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学策略与建议8篇

时间:2024-01-20 16:23: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学策略与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策略与建议

篇1

关键词: 医学英语语词学习 常见问题 教学策略

医学语词,除了语言共核中的常用词之外,尤为强调“语”,即医学领域的学科术语和行业用语。其来源多样,主要发源于中国医学生并不熟悉的希腊语和拉丁语,再加上医学领域的新发现不断地在扩展医学语词的范围,导致医学语词呈现词汇量大、形态复杂、语词发音难、词义记忆难等特征,让医学生们望而却步。然而,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外文资料来学习医疗专业知识,要通过国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来了解医学技术的最前沿动向,医学词汇的匮乏势必会阻碍学习和研究的进程。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在教学中解决医学语词学习中的常见问题是切实有效地提高医学生医学英语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

一、医学英语语词语音学习的现状及教学策略

由于受地域教学水平的限制,再加上方言口音、汉语的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语音学习历来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薄弱环节。如果忽视了语音学习在医学领域交流和词汇记忆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词汇运用将受到很大限制。医学语词形态复杂,大量语词需按照希腊语和拉丁语的发音规则,因此医学英语单词的读音不易读准确。

1.多音节医学英语单词发音困难。

由于大多数医学英语单词是拉丁和希腊词根加上前缀及后缀构成,单词往往较长,甚至可以达到八个乃至九个音节,发音困难。例如:八音节词hysterosalpingography[histrslpi?耷rfi](子宫输卵管造影(术)),pericardiocentesis[perik:diusenti:sis](心包穿刺放液术),甚至九音节词lymphadenoleukopoiesis(淋巴组织性白细胞生成)。音节过多使发音者很难找准发音的“节奏”,更意识不到“重读音节”的位置,而产生发音的错误。

2.特殊的发音规则掌握不熟练。

医学英语单词中有些特殊的发音规则,如,不发音字母规则,例如p在n,s,t,前面不发音:pneumonia[nju:munj](肺炎),ptosis[tusis](上睑下垂),kn组合中的k不发音:knee[ni:](膝),knuckle[nkl](指节);一种字母组合多种发音规则,如con-处于重度音节:concentrate[knsntreit](浓缩),consciousness[knsns](意识,清醒),发[kn]音,但出于非重读音节,后面紧挨重读音节时,如congestion[knd?廾estn]充血,contaminate[kntmineit]污染时,发[kn]音;重音后移规则:很多医学词汇遵循拉丁语的重音规则,后缀能够决定重音的位置,且大多数重音落在倒数第三个音节上,如果改变词形增加前后缀,重音就会移动。gastroscopy[gstrskpi]胃镜检查,而不是[gstrskpi],-scopy使重音节后移在倒数第三音;字母组合的变异发音规则,例如有些元音位于r前面会发成复合元音,bacterium[bktiri:m](细菌),antiserum[ntisirm](抗血清)。因此,如果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能够总结规则,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则,势必会对词汇的发音、记忆乃至构词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医学英语语词语音教学方面的策略。

在医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以上总结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1)反复强调重音的学习,注重对比分析,总结发音规律。较长医学英语单词的多重读音节,增加了读音上的难度。我反复地告诉学生,要想读准这些多音节单词,找到正确的重读音节位置如同歌唱找准节奏般重要。并强调练习环节,将错误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单词变形前与变形后的发音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难点所在,这样才有利于掌握规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2)“过量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习的需求量与操作量的最佳比例是1∶1.5,也就是100遍可以掌握的语音模仿,150遍的练习可以保证长期不回生。语音学习切忌单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建议学生搭档学习,相互纠正,相互提醒、监督、鼓励,相得益彰。另外,教师可将声像资料和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等手段引入语音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力求给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语言模仿材料和语言接触环境。

二、医学英语语词形态学习的现状及教学策略

医学英语语词的构成基本上遵循普通英语单词的构成规律,由前缀、词根和后缀组成,但数量庞大,词汇量高达数十万,而且单词的结构长而复杂,构词规律特殊,再加上其中的希腊语和拉丁语成分古怪而陌生,为医学生们的词汇记忆带来巨大挑战。

