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8 14:42: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乡村人文环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环境意象;整治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过去,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规划从业人员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了城市建设,而忽视了乡村建设。乡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正在逐年提高,乡村面貌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演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造农村落后面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在建设和谐优美的新农村的同时注重乡村环境意象的打造和重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已越来越引起新农村建设者们的重视和思考。
乡村环境意象
乡村环境意象相对于“意象”“城市意象”而言,是很少提及的概念,武汉大学的熊凯,他相对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概念提出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具有“可印象性”和“可识别性”的特点[1]。
乡村环境意象是人文、地理、景观等能充分反映当地乡村形象的特征在人们意识中的定位和延伸。乡村环境意象的形成不但来自于当地居民对乡村景观的感知,而且还来自于非当地居民的感知和认同,当地居民对乡村意象的认识拥有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中国乡村景观意象是人们对乡村景观认知过程中,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以天道知人事”、“以人事观天道”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诗意画境,它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它强调“天、地、人、神”和谐统一的乡村整体氛围。
与乡村环境意象相协调的景观设计方法
对于乡村环境意象在景观与人文两方面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给予充分考虑,使整治、改造所得成果区别于城市环境而更加贴合乡村环境。
在农村环境整治中,首先,要认定乡村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挖掘其资源价值,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定位。从而,依据其特点,通过整治乡土建筑外观、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创造特色重点环境等手段和方法来体现具有本土特色的景观环境风貌。
乡村意象规划还强调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环境景观的可持续,更是人文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的建立与重构。这就需要规划从业人员重塑乡村人文环境的人文氛围。
义乌市上新塘村整治规划设计之实例分析
3.1 明确农村产业发展定位
上新塘村位于浙江省义乌与兰溪、金华交界的上溪镇,纳入义乌十分钟经济圈。杭金衢高速公路( 在上溪设有二级互通口)、浙赣电气化铁路横贯其中;03省道杭金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庄距镇中心约10公里,距义乌市第一大水库——岩口水库约4.5公里,西面不远是里东岩水库及以休闲农家游而闻名的贝家村;现有建设用地2.85公顷;现状村庄背山面水,呈“负阴抱阳”之势,乃风水宝地。
上新塘村处于两山之间,山谷幽静,地形地貌特点鲜明。村山地、荒山荒沟以全部栽植桃树,种桃树的历史悠久。
因此,规划将上新塘村定位为:尊重原有村落文脉与空间肌理,发展乡村旅游、提倡高效农业,建成“一轴、两心、两带、四片”,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村风村貌纯朴的省级现代化乡村旅游新农村示范点,发展成为以观光、赏花为主题的观光休闲乡村旅游胜地。
3.2 整治乡土建筑外观
上新塘村现在使用的宗庙祠堂,坐落于山脚,正如江南依水而建的徽派建筑、马头墙、白墙黑瓦,在某一层面上,正是乡土文化的最好反映。但村中现存的其它历史较久的建筑一般都是以木结构建造,到现在都破旧不堪,呈现出内部萧条的景象。新建民居沿马路向村口聚集,争相开办以农家饭为主的农家乐。虽沿小溪临水而居,但确因缺乏统一的规划或控制而存在明显的异构特征。为对其进行梳理和协调,规划通过统一风格来塑造和谐并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乡土建筑,使乡村中的建筑物如民居、宗祠建筑和其他建筑形式都具有浓厚的当地特色。
规划采用三个途径进行整治。首先,对年老失修,尚无人居住的闲置民居进行拆除,用作公共活动空间。其次,对保留的原有民居进行“穿衣戴帽”整治工程,即在屋顶、挑檐等部位做成仿木的形式,加马头墙、勾线、甚至彩绘,刷白墙身,使之看上去具有中国江南民居古建筑的形式,总体上呈现黑瓦白墙的鲜明特点。(图1)再次,对新建建筑均采用江南民居形式进行建造。充分结合乡村山水环境,或依山傍水变化围合成院,或临水设置景观小品,或于山间建设赏花、采桃游步道,或依水打造儿童嬉戏水上乐园等方法,形成义乌精品桃花坞民居群落。(图2)
图1现有民居整治规划图
新建民居 新建村委会新建村委会南立面
图2 新建建筑风格
