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4:45: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产业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5-02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是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各种影响,因此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建设得到了我国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协同创新不仅在体育产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大力倡导,而且在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上也呈现出了一种协同创新的特点。协同创新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是实践应用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创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体育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是关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趋势的协同创新的研究。
一、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内涵
协同创新这一概念是由我国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提出的,原本是指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限制,使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具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得到充分尽情的释放,从而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单位之间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找到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合理协同创新模式,进而为协同创新创造一种有利的氛围与环境。对于不同主体对象来说,协同创新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1]。
在体育产业管理中,所谓的协同创新,其实指的就是各个体育产业管理主体之间进行的一种有效高效协同合作,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适应突破协同创新模式的要求,不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对象的合理整合与有效创新,体育产业融合、协同发展趋势引起的体育产业管理研究以及实践应用协同创新。
1.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主体的协同创新,才能够为接下来的管理协同创新奠定一个稳定的基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单一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的协同创新、不同体育产业管理主体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以及政府、行业企业协会、科研机构、高校等在体育产业管理上形成的协同创新。
2.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协同创新。不论对于哪一个行业来说,良好的管理机制体制都是保证行业管理取得高效率的重要保障,对于体育产业的管理来说也一样,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是保证体育产业得到良性有序运行的重要因素,设计与体育产业管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能够促进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2]。而设计体育产业管理机制体制的时候,要以鼓励政府、行I企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为出发点,从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方式,实现体育产业管理效益与质量的提高。
3.体育产业管理方式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的方式非常灵活多变,选择最合适的管理方法能够让体育产业管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升体育产业管理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4.体育产业管理研究的协同创新。开展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研究工作是实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其中,进行体育产业管理研究协同创新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产学研”,能够促进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3]。
二、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意义
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合作方式,许多行业或产业都开始在其自身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给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因此,体育产业也要意识到协同创新的价值,在体育产业管理中进行协同创新。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主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体育产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协同创新。体育产业体育学与管理学等许多学科协同创新得到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全面发展,同时,体育管理的发展也受到了协同创新的持续支持。体育产业管理作为我国体育管理学科中的一个主要分支,是在交叉融合了体育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各个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使得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逐渐被建立起来并得到了完善。此外,在协同创新下,还在体育产业管理领域中合理引入了企业流程再造、组织文化、战略管理以及知识经济等理论,使体育产业管理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补充。
2.体育产业管理实践应用的协同创新。我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扶持优惠政策,使得体育产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都得到了持续的拓展,一方面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分支领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原有体育产业领域的深层次发展[4]。比如,除了加大了开发传统的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体育资源的力度,而且关于体育产业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强化和巩固,同时还加快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传媒产业之间的融合,凸显出了新出现的体育产业领域具有的价值。
通过分析体育产业管理进行协同创新的意义可以指导,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将会是今后加快体育产业应用实践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
三、体育产业管理协同创新的机制
1.内部协同创新机制。体育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相互之间的协同也就是所谓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指的是调整并优化体育产业的内部结构,让体育产业内部各个不同子行业可以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提升[5]。其中,体育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主要有体育组织管理、体育健身休闲以及体育场馆管理,将其与其他体育产业之间形成一种积极互动的合作关系,利用主导产业来引领整个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以其他体育子行业为提托,共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通过内部协同创新机制,能够为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强大稳定的基础。
2.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产业协同创新可以使体育产业和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之间进行互动与交叉而形成的一类新兴产业领域,比如体育产业与加工制造、旅游、建筑、销售等行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对于体育产业来说,其产业协同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体育产业企业在原有基础上与其他体育产业企业或者其他与体育相关产业企业创建的新兴产业业务形态等。产业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主要有四类,分别是创造产品附加功能、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共享产业服务与基础设施、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3.管理协同创新机制。管理协同创新能够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稳定的环境基础,是体育产业管理部门相互之间的整合协调以及创新管理手段和体制的过程[6]。管理协同创新中还包含体育产业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改革的作用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管理要履行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以及政策支持。其次,体育行业协会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与信息咨询等服务,将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出来[7]。最后,体育企业作为体育产业中的主体部分,要将体育企业的主导功能发挥出来,促进体育企业服务与产品质量的提高,从而为体育产业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区域协同创新机制。除了上述三点,在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中,区域协同创新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体育产业进行合理的整合,实现其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内体育产业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高[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协同创新作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管理呈现出的一种发展动向,其不论是对于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完善还是实践的应用都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指导意义。今后加强对体育产业管理的协同创新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只有找到最合适的协同创新模式,才能够进一步为体育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邢尊明.我地方政府体育产业政策行为研究――基于政策扩散理论的省(级)际政策实践调查与实证分析[J].体育科学,2016,
(1):27-37.