1.医学英语语词词素陌生,多词素单词记忆困难。

从构词学角度看,词素是单词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在医学英语中,词素是语音和语义的最小结合体,其中,表达单词主要意义并可单独使用的词素为词根,例如plasma(血浆)。另一种为词缀,不能单独使用,只表达单词的次要意义。如orth-(正常的)。医学英语中的词根多来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医学生们并不熟悉,再加上很多的较长词汇是由四个以上词素组成,就显得难上加难了。例如otorhinolaryngo耳鼻喉科学是由oto(耳)+rhino(鼻)+laryngo(喉)+-logy(学),3个词根1个词缀组成的,其中前三个词根都是来自于拉丁语,并不是我们熟悉的ear,nose,throat。

2.医学英语语词构词规律繁多,精确掌握单词困难。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语词不断出现,教师可以用先有的词根和词缀相结合。但构词的方法层出不穷,这给以医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其中最难掌握的是词缀和词根的位置问题,例如strephenopodia(足内翻)和strephexopodia(足外翻)中的前缀“en-(入内)”和“ex-(向外)”位于词根“pod-(足)”之前,前缀一反常规不在词首。其次,医学名词的特殊单复数变化。一部分由拉丁语和希腊语借用来的医学名词,仍保留它们原来的单复数变化形式。如coccus(球菌的),复数变化为cucci;stimulus刺激,复数变化为stimuli,trauma(创伤的),复数变化为traumata。最后,有些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术语拼写并不固定,学生会误以为是另一个单词,重复查词典,因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例如,有些字母可以通用,如ph和f在sulphate与sulfate中可以互换,因此这两个单词为同一词,都意为硫酸盐,同理还有sulphonamide和sulfonamide磺胺。更为奇特者,有些字母可有可无,词汇意义不变,如osteitis中的“e”,去掉它,仍为骨炎。另外,还有一部分的英语医学词,在构成意义相关的派生词时,不再采用原来的简单词为词根,而以具有相同词义的拉丁词或希腊词为词根,无形间又增加了单词记忆的负担。如单独单词blood(血),在构成以“血”为词根的单词时,被希腊词hemo所代替,变成了hemochrome(血色素),hemophilia(血友病)。由上述可见,任何的构词规则掌握出现偏差都可能导致单词的拼写出错,这无疑给医学生们精确地记忆与使用医学词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医学英语语词形态教学方面的策略。

针对以上医学生们在词汇形态学习中反馈的困难与问题,我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1)强调医学词素系统记忆训练,传授医学文化常识。

学生如果能掌握最常用的200个词素,便可认识5万个单词。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语素记忆训练,在某一词素记忆的过程中,可使用固定不变这一个词素,然后变换其他词素组合的方法,加强记忆,进而形成交叉学习,增加词汇量。例如,同族词训练,absorb:absorb v.吸收,absorbent n.吸收剂,malabsorption n.吸收不良,absorptiometry n.吸收测定法。可将单词由简而繁设置,步步推进,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absorb的记忆,又学会了-ent后缀、mal-前缀等。另外,医学生更需要懂一点医学文化知识,因为冠名术语(eponym)在医学词汇中颇为常见,例如:以希腊神话水神冠名的“Proteus syndrome”(普鲁透斯综合征),以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的故事Achilles’s heel(唯一致命弱点)衍生出的单词Achillotenomy(跟腱切除术)等。在与学生的讲解与讨论中提升对相关医学英语词汇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医学英语语汇的兴趣。

(2)总结语词构词规律,使用“立体记忆法”,培养词形分析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很多生词,不要每个词都查字典,因为这样做,既浪费时间,又减慢了阅读速度,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阅读兴趣。可取的方法是养成词形分析的习惯,遇到符合讲过的构词规则的、构词成分熟悉的词,我都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认真的词形分析,同时再总结构词的规律,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口、耳、手、脑并用,使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和动觉记忆有机地结合,调动大脑的不同部位参与记忆,使大脑的兴奋点形成广泛的、多方面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与靠视觉默记单词的方法相比,其效率可提高很多。另外,可使用“立体记忆方法”,如归类联想法、“树形法”等,按照医学学科划分记忆,肌肉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如对鼻nasus教学时,意会学生可以联想到整个呼吸系统trachea(气管),bronchus(支气管),lung(肺)等,更能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形成单词的网络(word network),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医学英语语词词义学习的现状及问题

