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方案8篇

时间:2023-02-04 09:40: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方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耕地提质改造工作方案

篇1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致力生态保护,蓄足新能量

突出生态资源保护。继续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高标准打造浏东公路、象形景区沿线等精品绿道;开展“创绿”活动,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继续创建一批特色突出、代表性强的绿色庭院、绿色村庄;全面实施天然林封山育林,巩固和扩大森林覆盖率,加强对重要水源、沿河两厢植被修复和保护,切实抓好林地保护、退耕还林和森林防火工作。

谋划山水资源特色。对接“三山三河”战略,重拳整治河道非法采砂,实施河道保洁,保护好连云山、__河源。加强河流沿线排污企业、养殖场等日常监管,杜绝污水直排或不达标排放现象,加大水源地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打击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沼气等工程建设和再生能源利用,开展畜禽污染治理。

引导生态农业发展。积极配合“__河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优化畜禽养殖业。引导发展生态农业,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保持生态平衡。认真做好剧毒农药的禁限用宣传工作,加强工作巡查,控制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品牌,普及生态有机肥料的使用率。

(二)致力产业发展,激发新活力

发展现代农业。遏制耕地抛荒,稳定粮食生产。壮大油菜、

油茶、花木、烤烟、水果、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构建绿色生态经济走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健全水利项目运营机制,积极对接椒花水库建设。借力达兴标准化油菜基地、象形万葵园基地、红果树多功能庄园、书香“三二”现代农场等项目,结合传统农林生产、生活,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推动工业转型。深入实施花炮产业“整合提升、科技攻关、品牌营销、文化创意”四大工程,依托象形精品烟花、世纪红烟花等烟花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传统花炮企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成长有前景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逐步淘汰散小乱差企业,树立__花炮“科技、环保、安全”新形象。引导金仁林业发挥林产龙头示范作用,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林产效益。

做活旅游产业。对接市政府提出的“访千年古县、觅美丽乡愁”行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大围山“一园四镇”规划做好对接,做到规划先行,实行差异发展,打造达浒旅游的品牌与特色。以建设美丽乡村、美丽农家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以挖掘达兴老街文化、丰田古树文化、金石儒家文化、椒花红色文化底蕴为载体,积极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以生态体验为依托,提质金坑户外溯溪拓展、丰田榴花洞漂流等运动休闲项目,激活达浒独特的山水灵气,切实做好山水户外旅游。

(三)致力基础提质,打造新形象

深化环境整治。严格按照市委“32字方针”要求对集镇实施精细化管理,宣传推广实施“最严城管令”,开展“十佳门店”和“十差门店”评比活动,对违规停放车辆实行抄牌和锁车处罚。突出美丽乡村、幸福屋场建设和集镇规范化管理两项重点;推进拆违控违、环境提质、素质提升三项工程;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水域环境、大气环境三项治理;健全共建共享、多元投入、群众自治三项机制。以象形风景区、金石孔庙、老浏东公路沿线、书香桃花城片区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和幸福屋场建设,深度结合山水资源自然风光,挖掘特色文化内涵,做好生态旅游产业结合文章。

推进拆违控违。积极开展“无违建村、镇”创建活动,严控严管利用违法建筑从事生产加工、经营、仓储等行为,按照“一年基本拆除,二年基本清零”的目标积极开展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清零集中行动,改变城乡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加强建筑工地管理,规范建筑施工和渣土运输行为,开展渣土扬尘治理。加大国土日常巡查和执法力度,从严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完善功能设施。借助“农村公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平台,进一步优化镇域内的交通网络,对接蒙华铁路和北横线建设,提质改造老浏东公路、浏东公路至象形风景区道路。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对达兴沿河片区进行棚户区提质改造,完善老街配套设施,恢复古街面貌;对象形风景区核心区域进行提质建设,进一步完善景区配套功能,美化景区环境,增加观景和游乐设施,通过实施道路提质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让象形景区焕发新的活力。

(四)致力社会治理,展现新风貌

开展平安创建。深化平安达浒创建工作,抓好“红袖章”巡防工程,整合公安民警、专职巡逻队、义务巡逻队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种治安防范力量,增强防范能力、提高防范效果。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加强与周边乡镇在矛盾调解、治安防控、信息共享、犯罪严打等方面的联防联治工作,共同打造平安乡镇。

落实群众工作。继续深化“一推行四公开”群众工作,强化网格化服务,坚持帮办、代办和承诺办理工作机制,提高群众满意率。推进制度改革,落实逐级走访,坚持依法治访,推进诉访分离,加强部门协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做好“12345”热线投诉办理和回访工作,提高办理的满意率。

强化安全意识。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要求,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继续实施领导安全联厂、企业安全早会、部门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坚持严查严管、严处严罚,遏制安全事故发生。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和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健康安全。

(五)致力民生保障,共享新成果

发展社会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加快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用卫生院。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改善群众就医环境,让群众享受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扎实抓好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与落实,稳妥实施普遍二孩政策,整合卫生计生资源,加强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提高计生管理服务水平。

关爱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事务系统化台账,关爱散居五保户、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群体,做好农村低保、优抚优恤、结对帮扶、扶贫济困工作。贯彻落实《__市2015-2017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认识、聚焦问题、把握关键抓扶贫,全面组织实施十大扶贫工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扶贫机制,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加快民生项目。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改造及村级扩网工程,改进服务方式方法;按照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市推进工作方案要求,启动环境整治重点村的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尽快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启动集镇供排水专项规划,实现集镇污水达标排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加快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统一规范的农村广播村村响系统。

(六)致力服务优化,推进新提升

加强队伍管理。强化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工作执行力。注重培育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典型影响人、教育人、激励人。完善考评机制和激励措施,深入推行镇、村干部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大对项目建设、交办任务、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的督查和考核,按季度对重点工作进行点评,按实绩来评价干部。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大和*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以“规模化、工厂化、机械化、信息化”为发展方向,加大投入扶持力度,狠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打造具有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科技支撑、现代管理水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样板。

二、试点范围

在全市建设1个市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乡,10个市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9个县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村,规划种烟面积57931亩。襄城县汾陈乡为市级试点乡,共有耕地面积61369亩,规划种烟面积3万亩。襄城县汾陈乡大磨张、玉河、王孟寺村,王洛镇闫寨、潘朱、郭庄村;*县椹涧乡岗杨、沙张村;禹州市范坡乡李楼村,小吕乡西南王村等10个村为市级试点村,共有耕地面积29660亩,规划种烟面积19564亩。襄城县汾陈乡双楼张、赤涧付村,颍阳镇张庄村,库庄乡宋庄村;*县椹涧乡瓦屋刘、坡张、金庙村;禹州市范坡乡圈刘、蜂王村等9个村为县级试点村,共有耕地面积24309亩,规划种烟面积18270亩。

三、建设目标与标准

(一)建设目标

1.浓香型质量特色突出。叶片成熟度好,颜色桔黄,组织疏松,油分充足,身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钾含量1.2%以上,氯离子含量0.8%以下;香气量足、质好,刺激性小,燃烧性、安全性好。

2.单位面积收入增加。亩均单产150—175公斤,上等烟比例40%左右,收入2000元以上。

3.烟叶生产用工减少。每亩烟叶生产用工从40个左右降至20个以下。

(二)建设标准

1.烟田标准化。对田、水、电、路、林、沟、渠、桥、涵进行综合配套建设。每500亩左右建成一个方格田;每条路栽两行树,路侧修排水沟、灌排渠、桥涵;示范管灌、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现代烟田格局。

2.种植规模化。市级试点乡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10亩以上,市级试点村种烟面积1500亩以上,市级试点村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20亩以上,县级试点村种烟户户均种烟面积15亩以上。

3.育苗、烘烤工场化。建设高标准育苗工场和烘烤工场,形成集育苗、烘烤、分级、收购等功能于一体的加工场。

4.作业机械化。耕耙、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喷药等机械作业率达到100%,探索机械移栽、机械中耕培土、机械编烟技术。

5.生产标准化。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做到良种(优质品种)、良制(种植制度)、良法(农艺操作)、良田(土壤改良)“四良”配套,标准化生产率达到100%。

