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5 14:59: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产业链研究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 教学模式 支柱产业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H1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71-02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及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是当前高职教育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要求。杭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服务外包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之都等称号于一体的城市,拥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等物联网基础产业基地等,物联网产业已形成为区域经济中支柱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更需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去适应其发展需求,例如办学理念、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其中通过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是途径之一。
一、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及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杭州市是国内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研究的先行地区之一,处于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在产业基础、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网络资源等方面已形成一定领先优势,特点是企业起步早,产业发展基础好,当前物联网产业已发展为地方支柱产业。
1.1 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物联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40家,拥有物联网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20余家。如大华股份、银江股份、三维通信、聚光科技、汉鼎股份等上市重点企业也都保持了快较的增长速度。
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应用也从交通、环保、安防、医疗等领域向传统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力太科技公司合作,对车间进行物联网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也在日趋加大,浙大网新、维尔科技、聚光科技等企业的3个项目分别获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资助。
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异军突起。它们在仓储物流、城市管网监测、智慧校园管理、工程车监管、工厂物联网、智能停车、芯片研发等多个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市场,对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2 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物联网技术涉及范围很大,形成庞大的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方面主要是两方面,其一是涉及物联网技术的各类企业,物联网产业发展壮大必须储备物联网专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二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当年温总理提出物联网概念后,无锡以国内的感知中心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龙头。目前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省份都把物联网作为自己的产业支柱之一,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可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必然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杭州市政府同样对物联网技术发展给予极大的扶持和政策支撑,如杭州滨江高新产业区以软件产业和芯片制造业为核心。
若从技术层面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感知控制环节需要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当物的信息被感知到,就要求进行数据的传输,需要掌握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技术人员;数据处理环节需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涉及到系统分析,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故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和通讯人才;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
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由于物联网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复杂的工程技术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应用各种教学模式以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和利于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
2.1 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调整培养方案
了解社会发展背景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特别是对地方支柱产业的深入调研,把握社会、经济及学生发展三者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坚持专业调研,关注地方支柱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是杭州经济发展重点,物联网专业也属紧缺人才。
依托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专业团队积极探索,明确专业设置调整其培养方案,以利于进行课程体系的建立,使其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特点围绕学生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兼顾知识面拓展、专业延伸和学生后继发展,构建物联网专业培养方案。根据现状确立培养方向,明确核心课程、实践平台和专业模块,三年的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实施“双循环提升式”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2 深度校企合作加强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
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支撑。专业建设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物联网专业就是培养既懂得物联网知识又拥有物联网相应技术的综合人才,物联网专业建设应当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专业交叉调整,因为这种方式既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产业资源来实施物联网专业的建设, 同时也可以边发展专业, 边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导向,不断更新专业内涵。
密切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将强化物联网专业建设。构建特色实训基地是高职办学方向之一,学院的基础实践教学部分采用了无锡江南大学“无线龙”开发实验箱。比较突出的是与利尔达科技集团共同研发的智能家居实训室,它既有实际项目可展示,同时含有多媒体传感节点、温度传感器节点、RFID节点以及多种传感器节点,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又培养动手能力。另有智能车库、物联网通信等实训室建设。利尔达科技集团等多个企业的工程师,参与专业建设活动,提供企业岗位需求,与学院教师共同开发课程,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共同开发的教材强调“职业”又突出“能力”,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提升。
作为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成员与不同行业的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来弥补学校没有相应领域实训条件的不足。
2.3 利用各种教学模式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高职物联网专业培养具有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能从事物联网技术及物联网系统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但由于物联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领域,因此在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
根据物联网产业特征,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感知设备或芯片设计、IT网络管理和应用、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等岗位。高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可以根据岗位目标定位,选择方向性培养。学院培养目标主要以感知层为主,涉及感知终端的设计和应用,包括各种传感器应用,以及芯片的应用技术,如射频标签以及嵌入式芯片开发应用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模数电知识、传感器、无射频线及嵌入式开发等内容。
目前专业采用以典型物联网应用为载体的“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模式为主,如《嵌入式系统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及《无射频线技术应用》等核心课程,密切杭州物联网发展趋势,收集地方企业典型车联网技术、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解细化工作,形成与课程相匹配的工作任务或大小项目,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同时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开展。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采用“多次交替”通过两次及以上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次实习内容及要求均不同,即“双循环提升式”,是逐步提高的过程,更有利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更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进一步依托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所走产学研道路,积极争取各类课题,加入各类学会及行业协会并参加活动,承担研究任务;对教研课题进行专题研讨,培育高职研究氛围;脱产进入企业锻炼,参加各类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保证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三、结语
基于物联网专业固有的庞大知识体系造就了其产业覆盖面广,且专业方向多元化的特点。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物联网专业,但专业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到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方向,以深化校企合作来实现与产业发展同步, 并不断加深专业的实用性,延续性。当前物联网学科的课程未形成完善体系,师资力量缺乏,实验室建设标准等相关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规范。高职院校应面对现状积极利用其优势和特点,及时跟踪物联网可能发展的就业空间,找准物联网行业企业动向,更多地从物联网基础模块方向着手,改革教学模式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以应用型、维护型, 具备二次辅助开发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更符合高职办学宗旨。
参考文献
[1] 戴勇.办好高职紧缺专业服务地方支柱产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5(8) .
[2] 谢华.高职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 (6).
关键词:房地产 国民经济 协调发展
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GDP的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一直位居世界前茅,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既能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也可以加大企业的生产需求,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提升社会整体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需求,本文就对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及相互协调发展做一下研究。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概况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爆发后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空前的巨大的危机,寻其根源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房地产破裂所导致的,经济链条的连锁反应就造成了这场世界震惊的经济危机,各个环节的共同反应最终导致了这场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是如果没有房地产破裂的这个导火索这场经济危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为了不让此种情况在我国发生,对于房地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的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房地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在当今社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不断再生和人力资本得到不断提升的一个最基本的物质方面的保障。住房的发展也就是房地产业的发展所牵扯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其产业的跨度非常大,所参与的经济活动也涉及各个方面,以此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他各个行业也都依靠着房地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首先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型产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房地产,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其他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其次由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周期比较长,其他行业对他的发展的依赖性也就比较强了。
二、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GDP增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对住房制度进行改革,退出了一系列的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新措施,其中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推出就促使房地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轨道,造成现在房价那么高而且一直处于只增不减的增长态势,是因为房价对于GDP的增长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就地方而言,房地产业的收入是GDP增长与否的关键因素,GDP高了,地方的财政税收也就随之而来的增长上去了。
(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帮助
由于以往福利分房制度的实行,居民在购房的消费所占的比重很低,房地产业的消费得不到刺激,房地产业发展缓慢,人们在住房的选择上也受到了限制,所以使得消费结构不合理;政策调整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住房进行购买,促使消费的结构合理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就业需求
房地产业的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作为房地产业基础的建筑业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给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且,由于其具有带动性强,较长的产业链和较大的关联度等特点,房地产业的发展必定会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房地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为与之关联的行业很多,受房地产行业带动的各行业范围也很广,包括通讯、服务、金融、建筑等各个行业;而后还与木材、机电、水泥以及一些重金属工业相联系,特别是那些与房地产业有直接联系的原料供给行业,更是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发展而求得生存。
三、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随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人们收入却没有与之相同幅度的进行增长,所以造成了大部分的居民对住房的购买力达不到,而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也引发了消费品的过剩而造成通货膨胀。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的内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是制约也有可能是推动,或者两种可能性同时存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发展既要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也会受到它的推动,这些作用都是相互的,房地产的投资优化了经济结构,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出现投资过度的话同样也会引起经济泡沫化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的房价增长速度过快
