学生的住宿问题与饮食问题关乎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投资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与农村学校食堂的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保障学生的住宿安全、营养全面。其次,建立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财政补贴计划,保障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吸纳小学“富余”教师至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创建农村学校学前教育办学新机制,形成具有西北地方特色的学前教育。第三,鉴于当地农村学校缺乏专任教师、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困难,政府应政策上加大支持“西部贫困地区教育支援计划”,大力引进稀缺性教师;把提高待遇作为提升职业吸引力的突破口,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县、镇、村三级学校教师的对口支援机制,推动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促进教育资源的流通。
2. 教师质量的保障。教师是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政府应着力推动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等政策的实行。在教师待遇的提高上,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职称评选标准,适当增加中高级职称的评选名额,改革评选机制;其次,教师待遇的提高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协调,建立合理的教师绩效工资制等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同时对教师的保障应分层分类,由于小规模学校位置偏远,条件落后,加上学生数量过少,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因此应特别增加对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工作补贴。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上,一方面要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当下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尽量补充年轻教师,给农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多吸引学历层次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任教。在教师生活质量保障上,应落实连片特困地区的教师生活补助的发放,增加教师的工作津贴,保障好教师的工作环境,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总之,对农村教师的保障根本之路在于政府及社会加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如当地校长所言:主要问题在于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不够,一年分不来几个人,一转眼又考进城去了,年轻人有走心,没有守心,更谈不上守土有责、安心教育。
3. 农村学校的发展之路。由于当下农村的小规模村级小学与学生较为集中的乡镇学校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在政策的制定上应根据学校所面临问题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政策,不能单一地将农村学校视为一个整体,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对于要不要保留小规模村级小学,我们认为应当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适当保留。范铭、郝文武曾指出,对小规模学校的撤并并未能实现集中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均衡教育发展的政策初衷,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加剧了农村教育的不公平。⑧由此可见,小规模学校的撤并应遵循当地学校的特点,不能因为学生人数的减少而盲目、过急地撤并。同时,根据《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暂缓实施布局调整,对自然环境不利的地区小学原则上暂不撤并”,我国西北贫困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强制撤并易引发负面效应。因此,我们认为在对小规模学校发展之路的选择上,前提是要尊重民意、慎重选择。基层政府应对当地村民的迁移意向作一调研,若该地区大部分村民长期内无迁移计划,应保留学校,坚持让儿童就近入学,从而保障农村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对于乡镇中心学校的发展问题,根据胡俊生先生的总结,现阶段我国各地已探索出的解决模式主要有三种:(1)本土化:农村学校立足本土、城区学校提供教学帮助、政府加大投资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2)半城镇化:“一个法人代表,两个办学场所”、“管理权限上移至城市学校,资源拉通分享”;(3)完全城镇化:学校撤并,学生转移至城市。③结合我国西北贫困地区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当前比较适宜的模式为本土化和半城镇化。由于现阶段仍有一大部分人扎根在农村,乡镇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本土化模式”是当前最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的方式之一,政府应保障好对农村教育经费的增援,完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保障教(下转100页)(上接85页)育质量,并积极推进城乡学校的交流,以城带乡,向农村输入先进的教育方式。同时,在农村社会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一味地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资,若干年后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我们认为“半城镇化模式”亦可借鉴。通过将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捆绑发展,在当前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疏通资源流动,在未来亦可实现农村学校资源向城市的转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总之,乡镇学校的发展应与当地农村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遵循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
注释:
①崔民初,范先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03,(1).
②郑金洲.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病理现象[J].教育发展研究,2006.
③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16-212.
④刘利民.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J].求是,2012,(23).
⑤鲍传友.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选择[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5.
⑥杨东平,王帅.从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到撤点并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5).