四、主要措施

(一)围绕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烟田综合生产能力

1.搞好基本烟田保护。一是基本烟田标准化。对试点乡、村耕地进行全面普查,健全区域性基本烟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本烟田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造。二是基础工作规范化。在普查基础上,逐村逐户逐地块建立基本烟田档案,绘制基本烟田图表。重点做好烟田卫生、土壤改良、用养结合、轮作调茬、规范农药、农膜使用等基础工作。三是保护责任社会化。试点乡、村所在的县(市)、乡(镇)政府出台基本烟田保护措施,烟草部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做好耕作制度安排和规划,通过契约等方式与农民签订基本烟田保护协议,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基本烟田。四是监督管理信息化。建立基本烟田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综合分析评价基本烟田保护项目的必要性、保护措施的合理性、保护效果的科学性,及时对基本烟田保护政策、措施进行调整。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乡、村基础设施实现烟水、烟炕、烟路、烟机、烟林、烟站等“六配套”。烟水配套即旱能浇、涝能排,实现科学用水;烟炕配套即密集烤房烘烤比例和工场化烘烤比例均达到100%;烟路配套即基本烟田主要生产路全部硬化,利于运输和机械化作业;烟机配套即烟田机耕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减少生产用工,减轻烟农劳动强度;烟林配套即更新与烟草病虫害共生树种,搞好生态林网建设,改善烟田生态环境;烟站配套即优先对试点所在乡(镇)烟叶工作站进行标准化改造,为烟农提供优质服务。

3.建立科学耕作制度。试点建设要因地制宜,逐步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加大烟叶种植轮作力度,在同一地块有计划、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充分考虑烟叶前茬作物的种类、生育期、施肥状况、农药使用情况及同源病虫害等多种因素,推广秸秆覆盖等秸杆还田技术,推行前作—绿肥—烤烟的轮作方式,常年维持一定比例的绿肥种植面积;推行以烟为主的综合养分管理,对烟田环境状况长期定位监测,及时了解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统筹安排肥料种类和合理用量。

(二)围绕浓香型特色,大力推广烟叶生产科技进步

1.全面实施种子、轮作、沃土三大工程。种植浓香型质量特色突出的优良品种,推广“三三制”种植模式,即以组为单位,划为二方田,每方田三年种植烟叶,三年种植其它作物;推广冬前深耕、冬前起垄、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掩青等土壤改良技术。

2.重点落实平衡施肥、成熟采收、密集烘烤三项技术。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品种个性施肥、科学方法施肥,严格禁止当季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氯化肥;做到下部叶适熟采收、中部叶成熟采收、上部叶4—6片充分成熟一次性采收;做到科学烘烤,减少青筋烟叶数量,黄烟率达到85%以上。

3.认真做好传统技术、常规技术、现代技术三个结合。以传统技术求特色,以常规技术求稳定,以现代技术求发展,用先进技术、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搞好常规技术的集成应用,积极探索循环烟草、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推动传统烟叶生产技术全面升级。

(三)围绕可推广原则,努力提高试点建设水平

1.政策引导,烟农自愿。试点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并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机井通电工程、公路村村通工程、农田生态林网建设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等项目建设相结合,整合现有涉农资金,优化支农资金使用办法,充分调动烟农自愿参与试点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因地制宜,先进实用。要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特点、基础和要求,因地制宜,重点搞好现有设施条件的改造升级和现有技术的集成推广。

3.节约发展,量力而行。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烟草行业发展要求,注重土地和各种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成本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市场运作,烟农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种植烟农,促进烟农由生产者向生产经营者转变;扶持发展专业化、工场化服务组织,使部分烟农转换成为烟叶生产服务的经营管理者、资产管理者。

(四)围绕烟农利益,逐步建立良性运作机制

1.建立风险保障机制,使烟农放心种烟。按照《*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发展改革委*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豫政〔2007〕67号)精神,对试点烟叶全部实行农业政策性保险。每亩烟田保费24元,县(市)级政府负担12元,占50%;烟草部门负担9.6元,占40%;烟农负担2.4元,占10%。保险收益归烟农所有。

2.建立“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减工机制,使烟农轻松种烟。县(市)政府负责规划、协调建场用地;烟草部门负责育苗、烘烤工场规划设计和育苗大棚、烤房和附属设施建设补贴,提供技术指导,免费供应烟草种子。建立以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队等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投资为主体、政府补贴为引导、烟草补贴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和专业服务组织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对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和农机专业队购置服务烟叶生产的通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40%;购置小型、中型烟叶生产专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50%;购置大型烟叶生产专用机械,烟草部门补贴70%。

3.构建生产信息平台,使烟农明白种烟。强力推进“四电合一”(电视、电台、电脑、电话)工程。与电信部门合作,普及推广手机信息服务;与电视台、电台合作,宣传烟叶生产形势、政策、技术及市场信息;改善基层单位的软硬件设施,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网络,实现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使烟农明白试点村建设政策、烟叶生产政策、烟叶生产技术、烟叶市场信息等。

4.构建新型技术服务体系,使烟农科学种烟。一是建立服务体系。以*市烟草公司和县级烟草分公司技术骨干为主体,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卷烟企业联合成立决策服务组织,为试点建设提供规划、技术等服务;以基层烟叶工作站为主体,培养一批大学生烟叶工作站站长和农艺师技术队伍,实行各生产环节责任考核机制,为烟农提供规范化技术服务;以烟农为主体,积极发展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为烟农提供专业化生产服务。二是扶持发展烟叶种植大户和种植农场。按照“政府组织、农户自愿、村委监管、业主承包”的原则,依法依规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扶持20—50亩烟叶种植大户,大力培育50—200亩小型烟叶种植农场,限制发展200亩以上的烟叶农场。对大户和小型农场协议种烟时间5年以上的,烟草部门在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实施“金色证书”工程。对试点乡、村干部、50—200亩种烟农场主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进行培训,培训合格颁发“金色证书”,并在承包项目、政策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

篇3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思想政治方面

1、认真开展学习,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我局按照州局及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要求,认真做好落实工作。年初根据上年度党风廉政督导组提出的要求,对本部门的政务进行了公开,重新设置了政务公示栏,向社会公开了服务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上半年,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倡廉反腐、勤政廉政、兢兢业业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努力做到政府、群众双满意。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六有”,即有制度、有资料、有考勤、有记录、有体会、有汇报。通过认真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局在各方面工作中都有新的提高,党风廉政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年初,按照县委文件精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局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及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动员大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局和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上来,按照我局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认真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规定的动作。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方式、方法的转变,决心在国土资源方面走出一条既能够科学发展、又能保障**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子。

3、维护稳定工作,上半年为进一步加强我局**工作,成立了我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09年**工作工作方案,明确局主要负责人为我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切实将**工作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紧抓实。我局在土地征收和土地的拆迁安置工作中,切实把各项政策向群众宣传到位、解释到位、落实到位。拆迁补偿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对已经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要积极主动化解,努力使矛盾不激化、不聚集、不上行。打牢干部职工、反渗透斗争的思想基础,以积极努力的工作姿态,确保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土地管理工作

1、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巡查和维护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保护目标责任书和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作好我县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经我局调查了解,部分乡(镇)长期以来以产业调整为由,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种植林果、发展畜禽业,去年年初我局进行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制止此行为,今年4月份我局会同检察院对2个乡镇进行检查,仍有继续开挖基本农田进行种植林果现象。为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保证我县粮食生产安全,今年我局已建议十二届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

2、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2009年我局在**县云岭等(4)个乡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目前,云岭片区完成土地平整面积340亩,田间道1400米,修建水池3个。佛山江坡片区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00亩,田间道1200米。燕门茨中片区完成土地平整面积70亩。奔子栏夺通片区已完成土地平整150亩,田间道路200米。

佛山移民点土地开发项目,目前平整移民点建筑场地17.24亩,平整土地70亩,开挖防洪挡墙、排水沟基坑110米,修建水池1个。

3、继续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按省厅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于2008年9月底全面完成全县农村部分总体外业调绘工作。从2009年1月初开始,内业处理工作如期进入建库、编辑和检查修改阶段,2月份已进入制图阶段工作,3月份外业调查省级验收已经通过,农村部分内业工作于今年5月份通过国家验收。城镇部分外业工作也即将开展。

4、保障各项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报批,并做好征地安置补助工作。根据州局下达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全县各项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使招商引资保持良好的势头,目前重点做了县城整治拓展(红玖、飞来寺、雾农顶片区)二期建设项目、国道214线、德贡公路、丹达河电站四个建设项目用地的预审已完成进入用地报批阶段,澜沧江沿线进场公路正在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前期准备工作。

5、2009年4月上旬在县城区内发生了群众擅自进行土地清查及征收土地补偿费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县城整治建设拓展和国道214线提质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事件发生后我局及时进行制止,多次要求停止清查,并要求县政府成立了土地清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土地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并已完成了部分村民小组的辖区地籍调查。

6、地籍管理日常工作。上半年,共办理土地登记97宗,面积38.409公顷。出让59宗,面积2.045公顷,初始登记59宗,面积3.234公顷,变更登记38宗,面积35.17公顷,转让21宗,面积34.35公顷,抵押登记41宗,面积1.52公顷。上交县财政土地转出让金55043元。积极配合县有关部门对各种土地权属情况进行审查核实,为我县建设发展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三)矿业管理工作

