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对服务业的认识8篇

时间:2024-01-14 15:54: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服务业的认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服务业的认识

篇1

关键词:服务流通 人员流失 原因 对策

目前,我国的服务流通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饭店、酒吧、茶楼、洗浴场所等的一般服务人员,美容美发服务人员,规模较小的商场、超市、卖场的服务促销人员。他们多属于高流动性行业的工作人员,其工作稳定性较差,有些只从事工作一两个月便会跳槽换工作,很少有从事这项工作很长时间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而且其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造成这部分工作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服务流通业人员流失的原因分析

1.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由于行业本身对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要求不高,这类行业也不需要专门的职业技能,新上岗的工作人员仅仅需要进行几天的培训就可以上岗,所以,这类工作岗位成为许多刚进城务工的、低学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选择,往往成为其在城市找到的第一份工作,这类行业是一类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据调查统计,几乎70%的员工是初中以下学历,高中以上学历、大专、大本的毕业生非常少,致使这一行业的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差,服务质量难以提高。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对各行各业的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服务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面临新的挑战,促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类新的人员结构,进而想方设法改变这类人力资源状况,提高这类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文化知识结构水平。通过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来提高这些服务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我国服务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服务人员是低人一等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身份,从基层做起,整天与学历低的工作人员在一起工作,认为那样没有面子,大学生一般从事的是管理层的工作。服务流通业人员的学习氛围比较差,大部分人员没有意识到低学历给其带来的危害,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积极性比较差。由于未来的服务流通业必定会向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逐渐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以及服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服务水平提高的需要。我国大部分的服务人员还抱有打临时工赚点钱、赚到钱就跳槽的观念,所以,我国服务流通业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

2.服务流通业的工资水平普遍比较低。服务流通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一般比较低,在中部地区,其工资水平一般不会超过两千元,加上日常的住宿开支、伙食开支等之后,剩下的几乎不多,一些服务流通行业的员工在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后便会选择跳槽。在所有的行业中,服务流通行业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是相对比较低的,基本上只能满足温饱。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有许多大型的服务流通行业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为老员工的外部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些比较有经验的、工作年限比较长的老员工会选择跳槽到工资比较高的企业,这样就造成了比较大的流动性。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服务流通业招聘的几乎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这些新员工在获得工作经验后一般也会选择跳槽,选择工资更高的工作岗位。

3.培训不足,缺乏发展机会。由于这些行业对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要求不高,不需要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况且服务流通业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本来就不高,存在流动性比较大的问题,用人单位也不会愿意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新员工的培训之中。因为,对新员工进行培训之后,新员工还是要离开企业,企业便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因此,在服务流通行业的管理人员看来,对员工的培训实质上是一项没有必要的支出,是一类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行为。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管理人员大多凭经验做事,通过向新员工传授经验来进行培训。由于在这类企业没有比较好的发展机会,很多服务流通行业的工作人员在春节回家之后,就会在家乡附近寻找工作,因为在那里也可以找到相等条件的工作,还可以照顾家人。这也是造成人员流动较大的一个原因。

二、我国服务流通业工作人员流失的对策分析

1.提高我国服务流通行业的整体水平。目前,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我国服务流通行业对其服务的水平提出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服务项目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人员来从事服务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服务人员的数量,让具有较高素质的服务人员来提供高素质的服务工作。对服务人员从外在形象、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让这一行业能够真正服务消费者,服务人民群众,提高这一行业的整体从业素质,让人们觉得这一行业并不是低人一等,让人们以在这一行业从业为荣。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服务流通行业更是向着科技、信息、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变化,迫切需要我们改变这类行业以往的人力资源状况,提高这类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文化知识结构水平。招收一批大专、大本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让其从基层做起,在基层得到培养和锻炼,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最终成长为中高层的管理干部。这类比较高层次的服务水平,可以让大学生能够发挥所长,施展抱负,使人才能够得到发展,从而减少流动性,让人才扎根于企业,留住人才。

2.提高我国服务流通行业的工资水平。物资激励中最重要的就是工资激励,较高的工资水平是减少流动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很多人员都会从低工资的行业转到高工资的行业,从低工资的部门转到高工资的部门,因此,工资原因是减少流动性的最根本的原因。在相比较的状况之下,人们更加愿意在高工资的行业和企业工作,以获得更高的报酬。比较高的工资水平不仅可以吸引人才,让更多高学历、高水平的人才到企业工作,并且留在企业寻找发展的机会,减少流动性。由于目前我国服务流通行业的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是很高,对其主要激励作用是来自物质方面的,也就是工资水平的高低,工资水平的高低对这类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能够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

3.提供定期的培训。对于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服务流通行业工作人员,也要注重其精神激励,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并对其进行相关管理学知识的培训,致使其了解一般的管理学知识,为以后晋升为中高层的管理人员作准备,也让这些服务人员具有晋升和发展的机会,让其将自己当做企业的一份子,为企业的发展鞠躬尽瘁,奉献自己。通过培训即可以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水准,提高企业的水平和顾客的满意度,致使企业向着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水平转变,有利于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积极给员工创造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让其不断地提升自己,觉得在企业工作是有发展前途的,获得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让员工参与其中,感受企业的文化,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将自己真正融入企业之中,成为企业的一员,奉献自己,服务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致使企业获得较高水平的人才,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获得更多公众的满意。另一方面又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既有利于培养人才,又有利于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增良.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2)

篇2

一、走出认识误区,强化目标意识

目前,有些教师对班级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估计不足,总复习期间,常常用优生的标准来要求所有学生,一味强调多练,盲目加大作业量。学生疲于应付,使得一部分学困生提早进入“高原期”或“高原期”延长。因此要克服这一现象,教师在复习时就要有目标意识,在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在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结合点上花力气,下工夫。