任何企业都是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房地产业也不例外,房价的上涨就会刺激房地产行业加大投资,房价继续上涨,房地产行业又会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循环下去,房价还会一直不断的涨下去,但这必须都在老百姓的接受范围之内,这样的循环才会有正的结果,如果房价已经到了人们无法接受的最高值时,房地产商的投资力度也会减小,防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二)房地产行业波动对银行信贷业存在的威胁
房地产业的发展刺激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这就使银行信贷业投资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了,房地产业发展过快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这就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房价,减小银行的风险。
五、结束语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GDP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稳定,扩大就业需求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的寻求办法解决,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关系探析[J].市场观察,2010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多元化;地方产业发展;事业收入;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1-0035-06
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高素质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等技术型人才。如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课题。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一项内容――探索办学经费多元化,对保证学校经费稳定和充裕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突破口――事业收入余额
根据教育经费统计口径,我国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和其他经费收入五大项。其中,“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经财政部门核准留用的资金,以及经财政专户核拨回的资金,包括教学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对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收入”账户记录了学校通过学历、非学历教育和承担科研所取得的收入。在教育经费统计中,还单独列出了“学杂费”,即学校提供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收入。如果将“事业收入”减去“学杂费”,得到的余额(下文称为“事业收入余额”),可以用于反映学校为社会提供各类教学培训、科研合作而获得的收入。
二、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的形成机制及成效
“事业收入余额”来源于对学校教学、培训、科研合作、技术指导等服务有需求的各类社会主体,包括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团体。“事业收入余额”资源基础是学校现有的师资队伍,形成机制及成效取决于学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战略举措及其实施过程。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就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过程的人才需求、行业企业的技术开发需求、当地社区对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需求、当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需求、企业职工和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需求等,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服务战略。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有多种途径,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和咨询服务[1]。广义来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为,结合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进行学历教育和以培训、技能鉴定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与企业合作从事技术开发、专利发明以及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从事社区教育、文化传播、科普活动等[2]。
经过多年改革与探索,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项目编制、培养手段创新等方面与当地企业需求结合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都开始以市场需求为改革导向[3],在办学理念和办学能力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尤其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各类社会培训和技术开发合作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和经验。如,烟台职业学院在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领域形成的“一体两翼”模式[4],云南省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对教师的培训、员工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典型经验[5]。
三、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关联度分析
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改革的方向。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其他社会服务活动,都要与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相协调。地方产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改革的外部机遇,是高职院校各类教学、科研合作服务的需求源。高职院校改革,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这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制定科学有效的社会服务战略,以确保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有效实现,还有利于整个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因此,研究“事业收入余额”和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和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选择合适的地方产业发展指标后,研究哪些产业发展水平与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关联度最大,意味着这些产业在过去对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有显著的影响和贡献。哪些产业发展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趋势关联度较小,意味着那些产业在过去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需求没有明显影响。找出了有显著影响的产业,高职院校能明确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有效的服务方向;找出了没有显著影响的产业,高职院校或者可以避免盲目投资,或者可以找出未来开辟新市场的机遇。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构建反映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的模型,选择房地产等29个代表性行业,以反映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在行业发展指标方面,选择行业从业人数,从业人数在理论上多表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规模大,意味着高职院校在提供教学培训方面的机会也越多。对于少数行业,无法获得从业人数,则选择企业单位数作为指标。对于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数和单位数都无法获得,则选择“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作为行业发展指标。29个行业所对应指标。见表1。
表1 行业及相应指标对应表
行业 指标
房地产开发企业平均从业人数 X1
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 X2
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 X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X4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单位数 X5
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 X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单位数 X7
大中型工业企业单位数 X8
总承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 X9
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 X10
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从业人数 X11
勘察设计机构年底职工人数 X12
建设工程监理企业从业人数 X13
铁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4
公路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5
城市公共交通业就业人员数 X16
水上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7
航空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8
管道运输业就业人员数 X19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 X20
邮政业就业人员数 X21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就业人员数 X22
批发业年末从业人数 X23
零售业年末从业人数 X24
连锁零售企业年末从业人数 X25
住宿业企业从业人数 X26
餐饮业企业从业人数 X27
连锁餐饮企业年末从业人数 X28
注册护士数 X29
本文选择除以外其他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2006~2012年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灰色关联方法
基于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在2005~2011年的数据结构,为找出“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水平关系,最合适的模型是“灰色关联模型”。该模型在产业关联研究方面应用较多,但对我国教育行业,特别是高职教育与产业关联方面的研究应用极少。
邓聚龙在1982年提出并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是以信息不完整的小样本、信息不确定性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关于系统的关联分析、模型构建等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进行描述,以达到了解系统的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灰色系统理论的一项重要应用。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灰色系统内样本序列为依据,刻画系统内诸因素间的关系并找出影响目标值的主要因素。关联度是用来描述两个系统之间因素变化的态势。两个因素变化趋势越接近则表明两者关联度越高,通过对因素间发展趋势相似与相异程度的研究,考量因素间关联程度。本文将构建“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29个产业发展水平的灰色系统。以“事业收入余额”作为目标值,研究地方不同产业与高职院校该项收入来源的关系。关联系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1)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评价数据。设m个数据序列形成如下矩阵:
其中n为指标的个数,m为城市个数。Xi=(xi(1),xi(2),…,xi(n))',i=1,2,…,m。
(2)建立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本文中参考数列X0=(x0(1),x0(2),…,x0(n))就是当地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比较数列就是当地各类产业指标值。
(3)对指标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无量纲化后的数据序列形成如下矩阵:
(4)求解参考序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对于一个参考数列x0,各比较数列Xi'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R0i。首先,确定二级最小差m=|x0'(k)-xi'(k)|和二级最大差M=|x0'(k)-xi'(k)|。然后,比较数列xi曲线上点与参考数列x0曲线上对应点的绝对差额:i(k)=|x0'(k)-xi'(k)|(k=1,…,n,i=1,…,m) 。再计算关联系数R0i:R(x0'(k)-xi'(k))=(k=1,…,n)。式中ξ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
(5)计算关联度。不同时刻的关联系数为了解系统的零散信息,为方便整体比较,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将各关联系数集中。关联程度公式为:R(x0,xi)=
(6)将所求解的关联度大小排序。将m个子比较序列同一母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排列而得关联序,记为{X},它反映了对于参考序列来说各比较序列的“优劣”关系。若R0i>R0j,则称{Xi}对于同一母序列{X0}优于{Xj},也就是第i产业发展水平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关联度大于第j产业发展水平与“事业收入余额”的关联度。
(三)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联度特征
表2显示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5~2011年高等职业“事业收入余额”与当地29个行业发展指标的关联度。
1.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表现出地方差异性――协同效应不同
根据灰色关联度得分,表1用粗体并加星号显示了与当地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关联度最高的3个产业(如果出现并列第三,则会有超过3个以上产业被标注),不同地区涉及不同产业。如北京与“事业收入余额”关联度最高的前几个产业分别是外贸行业、劳务分包建筑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和批发业发展水平。天津分别是外贸行业、勘察设计、住宿业和卫生护理业。究其原因,一方面,不同地方高职院校整体的社会服务优势有差异,收入来源于不同产业正体现出高职院校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差异。如江苏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全省批发业、私营工业企业、外贸行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协同效果最好,而上海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与当地劳务分包建筑业、外贸行业、勘察设计行业、航空运输业、批发业和餐饮业的协同效果最好。另一方面,不同地方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与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产业表现出差异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在服务过程中得到提升的,当地某些产业发展迅速,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工培训、企业技术研发协作等方面会有很大需求,近而刺激了当地高职院校对这些行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合作效果更明显,高职院校的收入也会更高。
2.不同地区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尽管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在不同省份是不完全相同的,但也有个别产业在多个省份都属于关联度高的产业。表2标注了与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前3名产业(如果有多个产业并列第三,就会标注超过3个产业),在这个高关联度榜单上,“外贸行业”进入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广东等15个地区的榜单。同样,高关联度榜单中,“零售业”进入10个省份榜单,“私营工业企业”和“卫生护理业”进入8个省份榜单,“劳务分包建筑业”和“餐饮业”进入7个省份榜单,“建设工程监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批发业”和“住宿业”进入6个省份榜单,“规模以上工业”“城市公共交通业”“大中型工业”和“航空运输业”进入5个省份榜单。这说明,与当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发展高度关联的产业,在部分省份是相同的,即有些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对高职院校的服务需求在若干个省份表现出相似性。这表明,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产业在不同省份有一致性。究其原因,是在相关几个省份中,该产业发展过程对高职教育的依赖度正好与当地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相契合,且契合程度相似。如,高职教育在为“城市公共交通业”提供各类服务的能力和效果方面,在吉林等5个省份都很优异。
3.与“事业收入余额”高度关联的产业对高职教育的协同程度有差异性
进一步研究高度关联产业一致性现象发现,特定产业在不同省份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程度也是有差异的。以“住宿业”为例,在天津、山西、内蒙古、海南、云南和陕西都在高关联度榜单上,与天津的关联度得分为0.97,而与山西的关联度得分为0.81。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关联度的时候,是每个省份单独计算,不是将全国30个样本省份29个样本产业同时一次性计算,因此,对于关联度得分,仅在单独一个省份内部比较才有意义,不同省份比较没有意义。但上述得分的差异表明,高职院校在服务当地产业方面的效率是不同的。尽管在天津等6个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住宿业的需求契合地相对最优,但相比天津,山西还有很大改进空间。究其原因,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及其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整体效果在不同省份是有差异的,尽管都能找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也能看到产业一致性现象,但受整体水平的影响,在部分省份,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的整体水平存在省份间的差异性