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语言符号的差异,而在不同文化体系中的人,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概念。医学英语来源于拉丁语、希腊语,在传承中渐渐又与英语融合,因此在语义理解上易出现分歧,给学生的阅读与翻译带来麻烦。

1.医学英语语词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明晰性、科学性和单一性的特征,但仍然有一部分省略词汇,多义词汇给医学生形成困扰。

(1)缩略词形同意异。缩略词可以节省篇幅,增加容量,减轻读者视觉疲劳,但随着缩略词的使用日益普遍,其数量不断增多,同一缩略词代表不同词组术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如:AF可以代表audio frequency(感音频率),acid-fast(抗酸),atrial fibrillation(新房纤颤)[2]等。(2)一般词汇词义缩小用于医学术语。医学生都有一定的大学英语词汇基础,但对于单词的固有认知往往也成为医学词汇学习的障碍。如pack的原意是“包裹”,而在医学中意为“包裹疗法”,administration意思为“管理、供给”,但医用意义具体,细化为“用药、给药”。(3)医学语词的“一词多式”。在医学语词中,一个指称的单词可以存在古英语、拉丁语、希腊语法语、德语等单词形式,变化多样。如指称“breath”其相同拉丁词源为“spir(o)-”而对应希腊语词源为“pneum(o)-”。

针对以上医学生们在词义学习中反馈的困难与问题,可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①训练学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作为语句甚至篇章的组成元素,生词必然和上下文中的单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上下文及生活经验来猜测词义。如:psychosomatic illness is a disorder in which the physical symptoms are caused by psychological factors.[3]这个句子中physical和psychological分别意义为“身体的”和“心理的”。不难猜出psychosomatic是一种由心理因素引起身体症状的心身一类的疾病,猜测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无障碍理解。②引导学生运用“关系类聚”法搜索和整理单词。具有同义、反义和包含关系的词汇连类而及,聚合在一定的语义场中,辨析异同,综合教学,有助于学生识记、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扩大词汇量,使教学达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定钧.医学英语词汇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

[2]洪班信.英语医学术语的特征[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56.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新问题 教学 实施建议 策略

0 前言

本文针对于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实施建议与策略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详细地分析和研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主要通过营造开放性的环境,拓宽教学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研究了通过采用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 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1.1创设开放性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早就已经淘汰了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达到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树立开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有着跟学生平等的思想位置,教师才会跟学生更容易相处,更能多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身心情况,再对学生进行提出指点和帮助。进而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数学开放性教学实施的重要的前提。

1.2 拓宽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应该进一步拓宽现有的教学内容。拓宽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掌握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渐地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宽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一些学生较为感兴趣,而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开放性教学的效果。二是,由于初中数学教材不是一年一更新的,进而在实际的教师中,很多较为先进的数学知识学生是学习不到的,因此,教师应该有选择性的挑选这些这样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能够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1.3 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重视开放度

在初中数学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好开放的度。所谓的开放度主要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每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怎样的开放教学?问题开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只有充分地把握开放教学的度,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自由地去交流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较为轻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 有效运用合作教学法

在初中数学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教学法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需要通过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解决,能够进一步促进开放性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初中数学开放性教学中,教师采用合作教学法的主要依据就是,在完成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不是依靠一个学生的力量能够完成的,在有限的课堂学习的时间内,学生需要与其他的同学一起合作去完成,这样才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对于这棵树也有要求,需要树的底部能够达到,但是顶部不宜达到,并且教师布置3个任务,一是,要求学生说明测量需要哪些工具。二是,在请在图1中画出测量的示意图。三是,设树的高度为x,请用所测数据求出x。教师通过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合作去完成,能够实现开放性问题教学的效果。

图1

1.5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是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完成的,并且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因此,在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应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所想的解决方案就不会跟随着老师的解决思路走,会另辟新路,最终找到解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事物作为素材,来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寻找疑点,并且,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合理地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还能更好地挖掘他们的思维潜力,促进学生的长远进步。

2 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

2.1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就是比较难于理解,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会对学习数学产生非常大的厌烦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开放性问题教学的策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了解数学,使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运用有效的思维方法去学习,去思考,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2.2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众所周知,所谓的开放性问题就是那些不确定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学生需要运用多种资源和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进行解决。在这个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全面分析,能够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将新旧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联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于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的实施建议与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用开放性教学的策略,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许建羽. 浅析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 消费导刊,2009(04).