二、加强情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办法很多,这里只想强调一点,即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既做学生的良师,更做学生的益友;在数学总复习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把全班学生吸引到教师的周围,并及时给予他们直接的、有效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地走出困境,克服“高原现象”。具体说应注意:

1.尊重学生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从不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没有弄懂相关知识,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的错误,先要做自我检讨。

2.理解学生

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教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必要时可召开一个以“我喜欢怎样的数学复习课”为主题的研讨会。如:一个学生说:“老师,您课上讲得太多、太清楚了,我们只是不停地听,不住地记,能否给我们一点想和练的时间?”而另一位学生则说:“老师,您的心太好,布置作业还要提示一遍,甚至把答案告诉我们,这样做能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吗?……”经过这样面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了,同时也为引领复习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3.相信学生

复习课若能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依据教材,把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划分为整数、小数(分数)、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统计图表、应用题等七大知识块,每个知识块又分若干个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汇成一个知识链,让学生对照“链”上的各知识点去回忆,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地方不太懂或不懂。之后先分小组合作学习,由不会的学生提问,会的学生讲解,教师行间巡视、辅导、点拨,最后教师归纳、小结。

三、重视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

复习时,不要着眼于学生会不会做题、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而应着眼于:(1)要着实使学生弄清概念,深刻理解算理,指导正确计算。(2)要重点指导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概括规律。比如,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后,让学生知道,整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等;这样,学生就从整体上、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学生懂理会法,就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重视比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总复习是为了使学生重温已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并进行系统整理,而不是对学过的知识重新讲授。因此,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启发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五、重视计算能力、习惯的培养

在多种情况下,学生的计算能力反映在运用运算定律、性质以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上。能否用运算定律、性质和灵活的运算技巧进行简便运算?强调凡能简便算的就要简便算或怎样简算就怎样算。

六、重视应用题分析能力

1.注意审清应用题条件

数学应用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大多可直接用于解题,但也有其他情况:(1)条件多余且用不上。(2)条件多余有时可用也可不用。(3)条件隐藏的。

2.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有些应用题问题具有发散性,应要求学生深入挖掘应用题的各个因素,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已有经验,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答方法,深入地剖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七、体验成功的快乐,唤起学习热情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所以,上好复习课,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创设学生获得成功为核心,组织设计教学。采取低起点、小步走、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完成,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及时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愿学的氛围。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本 服务业出口

一、引言

人力资本是指对人投资而形成的一种资本,存在于人本身上的经济利用价值。除了软件、硬件设备等需要投资,人同样需要投资。美国的经济学家舒尔茨等人首先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所谓人力资本理论,指的就是将人作为投资对象,进行知识和业务素质上的培训投资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使公司或者企业获得更大层次上的价值回报。

二、相关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人力资本要素概念界定。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途径获得的,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等能够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和禀赋---这是到目前为止最能够被绝大数学者所接受的定义。至于确切的定义到现在都未能确切给出。劳动能力是由天赋等外来因素决定的。这是古典劳动价值一直侧重的观点。在人力资本的范围内。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即使与相同数量的物质资本相结合、创造的价值也不会完全相同。对于传统的资本理论来说,建立在自本同质性假设的人力资本,相同资本获取相同利润。但这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时的一种理想状态。现实运行中的人力资本价值,任意两者都不可能生产出相同程度的增值。马歇尔强调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其他投资相比之下的经济价值,并且指出“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对人自身的投资。”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地位,并指出了教育在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智力,提高并增加劳动力的使用率。父母是子女教育的初期状态和最终人力资本投资状况的纽带。所以我们对于父母的思想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父母思想的转变对人力资本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忽视了这一个环节,就会导致代际间人力资本状况的恶性循环。教育的普及需要国家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反作用教育也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服务业概念界定及出口能力衡量指标。广义服务业又称为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具体来讲广义服务业包括很多种类。服务业的概念是与农业、工业相对应的概念。以经济体系的需求分类为基础划分为服务业、农业和制造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这两个概念是并存的,含义是基本相同的。对“服务业”定义不同其侧重点不同。有的强调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服务的,也有阐述的更加全面的,指出服务业是为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服务的。两者都指出了服务业的服务对象还体现出了它的主要特点。服务业出口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贸易出口总量、净出口额、相对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是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已过出口总额所占的比率,能体现出该国的整体竞争力,比例越高整体竞争力就越强。我们用对中美服务出口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二)人力资本在服务业出口中的作用

一些专家对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出口做了一些研究,研究人员将人力资本这一要素引入进来。结果发现服务业出口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和优化。也就是说人力资本要素对服务业出口具有优化和推进的作用。人力资本要素的引入是非常关键的,我国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做研究得出的结论为:人力资本与服务业出口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三、我国服务业出口相应的行业人力资本发展现状分析

(一)我国服务业出口能力发展的历史背景

放观全世界全球服务业出口能力正在向人力资源密集型转换。国际服务业出口方面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上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到2006年,全球服务贸易迅速的翻了6倍。从原来的3911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27357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实物贸易的增长速度。为了便于解释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优势问题,西方学者将人力资本要素这一名词引入,人力资本的引入也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仍然又不能解释的问题存在。一是因为人力资本是不同质的具有个体差异性。二是因为在做研究时学者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但在现实问题中,微观个体对整个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其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鉴于以上两个原因导致仍然有问题不能进行解决。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我国大多数上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研究。因为依据我国现在的发展情况,我国更需要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指导。在有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政策的制定从而促进服务业出口贸易的进行和监督。从现实情况而言,在宏观层面上的分析研究更重要。

