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7 16:17: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煤矿常见安全隐患,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煤矿开采 井下开采 安全隐患 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好通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检查的力度逐渐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 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
1.1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开采是最常见的内容,由于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瓦斯保障进而导致煤矿坍塌、井下空气不足导致矿工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将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死亡现象。因此煤矿井下工作成为当前煤矿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解决,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
1.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的原因
煤矿井下采矿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对于井下的通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煤矿井下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1)煤矿井下的通风安全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安全基础薄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国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在煤矿井下开采初期,各种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满足开采所需,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强,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井下开采出现了通风安全问题。
(2)当前煤矿井下的开采加剧,增加了通风安全隐患。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找到了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当前很多出现的煤矿井下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小煤矿井下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许可证,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性很难保障。有的煤矿井下为了节约成本,开采的过程比较随意,通风安全系统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通风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获得井下安全生产的相关许可证件,对煤矿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通风安全隐患。
(3)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井下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缺乏进行专业的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当前很多煤矿井下中进行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对各种通风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一旦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则很容易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反而有可能会使得事故加剧。由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通风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通风安全事故。
2 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防范的策略
2.1 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煤矿井下生产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不仅在管理者层面上,在一般的员工层面上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作中提高警惕,杜绝慵懒的情绪出现。其次,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以定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技术。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比如云南某矿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小煤矿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随着当前社会报道的各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该煤矿负责人开始着手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该煤矿负责人制定了从上至下的安全责任体系,由煤矿企业法人担任第一责任人,在生产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分别设定了相应的责任人,不同级别的责任人要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如果由于责任人疏忽,对安全隐患的控制防范不到位,最终引起安全问题,则要严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重则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该制度建立以来,由于定期考核,使得煤矿的管理人员都积极加强了安全监管,责任意识明显有所加强。
2.2 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和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育,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教学素材,在实际采矿过程中进行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质量。在员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推行人本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核心,加强员工的劳动安全以及健康的保护,要推行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具有饱满的精神。此外,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能力的提升,加强管理人员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和控制,涉及到很多专业以及学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通风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要加强管理。为了给煤矿井下生产营造良好的通风安全环境,必须要按照各种技术以及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施工,并且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员工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控制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促进煤矿井下生产规范化发展。
2.3 完善煤矿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要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通风安全事故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测,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评价,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留下什么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对于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对此要积极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苏杰.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07).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部分煤炭资源都是存于地下,煤矿开采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加上我国地质条件复杂,随着煤矿开采力度的增加,地下开采也越来越难,煤炭资源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煤炭事故也是时有发生,尽管煤矿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企业安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煤矿地质条件差,事故多发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矿条件越来越差,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环境复杂多变,开采有一定的难度,加上作业人员不按照规定程序操作造成的误操作容易引发坍塌等危害,成为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之一生产力不集中,开采困难我国复杂的地质条件造成我国煤矿数量较多,多数煤矿企业分布不一,多数在广阔的地区,但井下煤矿分布结构差异较大,开采较为分散,对生产力集中造成一定的阻碍。我国煤矿企业的井下作业设备和安全管理技术不过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机械化程度较低,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凭借主管意识和工作经验进行安全管理,难以控制多变的井下煤矿灾难,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有严格谨慎的科学管理模式才能保障企业安全政策我国煤矿企业由于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在偏远地区的地区所招聘的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多为基本素质较低、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无法保障煤矿生产的进度,严重影响到开采的进度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煤矿作业中,缺乏对操作人员的基本培训,操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培训,存在糊弄的情况,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恶劣的影响。
引起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原因
