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7 14:45: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政治文化的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中国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模式,在某些方面又具有世界的普遍存在和意义,对于它的理论探索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政治学学科的政治文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共通之处。因此,运用政治文化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方式进行理论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也有益于政治文化教育价值的探讨。
一、政治文化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文化理论是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的当代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美国学者卡博雷尔·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也就是政治制度的内化,它包括三方面的要素:认知、情感、评价。国内政治文化理论界依据国外学者的定义,一般将政治文化含义拓展为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尽管各学派对政治文化概念和理论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认为它主要研究客体对主体的政治心理态度。
政治文化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心理、政治态度和政治评价的形成背景和基本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与之具有三方面相似的因素。
第一,有意识的政治教育行为。从政治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它是社会成员在前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特定政治环境双重影响下,经过长期的心理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定势,具有继承性和可塑性。阿尔蒙德认为,家庭与学校在政治态度方面对客体进行了有意识的教育。这种有意识的教育在我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因此,政治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有意识教育的特点,“都是传播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让受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政治信念”。
第二,以维护政治基本态度为共同目标。政治文化理论认为:“政治文化寻求合法性基础,以及维持一个政治体系的基本态度。”因此群体或个人的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就具备相应的稳定性,政治文化的这一特性对政治的稳定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让公民接受主流的意识形态,形成符合社会主流道德标准和政治行为规范,其政治教化目标尤为明显。因此,不论是西方的政治文化教育还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政治的基本态度,进而促进政治稳定发展。
第三,以政治性情感为主要内容。政治文化包括政治态度、信仰、感情、价值观与技能,是以政治为主导的心理态度。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包含着政治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内容,因而“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性”。突出政治性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道德伦理教育的最大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实现人的政治社会化而进行的劝服性政治情感教育。
总之,基于政治文化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校特定教育环境下,由政治主体进行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评价的培养和学习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理应借鉴政治文化理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和新价值。这是学科发展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培养的特征
同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政治文化具有更宽泛的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来看,政治文化教育又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政治情感的有意识教育。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就是对政治主体的情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当然,在运用政治文化理论的同时,还需要避免概念生搬硬套的倾向。因为政治社会化是公民获取本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其包含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过程。例如,家庭的政治态度的影响并非都是有意识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明确目标的、有意识的教育过程。因此,有意识的政治社会化才是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政治能力的实践教育。公民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三大要素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也就是在模拟政治行为,让学生从实践中体认,培养政治文化的认同。大学教育机构本身组织的学生活动可以提供这样的联系,而这类活动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此外,中国大学的学生团体在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设计中,也受到主流政治的引导和支持,让个人的政治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学校环境的政治参与训练明显强于家庭、伙伴、传媒等其他政治文化环境。
第三,政治信仰的系统教育。从政治文化的内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文化培养主要以政治性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确立正确和稳定的政治信仰为使命。同时以系统的教育为主要手段。政治文化教育是系统化的教育过程,包括家庭环境、同学环境、媒体环境、政党环境和校园环境等因素。这些都可以影响公民的政治文化。从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有专门的课程安排,有专业的教材出版,有专业的授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都具有系统教育的特征。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教育的三方面特征,是探讨其价值的重要基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教育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文化的培养,实现着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培养的价值在于:
第一,政治能力培养的价值。人的政治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环境中逐步锻炼形成的。政治文化教育可以训练个人的基本政治能力,包括对基本政治主体的认知、基本政治技能的掌握、理性政治情感和比较稳定的政治态度。政治文化理论认为,直接传授政治学知识能够增强个人的政治能力感。高校作为一个半开放的小社会,“拥有系统的管理机构,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特定的人际关系网络,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形成了最佳的教育场域。政治主体可以通过校园社团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基本政治技能,开放的学术讨论培育理想的政治情感。
第二,消融政治文化差异的价值。政治文化并不与生俱来地具有同一性,政治文化理论认为任何国家的公民文化都是混合型的政治文化。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离开家庭在一个半开放的校园环境中组成新的群体,他们所具有的地域背景,家庭背景、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其政治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能开展系统的政治文化教育,比如国家观念和政治情感的教育,将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政治文化差异。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的政治中又往往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后备力量,他们拥有更具效能感的社会精英文化,他们政治文化的稳定将是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
第三,支持社会发展与改革的价值。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而在社会的发展中如何获取公民的支持则是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保障。如果公民的政治文化使得人们对推行社会发展的政策有着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政治文化就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就阻碍社会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关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教育内容占据相当的分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系统的教育,使社会主义改革的政治文化认同根植于大学生群体当中,这种政治文化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创造无穷的情感认同。
随着新时期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如何适应社会政治发展的新需要成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新课题。政治文化是实现大学生精英群体政治情感、政治认同和政治评价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文化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典型的政治文化教育的特征和突出的价值。从理论上借鉴政治文化理论,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政治文化的价值,才能从内容上拓展久已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从实际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尔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 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北京:东方出版 社,2008:14.
