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7 16:17: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税务管理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务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本文以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对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负影响和相关纳税筹划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营业税改增值税;物流企业;纳税筹划管理
【作者简介】闫玉荣,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高级会计师。
营业税改增值税(简称“营改增”) 是我国税务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随着它的逐步推广实施,对相关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融合了运输、仓储、货运以及中转服务等内容的综合性行业,作为营改增试点行业,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本文以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对营改增对物流企业的税负影响和相关纳税筹划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国家推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及改革意义
(一) 税制改革背景
增值税和营业税都属于流转税,是商品和劳务在流通过程中所要缴纳的税种。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两税并行的缺陷与不合理性日益显现,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税收监管征收等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国家拟通过税制改革,逐步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仅对产品的增值部分征收税款,减少重复纳税,达到实质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两税并存,造成以下一些问题。
1.影响增值税完整抵扣。增值税属于价外税,通过税负转嫁可以将税款转移到最终消费方,即上一个环节所缴纳的增值税,是下一个环节所抵扣的增值税。两税并存对于缴纳增值税单位的企业,有时在经营环节取得了营业税发票,由于营业税发票不能抵扣,破坏了增值税的完整抵扣链条,无疑加大了增值税单位的税收负担。
2.造成营业税重复征收。营业税是按照企业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对于一些中间环节偏多的行业,每一道环节都征收营业税,会形成重复征收,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3.造成税收征管困难。增值税属于国税征收范围,营业税属于地税征收范围。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对于劳务和货物等混合经营业务,在实际纳税中难免有界定不清晰的地方,给国税与地税划分征税范围造成了障碍,致使税收征管困难。
4.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对第三产业主要征收营业税,但在出口环节无法进行出口退税,增加了税收成本,降低了国际竞争力。
(二) 税制改革内容
随着营改增税制改革试点成功启动,营改增已涉及全国许多行业。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工作在上海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改征增值税,拉开了营改增试点地区和范围的序幕。当年8 月,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等10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2013年8 月1 日,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全国试行。2014年1 月1 日,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也纳入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此次税制改革,在原有17%和13%两档增值税率的基础上新增了11%和6%两档新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三) 税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营改增是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本次税制改革对税制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降低企业税负,增强发展能力。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实质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后劲。
2.完善流转税制,消除重复征税。营改增税制改革有利于完善增值税链条,如把那些与货物密切相关的交通运输业等服务行业划入了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加了进项税抵扣金额,减少了企业税负。
3.完善税收制度,促进产业发展。营改增税制改革有利于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进项税抵扣可有效减轻服务业的税负,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4.优化社会环境,提高设备更新速度。对于各行业来说,设备不及时更新会导致耗油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造成社会环境恶化。税制改革后,企业新增固定资产可以抵扣增值进项税,减少税负。因此,营改增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二、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在营改增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开滦集团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涉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业务的单位有3家,分别是铁路运输分公司、汽车运输分公司和港口储运分公司。其中,港口储运分公司所涉及的是现代服务业项下的物流辅助服务,适用税率6%,营改增起点为2013年8月。汽车运输分公司和铁路运输分公司所涉及的是交通运输业项下的陆路运输服务,适用税率11%。汽车运输分公司营改增起点为2013年8月,铁路运输公司营改增起点为2014年1月。通过营改增前期阶段的试运行,上述3家改征增值税后,税负率比改征前均有所提高,如铁路运输分公司营改增前营业税税负率为3.36%,营改增后增值税税负率为5.72%, 上升幅度为70.24%;港口储运分公司营改增前营业税税负率为3.36%,营改增后增值税税负率为3.57%,上升幅度为6.25%。造成税负率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 新税制税率偏高
营改增前,铁路运输分公司、港口储运分公司分别按运输收入和港口装卸搬运码头服务收入交纳营业税,税率为3%。营改增后,铁路运输分公司税率为11%,港口储运分公司税率为6%。两公司税率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铁路运输分公司税率从3%提高到11%,提高幅度较大,而且税负短期内下降有一定困难。
(二) 可抵扣进项税偏少
营改增后,铁路运输分公司和港口储运分公司可抵扣的项目主要有燃油、修理费、材料费、港杂费、水电费等。其他在成本费用中占比较高的诸如人员工资薪酬、折旧费、租赁费、保险费、过路费等项目均不能抵扣。由于运输工具购置成本高、使用年限长(尤其是机车、矿煤车等使用年限已达20 年以上),更新换代不是很频繁。此外,两公司基本已到了成熟期阶段,非成长期阶段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因而实际可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很少,所以税负增加(见图1、图2)。
(三) 取得合规扣税凭证少
由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刚刚起步,有些业务人员对增值税相关知识了解得不够,有时可能能够取得合规扣税凭证,有时可能没有取得,仅取得了普通发票或者收据,丧失了抵扣税款的机会。
三、对营改增后物流企业的纳税筹划管理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税改后企业税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成本费用可抵扣率的高低。成本费用可抵扣率越高,税改后企业的税负就越低,反之税负就越高。而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资产总额少、可抵扣进项税额偏低、税率偏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如何做好营改增后纳税筹划管理以降低税负,值得研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利用税改契机,逐级反馈,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一是争取合理降低税率。如对铁路运输分公司等产业新税率提高幅度较大(提高了8%),但因客观实际因素可抵扣成本较少的,应逐步降低税率。二是尽早全面铺开营改增试点范围。针对目前部分行业已实行营改增,部分行业仍延续征收营业税,实行税改行业无法取得未税改行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税负抵扣。如上述两公司过路费、过桥费、保险费等项目目前无法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为实现平稳过渡,也可将上述暂不能取得增值税发票的业务按行业平均水平测算应抵减比例,将这些项目的支出作为减计收入处理,减少销项税额。三是争取政府或财政部门增值税补贴政策。对营改增过程中因新老税制转换而产生的税负增加情况,可据实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申请财政实施过渡性扶持政策,将国家结构性减税落到实处。
(二) 加强成本管理,全面做好进项税款抵扣工作
