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4 15:54: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机械设备设计规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试对纺织机械设备的管理问题作探析,旨在阐述机械设备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纺织企业的机械管理具有“机械设备精良、专业技术配套、机械操作精确”的特点,也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不可忽视的关键。工作中注意上述管理问题能够为纺织企业的机器正常运转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纺织企业中的机械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纺织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械设备在现代化纺织中的作用已尤为突出,机械设备管理在纺织企业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纺织企业中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纺织机械,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纺织机械设备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机构及制度不够完善
机械设备管理是公司维护员的事,管理部门与车间只局限于个别业务上的联系,以致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由此必然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上下脱节,出现谁也不管的局面,设备管工作很难实施。
一些现有的纺织企业为了便于管理,往往减少管理环节,甚至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有的企业甚至在购买了新设备后,没有及时或根本不入账,造成管理工作相当被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旧机械装备使用存在脱节
随着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纺织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其机械设备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造成企业在部分大型项目的投标及施工组织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纺织企业的确需要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但有些企业没有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的需要,未能科学地制订机械设备的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未能正确预测所引进机械设备的市场使用前景,导致所购设备不能满足纺织项目的施工要求,新置设备如入“冷宫”。
(三)机械设备的保养不够科学
目前大多数纺织企业虽然都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即每个操作人员固定使用一台机械设备,但却忽略了定人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正因为如此,操作人员往往只是“包用不包修”,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每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这样,不但影响了产量、质量,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以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其结果是机械设备严重磨损老化。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
(一)依据机械管理需要,健全管理的体制和制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运用状况,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努力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专管和群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充分发挥各级职能人员的积极性。
我们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让每台机械都有专人负责保管、检修、操作。由于“三定”制度是机械化施工生产和设备管理工作的基础,其执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施工安全、机械的完好率与使用率,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除应配备相应人员外,还需注意不要随意变动其工作岗位,以免影响机械设备性能的了解与掌握程度。
(二)重视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纳入考核奖惩条例
我们知道,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这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为了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应根据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密切配合施工生产。按照设备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各项保养与维修的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在制定维修及保养计划时须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及时修理为重点:对新设备,则以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维护为重点,从而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机械维护完全靠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来实施。对此,将机械设备的管理纳入企业考核条例,有利于明细工作责任,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每年应组织开展机械设备检查评比活动。检查评比宜采用不定期抽检的方式,以防止基层单位平时不重视设备现场管理,检查时再搞突击应付。检查评比的结果还应与奖惩制度相结合,要体现增产节约有奖,损失浪费要罚的原则。这样,不但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还减少了设备的故障停机率,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优秀设备管理人才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自动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重。因此,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管理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会细算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企业也可以有重点地组织由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共同参加的设备管理研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出谋献计,形成学技术、钻业务的氛围。企业也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逐步提高企业各级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三、纺织机械设备管理的注意点
1.注意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纺织机械设备维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2.注意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设备维护时应根据使用说明和运行期限进行合理的操作运用,切不可“带病”工作。
动作分析是对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研究,分析每一个动作要素与其他动作要素的关系,以排除多余动作,使动作更为简化,更为合理。虚拟环境中对维修作业的模拟必须要有一个对维修过程合理的描述来指导。针对一个维修操作的流程,首先将维修过程进行分解,一个维修任务包含若干个维修作业,一个维修作业包含若干个维修动作,每一个维修动作由基本维修动作组合而成,基本维修动作包括走一步、抓取工具、放置、移动、搬运等等,这些基本维修动作可以由数据库中相对应的动作函数调用。按照维修过程分解的逆过程,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维修的动态仿真。通过对维修过程动态仿真的动作要素分析、瞬时动作分析以及微动作分析,改进操作,排除冗余,达到对维修操作的优化。