[2]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0:19,91.
[3]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0.
[4] [美]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1:131.
[5]武端利.政治文化理论在高校思政政治教 育中的运用[J].商业文化,2010(12).
旅游作为一种古代就有的行为艺术,一直发展至今,是因为其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接受别样的文化。而且随着现在科技的发达,各个地方都有适合的旅游攻略,人们也能很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旅游文化。通过了解旅游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更能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并且一个景点通过发展旅游文化能得到推广,促进我国的旅游行业发展。通过对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进行研究,人们能够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文化,也能够开阔更多人的视野,让人们都能够规划自己的生活,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所以希望人们都能享受旅游的过程,享受旅游文化带给人们的乐趣。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体现
(一)社会活动
旅游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产生好奇并且付诸行动的社会活动,每个人旅游的原因都不同,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了解文化,更有的是为了亲眼目睹景色的美丽。但总体来说,旅游都是一种可以让人们放飞自我的方式,人们在旅游中能够放空自己,全身心的融入景色当中。同时,人们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人们以前没有去过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是为了感受全新的事物,这种新的旅游文化带来的诱惑程度是很多社会活动都不能满足的,因此,旅游文化是非常吸引人的文化,旅游的本质也是一种能带给人们愉悦的社会活动。
(二)审美过程
很多人选择的旅游景点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放松,也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众所周知,现在的旅游行业非常发达,各个景点都在发展自己的旅游文化,并且为自己的旅游文化贴上标签,这样才能被人们更好的记住,所以一些名胜古迹的名气非常大,人们也都会慕名前往。旅游文化就其本质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不管是江流山林这类美丽的景色,还是房屋古镇般整齐的景色,都能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因为现在大多数人们生活在都市,很少感受到纯天然的旅游文化,所以说人们接受一些没有接触过的旅游文化,对人们身心的发展是非常好的。
(三)行业发展特色
旅游行业作为我国的热门行业,既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的文化建设,因此,国家队旅游文化的研究非常重视,也想要让旅游文化成为我国的一个标签,这样的基础是我国拥有非常浓厚的旅游文化,并且能够将这种旅游文化进行全面推广,所以我国对旅游文化研究的本质是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因此,全方面了解我国的旅游文化,对我国的发展绝对是有利无弊的,我国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并且历史悠久,都是人们旅游必选的景点,不难看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研究
旅游文化是非常全面的文化。旅游文化作为我国一种杰出的文化,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在选择旅游景点时,可以适当接触一些旅游文化,人们在了解国家时也可以接触一些旅游文化,所以旅游文化是我国一种发展得比较全面的文化,透过小小的旅游文化,人们就能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发展本质,也能够很好地了解我国的各种特色。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涉及众多领域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自然就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研究人员在对各个景点的旅游文化进行研究时,一定要重点强调景点的内涵文化,这样才能对景点进行更好的推广。
三、结语
关键词 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 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On the“Vocational”Characteristics ofCampus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Shengdong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s to train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applicable talents of enterprise, while campus culture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edify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nly when absorbing excellent enterprise culture, strengthening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enterprise culture, cultivating campus culture with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an colleges reach the goal of training.
Key wordscamous culture; enterprise culture; integration; vocational
近几年来,由于全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自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蓬勃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许多高职院校已由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统一思想,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如何培育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性”,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素质好、知识实、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校企文化”的差异
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校园内所开展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是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心理状态、一种价值取向,被学校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同和遵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为表现形式,以制度文化为导向。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不仅仅是学历教育,而且还是一种职业教育,理应融合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即要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培育校园文化的“职业性”这一特征。
然而,企业文化作为营业性机构,在价值目标和对人才的培养角度,与高职的校园文化必然存在着差异,两者不尽相同: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而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文化,它的最高目标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 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及对高职“职业”特色校园文化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很多地方相融合、相贯通,因此通过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入研究,不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来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2.1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服务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作为地方性院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在人才培养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主动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高职院校要有很强的服务功能。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水平远远地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面。在高职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加强“校企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可以学习优秀企业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借鉴企业完备的服务体系,以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有利于学生从入学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以至于将来毕业后进入企业缩短适应期。
