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8篇

时间:2024-01-10 10:29: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篇1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智能;RFID

中图分类号:TP393.18

物联网技术是信息产业的又一新型成果,它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对校园建设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了原有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校园建设的内涵,有力地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如何智慧高效地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环境的优化、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校园管理的科学高效、校园安全的有效保障,挖掘出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更多更强大的潜能,是本文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1 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射频识别(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1]。

2 智慧校园的概念及意义

2.1 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科研、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智慧化和智能化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2]。

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引入到校园的各应用和服务领域;二是给校园师生提供一个综合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三是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建立一个与外部环境相互感知和交流的接口[3]。

2.2 意义

智慧校园为师生提供了高效智能的新型学习教育方式,实现校园生活的智能便捷,提供给师生智能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协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了校园管理水平,保障了校园师生安全。

3 建设智慧校园的必要性

3.1 实现学习教育方式的转变及教学环境优化

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智慧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协作互动的灵活学习方式;满足师生更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充分考虑师生的健康;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3.2 校园生活丰富化、智慧化、高效化

传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一,怎样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校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已成为迫切的需求。另外,随着各个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必定加大藏书量,因此传统的图书条码的查询方式已无法满足现在需要,图书归架错误等问题也席卷而来。

3.3 校园管理科学、高效、智慧化

基于物联网的校园管理在设备管理、校园安防及学生考勤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更有效的手段和技术水平。对设备的监测和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有效保证校园安全,实现校园安防智慧化;教师对于学生的动态状况更为掌握了解,有效维护学生的在校安全。

4 物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建设前景

4.1 智慧校园教育

4.1.1 实现高效便捷的教学方式、协作灵活的学习方式

首先,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教学让我们的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有了新的运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备“无痕化”,教师不用花大量时间准备教案,只需要在课堂上用语言和相应指令实现对物联网技术控制下的任何设备的操作,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移动学习是指利用移动计算设备,学生能无论何时何地进行学习。它的特点是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能高效地呈现出与学习有关的全部内容。移动学习设备有移动通信功能,通过开发数据处理模块来实现各传感器数据的读取。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增强了面对面学生之间信息传输效率,加大信息传送的灵活性和移动性。因此,通过物联网的连接点、基站和RFID等相关技术,可以构建理想的移动学习环境,将学习资料连接到移动学习设备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实现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协作互动的学习方式[4]。

再次,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要的任何信息的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它与移动学习的区别在于学习的终端设备种类多,能由数码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各类智能设备充当,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全面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泛在学习的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将更加人性化,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相关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4]。

在物联网时代,任何设备只要能接入网络都能实现智能化操作。它的的思想与物联网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而物联网能更好地支持泛在学习的实现。学生能随时随地利用终端设备与网络连接,实现任何时间、地点以及人与资源的连接。泛在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服务,通过传感器自动操控电子教材等学习辅助工具,利用智能化、尖端化设备来构建智能化无纸教室,利用传感器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学[4],让我们的学习更加地丰富、智能、灵活。

最后,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课外教学拓展活动有较强的可行性。将物联网中的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教学理念相互融合,通过课外教学拓展活动,学生能得到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拓宽了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将实践与理论做更好的结合,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5]。

4.1.2 优化教学环境

(1)光线的自动调节

在教室安置光线传感器,利用光线传感器并且根据学生的位置变化来改变光线的亮度。实时监控光线亮度进而自动调节教室灯光亮度和多媒体设备的亮度,利用传感器和多媒体设备,根据室外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窗帘的高度。

(2)噪音的实时监测

对于噪音的监测则是放置一些传感器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并进行实时监测,若检测值超过预定值则会以警报形式告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所以,物联网的技术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和舒适的学习教学环境,保护了学生和老师的健康,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老师更好地教学。

4.1.3 实现跨区域交流与资源共享

物联网技术为资源共享和跨区域交流提供了有力地支持,各校之间的远距离实验和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区域内的各校可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可以构建“校校联盟”、“校企联盟”,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连通、学生互动、资源互补等,极大地促进了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不同的社会环境。

4.2 智慧校园生活

4.2.1 智能化生活

主要包括校园一卡通、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等方面。校园一卡通作为智能化生活的核心,使用此卡实现食堂就餐、用水用电、借阅图书、体育馆及复印社等校内消费等功能。

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主要有三部分:

(1)含RFID电子标签的饭卡:学生老师都有一张这样的饭卡,卡内包含用户的相关信息;

(2)RFID阅读器:在各食堂售饭窗口放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取的信息转到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相应消费金额;

(3)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方便管理员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6]。

基于RFID技术的浴室水控管理,能够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有如下主要功能:

(1)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显示卡上余额,然后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2)消费模式:采用实时计费模式,即读卡就出水,并且根据实际用水量进行实时扣费;

(3)计费方式:按所使用的流量计费,即外接脉冲流量表,可根据计算产生的流量进行计费。[7]

4.2.2 智慧图书馆

(1)图书定位能有效解决查找和归架错误等问题。图书智能定位即在图书上贴有RFID标签,在馆内安置多个阅读器,由阅读器坐标确定图书的方位信息然后传送给定位服务器,管理员和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登录定位服务器查询图书信息,方便了新书上架、图书归架的整理工作,寻找丢失书籍和盘点文献资料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2)自助还书机设备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图书进行扫描、识别和归还处理的设备系统,有效地帮助读者自助归还、续借图书,节省了排队时间。