一是提高成本费用中可抵扣项目比例。虽然营改增是减税政策,但是企业税负能否真正下降还取决于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项目占成本的比重。如企业成本费用中大部分项目不能抵扣,会导致企业减税的效果不明显。因此,企业应加强日常成本管理,提高可抵扣成本的比例。二是加强宣传,做好税改培训。增强业务人员日常索要增值税发票的意识。据调查,铁路运输分公司与港口储运分公司可抵扣项目应取尽取发票比率大约分别为90.63%和96.72%。应该说,两公司在采购材料、日常购销环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成绩很好,但仍有上升空间。三是做好规划,应结合销项税,综合考虑安排进项税抵扣节奏。一般来说,当企业有大量销项税额时,购入固定资产较合时宜,这样可使进项税额能够及时抵扣。否则,就会有一部分进项税不能及时抵扣。因此,要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合理安排内部投资规模。
(三) 研究纳税筹划,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在本次营改增改革试点的同时,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些配套优惠政策,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关于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国际货物运输服务可享受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对此,若物流企业有国际货物运输服务项目,在服务公司与境外公司合作中可以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渠道扩大货物运输服务项目,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并实现整体税负下降的效果。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学懂、吃透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精神,才能做好税务筹划管理。
(四) 及时完成结算,合规做好日常税务管理工作
一是及时取得增值税进项专用发票并向税务机关办理认证手续。即在票据开具之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办完认证,并在认证通过的当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二是做好应税事项与非应税事项共同负担进项税额的应税处理工作。对于既有增值税业务又有非增值税业务的,应合理划分应税项目与非应税项目,准确计算,减少税负。
在水电施工企业进行设备物资管理的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对于设备物资的监管工作,企业必须进一步强化对于设备物资的监管力度,通过定期抽查以及随机抽查等方式,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机械设备使用规范进行设备的操作和维修等工作,有效保障设备的使用正常。此外,还应该通过设备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3保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其中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电企业中只有那些直接接触机械设备的工作人员具有比较强的设备物资管理意识,而其他员工对于设备物资的管理意识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为有效提高水电施工企业对于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公司全员都参与到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中来。为此,水电企业应该通过加强宣传力度以及相关奖惩措施的实施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保护机械设备的观念,从而保证能够及时解决机械设备出现的问题。
3.4建立合适的设备物资管理相关档案
对于水电施工企业来说,机械设备是重要的生产原料之一,因此,相关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能够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设备,将机械设备的下述信息做好登记工作:其一是每一种设备的数量;其二是设备的使用情况;其三是设备的新旧程度等,并以工程的实际实施情况为根据制定科学且合理的设备使用和采购方案,避免出现设备的重复购买和闲置问题,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3.5加强对于废旧设备物资的管理力度
水电施工企业中总会存在一些损坏或者是老旧的设备物资,这些设备一般是闲置着,但是却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因此,为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企业就应该根据这些设备物资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评估,将这些设备物资的剩余利用价值有效发挥出来,做到物尽其用。与此同时,也应该全面且系统的检测和评估那些已经不能再次使用的设备物资,并以合理的价格将其处理掉,保障水电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不断增大的条件下,水电施工企业就必须不断提高对于设备物资的管理工作力度,树立良好的管理观念,扎实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在新时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现代施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问题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5):116.
[2]顾钰琦.水利水电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8):2128.
1.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单位的业务流程,开展多层次的员工教育与培训工作,做好会计核算工作,增强业务处理能力。从而有效规避被税务机关查到偷税,漏税问题。提高税务管理和财务管理能力
1.2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在及时准确掌握国家颁布的各项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税务管理。有效保障单位筹资3投资和技术改造工作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3有利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盈利。企业制定各项财务目标都是围绕如何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4科学的税务管理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从而提高盈利水平。即有利于财务目标的实现
2当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税务管理观念淡薄认识不全面
我国学术界主要侧重于从税收征管角度进行研究。而较少从企业税收管理视角出发。导致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全面的理论指导多数企业的税务管理观念淡薄。认为税务工作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即可。无须设立专门的税务机构,对税收事务的管理仅注重被动的执行税法的相关规定。没有对管理层及员工进行税务知识的教育培训。税务信息滞后’没有进行全过程的税务管理。认为税务管理是纳税义务发生之后进行的事后管理。而忽视了事前与事后税务管理,将税务管理等同于税务筹划。认为只要做好合理的纳税筹划就是做好了税务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税务筹划仅是税务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层面
2.2缺乏健全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和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
一些企业虽然一直在开展相关的税务管理工作。却没有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管控机制。在纳税筹划环节过多的关注税法允许范围内进行技巧性的减少税款。如果纳税筹划方法被监管部门认定为属于偷税漏税行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税务管理手段。主要采用税务筹划进行税务管理。手段单一。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税务管理的预测和协调作用。
2.3企业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不到位
日常税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与资料的有效保障,我国多数企业的日常税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仅仅按照应付税务执法部门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纳税申报和发票管理等业务的相关规定。而没有建立完善的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信息管理制度,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等税务管理机制。也没有充分借助外部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相应的纳税评估3税务检查3税务等税务实务管理。从而阻碍了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构建科学.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的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和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等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全面的税务管理体系,从而增强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降低税务风险和税收成本,促进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1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随着企业涉税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税收业务,熟练掌握税收法律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较高的纳税筹划能力和交流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税务管理工作。管理层和员工要树立全员参与的,正确的税务管理观念’税务管理岗位配备的人员要具有专业的资质’对相关人员开展关于职业道德2国家相关税收法规以及税务理论知识的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与培训。从而让税务管理人员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时,准确了解国家税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动态变化。
