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 15:0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互联网教育的优缺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传统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这个平台,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学习等等各项所需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实现。随着“MOCC”等教学平台和“网络在线教师”这一新兴职业的产生,还真的需要教师这一传统职业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传统教师的专业职能还没有完全被网络所取代。关键是如何来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职能,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利用新兴的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转变角色,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教育资源的开发者和终身的学习者。如果我们主动的适应这场教育变革,仍然沿用传统的“咀嚼-喂养”式的教学模式,那么就会出现“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万事求百度”等现象,更甚者会出现“学生懂得比老师还多,问的问题老师解答不了”等严重问题。那么如何进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呢?首先要分析以下二者的优势与不足。
1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都接受过专业训练,能按照教学论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2)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3)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是互联网教学无法替代的。但是,传统教学也有其不足。(1)以“教师为主”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2)教赞内容受到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限制,教科书式的教学现象严重,严重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3)传统教学是以教室、PPT和黑板为中心,教学环境和教学人数受到限制。(4)教学效果的检查和验收,多采用课堂提问、批改作业和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浪费大量的经历和时间,且只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无法体现。
互联网教学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教与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教育信息,开展交互式的同步或异步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互联网教学方式灵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不受教师与课堂的限制。(2)教学内容多层次、多样化,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3)互联网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计算机应互联网学习和应用的能力,教师要随着信息的更新,随时补充新内容、新材料,以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4)互联网教学中,教师将更多地考虑如何清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课程讲授可以安排得更合理,某些必要的讲解也可以体现在互联网课件中,还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材料,供学生更详细的了解知识点。(5)互联网汇集大量资源,因此,互联网教学能使学生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但是互联网教学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信息量大、资源丰富,受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等限制,学习上可能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加上不懂得应该学习些什么和怎样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很难自主地去进行学习,会使学生陷入学习的盲目性,甚至形成恐惧心理。
2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建议
(1)在传统教学中,应采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模式。充分体现以“学”为主,学与教兼顾,以保证学生学习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能够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与控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在上课前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和控制,这是实施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以学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横向思维能力,课堂重点剖析重点知识点和提供实践操作环境,采用探究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全面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充分师生交互。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师生、生生交互,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性互动,从交互中碰撞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创新的火花。
在互联网时代,不能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各种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将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字:互联网技术;外语教学…;应用
一“互联网+教育”的兴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各个行业,都受到其广泛的影响和冲击。《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备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而“互联网+教育”正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上的应用,人们希冀通过这个模式,合理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跨区域、跨文化、跨学科的信息交流,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协助学生和教师多途径沟通。慕课,微课,云课堂,直播课等,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发起了挑战,这也促使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以及教学模式的优化,来适应新技术的改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上严重依赖于教师言传身教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互联网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
(一)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的缺陷
传统教育主要是围绕着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来进行的,学生们在教室中,依赖书本和教师语法词汇讲解,被动地接受传统教学模式中各类语言模仿和训练,包括模拟造句、对话演练、课堂讨论和演讲等。这种传统的语言培训方式,主要凭借着文字资料与听力资料,通过教师传递给学生,完成知识的传授过程。大量传统的语言练习,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相当的枯燥乏味,相当多的外语系学生,很难完成所有的基础练习,因此,学习效率大打折扣,传统练习的不足,也可见一斑。另外,外语课本和教学材料,都可能存在着资料时效性差或脱离现实环境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许多年前的资料,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容易受到不利影响。虽然传统教学有着不足,但是外语教学始终需要立足于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材,教材不能一蹴而就,教学体系更是多年实践验证所得的精华,因此,传统教育有其固定的优势,而通过互联网技术,则可以弥补传统的教育的不足。
(二)互联网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电子词典、搜索引擎,教学视频及外语视频、交互式外语学习软件,外语学习论坛,网课等。
1.电子词典
外语学习脱离不了字典的帮助,传统的外语学习者习惯借助于纸质字典来查阅生词,拓展词汇量。而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便携式的电子词典,网络在线词典,手机APP词典等,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查阅,从而摆脱传统字典笨重不易携带的弱点,而且诸多电子词典都完整收录了原版词典,准确性得以保证。
2.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带给外语学习者海量的学习资料,而基于搜索引擎基础而实现的实时翻译软件以及语言对比网站的推出,进一步有助于学习者主动获取各式材料。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来教授学生进行学术性的搜索,如何挑选正确的关键词,以及如何在海量的资料中,迅速准确地寻找到需要的内容。
3.视频材料