如表2所示,天津、江西、青海和新疆等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普遍很高,大部分在0.9以上,而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和重庆等地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普遍偏低,大部分低于0.7。这并不表示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是反映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当地产业发展契合度方面的整体差异。究其原因,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效果明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相对滞后,以至于高职院校“事业收入余额”变化与当地产业发展变化整体关联度相比其他省份偏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提升高职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水平
高职院校通过为地方企业和其他社会主体提供教学培训、科研合作等项目获得收入,是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表1从两方面显示出高职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存在不足:一是就每个省份而言,能找出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就能找出关联度很低的产业。后者意味着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水平没有满足相关产业发展的需要,没有抓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二是就全国30个样本省份而言,部分经济发达省份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的变化与当地产业发展变化整体关联度偏低,说明在这些省份中,现有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整体效果不显著。尽管这些省份高职教育本身实现了迅速发展,但“事业收入余额”并没有像产业发展那样迅速增长,可以认为,高职教育在支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不理想,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没有充分抓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对此,高职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从战略角度确立目标,规划资源,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抓住当地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提供各项教学与科研服务来扩大经费来源。
(二)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表1显示出,高职院校在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支撑过程中,在某些行业表现优异,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的行业在某些省份表现出一致性。这意味着,目前这些省份的高职教育在为特定行业服务方面已经形成了良性互动效应,由此产生两点启示:一是对这些省份的高职院校而言,要将服务特定行业的优势与经验提炼成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将当前的优势保持为动态的能力,进而为“走出去”战略打基础;二是对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而言,要关注那些行业是否是本地区目前或是未来大力发展的行业,如果是,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育以做好事先准备。
(三)发挥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溢出效应
与当地产业发展协同效果非常好的高职教育机构,可以瞄准地理上临近省份,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服务,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远距离省份的相关产业企业提供教学、科研合作等服务,有优势和经验的高职教育机构,要打造品牌,积极开拓外地市场,发挥溢出效应。如,天津的高职教育在服务当地住宿业和卫生护理业方面契合度非常好,而相邻的北京和河北,高职教育在服务当地住宿业或卫生护理业方面的程度相对不理想,这并不意味北京和河北与上述两个产业领域相关的高职教育质量低,而是说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与当地住宿业、卫生护理业所需要的服务关联度低。因此,经验丰富的天津高职院校可以瞄准北京和河北的市场,开发出适当的服务项目,在扩大服务市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源。
(四)意识到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的动态性
摘要为了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原创性地设计了一套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框架。基于该研究框架,利用结构方程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的概念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及其相关作用关系: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和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的产出不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结构方程模型评价体系
一、问题提出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其附加值高、关联度大、市场化特征明显,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具有典型性、迫切性,也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的不断深化,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层面的竞争逐步上升到了产业链层面的竞争,日益表现出阵营式、集群式、链条式竞争的特点。产业链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分析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基础是建立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产业链的生命力做出预判,提供企业和政府部门做出科学、有效、及时的战略决策。因此,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是a业链竞争力研究的优先课题,同样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深刻理解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发展规律,近年来学术界从竞争力模式、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等不同角度展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竞争力理论。刘烈宏(2015)、贾伟(2009)等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直接研究主要基于影响因素角度和模式角度。刘昌年(2014)、张鸿(2014)、孙宏艳(2014)、陈皓(2012)、张小薇(2009)等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表述主要基于高新技术产业角度、区域电子信息产业角度以及对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某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研究等侧面角度。张鸿(2014)、董明媚(2013)、陈煜明(2014)、宋瑾(2012)等利用产业链租金衡量模型、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法相结合等方法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分析。现有的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完善。例如,产业租金法仅仅用产业租金来衡量产业链竞争力,衡量的综合效力不够;AHP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法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层次多,所调查的问卷数据结果太主观,说服力不足,而且问卷数量太少,总体代表性不强。
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竞争力?究竟应该如何衡量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本文基于对文献的梳理,结合目前典型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实践,拟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的构建进行系统研究。
二、理论分析
建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基础首先是要分析和总结出产业链竞争力的内涵、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对产业链一般理论研究较少,国外有关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也较少。国外基本都是从产业供应链竞争力理论、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等方面对产业链竞争力理论有所揭示或者涉及。如Mentzer(2001)认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是一种既包含竞争又存在合作的合作竞争关系,对企业间关系的有效管理可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在竞争上取得优势;Pekka(2004)指出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创新、专业化、企业间的协调关系、集群产生的正外部性以及产业集群所占据的市场份额。
国内对于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虽然较多,但是大都是与各种产业相结合的实践性研究,一般性理论研究较少,这也是现今国内关于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有关产业链竞争力内涵的研究如郭淼(2008)提出产业竞争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从国内产业之间的竞争来研究的,三是区域的产业之间的竞争来研究的;杨锐(2012)提出产业链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优化产业构成和产业活动组织模式的动态过程;陈煜明(2014)产业链竞争是一种旨在扩展产业链分工程度的高级竞争形式。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的产业链竞争力是指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基础,旨在提高产业链内部各主体分工效率和产业链整体效率的动态发展过程,这种过程可以提升产业链的相对优势。
国外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国内从直接角度研究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影响因素、发展模式等方面。如卢明华(2004)从产业链的角度论述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对于可以被看作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提高的因素,即产业及环节选择、技术选择、产业发展模式选择;贾伟(2009)从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段核心企业的角度论述了产业价值链的驱动因素,包括产业边界的模糊、产业链上下游的竞争态势等;市场结构方面的驱动因素,包括价格、质量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等;刘烈宏(2015)提出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强弱是由市场价值创造能力决定的,而市场价值创造能力则是由为产业用户带来的收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成本决定的。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包括产品吸引力、商业模式、沟通和学习、人才竞争力、市场价值和政府影响力等六个方面;刘烈宏(2015)提出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三种模式,即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电子信息平台产业链竞争力模式、电子信息联盟产业链竞争力模式。
在对以上有关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相关理论分析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是指在以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基础所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核心主体企业与其他配套企业在以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为目的所形成的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链模式中,通过优化产业链内部各主体之间及其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所形成的动态竞争能力。
三、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产业链竞争力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已有的产业链竞争力研究侧重于产业链竞争和产业链竞争力内涵、产业链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以及产业链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为辅,研究成果的精度和深度不够。
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首先需要依据已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相关理论,建立以下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结构方程对以上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从而得到最终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以上指标进行分类。根据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特征以及有关研究成果,本文将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以及产业链生产率作为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这个因变量的隐性变量。这是由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以及产业链生产率对产业链竞争力的一般特性决定的,如图2。其中,资源基础直接决定了产业链的生产率。而将产业链投入、产业链发展基础以及产业链产出作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自变量。
资料来源:杨锐:《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基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基于上述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如图3所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模型。该模型能够高度浓缩提炼展示出上述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属于首创成果。
现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主要采用哟畏治龇ǎ其主观赋权无法避免主观性,其客观赋权法又无法反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此,本文考虑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中也可以得出各个指标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子的大小。
在图3所示的理论模型中,产业链投入资源是指各利益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协作将产业链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投入的资源的总和;产业链产出成果是产业链绩效的直接表现;产业链发展基础是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产业链发展的前景预期。
(一)研究假设
在提出研究假设前,需对研究框架中所表现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投入、产出、发展基础以及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
刘昌年(2014)、宋瑾(2012)、张鸿(2014)等学者都研究论证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投入因素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以及电子信息产业链产出成果的正向影响。基于以上论证,可以提出以下假设:H1-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H2-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产出具有正向影响,H3-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发展基础具有正向影响。刘昌年(2014)、陈皓(2012)、孙宏艳(2014)等学者的文献论述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基于以上论证,可以提出以下假设:H4-产业链产出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刘昌年(2014)、张小薇(2009)、朱颖杰(2011)、陈皓(2012)、张鸿(2014)等的文献表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基于以上论证,可以提出以下假设:H5-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产出具有正向影响,H6-产业链发展基础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
(二)变量的度量与问卷设计
1.变量的度量
产业链投入方面的度量因素有很多,本论文提出衡量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投入要素包括:创新与开发资金的投入、创新与开发人员的投入、信息化资源的投入等方面。其中创新与开发资金、开发人员的投入主要包括R&D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这些因素用问卷中三个相应的测量题目进行反映,并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产业链产出成果方面的度量因素也有很多,本论文提出衡量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产出要素包括产业链的产值、产业链产值中的创新产值、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这些因素用问卷中三个相应的测量题目进行反映,并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
本论文在总结大量关于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发展基础的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因素包括科研人员的比重、政府科研拨款的比重、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力度等方面。在问卷中用三个相应的测量题目反映,并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为了运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式来表示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投入、产出以及发展基础对其竞争力的影响关系,需要建立产业链竞争力这个潜变量的影响要素。本论文选取产业链生产率、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等三个一般衡量因素作为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要素,在问卷中用三个相应的测量题目反映,并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