3.3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环境区别于城市环境主要表现在田园野趣和自然地貌。农村环境整治中必定要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生态环境,尊重地形地貌,山体、水体、动植物等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上新塘村可耕种的农田不多,却有大面积的山间桃林,无数个大小不等的池塘。
规划在村南的池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既可减轻水患、改善生态,又能在塘基上种桃。在保护和保留大面积的桃林的同时,在山体桃林间就地取材,修筑赏花、采桃游步道、观光长廊等,在保留传统乡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了山与人、水与人的关系,增加了亲水性和可达性,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融入自然,体现了乡村土地的基本肌理。
此外,在植物种植方面也作了详细规划。比如,种植常绿乔木的同时加进了彩色灌木以及那些既可赏叶又可观花的高档树种,而且村口的空闲地也被改造成了村口接待小广场,进村道路两侧种植观赏性极强的银杏,房前屋后或栽植观赏树木,或点缀以玫瑰、月季等花草等等。
3.4 创造特色重点景观
山体和水体的充分利用体现了乡土的基本肌理,加以重点景观的打造更能活跃乡村气氛。
首先,上新塘村的建筑主要沿中心道路两侧修建,为打造桃花坞乡村旅游设置了一条特色商业街。该商业街结合村中主要道路两侧民居而设,规划约250米,以农家手工制品(布鞋、布娃娃、绣品、竹艺商品、剪纸、桃花艺术品、桃核工艺品、扫帚等)、农家蔬菜瓜果(无公害蔬菜、溪鱼、桃子、桃浆等)买卖为主。让来上新塘旅游的人们能带回一些乡土气息的物品回家,回味乡村的宁静与安详,休闲与淳朴。店门前红红灯笼高高挂,呈现一派祥和而富有生气的新景象。另一方面,商业街的打造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其次,利用现有南北向溪流设置一桃花岛。溪流中段现有吊桥,可供游客及村民行走。但现状溪水较窄,为加强行人高空走索桥强烈的心理感受,深深体会“险”的游玩乐趣,规划将溪水拓宽至30米,并设计一观赏性小岛。该岛最宽处约10米,长30米。岛上种植桃树,布设水车供游人观赏。
3.5 重塑乡村人文环境,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整体上可理解为一种乡村意象, 乡村意象的外观表现既为乡村景观。也有观点认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乡土性休闲空间和场景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2]。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可促进乡村景观的改善, 乡村景观的改善又促进旅游的发展[3]。
上新塘村的规划不仅修复与再现当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风貌、风俗宗庙等历史文化痕迹;同时,还通过营建物质性景观,诸如景墙、壁画、灯具、植物造景等来反映当地的传统文化因素。此外,村中商业街的打造,对传统生产资料的保存和利用也有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在新建的村委会综合大楼底楼设置农耕农具展示厅;修建了附有传统建筑色彩的山顶农家乐;以传统工艺建造土坯草舍,展示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树立代表地方风俗的雕塑;设立采桃节、滑草比赛、传统高跷节、传统民俗节,开展寻迹松风古道活动等。
结合上新塘村乡土文化特色,与农村经济挂钩,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规划设置三大乡村观光、农事体验等相关游线,打造乡土文化品牌。三大游线如下:
(1)寻迹松风古道觅幽一日游(寻松风古道遗迹,觅幽静松林) 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农家商业街观光—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农家院用中餐—过吊桥,至凉风洞—水之源—松风古道—纪念碑—寻访鲤鱼之眼—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2)采摘祈福一日游(采摘桃李瓜果,上香祈福)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凉风洞、水之源参观—农家院用中餐—遍地桃花观光(桃林采摘、农家瓜果采摘)—农家商业街观光—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3)幽静休闲一日游(溪涧嬉戏、山庄下棋、打牌等) 上新塘村庄民俗风情参观—北部山腰上香祈福—农家商业街观光—凉风洞、水之源参观—农家山庄用中餐—溪涧嬉戏、下棋、打牌等—农家山庄用晚餐(观夜幕下宁静而祥和的村庄)。
结语
现今我国正在掀起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实践已证明,农村环境与城市环境有相当大的差异,具有其独特性。在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就必须有因地制宜的设计手法,利用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优势。我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内容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能改变农村的居住环境,也利于就地改善农村民居的生产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 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3).
