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2 15:44: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使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效率获得提高,例如在寄生虫检验、血液学检验或者是病理学检验中使用数码显微技术,将文字、影像、声音以及图像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立体化、直观化和具体化,摒除了以往教学的单一性,数码显微教学使师生的参与积极性获得提高[3]。
2将实验室全面开放,对专业基本功加强训练
医学检验专业的操作项目相对较多,学生需要具有非常强的操作能力,想要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不但需要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还需要加强练习,在课余时间将实验室全面开放,使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训练,例如寄生虫虫卵、细菌形态、血细胞计数和骨髓细胞形态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再例如血片制作、培养基接种、分光光度计、微量吸管使用方法、染色方法和培养基配置等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完全了解[4]。安排专业老师在实验室完全开放的时候,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对学生存在的操作错误实施指导,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起到非常有利的效果。
3加强实践技能考核,提高技能训练
实践技能考核属于教学中比较主要的一个阶段,不但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了解情况加以评估,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视度。在对学生培训课程结束的时候开展实践技能考核,一般包括操作规范、检验结果符合率和操作是否熟练等,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礼仪、着装、对器械的摆放、清洗等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给予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考试课程成绩相结合,对于学生自觉重视实践能力起到促进的作用。
4总结
通过对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5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院对医学检验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掌握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职业素质(或能力)的评价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力求明确用人单位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素质结构要求,探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相应对策,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接轨,从而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高职生;综合素质
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培养适合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我院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5届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了解用人单位临床医学检验岗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同时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以及对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建议,从而获取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的启发性意见,为其他高职院校教学起到借鉴作用。
1对象与方法
1.1调研对象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对象是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5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实习或就业所在的20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3所(65%)、二级医院7所(35%)。
1.2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查阅文献等编写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填表人基本信息、医院对医学检验人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医院最看重的人才品质、目前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对我院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或能力)的评价,以及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用人单位可以提供的支持。根据分工,教师分别到医院检验科进行实地调研,由检验科负责人填写调研表,调研表收回后,教师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医院对医学检验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医院均认为敬业精神“很需要”,有19所医院认为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责任意识、严谨求实作风“很需要”(达95%),有18所医院认为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很需要”(达90%),除1所医院认为身体素质“可要可不要”外,表中所列17项职业素质要求各医院认为都属于“很需要”和“需要”范围。这充分说明目前医院对医学检验人员职业素质要求较高。
2.2医院对医学检验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见表2)从表2得知,多数医院认为医学检验人员“很需要”的职业能力依次是操作能力(85%)、学习能力(75%)、沟通能力(65%)、适应能力(65%)、自我控制能力(60%)。
2.3用人单位对我院高职生职业素质(或能力)的评价(见表3)调查显示,20所医院对我院2015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或能力)总体评价较好,对我院毕业生个性品质的总体评价较好,但认为他们缺乏不断提升的意识,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我院在教学中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因而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专业技能较熟练,具有一定的独立操作能力,基本胜任本职工作;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处理医患关系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较欠缺。岗位素质调查显示,高职生具备一定的岗位素质,但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物安全防范意识较弱。身心素质调查显示,学生心理承受与调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身体素质较弱,说明目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心理素质更加重视,这对我院今后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创新能力较弱,急需引起我们的重视。调查中个别项目甚至出现了“不好”的评价,分别是创新能力(10%)、进取精神(5%)、外语能力(5%)及生物安全防范意识(5%)。
2.4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人才品质(见表4)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人才品质首先是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其次是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这就提示我们要加强学生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符合工作岗位要求。
2.5目前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见表5)调查显示,目前高职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加强高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同时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2.6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用人单位可提供的支持(见表6)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乐于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在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见习、科室参观及参加学院开展的模拟招聘、技能大赛等活动中,会给予大力支持,与学院共同做好高职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讨论