2、基于人机工程的维修性定性指标的设计与验证
人机工程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分析研究人、机械、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的,为设计人——机械——环境配合达到良好乃至最佳状态的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基于维修动作标准化的维修性定量指标的验证
定量评价是对机械设备的维修性指标进行验证。要求在自然故障或模拟故障条件下,根据调研和试验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定和评估,以确定其维修性是否达到设计的指标要求。对于机械设备维修性指标来说,人们更注重定量指标是否达到要求,平均修复时间(MTTR)是维修性验证中最常用的定量参数。在虚拟环境中,依据维修动素标准数据库,进行维修操作的动态仿真,可以生成机械设备维修的客观时间。而维修动素的时间要考虑维修环境、维修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制定成标准条件下的时间。这个时间要依据当前的修理水平经过评定转化为规定条件下的标准时间。对机械设备各个维修部位维修时间的仿真结果可以得出机械设备维修时间的仿真数据,为定量指标的验证提供可靠样本。
4、基于价值工程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的选择
价值工程就是以最低的总成本、为切实可靠的达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所进行的致力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对于机械设备维修来说,离不开技术和经济的组合。因此,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在“价值”最优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维修级别。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主要有事后维修、定期维修、视情维修、改善维修等,作为维修方式的“价值”目标,主要有维修方式的实用性(可接受)、附加价值(质量高、可预测)、费用(平均维修时间短、备件库存充足)、安全等因素。在机械设备设计阶段开展维修性定性因素的设计与验证,其难处有两个。一是无法将人的因素纳入维修性分析的范围,虚拟人技术的运用解决了这一难题;二是缺乏可信度较高的样机模型,虚拟样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基于人机工程对维修性进行定性分析,主要考虑的是机械设备的维修性设计是否符合可达性、可视性、维修姿势的受力分析、疲劳度分析、安全分析等,其思路是:将虚拟人、虚拟样机导入虚拟场景中进行维修操作,通过与虚拟样机的交互进行动态测试,以判断分析诸如维修部位是否具有足够空间、是否可达、可视,在任何需要工具进行安装的区域是否可以进行操作等等,给出机械设备在维修时的可达、可视、维修人员的受力、疲劳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价。给出了基于工效学的维修可达性指标验证的流程,半圆环反映的是当前姿势下操作人员的可大范围。
5、结语
关键词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1-0108-01
在化工生产中腐蚀现象广泛存在。所谓腐蚀就是在电化学反应导致机械设备外形及内在质量方面的退化。腐蚀不仅严重减少设备的有效寿命,严重时还会阻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发生跑、滴、漏等现象,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极大威胁。如果不对机械化工设备的腐蚀问题做出控制,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提高机械的防腐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常见的腐蚀类型
1.1 均匀腐蚀
大部分石化设备腐蚀均属于均匀腐蚀,即在机械表面整体发生腐蚀现象。这类腐蚀对于企业正常生产影响不大,仅仅会影响机械的外表色泽,影响美观。在机械制造工艺中,设计腐蚀余量就能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衡量均匀腐蚀的标准是单位时间内腐蚀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深度或金属构件的壁厚减薄量。
1.2 局部腐蚀
在石化设备腐蚀分类中我们将均匀腐蚀之外的称为局部腐蚀。显而易见,局部腐蚀是单独发生在机械设备的某些部分。局部腐蚀不会使得机械设备金属大量损失,但是其给设备带来的威胁却远胜于均匀腐蚀。局部腐蚀不像均匀腐蚀那样容易监测与预防控制,通常局部腐蚀在没有带来较大破坏时是不容易被发现的。一旦局部腐蚀严重,将会突然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甚至瞬间破坏机械结构,带来严重意外。
2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产生的腐蚀、操作带来的腐蚀以及设计缺陷是产生石化机械设备腐蚀的三大主要原因。自然腐蚀是指设备使用和存放的环境中难以避免的存在氧气、水分甚至酸、碱以及盐类成分,这些成分对金属具有腐蚀性,会给设备带来均匀腐蚀;设备会用操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高温、高压,如果工人不能给予及时保养,长此以往也会严重腐蚀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如果设计工艺存在缺陷或者材料不符合标准、以次充好等会使得设备在日后使用中容易产生局部腐蚀。除此之外,在使用中的局部应力、齿轮磨损、缝隙腐蚀以及浓度差电腐蚀等都是引起石化机械设备的常见因素。
3 防腐蚀的主要措施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越来越注意到机械设备防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防腐技术应经成为保障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本文结合机械设备连续自动化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机械设备的全面防腐建议。
3.1 防腐蚀的设计
完善的设计机械设备设计方案是保障设备日后有效抗腐蚀的重要基础。因而,在工艺设计阶段,就应该综合考虑设备的防腐方案,积极借鉴腐蚀控制技术及自腐蚀方面的相关知识,努力设计出制造工艺完善,防腐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即:设备使用寿命长、运行安全且成本较低。
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是造成设备腐蚀的直接原因,错误的安装不仅影响流体的流速和流动状态,还会使设备受到较高的内应力,从而有发生因腐蚀导致设备破裂的危险。在进行石化设备安装时,要尤其重视运输、施工以及装配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对于强度低,硬度脆的特殊金属要给予特殊处理。机械设备的制造是影响设备腐蚀的重要因素。例如,设计规范要求选择某种耐腐材料,但是生产或制造商在制造过程中如果不按规范用料,设备在关键部位根本达不到防腐效果。
3.2 合理选材
企业在选购设备材料时候要做充分考虑,因为石化机械设备的制造材料腐蚀情况直接决定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寿命。做到合理选择机械设备上的非金属和金属材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自身的耐腐性。
2)材料的加工工艺。
3)材料的应力学性能是否满足生产中的需求(要达到实际生产中的最大应力标准)。
4)材料的综合性能,例如:硬度、抗疲劳性等。
5)设备安装环境与材料腐蚀率之间的关系。
3.3 工艺流程优化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生产操作复杂,难度较高,工艺种类纷繁。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石油工艺流程中的各类防腐措施。
1)降低工艺流程中水含量能够有效控制腐蚀率。根据化学腐蚀条件可知,越是湿润的空气给机械设备带来的腐蚀危害越大,干燥空气能够有效控制腐蚀程度。因此,在石化加工流程中需要增加干燥设备以降低空气含水率。
2)增高温度降低腐蚀性。在工艺流程中提高温度一方面能够蒸干空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能够控制水分凝结。经测验这种方法对于降低设备腐蚀率具有明显效果。
3)我们以半水煤气变换系统为例,介绍实际工艺中的防腐措施。通常在生产合成氨气时,水蒸气与半水煤气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的,加热到规定温度后再送入变换炉。传统做法中采用一段变换炉中送出的高温气体对原料进行加热的操作会给换热器带来巨大腐蚀。如果使半水煤气变成干燥的气体,则硫化氢、二氧化碳、氧、氯等腐蚀介质,对钢的化学腐蚀就很轻微。
3.4 防腐技术管理
防腐措施除了从技术方面着手之外,还可以从管理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1)加强设备防腐知识宣教工作,向一线工人普及设备维护及防腐技术。
2)引进科技含量高的防腐技术,并积极推广,采购中选取优良的防腐材料,严把质量关。
3)强化设备管理机制,在全厂范围内为机械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实时监控使用中的设备,了解设备防腐规律,掌握防腐工作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汪功成.浅谈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预防[J].新疆化工,2010(03).