2.问卷设计
问卷评分采用5分制,所给分数表达了所调查内容的重要程度。具体如下:
5分―非常重要;4分―比较重要;3分―一般;2分―不太重要;1分―根本不重要。见表1。
(三)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的发放对象为熟悉电子信息产业的有关专家,可分为三类,即电子信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信部门的有关专家、科研院校的有关专家。问卷的发放渠道包括电子邮件和直接面谈,其中以电子邮件为主。共发放问卷255份,共回收问卷240份,回收率达到94.1%。在剔除一些极端问卷和无效问卷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8%。具体发放与回收情况见表2。
本调查关于衡量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潜变量共有4个,其中一个是外源潜变量,即产业链投入,另外三个为内源潜变量,即产业链产出、产业链发展基础、产业链竞争力,这几个潜变量之间具有套嵌关系,符合采用结构方程的条件。结构方程分为衡量模型和结构模型,衡量模型用来揭示潜变量的显性变量与每个潜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CFA模型进行分析,结构模型用来衡量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建立相应的概念模型。本调查采用AMOS17.0以及SPSS17.0进行模型分析。
在对问卷的发放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要对各显性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数进行分析。
从模型测量显性变量描述统计表(略)中可以看出,专家们认为创新与开发资金的投入(e1)对于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同时认为信息化资源的投入(e9)对于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竞争力是最不重要的因素,这也说明被调查对象对于显性变量重要性的心理定位。在此基础之上,要进一步了解样本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因为结构方程模型是用极大似然值估计法验证结构方程的,因此样本的数据分布必须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表可看出,显性变量的数据分布中,峰度都小于5,偏度小于2,样本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符合结构方程分析的条件。
在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基础上,需对样本数据分布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从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表来看(问卷数据的信度与效度表略),潜变量以及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大于0.7,显性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标准路径系数都大于0.5,且CR值都大于2,因此可以说明: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好。
根据问卷的描述性分析过程可以得到以下结果:一是问卷的有效回收率达到94%,在保证问卷数据科学性的前提下,其问卷数据结果完全可以代表样本总体的情况;二是问卷各个问题的评分结果标准差基本都在0.8以上,说明问卷的数据分布是比较分散和均匀的;三是从问卷数据的峰度和偏度结果看,其峰度小于5,偏度小于2,说明问卷数据的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符合结构方程分析的要求;四是从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看,各个潜变量以及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值都大于0.7,这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因此,综合以上结果,问卷的设计质量较高,能够较好表明问卷所代表的实际情况。
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首先要进行调查问卷数据与概念模型的拟合程度检验。将问卷数据导入模型并用结构方程的研究工具AMOS17.0进行分析后,可用相对卡方(CMIN/DF)、残差均方根(RMR)、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近似误差平方根(RMSEA)等拟合指标对问卷数据和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检验。具体运行结果略。
从模型数据拟合结果可以看出,除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略低于0.9外,其他拟合指数基本都符合拟合要求,则模型与问卷数据拟合较好。
电子信息产业链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间关系分析。在上述论证基础上,需对模型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运行结构方程模型后,得出结果如下(见表3):
具体结论理论解释如下:第一,产业链自身投入的增加使得产业链具备强大的资金来源,同时,产业链的投入增加也会促进科研人员比重的提高,这又使得产业链的发展具备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因此产业链的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刘昌年、张银银,2014);第二,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吸引力,从而引发更多的政府资金和金融资金的投入,这也是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发展基础具有正向影响的原因(谭蓉娟,2012);第三,产业链的产出会增加产业链的资金积累,使产业链的发展具备良好的循环往复的发展动力,同时作为产业链产出的重要指标即专利量的增加也会提升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张新香、胡立君,2010);投入和产出对于产业链的竞争力正向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液晶显示产业链打败PDP等离子显示,液晶显示持续投入不断加大,瓶颈工艺被突破,产出爆发性增长,最终液晶显示完全超越PDP成为主流;第四,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基础之所以没有对产业链竞争力产生正向作用,主要在于无论是科研人员比重的增加还是政府、金融资金的增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转化和应用过程才能成为现实当中的竞争力资源和因素,这不能说明产业链的发展基础数据与竞争力的滞后数据没有关系(郭曦、郝蕾,2005);第五,“投入-产出”是用来表述绩效的主要方法,但是投入的增加未必会带来产出的增加,这也是绩效不高的表现。无论是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投入还是政府资金或者金融资金的投入对产出没有正向影响,说明电子信息产业链整体绩效的运行效率较低,这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资源投入转化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以及其他配套资源的有利配合,这也说明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风险较大(曹勇等,2010)。
(四)电子信息产业链评价指标相互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本文在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模型进行验证之后,分析得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因素。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中也可以得出各个指标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子的大小,但是结构方程模型不能更直观地分析出各个指标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综合评价结果。因此,本文采取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各个评价指标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综合影响力。由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这个指标在模型中是由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以及产业链生产率三个隐性变量直接表示的,因此分析各评价指标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综合影响力的问题,就转变为各评价指标对于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以及产业链生产率三个隐性变量的综合影响力分析的问题。本文拟采用SPSS17.0对于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指标影响产业链竞争力分析表(略)。
从各指标影响产业链竞争力分析表的结论中可以得出影响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以及产业链生产率的标准化多元回归模型,即:产业链生产率=0.219链资金投入+0.152链人员比重+0.224链产业链产值+0.113链人员投入+(-0.066)×拨款比重+0.135链创新产值+(-0.104)×资源投入+0.147链贷款支持+0.063链专利量;产业链组织效率=0.132链资金投入+0.149链人员比重+0.203产业链产值+0.075链人员投入+0.021链拨款比重+0.127链创新产值+(-0.169)×资源投入+0.076链贷款支持+0.234链专利量;产业链结构效率=(-0.010)×资金投入+0.016链人员比重+0.029链产业链产值+0.174链人员投入+0.117链拨款比重+0.233链创新产值+0.042链资源投入+0.221链贷款支持+0.095链专利量。从这些系数中可以看出各个指标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影响的大小。当然,以上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必须有指标间共线性分析数据的支持,即自变量间如果有高度的相关存在,那么某些自变量会被排除在回归模型之外,因此可以得出影响产业链竞争力各指标共线情况分析表(略)。
从影响产业链竞争力各指标共线情况分析表的分析结果看,三个表的特征值都大于0.01,条件索引值都小于30,说明自变量间没有共线性问题,因此以上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成立的。
五、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
由综合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有关产业链发展基础的内源潜变量对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非常小,甚至没有关系或呈反方向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以下修正后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图4。
图4修正后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模型的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链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而产业链投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人才以及相关产业资源的投入,这说明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大力发挥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步使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这需要在产业制度、管理方法以及核心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减少电子信息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交易成本,形成产业链的整体优势。
本文决定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对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因素进行重要性上的排序。模糊层次分析法是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可以克服层次分析法中通过一致性检验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使评估结果更加的客观和有效。
通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调整后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在评价层指标中,产业链的投入对于产业链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产业链产出,产业链生产率、产业链组织效率、产业链结构效率。在指标层指标的排位结果中,可以看出,各个评价层中的指标数值的重要性是由其各个指标层的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性综合决定的。为了更直观了解各层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构建图5。
六、 结论
本文首先根据产业链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理论,在进行专家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概念模型和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此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其次以分析的结果为基础,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并进一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修正后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对影响电子信息产业链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主要的研究发现有:
在电子信息产业链的运行过程中,产业链的投入显著提升了产业链竞争力的发展,产业链的产出对产业链竞争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而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对产业链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或者说并不存在正向作用。结合以上讨论,从政策和实践层面出发,第一,继续加大产业链的投入,尤其是加大R&D人员和资金的投入,这需要产业链生产要素流通性的不断加强,因为R&D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在产业链中的各个个体并不是同步性,也是不均衡的,如果生产要素在产业链中流动遇到限制或者说产业链系统的开放程度不够,那么R&D人员和资金所产生的外溢效果就无法发挥出来,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就会下降,这需要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这也是产业链减少交易成本以及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必要途径。第二,提高产业链绩效的转化效率。从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产业链产出对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产业链绩效无法很好的转化为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这需要提高产业链利润的再分配效率和其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这需要加大专利的现实成果转化效率。第三,全方位的提高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尽管在模型的分析中可以得知,产业链的发展基础对产业链竞争力没有正向影响,但这并不意味其并不重要,从此结果中也可以分析出仅仅依靠政府、金融机构的资金等外生力量的支持是不足以持续提高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的,无论是任何经济个体的创新活动都必须以科研人员、创新文化、创新技术等内生力量为基础。
在对修正后的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之后,可以得出现实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产业链内部结构的多样化。所谓产业链结构内部的多样化即产业链中的各个经济主体在产业链中的功能地位、资源禀赋、技术特点等方面不同的,并且也是相互互补、相互促进的。第二,加强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空间聚集程度,发挥产业链的聚集效应,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链各个之间的信息成本被大大降低了,但运输和交通等交易成本仍然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因此产业链的聚集效应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这方面的成本;努力提高产业链最终产品的市场份额,扩大产业链的规模效应。第三,持续加强产业链的组织效率。产业链的组织效率主要是由产业链之间的联结程度和合作意愿而定的,但是其重要程度在决策层和指标层都是比较低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无论是全产业链、平台产业链还是ARM联盟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是建立在已经形成的技术合作以及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中,产业链中的任何经济个体转换合作对象以及脱离产业链的机会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因此其重要性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而言是较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链的组织效率不重要,任何合作关系的建立都是以承诺、信任和有效沟通为基础,其合作的边界是由坚持合作所节省的交易成本与转换合作对象的机会成本相比较而定的,即当后者小于前者,那么其合作关系就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培育产业链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项持续进行的活印5谒模文章研究结果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有积极借鉴作用,政府需要出台有关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构、布局以及新技术等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对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大力优化和升级产业基础设施等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外部环境,引导政府、金融投资等社会资源向电子信息产业集中,从而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从中低端向的高端升级。此外,政府应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新模式,因势利导,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培育自主核心技术,推动平台和生态圈建设政府要帮助出台政策推动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平台及生态系统建设,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烈宏,陈治亚.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15(2):18-22.