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有效地提高了图书的管理效率,降低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强度,简化了图书的管理流程,实现了更为快捷便利的图书借还和查询服务。

4.2.3 智慧校园管理

(1)设备管理和智慧安防

1)设备管理智慧化:给物资、设备安装含有型号、数量、类别等信息的RFID标签,方便和提高了物资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将RFID标签嵌入所用仪器设备,出现设备使用不当或发生故障时,它会自动发出警报,相关人员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做出相应处理。RFID标签可以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和跟踪设备所处的位置,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设备的丢失。

2)校园智慧安防:在校园的一些重要区域(特别是相对比较隐蔽和容易忽视的区域)安置摄像头和感应点,利用RFID、图像识别无线传导网络等技术,全面感知监测校园环境,跟踪监控进入这些相关区域的人员,有效地解决人员消耗大、监控盲区等问题,保证了校园安全。

(2)学生出勤及安全管理

利用物联网的RFID技术对学生出勤安全的管理,主要有学生考勤管理服务、在校学生跟踪通知服务、危险区管理服务。教师能利用物联网掌握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和所处的位置,有效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动向,保障了学生的在校安全。如果学生进入学校顶楼、施工现场、停车场等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物联网系统能改变RFID的感测范围,感测学生所在区域的危险度并发出警报,告知相关人员做出相应处理。

5 智慧校园建设中仍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智慧校园给我们的校园教育、生活、管理等带来了智慧化的变革,但智慧校园建设主要基于物联网技术,而物联网技术仍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中,因此也面临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第一,相较于国外而言,物联网在国内分布的IP地址范围还相当具有局限性,分布范围还有待扩张;

第二,物联网技术仍没有统一标准,虽然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在不同领域得以发展应用,但当不同领域相互融合时就会出现相应的问题;

第三,物联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未能得到有效保证,信息资源和师生隐私安全如何得到有效保护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仍需深入探索研究;

第四,物联网技术运行成本比较高,投入资金大,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实际而又重要的问题;

第五,管理机制仍不完善,物联网的维护、管理、使用也都是问题。

6 结束语

物联网下的智慧校园让校园更为智能化、人性化、科学化。智慧校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了校园教学环境,加强了校园管理,保障了校园安全。虽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道路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仍在不断摸索当中,但物联网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广阔的,我们相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所受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建设这条路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王晓静,张晋.物联网研究综述[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7):37-39.

[2]雷光临,李俊.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2.

[3]宗平.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15-18.

[4]王洪艳.物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5]张久菊.教育教学中物联网的运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

[6]何印,刘施羽.浅谈RFID技术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26):212-213.

[7]王斌.基于RFID的水控管理系统[J].中国电子商务,2009(12):28.

作者简介:王洪艳(1978.12-),女,讲师,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方向: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严王莎(1994.05-),女,浙江诸暨人,本科在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篇2

[摘 要] CRP作为一个设计理念先进的智慧校园系统,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服务融为一体,文章通过CRP系统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应用实践,提出对于学校本土化建设的思考,阐述了制定有效的CRP本土化策略对学校内涵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CRP;高职院校;本土化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10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226- 02

1 引 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较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信息化深度应用上遇到了新难点,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等资源无法实现有效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层出不穷。CRP系统是一个设计理念先进的智慧校园系统,全面实现数据的源头唯一,使不同模块间的资源能够共建共享,实现学校资源配置的绩效管理,进一步推动实现学校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

2 CRP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CRP系统,即“校园资源计划(Campus Resource Planning)”,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核心的新型信息系统。CRP系统具有数据源头唯一,数据共享;全部数据源头产生且循环流动;各功能模块形成联动的整体;全员、全程及全方位维护;提供个性化的工作环境等特点[1 ]。该系统设计理念鲜明独到,通过学校内外资源整合,达到数据可靠唯一,从而实现管理规范化,决策智能化,学习智慧化,是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平台。

3 对CRP系统本土化应用的思考

近几年,CRP系统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推广,并得到了高度评价。应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结合学校实际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对CRP系统加以改造,添加新的功能模块,推动CRP系统本土化发展,以技术手段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和信息化决策支持能力。

3.1 CRP系统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引进CRP后,开发完成了学院门户、单点登录和统一认证工作,整合了学校原有部分系统,在此基础上又独立开发了几套应用系统,包括OA的工作流程、签章系统和教师测评系统等[2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在开发的CRP教学管理系统中加入了“空中课堂”(即“虚拟课堂”)平台的设计,将“虚拟课堂”教学与“现实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高职的“双课堂”教学新模式。“双课堂”教学能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实训场地和设备相对不足等实际问题[3 ]。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基于CRP系统,引入定岗实习过程管理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与考核三个阶段[4 ]。

CRP系统不仅避免了以往定岗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放羊”现象,也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不通畅的问题,实现了定岗实习的过程监控和动态管理。另外,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CRP系统以数据中心为基础,在校级层面上消除数据孤岛现象,真正实现“数据服务于管理,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理念,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充分利用,提升学校的管理质量和信息化决策支持能力。

