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8篇

时间:2024-01-10 10:29:4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篇1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负效应;规避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旅游学术界将旅游产生的消极影响称为“旅游负效应”,旅游负效应划分为旅游的经济负效应、旅游的社会负效应、旅游的文化负效应和旅游的环境负效应等项内容。

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旅游业对文化的积极影响(即正效应)是非常显著的。旅游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通过旅游的发展,内涵丰富的传统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播,不同的地域文化得以交流融合,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延伸、拓展和创新。另一方面,旅游业对文化的消极影响(即负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旅游对客源地文化、旅游地文化甚至整个社会文化都会产生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倾向于关注旅游业对文化的正效应,对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关注和研究不够。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所带来的文化负效应越来越突出,波及几乎所有文化领域。规避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是旅游业和全社会的责任。

二、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

1、对旅游地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效应

人文旅游资源的实质是文化,破坏人文旅游资源就是破坏文化。旅游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破坏效应表现在破坏性开发和破坏性消费两个方面。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如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因技术条件限制,兵马俑一号坑的彩陶已逐渐褪色,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云南大理古城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片面考虑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游车行驶,将石板拆毁换为柏油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人,破坏了古城的特色。另一方面,游客活动也会给人文旅游资源带来破坏。敦煌石窟目前每年要接待60万以上的游客,旅游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得石窟中弥漫着大量的二氧化碳和人体散发的湿热气,使壁画上起着鸡蛋皮一样的东西,被称做壁画的“癌症”。敦煌壁画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1]

2、旅游地文化的被同化效应

文化同化是指相对弱势、落后的文化和相对强势、先进、完善的文化相接触后,逐渐引进、学习强势的先进的文化,受强势文化的影响,具备强势的先进文化特征的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和消失。如泸沽湖边的摩梭人,拥有丰厚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遗留至今的阿夏走婚习俗及母系家庭结构。但近年来随着旅游者的不断涌入,其核心内涵已受到强烈冲击,某些风俗正在逐渐地脱离传统模式,男性服饰有汉化的倾向。

3、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效应

在发展文化旅游中存在着种一味追求文化的商业价值,而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唯利是图攫取文化产品超额利润的现象,即旅游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一味地迎合旅游者的文化偏好,将古朴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对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

4、旅游地文化的仆从化效应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旅游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附庸的现象,即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许多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建设以旅游为导向,而不是以当地居民的文化需要和地方文化传承为导向,降低了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当地地居民心理上对旅游者和外来文化产生仆从化倾向。

5、旅游地社会道德的退化效应

在旅游者和旅游地之间生活水平差异悬殊的刺激下,当地的部分居民极易失去原有的纯朴美德,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的变化,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盲目仿效和刻意追求外来生活方式,甚至导致、赌博、投机诈骗、走私等不良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产生,产生道德退化。同时,因当地居民的经营活动失序和各方利益的失衡, 导致一些人心理失衡, 敲诈游客哄抬物价、甚至威胁游客人身安全的旅游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二)对客源地和旅游者的文化负效应

1、对旅游者的文化腐蚀效应

旅游本身就是一项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了解和接受过程就是受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当地传统文化的商业化和庸俗化 、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随着旅游者对当地不良文化的消费,旅游者原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会受到腐蚀,并随旅游者的流动而扩散。

2、对客源地的不良文化流入效应

不良文化流入客源地是由旅游者带回来的。现代社会,旅游是一种普遍现象。客源地大量旅游者持续的外出旅游,都可能把旅游地的不良文化现象带回并相互传播和相互影响,从而对客源地的社会文化风气、社会道德、地方传统文化产生负面效应。

(三)对全社会的文化负效应

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及对客源地和游客的文化负效应的叠加和累积,将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民族文化的异化效应

旅游活动加剧了民族文化被异化的进程。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负效应的积累,整个社会可能产生“拜物主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退化、社会信仰困惑等现象。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开放,出入境旅游迅速发展,东西方文化的强烈差异和激烈碰撞,使一部分人觉得我国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等统统不如外国的好。在过高评价西方社会的同时,贬低我国传统社会,甚至抛弃传统文化而一味模仿和追求西方生活方式,强烈腐蚀了我国社会文化环境。