煤矿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井下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前进的基础和保障,现在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与监控不完善,无法及时监控煤矿安全进行,煤矿的安全监督需要政府和煤矿本身进行安全检查,尽管已经规范化,但仍然在监管方式上存在缺陷。安全检查力度不足,尽管国外煤矿数量较少,但在煤矿安全监管方面具有严谨的体系,我国的煤矿数量繁多,从事煤矿作业人员较多,但煤矿监管显得势单力薄,加上现行的监管无法对井下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施监控,而且井下的安全隐患变化多端,煤矿安全检查机构数量少,监测人员专业性不强,安全检查机构的人员配置不合理,难以全面开展煤矿监察工作,只有实现对井下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我国煤矿生产中多数为外包,煤矿开采工程分层承包给其他,煤矿的开采作业人员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无法充分了解开采作业的危险,操作未按照严格的要求执行,缺乏安全意识,一些违规操作容易引起井下安全事故,加上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不同,无法实行有效的全面监控,影响煤矿安全的管理。安全管理是生产的大事,是煤矿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在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方面技术落后,管理方法不善,无法做好安全第一的细节管理,没有安全生产的意识,煤矿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继续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管。我国的煤矿行业需要企业自身的监督和政府部门的双重监督,不定期的对煤矿行业进行抽查,政府部门对煤矿生产存在的情况,形成一种不认真检查的模式,政府部门的传统监督手段存在一定的缺陷,为煤矿企业的安全进行埋下隐患。提高现代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对策实行信息化管理,加强煤矿安全隐患的排查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日益法制化进程,尽管安全现状有所改善,但多数企业的监察体系和方式还不够完善,不合理的人员配置,人员多是为井下作业人员,专业的安全监察人员较少,难以及时开展对煤矿的监察,面对这一问题,在煤矿开采区域可以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及时掌握安全隐患的实时情况,并将监测的数据及时传输到相关专业人员处进行分析汇总,排除安全隐患的发生,对现场的进行实时监测,采集生产管理的数据,改变传统的人工监管方式,及危险实行及时报警,确保煤矿的安全作业。建立煤矿生产的监控系统目前煤矿事故存在瞒报、漏报的情况,我国的煤矿安监局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建立实施的监控体系,实现煤矿的安全监测和监控,及时掌握井下生产的数据,目前常见的电子监控系统有虹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生物识别检测技术系统等可以分贝对井下有害气体和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监测;在实际的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可以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立人工工程学原理,从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入手,重点对煤矿一线人员的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核查,充分运用先进技术,达到人机之间相互协调,加强优化煤矿开采环境,增强井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不断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分析井下作业人员开采过程中的各种机理反应,确保人员的健康作业。
完善安全监督系统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
1、煤矿机运事故常见事故的原因
1.1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差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最基础的工作,体现出企业整体建设水平,而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投入资金较少,很多煤矿企业认识不到安全投入累计效应与迟效性,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部分煤炭企业未按照规定用途将安全生产费全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甚至擅自挪作他用;其次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重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前提和基础,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的熟练与否,安全意识强烈与否,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煤矿企业用工紧张,大多特种作业人员大多在满负荷工作,很难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他们安全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低。
1.2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的安全安全制度是其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首先是一些生产岗位的责任制不完善,对生产中的一些工作推诿扯皮,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落实;其次是安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厉,譬如在安全考核上,对违章违纪行为不能严惩,对在安全方生产有成绩的职工不予安全奖励,这样导致职工的反“三违”积极性不高;最后是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很好的分析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严格处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者与广大职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能到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重要,危险性也高,伤亡事故的发
生率也大,因此,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众多煤矿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特种作业技术掌握的不熟练。尤其是在采掘一线,有些农协工、农换工无长期工作打算,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很低,埋下机电运输的安全隐患。二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4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
在煤矿生产中,存在一些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现象,临时工缺乏相关的安全培训,同时由于顶替时间不长,对顶替工种不能很好的按相关规程去操作,就会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等安全隐患。
1.5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换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性对一些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大家知道,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劳动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技能,某些煤矿企业不理会特种作业人员的识水平与用工要求,任意调换他们他们的工作,给安全埋下隐患。
1.6煤矿企业的设备陈旧老化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的建设,必须有全面配套的煤矿运输设备,投入资金很大。很多煤矿企业在以后的机电设备更新中,投入不足,一些设备陈旧老化后也得不到及时更换。同时,我国煤炭企业的的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等综合配套能力相对不高,一些零配件与设备不匹配。这些都会使煤炭企业整体装备落后,导致事故的发生。
1.7煤矿企业不合理的设备选型埋下安全隐患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煤炭企业的开采水平相对较低低、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不足,譬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以及重型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大多属于在引进技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机电设备的选型必须要配套,而上述原因会导致一些机电设备系统在选型上不合理,埋下安全隐患。
1.8设备检修不到位埋下隐患
当前,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以及支架等众多先进采掘设备在煤矿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煤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很多煤矿的设备检修维护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不能做到对设备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导致检修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2、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当前,煤矿企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程度的越来越高,对保障生产运行的各类运输设备性能以及配件质量等也要求越来越严格,煤矿企业必须强化设备管理,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2.1强化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煤矿企业应该通过各类形式积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根除职工的马虎大意、侥幸等各种不利于安全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企业要时刻把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要务,安全是天,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于一切。
2.2加强安全技能培训,用工制度管理 要严格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煤矿企业应时刻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2.3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
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大量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对对煤矿质量的标准化投入越多,延续性的效益就越多,煤矿企业应该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煤矿企业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充分发挥安监人员的监督作用,不断健全业务部门和领导的生产案例责任制度以及职工的岗位制度,通过一些激励的机制或者考核机制为安全管理的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宝辉.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及预防对策[J].科技风,2010(9).