[2] 孟明浩, 顾晓艳, 蔡碧凡, 等. 城郊型乡村旅游地开发规划研究———以杭州富阳市白鹤村为例[J]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33 ( 4) : 225- 229.
[3] 梅燕. 论现代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 . 农村经济, 2003, ( 10) : 53- 54.
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1.乡村人居环境内涵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以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形态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人工与自然的协调。综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为: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在乡村(包括乡镇、村庄和聚居点)地域范围内进行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结构相结合的有机体,满足乡村居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乡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5.3注重乡村居民的生存感受与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可持续
关键词:民宿;乡村建筑;在地文化
1 民宿当下的定义和发展状况
1.1 民宿的定义
“民宿”一词发端于日语“Minshuku”,这种多数以闲置乡村房屋作为主要设施,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提供家一样氛围的体验,分布于乡间的住宿形态。在台湾地区比大陆地区起步更早,学者们认为民宿指代的是有主人长期生活在内的经营性家屋空间,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
前不久,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召开,《北京市旅游条例(草案修改稿)》提交审议。此次草案修改稿中,明确了民宿的概念:民宿,是指利用自有住宅,结合本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及生产、生活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休闲旅游住宿场所。
1.2 民宿国内的发展状况
国内民宿的发展。种类很多,如浙江莫干山地区民宿、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等。目前国内民宿特点:从空间分布上来说,主要分布在南方。从发展进度来看,民宿行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少数地区发展相对成熟,整体市场行情火爆。从类型上来说,除农户自营的传统民宿外,外来者租赁经营的民宿占据较大比重。
1.3 民宿的发展背后的隐忧
许多国内学者对于“民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都给予高度的关注,并探究了应对策略。尤其是乡村民宿总体呈现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周玲强、黄祖辉(2004)指出一些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抄袭豪华饭店改善硬件设施,从而陷入了城市化误区。例如,王显成(2009)指出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在发展中存在着缺少规划、破坏乡村地景风貌,缺乏民宿在地文化内涵,缺乏前瞻性、整体性的地域整合规划等问题。
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2.1 乡村在地文化的内涵
现代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使都市人对乡土文化产生强烈的回归情愫。这种回归不是单纯地理空间意义上的乡愁,而是对快速、嘈杂、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一种逆反。乡村的最根本属性就是自然性,而回归乡村实际上是对富有乡土文化内涵的乡村意象的向往。引用前人对乡村在地文化的界定:“在乡村中的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乡村独有的、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系统。”在表现形态上,乡村在地文化是一种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根源于乡村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通过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在寻常朴实之间传递着传统文化。
2.2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内涵
民宿发源于乡村,乡村在地文化是民宿的灵魂。民宿的乡土区位所带来的地域文化正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大多数乡村民宿是在当地农民闲置房屋上改造而成的,在建筑形态上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风貌,作为一种视觉符号,传递着不同地域的乡土文化特色。民宿建筑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乡土建筑。除此以外,民宿主人与客人之间存在较多互动,不少民宿提供管家服务,将客人视为到民宿来做客的朋友,力图打造家庭式服务与细节关怀,这种人情味浓厚的主客互动正是根植于乡土文化的朴素人际交往形式。由于地缘和亲缘关系,乡土文化在农村人心目中一直存有一种朴素道义和情感义务,而这种人际关系在人们转向城市生活以后就不复存在了。民宿的服务提供方式在主客之间产生一种很强的情感联结,很多游客乐于选择民宿也是出于这种富有人情味的独特体验。
3 乡村民宿在地文化的表达形态
乡土文化一般表现于乡村的建筑、服饰、家具、农用设施等有形物质与民风习俗、思维意识、民间艺术等无形精神要素。对乡土文化的回归就是将当地乡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通过民宿的载体予以传承,在运营民宿的同时,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构建,则是以民宿为平台,植入在地文化理念和形态,在乡土生活范式、农村新移民文化方面构建新型的乡土文化。
3.1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对乡村环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与农业生产是相互促进的,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费的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的环境,其周围要具有乡村意象。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以尊重的态度对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使人为的建设对自然环境产生加分的效果;尊重多样化生物的生存权,避免自然生物栖息地及迁徙路径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减少地形地貌破坏,用最少人为设计来达到设计的目的。
3.2 统一规划整体布局原则
