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明协调发展8篇

时间:2024-01-29 17:31: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明协调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明协调发展

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原城市群 协调发展 资源共享

一、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城市群是一定程度上独立的城市集合体,是相当数量城市关系的总和。它的特点主要反映在,经济的紧密联系;资源的高度共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发展。其实质,聚拢这些城市构成一个巨大的商圈或经济圈。

现阶段,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有三大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它们引领了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的经济势头,给中国经济带来春天。2016年1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7年1月,中原城市群正式跻身七大国家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是继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城市群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是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增长地带。它肩负着承接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中部崛起、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因此,规划建设中原城市群,对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五省30个市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原城市群和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抉择。中原城市群的平稳发展离不开优良的环境支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提出“五位一体”建设,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战略选择。良好的生态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舒心的环境,有利于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隶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符合中原城市群实现富民强省的客观要求。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依托,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步伐,满足城镇与乡村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的良好环境要求,对于实现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条件具有现实价值。

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原城市群实现生态环境优良目标的现实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是中原城市群良好发展的衡量目标之一,城市群的发展不应仅仅是经济的飞速前进,而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应是城市群发展的题中之义。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并适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建设过程中,促进中原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二)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意义

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来建设中原城市群,其意义和价值非凡。第一,有利于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人与自然的和谐,意味着生态环境的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想;第二,有利于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快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步伐;第三,有利于东中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推动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拓展,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格局;第四,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建设中原城市群,从根本上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为人口密集的传统农区建设探索有益经验。

二、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而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分析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一)能源消耗量大,空气污染严重

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包括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安徽三省,并联动辐射河北、山东两省,这五省基本是雾霾的重灾区。近年来因城市工业与家庭用车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不断增加、汽车尾车排放与日俱增,碳排放量增加,而氧气量不断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日渐削弱;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楼房大增,林园绿地相对减少,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这些使得能源消耗量大且快,造成空气污染严重,加剧雾霾天的形成,加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危害。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很多民众只关注到雾霾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恶性影响,并未从真正根源上去遏制污染物的产生。对雾霾的防护只存在于表面,忽略了源头的有效遏制。虽然有关环保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还市民以“碧水蓝天”,但是根源的问题并未解决。

(二)水资源失衡,污染普遍

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来判断,我国属于中度缺水的国家。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的问题。原本缺水的状态使得城市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再加上水资源的浪费和严重污染,势必给城市群建设带来压力。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受到工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排放的废水的严重污染,致使难以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清洁,造成饮水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连年下降,影响到地下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造成井水枯竭。城市用水的紧张和工业生产用水的污染,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根源。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无法从自身建设和国家发展有效连接起来,所以造成城市生活用水普遍紧张的常态。工业生产用水后排污环节的治理不严,净化力度不够,这是造成生产用水污染浪费的重要原因。

(三)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大,水土流失严重

城市群的发展势必给土地资源带来压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环节,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是其中之关键。联动五省发展城市化,扩大城市用地,压缩农业用地,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难免因为方法不或者执法不严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剧水土流失。由于城市园林绿地少、树林生长受影响,城市汇水面积大,加之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其他因素如城市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极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农村科技落后,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对土地容易造成过度使用,且保护力度弱小。使得原本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更加恶劣。且在破坏原有土地生态之后,因为技术上的弱势,观念上的落后,对土地生态的恢复工作缺口很大。使得土地的再次使用只能是更加贫瘠或又一次伤害,造成恶性循环。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无所节制而以杀鸡取卵式的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资源如空气、水、土壤、树木的光合作用等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破坏了自然法则,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有时会以次生自然灾害的方式让人类承担因开发利用自然不当给自然本身带来的不堪承受的结果。当人类深受其害时,意识到人类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合理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中原城市群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中原城市群现代生态价值观

1. 倡导健康绿色消费观念。中原城市群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大众的整体努力。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企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从根源上遏制污染的产生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污染源追根到底是人类造成的,从观念上对人们进行教化,让人们从根本的认知上深刻的领悟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为社会的稳定发展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善自己的周边环境,保护城市整洁文明。