3.2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业在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适宜的经营方式和纳税手段。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和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管理活动。包括测算重要经营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负、纳税方案的选择与优化、制定年度纳税计划、分析与控制税负成本2科学纳税等内容。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地区2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所带来的税收负担差异。在投资、筹资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纳税筹划。其中,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通过分析研究国家税收法规中对纳税时间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等内容、并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以制定科学、周密的纳税筹划方案进行合理的缴纳税款,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货计价方法“坏账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费用分摊等的会计处理。实现在不同年度获得不同的所得税以达到延缓交税的目的。
3.3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随着我国企业涉税业务的日趋复杂化。仅由财务会计人员兼办税务工作已不能满足税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企业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2建立合理的岗位体系、并配备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高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做好单位涉税事务的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证企业各项涉税行为的规范、合法。避免不必要的罚款或滞纳金带来的损失和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要建立及时、准确获取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以动态的把握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从而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指导企业进行税收的统一筹划和管理,税务管理机构还要定期分析单位的税收实现情况。设置税负率杠杆。并依据税负的异常变动情况及时分析、编制和提交税务分析报告。促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4建立健全税务管理机制
企业的涉税风险一般来自于经营行为、投资行为、筹资行为、财务核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环节。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能采取积极措施对可能产生涉税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防范与控制。努力将涉税风险降到最低水平。而无法实现完全回避与消除。企业要建立内部税务审计检查制度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体制以强化自身的内部稽核管理工作,及时、全面的收集行业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分析以会计报表为主的财务资料隐含的税务风险。强化内部税务评估水平。努力做好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实行授权审批制度与岗位责任制。分配专人负责办理纳税事项。相关复核人员要认真分析并复核向税务机关递交的申报纳税资料。对业务复杂、规模较大的涉税事项要交由综合素养高的税务管理人员审批。
4结论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建设;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DOI]10.13939/ki.zgsc.2015.20.151
1 管理会计的内涵及研究现状
关于管理会计定义,不同学者在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对其开展研究,但目前较为认同的是:“管理会计,又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并帮助决策者做出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从以上定义,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有三个特点:①主要目标是服务企业决策、提升企业价值;②服务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者;③主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加工与整理信息。
关于管理会计方式,近年来,学者们从理论体系、企业实践等角度开展了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控制系统、成本会计与管理、价值链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几个领域。
关于管理会计实践,主要集中于战略管理会计、ABC应用、平衡计分卡、预算管理等。如:位春苗(2014)基于价值导向开展对电信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熊焰任、苏文兵(2008)基于国内采用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的核算研究、韩向东(2014)对神东煤炭的预算管理实践研究。
2 管理会计信息化及成功实践
在大智移云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的管理模式需要随之转型与重构,互联网思维应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管理的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移动互联网时代已催生出新的会计环境,管理会计信息化是推动企业财务转型的重要方式,是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重要手段。
2014年6月21日至22日,第十三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在山东烟台召开,会议以“继往开来 开创会计信息化新时代”为主题,研究主题为“管理会计信息化”,讨论主题包含管理会计信息化的理论与方法、实务案例分析、趋势对策研究等。2015年1月19日,财务部了对《指导意见》的解读之五――“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效率”,明确提出:“企业应将管理会计信息纳入单位信息化规划,整合各个平台,打破‘信息孤岛’,推动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韩向东(2014)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中的运用,更准确地讲,是指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实践,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①预算管理信息化,如神东煤炭于2009年实施的多维度、财务业务一体化、数据集成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②成本管理信息化,如许继电气实施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运用ABC方法,实时对成本进行查询、预算、规划;③业绩评价信息化,如华润集团是最早采用平衡计分卡的中央企业,将业绩评价完全嵌入企业信息系统。
3 X工业公司的财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财务信息化现状
近几年来,X工业公司以实施全面预算为契机,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以财务核算系统、全面预算系统、资金监管系统为核心的财务信息系统,延伸开发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报销管理等模块,并实现了各系统与ERP系统的对接。
3.1.1 财务核算系统
公司财务部着力提升会计处理自动化水平,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先后开发了报销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报表管理模块,实现业务人员填制报销单自动生成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管理、成本模块与ERP系统无缝对接、成本核算半自动化、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升,降低了财务核算人员的比重。
3.1.2 预算管理系统
公司大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系统全面上线,“无预算不开支”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费用实施预算归口部门管理,启动月度预算、年度预算编制模块,实现预算填制、审核、汇总、执行控制的系统全过程管理,公司预算编制准确度逐年上升,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预算决策价值逐渐显现。
3.1.3 资金监管系统
为进一步提升资金管控水平,公司上线资金监管系统,与NC财务系统开展无缝对接,实现资金支付的监管审批与对外支付全面电子化审批,对资金支付实行统一审批、统一监管,防范资金风险,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3.2 财务信息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各系统间融合度不高
由于财务信息化开发时未统筹规划,造成各模块间存在融合度不高、与业务模块结合不够等问题。
