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0 10:45: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业经济学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会议产业的形成是因它传递信息最快、最直接,就是在信息化时代,报纸和网络也无法取代会议的这种功能。所以,西方的经济学家把它称之为“信息冲浪”、“知识会餐”、“财富平台”、“城市经济的拉力器”。
一、会议产业经济学研究概况
(一)理论来源。会议经济学思想理论来源之一是博弈论,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原理都是以博弈论为背景展开的,其蕴涵着经济学革命的基础和火种。本文主张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看待事物,力图从中国会议产业的变化中,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趋势。
(二)中国会议产业发展状况。中国会议产业未来的走势,宏观上是中国政治经济的大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晴雨表”;微观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频繁的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将推动国际会议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家财政支出的工作和商务会议将逐渐减少或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畴,取而代之是市场化运作的会议。目前,有关研究会议产业的机构相继成立,相关的产业理论和市场统计数据有助于政府加大对会议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培育力度,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会议的功能。在历史的进程中,会议有诸多功能:第一,会议能够产生重要的精神或决定:历史上人类的许多重要思想观念和那些改变社会历史进程的决定,往往是在某个会议中产生的;第二,会议还具有决策功能,例如选举或者罢免某个职务的官员;第三,会议还有交流的功能,体现在学术会议或者经验交流会中;第四,会议还有协调功能,例如国际会议活动APC会议组织等。
(四)会议产业发展趋势。无论是政府部门召开的行政性会议,还是学术界召开的学术性会议,都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召开的,这是会议的功能和目的所要求的。对此,可以预测:第一,政府部门通过法律、行政规章和政策等手段对我国会议产业进行宏观规范,有关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会议产业政策,规范市场改善环境、解决会议知识产权保护、无序竞争、损害参会者利益等问题,扶持品牌会议的形成。第二,会议产业协会、学会将会陆续成立,以此解决会议产业中的突出矛盾。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政府主要通过制定规则来调控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组织来进行。我国将会借鉴那些会议产业发达国家的行业管理经验,在认真分析研究我国会议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成立全国性的市场化会议行业组织,充分发挥相关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作用,加大协调和服务力度,加强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会议活动。第三,研究制定有利于中国会议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使与会议相关的服务业能进一步提高,办好会议活动的各项服务。从目前市场化运作的会议情况看,要想继续扩大规模,有可能通过短暂的价格战,那些有竞争实力、有专业水准的会议经营机构通过价格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迅速在会议市场中抢占优势地位;同时,市场促使会议经营机构苦练内功,努力提高会议组织、策划、服务的水准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进行会议活动的创新,降低整合会议资源的成本,争创名优品牌,提升会议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和壮大。
二、研究问题
(一)经济学宏观方面的分析――应用成本与收益模型
1、会议的成本分析
(1)直接成本。会议的直接成本是指为了组织和召开一次会议而花费的支出。国外经济管理学界对于会议成本早就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成为单位成本费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会议成本有一个普遍适用的计算公式,即:会议成本=2×3×每小时平均工资×开会人数×开会时间。其中,“2”是指因参加会议导致经常性工作中止的损失要加倍计算;“3”是指劳动者的劳动产值比其所得工资额高3倍。直接会议成本=会议成本+场所使用费+服务人员费用+各种器材车辆使用费+其他费用支出。
(2)机会成本。该项目指由于单位组织召开会议及与会者参加会议而丧失的某种可以获取或者创造的经济利益或潜在收益。例如,与会人员由于参加会议而丧失的为企业创造的劳动价值;由于会期过长不能做出正确决策而丧失的机会收益;或者主要领导由于开会浪费时间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实际工作,等等。
2、会议的收益分析
(1)据大连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大连市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商务会议的举办地主要有3个类型:本单位会议室或其他地点;大连市范围内的非本单位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等;大连市外的非本单位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等。根据调查,商务会议的举办大部分都在本单位之外。许多行政、企事业单位都将其重要的商务会议放在本单位会议室之外,有79.9%的大连市企事业单位选择在大连市范围内、本单位范围以外的地点举办重要会议。业内测算,大连市内现有酒店、会议中心、度假村等场所接待各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商务会议总量约在28万次以上,接待参会人次近2,400万人。从我国的主要大城市看,这类会议举办数量也在增多,并对会议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能反映单位政绩形象、涉及职工福利和商务性的会议,各类单位都认为不同于一般政务会议、学术会议和日常行政会议。这样,会议产业就能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其调动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2)市场化运作的会议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会议,从事这个行业的机构大致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咨询公司,主要以会议策划见长;第二类是科研机构(特别是社科类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第三类是培训中心;第四类是媒体。这些机构在市场调查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策划会议内容、整合会议服务资源,满足参会者的需要,从而达到社会承认。最近几年,市场化运作的会议在整个会议产业中扩张较快,一些国际性会议和商务性会议也在挤入市场化运作市场。由于政府对会议审批的内容和范围减少,市场的放开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成功地组织一次市场化运作的会议可以取得不薄的盈利,而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更发现,这一行业不仅投资少、见效快,更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于是乎,诸多的经营机构争相涌入会议市场,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3)参会人员的吃、穿、住、行无疑给召开会议的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例如,大连星海会展中心,其集展览、会议、旅游、餐饮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大连星海会展中心除为中外宾客提供以展览为主的综合配套服务外,还可为中外办展厂商提供总体设计、特殊装饰、广告制作、礼仪策划等技术和劳务服务。
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出发点,因而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人们之所以要投入一定的物质或钱财,是因为希望通过这样的投入能够得到更多的物质和钱财。不想得到收益的投入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不想得到收益的投入也就无所谓投入,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成本问题。社会对政府花费了成本,其根本目的也正是在于从政府那里得到比这个成本更高的收益或者说效益。相对于企业效益来说,政府的成本与效益关系复杂得多,政府效益是一个综合指标,比较难于评价,而且政府的产出是正效益还是负效益,有时候难以判定。任何一个政府从其本意来说,它都是希望做能对社会带来益处的事情,不管是现在就带来益处还是今后带来益处。从本质上讲,政府行使职能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有收益亦有成本,只有当其收益超过成本时,才是经济合理的。所以,只有会议产业给政府合理纳税,政府为会议产业的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发展空间时,才是最优状态。
(二)经济学宏观方面的分析――蝴蝶效应。会议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必然会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在其发展的同时,由于“蝴蝶效应”(注:“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其他未开发会议产业的城市会通过发展产业的城市为核心会议中心,并且充分肯定其经济价值所在,通过正确的引导,对发展会议产业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经济学微观方面的分析――应用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1、供给方面。现有会议产业社会总供给越来越多,由于会议产业的投资少、见效快,更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诸多城市的经营机构争相挤进会议产业市场,开拓自己的产业先河。
先来看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S曲线的求取方法。为了简化起见,有些新古典综合派的学者,将达到充分开发会议产业之前的曲线以一条水平线来近似代表它。这样,总供给曲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平线,它表示在尚未到达充分开发会议产业产量以前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垂直线,它描述达到充分开发会议产业产量以后的价格与产量的关系。由于总供给曲线形如反写的“L”,所以又将它称为反“L”形总供给曲线。它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说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综合。
2、需求方面。由于会议产业的多元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更能促进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所以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都选择开发会议产业,需求的增加又反过来促进了会议产业的蓬勃发展。
