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3 08:18: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城建工作的本质要求。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城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本质要求。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两宜城市建设”为发展定位,按照“南联北进,一体两翼”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沙河尽快融入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提供战略支撑。这一目标,鲜明地概括了我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内涵,提出了在城市建设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具体措施。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现实要求。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沙河建设成为冀南重要的区域性现代化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的、理性的选择。沙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抓住我省建设沿海强省的战略契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干事创业,加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积极推进我市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抓住了我市城市建设问题的要害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大原则。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我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市意识不深厚。我们的城区建设脱胎于乡村,建立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之上,既未经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也没有现代城市理念的引导。直到上世纪末,仍停留在小城镇建设的阶段,缺乏城市的思考与城市的策划。对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深刻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尚未形成现代城市文化氛围。二是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尚未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完整体系,与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去甚远,如城市路网系统,给排水、供气等综合管网系统配套水平低,城市废物处理水平尚未达到现代城市要求,公用设施系统完善任务也很艰巨。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与文化中心、城市广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城市特色不突出。城市的特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横向比较,我们的城市仍然缺乏特色。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品牌价值认识不深刻,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滞后。城市建筑缺乏个性,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城市生态环境不优,缺乏系统的策划和吸引人的亮点。在全省县级市当中,我们还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和品牌。
三、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沙河现代化城市建设中
生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为自然始终是人化的自然,人是能动的而非消极的,因而反对极端自然中心主义,同时也反对私欲过度膨胀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背景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因而俞可平就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崇尚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工具理性模式下的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技治主义和消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毕竟不能止步于物质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追求意义与价值,追求无限与不朽。
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污染、生态破坏、技术机械化、经济物化甚至只限于GDP的崇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扬弃和超越片面工具理性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动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模式。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生态文明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经济文明。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发展观,也是伦理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规定了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无益于解决生态危机,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实现了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合理的经济发展,反对不合理的欲望膨胀,有效避免了“征服自然”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异化等严重后果。
同时,经济发展也仅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任务,而非人类发展的目的。1990年发表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其次,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人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热点,涉及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消费伦理等。同时,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精神生态异化问题尤其突出,如何理解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已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融合的,并致力于追求经济建设、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之间达到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生态经济伦理综合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技术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生态经济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把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灵环境。
(作者:宋丽娟,工商管理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杨涛,江西服装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97.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光明日报,2011—01—04(11).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3.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关系
党的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两者是统一于一体的。
一、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要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改变过去对扩大城市规模、扩张空间的片面追求,坚持城镇化科学发展,以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文化的提升为发展基点,使我们的城镇变得更加舒适,成为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友好型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三、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经济体。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活动中对于短期经济利益的盲目、片面追求,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造成资源紧张,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于一体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道路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新型城镇化借助科技知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总而言之,科学实施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也会极大的提高城镇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持城镇发展的永续循环。一味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忽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总而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永续发展离不开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统一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实现的动力和保障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关乎人类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新型城镇化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人民大众才能够更加积极的为城镇化建设做出努力,才能够珍惜美好的家园,而好的生态环境又给新型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巨大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同步推动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可以分两点分析,即: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因为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均匀分布和因此产生的不均匀经济活动,最终使得某些地理位置人口不断聚集,形成城镇;新型化则是目前针对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只有同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共赢局面。如果只是加速城镇化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最终我们的居住环境会变得很恶劣,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因此陷入困局;如果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经济发展,城镇化停滞不前,那么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因为经济发展不足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齐步前进,才能够让社会发展越来越发达,居民环境更加舒适、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结语: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发展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进程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加强全民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先进的理论为先导,在实践中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善于总结,统筹兼顾,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孙晓冰.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2011(12)
[2]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1)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在海绵城市里,一旦突发暴雨,所有的绿化带、水池、湿地都将发挥蓄水、净水的功能;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于道路冲洗、绿化灌溉、洗车、消防备用水源等。更通俗地说,海绵城市就要像海绵一样能吸附雨水,解决城市淹积水问题,还能将收集到的雨水释放利用,破解自然干旱难题,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目前,海绵城市是针对城市通病的总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韧性”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海绵城市建设如今已成为全国城市工作重中之重。那么,海绵城市怎么建?治涝排水效果怎么样?暴雨是检验城市管理系统的特殊“试卷”。简单来说,就是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效果。当然,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的市政工程,告别“逢雨即涝、雨后即旱”的任务十分艰巨,绝不能“就水论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哄而上,一蹴而就。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系统建设海绵城市。