[2]母晓斌.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关键词】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措施;安全生产
煤矿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总结和分析出隐患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井下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1.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
1.1.1变压器容量不足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供电设计的失误,即在设计时没有按照规定留下富余容量;其二是生产现场违规加载导致变压器超负荷工作;变压器超载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变压器温度升高、阻抗增大、变压器绝缘降低导致短路,最终造成变压器烧毁而引发矿井停电事故,甚至可能发展为火灾事故,在煤矿行业,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更是忌讳井下火源。由此可以见,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的问题,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威胁是非常大的。
1.1.2煤矿供电系统不采用双回路供电
双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一般重要的供电场所,或者是长时间需要用电的地方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能够保证当其中任一个回路中断供电时另一个回路继续供电,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在煤矿井下作业规范中也明确要求,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如果不采取双回路供电,那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电时,我们正在运行的通风机,水泵等设备将停止工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1.1.3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功能不齐全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具有国家明文规定的相关保护功能,但是在我们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却往往违规作业,甩保护、甩保险等违规现象在生产现场屡见不鲜。这是人为的给矿井安全供电制造隐患、给矿井安全生产制造隐患。
1.2电气火花所引起的事故
《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入井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标志、煤安标志、入井合格证等标志。井下很多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电气火花引起的,比如瓦斯爆炸的三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足够能量的火源。当我们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失去防爆功能时,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有可能点爆井下瓦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会造成电气火花,引起安全事故。
(2)电力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超负荷工作中会造成短路引起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3)由于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不规范产生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4)其他原因产生的电火花。
总之,电火花是煤矿行业严防死守的安全隐患,是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防止电火花与防止瓦斯超限同等重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头戏。
1.3设备的超载运行
其实不只是煤矿井下作业,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高效益而使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会增多电气设备的故障,缩减电气设备的寿命,甚至会直接引起系统短路,引发火灾等。
1.3.1谐波
谐波主要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分为奇次谐波,偶次谐波和间谐波。矿井提升机的大量使用就会产生谐波,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干扰弱电系统,对仪表的检测和自动化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2雷击和漏电引起的事故
许多煤矿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定期对煤矿地面架空线路的防雷系统进行检修、试验等,这样一来,一旦雷雨季节来临,我们的矿井供电系统将在雷电的之下不堪一击。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呢?这是当今国际相关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种绝对的能防雷电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的防雷电工作来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
漏电事故也是井下发生危险的常见事故之一,在井下,由于巷道条件变化莫测,电缆敷设环境又极端恶劣等因素,造成电缆的巡视检查困难,从而极易造成漏电事故。
2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常见的煤矿井下供电隐患,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稳定供配电系统
首先,在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变压器应有足够的富余容量,变压器的富余容量是根据电气总功率决定的,变压器的容量要比总功率多出20%才算是合理;煤矿企业相关业务管理单位应对变压器的现场使用进行监督,严禁违规加载负荷。其次,对于刚刚建立的煤矿,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电网接口的闭锁设置,对于不采取双回路电的,则要勒令其整改,对于以上两项都不合格的,就要取消其营业资格,直到设备检查合格为止。
2.2积极的预防静电事故和火花爆炸
必须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爆等级符合相关规范的电气设备、电缆、开关、接触器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煤矿井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供电系统事故,要果断的切断电源,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要作及时的检修,尽量减少在煤矿井下的可燃物品,以免在发生火花爆炸时来不及救援。同时也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在确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把由于电力系统所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
2.3及时排查隐患,处理隐患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应永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永远处于第一位。广大煤矿职工必须要有“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广大煤矿行业管理人员更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绝不能违章指挥,违法作业。所以当发生超载运行时,要及时查看到底是变压器选型不适合或者负荷不稳,或是异常故障导致的,在确认问题以后,如果有必要停车维修的就必须停止作业,联系维修人员尽快进行检修,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关于谐波的问题,则可以加装电抗器设备,看看能不能产生效果。另外,变频器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它不仅仅会产生谐波,而且还会给电气弱电系统带来影响,甚至会使仪表监控系统崩溃。
采取安全措施,尽量避免雷击及漏电事故的发生
按照当前的防雷电技术对相关的防雷电设施进行试验、检修、整改等。即防雷电系统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测试,相关参数必须符合要求。
对容易产生漏电的地方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当有电源接地事故或者是漏电超过安全电流时,开关就会自动跳闸,以便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安全巡检,特别是配电盘和电力电缆,要定期的查看或者通过摇表测量有没有漏电的现象,而不仅仅是靠肉眼观察。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相应的设备包机制、事故问责制等制度。只要煤矿从事供电管理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那么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就会得到及时排除,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事故就会减少,从而把因为供电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张延杰.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32).