【关键词】 核电 二回路 水压试验 参数确定
核电机组二回路水压试验是核电机组建安阶段大型试验之一,该试验对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给水、主蒸汽管道及其附件进行试压,以检查其强度和密封性。根据《调试阶段水化学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水化学规定)和《RCC-M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以下简称RCC-M规范)等规范的规定,该试验涉及到电站重要设备蒸汽发生器,为核安全局重点监督并见证的试验项目,在工程实践当中,制定的方案不仅要满足行业规范的相关规定,还需结合工程实际,以使试验过程、结果满足要求。本文以福清核电1号机组二回路水压试验工程实践为例,对整体水压试验方案的关键参数确定过程做了详细介绍,同时指出了方案制定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为同类M310堆型核电站二回路水压试验提供参考。
1 水压试验参数的确定
1.1 水质标准
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建规)中要求,仅要求为清洁水;含不锈钢材质时,试验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根据施工规范中要求,液压试验应使用洁净水。当对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或对连有不锈钢、镍及镍合金管道或设备的管道进行试验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由于二回路水压试验中包括含镍合金的蒸汽发生器设备,故至少需满足试验用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25ppm。
根据RCC-M规范,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压试验用水为A级水+联氨(200ppm)+氨,PH≈10.5。
根据水化学规定中要求: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压试验水质[1]:PH值(25℃)10.0-10.5;氯化物
综合考虑以上文件要求,试验用水必须满足上游设计文件要求,而RCC-M规范对水质要求过高,安装阶段无法满足要求,最终选择试验水质按照水化学规定中的规定为标准。
1.2 试验压力的确定
根据电建规,其试验压力应不小于设计压力的1.25倍。
根据RCC-M规范,压力容器:不应低于设计压力的1.5倍;管道:试验压力不应低于运行最大压力的1.5倍。
根据施工规范中要求,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同时还规定当管道的设计温度高于试验温度时,还需乘以设计温度和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比值。
根据参与水压试验范围系统设计手册和设备厂家技术文件,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倍。
综合考虑各规范试验压力要求,最终选择试验压力为设计的压力的1.5倍进行试验。
1.3 试验用水的温度
根据电建规要求:水压试验宜在水温与环境温度5℃以上进行,但介质温度不宜超过70℃。否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冻及防止金属冷脆折裂等措施。
根据《DLT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要求:水压试验用水温度[2],应不低于5℃,也不大于70℃。试验环境温度也不得低于5℃,否则,必须采用防止冻结和冷脆破裂的措施。
根据RCC-M规范要求:试验用水的温度应与材料的力学性能相配。对于铁素体钢制造的部件,水压试验过程中温度不应低于部件最高韧脆转变温度再加上30℃。
根据核动力院设计文件《蒸汽发生器水压试验规程》(以下简称“SG规程”),水压试验过程中,蒸汽发生器外壁温度不能低于产品不见的组成部分RTNDT+30℃,水压试验时,任何情况下外壁温度都不能超过60℃[3]。
综上,为防止冻结和冷脆破裂,试验水温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遵循RCC-M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取RTNDT为-12℃[4],考虑到试验水温与外壁温度差,散热等情况。最终确定试验用水的温度为30-60℃。
1.4 压力曲线的制定
根据“施工规范”中规定[5],液压试验应缓慢升压,待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至设计压力,稳压30min,应检查压力表有无压降、管道所有部位有无渗漏。
根据“RCC-M规范”:在温度稳定以后,无特殊要求时,容量大于1m3的部件以低于1MPa/min的速度升压[5]。
根据“SG规程”规定,完成二次侧充水排气,一旦水的温度稳定后,可以开始升压,压力上升的速度最大不应超过0.4Mpa/min,压力下降速率不超过0.4Mpa/min,但偶然的升将梯度允许达到1.0Mpa/min[5]。
综合考虑规范要求及水温的要求,确定方案升/降压速率
2 方案制定过程中其他注意事项
(1)静态保压与动态保压的选择。制定方案时,需考虑保压的方式,可参考其他电站实施情况及试压的范围,评估可能的泄漏点及泄漏率。如果可能的泄漏量使得在保压期间压力无法维持在允许范围内,必须进行动态保压。
(2)压力表安装位置的选择。根据规范要求,液体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与最高点压力为准,当最低点的压力不得超过管道组成件的承受力。在整个二回路水压试验中,高度差达到30m,以蒸汽发生器顶部最高点压力表读数为准。
3 结语
水压试验水质,温度,压力曲线,验收标准的确定,选择哪一种规范作为参考依据是关键。首先要满足设计院提供的技术文件,它是最直接的,必须首先满足的要求。当设计院技术文件没有明确时而其他规范有要求时,也需满足其他规范的要求,首先是行业规范,其次是国标。
希望通过对本文的介绍,使新核电新从业者对其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掌握其关键参数计算过程,灵活运用各种规范,制定出合理的试验方案,并为同类型机组开展二回路水压试验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调试阶段水化学技术规定[S].