第一,要正确理解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本质。尤其在海绵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一大热门的今天,各级决策者更要深刻理解海绵城市背后的内涵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不会再沦为新的形象工程,避免由此带来的新一轮水生态系统的破坏。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旨在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本质上讲是对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重地表、轻地下”“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的反思和修正,是一种人与土地、人与水的生态关系的回归。强调人水共生的理念,用系统的方法和整合的生态技术,解决城市中突出的各种与水相关的问题,是对简单、粗暴工程思维的反思。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绝不能再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建设,警惕跟风投资。
第二,要科学制定规划,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各地制定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标准规范及其工程建设标准明细表和技术导则,科学指导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城市”的根本目标,特别要防止挖湖堆山之类的新一轮“破坏性建设”。
第三,建议创办生态智库,对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提升。通过收集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标准,前瞻性地研究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所需的相关“硬”标准。尤其要研究探讨特殊地理条件下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绿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加快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切实提高城市与人、城市与水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生态意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达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的统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里的全面,既包括经济和社会,也包括人和自然。如果离开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均衡发展,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无节制消耗,那么这样的发展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走生态文明之路。
二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是文明的基本要素,和谐是文明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目标和重要的价值观。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文明的需要。传统文明多是单一的文明,现代文明则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工业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所组成的文明体系。没有生态文明,现代文明的内涵就有缺失,体系就不健全,作用就会受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也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庞大系统工程。具体包括:实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促进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机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危害处理率,加强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广泛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企业、社区和村庄活动等。
所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建设、大量的科技创新、大量的资金投入来解决。为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达到预期效益,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有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项目和资金监管体制、机制。审计机关是专门的经济监督组织,对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中,审计机关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审计与生态审计的区别联系
严格说来,生态审计是从属于环境审计的一个分支,但二者也存在着不同点。首先是产生的背景不同。环境审计产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的企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和损害愈演愈烈,引起各国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受到拷问。1972年联合国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环境审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生态审计则是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和组织开展的。
其次是开展的动因不同。环境审计更多地是从人类受到水、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从而要开展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程度的角度形成。而生态审计则是从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资源消耗等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形成,因而起点更高,视野更宽。
再其次是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环境审计以环境保护工程和资金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执行情况为审计重点。生态审计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环境审计内容为基础,更加关注各种生态的保护、维护、修复,资源的节约和良性循环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落后产能的及时退出,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和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氛围的营造等。
组织开展生态审计的对策
大力宣传生态审计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借助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之势,积极做好有关生态审计研究和宣传工作,把生态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举措,为生态审计营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探索开展生态审计的有效方式。今后一定时期,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生态审计的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审计等审计或审计调查项目中,逐步探索,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因地制宜选择生态审计的切入点。当前,我国不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各级审计机关需要紧密联系本地区的实际和本机关审计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生态审计的切入点,使生态审计更加符合省情、市情、县情。同时,还要采取措施抓紧培养生态审计人才队伍。为开展生态审计奠定人才基础。
建立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合作机制。审计机关开展生态审计切忌“单打独斗”,需要得到生态文明建设直接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有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聘请生态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长期开展的生态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可以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成果开发利用机制等,使生态审计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同和拥护。
[关键词] 生态城市,哲学思考,生态城市建设
[to] picked ecological city is the people in the long-term ideological progres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ity evolution, are summ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form. Ecological city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ity. Thoughts origin of ecological city and it is rich in theoretical basis, such as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though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idea of garden city,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o on, in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s on combination of people, city and natur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cit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剧增。人们享受着城市化过程中以及城市化后提供的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现代生活等种种好处的同时,城市也给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和解决诸多的城市问题,如何缓解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考虑城市建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最早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再到赖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实现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特征
1、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最终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
(2)高效性
其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达到一个高效运转、循环利用的状态,在知识生产和基本物质生产中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源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整个城市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
(3)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体现在环境、社会、人的利益上,并寻求协调统一的发展。生态城市强调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求环境宜人,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4)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兼顾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将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最大程度的降低城市发展对生态造成的危害,保证发展的健康与可持续性。
(5)全球性
生态是无国界的,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影响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球应该加速推进交流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的进程,共同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体现的哲学内涵
1、以自然为本
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总体上的直接观察并加以抽象猜测,在自然界中寻求统一。从地域的选择来看,早期的城市大都是建立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由于当时主要以农业为主,城市活动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要依赖与环境,从而城市活动与大自然形成了协调的局面。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在古代的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承中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与人居环境规划当中。特别是古代的都城,城市的选址大部分都要根据周边的地理位置来定,有的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有的地势平坦,靠近江河湖泊,适于建造大型城市。路网水网的规划,也是受到自然的影响,尤其水网一般沿用自然水系。在城市建筑方面,建筑的样式和材料应用都深深地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南方的吊脚楼形式就是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产生。中原地区由于古代的气候原因,建筑的材料多以木材为主,都是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2、以人为本