2.2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姓“高”也姓“职”,同时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因此它的办学特色离不开高职教育的本质特性。在这一共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突破学校的常规发展,突出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应从建校初期的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逐步形成某一方面的办学特色。
著名教育哲学家、国学家涂又光先生的“泡菜”理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特色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重要标志。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实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形成各具特点、百花齐放的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2.3 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是实现高职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职业素质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养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一定职业的文化氛围来陶冶,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然而,不同的职业往往有明显不同的职业素质要求,这种包含职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才能形成。
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的依据绝不限于学生的一纸文凭或技能证书,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素质。他们认为应聘者除了应具备必要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外,更应具有忠于职守、严谨负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当你的职业素质条件不能够适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时,就业困难的问题也就难以避免。一方面不少学生感叹就业难,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也在四处寻觅,抱怨用工难。
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有机的融合“校企文化”,构建以“职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尽量缩小学生学习与就业之间的距离,高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将大大促进就业进程与成效,以实现“零距离”就业。
3 吸收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的特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围绕着高职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构建自己的文化特色。
3.1 物质文化上突出“职业”的特点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是要在社会上、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在学校接受知识,而是要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然后,在这知识与能力之间有一道“鸿沟”,需要“实训”来填平,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在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由过去的偏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变到偏重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建设,重视校园环境的职业化、社会化建设。鉴于高职院校不仅“姓高”而且“姓职”的实际,高职院校不能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而必须在物质层次上突出“职业”的特点,以适应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2 制度文化上引入“职业”的模式
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主要是用制定的规章制度或要求来规范和约束师生的行为,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因此,高职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到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本身在维护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中的作用,而且要考虑到高职校园制度文化与企业制度文化的衔接,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对企业制度文化产生认同,缩短学生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接受企业制度的适应期。如引入“模拟公司”的模式,将公司对员工的一系列要求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考勤制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上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还要从违反考勤制度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高度去认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其遵守纪律与制度的自觉性。高职院校在制度上引入“职业”的模式,让学生在校园内接受企业制度文化要求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职业素质的养成。
3.3 精神文化上培育“职业”的素质
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这两种文化对接的关键。近年来,用人企业越来越看重高职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感等职业道德素质。他们认为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健康的心理品质等,而且应该对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等企业精神文化有所了解,要认同企业的文化,形成与企业相统一的价值观。
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引入企业精神的精髓内涵,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在精神
文化上培育学生的“职业”的素质。
4 校企合作是培育校园文化“职业性”特征的重要途径
高职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上需要实行校企结合,吸收和借鉴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近年来,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努力争取校企的对接,真正地实现了校企文化互融互动。企业的能工巧匠被聘请到学校讲学、传授技能,学校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学生到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实现校企联动;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如举办“技能节”等竞赛活动,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活动中;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尽早为就业做好各项准备。
总之,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到校园中来,促进“校企文化”的有机融合,进而真正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这已成为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汪长星.解析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义及内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李国桢.高职教育服务职能的内涵解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6).
关键词:制度沿革;制度文化;内涵;特征