视频材料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动、直观的优势,相比文字和听力材料,更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给观者更深刻的印象。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外语视频的获得,不再成为一件艰辛的工作,其中既有官方的新闻视频,也有电影电视视频、生活娱乐节目视频、广告视频、个人或者机构拍摄的视频等。许多视频甚至配有双语多语字幕,极大地方便外语学生进入一个外语环境,体验其中的语言和氛围。而视频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时性,也优于传统的音频资料。
4.交互式外语学习软件
交互式外语学习软件的优势在于互动,学习者能够通过软件,即时确认自己学习成果的正确性,或者通过软件中类似游戏的互动环节,进行外语学习。交互式外语学习软件中,也可能包括文字、音频和视频,能够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项能力。目前,许多交互式软件,都存可以通过手机下载,方便学习者随时使用。目前这些学习软件一般能运用在初级外语教学或者单纯的词汇学习中,对于高级或者复杂的外语教学工作,还不能提供充分协助。
5.外语学习论坛
外语学习论坛,方便外语学习者互相交流问题,提出疑问,总结经验,学习教训。通过论坛,大量优秀的学习资料得以互享和积累,能够减少外语学习者自己的劳动量,获得有经验者的帮助。在国内外的外语学习问答网站中,学习者还能够得到母语者的帮助,正确理解语言中的某些特有的用法和现象。
6.网络课程
网络外语课程,是目前发展十分迅猛的外语教学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录播式课程以及实时课程。两者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教师(或者助教)和学生的沟通联系。从而得以让外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得外语学习者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互联网技术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影响了学生学习外语的方式,从而导致教师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思考现代外语教学活动的特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堂外学习外语的可能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课堂听说读写,而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授课技巧、课程节奏和师生互动等方面,有了更多要求。基于网上可以获取几乎所有的资料的前提下,教师的作用,远远不止是一个教科书的讲解人,而应该是知识结构的分解者、内在逻辑的连接者,疑难问题的解决者,学生困惑的解答人。教师需要把知识点,按照知识内在结构逻辑,加以区分整理,用学生更易理解的方式加以展现。可以说,在当今的环境下,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但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梳理,内在逻辑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依旧离不开教师。另一方面,学生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对于知识,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广泛的信息资料的存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这又进一步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互联网,掌握外语的最近动态,这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所以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在思想和技术上两方面的准备。在思想上,做好学生们在信息潮流中对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挑战的准备,更新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跟随时代热点,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技术手段上,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率。虽然互联网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传统教学受到了很大冲击。但是,善于学习新技术的教师,则可以受益于互联网,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
四互联网技术下的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受益于互联网发展,外语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互联网提供了浩如烟海的外语资料,但是其中只有一小部分适合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信息过剩,无法选择,是大部分学生都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择适合外语教学的资料,剔除无效资料,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资料,是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其次,学生们的传统学习习惯,也制约了互联网+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诸多的调查可以发现,网络课程或者学习打卡类APP的学员流失率保持着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不是放任自流,而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外语学习活动,发挥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使得外语教学能够享受到技术发展的好处。此外,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和规律,大量的练习和复习,是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学生们在利用网络资料时,往往只是草草浏览,并不深入分析,这使得学习者失去了大量训练的机会。因此,需要教师加以进一步规范,使之符合外语教学规律。
关键词 互联网+;外语实验教学体系;同传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123-02
1 背景
外语实验教学体系是外语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与时俱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作为保障,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4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提出鼓励学校利用互联网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及平台,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探索新的教育形势下的外语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2 “互联网+”环境对外语实验教学体系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对外语实验教学模式的影响 外语实验教学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实践性、个性化的训练过程,是在原有的专业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训练,她是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传统的外语实验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同时辅以语音室来进行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强调大量背诵单词、跟读、语法和文章,形式多为教师问答、学生回答。这个过程没有突出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拘泥于书本知识,实践性、个性化不足,当语境发生改变时,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教学改革逐步深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大量普及和移动教学环境的不断建设,外语实验教学模式也出现很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实验教W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实验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辅助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大量引进互联网资源,结合社会特点,形成实践性、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外语实验教学模式。
“互联网+”环境对外语实验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使外语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时代迅猛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基于这个理念,外语实验教学需要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等多个教学层次上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互联网+”使外语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国际化,根据当前社会需求,更新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及时引入主流教育技术手段,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编制有特色的实验教材,适应当前外语教学的需求。在现有的实验教学环境与条件下,利用网络大数据环境下的媒体资源,多角度、多方位、多领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统筹发展,建成基础理论训练、实践技能训练、虚拟情境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外语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三个外语实验教学板块的建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基础、实践、创新的专业能力,满足外语学科专业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综合创新素质协调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更好地迎合国际化大发展。