[2]闫保英,李俊永. 浅谈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2).

[3]孙青.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06).

[4]林国福.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师生互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07).

[5]符美权. 基于新课程的中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索[J]. 改革与开放,2009(06).

篇3

一、创设课堂阅读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建构阅读意识

情境建构作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念中的首要组成因素,其实施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参与至教学情境当中,并在此情境中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继而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地参与相关教学活动。教师可在相关教学活动中,首先以声色结合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教学参与,然后在此情境设置当中还应适当加入教学内容相关的探究性问题。以此可有效地构建起较为良好的课堂适学氛围,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参与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建构起自身的阅读意识。

以《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进行相关阅读教学前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通过让学生对林黛玉进出贾府的不同处境了解林黛玉这一角色。多媒体形式还能使学生直接发现林黛玉进出贾府时处境变化,强烈对比可让其对文章内容有更为深刻与直接地了解。继而由此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提升其学习主动性,并促使其直接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

二、利用课堂合作阅读,营造良好语文阅读课堂环境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当中相互协作、互相交流也是其理念的关键构成要素。课堂合作阅读便是针对此教学认知基础上可采用的教学策略,其中教师可为学生们提供阅读相关任务,然后要求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的形式以解决难题。该策略的实施可有效地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起鞭策、约束的作用,并可令学生在团队合作阅读过程中能自主发表看法、意见,以此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且在相互讨论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为其建构新知识提供良好的主观动力。

如在教学《咬文嚼字》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个句子进行修改,并让学生们相互探讨修改后语句寓意发生何种变化。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这”、“个”等修饰词,并通过对比、明确了句子寓意的变化规律。由此也让学生了解到“咬文嚼字”的作用,使其对课文主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还让学生在相互探讨间锻炼了自身自主思考能力,提升了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三、拓展阅读涉及范围,帮助学生形成个性阅读习惯

在促使学生形成阅读意识,激发阅读热情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对阅读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并探究其深层含义、内在规律和发展性观念。这就意味着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稳定自身的学习经验,透彻理解自身掌握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其阅读涉及范围,促使学生形成个性阅读习惯与良好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当中锻炼起自身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从而得以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能力。这样便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优化了语文学习质量。

在拓展学生阅读涉及范围的认知基础上,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督促学生重视对课内阅读内容进行全面、深入地学习,还需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以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如,在“戏剧作品阅读”这一单元内容学习完后,教师可建议学生们通过翻阅书籍、互联网查找等方式去阅读《白毛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外优秀戏剧作品,学会从作品中感受作品深刻含义,了解作品创作背景等。这样为学生指出了明确的阅读方向,促使其得以有效提升自身阅读主动性。

篇4

建构主义的这些理论为教育者提供了新的观点、新的视角: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这样一来对教学设计或者说备课的指导就有了新的突破:即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应以发展意义为先,而不是以行为训练为先;教学设计者的基本任务是通过设计各种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者的科学意义理解,促进向科学概念的转变;教学目标设计既要关注基本学习目标的实现,更要为伴随学习过程而产生的游离目标留出空间;教学设计要体现在教学中真正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意在促进学习者科学素养发展的新型科学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哪些教学策略来体现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呢?首先,教师要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知识教育已经被异化为知识的传播。在知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呈现的是现成的知识、标准的知识,关注的是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却很少关注学生智慧的发展。”[1]这种“由教师控制的知识操练和输入所带来的惰性知识问题是十分突出的,尤其是今天对人才培养与需求差距越发凸显。本来与生活和生产联系极为密切、生动有趣的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似乎也成了学生们凭借死记抽象的科学符号才能学好的乏味的包袱。”[2]只有真正认识到当前教学上的弊端,才有可能接受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上倡导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或方法要与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相吻合,要突出体现下面四个命题:⑴凸现学生中心。一堂课是否有成效要看课堂是否由学生为中心,并主动学习而定。教师的作用是带好学生走进问题的迷宫,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当然最后的理解和结果应是学生共识的。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的阶段,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这显然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3]。⑵强化教学过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和当前外部新信息的反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并超越外部信息本身;另一方面,学习者也不是简单地对原有经验进行提取和运用,他需要根据外部信息对原有经验作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同时还将这种认知学习活动看成是一种社会性文化实践,强调知识不仅是个体在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具有不同经验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个体之间的对话交流会大大提高知识建构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反思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探究并尽可能体验新的知识点;重视教学过程就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4]“教学的任务在于让学生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引导他们去探索知识的意义。而非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那些客观的课程知识。”[5]在强调强化教学过程时,教师要整体把握学生的思考,不要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要在枝枝节节的教学技巧上做文章,始终应以“学习者有没有问题?有多少问题?问题是否有新意、有创意?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应该是衡量教学成败的一条标准。”[6]⑶体验相互协商。课堂教学并非一种机械的接受过程,对于学生的许多开放着的知识结构链,要能让其中最适合追加新知识的单元链活动起来,才能确保新的知识单元被建构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一个新的开放结构。学习的发展是依靠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着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不完全一样,从而导致了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息与真实的世界不相吻合。此时,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或辨认,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当然,并非一定要达成共识,而是扩大自己的视野,促进发展。因此,在课堂上,在对某一个问题的争论中,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通过延缓评价,鼓励冒险,产生假说,在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才智,帮助他们获得新的技能。⑷注重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注重听和说的建构主义活动不仅促进建构主义思想地实施,而且创设出师生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一些激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应探究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这对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有重要意义。当然,这种师生互动的前提是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和学术氛围。通过互动,师生可以互相接纳、赞赏、争辩,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批判。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形成对知识新的洞察能力。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是经过严密组织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许多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必须包含在一定的参数内;学生能够商讨主题,但必须遵从他们的课程要求;学生可以自己设计任务,但这些任务要适应课程的能变性。