3.1高职生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备受关注调查表明,用人单位除了重视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普遍重视其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更加欣赏勤奋、上进、肯吃苦的毕业生。而现阶段高职生敬业精神不足,不少人存有急于求成的浮躁心理,少数毕业生缺乏工作责任心,普遍眼高手低。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希望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有理想、有抱负,能脚踏实地、认真工作,并敢于吃苦,愿意从基层岗位做起,不断进取。
3.2提升学生专业英语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检验科广泛引进先进技术、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检验医学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进口试剂、仪器说明书的阅读离不开英语,一些自动化仪器的界面也是英语。如果不懂专业英语,就不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和进口试剂等,这样势必会影响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学院可通过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
3.3加强校企合作,通力育人调查显示,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用人单位可为学生安排毕业实习、社会实践、见习、参观等接触临床检验科的机会,而且医院检验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开办专业知识及就业指导讲座,并参加学校技能大赛及模拟招聘等活动。我们应与用人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3.4开展暑期专业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培养职业情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职业素质养成,我院检验学科教研室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专业实践活动,成效很大。活动前先由专业教师进行动员并提出要求,学生暑假期间持学院介绍信,联系一所离家较近的医院,在医院检验科进行至少5天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见习为主,可在带教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从事简单的操作。实践后填写专业认知表,内容包括检验科实验室分类、开展的检验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及岗位要求等。这期间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检验科在医院的重要地位,检验科严格的岗位要求、带教教师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学生触动很大。暑期专业实践活动可使教学与岗位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3.5开展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有益补充,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开设第二课堂,可以开扩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1]。如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开展第二课堂,可开设一些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最后制定检验程序,并进行实际检验,得出检验结果。学生在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过程中强化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激发创造性思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课堂为学生发挥协作、创新能力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到全面提高。
3.6加强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调查表明,个别学生在实习时存在生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的现象。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是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必备的知识,因为临床检验工作要接触大量患者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液、粪便等,其中不乏传染性标本,所以生物安全教育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在专业拓展课中已开设实验室生物安全课程,但只凭借18学时让所有学生掌握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学会处理标本外溢等简单的实验室意外事故是不可能的。还需要我们所有的专业课教师熟知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内容,结合专业课,反复向学生灌输普遍预防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杜绝实验室感染。同时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进行生物危害、生物安全措施、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和实践,让学生查阅资料,学习《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等相关条例,强化生物安全教育。
3.7充分发挥专业课德育渗透的优势专业课教学内容本身渗透着科学、思想和道德因素,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德育渗透性强。专业课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挖掘其中的育人素材,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德育。为了得到更好的渗透效果,我们对每门专业课都制订了德育渗透实施计划,包括渗透内容、目标、切入点和方法4个方面,并要求每份教案必须注明德育目标。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大量案例,其中包括学生在临床实习时遇到的真实案例,我们将收集的案例编辑成册,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我们要努力做到德育渗透目标具体化、德育渗透内容生动化、德育渗透切入点自然化、德育渗透方法多样化[2],同时还要做到德育渗透经常化,充分发挥专业课德育渗透的优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景晓红,苟兴春,张淑莉,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5):88-9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调查自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先从宏观上对本专业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分类,再按类抽样调查128家,其中有江苏省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各40家;其他相关医疗机构或公司8家,其中医学检验中心2家、生物科技公司2家、血液中心2家、民营男科专科医院2家。
1.2方法调查对象为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负责人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资料;为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部分数据缺失或人才需求量大的单位采用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并补充相关资料。调查内容包括4个方面:行业的人才需求总体情况、需求变化的原因、高职人才需求状况及岗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2结果
经问卷调查,并结合重点单位约谈法和个人访谈法调研,本次调研共调查128家行业单位,回收有效数据114家。
2.1医学检验专业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114家提取调研资料的医院和医疗机构中,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的(2014年相较于2011年)有66家,其中,三级医院15家(占45%),二级医院23家(占59%),基层医疗机构20家(占59%);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人才需求量均呈现增加趋势。见表1。
2.2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医疗机构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需求增大原因以医院发展和提升业务能力为主。
2.33年制高职的人才需求情况调查医疗机构或公司中,有29家单位有用人需求,具体数据见表3。三级医院需求很少,而基层医疗机构和相关的医疗机构和公司需求较为旺盛。
2.43年制高职人才职业岗位及岗位技能要求调查分别对对本专业3年制高职29家有用人需求的单位进行职业岗位和技能要求调查,结果见表4、5。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的医疗机构对岗位及岗位需求各不相同,有较大差别。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生化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寄生虫检验的样本采集、收集和处理方法,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具有一定的检验仪器保养、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具有生物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病理检验标本收检处理的能力并能协助医师取材;掌握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及细胞涂片的能力。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对献血者招募、动员以及体检征询、献血者监护的能力;熟悉血液采集、贮存、发放以及血液出入库和运输工作注意事项;熟悉血液样本规定项目的初、复检的方法;营销方向岗位技能要求:熟悉检验试剂及仪器工作原理、性能、流程,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营销能力;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岗位技能要求:掌握标本采集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能进行结果分析;掌握咨询服务的技巧。