“互联网+”环境对外语实验教学手段的影响 传统外语实验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室或者语音室里,通过教师课本讲授、学生跟读来进行。很多外语院校开办多个类似英语角这样的实践场所,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方式非常局限,有的学生因为发音不好等原因,羞于开口,导致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只能写、不能说,成为哑巴外语。
“互联网+”环境使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外语实验教学中,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多元混合教学方式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方式的主流方向,微信、移动网络学习、虚拟情境实训等方式也正影响外语教学。在“互联网+”条件下,外语实验教学手段形成基于课堂、语音室、同传实验室,辅以网络平台、移动学习平台的新型模式。
“互联网+”环境对外语实验教学评价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改变了外语实验教学的评价形式。传统外语实验教学评价通常是在教师授课完,通过学生的口语练习,对学生做一个笼统的评价;或者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学生与教师互相做一个匿名的评价。这里面掺杂着许多主观因素,做出的评价也很难量化比较,反馈给教师或者学生的有用信息非常有限,更加看不到某个教师或者学生的优缺点。这样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互联网+”环境下,评价会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形式,在教学完成后,通过多种渠道可以得到各种形式的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根据实验教学评价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通过课下的练习巩固专业技能,扬长避短,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以通过网上评价等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分析给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评价。当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虚拟实训系统更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场景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外语实验教学效果。
3 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多层次创新型外语实验教学体系
外语实验教学是一种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个别化训练过程,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与时俱进,适应当前国际化大发展的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外语实验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彻底改变。适应社会需求的外语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科学的、个性的、多元化的、与时俱进的外语实验教学体系作为保障。作为外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外语实验教学针对不同阶段与层次的发展,提出基础理论训练、实践技能训练、虚拟情境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创新型课程体系,以外语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有效促进外语学科的协同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基础理论训练 在这一阶段,课堂上的外语实验教学以基础理论为主,辅以语音室、多媒体,强调大量背诵单词、语法和文章,课堂以教师讲解、学生对话为主;课下,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互联网资源,结合录音、视频、网络课件、资源库和试题库、在线自主学习系统等形式来支撑与巩固外语课堂教学。这种基础理论训练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外语实验教学,目的在于对单词、语法等知识点的扎实掌握。
实践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训练重点训练学生语音、听力、语法、阅读、写作、口语、口/笔译等综合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衔接、组合应用能力。在这个阶段,外语课堂实验教学可以在同传实验室里完成,通过同传实验室的训练,发现自己的薄弱h节,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有针对地在互联网上找到对应的学习资源,可以是微课、慕课视频,也可以找在线口语训练等,这对于培养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这个阶段适合中年级的外语专业学生。
虚拟情境模拟训练 当学生进入高年级,普通的口语训练,包括同传实验室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更进一步的实验训练,这时候就可以辅以虚拟情境模拟训练。互联网上大量的资源可以相应结合进入外语实验教学,教师可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实验资源融入实验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做好模拟训练前的准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视频,进行远程学习、视频学习交流,微信等各种方式更是提供了自主学习的便利。在完成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能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多角度、多形式、多学科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
4 结语
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外语实验教学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更是为新的教育形式下的外语实验教学提出严峻的考验。基于“互联网+”环境构建多层次创新型外语实验教学体系,对促进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多层次创新型外语实验教学体系针对不同阶段与层次的发展,提出基础理论训练、实践技能训练、虚拟情境模拟训练相结合的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创新型外语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以外语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有效促进外语学科的协同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7(1).
[2]袁贵仁.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5-02-12(1).
[3]王菁,谢凌江.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32):132-134.
[4]颜健生.大数据时代高校英语数字化教学的转型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15(3):79-81.
一、互联网教育的进程及其优缺点分析
互联网由于其简便快捷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应用在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开始渗透到社会技能培训、学生的课外补习、大学生学习中,并且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最近几年,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国家对于互联网教育的重视,所以也就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的综合教育中,学校也结合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在图书馆和学校相关的资源搜索引擎中处处都可以发现互联网教育的影子。在社会的各类培训中,网络教育也越来越成为非统招教学的主流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教育,而“微课”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
(一)缺点
在目前微课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微课的推广和实践。本文认为主要问题有:微课的某些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有缺陷,很少有老师能接受微课,还处于比较排斥的态度,因此,能做微课的老师就少之又少了,从根本上说,微课现在的设备还是比较落后,技术处理手段处理比较单一。另外,微课教学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在高校中还未组织相关的活动,微课得不到推广,一味的只靠宣传,所以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二)优势
微课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随意性较强的微课教学,甚至会取得与其理念相反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不同学习阶段的微课应应对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教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对症下药,这样才符合微课理念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此背景下,农家乐的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种植植物、不同的农家乐风格、不同的地区差别、不同的消费人群等等,分别进行不同的微课制作,改变传统教学笼统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本文重点讲述的农家乐微课教学,由于农家乐属于企业类型的技能培训,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学习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多的时间去实地学习,所以这就是用微课来对于农家乐技能培训所具有的巨大市场空间,克服了时间和工作的限制,有效的进行农家乐的技能培训。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及作用