3.2 CRP系统的本土化策略

为了保障CRP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与全面普及,本土化的流程再造和定制开发尤为关键。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资产”,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角度考虑,高职院校往往会缺失就业跟踪与职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无法展现一个完整的学生发展生命周期。除了记录三年的课堂学习、校内外基地实践、企业顶岗实习等信息外,他们毕业后的企业生涯发展轨迹的追踪也很重要,这些信息的跟踪与采集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CRP可通过定制新的功能模块,对学生在校三年学习活动以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轨迹进行持续性追踪,反映他们的成才历程。

CRP是一个不断扩充、持续发展的系统,应用学校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可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在CRP统一架构基础上,进行有关业务模块的本土化定制开发,推动CRP系统向本土化方向发展,使应用学校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以信息化手段激活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学校整体的管理品质和服务水平。

4 结 论

CRP系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信息化平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打造“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学校”的全新校园模式。通过CRP系统的本土化建设,使学校的管理高效自动,资源互通共享,助推人才培B体系创新,增添新的内涵和活力,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徐相林,魏胜能,等.高等职业院校CRP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3):16-19.

[2]齐小萍,樊至光.“校园资源计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践[J].当代职业管理,2012(5):62-64.

[3]彭高宏.基于CRP的高职“双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2015(6):77-79,82.

[4]王稳,施建浩.基于CRP管理系统,有效提高定岗实习过程管理研究――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6):185-187

篇3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教学评价

1.问题的界定

《教育评价辞典》对教学评价是这样定义的:“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研究为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显要特征,表现在从数据中寻找答案,用数据说话,它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挖掘出大数据的潜在价值。

2.运用大数据模式解决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

(1)统计信息量过大,处理速度慢。采用纸质打分的方式回收打分表后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要处理掉无效打分表,其次要对逐条信息进行统计,最后采用数理方法对信息数据进行结果处理。该方式统计信息量过大,而基于大数据的集成化系统,可帮助管理人员减少处理大量数据的操作,简化评价的基础统计分析工作,提高效率。

(2)数据规范程度低,为统计分析带来难度。由于受认知障碍、评价者情绪、填写习惯、人为干扰等因素的限制,现实的打分数据往往数据不规范。而基于规范信息标准的大数据系统的信息,录入过程中会自动筛选剔除不规范数据的填写,全部数据都在规定的标准和技术限定范围内,为统计分析带来了便利。

(3)颖臼量过小,导致统计结果不一定真实。传统媒介下的纸质单据录入由于数据处理技术限制,评价组委会往往通过减少评价者数量的方式以方便操作。这样一来,抽样样本量较低,便很难反映教学评价对象的真实表现和教学效果。

3.构建数字化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监控概念模型

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的数字化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监控模式并不能直接进行教学评价和管理,却可以有效地为教学质量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撑。概念模型中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可以对基层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操作,为决策者提供一种直观易懂的形式从而将查询结果提供给决策者;数据挖掘(DM)则对数据进行高度自动化的分析、推理,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正确的、有用的以及用户感兴趣的知识。

通过应用大数据理念及技术来对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可以使原本封闭的监控环节变成开放模式,使传统的静态数据流变成动态数据流。将大数据理念及技术应用到教学评价之中,可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进入小学数学课堂时已经显现了它强大的生命活力,并为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表现力丰富、信息传递快捷、交互性强,革新了教学内容的优点以及师生的交往方式,都是传统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无法替代的。同时,其具有的协作环境、常态应用、多种模式等特点,又有利于情境的创设,增强数学概念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动态揭示概念本质属性,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及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理解。因此,加强电子白板技术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整合研究,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概念的认知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的意义与价值

1.促进数学概念学习观念的转变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数学概念的教学变得更为简单和具有趣味性,使得教师、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观念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新的数学概念学习的观念。这种交互的、开放的、愉悦的教学情境,不仅更易于学习动机的激发,求知欲望的唤醒,而且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数学概念学习需求,促进新的概念学习方式的形成。

2.促进教学目标更有效的达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整合,革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师生的交往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动探究者。数学概念的直观、形象呈现,启发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思考,吸引他们更为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自主建构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数学概念,有效地促进了学习、教学目标的达成。

3.形成教与学多方互动交流

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为师生提供多重交互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有效缩小了师生间、人机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多方信息交流。在这一环境中的每一位成员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又在共享中引发思维碰撞,在碰撞中互动生成,从而有效促进和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

二、电子白板环境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生概念学习动机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丰富表现力,能图文并茂地对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展示,吸引学生进入愉悦的情境之中,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求知欲望。因此,在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电子白板手段,创设适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力。

如,《认识四边形》这节课,课前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库存功能存储了大量的校园中形状不同的四边形物体的图片,教学时再利用电子白板对这些情境加以呈现。这样,就将“四边形”这一概念很好地融入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当中,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观察、寻找各种四边形,细细品味大自然中存在的四边形,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2.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观察、操作,进而建立表象特征。教学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将教学内容予以形象化的展示,能给学生以临场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更为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设计功能,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在音乐的伴奏下,这只蝴蝶翩翩起舞,“飞”上了大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重合的现象?”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并从中受到启发,举出了很多轴对称的实例。这时,再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演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含义,实现了对“轴对称”意义的主动建构。

