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8篇

时间:2024-01-11 16:54: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篇1

一、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当下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来自于多方面的问题都在切实影响着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此笔者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而提高带来一定帮助。

(一)高中作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在高中作文的教学中,我国当下很多高中存在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由于自身不能较为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决定性问题之一。具体来说,在这种模式僵化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于侧重对学生作文写作形式的训练,由于这种训练往往是语文教师通过对优秀作文开头的总结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的模仿,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能够提高自身作文分数的遣词造句、谋篇、修辞等手法,但学生本身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得到较多的增强,这种高中作文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本身的思维,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切实影响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对于作文教学认知的偏差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我国当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与我国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对于作文教学认知的偏差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来说,由于我国当下很多高中对于作文教学并没有系统性的规划与要求,这就使得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除了设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分数外,只是通过命题的方式使学生进行自我发挥式的作文写作,在这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下,除了上文中可能造成的影响学生作文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外,还会造成一种将作文写作学习与作业画等号的学生心理,在这种双重影响下,高中作文教学自然得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较为片面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问题外,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较为片面,同样影响着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通过上文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高中教师在具体的作文教学时所采用的命题手段,而这种命题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完成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正是由于这种指导本身的缺陷,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具体来说,在这种指导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只会针对学生作文的描绘手法、写作的专业知识以及情感细节等方面进行指导,这一指导同样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但通过这种指导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作文写作的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其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二、高中作文教学中问题的应对策略

上文中我们对我国当下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以此推进我国高中作文教学有效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我国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高中语文教师在自身教学汇总,应设法提高学生本身的观察能力,以此保证学生在进行具体的作文写作时,真正做到“笔下有物”,而不是语言空洞,这样就能够保证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为了能够实现对学生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在作文教学中渗入这种教学思想,还需要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同样设法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后,可以从“良心、手写我心、内心深处、自审”等关键词作为作文命题,使学生通过课文中所描述的荒诞年代下一条狗的命运,引申出对不良社会想象的控诉及严酷的自审,并以此创作文章,这样学生的视野、观察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也会得到不俗的提高。

(二)应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作文教学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我国当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新媒体手段的方式,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并以此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作文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自身落后的作文教学思想,将以往那种“唯分是论”的作文教学思想抛之脑后,并通过对新媒体的正确应用,保证自身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具体的新媒体手段应用的高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校园内的新媒体写作教学平台的方式,在其中分享一些优秀的写作课程资源;也可以通过在学校的论坛、对外的媒体门户中发表学生优秀作文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而由于这一舞台能够面向全校的所有学生开放,这就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这一平台,较好的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就能够切实提高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解决策略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中语文阅读在整个高中阶段乃至学生整个人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阅读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功,是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与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大量的阅读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在思想上、实践中把阅读的应有作用发挥好。

(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极大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阅读教学具有融合字、词、写作能力等为一体的特点,阅读教学区别于其他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是可选题材广泛、形式相对自由,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这种魅力的影响下,学生会自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由阅读,促进自己优势领域的更好发展,在这种优势领域获得成就感的带动下,会把这种优势进一步放大,扩展到高中语文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中。

(二)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都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跟着作者的思维去感受、领略不同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自然风光、民俗习惯,感受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思想、文化,接触不同领域的专著与学者,阅读为学生开启了全新的认识领域与思维空间,可以使学生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中、不同地域风光的描述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强大魅力,还可以通过阅读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听、说、读、写”作为语言学习的四项基本活动,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读”即广泛、有效的阅读,通过阅读不仅是对“听、说”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更是“写”的基础。通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理解,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反复体会、品位阅读中的经典词句与经典段落,在阅读中对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写作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把握,尤其是对自己喜欢的作家的全面研究,学生会在写作中进行自觉的仿写,进行自主创造。以阅读为基础,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影响阅读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能力培养日益重要的今天,重知识轻能力的理念明显滞后于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观念层面对新理念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操作层面,即虽然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新理念的优势,但具体到教学活动中或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或受思维惰性的影响还是习惯于用已有的方法与经验进行教学,这样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是轻车熟路,可以方便开展教学活动,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培养的长远来看会影响阅读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过分关注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学生在阅读中欣赏、感悟语言的美,在无形中接受语言的熏陶,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感,对学生的良好发展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一样,多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找出重点词句、段落,使用的写作手法,表达的中心思想等,围绕这教学目标进行片段化阅读,把文章进行割裂,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是阅读的技巧、方法等,不仅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与欣赏,还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体验,影响阅读教学效果。