作为民宿设计者,要有统筹全局的意识,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乡村发展乡村民宿。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布局规划乡村民宿发展重点区块,重点在沿江、沿路、沿景“三沿”区域、历史文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布局乡村特色民宿,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3.3 彰显乡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原则
利用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独特性与专属性,围绕鲜明的主题定位,在民宿建筑风格设计、室内装饰,做好深度策划,打造极具创意和景观美学概念的特色民宿,充分体现主人的创意和心意。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力度和传承。室内摆设、用品和室外小品布置要体现乡土情调,注重淳朴民风的保持和发扬,做到人居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融合,要突出体现地域性特征的文化符号。
乡村民宿在保护乡村历史建筑、维护乡村聚落形态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应该作为保护与传承乡土文化的载体,重新唤起农村居民对以本土建筑、器物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从而挽救正在日益减少的乡村意象和日益衰败的乡土文化。在民宿的建筑结构、风格、式样和材质上,既要适应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又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承受能力,体现当地特色以及蕴含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金铭,咖啡知己.民宿:传统乡村新血液[J].中华民居-中国民族建筑合刊(2016年1、2月合刊),2016(6):10-15.
[2] 葛姝,赖红波.台湾民宿业品牌网络推广及对上海的借鉴[J].设计,2015(20):142-144.
[3] 唐文跃.地方感――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2008(08):11-12.
[4] 王战野.民宿经营的乡野性建构――以乡村之家民宿联谊会为例[D].东海大学,2006.
[5] 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4).
[6] 龙肖毅.民居客栈概念评述[J].今日科苑,2009(1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措施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国推行出了许多惠国惠民的政策,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机购置补贴、乡村公路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村人民的生活状况。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中,也存在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着实令人担忧。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全国有13亿多人口,农村人口占9亿多,其中有近5亿多农业劳动力,尽管我国农业技术在飞速发展,但我国耕地面积总量是固定的,投入高、产出总量少,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中国农民问题。
2.农村合作艰难,效率低下。目前,中国农村是一家一户经营承包责任制,人们独立自由、不肯合作,习惯以出工不出钱、“搭便车”来抵制合作经济,这种自足、独立、自私、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方式,构成了“乡村中国”的“基因”,与工业时代严密的组织化生产格格不入。规模家庭农业无力应付市场上千变万化的成本与销售价格,无力适应市场机制对规模效益的要求,更无力联合起来建立非农的产业,将会导致农村整体沦落到破产的边缘,一部分农民陷入绝对贫困,大多数农民陷入相对贫困,农村与城市的鸿沟急剧扩大。故不组织起来合作,农民就会无力适应市场的残酷竞争,就只能沦落为21世纪里自种自食的“自耕农”。
3.贫困的境况导致农民萎靡的精神。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以及中国一些农村政治政策方向上的失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消弱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村基层原有社区组织的瓦解,导致了农村文化的衰败甚至倒退。在繁荣的都市面前,农村人的精神和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目前,在农村农闲时节,大部分农民便蹲窝在家中赌博,田野荒芜,固然国家有众多的惠国惠民的政策,但这一点补贴也满足不了当前经济增长之下的农民胃口,农民自愿颓靡、自甘堕落。
二、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相应措施
1.建立城市支持农村的新体制和政策。如今,城乡收入、消费差距的加大,既有生产力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的原因,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方向是当前必走之路。(1)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突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居民差距。(2)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改善农村的人文环境,树立农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提升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3)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渐渐地将进城民工、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职工分门别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实现城乡的过渡衔接。(4)鼓励农业劳动力向非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把农村人口降低到总人口的10%以下,使中国渐渐呈现出一个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由“乡村中国”走向“城市中国”。
2.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效率。发挥农村乡、村基层领导机构的力量,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可使各地农业统一规划、优化产业结构。产前为农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种子种苗引进推广服务;产中提供技术指导,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后为农民提供市场销售服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对这些环节实行全程控制,使农产品走向国际化,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成的事情,提高了农民收入。