3.2.2 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各系统模块侧重于规范管理、效率提升,但对决策支持作用不明显,如移动财务分析系统仅仅是对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比较,未能充分提取基层业务收据,对非财务信息的利用度不够高,财务分析实用性不够。
3.2.3 管理会计的理念推广度不够
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财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倡导价值增值理念,但对管理会计的具体内涵、实施方式等理解不够,在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也未能全面考虑、积极筹划。
4 关于推进X工业公司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思考
4.1 构建管理会计发展的内部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氛围,应从专业培训、财务标准、预算评价、舆论宣传等方面来完善,以转变财务人员管理思维为切入点,宣贯管理会计理念,加大对各种管理会计工具的培训,同时配套一系列激励措施、增收节支奖励方案,营造出“人人创造效益”的管理氛围。
4.2 编制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在过去的几年,公司财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缺乏整体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各财务信息系统,建议重新梳理现有系统的主要职能,以“一数一源、数入一库、数出一门”为基本原则,以财务核算系统为核心,加快核算系统与业务系统的对接;以预算管理系统为重点,提升预算编制准确度、预算执行的对比度、预算评价的科学性;以资产管理系统为辅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成本管理系统为重点,实现机台数据直接提取,提升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
【关键词】财会队伍建设 创新技术 管理水平
对企业内部的财会队伍的强化建设进行研究,就要将创新的管理技术渗透进去,真正将企业内部的会计事项重视起来,将整体性的建设与社会的整体发展联系在一起看,在企业管理事项完善建立的同时,也要对社会大环境中各个要求重视起来,真正将财会队伍的强化推动事项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财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思路
(一)财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企业内部的财会发展目标,就是将企业内部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归纳整合,真正将企业经济发展目标渗透到会计的注意事项中去,使更好的管理办法进行运用。将细节性的注意事项重视起来,就要对财会队伍进行短期、长期的目标规划。
1.短期目标
主要就是将财会人员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术进行很好的促进,将国家性的财会法律法规与思想政治的具体内容进行培训,真正将财会人员建设成全面性的人才,在进行会计工作过程中,能够将正确的技术进行运用,并且也要注意对创新技术研究运用;对会计人员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的渗透,使他们真正将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成是自己的事来做,加强对自身精神文明的建设,使自己在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地进行自身技术的改革。
2.长期目标
对个体性的财会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之后,要将整体性的财会队伍进行科学的建设,使财会队伍能够团结在一起,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真正在企业内部起到良好的精神、技术的带动作用,使其他的工作人员能够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榜样,帮助他们不断进步。
(二)财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财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握较好的时机、利用企业内部优良的经济体系管理、联系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进行有效的改革提升。
改革是基础,提升是目标。在进行财会队伍的有效建设提升过程中,就要将企业的发展建设思路真正渗透到每个财会人员的思想里面去,使建设发展过程中各个细节都能够重视起来,真正将“创先争优”的发展思路进行培训,使财会队伍在竞争过程中,能够有较好的动力,真正将技术、素质进行结合发展,把握较完善的发展思路,使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财会发展与企业整体进步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发展优势进行运用,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的进步。
(三)财会事项的全面渗透研究
对于基本思路与目标来说,企业领导层应该对财会队伍讲明这些注意事项,使他们能够更加有信心,将会计事项中的各个细节都掌握起来,真正将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的建设联合在一起看,使自己的工作缺陷突出来,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把握较好的技术进行研究,使财会队伍能够更加快速、科学地进行下去。
二、财会队伍的创新发展
(一)财会细节的关注力度提升
对财会细节进行研究,就是对财会工作中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各项会计数据进行完善及时的记录,并将其数据的正确性进行观察,真正将自己的会计工作进行完善的建立,把握细节中的重点事项进行研究,使会计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对各项工作流程中的各个工作人员都能够进行有效的连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使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掌握较好的会计技术实施,真正将企业的整体发展重点呈现出来。
对于企业、银行、投资项目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使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加明确,把握其中的经济关系的建立,真正将贷款、费用分配、投资建设进行良好的把握,真正将经济事项掌控到较好的水平,使财会队伍能够不断地进步;并且将经济交易中的各个事项都进行掌控,使其中的各项经济数据能够有较好的安全保障。加强对细节的把握就是财会队伍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整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财会队伍的科学建设,就是对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提升,这样,在进行财会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就要将社会大环境中经济建设必须掌握起来,财会建设过程中,有一个具体的发展标准,真正将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利用,有助于对自己的整体建设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并且将这种发展经验再运用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中去,才能更好地反过来对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在企业内部,财会队伍是企业发展的保证。管理者要对经济市场中的各项重点事项进行研究,比如对国际经济金融危机进行研究,在这个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中,找到其失败的具体原因,看怎样的经济管理技术是真正的有助于企业发展的,将这种管理技术运用到财会队伍的发展中去,壮大财会队伍,积累更多的经验教训,使更多良好的经济管理技术能够进行渗透,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少走弯路,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使企业快速有效地进步。
(三)对内部的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于在财会队伍的完善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将其运用到企业的全面发展中去,以上已经讲述过了,但是对于其正确的管理技术的渗透一项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建设的管理建设,就是真正将会计人员的违法乱纪现象进行严厉的惩处,真正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办事;对会计人员的技术进行完善提升,使财会队伍的整体技术能够不断加强,使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解决好各项经济问题;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完善建设,就要将其整体的发展建设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这里不是说将财会管理经验全部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来,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发现企业的发展阻碍事项是什么,在进行财会队伍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发现对企业的整体建设起关键作用的管理事项有哪些,比如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提升、把握细节等进行渗透研究,才能真正将企业的经济发展带动起来。
(四)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渗透
对财会队伍的强化推动,必须要将国家性的法律法规进行渗透研究,加强对《会计法》、《经济法》等重要的经济法律进行渗透,使更多的经济条例能够在企业内部呈现出来,并且在企业内部建设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完善的经济建设方案的建立,使财会队伍在进行正常工作的同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其在进行有效的发展过程中,把握较重点的事项,真正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完善建设结合起来研究。