2. 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理念。中原城市群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依赖于现代的生态价值观念。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依靠的是社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因此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有自觉的保护意识,并能从行动上做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倡导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加快形成现代生态价值观,以期早日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

3.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整个社会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应重视加强区域生态文化建设。比如在社区内进行生态文化的正面宣讲,给社区成员普及生态建设的理念。在学校开展生态文化的课程教育,可以带领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微薄的力量。

(二)发展中原城市群生态经济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适时调整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现代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大胆采用新的更加环保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探索更契合的新模式,向集约节约环保模式转变,带动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

2.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适合中原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更好的促进整个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崛起,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发展的常态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和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加入生态经济的观念,指导形成新的经济体系。

(三)促进中原城市群生态科技发展

1. 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二十一世纪是科技世界的较量。将前沿科技运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既符合科技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理念,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加快生态科技的创新,就是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争取时间和机会,当今社会变化之快,科技的更新换代也是日新月异,而创新就是生命力。

2. 培养生态科技人才。人才战略是不会过时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引进生态科技人才,对中原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作出长远有利的科学指导,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保障。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依靠科技人员适时制定出调整方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城市群的平稳良好发展。所以,生态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城市群的发展作用巨大。

3.完善生态科技政策制定。中原城市群的稳定发展需要政府牵头,制定合理的生态科技政策,从宏观上把控整个城市群的l展走向。在制定相关生态科技的政策中,要立足中原城市群的现有经济基础,针对不同地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而变,制定适合特定区域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科技政策。

(四)加强中原城市群生态制度建设

1. 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五位一体”建设就是与和谐社会建设相契合的,创建区域生态政策协调机制,有利于统筹区域生态的和谐发展。另外,保护环境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做好水源地保护,还要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稳步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建设;加快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创建工程,切实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加强城市绿地湿地等的保护,还城市及市民一片蓝天;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2. 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把发展循环经济同生态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将其统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去。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区域内环境监督体系,加快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树立生态示范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中原城市群是涵盖五省的大城市群,地域广,难于统一管理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在,加强各区域间执法部门的联合,以及执法力度的统一,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对于整个城市群的管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制度建设不规范与不健全,往往出现纰漏甚至扯皮现象,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党的“十”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对全民进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宣传教育,帮助全民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全民以行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热情。从长远来看,我们要在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体系、目标任务体系、标准评价体系、技术指标体系、监督检查体系、宣传教育体系的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程序清晰、职责分明、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发言权与监督权,从而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让环保变成切实的行动。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估、政绩考核及激励机制,对于经济区的良性发展既是鼓励,更是鞭策。

参考文献:

[1]王陶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中原城市群关系研究,经济经纬[J].2016.2.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模式;西南喀斯特地区

基金项目:贵州省软科学项目:“贵州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绿色城镇化与精准扶贫联动机制研究”(编号:2016GZ95614);商务部联合基金项目:“贵州绿色开放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编号:2015SWBZD1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8日

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相容性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既坚持将城镇化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决心克服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已有研究的总结,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二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目耍蝗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四是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要建设好生态文明社会,就需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上面对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内涵的概括,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很强的内在相容性。在立意上,都体现了全面、系统、包容的广阔视野。新型城镇化战略并不仅仅考虑城镇自身的经济社会问题,而是以城镇化为动力推动未来中国的全面发展,通过城镇化引领整个中国的产业升级、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同样也不是简单生态环保问题。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人类生态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包括人与自然相关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生态文明是贯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在目标上,都贯穿着公平、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投入、高能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中都包含了城乡、区域、代际之间在发展机会、资源利用、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权利;都包含了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国家绿色、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喀斯特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影响

喀斯特在地貌学上主要指通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侵蚀作用,在地表形成的各种奇峰、柱石、洼地、谷地、大泉,在地下则发育成各种溶隙、通道、溶洞、暗河等现象的地形区。在生态学含义上,喀斯特又可指那种具有高效的喀斯特剥蚀(溶蚀)、以大气降水的地下排泄为主、脆弱性显著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分布,其中西南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喀斯特地区的独特地貌特征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城镇化产生影响。

