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现在的网络环境8篇

时间:2024-01-19 14:52: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在的网络环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的网络环境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在“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中,财务风险评估机制是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风险评估是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如何辨识、分析与管理财务风险,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竞争优势,同时也给企业的内部控制,特别是财务风险评估及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管理带来困难。

一、网络环境下财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环境下,虽然企业的整体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都发生了变化。伴随者业务流程的重组,系统的开放性、信息的分散性、数据的共享性,使系统从以往封闭的集中状态走向开放,网络带给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授权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由于财务信息的开放性和保密性,系统程序员、系统操作员、系统分析员、网络系统维护员等各类人员对其权限内的工作都设置一定的口令或密码,但是他们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一旦系统操作员不怀好意,擅自改变他人的口令或密码,改变他人的权限,势必造成网络系统管理混乱,从而给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带来风险。

2.内部控制计算机程序化的风险,有可能导致同一种差错反复发生。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会计信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的质量。一旦这些应用程序中存在严重的漏洞或恶意的“后门”,就会严重危害系统安全。

3.原始凭证数字化,使得会计信息被篡改或伪造。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单位的原始凭证也如同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或报表一样,已实现数据化、电子化,即以数据形式存储在磁(光)性介质上,这种无纸凭证极其容易被窜改或伪造而不留痕迹,它弱化了纸质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较强的控制功能,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另外,磁性介质容易遭到破坏,一旦受损,又很难修复,这更使数据化的信息丢失或毁损的风险加大。

4.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等特点,在这个环境中一切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到的,除非他们在物理上断开连接。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容易被黑客访问或遭到病毒的攻击,这种攻击,可能来自企业外部,也可能来自企业内部,而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主要是网络信息安全而造成的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因此,加强信息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主要在于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环境下健全财务风险评估机制的主要对策

1.加强程序开发管理

首先,加强信息系统开发或采购的项目审批管理。公司要建立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规范与流程,保证信息技术系统的开发或采购都通过适当的用户部门管理层和企业信息化部门管理层的审批,以确保新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与现有系统的整合性以及符合报告披露的目标。重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采购、开发须在相关用户部门、企业信息化部门、本公司管理层或上级公司审批同意后,才可以开始正式执行。

其次,加强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对于涉及财务、运营等关键数据的系统开发项目,公司需对自行开发和外包合作开发等方式采用公司统一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项目管理方法,并制定相应实施标准以确保执行。信息技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公司应当明确项目管理部门(组),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预算要求、需求说明、项目关键报告等文档须经项目工作组审阅,并进行归档保存。

再次,加强信息系统开发测试管理。在开发信息技术系统的过程中,项目管理部门(组)对测试结果必须集中归档保管,对系统层面和用户层面的测试要求进行书面记录并最终达到测试要求。测试后信息技术人员及用户部门对测试结果进行书面确认,并进行项目归档保存。项目管理组对新上线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实施后进行终验,以确保新流程及相关控制的正确运行和操作。相关部门审阅终验报告,跟进和解决遗留的问题,并书面确认该系统已达到功能和控制上的预定要求。

2.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首先,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公司应建立相关信息安全职能,并制定相应的组织结构图及部门、人员职责描述文档。公司应制定正式并经过管理层批准的信息系统安全政策,范围包括所有涉及财务、运营等关键数据和程序的信息技术环境(例如网络安全、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程序安全等方面)。用户和信息技术人员都应知晓本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政策。

其次,应加强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账号的权限管理,公司应建立用户及其权限设置的管理流程,用户创建和授权必须通过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创建用户账号。网络管理员用户账号的使用仅限于已授权人员,这类用户账号的授权须经用户部门管理层和企业信息化部门管理层的书面授权审批。业务信息系统用户账号访问权限,应根据相应管理流程经相应用户部门管理层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对于超级用户等特权用户,企业应对其在系统中的操作全程进行监控。企业信息化部门分管人员必须对网络管理员账号和访问权限以及业务系统用户账号和访问权限进行定期审阅,以发现任何不合适的访问权限。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用户部门确认,跟进解决。公司在内部网络与互联网或其他外部网络的网络连接处安装防火墙,以防止对公司内网络的非法访问。

3.加强系统运行安全管理

首先,应加强系统运行及作业计划控制。公司应对重要的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岗位和职责进行定义。岗位和职责的定义必须能够满足职责分工的要求。信息技术人员必须制定合适的系统维护作业安排计划和管理作业计划,包括作业优先级、授权流程及突发作业处理。对于作业执行,存在一定机制确保每个作业能够按时正确完成,在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得到处理。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安排作业计划,作业安排计划由相关主管人员审批后,由系统管理员或值班人员按计划执行作业。系统的自动作业在系统中留有运行日志记录,手工作业的执行结果在值班日志上进行记录,日志记录应由信息技术人员定期检查并书面确认,以保证作业的正常执行。这些记录必须包含作业运行中的非正常和失败事件。