3.展示概念变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概念变式,是指从不同角度研究概念,并给出例证其在非本质属性方面的变化。即,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摒弃其非本质属性,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片面理解,完善概念认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轻松展现及演示概念变式,以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使学生获得更精确、更稳定的数学概念。

篇5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 信息化建设

一、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建设意义

数字化校园的理念始于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发起的“信息化校园计划”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目前,数字化校园主要是指: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高校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把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绝大部分业务工作纳入其中,让各项工作流程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管理,必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改革。实现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有力推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1.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已普遍建成万兆以太网,建立了学院各级各类要闻、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等信息系统,建立了各级门户网站群、各类学科网站群,建立了邮件、FTP、即时通信、论坛等公共服务系统,建成了教学管理系统、教师职称考评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登记与管理系统等多种业务管理系统,建有网络教学应用系统、数字图书馆、视频报告厅等教学信息资源库,基本实现了对各类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这不仅为广大的网络用户提供高效的网络服务,也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硬件和技术支撑。

2.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最重要、最基础的建设内容,是以统一数据为核心,整合梳理学院现有的资源及流程,通过统一的用户管理及授权控制,以统一门户的形式为不同的角色提供个性化服务,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进一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管理及服务过程的优化、协调,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3.应用支撑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教务、研究生、科研、设备、财务、后勤等一系列业务管理系统,使各种业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规范、合理。比如,通过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包括培养方案、学期执行计划和教学任务落实等方面的管理功能,能够对课程、实验、实践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从业务流程上教学任务由教学计划根据学期自动生成,通过网络向各部系、教研室下达任务,部系或教研室安排任课教员和教员所需教学资源,通过系统上传教务处。

4.个性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统一门户平台的支撑下,对校园网的使用将一改传统的门户网站简单模式,每个用户都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用户“桌面”。一方面,从全局上按不同的用户分类(如:管理者、教师、学生)将各种应用系统和资源信息进行分组,让用户进入数字化校园后在自己“桌面”上能够方便的访问到自己所属分类角色的相应服务。另一方面,用户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定制一些个并置于“桌面”上,便于个人的使用。最终为用户提供一个个性化服务的数字空间,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其成功的基石。校园数字化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规范严格的管理流程以及真实客观的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冲击现有管理体制中一些不符合未来发展要求,但又沿袭已久的观念、作风和体系结构,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阻力。数字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实现,而是改变各级相关人员的传统观念,妥善解决由此对院校的规划、管理、机制等各方面工作所带来的变革及影响。因此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制定强效合理的规章措施,建立科学的保障机制是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内容。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时间长,工作量大,投资多,一次全面实施不容易,而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如果没有高起点、大规划,很有可能导致前期投资失败或者造成资金黑洞。在漫长的数字化建设征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初期经济效益不会明显,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切忌急功近利或资金不足导致前功尽弃。

作为系统工程,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应制定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提供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相关培训,使各级人员逐步熟悉数字化的教学科研管理氛围,积极培育提升其信息化素养,使之成为我院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同时,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专业技术力量的培养,借助合作伙伴的技术实力,逐步培养出一支业务素质良好、技术过硬的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团队。

结束语

随着数字化校园在全国高校的普遍建设与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了高校的各应用服务领域,“智慧校园”随之产生,也是当前国内一流高校的追求目标。它是建立在基于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和物联感知系统之上的新型校园模式,体现向智能和聪慧的方向拓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信息传播技术(ICT); 学习方式; 发展; 变革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童慧(1987—),女,甘肃平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传播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研究。E-mail:。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技术(ICT)” 不断见诸国内外各种主流和非主流学术媒体,成为流行的、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从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到政治军事领域的宣传报道,再到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ICT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可谓是颠覆性的、浸透性的、无处不在的。同样,ICT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也受到了ICT的深刻影响。笔者以 “学习方式”的广义含义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地位的改变、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等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ICT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一、信息传播技术与学习方式

(一)信息传播技术(ICT)

ICT从一种提法或观念演变成一个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其重要性更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认可,以至于八国首脑会议将ICT纳入了东京宣言主题。然而,由于ICT本身的复杂性和应用的多重性,学术界对其认识和描述也具有多样性,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第一类定义主要侧重ICT的信息管理过程。如Larry Wentz等认为,信息传播技术包括收集、保存、恢复、处理、分析和传递信息等对全球经济繁荣起实质作用的技术范围。第二类定义强调ICT的通信特点。认为ICT是一个总括术语,包含任何通信装置或应用,包括无线电、电视、蜂窝电话、计算机和网络硬件与软件、人造卫星系统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和应用,如视频会议和远程学习。第三类定义关注于ICT的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功能。指出ICT代表一群依据信息获取和传播功能定义的相关技术,如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即时通信技术等。第四类定义则是从ICT部门或产业的角度来界定ICT的。

本文中的信息传播技术采用了Richard Curtain对ICT的界定。他指出,ICT可宽泛地定义为借助电子手段,方便信息的创造、储存、管理和传递。这一定义强调ICT作为一个传播工具,而非一个信息处理手段。由此,Richard Curtain将ICT分为新旧两种形式,旧ICT指报纸、幻灯、投影及广播电视等,其优点是成本低,在用本地语言传播信息方面,几乎不需要操作技巧和与之相关的能力;缺点是其传播的单向性和容易受到政府的管制责难。新的更先进的ICT包括网络计算机、无线通信、无线技术和互联网。这些新技术的特点是:能够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有效的双向通信;能够支持24小时全天候实时、同步、延时、异步通信;能够通过其互联基础设施形成跨越地理距离的触觉以及持续降低的通信成本。[2]本文若无特别说明,“技术”指这一意义上的“信息传播技术。”