1、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2009年6月22日,我局召集了**县境内18家探采矿权企业召开2009年矿山企业工作部署会议,这几年我县矿山企业存在的很多矿山企业的手续不全、不规范,对相关文件了解甚少、与国土部门沟通不足等问题。通过这次会议传达了国土资源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部署了我县的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与18家探采矿权企业负责人签署了**县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协议书,各企业均纷纷表示支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局的部署,要为核查工作提供全面、真实、可靠的数据。

2、从2008年下半年起,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我县矿业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上半年采矿企业生产一直处于不正常阶段,江坡铁矿矿石外运非常少,羊拉铜矿也受价格影响严重,矿业投资处于低谷,1—6月份只完成了5238.4万元,与州县下达的投资任务相差甚远。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我局坚持预防为主,预防结合的方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检查、落实,树立地质灾害防治无小事的工作理念。一是认真编写了《**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县200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全面建立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二是切实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各乡镇国土资源所开展了汛期和重点地区的险情排查、巡查工作,对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落实监测责任。三是建立地质灾害群防群测体系,在灾害点设立了警示标志,目前全县共安排监测员27名,每月支付监测费2210元。

**县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局十分重视此项工作,经常性督促分管领导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对此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2009年建设内容有巨水至次羊水2140米排导槽,一中河排导槽改造工程,巨水后山泥石流排导槽,水磨房河泥石流排导槽,古城两处滑坡治理工程,以上项目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另外老水电局及银制品厂背后滑坡治理工程,总投资近120万元,预计今年8月初竣工。目前各点施工进展顺利,有望在10月份各点相继完工。

为了继续治理县城地质环境,根据《**县城地质灾害治理总体规划》,为了尽早落实资金,根据县政府安排从5月份开始开展县城地灾治理总规可研及地勘工作,目前已完成野外勘查,7月份完成文本编制及专家评审,为落实资金提供科学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凸显产业优势上下功夫

立足特有的气候和产业优势,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一是着力调优产业结构。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引导和鼓励桔农因地制宜发展四季小水果、油茶和楠竹,努力提高四季小水果的比重,逐步形成树种、品种合理搭配,上市时间相互交错的农业产业格局,力争把打造成为“四季果园”。今年来,完成柑桔品种改良150亩,新发展小水果600亩,完成枫联、焦坪、山口等村油茶低改1220亩;完成大垅、玭珠等村楠竹新造及低改440亩。二是加大科技推广运用。以提升柑桔品质为重点,以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手段,不断加大科技推广运用力度,提升科技含量,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黄板粘杀、地膜保水反光和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在全乡得到普及。今年来,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市驻乡科技特派员、本土专家免费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人达1800余人次。三是着力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探索“柑桔”品质标准,试点“柑桔”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携手东江库区管理局大力建设生态有机果园,以绿色、有机、无公害柑桔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柑桔增值空间,挖掘柑桔增值潜力,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柑桔由商品向礼品、赠品转变和实现柑桔由按斤销售向按个销售转变,努力争做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

(二)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打造特色休闲产业上下功夫

始终把做优具有特色的农家休闲游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东江湖创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配合市直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休闲旅游业质量,打造农家休闲游知名品牌。上半年17家重点农家游共接待游客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0余万元。一是做特“吃”的文章。在整合本土特色菜肴的同时,我们针对游客的饮食习惯,挖掘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形成了不同菜系的菜谱,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使游客在不仅能够吃尽本土的美味佳肴,还能享受到浓浓的家乡风味。今年上半年,我乡联合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邀请厨师学校两位老师到我乡开展厨师培训一期,为期10天,培训特色菜种40余个,培训人员达800余人次。通过系统的培训,培训人员的厨艺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做活“水”的文章。发挥东江湖无与伦比的水资源优势,借鉴桂林、千岛湖等旅游胜地的成功做法,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大力开发安全性能较高的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完善了湖中垂钓、游湖观景等设施设备,让游客在留得住、玩得开心。三是要做精“山”的文章。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采摘、品果、观园、漫步于一体的农家休闲游,使农业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农家休闲游有机的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转变经营理念,开阔经营视野,大力开发开心农场,努力把网络游戏变成现实,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得到更多体验。四是做靓“住”的文章。结合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工程,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全面提质。结合“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加强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体味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星级宾馆无微不至的热情与服务。围绕提升改造农家游,会同旅游行业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了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全乡的农家游进行了重新认定,不断提高农家游准入门槛,对达标的农家游进行备案登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提高农家游的整体水平,争做发展休闲旅游的示范。

(三)在推进农村环境大整治、建设湖区秀美乡村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宣传促共识。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机关、学校、村组、农户中深入开展大讨论、大教化、大规劝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农村环境大整治的共识,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今年来,全乡共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大宣讲、大讨论160余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文明卫生公约等各类宣传资料4500余份,书写张贴各种横幅标语180多条,乡、村两级组织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规劝和扫行动80余次,纠正不文明行为300多人次。二是完善机制固成果。今年来,围绕巩固农村环境整治成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实行了“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各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乡与村与部门、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原则,采取以奖的方式,大力支持村级环境整治。乡本级财政今年预算安排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要求各村每年投入农村环境大整治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形成市奖励、乡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继续实行月安排,季考核、季通报、季奖惩兑现制度。将农村环境大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各村职业化干部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将季度考核结果与市、乡两级奖扶资金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三是深入推进绿化攻坚。紧紧围绕“生态立乡”发展战略,突出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致富,以绿化促文明的总体目标,以加快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努力推进全乡尽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今年来,乡里先后制定了《乡三年绿化攻坚2013年乡村绿化实施方案》和《乡三年城乡绿化攻坚工作2013年度考核管理办法》,采取以奖的形式,认真抓好通道绿化、环湖绿化和村庄绿化工作。同时加强单位院内绿化,大力开展农村庭院绿化示范户创建和评选活动。今年来,全乡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X023线及村组通道绿化50.6公里,新增公共绿化地1500余平方米,共种植江枫、紫薇、枇杷、柚子、桉树等绿化苗木10万余株。完成环东江湖绿化任务125亩,新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完成荒山及迹地更新造林830亩。乡财政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集镇道路两旁和单位院落种植桂花树、樟树、卷叶白兰、木芙蓉等5000余株,集镇区主街道、背街小巷改装太阳能路灯

30余盏,努力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四)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今年,乡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行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不断完善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和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政府老办公楼改造工程、卫生院扩改工程项目、黄桥株树垅大桥绕道工程、西汉冲头码头工程、枫联下坑码头工程、东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等已全面完工;水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乡集中供水工程、矿山废渣治理工程、长公路硬化工程、玭珠引水工程等已正在加紧施工;大垅村新、老上组道路改造工程、加田耕地整理项目、代头村石漠化治理项目等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二是坚持基础性工作不松手。计生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宣传,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职业化村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使乡村两级干部抓计生工作成为一种常态。进一步突出计生工作重点,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预计到2013年6月底,全乡共落实“四大”手术57例,其中落实上环25例、结扎21例、流引产13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36.6万元,为任务数的91.5%。安全生产方面: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火险期实行野外用火报告批准制,有效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预案,重点抓好了非煤矿山、水上、陆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大小安全事故为零。综治方面: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超前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进一步健全群众接待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有诉必答、有求必应,有效化解了积案,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全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巡查、监管、整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是坚持中心工作不松懈。“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方面:争取挂横幅、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作,今年上半年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采用村里推荐、系统筛选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话、走访的多种形式筛选培训者,保证选出来的培训者既是对培训感兴趣的人也是迫切需要培训的人。截至5月底,全乡开展开展移民培训246人、农民素质教育培训1198人,邀请专家技师现场授课2次100余人,组织参加市里安排的旅游培训、电子组装培训、电焊工培训、创业培训各一期,共计30人。通过系统的培训,培训者职业技能明显提高,截至5月底,我乡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72人。“民生100”工程方面:我乡涉及33项工作,其中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示范村、城乡低保、移民培训、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等9项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农村公路建设、行政村配电改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9项已完成任务的50%以上,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特别是我乡好又精柑桔合作社已被市里作为优秀农村专业合作社向省里申报社省级示范社,这也是对我乡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东江湖渔业资源整治方面:一是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发放《市渔业资源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通告》120份,悬挂横幅2条,组织开展巡回演讲3次,发送专项整治短信800余条。二是自查自纠,自行理。截止5月底,农户自行理管材银鱼捕捞架87口,竹木银鱼捕捞架71口,拦江网2个。三是加强巡查,主动出击。截止目前,全乡拆除无证网箱31口775平方米,理拦江网2个,管材银鱼捕捞架89口,竹木银鱼捕捞架103口,银鱼捕捞架已经全部理完毕。今年分配给我乡的网箱退水上岸工作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只待验收。