[2] 钟秉枢,郑晓鸿,邢晓燕,等.“十三五”我国足球、篮球、排球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2):7-12.
[3] ,张俊飚,颜廷武.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参与主体的合作博弈及协同创新绩效研究――基于DEA-HR模型的16省份农业
废弃物基质化数据验证[J].管理世界,2014,(1):90-104.
[4] 马卫平,夏漫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述略――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课题的分析[J].体育
科学,2015,(2):3-13.
[5] 邢尊明,周良君.我国地方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政策实践、配置风险及效率改进――基于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证调查及分
析[J].体育科学,2015,(4):12-21.
[6] 何桂芳.基于品牌生态系统视域我国体育用品强势品牌塑造研究――以李宁、安踏、360°等国内一线品牌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2-46.
[7] 田麦久,孙大光,田雨普,等.中国体育:体育强国的辨析与建设――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观点摘编[J].体育文化导
刊,2009,(8):1-13.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029-02
前言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还不够长,体育产业起步较低,规模较小,体育产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体育产业”一词在我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85年国务院对《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发批准,进而划归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在1992年的时候,国务院的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颁布,也清晰地规定了体育产业为第三产业。而1995年的时候,国家体育总局《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的提出,更是以文件的形式阐述了体育产业的概念,且明确了国内体育产业不仅要跟当前体育运动特点相适应,牵涉到的体育项目应当具备合理的结构、齐全的类别,以及规范地进行发展,使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创建跟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进而为群众更好地进行服务,以及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在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国内逐步地形成了体育产业,其包括体育娱乐服务和体育健身以及规模较大的体育竞技商业化系统等,涵盖体育中介服务和职业联赛等齐全类别的第三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需要明确的是,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和数量比较小、起步晚、起点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依旧比较小,在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中依旧面临不少需要处理的问题。下面笔者在分析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1.形成了较多类别的体育产业群。归根结底,体育产业属于一种经济活动,要么说是一种体育经济活动,其要跟经济发展的规律相符合,也就是体育产品应当跟市场经济的规律相符合,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营销等,都类似于其他的经济活动,需要具备层次性、齐全类比、合理结构的系统。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基于其他经济活动的引导作用之下,由结构上而言,国内体育产业比较合理的布局业已形成,也具备比较全的类别,逐渐地完善了重复发展低端、产品单一、作坊式生产的不足之处,大致包括体育咨询和中介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产品和加工、体育运动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商业化市场、体育品牌营销等。
2.实现了较为理想的体育产业效益。尽管国内体育产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比较小的比重,可是体育产业迅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效益。国内业已变成当前世界最大的制造体育用品的基地,只是福建省就具备4 000多家制造体育用品的企业,实现了300亿元的年产值。在持续增加数量和提高效益的过程中,国内的自主品牌逐步地走向全世界,像是国内已经形成了一些自主的品牌,像是红双喜、安踏、李宁等。作为一种新健身休闲方式的体育旅游日益受到地方政府和国家的关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已经具备体育旅游60 000万余家的关于体育旅游企业。四川省立足于水资源,对登山和漂流项目进行了开发;华北和东北立足于冰雪产业,逐步地发展体育休闲经济活动;青海省通过青海湖举办自行车比赛,有效地统一了体育休闲和旅游;宁夏对国内有关的沙漠体育项目进行了开发;内蒙古以大草原作为出发点,对传统的蒙古比赛项目进行了开发,像是那达慕节、体育表演、赛马等。总之,全国各地在持续发展体育产业类别的过程中,通过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推动体育产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3.体育产业发展中渗透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因为社会越来越需要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并且体育产业吸引了很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所以这持续地扩大了民营体育产品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尤其是沿海区域,以福建和浙江作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职业乒乓球联赛、篮球、足球、排球等需要企业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从2004年起,恒大集团涉足了很多的体育项目,投资的额度也越来越大。