(一)从2009开始,微博由于其传播范围较广,认知度较高的特点,迅速在全国掀开了一股微时代的热潮。随之,微课也就逐渐诞生了。简单来说:微课是指在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的背景下,使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点进行视频制作,然后由老师对于视频在互联网上进行讲述,且视频时间较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然后在实际课堂中将老师讲述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所做的阐述的过程,另外,还包括课前预习、上课期间的思考、课后的联系和反思,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又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主流教学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的主要环节基本相似:课前预习导引、结合课堂实例进行巩固,但是针对性较强,对于时间的局限几乎没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时间来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微课教学的主要类别有:讲述课、实践与理论结合类。对于农家乐的技能培训,前期是对于投资的风险以及收入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后期就是微课制作者将农家乐实际的运行进行讲述,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制作者必须进行与实例的分析来得出结论,三五分钟的视频将重点讲述出来,然后让学习者迅速的将获得的运营经验装进自己的脑子里,在自己的农家乐建设中应用中去。
(二)本文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具体到农家乐的培训中,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学习者本身的;一个是对于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的实践意义。
1、对于学习者本身的意义: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去控制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合理的调配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的效果;可以查漏补缺,针对自己农家乐建设的强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去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关键一点是,上课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以做好实时的温习。在微课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在农家乐人员遇到时间困难的时候,可以实时的去向微课平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合理的建议。
2、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实施微课对于老师在选取课题的范围上、在设计内容的新颖程度上、讲解能力和总结课堂效果的能力上、在拓展老师的知识面上、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发展。而且,在实际的微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锻炼使用互联网分享资源的能力。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农家乐的人员交流农家乐培训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技能培训形式的发展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以前即使是有视频,但是也是时间过于长,重点不够突出,容易使得学习者产生疲惫,长期以往,学习者将不再有学习的兴趣。现在有了微课的平台,又有互联网作为有力的后盾,可以通过集中传播然后资源共享的方式,向广大的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区域网,实现平台交流应用的目的。其中,农家乐的技术培训的微课教学实践也是为未来的技能培训打开一扇门,对于未来的技能培训有很强是借鉴意义。
总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和教育本身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并且在目前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促成了学习者学习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微课教学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的应用与研究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奔走旅游,农家乐也成为了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各地农家乐的基本条件不同,在农家乐的环境和安全等各方面技能还是存在欠缺。根据微课现在取得的良好效果,所以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使用微课教学。而鉴于农家乐的从业人员时间有限、文化层次低、年龄层次参差不齐以及农家乐的经济实力问题,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来学习可以大大的增加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技能知识,下面本文就利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讲述农家乐技能培训的相关问题。
(一)微课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中的好处。
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说是大有裨益,不仅对员工、讲师有着高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农家乐的发展都是锦上添花,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促进员工有效自主的学习
微课一般都是靠短小的视频讲解课程,对于农家乐的培训员工来说,他们不是学生,达不到学生那样一节课集中精力听讲的效果,因此只能靠课堂上精彩的讲说来吸引他们。而微课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在课堂上采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听课人的注意力,视频短小有趣,可以促进员工主动听课,自助的学习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微课还可以根据农家乐从业人员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可以进行线下线上循环学习,这样不仅促进学习还可以节约了资金。
2、促进讲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微课的题材选取上,都是经过讲师悉心的挑选,试想,如果讲师没有相当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不能够制作出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培训视频呢?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课程上的另一点优势就是可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导自己的学员。
(二)微课可以针对农家乐培训的需求进行教学。
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了解视频的制作方式后,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来说,内容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农家乐是另一种的旅游生活,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人群,那么在内容的设计上,主要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主要去讲述气氛的营造,这样才有稳定的客源,稳定的利益空间。规划内容方面,涉及农家乐风格的装修思想的培养、主题内容的确定、农家乐收入与投资的关系、收费与收入计算、消费人群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
既然是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而且实践又是最好的检测微课教学效果的方式,那么本文认为去建立一个农家乐技能学习者交流的微课平台,然后,众多的农家乐投资人可以交流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这样也不失为另一种的微课教学,也将微课的学习理念进行了拓展。
(三)微课有利于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微课还可以大胆的去创新,将实践和微课教学进行结合,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必须处理好利益与投资与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微课教学中,尽量去农家乐实际场地,结合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讲述,也使学习者更容易去接受,获得良好效果。
由于学习者在安全专业技术方面有欠缺,所以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要重点去讲述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者最想了解的方面,在收费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毕竟,当今微课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手段也有利于农家乐微课的推广。
一、互联网教育的进程及其优缺点分析