(五)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干部作风转变上下功夫

按照“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一是进一步完善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车辆管理、物品采购、来客接待以及财务审批、议事决策、上班签到、下乡签名、挂牌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关内务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确保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二是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下乡走访群众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列入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工资挂钩。继续深入实施“1121”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每次下乡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户;每位干部职工所联系的农户每月走访不得少于2次,每户农户的家庭主要成员每月走访不得少于1次。到目前为止,共收集意见建议142条,筹集帮扶资金25万元,帮扶群众23人,为民办实事18件,解决问题39个。三是健全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在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同时,继续在全乡开展乡村干部“大下访”,党政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乡服务群众和“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承诺”“四个一”活动。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柑桔虽有规模、有品质、有名气,但没有过硬的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销售始终是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一条短脚。一是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陆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二是虽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但大多各自为政,有待进一步规范运作。

二是休闲旅游大提质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三是全乡缺乏处理垃圾的填埋场或中转站。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举办好柑桔采摘节。

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力推进“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和移民培训,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

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强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四是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民生100工程”。

篇5

关键词:生态脱贫;工作经验;寻甸县

中图分类号: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42-02

1贫困人口状况

1.1 寻甸县贫困人口情况

寻甸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县,辖9镇4乡3街道办,174个村(居)委会,1668个自然村,国土面积3598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县共有人口53万人,贫困乡镇6个,贫困行政村4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5043户,贫困人口83158人,边缘贫困人口71667人,农村D级危房户56746户。目前,还有10.5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75个自然村不通公路,498个自然村不通硬化道路,650个自然村不通村内硬化道路。全县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危房面广量大,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社会事业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1.2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致贫原因为:①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②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③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④缺资金,缺项目;⑤劳动力文化素质差;⑥自然灾害是造成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⑦供养子女读书。

2 林业扶贫工作情况

寻甸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49户、51714人,按照生态补偿脱贫的要求,寻甸县计划通过生态补偿扶贫脱贫,采取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国家石漠化治理、泡核桃基地建设、增加生态护林员等实现贫困人口生活问题,实现脱贫。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2015年度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421人,共计投入资金11152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54万元,国家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0万元,清水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国家陡坡地治理补助资金60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744万元,农村能源建设补助资金665万元,国家森林抚育补助资金590万元[2]。涵盖了全县建档立卡的19043户63321人,通过补偿,实现了2421人脱贫。

(2)2016年度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640人,共计投入资金10585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5万元,国家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550万元,清水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国家石漠化治理补助资金32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493万元,国家森林抚育资金590万元,省级低效林改造补助资金147万元,农村能源建设补助资金396万元,核桃提质增效补助资金75万元,核桃基地建设补助资金10万元。同时,通过请示市林业局,得到市局积极响应,重点从四方面给予倾斜,一是建立林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经济实体。二是打造交易平台,强化支撑体系,围绕开展林业技能培训,力争发展到每村至少有一名林业科技T。三是打造本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通过生态补助脱贫人口主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专职护林员185户832人。五是拓宽融资渠道,安排资金扶持,使项目区2640人实现脱贫。截止目前,按照人均年收入3140元标准,经过统计梳理,已经达到脱贫标准的人数为353户1071人,占全年脱贫任务的54.95%。

(3)按照中央提出的通过选聘生态护林员解决部分建档立卡贫户实现脱贫的要求,下达中央财政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500万元,选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在5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每人每年按1万元管护补助进行发放,真正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就地转化为生态保护人员脱贫的总体目标。全县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将任务分解落实,选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方可担任生态护林员,目前。选聘5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事生态护林员工作已落实,自2016年11月全部上岗,待遇落实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再增添脱贫人数1630人,累计完成生态脱贫2701人,可完成全年脱贫任务的139%[3]。

(4)持续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共计投资185万元。对两个挂钩帮扶点加大泡核桃种植规模,种植核桃67000株。建设安装太阳能342套、节柴灶352眼。组织开展了2期核桃、板栗技能培训。在两个挂钩帮扶村委会各新增常年专职护林员10名,工资与现在聘用的650元/月标准持平,实现20个家庭91人脱贫。投入资金10.6万元,完成挂钩点村委会的林区道路硬化。投资78万元建设8个党群活动场所和森林管护站点建设,达到一房多用的功效,实现满足贫困群众各项事务活动需求有突破。林业局干部职工65人,严格按照“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深入贫困户调研走访,回访核实79户219人,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一户一策或一户多策,动真情、献爱心,对挂钩联系点寄宿制小学87名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对挂钩点贫困户送化肥(尿素)24.4 t,为贫困户提前准备2017年春耕生产物资做了实事,力争2017年所挂钩帮扶贫困户全部脱贫。

(5)及时对接,加大力度,争取生态脱贫取得新进展。2017年度计划通过生态补偿脱贫2748人,预计共计投入资金8485万元,其中:市级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330万元,完善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53万元,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00万元,清水海水源区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0万元,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469万元,天保工程资金333万元。同时,将争取更多项目和资金支持,使项目区2748人实现脱贫。

(6)完成四个百日会战涉及林业各项工作方案编制,梳理了各个百日的工作目标和任务[4]。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林业生态补偿补助标准过低

从2011年实施天保二期工程以来,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执行,一直沿用至今,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价上涨对补偿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不足以弥补林权所有者或经营者因保护重点公益林而付出的经济代价,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与国家需要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重点公益林的保护效果。在这一基础上,再次提高补助标准显得尤为迫切。

3.2 项目资金难以足额到位

由于县级财政收入的贫乏,县级公益林的的补助资金难以落实,比如县级2.6万亩公益林生态补偿,按照15元/亩标准,所需资金39万元县级财政无力承担。

3.3 短期难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衡量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项目效益发挥周期较长,林业项目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非常小,许多造林项目很多年都无法见效,比如退耕还林,寻甸县最早实施于2000年,至今群众基本没有看到经济效益,16年期限的国家退耕还林面积补助大部分已经结束,很多农民的现有耕地面积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多年来都靠国家补助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

4 生态脱贫的对策与工作计划

4.1 引导结构调整,保障提高家庭收入

全县宜林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林地利用率、产出率较低,盘活林地资源,在提高林农收入方面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部门一是引导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培育林下产业,鼓励和培育林下经济示范户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引导贫困人员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家庭收入。二是鼓励林权抵押贷款和缴纳森林保险。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引导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解决贫困家庭创业发展资金难题。鼓励广大林农缴纳森林保险,有效减少自然灾害等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指导科学化种植。县林业局与昆明市林业局、昆明市林业技术学校、省市科研院所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定期深入贫困家庭较多的村组传授科学管理技术,引导群众掌握种植、修剪、防旱、防冻、病虫害防治等济林管理技术,帮助林农科学化种植,提高林地产出率。

4.2 林业项目产业与经济林产业推动脱贫

(1)利用上级返还的森林植被恢复100万元,用于柯渡、鸡街两镇2.5万亩板栗病虫害防治,力争板栗提质增效,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

(2)依托干果经济林基地项目建设,寻甸县在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产业方面向贫困户倾斜,为全县15349户贫困户免费供应苗木38.37万株,并提供信息、科技培训等,扶持贫困家庭大力栽植核桃、板栗、花椒等林产品,发展经济林产业。

(3)计划完成干果基地核桃提质增效项目2万亩,2016年已完成1万亩,2017年计划新增1万亩。

(4)通过完成绿色廊道建设5000亩,按照700元/亩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350万元。

(5)通过完成基础设施防火通道建设200 km,覆盖11个乡镇(街道),将争取资金400万元。

(6)将加大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力度,2017年新增3000套、按照1000元/套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300万元;节柴灶5000眼,按照400元/套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200万元;太阳能路灯6000盏、按照1000元/盏补助标准,将争取资金600万元。

参考文献:

[1]寻甸县林业局.寻甸县林业局2016年度低效林改造任务作业设计[R].寻甸:寻甸县林业局,2016:5~7.