其次,应加强系统备份控制。企业信息化部门应考虑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及恢复成本,制定备份策略。在备份策略中说明备份范围、备份频率以及备份数据保存时间等内容,用户部门对备查策略参与意见。备份策略由企业信息化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公司管理层审批。对系统设备的数据备份保留备份日志(自动或手工记录),备份运行人员定期复核备份日志,以发现备份错误或其它异常现象并及时跟进解决。

再次,应加强问题管理。应使用自动监控软件或分配专人对生产环境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系统故障。监控结果必须有日志记录,并有相应的故障上报及跟进制度,保证问题的及时解决。用户报告的系统故障和问题,必须集中记录,由信息技术人员对这些故障或问题进行监控并及时跟进解决。企业信息化部门在用户电脑上安装反病毒软件,实现自动扫描和实时更新病毒库。

4.应加强程序变更管理

首先,应加强变更需求管理。变更需求的发起部门需要填写正式的变更申请文件,描述变更申请的原因、变更影响的系统、变更影响范围、变更说明等进行评估,以保证其能够满足业务及应用系统的控制要求,提交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与变更影响部门主管人员审批。对信息系统的重要变更必须形成正式文档,并在变更实施前得到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变更文档和主管人员的书面批准必须存档保管。

其次,应加强配置变更管理。所有对系统的配置变更必须形成正式文档,并在变更于生产环境中实施前得到用户部门及企业化部门主管人员的批准。变更文档和主管批准必须存档保管。企业信息化部门或用户部门提出配置变更的计划及方案,向企业信息化部门或用户部门主管通过书面方式提出申请,并依据配置变更的性质、影响范围等情况在。

再次,应加强紧急变更管理。公司必须建立应急变更管理流程,对应急变更的流程及范围进行定义,并传达至相关的企业信息化部门及用户部门。紧急变更必须在变更实施前得到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的同意,并在实施前得到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的正式确认。紧急变更需在变更实施前进行变更的测试(如为配置变更,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测试),其结果需包含在变更报告中,得到企业信息化部门主管人员的书面确认。

参考文献:

[1]胡为民,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

[2]张蕾,IT环境下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7,185-202

[3]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7(1):16-25

[4]刘志远,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12):18-23

[5]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12-18

篇2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温室环境;监测中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代温室是设施农业的生产车间,温室环境信息的监测控制系统是实现其生产自动化、高效化最为关键的环。传统的温室监控系统主要是基于有线通信方式。有线通信系统在温室生产实践中存在诸如布线复杂、维护困难、传感器节点不能随作物变更而灵活部署等问题。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技术和处理技术,具有节点规模大、体积小、成本低、自组网等特点,在温室环境监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温室控制系统结构

在温室测控系统中,传感器节点负责采集温室内部的环境参数,是温室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各汇聚负责节点是温室监测节点的管理者,也是监测数据的收集者,并承担感知区域与服务器端之间的通信工作;服务器是整个温室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管理和控制Sink节点,根据Sink节点提供的监测数据决定进一步采取的策略,并对终端用户提供访问控制接口;客户端使用PC或者移动设备通过Web服务随时查看当前温室环境状态以及历史数据,并且可以根据数据向温室环境监控系统发出进一步的指令,由服务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2 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

2.1、无线传感器节点硬件设计

传感器节点是温室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需要具备环境因子采集、数据处理、无线通信等功能。在温室环境监测应用背景下,传感器节点设计重点考虑了低成本、低功耗、稳定、可靠等因素。

(1)CC2430。 CC2430是由Chipcon公司推出的用来实现嵌入式ZigBee应用的片上系统,其主要特点如下:采用了增强型工业标准8051MCU,具有较高性能。集成了符合2.4 GHz IEEE802.15.4的RF收发器CC2420。具有4种电源管理模式,可灵活配置系统工作模式以降低系统功耗。在休眠模式时电流消耗仅有0.9μA,在待机模式时电流消耗小于0.6μA。基于CC2430设计的节点仅需较少的电路即可实现数据的采集及发送,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降低了系统功耗。

(2)传感器选择。传感器节点需要完成各种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的采集,这些信息采集是由传感器完成的,要求传感器具备较高的精度及较低的功耗。本设计所采用各种传感器及其技术参数为:SHT71数字型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工作电流为550μA,待机时仅0.3μA,测量温湿度的精度分别为±0.3℃和小于等于1.8%,接口为12C总线。ISL29010数字型光照强度传感器,工作电流为0.25μA,待机电流0.1μA,测量精度±50 lux,接口为12C。SLSTl—5数字型土壤温度传感器,测量电流1.5 mA,待机电流1μA,测量精度±0.5℃,接口为单总线。H550数字型CO2传感器,工作电流15μA,精度为±30 ppm,接口为12C。FDSl00模拟型土壤湿度传感器,工作电流15μA,精度小于等于3%,输出为模拟信号。

由上述技术参数可以看出,数字型传感器的功耗较低,与CPU以单总线或双总线连接,除了FDSl00模拟型土壤湿度传感器外,其余均可挂接在12C数据总线上。在本设计中由CC2430的两个I/O口分别模拟12C总线的时钟线和数字线,简化了电路设计,节省了CPU的I/0端口。FDSl00输出模拟信号,可直接与CC2430的P0口相连,利用CC2430内部的ADC实现数据转换。