互联网由于其简便快捷且资源丰富的特点,应用在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开始渗透到社会技能培训、学生的课外补习、大学生学习中,并且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最近几年,从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国家对于互联网教育的重视,所以也就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大学的综合教育中,学校也结合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在图书馆和学校相关的资源搜索引擎中处处都可以发现互联网教育的影子。在社会的各类培训中,网络教育也越来越成为非统招教学的主流之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教育,而“微课”教学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进入课堂。
(一)缺点
在目前微课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微课的推广和实践。本文认为主要问题有:微课的某些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有缺陷,很少有老师能接受微课,还处于比较排斥的态度,因此,能做微课的老师就少之又少了,从根本上说,微课现在的设备还是比较落后,技术处理手段处理比较单一。另外,微课教学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在高校中还未组织相关的活动,微课得不到推广,一味的只靠宣传,所以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
(二)优势
微课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的微课应该是井然有序的,随意性较强的微课教学,甚至会取得与其理念相反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教学,不同学习阶段的微课应应对不同知识能力的学生,微课不但应有学科学段的分别,同时还要有同一学科学段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诸如同一个教学知识点,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传授的方法乃至内容应该有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对症下药,这样才符合微课理念的基本要求。比如:在此背景下,农家乐的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种植植物、不同的农家乐风格、不同的地区差别、不同的消费人群等等,分别进行不同的微课制作,改变传统教学笼统的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本文重点讲述的农家乐微课教学,由于农家乐属于企业类型的技能培训,所以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学习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并没有多的时间去实地学习,所以这就是用微课来对于农家乐技能培训所具有的巨大市场空间,克服了时间和工作的限制,有效的进行农家乐的技能培训。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及作用
(一)从2009开始,微博由于其传播范围较广,认知度较高的特点,迅速在全国掀开了一股微时代的热潮。随之,微课也就逐渐诞生了。简单来说:微课是指在传统教学的主要内容的背景下,使用多媒体技术对知识点进行视频制作,然后由老师对于视频在互联网上进行讲述,且视频时间较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传播手段,然后在实际课堂中将老师讲述的内容,尤其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所做的阐述的过程,另外,还包括课前预习、上课期间的思考、课后的联系和反思,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微课逐渐成为一种既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又在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的主流教学方式。
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教学与传统的教学进行的主要环节基本相似:课前预习导引、结合课堂实例进行巩固,但是针对性较强,对于时间的局限几乎没有,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时间来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微课教学的主要类别有:讲述课、实践与理论结合类。对于农家乐的技能培训,前期是对于投资的风险以及收入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后期就是微课制作者将农家乐实际的运行进行讲述,这样就需要进行实践,制作者必须进行与实例的分析来得出结论,三五分钟的视频将重点讲述出来,然后让学习者迅速的将获得的运营经验装进自己的脑子里,在自己的农家乐建设中应用中去。
(二)本文认为基于互联网的微课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作用,具体到农家乐的培训中,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学习者本身的;一个是对于授课教师素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改革的实践意义。
1、对于学习者本身的意义:在实施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去控制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合理的调配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的效果;可以查漏补缺,针对自己农家乐建设的强弱项,进行针对性训练;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去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关键一点是,上课内容可以被永久保存,可以做好实时的温习。在微课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在农家乐人员遇到时间困难的时候,可以实时的去向微课平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合理的建议。
2、对于授课老师来说:实施微课对于老师在选取课题的范围上、在设计内容的新颖程度上、讲解能力和总结课堂效果的能力上、在拓展老师的知识面上、都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专业水平的发展。而且,在实际的微课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锻炼使用互联网分享资源的能力。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农家乐的人员交流农家乐培训理论与实际结合相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技能培训形式的发展来说:现在的微课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以前即使是有视频,但是也是时间过于长,重点不够突出,容易使得学习者产生疲惫,长期以往,学习者将不再有学习的兴趣。现在有了微课的平台,又有互联网作为有力的后盾,可以通过集中传播然后资源共享的方式,向广大的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区域网,实现平台交流应用的目的。其中,农家乐的技术培训的微课教学实践也是为未来的技能培训打开一扇门,对于未来的技能培训有很强是借鉴意义。
总之,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和教育本身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教育的改革,并且在目前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种自主学习模式,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促成了学习者学习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上,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教育下微课教学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的应用与研究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奔走旅游,农家乐也成为了人们放松的一种方式,但是由于各地农家乐的基本条件不同,在农家乐的环境和安全等各方面技能还是存在欠缺。根据微课现在取得的良好效果,所以现在许多人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使用微课教学。而鉴于农家乐的从业人员时间有限、文化层次低、年龄层次参差不齐以及农家乐的经济实力问题,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来学习可以大大的增加经济效益获取更多的技能知识,下面本文就利用微课教学这新型的教育方式来讲述农家乐技能培训的相关问题。
(一)微课在农家乐技能服务培训中的好处。
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过程中可以说是大有裨益,不仅对员工、讲师有着高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整个农家乐的发展都是锦上添花,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1、促进员工有效自主的学习
微课一般都是靠短小的视频讲解课程,对于农家乐的培训员工来说,他们不是学生,达不到学生那样一节课集中精力听讲的效果,因此只能靠课堂上精彩的讲说来吸引他们。而微课恰恰就抓住了这一点,在课堂上采用微课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听课人的注意力,视频短小有趣,可以促进员工主动听课,自助的学习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微课还可以根据农家乐从业人员的需求和时间安排,可以进行线下线上循环学习,这样不仅促进学习还可以节约了资金。
2、促进讲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微课的题材选取上,都是经过讲师悉心的挑选,试想,如果讲师没有相当高水平的专业技能能不能够制作出具有高水平的技能培训视频呢?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微课在农家乐服务技能培训课程上的另一点优势就是可以促进教师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教导自己的学员。
(二)微课可以针对农家乐培训的需求进行教学。