3讨论
3.1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分析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对3年制高职人才需求情况调查中,三级、二级综合性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分别为9%、15%、35%。分析原因是三级医院有本科学历的达标要求,尤其是一些准备升三级的医院由于学历比例的限制,需求量受限。但不可忽视的是基层医院的数量多,需求量也大。相关的专科医疗机构和公司用人需求也较旺盛。(2)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原因调查发现,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主要原因为提升业务能力需要,业务量增大、医院扩大发展的需要;而基层医疗机构中60%是因为人才流失。(3)对专业方向调查中,医院就业岗位,主要需要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三级医院因为病理检验任务重,医技各负其责,因此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大;一些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为减少购买高昂的仪器设备和用人成本,外检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临床检验技术方向、病理检验技术人员需求也增大。医学检验中心因业务量大面广,主要需要大量的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和病理检验技术方向人才,另外因业务扩展的宣传需要,也需要营销人员。生物科技公司、血液中心、男科医院都分别需要有临床检验技术背景的营销人员、输血与输血技术方向、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的人才。因此,根据岗位调查,确定本专业方向是:主要职业岗位是临床检验技术方向,其次是病理检验技术方向,再次是输血与输血技术、检验仪器及试剂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方向等。
3.2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是专业方向培养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4-6]。根据调查结果,需对高职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构建满足实际岗位的需要。
3.2.1特色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检验专业人才培养应构建“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7-8]。临床检验专业基础平台由职业基础课模块和职业技术课模块组成,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特色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可分为:(1)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模块:包括病理检验技术、病理切片技术等课程;(2)输血与输血技术课程模块:包括输血与输血技术、人际沟通等课程;(3)检验仪器、试剂营销课程模块:包括检验仪器综合、检验仪器维护、人际沟通、市场营销等课程;(4)男科实验室课程模块: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课程。
3.2.2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学生入学后,请相关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座谈;利用见习和第二学期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岗位的需求、工作职责、流程、知识和技能要求,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奠定基础;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课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在第三学期初进行特色专业方向的选择。
3.2.3培养模式的改进为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减少上岗培训的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要进行培养模式的改进。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选取和编写等各个环节,教学过程中多注重实践教学的改革,强化“做中学、学中做”。采用课堂内讲授和课堂外实训、校内培养和校外岗位培养、“定单培养”相结合的全方位培养模式。如男科实验室操作技能的培养,由于男科检验过程独成体系,又因本院地处南京,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有定单培养的需求,故授课方式采用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参与岗位调研和实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并邀请校外兼职教师和行业技术能手参与教学。鉴于高职总课时的限制,建议适当减少职业基础课模块的学时比例,加大特色专业方向模块的比例,使课程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部分课程可在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期完成(如市场营销、男科实验室操作技术等)。此外,在一年的实习期内,前6个月安排到医院内实习,保证临床检验平台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后6个月主要是强化特色专业方向技能训练,可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转实习到就业岗位,突出岗位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应用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检验工作者根据临床检验标本,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获得准确的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为了适应现代临床医学检验发展,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临床实际工作,优化教学内容
医学发展至今,病原谱已经发生了变化,临床上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在逐渐被耐药菌株和机会致病菌替代,而新型病原和传染病也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有所变化[2]。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接轨,我校与在临床教学单位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微生物学检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完成工作岗位的需要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融合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实现“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熟悉微生物学检验的工作重点。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2.1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微生物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针对学科特点,我校增加了微生物检验实践课学时比例,由原来的不足30%调整到50%以上。采取校内实践课与校外现场教学相结合。在校内建立一体化实验室、检验实训中心,尽可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阜阳医学临床检验中心开设课堂,把课堂带到临床一线,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开展检验技能强化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只有一次的实验课程操作还不能完全熟练掌握,导致进入临床工作中,不能完全胜任微生物检验工作。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医学检验技能强化训练,通过对操作过程的详细讲解、教学演示,指导学生对技能项目进行反复演练、详细归纳、纠正和总结。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检验常用仪器使用和实践技术操作。
2.3实现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在教学方式上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多参与、多实践。在教学时间上体现开放性,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安排专业教师轮流值班,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时间。每学期安排2周技能开放周,学生随时进入实验室训练,组织教师进行指导,增强实训时间的开放性。
3.开展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为此,我校教师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大大提高了综合能力。
3.1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协会”和“微生物学协会”等学习型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比例高达60%以上。学生以社团为单位,由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指导,在校内外开展服务性社团活动,如免费验血、流行病预防讲座等。