3.认真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扩建新农村建设必然要走乡村城镇化道路,势必会使许多农民面临失地的境地,那么合理解决征地问题是关键。(1)完善补偿内容,提高补偿标准。目前我国失地的农民安置主要是依据199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1月国土资源部的《关于完善重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各地方政府的地方法规。安置方式主要是一次性货币安置,即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了补偿,补偿1.5万元~3万元,让其自谋出路。但这种补偿无法恢复失地农民往日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故必须扩大补偿内容,如生产资料的补偿、生活保障的补偿、土地增值补偿、土地补偿费要增加年限及土地潜在损失补偿等,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失地农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2)对失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安置。实施培训教育,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失地农民自主创新的“绿色通道”,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励失地农民向创业型农民转变,催生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产业工人和个体从业者。
4.发展村民自助,农民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广大农民应深刻认识到国家不是慈善机构,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力推动者,新农村建设的资源投入,主要不是国家财政,而是农民的劳动,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实行村民自助,才是真正可行之路,农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只有发挥广大农民的自身力量,才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环境及人文环境,要让广大农民自创家园,完成自己应有的义务。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我们将会遇到许多坎坷与挫折,只有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立长效机制,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参考文献:
乡村规划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解决农民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新农村建设,才能在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本人根据近几年来农村规划工作经验浅谈几点意见,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1、注重人文环境
乡村规划建设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乡村规划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境中。力求在旧村落改造中注意保护原来风貌,保留原有的城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增加了碑、坊、亭、廊和住宅里弄,并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了昭明台等具有标志性的传统古典建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旧村落的历史文脉,使得建成后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对乡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是影响乡村规划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
3、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
乡村规划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公共空间即乡村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村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乡村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间,作为村民小组、家族内的半公共空间是供居民共同使用的,它是村民增加相互接触、熟悉、交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村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村民小组、家族内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半私用空间是住宅楼幢之间的院落空间,是居民就近休息、活动和健身的场地,在规划上应注重其设施的多样化和完备性,把它规划成乡村中最具有吸引力的居民活动空间。私用空间即住宅底层庭院、楼层阳台与室外露台。底层庭院的设置使村民可以自由种植,增加区域内的景观,又使村民有安全感。楼层上阳台可以眺望、休息、种植花卉,营造垂直绿化的景色。
4、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
村民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村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乡村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乡村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村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在住宅区的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村民的有效防范行为,通过控制规划区和村民小组入口、明确划分空间领域等措施来提高规划区的安全防卫能力。一是在控制规划区和村民小组的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使居住小区具有较强的领域性和归属性。二是注重院落空间的强化,使居民之间既有充分了解和相互熟悉的机会,又可以使住户视线能够触及到住宅入口,便于对陌生人进行观察、监视。三是注重小区交通网络的合理组织。在小区主干道的规划上要做到“顺而不穿,通而不畅”,减少交通环境的混杂,提高安全系数,在小区级道路的规划上尽量作曲形设计,限制车辆穿行的速度,达到安全与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规划时应尽量减少村民小组和宗群的出入口,一般设置两个即可,以便有效控制外来行人任意穿行,从而起到安全防卫的作用。
5、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