关键词:煤矿 井下采掘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38-02
安全管理对于煤炭企业关怀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对员工的生命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促使生产顺利的进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新上岗的员工首先要进行安全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对基本操作流程予以掌握、增加自救能力以及应该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然后才能上岗工作。以下将会简要的介绍矿井掘进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潜在威胁。
1 主要的采掘安全隐患
1.1 顶板安全隐患
当地下掘进工作进行的时候,刚到周围的岩体自身力学性能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自身的强度稳定性都会有所减少,所以岩体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形,甚至出现崩溃乃至到指定般出现安全隐患。工作面冒顶事故很有可能会导致重大伤亡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发生,根据发生所覆盖的范围依次可以分为大型冒顶和局部冒顶这两种类型,但是依据塌垮受力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漏垮、推垮和压垮冒顶。但是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冒顶,在其发生之前讲出出现相对明显的征兆,通常会出现掉渣或者声响,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裂缝或者脱层情况的发生。
1.2 通风安全隐患
为了使工作人员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必须将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破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以及尘埃予以清理或者稀释,有效的将瓦斯爆炸事故或者其他安全事故予以抑制,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掘进面的空气必须进行通风处理。引射器通风、全风压通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最为常见的掘进通风形式。根据以往的经验显示,经常出现的通风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1)风机风压不足;(2)通风量不足;(3)风筒存在问题或者遭受损坏;(4)瓦斯未能进行及时处理或者达不到除尘所需的要求标准。不管是哪种隐患必须要高度重视,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认真的进行处理和选择,做好预防工作。
1.3 爆破安全隐患
我国进行煤矿井下掘进或者生产过程中肯定会用到爆破装置,这需要特殊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爆破装置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例如药物爆炸不完全,炮泥风度长度相对较短,对于现场的炸药储备管理存在漏洞,巷道不够畅通以及作业人员处理问题等,不论是上述哪方面的安全隐患,都通安全管理紧密相连的。炸药本身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易燃易爆、威力巨大以及存在毒害物质等,所以不管是使用还是贮备必须由特殊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他人员不得随意处理。
1.4 支护安全隐患
矿井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到位的支护措施,采取支护措施的目的旨在对围岩的稳定性予以提高,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可当前我国矿井掘进支护作业中所选择的支护方式很大一部分均未进行矿压参数测量,所采取的支护方式并没有根据巷道布置层位岩性或深度变化相应地进行调整,同时对支护对象也缺乏处理修补措施,这样做很有可能导致巷道支护投入增加,甚至对本巷道的支护作用也大打折扣,如果围岩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那么这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采掘安全管理原则
通过上述可知,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井下采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性效果或者达到所需的安全目的,要秉着以下几个原则:事前预防原则、重点控制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以及及时激励原则。第一,提升事先预防能够有效的预防乃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现场损伤事故,能够将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排除,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具体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应该改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和事故降低目标,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前制定出进行处理的控制方案。