高尔夫和保龄球等高端体育休闲产业的投资逐年增多;各个地区有效地体现广告效应的作用,诚邀企业对大型的体育表演与竞技活动赞助;以社会资金作为主导的体育健身服务、体育休闲旅游、体育有关广告等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二、国内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体育产业存在低端发展与重复建设的现象。近些年来,各个区域为了实现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影响力的提升,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发展经济,导致一味地发展高端体育产业,例如被叫作贵族运动的高尔夫运动,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高尔夫体育产业,不兼顾实际的经济现状、地理条件等,一味地建设大面积的高尔夫场地。并且,一些高尔夫场地由于商业操作模式不完善,常常被用作其他用途,这使很多的土地资源和资金浪费。保龄球运动也面临如此的问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北京的保龄球道有2 000多条,一些球馆由于缺少充足的客源而关门。尽管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客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可是近些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未曾结合自身的实际资源实施规划,一味地发展有悖于区域实际情况的体育休闲产业,如一个区域滑雪热兴起,其他的地方就盲目地模仿,这就导致比较多的低端体育项目的出现,并且服务水平也比较低,因而难以确保客源与实现经济效益。
2.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够均衡。因为国内沿海区域较早实行了改革开放,经济比较繁荣,所以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而类似于其他的经济活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沿海区域发展迅速和发展良好的态势,例如针对国内体育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来讲,福建省就具备至少4 000家的企业,这显著地优于其他的省市。并且,针对其他的体育服务项目来讲,不管是服务的质量还是数量,沿海区域体育产业呈现出显著的优势。与此同时,这一系列的差距不会由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变化,尤其是针对体育产品制造业来讲,沿海区域的发展质量与速度跟内地正在逐步地拉开距离。近些年以恚国内以奥运经济项目作为核心,开展市场化操作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然而因为项目间存在不同之处,尤其是存在观赏性与参与性的不同之处,导致羽毛球、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的体育产业发展迅速,然而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冷门项目。开发的传统体育项目比较稚嫩,无论是经济的规模和数量,还是经济效益,都难以媲美上述的项目。
3.体育产业的制度和规划不够健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体育产业具备自身的特殊性,要求比较高的软件以及硬件条件。然而,国内发展体育产业一味地注重资金的价值和意义,而忽视了企业的管理,针对一部分较大风险的体育运动项目,也缺少有关的准入制度,未曾结合不同的项目分级管理企业的资质与开发能力。这样一来,导致企业的混乱局面出现,这不利于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其中,国内体育产业低端发展和重复建设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一致性的规划缺少,地方未曾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条件科学地规划和发展优势体育项目。
三、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1.制定体育产业的准入制度。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产业的体育产业具备通常的经济活动的共同特点,然而也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对参与的企业具备相应的要求,因此针对大型体育竞技商业化运行、高危体育产业来讲,需要执行体育产业的准入制度,先是划分体育产业为一些类别,根据各种产业项目,制定一致性的企业准入指标,具体地要求企I的管理,推动体育产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2.企业的参与应当与经济活动的规律相适应。体育产业产品在流通、销售、生产等方面应当跟其他的经济产品相同,即坚持市场的规律以及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发展体育产业应当立足于体育市场的发展,持续地健全体育产业市场机制,确保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跟西方发展国家相比,国内体育产业滞后的一个关键原因在于体育产业专业管理人才缺少、素质水平低、缺少有关的管理经验等。为此,国内需要培养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不可以仅仅将体育产业专业设置在体育院校,应当将体育产业专业设置在一部分综合性的大学经济专业当中去,以及提高招生的质量,进而确保相关人才的质量。
4.注重扶持和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尽管国内也扶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可是其在社会经济当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小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常常忽视,要么只是文化产业的范畴。为此,地方与国家应当颁布和实施大量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像是实施税收优惠、通过社会资金开发体育产业。
5.科学地布局体育产业。国内体育产业主要是在沿海发展,内地的发展速度比较慢。近些年以来,在沿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影响下,地方与国家应当以此为契机,向内地发达区域引导企业进行发展,从而使布局的体育产业优化。地方政府部门应当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条件,注重优势体育项目的发展。
结语
相比较于其他的经济活动,国内体育产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制定体育产业的准入制度、企业的参与应当跟经济活动的规律相适应、注重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注重扶持和鼓励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科学地布局体育产业等。
参考文献:
[1] 马春林.我国中部城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体育科学,2011,(2).