再来看总需求曲线: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r)=S(Y),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R,Y),将以上两式联立,把Y和r作为未知数,可得出总需求Y和价格P的关系式:Y=F(P),该式即为凯恩斯模型的总需求曲线公式。总需求曲线AD表明,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总收入(或总产量)的变动方向相反。总需求曲线是从IS-LM模型推倒出来的,而该模型又是新古典理论与凯恩斯主义结合,所以总需求曲线体现了两种理论的综合。
(四)会议产业区域经济学分析
1、会议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条件。①作为区域核心的现代化都市的形成。②周围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③联系区域内各地域网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④经济腹地及相关产业的影响与作用。⑤适合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自然环境。
2、会议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①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资源条件。②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③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相互协调。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多样的社会需求,应变能力强。⑤经济效益高。
3、会议产业的增长极效应分析
(1)原理。增长极,又称增长核或增长极核。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其包括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是自身成长壮大和不断向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的过程。
(2)会议产业作为主导部门的意义。会议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优越的自然条件,会议产业可以广泛吸引区内外的投资,通过与其他部门紧密联系,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发展,使社会的整体经济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
(3)会议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①回顾影响,会议产业部门对为自己提供生产资料部门的影响。②前瞻影响,会议产业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具有引导作用,解决生产中的瓶颈问题。③旁侧影响,会议产业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如旅游业、餐饮服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有重要影响。
三、总结
总之,我国会议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会议市场大融合的有力推动。同时,还蕴含着我国社会法律环境的规范、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议产业理论和市场研究的推动以及经营者和参会者的成长等众多条件的契合。可以说,中国会议产业的成长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文献分类;定位
按照国内一般的文献分类,“经济”都是列在“社会科学大部”之下。因为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科社会活动和各科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教育、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活动和关系,所以各部分类法将“经济”列在“社会科学大部”之下都是正确的。关于经济类目的位置,大概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将“经济”列在“社会科学大部”之下,“政治”、“法律”、“军事”之前。例如《中小型表》、《科图法》、《武大法》、《大型法》等。第二种是将“经济”列在“社会科学大部”之下,“政治”、“法律”、“军事”之后。例如《中图法》。第三种是将“经济”列在“社会科学大部”之下,“政治”与“军事”、“法律”之间。例如《人大法》(白国应,2002)。从国际来看,比较流行的是经济学论文中经常用到的JEL的经济学文献分类系统。该分类系统由著名经济学杂志JE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创立并推广实施。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一个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课程也是经济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大部分的国内产业经济学在内容上不同于国际上的产业经济学,本文试图从文献分类的角度分析一下国内产业经济学的内容在经济学文献分类中的定位。由于文献分类方法众多,这里仅仅分析在国内《中图法》中的定位以及在国际上JEL分类法中的定位。
一、国内产业经济学的内容框架及其在《中图法》中的定位
国内《产业经济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等基本内容,还有的教材涉及到了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等内容。按照微观和宏观层面进行划分,产业组织、产业集群属于微观层面的内容,而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关联以及产业政策则属于宏观层面的内容。
在中图分类法中,F代表经济。由于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如果是研究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F015,微观经济学是F016。
第一,产业经济学可以看成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分类号是F06,具体产业经济学是F062.9。但由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从各个分支学科来看,主要与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学有关系。所以在研究具体问题的时候,主要看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具体关系为: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分别和中图分类法中的区域经济学(F061.5)、科学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F062.3)、技术经济学(F062.4)、信息经济学(F062.5)、计量经济学(F064.1)等分类相对应。
第二,在“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中,中国经济分类号为F12,其中产业结构为F121.3。由于在产业经济学教材中,产业结构的研究也是重要的内容,所以应该归入这一部分内容。另外国际或者国内的经济地理的分析也和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等内容有紧密的关系,所以根据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归入这一部分内容。
第三,从产业经济学的数量研究方法上来看,涉及到了博弈论方法、经济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方法以及运筹学方法等。而这部分内容应该归入“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2)”之中。具体有经济核算(F221)、投入产出分析(F223)、经济统计学(F222)、经济数学方法(F224)等。
第四,在产业组织中必然涉及企业理论问题。企业理论有单独的分类,位于企业经济(F27)中的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F270)。
第五,产业经济学与工业经济紧密相关。对于工业经济中的各个部门,产业经济学都有相关的研究。在“工业经济(F4)”中,各个部门的分类号如表1所示。如果研究的是特定部门的问题,则可以归入这一类。
如果研究的是国际工业经济各个部门,则划分到F41中,如果研究的是中国工业经济部门则应该归入F42。
二、在JEL分类法中的定位
JEL(Th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是经济文献杂志的缩写,1969年始在美国经济协会(AEA)赞助下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季度发行。该系统将所有的经济学文献按内容分为A、B、C、D、E、F、G、H、I、J、K、L、M、N、O、P、Q、R、Z共计19个领域,每个领域又细分为若干个子方向,在每个方向之下再设有专题内容。其中各领域和方向都有专门的综述栏,专题就不再设有综述内容栏。
西方的产业经济学主要是指产业组织,在JEL分类中分类号是L,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根据国内产业经济的研究范围,还有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集群以及一些数量研究方法。这些内容在JEL分类中的定位如下: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主要在“经济发展、技术转变和增长”分类中,分类号为O,具体包括“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分析”(O11)和“工业化、制造业和服务产业以及技术选择”(O14);对于“产业关联”的分析应该定位在“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城市和农村分析(O18);“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内容则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产业组织的相关内容和其他JEL分类中相关内容的结合。
三、国内和国际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区分及其演进
国际上的产业经济学主要是指产业组织理论,国内的产业经济学包括的内容则比较广泛。目前在中国的产业经济学中基本上沿用“行业”或“部门”的含义,没有从“市场”的角度分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结构和政策的不同。在结构问题上,国内产业经济学不仅仅研究产业结构,也研究市场结构问题,而国外的产业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结构及其市场竞争。在政策方面,国内的产业经济学不仅研究产业结构政策,也分析产业组织政策(竞争政策),而国外的产业经济学则只研究产业组织政策(竞争政策)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的差异。内容的不同决定的研究方法的差异。在国内产业经济学教材中,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部分的内容更多使用的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在产业组织研究中,则更多的是使用博弈论方法。对于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则是二者通用的。
第三,研究内容的演进。国内产业经济学最初主要研究工业经济问题,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他产业发展和竞争问题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所以当前的产业经济学涉及的产业范围增加,不仅有第二产业的研究,也有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白国应.关于经济文献分类的研究[J].图书馆,2002(6).
2、刘廉生.我国产业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5).
3、王凯.文献分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4).