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的目的进行行为规范,使财会队伍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有效的提升,使自己在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将这些规章制度的重要事项掌握起来,并且使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真正将社会的发展与建设渗透到企业的财会管理中来,在严格的内部管理中,发现不足之处。
并且进行灵活的规章制度的利用,要经常听取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对一些特殊行的规定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真正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企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领导要将这种灵活改革的能力运用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事项中去,真正将经济事项的重点与员工整体管理结合起来,比如将财会队伍的建设中得到经验运用到人力资源、经济投资等中去,使企业的发展建设真正呈现出“管理一体化”的状态。
(五)对团结奋进精神的不断带动
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建设,就是将财会队伍中的各级人员都团结到一起进行管理,真正掌握较好的发展规律,使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能够在和谐的环境进行下去,使更多的人员能够团结在一起,真正将集体性的建设建立健全起来,使在财会队伍的促进建设过程中得到的团结发展的进步事项,运用到其他重要的工作中去,使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的方法能够不断地呈现出来,加强对团体性工作的研究力度,使各级各层的员工能够真正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团结奋进,就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激励机制,上级领导对下级员工的生活、工作等出现的困难重视起来,领导平时的工作中要多注意观察员工的个人问题,发现员工有什么困难的时候,要及时询问,及时进行解决,真正将员工的事当成是企业的事来抓,使员工的经济问题、身体状况等都能够被领导重视起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也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事项进行有效的关注,充分利用自身的潜力,将系统性的知识建设、技术促进等进行互相交流,在工作过程中,要敢于向领导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办法,真正将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进步结合起来。
这样,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都有了较好的促进关系,在财会队伍的充分建立建设过程中,不仅使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事项进行有效的促进改善,而且真正将企业的各项基本的事项进行了关注,尤其是对建立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集体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条件,真正使企业的管理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三、对社会整体发展的建设的渗透
(一)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加强对财会队伍的建设,使企业的整体管理事项能够不断进步,就要将社会整体发展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事项进行有效的渗透研究,使企业内部的领导、员工等都有较好的思想素质。并且加强对整体建设过程中,将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的需求分享给企业内部的各个人员,使他们都能够知道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财会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企业内部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真正能够将较好的经济环境呈现出来。
对企业内部的作假账、逃税、漏税等现象进行严厉的打击,使企业的经济管理事项不断完善建立起来,使企业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将自身的良好形象呈现给社会大众,使企业自身的精神文明能够带动更多其他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促进和谐集体的建立
加强企业内部的财会队伍的建设,就是将企业的经济与文明建设进行良好的提升改革,同时,在这两大事项进步建设过程中,也能够让企业内部不断完善和谐,使人与人之间都能够有诚信,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将诚信等较好的精神文明事项呈现出来,把握重点事项进行研究,对自身的进步提出更好的发展原则,并且将这一发展原则渗透到社会的和谐建设中去,使社会能够建设得更好。
比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企业的发展理念,将内部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管理事项进行呈现,使更多的企业、集体能够学到更多的管理经验,能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良性的提升条件。
四、总结
对企业内部的财会队伍的强化推动,就要将会计工作的细节进行有效的渗透研究,使更多的问题能够呈现出来,把握重点的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将国家性的法律法规渗透到财会队伍的建设中来,使会计人员能够真正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使企业的诚信能够通过财会队伍的建设突出呈现出来,并且将这种精神文明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事项中去,使企业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钱人鸿,周惠春,史翠凤.专业与群众结合、搞好企业经济核算[J].上海会计,2008(09).
[2]张保梁.关于加强社办企业财会工作的几点意见[J].上海会计,2009(08).
[3]高永芳.财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端[J].上海会计,2009(04).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企业从事房地产经营业务的,应以其当期销售收入,扣除当期相应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当期应纳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已售房产(已结转为当期销售收入房产)已预征的所得税额+当期预征所得税(未结转为当期销售收入房产已预征的所得税)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
(一)企业应以工程项目合格验收之日,或者首笔房地产使用权交付之日,或者办理首笔产权转让手续之日,或者首笔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之日较早者为房地产销售开始。企业自房地产销售开始,应根据当期实际房地产销售收入、相关成本费用,计算企业年度实际应纳税额。
(二)房地产销售收入的确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具体可根据销售方式的不同,按以下原则确定:
1.采取一次全额收取房款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确认销售收入实现。
(1)以房产使用权交付买方之日;
(2)开具发票之日;
(3)取得索取价款凭据(或权利)之日;
(4)实际收讫价款之日。
2.采取分期付款或预收款方式销售的,以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付款方提前付款的,以实际付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付款方延期付款的,以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3.采取以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置换房屋的,以房产使用权交付对方为销售收入的实现。
4.采取银行提供按揭贷款方式销售的,其首付款应于实际收到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余额在银行按揭贷款办理转账之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5.采取委托方式销售的,应按以下原则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1)采取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销售的,应按实际销售额于收到代销方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2)采取视同买断方式委托销售的,应按合同或协议规定的价格于收到代销方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3)采取包销方式委托境内企业销售的,应按包销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格于付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包销方提前付款的,在实际付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包销方延期付款的,应按包销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付款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4)采取基价(保底价)并实行超过基价双方分成方式委托销售的,应按基价加按超基价分成比例计算的价格于收到代销方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委托方和受托方应按月或按季为结算期,定期结算已销售房地产清单。已销售房地产清单应载明售出房地产的名称、地理位置、编号、数量、单价、金额、手续费等。
(三)企业采取预售方式销售房地产取得的预收款,应按预计利润率计算预计应纳税所得额,并按季预征企业所得税,待该项房地产销售收入实现后,再依照税法有关规定计算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额,并相应计算应退补税额。