【关键词】农村地区教师;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关注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握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大量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困境,重重困境令他们将自己禁锢在狭小的教学领域,陷入专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因此,要特别关注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如下:
(1)缺乏坚定的教育信念。长期以来,一些农村学校教师萎靡不振,不求上进,敷衍应付,不愿付出努力,工作没有热情,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有的教师在工作上缺乏成就感,缺乏教好每一位学生的信心,缺乏坚定的教育信念,放弃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甘愿做一个平庸的教师。不少农村学校出现的是“放羊式”或自由式教学。他们在专业发展中迷茫、孤寂、自卑自弃,缺乏发展机会,因而停止了前进步伐。
(2)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薄弱。有很多农村学校教师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够用,缺乏专业发展的意识,工作上不积极,不思进取,殊不知他们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知识结构已经老化,早就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新课改的要求。农村学校教师缺乏自我专业化发展的规划和有效引领,自主发展意识的薄弱,自我发展步伐缓慢。
(3)教育理论知识缺乏、专业能力薄弱。调查显示,73.5%的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理论没有系统的了解,79.85%的教师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没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把握,89.80%的教师对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只有13.79%的教师选择“自己有能力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水平一般或不会。关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的情况,只有17.49%的教师回答常用且效果好,40.89%的教师回答有条件但不常用。大部分教师有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想法,50%以上的教师有条件而不常用。
(4)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少。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教学反思、伙伴合作、行动研究、个体的学习、师生的互动团队学习、网络探索学习、校本教研活动、科研项目研究等。在农村教育环境以及硬件不足的局限下,教师专业成长往往只是简单的老师之间相互的评课、议课、说课、互相之间提些意见看法。同一学校同一层次间教师的互动,很难跳出现有的水平,达不到提高。农村学校开展科研活动,很多是空架子,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活动。
(5)缺乏有效的专业发展指导和培养方式。农村学校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迷茫、孤寂、自卑自弃,缺乏发展机会,因而停止了前进步伐。近年来,我国构建了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城市学校支教等促进农村教师发展模式,但是一些调查表明,在教师发展过程中多数农村学校仍然缺少专业引领,处于无人指导状态 。农村教师培训不到位,形同虚设,教师培训成了一种形式,没有针对农村教师的实际问题进行诊断和调研,解决教师在实际教育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师迷失在教育的困境之中。
(6)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缓慢。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速度缓慢,很多教师不仅不能及时提高专业能力,反而出现逐年退化的势头。学科之间的教师专业发展更是不平衡,如很多教师不懂得使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知识能力的拓展,使得教学无法实现新的突破和革新,长期处于机械的重复当中。
二、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原因探析
农村学校教师面临教学、学校、社会及自我的重重困境。重重困境令他们将自己禁锢在狭小的教学领域,无法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
(1)职业道德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虽然大部分农村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社会经济的明显差异,让部分教师产生一定的落差感和焦虑感。在工作上表现出责任心不强、上课不认真、不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等,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2)自我发展受到教学困境。教学成效低,缺乏教育成就感。农村学校不仅生源少、质量差,教师短缺,资金短缺,在教学管理环节上也很薄弱。很多学校虽然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但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大部分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家庭温暖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增大了教师工作的难度,教学成效低,缺乏教育成就感。由于农村学校各种弊端,无法做出社会公认的教学成绩,倍受社会冷落。因此,教师失去了教育理想,丧失专业发展动力。
(3)学校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学校由于管理不善,没有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学校文化和教育氛围。学校的工作几乎围绕着教学而进行,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做好常规性工作,抓出教学成绩,从一定意义上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培养。
(4)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农村学校很少关注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某些教师的失败是由于教师自身的能力不足,把教师的教育失败归功于教师的个人原因。不可否认,一些教师的教育失败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一些原因造成的,但是如果学校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体验教育的成效,那么教师就会在教育中有成就感,坚定教育信念。
(5)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不均衡。农村学校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呈现知识面狭窄和知识更新缓慢的现状。许多教师只懂本学科,在其他知识方面存在极大的欠缺。加上农村学校教师学习渠道单一,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更新速度缓慢,造成很多教师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方法陈旧。这些不仅影响了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而且也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6)外出培训机会少,培训形式化。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地方财政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足,经费紧张,使得教师外出培训机会少。农村教师数量少,一个教师往往承担着几个班的教学工作,在时间上也限制了教师的外出培训。
教师培训的形式化问题普遍存在。很多培训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走过场。培训内容虽然先进,但不能联系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学实际,无视城乡差别。教师虽然掌握了先进的理论,但是很难真正运用到教学中去,只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不仅如此,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教师参加教师培训,由于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措施不到位,培训效果不佳。教师在培训中受益很少。培训的内容不能紧扣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教育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农村越是偏僻、越是层次低的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陷入更深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王瑜.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与需求调查[J].教育探索, 2009(10):112-114.
[2]教育部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叶泽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有关问题探析[J].学术论坛, 2009(9):195-198.