[2]化工部.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S].
[3]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蒸汽发生器水压试验规程[Z],2011-05-06(D版).
关键词:全景天窗;Solidworks;三维设计
引言
全景式天窗是指安装于汽车顶部、主体材料为玻璃的车身部件,并且该部件有部分能够由电机驱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将天窗玻璃沿滑槽前后移动、倾斜启闭,且能按要求停留在任意位置。本文在充分总结前人对于全景式天窗设计与使用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某款车厢对于全景式天窗的设计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型计算,并且形成三维实体造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
1、设计需求分析
滑动外翻式汽车全景天窗的设计主要从主体结构、控制系统、实现功能和适用性等方面入手。通过对主体结构及相关零部件设计、选型、校核,确定其控制系统,然后综合的视线所需要的功能,最后根据其结构特点、功能及造价来确定适用范围。设计之前先确定设计产品的基本情况,再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基本方案。以下列出了本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
主要用于中高档小轿车,且便于维修更换,占用空间小,总体布局简洁;
(1)动作幅度小,速度较缓,冲击小;
(2)最大载荷量定为200N;
(3)运动平稳性好;
(4)全电动控制操作,按钮启动控制升降;
(5)工作环境要求:不宜风沙过大室外进行频繁操作;
(6)性能可靠,成本低廉,便于移动,无其他附属功能及特殊功能。
各部件设计执行标准如下:
(1)GB/T2828 逐批检查技术抽样程序抽样表
(2)QC/T625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3)GB/T17340汽车安全玻璃的尺寸、形状、外观
(4)GB9656 汽车用安全玻璃
(5)GB/T12421客车门窗用橡胶密封条
(6)QC/T413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2、总体结构虚拟设计
2.1 总体设计
滑动外翻式汽车全景天窗由防护架、密封条、玻璃盖板、加强板、导向件、导轨、电机总成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2.2 护架结构设计
防护架是支承天窗的主要部件,其主要设计为U型。结构如图2所示。防护框上装有玻璃盖板、导轨、电机总成、还有加强板。装有电机的一端与车体前部相连接,另一端与车体尾部相连接,其内部则装有导轨。
图1天窗总成实体图
图2防护框
2.3 导向机构设计
导向件分为前部导向件和后部导向件,主要承担玻璃盖板的外翻与滑动动作。如图3、4所示。其中导向件中由滑动配件、连接杆和外翻配件组成。在滑动部件的两端各装有两个滑轮,滑轮可以轨上滑动,这样的设计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外翻配件前端通过连接杆与滑动部件连接,后端与玻璃盖板连接孔接。
图3前部导向件结构
图4前部导向件爆炸图
后部导向件结构与前部导向件结构相似,同样由滑动配件、连接杆、外翻配件构成,其结构如图5、6所示。
图5后部导向件总成
图6后部导向件爆炸图
3、天窗的动力学和力学校核
3.1动力学校核
本设计中玻璃盖板导件机构设计基本参照如下的运动学方程。
上式中:
H――任意位置导件的高度;
C――任意位置导件到初始打开点的距离;
L――导轨的长度;
l――支撑杆固定铰支点最右侧盖板的距离;
T――机架长度;
β――玻璃盖板与水平线的夹角。
在设计中,导轨长度L=1.3m,支撑杆固定铰支点最右侧盖板的距离l=0.07m,机架长度T=0.15m。
举升时
回拉时:
在上式中,
P――电机作用于钢丝绳上的拉力;
Q――举升机构所承受的重力载荷;
f――滚动摩擦系数;
α――玻璃盖板与垂直线的夹角。
由于滚动轮与导向槽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很小(f=0.01),为简化计算,或忽略不计,可简化为:
PQ=Lcosαlsin(α+β)。
可算出r=PQ=1.3cosα0.07sin(α+β)=1.74>0,r为动阻比,大于零,所以设计符合要求。
3.2 导轨件力学校核
此滑动外翻式全景天窗中,导件所受的力如图所示1所示。
图7导件受力分析
(1)工作载荷
Fg=P=165.62N.
(2)导轨摩擦载荷Ff
对于有导轨以固定运动方向的运动副来说,导轨摩擦相对于总载荷可以忽略不计,因此Ff=0。
(3)惯性载荷Fα,
Fα=ma=6*0.27N=160.4N.
以上三种载荷之和称为导轨件的外载荷Fw。
起动加速时Fw=Fg+Ff+Fα=326.02N;
稳态运动时Fw=Fg+Ff=165.62N;
减速制动时Fw=Fg+Ff-Fα=558.2N。
工作载荷Fg并非每阶段都存在,如该阶段没有工作,则Fg=0。但在计算和校核时,应按照最大值取。
其受力为F=Fwηm=4270.95=449.47N>Fw,所以选型正确。
4、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备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哈尔滨工业大学教研室.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3]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 ,15.