(三)重视围绕考点的练习,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围绕考点进行反复练习,在练习中进行查漏补缺,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于是学生陷入了无休止的题海大战,适度的考试与练习可以达到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的作用,但如果过于重视考点,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高中语文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感知力等,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与感悟,并非所有能力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检验与促进提高的。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相当于高中语文其他内容的学习,具有可选内容广泛、形式相对灵活等优势,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教学活动中:一要创设阅读的氛围。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教室环境布置的作用,通过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二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变单向的知识传输为双向的知识互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前为学生选定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就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三要进行差异化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如果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会出现有的学生超出标准而有的学生在标准之下的情况,通过差异化教学的实施,使所有学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自觉融入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加强对基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奠定良好阅读的基础方法得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选定的名篇作品对学生进行基本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对不同题材的阅读要求、描法、修辞手法、结构安排特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灵活选择与应用,在阅读活动中做到应对自如。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学生可阅读的材料浩如烟海,其中有值得反复推敲的名篇,也有可以通过略读进行浏览式阅读来学习的材料,所以在阅读教学的指导中,教师要对阅读文章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参考,最大限度提高阅读效果。

篇3

创新 理念 提升 教学成效

长期以来,高考的应试教育指挥棒决定着高中语文的发展方向,教师更多地将目光盯在了应试大纲的调整变化,以及应试知识点上面,对于语文教学的素质化程度关注不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能力与素养提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也表现一般。笔者主要针对这些情况开展了探究。

一、以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为切入点,进行科学预习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课时是固定的,各门学科的时间利用率都非常高。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教师是无法像初中阶段那样多占用教学时间的,要想提高教学成效,就必须从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入手。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一点对于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是不利的。教师要重视学生预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环节,实现前移教学关口、解决基础知识、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养成“新课必先预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都要拟定新课的预习提纲,划出自己将要预习的重点部分。在预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尽量能够将自己可以解决或是依靠工具书等方式寻找到答案的内容,解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让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重难点突破。二是开展科学预习方法的培训指导。科学高效的预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笔者在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开展了“三步预习法”,即“多读、深思、勤记”,通过多读书增加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对照预习题纲进行深入思考,将自己认为需要寻求帮助的内容摘记下来,提高教学成效。

二、以丰富课堂教学信息为切入点,发挥电教媒体作用

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教学媒体的作用存在着一些认识上面的误区。有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是大人了,不一定需要这些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只要将要掌握的知识点、该识记的教学内容完成就行了。实际上,这种理念是不科学的,多媒体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出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以及营造情境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即使对于高中生这样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讲,仍然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于教学成效提升等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教学导入环节,许多教师基本上就是三言两语的程序式导入,笔者在一些内容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情感基础。再比如在一些描写景观或者建筑的文章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笔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增加学生的直观感知,从网站上下载一些与教学内容吻合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播放,帮助学生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地观察相关内容,提高理解效果。此外,在一些具有深厚情感的内容教学中,如诗歌等,笔者还采用配乐诗朗诵的方式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意境,促进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感悟。