关键词:国际贸易;直接投资;产业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在解释实际问题上出现偏差,例如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直接相反。因为美国这个资本密集型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这个劳动密集型国家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下文以此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公司的成本收益分析
公司的成本包括公司的管理成本、研发成本以及宣传成本,本土公司包含国内工厂的固定成本。若将产品出口,同时还要承担关税和运费。海外直接投资办节省了关税和运费,增加了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国内相比较,运营海外工厂要产生更多的成本,例如在国外的信息成本还有国外设厂的其他政策性费用。一个公司是选择出口还是国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能否产生更大的利润。商品资本的流动还是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成本较高是选择进出口或直接投资的根本。因此一般来说,单位售价较低的大宗笨重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不管是选择铁路还是海运,运输成本都较高比较不适合出口。单位产品售价中内含的关税高,也不适宜出口而适宜进行国外直接投资,例如化妆品、酒水等产品。如果运营一个海外工厂的固定成本比较小,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就是较好选择。例如中国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国投资者减少了海外工厂的运营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外企遍地开花。
全球化的今天,当公司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产品异化费用等日常费用相对于价格来说较高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支出鼓励企业进入横向市场,拓展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例如手机、汽车、电脑等产品实现全球化运营就是追逐利润的结果。
二、市场结构分析及影响
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衡量。
如果我们把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这是因为,产品差别化倾向于对一种产品的多角度开发,规模经济却鼓励在单个国家生产单一产品,不同国家的公司专业化生产之后进出口贸易,即在全世界整合资源。因此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鼓励国际贸易,但是并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政策保护的公司,国际市场上将要面对更大的竞争。企业更倾向于在国外市场确定比国内市场更低廉的价格。这样就导致了倾销的出现,在WTO准则的规范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在国外直接投资就成为首选。如果这种外国工厂所供给的产品可以低成本差异化,这种差别化使对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的方式变得有可能,但是反倾销法要求统一价格,那么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就是首选。相反,如果一种产品国内价格较高,就会刺激国外企业进入相关领域,是采取进口还是直接投资取决于上文提到的公司成本收益分析。
三、对外贸易对国内市场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越长,劳动力中科学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即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越强,出口商品占国内产量的比率就越大。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它更有可能出口那些要求具有熟练劳动力的产品。因为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它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占有比较优势。当别国超越了这种优势之后,美国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出现了一直被复制难以被超越的现象。可见,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破坏程度最低的国家是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德国,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强的德国倾向于出口,资本稳定性较强。
四、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新型市场,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大多以新建居多,由此,打破了中国市场的固有模式,让市场竞争更加活跃。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相关经济部门逐级配齐,并购逐级成为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集中在电子、服装、日用品等行业,而农业投入比例很小,因此国家也制定相关补贴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信息,也促进了中国在产能、科技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提升。但在中国产业市场中盲目竞争依然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制约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多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型企业往往是通过政府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取得的。
在现实情况来看,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虽然在广泛进行,但是发达国家的母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还存在歧视和部队等交换的现象。母公司一般让子公司以高价购买机器,在以低价支付安装费用,高技术控制在母公司,很难在子公司发展,以免技术外泄。同时国外资本的进入也多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结语: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竞争优势的优化、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扶持政策的考虑。这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招商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军民融合;新兴产业;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2-0067-03
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指以科技成分高、军民关联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投资布局、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等系统为主体,以完善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的全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军民融合是需求融合、技术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体现了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的动态过程,推进了国民经济与国防经济、国家开支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一、军民融合、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
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被称为“黄油”和“大炮”。用于经济增长的稀缺资源转移到军事项目,会产生的负面拖累效应;相反,先进的军事科技研发与应用对经济部门的辐射,会产生正面溢出效应。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也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因此,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推进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产生以下互动。
1.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知识、技术转移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积极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国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是因为它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产业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战略性新兴具有明显的军民通用的特点,也决定了它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又为国防军队建设提供关键的工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打破传统军民分割现状,加速传统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科技工业调整、优化、升级,培养整个国家军民一体的工业创新体系,必将加快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武器装备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将解开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然而,装备科技的含量越高,所需的科研经费越高,研制周期越长,因此,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必将解决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难题。其一,降低军事武器装备研发风险与成本。国防采办部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直接或间接改造使用于军事部门,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时间,减少工装和设备费用,并减少政府的监督费用。其次,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军民融合可以扩大利用民品市场上现成的备用零部件,并增强潜在维修部门之间的竞争,从而减少军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修费用。再次,缩短国防采办周期,减少采办费用。购买民用产品和服务,将会缩短采办周期,加快和平时期采办速度,并可以使战时的国防装备动员更加容易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军民融合式自主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拓宽以 “融合”促 “转变”的途径,应树立融合共享的新理念,以民用科技的新优势提升战斗力生成的技术基础,以融合促进的新手段破解制约转变的深层次障碍,以融合领域的新拓展促进新型战斗力建设。一方面,要重视对于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围绕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集中力量重点攻克急需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应完善面对社会的军品科研生产准入与退出制度,为非公有企业进入军工领域创造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真正用最优质的资源和军民共用的经济技术研制升级武器装备,在重要装备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正着力构建以应用卫星为主要平台的天基信息系统,促进了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通信、导航、全球定位等相关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因此,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途径,符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也有利于实现科技强军与创新型国家有机统一。
3.军民融合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有前苏联解决不好而导致国家解体的例子。我国的国防建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条件下进行。受国家经济实力所限,军费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根本解决。我们不能同发达国家比国防投入,出路就是必须走出一条经费投入比较少而效益比较高,充分发挥国防经济整体效益的新路子。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核心和本质上更加中性和普适,高新技术在军用和民用上出现了趋同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军用需求和民用需求难分伯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自身技术特点,为军民两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从投入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能够吸引军地双方优质的科技资源投入其中,减少发展过程中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从产出角度来看,技术的军民通用性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减少其发展需求不确定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面向民用和军用两类需求,依托民用资源和国防资源,服务民用和军用两个市场。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最大程度上解决黄油大炮的矛盾,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有利于提高国防经济整体效益,加快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稳定机制。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视角下军民融合理论基础
(一)军民技术两用性
美国学者埃姆斯和罗森伯格1997年指出,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间最早的融合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亦是如此。技术创新在军民产业之间的扩散导致了军民技术融合,形成军民两用技术,技术融合导致军民产业之间技术性进入壁垒逐渐消失,使军民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产业间的技术边界趋于模糊,最终导致军民产业融合产生。技术创新与进步改变了原有军民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路线,因而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成本,从而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动力。技术融合是指各产业通过引进、学习新技术,对本产业的技术进行改造,并促使其与自己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新工艺和开发出新产品。如数字技术与卫星定位技术相融合,开发出精确制导技术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航天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开展的技术融合越来越多。随着民技术的开发和地方民用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我国己经建立起了比较强大的、与世界接轨的军民两用技术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开辟了一批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应用的重点领域。包括现代航空技术领域、商用火箭与卫星应用领域、核能和平应用领域、新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现代运载及特种车辆技术领域、电子与信息领域、环境与减灾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新型能源与节能技术领域、特种化工与民爆技术领域、医药与生物工程领域、材料与制造技术领域等。目前,这些领域的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产业化前景的军民两用技术成果。从近十年来的统计数据看,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与民用部门开发的民和民转军的科技成果各自有上万项,主要包括:全数字化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无人驾驶飞行器、高性能船舶制造、显示器件制造、虚拟现实装置、毫米波通讯装备、无线接入技术及数据通信用网络系统设备、数字移动通信装备产品、空中管制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新材料技术、膜技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环保设备及产品等。军用、民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并占据了技术发展的制高点,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军工领域向民用领域大量转移军民两用技术,如伪装技术、高精度制导技术、军用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也逐渐扩散运用到民用领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省市(如陕西、四川、贵州和重庆)都是依靠军工科技为基础来发展经济,而且其军工系统产值在全省或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3.发展了一批以军工技术为背景的高科技园区。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认定,推动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已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内蒙古、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分4批认定和挂牌了24个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基地布局更为合理,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军工产业体系。在航天、航空、核、兵器等行业都建立和拥有了自己的产业领域和主体技术群,在武器装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以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其成立于1991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合肥高新区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产业人才,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上抢占先机,初步形成了产业链条和特色鲜明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2012年3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201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1.1亿元,实现规模上工业增加值192亿元。