[2] 李跃华.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
摘 要 以“十二五”规划蓝色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对省内体育产业发展整体战略进行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深度分析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程中省内体育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山东省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进一步探求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
关键词 蓝色经济区建设 体育产业 发展趋势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此时,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产业如何把握时机,选择正确的发展路线,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对当前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半岛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要求,对省内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发展思路进行诠释,从而为体育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在区域战略发展大环境中把握发展契机,赢得国家支持,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起到带头引领作用,以迎合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
一、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的格局与现状
(一)省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入,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正在实现新的跨越,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本年度我国第三产业投资额达162877亿元,比去年增长21.1%[1]。
同时,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规划纲要统计显示:“2010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416.2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早在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公报》,将体育产业正式列为第三产业[2]。随着第三产业在省内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同时,我省倡导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育产业属于低耗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如何利用好、发展好,为省内经济社会进步谱写新的篇章在新的历史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二)省内体育产业的格局分配
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我国的体育竞赛市场发展迅速取决于举国体制下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大力扶持,为实现我国体育水平的更好、更快发展,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在各省市设立体育运动队,选拔优秀体育运动人才。同时,对于观赏性较高的足球、篮球、排球等球类运动成立规范的俱乐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逐渐走向自负盈亏、独立运营的模式。大型体育赛事的争取与筹备也是地方政府体育部门工作的重心,2008年青岛奥帆赛、2009年十一届全国运动会,2010年场地汽车越野赛(博山站),2011年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海阳)等一系列国际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山东省承办体育竞赛的水平不断提高,组织运营能力进一步加强,体育竞赛表演业一枝独秀领跑体育市场。体育竞赛业的成功为体育用品市场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作用形成良性互动,省内大型体育运动品牌取得体育赛事赞助权,同时通过媒体效应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客户群体。
国际体育经济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体育彩票自1994年上市以来到2005年11年间,共筹集体彩公益金406亿,其中173亿上缴中央财政,剩余部分留归地方支配。山东省体彩全省共建立18多体彩分中心,2010年省内体彩销量53.81亿元,体育彩票已经成为社会事业发展的“助推器”,体育彩票销售额的50%用于奖金返还,剩余50%中的15%为发行费用,另外35%为体彩公益金。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
健身娱乐业在体育产业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它为社会所带来的是非实物形式的服务产品,现今经济社会对产业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服务行业作为朝阳产业,如何发展好、利用好健身娱乐市场对体育产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省体育健身娱乐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在此之前体育作为公益性事业服务于社会大众。改革开放以后,体育作为一种产业在满足公益需求的同时,追求企业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最初是以简单的、零星不固定的健身场地为主要场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高水平、高档次的健身娱乐场所应运而生。直到今天,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及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大型体育休闲会所。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潜力巨大,在未来经济社会中它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对人们高质量的生活追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省内海洋产业体系一体化建设中,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蓝色经济区,是指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它是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多因素的复合功能区[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了准确定位:“要以打造现代产业集聚为主要目标,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体育产业核心区、国家体育产业改造变革的先行区和全国体育产业生态建设的示范区”。但依目前形势看,省内体育产业仍旧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传统、劣势体育产业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按照产业市场发展规律,在体育产业整体体系中,应该重点发展的是体育健身服务业,健身服务市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同时,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目前,山东省内产业体系以竞赛表演业、和体育用品业为主,产品质量仍旧落后,品牌经营意识不够,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不明,众多低端运动服饰、劣质体育器材充斥体育用品市场,短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丧失人们对产品的信心。
(二)缺乏统一、有序的管理
在产业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内部不能形成有效的自律环境,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内部各自为张、相互抨击,导致市场竞争混乱,从而在国际化竞争中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其次,体育产业涉及面广、从业人员整体情况不一,社会基层民间体育自制组织不完善;市场化的高度运行需要体系内部能够健全自身管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模式,需要一个善于调动、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体育资源及其能动性的社会管理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核心在于,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够形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4] 。
三、省内体育产业战略发展的整体思路
(一)理清主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首先,体育产业体系的完善需要遵循体系内部发展规律,根据现行市场可行性条件,对于优势项目着重培养,明确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对于劣势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突出培养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产业体系,对于高耗能、低产出,容易造成市场混乱的体育用品加工业及时进行整治,注重产业发展的品牌路线,营造名牌效应,以质量带动效益,以高新技术优势引领企业未来。
其次,充分发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辐射效应,借助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的发展,探索启动共享型的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增强产业内部自身经济实力,提升产业品牌形象,使体育产业能够在区域经济建设中起到引领带头作用。
(二)统筹规划,上层决策
山东省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对现行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建立统筹机制,对体育产业发展脉络进行深入研究,协调各产业体系内部关系,建立整套的产业运行机制。体育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需要统筹产业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统筹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之间的关系;统筹体育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顺序。
同时,借助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经验,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体育产业应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为国家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据统计,目前世界每年体育产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美元以上,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5]。作为国家体育产业主管部门应该在新时期重视体育产业发展重要意义,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体育产业优先发展。根据省内人文、地理、科技优势突出产业发展优势领域,因势利导、积极协调产业内部发展关系。
(三)依托国家政策优势,打造山东半岛体育产业集聚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省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级战略发展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规划将山东省区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先行区,到2015年将山东省建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对外开放经济格局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如此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省内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各企业自身应该争取一切有利时机,做大做强、强化自身体系建设,目前省内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质量较差,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内部应该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索新的资源、技术共享机制,采取产业集聚的模式来提升企业形象。作为体育产业体系内的其它领域,在品牌竞争力相对落后的形势下,以产业集聚的模式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企业由中心到周边的辐射,无疑是目前产业发展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北京:新华社.2012.2.22.