2、全社会的文化堕落效应

社会堕落的根源是文化的堕落。旅游业中的逐利文化、金钱文化、功利文化等负效应,使文化的传承失去了道德的支撑,对全社会的文化堕落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山东阳谷县在旅游开发中打起了“金瓶梅”的文化牌,在开发“金瓶梅”的形式上利用西门庆和潘金莲来大做文章。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内,“潘金莲”是旅游城公开招聘的,身份是“景区形象大使”;“武大郎家”对面是“王婆茶坊”,茶 坊内,西门庆初次幽会潘金莲的蜡像塑造得惟妙惟肖。[2]借龌龊的为人所不耻的文学形象来作为当地的形象大使,把垃圾当宝贝,把低俗当作时尚,这本身就是文化的堕落,其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三、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发生变化机理分析

(一)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发生机理

1、旅游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旅游业对文化的外部不经济性是指伴随旅游业的发展,出现的对文化的破坏现象,但旅游企业和游客并没有向文化业支付任何代价。这种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文化资源的所有者缺位。文化资源的所有者是国家,但实际上是由某些部门和开发者掌管着。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实际缺位,其后果是产权虚置无人负责和利益共争多头管理同在,局部和短期利益的争夺容易造成文化旅游资源无序低效甚至破坏性开发。

2、旅游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必然要追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利益。当前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着只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忽视了社会文化保护的弊端,甚至以牺牲民族文化、社会道德、文化资源为代价来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

3、旅游地文化承载力的有限性。旅游承载力常常用旅游容量来表示。旅游地文化承载力是指特定时间内某地域的旅游目的地区、点所能承受的旅游容量,超越这个容量再增加游览的人数或开发,将会对当地文化和文化资源产生破坏。旅游者的进入会使当地文化发生变化,但这个变化是有限度的,超越这个限度,当地的原生文化就难以承受,将会导致发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变化机理

1、旅游业的边际文化负效应递增

根据效应原理,亏损单位的增加导致总的负效应增加,且边际负效应递增。如果把旅游的文化元素当做文化业对旅游业的投资,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文化的负面影响是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相当于文化业投资的损失,那么旅游业的边际文化负效应适用边际负效应递增的规律。边际文化负效应是指文化业被迫获得的损失单位系列中最后一个单位的损失所引起的后果。根据效应法则,每一系列单位损失使总的负效应以更剧烈的速率增加,直到最后,文化业无力继续损失到下一个单位,即文化业遭到毁灭性损害。

2、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累积

如果把对旅游地文化的负效应、对客源地和游客的文化负效应看着个体负效应,那么这些个体负效应本身是不断累积的,把所有的个体负效应加在一起,就是整个社会的负效应。各个个体的负效应都是呈递增趋势发展,只不过负效应的表现程度高低不一,但其累积点达到一定程度后,负效应会发生急剧变化,负效应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也就是旅游业的文化负效应累积使文化业遭受的损害呈加速趋势。

四、旅游业文化负效应的规避途径

(一)构建预防机制

1、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由于人文旅游资源所属行政管理部门不同,造旅游资源分属各级政府,涉及文物、园林、建设、宗教、文化艺术等相关部门,不同部门分割管理,没有发挥合力优势。为此,应成立一个权威机构统一管理人文旅游资源,对人文旅游资源管理应实行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模式,实现人文旅游资源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避免部门管理和多头管理。

2、建立禁入机制

在旅游规划和开发时,不仅要考虑该地的旅游资源、交通条件、膳宿设施,还要考虑其文化影响,必须考虑游客的进入会否引起与当地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的严重冲突,某些历史古迹点由于古迹十分珍贵或脆弱易损,就暂时不宜作为旅游点开放。政府部门应建立旅游开发的文化评估标准,或者当地居民参与决策的机制,对文化评估不过关或大部分居民反对的应禁止进行旅游开发。如在奥地利的格佛尔小镇,该小镇风景如画,周边森林密布。一位60岁韩国僧人抱松路经此地,认为此处是建造寺庙的理想地。于是,他与当地政府商议,计划在这个4000人的小镇建造一座高35米、能容纳200多名佛教徒进香的寺庙。镇长认为,建设佛教寺庙能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可吸引邻国佛教徒。但是当地马上有议员反对这个项目。奥地利右翼政党自由党和未来联盟表示,建造佛教庙宇会破坏当地的基督教文化。在争议中,该镇决定通过全镇投票决定这个项目的去留。投票结果显示,67%的人反对该项目,该项目最终被否决。[3]

3、提高文化免疫力。政府应对旅游地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强化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要引导旅游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提高对不良文化的免疫力,构筑起文化侵入的防火墙。