近代开始以来的世界观由笛卡尔——牛顿的机械论所支撑,而这种世界观却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危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哲学却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是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代,城市在人类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聚居地,财富和文化的载体,城市首当其冲的受到现代生态哲学和自然观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城市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理念的否定与改造,也是现代人类居住区的高级形式和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生态依存关系,减少城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依靠现代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3、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
从城市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开始,城市规划与建设就一直直接或间接的以最适宜人类居住为条件。“田园城市”等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追求。因此,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诉求。
生态城市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的人工景观与城市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和谐”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文化交流,思想的冲击以及城市的发展后的理性选择。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生态城市的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的本质要求
生态城市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其本质要求蕴藏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个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而生态城市的生态,不再是单纯的大自然生态,而是包含了自然、社会、经济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简单来说,生态城市是人们在长期的城市发展摸索中,提出的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
总之,生态城市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思想进步,社会发展,城市演变历程中总结出来。生态城市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获取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不谋而合。当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生态城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们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对自然规律有深层的认知,使得人们正确把握生态城市规律与城市发展的契合。
因此,在生态哲学,生态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让生态城市建设走向社会群众,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人员基础,从而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肖玲.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J]. 南京社会科学,1997
[2]杨爱华.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 东岳论丛, 2003
关键词:绿色水运;长江经济带;长江航运
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12-0008-02
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上优先地位。《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也把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放在了规划任务的首要位置,要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因此,充分发挥长江航运的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先的理念贯穿到长江航运建设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全力建设人水和谐的美丽长江,是长江航务管理局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强航运支撑的重要举措。
1 坚持生态优先是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根本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是长江航运的永恒追求。今年1月在重庆调研时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了向、定了调。他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充分彰显了总书记深邃的历史思考、宽广的战略眼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是发展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的行动指南,也为今后长江航运的建设发展指明了基本遵循和前进方向。而随后出台的《规划纲要》对生态环境保护做了更加全面和精准的表述,更加细化和明确的任务,而且要求提出建立生态环境约束机制,列出了负面清单,划出了发展底线。
发展是主题,保护是前提。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主动破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首要位置的根本所在。
长江航运在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比如推进生态航道建设,把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航道建设、养护全过程,建设了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生态航道建管养体系。再如着力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加强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运输船舶,加强LNG、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这些都是促进航运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 发挥长江航运的生态优势在实施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
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长江航运具有投资省、运能大、成本低的经济优势和占地少、能耗小、排放低的生态优势。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和发展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长江航运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沿江开发开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引领和示范作用,使得一江清水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在国家战略中的主通道作用。长江是沟通东中西部的运输大动脉、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是与“一带一路”连接的纽带。在沿江各种运输方式中,长江航运的货运量居于首位,沿江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中上游地区达90%以上)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在实施国家战略中,长江航运充分发挥了干流横贯东西、支流沟通南北的优势,为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航运服务,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提供坚强的航运保障。
二是在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中的主骨架作用。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长江既是主轴、是核心,也是基本依托,有效发挥长江航运作用是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基本前提。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长江航运干线全面建成高等级航道,航道通过能力大幅提升,船舶大型化、船型标准化趋势明显,港口枢纽功能进一步发挥,有力促进了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三是在沿江产业布局中的主支撑作用。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目前沿江地区是我国最富活力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目前聚集了全国500强企业中的近200家。要进一步发挥长江航运的比较优势,加强长江航运发展规划与沿江产业布局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的沟通衔接,发挥长江航运对吸引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的促进作用,支持沿江地方政府依托长江发展临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支持沿江物流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是多式联运的主枢纽作用。《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以长江港口为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发展多式联运,发展现代物流。我们要进一步推动港口集疏运系统的布局和结构优化,努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有效满足需求,大力推动打通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补齐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港口集疏运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
五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基调作用。长江航运以其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的绿色天然优势,代表和引领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加快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坚持“法规推动、市场带动、技术驱动”,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推动形成航运绿色发展方式,更好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
3 建设人水和谐美丽长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到决胜阶段,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快速推进。长江航运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消除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过程论”“条件论”“短痛论”“难免论”等影响,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全力打造生态黄金水道,进一步扩大长江航运在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沿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有效供给,不断提升实施国家战略的能力与水平。
3.1 进一步提升航道船闸通航能力
加快实施一批重大航道治理工程,确保《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目标如期实现;着力推进航道建设、管理、养护手段向规范化、智能化转变,推动管养模式向预防性、主动型转变,贯彻落实好《航道法》,加强航道资源保护;对既有通航建筑物进一步挖潜提效,积极配合做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前期研究工作,力争尽快实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两坝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
3.2 进一步提升安全监管能力
积极倡导长江航运“大安全”理念,把系统单位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同时强化与地方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的联系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大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防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强化航运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船舶和船员监管、监管队伍与装备、应急设施和预案体系等五个方面建设,全面提升长江航运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互联网+安全”工作,提升安全风险辨识和防控能力。