第二,重点控制的目的旨在加大对掘进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隐患或者危险发生频率较高位置的检查监督力度,进行重点检查评估,如果能够对现场的安全确实有比较大的把握后,在开始对后续任务进行处理。第三,以人为本体现了煤矿企业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员工的生命和健康是企业无法代替的财富,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采取一些有可能对人员生命产生危害的操作行为,倘若发生了人员安全事故,勿必进行认真彻底的调查,对于涉及到的责任人或者部门要严加处理。第四,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措施对于煤矿掘进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将起到推动作用,调动了人员共进行安全管理以及预防工作主动性,例如某个在岗人员及时发现了某处所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对此行为要给予一定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倘若某些人员不按规定私自进行违规操作,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如果存在某些人员多次出现类似情况经教育依旧不毁改,则应将其开除。
3 采掘安全管理方法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并完善掘进安全管理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采掘队伍职责;(2)对各分项操作流程与管理制度进行健全;(3)将质量管理制度迅速向下层下达;(4)加强安全考核。明细在岗人员的权责划分,倘若发生一些事故可以直接追究到个人身上,避免出现事故责任相互推卸无人承担的情况。将安全管理责任目标进行一层一层的划分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将实际执行的难度降低,以期达到所要求的管理目标。将各个分项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完善,可以具体的落实到巷道维修、爆破安全等一些细节工作之中,实行安全考核政策能够各个环节进行明确的划分,明细奖惩工作。
3.2 加强安全文明生产
将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为员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因此在开展掘进的工作的过程中,掘进速度与质量是必须考虑的,但是必须搞好文明生产管理工作。其中掘进工作面和综放工作面是考虑的基点。第一,掘进工作面:将各项工作以及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要明确的进行分类,必须将作业面内的杂物、积水以及淤泥等进行清除。确保各类管道和线路的密闭性,不得出现漏风漏水的现象,确保整体环境的清洁。第二,综放工作面要确保水流和巷道的畅通性,不得出现浮煤和浮矸的情况,所采用的机电设备勿必进行正确的摆放,使用标准要满足相关要求,所用材料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各个管线保持整齐。
3.3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要想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必须从岗前培训和后期经验两个方面入手,实行岗前培训能够对人为操作失误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避免或者控制,遵守安全管理规范,加强对日常操作行为准则的学习和理解,积极参加工作安全会议,严格遵守值班制度。明细安全管理责任和权力的划分,确保工作人员积极地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要狠抓,将其作为每个员工的日常准则,促使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的形成,在岗人员及时发现了某处所存在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者及时上报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对此行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增强全体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3.4 推进安全预警评价
建立安全预警评价系统将对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排除工作提供正确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护。可以将掘进环境和开采技术等主要因素作为掘进单元进行评价评价基点,然后相应的对掘进顺序、掘进整体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警评估,如果出现达不到相关标准或者存在某些缺陷,要就行修正。加强安全评估预警可以对掘进工作的工艺流程,以及掘进方案进行调控,确保掘进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
4 结语
本文对煤矿掘进安全隐患进行简要的阐述,同时介绍了提升安全管理的方法,以求对我国的煤矿掘进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在具体的操作过程汇总,需要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员工的配合,唯独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锦.浅析煤矿采掘安全评价和检点[J].大科技,2012(16):190-191.