首先,土地贫瘠,而且易流失、难恢复。在喀斯特地区,同样条件下土壤层厚度比非碳酸盐岩类岩石土壤层薄、分布面积小,而且具有富钙、营养成分不高的土壤成分特点。溶蚀形成各种孔穴、裂隙又为土壤提供流失通道,造成土壤不易保持。这样的土地资源条件给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造成了人口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土地贫瘠使农业产量低下,土壤易流失、难恢复导致农耕开垦后土地石漠化,可用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农业能够容纳的人口有限;另一方面城市大规模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更突出。

其次,水资源分布不均,地表大多呈“喀斯特干旱”。喀斯特地区溶蚀作用使得喀斯特水文存在地上、地下两套系统。西南的喀斯特地区虽然气候湿润,降水丰沛,但因岩层漏水,大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造成地表径流不发达,加之土层浅薄、保水力差,更加剧了地表缺水程度,进而造成许多地方的干旱和半干旱。这样的水资源条件使城镇规模扩大过程中面临缺水的风险。

再次,森林资源脆弱。由于喀斯特地区土壤形成困难、水分层较深,对植被的发生和保护具有很大的限制。在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维持系统平衡和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森林中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具有良好的吸水功能,形成良好的滞留水层,因而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的可能。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造成水土大量流失,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环境进一步逆向退化,一旦出现石漠化,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城市大规模开发一旦对脆弱的森林资源造成破坏,对于整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将造成难以修复的负面影响。

最后,地形条件也在空间上给城镇化造成了制约。喀斯特地区的地形崎岖,以山地为主,平坝、河谷地带所占比重低而且单位面积较小。这不仅限制了城镇的发展规模,而且在城镇范围内往往也会受到山地、坡地对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割和限制。因此,降低了单个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总之,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崎岖的地形条件,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面临着生态环境承载力低、地域扩张的空间较为有限的制约因素。同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原因,目前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在农村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和农业剩余人口需要转移;而另一方面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也造就了绚丽的自然景观和多姿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开发旅游资源,都需要以城镇发展为支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可见,加快城镇化在喀斯特地区比其他地区具有更大的需求。

三、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基本模式

面对加快城镇发展的巨大需求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必须探寻一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处于一个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城市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系统内外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人流、物流、能流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整体。因此,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应该符合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原则,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镇体系协调发展为载体,以生态经济发展为支撑,以人口城镇化和减少农村贫困为重点,按照集约高效的发展方式,现城乡一体的生态城镇化。

在城镇空间结构方面,要对西南喀斯特地区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明确城镇化重点发展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据此制定城镇规模上限,调整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强调各级城镇在规模和功能层级上的分工与协调,形成联通城乡的有序梯度节点。

产业发展方向要与生态环境的约束相适应。第一产业要在保持水土、保护林地、草场的前提下,以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通过农牧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增加效益;第二产业要淘汰造成污染的企业和生产方式,严格执行清洁生产标准,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弥补污染防控成本;大力拓展第三产业,重点是结合喀斯特地区秀美多姿的自然环境优势,围绕“生态产品”的供给做文章,生态产品主要指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不仅可以创造大量服务业岗位,而且可以给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产生很强的联动效应。构建起经济效率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就业带动强的产业体系。

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创建和谐宜居社会作为根本归宿。以新型社区和新型社会组织为载体,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城乡人口有序流动、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均等的公共服务,生活方式低碳环保,生活条件便利、宜人,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社会阶层基本呈橄榄型分布的包容和谐社会。

主要参考文献:

[1]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3.1.

[2]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3]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1.

[4]黄英,魏成熙,汪远品,王红.喀斯特区域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4.

[5]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

[6]李玉辉.喀斯特的内涵的发展及喀斯特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岩溶,2000.19.3.