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在了解视频的制作方式后,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来说,内容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农家乐是另一种的旅游生活,主要是为了吸引消费人群,那么在内容的设计上,主要是以生活中的实例为背景,主要去讲述气氛的营造,这样才有稳定的客源,稳定的利益空间。规划内容方面,涉及农家乐风格的装修思想的培养、主题内容的确定、农家乐收入与投资的关系、收费与收入计算、消费人群的安全问题等内容,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
既然是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微课教学,而且实践又是最好的检测微课教学效果的方式,那么本文认为去建立一个农家乐技能学习者交流的微课平台,然后,众多的农家乐投资人可以交流实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这样也不失为另一种的微课教学,也将微课的学习理念进行了拓展。
(三)微课有利于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微课还可以大胆的去创新,将实践和微课教学进行结合,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由于涉及范围比较广,必须处理好利益与投资与安全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微课教学中,尽量去农家乐实际场地,结合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讲述,也使学习者更容易去接受,获得良好效果。
由于学习者在安全专业技术方面有欠缺,所以在农家乐的微课教学中,要重点去讲述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学习者最想了解的方面,在收费方面,要进行合理的控制,毕竟,当今微课还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手段也有利于农家乐微课的推广。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微课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虽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是由于其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新颖,以及实用性和普遍性,未来如果能在管理和教师的培养的方面进行合理化改进,那么微课终将成为社会技能培训的主流方式,在农家乐的技能培训中,微课内容务必要注重理论的实用性,重点突出且言简意赅,为未来基于互联网下,微课的其他技能培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关键词:网络技术 课堂教学 网络资源 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6-0231-01
计算机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现代人们的生活,从千年奥运,到YAHOO、新浪网、搜狐网等尽显风流本色,走在时代的潮头。互联网络不但在农业,工业,商业等社会领域取得重要地位,在教育领域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网上教学,网上考试,网上录取,远程教育等等这些,都利用互联网络的特性扩展了现代教育的思路和范围。在普通的成人教育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这样的巨大资源宝库,使教师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以计算机课程为例,来浅谈网络在成人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1、提供丰富的资源,补充书上不足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主要依据,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教材的选用要根据不同的学习者的情况来制定,选取科学合理的教材。虽然教材是经过很多学者专家长期的验证,但是每本教材针对实际情况,各有侧重,各有优缺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解不同的内容,不能光局限在一本教科书中,应多看些书籍,从中找到对教育教学有用的内容,找到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人如何来理解,如何来阐述。当然可以通过去图书馆查资料,去书店寻找需要的参考书籍,但是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利用互联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可以弥补这样的不足。
在网络上有很多论坛和专门学习的网站,在这些地方就可以找到和本专业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电子书籍,把它下载到你的计算机中,就可以随时查看比较不同书上的内容,不同作者的想法和表述方法,来帮助自己准备课程教案。通过网络的快速搜索功能,还可以把你需要的相关书籍搜索出来,节省了时间和金钱。现在书籍出版的很多,如何在众多书籍当中找到内容更适合本专业情况的书籍是节省人力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互联网络上的一些书店,可以找到其他已经读过这本书籍的人对这此书的看法,和读后的感想,帮助教师快速的找到适用的书籍。
我在讲《JAVA》这门课程,除了使用教材外,还特地从网上看看有什么样的关于这门课程的书籍。例如《Think in JAVA》、《JAVA2全方位学习》等等类似书籍,让课程更全面和知识性更强。
2、利用互联网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供有用的经验
计算机是发展很快的一门科学,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和新的知识的提出,同时也是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科学。教材更新不论多么快速,都跟不上它的发展变化。为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新的途径相学生介绍更新的知识,和当前科技的发展现状。除了使用电视,报纸,广播等等那些传统的通信方式外,作为媒体的另外一种传播途径,互联网当仁不让的成为传播新信息的主要工具。
3、发展迅速的传播方式
利用互联网络可以随时看到最新的科技动态,可以随时看到新产品的产生,具有实时性,迅速性,广泛性。往往比杂志,广播更早更全面的来报道。因此可以随时上网来看当前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针对这样的技术又有了什么最新的发明。教师又可以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传输给学生,让他们不断的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科技发展的情况,不至于是井底之蛙,和社会脱轨。当他们走出校门以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另外,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一般都以理论为主,但是实际生活中,很多要把理论的知识,转变成实际中的应用。教材很难用大量的篇幅去讲述这些实际的经验和技能。教师在给学生讲枯燥理论的同时,如果能把应用此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讲出来,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去深刻理解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作为教师可能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去一一实践,那么就利用互联网络,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情况,和自己是如何来解决问题的,全部记录下来,提供给大家共同分享。专业教师就可以使用这样的信息来为自己所用,把它做系统的整理后在讲课的时候穿插的讲授给学生。
例如在讲《计算机基础》时候,通常讲一些基本功能的使用,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的技巧和应用,可以从网络上找到这样的内容,教给学生。而在教《计算机网络》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好理论的知识外,还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应的实际网络组件的过程和案例,以及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会让课程丰富多彩,而知识性强。
4、利用网络通讯增加学员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学员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作为成人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在课下的学习。课堂以外的学习更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但是在课余学习的时候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往往需要老师解答,那么如何才能和老师联系交流呢?可以利用信件,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但是我认为最好的还是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在网上的论坛中留下自己的问题,老师及时有针对的回答,给予指导。除了能给这个学员解决了问题还能够让其他的学生看到,让大家共同参与交流与讨论,更好的去掌握知识,增进学生和老师的感情。当然在互联网络上也可以发送信件,利用快速的邮箱的服务进行的交流联系。
5、方便学生进行考核
互联网络不但能够提供各种各样丰富的资源,还可以提供新的技术,进行新的考核方式。以前一般是纸质笔试的考核形式,考核方式死板,内容有限。有时为了了解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某些知识,不得不采取两种考试形式,即有笔试又有上机的操作,非常的不方便。那么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网上考试,不再出纸质试卷,而是使用考试系统,让学生坐在电脑前,不用纸和笔就可以进行考核。即考到理论知识,又能检测实际操作能力。同时网上考试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的情况,随机抽取难度不同的试题,每个学生的题目不同,杜绝作弊的可能。节省了教师的工作量,也方便学生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金敏,张平平.网络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白晶.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探讨.《现代情报》,2009年02期.