2.2、ZigBee通信协议的实现

ZigBee协议是由ZigBee联盟制定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速率和低成本。此外,ZigBee设备具有能量检测和链路质量指示功能,根据检测结果,设备可自动调整发射功率,在保证通信链路质量的前提下,最小地消耗设备能量。

在节点软件设计中,通过调用ZigBee协议栈提供的API函数完成网络管理层的设备初始化、配置网络、启动网络,实现分布在多个温室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自组网络。为了进一步降低节点功耗,设计了灵活、可动态配置的定时采集数据、定时休眠及唤醒功能。

3 网关管理平台设计

3.1 网关节点硬件设计

在本设计中,作者以S3C2410A为核心构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硬件平台,主要硬件结构有:

(1)ZigBee协调器。在本设计中,ZigBee协议将整个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最终汇聚到协调器节点上,因此本文中将ZigBee协调器节点嵌入到网关节点,协调器通过串口和网关进行数据通信。

(2)MC39i。采用Siemens公司GSM/GPRS双频模块MC39i完成网关的无线远程通信。MC39i支持GSM900和GSMl800双频网络,接收速率可达86.20 kb/s,发送速率可达21.5 kb/s,完全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较小的数据传输量的需求。

(3)存储器接口。S3C2410A内置了外部存储器控制器,本系统拓展了64MB SDRAM和64MBNandFlash。

(4)通用接口。网关系统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带触摸屏的LCD是网关系统信息交互的界面;USB接口可用来外接标准鼠标、键盘;SD卡可作为拓展存储器使用;RJ45接口可将网关接人以太网。

(5)电源。稳定的电源对网关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变压器将220 V市电降为稳定的12 V直流电作为网关的主电源,同时采用12 V的蓄电池作为系统的备用电源,以构成不问断电源,保证系统在断电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3.2基于WinCE的软件平台的实现

WinCE5.0是一个32位、多任务、多线程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具有模块化、易于裁剪等优点。本设计采用Platform Builder定制了适合网关硬件平台的WinCE5.0操作系统,为温室管理人员提供了直观、图形化的人机界面,便于用户的操作;同时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丰富的API接口。本系统在Embedded Visual C++4.0开发环境下实现了如下通信程序:串口通信,管理系统通过串口与ZigBee协调器和MC39i进行数据通信。GSM通信,通过GSM短消息来实现网关管理系统的远程预警。Socket网络通信,远程监控中心需要一台具有公网IP地址的服务器,网关通过以太网/GPRS双重通信信道与远程管理中心进行通信。本设计中,采用可靠的流式套接字实现了基于TCP/IP协议Socket网络通信。

3.3 网关管理系统的实现

作为温室监测系统的本地管理平台,网关需要完成众多数据管理工作。本设计基于SQLite3实现了环境监测系统管理软件,用以完成传感器节点管理和环境数据管理。

(1)节点管理。监测区域分布有大量不同类型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因此需要对所有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具有同一ZigBee信道的节点都可以加到无线网络中。节点的管理包括节点电量、节点ID、节点位置、传感器类型、采样周期、运行状态、更新时间等属性的配置。

(2)数据管理与预警。网关周期性收到无线传感器网络所有节点汇聚的大量环境信息,采用SQLite数据库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查询等管理。此外,需要对写入数据库的每一个环境数据进行判断,当超过温室管理人员设置的安全范围时,启动警报器、闪光灯、GSM短信等多种预警方式。

结束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体积小,并只需要部署一次就可以进行长期的监测工作 同时,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可以将大量的监测数据无线发送到基站进行处理,具有传统温室环境监测系统所不具有的优势,非常适用于温室环境监测应用。本文作者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传感器节点快速自组网以及对各种温室环境因子的实时采集、传输、显示。该系统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温室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温室监测领域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燕明.王纪章.温室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初探[J].农机化研究2011,33(3)

篇3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83-01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涵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运用了多项技术,它是多种技术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它可以对监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监控区域内的相关数据,并加以处理后得到准确详实信息,最终将这些信息发给有需要的人。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静止或移动的节点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集传感与驱动控制、计算、通信能力于一身,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由于它成本低,采用无线通信,不需要固定网络协助,所以其研究成果应用十分广泛。

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非常多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它们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构造大体相同,大都是由数据收集、处理、发送和电源四部分构成,网络中节点的作用是收集数据,数据中转,或者是类头节点。收据收集,即收集监测到的数据(如湿度、温度等),并将其传送至远方基站或者是汇节点;数据周转,即将其他节点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在不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直接传送出去;类头节点,收集属于同一类型节点的数据信息,汇总后传送给上一层级。

系统基本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1)传感器节点。对所监控区域的环境指标进行测量,比如温度、湿度等,将所监测到的数据传递给监控中心。

(2)网关。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网,实现传感器网络与外网通信协议的转换,将传感器网络收集到的数据发送至外网,并给下级节点布置监测任务。