关键词:轮机工程;大系统;课程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U6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36-02
目前国内轮机工程专业,大多考证为检测手段,如参照《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为要领培养学生,其重点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船机驾驶和操作能力[1],其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是现代船舶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轮机工程专业教学大多沿袭的是上世纪60年代所建立的“机械还原论”体系,将轮机工程的专业课程设置拆分为若干门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然后再通过简单的相加,完成轮机工程教学课程体系设置[2]。其弊端在于,破坏了轮机工程大系统的整体性概念,使得子系统之间缺乏了原先密切的相互关联性,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3]。同时,在实践环节的课时比例少,学生人数多,实验教学不能跟紧船舶设备发展新趋势,传统实验缺乏创新性,也会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寻求增强轮机工程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渗透,以船舶轮机工程大系统设计为目标,加强机械设备与轮机系统的有机组合,完善实验手段,培养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具备工程技术储备的船舶轮机高级应用和开发型技术人才成为迫切的需要。
一、实施途径
为进一步突出和加强我校轮机工程专业办学特色,以船为核心,以船舶轮机系统的原理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为对象,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人才为理念[4],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优良的工程素质、较强工程设计能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船舶配套企业、造船企业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我们对轮机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创新。
1.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促进教改新思路。增强轮机工程各专业课程之间的渗透,以系统设计为目标,指导开设轮机工程“专业综合”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对有条件的课程可增加双语教学的授课内容,如《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合理制定英语口语教学时间,增加师生课堂上的互动交流。
2.有效利用科研成果,跟踪船舶轮机工业最新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设施,将多媒体合理的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丰富课程信息量并扩大知识面,利用轮机工程实验室现有的硬件条件和设备,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组织编写或编著满足教学需要的专业教材内容。
3.优化实验课程,开设多元化实验。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科目的设置应符合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序性和逻辑性,并注意将实验课程与理论教学课程合理的衔接,将学科体系和学生能力提高同步进行,避免实验先行,理论未讲,或者理论早已结束,实验尚未开展。这都将影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的安排应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注意相互间的衔接,保证学科体系、学生能力发展及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统一。为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改变原实验教学按理论课设置与各门实验课程相互独立的传统,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按照学科性质,对实验教学体、实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将专业实验教学连成一条主线并分阶段实施,实现将专业实验教学向综合性转变。可开设的设计环节包括:轮机设备结构拆装综合实训、轮机模拟器综合训练、轮机热力设备设计、轮机动力机械设计、轮机动力装置设计、轮机系统设计等。这些实验和设计与原先单个实验相比有其优势:第一,由于设计环节的合作性,使学生的参与性加强;第二,专题实验的开设,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第三,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实现统筹共享,提高了的实验设备、仪器的利用率。同时,开设多元化实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发挥个人特长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4.培养“教研型”、“实践型”双重能力的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技能。学校制定政策,对新引进教师一律要求进企业实训三个月或进实验室从事半年的实验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使教师能把握住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最新进展,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能力。培养具有“双师型”能力的教师,能适应学校多层面学生(如:硕士、工程硕士、本科生、成人继续教育等)的需要,达到将专业理论和实训教学效果双提升的目的。
5.以船舶轮机系统设计为主线,建立专业课程群及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体现应用性、实践性为原则,可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在现有的“船舶轮机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船舶轮机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两大鲜明的专业”特色基础上,以船舶轮机系统设计为主线,建立专业课程群并对课程进行优化,形成以8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多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成:轮机电气设备及系统、轮机动力机械、轮机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轮机辅助设备、轮机监控系统、轮机设备安装工艺。其中轮机系统设计制造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为:轮机管路系统及设计规范、轮机系统生产设计;轮机设备设计制造方向的专业主干课程为:轮机制造与维修技术、轮机液压与气动传动技术。通过相关课程的开设带动专业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实施效果
1.强化了系统,弱化了设备。不再是就设备讲授设备,而是在讲授系统工作原理时,对所涉及的设备进行讲授,进而描述其相关理论和原理,分析在系统中的功能以及与上下游关系。
2.以系统设计为目标,加强专业课程的补充。按管路系统分类,将系统分为船舶管系和动力管系。分析典型船舶的管路系统,如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冷却系统、舱底压载水系统等,在讲授原理及详细设计的同时,兼顾讲授原理的生产设计过程及技术路线。
3.优化实验项目,增设面向多专业的选修实验。不再局限于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统筹整个实验项目,对多门专业课的实验进行合理的排序并考虑实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可开设下列设计、实训环节:柴油机结构拆装综合实训、轮机模拟器综合训练、轮机热力设备设计、轮机动力机械设计、动力装置设计综合实训、船舶管路系统设计等。充分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各实验室的设备也得到充分利用。
4.建立适应当前轮机工程本科生教学的专业课程群。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针对我校轮机工程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了新的整合和扩展,建立了以8门专业主干课程和多门专业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好化的,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创新能力,是对复合型人才提出的三个要求。只有不断地探索实践和理论教学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改革原先制约专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制订新体系下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才能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质量、高层次的轮机工程专业人才。轮机工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成功实施,能为我校其他专业开展类似的教学体系建设改革提供范例,对校内乃至国内其他开设轮机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伟,蔡振雄,廖海峰.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轮机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09,(4):50-52.
[2]邓元龙,吴玉斌,柴金龙,等.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16-117.