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高校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一方面以有形的制度为外在表现形式,一方面以无形的价值体现于制度本身,且通过制度的实施影响着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各个管理领域。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经过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实践中逐渐被认可与传承下来。因此,笔者以所在高校的管理制度沿革情况为例,用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而奠定基础。高校在其办学实践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了高校的组织架构及各类具体制度规范等。高校管理制度的内容及其在沿革与调整过程中所衍生的文化内涵,逐步构成了高校的制度文化。
一、高校制度文化的内涵
高校制度文化主要以高校的管理制度为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管理制度的不断调整与完善,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以满足发展需要。笔者认为,高校的管理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各类具体的管理制度,还应包括高校的组织架构。
1.高校组织架构。组织架构是维持高校正常运作的基本框架,直接反映高校管理机制和运作方式,同时也是各类制度规范制订与执行的运作机构,按照机构职能划分,一般分为党政、教学、科研及医疗等机构。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在学校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建立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的适应时代及自身发展需求的管理架构。这是我国高校组织架构沿革的共性。
2.高校各类制度规范。高校各类制度规范是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借以规范、激励或约束全体师生行为,确定议事办事方法,规定各项工作程序的各种制度、办法、规定、章程等的总称。高校制度规范的制订、执行与监督依附于各类组织机构上,是通过各类组织机构的运行来实现制度规范中所明确的行为准则。在高校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制度规范所涉及的层面与领域有所侧重,其内容与形式均有所差异。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建校初期,学校的制度规范主要以政治思想教育及教学管理为主导,其条文内容相对单一,随着学校的发展,制度规范的演变,由浅入深,由窄到广,由粗至精,体现了历代大学管理者在办校治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管理理念,同时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制度文化趋向。
二、高校制度文化的特征
随着管理制度的沿革与演变,高校制度文化逐步形成了与客观环境紧密相关、并为历代大学人所认可与接受的内在特征,包括了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和隐蔽性。制度文化的特征是由制度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所决定,是进一步探索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历史时代性。高校管理制度虽是学校内部的行为模式与准则,却与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管理制度的变迁与调整,首先是顺应外部环境的需求,然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扩展与延伸。学校不少的制度规范必须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执行及落实。而社会对高等教育、大学学者、大学生等方面的需求变化同样影响着高校内部组织和制度的调整。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校制度文化有着鲜明的历史时代特征。如我校1961年的《干部参加体力劳动暂行办法》,1973年的《教职员工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暂行规定》,90年代中期的住房制度改革方案等都与当时的外部环境相关。高校制度文化的历史时代特征体现在管理制度的演变之中,而管理制度的演变也反映了制度文化首先是顺应时代变迁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2.规范与执行性。教育界普遍认为,大学文化通常包括了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和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备、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三个层面。与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不同的是,制度文化是以管理制度为载体,其内涵体现在管理制度的设立、制订与执行当中,而管理制度本身以组织机构、制度条文来实现高校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对日常事务、教学科研、师生言行等方面的规范管理,让学校合法、有序、科学地正常运作与不断发展。而制度文化的规范性还须通过高校管理者对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才能得以真正的体现。假如管理制度未能得到执行,那么它已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规范与执行,才能真正体现制度文化的意义。笔者认为制度文化的规范与执行性是有别与另外两种文化的重要特征。
3.多层次性。在高校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无论是组织机构的设立与撤销,还是制度规范的制订与修订,都有其演变的规律可循,而制度文化的多层次性则体现在其中。建校初期,学校的组织机构相对简单,在不同的阶段,纵向以筹委会、党委等为学校的主导架构,下设一到两级行政机构;横向以行政为主,尚未有正式的教学机构,仅有专业设置。制度规范也相应制订,多以学校层面为主。进入80年代后,学校管理架构逐步完善,分工更加细化,经上级批准,先后成立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委、学院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等多个党政职能部门,在专业设置的基础上成立4个教学机构,形成了一个行政、教学、科研管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架构体系。可见,高校制度文化呈现多层次特征,并在高校的管理领域中时刻发挥着其影响与作用。
4.隐蔽性。谈到大学文化建设,学者们多数从大学的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而高校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同样注重环境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可以通过改造校园环境而得以实现。学校只要投入一定的经费,对建筑物、校道、公共绿地、图书馆等构成校园环境的景物进行人文设计与改造,即能在短时间内向师生展现校园人文风格,从而实现环境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功能。精神文化更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校训、校徽、校歌、校旗、大学精神等能够标识学校特征的图标、文字、物品均能够直观地向外界展示学校的面貌、文化与特色。唯有制度文化介于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隐藏于学校内部管理当中,通过长期的制度变迁与调整才能够显现其内涵与影响,不易被关注与重视,具有隐蔽性特征。
综上所述,高校制度文化随着学校发展而传承下来影响至今,它存在于管理制度又作用于管理制度,并与环境文化、精神文化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具有历史时代性、规范与执行性、多层次性与隐蔽性,是大学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笔者认为,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应当进一步了解与熟悉制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才能更好地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促进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同步发展,从而使高校的文化建设更加完善与有效。
参考文献:
[1]李延保.沟通:大学管理中的文化视角[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2]张铭钟,张振中.和谐理念视阈下的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理论导刊,2008,(4):52-55.
论文关键词:政府知识管理 组织文化 以人为本 知识共享
论文摘要:政府知识管理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而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以及 实施效果必然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功实施知识管理所应具备的组织文化,提出了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应具备的五个核心特征,为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同时实施政府知识管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服务水平,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基础。在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经济中,政府能否在知识管理的实践中获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其组织文化及其与政府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程度。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帮助政府取得竞争优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地发展自己。政府知识管理下组织文化应有哪些新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时代变化 的组织文化?它又具有怎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一、 相关理论