(二)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Learning Style)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于1954年首次提出,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习方式含义的界定处于狭义的理论层面。一般认为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3]也有学者将学习方式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行为特征和认知取向。[4]这种狭义的对于学习方式的理解,归根结底出于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狭义理解和运用,即把学习窄化为文化知识的学习,致使对学习活动的研究局限于教育理论界,未能从更广阔的哲学和人类学层面上研究和提示人类学习活动之特点与发展规律。

桑新民教授等从广义的、历史的视角对学习方式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学习方式与生产方式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5]他指出,人类的学习活动同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一样,都属于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生产是一个历史范畴,需要用生产方式来揭示不同时代生产内容形式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学习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而学习方式正是揭示了不同时代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特点。由此,他将学习方式的含义扩展为学习能力和学习关系两个方面。其中,学习关系包括教师与学习伙伴、校园文化、学习的物质条件和资源、各种学习环境以及与学习相关的政策和体制等。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对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学习方式显示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以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笔者将以广义的学习方式的含义为出发点,从学习者地位的改变、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以及学习环境的改善等三个方面阐述技术支持的人类学习方式的发展与变革。

二、技术促进了学习者地位的改变

传统的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播,其教育信息大体上是通过教者的语言和书面的文字来传达的。[6]教者决定了要教什么主题、概念和技巧,然后他们将这些内容直接而完整地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信息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与传统教育相对的是有效学习。有效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7]它强调学习者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强调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强调使学习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强调只有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会发生学习。[8]由此可以看出,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和学习者地位的改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ICT的教育应用促进了学习者地位的改变,保证了有效学习的发生。

(一)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学习者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建构者、传播者

从陶行知先生最早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开始,ICT被用来在较大范围(与传统教育相比)内向学习者传递教学信息,这一创举在当时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对之后电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广播电视大学的成立,广播、电视开始进入教育领域,使教育信息能够实时、迅速、远距离、大范围地传播,加之电视节目可以同时传播图像、文本、声音等多种信息,可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然而早期的ICT应用于教育的实践活动(幻灯、投影、广播、电视的教学应用)都没能从实质上改变学习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这些信息传播方式都是单向的、中心化的,是一种由个人或少数人垄断知识或信息的传播方式。[9]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具有了交互性、去中心化、自组织等特点。知识和信息已不再由个人或少数人所垄断,而是为大家所共享,形成了众人向众人传播的方式。学习者不再只是局限于从书本上、从教者口中、从电视节目中被动地接受被设计好的教学信息,而是可以遨游在信息的海洋里主动寻找,获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各种信息资源。此时,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界限已不那么清晰,因为任何一个人在某一方面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老师,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Web 2.0的出现,使博客、Wiki、社会网络(SNS)以及即时通讯等新技术很快在教育领域得以应用,又一次推动了学习者的地位发生重大改变。在Web 2.0平台中,学习者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而且成为信息的构建者和者。每位学习者在这里都是平等的,他们借助技术手段的支持,平等地共享别人提供的学习资源,又与学习同伴进行交流互动,形成自己对知识的见解和感受,并将它们到网络平台上,平等地参与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创造。[10]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获得归属感和话语权,而且使学习过程得以持续和深化。这正是Web 2.0所倡导的精神:开放、共享、参与、创造。

(二)从学习者自身的发展来看,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育中,由于思想观念的束缚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学习者基本上是依靠教科书和教育者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对学习者而言,这种知识来源的单一性和“师道尊严”的古训,一度形成了“崇尚书本、崇拜教师”的风气。长此以往,养成了学习者的学习惰性以及缺乏探索精神、缺少批判意识等不良学习习惯。

ICT的教育应用,改变了学习者被动学习的状况。从早期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光盘到现在的网上学院、虚拟实验室、微课程等,学习者的知识来源渠道多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时间、学习主题、学习进度等都可以自己掌握,从而使学习者获得了学习的自由。此时,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认知发展、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的发展)、自我实现以及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1]

另外,在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正规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人们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已不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只凭借学校教育短短十几年的教化,我们无法在社会中找到立足点。此时,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学习者唯有坚定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接受新观点、新理念,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因此,在这样一种社会需求的驱动下,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学习者由被动学习变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学习,正规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界限也将变得模糊。

(三)从学习支持和服务的角度看,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发展

个性化学习与个别化学习有所不同。个别化学习强调为了实现同一的学习目标,学习者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以不同的进度来完成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是一种自定步调、定制内容、关注个体需求的学习方式。因此,二者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进度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12] 可以说,个性化学习包含个别化学习,是个别化学习发展的新阶段。

个别化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孔子提倡的“因其材而施之以教”和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都体现了个别化教育的思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对人才的需求剧增,使 “班级授课制”逐渐取代个别化教育,成为当时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教育问题凸显出来。班级整齐划一的教学步骤,培养“教育产品”、 “工具人”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无暇顾及学习者个体间存在的学习风格差异和个性特征差异,使得“班级授课”的教学方式日益遭到质疑和抨击。[13]由此,学生的个性差异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个性化学习”应运而生。