篇3

(一)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它们的关系,不能夸大或忽视某一方面的作用。

(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因此,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性质和特点,二者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这决定了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表面上看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水火不相容,经济建设必须牺牲生态环境,其实它们处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如今,生态环境这块木板越来越短,若人类一如既往地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环境,虽然经济这块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四)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在这些矛盾中又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每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着诸多方面,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分清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次关系,既要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又要推进矛盾的相互转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策。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首先是人们非生态性的发展观以价值为单一目标,重经济,轻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局面。其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一直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责任心浅薄。最后相关制度不健全。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滥伐滥砍,过度放牧和捕捞等现象,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3]。近5年来,我国仅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严重沙尘暴袭击就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4]。这些数字和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情况下,人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认识环境标志,选择绿色食品,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崇尚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自觉绿色出行,高扬合理消费的时尚理念,积极参与到节约低碳健康科学的新生活中。

(二)建立新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们认识到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

(四)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篇4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the scientific, typical, comparable, feasible and oriented indicator system. The relevant data of 2010-2014 is collected. Based on the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five in on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nd the "five in on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odel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and the comparison with non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关键词: 五位一体;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山东省

Key words: five in one;resource-based cities;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hando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205;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23-04

0 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国供需比正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几大工业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再续发展存在极大挑战。因此,如何科学客观的评价资源型城市的协调发展情况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国务院提出,资源型城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落实有序开发综合利用资源、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这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实际指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五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是根本保障,政治建设是条件保证,文化建设是建设的灵魂,社会建设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家2003年界定的资源型城市中,山东省东营市、淄博市、临沂市、枣庄市、济宁市、泰安市、莱芜市7个城市上榜,资源型城市数量、所占比例位于全国前列。因此本文选定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型城市比较,研究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情况。

祝建梅通过构建经济、能源和环境三个系统的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和主成分法加权赋值,得出江苏省绝大多数市处于不协调状态的结论。[1]张思峰采用数学方法将能源产业分类,并对陕北进行实证分析,将其城市分为存在性可持续、维持性可持续、不减性可持续和限制性可持续四类,并推导评价方法。[2]陈静采用复相关系数法计算指标评价得分,采用灰色GM(1,N)模型对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分析[3]。徐倩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B社会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环境文明5个层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青岛市进行评价分析[4]。

1 模型和研究方法

在计算协调度时,首先应计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为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防止各个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确保结论的准确性、真实性,本文选用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指标权重以得出系统评价得分。

1.1 熵值法

熵值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越小,熵值也就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也就越大。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值法,权重的确定依据于各项指标间的离散程度。因此,指标的熵值越小,其代表的离散程度就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通过熵值法计算系统评价得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c――协调发展度;

p――政治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e――经济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s――社会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c――文化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i――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得分。

2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获取

本着科学性、典型性、可比性、可行性、导向性的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基于“五位一体”视域下,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生态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5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27项。

本文数据以山东省统计年鉴为基础,并经过计算整理形成山东省2010-2014 三年17个地市的数据。

3 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公式(2),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从计算结果来看,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在2013-2014年山东省四大分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较快,尤其以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经济指标的下降致使鲁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度下降,比如东营市和滨州市摈弃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行集约式发展,致使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资源丰富,以煤炭为主的鲁南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坏境治理力度,使生态指标不断提升,枣庄最为突出,致使协调度适当的下降。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其中鲁中和胶东地区五年连续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断出胶东地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依托,旅游业发展迅速,不断建设自己城市形象与城市精神,宣扬自己城市品牌,文化指标突出,而且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上得分并不是很低但五种要素之间无法形成平衡,致使协调度较低,发展上还是呈现出不平衡性与地区差异性。