篇6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干部管理在促进干部作风大转变上求实效。按照“作风大转变,经济大发展”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一是建立健全机关内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培训、车辆管理、物品采购、来客接待以及财务审批、议事决策、上班签到、下乡签名、挂牌上岗、限时办结等机关内务管理制度,力求用制度来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确保了有人干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

二是建立健全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今年,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下乡走访群众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列入干部职工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周调度、月考核,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职工绩效工资挂钩。深入实施“1121”工程,即干部职工每月下乡不少于10天,每次下乡走访农户不得少于10户;每位干部职工所联系的农户每月走访不得少于2次,每户农户的家庭主要成员每月走访不得少于1次。到目前为止,共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筹集帮扶资金15万元,帮扶群众13人,为民办实事11件,解决问题21个。

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服务群众制度。在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的同时,继续在全乡开展乡村干部“大下访”,党政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下乡服务群众和“一杯热茶、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句承诺”“四个一”活动。不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督查考核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实效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处理不落实的人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宗旨观念。

(二)抓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产业优势上鼓实劲。

一是抓农业产业提升。立足特有的气候和产业优势,乡党委、政府按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理念,着力培育柑桔特色产业。一方面,以品种改良为契机,引导和鼓励桔农因地制宜地发展四季小水果、油茶和楠竹,努力提高四季小水果的比重,逐步形成树种、品种合理搭配,上市时间又相互交错的农业产业格局。另一方面,以提升柑桔品质为重点,以推广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为重要手段,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科技含量,使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黄板粘杀、地膜保水反光和节水灌溉等实用技术在全乡得到普及。今年来,聘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市驻乡科技特派员、本土专家举办柑桔栽培新技术免费培训班1期,培训人次达800人;新建精品柑桔园基地500亩;完成柑桔品种改良150余亩;发放柑桔大小实蝇防治补贴资金9万余元;新发展小水果600余亩;完成枫联、焦坪、山口等村油茶低改1220亩;完成大垅、玭珠等村楠竹新造及低改440亩。

二是抓休闲旅游业提质。以东江湖创国家5A级景区为依托,充分发挥我乡水陆两便、青山秀水、花果飘香、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生态优势,以休闲旅游大提质为抓手,不断丰富旅游内涵,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区。一是做特“吃”的文章,就是要增强饮食的诱惑力。在整合本土特色菜肴的同时,还要针对游客的饮食习惯,挖掘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形成不同菜系的菜谱,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使游客在不仅能够吃尽本土的美味佳肴,还能享受到浓浓的家乡风味。二是做活“水”的文章,就是要走好水路。发挥东江湖无与伦比的水资源优势,借鉴桂林、千岛湖等旅游胜地的成功做法,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大力开发安全性能较高的水上娱乐项目,配套完善水上摩托、湖中垂钓、游湖观景等设施设备,让游客在留得住、玩得开心。三是要做精“山”的文章,就是要唱好山歌。一方面要不断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集采摘、品果、观园、漫步于一体的农家休闲游。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与发展农家休闲游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两项产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家游业主转变经营理念,开阔经营视野,大力开发开心农场,努力把网络游戏变成现实,让游客在休闲的同时得到体验,在体验中多一份牵挂,多一份惦记,老百姓就多一份收入。四是做靓“住”的文章。一是结合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大力实施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努力实现环境卫生全面提质;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体味乡土气息的同时,也感受到星级宾馆无微不至的热情与服务;三是对所有农家游进行全面的提质改造,我们将会同旅游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对全乡的农家游进行重新的认定,不断提高农家游的准入门槛,对达标的农家游进行备案登记,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支持,提高农家游的整体水平。

(三)抓城乡环境同治在建设幸福上谋实事。突出村镇绿化,继续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创建活动,努力建设美丽幸福,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强化宣传促共识。为把全乡人民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上来,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在机关、学校、村组、农户深入开展大讨论、大教化、大规劝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城乡环境同治的共识,促进了广大群众文明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目前,全乡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大宣讲、大讨论160余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文明卫生公约等各类宣传资料4200余份,书写张贴各种横幅标语180多条,乡、村两级组织干部群众和在校学生开展规劝和清扫行动20余次,纠正不文明行为300多人次。

二是完善机制筑成果。通过去年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乡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连续两个季度考核名列全市前三名,乡村面貌着实改善,群众甚为赞许。要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为加强对城乡同治工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乡直机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环境同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委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乡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各部门联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党员包户”的包干负责制。乡与村与部门、村与组、组与户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村、各部门分别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完善投入机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村民主体”的原则,采取以奖的方式,大力支持村级环境整治。乡本级财政今年预算安排6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乡环境同治工作;要求各村每年投入城乡环境同治资金不得少于2万元,形成市奖励、乡配套、村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三是完善考核评比机制。继续实行月安排,季考核、季通报、季奖惩兑现制度。将城乡环境同治工作列入年度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与乡村两级干部职工、各村职业化干部的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将季度考核结果与市、乡两级奖扶资金挂钩,做到奖优罚劣。考核范围向纵向延伸,由过去的乡考核村向村考核组、组考核户延伸,考核结果层层上报,层层公示,级级兑现。同时,乡党委、政府将村镇绿化作为今年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的重点,实行专项考核,制定了专项考核奖惩办法。

三是以乡带村促统筹。乡党委政府以集镇整治成果为基础,积极开展羊场植绿活动,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一是注重领导。为切实巩固集镇整治工作成果,乡里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顾问,乡长任组长的集镇整治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集镇环境整治的组织实施,着力打造靓丽羊场,并安排了2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目标管理考核。二是保障投入。为实现集镇区的洁、净、美,以植绿羊场为重点,积极开展“植绿羊场、点亮羊场、洁净羊场、文明羊场”四大工程。目前,乡财政已投资15万余元用于羊场街道的绿化、亮化、净化工作,在集镇区街道两旁和单位院落种植桂花树、樟树、卷叶白兰、木芙蓉等500余株,新增公共绿化地2500余平方米;购置大小生活垃圾桶、果皮箱200余个;集镇区主街道、背街小巷安装路灯30余盏。为确保集镇整治工作长效性和常态化,乡党委、政府建立健全了集镇区卫生管理责任制,积极推行门前五包责任制、卫生日保洁制、文明卫生户评比制。目前,集镇区垃圾乱倒、果皮乱扔、商品乱摆、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现象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干口称赞,成为城乡环境同治的样榜点。通过植绿羊场行动的开展,全乡迅速掀起了村镇绿化。目前,全乡完成通道绿化50.6公里,完成绿地面积2500平方米,完成荒山及迹地更新造林830亩,共种植枇杷、柑橘、木芙蓉、桂花树等绿化苗木1万余株。

(四)抓统筹协调在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出实招。

一是坚持计生工作不松动。以开展春季计生集中服务月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政策宣传,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干部职工、职业化村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工资和年度评先评优挂钩,使乡村两级干部抓计生工作成为一种常态,当成自己的责任。突出计生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社会抚养费征收、“三查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力度,2013年春季计生服务月开展以来,全乡共落实“四大”手术17例,其中落实上环7例、结扎9例、流引产1例;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18万元,为任务数的45%。

二是坚持安全生产工作不松懈。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等安全责任,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开展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宣传,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火险期实行野外用火报告批准制,有效杜绝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完善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预案,重点抓好非煤矿山、水上、陆上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工作,今年来大小安全事故为零。

三是坚持综治工作不松手。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超前化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建立和完善群众接待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做到有诉必答、有求必应,有效化解了积案,理顺了群众情绪,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全乡事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0%。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了治安巡逻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了重点区域、重点地段的巡查、监管、整治,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四是坚持项目建设不松劲。今年,乡党委、政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行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建立项目建设联动机制和项目推进协调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政府老办公楼改造工程、卫生院扩改工程项目、黄桥株树垅大桥绕道工程、东清公路通道绿化工程等已全面完工;水果批发市场二期工程、乡集中供水工程、矿山废渣治理工程、清长公路硬化工程、玭珠引水工程等已正在加紧施工;清西汉冲头码头工程、枫联下坑码头工程、大垅新、老上组道路改造工程、加田耕地整理项目、代头村石漠化治理项目等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乡村两级财政脆弱,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

二是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柑桔虽有规模、有品质、有名气,但没有过硬的品牌,实现品牌化经营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销售始终是柑桔产业化建设的一条短脚。虽组建了柑桔专业合作社,但难以规范运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三是全乡缺乏处理垃圾的填埋场或中转站,垃圾处理成为一大难题。

四是休闲旅游大提质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支持。

三、下段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创新举措,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强力推进“一户一产业”、“一户一产业工人”工程,努力实现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

三是进一步抓实项目建设和争资立项工作。

四是进一步关注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民生100工程。

篇7

今年是新一届班子开局之年,是县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之年,同时又是宏观形势特别复杂严峻的一年。做好一季度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对于增强信心,提振士气,树立班子新形象,夯实全年工作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回顾总结一季度工作,我觉得可以用三句话作简要评价:

第一句话,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县乡换届,进一步提升了县域发展思路。我们把抓好县乡换届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组织原则,严明换届纪律,圆满完成了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整个换届过程风清气正,党代会换届风气测评满意度达98.89分,排在全市第二位。通过换届选举,我们不仅选出了新班子,还选出了好风气,选出了团结干事、务实创业的好氛围。特别是通过县九次党代会和县“两会”,我们把“田园”作为区域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品牌写进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进‘两区’建设、全力打造‘田园’”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三个翻番、三个前列”的奋斗目标和“两区”建设“56789”核心指标,进一步提升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目标。换届工作完成后,我们迅速组织开展“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这项活动作为加强换届之后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推动工作落实的总平台、总载体、总抓手,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为民办事,形成了讲发展、讲干事、讲团结的浓厚氛围。从今天交流汇报情况看,各乡镇、部门都理出了年度工作要点,落实了今年的实事项目,各项工作抓得比较到位,有的已经取得成效,体现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和精神状态。

第二句话,我们有效地克服了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实现了经济总体平稳运行,开局良好。总结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困难突出、运行趋稳、趋势向好”。首先是“困难突出”。年初以来,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给我们带来很大困难。1-2月份,全县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1.8%,规上工业总产值只增长0.3%,工业用电量大幅下降49.2%,创出了近年工业发展的新低。在融资难、招工难、办证难以及外部市场疲软、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等多种困难挤压之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显著增加。同时,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也面临持续低温多雨天气和物价持续上涨的多重挑战。其次是“运行趋稳”。面对困难,我们从2月份开始,迅速开展“进村入企办实事”活动,全面启动“项目攻坚年”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企业、项目抓调研、办实事、解难题,较快扭转了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运行态势逐步趋稳。1-3月份,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19.7%,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9.6%,增幅分别比1-2月份提高17.9个百分点和19.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保持并驾齐驱的良好态势,分别增长了25.6%、15.5%、31.6%,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关键作用。12个重点新建项目开工6个,开工率达50%,这在近几年是最高的。特别是我们举办第五届中国茶商大会•银猴茶叶节、恢复县制30周年庆祝大会,吸引了全国各地茶叶界专家、茶商、媒体走进,帮助吆喝、销售茶叶,使茶产业在受低温多雨灾害性天气影响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保持了销售好、价格优、人气旺的良好势头,茶叶总产值增长14.2%,实现了稳产增收,促进了农业平稳发展。再次是“趋势向好”。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增幅都在逐月扩大,工业用电量降幅在逐月缩小,地方财政收入从1-2月份下降15.8%扭转为1-3月份增长10.0%,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渐趋活跃,存贷比提高1个百分点。所有这些表明,虽然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但运行态势已逐步趋稳,趋势逐步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第三句话,我们扎实地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实现了全县大局的和谐稳定。一季度,全县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既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又要做好春节、全国“两会”、省“两会”、市党代会等重要节点的社会稳定工作,我们自身也处在县乡换届的敏感时期。面对繁重的任务,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稳定是硬任务”的意识,深入开展“民情地图”促服务专项行动、“进村入企办实事”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特别是各乡镇、部门和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千方百计化解矛盾纠纷,坚决落实稳控责任,社会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有效破解了一批难题,化解了一批矛盾,实现了总量稳步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稳步提高,去市赴省进京上访量大幅下降75%以上,而且第一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实现了零进京集体访、非正常访,确保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这些成绩值得充分肯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宏观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复杂,我们肩负的任务和面临的困难仍然很多。一是项目投资方面,一季度只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的19.4%,还有相当一部分项目面临着落地难、融资难、推进难、政策处理难等突出问题,攻坚任务非常艰巨。二是企业生产经营短期内难以彻底恢复正常,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用工难,克服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三是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明显影响和制约着群众增收、民生改善、社会消费,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百姓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四是社会矛盾化解仍然面临较大压力,积案化解难度增加,维护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以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全力以赴推进二季度工作

对全年工作来说,二季度是狠抓落实、加快进度的关键。二季度工作抓实了,进度上来了,三季度就能乘势而上,工作就能赢得主动,完成全年工作就有良好基础。因此,县委、县政府要求,二季度工作要锁定一个目标,就是要确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突出一个要求,就是要集中精力抓落实,千方百计破难题,全力以赴促进度;重点要“深化一个活动、推进两项攻坚、打好两场硬仗、落实五项工作”。

(一)深化一个活动。就是要深入开展“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活动总体部署,4-6月份进入“为民办事、破解难题”的关键阶段。要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切实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前一阶段,大部分乡镇、部门都非常重视,但也有一些乡镇、部门存在突出问题,没有真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全年各项工作的总载体、总抓手、总平台的高度来定位,没有真正认识到“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十项内容,几乎包括了全年各项重点工作,抓“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抓工作落实,就是抓中心工作。一些干部甚至认为开展活动是“搞形式”,是“务虚不务实”,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我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活动效果必然打折扣,各项工作也要受影响。各乡镇、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率先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把“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结合工作求实效,无论是解放思想大讨论、党性法纪教育、感恩教育等务虚层面的内容,还是项目攻坚、矛盾化解、服务企业、“民情地图”促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务实层面的工作,都要一项一项细化活动方案、一项一项认真抓好落实,真正做到“虚实结合、虚功实做”,切实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着力点放在统一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推动工作落实上来。二是解放思想要到位。应该说,前一阶段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明显问题,突出表现为“四热四冷”,即“上面热、下面冷;部门热、社会冷;领导热、群众冷;表面热、实际冷”,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广度、深度、参与度都有待于拓展和深化。因此,下一阶段工作中,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真正把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发动起来,让更多干部群众参与进来,真正形成大讨论的浓厚氛围。尤其要把解放思想大讨论与“田园”战略体系调研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形成一批思想认识成果、调研成果和政策成果,为年中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的胜利召开提供思想基础和政策支撑。三是破解难题要到位。通过前期的全面调查摸底,目前已经梳理出五大类186个难题,包括项目推进类51个、企业生产类19个、农村发展类102个、社会稳定类4个、发展环境类10个,此外还有108件积案。这些难题,要逐一交办、定期督办,每个难题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解决时限,严格执行销号制,破解一个,销号一个。这项工作,请劲松同志牵头负责,活动办公室协调落实,两办督查室重点督查,切实把破解难题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关键标准来落实,力争二季度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四是实事项目要到位。为民办实事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活动内容。目前,各乡镇实事项目已经确定,在前一阶段走访调研中,各级领导干部也为农村、企业落实了一批实事。这些实事项目关系民生,关乎民心,必须一件件抓实、抓出成效,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二)推进两大攻坚,就是推进项目攻坚和矛盾化解攻坚。

关于项目攻坚问题。要牢固树立项目立业的意识,按照“项目攻坚年”活动的部署,全力以赴抓前期、抓开工、抓推进、抓保障,在二季度形成举全县之力抓项目攻坚的。一要坚持“敢”字当头,面对确下下来的项目,必须坚定不移狠抓落实、抓推进。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于负责,面对存在的难题,要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思多想“怎么办”,努力寻找破解难题的新办法新思路。二要坚持“快”字为先,把加快进度作为第一要求,牢牢把握开工、推进、竣工、投产等关键环节,全力以赴,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毫不懈怠的态度,开足马力,全力攻坚,努力在第二季度形成发展加速度,努力在项目建设进度上出形象、见实效,确保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三要坚持“实”字为本,进一步完善“县级抓重点项目、乡镇抓实事项目、村级抓增收项目”三级联动抓项目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领导责任,细化推进方案,特别是项目建设中突出存在的土地指标、政策处理、项目融资等难题,要一个一个现场办公,及时破解,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各重点项目联系领导4月份要全部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每个月要定期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亲力亲为、真抓实干,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

关于矛盾化解攻坚问题。关键要抓好“两头”:一头狠抓初信初访,切实减少矛盾增量。各乡镇、部门要切实负起“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初信初访化解工作,切实守好自己的门,看好自己的人,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一头狠抓积案攻坚,切实减少矛盾存量。要坚决落实积案领导包案负责制,对梳理出来的108件积案,要严格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机制,挂牌督办,限期结案,最大限度化解一批积案。今年是党的十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我们必须把矛盾化解工作贯穿全年,强化忧患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当前重点要抓好两方面工作:一要结合“民情地图”促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调解专项行动,全面排查不稳定、不和谐、不确定因素,掌握重点区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落实好化解稳控责任。这里还要突出强调的是,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已经建成的要抓好规范化建设,没有建成了的要抓紧建设,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整合资源、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确保人员、场所、经费、机制“四个落实”。二要在4月份和8月份全面开展“民情纠纷化解月”和“积案攻坚月”活动,面对面、点对点地解决问题,提高积案的化解率,促成案结事了,解决一批积案。