(3)远程客户端和PDA用户。通过外网查询监控中心的数据。

(4)监控中心。布置任务,下达监测命令,以及管理监测数据,主要是汇总分析,统计数据。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优势与现状

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环境监测,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1)成本低廉,网络安装速度快;

(2)在不增加其他设备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数据的传输工作,这使得系统性能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3)网络坚实,不易被毁坏,能够满足某些特殊需求。

关于将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于环境监测中,国内的学者已经做得很多研究,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美国是研究人员将其用于监测岛屿的生态状况;在我国,杭州将其用于监测杭州西溪湿地水环境,国防科技大学将其用于环境监测并得到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在我国,无线传感器网络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第一大部分人对其还不熟悉,不知道任何使用,它的优势在哪里;第二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内关于它的研究还比较浅,加之其应用不同地方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对网络结构和传感器节点等也有不同的要求。

四、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矿井环境监测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探测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需求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在长期的开发与使用中,煤矿探测的安全问题愈发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支持下,可以很好的实现低成本的探测需求,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井作业的安全属性。特别是Zig Bee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井下监控、数据分析、安全分析等综合需求。在近年来,技术人员将Zig Bee技术进行了细化和拓展,可以帮助人们直观的了解到井下的作业情况,这对于安全、高效作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较大的支持。

(二)军事环境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可快速部署、可自组织、隐蔽性强和容错性高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在军事领域应用,也是军事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情报、监视、侦察与目标捕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现对敌军兵力和装备的监控,战场实时监视,目标定位,战场评估,核攻击和生物化学攻击的监测和搜索等功能,目前国际许多机构的课题都是以战场需求为背景展开的。信息技术必然是未来战争取胜的关键,目前已然有许多国家将该技术与军事研究相结合,帮助己方及时的获取对方的各项信息,从而及时的进行战略的调整。

(三)自然环境监测

1、大气环境监测

将无线传感网络用于监测大气环境,主要需要两部分的支持,分别是设备和相应的程序支持。设备包括一是传感器节点,主要是用于大气技术参数的监测和收集,还有相配套的放大电路;二是Sink节点,用来汇总数据及向基站传输数据;三是服务器,这其中需要两个服务,一个进行数据处理,一个用于数据传输。相应程序也就软件主要是由用于数据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相关模块组成,通常有串口通信、数据转换、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它的优点是安装简单方便、布局灵活、维护容易、成本低。

2、水环境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从功能上可以将水环境监测系统分成三级。第一级是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核心构造的数据采集网络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节点和协调器节点以及测试仪构成;第二级是Zig Bee/GPRS网关系统,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网络中的数据并远程发送,远程数据处理中心对数据采集网络控制命令的发送;第三级是远程数据处理中心系统,主要负责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控制命令决策。在整个水环境监测系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专注于探测和收集水环境的信息;而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存储等则交给远程数据处理中心来完成。主要包括以动态曲线的方式实现传感器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大量水质数据的存储。

3、地质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地质监测方面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部分地质较为特殊的区域而言,有效的地质检测可以很好的促进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如冻土环境下的交通设施建设,在人力无法实现的前提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则可以很好的实现。尤著宏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青藏铁路温度监测系统,采用多跳的方式将数据从传感节点传输至转发基站上的汇聚节点,再由汇聚节点利用 GPRS 网络发送至监控中心。

4、其他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农业信息监测方面,崔光照等针对当前农业环境监测面临的监测点分散、布线困难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利用具有自组织特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温度、土地湿度和土壤pH值等环境变量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对等式网络体系结构,低功耗微小网络节点以及基于拓扑树的网络初始化配置算法。实验测试表明,节点能够有效地采集和处理数据,并可以在节点间成功地进行通信。另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在水产养殖、森林监测、家庭环境监测以及管道输送监测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应用,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使无线传感器网络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社会发展营造更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烈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篇4

1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特点的对比

1.1 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发生作用的地点,包括学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教学策略等非物理形态。网络环境提供的是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的平台:

(1)虚拟性。虚拟性是网络环境最突出的特点。网络交往的实质是人机对话,是一种“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很多交流者并不需要了解对方的来历,只要情感得到了表达,不管对方是否认同或理解,网络的作用即得到体现。这是虚拟性带给交流者的便利之处。

(2)开放性。毫无疑问,网络环境是开放的。每个进入网络的人,都可以享受这个空间的资源。网络的出现超越了空间限制,消除了地域的限制,拓展了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的领域。开放性带给交流者的好处是:能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情感表达的机会变多。

(3)平等性。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人际交往及情感表达总要受到某些社会条件的限制,主动的一方总要为自己的主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人们摆脱了身份、职业、时间、空间的约束和国家、地域的管辖。同时,人们也不用在乎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各种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差异和不平等,网络环境中的双方都不用考虑彼此的现实利益,也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

(4)低成本。低成本的意义有两点:(1)金钱成本小,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礼尚往来,网费可以忽略不计;(2)时间成本小,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甚至是几十个人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