[2] 姜丽等.新时期做大做强山东体育产业的对策研究[J].东岳论丛.2009.30(10):163-165.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Z].财经网.2011.01.07.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区位 产业布局
一、研究目的
我国西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具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禀赋,西藏自治区体育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特色体育产业的优良环境与优势。西藏自治区的体育产业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加大开发的力度,发掘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资源的潜力,推动西藏自治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适合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布局模式及其结构序列,为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二、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区位要素分析
区位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区位现象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劳动力成本,资源禀赋,基础设施,市场发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能力等是影响区位要素的变量,区域资源和环境结构是区域最重要的结构。各区域要素的差异影响了产业和企业的获利空间,进而制约着产业和企业的地区选择。因此,区域的比较优势是确定区域产业布局的决定机制。
西藏自治区在西部13个省(西藏、内蒙、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区域经济布局上,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藏自治区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多样化能源资源基地优势;区域级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优势及政策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西藏自治区正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高原开发地区。对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区位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西藏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其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三、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布局模式构建
笔者根据目前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资源分布和优势状况,以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最大化为原则,提出西藏体育产业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重点产业,以此为动力扩大对扶持产业的投资,带动一般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平衡。确定西藏自治区体育的重点发展产业、扶持产业、一般发展等产业的序列及结构,形成合理的体育产业布局模式。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应遵循“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发展”的原则。
1.重点发展:体育登山业和体育旅游业
重点产业指能够迅速和有效的吸收创新成果,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因此而获得较高的和持续的发展速度的行业。
(1)体育登山业。登山业是西藏自治区体育产业的特色产业之一。西藏自治区的登山业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登山运动的广泛开展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1979年中国和伊朗登山界组成联合登山队在珠峰开展训练,为正式攀登做准备,由于伊国内政局的变更,此计划未能实施。但是此举开创了西藏山峰对外开放、接待外国团队来藏登山的先河,同时也成为外国人来藏旅游的先例。(2)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指在异地参加的、以亲身参加为特点的各种陆地、水中、空中的体育比赛、表演、健身与探险活动,他在内容、目的上都与传统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西藏的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藏在国内体育旅游渐热的竞争格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优势。也正因如此,这片有待开垦的土地,对外有着巨大的神秘感、吸引力,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也使西藏发展特色体育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2.一般发展产业:体育地产业、体育经纪业
(1)体育地产业。体育场馆是体育产业的载体,西藏的体育馆较少,随着西藏经济水平的提高,竞技体育和全面健身运动的发展,西藏的体育场馆将会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各种体育协会纷纷成立。行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争办、资助体育比赛已成了一种普遍形式。这将刺激体育场馆需求率的上升。目前,可采取整合现有的体育场地建筑企业,组建大的集团公司,集中统筹运作与开发,提高体育房地产业的竞争力。利用举办大型赛事的机遇,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开发现有的西藏赛马场、体育运动中心等举办体育服装博览会、体育制造、器械博览会、体育报刊图书博览会并举办体育学术研讨会,推动西藏体育产业的发展。
(2)体育经纪业。体育经纪人是指具有合法资格,以获取佣金为目的,与体育相关人员及组织签订委托合同,充当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有关职业运动、体育竞赛的订约媒介,或为委托人提供通过体育获益机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现代意义上的体育经纪人开始在我国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而真正以体育经纪业务为主的公司很少。由于体育经纪人尚属起步阶段,发展不规范,不可冒进,部分区域可进行试点,市场成熟之后,可进行推广。可着手建立体育经纪人制度,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技术指导人员,利用西藏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建立西藏体育人才交流中心,推动体育人才市场的发展。体育经纪业是体育竞赛表演业和其他部门产业发展的剂和纽带。
四、结论
1.西藏体育产业已具有明显的区位要素比较优势: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增长、优越的地理位置、政策优惠等。因此西藏应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特色体育产业。
2.据西藏已有的体育产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资源状况,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效率最大化为原则,构建现阶段的西藏体育产业布局模式及发展的序列结构:重点发展体育登山业和体育旅游业,一般发展体育地产业、体育经纪业。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 of China economy for the industry transfer and upgrade at new era, and presents the industry transfer and upgrade, industry policy in regional economy.