(二)旅游业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高效管理,促使人们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需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要求是依据生态旅游原则,开展生态性的文化旅游,保持文化多样性。即对文化资源不仅有利用、欣赏、了解和享受的权利,更有认识、理解、尊重和保护的责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的发展必须符合当地的社会道德规范,必须考虑旅游对当地文化遗产、传统习惯和社会活动的影响,使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结合起来。从长远利益考虑,旅游的发展应选择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协调的旅游形式。一方面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应有一定限度,以追求最佳综合效益为目标;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旅游开发应与文化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加强旅游者教育,树立文化生态旅游理念

文化生态旅游强调两方面:一是以自然及其相关文化为基础,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产品;二是旅游者要具备旅游行为伦理——承担文化保护的责任,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本质上是责任性旅游,要求旅游者负责任地进行旅游活动,要有文化保护意识,与旅游地居民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尊重欣赏,在社会文化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互动。为此,应加强旅游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文化生态旅游理念。在旅游时,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尊重旅游地居民、尊重旅游地民风民俗;维护旅游地、旅游景区的人文旅游资源,不破坏,不乱刻乱画;保持健康的消费心态,远离不健康的 活动项目,拒绝“黄、赌、毒”项目。

(四)建立旅游业的文化补偿机制

文化补偿机制是根据文化价值、文化保护成本、文化发展成本等多项因素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建立起来的调节文化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经济利益关系的制度。在发展旅游时,物质性文化资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精神性民族和地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文化保护和文化损坏的修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前的收益分别机制极不合理,旅游业凭借文化资源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文化业获得的收益很少,导致了文化投入不足。为此,应建立相应的文化补偿机制,明确旅游业的文化责任,使文化业也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使文化保护的投入和牺牲得到回报,使文化保护和发展得以继续进行。

(五)完善文化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近年,我国加强了对文化资源的立法保护,《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文化资源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各地方也结合各自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规避旅游文化负效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包括:加快我国《旅游法》的制定与颁布实施,在该法中应有文化资源开发、保护、惩罚的条款;加强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专门立法,如《宗教法》、《民族文化保护法》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文化保护法律体系;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努力提高全行业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经营服务和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王稀.论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社会科学家[J],2002.11.

篇2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144-02

在旅游目的地未成为旅游地之前, 在时间的不断积淀和在空间的不断延续中形成本土的文化环境,居民的心理状况是相对稳定的。但当旅游者打破了当地封闭的社会文化, 携带着大量的外来文化信息进入旅游地,与目的地原有的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接触时,旅游者在旅游地从事(吃、住、行、游、购、娱) 活动, 自身就向旅游地传递着各式各样的外界信息 [1]。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首先是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进而影响到当地居民的心理。

一、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影响

在现代旅游中,除少数极端情况外,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都伴有消费行为的发生。来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费不仅为当地的旅游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而且还通过继发效应对当地经济的其他方面产生间接影响。概括来说旅游业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扩大内需,加快回笼货币,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增加政府税收,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但是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

(二)经济变化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1.正面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社会稳定,避免当地的青年人外出寻找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眼见社会变得稳定,心理安全系数亦随之相应上升,不用外出工作,对社会、政府满意度亦同样上升。在吐鲁番葡萄沟进行的一项调查中,92.6%的当地居民同意旅游发展“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或就业机会”,超过90%的居民认为旅游发展使居民的收入增加 [3]。在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认识中,居民对正面效应比较敏感,大多数当地居民感受到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使他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经济意识。

2.负面影响。(1)唯利是图。以自然风光取胜的旅游地往往地处偏僻边远,民风淳朴,经济观念淡薄。但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从事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居民,甚至某些管理机关,极易衍生出急功近利心理,有可能表现为各种违规、非法操作。甚至有些居民认为, 中国人并不富裕,旅游地“回头客”是不多的,很难用有限的钱重复旅游某一个地方,这促使了某些服务行业产生向游客谋取暴利的心理动机。(2)因产业结构、收入变化而产生自卑心理。旅游业的发展使一些旅游经营者得到不少实惠,形成一个以旅游商为首且令人羡慕的社会群体。能否跻身于旅游业成了区分身份高低贵贱的标准之一,而一些本应受到尊重的社会群体或个体,其尊严、声望和地位与旅游者的金钱相比,已经降到微不足道的层次。从旅游接待地的整体社会结构看,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涌入,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传统的人际关系,其中有些变化是当地居民既不愿接受、也不能接受的。

二、旅游对目的地环境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影响

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促进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证,提高环境质量。

但是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加剧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过度开发和建设会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使当地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受到威胁甚至影响其存在寿命。大量游客的涌入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致使当地水和空气的质量下降并使噪声增加,造成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相对缩小。