[2]刘烈宏,陈治亚.电子信息产业链竞争力三种模式比较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5(1):8-12.
[3]贾伟.电子信息产业链中段核心企业差异化战略导向的技术创新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4]卢明华,李国平,杨小兵.从产业链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4(7):18-22.
[5]陈煜明.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内涵与源泉―治理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4(7):99-104.
[6]刘昌年,张银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研究,2014(4):28-35.
[7]张鸿,代玉虎,张权.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3):77-81.
[8]孙宏艳.基于钻石模型的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5):109-112.
[9]宋瑾.电子信息产业信息资源竞争力评价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5):40-43.
[10]陈皓,郑垂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求索,2012(3):53-55.
[11]张小薇,李岱松.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103-106.
[12]董明媚,樊永岗.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3(6):1-7 .
[13]文峰,王霄.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J].特区经济,2011(5):27-28.
[14]张贵,李靖,武建伟. 模块化视角下的产业链创新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2(4):23-27.
[15]蒋志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6]戴震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8.
[17]刘芳,郭朝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多维度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3(51):31-36.
[18]李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分析视角[D].无锡:江南大学2010.
[19]张思涵.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区域比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20] Timothy A Brown.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Applied Research[M]. Guilford Publications, 2015.
[21]刘全,刘汀.关于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评价与研究[J].中国统计, 2010(9)49-51.
[22]朱颖杰.江西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1.
[23]郭淼.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经大学,2008.
[24]任文举.乐山多晶硅产业链竞争力的形成与提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4):27-30.
[25]杨锐.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基于产业链治理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6]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7]张新香,胡立君. 数据业务时代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整合模式及绩效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0(6);147-157.
[28]谭蓉娟.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维度结构与测度――低碳经济背景下广东省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2(5);673-681.
[29]郭曦,郝蕾. 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基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统计回归[J].南开经济研究, 2005(4);34-40+46.
[30]曹勇,苏凤娇,赵莉. 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产出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12);29-35.
[31]Brown, T A, & Moore, MT.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 R H Hoyle (Ed.), Handbook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 .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 012: 361-379.
[32]Bagozzi, R,Yi Y. Specification, evalu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12 (1):8C34.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整合;延伸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2102
产业链思想源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分工理论,1958年赫希曼应用“关联效应”理论论述了产业的链条关系及相关概念,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前后向联系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产业链(Industrial Chain)的研究实际上兴起于国内,我国对产业链的研究始于农业产业链。据李心芹考证,傅国华于1990年至1993年在立题研究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中,首次提出了“农产品产业链”一词,随后引发了各地学者研究农业产业链的,国内不少学者在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整合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方面进行系统的综述,一方面总结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为未来我国乃至世界对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提供展望。
1 农业产业链内涵的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美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巴西、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对此课题已进行过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霍夫曼(Wout J.Hofman,2001)认为信息和交流技术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相当重要,可以为农业关联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增加市场份额提供机会。因此,农业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应该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实施战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培训也亟待加强。戴姆(F.van Dam)大力支持实施农业产业链信息管理改革和大力发展。斯迟拜(W.Schiebel,2001)以在欧洲进行的一项价值链研究为例,说明价值链分析从消费者需求和市场份额两个方面为农业产业链上的合作企业提供了估计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作用的普遍适用的方法。罗斯(Ross,J.E,1995))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过程质量控制和一系列具体的行为方法,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在国内,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链的具体涵义和分类。左两军等(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业产前环节、产中环节、产后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即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大田管理、农畜产品加工、保鲜直至流通、市场销售等所有环节和整个流程;也可以从集合方面来界定。王凯(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业产业链的集合体,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还可以从产业部门来界定。他认为农业产业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运用。赵绪福、王雅鹏(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产业链的实质是产业关联,而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若干个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王桂霞(2005)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群组成的网络结构。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在农业中的表现形式。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也即产业关联,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卢凤君(2006)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逐级演进的三个阶段自由(培育)发展阶段、整合发展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韩纪琴(2000年)、陈超(2004年)、卜卫兵(2004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蔬菜、肉食品及乳品等产业链管理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农业产业链的的思路,可作为农业产业链构建的案例。从众多学者对农业产业链的观点可以看出,农业产业的起始点是农业资源,终点是各种加工而成的农业最终消费品,是以农业产品为纽带,从上游到下游联结而成的网状链条,它包括众多的环节和部门,从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生产和种植部门、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部门等,使各种具体农产品链的集合体。
2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相关研究
近几年,部分学者结合实践,在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延伸方面展开了大量研究。王祥瑞(2002)认为传统农业产业链过窄过短大大限制了农业自身获利的空间,必须打破原有经营模式,将产业链不断拓宽和延伸,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赵绪福(2004)对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进行了研究。龚勤林(2004)认为,农业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链的区域内接通和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他认为,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同时,他探讨了构建产业链对于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的意义。李杰义(2008)通过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的系统动力机制的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应该包括农产品加工价值链的延长(不包括农产品销售价值链的延伸)和可拓展价值链的拓展两个维度。从地域空间范围角度,把农业产业链延伸分为区域内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区域间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两种基本类型,并强调了区域政府必将成为促进农业产业链城乡间延伸和整合的现实动力。郭铁民和洪尔彬(2008)在分析闽台合作产业链构建中,提出新型农业产业链不应该只局限于农业,而应该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对传统农业产业链进行不断深化和拓展,将农业产业链延伸到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甚至观光旅游业等第二、三产业,形成新型网络型农业产业链。陈宏伟和郭鹏(2009)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对策。
3 农业产业链整合理论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方面,王凯(2004)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整合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对策:(1)采用多种形式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使农业产业链组织从松散到紧密,从生产为主到销售为主,从单一到综合,从短到长,从小到大,从内到外;(2)通过发展品牌产品链、特色农产品链和竞争优势农产品链等方式,不断凝聚农业产业链组织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3)建立健全包括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和物流链的农业产业链管理系统;(4)为农业产业链创造宽松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任保平和洪银兴(2005)观点,认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是产业链的延伸和整合过程。芮明杰、刘明宇(2006)在总结了产业链整合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在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演化视角、知识基础观、顾客价值导向是新产业链整合理论的基本逻辑起点。张琦、孙理军(2005)在探讨产业价值链所具备的三重属性(价值链属性、供应链属性和产业链属性)基础上,建立起了连通价值链、供应链和产业链的三维角度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强调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来实现最经济最具效率的产业价值链运行模式,是我们分析和优化产业价值链的根本目的。刘慧波、黄祖辉(2007)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链整合可以分为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特殊目的的整合,其中一个重要努力方向就是实现产业链关联的协同效应。产业链协同是一个涉及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分工深化与整合的过程。赵绪福(2006)认为产业链是众多关联产业的集合,产业链整合包括产业链升级和产业链链环关系之间的协调化,其实质就是帕雷托改进。邵昶等(2007)论证产业链整合的着力点是“量子纠缠”和“量子跃迁”。张利痒、张喜才(2007)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双柠檬市场”、“低水平均衡”、“双失灵”和“市场主体的力量不对等”四个困境,提出了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模式,建立了一个基于联动优化的新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框架和操作模式。李杰义(2007)论述了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有许多内容:从产业链形态要素来看,有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和价值流整合,以及经营主体的整合等;从产业链的时空分布来看,有宏观视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等。赵绪福(2006)认为,农业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之间的连接、合作与协调,它根据社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产业链环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链环之间的比例关系,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