参考文献:

[1][6]宋孝忠.走向智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2).

[2]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 2004,(7).

[3]桑新民.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 [J].全球教育展望,2005,(4).

篇5

【摘要】 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对国际医学教育和学科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医学精英人才。在开放和竞争的社会中,双语教学能够使医学生较早地了解国外医学教育的理念、模式与教材,加强国际竞争力。儿科学双语教学的瓶颈主要为师资缺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模式选择和英语大环境的营造等方面。笔者总结近几年儿科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进行了儿科学双语教学的实践,努力探索创新适合当前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儿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医学英语的学习。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13]。在高校中采用双语教学已成为国内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的意见》精神,促进双语教学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皖南医学院儿科教研室教学实践,笔者对儿科学双语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儿科学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是否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模式,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索适于双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双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双语教学的定义,可把双语教学分为3种模式:(1)浸入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入学后就对所有的专业课完全采取外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优质师资,国内大多数院校无法达到。(2)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入学后部分专业课采取外语教学,而另一部分课还是采取中文教学,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全部课程用外语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和师资的要求也很高,但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过渡时间的快慢进行调节。(3)保留式双语教学模式:即只是在部分选择的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其余课程还是采用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和师资的要求稍低。而具体采用双语教学方法也有多种方式:如讲解和文字材料(教案和板述)全用英文;讲解部分用中文,部分用英文,文字材料全部用英文;讲解和文字材料都是部分用中文,部分用英文等等。结合本院儿科教研室实际,笔者选择了第3种教学模式。

2 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医学双语教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47]。

2.1 学生的外语基础较差 学生的外语基础较差,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尽管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基本达到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但他们的专业英语知识储备有限。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特别是理解和反应能力远不如母语快,仍存在听不懂、看得慢现象,更无法用外语直接进行交流、对话。

2.2 师资力量较弱 师资短缺是影响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外语能力的教师十分缺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但外语水平较低,而一些年轻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外语功底,却又缺乏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真正符合双语教学要求的师资十分有限。

2.3 教学方法不灵活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在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中文、英文专业教材,课堂板书采用英文,学生的作业采用英文,但教师上课采用汉语讲解。学生和教师无法真正置身于英语学习的环境,没有学习动力,学生和教师进步均不大,这种模式并不属于真正要推广的双语教学的范畴,只是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2.4 缺乏医学双语教学的氛围 绝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的学生是在一个被母语包围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进行双语学习。如果不是考试、作业、病案分析等硬性规定要尽量多用英文,他们很难接触到英语。因此,双语教学氛围的缺乏使学生很难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更不用说提高学习兴趣了。