三、以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为切入点,开展合作模式教学

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中的参与欲望更为强烈。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作为重要的抓手,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强化师生互动、开展探究学习等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搭建有效平台,促进语文教学成效提升。在教学中,笔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融合进语文教学的特征,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学探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好教学载体。与灌输教学模式不同,合作探究教学主要依靠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努力来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出探究题,作为引领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线索,教师的启发引导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都是围绕着这一线索开展。探究题的设计上,笔者遵循了全面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够让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逐层深入。二是强化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虽然可以在集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受到基础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合作与探究来完成全部学习目标,在这个环节,就需要教师发挥好启发引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难点的时候,教师要区分是个性还是共性问题,个性问题予以单独指点,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提示,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三是把好总结关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模式教学,笔者在“放”的同时,坚持做到收放自如,在最后的环节,还要发挥好“收”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成效的提升。学生在小组自主探究学习结束后,一般还有汇报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补充与完善,教师最后进行点评与梳理汇总,顺利结束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四、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切入点,实施语文分层要求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思想发展更为微妙,部分后进生会在思想上产生自卑情绪,不能够融入到整体教学活动之中,对于班级语文教学成效的整体推进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兼顾到学生之间的发展差异性,开展因材施教。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开展分层要求,从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练习考试等环节统筹考虑,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发展实际的教学活动,满足差异性学习需求。从教学目标上讲,笔者将教学目标分为“拔高型”、“普通型”和“降低型”三种类型,分别对应语文学习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个发展层面。在教学活动组织中,笔者不仅设计了具有拓展性的难度较大的提问,还同步安排了一些基础性内容的提问,能够让后进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互动成效。在考试环节,笔者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分类考核,尤其是兼顾到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后进生专门设计难度较低的考试内容,保证后进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满意的成绩,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了整体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篇4

一、导与摸:学案导学,自主摸索

1、教师发放学案。教师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 有的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③问题设计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看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 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 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探与合:小组互助,合作探究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设计的理解性题目有:一、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二、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王熙凤与贾宝玉的?他们有哪些性格特征?三、评价林黛玉的形象。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如问题一,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问题二、三,则应引 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 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展与拨: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展示是在自学基础上的展示,课堂展示的目的是自学成果的认可,是学习成果的共享,是全班的讨论与研究,是引起学生高度注意力的兴奋剂和关节点,是解决学生共性问题的很好的平台和教师点拨的契机。展示更是学生多种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合理的设计展示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来说至关重要。学习《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这首古诗改写成现代诗歌,虽然这是针对文本内容的拓展,但学生还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都认真地完成了自己的创作,我又把他们的作品装订成册,加上美观的封面,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很好地体验了诗歌的情感,也加深了学生的感受,效果非常好。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激发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为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篇5

一方面,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对于语文学习兴趣不浓、信心缺失;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教学不管是从模式上还是内容上,几十年如一日,分析字词、进行阅读,教学模式呈现出教条化和僵死化的现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上课时低头看课外书,睡觉或说话,这些现象让很多老师头疼。如何扭转这种现象,是很多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

为顺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扎实知识的技能人才,对学生实行抬头教学,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老师们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从中寻找出适合中职生的学习方法。基于新课程改革之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所谓“多元化”,就是指在某种程度上既相似但又有所不同的人员的组合。面对我们那些活泼的、个性十足的职高学生,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再使用“一刀切”的方式,那是不合适的。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包含: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中职生不再是老师课堂上“被填鸭的机器”,而应该是有思想的人。语文是一种应用工具,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学会运用语言去为个人、为社会、为生活服务,否则,语文学习将是无意义的。但是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学习方式只是被满堂灌或是为学语文而学语文,没有丝毫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学模式的单一和内容的单一造成的,所以实施多元化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三、多元化教学的具体内容

中职语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中职学习阶段能认真学习好语文这门学科。因此,中职语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了能让学生抬头学习,应该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1.改变教学用书单一的现状,根据情况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语文课堂不应使用单一的课本,为适应各个专业和各个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语文课本,同时为了解决教材单一的问题,可以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校本教材。如:对于将来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为了让他们进一步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可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以使他们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将来不准备参加高职考的同学,他们在校读完三年之后就要进入社会,所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高一时组织学生学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基础模块》,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二则进行口才与求职课程的学习,高三时因为他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所以让他们学会写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应用文。这样的多元化教学,不但使学生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修养。同学们学习的劲头提起来了,老师讲课的感觉也有了。