(二)人力资本发展对我国服务业出口能力影响的概况

世界上以人力资源密集型为主的服务是相对较多的而且实力强劲,而中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竞争力还处于相对的劣势。在中国,发展迅猛的项目仍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例如,旅游、运输、经营租赁等。人力资本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人力资本对于我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它是充斥在我国整个服务业出口的时间和空间的。人力资本因素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1)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可以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升级,从而使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人力资本是严重的稀缺的,即使我国拥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数。我国人力资本稀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中西部地区科研投入的不足。科技人员和经费的投入都低于东部以及发达国家或新兴市场。其次,人力资本的特点是高技术劳动占总劳动的比重非常小,缺乏对人力资本的完整认识。不能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高收益和高回报率,但是却被短期效益投资蒙蔽了双眼,不能识出人力资本投资这一明珠。致使人力资本不能在我国迅猛的发展。同时,劳动力分配结构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分配。导致人力资本的使用率非常的低下。难以适应在国际中的竞争环境。左边缺少拥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右边无法招募到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从而导致国家人力资本的负担。还有一些地区人力资本过剩,而另外一些地区的人才却没有用武之地。两种地区的情况形成极大的反差,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就有了人力资本短缺和闲置的现象出现。值得令人深思。

(2)各部门发展不均衡。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流通,甚至导致人力资本的流通受阻。因为制度原因,人力资本的转移往往要通过大量的审批手续。冗长的审批流程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组织了人力资源的转移,导致各部门发展的不均衡。额外那里资本的发展是不均匀的,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会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教育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反之拥有高的人力资本也会促进经济发展。依次循环,最后发达地区越发达。最终以致更重发展都不均匀。相对于比较贫困的地区来说,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人力资本的困乏。长期以往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不能发展起来就不能有多余的经费来支持教育的投资。时间长了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力资本都不会有很好的发展。

(3)人力资本成本差异较大。人力资本成本的差异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培训投资的问题。发达的地区教育培训投资的经费较多,因此人力资本就相对来说较丰富。另外一方面,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基数也比较大利于人力资本的培养。也因此人力资本就会更加的丰富。相反的较贫困的地区,教育培训投资的经费较少,不能很好的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困乏。人才的缺失也是贫困地区不能很好的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人力资本就出现了差异。同样,有些地区人才资本丰腴,会有杰出的人才无用武之地的现象,而边远的贫困地区又出现了求贤若渴的现象,很多的职位都会空缺无人问津。

(4)法律法规不健全。我们应该为人力资本打造适合其自己的市场即人力资本市场。人才的有效利用、合理化分配以及人才资本的流动都非常有益于人才资本的使用和资源分配。法治是人才资本合理利用的根本保证。其可以合理的配置人才资源、规范人才资本的流动。只有以此为基本才能有管理、创新的基础。相关法律的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企业为了防止人才的外流,因此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协议条款,报酬、奖励与人才的利用都缺乏法治管理,让不法的企业在这其中钻了法律的空子。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引起了其他问题的爆发。例如:企业人才危机、人才流动管理环境问题。如果制定相关的法治法规这些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人才资本才可以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也有利于人才的吸纳和优良环境的营造。才可以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分配,保护企业和人才的利益,使人力资本最大化。

四、人力资本要素对提升服务业出口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选择指标

(1)服务出口额。服务出口额是衡量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经常会引入服务出口额来解释我国各要素对服务贸易出口的竞争力的影响。图1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曲线图。该图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图1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图

(2)人力资本变量。一个企业所需要的资源配置完全是由企业的领导者所掌握。因此,企业的领导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领导者是一个企业的领航人、掌舵人,在企业中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由此可以判断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前进的速度。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影响着一个企业的高度。因此,企业会择优选择人员,选择那些有能力而且有远光的人才。有限选择的这些优等人才即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公司的工作中人力资本会得到积累。因此人力资本会存在一个变量,会改变一个公司的能力和实力。

(二)实证分析

以2003年到2012年10年间的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商业服务以及文化娱乐等六个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假设命题:目前我国服务业正处于初级发展状态,总量庞大但是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现在的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激烈竞争,人力资本的水平将会一直是国际贸易竞争的核心问题。现代服务业快速兴起,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人力资本不仅对服务贸易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产生间接的影响。同时对已过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也有决定性作用。

回归分析:利用固定效应对模型进行分析,将贸易出口额作为被解释的变量,对数据进行OLS和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考察人力资本的主要影响。

表1 人力资本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影响力的实证研究结果

此模型比一般模型更加完善,因为在其中增加了虚拟变量。有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出,LnL和LnH是最明显的数据。但在实际的结果中却是出人意料的。LnL系数却为负值,说明一般水平劳动力的增长反而会影响我国的服务出口贸易的出口值,令其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这些一般水平劳动力被称为低端人力资本要素。低端人力资本要素会所艰难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量。这一情况与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目前,我国主要以出口劳动密集型的低端服务贸易为最主要任务。但是若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下去就会导致情况的恶性循环,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再来分析一下LnH值,其变量系数为1.75,很明显是大于0的。就是说,当高端人力资源每增加1个单位,服务贸易就会增加1.75个单位。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这一政策,在国家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高端技术和和知识储备来培养高端人力资本,积攒高端人力资本人才。从而来带动国家的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也正在走这一路线,多进行教育投资利用高知识和高科技培养人力资本提高高端人力资本的积累,带动中国服务出口贸易的增长。模型中新增加的虚拟变量Crisis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从得到的数据来看,在2008年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甚至全世界的服务贸易出口总额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不是很显著,也许是因为时间较短的原因。

(三)分析结论

在实证研究中选取了十年间的六个行业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低端的人力资本会影响服务业的出口贸易的增长,成为副作用扩大了逆差;相反的,高端的人力资本促进了我国服务业出口贸易。同时在数据中还分析出了其他的结果,人力的工资越高,则服务贸易出口额也就越高。总结来说就是人力的工资与服务贸易出口额成正比。

五、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提升我国服务业出口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1)加大教育投资,培养所需人才。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所以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用高技术、高等知识去培养高端的、拥有特殊技能的高端人力资本。目前我国的一种人才输送形式就是由教育部进行培训然后配送到缺少人才的相关服务部门。由于我国的教育的普及相对于其他的发达国家比较晚,导致现在的质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在另外一方面,我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大导致人力资本的质量不高但是却数量却会激增。出现了资源的浪费现象。所以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教育的投资,让投资落到实处,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的现象的出现。