3.2举办技能大赛,以赛促学。
我校与阜阳市临床医学检验中心合作,每年举办“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知识竞赛、“美康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技能大赛和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上实践课的积极性。每到赛前,教室和实训室都有大批学生在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转变考试方式,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
微生物检验的教学任务重、知识点散、重难点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微生物检验教学考核中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单一理论考试变为“理论考试+平时技能考试+实验考试+口试”,理论考试占50%:重点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技能考试占20%包括个人技能考核、小组技能考核,注重学生个人技能的锻炼和团队合作精神;实验考试占20%即期末实验操作考核,重点考核学生基本操作,如制备细菌涂片、染色、平板画线等;口试占10%:由学生任意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作答,现场打分。通过创新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了提高。
总之,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积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丰富教学活动,转变考试模式,注重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经过长期努力,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鞠晓红,马爱新.微生物检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7):556-558.
关键词:高等医学检验;特色专业建设;研究
前言:根据教育部[2008]208号《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的指示精神,高等医学院校在以注重内涵和强化特色等基本原则下积极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性发展等,进行全面的探索改革,突出强调内涵,以使得院校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性较强的,并且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高等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
1、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要想确保制定的教学计划落到实处,首先要确保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制度的完整性,还要能够不断地进行完善,并且有一定的执行力。高校应不断地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工作,持续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等。对质量监控组织进行结构优化,建立更加完善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学校和学院之间形成一个二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此同时,依照学校和学院的具体方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制定质量监控的准绳以及教学评估检查等制度。除了按照以上各种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外,还应当不断地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推陈出新,还应当多多举办一些有利的活动,比如教师教学的经验研讨会、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会等,立足规范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面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满足对教学质量、水平方面的要求。尤其要切合实际情况,对本专业一些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论方面学习能力的方针策略进行修订。经常性地策划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或者比赛,让学生能够在基本知识的支撑下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不仅能够顺利毕业,而且成为专业性较强的创新型人才。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合理有特色专业课程
制定出一套合理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课程,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一直以来都是高等医学特色专业培养的重中之重,而且极具困难,要想使得教学改革能够有所突破就必须攻克这个难点。在培养检验专业特色人才的过程中,要以增强能力、全面发展为基本培养目标,有效设置专业基础课程与特色专业模块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涵盖人文社科类、学科基础类以及专业类等课程。特色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类课程:第一类,细胞形态实验课程,主要涵盖临床病理检查与排泄物等细胞检查等课程。第二类,仪器维护课程,主要涵盖医用物理学与医用电子学等课程。第三类,检验仪器课程和试剂营销课程模块,例如市场营销课程与人际交往课程等第四类,考验课程类,要有针对性的对英语、政治及相关专业进行教学。
二、针对学生特色专业方向进行分组培养特色人才
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宣传,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专业讲座以及到相应的岗位进行学习并参与实践,以达到让学生深刻认知检验特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相应培养目标。根据检验特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要求,最大程度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性格特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依照个人意愿加入相应的特色专业方向兴趣小组。当然这种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小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例如:要想加入细胞形态小组就必须要心细,有耐心,而且能够有甘愿奉献的精神;检验仪器保养与维修小组要求必须要有一定的的计算机、数理方面的知识;高等医学检验技术自然也需要有一定的器材进行试验、检验等,要求学生要有耐心;如果想加入考驗小组,就要求本身具有理想远大,有持之以恒精神的学生报名参加。
三、高等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高等医科学校的学生需要在短短几年的有限时间将相关特色专业的课程的学习全部完成,时间紧任务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再使用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和学习,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积极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基本的理论基础侧重于使用性的要求,专业知识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特色专业方向的技能。
2.有一部分本校学生的学习指导浇水综合方面的素质不够达标,甚至一些院校教师人数不够充足,而聘请的外来教师难以有效的进行管理。所以要对外校聘用的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明确相应的责任和权利等,加强管理。对本校的指导教师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3.由于客观存在的因素,对于公开出版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极端匮乏,因此教师们可以根据平时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教材编写。
4.由于实训基地建设中所投入的具体费用不足的客观原因,实训的基地建设很难按时完成,另外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难度。为了使实训基地能够顺利建成,以及降低管理难度,定期开展评估工作与整改工作。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是一门技术性与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与专业课程。临床检验基础实验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还要求其掌握全面的实践操作节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检验的需求。
1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
1.1 教学方法改革
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操作局面,强化基础+综合+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基本的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创新实验步骤与方法,全面活跃思维。在进行综合型实验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与操作标准,全面提升其实验技能。在基本与综合实验基础上,积极引进自选与自主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与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改革