最早支持个性化学习的技术产品是程序教学机,它是一种装入预先编制的程序教材,能自动起到刺激—反应—强化作用的机械装置,允许学生进行小步子、自定步调的学习,并能对学习进行积极的反应和及时的强化,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计算机的诞生使个性化学习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完善了教学机器的教学程序功能,还能够辅助教学过程的控制(CAI),辅助教学活动的管理(CMI),为学习者提供个别指导、模拟和演示、问题解决、信息查询、学习跟踪、学习诊断等功能,实现了教育管理自动化。[14]

21世纪以来,移动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移动学习的出现,推动了个性化学习的长足发展。学习者只要借助一定的移动通讯设备终端(手机、学习机、笔记本电脑等),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电子书包、微课程),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实现随时随地的、有效的个性化学习。[15]这种学习方式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起步水平等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片段,学习微小的学习单元,解决某一工作难题或学习难题,使学习者自身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三、技术促进了学习交互方式的变革

交互(Interaction),在《最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1989年第四版)中将其定义为“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是一个应用广泛的科学词汇,一般指一个因素各个水平之间反应量的差异随其他因素的不同水平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交互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媒体或媒介与教育者或其他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从信息学角度来看,交互是指信息输出者与信息输入者之间的交互,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人—人之间、机—人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16]

(一)人际交互方式的改变

人际交互是发生在交互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灵活性和双向性的特点。[17]人际交互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很好地证实过:人们可以从阅读中学到10%的知识,可以从听讲中学到20%的知识,可以从观察中学到30%的知识,可以从视听中学到50%的知识,可以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到70%的知识,可以从亲身经历中学到80%的知识,可以从向别人的教授中学到95%的知识。[18]当学习者有机会与同伴或教育者对学习的知识进行交互时,他们就有机会在其内部共同建构、分享知识,进而去理解正在学习的内容。[19]

然而传统学习中的人际交互关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学习者的发展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传统社会里,家庭是主要的生活和生产单位,血缘是整个社会关系系统的基础,在整个人际交互中,重官位、讲辈分、分亲疏,人际关系主要以等级严格的纵向关系为轴心;其二,传统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当狭小而孤立的环境中,很少有其他的联系,人际关系网主要局限于地缘、业缘、朋友的直接往来关系,交互的对象自然以熟人为主。[20]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人际交互水平较低,对学习者实质性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技术的发展,推进了BBS、实时聊天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交互工具的应用,同时也促进了新一代人际交互关系的形成。其特点在于,不仅使人际交互的成本降低、交互效率提高、交互速度加快,而且还创造了人际交互的全新空间,使人际交互从原来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互新形态。[21]在这种高效的新型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既作为信息的发出者,又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既是信息创造者,又是信息加工者。这不仅深化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提高了学习技能,增强了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建构了社会性知识的意义,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22]

(二)人机交互方式的改变

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手段,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的任务而进行的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23]

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始于程序教学,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斯金纳(B.F.Skiner)提出在“工业革命时代”要有一个相应的教育工业革命。于是,他根据学习心理学基础的新成就,设计了“程序教学”机器,用以取代教师的“语言功能”。[24]这项举措开创了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先河,但就其本质而言,学习者与计算机并未真正发生交互作用,只是通过教师编制的一套学习程序来操纵学生的学习。

1958年,英国的帕斯克(G.Pask)研制出了适应性教学机,用于训练卡片打孔技能,这种适应性教学机已经具有了与学习者交互的功能,开启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时代。虽然早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产生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深刻影响,但由于CAI自身具有灵活性和人机交互作用,弥补了原来程序教学机的不足。此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具备答疑、练习、个别指导、教学测验等功能。[25]

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推动人机交互水平的快速提高。多媒体教育软件的良好交互界面和超文本结构,克服了传统知识结构的缺陷,使信息的呈现具有多媒化、非线性、网状结构等特点,更加符合教育认知规律。虚拟现实技术则使学习者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丰富、更细腻。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学习者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26]学习者在这里,通过多种感觉通道和运动器官参与到人机交互中,使用连续的自然语言、各种手势与姿势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甚至眨眼或脑电波也可以作为输入信号。

四、技术促进了人类学习环境的改善

环境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的总和。就某一具体事物而言,环境意味着该事物在特定活动中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情况和条件。学习环境是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各种支持性条件的统合。[27]学习者的任何学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进行的,离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学习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学习环境的优略直接关系着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28]

威尔生(G.H.Wilson)将学习环境归纳为三种类型:以教室为主的学习环境、以PC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和以网络为基础的开放、虚拟的学习环境。[29]教室学习环境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种传统学习环境。它以支持讲授教学模式为主,涉及的教学媒体主要是教科书、挂图、黑板模型等传统媒体。本文对教室学习环境不再赘述。笔者将从多媒体学习环境、虚拟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等三个方面来阐述ICT支持的学习环境的发展与改善。

(一)多媒体学习环境(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

多媒体学习环境是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学习环境。依据其所提供的学习功能的不同,多媒体学习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电子阅览室以及学习资源中心等。[30]多媒体学习环境凭借自身的优势(如集合多种媒体、形象直观、具有一定的交互性等),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对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室环境的极大改善。