(2)提倡终生学习,加强在职培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人力资本的积累中也是这样,要不断的积累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吸取有用的知识。弥补资源浪费的现象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将班鹏品的人力资本对其再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达到理想的目标。不能招募到理想的人力资本那就要在现有的人力资本中择优而取。既然这样肯定不能达到公司的要求,因此就会出现一种政策,那就是终身学习在职培训。有目的的进行培训,制造专门性的人才。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吸纳英才。我们不仅要自己制造人才,还要广纳人才。让杰出的有才之人有广阔的用武之地。人才的来源其实是很多的,只要他们能有我们需要的技能就是好的人力资本。因此我们要打开招纳贤才的门路,让贤才有路走进我们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企业。

(4)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端人才。新时代下就会有新的需要,我们就要培训新型人才。人才需要不断地进步,需要吸取新的知识。我们不仅要让知识更新还要让知识的培养模式。要创新培养的模式,培养高端的人才,适应现在的就业环境。让人才更能有用武之地,让企业能广纳人才,有更好的运行效率。也更能使人才与时俱进,符合大众以及就业环境的改变。创新性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制约着经济发展的速度。主要是经济创新的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制度。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

(1)加强劳动市场的建设。加强劳动市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的形式问题。改进后的劳动市场可以更好地发挥招工求职的主要渠道的功能。合理的调整市场的布局,也能扩大人力资本本的积累。建立完善的市场以及市场管理体系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于此同时使资源最大化,利益最大化。做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

(2)推进人才服务机构的改革。政府人才服务机构是由我国人事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服务机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和建设人才市场的重要任务由政府担当。政府人才服务机构逐渐发展和成熟,慢慢的综合了许多的功能:人才交流服务、部分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原来的服务机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原来旧的机制就需要改革。

六、总结

人力资本是衡量我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本要素的引入也轻松解释很多原来难以解释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因素,积极利用这一因素来推挤我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的增长。在其自己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积极管理促进发展。有了国家政策的帮助人力资本肯定会增长起来,人力资本的素质肯定也会飞速增长起来。我相信社会自己的发展再加上政策的推进和扶助我国的服务出口能力肯定能蓬勃的发展起来。人力资本的增长可定也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令中国繁荣富强。中国的明天就应该考现在社会的人力资本来创造,只有现在的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了起来,服务业出口能力就会提高,国家的经济就能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林留利.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与比较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12).

[2]陈虹、章国荣.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0.

[3]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与"入世”承诺减让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3,(7).

[4]成蓉,程惠芳.中印贸易关系:竞争或互补――基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全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

篇4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765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8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约占总人口30%以上。并且,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超过一个亿,独生子女父母将有很高的空巢比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空巢老人的数目也会进一步增多,所以那些需要照料、需要被服务的老人的数目将会非常庞大。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

但是,我国还依旧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整个即将老龄化的社会必须要面对社会整体医疗资源不足的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各种医疗服务产业将在市场强劲的需求下蓬勃生长。 在急速的发展过程中,会暴露许多问题。如何更好地更稳妥地解决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医疗服务行业从业者需要积极思考的。

二、老龄人群面对的医疗服务产业及现状

1、老年医疗保险业

我国有着非常优秀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但它的覆盖和保障能力有限,随着整个社会老龄化的增加,面向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老年人或者其所在的雇佣企业可以参加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来补充其对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需求。例如有预防老年人常见意外情况的保险――意外伤害住院(老年人防摔)险,意外骨折险等。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晚年生活幸福,特别是在自己年老体弱,经济收入减少时,生活能够得到保障。各式各类面向各种特定老年群体的险种的良性发展,将对整个社会都颇有益处。

2、社区养老服务业

以社区为中心的养老医疗服务业是建设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老年人和子女的同居率也急剧下降。单纯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社区-家庭为主要场所的社区医疗服务覆盖面广、方便快捷,更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医疗需求。老年人往往能到社区诊所等社区医疗设施处得到诊疗、康复、预防和保健等服务。但这之中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老年社区医疗服务的资源不足。除缺乏政府部门对社区医疗服务的支持之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也缺乏市场化的融资渠道,机构往往存在资金短缺,随之而来又会出现人力资源匮乏和人才队伍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社区医疗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缺乏专业的老年社区医疗团队。老年人对于医疗、保健、护理的服务需求是不同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目前的社区医疗服务并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展开服务。例如,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疾病和卧床的老年人希望得到的是居家养老服务。他们需要社区医疗人员前往老年人家中,进行周期性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3、养老机构和养老产品制造业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资金来源可分为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种。公办养老机构主要是以民政部门旗下的养老院为主。而民办养老机构主要是有偿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或者老年公寓。目前,我国在机构中养老的老年人仅占老年群体的百分之一左右,大部分老年人采用居家养老的模式。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入住床位有限的公立机构,而民办养老院高昂的费用又让老人承受不起。这是因为我国的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结构单一,老年人的复合需求(休养、护理、医疗、交流)得不到满足;也因为养老机构自身盈利困难,难以筹措足够的资金和人员进行更多的服务和管理。

养老产品制造业有着广泛商机。大多数老年人因为身体原因,对老年生活辅助用品具有强烈的需求。在老花镜、助听器、拐杖等常见辅具之外,基于医用功能的养老辅具也越来越多。此外,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文化用品也层出不穷,例如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手机,有按键少、菜单结构明晰,增加实体按键等优点,方便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养老产品制造业中占据最大份额的是保健品制造。各大保健品通常利用各地生态食品等资源,进行合理提取和精深加工,向老年人提供适销对路、有利健康、安全无害的可食用产品。但是不少产品夸大了使用疗效并使用不法手段售卖,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三、人口老龄化对医疗服务产业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增大