(一)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为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挖掘、云计算、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等)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是现代信息科技与传统金融业相结合产生的新兴领域。近几年来,互联网科技不断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助力,也带来了竞争。
(二)互联网金融下的大学生理财
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理财方面存有着独特的特点,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当代大学生理财在观念和方式上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虽然从个体看,当个大学生资金少,理财意识不强,但通过互联网金融能将众多大学生的闲散资金聚集起来,这就是一股庞大的资金。而且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大学生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参与者,大学阶段所养成的理财习惯,将会对其未来整个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三)研究的意义
长期以来,大学生理财理念的教育并不被人重视,对其理财行为特征的研究有诸多不足,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研究比存在许多空白之处。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和理财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许多大学生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的研究,我们可以帮助大学生的理财行为更加科学合理;还可以找出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存在的不足之处。当代大学生的理财和互联网金融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现在的理财行为对其进入社会之后理财也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二、互联网金融下大学生理财现状
为深入了解互联网金融下大学生理财现状,笔者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湖南省内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98份,有效回收率99.8%。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互联网金融下理财行为,互联网金融下理财观念。下文将对此次调查结果以及其深层原因进行研究阐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理财参与度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多数大学生除了关注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存款业务和理财产品外,普遍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有所关注。虽然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金融都有一定了了解,但是在自身理财过程中参与度不高。在调查的998名大学生中,只有其中446名使用过互联网金融。而且在使用过互联网金融的大学生中,8成是在两年以内使用互联网金融的,其中近半数是在一年以内才开始接触互联网金融。大学生在对互联网金融的使用上,主要是进行投资理财,新兴的互联网借贷、学生贷款、分期付款网购等参与度不到2成。
从研究结果看,近半数大学生是在近两年才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这表明这两年以来,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参与人数增长迅速。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互联网比较熟悉,乐于尝试新生事物,喜欢追求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对互联网金融理财有很高的接受力。大学生有一定闲散资金可以用于理财投资,市场潜力大。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投入水平低
由于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资金有限、理财意识不强,大学生理财投资整体还是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许多大学生认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专门划分出一些资金进行理财投资。还认为理财投资收益较少,手续又比较麻烦,没有进行理财投资的必要。
而且因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较短,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整体上保持着谨慎的态度,更多是停留在观望和尝试的阶段,理财投入维持在较低水平。在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大学生中,互联网金融理财投资金额占月可支配资金的比例主要集中在10%和10%到30%两个区间,占被调查人数的总体比例分别为44.44%和21.21%。这表明互联网金融理财主要是吸收了大学生部分剩余的流动资金。互联网金融理财所占资金的份额不大,但通过调查发现,也有少数大学生理财投资金额大、投资金额占比高,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所进行投资。
(三)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高度相同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理财过程中,对理财产品的选择呈现出高度相同的情况。在理财投资方面,主要选择是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9成以上大学生使用以上两种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其中选择余额宝人数是微信理财通人数的3倍左右。在互联网金融借贷方面,主要选择是人人贷和陆金所,4成多的人选择这两种方式进行网络贷款。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和借贷产品上呈现出高度相同的情形,这是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的。只有深入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互联网金融时财方面有哪些特点,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理财策略选择提出合适的建议。
三、深层原因分析
(一)理财观念落后
当前,中国大学生理财意识比较落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理财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是重义轻利、耻于谈钱,所以大多数中国家庭传统教育在理财方面都比较淡泊,大学生从小接触的理财知识就比较少。而且中学时期以来长期应试教育,使得家长们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考试内容和书本知识上。家庭教育普遍认为,“只要考上好大学,就有光明的前途。”而忽略了对孩子理财观等其他世界观的教育。在这种成长环境下,最终导致了家长对孩子各种开支一手包办的现状,也导致了大学生们理财意识缺乏的现实。现实中,有的大学生花钱没有计划,甚至有奢侈浪费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应有的理财观。二是虽然有的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财意识,但对理财的理解上存在误区。有的大学生认为理财是富人的事情,普通学生钱少没有理财的必要;有的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把每月剩下的生活费存在余额宝;还有些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省钱,节约就是理财。这些混乱的理财意识使得在校大学生无法形成一个正确合理的理财观,这是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过程中主观意识上的不足。
(二)自身特点限制
然而,大学生这个群体在互联网金融理财过程中,其自身特点也导致了在理财方面客观上的局限性。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一是资金规模小。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每月剩余的生活费,如上表格所示,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数额主要集中在1000至2000元这个区间,而理财投资的份额更是主要集中在10%以下。
所以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理财,只能选择投资门槛较低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二是流动性要求高。大学生选择互联网金融理财,除了收益率和风险方面的考虑,存取是否方便也是重要的因素。便捷地进行资金存取,可以方便大学生网上购物和生活支出,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基本集中在支付宝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这两个平台上的原因。三是风险承受能力低。大学生理财所得主要用于生活支出,加上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一旦遭受风险,大学生可能会遭遇正常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对大学生和其父母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理财教育
一、学校方面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应当做好理财知识的广泛普及,可以通过讲座、开设理财选修课程等方式向各专业学生提供接触理财、了解理财的机会。另外,各高校在开展理财课程的同时,应注重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对理财知识的需求在哪些方面,同时多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二、教育方式老师和家长应改变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去体验一下适当的理财方式,为学生明确理财意识和理财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重视理财,教导学生如何让正确的理财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三、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自身必须要学会理性的消费,要有计划有目的花钱。与此同时,也要多阅读一些专业理财方面的书,主动的提升一下自身的理财意识,学习理财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可以去体验一下适宜的理财产品。
(二)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目前互联网上的理财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货币基金、网上销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保险类理财产品、P2P网贷、网络销售的其他基金产品、比特币。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产品的优缺点,就可以找出哪些产品是适合大学生进行投资的。
其实很多大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余额宝依托银行卡的快捷支付和支付宝,以看得见的收益率和快捷的操作吸引了大量大学生进行投资。而且余额宝手机客户端的操作也很简洁,和支付宝一同为大学生网上购物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这对很多喜欢网购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
银行理财产品虽然预期收益率高,但是投资门槛通常也很高,不是普通大学生有能力购买的。而较低门槛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和同期宝宝类产品收益率差不多,甚至低于同期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再加上这种理财产品交易手续比较繁琐,需要几天资金才能到账,实在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存取方面的要求。
保险类理财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相似。保险类理财产品的投保和退保比较方便的,但是和银行理财产品有同样的问题:高门槛,高收益;低门槛,低收益。资金到账期限比价长,可赎回期限通常在三个月以上。还有同学反映自从买了保险类理财产品后,总是会接到保险推销电话,这让他们感到很烦恼。
P2P网贷这种理财方式比较新颖,但是各种P2P理财产品风险较高,手续也很繁琐。P2P网贷审核担保还分线上审核担保和线下审核担保,其中线上平台审核担保风险很高,有借款人违约的新闻。P2P网贷的高风险,让很多大学生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望而却步。
网络销售的其他基金产品,其实就是通过网上的各种销售平台购买基金。相比于线下购买,网上购买有手续费方面的优惠,而且操作方便,哪怕通过手机客户端也可以交易。但这类产品有一定的风险,有时候也会出现亏损。