在实证方面,杨启智(2004)以新希望集团、雨润集团为例,讨论了龙头企业产业链整合的方式及资本市场的作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是要通过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农业产业链的整合是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核心。朱毅华和王凯(2004)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整合绩效模型,并通过对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宋建晓(2007)在比较分析闽台农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认为闽台农业在生产条件与生产水平上的差异互补性使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成为可能,并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了影响闽台农业产业链整合的因素,进而提出构建海峡农业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为纽带,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为平台,闽台政策机制创新为保障,推进闽台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4 综合述评
国际上对产业链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先进,但在农业产业链这个新兴领域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农业产业链组织形式方面的研究不够。采用哪种类型的产业链对农业更为合适,核心企业如何发挥领导作用,利益和风险在合作各方之间如何分配和分担,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圆满的回答。此外,实施产业链管理后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少。
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对农业产业链有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不够丰富,对于农业产业链优化整合的研究则更为缺乏。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形成、分类、运行机制方面,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不足之处在于:(1)关于农业产业链组织形成原因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但是从核心企业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具体整合策略相对较少,对整合过程中强调政府作用的几乎没有;(2)关于农业产业链各功能主体以及功能主体之间的行为选择的研究较多,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对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绩效评价,进而进行优化和整合的研究较为缺乏;(3)已有的文献侧重从产业化的角度研究我国农业企业的产业链,缺乏对于农业企业产业链整合的内容和案例的实证研究;(4)在诸多的研究中,侧重于对农业产业链的产后环节,对产前和产中环节关注的很少,从农户的角度研究的几乎没有,有关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的更少。这些不足均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作者简介:
庄洪艳,女,山东省胶南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金融。
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政府的角色。目前各地区实行区域农业合作,在区域农业产业链整合过程中,仅靠市场的力量难免造成发展瓶颈,可以在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初步阶段,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要逐步退出主导地位,完全由市场主导。
(2)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和各地农业发展状况,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提出适合现阶段发展的农业产业链组织方式。
(3)在农业产业链研究中,众多学者把工业供应链思想运用到农业中,但要充分考虑到农业与工业的不同,农户作为弱势群体,与企业的力量相差较大,要建立合适的农业产业链运行机制研究,如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等。
(4)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考虑农产品的固有属性,要充分重视农村物流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outJ.Hofman.Information and Conununieation Technology(ICT)for Food and Agribusiness.Chainman agement in agribusiness and the food industry,Proeeeding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on ferenee,2001.
[2]左两军,张丽娟.农产品超市经营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分析[J].农村经济,2003,(3).
[3]王凯.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4,(1).
[4]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和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5]王桂霞,吴文欣.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祥瑞.产业链过窄过短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大障碍[J].农业经济,2002,(9).
[7]龚勤林.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3).
[8]李杰义.农业产业链区域延伸动力机制及途径研究[J].理论探讨,2007,(4).
[9]陈宏伟,郭鹏.农业产业链拓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9,(2).
[10]朱毅华,王凯.农业产业链整合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11]刘贵富.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6,(4).
[12]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3]王凯,颜加勇.中国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
[14]芮明杰,刘明宇.产业链整合的理论评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6,(3).
【关键词】产业链;相互关系;利益分配
一、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简单说来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可以包括内容供应、服务供应、传输平台和终端设备四各方面(2010年司峥鸣),产业链各方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部分
具体说来,手机电视产业链可以分技术服务商、内容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和终端厂商(2011 杨振荣),这样划分产业链组成关系如图2:
图2: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关系图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2012 张锐,张金隆)将产业链的概念扩充到产业网,将手机电视的产业网看作是由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广播服务提供商,芯片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软件提供商,行业标准制定者,终端提供商,广告商,政府监管部门,第三方支付机构,广播网络运营商,移动网络运营商,手机电视用户这十四个方面共同组成。十四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手机电视价值网模型。
二、手机电视产业链组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链组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商业模式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产业链中各组成部分,与其他方的博弈关系,决定了各方应采取何种竞争策略。对于手机电视而言,国内外学者也十分关注产业链各方的相互关系。Braet(2008)重点研究了欧洲手机电视的运作模式,并认为手机电视的各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从组织设计、技术设计、服务设计和财务设计四个角度而言。针对我国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角度。
1.站在广电和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手机电视的运营模式可分为移动运营模式、广电运营模式和合作模式(2008 黄东巍)。并有学者专门站在广电的角度上,对广电运营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2011 叶欣)。在此基础上,合作运营模式又可以细分为广电主导、移动运营商主导和批发三种模式(2007 汪卫国)。
2.站在合作的角度:目前的运营模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平台+ 服务模式,定位于价值链控制力;二是终端十应用模式,定位于用户需求整体解决方案;三是软件+门户模式,定位于最佳产品服务。这三种合作模式的竞争是为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尤其以门户网站为代表) 和终端制造商间的利益划分(2011 杨振荣)。
3.站在播放平台的角度:手机电视可分为广播模式、点播模式和合作模式(2012 王传真),这三种方式各具优势,且不同的运营模式也决定了各自的盈利模式。
广电总局和中国移动网络运营商合作运营的CMMB手机电视目前已初步成熟。即属于合作模式。合作模式由广电负责内容提供、集成和传输发射,电信负责用户授权和互动信息,广电和电信通过合作竞争的博弈关系,共同运营手机电视。其优势是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系统效率,贴近目标用户,收入来源多样,商业模式丰富;劣势是商业模式复杂,合作竞争的成本较高,监管和协调的难度大。看就CMMB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优势还是远远大于劣势。合作模式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必将成为未来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
三、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如何盈利
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盈利模式。我国手机电视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得到了发展,但是依然处于初步阶段。产业链各方都在积极寻找如何从中获得利益的方法。
从产业链各层次的角度,中央人面广播电台李天骄(2009)站在产业链上、中、下游,分别分析了网络供应商,内容提供商和终端设备商分别获得利益的方法;从产业链各方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王虎、曲文香(2007)分别从超市模式、独立运营模式和混合模式,分析利益相关各方获益的方式,主要盈利途径包括广告收入和定制收入;从工信部李莫雯(2011)将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分为广告模式、前向收费模式和增值业务模式,并强调指出广告和增值业务是手机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
此外,营销手段也是各方盈利的重要部分。王卫华(2010)提出应运用灵活高效的营销推广方式,包括事件营销、数据库营销、体验营销和协同营销。王瑜敏(2011)通过分析手机市场的现状,提出应通过多种营销方式进行手机电视的推广,这包括体验营销,时间营销以及其他营销手段,例如和彩铃彩信业务捆绑销售等,并分别从市场导入期、快速成长期、和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提出营销策略。
结 语
手机电视是三网融合的产物,也是移动和广电的重要增值业务。而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严重影响着我国手机电视的发展。因此对手机电视商业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于手机电视的产业链组成部分研究较多,对产业链各组成部分的研究逐步深入,从简单的内容制造,到内容运营、传输,最后到内容的呈现,各个环节的提供商和服务商共同组成手机电视的产业链。而对于手机链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无论是何种角度,合作模式是手机电视各组成部分未来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被业界普遍看好,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试用,被认为是手机电视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最后,针对各方如何获利,多数学者认为定制收入和广告收入将成为手机电视的主要盈利模式。但是由于手机电视尚未成熟,受众的“免费心理”使得对于手机电视的收费现象难以接受,并且以快捷方便著称的手机电视一旦嵌入广告,必定会造成一部分消费者的反感,因此针对上述盈利模式是否使用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手机电视业务有待商榷。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手机电视商业模式的研究,国外学者通常采用实验方法和定量方法对手机电视的受众和内容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大多使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手机电视的产业链和运营模式进行研究。而对在手机电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和受众研究较少,因此,今后,使用定量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手机电视的内容和受众将是主要方向。尤其是在手机电视内容产业中涉及的版权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
此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利益分配问题都研究较少,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广电运营商在采用合作模式进行市场博弈时,最后都离不开对各自利益的分配,如何分配利益也将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天骄.手机电视发展的观念误区和非典型商业模式的潜力[J].中国广播,2009(4).
[2]王卫华.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
降低能消耗率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节约资源以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铝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已形成以采矿、选矿、冶金、消费者以及废杂铝的回收与循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铝业如何适应社会这一发展潮流,走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之路,将铝产业链衍化为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所谓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其关键词有“生态化”和“低碳经济”,生态化是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原理,使物质、能源、废弃物梯级循环利用,在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和企业内部各工序全部节点的生态化链接;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这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铝产业适应节能减排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1铝产业链的物质运动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1.1中国铝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我国铝产业链上的物质运动包括:开采、选矿、冶金、电解、加工、消费和废杂铝的回收与循环利用以及各环节排放出的物质运动等,见图1所示.