(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
我国目前的军用标准,虽然是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进,有的基础性设施已经跟地方技术标准统一,但总体上还跟不上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没有和地方技术标准有机统一起来。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一些产品,并没有国内或国际通用的标准和规范,也制约着军工产品的国际接轨和出口,这种标准和规范的阻隔,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新技术在武器装备建设上的应用,而且也成了排斥民用高新技术资源进入军品市场的“门槛”,从而造成军民两种高新技术优势资源不能及时、有效、有序地为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服务,直接阻碍了军民产业技术、生产上的融合。军民通用的技术标准,有利于顺畅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2006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的规章制度以来,如《国防科技工业民技术发开》、《关于加强国防科技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等为国防工业兼顾民生、民用企业服务国防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近年来,伴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军民技术标准的通用性建设成效明显。为了拓宽军民技术信息沟通渠道,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大量通用性强、具有市场潜力的军用技术中,筛选出一批适用成果,编制并了2009年、2011年和2012年、2013年四期《目录》,使更多的民用企业了解军用技术,促进技术转移和项目对接。前两期《目录》在推广后取得了良好的转化效果,其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51个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在2012度《目录》,结合国家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考虑到军用技术相对于民用技术的比较优势,《目录》主要征集新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微电子与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与高效动力等5个领域中适于向民用转化的军用技术成果。最终共征集军工企事业单位、部属研究所和高校,以及教育部、中科院、中物院和军队科研系统共计184家单位的753项成果。从总的情况看,这些成果的技术水平和成熟度较高,军民通用性较强。在征集到的成果中,根据技术水平、成熟度、市场需求、转化效益等要素评价指标体系,委托从事军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专业机构对700多项成果进行初审,并进一步按领域组织行业专家进行定量与定性结合的二次评审,最终确定98家单位的185项技术成果入选2012度《目录》。
(三)资产的通用性
首先,所谓资产专用性,是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前提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具体来说,专用性资产是为支撑某种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它一旦确定投资到某一领域,就会锁定在一种形态上,若再转为它用就会贬值。一种资产是不是专用性资产,主要看该资产是不是属于用途可变的资产,只有用途不变的资产才具有专用性质。在军民融合的概念中,应该存在:资产通用性,是指至少不牺牲现有生产价值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与其他资产替换使用或者结合使用的程度。替换使用指一项资产可以直接去完成另一项资产的生产任务,而不会带来额外的价值损失;结合使用则指该资产通过与另外的资产有机重组,产生新的资产,新资产创造的价值,至少不低于原来资产的价值。无论哪种情况,转为它用不能使资产减值,否则,即便资产能够转为其他用途,也不等于该资产具有通用性。对于一个产业,如果该产业的资产体系能够与其他产业的资产体系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则称该产业的资产体系具有资产通用性,替换使用或结合使用的程度越高,则通用性越强。对于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强调。
1.与新制度经济学所描述的资产专用性一样,资产的军民通用性不是指资产的具体数量或规模,而是从资产的内容、结构和特性等方面来说的。
2.资产的军民通用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项资产具有通用性是相对于另一项资产而言的,并不是对其他所有资产都有通用性。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物理产业;发展分析;应对措施
物流产业的发展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包括商品消费、流通、生产等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发展形式,因此,物理产业发展状况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部分,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产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深远的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保证其可以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逐渐成为世界上制造量最大的国家,促进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下,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分工明确,形成了与国际产业链接轨的产业结构,在各个行业的发展运行当中都需要物流产业的支持,因而物理产业的发展是无法被其他行业所取代的。
一、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物理产业的发展不集中。我国许多物流公司都是遵循比较传统的运营模式,物流公司结构比较分散,使得市场物流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将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到国际物流的水平,需要不断加大物理行业之间的竞争力,这是我国物流行业最终的发展趋势,由于这样的竞争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物流公司之间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就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就是物流产业比较分散,物理大型企业比较少,为了有效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需要将小型的物流公司集中起来发展,促进小型物流企业向大型企业方向发展下去。2.复合型物流产业导致了信息不匹配。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结构不够集中,主要目的不是将运输与储存进行有效的结合,而是针对物流公司之间共同的目标前行,通过连接与物流产业内部相关的企业,互相之间开展相应的物理活动来进行发展成为新型复合型物流产业,就整体发展局面来看,在传统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从储存运输到客户购买、工厂生产,再到市场销售等多个方面,因为物理企业内部复杂的程度和不同的组成结构,以及不同的包装和分包装之间的互相协作的关系,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的结合,物理企业之间的信息不能进行无缝匹配,随着快递信息的不断更新,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物理企业供应和接收等方面存在很多的风险。3.管理的不统一。物理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很多行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商品检验、税务部门、海关、城管部门、贸易行业,以及与公安部门紧密相关,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协调等多方面都需要各个行业和部门之间的积极互相协助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但针对目前物流发展现状而言,在相关管理部门设置过程中,没有明确地设定相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着手设定管理部门:第一,从国家到城市都会有行政管理部门,并且有明确的等级划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没有办法统一开展,因为政府和部门之间的职责不够清晰,部门之间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政府和部门之间开展工作不能互相协调配合,无法达到管理工作的有效统一开展;第二,各个部门、各行业之间都是自行进行独立管理,只关心本部门和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工作,行业和部门之间没哟进行统一的管理,导致物流信息不够集中,导致无法设定高效、统一的消息平台,使得与物理行业相关的企业和部门无法得到统一的管理和监督。
二、改善的建议与策略
1.加大力度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是直接关系到物流产业进行更快、更好地发展,是每个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物流产业需要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制定出完善、合理的人才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培养体系,需要从物流基础理论知识着手开始培养,对物流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研究,以及成功的使用经验,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基础开展,对物流产业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同时在国外成功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创新,使其更加适合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特征,因此,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物流人才,不仅拥有创新型的物流管理理念,还具备丰富的物流理论专业知识,促进我国物流产业朝着全方位、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可以满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针对物流产业制定发展规划。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实际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以身作则,就物流产业结构进行细化、整合、重等发展步骤,更好地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速度,针对国外物流发展成功的案例,吸取成功物流管理案例当中存在的管理经验和精髓,使得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我国物流产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督;其次,在建立相应的物流产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目标是合理明确的,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可以根据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为短期和长期、最终目标三种目标,对物流产业的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对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加大投资力度,使得物流产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3.提升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对我国物流产业进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使得我国物流产业可以与时代共同进步发展,只有拥有过硬的创新技术支持下,我国物流产业才能平稳、持续的发展下去;在新时展趋势下,我国物流行业必须要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对自身所原有的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物理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还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物理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除此之外,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我国政府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制定相关保障物理产业平稳持续发展的体系,物流产业只有不断对物流的理论知识进行不断的分析和研究,才能为物流创新型技术的开发提供优良的技术环境,营造优良的技术环境需要借鉴国外成功案例,提取其中蕴含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物流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判定物流技术标准,有效提升物流对人们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4.调整企业结构朝现代化方向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朝着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前进,最初要将企业和政府进行分离,建立只适用于现代化物流企业的管理体系,充分满足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运行情况的要求,对物流企业开展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朝着国际化的水平前进,让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走向国际化经济发展平台;另外,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利用我国相关政府制度来保障物理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构建完整统一的物理产业结构,保证物流产业持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发展壮大,逐渐向大型、国际化物理产业发展。
三、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地提升,大量的出口、生产制造都促进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各行业之间紧密联系,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针对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物流管理和监督的体系,形成统一、完整的物流产业结构,需要在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有效促进物流产业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海亚,徐盈之.长江三角洲物流产业发展格局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6,(10):15-23.