(二)环境的变化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及旅游企业可能通过改善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水平,为当地居民的整体生活环境带来诸多实惠和便利。虽然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持有正面的心理感知,但是负面的心理感知往往更甚。

旅游社区的扩大和旅游设施的兴起,减少了接待地原有的生产和生活场地。有居民认为,旅游业破坏了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居民使用公园等休憩设施的机会减少;旅游生活垃圾多、处理不及时;旅游造成水体、大气等环境污染,使本地环境质量下降。环境的变化干扰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容易诱发宾主矛盾,特别是到了旅游旺季,旅游接待地人满为患的状况加重了基础设施的负担,水、电、能源、交通等的供应因为需求量的激增而严重不足,所有这一切会使当地居民觉得,旅游业的受益者只是少数经营旅游业的人,而大多数居民没从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自己可爱的家园正逐步演变成外来旅游者及时行乐的场所,一旦游人离去,留给他们的是破坏的环境和肮脏的垃圾,由此产生了对旅游者的敌对情绪。

三、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而导致居民的心理变化

(一)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业发展提高了目的地的知名度,有助于增进地区间的相互了解,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2],有居民甚至认为旅游业扩大了年轻人的择偶范围。但与此同时,旅游业将目的地文化商品化、舞台化,干扰目的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旅游者带来的不良“示范效应”也有可能导致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破坏。其他方面的影响,诸如改变当地居民的审美意识、语言和生活方式等,其结果是好是坏,仍难以定论。

(二)社会文化的改变对当地居民的心理影响

1.正面影响。(1)开阔眼界,扩宽心胸。旅游地在未进行旅游开发之前,居民生活圈子往往比较小,当游客涌入后,本地居民的接触面骤然加大,原本那种闭塞自守的心理防线即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视野、开阔的心胸、包容一切的大度品格 [4]。(2)提高对外沟通能力。由于越来越多地见到外来游客,怯生感减退,原有的一些只有当地人才懂的行为和方言逐渐收敛,改而向来自文明社会的游客学习,这种积极的模仿心理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现代化和对外交流。如珠三角地区与外国人接触的机会较多,词汇当中就多了许多外来词,甚至连卖菜的老婆婆也会几句简单的英文。

2.负面影响。(1)消极的模仿行为。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的,所以旅游者带来的思想和文化对目的地社会的影响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由于旅游者在惯常环境以外的行为受约束较少,可能表现出异于寻常的阔绰或放纵,有些当地人并没有考虑到这只是旅游者短期的生活方式,反而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逐渐在行为和思想上发生消极变化。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安定。 (2)旅游业发展伤害当地居民的感情和尊严。在当地居民与来自更富庶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之间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时,当地的文化和风俗就会用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有时甚至以牺牲当地的尊严为代价,会引起文化的强烈冲突。另外,由于有些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在极端的情况下,当地居民被禁止享用自己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设施,这一切严重伤害了当地居民的感情和尊严。

四、保护目的地居民心理健康的对策

在分析了导致旅游目的地居民心理变化的原因之后,如何保护其心理健康就有迹可循了。在“Globe’90”国际大会上关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其中就有关于心理调适的内容: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 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1.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不过分依赖旅游经济。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过分依赖旅游业,一方面,由于旅游的季节性特点将导致经济收入的不稳定,另一方面,有可能将旅游的经济效益过分放大,忽视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忽视工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功能,导致社会不稳定。为了获取利润收入,人们会想方设法招徕尽可能多的游客,而不考虑当地的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保证旅游资源不被过度开发的前提,也是保障目的地居民心理不会受到过分影响的基础。

2.合理规划和管理,不超载发展旅游。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水平既取决于该地的客观条件,也取决于该地区的旅游管理能力。有些目的地的旅游接待量可能并未超越当地的旅游承载力,但旅游的消极影响已经转化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当地的旅游管理能力较差。

旅游管理部门应向旅游从业人员和当地居民进行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明白,如果当地人自己不注重和爱护环境,则无理由要求外来旅游者爱护当地的环境。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观点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应有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3.加强旅游伦理教育,提高居民心理容量。西方学者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分为五个阶段:(1)欣喜,对发展旅游业持热忱态度;(2)冷漠,只把旅游业当成一种获利手段;(3)不满,游客数量接近饱和,接待地难以迅速增加旅游设施;(4)对抗,居民把一切不满都与旅游者相联系;(5)居民对旅游业失去兴趣,环境也受到破坏。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心理容量不仅仅取决于旅游者人数,而且还取决于旅游者的类型特征。而旅游者的类型特征是同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个性心理特征、审美观、受教育程度和来源地等。所以,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规划,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容量。

政府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和地方自豪感,从而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腐蚀。不仅应加强旅游伦理教育,而且应该让目的地居民充分感受到旅游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切实利益,不断提高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心理容量。

参考文献:

[1]赵建军,姚艳虹.旅游对目的地居民心理及行为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5):62-66.