【关键词】石化工程;管理要素;控制;对策
一、前言
石油化工行业产品的特点,即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剧毒、容易泄露等,对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人身危害健康有着重大的威胁,所以对于石油化工安装工程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有着极为严格的施工验收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目前依附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高标准,高产能、大规模、低消耗的生产设备不断出现,如:乙烯工程中挤压机、压缩机、DCS控制系统、汽轮机发电机等。石油化工安装工程在建设期间,由于操作工艺复杂、涉及专业多,范围广,立体交叉施工难度大,高空受限作业较多,周期长、投资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因素较多,对于施工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机械装备及施工方法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一方面,工程成本投入越来越大,同样装置规模的工程在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成本差异很大,没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技术方案的投资额,工艺条件和技术条件不尽相同,也就决定了施工成本管理上的复杂性,在管理上带来诸多可变因素,如果不做多项目比较分析对比,很难在成本管理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成本管理的要素及对策方法
(一)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成本控制
监控重点是工程成本,工程成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费用,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1、原材料费用
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中原材料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一般在60%以上,高的可达90%,根据工程重点监控,原材料采购是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所以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及时、有效的规避材料价格风险,减少资金占用率,加强流动资金的周转率。原材料成本的费用构成有采购成本、库存费用、存放及生产消耗、废料及余料回收利用等,所以控制活动可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物资消耗三个环节着手,尤其发料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2、工资费用
工资在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随着市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工资又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有效控制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减少单位产品中工资的比重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率及新的生产方法的革新,这对于降低成本有重要意义。控制工资成本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它与劳动定额、工时消耗、工时利用率、工作效率、工人出勤率等因素有关,最近几年工资涨幅较大,这方面的控制一定要加强现场考勤制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虚假考勤。人员的业务修养、技能素质、思想动态和觉悟责任,对于成本管理的影响是复杂而持久的,也是本行业特点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材料采购成本、机械成本、管理成本、其他成本方面的控制上。
3、设备制造费用
设备制造费用在石油化工安装工程中比例较大,技术最为复杂,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有直接的影响。主要是其设计建造费用大、周期长、设备重、体积大、长度长、运输中的因素复杂多变,装卸保管困难,开支项目很多,主要包括设备设计费、监造费、原材料购置、制造、验收、运输、安装、消缺修理费、辅助生产费用、试车技术服务费用、设备管理人员工资等。所以对于大型石化工程而言,长周期的大型设备是工程最早开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否则对后续施工及工程成本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所以一定要在技术方案中要体现出来,通过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合理确定设备到货时间、地点,到现场后的安装条件、安装时间、安装就位点及安装方法等等。
4、机械费用
机械费用开支也比较多,主要包括自有机械费和租赁机械费控制,要配备足够的专业人员定期定点及时保养维护,保证机械的安全使用性、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施工机具及机械的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损耗。减少施工过程的中返工、窝工中造成的机械费消耗和停滞。
5、企业管理费。
指为管理和组织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项目非常多,也是成本控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利用制度化的管理,促进施工企业转向服务生产一线,提高企业管理效率,节约成本开支。展开的视频电话会议,网络平台的下的信息传递和归档系统等,大大节约企业的会务费、差旅费,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信息畅通。
6、风险费用
石化工程的长周期性,决定了各种风险费用一定要纳入工程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中。比如:政策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地域风险、地质灾害风险、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等等因素要有一定的备用金预留。根据现场风险规避原则,一旦产生某项风险,立即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启动预案,动用该费用,保证工程的基本费用支出不受影响。
(二)安装工程的成本对策方法
成本控制是管理成本的主要方面,对于工程成本、市场成本、风险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影响,涉及的几种主要方法有:
1、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市场为主、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就着手努力,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达到不断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石化安装施工单位企业对于安装工程实施,通过公司层面的项目模拟法人,按照企业内部考核实物量的核算办法,按照“标价分离”的原则,把项目工程费用实施分解,结合现场实际和工程所在地资源情况,划分了若干责任成本指标,如:项目管理费(包括工资总额)、项目临时设施费、安全措施费、施工作业费、其他措施费等,项目执行层面作为成本管理中心,严格执行公司核定的目标成本,与公司法人签订经营责任目标责任书,由项目部领导班子及职能部门,结合技术方案及现场因素,对于公司核定的目标成本进一步分解,制定项目内部责任成本目标,经项目全体协同管控,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