关键词:液压提升机 安全隐患 处理
矿井液压提升机对矿井的提升系统起到控制作用,保证提升系统按要求进行提升动作。随着矿井提升机的不间断运行,液压提升机各部件或各系统就会因磨损或其它原因出现故障,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
一、液压提升机的安全隐患
(一)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液压提升机来说,安全隐患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为操作。所以在探讨液压提升机的安全隐患时必须将人为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之一。根据统计研究发现,在提升机整个运行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率大概为3×10-4~3×10-3。所以一方面可以从人为操作安全可靠性下手来提高液压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
(二) 液压提升机的欠协同性
对液压提升机来说,要使其安全并且协调的工作,其驱动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是关键因素。一旦启动液压提升机,司机马上调整减压式比例阀瞬间同时向驱动、制动2个系统发出控制信号,驱动系统收到控制信号就会启动液压马达输出转速值和扭矩,直到液压系统马达输出的扭矩小于负载扭矩,制动系统就会松开闸刀,这2个系统互相配合来达到正常安全地操作负载的目的。一旦两者之间协同性不好,液压制动系统提前松闸了,负载瞬间下落导致机器不受人为控制,就会有很大麻烦,很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二、提升机安全性能改进方法
首先从人为因素进行考虑,在对液压式提升机进行相关操作时,确保员工对该系统的运行有一个较为熟悉的了解程度,经过对员工考核之后才能对提升机进行相关操作。在设备设计分析上,减少对误差的设计程度,确保在设计上符合生产相关标准。
其次便是在欠协同性方面的改进,加强对驱动系统与动力控制系统的配合力度,使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性结合,避免因配合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使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提高提升机安全性能方面,主要完成以下3个方面创新改造。
(一)增加天轮闭锁的安全设计
提升机天轮检修主要内容包括:天轮轴承加油及换油、天轮游动轮及固定轮检查、天轮轴承、摩擦衬垫、轮毂偏摆检查等。在检修过程中,天轮检修信号传输主要由检修负责人在天轮平台持对讲机与井口联系,信号工所发信号一切听从井口检修负责人指挥。现场存在检修期间信号交叉传输或者对讲机传输信号不清晰或者通讯中断的安全隐患。通过在上、下天轮检修平台上增设了两个检修闭锁箱,将上、下检修平台闭锁按钮硬接点串接入车房220V控制安全回路中去。改进后,检修人员在天轮平台按下检修闭锁箱按钮,车房安全回路断电,绞车无法复位开车。天轮闭锁的设计消除了因为检修期间对讲机传输通讯故障、信号不清晰、信号工误发信号等原因引起的安全隐患。
(二)电控柜风机的安全设计
电控柜是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而电控柜内冷却风扇为柜内核心电器元件进行散热,防止过温。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发现由于厂家设计存在缺陷,电控柜内风机不启动,绞车仍然可以正常运转,可能导致电控柜核心部件过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为了保证电控柜的安全运行将电控柜风机控制空开F1的一对常开点加在安全回路中,F1开关如不送电,安全回路报紧急停车及一次提升故障,绞车将无法启动。上位机上显示的故障信息及时提醒检修人员查找原因,避免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三)滚筒式尾绳挡辊设计
传统设计中,尾绳挡梁挡块采用方钢作为主体结构,外侧浇注塑性耐磨材料,由螺栓固定在尾绳挡梁上,位置固定,对尾绳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但由于尾绳单位质量大、摆动频率高、方向不确定性,传统挡块与尾绳之间为滑动摩擦力,磨损情况严重,且塑性耐磨材料磨损后,由于检修不便,如不及时更换该尾绳挡梁,尾绳与方钢之间产生刚性滑动摩擦,尾绳磨损加快,严重影响尾绳的使用寿命及提升安全。同时,尾绳挡梁位于井筒装备最下部,上下不便,传统尾绳挡梁质量大,体积大,检修不便,更换难度大。新型滚筒式尾绳挡辊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塑性耐磨材料包裹的滚筒式挡辊,所述滚筒式挡辊是在可转动的滚筒上外裹塑性耐磨材料作为挡块,所述滚筒通过轴承设置在滚轴上;设置所述滚筒式挡辊布置在尾绳的四周,以相对设置的一对上挡辊和一对下挡辊形成封闭的呈矩形的尾绳防护空间。与已有技术相比,新型设计有益效果体现在:
(1)新型的结构设置使尾绳与挡块之间由刚性滑动摩擦改为柔性滚动摩擦,减少了尾绳所受的摩擦力,在起到传统设计同样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尾绳使用寿命。
(2)新型挡辊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检修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检修成本。
(3)新型设计的挡块可更换使用,大大提高挡块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三、结语
矿井工作人员要理清矿井液压提升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工作部件组成。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法,尽快排除故障,恢复矿井液压提升机的正常工作。 通过对液压式提升机安全隐患与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的分析,经过相关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安全存有的风险性,使其保证设备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总之,矿井液压提升机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是减少液压提升机运行故障的有效措施。在进行日常维护时,维护人员要端正态度,维护工作要到位。发生异常现象时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化,合理安排和利用日检时间。
参考文献:
[1]孙清华,侯胜龙.矿用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建井技术,2007(4).
[2]朱华明.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J].中州煤炭,2009(3).
[3]侯军.矿井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4]曹立志.矿井提升机液压站故障与处理[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1).
[5]徐友茂.浅析矿井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6]杨周.矿井提升机液压站日常维护与故障分析[J].安徽科技,2012(1).
[7]彭佑多.液压提升机制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J].煤矿机械,1999(11):16D18.