双语教学不是在教学中随便加入点英文“作料”那么简单,但也不是要着力培养英语人才,关键还是要因材施教,分阶段分层次地传授英文理念,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握紧英语这根重要的“拐杖”。在实际教学中应明确,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以便为将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提升英语水平以应付今后日常工作之需。英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临床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是很难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临床英语水平的目的。

3 提高儿科学双语教学效果的策略与建议

3.1 加强自身英语水平,以努力实现全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对医学专业授课教师的要求相当高,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医学专业知识,而且要能准确、流利地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平时在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同时,更要在医学专业的原版英语教材的消化吸收中多下功夫,这样才能备好课、上好课。在进行双语教学时, 用英语授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让学生接受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由于全英语教学在教学的所有环节中使用英语,如英文原版教材、英语授课、英语板书、英语作业、英语命题和答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全英语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全英语教学方式接触专业知识,很容易形成英语思维。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和生动实际的教学案例是保证全英语教学方式顺利进行的有效途径。在双语课程开设初期,教师在授课时应尽量使用较为简单的英语词汇,讲授专业概念时采用通俗的例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全英语教学方式。

3.2 采用与原版教材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简单的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和用英语授课还不能称之为理想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应有其独特的、与原版教材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使双语教学做到原汁原味。

(1)借鉴先进的西方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艺术,让学生学到原版教学内容的同时,体验到原版的教学方法[1,8]。双语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的灌输型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许多外国学者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值得借鉴。英国学者James Dean Brown指出教师要注意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①非教学因素:如教师的授课热情,与学生的恰当的眼神交流,生动的肢体语言,适当地在教室内走动等;②教学设计:如复习以前的课程,目的清晰,课程内容连贯,例子含义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活动,总结课程要点等;③课堂管理:如授课简单清楚, 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温馨的课堂气氛,高度地激励学生,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纠正错误等; ④教学手段完备:如多媒体视听觉课件可用可及,有趣实用,有效地使用黑板,教案整洁而且含义清晰等。美国学者Robert E.Slavin对如何激励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做了精彩的评述。他认为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一种接纳和欣赏全体学生的环境,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的机会。

(2)采用灵活多样并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模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型。双语教学的目的是用英语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以下是几种美国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①学生团队成就区分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由不同水平,不同性别和不同民族的学生组成。当教师讲解完课程内容之后,各小组成员分别讨论,直至确信每个成员都掌握课程内容。然后对每个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将其成绩汇总形成小组成绩与其他小组的成绩进行比较。②切块拼接模式:美国大学课堂上的切块拼接是通过伙伴教学的形式进行学习活动。教师将课文切块,由学生分组阅读,然后各组对其他组进行教学。之后,教师将分别根据各组设计的试题,对全班进行测试,并由出题组评阅答卷,向全班公布结果。③小组调研模式: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各小组在课程章节中选择子论题,然后将子论题分成若干个人任务。在每个小组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形成小组报告,最后由各小组在全班讲述其报告内容。④ 合作预习模式:采取合作预习方式时, 两个学生一组,分别归纳课程章节内容,直至覆盖即将学习的全部内容。这种方法使每名学生都能去“教”对方,而不仅仅是“听”对方讲述。

笔者在《儿科学》课程教学中,组织应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分析方法和演讲方式,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从查找资料,构思、设计方案,资料综合分析,形成文字,多媒体制作和准备演讲,每个人各负其责。笔者采用抽签方式决定各小组的演讲人。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因为演讲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到全组成员的成绩。但这种做法使每一名学生都会尽其所能,并在适当的压力下,挖掘出各自的潜能。问卷调查表明,近70%的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50%的学生用6 h以上的时间进行准备,70%的学生希望做演讲的主讲人。 60%的学生认为主题演讲对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90%的学生认为对他们的英语表达有很大的帮助,80%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100%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3.3 对原版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处理 选择能够全面反映课程的体系,对知识的讲述准确并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权威性原版教材是保证教学正常运行的前提。在确定原版教材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合理的处理教学的难度和广度。为使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结合实际,不断以最新的信息充实课程内容,使学生了解其发展的前沿动态。可参考国外原版英文期刊杂志以及互联网英文信息等不断将最新信息列入课程内容。采用精讲和泛讲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程体系的完整。