三、成本和费用的扣除
(一)企业销售房地产所发生相应成本费用的确定,应以收入与支出相匹配为原则。
(二)企业在进行成本和费用扣除时,必须按规定区分期间费用和成本、建造成本和销售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和销售成本可以按规定在当期直接扣除。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成本是指已实现销售的房地产成本。
企业应根据当期销售面积以及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确定当期房地产销售成本。企业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和销售成本按下列公式确定:
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成本对象总成本÷总可售面积
销售成本=已实现销售的可售面积×可售面积单位工程成本
可售总成本是指应归属于可售房地产的土地使用费,拆迁补偿费,七通一平、勘察设计等开发前期费用;建筑安装费;基础设施费,公用设备,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费以及企业为直接开发建设工程而发生的其他间接费用。总可售面积是指国家规定的房屋测绘部门出具的确定房地产项目可售面积证书中明确的面积。
(三)企业为开发产品而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及时结算的,可以按中标价格、工程合同造价或预算成本(孰低原则)与实际支付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之间的差额预提,并归集、分配到相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四)企业发生的绿化、道路等配套设施费,有些是在售后继续发生的,可在销售房地产时进行预提。配套设施建设全部结束后,应进行结算。售后发生的配套设施费预提比例,可由企业提出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执行。售后发生的配套设施费预提比例,按本期结转销售收入的相应面积与公共配套设施的受益面积进行分摊。公共配套设施受益面积是指因开发房地产产品而建造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受益对象的面积。当期可预提的公共设施配套费计算公式为:
当期可预提的公共设施配套费=施工合同金额或公共配套实施施工预算金额×本期结转销售收入的面积÷总受益面积
公式中“施工合同金额或公共配套实施施工预算金额”按从低原则计算,企业须将施工合同、配套实施施工预算提交主管税务机关审核。
企业售后继续发生的其他应直接计入工程成本对象的费用,可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进行预提。
(五)企业为建造开发产品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以其实际发生的费用配比计入开发成本。如属于成本对象完工后发生的,应作为财务费用直接在税前扣除。
(六)企业将开发的房地产以租赁方式取得房租收入的,应按当期实际租金收入,扣除租赁房屋的固定资产折旧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与当期其他经营利润合并计算企业当期应纳税额。
企业采取先租赁后售出房地产的,原在租赁期间实际已经计提的折旧,不得在售出时再作为成本、费用扣除。
(七)境外企业与企业签订房地产包销协议,为企业包销房地产的,其包销业务应属于境外企业转让我国境内财产的性质。境外企业取得的房地产转让收益,应按税法第十九条及其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上述包销业务是指:境外企业与企业签订房地产包销协议并办理了产权转移手续,且境外企业在销售房地产时使用本企业收款凭证。凡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其他代销、承销性质的业务,应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242号)的规定执行。
(八)凡按合同规定投资各方分配房产的,企业应首先归集房产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中方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的费用)后,再根据合同规定的房产分配方法,划分双方房产的成本、费用。双方各自销售房产时各自缴纳企业所得税。
四、特别管理事项
(一)房地产企业发生下列行为后,应在年度所得税申报时(次年4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作出专项说明。
1.将开发产品用于本企业自用、捐赠、赞助、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
2.将开发产品转作经营性资产;
3.将开发产品用作对外投资以及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4.以开发产品抵偿债务;
5.以开发产品换取其他企事业单位、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
6.将开发产品无偿借出使用
(二)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以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转移,或者实际取得利益权利确认收入的实现。
(三)主管税务机关对上述行为确认收入的方法和顺序是:
1.按本企业近期或本年度最近月份同类开发产品市场销售价格确定收入额;
2.参照同类开发产品市场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3.按成本利润率确定收入额。房地产成本利润率不得低于15%(含15%)。
五、企业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应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经中介机构审核后的《涉外房地产企业基本情况表》及其附表(见附件1、2、3、4、5);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纳税年度会计报表及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
(四)项目立项书;
(五)联建及房屋分配协议;
【论文摘要】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税种及税务问题较多,不同的安排所产生的税收成本差异也较大。由于税收成本影响企业运营成本,所以管理层非常有必要熟悉房地产开发各环节常涉及的税务问题,以帮助企业抓住税收筹划机会,降低企业税负。
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主要包括立项环节、规划设计环节、融资环节、土地取得环节、拆迁安置环节、工程建设环节、预售环节、销售环节、出租环节,项目清算环节。各环节涉及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契税、房产税。由于项目的税收成本会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而税务事项始终贯穿其中,因此合理控制税收成本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一环。所以有必要对房地产开发各环节涉及的一些税务问题及改善和筹划机会进行总结,使管理者在实践时尽量避免和及时处理这些问题,抓住一些税收筹划机会,以便管理层能更好地为房地产业务板块发展制定战略性规划。
一、立项环节
实际中很多企业在做项目规划及向有关部门报批时,都未考虑通过合理搭配立项来适当降低企业的潜在税负。
企业对同一项目可能同时或分期、分区开发不同类型的房产,有别墅、洋房、商业物业或普通住宅等,他们的增值率和对应的税负会有所不同。我们知道,由于土地增值税是以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单位进行清算,对于分期开发的项目,以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若企业以分期开发的别墅、洋房、商业物业来分别立项,只能按这些分期项目为单位清算。但是,若企业对不同增值率的房产以一个项目或同一期来立项并经批准,则可按一个项目或同一期项目的整体增值率来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若整体增值率低于个别房地产的增值率,那么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可能会有所降低。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在立项时,就应提早考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影响,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案来立项。这样企业就可以合理降低土地增值税的税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是一个很好的税收筹划机会。
二、规划设计环节
实际中有些企业在委托境外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服务时,由于设计服务合同不规范和提供的证明材料不规范,可能导致为境外设计公司代扣缴一些额外的税负。
境外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服务时,可能会不涉及境内服务,也可能会涉及境内服务。对于不涉及境内服务的,外商除设计工作开始前派员来中国进行现场勘察、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外,设计方案、计算、绘图等业务全都在中国境外进行,设计完成后,将图纸交给中国境内企业,对外商从中国取得的全部设计业务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且不征收营业税。对于涉及境内服务的,外商除设计工作开始前派员来中国进行现场勘察、搜集资料、了解情况外,设计方案、计算绘图等业务全部或部分是在中国境外进行,设计完成后,又派员来中国解释图纸并对其设计的建筑、工程等项目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已构成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从事经营活动。因此,对其所得的设计业务收入,除准许其扣除发生的中国境外的设计劳务部分所收取的价款外,其余收入应依照税法规定按营利企业单位征收工商统一税和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但对在委托设计或合作(或联合)设计合同中,没有载明其在中国境外提供设计劳务价款的,或者不能提供准确证明文件的,不能正确划分其在中国境内或境外进行的设计劳务的,都应与其在中国境内提供的设计劳务所取得的业务收入合并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与境外设计公司协定提供设计服务的方式,若全部为境外提供的,应在合同中说明。这要求境外设计公司提供相关在境外工作的证明和索取合法收款凭证,以便税务机关审查。若需要境外设计公司在中国境内提供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的,应在合同中分别说明境内和境外的服务费金额。这要求境外设计公司提供相关在境外和境内工作的证明和索取合法收款凭证,以便税务机关审查。这样可以避免为境外设计公司代扣缴一些额外的税负和一些不必要的税务麻烦。