1.2 现实生活的特点

现实生活是由我们活着期间所做的每一件事组成的,虽然网络环境是一个适合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生活的某些特点却决定了网络环境是无法取代现实生活的:

(1)直接性。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是直接的,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书信、电报、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具真实性,更能增进彼此的情感,在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同时,使其情感得到更正确的表达。

(2)具体性。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求交往双方都必须在场,通过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表达思想感情,实现交流信息、传递感情、增进了解的目的,这是一种直接的、生动的、具体的、全面的、封闭式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正是这样一种直观具体而完整的感受,使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及精神得到很好的交流,使人能够感受世界的真实,有利于增强人际间的情感,提高交往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服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2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比较

现实交往是通过文字语言和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眼神等)的交往形式,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人际关系的互动活动。这种交往形式是直接的。

网络交往是伴随网络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是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是一种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这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机—人”的间接交往方式,双方直接面对的是计算机和网络,其次才是交往对象。

(1)交往过程的比较。从人际交往过程看,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是源于人的内在需要,它是随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而网络环境也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交往是伴随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速度惊人。

(2)交往动机的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主要是通过竞争和合作,交换信息和资源、交流情感,达到信息和资源共享、情感共鸣的目的。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则主要是以减轻压力、克服孤独、获得支持、情感交流、发泄等为目的。

(3)交往角色的比较。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双方都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双方都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双方的交往是直接的、符合一定社会角色、平等或不平等的交互关系。而在网络环境中,交往双方的身份是虚拟的、多样的。

3 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情感表达途径的比较

3.1 网络环境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与其他群体有很大不同,既非完全的校园生活,又非完全的社会生活,因此,他们的情感表达途径也与其他人群有显著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常用的表达情感的途径是博客、校内人人网、BBS、QQ聊天和E-mail,他们通过这些途径来交友、交流思想、表达看法等。

3.2 现实生活中情感表达的途径

人类都是朝着社会化方向改变自己的,大学生也不能例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技能,更要学习人际交往的能力。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包括面谈、聊天、电话、书信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4 正确引导大学生情感表达的方法

即便网络中的人际交往能解除现实交往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然而,我们不得不辩证地看待网络交往带给现实交往的冲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这势必会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所以,让大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人际交往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情感表达进行正确引导:

(1)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加强信息的过滤。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网络,健全网络制度和监督系统,让大学生们接触尽可能多的好的网站,老师也应该指导学生正确上网,多为学生搭建现实交流平台,使得他们的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另一方面,加强信息的过滤,建立网络防火墙,净化大学生的网上环境。

(2)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是大学生现实交往的重要场所,和谐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渗透作用。高校应该多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娱乐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实交往活动来降低大学生网络交往的频率。

(3)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心理疏导。高校应该通过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来重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络交往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文明进行网络交往,健康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理性上网,加强网络心理疏导。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现实交往的意义尤为重要。所以,要通过上述几个方法来使网络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正确化和规范化。只有网络交往得到规范,才能在现实交往和现实中的情感表达发挥协作和指导作用,毕竟网络交往是无法代替现实交往的,网络环境下的情感表达也无法满足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表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曲智坤.浅谈大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高教论坛,2008(3):58-59.

[2] 曹明.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6-118.

篇5

一、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况

1.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

所谓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就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石,构建的会计信息系统体系,在互联网世界中进行会计性质活动。此体系可以在各个职能子系统中获取信息,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示企业财务运转现状,给予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2.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

综合上述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含义,可以将其特点归纳为:其一,网络环境下的会计资源是可以共享的,只要进入平台,就可以得到完整的会计数据;其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比较高,能够及时的传达给予业务端;其三,会计信息质量比较高,专业性强,能够促进会计和业务的一体化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

无可厚非,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确可以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但是这个系统必然也存在很多漏洞,详细来讲,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信息安全风险

众所周知,处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于互联网的依赖性比较高,可以说是会计信息管理的基石。如果互联网安全性难以保证,将可能使得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变成企业的危害。信息安全风险可以分为:其一,硬件安全风险,主要是指构建会计系统的硬件设备出现了安全故障或者因为维护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问题;其二,网络软件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使得自身信息处于暴露状态,有可能给予部分非法分子所利用,出现盗取数据,破坏数据,剽窃数据等行为。

2.信息质量风险

这里讲到的信息质量,就是信息真实性。在会计系统中,很多信息都被电子化,以符号等电子化手段去代替,很可能因此这样的行为使得部分电子凭证和账户被刻意篡改,由此造成各种极坏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传统会计程序中保证信息质量,确保其真实性的程序被删除了,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况,难以更加准确的反应信息质量。

3.信息管理风险

在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中,信息管理同样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实际上由于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对于电子会计数据的保存意识比较差,难以使用比较稳妥的方式去管理会计信息。常常会因为计算机软件硬件不兼容等问题,导致档案材料难以有效的储存下来。

三、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规避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的风险