3.3 进一步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深化长江航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与沿江地方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涉水涉航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机制,合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长江航运”行动计划,组织推进“云上长航”发展规划研究,打造立足长航局系统、面向全行业、关联沿江涉水部门的长江航运大数据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3.4 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健全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应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进步促进长江航运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航道”示范工程。加大建设项目环保投入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促进长江航运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实施“美丽长江”工程,加强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强化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3.5 进一步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基与基础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写入党代会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党的十报告进一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并称为新时期的五大建设。为什么近年来我们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并把它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呢?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出于环境问题产生压力的现实考虑,而从最根本的原因来看,生态环境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和基础。今后的几年,我们面临全面建成小康设社会的历史重任,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但无论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还是良好的生态环境,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角度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在创造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可持续发展遭遇资源环境瓶颈。在1978~2003年的25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但是,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沉重代价。本来就不利的自然资源条件再加上严重的浪费、污染和破坏,使得若干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提前面临枯竭、耗尽的命运,比如土地资源的严重退化、水资源的短缺和严重污染、某些矿产资源的耗竭等。这些因素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美国兰德公司提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瓶颈之一就是缺水和污染。因此,如果没有生态文明的观念、制度或规则,没有生态理性而继续推崇“经济理性”、“GDP”崇拜,那么就正如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生产就是破坏”。如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文明,那么民族的复兴如何实现呢?同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否则也谈不上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在当今,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无污染的安全的生态产品,都是人民的新要求、新期盼。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本身也构成了民族复兴的内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
长远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意义不仅仅是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追赶和超越,最根本的意义还是在于中国以何种方式来实现民族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国采取何种文明发展方式来追赶以及引领人类以及世界未来的发展道路?传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显然是难以走得通,因为它对全球的自然生态都是极大地破坏。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显然不能重复给全世界带来生态灾难的资本主义老路,而只能开辟出引领人类未来的新的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就是生态文明的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必然成为中国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两面旗帜。从实质上讲,这两面旗帜具有内在本质的一致性。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未来文明的新特点,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异化劳动、异化消费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与人矛盾的加剧。根据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由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利润,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必然对生态环境进行无限制的开发利用,于是生态环境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由于资本主义的生态掠夺和生态殖民主义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全球性生态危机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大变革的转折点,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上升中的人类新文明,预示着一种新社会——生态文明社会的到来。人类要持续发展,只有改弦更张,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现实选择。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未来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人们秉承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观念,承认自然的价值和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因此,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生态文明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工业文明时代生产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差别,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建立在生态学、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以自然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和剥夺。因此,这种发展是把发展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实现科学发展,在保证人们的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创造条件。同时,生态文明的人们改变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下大量生产—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既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同时也有高度的生态文明。这种未来的生态文明形态既继承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又超越了资本主义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缺陷,因而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
(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不可否认,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高于我们。但我们应当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文明发展的惯性,以及其依靠环保产业、产业升级和污染转移,一个又一个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丧失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强大动力。当然,更为根本的是西方国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机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外部性问题,致使彻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难以完成的历史任务。[3]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结合存在着制度性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生产实行整体的、自觉的控制,这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制度的基础。“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会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经济制度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以追求利润的无限扩张为目的,而以实现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并且,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恰好与生态环境的全球性特点相吻合,从而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解决提供前提条件。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它追求人、自然,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而这些基本价值观念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超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实选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新的文明发展方式,以超越给全球带来严重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之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总体而言,他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无论是从当今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是从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的性质来看,都不允许中国再重复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于是,选择新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所决定的。我们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就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巨大贡献。自十六大以来,我们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科学发展,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尤其是在十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可见,我们通过对工业化实行“生态化”改造,来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文明发展方式的超越,实现人类历史上发展模式的创新。对于正在崛起中的中国而言,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是自身发展转型的实际需要,更是为了获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本质上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多层次多领域,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根本变革,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民族的复兴需要观念和文化的现代化,十报告要求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该说,这种理念和文化观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文明才得以延续。也只有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上,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以公众为主体的生活方式转变。包括在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做法和成效,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力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业、企业、学校、社区、家庭。
(二)建立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在不断超越自己和历史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而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就是经济的发展,因为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是否健康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选择就极为关键。而循环经济模式,是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用较少的自然消耗,获得较大的社会福利。它和我们传统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有根本的不同。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5]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同时,也从根本上缓解或解决了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的现实,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的最大差别在于它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和经济,以充分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