医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患病几率要远远高于中青年人,而且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其患病率也会提高。这就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2、用作老龄人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压力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龄人口不断增多,由于老年人患病几率较高,导致医疗保障资金迅速增加。社会各界用于老年人医疗服务的费用也在大幅度提升。

近些年来,我国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也是十分可观的。中国目前离退休老年人医疗费用主要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致使国家和社会的承受力已经受到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产生的压力将会更为严重,从而,将社会的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人口老龄化使得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以治疗或预防传染性疾病和多发病为主,其保障对象主要是婴幼儿和劳动力成年人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传染性疾病的治愈率和意外事故的存活率都有了明显提高,人类平均生存的寿命大大提高了,一般人都可以顺利存活到老年阶段。根据一般规律,老年人口的发病率要高于其它年龄组人口,并且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向高龄化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医疗服务行业的重心必然向老年人群体方面转移。近年来,慢性病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成为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威胁,老龄人口对长期保健服务和预防医疗的需求增加,必将促使医疗服务行业的结构向这方面转变。

篇5

关键词: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培养方式

引言:汽车服务顾问,又名汽车维修接待,顾名思义就是汽车维修时接待客户的汽车服务顾问,需要懂基本的汽车知识和常见的汽车故障,技术性的要求虽不是很高,但也需要相当的技术功底,并且相当依赖于4S店的存在。目前,国内关于汽车服务顾问从业人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中职或高职,基本确立在以汽车营销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专业依托的培养模式下。

一、汽车服务顾问的素质和能力

汽车服务顾问的主体是在汽车维修企业中,一般以4S店为主,称之为汽车服务顾问,在一般的维修企业中被默认为维修接待,只要涉及到汽车维修,就必然有维修接待人员,而非狭义上4S店中对维修接待人员的称呼。由于维修接待涉及业务内容多,知识技能需求全,从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上来讲,这就对接待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无法使学生完全适应并胜任企业用人岗位的需要。

(一)沟通能力。从职业岗位上来说,服务顾问大多数的工作时间实在与客户沟通,所面对的也是客户,在完成接车与交车的整个流程中也需要和客户进行交流,所以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这项工作的重点之一。于是这就需要服务顾问在接待客户的时候需要拥有众多对待客户的技巧与话术去专业全面的了解客户的问题,收集好客户的相关信息,并及时的反馈。这种沟通不仅仅是语言,还包含例如倾听在类的多种接待技巧。

(二)专业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要能够完全胜任服务顾问这个岗位,必须要具备非常全面的汽车专业知识。汽车各部件、总成等名称、操纵方法、特性、原理、功能,以及保修政策,各项检查的步骤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结合客户的问题、需求及检查之后,有效、正确的为客户做出引导,为后台机修提供维修方案和思路。

(三)客户对话技巧。服务顾问在与客户对话的过程中,需要懂得丰富的对话技巧,在对不同客户的不同意见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态度,认真倾听完客户的需求,用最简单、清晰、简短、有效的话术去传递信息

(四)抗压能力。作为服务顾问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客户,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每个客户的问题也很多并且非常繁琐。面对众多问题需要解决,面对客户与上级领导时,压力很大。这就需要服务顾问有很好的抗压能力。

(五)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技能在当今已经是每个工作者的基础性工作技能之一了。服务顾问需要将收集到的客户相关信息、需求等及时记录并反馈,通过CRM管理软件建立客户档案、派工、报表等等都需要使用计算机软件。因此服务顾问`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快速的使用计算机软件。

二、当今国内汽车服务顾问岗位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汽车服务顾问从大的方面来讲包含很多内容,比如维修、养护、救援、信息咨询、保险、二手车交易等,当今国内主要还是维修和保养服务,服务顾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业务接待、单据管理、客户档案管理、客户跟踪、提醒服务,客户投诉处理。其核心工作流程包含有预约-准备工作-接车/落单-修理/进行工作-质检-交车/结账-跟踪。从预约开始就需要沟通,目前4S店服务顾问都有多年的工作经历,当然没有问题,但作为职业教育刚入行的新人来说,仅预约沟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准备工作又需要有相关的配件知识,哪些属于易损件、常用件,这就需要有相当丰富的配件知识,而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开设相关课程。接待的环境、设施、客户的资料,内部的沟通每一样都需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和规定来进行。接车派单过程需要专业的接待,对车辆故障的判断,同时还要求懂得维修的计费方法,汽车维修市场价格,维修合同的签订方式,客户的档案管理,汽车收费后服务软件的基础,服务接待的技巧。交车结账又需掌握财务结算的知识,保修索赔的政策程序,以及处理客户投诉的方法。单只看这几项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多,而且广。而当前汽车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汽车营销专业和汽车维修专业虽然都有开设相关课程,确并没有对两种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进行细分,课程学习也没有针对性,无法将两种专业学生知识能力优势充分发挥,而对这两种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缺陷却无法很好的进行弥补,造成培养出来的服务顾问在工作中时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不容易处理,使之不能独立、完整、出色的完成服务顾问所有工作[1]。这种不经细分,不量而做的培养方式,当然也就谈不上将职业教育做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人才也就不符合企业用人的要求,不仅降低高职毕业生的竞争力,也使企业逐步失去信心。

三、汽车服务顾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针对汽车服务顾问岗位能力培养,为解决当今国内汽车服务顾问岗位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五点人才特色培养模式。