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还应注意语文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之后,中职语文课本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实践活动课,这些内容大多贴近生活,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改革创新。如《基础模块》上册第一个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为“我的青春印记”。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和展示青春的印记,可将其看作是一次特殊形式的自我介绍,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喜欢这些活动、乐于积极参与。这些内容不仅让学生学到了语文方面的知识,还对他们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本课程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这些语文实践活动课作用很大。同学们在学习这些内容时,积极参与,积极搜集资料,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同学们。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同时,以往语文课几乎不涉及应用文教学,学生们连简单的请假条都不会写。殊不知应用文的写作课对学生的帮助很大,除了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请假条、申请书外,还有行政文书、礼仪文书等。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也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知识空间。高二年级的《口才与求职》课则是另一幅情景。在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论时事、谈文章、说抱负,如此丰富的内容也让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3.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并存

满足人类自身生活、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本色,回归语文学科本原,回归人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批判的能力,自主教育应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往的语文课堂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课上全凭老师一张嘴,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厌倦。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多种开放型主体阅读教学模式,如采用专题项目法,组织学生对某作品进行认真品读,然后集体分析,利用多媒体分析汇总,共同讨论学习。另外,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形象实观性、表现手法独特性、知识密集性和学生感受的多元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更直观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语文课堂还可以采用其他教学形式,如辩论比赛、诗歌朗诵等。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低头睡觉的现象,必须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他们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积极的智力活动。同时,也可以将近期社会热点做为教学的载体,让学生就某一现象认真讨论,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中职生。如对现实社会中,某些人道德缺失这一现象,让学生们自己找资料,深入讨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道德意识。

一堂课可以选择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避免单调呆板。教学风格可由单一的教师讲授,改为学生主持、师生互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学生只有参与并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的熏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让他们学会寻找美、欣赏美。同时注意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采取多种形式,创新途径和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课堂效果,多元化教学一定会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一片春天!

参考文献:

[1]程振理.探寻本真语文的自主教育――黄振宇老师语文教育思想概述[J].语文世界(高中版),2011(6).

篇6

关键词:分层教学 应用文教学 个体差异

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强且具有惯用格式的文字,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显得如此枯燥无味,加之学生们经历单纯、生活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都不丰富,缺乏必要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国家、社会普遍缺少直观的认识,这必然会造成同学们在阅读及写作应用文时产生疏离感。而我们在进行应用文教学时又是如此的急功近利,眼睛死死盯着教学大纲,一遍又一遍的灌输文体的格式,填塞文体的特点和强调概念的背诵,对应用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写作的具体操作则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以至于学生对应用文学习是“谈虎色变”,兴趣大失。

教育家们常说,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学。面对生源素质下降,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现实,我们也许不敢奢望达到不教的目的,但我们可以尝试着采用一些更合理的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学生一定程度上的自主学习。在这里试就分层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作初步的探讨。

一、应用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然性

分层教学是当前课程教学中一项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谓分层教学法,即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因人而异地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是现代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它的优势早已在实践中被证明。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无论在性格、兴趣还是在能力、智力上都千差万别的人,采用“一言堂”、“一锅端”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得部分同学因接收不到新的更具挑战性的知识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另一部分同学则会因为无法接受知识而丧失对学习的信心。

就学制、专业而言,不同系科的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内容应有所差别。针对财经专业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常用的财经应用文来教授,而对于商贸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商务应用文的相关内容来教授。虽然财经商务应用文的各类文书中有交叉的成分,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在讲授时可有所侧重。此外,对于要参加省统一考试的自考班的学生而言,我们则要全面有效的梳理应用文基础知识点。