结合模型与相关数据可以得出,济南、济宁、青岛政治系统得分较高,可以推测其因为在精准扶贫背景之下加大了政府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了政治的稳定性与发展性;青岛,威海等地因为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为主,不断处在改革的前沿,打造中国新型发展城市,注重强调自己的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核,不断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系统得分较高;枣庄、东营生态建设明显处于滞后阶段,建设较为缓慢。总而言之,各个地市在大维度上各有自己的侧重,但是将五个方面相互结合却是不足的,五大维度的联动性很差。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按照山东省各地市五年协调发展度均值进行分类,可以将按照山东省17地市分为4个档次,分类标准如表3所示。

按照表3的分类原则,三年间山东省各层次区域城市变化情况见表4:从表4可以清晰的看出,处于优协调发展的城市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5个下降到2014年的1个,这说明山东省协调发展情况正处于下降的过程中。

山东省的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分别被誉为为“油城”、“煤城”、“钢城”,目前同样面临着经济结构失衡、接续替代产业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诸多问题。从表中易看出,东营市、济宁市、莱芜市的协调发挥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东营市、济宁市和莱芜市这山东三大资源型城市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除经济系统外,济宁市其余四个系统得分均高于莱芜市、东营市。这说明东营、莱芜还处于较为传统的发展方式之中,污染物排放较多,治理力度也不足。济宁市经济系统得分呈现逐年回升趋势,分析可得出济宁在转型发展之中做出了较为成功的尝试。

淄博市是山东7个资源型城市中唯一协调发展度上升的城市,对其各系统得分进行分析,除生态系统,其余系统均成稳中有降的形势。这更加论证了协调发展的含义即协调条件下的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发展是系统运动的指向,而协调则是对这种指向行为的有益约束和规定,强调的是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发展聚合,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增长”。[7]

枣庄市、泰安市、临沂市则呈现先升后降之势。就泰安市进行分析,2010年-2012年政治、经济、文化系统连续三年上升,但社会、生态系统得分逐年下降,致使其协调发展度在2012年达到极值后逐年下降。其具体原因可大致分析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财富分布不均,阶层存在固化趋势。这提醒我们应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加快全面深化改革,通过一系列有序制度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真正确保实现协调发展,在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协调,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进而解决好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问题。

单一系统的发展进步,可能是建立在其他系统受损的基础上。但协调发展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应保持系统之间的理想状态。协调发展不应是单个系统的发展,而应是在协调的条件下多元、全面、综合的发展。单项得分高的城市协调发展度得分可能并不是最高的。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要关系,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青岛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系统得分都较高,但是文化、生态两个系统相对于其他系统得分过高,致使在协调发展度这一个项目上得分相较于其他城市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大家的认知。所以青岛市要加强协调发展,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辩证、客观的看待协调发展度。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五位一体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发现:①2010-2014五年间,全省协调发展度整体走低,起伏较大。②鲁西北和鲁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但依旧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中可以推测,位于华北腹地的鲁西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运输方式的改变并且依托新式交通的发展进入了转型时期。纵向上来看,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鲁西北、鲁南、鲁中、胶东地区依次下降趋势。③全省认定的7个资源型城市大多呈现震荡下降,以东营市、莱芜市下降最为明显。因为五位一体新理念的提出,东营、济宁、莱芜等资源型城市正处于艰难的转型过渡时期,正在经历着一段从未有过的剧痛。同时由于转方式、调结构和科学发展观的双线并行,致使它们正经历着蜕变。因片面、畸形发展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新常态下,发展的不平衡、不全面、不可持续的矛盾依然存在。资源大量快速消耗、环境污染加剧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和影响山东省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障碍。[6]城镇化速度过快,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问题尚未解决,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和人口结构仍不平衡,资源紧缺和生态恶化趋势仍存在,基础供给能力和人口素质仍不高,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仍需调整,所以成熟型资源型城市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矛盾与问题。

由此可以得出,资源型城市应做到有序开发、协调发展。在开采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理念与有序开发的意识,防止地方生态的破坏与市场供给的失衡。加强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严格准入条件,实现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尽可能发展绿色矿业、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资源性城市由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的转变。同时政府应对市场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稳定市场价格与供给,为当地发展提供稳定环境。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资源型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用“五位一体”的眼光去看待发展,用协调可持续的态度对待建设,最终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再生。

参考文献:

[1]祝建梅,聂锐.经济、能源和环境系统协调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01):36-37,42.