针对于与上述提到的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缺陷,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对应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强化信息安全防范力度,构建管控体系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有效的运行,其关键在于信息安全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强化信息安全防范力度,构建管控体系。具体来讲:其一,构建防火墙,避免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遭受到外界的攻击;其二,积极使用先进的信息加密技术,对于会计数据进行深加工的同时,以身份认证的方式去做好签名加密,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其三,建立健全入侵检测技术体系,及时对于有侵入倾向的行为规避掉,并且以此为依据追究不法行为;其四,全面完善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管控体系,严格控制业务的操作流程,做好计算机系统审计工作,建立数据保护机构,实现对于整个信息系统的核查,发现异常应该及时作出响应。

2.注重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规避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信息真实性。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其一,以信息加密存储通讯技术为引导,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端口进行加密处理,避免非法用户对于数据进行处理;其二,强化数据控制和管理意识,积极对于输入数据的质量和正确性进行检查;其三,依据业务职位的不同,给予不同客户端不同的授权,以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四,积极将电算化信息失真纳入到企业职工绩效考核中去,强化管理,以保证良好的数据输入行为。

3.强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控,做好信息管理

首先,高度重视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数据的备份工作,以先进的数据设备和存储技术为基础,构建完善的档案基础,并且制定完善的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各部门都可以对于前期的会计信息进行查询;其次,积极采购完善的硬件软件设备,为会计信息系统的管控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信息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下去;最后,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不断提高其网络电算技能和职业道德,使得其成为能够胜任现阶段信息管理职位的专业化人才。

篇6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节点定位算法;质心算法; 误差率

中图分类号:TP3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253-03

Research on th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ZHANG Dan1,2,LIU Ya-zhe1 ,DONG Lei-gang1,LI Zi1

(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partment,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Daqing 163712, China;2.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tellig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nodes localization algorith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s appli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t analysis the architecture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ystem,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cation algorithm. It studies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coordinates of nodes. The centroid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the location error rate of the nodes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of centroid algorithm can meet the need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Key words:wireless sensor network;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nodes location algorithm; centroid algorithm; localization error rate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当中,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的体积小、能耗比较低,节点的分布通常是由飞机洒落的方式进行部署,部署在人类无法到达的应用环境中,这些节点对其中的信息进行采集,并传输,方便了人类对未知信息的获取。目前,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对环境监督问题越来越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够解决环境监测中的一些问题。

无线传感器节点在环境监测区域一般是随机部署的,节点需要获取监测区域的信息,因此节点的位置至关重要。人工部署或者为所有传感器节点安装GPS接收器是不现实的。这些都受到成本、功耗以及扩展性等问题的限制,大部分传感器节点不具有位置信息,但节点的位置信息对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所研究的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多跳路由的方式进行转发,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给监测者,在监测区域中,节点在随机部署,以自组织的方式组成无线通信网络,其中的每个传感器节点可以动态查找邻居节点p自身定位、与网络通信连接。网络中的汇聚节点比普通节点在硬件配置和功能上更强,是与外部网络建立连接的桥梁收集普通节点的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和整理,以多跳转发方式发送到基站,然后由基站利用卫星信道或有线的网络将监测的数据信息发送给最终用户。

3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通常被分为两种,一种为未知节点(Unknown Node),另外一种为锚节点(Anchor Node),普通节点的位置信息时未知的,锚节点的位置信息是已知的,它一般是通过自身携带的GPS 定位装置获取自身的位置坐标,锚节点的部署密度要远远小于待定位节点的部署密度,未知节点与通信半径内的邻居锚节点进行通信,通过锚节点提供的位置信息,进行位置计算[1]。

3.1 节点定位算法分类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分类方法很多,但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从定位算法的技术手段上来进行分类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Range-based)和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Range-free)[2]。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是需要测量节点之间的距离或者角度,基于测距的定位分算法主要有TOA(Time of Arrival)、TDOA(Time Difference On Arrival)定位、AOA(Angle of arrival)、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等[3]。基于y距的定位算法定位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对硬件的要求也更高,而且定位过程中消耗的能量相对较高,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4]。

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是通过对节点间的距离的估计或确定包含未知节点的可能区域,从而来确定未知节点的位置。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主要有质心算法[5]、Amorphou算法、DV-HOP算法[6-7]、APIT算法[8]等。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无需测量节点之间的绝对距离或角度信息,从而降低了对硬件的要求以及能量的消耗,使得这种算法更适合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它的一个缺点是定位误差相对较大。

本文中环境监测中主要使用的是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

3.2 计算节点坐标的基本方法

未知节点估计或者测量出到邻居节点的距离,并且能够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利用这些距离来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主要方法有:三边测量法、三角测量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

(1)三边测量法

已知三个锚节点的坐标,以及它们到未知节点的距离,可以利用公式求得未知节点的坐标。

(2)三角测量法

已知三个锚节点的坐标,以及未知节点到三个锚节点的角度,则可利用公式求出未知节点的坐标。

(3)极大似然估计法

前面两种方法比较简单,下面将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介绍。已知n个锚节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n,yn)],以及它们到未知节点的n个距离,分别为[d1,d2,...dn],设未知节点的坐标为[(x,y)],则有方程1:

[[(x1-x)2+(y1-y)2=d21(x2-x)2+(y2-y)2=d22?(xn-x)2+(yn-y)2=d2n] (1) ]

这n个表达式从第一个开始分别减去最后一个,得到方程2:

[[x21-x2n-2(x1-xn)x+y21-y2n-2(y1-yn)y=d21-d2n?x2n-1-x2n-2(xn-1-xn)x+y2n-1-y2n-2(yn-1-yn)y=d2n-1-d2n] (2) ]

[[A=2(x1-xn)2(y1-yn)……2(xn-1-xn)2(yn-1-yn),b=x21-x2n+y21-y2n+d21-d2n…x2n-1-x2n+y2n-1-y2n+d2n-1-d2n,X=xy] (3) ]

用线性方程表示为AX=b,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可以得到未知节点的坐标为:[x=(ATA)-1ATb]。

4 定位算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本文的定位算法主要应用于环境监测,根据环境监测的特点,以及对各种定位算法的比较研究,本文拟采用距离无关的质心算法。质心算法是由南加州大学是由 J. Heidemann和 N. Bulusu提出的,这种算法是主要是应用在室外的,与网络连通性相关的定位算法。该算法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将未知节点的坐标设置成为与该节点其相关锚节点所形成的多边形的质心。首先未知节点向锚节点发送请求位置的信息,控制信息传播的最大跳数,因而限定了附近锚节点的范围,锚节点收到这个请求以后将自己的位置信息进行反馈,这样未知节点能够知道附近的锚节点的位置信息。利用这些锚节点组成的多边形中心来计算未知节点的估计位置。

本论文中实验仿真软件选用MATLAB R2012a,实验区域设置为1000m*1000m,节点总数为400个,其中锚节点为80个,无能量损耗的网络中的节点的定位误差率如图1所示。当通信半径逐渐增大时,节点的定位误差率有明显的降低,但当通信半径由400米再向上增加时,节点的定位误差率反而增大,因此,可以说明并不是通信半径越大越好,在实际应用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结论

本文研究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定位算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文中分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传感器节点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定位至关重要。环境监测越来越多的收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研究了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节点定位算法。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出发,研究节点定位技术的分类以及计算节点坐标的基本方法,最后选择质心算法应用在环境监测中,对节点的定位误差率进行了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艳晖.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的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16.

[2] 秦晓琴.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19):42-44.

[3] Zhou, Biao, Jing, Changqiang, Kim, Youngok. Joint TOA/AOA positioning scheme with IP-OFDM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IEEE INFOCOM ,March 2014:1734-1743.

[4] 吕淑芳.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研究综述[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6(05):1-8.

[5] 胡咏梅,张欢. 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质心定位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2(02):45-49.

[6] 李月. 基于DV-Ho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研究 [D]. 长春:吉林大学, 2016.

篇7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风险 规制路径 探索

引言

传统的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的快速结合已经以高效、安全、快捷、开放等特点获得了广大金融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进大的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挑战与风险,现在的网络安全性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都是金融风险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一)安全性低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还是存在很多的披露,由于金融是在网上进行交易,网上的安全性低,黑客或者是电脑病毒的存在都会为金融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并且现在的网络欺诈也有很多,现在由于网上诈骗上当受骗的人也很多,这种问题的存在就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阴影,甚至有些人会回避互联网金融。安全的交易环境,贷款环境是现在金融消费者所追求的,保证财产的安全性,保证自己不受欺骗并且能够拿到收益,是每一位消费者的追求。互联网金融也在逐步的创新,提出了很多新的业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如果网络安全性不解决,就不能保护金融消费者,金融风险规制失灵。

(二)法律不健全

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没有健全的法律,如果在互联网金融上发生财产的损失应该由谁来承担?谁来赔偿与负责?并且在网络上进行欺骗或者使用其他的一些手段是不透明的,用虚拟的账户就可以进行欺诈并且还没有具体的技术去追踪,抓到欺骗者也是很难得事情,所以,国家应该建立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在一定的程度上阻止这件事情的发生或者将风险降到最低,保证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权利与义务也是相对的,消费者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自己叠义务。

(三)监管力度缺失

对于网络上的力度的却是也是现在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没有相关的执法人员τ谕络的交易环境进行监管,自由的进行借贷,市场机制存在但是没有无形的手去控制他们也是不可以的,会营造出假的市场环境,在里面进行金融的交易,合法与不合法也没有相关监管人员进行督促,金融环境的不安全,会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障碍。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规制路径的探索

(一)增强网络安全性

安全的网络环境是进行交易的前提与基础,应该雇佣技术高超电脑高手,定期的对网络环境进行检查与设置,并且所有的过程都要对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禁止黑客的进入,盗取消费者的信息,所以,雇佣技术高超的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金融的每一个交易环节的设置都要经过专人进行设置,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保护网络的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安慰,要加大对于网络安全性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在雇佣人才、配件设置反面都应该是有很高的要求的,例如:现在的支付宝是一个交易的平台,在支付宝上也会存在钱财丢失的现象就是因为现在的网络环境不安全,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去盗取他人的财物,但是支付宝也找到了新的解决办法,为存入的资买保险,并且金额不多,如果一旦发生钱财的丢失,支付宝就会赔偿消费者相应的金额,为消费者提供了心理的保证,提供了安全的交易环境。