摘要:随着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富于个性特色的农村景观也在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和破坏。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创造宜人的具有农村空间特色的环境景观。关键词:城市化 新农村 建筑景观更新与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process of rural urbanization, the rural residents have a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living environment. Howeve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area, the landscape with local feature has encountered destruction and neglect of various degree. Therefore, we shoule build a pleasant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with the rural space feat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ization; new countrysid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928.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新农村建筑景观现状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农村建设得到了改善,但是村落景观却不容乐观: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秀丽景色遭到了破坏,建设后的农村景观雷同,丧失了乡土特色,淡化了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原因是:1.1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当前的农村规划滞后,多数的村庄总体规划没有和近期编制的市域和县域总体规划相衔接,有一部分对农村未来的发展定位不够准确。不尊重农村的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不考虑农村的环境特征,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1.2农村特色景观丧失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缺乏正确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造成了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混乱,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不断丧失。2、传统聚落空间布局对建筑影响因素分析农村聚落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的综合体,是一种直观、综合的人文景观。2.1因地制宜中国人民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讲究建设之初的相地,注重周围环境的质量,随坡就势,所建聚落一般与自然环境形成了很好的融合景观2.2核心场所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村落在发展所形成的以物质形态或精神形态为中心聚落的布局特点,是人们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适应和改造,是人的行为和需求的最直观的反应。2.3风水观的影响风水学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一统的观点。风水观从积极方面看,有尊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成分,它讲究选择既实用又景观资源优美的宅基和聚落环境。2.4商业的影响沿街“前店后宅”或者“下店上宅”的住居形式,大大发展了街道在传统聚落中的作用和使用,对聚落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2.5水系的影响传统聚落的形成受水系的影响很大,紧邻水系既能满足生活用水的需要,又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和便利的交通。3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从农村整体环境景观上进行把握,应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五项原则。3.1因地制宜原则农村有特色的民居庭院等要素都是宝贵的景观资源,尊重并强化原本的景观特征,使新建景观与当地环境和谐共处,更有助于农村景观个性与特色的创造,利用好自然条件,一方面可以保持本土特色,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3.2生态优先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达到经济性、可持续性。 3.3以人为本原则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要,从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出发,营造宜居、实用的人居环境。3.4可持续发展原则农村地域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建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3.5创新性原则要协调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使景观能够成为人类的一部进化史,使我们的设计能够让世人看到人类进化发展的历程和痕迹,看到景观变迁的历史。4新农村建筑景观的更新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居与现代人的生活之间表现出了许多矛盾,许多传统民居很难适应现代人精神生活的要求。“从设计对象中发掘建筑的文化内涵,并加以时代的创造,丰富建筑艺术的表现力,这是我们一贯的追求”—吴良铺。许多传统民居经过长期演变,仍蕴含着丰富且朴素的环境理念,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传统建筑由于其文化地位、文化价值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对于体现传统建筑艺术或古代文化风貌的有保留价值的传统古建筑,要采取妥善保护的方式,另一方面纯粹单一的保护老建筑,并不能使其真正焕发生机,没有功能依托的建筑最终还是要灭亡的。因此对于农村建筑景观的设计需要注重农村特点,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建筑的遗产又要进行创新。4.1保护古建筑,增加文化底蕴古建筑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是承载历史进程的标本,这些文化底蕴是古建筑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最直接来源。4.2挖掘老建筑自身的空间特色,与新建筑结合以满足新的功能要求历史建筑的扩建和改造,一是“创新”,即在保护原有建筑面貌的同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设计出与原有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扩建部分,通过对比产生和谐。二是“和谐”,即历史建筑与其扩建部分都要用一个整体的周边环境来衡量。新的建筑需要有自己的个性,但从另一方面又需要与周边的环境对话,融入整体的环境之中,保持建筑的有机性和整体性。4.3建筑造型应在统一中塑造特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有多种途径,可借助新技术、新材料的优势在质感和构造上进行拓展,在体量上别具一格,还可以在建筑细部,如门、窗、檐口、阳台等上面推陈出新。既可在细部上实现个性化,也可在结构上显示魅力。4.注重场所气氛的营造,体现人文环境传统建筑由于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场所精神,给现代文明带来特殊的人文感受和历史回忆。从其人文价值入手,利用其特有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在新的环境下焕发新的光彩。尽量采用本土材料如毛石、片石、灰砖、青瓦,能够体现地方特色,提升人文环境品质。参考文献:[1]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1996[2]刘沛林、董双双,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J],地理研究,1998[3]张佳路,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市居住区居住理念的对比[D],昆明理工大学,2006[4]张禾、丑国珍,传统民居的审美意识闭,四川建筑,1999[5]彭一刚,传统农村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6]王湘购,论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文化的启示[J],南方建筑,2004[7]吴超明,浅议历史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明,科技经济市场,2006
关键词: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
农民市民化的研究视角
农民市民化是现代社会结构转型的必然,然而在我国学术界,对于农民市民化概念还没有明确的、公认的界定。但从市民化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成为市民的过程,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农民在身份上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的合法身份和相应的社会权利(包括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权等等)。这是从城市的视角来构建农民市民化,市民化的对象主要是指已经迁移到城市中农村流动人口。第二种观点是指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因此,市民化过程的实质是农民争取“市民权”的过程。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并没有推动相应的农民市民化过程,其重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学术研究的重点被局限在基于城市视角的市民化过程,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那部分人和城郊失地农民,把城市化看成是农民市民化发展的重要舞台和载体,这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因此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而是社会权利、角色意识、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迁过程。农民市民化的最终目的和意义,不是让所有的农村人口都迁移到城市,而是要让所有的人口,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够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渐消除城市差别。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民市民化要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