原版教材具有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双语教学面临的课题。一般教师只在课堂上将重要的“框架性”知识,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来获取具体内容[911]。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的自学和治学能力的培养。在《儿科学》教学中,笔者采用了精讲与泛讲方式。精讲指对重点章节及章节中的重点概念进行精讲。泛讲则指在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之后,把课程中辅说明的部分作为学生课后阅读的内容,教师只用较短的时间在课上讲授中心点,辅助于课上提问和课后作业。这样可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使学生全面了解课程体系,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1)如何在开设双语课程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难以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和进度。尽管他们深知双语教学会给他们带来益处并不断努力,但仍感压力很大。(2)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时内讲解更多的知识,并使学生能够接受。(3)从学术能力、知识视野、语言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培养双语教师,为他们提供进修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机会。(4)改善教学手段,购置与教学配套的英文原版资料,如相关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等。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刚刚起步,还需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深入研究、相互借鉴、增强交流、深入探索,在双语教学实践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实现预期目标,为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1214]。

参考文献

[1] Gabriele Kasper.Pragmatic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urrent Developments[J]. 中国外语,2007,3(6):1725.

[2] 司道文,孙金莲,张宇新.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1):26482650.

[3] 刘芳,李何.利用BB教学管理平台开展生理学双语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730732.

[4] 李爱萍,邹原,吴琼,等.七年制医学生生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6):5354.

[5] 李霞.医学双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5):618620.

[6] 李秀娟.双语教学形式与师资配置问题研究[J].药学教育,2007,23(6):3638.

[7] 谢波,包品红.医学院校研究生双语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543155.

[8] 余菁,李东培,欧阳丽斯,等.中山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解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比较[J].解剖学研究,2008,30(4):310311.

[9] 王跃嗣,刘凤,魏冠英.高校双语教学的层次性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0):11061108.

[10] 滕诚毅.双语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5):8485.

[11] 吴宜艳,杨志,崔红.结合实际开展双语教学[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5):8788.

[12] 徐燕,李启华,陈学洪.TTS技术在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28(5):710711.

篇6

1.调研方法

(1)血液及其成分的保存和运输占20%,包括抗凝剂,全血,红细胞(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冷沉淀的保存和运输;

(2)血液及其成分的输注治疗占60%,包括成分输血概念及优点,全血输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悬浮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冷冻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及剂量和方法,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剂量和方法及疗效评估,新鲜和普通血浆输注的适应证、剂量和方法,冷沉淀输注的适应证、剂量和方法;

(3)输血不良反应占10%,内容包括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循环超负荷、细菌污染和败血症休克、枸橼酸中毒、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自身输血占10%:包括贮存式、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和回收式自身输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采用闭卷测试,以不计名的方式消除学生答题的顾虑,阅卷评价标准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用临床输血指南》、《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由本课题组副高以上职称3名成员共同制订。以访谈3名教学管理人员与6名一线教师的形式了解医学院校输血教学相关情况。

2.统计学处理

数据按百分率统计。

二、结果

1.医学院校输血知识教学现状

3名教学管理人员认为,目前临床输血知识教学无专用教材,教学时数少,除聘请个别行业专家授课外,无输血专业教师,临床输血内容设置在外科教材中,非独立的课程,基本无临床输血见习或实习安排,且在实施性教学大纲中属于了解的内容。

2..师资及教学现状

在对6名一线教师的访谈中,从事临床输血知识教学的教师来源于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他们掌握的临床输血及相关知识仍是在学校学习阶段所获取的,对临床输血知识了解甚少,毕业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临床输血知识培训。

三、讨论

临床输血是挽救急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如何科学合理应用是每一位临床医生的责任,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全血的使用十分普遍,成分输血未完全被临床医生接受,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为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输血核查不严谨、输血记录不完整等。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临床输血知识普遍掌握较差,医学院校未设置专门课程,无临床输血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学学时少,教学方式滞后,这些与临床医生输血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有着一定的联系。

因此,我们认为在目前临床医学专业中可增设一门临床输血医学课程,以提高临床专业毕业生的输血整体水平。具体对策是:

(1)在医学院校开设一门临床输血技术课程,安排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见习14学时,内容包括输血医学基础知识,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及运输,血液及其成分的输注治疗,输血相关疾病及不良反应,输血法规,输血相关文书的书写;

(2)在实纲中增加输血科实习,时间为一周;