1.2中国铝产业链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铝产业链的物质运动情况,对铝产业链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如下.(1)铝土矿山采选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我国铝土矿资源自然禀赋较差,90%以上的铝土矿资源为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为一水硬铝石,属于高铝、高硅、低铁、难溶的中低品位铝土矿,集中在山西、河南、贵州、广西.主要应用露采方法和单一的自卸汽车直进沟开拓方式,这种方法剥采比大,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很高.一般剥采比达10~15m3/m3,有的高达22~25m3/m3,总体剥离量占采剥总量的80%~90%[1],这样导致占用土地多,影响面大,铝土矿资源的开采问题已成为铝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制约瓶颈.我国铝土矿选矿常采用手选,再用浮选脱硅、机械或化学处理办法脱除钛和铁等杂质,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脱除钾和钠杂质,人工拣选导致铝资源遭到严重破坏.(2)铝冶炼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分析.采用不同的冶炼方法对铝土矿品质要求不一样,拜耳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8~10,联合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为5~7之间,烧结法要求铝土矿的铝硅比为3.5~5.0,提高铝硅比成为冶炼的关键.目前我国企业氧化铝的生产多采用联合法,这种方法先以拜耳法处理大部分易溶的一水硬铝石,再将难溶或不溶部分转入烧结法,在烧结时再配入部分铝土矿来提高品位,我国大型氧化铝生产企业均用此法生产氧化铝.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赤泥,赤泥堆存因含有大量的废液,污染地下水.我国原铝生产企业一般采用熔盐电解法.电解铝时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生产1t铝约耗电16000kWh.而目前我国的铝电解槽大部分是自焙阳极电解槽,这类自焙槽几乎没有安装消除氟化物等毒气装置,从烟囱直接排放,有的小铝厂就是“裸排”,工作环境中弥漫着氟化物和沥青烟,导致工作场地环境恶劣,严重威胁着工人身心健康.(3)综合回收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分析.我国铝土矿共伴生的有益矿产尚未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铝土矿中伴生的丰富的稀有、稀土及稀散元素中,目前只对部分镓和铁元素进行回收利用,其他的均进入赤泥中.而国外90%以上的镓和钪是在氧化铝生产的过程中提取的[2].再生铝冶炼加工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理论估计每生产1t再生铝与生产原铝相比,可以节约95%的能源,节水10.05t,少用固体材料11t,少排放CO20.8t、SO20.6t[3].目前我国再生铝企业“小、多、散”,科技开发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能源与资源浪费大,远未达到理论估计水平.特别是大量作坊式的企业,在拆解废旧电器、旧电机、旧电缆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到处乱扔,废水流入农田,进入水系,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铝产品深加工企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分散,生产集中度低,深加工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高的铝加工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抵御风险能力不强.(4)产业链信息系统分析.铝产业链单元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统,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了生产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系统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系统.但应用方面还需完善,实现了基础管理,在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综合竞争能力.对铝产业链信息系统有待建立和运行.针对以上铝产业链现实情况及其存在问题,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试图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
2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理论模型
2.1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用生态化办法解决物质循环问题,二是考虑节能减排问题.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首先要完善铝产业链节点的组成与联系,将通过铝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的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对铝产品进行非物质化设计,并形成科技开发、技术服务支持系统,构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4-6],如图2所示.
2.2对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的解释对上述所构建的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型的解释:
(1)节点组成.围绕铝产业链,针对采、选、冶、加工企业和企业内部核心工序构建起铝产业链生态化的主体,从而形成铝产业链共生生态群落.
(2)系统集成.针对构建铝产业链的物质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技术集成和信息集成[4],使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分述如下.第1,物质集成.通过深入分析铝产业链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使铝产业链的生产流程朝着简单化、紧凑化、大型化、连续化和循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铝产业链的物质集成,从而减少铝产业链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用较少的铝资源投入,最大限度地并可持续利用铝再生资源,使铝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废物循环利用升值化、废水废气废渣产生最小化[4].第2,能量集成.运用以系统工程理论和热力学分析为基础的能量集成技术,对铝产业链全生产过程的耗能现实进行深入细致分析与诊断,发现耗能高的部位及原因,通过采用“能量集成策略”,并结合铝产业链的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管理、工艺等因素,应用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环保工艺,对铝产业链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方案进行决策,淘汰或改造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采用新能量集成系统高效运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第3,水集成.水的梯级利用与开发是实现水集成的有效方法,其本质要求是全过程控制、分散和集中相结合,水的梯级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铝产业链的水梯级利用技术和企业内部的水梯级利用技术,建立企业内部工序之间和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多级用水循环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与装备,对铝产业链的水系统进行有效的改造,使铝产业链的水集成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废水资源化,污水“零”排放.第4,技术集成.技术集成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的成组配套.依据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设计的理念,把相关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废物利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成组配套集成起来,建立起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和污染物产生最少的高新技术系统,以实现铝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要求.第5,信息集成.建立完善铝产业链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物质流、能源流和废物流的信息,铝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采购原材料、生产半成品、成品、技术进步、市场发展等方面的信息,以及法律法规、相关的宏观环境的信息,从而形成铝业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信息支持系统.
(3)非物质化设计.指通过铝产品小型化、轻型化、使用循环材料和部件,以及提高铝产品寿命,在相同或者更少铝材的基础上,获取最大价值的铝产品,或者在获取相同铝产品的功能时,实现铝产业链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最小化.
(4)铝业生态化低碳产业链设计.这是指依据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链接所进行的最优化组合设计与改造.按我们构建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下面以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3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针对产业链,围绕“四个环节和四个重点”[7-9],对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其具体做法如下.
3.1重视四个环节①重视在资源开采环节的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的提高,延长矿山经济寿命周期;②重视在资源消耗环节能耗降低,资源产出效率的提高,开展能源梯级利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工程实践活动;③重视资源的再利用,进行科技开发回收镓,做强产业链;④重视原燃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节能环保标准的使用,努力建设生态铝业.
3.2狠抓四个重点
(1)狠抓上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控制资源.力争矿权,加快对矿山的控制,合理储备矿产资源,制定向上游扩张的前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2)狠抓能量集成技术开发降低能耗.针对能耗高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工作,如对已使用的混联法生产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展开了“自流式外循环板式降膜蒸发器”、“烧结法赤泥快速分离技术与装备”、“烧成窑提产工艺装备创新技术”、“单套管预热———高压釜强化溶出技术”、“混联法高浓度氧化铝生产工艺技术”、“混联法二段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技术”、“熟料窑增产、提质、节能技术”、“常压脱硅”、“高效精滤技术”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开发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在电解铝方面同样通过技术开发,如通过“180kA级铝电解槽技术”和“230kA高效节能型预焙铝电解槽”技术产业化开发,提高了该企业的电解槽的稳定性和单位面积产能,降低了能耗;在电解控制技术上开发了“大型预焙电解槽自适应控制及新型风动下料装置”、“186kA预焙槽系列智能模糊控制技术”、“铝电解在线检测”、“预焙铝电解槽槽电压噪声控制”、“铝电解物料储运及烟气净化管控一体化综合系统”,建成了“铝电解工艺-控制研究室”,经集成创新所形成的“DJYF-1型铝电解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成功应用于电解铝的生产,综合节能效果显著.
(3)狠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生态矿山.该公司围绕氧化铝、电解铝、碳素三大块产生大量废弃物的问题,从原辅材料和能源、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过程控制、管理制度、员工素质、产品和污染物8个方面,仔细分析原因、判明具体部位,寻求系统解决方案:首先从废水治理入手,控制废水产生源头、完善废水处理过程,梯度利用再生水,基本达到“污水零排放”理想目标;同时对固体废弃物加以综合利用,如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原料,用作建筑材料生产的原料,烧结赤泥和粉煤灰混合用于筑坝.该公司对岗位粉尘和噪声进行了治理,对老矿山进行复垦,将废弃排土填埋采空区,平整场地,种树、种花、种草,使老矿区草化、花化、绿化,通过综合利用废弃物,取得了节能降耗、减污添绿,增效增收的良好效果.