1.政府知识管理
政府知识管理是指政府在日益加剧的非连续性、高度不确定性和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环境下,为适应新的管理和职能变化的变化需要,在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知识网络系统,畅通无阻地进行知识收集、组织、运用,不断地创新知识,并将新知识高效地应用于政府在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最终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2.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 、观念、风格 、心理 和习惯的总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政府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问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决定政府 知识 管理成 功与否 的重要 因素。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需要组织有尊重知识 的文化 ,高度认识学习的价值,并且重视经验 、专业技术和创新。组织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知识共享和交流而达到交互信任,每个员工都通过学习为组织的知识库做贡献,都有义务推进组织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享受传播 、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得到的快乐 。组织要发挥知识的作用,就必须培育适合其要求的新型组织文化 。实施政府知识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求组织培养一种文化,包括相互信任,开放式交流,学 习、共享与开发知识管理的过程。
二、适应政府知识管理所应有的组织文化
1.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以人文本是组织文化主旨和主旋律。必须认识到人是组织资源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 和最具能动性 的部分,是组织一切力量和创造力的源泉。政府实施知识管理要突出高层管理者和公务人员的能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工具、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人为本 、以管理为本实现综合效益。人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虽然现代社会中对于政府来讲已经拥有许多知识的载体,但人作为知识最重要的载体的地位 依然 无法动摇——人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各种显性知识,而且是隐性知识的唯一载体,后者决定了人在知识管理过程 中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人文本的组织文化。
2.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
政府知识管理强调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强调合作与共享。共享和合作的文化能够使政府突破有限的活动范围,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甚至是多赢。只有拥有共享文化的政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人民的认可。提升政府的公信力。组织成员知识 的分享可创造乘数的效果。如果政府能够建立起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实际上也在鼓励员工学习、分享他人 的知识。成功的政府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政府文化的建设,以转移员工 的心智模式 ,培养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文化 ,将知识交流与共享融合在整个政府流程中。
在学习期间,我曾对辽宁省人事厅关于知识共享的情况进行过调查 。调查 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工作人员认为知识共享对其个人知识的增长和组织知识 的充实以及工作效率 的提高 ,有很大影响。辽宁省人事厅为使工作人员进一步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对专业知识 的掌握能力 ,各单位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有经验 的老 同志等,对公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定期选派优秀年轻人员到相关部门从基层做起,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并能与有经验的老同志共 同工作,向其请教、学习。在政府中引入知识管理是大势所趋。而知识共享是确保知识管理得 以顺利进行的一个核心环节和关键因素。有了知识共享作为保障,政府知识管理会 向着更高的 目标迈进 。
3.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在知识经济下,没有高度信任的文化,没有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 ,政府便不能成为真正为服务型政府。能否建立一种信任和合作的文化,是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的关键。如果政府内的成员相互信任,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才能毫无保留地交换意见,消除偏见,则比较容易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相反 ,如果太过强调 内部竞争 ,则会混淆了激励和竞争 ,造成负面的影响。在一个相互任与合作的组织文化中,员工能够与其他部门的人 自由交流,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 。在这种相互信任的气氛中,知识能 自由地分享和流动,员工和组织将因此受益无穷。知识的分享来源与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如果人们把知识视为一种私有的资源和财富,人们认为只有占有了知识,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才能获取和保持 自己的利益 。尤其在政府部门,人们把知识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担心一旦自己的知识被分享,相应的优势地位就会随之丧失,自身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正是基于这样不信任互相猜疑的观念,知识共享很难实现。因此,要建立一种高度信任的组织文化。以辽宁省人事厅为例,为调动公务人员积极性,增强彼此信任感和组织的团队意识,强化其对组织的认同感 ,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尤其在文体活动时,要求各部门必须有集体性节目等;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净化了工作风气,提高了员工的信任度。
4.创新的组织文化
创新是一个组织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人类的知识总量正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 ,知识的老化速度也非常快 。知识频繁地更新换代,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巨大 的压力,如果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和知识 的更新,那么政府将会很快会落伍和淘汰,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强调创新的政府鼓励公务人员学习新知识、敢于尝试新事物、鼓励新知识的应用,这必然会推动政府追求知识的深入度、新颖性,从而提高政府的生命与活力。强调创新的政府机关重视公务人员的培训和发展 。知识 的普及性、多元性也随之提高,而它们又是知识深入度和知识创造力的基础。实施政府知识管理,要理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竞争规则,要萌发出一种创新的冲动。
通过对辽宁省教育厅的调研,我发现辽宁省教育厅 以其为员工提供创新的环境而著称 ,视创新为其成长的方式,视创新成果为生命 。组织 文化突 出表现为鼓励创新 的精神。提倡员工勇于革新,公务人员发明新事物时,不会受到上级领导的任何干预。同时,允许有失败,鼓励员工坚持到底。教育厅宗旨中明确提出:决不可扼杀任何有关新事物的设想。因此在教育厅上下养成 了以 自主、创新、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创新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三、结论
政府实施知识管理与政府内部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内在的联系,两者的互动协同关系十分明显 。知识管理的演化实践过程丰富充实了组织文化的内容,对组织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而组织文化又促进了政府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成功实施了政府知识管理又将促进组织文化的再建设,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 环过程。组织文化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积极培养、塑造适合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政府管理者只有重视组织文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广宇.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雷玲.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之关系探讨[J].理论探讨.