篇7

关键词: 艺术专业 大学英语 英语口语 学习策略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口语一向是中国学生的一大难关。会读、会写,却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在学生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很普遍。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始终是英语教师不断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通过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感到要使学生能够“会讲”,唯有课堂是最合适的学习场所。我就上好口语课以及口语教学的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英语课堂上的口语课

1.帮助学生“开口说”。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受各地教学水平的差异及地方方言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学生没有胆量开口说,怕出笑话,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心理障碍,使他们主动开始口语方面的训练。我觉得教一个新班级的第一堂课很关键,不妨让学生彼此自我介绍,用英语自由发言,这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途径。在学生发言时,教师要尽量避免打断他们的谈话,对于学生在谈话中所犯的语病也不要立即纠正。开始时,可以忽略学生的一些语病,要试着去理解学生的意思,对学生没表达清楚的地方,要尽量避免问“What do you mean?”,要试着猜“You mean……”或“Would you like to say again?”,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开口说,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少批评、多鼓励,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2.给学生创造“开口说”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作用固然重要,但课堂的真正中心是学生,而不应是教师,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教师的任务在于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就如同导演一样,主控全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3.口语课堂上交际题材的选择尤其重要,教师应力求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讨论。

如:友谊爱情观、人际关系、旅游观光、生活习性、趣味爱好、体育运动、学习方法等,也可结合当前形势选题,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找资料。对学生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会话内容,并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创造课外活动环节。

在充分利用口语课堂,营造口语语境,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创造课外语言环境,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文朗诵比赛等。形式要多样化,尽量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口语教学的主要方法

1.句型操练。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狠抓句型练习。因为句子是说话的单位,在某一情境下进行交流往往要使用一定的套话。学习和操练句型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基础,也能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效果。训练时可由简单到复杂,采取替换的方式,以减少机械训练的单调性,来增强学生的活用能力和熟练能力。

2.训练方式多样化。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对口语话题的好奇心,教师在选材方面应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题材,如时装、购物、局势、美食、体育新闻等,通常可采取以下方式。

(1)分组讨论

将全班分组,每组不同的话题,先让大家讨论其内容,各自谈出自己的想法,然后选出一个代表在班上陈述。全部发言结束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给演讲者打分得出名次。这种训练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合作,在讨论中取长补短。

(2)命题讨论

教师事先准备一个口头命题作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稍作准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别表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再对各组进行点评,点评要有针对性。

3.听说结合。

在对学生进行说的能力训练的同时,也应强化对学生听的训练,将听与说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视听手段,如录音、录像、电视等,多给学生听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可给学生读些小故事、小幽默等,并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听的效果。

三、结语

篇8

一、数学教学要不断探索与实践,适应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

经过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数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不断提高,但现实的教育环境和评价体系,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等很多因素,都对课程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平时的课程实施中,对新课标中要求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良好的贯彻实施。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没有足够的把握。针对现状,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制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施的主要原因。第一,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理解不够。第二,由于对升学率的不断追求,使得教学中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第三,就数学思想方法的表现形式看,数学思想方法相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是隐性的,具有更高层次,它不像知识与技能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往往被教师们所忽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在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加以体现,并通过学生具体的操作与实践加以掌握,从短期来看,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收益较小,并且浪费时间,然而人们都希望看到短期的教学成果,这种教育的急功近利不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实施。第四,新课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有了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又转化为对教师的数学素养的要求。在具体的数学内容中,我们能否发现其数学本质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能否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它们展现于学生?这对教师们来讲充满了挑战性,但我们无法回避,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必须面对这种挑战。

二、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要围绕学生来展开。高中学生面临的是升学和就业的双重选择,所以高中时期也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在努力地培养高分学子,所以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进行表演,学生则是绝对的被忽略的配角。高中新课标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所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要及时加以总结,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偶发性事件,也要能够及时地进行课堂调整。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协调者要及时地进行角色转化和观念的转化。其实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举例贴近生活实际,从学生喜欢的活动和事物出发,引导学生产生愿意学、好学的动力,从而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的探究欲望。引入多种手段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非常有帮助。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机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改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教育理念,打破了学生被束缚教学的局面。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教师要通过和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关系来促进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改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在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四、创设趣味性课堂,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板书讲授,复杂的函数图象和立体几何都无法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理解困难,也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或者在备课时准备一些实体模型,让这些复杂的几何形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