(三)打好两场硬仗,就是要坚决打好整治违法建设和松阴溪、小港流域禁砂这两场硬仗。

关于整治违法建设问题。通过去年年底集中整治,违法建设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这项工作远没结束。城郊农村仍有大量违法建设没有处置,社会非常关注,群众也在观望。这项工作,现在的关键是要突出一个“快”字,4月份必须启动,二季度要取得明显成效。如果再久拖不决,违法建设之风还会死灰复燃,群众不满情绪也会滋生蔓延,给处置工作造成更大被动。因此,第一,政策要尽快出台。要抓紧制定和出台农村“两违”处置政策,并选择几个有典型代表的村,尽快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工作组,尽快进驻村里开展处置试点工作,工作组、乡镇、村联动处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处置政策,尽快形成试点工作经验,为全县面上处置违法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要通过政策宣传和集中试点,给社会一个清晰信号,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必须令行禁止,已经发生的“两违”问题必须坚决处置。第二,工作要尽快开展。要尽快开展农村违法建设大排查、大整治,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特别是各乡镇要切实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全体乡镇干部要迅速行动,结合“民情地图”促服务工作,进村入户,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村级干部的积极性,全面调查排摸违法建设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作用,该处置的主动处置到位,该拆除的坚决拆除到位,该查办的必须查办到位。对少数顶风作案、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和重点工程建设、群众反应强烈、侵占耕地以及党员干部参与违法建设的,必须坚决果断予以处置。原来的工作组要继续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处置工作一日不结束,工作组就一日不撤退。第三,机制要尽快建立。整治违法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处置任务重的乡镇要成立违法建设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抓紧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防控体系,落实农村、乡镇、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对疏于管理产生新的违法建设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同时各级党员干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强化正面引导,不利于处置工作的话不说,不利于处置的事不做,自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关于松阴溪、小港流域禁砂工作。完成松阴溪、小港流域禁砂工作,这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硬任务,也是打造“田园”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首先,目标要锁定。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确保在7月1日前全面完成禁砂任务。其次,决心要坚定。这项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不管千难万难,必须坚定决心,全力以赴地确保完成任务。要彻底摸清采砂点数量、经营人员,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利益团体,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倒排工作时序,坚决禁采到位。禁砂办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把握关键节点,加强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各乡镇要切实负起辖区内禁砂工作责任,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再次,社会要稳定。要做深做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强大舆论声势,最大限度争取社会支持,减少工作阻力。要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和突况应急预案,做好涉法涉诉、维稳、安全保障工作。同时,要落实好机制砂生产,保证市场秩序稳定。

(四)抓好五项工作。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培育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民增收、防灾减灾、计划生育等五项工作。

1.关于培育生态产业。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大力加强政策研究和宣传落实工作。县委常委会已经审议通过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意见,这两项政策要尽快出台,切实抓好宣传落实。县委、县政府将在适时召开工业大会,进一步营造举全县之力扶工、兴工、强工的氛围。同时,要抓紧制定“总部经济”、“回流工程”、旅游产业、物流产业等专项政策,努力打造政策洼地,切实加大生态产业培育的政策力度。二是大力推进“四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县委常委会已经明确了集聚区管理体制,集聚区管委会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推进集聚区一期(园区五期)和赤寿生态工业区建设,做到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同步推进,切实加快工作进度。特别是赤寿生态工业区项目,是关系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关系整个“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项目,必须集中全县之力、集中一切有利资源,全力以赴加以推进。4月下旬要召开征迁动员会,工作组在“五一”前进场摸底,全面开展工作。同时,要大力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建设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坚持一二三产协调发展,做好“抓一接二连三”文章,打造一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发展一批“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开心农场”。要扎实推进箬寮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力争新启动创建一个4A级景区,尤其要把休闲养生基地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尽快开展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要加强全县旅游策划、景区(点)规划编制工作,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旅游项目有实质性进展。三是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要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认真落实新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体系,明确目标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全面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力求在引好商、招大商上求突破。四要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推进不锈钢熔炼重组项目,加快实施工业园区“煤改气”项目,切实抓好科马公司上市的全程服务。同时,毫不松懈地抓好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和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坚决禁止销售和使用违禁农药,提高产业安全水平。

2.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要围绕打造“田园”的战略部署,按照“建设田园乡村”的要求,把“田园”的理念有序融入到乡村建设的空间布局、建设形态和文化景观中,树立“村在田中、村就是园”的建设理念,把松古平原作为一个大田园,把乡村作为一个独特景观来打造,努力建设一批富有田园韵味的美丽乡村。当前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抓整治。要把环境整洁作为最基本要求,深化“三沿”整治行动,加大农村环境保洁力度,抓好村庄整治,优化人居环境。县农办、各乡镇要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硬任务,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抓出成效。二要抓重点。要重点抓好中心村、乡村风情特色村建设,加大对原生态乡村旅游潜力村的保护性开发,要素资源要更多地向中心村、乡村风情特色村倾斜。通过3-5年的努力,真正打造一批具有田园特色的中心村、特色村。三要抓提升。要坚持“控面提质”,抓好旧村改造的品质提升,努力在村居建设的精品精致和品位特色上做更深更细的文章。县旧村改造办、县农办、以及建设、国土、文化等职能部门要坐下来、静下心来,一个村一个村地完善改造方案,扎实稳妥地推进改造提升工作。四要抓转移。要尽快修订完善异地转移农民安置政策,尤其要抓紧研究出台公寓安置和“三置换”改革的政策措施,有重点、有秩序、有梯次地推进农民异地转移,更好地引导高山远山、地质灾害隐患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行政村整村搬迁和自然村撤并。

3.关于加快农民增收。80%人口是农民,农民增收始终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抓农民增收,必须突出一个载体,就是市委、市政府今年开始实施的“农村发展六大行动计划”。这是“农民增收六大目标”的升级版,包括生态农业推进、农民收入倍增、公共服务均等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民素质提升、农村体制创新等六大计划,内容更加丰富,要求也更高。今后“三农”工作就是围绕这六大计划来考核,各乡镇、部门要牢牢把握。必须突出一个抓手,就是要全力以赴推进特扶项目。这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最大推力,今年又是实施特扶项目的关键年、攻坚年。前段时间,市委卢书记到调研时,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最大努力争取实现“三年项目、两年完成”。下半年,省政府还将对特扶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审计。这项工作,请劲松、卫亮同志高度重视,县农办、增收致富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有关乡镇、部门、单位要切实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力争在年内基本完成特扶项目建设任务。必须突出一个重点,就是要加大力度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扶持,去年全县所有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超过2500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我县低收入农户自我造血能力仍然很弱,增收基础很不扎实,如果没有后续的扶持措施,相当一部分低收入农户可能返贫。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毫不松懈地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切实强化帮扶举措,真正实现低收入农户能脱贫、不返贫,确保年内70%以上低收入农户收入超过4000元。

4.关于防灾减灾工作。二季度是野外农事、林事用火频繁,森林火灾高发期,同时防汛抗旱工作也将摆上议事日程。防灾减灾工作从来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半点松懈和侥幸心理。各乡镇、部门务必紧绷防灾减灾这根弦,立足防大汛、抗大灾,未雨绸缪,加强预警,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动员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切实把各项防灾减灾工作做在前、做充分,做到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5.关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必须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当前要着力抓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今年我们启动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继续深入实施“标创工程”,这项工作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第二,当前是外出、外来人口流动极为频繁的季节,加强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工作,特别是落实流动人口“三查”和长效节育措施,尤为重要。各乡镇、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排查,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动态,最大限度堵住计划外生育的漏洞。

三、强化举措,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全县上下要紧紧围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要求,牢牢把握“快中求好”的工作基调,强化工作举措,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1.要突出重点抓落实。各乡镇、部门要强化“抓重点、重点抓”的意识,围绕全年的重点工作,尤其是“五个第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点项目、实事项目、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化解矛盾纠纷等任务,结合目标责任制,做到思想再统一,目标再明确,任务再落实,切实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要秉承狠抓落实不动摇、坚韧不松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以推进重点工作带全面、带整体,以攻克难点工作促推进、促提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干、时时有进展。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切实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篇8

近年来,光泽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紧紧围绕“中国生态食品城”要求,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关乎未来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希望工程,一项百姓拥护、全民积极参与的民生工程来抓,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成为全省首批列入“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5个县市之一,并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6年10月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命名。在此基础上,光泽县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经过3年的巩固提升,目前我县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要求。现将光泽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保障先行,夯实创建基础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环保、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重点工程、任务和建设指标逐一分解落实到各成员单位,为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健全规划引领机制。本着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我县编制印发了《福建省光泽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6-2020年)》,对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进行了严密细致的定位和划分,明确了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的总体目标任务及建设重点。

(三)健全全民参与机制。为充分调动全县上下围绕创建、投身创建、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我县采取层层动员、层层造势的方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和平台,以“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月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基地”为契机,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条件、方法步骤,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上举措有效增强了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提高了干部群众对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生态文明创建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全面推进,强化创建举措