在乡村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村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村民稳定的物质基础。在服务设施的设置上要考虑村民的生活要求和行动轨迹,如乡村级商业服务设施应布置成外向型,设在人流交通必经之路的出入口附近,使村民方便顺路购买。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存放与垃圾处理也是乡村服务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规划中车辆停放,应遵循集中与分散的布置方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如利用院落中的半地下室以及高架平台下部等。以往村民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就近、就便放置,没有统一集结地,因而经常发生下水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村民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根据居住规模设置拉圾存放点,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污染,由乡村委托专人清运和处理,不要让清运垃圾的车辆横穿小区内的小路,避免造成污染的扩散。再者,村民家畜各家应规划饲养场所,要集中管理,不得自由放养,以免粪便影响卫生。
翻开一系列的参考书,可以发现关于“乡土”的定义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里所用的乡土的含义主要是借鉴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的理解。从《乡土中国》中的前两个小标题“乡土本色”,“文字下乡”来看,《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指的是农村、乡村。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乡土社会进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按照形式逻辑来推断,乡土社会作为空间概念,它的逻辑对立面,应该是作为空间概念的城市社会,但是从上面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作为空间概念的“乡土社会”,是与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社会”对比使用的。可见乡土社会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所以这里的乡土是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或乡村。乡土生活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这就包括了农村里的农作物、树木花草、河流等等;其二是乡土生活的人文环境,里面包括了农村的经济耕作方式、民间风俗、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等等。
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
(一)乡土生活自然环境怡人乡村最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就属农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雪白的棉花、红色的高粱等等。不同季节农作物有不同的颜色,它们在一年中为农田不断地描绘出不同的色彩。走进一个乡村,进人眼帘的就是庄稼地,还有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这个时候眼前就出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乡村里的树木花草也是不容忽视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十个字却凝结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道路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花草树木,可那些花草树木被修剪了若干次,只是为了符合我们自认为的美观,它们已经被动地违背自身自然生长的规律了。而乡村里,树木花草都是自由生长的,与农田、住房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有的树木已经与庄稼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树下乘凉小孩子在树下嬉戏等等,有的树木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他们觉得是祖辈给自己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允许任何的破坏。乡村自然环境是最贴近大自然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大自然的痕迹。春种秋收,夏雨冬雪,他们耕作的收获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他们生活中是得到很鲜明的证明的。举例说一下,因为乡村人一直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他们的住房的建造都是讲究风水的,他们会选择风水适宜的地方建造他们的住房。走进一个乡村,你会发现他们的住房是错落有致的农田中很好的点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业在这几年迅速发展。人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2005)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样本》对乡村的解读中认为乡村“理想的风景画”有三种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优美的风景画: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其贴近自然、贴近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而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给城市中生活的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给原本生活在乡村的人一种独特的满足感,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
(二)乡土生活样态的悠闲现代都市的生活即使没有体会过,也或多或少通过电视看到过。忙碌永远是城市生活的节奏,上班途中堵车、熬夜加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等等,这些在乡村人眼里很难理解的现象,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乡村的农民们,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农田里耕作的时候可以和一起在田里耕作的人聊聊家常,可以自己哼哼小调,他们不需要节奏很快,不需要接受别人的管制,只要自己觉得今天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家休息。所以你晚上来到乡村,过了一定的时间只会感受到安静的村落,除了偶尔几声狗或者其他虫的叫声。乡土生活不仅仅就是在农田里耕作,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娱乐了方式。传统的乡土生活的娱乐方式有荡秋千、扭秧歌、打铜板、说评书、看花灯等等。农民们在农闲时光就通过这些方式来娱乐,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高科技的产品也逐渐进人农村,如电视、电脑等等,乡村的人们也逐渐通过这些方式来打发自己的时光,那些最原始的娱乐方式在逐渐淡化。传统的娱乐方式是乡村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传统文化的特性。现代化进程大大冲击了这些传统的娱乐形式,城市里的人们大都寄托于电子产品来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体验发现,相比于现代的电脑游戏,传统的游戏有助于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释放人的天性,更能体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乡土生活样态是通过乡土人展示出来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在与土地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则打上了他们实践的烙印,体现了他们生存的本性。他们的生活不是一帆刚顷的,他们在与苦难、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在对自由美的追求中他们展现了他们的生存信念,展现了他们的追求。