(一)十分的企业忠诚度。(1)学院文化。学院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在学校的同类类比,是全体学生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在企业被认为是企业活的灵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因此,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其中,他们都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使员工都在一个共同的信念下工作。只有员工有了共同的信念,努力追求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标,共同发展的理念,有了统一的思想,才能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而在校园创建与之匹配的学院文化成为培养企业忠诚度的第一步。(2)重视个体,职业规划。学生在入学就配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依据学生才能、素质的不同,合理地规划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将来适合的工作岗位,结合学科专业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有步骤、有计划地制订职业发展规划[2]。这种方式在学生进入企业后就能实现公司为自己设计的个人发展目标,得到相应的报酬、奖励或升迁的机会。(3)情感管理。将师生之间的情感进行联系,思想进行沟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学习氛围的一种管理方式。情感管理在学校中进行在企业中体现,可以将企业目标与学生个人心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目标实现的同时,学生个人心理目标也得到实现。情感管理最能体现管理的亲和力,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二)专业的职业素养。从学生入学起,指导学生更广泛的了解所学专业和社会用人需求,了解该专业下的岗位需要及职业特点,灌输职业思想,增加往届或是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机会,邀请企业相关人士讲座,参观校外实训基地等。此外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以企业规范要求学生,学校即是企业,学生即是员工,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就已经进入职业状态。

(三)不同专业,不同对待。目前中高职开设服务顾问课程的专业多数为汽车营销和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针对汽车服务顾问岗位特点和就业市场用工单位对学生的要求,我院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在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以及汽车检车与维修专业在湖北省重点专业两大专业建设期中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同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需求制定了不同路线,不同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考虑到营销专业学生沟通能力较强,而汽车相关故障诊断知识较弱的状况进行剖析,营销专业学生在其核心专业课中已将沟通的技巧运用的比较熟练,在汽车服务顾问课程中将重点放在车辆的故障诊断上,配以汽车故障诊断实训指导书,诊断内容不必过深,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以能初步判断或能判断出故障大致部位或故障原因为要求,使得学生成为具备诊断技能的接待人员。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沟通能力较弱,而汽车相关故障诊断知识较强,则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将汽车服务顾问课程的重点放在客户接待上,配以客户接待实训指导书,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使得学生成为具备熟练接待能力的诊断人员。

(四)课程设置合理,符合岗位需求。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岗位所需的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对话能力、抗压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汽车商务礼仪》、《汽车构造与性能》等课程依据循序渐进,能力递进的关系开设,从易到难层层推进职业能力,满足岗位需求知识和能力。

(五)以赛代训,提升技能。将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与课堂的教学相结合,将大赛的要求、标准、精神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从教材到课程根据大赛的要求、标准进行设计,为其服务,并且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行业内的比赛,学校也会每年组织学生进行技能大比拼,为学生提升技能提供良好的平台[3]。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加入了竞赛的设计元素,尤其是在实训环节体现竞赛性和竞技性。以这样一些方式进行考核,并逐步代替考试功能,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也在考核,避免学生实训不认真不积极的情绪,更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四、结束语

汽车服务顾问是一项围绕客户满意为目标宗旨的工作,为达成工作岗位的需求,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售后服务接待等业务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汽车售后维护保养和检测诊断能力,既要懂得相应技术流程方法又要能够掌握客户沟通方式,知识面广,业务能力要求高 [4]。汽车服务顾问在接待与维修、客户与企业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度的客户满意度直接带来的是企业的品牌形象。职业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旨在针对岗位需求、岗位特点的情况下,建立合理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满足企业用人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欧纹,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式,2015

[2] 唐伟,汽修专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高教高职研究,2013.

篇6

关键词: 人才队伍; 复合型; 选拔; 激励

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067-01

一、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严重不足。就中原油田现状而言,虽然油田及各单位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数量极其有限,随着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复合型人才与国际内外部市场的需求相差甚远。

2.素质偏低。一名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经过系统培训和相应的实践锻炼,培养起来有一个过程。然而由于油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步伐快,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供不应求,只能通过短期培训的形式力求速成,这就从客观上造成了复合型人才素质偏低。

3.年龄结构不合理。在石油企业,目前一些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往往学历较低,年龄偏大,而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只是在技术上能发挥其特长,忽视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培养,造成无法接续的局面。

4.人才类型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要求具备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而就中原油田现状而言,从事管理岗位的人才往往只会管理、经营,而从事专业技术的人员只懂技术,这造成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二)形成的原因

1.对复合型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缺乏明确的认识,其症结在于“不知”。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竞争国际化的今天,人才在企业的地位尤为重要。然而,在一些企业,特别是企业领导干部对人才的培养存在误区,有的同志目光短视,自认为企业目前生产经营还过得去,没有把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有人只重视各类单项人才作用的发挥,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从石油企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上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因而对复合型人才疏于培养,有的能够认识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重视复合型人才作用的发挥,只让其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对复合型人才的正确评价,进而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人才选拔和人才激励机制陈旧而死板――其症结在于“不活”。长期以来,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和选拔配备上,显得滞后和力度不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得不到优良的人才结构支撑。石油企业的激励机制不适应所处文化背景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尤其没有处理好职位、能力、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导致员工对收入、福利状况不满,工作积极性不高。如石油企业员工的工资,只要企业有效益,员工无论业绩如何都能升级,在同一职位无论业绩如何都拿一个岗位的工资,没有上线、下线的浮动工资,且升幅相同,这就不能激励员工向价值高的职位挑战。

3.人才培训开发体系不健全,症结在于投入“不足”。“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依赖在岗位上和工作实践中的锻炼,另一方面依赖用人单位的培训和开发。但现实情况与人才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少单位的培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明显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脱离实际,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导致培训的时间安排随意性很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培训规范和培训指导教材,培训方法单一。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历、资历等,而忽视经营决策管理能力,忽视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严重响了技术经营管理队伍的建设。单位普遍感到,培养复合型人才十分重要,但落实起来又感到无处抓起,执行起来力不从心。极少开展分层分类的素质培训,缺乏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更新理念