[8]张永忠,刘德顺,等.煤矿液压提升机的安全功能与安全隐患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0):61D63.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措施
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扩大,煤炭作为传统的重要能源消耗,近年来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大,伴随着煤炭开采的就是经常发生煤矿事故。中国工矿企业安全事故中煤矿事故是最高发的,破坏力和影响也是极大的,尽管生产技术及安全设备都有相应改进与提升,但还存在许多组织错误问题,需要我们对其组织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相应的管理方法。
1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
1.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煤矿管理有着自己的安全制度,但中国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仍然很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权责制度方面有一定缺陷,在划分和落实的规定上,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缺少相关的制度;其次,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生产安全管理文件有了,但是在执行上,以及安全责任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有些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最后,一些私人开采的煤矿对安全制度的漠视,缺乏安全制度的约束,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对其没有产生组织作用,而且对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意识产生误导,从而造成员工在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开采上十分松散。
1.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较差的情况。第一,煤矿企业老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只注重开采速度,对安全管理工作却重视不足,导致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第二,煤矿开采人员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和防护水平,并且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偏低,导致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给地下矿井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第三,煤矿生产环境都比较复杂,一般处于矿山及地下井,与外界的隔离性强,且开采时间长,空气质量差,单调、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疲劳感,煤矿开采人员一旦出现疲劳工作,所形成的安全隐患是可想而知的;地下矿井作业环境条件较差,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等大量存在,不仅影响生产进度,对生产人员的安全也有极大威胁。
1.3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不足
虽然中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规范设置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非常滞后的。主要体现在:中国在衡量煤矿承构架载能力安全性水准指标方面大多情况下仍然选择分项系数或者安全系数,对于地下矿井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在开采工程的防震、防爆等灾害的规范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预防工作不足,事故隐患严重。主要表现有:一是安全、工商、消费、公安和质监等部门对安全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在煤矿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和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预报预警系统,导致对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进行掌控,有些煤矿企业虽然配备有安全设备,但是疏于维护和管理,致使这些设备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二是安全预案的制定缺失,在事故发生时缺乏有效应急指导,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在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启动安全预案,那么可以有效地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还可以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造成损失。
1.4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煤矿生产往往环境复杂、工作条件差,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人员安全生产的基础。但在一些小型或者私人煤矿中,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具体来说,一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安全保障措施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作业,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对地下作业相关的安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排除,对于系统的一些主要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还对一些老化的、落后设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更换。
2加强煤矿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煤矿工程安全制度,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首先,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员负责把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其次,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上,企业应加大力度,宣传安全措施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生产人员都去熟悉开采的技术标准,认识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得到有效发挥,并且约束员工的行为,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最后,应该让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层作为安全监督员,下到一线去培训员工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理念,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安全决心。
2.2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管,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第一,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规范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例如可以通过煤矿生产企业一名高层到达生产现场与生产人员一起进行生产;第二,加强安全性结构材料的监管,确保通道质量;第三,加强煤矿生产设备、安全设备的管理,确保生产能够按规定程序顺利进行。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现场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作用。
2.3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计划,确保事故损失最小化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意外事故可能产生的损失,因此,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防范,就要制定科学的、可执行性强的安全事故计划或预案。第一,煤矿生产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计划和方案;第二,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准确及时地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第三,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客观公正的评审,联合相关消防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安监部门共同评价,确保预案的科学有效,落实安全预案真正的价值,才能够为应急预案以后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4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煤矿开采现场的环境及工作强度给煤矿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采过程过,煤矿企业应该尽量改善生产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一方面,煤矿企业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管生产人员的状态而持续工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地下地质、空气质量和工作强度等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是重要条件,所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管是生产安全还是人身安全,人员都是实施的主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煤矿生产企业应召开安全培训,并将安全和生产培训持续化,同源全体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例如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以及下到生产前线的时候可以开展企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指导。
3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能源开采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意识、制度、技术层面的控制来把控煤矿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屈文涛.完善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措施[J].现代矿业,2015(6):199-200.