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上,大多把城镇化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因此,我国的城市化不是单向的城市化,即单纯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是双向城市化,即一方面促使部分农村人口通过多种方式向城市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加强农村建设,使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达到城市水平,实现城乡的融合,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城市文明,分享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在过去的多年中,城市化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了积极作用,今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还会有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成为市民。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目前我国仍实行高强度的二元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就业、保障等种种制度性障碍仍阻碍着农民向城市流动。另一方面,抛开制度性因素,就中国国情看,占全国人口70%多的农民,通过大量的人口迁移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这是不现实的。在实践中,由于大量农民迁移到城市,给流入地带来了人口过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已越来越让现有的城市无法接受。一些现象都表明:城市化不能作为中国农民市民化的重要舞台,因此,我国农民市民化必须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使用等方面的差距。
推进农民市民化的途径
(一)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
1.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农民市民化的体制障碍。首先要打破挂在户籍名义下的种种权利壁垒,取消隐藏于其背后的权利资源分配体系,让农民和市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及民主政治权利和待遇。其次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户口管理模式,实施以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以职业确定身份,最终实现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
2.创新土地制度,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长期化和固定化,增强农民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促进已经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出售长期经营权,使土地规模经营得以实现,推进经营效益。为了防止农民将卖地的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各方都应为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和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地方政府和土地开发商应共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把一部分土地收入拿出来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础账户,并纳入地方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统一管理,为失地农民建立应有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3.按国民待遇原则,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城市已经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实际上是游离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群体,这是缺乏社会公平的。依据现有条件,我们有选择有重点地展开,分步走,先解决眼前的困难,逐渐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建立平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导致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如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建立问责机制,公共财政支出应做到城乡均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的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按现代城市要素建设小城镇
农村城镇主要是指县辖镇和农村重要中心城镇,在城镇的发展布局和规划上要按现代城市功能和城市观念来建设,使小城镇具有现代城市的功能。城市在现阶段最为突出的是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其中包括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保险功能、通信功能等。这意味着建设城市不仅仅是建设居住环境,其首要内容是功能建设、市场建设。在城镇建设中,要把农民纳入到规划中,公共基础设施应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加大投入,适度扩大城区规模,提升规模效应,并及时推动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带动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现代文明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和确立,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提高都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来实现,因此,政府、社会等应担负起这个责任,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面向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机制上进一步确保教育培训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身的不足和缺陷,要善于抓住机遇,不断超越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劳动力的要求。另外,还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意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各种兴趣和爱好,增强市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五)优化产业布局
优化产业布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体系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聚集,农村小城镇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改变,城市文化对乡村的影响加大,农村地区的城市性会显著提高。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在劳动收入、劳动环境、居住条件、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差距,让农村居民能够享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从而达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
总之,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其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城市文明生活、公平享受公共物品的权力等。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增加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制度供给,突破农民自身素质束缚,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乡融合,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旅游 文化事业
一、河北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451.8亿元,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
二、河北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我省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去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000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亦可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唱麒麟、对田歌、扭秧歌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野菜、野果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纯朴的民风民情。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幅员辽阔,山、林、海、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予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