在石油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竞争性、自主性、流动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单打一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分级分类建设和管理的观念。还要完善选才机制,构建人才“蓄水池”一是拓宽选才渠道。坚持市场开放理念,遵循人才使用规律,既要“眼睛向内”,也要“眼睛向外”,多渠道选拔复合型人才。立足内部选拔,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采取公开报名、理论考试、外语测试、答辩面试等形式,在企业内部开展大规模的选拔工作,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促使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创新引才方式。要结合企业业务的发展趋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引进复合型人才。

(二)制订人才建设规划,加大人才建设投资

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需要而新出现的人才类型。抓好这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就必须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制订和完善人才规划,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人才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强烈的投入和产出效益。一方面要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性、资源性,各单位应该带头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建设的投入。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加大自我投资。

(三)健全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力度

要面向国际、面向未来,全方位、立体式培训人才。一是立足长远突出“前瞻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培训,强化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复合型人才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市场复杂技术疑难问题的能力。二是突出补差培训“针对性”。对工作经验丰富、操作能力强,但管理能力较差的业务骨干,强化管理知识培训;对管理、经营能力较强,但专业知识欠缺的人才,强化专业培训,弥补复合型人才素质的不足;对有培养潜力的一般操作人员,进行“导师带徒”的岗位培训,引导他们向高一级岗位发展。三是灵活多样突出“可行性”,采用开放式、互动式、仿真式培训模式,“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现场搬到课堂”。四是按需培养突出“实用性”,根据个人不同需求,采取模块教学法,把培训内容分割成多个模块,量身定做培训计划。

篇7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服务;退休人员;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退休人员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它关系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巩固与发展,关系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也关系到国有企业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幸福。

一、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国有企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正式退休手续后,退休养老金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专业银行机构实行社会化发放,日常管理服务与原国有企业工作单位分离、移交户口所在地的城镇街道或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简之,就是待遇社会化发放,服务社会化管理。

(一)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载体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需要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配套的管理体系,社会保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系之一,政策性强、管理面宽、涉及人员多,是社会稳定的减震器与稳压器,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特别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由于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存,迫切要求建立适合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服务管理体系。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尽早建立起政企分开、职责明确、责权对等的社会保险体系与机制,确保政府抓好应管的事,国有企业干好应干的事。

(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既参与市场竞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要承担大量的社会事务性工作。仅以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其是一个国有独资企业,目前仍然承担着近千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发放、日常管理服务、政策解释、福利待遇、老年活动等社会事务性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一是职工退休后居住分散,给企业整体管理带来不便,加大了管理难度;二是地方政府为了维稳,不断出台给政策不出钱的办法,让企业承担较大数额的统筹外费用,消耗了企业大量的财力;三是同为市场竞争,而国有企业则需要承担本单位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活力与发展。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可使国有企业从沉重的社会事务中解脱出来,减负减压,轻装上阵,最大限度地激发活力和竞争力。

(三)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保障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晚年生活的主要手段

国有企业广大退休人员在岗时为国家建设、企业发展都做出过重要贡献,对国家与企业都有深厚的情感。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后,他们的养老金可以不受原来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由专门机构按月及时足额发放,经济上得到稳定、生活上得到保障,共享社会改革的成果;日常管理改变人走编制不动的模式,可以就近就地地接受社区服务,管理方便快捷,服务贴心舒畅,机制灵活人性化。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只有实现了管理服务社会化,才能真正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晚年的生活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和改善。

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大势所趋、是改革发展的方向。但是,由于制度的缺失,认识的不到位、条件的不配套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仍然依附于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情况复杂,管理制度不完善

十年前,国家提出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要建立健全一个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国家虽已出台了一些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文件,但是仍缺少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特别是公共政策管理规定还很少,导致目前国有企业、街道社区许多工作的开展只是被动的承办,尤其是指导国有企业、街道社区如何实行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对接方面的办法更是少之又少。加之国有企业众多,情况各异、事务复杂,也给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制度建设带来诸多困难。

(二)宣传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

宣传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有两点:一是企业领导认识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特别是国有企业计划经济的意识更为突出,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在企业管理者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认为职工与企业同甘共苦多年,没有功劳有苦劳,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忍心把退休人员移交社会管理。二是退休人员的认识问题,他们一生在国有企业工作,把人生美好的年华与岁月奉献给了企业,从感情上对企业有信赖,从思想上对企业有依附,从经济上与企业有割不断的关系,老了退休还要到社会上去管理,担心的事情多,畏难的情绪多,怕企业一交了之,不管不问,怕社会没有熟人,没人给办事,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推进。

(三)资金短缺,服务条件不配套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我国当今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所要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老龄人员的增多,给社会化管理服务提出了严肃课题与严峻的挑战,目前无论是管理机构、还是服务人员,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环境,都与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要求相差甚远。从区域分布上看,中心城市内的机构规模小、拥有的床位少,老人入住困难;而偏远的乡镇交通不便、整体环境差,各项设施闲置率偏高。从结构类型上看,大部分机构只能提供一般性的生活照料服务,具备提供生活照料、又能提供护理的服务机构甚少,无法满足社会化管理服务的需要。加之养老服务行业属于微利产业,前期基础建设投入巨大,在各种优惠政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建设资金缺口大、服务条件不配套、设施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近期内难以解决。

三、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措施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意义,任重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给力,也需要企业与退休人员共同的配合并为之而不懈地努力推动向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管理,制定政策法规

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落脚点是社区,社区将成为全面实现针对退休人员经济、生活、精神慰藉需求的社会最基本保障单位。但目前针对社区工作的公共政策出台的不多,相关办法出台的不多,整体管理经验不多。老龄化社会到来的现实,又要求国家主管部门尽早出台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政策,尤其要充分研究当前社区现实,充分掌握我国社区发展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解析社区管理概念下可能的一切服务模式和途径,真正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保证以社区为中心的包括退休人员在内的老人服务保障体系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二)创造条件,逐步完善设施

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发展方向,是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抉择,它关系到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具有社会特点,服务社区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的前提下开展活动,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探索建立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服务设施。

(三)统筹兼顾,实现队伍专业化

篇8

关键词 教师素质 高校教育 创新创业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6.03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eacher's individual quality for a ques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launched a more in-depth study, combined with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Faculty of existing quality level and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summed up some higher feasibility measures, including further improve the existing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further intensify efforts to tra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water flat improve offer a little humble.