[2]张思锋,沈志江.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87-91.

[3]陈静,曾珍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03):9-12.

[4]徐倩,齐蕾.“五位一体”视角下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实证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9-22,30.

[5]郭德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73-78.

篇5

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所提倡的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仅仅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认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旦我国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迷失方向。我国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再者,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国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重视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最广大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社会氛围。同时,在生产生活中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城镇、乡之间以及各行业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Abstract: Research goal: The paper embarks from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gle, based on systematic theory method, construct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system, to tak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research.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were employed. The paper has limited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concep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lear about between the system interior various subsystems intrinsic connection as well as mutually affects. Indicating that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is a complex system, including the city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e town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and countryside land utilization system three subsystems.

Key words: the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ystematic theory; the system of the of land use of urban and rural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问题的提出

1.1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城乡协调发展是针对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其含义为:城镇与其所在区域具有地域上的开放性和边界的模糊性。城镇的生产、市场、技术、资金等经济活动要素,必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突破城区的行政界限,形成城乡协同区域,双向互补。

因此,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即乡村要确保农业的现代化,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源和市场,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交流和组合;在空间上互为环境,生态协调、环境幽雅,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形成一种城市和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城乡交融发展,使城乡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提高。

(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简单来说城乡协调发展包括城乡社会融合、经济融合、生态环境融合、人口融合、文化融合以及空间融合等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城乡经济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城乡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空间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结果,城乡空间融合就意味着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协调,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直观印象。

资源结构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城乡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乡村和城市用地的有机结合才是根本调节生态环境的方法,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综合生态观的物质题写,它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是城乡全方面融合的物质载体,因此,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1.2 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结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概了“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昭示了在一个发展中大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实质是以生产发展替代经济发展;以生活富裕替代生活殷实;以村容整洁替代社会和谐;以乡风文明替代文化繁荣;以管理民主替代民主健全。具体一点,新农村的新表现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体制。可以说,这都是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高度概括。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旗帜下,对农村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如何在既保证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又为城市扩张提供土地保障,作好农村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相挂钩的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城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相协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

2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构建

2.1 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界定

系统研究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和方法的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与研究解决诸如,社会、地理环境等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科学工具。如果把城市、城镇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用相对静态的因素来描述的话,这个因素则首选土地资源,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实质是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城镇和农村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土地按不同职能划分开来,又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把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

本文界定的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是指在城市空间范围(包括与城市作用紧密的城镇和农村区域)内,土地资源经过一定时间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有规律地配置而成的,土地资源应不断向最适宜的、最优的利用方式转变,促使各个子系统土地利用变化,最终形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和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是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2 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的特征

(1)协同性。从协同学的角度出发,城乡土地利用的变化是由三个子系统共同变化决定的,城市、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向农村扩张,使农村土地减少,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同步变化,具有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其子系统间必须协调发展,即只有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才能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土地利用的特点之一,也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本质特征,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土地利用功能具有不可变更性,改变土地利用用途具有很大的风险,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土地加以利用。

(3)时空不同步性。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具有时空不对应性,城市、城镇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占用农村土地,土地在系统内部的变化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但在空间上具有逐渐变化的特点,农村土地通过征用变成城市土地,但城市土地空间结构并不会马上发生改变,这与项目的进程有关,是城乡土地利用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特点。

(4)不可变更性或稳定性。是指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中,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向农用地转变的不可能性。一般来说,只要规划允许,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较为容易,但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用地就较为困难。因此,农村土地利用系统和城市、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