1.2.1 基本技能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以定性检查与形态观察为主的操作方式非常经典,也是现代临床检验中的重要方法。可以精选采集血液标准、制备血涂片、鉴定微量吸管等多个基本实验技能,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这些基本操作技能。
1.2.2 基础训练实验
进行基础训练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进一步验证其所学知识。笔者建议将血液检验、尿液检验、排泄物检验以及体液检验这四大类检验的16个小项目进行基础训练。
1.2.3 综合性试验
综合性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程度,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血液检验与尿液检验中,选择了显微镜检验、尿液检验、白细胞检验等多种综合性实验,结合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从一份标本中检验多个指标,并保障检验质量与检验程序。
1.2.4 创新设计实验
该类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启发其创新能力。可以结合小组合作模式,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相互交流,进一步提高其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小组之间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专题研究。比如说,可以开展尿糖检测干预研究、尿液蛋白质检测影响因素等试验。通过创新设计实验,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与动力。
1.3 考核方式改革
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需要重新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考核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实验考核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与其相适应的考试评价体系。可以将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项目考核,强化项目考核以及临床岗位技能考核。每一环节的考核项目都需要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包括准备标准、操作标准、终末标准等,并制定合理分值,强化学生的针对性评价。在实验教学工作完成之后,可以按照相关体系标准需求,选择考核内容,然后由学生决定强化考核的具体内容。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之后,在进行基本检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需要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完成实习之后进行岗位技能考核。
2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2.1 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
重视能力、重视素质、重视知识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模式,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开展,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的临床岗位技能与实验技能要显著优于未接受教学改革的学生成绩。与此同时,学生的论文撰写数量、团队精神、科研意识也大幅度提高。另外,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的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
2.2 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医学检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目前,我国医学本、专科院校相对侧重于对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今后学生科研能力养成的重大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无缝链接,培养出兼顾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医学类人才,为我国的医疗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缺乏科研思维能力
因为医学检验技术本身的专业特点,大部分检测项目向自动化、智能化、流水线化进行发展,而且常用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更新代谢很快,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必须定期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本、专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注重理论基础的教学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采用灌输式、练习式教学方法,而缺乏对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学习。而且,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起步晚,在学科设置上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欠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也明显不足,不能将临床上目前采用的先进的检验方法、技术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结合。
2.缺乏对科研的相关知识、流程了解
医学科研的一般流程包括:(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查阅大量相关问题的中、英文文献,了解国内外对本问题的研究进展;(3)对查阅的文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准备研究的内容;(4)对课题进行设计,分别针对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重点探讨;(5)进行试验,并对实验资料进行整理、数据选择合适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3.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和系统的培养方案
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了科研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但是却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当作学生活动来抓,科研创新活动的种类、数目很多,但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实施,缺乏好的科研设计,开展的大部分科研创新活动会中途夭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目几乎没有。学校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尽早安排学生接触了解学科前沿的科学问题,对当今医学领域存在许多疑难问题加以了解,从中分析、感悟科研工作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而培养、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
二、如何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
1.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
对最新前沿临床研究动态和相关科学技术进展进行了解的一种快速有效方法是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课题组可以通过举行组会的形式,每周一次,在组会上由2、3名学生对自己最近阅读、浏览的文献中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实验具体情况与研究进展进行讲解、汇报。老师与其他学生再针对文献的优点或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对不同的见解进行沟通学习、发散思维,最终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措施。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探索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并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训练。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会,通过参加这些报告会,学生可以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前沿资讯进行快捷地了解,并且增长了见闻、阅历。
2.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应当从传统的灌输式向引导型转变,不仅要对知识本身进行讲解,还应联系当下的科研背景,将理论知识与科研进行知识链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查找、整理,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是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良好的师生沟通、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充分肯定其创新精神,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对学生的科研素质、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科研相关知识的培训