关键词: 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政策
Key words: industry transfer;industry upgrade;industry upgrade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121-02
1 中国经济运行对产业转移和升级的要求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国的经济也面临以下难题:
①中国经济运行的严重问题:创新能力不足、没有根本解决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高耗能行业增长较快等使得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②中国经济运行的不平衡问题:从经济投入看,政府以及国企投资热情高涨,而民间投资却非常谨慎;从经济结构来看,传统的过剩的以及低端制造业等投资居高不下,而新兴的高科技的投资很少。③中国经济运行的不可持续问题。无论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还是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不可持续的矛盾和新问题。
2 人们关于产业转移与升级的认识
2.1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理论 第一,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第二,美国跨国公司专家雷·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第四,1978年,日本小岛清教授提出的边际产业扩张论;第五,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理论;第六,梯度转移理论。
2.2 国内学者关于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研究 卢根鑫在1997年以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为研究重点,对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是产业转移的两种基本形式。王先庆在1998年指出,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但产业转移的主轴是技术转移。汪斌于2001年从全球视野出发,对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以及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3 经济中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根源 由于各国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或技术水平以及生产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的相对差异,即产业梯度,这也是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
2.4 经济中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类型 第一,扩张性产业转移:指在原区域仍旧属于成长性产业,由于占领外部市场以及扩大规模为动机而进行的空间主动移动;第二,撤退性产业转移:指区域内的衰退性产业,受到外部竞争与内部调整压力而进行的战略性迁移。
3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转移
3.1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转移特点 第一,综合性:一方面不仅整个产业的生产可以发生转移,并且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层次、方式以及规模等都可以发生转移,并且转移的时间和方式等都具有各自特征;另一方面,生产技术、工艺相似的以及要素密集度相近的产业发生转移时具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特征。第二,阶段性:20世纪60年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70年代则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而资本密集型则向外转移;80年代由于发达国家加强了研发高新技术,汽车以及家电等开始向外转移。第三,梯度性:发达区域除了向次发达区域转移产业外,还向发展中区域转移。同时次发达区域也可以向发展中区域转移。一个国家或区域间都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存在着错综的产业转移关系。
3.2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转移规律
①产业转移一般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转移的过程;②产业转移主要是由相对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或地区,然后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③产业转移一般经历加工装配,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进而实现产业转移;④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⑤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⑥国际产业转移的周期大为缩短;⑦服务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
4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升级
4.1 产业转移升级途径 ①农轻重顺序型的渐进式升级。②高新技术型的开发式升级。③成熟技术移植型的跨越式升级。④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耦合式升级。其中,前三种是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4.2 产业转移升级效应 第一,产业集群的崛起。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第二,产业融合与产业边界模糊。传统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正为在全新的行业中创造和获取价值建立新的边界,并通过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来源和重新评价现有竞争优势而迅速重组许多现有行业。第三,产业物质转化与能量循环生态化。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充分发挥物质的最大生产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5 区域经济中的产业政策
5.1 城乡一体——产业转移与升级范围 在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中,应当把工业与农业、城乡、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5.2 需求拉动——产业转移与升级动力 在产业转移与升级中,市场要求必须通过启动国内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消费、投资、贸易需求中某些变量数值和经济增长率,创设改善产业与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调整改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城乡居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引导改善产业企业投资预期与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商业贸易业态和消费产品,积极促进产业企业投资热情和尽力扩大城乡居民就业,释放企业与城乡居民消费、投资、贸易潜力,引导产业的优化转移与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5.3 城镇带动——产业转移与升级核心 在产业转移与升级中,要摒弃片面强化城市发展、单纯追求城镇化率、为城镇而城镇的传统理念;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二三产业,完善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5.4 行业企业——产业转移与升级主体 在产业转移与升级中,要解决和克服严重无序的同业竞争等普遍存在的困境与难题,推动产业链上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产品生产,整合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企业对供应链中上下游及横向关联企业的需求,发展并促进企业完整产业链的形成,进而转化为区域竞争力。
5.5 环境友好——产业转移与升级目的 在产业转移与升级中,以追求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涉及产业转移与升级中的技术、产品、企业、产业、社区等方面,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钟培武.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招商引资模式转换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06).