(二)健全相关法律

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可以实现问责制,在出现问题时应该由谁负责,由谁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并且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消费者在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不能忘记履行自己的义务,现在有些消费者在借款之后不还款的人也有很多最后因为拖欠的态度而入狱,这些都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消费者也打破了交易的环境与秩序,破坏了交易的环境,法律应该对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找到解决办法,惩罚的方法,既能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也能维护借贷方的权益,针对两个主体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为建立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提供法律的保证,要发挥法律的作用,维护交易的公平性公正性。

(三)加大监管力度

无论是现在的实体银行还是网络的互联网金融都是由人为操作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应该有相关的执法人员进行监管,保证交易环境的安全以及金融交易的正常进行,金融交易是一系列的过程,贷款人身份的验证等,但是现在在这个环节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留下的电话号码等都可能存在问题,特别是家长电话号码。所以在以后的交易时应该完善这些披露,监管人员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维护交易秩序,营造安全的交易环境,是现在的首要问题。监管人员要时时的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坚守,不可马虎,

篇8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教学;模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teaching mode set the new reques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now, and the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eaching model of research, at last, analyzed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f the current outstanding problems teaching, with strong prospective and scientific, for reference.

Keywords:Internet;computer teach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和普及,互联网的发达,传统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转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 而进入 21 世纪, 特别是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教学模式正在迎接一场大的变革。

1现在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板书式教学转向了电子的演示型教学,虽然演示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在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中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演示型教学与传统的板书式教学一样存在局限性,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缺乏沟通、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

现在在大学虽然计算机网络应用比较普及和方便,但在教学中也仅限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比较多,推广和应用不足,未能完全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优势。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2互联网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2.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教学概念

网络环境教学是当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被大家较为认可这样解释是:在先进互联网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中丰富的资源,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探讨,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消除时间与空间的局限。细致可以分为三方面:

第一,网络环境教学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授课,这其中,网络作为知识与信息的载体而存在,既可看作为书籍、视听、媒介等教育媒体的延伸,同时又可以视做时刻在线的老师,所不同的是网络包涵更多的信息容量,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教育模式的特点;因此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不但可代替传统教育模式,功能与效率等方面也更强,网络环境教学不再单单只是授与学的模式,而可以视为一种教学的工具或者通道。第二,网络环境教学可以把网络理解为教学的一种实时的教学环境,如同传统的教室授课一样,而网络环境教学则可以把网络视为一个没有空间限制的教室,这间教室已经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大到能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第三,网络环境教学是对网络资料综合分析合理利用的一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资源的利用和再生。

2.2 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特点

网络环境教学是集计算机多媒体的长处和互联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主要特点有几个点。

(1)学教交互性,网络环境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学生与老师可以在各自己的端点实时互动,可以是老师发放课件,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师生同学研究,实时沟通,通过互动学习老师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并调整教学安排,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信息共享性,网络环境的教学是所有资料分级共享在网络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进度,提取学习课件,并同时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学习之余扩展、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不再单单依靠老师安排,也避免了知识传授通道单一对学生学习的制约,同时更提高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丰富资料也需要老师帮助甄别与推荐,这样既加快了学生学习的进度,也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让资料也需要老师帮助甄别与推荐,这样既加快了学生学习的进度,也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

(3)渠道综合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的融合,使之前积累的丰富的多媒体素材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而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教学也不再单调乏味。图文声像,声形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技术先进性,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让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到淋漓尽致,与传统的教师教导为中心相比,现在的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主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转变为组织者和调控者。

(5)功能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不同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中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环境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 通过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6)内容丰富性。应用丰富的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现在的计算机教学已经告别单调的题库式教学,转而是各式的虚拟现实教学环境和真实的视频材料。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也不再仅限于某个教师的课件,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当下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组织和推行机构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内容。

2.3 构建网络环境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单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网络设施和软件等方面的考虑,更要全面细致地分析教学中的组织机构、管理系统,要把握计算机网络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应用实施。 构建网络环境教学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网络在线实时交互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师生有类似面对面交流,消除沟通障碍。 网络在线交互的教学模式,也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一个基础。

二是定时下载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师更新在网络服务器上的教学内容,自主自觉的学习,这样可以满足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加快学习进度,同时也可以让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跟近教学进度。

三是结队的交流模式,现在有各种的及时聊天工具和论坛、博客、微博等,都可以提供一个能让学习兴趣相同的学生在相对集中的空间里交流沟通。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多个环节逐步实现。

(1)硬件搭建硬件设施包括可访问的Web 服务器和较大的数据中心,保证大量的教学内容,及提供给学生的存储空间。

(2)软件支持要有可供学生学习交流的平台,并能提供完备的管理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引进更多先进、优秀的教学平台。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