[2]徐朦,郑凯.我国物流企业信用监管难点分析: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J].特区经济,2014,(12):202-204.
[关键词]资产;企业资产;经济学分析
资产作为会计六要素之最基础的要素,其定义一度引起会计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极大关注,至今形成了多种观点,如经济资源观、未来经济利益观等。但我们注意到,资产概念并不限于会计领域。在宏观经济学中,资产市场常与商品市场相提并论;在微观经济学尤其是其分支学科投资学中,最优资产组合理论、资产市场均衡、资产定价理论颇为盛行;在制度经济学中,在谈及所有权时常常提到资产;即便在古典经济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资本资产概念。那么,经济学中的资产与会计学中的资产一样吗?
对于这一问题,不少学者曾经给予关注。但最近的文献,则是葛家澍教授(2005)对资产定义、本质和特征的阐述。[1]然而,该文的阐述遵循的是如下逻辑:资本资源资产,即:“任何企业都需要资本”,“资本投入企业意味着资源同时流入企业”,“进入企业归企业支配运用的资源就是企业的资产”。这又向我们提出了如下问题:企业资产以资本为前提吗?
如葛教授所言:“不联系经济学来考察会计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资产,显然是捕捉不到资产的来源及其本质的”。我们试图遵循他所指出的方向,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解释,同时涉及的重要概念还有资源、资本和企业资本。
一、资产及其形态
我们的分析始于个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考察由多个人组成的经济,我们将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一切东西,称为资源。在所有的资源中,有的是稀缺的,有的则是不稀缺的。如果资源是稀缺的,那么与其相关的权利必将被安排给某个人或某些人;如果资源是不稀缺的,则人人均可获得对该资源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我们引进康芒斯的思想,将有用的、稀缺的、具有权利归属的从而为某个或某些经济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称为资产。[2](297-306)资产的相关权利,称为产权,或财产权(Property Rights)。这里,资产具有如下特征:(1)有用性;(2)稀缺性;(3)具有产权归属。在前两个意义上,我们所定义的资产与瓦尔拉斯所定义的社会财富具有相同的内涵。[3](47)
那么,对于经济中的任何个人i,他究竟可以拥有哪些资产呢(见表1)?其资产具有哪些形态呢?显然,i作为一种能动性的动物,其自身构成i所拥有的一种资产,我们将其称为i的人力资产;在i拥有自身的人力资产之外,他还拥有其他自身之外的资产,称为i的非人力资产。对于人力资产,古典经济学的经典解释是指i的劳动力。对于非人力资产,我们首先按照有无实物形态标准来划分,将其分为实物(Physical)资产和虚拟(Fictitious)资产,后者是指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人力资产,主要划分为金融(Financial)资产和无形(Intangible)资产。金融资产一般划分为货币性金融资产和非货币性金融资产,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在资产形态上,我们的划分逻辑与瓦尔拉斯对社会财富的划分逻辑基本一致。[3](211-219)
上述讨论是在个人意义上进行的。这暗含着如下含义:个人也有资产,资产并不是非要跟企业联系在一起。但在会计学中,资产仅指企业资产,因为会计一般是指企业会计,会计中的资产也就仅指企业资产。但上述基于个人的分析逻辑可以容易的扩展到企业问题。
仿照个人资产的定义,我们将企业资产定义如下:企业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产权由企业拥有的资源。企业资产的特征也可表述为:(1)有用性;(2)稀缺性;(3)产权属于企业。比较一下我国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区别何在呢?“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这个定语其实无需强调;“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强调的是产权,这点和我们的定义是一致的;我们的企业资产概念不是强调“预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是强调“有用性”,但事实上,二者是等价的,后者常常意味着前者。
但如果说个人资产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的话,那么企业资产得以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追问企业是什么。这正是新制度主义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本质问题。然而,鉴于学者们至今在企业本质上仍未取得一致意见,我们不拟讨论过多。我们只需要注意到如下事实即可。
首先,企业是一个分工合作组织,它的存在,是为了创造并实现他人所需要的价值,并从中获取各种剩余,然后参与企业的各个人从企业剩余中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其次,企业创造并实现他人所需要的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在马克思理论[4](201-202)基础上,我们可将任何纯粹的、独立的个人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概括为:劳动者、劳动权利、劳动场所、劳动知识、活动(即劳动本身)、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用我们关于资产的定义,其中的劳动者构成了企业的人力资产;而劳动权利、劳动场所、劳动知识、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则构成了企业的非人力资产。
最后,为了获得分工合作剩余,企业必须要求多个人力资产的联合劳动,这又导致多种非人力资产的联合投入。于是,企业作为一个分工合作组织,客观上需要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的联合投入,这正是企业资产得以存在的原因。
那么企业的资产又来自何处呢?假设经济是一个私人经济,最初的资产都由个人所拥有,那么企业最初的资产也只能由个人资产而来。关键的问题在于,个人资产如何进入企业?这正是公司财务学中融资途径的内容。根据现有融资理论,融资途径首先划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外部融资又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但是,传统的公司财务学往往假设企业已经存在,并且往往将企业限制在上市公司范围内,使得企业融资的途径一般限于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然而,企业并非先天存在的,其产生总是由企业家来推动,因此企业家是企业契约的中心签约人,是企业分析的逻辑起点。下面我们从企业家的角度来分析企业资产的来源及其形态。
如果企业家的自有财富足够充裕,即超过投资和经营的需要,那么企业家完全不需要资本市场,仅靠内部融资。此时,企业家同时是资本家,所建立的企业属于个人独资制企业。但如果企业家的自有财富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初始投资和经营,那么他必须引入外部融资。按照财务学,外部融资有两种方式: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如果采取权益融资,那么企业形态为合伙制或公司制。根据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企业家、合伙人或股东的出资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形态,这些资产直接构成初始的企业资产(见表2)。
伴随着这些资产的进入,企业设立。但在企业设立之后的经济活动导致企业资产的产生途径增加,例如企业的研发所获得的专利权,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自行建造厂房,增加了企业的固定资产;企业资产在企业内部的转换减少了这个资产但增加了那个资产;等等。而且,企业设立之后的企业资产的形态也更加多样化。如果说企业设立时出资人投入的资产具有与个人资产完全相同的形态,那么企业设立后的活动则逐渐导致企业资产具有了不同的形态。
我们根据企业的一般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与个人资产内容进行比较。(1)人力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不曾有的。可以说,会计理论中的企业资产其实仅涉及非人力资产。(2)企业存货和固定资产均属于实物资产。(3)企业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均属于金融资产,应收账项是企业的一种债权,从而也属于一种金融资产。不过为了与通常观念中的金融资产相区别,我们将应收账项称为准金融资产。(4)企业无形资产如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与个人无形资产无异。但会计学由于对货币计量、可控制性等的要求,认为缩小了企业无形资产的内容。例如企业所形成的网络关系、顾客忠诚度等,管理学承认它们属于无形资产,但企业会计准则未承认。(5)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其实是企业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转化形式,因此,可以还原为各项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6)最后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如下项目: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递延税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这些项目在会计学研究中通称为经营性虚拟资产,这些资产不属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但属于一种虚拟资产。