2、作业实际成本管理
作业实际成本法,在工程施工期间,通过进度检测表中的数额较大的作业,是以作业工序为测算对象,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项目,将耗用的资源成本数据准确地计入消耗测定计算表中,通过数理计算,直接就可以得出现场实际发生的作业成本,以此对比责任成本目标,就可以制定更为准确科学的成本控制责任目标。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繁琐,测定耗时长一些,但是这是现场工程实际成本,真实地反映了工程现场的费用状况,更能反映工程的效益和潜能。
3、责任成本控制
责任成本是指特定的责任中心(如某一部门、单位或个人)在其所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所发生的各种耗费。从实质上来说,责任成本控制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制度。具体说,就是要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系统,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成本责任的归属进行成本信息的归集、控制和考核,从而将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和具体执行人。责任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责任中心主体。实行责任成本制度,要求企业根据其组织结构特点按照分工明确、权责分明、业绩易辨的原则,合理划分责任中心。责任中心可从不同角度划分,西方责任会计中划分的责任单位主要是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和投资中心。形式上,企业总部是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作业层或者项目部为成本中心,相互之间是一种模拟法人之间的关系。
(2)建立内部结算制度。内部结算是指在企业内部模拟银行结算方式,对各责任单位的经济事项运用货币形式进行交换的管理方式。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产品或劳务确定合理的内部价格,为各责任中心考核提供依据。建立内部结算制度的关键是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选择内部结算方式。
(3)编制责任预算。责任预算是企业总预算在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合理划分而编制的预算。作为责任会计的重要环节,责任预算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控制企业及各责任单位活动的标准,是考评各责任单位业绩的依据,也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手段。
(4)进行责任控制。责任控制是责任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为基础,以责任预算为依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收入、成本、利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各责任中心应实行自上而下的控制,各责任中心也应加强自我控制。
(5)建立健全责任成本核算制度。为了及时报告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企业应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责任成本核算制度。
(6)进行责任考核。根据公司考核及项目结束后的业绩报告,找出其余责任目标或者责任预算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查明原因,实行奖惩。一方面可以激励项目管理成本的主体实施人员成本管理意识及成本控制的落脚点在那些方面,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关注那些方面等,重点监控。通过评价和考核,可以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存在的缺陷,为下一期预算编制提供参考资料。责任成本考核应公平合理,不但能激励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也能通过适当的惩罚约束和控制不当行为,以实现责任中心权责利的统一。
三、结论
成本管理的中要素是多方面的,受外部因素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灵活处理、区别对待,具体分析,对于增加施工成本的关键因素,要及时预警,及时分析,及时纠偏,通过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控制方法,把我们的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定额编写组.五建公司实物工程量考核实施办法,中石化五建[2013]项字7号.
[2]仲景祝.工程项目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1.
关键词:居民住宅;暖通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TV9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供暖问题也随之注重起来。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人们住所的供暖系统包括两种类型: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和暖气片(散热器)供暖系统。这两类供暖系统,因为在供应回水温度和水流量等方面是不能互通的,所以,这两类供暖系统一般没有相互配合使用的现象。作为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其舒适度方面是比另一类要好的,其不会降低室内的可利用面积,只是对层高会有一点影响,所以,此类供暖系统不会因为造价较高,就会影响其自身的使用率;散热器(暖气片)供暖系统有着造价相对低的优点,但是它会对屋内的面积使用率造成一定影响,加之装修时不方便,尤其在这个寸土寸金的时代,此类供暖方式慢慢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而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优势在于既节能又环保;既舒适宜人又不会影响装修的空间,从而被大家广泛接受并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将会逐渐取代散热器(暖气片)供暖系统,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我国暖气行业中的一大发展趋势。因此,对人们的居所进行暖通系统设计时,应当依据不同住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而合理的设计方式。
一、住宅暖通设计的步骤
(一)在系统最初的设计阶段,可以依据面积法来估算冬季和夏季的负荷值,包括大楼的空调负荷(包括热负荷及冷负荷)值,以及加压送风量,机械排烟量,地下车库的通风量及消防排烟量,变配电机房的通风量,辅助用房的通风量,卫生间的通风量等基本数据,为进一步的详设做好资料数据准备。
(二)依据计算来进行设备的选型,进行系统的布置,这里的系统布置是指主系统的设计,依据系统的布置,应当给有关的专业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例如给建筑专业提供布置的空调机房的位置和大小,管井的位置和大小,穿墙的大洞位置和大小,穿楼板的孔洞位置以及尺寸大小等信息;给结构专业提供机械设备的重量与大概位置,穿楼板的洞的大小与位置等;给电气专业提供机械设施的用电情况,主要的控制标准等;向给排水专业提供本方案使用的机器的排水点及用水点等。而且,依据收回的各个专业资料信息,将设计进一步改正。