(5)可调控性即政策性。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土地正逐渐作为宏观调控对象,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正逐渐加大。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对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间土地在各系统间流动的速度、数量等有很大影响,同时影响着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因此,由于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系统实则是一个复杂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协调发展进行调控,它既可能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也可能延续或者破坏系统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从系统学角度研究城乡土地利用关系,并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分析其内部具体关系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仅从概念上对城乡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界定与评述,并分析了城乡土地利用系统的独特特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研究有以下重要意义:1)有助于决策者从全局考虑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使城乡系统中个子系统达到最优结构并发挥最佳功能;2)对城乡区域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培峰.城乡一体化系统初探.城市规划汇刊[J],1999,2:51-54

[2] 宋西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EB/OL].2006-07-21

[3] 叶义成,柯丽华,黄德育.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M].2006:1-3

[4] 李小健.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M].1999:89

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中图分类号:X22;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01

现阶段,人们往往在抓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忽视对生态文化的保护,造成对生态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自然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因此,如何构建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从而构建生态和谐、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各领域间的和谐发展,加快生态体系的建立,对生态系统加以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一)不合理资源结构

通过合理地整合与利用优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再利用,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又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缺乏对整合与利用废物资源的意识,行动效率非常的低下,结果造成资源错位的问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导致污染的问题愈加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对资源的优化与合理利用,造成严重的浪费与污染,无法充分地利用资源,生态负效的问题更加严重。

(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然而,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过度开采以及滥砍滥伐等问题,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然而,毋庸置疑资源是有限的,可利用资源愈加匮乏,影响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除此之外,随着来往行驶的车辆、工业生产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建筑工程建设的日益增多,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粉尘以及固体颗粒等,影响着大气环境与水质环境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然而,由于人们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阻碍着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人们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念。

(三)缺乏完善的生态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制度,从而对各种不恰当的行为加以约束与限制,如肆意砍伐以及过度开采等,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推动与促进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除此之外,有利于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催生出全新的地区经济增长点,推动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应的出台有关规定与政策,但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机制有待完善,成为阻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比较缺乏。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显著的进步,生产力逐步的提高,加大对环保的投入,然而在投入力度上还有所不足,无法保障生态保护的效果,未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环保效益。

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观念

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基础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不应当对生态进行肆意的索取,而是应当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利支撑。为此,应当重视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特别是学校以及企业,应当深入地学习生态文明,在平时的教学与生产实践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地倡导与弘扬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对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树立起生态与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指标中融入生态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生态立法制度

通过制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直接的、有效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因此,应当以当地特点为出发点,建立起符合时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对自然资源开采限定条例加以完善,从而避免出现肆意开采的问题。对于造成对生态破坏的自然行为,需要严格地追究其刑事责任,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需要从法律与制度层面,加强对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时地表彰或惩罚某些行为。与此同时,对于重视生态环保的发展中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偿政策。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各个主体的权力与责任,严厉地惩治违法行为,从根源上杜绝生态破坏行为的发生。

(三)绿色生活方式

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合理地利用资源,引进先进的绿色生态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与此同时,应当重视转变生产方式,由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通过整合利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摒弃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方式,重视发展低碳经济,保护自然环境,还给人们一个干净明亮的天空。同时,人们应当转变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兼顾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珉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4:63-64.

[2]伍丹.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10:131-133+148.

篇8

前几日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受益匪浅。不仅使我更深一步了解我们党,了解科学发展观,也时我从中学会了一些人生道理。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他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在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的同时也应该深入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义。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我们大学学习生活中,坚持以人为本,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自己,二是对待他人。自身方面,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热情。科学的发展自己,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也要乐于创新,乐于感悟;多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动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在对待他人方面,要坚持尊重原则,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宽容他人。做事之前想想他人的利益,顾顾他人的感受。一个尊重他人并乐于助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赞赏。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对于大学生而言,全面即意味着全面发展自己。要全面发展自己,科学知识固然重要,但自身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大学中有许多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我们应该努力去争取。只有自己真正做过那才是经验,才能从中培养出能力。不要害怕失败,毕竟失败也是人生的一次经历,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次,还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人格。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学与初中高中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殿堂,还是一个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空间的乐园。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管理自己,协调自己。统筹学习、社团工作或是社会实践的协调发展。从而为自己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