经过上述处理,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在非人力资产形态方面取得完全一致,但各形态下的具体内容则存在差别。
二、资产与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问题
在上文论述中,尽管我们曾经多处提到与资产相关的权利,但我们都仅仅将其称为产权,例如我们说个人资产的产权归个人所有,企业资产的产权归企业所有。我们并没有提到所有权。这并非没有原因,下文将进行分析。鉴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尚未包括人力资产,我们暂且忽略人力资产的产权问题。
我国的法律传统以成文法见长。自清末光绪变法后,法国法、德国法、日本法对我国民法影响甚深。解放后对日本、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的学习,使得我国民法典沿袭的是成文法的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而与普通法的英美法系相去甚远。而在大陆法系中,物权法和债权法成为民法的中心,所有权则降为物权法的中心。由于我国的物权法草案主要借鉴德国物权法,而在德国物权法中,所有权的客体仅为有体物,即实物资产;至于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均不能称所有权,因为,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本身是一种权利,如果对其使用所有权,则必将导致“所有权的所有权”这类悖论。按照成文法习惯,无形资产的产权被划分为著作权、专利权、土地经营权等具体权利,而金融资产的产权仅划分为两种:股票的产权称为股权,将债券、银行存款、现金等均属于债权。
将上述原理首先于应用于个人资产,则由于个人资产的形态远不止实物资产,因此我们难以用所有权来概括个人对其所有资产的权利,较为全面的称谓只能是“产权”或“财产权”。上述原理同样适用于企业资产。由于企业资产包括一系列的资产,因此,我们同样不能笼统的使用“企业所有权”或“公司所有权”,较为合理的提法应该是“企业财产权”或“公司财产权”。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企业是公司制,那么各国包括我国都承认公司法人财产权与投资者财产权相分离,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对于其投入公司中的资产,将不能再主张所有权、知识产权等,转而主张股权或债权。
在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了上述解释之后,我们现在要遵循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对与资产密切相关的资本概念进行定义。
所谓资本,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资产。这里,我们强调如下三点:
(1)定语“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排除了土地等自然赠与的资源,同时也排除了将人自身视为资本,这点为大部分古典经济学者所坚持并为新古典经济学所继承,例如马歇尔将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能力视为生产的四大要素,而不是将土地归入资本。但例外的是瓦尔拉斯、[3](211-219)萨伊,[5](375)他们将人本身视为资本。然而我们并不赞同他们的观点,同样也不赞同现在管理学中广泛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其原因正如庞巴维克所批判的那样:这将混淆经济学传统所久已确立的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关系。[6]
(2)定语“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排除了一般用途的资产,即如果资产不用于价值增值,则该资产不属于资本。在价值增值上,斯密、[7](254)瓦尔拉斯、[4](214)马歇尔[8](91)强调的是获取收入;庞巴维克强调的是获利(广义资本)或生产(狭义资本);[6]拉姆赛、[9](9-10)西尼尔、[10](94)穆勒、[11](72)汤普逊[12](143)等则强调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而马克思则强调剩余价值的创造。(3)资本属于一种资产,更准确地说是属于一种非人力资产。
这样,资产和资本的本质都是稀缺的、有用的、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二者的区别在于,资产是针对由稀缺性而引起的产权归属而言的,而资本则是针对资产的使用用途或使用目的而言的。[11](74)
基于相同的逻辑,我们可以将企业资本定义如下:企业资本是企业资产中用于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产。
三、与葛文结论的比较――与葛教授商榷
至此,我们试图将上文的结论和葛家澍(2005)(以下简称葛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比较,希望能和葛教授商榷。
(1)葛文认为资本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但我们的观点与之相反。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才属于资产,而产权归属是一种生产关系;而资本所度量的则是投入价值增值过程中的资产,资本积累越多,一般意味着生产力水平越高,例如发展经济学经常将“资本深化(Capital Deepening)”视为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因此,资本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澄清如下问题。第一,在投资学中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资本资产”的字面含义是指什么?按照我们的解释,这里的“资本资产”,是指作为资本的资产,或指投入价值增值过程中的资产。第二,所谓资本市场,是指什么?金融学倾向于将金融市场划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前者适用于短期,后者适用于长期。但我们的分析表明,资本的定义与资产期限无关,仅与资产的使用目的有关。更符合经济学传统的解释是:资本市场是经济主体获取资本的市场。
(2)葛文在引入企业资产时的一个先验前提是:“任何企业都需要资本”,“有了资本的投入,才使企业得以形成”,而“资本投入企业意味着资源同时流入企业”,“进入企业归企业支配运用的资源就是企业的资产”,其逻辑表现为:资本资源企业资产。但在我们看来,资源先于个人资产而存在,资产先于资本而存在,个人资产先于企业资产而存在,企业资产先于企业资本而存在,其逻辑关系为:资源个人资产企业资产企业资本。
(3)葛文认为“资产=资本(产权)这一恒等式如影之随行”。但我们认为,资本属于一项源于人类劳动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非人力资产,而资产则不仅包括所有的非人力资产,而且包括人力资产。因此,在经济学意义上,该恒等式并不成立。在会计学上,由于企业资产尚未包括人力资产,并且一般假设所有的企业资产都用于价值增值,此时该恒等式才成立。但严格说来,企业中闲置的资产并不属于资本,此时企业资本小于企业资产。
(4)葛文倾向于从资产负债表的右边项来理解企业资本,甚至有时其企业资本仅指所有者权益。但根据我们的解释,企业资本应该从资产负债表的左边项来理解。至于资产负债表的右边项,它通常表示资产和资本的来源。如果企业通过这些来源获取的资产全部表现为资本,则这些来源不管是权益部分,还是负债部分,也都将属于资本,分别称为权益资本和负债资本。也只有如此理解企业资产和企业资本,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公司财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中的“资本”既包括权益也包括负债。
(5)葛文认为,借记现金、贷记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分录表明:“归企业支配的现金和其他形态的资产,其所有权(产权)仍然是投资人的,而不是企业的。”但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企业家设立的企业是公司制企业,则由于法律赋予了公司法人以独立的地位,股东对投入的财产权不能主张所有权,只能主张股权,只有公司法人才可主张所有权(严格地说是财产权),这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一直坚持的公司财产权与投资者财产权“两权分离”。也只有实现这种“两权分离”,我们才能理解公司法中的“揭开公司面纱”或“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只在企业为非法人时,此时企业权益投资者往往承担无限责任,投资者财产与企业财产才没有分离,权益投资者对于投入企业的财产才仍然拥有所有权(严格地说是财产权)。
四、结 论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资产和企业资产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具有产权归属的资源,其特征为有用性、稀缺性、具有产权归属;其形态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资产是指有用的、稀缺的、产权由企业拥有的资源,广义的企业资产的形态也包括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企业资产所有权概念并不全面,更全面的称谓应该是企业财产权或企业产权;对于公司制企业,企业资产产权由公司法人所有,股东不能主张所有权只能主张股权;资本是指通过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用于价值增值过程的资产;而企业资本则是企业资产中用于价值增值的那部分资产。我们还就一些问题与葛家澍教授的观点进行比较,希望能和葛教授商榷。
不过,正如葛教授所指出的,“究竟什么是资产的本质?怎样定义资产?这是从20世纪初以来,一直有不同看法,迄今仍须推敲的一个会计理论问题。”我们想补充一点:这不仅是会计理论问题,也是经济理论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家澍.资产概念的本质、定义与特征[J].经济学动态,2005(5).