就应用文写作学习本身而言,有的同学善于识记,在短时间内死记硬背出相关的概念,不足之处是对概念的理解有所欠缺,不适宜解决灵活的问题;有的同学善于理解,能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当堂消化,善于解答灵活性较强的问题,但如若碰到需要背诵的名词解释、简答时,头脑则一片空白;有的同学善于归纳整理,能把所学文体的特点、功能进行分类汇总,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但考试中若碰到一些细小的知识点的运用,则不知如何下手……当然也有部分同学,毫无兴趣可言,在他们看来应用文写作离他们的生活相去甚远,不学无妨。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女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耐心明显好于男生,且写作的兴趣要更浓厚一些;男生则更善于走出课堂,设置一些民意调查的方案,从调查结果中找出问题来。

以上这些情况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进行分层教学,即依据个人能力的不同,对知识需求的不同,锁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应用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我们要善于发现个体差异的具体所在,找到不同的切入点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说到分层就习惯性的把人分出个好中差来。此外,分层教学的理念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从预习到练习都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1.精心制定教学计划,实现教学内容的分层。

应用文写作是介于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理论课和技能实践课之间的一门特殊课程。它在一定程度上要服务于专业课程,同时对于即将走向职业生涯的学生而言也是一项必备的能力。针对财经专业的学习要求,我们应有选择性的从财经应用文各类文书中选择和财经专业最为贴近的几类来讲授,如财务计划、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审计报告等。而针对商贸专业的学习要求,我们则可选择商函、市场调查报告等来讲授。自考班对于应用文学习的目标相对明确,即通过全省统考,因此制定教学计划时当服务于这一目标,在授课时则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来,全面而条理清晰的梳理各知识点,做到识记和理解相辅相成;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手抓;学习过程和考试结果一并重视。

2.精心布置预习任务,实现预习内容的分层。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古文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如果在预习时便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那么授课的过程将会顺风顺水。如,在布置《计划》预习作业时,可针对不同特点的人群提出不同要求。对于那些善于记忆,且有一定的意志力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讲课前先背出计划的定义,并且希望他们能在第二天的课上当堂展示他们背诵的成果;那些善于归纳整理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根据所知道的常识归纳出计划类文书的种类,并列出一张表格和同学们分享。此外,还利用学校组织去上海参观世博会活动这一契机,让同学先拟写一份出游计划,显然这份计划是不成熟的,而贯穿我们整堂课的任务就是让这份计划成熟起来。由于这份计划是和学生即将到来的出游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在课上特别认真。同样的预习方法我也用到了《总结》的教学中,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施分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课堂提问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往往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并不了解学生到底想知道些什么,于是设计的问题要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下手,要么过于浅显学生不屑一顾。既然如此,不妨倒过来试试,让学生提问,老师和学生共同来解答,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定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届时可以让阅读能力较好的同学解决基础题,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解答理解题,而学习兴趣更为浓厚的同学则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引申。如,在讲授“印发通知”相关知识点时,大部分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印发通知的相关概念;三分之二的学生能联想到之前学过的批转类通知的基本格式,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比较过程中归纳印发通知的固定形式。有学生提出:既然印发的内容大多是本单位内部制定的计划纲要等,为什么不能直接把这些计划纲要发下去,而要把它变为印发通知再下发。这正是我打算讲解的知识点,既然有学生提出来了,那不妨让大家一起动动脑子,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解决这一问题。

4.精心安排课后作业,实现练习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常用手段。应用文写作前学后忘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通过课后的练习可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对于自考班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我把作业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识记题,这部分题目包括整理概念、名词解释、文体的特点等,这些题目必须认真完成,尽量做到不出错,最好能牢牢记住,为最后的总复习服务。操作题,这部分题目出法相对灵活,如,要素操作题,改错题,综合写作题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于高职班的学生,因为没有统考的压力,作业可以相对灵活些,如,在讲完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后,让学生自选主题,就某一商品进行市场调查,完成报告。这项作业灵活性较大,可以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应用文写作知识点十分驳杂,而分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巨大的工作投入和创新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烈,以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幼蒂.李和平.分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北京:教育学报.2000年第9期.23-27.

2.胡善通.杨淼宇.分层递进提高学生素质[J].上海:上海教育.2000年第7期.34-3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