然而,随着人们对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研究发现,多媒体学习环境在具备传统教室环境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多媒体呈现内容的“堆砌”,妨碍了学习者对内容的消化理解;多媒体呈现工具的“间断性”展示,割裂了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多媒体学习环境的固定布局不利于多种学习活动的开展。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使多媒体学习环境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促进学习者高效的学习,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教育问题。

(二)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虚拟学习环境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建的新型学习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继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后,在教育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游览海底、遨游太空、观摩历史、体会古今。场景的逼真性,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无限的虚拟体验,加速和巩固了学习者的学习认知过程。总之,虚拟学习环境使学习者通过亲身经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31]

依据虚拟学习环境提供的不同学习功能,可以将其分为:[32](1)虚拟课堂,运用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构造的一个虚拟真实的学习环境,分布在各个不同地方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到虚拟课堂中;(2)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的各种虚拟实验室,已经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理工科的实验教学中;(3)虚拟校园,虚拟校园系统可以让学习者足不出户就浏览到校园的所有信息;(4)虚拟图书馆,是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提供相关信息的场所,不仅提供文本、视频、声频等信息资源,还提供与众不同的身临其境的情境资源。

虽然上述几种虚拟学习环境的功能不同,各有侧重点,但是它们都具备虚拟学习环境的特征。(1)知识性。任何一个虚拟学习环境都是知识空间,它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来源,学习者在共享信息的同时,又可以补充和完善VLE中的知识信息资源。(2)交互性。一本书不能作为一个学习环境,同样,仅将知识信息进行集成的教育网站也不是VLE。虚拟学习环境与知识空间最为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交互性,只有当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进行一系列的社会交互活动才构成一个VLE。(3)情境化。VLE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某一特定的学习情境,如历史情境、实验情境等,使学习者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积极地参与到探究与协作学习当中。[33]

(三)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

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34]智慧学习环境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一种高端形态,是社会信息化大背景下学习者对学习环境发展的诉求。

智慧学习环境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1)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自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信息,并从大量信息中检索出符合学习者特征的学习资源;(2)传感技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在智慧学习环境中用于情境识别和环境监测;(3)富媒体技术,其高效的交互性,提高了学习者的参与度,从而改善了学习者的体验;(4)移动终端技术,为泛在学习提供了载体。[35]

依据学习者知识建构方式和知识获取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智慧学习环境分为四种形态。(1)支持“个人自学”的智慧学习环境,一种预先约定或者学习者自发性的学习行为,通常没有教师的讲授和辅导,有特定的学习内容、预设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式。(2)支持“研讨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以小组形式参与、以讨论为主题沟通方式的学习形式,通常有明确的讨论主题、适度的成员规模和强有力的组织者。(3)支持“在工作中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在实际工作中体验式的学习形式,常见于企业培训。(4)支持“在做中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是在教育培训工作的学习活动中植入了“做”的活动的一种学习形式,通常要求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匹配、评价方式与任务匹配、支持服务与学员匹配、组织形式和学习环境匹配。[36]

五、结 语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包括教育理念的变化、教育内容的变化、教育模式的变化等。这些变化都是教育技术学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难题。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生,笔者只选取了学习方式这一个点,梳理和总结了ICT对它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学习方式发展和变革的背后,除了得益于技术的推动外,还受到了大教育环境不断变化的作用和人类对于“什么是知识”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的影响。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梳理和总结。经常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希望本文能够对后续的此类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2] 李保红.ICT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46~47.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4] 曾庆春.教师与学习指导(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850.

[5]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 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25.

[6] Wadsworth.Piagets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Development[M].Longman Publishers USA,1996.

[7] 鲍银霞.新课程理念下有效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J].教育导刊,2008,(1) :44~46.

[8] Robert E.Yager,Martha,V.,Lutz,Do.. National Standers Indicate the Need for Reform in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1996.

[9] [30]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0,138~145.

[10] 龙跃.运用Web 2.0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2,(18):173~174.

[11] 杨勇.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角色和学生地位的影响[J].云南教育,2002年增刊:102.

[12]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 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M].Washington, D.C., 2010:12.

[13] 王华容.个别化学习理念及其理论依据[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5~8.

[14] 祝智庭,顾小清,闫寒冰.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7.

[15] 刘雍潜.学与教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25.

[16] 薛焕玉.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40~441.

[17] [22] 鬲淑芳.信息化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80,81.

[18] Leslie Wilson,Andrea Spears.Overview of rain-based learning[J].Teach and .

[19] 王广新,黎加厚.论网络远程学习中的交互[J].电化教育研究,2000,(11):25~28,49.

[20] 钟明华,罗明星.思想道德修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

[21] 杨丹.人际关系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56.

[23] 刘清堂,王忠华,李书明.网络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

[24] 吴疆,陈瑛.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34.

[25] 邬美娜.教育技术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6.

[26] [31] [32] 李振亭,马明山.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7,159,160~161.

[27]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的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7):35~41.

[28]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教育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

[29] 田俊华.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4.