Key words teachers' quality; colleg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system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概述

近年来,伴随着创新创业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校中的大范围应用,国内的很多学术研究者都开始针对此项新型教育模式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并且相继得出了很多内涵解读,笔者将其大致总结为如下几点: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即为创业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绝非是传统模式中的知识或技能传授。高校的教育者应当将培养学生智力水平作为基础支持,并且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创新性特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导向;其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基于创业教育理念所开展的一项新型教育模式,它需要高校教育者同时拥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水平,并且还要不断的提升个人的综合组织来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最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中产生的一种知识型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它的主要价值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

2.1 教育者的创新创业观念不强,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落后

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与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很多高校教育者都存在着创新意识不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如下几点:首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过程当中,高校教育者仍然只注重理论课程的教授,填鸭式与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仍然随处可见,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还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其次,还有一些教育者没有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给予全面的了解和关注,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来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进而让很多学生在没有消化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就匆匆地进入到下一个学习阶段中,从而导致学生的畏难情绪不断增加;最后,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教育者缺少创新训练经验,尤其是在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以后,高校中的师生人数比例已经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一些教育者的教学任务加重,并且本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又不高,从而也就影响到了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创新力严重不足。

2.2 高校教育者的素质水平不高,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带来负面影响

如今,我国高校当中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人数严重不足,而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中的教师质量也是令人堪忧。首先,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当中的教师存在着学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为了应对今年的学生扩招政策,高校开始引入了大批的年轻教育者,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为零且学历普遍不高,总体的科研实力非常弱,拉低了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其次,很多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教育者们都没有参与过专业的创新创业培训,他们既没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同时也不了解当前行业中的最新管理理念,从而很难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当中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进而让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变得有些“纸上谈兵”的意味。①

2.3 缺少创新创业教育的骨干教育人才

纵观我国高校当前的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水平,精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注于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供热工作的教育者几乎是凤毛麟角。这种异常薄弱的教育基础致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速度变得非常缓慢,从而在无形当中影响到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整体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 提高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教育者素质水平的方法

3.1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者培养体制

清华大学的在职教授姜彦福与张健等人曾说过:“创业是一个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人类学等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都从其独特的研究进行观察和研究。”不难看出,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速度,重点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即为针对现有的教育者培养体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只有先将教育者的个人素质水平提高上去,才有可能带动起整个教育服务体系的良性变化。首先,高校管理者应当将现有的教师考核标准、培训内容以及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过去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实际经验来形成一套有利于教育服务体系构建的长效发展机制,为高素质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提供适用性更强的制度政策;②其次,伴随着这两年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很多新型教育理念的涌现为高校管理者制定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在新形势下,高校的管理层领导应当更加细心地去发现存在于学校发展历程当中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并且在教育人才的培养观念上做出适当的调整,让所有高校教育者都能够具备应有的创新意识,将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学习;最后,高校领导还要保证教师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尤其是要给予各个院系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与各项政策支持,从根本上调动起每位教育者的培训参与积极性,将应付了事以及假大虚空等现象彻底扼杀在苗头当中,进一步夯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力量。

3.2 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者的培养力度

高校的核心任务即为开展教育活动,而教育活动的顺利落实则要完全依靠教育者。在新形势下,教育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尤其是在“大学生创业浪潮”风头正起的当下,很多高校管理者都将创新创业教育设为了教育体系中的重点,从而在无形当中为高校教育者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首先,服务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教师应当具备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教育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经验。③基于此,高校领导要从根本上给予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以更高的重视程度,并且为高校中的创业型骨干教师提供参加国外培训或经验交流的机会,并同时还要聘请一些各个专业的企业精英来到高校中宣传最新的管理经验,帮助高校教育者们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其次,应当加强对高校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事实上,每位高校教育者都应当认识到高尚师德的重要性,并且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们的错误行为并帮助他们去改正。例如,很多高校教师在发现学生出现作弊或抄袭现象时,都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从而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暴力虐待学生的行为。基于此,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服务的教师要懂得去关爱学生,尤其是在处理“问题学生”时也要以口头教育为疏导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深刻体会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温暖;最后,高校教育者还要尽可能地扩充自身的知识领域,在正式开始教育服务活动之前,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营销学等其他周边学科的知识,同时要针对教学模式做出适当的调整,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来制定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④

3.3 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型教育者培养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型教育者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当同教师本身的经济收益与发展前景有着直接性的关联,从而能够全面调动起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提升高校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水平。首先,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内容具有着操作性、周期性以及创新性强的特点,为此,高校领导应当确保教师考评机制的公平性与公开性,确保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拥有平等的晋升与加薪机会;其次,教师考评体系的内容应当围绕如下的几个重点要素来进行设置,其中包括教育者的品行、教学技术、实践经验以及个人素质等等,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出灵活性强且操作性高的评价模式,从根本上杜绝“一刀切”现象的出现,进而打消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再次,高校领导还要充分尊重每一位教育者的工作方法,并同时认真听取来自创新创业教育者的意见,结合他们的实际教育情况来延长考评周期,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自由、民主且舒适的科研氛围;最后,高校领导还要尽可能地扩大教育者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进修指导、交流访问以及学术发表等方面的帮助。针对那些个人素质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还要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竭尽所能来满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者们的发展需求,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高校创新创业型师资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

注释

① 王革等.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综述[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90-191.

② 曾水英.创新创业教育: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内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与关系理论争论状况分析[J].黑龙江教育,2013(10):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