(1)加强文献阅读能力的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课本上的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探索性问题列出来,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学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最后同学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进行总结。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了解该问题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而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练习,不但使学生习惯用发散思维的方式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了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历,让学生学会了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进一步实现素质、知识、能力的一体化培养。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加强。
(2)加强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训。写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技巧性,写作之前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概括介绍,或将自己的实验进行系统、简要的说明。学生可以通过综述的阅读或写作想要研究的问题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有较全面地认识。有很多人因为不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适当的表达而错失良机,因此,应该开展医学论文写作的的相关课程或培训讲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对论文各部分的写作规范有最基本的了解,提高论文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对于高质量人才的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科研能力,是医学院校及个人双赢的举措,随着医学检验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分析了解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寻求解决办法。科研与临床实验室检验是相辅相成的,医学检验诊断学的总体发展趋势就是培养同时具备优秀临床检验技能和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文玲,赵艳华,徐克前,李闻文,侯珏,高戈,龚道科,阎祖炜.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概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2:66-67.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课程改革 方案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B-0016-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逐步增强。在医学检验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主转变。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技术的地位日益重要。尤其是近年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与基础学科的相互渗透,各种仪器、诊断试剂和检测方法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检验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医学检验技术的内涵。医学检验技术中的许多检测项目正在向方法的标准化、手段的自动化、速度的快速化、标本的微量化、试剂的商品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方向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方向亟待解决,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北海市卫生学校召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典型工作任务会议,由医疗机构行业专家及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与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对程体系进行改革。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专业需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完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医学检验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具体改革如下。
一、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见表1。
二、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岗位对应的专业技能主要包含对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核心技能。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对医学检验岗位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增设国家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培训课程,制订培训课计划,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岗位准入资格。课程结构见图1。
三、开发“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教材
以检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检验职业岗位能力为模块,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编写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等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材。教材与临床深入对接,与临床工作岗位求一致,按项目要求制定实训目的、实训准备、实训原理、实训方法与结果、实训注意事项及实训评价。改原来传统的学科体系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四、开发项目课程――综合实训课
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医学检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将检验专业课“临床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常用基本检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重组合成。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三大常规操作技能,微生物培养与鉴定基本技能,常见血液病检验,血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形态识别能力,常用免疫学技术,常用生物化学指标检验。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修安排在各专业课学习基本完成后进行。以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巩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薄弱环节和岗位要求)。它也是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检验项目为任务的能力本位课程,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教学场所是临床检验实训中心,设立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完成检验项目为目的。
五、创新“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依托附属医院和校内实训场所,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检验科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课教学融入在实训课中,边实训边讲解,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医学检验工作流程,以“标本采集和制作,设备使用和维护,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专业要素,开展技能实训教学,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产教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并在教材中增加实训评价内容。
六、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加模拟实训室,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理实一体教学。对通过改进使学生学会操作方法的同时,学会看化验单、学会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学会结果报告。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每学年都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发展,使竞赛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加强实习前2周学生技能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毕业实习从36周增加到40周。
七、改革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