三、融资环节
企业资金不足可以从其关联方融资。如从关联方取得的贷款数额巨大。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的利息支出有限额。因此,部分超出规定标准的利息可能不得税前扣除。根据土地增值税的规定,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利息支出有限额,因此,部分利息可能不得作为扣除项目。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提前与税务机关沟通,明确关联方贷款利息可扣除限额,从而明确最佳关联方贷款金额,尽量使关联方贷款利息都能税前扣除。这都可以通过调整项目融资架构、调整企业间资金融通的安排来达到。
如企业向关联方支付的利息超过同期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因此,超过同期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利息不得在税前扣除。根据土地增值税的规定,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利息支出有限额,因此部分利息可能不得作为扣除项目。对于超过贷款期限的利息部分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亦不允许扣除。
所以笔者建议,为避免关联方过高的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在税负方面的不利影响,企业可考虑按同期金融机构同类贷款利率来安排集团内资金借贷。
若企业是无偿使用关联方的贷款,企业作为借入方没有相应的利息支出,那么就会虚增利润;借出方的利息费用也不能在税前扣除,将会导致双重征收企业所得税。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审核目前集团内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改善不合理的地方,并以此制定合理的收费,同时根据税务规定准备相关证明文件。
四、土地取得环节
(一)企业以国家出让方式取得土地
在以前年度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时,没有及时取得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出让金收款凭证的。根据规定,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及转让房地产有关税金,须提供合法有效凭证;不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的,不予扣除。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对不属于预付账款性质的金额转入相对应开发成本、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合同中约定提供合法凭证的期限。这样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税务麻烦。
对于企业未在约定的期限内进行土地开发而支付的土地闲置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土地闲置费能否扣除,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原外资的税务规定未对此作相关规定,需向相关税务机关确认相关税务处理方法。该土地闲置费不属于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因此,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不能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加强项目开发的管理,尽量在约定的期限内进行开发;若的确需延期,应尽早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争取减免土地闲置费。并与税务机关确认相关税务处理方法。
企业未按规定期限支付土地出让金而缴纳的滞纳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可能会被视为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而不得扣除。另外,此滞纳金也不属于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因此计算土地增值税时也不能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加强资金管理,按规定期限支付土地出让金,如果确实需延期,应尽早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争取减免滞纳金。
(二)以资产收购方式取得土地
实际中在资产购置时,存在实际交易价格可能与相关凭证价格不同的情况。由于相关凭证没有反映真实交易价格,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按实际交易价格来订立相关转让协议和索取合法有效凭证,以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五、拆迁安置环节
在拆迁安置环节,拆迁费用支付凭证一般为被拆迁人签署的收据或白条。这些收据或白条不属合法有效的凭证,根据《发票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最好委托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拆迁,并向其索取合法有效的凭证。
六、工程建设环节
在工程建设环节若与关联方签订的工程造价高于当地市场标准,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根据国税发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所附送的房地产开发成本中各项费用的凭证或资料不符合清算要求或不实的,地方税务机关可参照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建安造价定额资料,结合房屋结构、用途、区位等因素,核定上述开发成本的单位面积金额标准,并据以计算扣除。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审核目前集团内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改善不合理的地方,并以此制定合理的收费,同时根据税务规定准备相关证明文件。
七、预售环节
企业有时未对取得的预售收入进行确认和进行相关税务申报,根据规定,对预售收入,应按预计利润率计算出预计利润额,计入利润总额预缴企业所得税。根据规定,可对开发企业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预征土地增值税。对预售收入亦需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及时就项目预售收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八、销售环节
企业对于样板房的装修费用常计入营业费用,而不计入开发成本,造成开发成本减少。根据规定,开发企业建造的售房部(接待处)和样板房的装修费用,无论数额大小,均应计入其建造成本。但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原外资的税务规定未对此作相关规定,需向相关税务机关确认相关税务处理方法。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对此费用能否扣除,暂无相关规定,需向相关税务机关确认相关税务处理方法。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可将样板房的装修费用作为开发成本核算,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开发成本是可全部税前扣除的。同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土地增值税的处理方法。
企业为鼓励业主介绍房屋销售,以替业主支付物业管理公司一定的物业管理费作为报酬,但未取得物业管理公司的发票作为费用列支的凭证。根据规定,未按规定取得发票的费用,不能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根据规定,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及转让房地产有关税金,须提供合法有效凭证;不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的,不予扣除。若业主取得的劳务报酬超过一定标准,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需代业主扣缴他们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及时向物业管理公司索取发票和代负有纳税义务的业主扣缴相关的个人所得税。
九、出租环节
实务中有的企业将人防工程作为车位供业主使用,并与业主签订车位使用权买卖合同收取使用费,确认为销售收入。
无论销售收入或租金收入,企业都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对企业最终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影响不大。但是,由于人防工程不可出售,交易的实质为出租,若确认为租金收入,按租赁期限来分期确认租金收入,在合同签订当年,租金对应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将相对低于确认销售收入所对应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另外,若确认为销售收入,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时,可能会被视作应税收入;而作为租金收入确认,则不需缴纳土地增值税。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应将买卖合同改为租赁合同,避免税务机关误征土地增值税和按房产销售来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项目清算环节
在项目清算环节对一些与其它“期”共享的公共配套设施的建造费用,可能在该“期”进行清算时,仍未开始建造,企业会预提这部分费用。对这部分预提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时一般不能扣除。我们了解到有些地方税务机关允许企业在结算时,按项目最终的实际情况再计缴土地增值税的实际税负。
所以,笔者建议,企业在作项目开发时,应考虑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时点,安排相关工程。对后建的工程,企业可与主管税务机关协商在最终结算时,按项目(期)来重新计算土地增值税的税负,多退少补。
总之,房地产开发各环节所涉及的税务问题比较复杂,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税务问题及其改善和筹划机会的分析和总结,能为房地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国务院令[1993]第13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1993]第138号.