(三)文本整理。完成前两步后,需要做出制冷机房的设备设计图,水系统的原理图,主管系统的平面设计图,主要送排风平面图,消防排烟平面图,机器设备明细表,初步设计说明等。于是,一项完整的初步设计就差不多完成了,然后通过其他暖通设计师的校对,审核,审定,最后签字出图。
二、住宅暖通设计的各种实用方法
(一)化整为零的设计办法。现在,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居民住宅在使用面积上正存在不断下滑的形势。这种规模比较小的居民住宅楼,经常共同使用一套供暖系统,换个说法,整个居民住宅楼的供暖情况都是由一个热力入口提供的。值得关注的是,在居民住宅的居所中经常都会有向阳面与背阴面两种类型,如果不区分来对待,共同使用一套供暖系统的话,就会造成供暖系统产生回水不顺畅的情况。此外,管道大多数使用明装方法,一个方面影响了人们住所的外观,另一个方面也占据了屋内的可利用面积。在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不断升温的同时,人们的居所建筑慢慢向着小型化和密集化的形势发展,给现在的供暖系统造成了影响,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化整为零的设计方案渐渐被人们关注。化整为零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从人们住所建筑的向阳面与背阴面两边各引入一条独立的热力入口,并且把每个单元的居民住所都规划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系统。化整为零的设计方案有两大优势:一是确保了循环水的正常流动;二是加强了居民住所的供暖质量。
(二)上行下给的单管形式设计办法。在热水供暖系统中,有许多种不一样的供暖方式,然而在进行居民住所的暖通设计中,一般使用其中的两种:一个是双管式,另一个是上行下给的单管式。这些年的实践说明,后一种比前一种要好。上行下给的单管式供暖系统安装。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就是:一是在管路方面比较单一,可以有效减少管材的消耗量,并且施工和维修都比较方便;二是双管式的设计具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一段时间以后或在某种作用下,有可能产生垂直失调的现象。上行下给的单管形式设计方法不存在这种现象,是由于居民住宅楼的每层散热器全都是经过串联的方式集中在同一个循环系统之上的,如此说来,在立管上自然循环作用压力的帮助下,就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一情况;三是此种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持水力的稳定性。当别的居民用户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对自身的流量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暖通系统分户设计办法。现在大多数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全都要求对居民采暖系统实施分户计量,每户居民的屋内采暖入口设施与公用立管通常会安置在管道的内部。居民屋内的入口设备通常由调节阀,户用热计量器,过滤器与封闭阀这些部分构成,对于人们的屋内散热设施,一般要求增加设置控温阀门,这样人们就能够根据自身的采暖要求来自行调节采暖温度或者关闭阀门。
在人们供暖分户计量设计时,一个方面是要在回水系统中增加设置封闭阀,就可以确保回水管道封闭的完整性;另一个方面,在设计商用楼的分户采暖系统中,要尽可能使商用及民用两部分在热水进户和分户计量时区分开。这样可以防止商用部分的进水管道将民用空间占用,甚至给人们的采暖带来不便,而且,在维修维护商用管道中,也不可能对人们的采暖带来影响。
三、住宅暖通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采暖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房间的美观来考虑,一般把支管与阀门安装到散热器的下面,值得注意的是,散热器通常是根据底进底出的要求来设计的,于是其散热量一般不可能比标准散热量的百分之九十还要高。所以,在设计散热器时,应当对这个问题做出充分的考虑,不能机械地依据要求散热量展开相关的计算,否则就会导致散热器产生散热不足的情况。
如果使用地板辐射供暖设计,那么应当尤其注意所提供的热水温度情况,一般应当控制在60 oC之内,否则,就会导致两种不利影响,一种情况是大幅度缩减地热盘管的正常使用年限,第二种情况是带来室内环境的燥热,使人体感到不舒服,于是,应当联系实际状况加设有关换热设施,来实现对供水温度的合理控制,继而确保此种供暖设计的标准。
在人们对住所的暖通系统进行设计时,应当对热媒温度的设计格外注意。进行热媒温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下面的要素:供暖系统的舒适性;供暖系统的安全性;供暖系统的经济性。一般状况下,使采暖系统里的热水温度保持在95 oC之内的时候,就能够确保常压环境下热媒不会产生汽化现象。考虑到供暖系统的舒适性要求,一般都需要对热媒温度作恰当的调低,做法是增加设置相应数量的散热器。
此外,在对热媒温度进行设计的时候,不光要考虑热源情况,还要考虑其他许多因素,例如下面两种状况:当地人们所使用的燃气热水供暖炉对热媒温度的影响与限制;为了增强某些塑料管材的耐用性而减小热媒的设计温度,依据相关调查显示,假如热媒的平均温度降低了10 oC,就需要增设散热器的数量,增设幅度大约为原来的百分之二十,至于准确数量还要参考当地的具体状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指出,假如人们住所的热水供暖系统需要为高度在50米以上的用户使用,就需要进行竖向分区的设计。以上规定的目的在于减小散热器与有关配件在运行时所承受的压力,令供暖系统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运行状态下。这几年,在一些高层的居所中,热水供暖系统出现渗漏情况,从而导致家装被严重破坏的情况时有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下面几个方面:散热器与配件的制作材料都有质量方面的不足;施工方在专业素质方面都有缺陷;散热器与配件在一部分条件下所承受的压力超过本身设计要求。
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高区的热媒循环水泵可以正常运转,就要考虑高低系统中间几何高差的附加问题,从理论的层面进行分析,这不符合节能的标准,而从技术的层面来分析,这又是一种相对实用的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当高区的系统水泵处在停止状态中,减压阀的初设定压力一般会上调一个动静压差值,造成低区的开式膨胀水箱出现溢流情况,此外,高区系统也有空气或污水进入的情况。所以,给出两条建议:使用闭式的膨胀水箱;使用可连续工作的变频补水泵,来确证水压的平稳。
在供暖设计开始以前,应当对当地的供热与换热现状作充分的熟悉,假如不能达到设计方法的标准,就应当马上展开针对性的调整。建议采暖系统所使用的热水尽量交由单独设置的换热机组来提供。这种处理方法尤其适合于中高层的人居住所,给相关的调节与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便利。
四、结语:
针对现在的居住建筑设计来说,暖通设计是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暖通系统进行设计时,不光要考虑到设计方法的合理选用,还要考虑到有关注意问题的有效解决,只有这样,就可以不断加强暖通设计的质量,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暖通系统的作用,就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昊宇. 浅谈住宅暖通设计的各种实用方法[J]. 民营科技. 2014, (6).
[2] 李龙. 浅谈暖通空调的设计方案[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