【关键词】产业转移;市场分割;区域市场一体化
一、产业转移的现实意义
产业转移,从梯度转移理论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工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结果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从东部发达地区自身来说,面临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已经透支,大城市病,交通拥堵等等,发展已经遇到瓶颈,急需转型升级,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难于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反观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实施,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增强。中央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这使得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带来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同时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产业转移来支持正常运营,这就是产业转移的深刻现实意义。
二、产业转移遇到的现实问题
首先是如何解决闭门造车,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即原料、零部件的供应问题,还有产品的销路渠道问题,这些都需要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成为其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第三投资环境”。
其次,产业转移面临阻碍要素流动的市场分割等障碍,由于没有统一的区域内市场协调机制,导致信息不对称,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市场出现分割,这就出现无序竞争、效率低下。
再次,物流成本过高,缺乏快捷运输通道。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生产要素顺畅流动的载体,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起着至关重大的作用,尤其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是决定转移的关键因素。
三、产业转移要与区域市场一体化有效融合、共同推进
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大力度建设共同市场,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原来的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随着其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它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样就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产生了一体化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一体化还可使空间距离相近的城市避免由于过度的竞争而造成内耗,共同提高区域内城市对外部区域的竞争力。
要解决产业转移遇到的产业配套不完善、市场分割、无序竞争和物流成本过高等等现实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协同,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首先,需要树立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观念,从整体上规划区域交通设施建设的战略布局,完善区域内部交通联系。其次,进一步加强区域内协调,根据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的转移升级。另外,努力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新机制,区域内应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推动区域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和促进地区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最后,应当加快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共建区域性的基于信息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及信用征信共同市场以及文化旅游共同市场等。
四、湖北省京山县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1、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长荆铁路和随岳、武荆两条高速公路作用,高标准完成新市城区、县乡公路、通村公路改造,完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
2、信息网络体系建设。以武汉市为依托,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网络融合。争取推动与武汉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并网,实行圈内同网同价和“一卡通”。以推进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武汉市政务网、招商网和旅游网三个网络平台对接。
3、城市能源体系建设。完善电网布局,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步伐。加强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和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抓好“潜江——天门——应城——京山”成品油管道支线建设。
(二)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一体化建设
1、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抢抓武汉市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机车制造、大型机电设备制造、锅炉制造、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等龙头企业呈扎堆式聚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大力完善全县机械产业配套体系。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和产品,加快发展“四大产业集群”,即纸制品包装机械产业集群、锅炉辅机产业集群、液压仓储机械产业集群和汽车配件产业集群。支持京山轻机、戴蒙德公司、金茂公司和莱普公司等重点企业积极吸引专业性配套企业,特别是与武汉市龙头企业配套的厂商到京山投资办厂,发展委托加工、代工生产。充分利用二汽与日本合资、东风汽车公司总部迁往武汉的机遇,催生一批新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努力打造从铸造到机械加工、到零部件生产的配套协作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机械制造百亿产业集群的目标。
2、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消费品工业生产基地。瞄准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富士康、江北纺织带、食品加工等消费品工业优势项目板块,大力拓展京山食品加工、纺织品工业优势,重点抓好米乳、米糠油、饴糖等粮油深加工项目、食品物流园和纺织工业园建设,积极发展水泥、高纯硅铁、钡盐、医药和家具家装材料等产业,努力搭上武汉城市圈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快车。
(三)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1、金融市场对接。充分利用武汉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机遇,争取省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支持,组织开展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性银行和汉口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到京山考察设点活动,尽快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发挥担保公司作用,为我县各类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力争实现与武汉城市圈的信贷一体化,加快实现与武汉市的金融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
2、流通市场对接。以推动现代物流发展为重点,建设一批与武汉城市圈物流体系相衔接、与全县优势产业集群相配套的专业商品市场。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高速公路出入口综合物流园、粮食物流园、工业产品物流园等3个物流园区,建设京华农贸、三阳镇香菇板栗、钱场镇家禽蛋、建材大市场等4个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完善中商平价、湖北农资、京山邮政等3个物流配送中心,构筑1个物流信息平台,每个镇建设1个物流服务站。高标准、合理布局新市城区商贸网点。重点抓好杨中物流、深圳物流两个覆盖全国的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完善便捷高效的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提升全县服务业总体水平。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通过关键指标分析、因子分析、区位商分析等方法,对其优势产业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选定工业中的优势行业及潜在的优势行业。同时,针对这些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其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区域优势产业选择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规模以上工业37个大类行业进行优势行业的分析评价。对于贵州省工业中优势产业的选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评价:
(一)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关键指标分析
1.规模分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以及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总产值和增加值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1。
2.经济贡献分析。利润总额是评价工业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衡量行业管理水平和成长发展能力最主要的指标。税金总额反映工业行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程度。从业人员数反映了工业各部门对解决贵州省人口就业所做贡献。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利润总额和税金总额以及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2和表3。
3.科技投入分析。工业行业的研究开发经费(R&D经费)占总研究开发经费的比重反映了各工业行业的科技实力。通过对贵州省2007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其研究开发费排名前十大行业见表4。
以上关键指标显示,各指标的前十大行业所占比重基本在80%以上,说明集中度很高,优势体现明显。从三个方面总体看,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如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指标的前十位中。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两行业基本处于前十大行业靠后的位置。
(二)因子分析