[2] [美]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 [法]莱昂•瓦尔拉斯著,蒋受百译.纯粹经济学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 [法]萨伊著,陈福生,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 [奥]庞巴维克著,陈端译.资本实证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8] [英]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9] [英]乔治•拉姆赛著,李任初译.论财富的分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0] [英]西尼尔著,蒋受百译.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1] [英]约翰•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2][英]威廉•汤普逊著,何慕李译.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An Economics Analysis on Assets and Assets of the Firm
Qin Jiaqi1 Qi Yinfeng2
服务业是实现分工的重要保障,经济要素的流通靠服务业实现,信息、情报、技术等服务业对于分工的协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AllenYoung的《递增报酬和经济进步》发展了斯密关于“分工受到市场广度的限制”的斯密定理,指出分工是一种“网络效应”.在分工网络中,经济因为分工而产生整体的递增报酬,服务流通网络与市场的规模相互决定.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为服务经济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分工、专业化、交易费用交易效率(与交易费用成反比),内生和外生等基本概念可以为经济现象特别是服务经济现象给出新的解释.服务经济是分工与专业化的产物,也是分工的过程体现.在经济实现的过程中,大量的服务经济是作为交易费用的形态出现的,服务经济对交易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内生和外生成本的概念可以用来很好分析服务经济本身的效率.
二、服务经济、分工与专业化
服务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服务最深刻的根源在各类劳动的独立化和社会化,也就是生产劳动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程度越高,与此相应的服务业的发展越快.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水平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同时也大大提高,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自我服务转化为社会服务.服务业发展与分工演进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斯密定理指出,市场的范围决定分工的程度.服务业的核心部门流通服务业如商业、金融、交通、信息、物流等,都是通过建立市场网络来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将分割的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联接起来,服务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直接决定了市场的范围与深度,也决定了市场分工的水平.此外,服务业功能性部门中的生产业如咨询、技术支持等行业,作为高效的中间投入为生产服务的同时,更加速了信息传导,强化了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大大减少了社会分工试错过程的盲目性,间接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发展.
三、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
一些研究者将服务经济简单地等同于“发达经济阶段”、“后工业化社会”、“丰裕社会”.事实上,“服务经济”虽然在表面数字结构上有其突出的特征,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代表着原有的工业经济增长路径的逐渐改变,并随之不断延伸拓展、以及从中所反映出的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特征.
1.工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是指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工业因大量使用机器而在短时期内实现了非常迅速的规模扩张,工业与其他产业在结构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服务业的主要部分是流通服务和基本功能服务.工业主要带动的是诸如交通运输网络、商业和金融之类的经济网络型服务活动的增长,因为它们是工业生产供应和需求之间的桥梁和网络;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一些消费型服务的增长,这类服务业的增长因素更多地来自于收入在较短时期内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工业财富膨胀过程中,工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加强和反哺机制还并不特别显著,工业生产中服务活动的中间投入地位也还没有那么突出,工业或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发展迅速,大大超过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方面快速扩张,但产值贡献增长远落后于就业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低于工业部门.
2.服务经济阶段服务经济是指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因物质生产及其实现所需流动性带来的非物质交易与活动超过物质生产活动自身的经济形态.随着市场的不断进化、深化,社会分工的链条不断加长,一些原本不能交易(即交易费用大于自给自足费用)的人类活动被市场卷入,成为市场交易的重要部分;信息、物流、金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不断成长,提高经济效率,成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流通服务业占据服务经济的主导地位,引领服务业总体水平迅猛增长.传统服务活动因注入新的时代特征(如网络技术、物流技术、营销方式等)在形态上得到改进.服务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市场经济必须有大量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从事包括融资、销售、定价、广告、评级、筛选、质量保证、保险等在内的看似无用,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业务,来确保产品的生产、交易得以完成.随着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拓展,产品需求更加多样化或精细化,服务行业的形式、机构、人力、物力资源等都得到迅速的增加.
3.工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互动和反哺机制日益加强.由于服务业自身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服务业中的某些行业的产值比重增长速度要高于制造经济时期,社会整体生产效率较之于制造经济时期也有大幅的提高.乔根森从实证的角度比较了1947—1985年间不同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年平均增长率,发现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幅度都比较高,甚至在总体上不比制造业低.在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比重日益下降的同时,工业物质财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支撑地位和能力仍继续存在.黄少军对22个OECD国家和57个其他国家所做的实证分析显示,即使在服务经济阶段,服务业仍不是整体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工业始终都扮演着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角色.在经济结构变动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方面,只有工业比重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服务业的比重变化影响并不显著.但从ThijstenR的实证中又可以看到,美国1980年代到1990年代间制造业生产力的恢复与这个时期服务外包所促成的服务经济飞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说明流通业和知识资本集中的功能业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制造业较长期的强劲增长表现与产业结构表现中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并不冲突,这也是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精髓之一,即服务业通过自身的增长和结构的放大,同时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变革,帮助比重下降的工业仍能提供足够的社会物质财富,反过来支持这种高服务化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态.服务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化过程.
四、服务经济在经济体系中的网络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容量的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经济体系对服务业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贸易具有了更丰富的含义,金融资本市场、原材料市场、中间市场等新型服务业逐渐壮大;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人类活动的冲击力更大,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更多,协调机制也远比过去更为复杂精巧.服务业的范畴已从最初的商业贸易、公共服务、个人消费深入到生产的内部环节中.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了流通的效率不仅在于其自身,更在于其作为中间投入所发挥的微观积极作用和宏观经济影响,它有助于促进产业集聚、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经济)效率(efficiency)……越来越取决于在不同生产活动之间建立起来的互相联系,而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活动本身的生产率状况.”这一现象被杨小凯称为“分工经济的网络效应”.物质生产对经济发展的有形作用与服务业无形作用之间的关系,可以借用老子在《道德经》第11章的描述来表示:有形的辐条汇集到一根毂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作用.老子的这段话表明,服务业是“无”,农业工业是“有”,“有”是“无”的寄托,“无”是“有”的媒介,“有”和“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完整有效的经济体系.Riddle通过构造一个“经济部门相互作用模型”向我们描绘了服务在分工经济中的独特作用:服务不是“边缘化的或奢侈的经济活动”,而是位于经济的核心地带.具体而言,服务经济在经济体系中有3个重要作用:一是加速流动,实现市场扩张.“贸易、金融在某种程度上讲在集中固定的生产和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明显地加强了.”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限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能力极大减少资源对生产制约的同时,将分散市场与集中的生产联结起来的商业和金融业变得格外重要.二是提高交易效率,提升经济体系效能,促进了工业的效率.“国家生产系统的越来越复杂导致中央政府监督和调节作用的加强”,同时,“政府对劳力消费需求(警察、卫生、公共保健、教育及其他)大大增加”.三是增加经济体系的弹性,实现经济平滑调整.市场的透明性加强,信息传导更迅速,避免了盲目生产;生产链条加长,生产消费过程更具有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最终需求也会增加.