篇7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大学生自信

1自信的概念及意义

1.1定义

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它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做出正面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

自信系统由整体和具体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整体自信包括总体认识、能力、意志、性格、品德等,具体自信包括学业自信、社会自信、身体自信。而身体自信(physicalconfidence)则表示受试者对其外表、体型、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正向态度。身体自信是自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整个自信系统的支持因素。

1.2意义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且影响着学业成绩、成就动机、心境等。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自信还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有自信的人表现为外向、情绪稳定及随和,如好交际、热情、不易激怒、易与人友好相处,易适应环境等;而缺乏自信心的人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及孤僻,如好静、离群、焦虑易怒、忧心忡忡、孤独、感觉迟钝、与人不友好,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的人有较多的抑郁情绪。

互有差异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水平最终使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区别于其它人。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生较高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良好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大学生自信研究

2.1现状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达到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各项目自评分≥3)的人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32. 37%。已经远远超过全国12.6万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率20.23%的水平。经排序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焦虑等。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业自信及动手创造方面的自信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

男生群体中,非重点大学男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重点大学男生,女生群体中的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的女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男生,非重点大学的男女生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中,一年级的身体自信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总体肯定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否定自我方面,一、二年级显著多于三、四年级。与家人老师的交往自信方面,非重点大学四年级学生更加成熟,比一、二年级更能处理好与家人老师的关系。

2.2原因

对大学生群体的正常生活、学习等造成困扰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如异性同学关系、恋爱关系、舍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等等。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交友观、恋爱观等尚不成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理想化有关。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一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高期望虽然可以增加子女追求成功的动机,但同时也增加了避免失败的动机,因而对成就动机总体来说没有有利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欠缺。时间管理的混乱反过来影响自信水平,使这两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和社会环境对独立学院学生自信力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独立学院德育环境建设,使自信成为附着于德育主体环境、活动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一种主隐文化。同时组建自信力充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自信,是指教师在一系列教育、科研的“基本目标上是同向自信的,它以个人的自信为基础,同时也表现出基本的一致性”。

3.2教会学生接纳自己

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父母期望”则可以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要多关注完美主义的一些适应性维度,培养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帮助个体在保持良好心态下取得成功或成就。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动机和自信是良性的心理特质,如果能将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发展得好,对发展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和自信水平都是有利的,从而也可避免完美主义的一些负面影响。

3.3教会学生自我激励

教师应多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教师的天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决没有权利去埋怨学生缺乏智慧。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教师也要以发展的观点,以信任、负责的态度看待他们。当学生自信力发展受困时,主要应先从学校教育的不利、不足去分析,而不是从学生的不智、不勤去思考。教师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杜,2004.528.

[2]websterRL.EllisTS.Menandwomen’self-confidencein performingfinancialReports,1996.79:1251-1254.

[3]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4]林静.个人评价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申介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57-58.

[5]车丽萍.大学生自信发展特点的研览[J].心理科学,2003,26(4):661-666.

篇8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飞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1]它是教育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接的重要枢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业实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职业技术教育上存在的种种误区逐渐显露了出来。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及为了迎合市场需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教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比如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理想和追求,学习目的不明确;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自理能力差。在走出校门后,部分学生又往往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道德修养不高,团结协作意识不强,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缺乏等毛病。

这些都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够重视人文教育、缺少人文关怀所带来的弊端。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只有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的概念及人文教育的目的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和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人文教育,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它以精神层面为突破口,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提升人的精神,实现人的价值,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

职业教育应该站在教育的前沿,顺应时展,以实际行动促进学校技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以此寻求最佳的结合点。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

二、加强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1.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它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关乎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大众性几乎是职业教育从产生的时候开始就具有的基本属性。它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从职业教育中抓好人文教育,培养人才的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确保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2.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至二十一、二岁左右,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学习上的后进生、品德上的后进生和行为上的后进生成为现阶段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只有加强人文教育,才能保证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3.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

三、怎样处理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对二者任何一方的偏颇,均会导致不良后果。

四、怎样加强人文教育

(一)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培养,纠正错误认识,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自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以此来影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纠正一些自己存在的错误认识。有部分老师常常把职业教育片面认为是一种培养目标十分简单、突出实用技术培养的就业培训,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教育与提高。殊不知,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到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在这其中让学生体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人格健全的甚至是完美的人。如果学生能从能力的发展中学到做人的道理,那他们必定是受益终生的。

(二)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身处其中接受教育的地方,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们的成长也起着莫大的作用。学校教育不能只是机械地灌输知识,而是将知识化为修养,这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标志。学校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严谨的科学观和精神的体现。学校教育是对人性的全面陶冶和发掘,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因此学校教育需要与人文精神结合,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加强校园文化的创建,让学生时刻置身于校园文化的沐浴之中,不留人文教育的死角。

(三)通过课堂教育,大力倡导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教师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不惟命是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和关爱,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下,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也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2]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四)可以通过活动和团体的安排,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1.可以借语文教学这一手段定期举办活动,如:故事会、赛诗会、演讲会、读书报告会、作品欣赏研讨会(名家名篇或学生自己的成功之作)等语文活动。达到熏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目的。

2.组建各种社团和专题组:如先锋社团、时事报道社、散文诗社、语文板报组、广播宣传组、图书互助组、影视评论组,这些组织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人文教育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总之,新世纪是经济阔步发展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更为激烈的开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未雨绸缪。只有不断地给职业技术教育注入活力,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才会日新月异更上一层楼,我们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才能独放异彩,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3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