关键词:文化产品 产品特征 产品范围 产品价值
引言
根据文字学考证,“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形状类似四条线相交,故“文”的原始意义有“交错”之义,指经纬天地自然本身是相互交错的。“化”是回首从人之意(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易·贲卦·彖辞》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中国古人有关文化的最早论述。其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就能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汤一介,2005)。儒学思想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后,逐渐形成了“重义轻利”的文化观。义者,礼法也,即精神;利者,经济也,即物质(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
英国杰出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书中提出“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泰勒的定义似乎更强调精神文化,而不包括物质文化。美国戴维·波普认为文化应由三个主要元素构成:符号、意义和价值观—是人们辨别好坏、正误的标准;规范准则—决定了人们如何思维、感觉和行动;物质文化—实际的和人造的物体。按照现代观点,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制度习俗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和精神文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本身)。狭义文化专指精神文化(张从益,张苹英等,2004)。
文化产品的产生可能早于文字的产生。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罐中已经有了艺术创作。但这时的创作更可能是作为原始人类的共同财富,而非为个别人所专有。随着文化产品类型与单一类型产品量的丰富,更由于私有制的发育,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与精细化,马克思所追求的商品的条件渐渐得以满足。文化产品因商品化而失去了公共财产的性质,成为贵族和上层社会消遣的专有物。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有一批专门从事文化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人,他们要么本身就是贵族,如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要么隶属于或依附于贵族。由于门阀世族的森严等级,文化产品是直接为上层创作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平民就无缘接触文化产品,事实上,平民世界的文化生产也不曾间断过,但他们的生产在当时因其地位而不足以主导文化生产的航向。
自隋唐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其中,两个突出的人物一直为后人所乐道。其一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白诗的特点是通俗易懂,传说白居易每写成一首诗,总要念给不识字的农妇听,然后反复修改,直到她们听懂为止。可见,其诗歌创作是直接面向大众的。其二是唐代中兴之主李隆基,关于其政治是非此处不加评论,单讲其与文化产品的渊源。李隆基被尊为梨园鼻祖,他不仅养了一群戏剧演员,而且自己也在高兴时粉墨登场。由于皇帝陛下对戏剧的喜爱,直接推动了当时戏剧的发展,使戏剧深入到平民阶层。自唐以后,文化生产者及其受众(按照现代经济学术语,即消费者)逐步走向多元化。
元代杂剧,明、清小说和戏曲的创作者与观众以平民居多。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解放前的一些老照片和文学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茶馆中的各种表演者,观众大都是平民,至于达官贵人,他们或者可以采用包场,或者采用包厢的方法来显示与草根阶层的不同。
以上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历史回顾,至少述及了四种文化产品,即文物(陶罐)、书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和戏曲(包括各种戏剧、小曲)。它们都可以归入艺术。事实上,早期的文化产品主要就是艺术。在国外也大抵如此。在世界近代历史中,由于机器发明和文化的渐次普及,文化产品遂得以产业化。
文化产品特征
(一)文化产品的定义
现代意义的文化产品是属于文化产业的。与文化产品不同,文化产业的孕育和产生至今不超过200年。在对文化产品的历史回溯中,一再关注的是文化产品是否接民,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一旦实现了这个条件,那么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便近在咫尺。
可以为文化产品给出一个定义。文化产品(Cultural Products)是指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并且主要用于交换的物品或服务。为了使文化产品能包括属于自然创造而非人造的一部分,我们使用了外延更广的“物品”。从外延上看,物品>产品>商品。在西方经济学(与经济学对应)意义上,产品就是能够买卖的物品,而不管得到该产品的过程是否凝结了劳动。这个概念也许令人感到陌生。原因不难理解,不管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经济学,都未将文化产品纳入研究范围,尽管在某些文化产品的边缘,也曾侵入该领域。所以,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属于一个崭新的领域。那么,如何识别文化产品?
(二)文化产品的特征
比较典型的文化产品一般不需要使用许多设备(Heinz Steinert,1998)。比如,青少年拿起一支笔就可以写诗或小说。对于属于内容(Content)、符号(Symbol)或文本(Text)制作的文化产品,这都是真实的。至于在文化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旅游业,就更是如此了,但稍有不同的是,旅游业通常需要在建筑方面有较多的投资。
摘 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在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都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
关键词:汉绣;汉绣纹样;吉祥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45-02
刺绣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四大名绣还是其他地方性绣种,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轨迹。汉绣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兴盛、流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武汉、洪湖和荆沙为中心并覆盖了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的刺绣体系。