[关键词]煤矿机电;故障处理;日常维护
中图分类号:T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28-01
0.引言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工作依旧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和日常维护不善致使安全事故频发,一方面降低煤矿企业生产效率,一方面过度对煤矿机电设备开展维修,使得企业资源、资金浪费,对煤机电设备使用人员劳动安全构成威胁[1]。
1.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种类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逐步推进,为煤矿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煤矿机电设备已然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期间,面对复杂、恶劣的煤矿生产环节,机电设备会难以避免地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变形、断裂、损坏等故障情况,此类故障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对煤矿企业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有环境因素、工况因素、设备自身因素等等,不同因素可能引发不同的机电设备故障种类。总的而言,煤矿生产中,较为常见的故障种类包括设备老化、设备磨损、压力不稳、零部件断裂、烧毁、变形等。
2.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引发原因
2.1 煤矿机电设备老化陈旧
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不论是单项投入还是多套投入,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显然给煤矿企业建设带来了难题。受投入不足影响,使得煤矿机电设备更新不够迅速,设备较为老化陈旧。此外,我国煤炭行业设备制造市场,各方面配套能力及相关行业水平仍旧不够先进,使得煤炭行业全面装备较为落后,设备故障处理、日常维护工作任务繁重。
2.2 煤矿机电造型、配套科学性不足
我国煤矿生产机电设备存在种类少、质量不足以及基础工业水平欠缺等问题,尤其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基础产品仍旧难以满足煤炭行业生产不断发展的要求,就好比采煤机、液压支架、连续采机等均有赖于国外引进,对我国煤炭从业发展现状存在一个适应过程。
2.3 煤矿机电操作、检修维护不规范
近年来,一些煤矿企业广泛引入了采煤机、运输机、液压支架等各类先进进口机电设备,不断由自动化取代传统机械化,然而由于设备长期、超负荷、超能力运行,再加上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检修、维护部规范等,致使机电设备受到各种程度损坏。此外,由于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伴随产量逐步上升,当前大修设备无法满足生产需求,预防性检修方案无法按时达成,一些机电设备带病运行。
3.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的策略
全面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如何进一步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 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
煤矿企业应当依据相关标准,制定针对有效策略对煤矿机电设备开展及时的检修、维护。检修工作应当包括供电系统、防雷接地装置、主排水系统、主提升系统等内容。就好比,就主通风系统而言,需要在投入进煤矿生产前对其开展运行、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就主排水系统而言,应当在进入雨季前对其展开全面充分的检修,开展好一系列安全防护工作,进而达成煤矿机电设备各环节的检测与维修管理。
此外,煤矿企业还应当强化建立煤矿机电设备监督管理系统,引入先进信息技术与科技设备,对机电设备开展维护管理,采集系统、准确的数据并开展分析处理,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数据,可有效了解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状况,并采取针对策略对煤矿机电设备开展切实可靠的维护。
3.2 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
要想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的有序运行,煤矿企业一定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老化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将机电设备运行期间伴有的安全隐患将至最低,改善全面煤矿生产效率。同时,煤矿企业应当强化对机电设备保护设备的有效防护,予以及时的换取,为机电设备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此外,煤矿企业还应当结合煤矿生产及矿井结构实际情况,适时组织专业检修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开展检修维护,并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对机电设备开展科学监管,防止机电设备故障的引发。再者,煤矿企业还应增强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全面环节的投入,从而为缩减机电设备运行期间产生的技术故障问题提供有效便利[2]。
3.3 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要想进一步开展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与日常维护工作,离不开高素质职工队伍的支持。鉴于此,煤矿企业务必要确保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综合素质完备的人员,应予以务必要的奖励,提升其待遇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教育活动,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机电设备检测维修队伍,进而促进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人员了解操作规程,熟知设备原理,可迅速准确地对机电设备故障进行判断、处理。
3.4 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体质
煤矿企业强化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质量监督,可很大程度缩减机电设备故障引发的频率。鉴于此,煤矿企业应当构建起机电设备此方面完善的体质系统,对机电设备各运作环节予以规范,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此外,企业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采购过程中,务必要对设备全面质量、各零部件质量开展严格审查,确保购置设备的功能性、安全性[3]。机电设备采购完毕后,操作人员应当依据相关规定对设备展开规范组装、操作。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机电系统是煤炭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系统复杂、庞大,在企业发展中要想获取质量方面、经济方面的共赢,必须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做出基础工作。鉴于此,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煤矿机电设备常见故障种类,全面分析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引发原因,“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投入”、“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维护体质”等,积极促进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 娄松磊,朱福文.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分析及维修策略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23(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