关键词:互联网+;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生物统计学是以数理统计学来研究、揭示生物现象的学科,是生物学的方法论和生物专业的工具性专业基础课,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该课程对生物专业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及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为大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针对生物统计学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对该课程的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教学模式改革和过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生物统计学传统教学成果调查评价显示,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存在畏惧心理,对相关的数学原理、公式、方法等掌握不够,统计分析应用不合理或分析不准确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单一。生物统计学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多、计算多的“三多”现象,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懂、难记、难用的“四难”局面[1]。该课程教学课时一般为32~48学时,为了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教育多采用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抽象的概念和繁多的公式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其次,由于课程概念和公式内容较多,教师的授课过于注重对原理、公式的讲授和推导,而对统计方法的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不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再次,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短路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往往教师讲得激情四射,学生却听得头晕目眩。最后,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对统计软件相关内容的介绍较少,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灵活运用统计方法的能力不足,对学生统计学思维的培养不够。
2“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同年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3]。“互联网+教育”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教育各环节上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云计算、5G、AR/VR等信息通信新技术和雨课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SPOC等新教学平台和方法应用于教学各环节,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地位以及教与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在课堂之外随时复习课堂内容并与教师在线交流与讨论,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培养了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4-5]。
3“互联网+”背景下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
据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结合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和传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以下方面展开探讨:
3.1加强课程思政教育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思想是行动的统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7]。教师在讲解生物统计学理论知识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结合时展及社会热点,及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学生在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能够“披沙拣金、激浊扬清”,面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和消极思想保持清醒的认知,能利用统计思维客观、正确地看待世界[8]。
3.2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生物统计学是多学科交叉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理论、实践和统计软件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学生具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科学的课前规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3.2.1优选规划教材
教材对于课程的教和学都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生物专业学生的学科设计和科学研究特点,选择一本规划教材。同时,筛选其他统计学教材中优秀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内容并整合到教学中,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生物统计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统计的知识海洋中遨游[9]。
3.2.2加强案例教学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该方法对真实事件予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员思考、分析、讨论、决断的案例,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理论知识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授课时可通过科研中的实际案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表达出来。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是主角、执行者,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讨论,而教师是旁听者、激励者、指导者。案例教学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目标。
3.2.3优化实验教学
生物统计学计算机实验教学是生物统计学课程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要求配备一套合适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有Excel、SAS、BMDP、SPSS、EPINFO、Statistica、Origin、SPLM和Minitab等,这些软件各有优缺点[10]。如Excel可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转换与简单计算,操作简单,但统计分析的功能不够强大。如需要更为专业系统的分析,可使用SAS和SPSS等专业分析软件[11]。
3.2.4构建模块教学
该课程包括概率、抽样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相关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内容多且分散。在教学中,可根据课程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分成几大模块,如概率基础模块、实验设计模块、统计检验与分析模块、计算机统计软件应用模块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强化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概率基础模块是学习统计检验与分析模块的理论基础。又如科学的实验设计是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的基础,而统计检验与分析的结果对实验设计有反馈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方法,提高实验效率,获得更加有科学价值的数据。
3.3深化“互联网+”教学模式变革
鉴于“互联网+”发展的新形势,结合生物统计学传统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尝试:
3.3.1互联网+教师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实现了互通共享。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各种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也成为学生摄取知识的一种新途径。在此背景下,教师应适时转变观念,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及时完善个人知识储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将学科前沿知识融入相关教学内容[12]。同时,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应做好指导者和引领者角色,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合理地甄别和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掌控知识与信息的能力[13]。
3.3.2互联网+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活动不仅局限于课堂。虽然生物统计学主要的教学活动依然是在课堂上完成,但师生间的知识交流应远超课堂的45分钟。教师应及时修正教学计划,依据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课堂上,通过将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讲解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课后,将实操性强的技能教学安排在线下进行,形成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利用微信、QQ、E-mail、腾讯课堂、钉钉课堂等在线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实现个性化指导和因材施教。
3.3.3互联网+资源
针对生物统计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课前,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结合本校资源,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组课,并导入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要求学生预习。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会更具有针对性[14]。课后,通过微课等碎片化、目标知识点明确的学习方式,促进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深入研究知识点。
3.3.4注重过程考核
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水平,而且还能够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在传统教学中,考试、测验等终结性评价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过于重视卷面成绩,忽视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15]。近年来,过程性评价作为一种改革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的教学评价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大学课程之中。过程性考核旨在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平时行为、个性能力发挥等,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和评价,能够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创新和探索[16-17]。生物统计学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互联网+教育”构建过程性评价测评策略。一部分过程性考核要通过平时成绩来体现。可以借助雨课堂等网络平台记录课堂上发生的提问与回答、讨论等互动环节,教师可参考网络平台记录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另一部分过程性评测可根据学生课外实践的参与度和应用统计分析软件的能力评定。如软件上机考核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统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此外,借助微信、QQ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态度进行实时监督和考核[18]。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