优势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因素、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根据文章所设置的优势产业选择原则,收集了大量衡量产业水平的指标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得到各行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行业见表5。
从各行业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看,传统优势产业中烟草、电力、饮料、有色冶金和医药等行业在前十位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非金属矿采选、食品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等五个行业也居前十位。
(三)区位商分析
分析区域分工优势常用区位商(LQ)来测定。选择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这三项指标进行区位商分析,得到排名前十位的工业行业见表6、表7、表8。
结果显示:工业增加值区位商中有7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饮料、电力、医药、有色冶金、煤炭和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区位商中有8个行业LQ>1,分别是烟草、电力、饮料、煤炭、有色冶金、医药、化工和黑色冶金行业;利润总额区位商中有9个行业LQ>1,分别是饮料、非金属矿采选、有色冶金、烟草、医药、食品制造、化工、电力和煤炭行业。这表明贵州省这些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全国,具有比较优势。
综合三个方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传统的优势行业仍占主导地位,电力、饮料、烟草、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和医药等行业基本处于各项指标的前列。此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食品制造等行业基本处于靠前的位置,表明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加工型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如采掘业中的煤炭行业和有色冶金、黑色冶金行业。这些行业产业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比较效益难以发挥,使得贵州省长期扮演东部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加工工业基础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
轻工业偏轻。“两烟一酒”作为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是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拥有独特资源条件下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生很大变化,消费结构和观念的改变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其烟酒产业带来极大冲击。
新的比较优势产业尚待培育。除了传统的比较优势产业外,新的比较优势产业还亟待扶持和培育。
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一)调整工业结构,重点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贵州有丰富廉价的电力资源,与丰富的煤、磷、铝资源组合在一起,有利于建立以煤、磷、铝开发和深加工为特色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必须研究开发出能发挥资源优势、对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煤化工、磷化工、铝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新项目,根据市场需要,以资源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努力提高技术含量。
(二)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贵州省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能源大省、资源大省,担负着“西电东送”的重大任务,产业结构中高耗能行业比重较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一些高耗能行业现阶段属于贵州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其优势条件将不断恶化以至丧失,因此在加快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降耗,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三)依托资源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贵州具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资源,并且组合条件良好。要想尽快将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按照市场需求选择资源开发重点,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同时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的加工方向及程度,获得较高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刘公远.黑龙江省发展优势产业的基本对策.商业经济,2008(8)
2.贵州统计年鉴(2002-2008)
绍兴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已成为绍兴的特色经济和独特的绍兴现象。目前,全市有纺织、印染、袜业、衬衫、珍珠、五金、伞业、化工、机电、领带、绢丝服装、厨具、医药、胶丸、轴承、家私等36个较大的特色产业区块。有相当一部分特色产业区块的主导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比较高的份额,形成了明显的区域产业优势,如:嵊州市的领带,年产量3亿条,占全国领带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嵊州市甘霖的扬声器配件,国内市场覆盖面达到80%;还有嵊州市三界的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电饭煲等系列厨房用具,产量占全国市场的20%以上;新昌县儒岙的空心胶囊,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三;上虞市崧厦的伞件和汤浦的铜管,产量均占国内市场的30%以上;诸暨市山下湖的珍珠,年产量占全国淡水珍珠总产量的60%以上;诸暨市店口的柴油机电控油装置,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6%;诸暨市大唐的袜业,这些特色产业集聚区块,对全市经济产生了巨大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正在成为绍兴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阵地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力量。
二、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的方针目标
对于近10年来,已形成的36个特色产业区块,绍兴市力争经过5―10年的培育提升,使传统特色产业拥有国际一流的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集聚度、生产规模、先进设备数量在国际同类地区中占有相对优势,整体生产能力、出口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的对策措施
1、整合各类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链协作配套的原则,着力整合各类园区资源,提高园区土地的投资密度和集约化程度,对产业集聚度高的园区,要加以重点扶持,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开发区集聚。
2、积极培育大型企业。采取企业和政府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市确定60家左右基础扎实、成长性好的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对列为培育对象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
3、加快提升优势产品。确定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重点加以扶持,加速形成一批技术含量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品群体。凡新评为“浙江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或“浙江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政府给予经济奖励。
4、继续坚持有效投入。每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力强、项目质量高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对重点专项项目,除在实施过程中可享受现行优惠政策外,项目建成投产后,对项目业主予以专项奖励。
5、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设立各类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以及面向行业和区域的共性技术中心。近年内,着重抓一批产品和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转化率(应用率)在50%以上、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开发水平居全国同行前列的示范性企业技术中心。2004年选择11家重点企业先行试点。
6、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用财政支持杠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首先抓好入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培育的62家企业的ERP建设,2004年在全市选择14家先行试点,以后每年抓一批试点。市财政对较为成熟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示范项目,给予资金扶助。
7、鼓励企业主动走出去。鼓励企业积极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利用上海的信息、金融、市场、物流、科技、人才等资源,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力;鼓励企业积极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营销中心。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推动大宗产品进入国际营销主网络。
8、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快能源、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承载能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各类专业市场的功能;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为特色产业集聚区块的发展提供保障。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采用灵活方式,努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对企业引进高级人才,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运用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员工素质。
10、用足用好政府现有政策。统筹市政府已经建立的“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用于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
11、制定培育提升规划方案。各县(市、区)根据全市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对本地区培育提升特色产业集聚区块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方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