(4)狠抓科学管理推动生态化低碳发展.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优化流程,严格规范管理,确保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和计量检测制度有效运行.推行精益生产、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引进ERP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开展企业亚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贵铝文化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使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科学管理推动了贵铝产业链朝着生态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
4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
从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具体实践看,朝着生态化低碳经济方向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缺乏对产业链的系统思考,与铝业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型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的实现的具体路径如下.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理论模式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造铝产业链生态系统,首先要完善铝产业链的节点的组成与联系,将通过铝产业链中每一个节点的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以达到有机链接,减少废渣、废液、废气和温室气体等物质的排放和铝资源的循环利用,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其实现途径主要有[10-12]:
4.1科学地规划设计首先考虑铝产业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物质循环,上游企业所产生物质(包括废物)为下游企业提供资源,使铝产业链做到尽量少的废弃排放.其次考虑将物质、能量、水、技术和信息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形成循环链;最后考虑节能问题,采用高新大设备与先进工艺进行综合改造方案,形成全新的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系统规划.
4.2按设计方案进行改造按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要注意引进冶金高技术、新工艺、大装备,并利用管理信息技术将他们集成起来;要敢想敢干,构建起铝产业链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大化和能耗、废物和污染物产生最小化的高新技术系统,以满足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运行的要求.
4.3加强企业管理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高新技术系统建成以后,要加强企业日常管理,特别是强化现场管理,做到物流有序、操作规范,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努力使铝产业链做到生态化运行和低碳化排放.加强企业管理是确保铝产业链生态化低碳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公众利益 “地沟油”产业链 监管 对策
我国对地沟油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各类“地沟油”上餐桌时间在全国各地蔓延,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生活秩序,近年来,政府纷纷出台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从“地沟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着手,积极推进地沟油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本文从公众利益视角出发,构建“地沟油”产业链的监管框架,为加强地沟油产业链的监管机制提出具体的措施办法。
一、公众利益概念的界定
公众利益是指企业将社会公众利益置于首位,不断用实际行动增进公众受益,赢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企业,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与共同发展,所以公众利益就是公众对社会基本利益的共享。公众利益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政府监管机构代表政府法规,执行政府职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来规范企业行为,从而实现社会公众对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共享。从公众利益根本点出发,政府相关监管部门针对不同市场失灵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
二、公众利益理论对“地沟油”产业链监管研究的适用性
首先,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鼓励政府履行监管职能并增强政府在监管中的作用,并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惩治手段,打击违法行为,遏制“地沟油”在餐桌上蔓延;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信息的获取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政府从公共利益出发,加大对“地沟油”的监管力度,保护公众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再次,从公众利益理论角度出发,政府主要是依靠法律手段实现监管职能,从技术规范、行业规范、职业规范等方面对企业或经营者采取监管措施;最后,政府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公众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在经济市场上免受侵害。通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应该遵循公众利益理论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制定“地沟油”产业链的监管机制,从而提高“地沟油”产业链监管的效率。上述的这些公众利益理论视角都与“地沟油”产业链监管的手段研究角度是一致的。
三、基于公众利益的“地沟油”产业链监管体系参与者及其分工
“地沟油”产业链监管体系是指为实现 “地沟油”产业链的规范经营秩序而对其实施有效监管的一整套机制和组织机构的总和,“地沟油”产业链监管体系主要包括监管体系参与者及监管分工两个内容。具体如下:
1.政府相关职能机构。各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要认真做好职能工作,如质量检查部门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及加工的监督管理工作;工商部门要加强食用油流通环节的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监督餐饮单位切实执行食品原料采购的索证索票制度;商务部门要加强餐饮行业的管理工作,积极引导餐饮企业诚信合法经营;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检测检验方法,加强对“地沟油”及食用油的科学监测等等。
2.行业协会。中国餐饮行业协会承担着协助政府管理餐饮市场的重要任务,依靠自身影响力和凝聚力唤起全行业的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自律,如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对使用地沟油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推荐物美价廉的品牌餐饮油,树立行业内使用餐饮业食用油的典范;制定《中国餐饮协会自律准则》等,对从事违法餐饮活动的会员,在自律的范畴内,予以制裁,通过行业内部点名通报、警告,严重者取消其会员资格等。
3.社会舆论监督。当前,我国存在行政和执法资源不足与违法地沟油企业分布区域广的矛盾,从国外的成功案例来看,通过社会舆论监管力量,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弥补有关部门资源不足的现状。社会各界对“地沟油”产业的舆论监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消费者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组织或个人进行举报投诉;第二,新闻媒体对违法使用“地沟油”的舆论监督与曝光;第三,要定期公布违法违规使用“地沟油”餐饮企业和单位,并将其纳入企业的诚信记录名单;第四,消费者协会扮演者社会舆情与监督,并受理消费者对侵权行为的投诉。
4.立法司法机关。司法机关通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对“地沟油”产业链的经营活动,将“地沟油”整治作为食品安全整顿的重要内容,以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为重点,摸清“地沟油”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认真排查和取缔非法生产“地沟油”的黑窝点,严肃查处经营假冒伪劣和来源不明食用油的行为,依法追究民事甚至刑事法律责任。
5.“地沟油”产业链相关经营活动主体。地沟油产业链长且复杂,要加强对“地沟油”的回收监控,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现象;强化食用油的生产和流通的索证管理,对证件不齐全或违法生产“地沟油”的企业要依法吊销生产经营执照。
四、基于公众利益的“地沟油”产业链监管框架构建
综上所述,在公众利益理论视角下,“地沟油”产业链的监管最终目的是依法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建立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内容:
1.最终目标是保护公众利益。“地沟油”产业链监管要坚持以公众利益理论依据,实行以公众利益为本、以社会发展为本的监管思想,实现最广大公众和社会的根本利益。
2.不断创新监管的手段和方法。食用“地沟油”产业链主要有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和零售等六大环节,这一产业链冗长且关系网的复杂,使行政监管不力,使立法和司法成为盲区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经济市场的日益国际化,“地沟油”产业链经营运作模式也随着经济市场的诱导发生的重大变化,相关方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监管体制和措施。从监管体制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借鉴诸如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共工商执法监管角度来说,要不断出台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发展的监督依据和监督方法。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是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完善的机制,仅靠政府是无法完成监管使命的。
3.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基于公众利益理论视角下,建立社会和谐的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监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使地沟油流向合法化,推动和谐的社会关系,同时,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要和谐共处,此乃监管的最高境界;其次,监管活动的相关责任部门也要充分体现和谐,监管过程中,相关责任部门难免有工作衔接不到位,求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监管的协调合作是监管成败的关键。
4.依法监管,保护公众利益。在公众利益理论视角下,监管“地沟油”产业链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监管,违法必究。行政机关能否依法办事,能否按照客观事实公平公正做出裁决,对公民的榜样作用也最强。对于各国家机关来说依法行政就是要按照法律法规,行使行政权力,处理行政事务。依法行政理念是对政府执法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和行使监管执法能力的考验。
根据以上分析,在公众利益视角下,“地沟油”产业链监管框架描述如图。
基于公众利益的“地沟油”产业链监管框架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地沟油”产业链监管框架可通过以下五类关系组成:
(1)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机构与“地沟油”产业链的关系。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机构包括工商部门、卫生部门、食品部门、质监部门等等;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使用何种策略监管,二是依法监管的具体行为方式,三是监管的绩效管理。
(2)行业协会与“地沟油”产业链的关系。行业协会包括餐饮协会、烹饪协会、商业协会、保健协会等等,行业协会一是要在行业内自律,二是要建立准则和执行标准。
(3)社会监督力量与“地沟油”产业链的关系。社会监督力量包括消费者个体、舆论媒体和消费者协会,社会监督力量通过社会曝光和舆论来宣传“地沟油”的相关不法行为,从而达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4)法律体系与“地沟油”产业链的关系。“地沟油”产业链活动主体的日常活动必须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这些法律法规同时也是“地沟油”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政策、法律依据。
(5)“地沟油”产业活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地沟油产业活动主体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关系链。对于监管来说,地沟油产业和食品餐饮公司实际上还承担着自律审查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基于公共治理理论构建“三维”食品安全监管机制[M].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
[2]李伟.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研究[M].首都径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3]卢剑,孙勇,耿宁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模式建立研究[J].食品科学.2010 (3).
[4]王本猛.胶州市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问题及对策[M].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5]黄佳妮,杨梦倩,李娜.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地沟油现象成因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2(1)
[6]李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与适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卞海霞.我国食品安全监宵的新趋势:无缝隙监符[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4-96
[8]何玮,“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6
[9]孙继伟,王鑫鑫.基于分布式认知的地沟油治理之道[J].商业研究.2011(8)
[10]刘鹏,《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基于体制变迁与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0(2):25-28
[11]李忠东.怎样才能禁绝地沟油[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0 (6).
[12]邓红阳.地沟油查处遭遇“有权无责”[N].法制日报 2010 -03-22.
[13]许晓敏.论地沟油的管制问题[J]. 中国证券期货2011(6):60-61
作者简介:
黄远辉(1982―),男,广西横县人,讲师、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职业教育。
韦传亮,(1966―),男,广西南宁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