(一)突出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1.生态食品业加速扩张。2018年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武夷)生态食品博览会暨生态食品产业发展之路研讨会,在同行业率先制定生态食品团体标准,成功创建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生态食品公共品牌效应加快显现。圣农集团迈向更高质量发展,肉鸡饲养规模继续领跑亚洲,圣农第二祖代种鸡场、圣维兽药疫苗、肉鸡加工五厂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圣农首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实现新突破。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承天金岭药业成为全省首家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医药集团合作共建福建(光泽)中药产业园,中药炮制生产项目顺利投产。其他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武夷山”矿泉水连续三年入选厦门“9·8”投洽会唯一指定用水,现代渔业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武夷瑞泉山泉水加工项目稳步推进,酒、茶、油、粮等精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产值94.2亿元,增长18.8%。

2.产业支撑逐步显现。认真落实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和“七大产业”规划,现代农业继续领跑,生物产业厚积薄发,健康养生产业欣欣向荣,先进制造业、旅游产业稳步推进,数字信息、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2018年绿色产业实现产值103.89亿元,增长18.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绿色产业重点项目20项,总投资124.83亿元;推动企业技改升级,4家省级工业新增长点企业新增产值15.85亿元。推进园区开放开发,金岭污水处理厂建成,园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入驻企业9家,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在省级开发区中居全省第9位、全市第1位。

(二)开展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实行“双河长”制,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抽调相关部门19位业务骨干作为专职人员,全县共有县、乡河长、副河长40名。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电鱼、毒鱼和采砂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二是推行“绿水维护补偿”机制。16座流域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已投入运行,实现水质监测数据24小时联网传输和预警,2018年底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对各乡(镇)管水护水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这项新机制推行以来,充分调动了全县上下管水护水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流域水质的改善,也多次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并被央视一套、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三是强化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项目建设,建成投运后污水日处理能力提高至3万吨,将极大提高我县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日常管护,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5.5%。四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深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检查行动,对上级通报的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分解下达至有关乡(镇)和部门,逐一落实、整改到位。完成西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网修复、警示牌设立和监控安装,完成全年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开展饮用水源及备用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定,肖家坑水库饮用水源及供水管网已全面完成,并实现城区供水。五是加强企业废水污染治理。督促中联纸业投入近300万元完成造纸废水深度治理,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目前和顺工业园、金岭工业园工业废水均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2.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开展燃煤锅炉提升改造。2018年完成圣农饲料五厂25吨燃煤锅炉集中连片供热项目,配套脱硫、脱硝和在线监控设施,取缔原有4台燃煤小锅炉,实现圣农饲料四、五厂连片供热。中联纸业、佳和纸业完成锅炉技改,新上布袋除尘及脱硫设施,泽农生物完成生物质小锅炉改造,确保锅炉废气达标排放。二是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全面排查全县范围内油气污染排放情况,督促加油站配套油气污染治理设施。目前,全县17家加油站已全面完成油气回收装置安装使用工作,13家加油站完成地下油罐防渗改造工程。三是实施工业废气污染整治。整治“散乱污”企业,2018年共查处万桂荣塑料加工厂、一枝花有机肥厂、上官石材店、万顺石材店和春成鸡毛加工厂等5家涉及“散乱污”废气排放企业,并全部关闭取缔。督促圣农及下游产业链10余家重点企业投入5000多万元,对运输、仓储、生产、治污等环节异味开展全过程治理,有效减轻我县城区及周边空气中异味。同时,圣农小镇和城区两座恶臭气体自动监测站建成投用。四是整治城市面源大气污染。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武林路和火车站重点区域23家餐饮店配套油烟治理设施,推行联审会商机制,督促新开办的120余家餐饮店按要求完善油烟治理设施。加强建筑施工扬尘监管,全面排查在建工程项目,督促落实洗车台、喷淋和雾炮机等抑尘设施,规范渣土清运。同时,加大城市道路保洁力度,严控道路扬尘污染。五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积极推进传统燃油公交车更新,2018年更新22辆新能源公交车,全县88辆出租车辆已全部更换为油气双燃料动力车型,进一步减少尾气排放。建成机动车尾气自动检测站,推进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工作,货运车辆的年检、年审和环检实施“三检合一”, 严厉查处柴油货车等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

3.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积极配合市环保部门完成3家重点企业用地调查和信息采集。根据省厅要求,协助闽北地质大队完成全县29个农用地土壤采样点位核查和25个点位水稻采样送检,完成率达100%。二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制定了《光泽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和《光泽县农药使用零增长2018年工作方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等技术,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三是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业危险废物方面,县污水处理厂、圣农公司、美迪化工及凯圣生物质发电等4家公司和县环境监测站及疾控中心实验室都已按要求做好危废暂存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医疗废物监管方面,辖区内159个医疗机构及保留的16家养猪场医疗废物均按要求做好暂存与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率达100%。

(三)注重建管并举,提升城乡生态品质

1.城市品质更优越。“水美城市”建设点线铺开,新增梅树湾、砂坪溪、西溪、和顺片区滨水景观带5公里,水城交融的生态线加快形成。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全省前头,实验小学圣农分校投入使用,卫生院、派出所、游客服务中心完成建设,停车场、路网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上榜“中国特色小镇50强”。市政便民体系更加完善,2018年北溪水厂投入使用,改扩建老旧供水管网8公里,新增公共停车位207个、公厕6座;新改建城市道路10公里,砂坪溪南路实现通车,中山南路、坪山路“白改黑”有序实施,新汽车客运站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城市面貌明显改善,中山台公园加快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境卫生保洁扩面提质,“随手拍”广泛使用,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县城。

2.乡村治理深入推进。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生日宴”问题专项治理经验在全市推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深化“万人保洁”机制,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常态化治理,2018年新改建三格化粪池2100户、农村公厕14座,10个村通过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验收,农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县7个涉农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全县有省级以上生态村45个、市级生态村3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占全县行政村的98.8%。

    (四)积极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实践富有成果。贯彻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平台,改革经验成效受到中央深改办、国家审计署、央视等国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率先建立“绿水维护补偿”机制,推行全流域水质考核管理,从源头保护水资源成为全县共识。完成全国首个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利总体方案编制,特色水文化品牌加快树立。“河长制”组织网络覆盖全县大小河流,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入选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试点县。

三、坚持巩固深化,拓展创建深度

一是壮大规模促集聚。突出做强做优生态食品产业,促进生态食品产业与“七大产业”互促共融,着力构建富有活力的绿色产业体系。整合优势资源,探索推进生态食品产业发展协作,加快打造集生态食品展示、交易、科研、检测、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易平台,促进生态食品产业“品质化、品牌化、多元化、快捷化”。按照全产业链标准化的理念,加快发展现代绿色农业,支持圣农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提升肉鸡深加工比率和熟食品产能,加快圣农第二祖代种鸡场、肉鸡加工五厂、日圣熟食加工项目建设,为更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先进制造业有机结合,加快现代渔业产业园建设,支持武夷山水新上二期项目并扩大市场覆盖面,推动武夷瑞泉山泉水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提升酒、茶、粮、笋、菌等精深加工水平,延伸食品仓储、包装、配送等产业链,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发展。按照品牌化、规模化的理念,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推进福建(光泽)中药产业园建设,启动实施承天中药提取车间项目,加快建设中药配方颗粒制剂项目;建成圣维兽药疫苗厂,推进实施恒杰生物科技项目,扩大蛇类养殖加工规模,加强生物质提取研发,着力培育新增长点。按照构建全域健康网络的理念,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引导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养身、中医药养身、健康养老等业态,积极开发健康食品、健康医药,树立区域大健康产业品牌。按照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加快发展数字信息产业,推广“互联网+生态食品”模式,推进生态食品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有效整合智慧社区、智慧环保、智慧停车、智慧校园、“雪亮工程”“随手拍”等信息化资源,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坚持“修补城市、修复生态”的原则,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完善公共设施,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施“水美城市”攻坚工程,推动“水美城市”建设与城市开发、民生改善、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实施坪山片区、十里铺滨水景观带,新增滨水景观带6公里以上,推进滨水景观互联互通,着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水美城市”,带动“水美经济”加快发展。实施城市生态修补工程,加强城市片林建设,开工建设九龙峰公园、城北山地公园、城西山地公园、卧牛山公园二期,提升圣农大道沿线绿化景观,推进城市绿化向园艺转变;实施城区“三溪六岸”河道综合治理,完善雨污分流管网,提升餐饮、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强化背街小巷卫生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区生态环境。实施便民设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城南社会停车场及城北、城西货车停车场,新增停车位150个,新改建城区公厕6座;启动城区燃气管网建设,新改建供水管网8公里、排水管网8公里,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