(三)乡土生活经济生产方式的悠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起,我们的社会就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常见的形态就是“男耕女织”。乡村里的农民主要靠农业来谋生,所以说他们是靠着土地吃饭的,他们生命的繁衍、吃穿住行等生存问题都与土地密切相关。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牢牢地维系在土地上,由此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习惯、居住条件和群体性格。他们的生产工具也就是农具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他们勤劳的传统美德。从农耕时代开始,农村人一直过着依靠农具从土里刨食的生活,他们依靠农具进行生产劳作。有这样一句话:人勤劳了地就不会懒,农民们依靠自己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换来沉甸甸的果实。传统社会中,经常会看到老牛耕田的现象,人坐在牛上,牛慢悠悠地走着,就这样完成了田里的劳作。当然,现代化的机器已经逐渐取代这些所谓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了,不过在美国,阿米什人却是抵制了现代机器化的生产而采用原始的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在被机器的声音围绕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怀念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会怀念人与自然和谐耕作的画面。乡土生活的耕作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始的特色,抵制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四)乡土民风的浮朴远亲不如近邻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俗语,但是在现在却出现了住了十多年却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的情况。现代社会中,我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经济人的社会,人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城市环境中,所以会出现很多让人寒心的现象。回归乡土去看看,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正弥补城市生活的空缺。乡土就是一个熟人社会,邻居之间很亲近,他们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相互帮助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认识,彼此帮助,他们的关系是靠地缘形成的。传统乡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长期聚集而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不存在任何个人私密的东西。现代的乡村则在形式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仍保留了传统乡村的特点。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偶然一次机会来到乡村,感受到乡村民风的淳朴,感受到乡村人的热诚,疲惫的心就会有点释放,就会有种家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之情。在乡土人对道德美的追求中,城里人填补了心灵的空白。乡土生活的淳朴民风也就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五)现代化呼咦乡土生活乡村环境的自然之美是人们心之所向的,自然山水是乡村景观框架的基础和大背景。乡村的聚落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乡村恬静之美和自然之美,而这正是城市人所缺少和渴望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享受,一方面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尤其是对城市居民在商业化的今天,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之情,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心理_L的归属感。乡土生活农田景观的形式之美是不容忽视的,农田通常由农作物、小道、水渠等元素形成的。不同地域的农田会形成不同地域的色彩和形式,从而给人带来不同的形式美的美学体验。不同种类的农田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科纵磺在不同的人的心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农田景观具有韵律美、动态美和自然美的特点。乡土的生产生活也具有自身的美,具有.生产能力,是土地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前提。它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之源,使人们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甚至依赖。在乡土生活的人们,对土地有深深的依赖之情,乡土生活反映了人类创造并继承、保存至今的生产生活经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乡土生活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引起了现代乡土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节假日去农村,去感受农村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在现代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不要企图用现代城市文化去改变乡土文化,不要让乡土自身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商业的牺牲品,已经失去了自身的本性。我们不仅要发现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我们也需要用美学理论来阐释乡土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乡土生活?追求自由,追求人本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目的,而非经济利益。
结语
关键词:商机;投资环境;投资政策1投资商机
商机处处有,就看你有无好创意与好方法视窗。那些善于抓住投资新机遇的“机会主义者”之所以能成功抢滩,成为创业先锋,关键一点是他们在捕捉到商机时能够果敢快速地投身进去,从而抢得先机。
看多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我们不妨把眼光放低一点,农业领域同样存在着潜在的投资机会,从最早的乡村别墅到近年的个人牧场,从原先的种植业到如今的庄园经济,都有人涉足。目前,这种从繁华的都市涌向荒漠的乡村,不少大公司、开发商、个体企业家及城里的工薪族把资金从城里向农村转移,承包荒山、荒地、荒哇,搞农业开发的投资热潮正悄悄地在神州大地兴起。