民间绣品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传统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述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的化为图案,并运用丰富多彩的刺绣针法,表现为精美的刺绣纹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
1 汉绣纹样的内容形式
1.1 花草禽兽类
汉绣承袭楚风,在图样上多喜龙凤鸟兽、花草或两者结合。龙、凤、花草是楚文化中历史悠久,富有特殊感情价值的纹样。我们从出土众多的楚国丝织品中可以窥见一二,除了龙凤、花草以外,还喜欢表现虎、鹿、蛇等其他动物,这些丝织品无不体现着荆楚大地人们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岁月的流逝,由这些动物、植物崇拜衍生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全”、“四季富贵”等吉祥观念,连同那些楚文化遗产在汉绣纹样中仍然鲜活的存在着。
1.2 金线人物类
汉绣中人物绣一般表现宗教人物较多。用汉绣手法来表现宗教中的人物,更显得含蓄、宁静、富贵。汉绣的金线人物类刺绣也是它的一大纹样特色,用金线刺绣人物在很多绣种中都有。但汉绣的金线人物纹样运用在汉绣中时其构图、色彩搭配都和其他绣种迥异,极大的保持了汉绣来自民间的纯朴气质,又不失楚文化的飘逸、汉绣的富贵等艺术特色。
2 汉绣纹样的艺术特色
汉绣纹样从内容上讲是承袭楚地对被赋予一定特殊意义的龙凤、花草纹样的崇拜,而从其纹样的艺术特色上来说,它的艺术特色和内容紧密相关。
2.1 汉绣纹样的造型
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楚文化的艺术遗存中看到:楚文化喜爱的纹样造型无不是清秀、韵致俊逸、线条蜿蜒流畅的。而承楚文化脉络而下汉绣龙凤、花草纹样造型同样是这样的特色。
2.2 汉绣纹样的色彩
汉绣以红、黄、绿、白、黑五色中的“上五色”亦即五色中最鲜艳的色调为主,色彩极其丰富、富丽。它的色彩的主要特点是浓墨重彩、对比强烈、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它多用深色做底色,衬托画面主要图案,讲究实绣,使作品完全不褪色,完全靠一针针把它拼起来。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使汉绣成为雅俗共赏的绣种。
2.3 汉绣纹样的构图
汉绣喜爱特殊的构图形式。传统的汉绣,色彩、画工和构图都极讲究,绣品充分运用圆格、条纹组合的芦席片、万字锦、冰竹梅、竹龙锦等图案,再结合抽象的条纹、圆格图案来构图,以表现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形,描绘大胆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从而使绣品呈现饱满匀称、敦厚古朴、浓重热闹的强烈效果。处处体现着汉绣艺术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之美。
3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
3.1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是楚文化在民间的基因传承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量汉绣纹样艺术遗产无不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显示出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从中可以窥见汉绣纹样传承着这些艺术特色。这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间的基因传承:①楚地人们火辣、大气、浪漫、热烈的性格是其艺术特色得以继承的内因;②楚艺术自身的美和气质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是其艺术特色传承的外因和动力。这样的基因传承,是很难动摇和改变的。
3.2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成因是民间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间的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依赖自然环境,以农耕、繁衍为中心,对神奇的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在生活中借现实中的自然物寄予美好的愿望等,在民间艺术中沉淀,形成祈福、吉祥文化。从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更体现了汉民族楚地人民生活中对丰衣足食、驱邪降幅的美好企盼。
3.3 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对纹饰的影响
汉绣绣品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民间灯会庙会产品四大类,这些类别需求对刺绣纹样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汉绣的日用品过去绣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富绅官宦人等,尤其是封建王朝,文武百官春夏秋冬的官服上,都要绣出与官阶相应的花鸟鱼虫图案来,在他们的家里,也免不了有绣品挂饰,是绣品的主要消费者。汉绣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生存环境,发展出了以花鸟鱼虫等图样为主的纹样内容和艳丽、富贵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
汉绣工艺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我对一些重要的汉绣艺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他们对汉绣的理解和表达,他们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对汉绣默默坚守的老艺人,有后现代社会催生的对汉绣创造、革新的汉绣艺术家,有发展汉绣产业的实业家,也有靠家人言传身教的后起之秀。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为汉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是值得我们记载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连海.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Han Embroidery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Zong Wen
美国NBA职业篮球 发展 文化特征
1NBA篮球的物质文化特征
1.1 NBA的主场文化显示出它的激情和开放
NBA已经走过近60年的历史,通过近60年的历练,主场文化与联赛质量同步发展,尽管NBA主场现场观众多达2万余人,但是长期养成的传统使主场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比赛看台也是展示球迷个性的舞台:如把自己打扮成自己喜欢球员的模样,设计出很具有个性的标语牌。此外,NBA看台更是一个优良的社交场所,吸引着政治、文化、经济名人参与其中,很多商业合同也是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产生出来的。NBA的球迷文化和视听这些都已经成为NBA主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建设能更好的服务球队和球迷,也更能展示出了NBA的激情和开放。
1.2高薪制度与NBA的文化价值取向