关键词:税务风险成本;税务风险成本控制;重要性建议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不仅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而且经济发展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这些都促使我国的企业向着集团化和信息化的道路迈进。因此,为了促使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促使税务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企业必须严把税务风险关;使企业的税务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减少税务风险的成本;同时还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价值的提升。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之纳税人员素质风险
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税收业务进行处理。税务对税收处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和知识要求。如果税收处理人员不能准确地掌握有关税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或虽能掌握却不能与时俱进,这样将会违背他们不想偷税的愿望,即未能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去做;从而就会导致企业偷税,触犯税法,承担税务风险。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之重视程度风险
由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制度还不完善,导致有些企业不能正确地处理税务风险,甚至忽略税务风险对企业的严重影响。由于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中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加大了以后处理税务风险的成本,减少了企业的盈利水平,降低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水平,更加不利于国家税收的管理。因为市场经济对企业的税务水平没有统一的要求,所以不同企业之间财务管理的税务风险水平也没有可比性,无法对企业进行评判,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显得极为重要。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之信息驱动风险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普及,数据信息情报在很大程度上驱动着税务风险的管理工作。但是根据往年实际情况来看,企业中的相关税务风险处理人员并没有对获取的数据信息情报进行分析处理,只是单纯地进行风险业务处理。由于风险处理等需要的信息不能批量和稳定地获取,更是由于数据信息情报应用的范围不全面;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处理所需的信息无处可得,从而导致税务风险成本很难得到控制,加大了税务风险控制成本。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更需要提高,尤其是风险应对能力。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盈利。为了推动企业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求企业对财务的有效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要学会控制风险应对成本。
(一)税务风险成本控制重要性之盈利
建立并运营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盈利。而盈利,也就是利润是由成本费用和收入决定的。在企业收入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做好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风险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一种。如果企业成本太高,企业将会面临严重的亏损危机以及竞争压力。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只有严格对成本进行把关,尤其是风险应对成本,才能使企业更好地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中生存。在如今市场经济中,价格已经演变成企业可以在市场中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使企业在市场中存在竞争力,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更要控制产品成品。由于产品投入成本变化不大,所以要严格把握税务风险应对成本。
(二)税务风险成本控制重要性之股东财富价值
目前,我国公司最常见的有两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且股东这一角色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公司的建立、运营都与股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股东在公司中的财富价值决定着股东的决策能力以及行为。所以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控制好成本,尤其是税务风险成本,才能获得令人惊喜的效益,这样也能使得股东获得较好的财富回报。
(三)税务风险成本控制重要性之其他
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还会影响企业股东的财富价值,提高股东的投入回报水平,使股东更好地为企业谋福利;更会影响着其他各个方面。企业各个单位、部门之间的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财务管理目标、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生产部门的成本、管理层的目标等等都与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分不开的。因为税务风险成本控制是从源头上减少企业的投入,所以可以达到较高的利润水平,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水平,为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提供机会。
四、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之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为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企业必须提高有关涉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所以,为了使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得到改善,企业必须实行一系列的举措。例如不定期举办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力的讲座和开展相关的能力培训,提高涉税工作人员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掌握水平以及税收业务处理能力水平,降低税务成本控制风险;同时也要加强税收工作人员对公司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使他们成为企业不可摧毁的一道屏障。
(二)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之提高风险应对的重要程度
随着税收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也在逐渐完善自己的税务风险处理体制,提高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只有提高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才能减少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地位。同时还能促进国家税收,促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三)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之定期进行纳税检查为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风险成本水平,保障国家的税收,企业必须定期组织相关组织和人员对企业的税务处理和对执行相关税收政策情况进行检查,因此,企业自身要不定期
地对税务工作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改正,并聘请专业审计师对税务工作进行审计,使企业的税务风险被消除。另外企业要聘请相关人员对税务风险成本处理和控制的体系和相关制度进行检查,并提出相关建议,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成本控制水平越来越高。
(四)税务风险成本控制建议之提高信息情报质量
为了使税务风险处理人员更加积极地开展业务处理工作,企业中的相关税务风险处理人员必须从自身出发,搜集在税务发生中出现的各种信息。为了使搜集到的信息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呈现,工作人员必须学会整合数据信息,从中挖掘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对税务风险业务进行正确的处理,有效地避免税务风险,降低税务风险控制成本。
参考文献:
[1]王新平.精细化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2]陆赟.精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制胜之道[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