五、结论
一、信息产业创新行为分析
由于信息革命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不同于工业革命,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制造的成本构成、需求以及生命周期都和工业产品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异。通常,工业时代所产生的创新是一种“硬性”的单向性创新,这种创新是在一种新产品被发明创造出来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厂商只是针对该产品进行工艺、技术和材料的创新,由于这种创新行为是由厂商单向激励的物质性创新,所以我们将其看作一种“硬性”的单向性创新;而在信息时代,信息产业的创新行为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也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我们将其称为“软性创新”。因为这样的创新较少涉及到物质性的生产,而更多的是实现信息产品计算能力的提高、处理信息速度的提高、容量的扩大、网络带宽的增加等方面。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一)创新的差异性。信息产业的创新以倡导个性化产品为主,成功的例子不再是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单一化生产,而是提供比原有产品功能更强、性能更高的差异性新产品为主。这是由于大部分信息产品的生产是非物质性的生产,在生产信息产品的过程中,可变成本是很低的,这样就为厂商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创造了条件。为了迎合不同用户的需求,厂商必须在产品的功能、性能和版本上体现不同,从而实现信息产品的高异质性。这样,信息产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就是以提供差异化的个性化产品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
(二)创新的时间性。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而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则比较短。这是因为在工业时代的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对物质、能量等具体有形的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消费等方面。许多工业产品都属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范围,因而物质产品的生命周期就比较长。而由于人们对于大多数信息产品的需求都具有及时性,信息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较短,因此其创新也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任何厂商所推出的信息产品,如果其性能比现有产品落后,那么这种信息产品是根本没有生存可能的。
(三)创新的功能性。在工业时代,厂商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主要就是改进产品工艺,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来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争取更多的消费者,从而获得利益。而在信息时代,厂商的创新活动则着重于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计算机业中的“摩尔定理”是最为明显的例证。可以这样说,信息时代的创新行为是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使其能够执行新的功能。由于成本已经不再是信息产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厂商创新的重点领域也就不再是改进工艺,生产出成本更低的产品,而是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的用户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利用厂商的创新产品实现其原先不能完成的工作。
(四)创新的互动性。当信息产业的某一领域取得创新成果时,能够促进相关领域取得新的创新成果。例如,当计算机的软件功能更加强大时,就会对计算机硬件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计算机硬件厂商积极投入研究开发,而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又为软件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类似这样在不同产业之间的互动式创新活动在工业时代的创新行为中是不多见的。
二、信息产业创新机理分析
信息产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呢?在信息产品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是很独特的。我们不难发现价格昂贵但性能较好(如高集成度的内存储器)和价格低廉但性能较差(如低集成度的内存储器)的产品都同时存在且拥有大量用户。为方便起见,我们仅定义两种比较典型的用户群体来考察这一现象:一类是性能偏好型消费者群体(简称消费者a),当市场上同时存在高性能、高价格产品和低性能、低价格产品的情况下,该消费者群体倾向于选择高性能、高价格的产品;另一类是价格偏好型消费者群体(简称消费者b),该消费者群体倾向于选择低性能、低价格的产品。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消费者a对于性能的敏感程度高于消费者b,消费者b对价格的敏感程度高于消费者a。也就是说,只要出现性能更高的产品,消费者a就会购买。
设P为产品价格,B为用户每次使用产品时得到的便利,C为用户每次使用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如待机、启动等候时间,队列优先判别、链路配置时间等)。另外,假定用户对产品性能的偏好程度可以由其使用该产品的次数来衡量,使用次数越多的用户对性能的偏好越强。设用户使用次数为N。则效用函数应满足:
f(N)=(B-C)・N-P
设g(N)表示使用次数为N次的用户数量的函数。我们可以推断,使用次数多的用户(如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较少,而大多数用户使用次数较少。我们可以得出:
g(N)=-f(N)=-[(B-C)・N-P]=P-(B-C)・N
这样,就可以推导出表示信息产品性能、价格和用户数量的需求函数,该函数是线性函数,其斜率为-(B-C),截距为P。对于消费者a群体和消费者b群体来说,由于有:Ba>Bb,Ca<Cb,可以推论出:
(Ba-Ca)>(Bb-Cb)
另外有:Pa>Pb。即需求函数中消费者a的斜率比消费者b的斜率大,表现在需求曲线上a为更陡峭的一段线段;同时,消费者a的截距也大于消费者b的截距,即在需求曲线上a的位置更高。(图1)
也就是说,对于消费者a来说,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获得性能更好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中斜率较小,线段较为平滑;而对于消费者b来说,性能的提高并不能单独的刺激消费,因而斜率较大,表现为较为陡峭的线段。通过信息产品需求函数,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信息产业厂商实现创新的战略选择。厂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最优战略就是利用不同消费群体的不同偏好,提供不同的产品。设厂商提供给消费者a的价格为Pa,销售数量为Qa;提供给消费者b的价格为Pb,销售数量为Qb。这时,厂商能够获取的最大化利润是:
为达到目标,厂商有两种选择:
A、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研制开发不同的产品,并将其投向不同的目标市场。此时利润为:
B、仅针对消费者a开发研制新产品,并且先将产品投放给消费者a群体;然后再将该产品降价销售,投放给消费者b群体。此时利润是:
显然B战略优于A战略,所以厂商不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去开发创新,而应将其研究开发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针对消费者a的创新活动。厂商首先在消费者a群体中推出新产品,收取较高的价格;然后再经过降价,达到消费者b群体所能接受的价格水平后,最后再将该产品向消费者b群体推广。这就是信息产业中决定厂商产品创新和产品推广时间先后顺序的机制。
那么,信息产业厂商实施创新和推广的最佳时间,即何时创新又取决于什么机制呢?上文提到厂商可以通过调节两种产品的价格,使其总收益始终保持在一个最大化水平上。当厂商把原来面向消费者b的低性能、低价格产品的价格降至极低的水平时,就会将其淘汰出市场,同时将原来面向消费者a的高性能、高价格产品的价格降至较低的水平,向消费者b推广,从而在这一群体的市场中进一步地赚取利润。为了继续在a市场中继续保持市场份额,厂商就会在此时进行产品创新,将新的具有更高性能的产品推向a市场,从而开始新的一轮推广。
信息产业厂商创新时机是由其产品组合的总收益水平决定的;同理,厂商淘汰旧产品的时机也是这样的机制确定的:当某项产品在a市场上的收益达到极大值时,厂商就会将其降价在b市场上推广。由于b市场上用户的购买倾向是价格更低而不是性能更好的产品,因此厂商必须将原来在该市场上销售的旧产品淘汰,以便为降价产品留出足够的市场空间。
三、信息产业创新激励分析
从厂商本身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看,即使是垄断者,创新激励也是很强的。那么,针对竞争者来说,同样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针对消费者b开发新产品。由于原有的厂商(即垄断者)可能已经在向该市场推出相同性能的产品,因此新加入的竞争者必须以更低价格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由于消费者b的购买倾向性,因此垄断厂商和竞争者必须在价格上展开竞争,很快市场价格就会下降到双方都无利可图的水平。由于原先占据该市场的垄断厂商是将其针对a市场开发的产品在b市场降价销售,也就是说,该垄断厂商已经在a市场上赚取了一部分利润,甚至可能已经收回了其研发成本,所以损失较小;而新加入的竞争者可能就根本无法收回研发成本。可以说,竞争者加入低性能、低价格市场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输决策”。而且,针对消费者b群体所开发的产品大都不是技术最先进的,所以这种类型的竞争,只促进了降价,使消费者b受益,根本不能促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