篮球运动所体现的商业价值,也自然是篮球运动的文化表现。篮球运动的商业性是与篮球职业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篮球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使其具备的商业价值并未因此而消失。篮球运动自身早已消除了地域、民族、性别的隔阂,它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竞争――同场直接对抗、没有平局的结果。美国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以经济为主导的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篮球运动员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中。NBA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娱乐公司”,因为NBA作为体育,比政治、宗教文化等更具有世界性,它在满足全球观众精神娱乐享受的同时,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而NBA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实行了高薪制,但是为了避免财大气粗的球队用高薪垄断明星球员,NBA规定了每支球队的工资总额限制。这一制度保证了最好的明星平均分布在各个球队,使各队实力十分接近。在金钱的鼓励下,NBA的球员的能力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球员也会努力争取,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现在,NBA已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职业篮球比赛,为球员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提供了新的途径。NBA的高薪制充分的体现了美国金钱至上的价值文化取向。
1.3NBA场馆建设彰显都市文化
美国地域极为辽阔,在主场选取地上有很大的自由度。但是对于主场的选取必须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其中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球迷数量多寡起了最大的决定权。还有,最主要的是,NBA对球队主场建设要求非常严格,联盟规定主场建设要有完善的训练、比赛的设施保障,场馆座位必须满足当地球迷的需要,还要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经过60多年的发展,NBA在美国大城市有着重要的影响力,NBA的场馆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标志,如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还有洛杉矶的斯台普斯中心。在洛杉矶斯台普斯球馆已经和好莱坞并驾齐驱,到洛杉矶的人都会到斯台普斯球馆去看一下NBA的风采。芝加哥还在球馆门口竖起乔丹的雕塑,每年美国各地都有球迷去芝加哥欣赏乔丹的雕塑,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在,芝加哥球馆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同时也成为了芝加哥篮球运动的中心。在纽约,以前的麦迪逊花园广场只是个公园,经过几十年发展,麦迪逊花园广场已经成为纽约篮球的中心。现在,在广场四周建起了各项运动场地,纽约的体育活动也大都集中在这里,逐渐麦迪逊花园广场已经纽约的体育中心。NBA场馆的建设充分显示了NBA的战略眼光,更加彰显NBA发展的都市化。
2NBA篮球精神文化特征
美国人把篮球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注重个性展示,稍有机会即表现自己的的球技,相对而言,比赛的过程则放在其次。
2.1 球员的个人英雄主义
球员表现突出个体,各市场主体都以各自的利益目标最大化为行动指南,NBA也在尽力营造一个让球员和球迷自我表现的场所。美国人把篮球场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注重个性的展示,稍有机会即表现自己的高超球技,其次才是比赛,对比赛充满了自信。篮球是讲究的团体意识,但对个体球员来说,你还要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你还要能够把这种个性释放出来,在这种个性的张扬中,表现出一种震撼力,比如火爆扣篮;或者在球队危难之时给对手以致命打击,比如体现最后绝杀的关键球等等。在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背景下,必然产生出更快、更猛、更强、更具观赏性、个性张扬的篮球风格。
2.2 球员追求自身技术的超越
NBA著名球星乔丹,是美国篮球文化使然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的人物。在NBA里很少会有缺乏悬念的比赛,而是不到最后关头难见分晓。不同民族的球员竞技于同一个NBA赛场上,更现露出美国文化多元化特征。“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特点,在美国的篮球运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美国人在篮球运动中不断大胆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不是简单地继承和沿袭。在技术方面,不断会有新的技术出现,在不懈的创新中使自己的篮球技术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在战术上,同样不拘泥于某个模式,而是追求一种即兴的、随机变换的战术风格,往往更突出于某个个体的发挥。美国人这种“创新精神”的民族特质造就美国篮球每个运动员的创新和表演的欲望,同时也使美国的篮球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达到了别的国家无法企及的境地。
3NBA篮球制度文化特征
3.1选秀制度反映NBA篮球文化的公平性
NBA己拥有了一套适应联赛市场的完整、成熟、高效的规章制度。从选秀、转会、限薪、训练、竟赛、赛事推广、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的制度来看,一环扣一环,犹如一件件机器零部件,在各自的部位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以保证NBA联盟这部大机器正常的运转。NBA选秀制度是各队进行新队员补充的唯一途径,是NBA联盟这部大机器的发动机,也是NBA联盟运行的起点,同时,还是保障NBA人力资源新阵代谢畅通和实力平衡的调和剂。为了保证NBA联盟长时间地独享充足、高质的后备人才和平衡各队实力,NBA的选秀制度自建立的那天起,就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到目前其选秀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3.2 NBA不断改变规则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
为了保证比赛的悬念和激烈的对抗这一目的,NBA联盟制定了专门的制度,使这些制度表现出球队实力制衡的功能,通过这些制度制衡球队间的实力平衡,保证了联赛质量,保证了比赛的吸引力,比如:24秒、区域联防、防守和进攻3秒和设置合理冲撞区,等等。
现在的NBA球员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个人技术也更加全面,突破上篮和扣篮都成为球员最喜欢的得分方式,这也更增加了比赛的精彩。联盟为了比赛更加精彩鼓励个人进攻,并设立了进攻和防守3秒,这样篮下就有更多的空间,球员也有了更多的篮下的得分空间,可以展现出更多了精彩时刻,增加了比赛的精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