农业前景看好不是一个短期市场波动带来的现象。促使外商、国内工商企业、城市居民,对农业投资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业发展本身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这一新阶段的最好概括也许就是农业产业化。几年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带来饮食结构升级甚至生活方式改变,使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和迫切性都大幅度提高。
2投资环境
农村投资环境具有比较优势,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基础、自然条件不同,各有其最适宜开发的产业,农村地区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生态旅游、绿色农产品生产、劳动密集型加工业等产业上发展前景广阔。投资项目不同,对投资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地方对某些项目的开发可能极为有利,对另外一些项目可能并不适合,投资者会根据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投资。
2.1准确定位
任何产品或服务的竞争都离不开独特的市场定位,一个地方的投资促进也不例外,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必须按照当地的比较优势、产业优势和功能定位,对吸收外来投资的条件进行科学的评估,确立能把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效区隔开来的定位。农村在外来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不尽如人意,有的知名度不高,这就特别需要挖掘本地有鲜明特色的资源要素,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出具有典型性的特征并不断加以强化。
2.2树立品牌
品牌形象是质量、声誉、价值的反映,一个地方的品牌形象主要包括政务、人文环境、产品等方面,政务品牌的最大卖点是诚信,招商引资时,要言必行、诺必践、行必果。在投资促进过程中,人文环境对打造一个地方的知名度与美誉度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此安居乐业。将本地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文化传承、民风民俗同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是塑造农村人文环境品牌形象的重要内容。农副产品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注册了原产地保护商标的农副产品具有品牌的唯一性,通过打造这些产品的品牌,不失为间接树立地方形象,扩大知名度的一种好办法。
3目前我国农村投资环境需解决的问题
①实行农村土地登记制度,明确土地产权。有保障的土地权能够刺激投资,这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年限逐渐延长使农民愿意在土地上投资从而带来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实践中得到了证明。因此必须改革现存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关系,让农民或农户对土地有真正的发言权。②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全面服务“三农”。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传统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金融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型服务,并成为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有效发挥金融服务农业经济发展的桎梏。为此,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和农业人口转移趋势,转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积极创造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微观运行基础,也是改善农村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保障,而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因此应加大投资力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福利。
4投资政策建议
4.1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
执法形象是投资环境具体可感的内容,执法者法律意识淡薄,执法犯法,将严重损害一个地方的投资形象,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为了给外来投资者营造一个安全的投资环境,要全面清理与市场经济原则不相适应的法规文件,修订、废止与法律精神不相符合的各类部门规章;全力打造责任政府、廉洁政府的形象,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消除执法中的人为因素干扰,不采用搞运动的方式进行突击执法;营造公正、透明、平等的竞争环境,取消针对外来投资者的行业准入限制及各类歧视规定,只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就不能厚此薄彼,使外来企业特别是外来中小企业也能享受到当地国有企业同等待遇。
4.2提高人文环境的品质
改善农村人文环境,首先要以人的观念更新为先导,加强全民教育,克服封闭、排外、守旧的小农意识,树立“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人人维护投资环境”的意识,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投资促进工作中来,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生态环境出形象、出效益,是农村投资促进的金字招牌,要吸取一些地区先污染再治理的教训,抛弃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定高标准的环境准入制度,改变“经济与环境”、“开发与保护”、“生态与生产”相互对立的思维,强化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4.3发挥当地的优势
①发展传统优势产业。传统上,本地有哪些产品是比较出名的?将文化因素渗入其中,政府大力扶持推广,比较容易突破。②发展资源优势产业。有哪些资源是比较独特的?哪些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可以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③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现在市场上农副产品竞争很激烈,但与工业产品相比,农副产品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余地。首先是标准化,大多数农副产品都没有清晰的质量标准,以及质量控制体系。其次是品牌化,很少农副产品有著名的品牌,现在是建立农副产品品牌的最佳时机,这是很大的商机。再者是差异化,在选种上,在绿色农业上,在再加工上等方面,都可以差异化,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卖点。相信农村市场,将大有作为。
1.1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