[2]李天元.旅游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7-294.

篇3

关键词: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概念

作为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的影响研究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的物质环境影响和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三个大的类别。其中,单就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而言,又可细分为对旅游者(客人)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和对主一客关系的影响三方面。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非常复杂,一般主要从两方面入手来研究这一问题:一是通过分析旅游者的行为来研究这一问题。考虑的主要因素有:(1)旅游者的数量:(2)旅游者逗留时间的长短;(3)旅游者的特征;(4)旅游者的经济特征;(5)旅游者在当地的行为活动。二是通过分析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来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如,巴特勒(1974)等认为,旅游的社会影响在接待地或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接待地或目的地的特征,包括对于主一客关系的影响。如,文化效应、犯罪、示范效应等;另一类是旅游对基础设施和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如旅游开发对地方资源和设施形成的压力,输入外来劳动力对当地就业造成的压力,当地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福克斯指出,“旅游的社会影响被归结为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集体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规范、创造力、传统庆典以及社区组织等几方面的改变”。而史密斯则把旅游开发的社会影响归结为示范效应、社会分层与社会化、自尊、文化复兴和憎畏感。马西森和沃尔认为,旅行社会影响是“作用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影响”。所以,旅游社会影响研究的焦点往往集中在接待地社区和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旅游客源地。

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对目的地居民(主人)的影响,并且重点集中在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上。本文中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社会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如语言、服饰、民间艺术、宗教等)以及社会生活质量(如家庭结构、性别角色、社会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一旦进入接待地,与接待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接触,势必会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造成影响。这不仅会推动接待地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民族认同意识,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复兴。本文以桂林阳朔县为例,就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初步探讨。

二、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阳朔县为例

(一)阳朔区域研究概况

1、地理环境。阳朔县地处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南边,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石山面积513.66平方公里,有2万多座石山,其中奇特山峰317座;水域面积24.56平方公里,大小河流17条,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于一亿九千万年之前,区域内溶洞众多。阳朔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年均日照1,548小时,年无霜期307天,年平均气温19℃。

2、阳朔社会调查及结果分析。在阳朔县旅游局的帮助下,本次问卷调查确定了四个不同旅游发展程度的居民点作为调查对象地,即西街、普益、兴坪和高田。调查问卷是依据Ap&Crompton提出的旅游影响评估指标,参考国内旅游影响文献中所提出的相关范围设计而成,共分21个调查项。在小范围试调查的基础上,对问卷调查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估、修改后,在四个调查地区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900份,收回784份。其中,有效问卷645份,占收回调查表数量的82.12%。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频次分布均值、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表明旅游给当地社区带来相当大的变化,同时居民们也是喜欢这种变化的。因此可以说,对于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普遍持积极支持态度,认为旅游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环境,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次调查还分别对33个人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主要集中在阳朔县城,访谈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雇员、居民、农民、学生等。访谈的内容涉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涉及家庭收入及变化,文化生活,对游客的态度、观感,涉及婚姻、、习俗变化,涉及访谈对象与旅游的关联活动情况,涉及访谈对象对个人生活的预期等。对访谈结果记录的归纳总结有如下几条:1、由于本地工业不发达,随着旅游者的增多,地方经济和居民收入对发展旅游的依赖性越来越大;2、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明显:3、居民的经济意识加强了,服务向有偿化的转变已经完成;4、旅游的发展对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价值观提出了挑战:5、当地人对发展旅游业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主动参与旅游的发展,如家庭旅店、私营餐馆、农民导游等。

3、旅游对阳朔当地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基于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研究,本文对旅游发展对阳朔居民的社会文化影响做如下总结:“阳朔现象”的出现与在当地的驻留旅游者身份特征(背包旅游者为主体)及其心理需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当地政府旅游部门采取了适当的政策(在不牺牲传统产业并有所发展的前提下,将旅游业变成阳朔的支柱产业,以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石)和旅游业发展策略(先自然发展+指导――逐步规范,包括立法)关系重大:与阳朔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与其在桂林大旅游区的旅游产品价值链条中的位置有关。阳朔的旅游业从形成至今已近30年,正是由于其极具个性的旅游发展模式,使得阳朔的文化形态和居民的社会心理并没有被打上“新殖民主义”的烙印。就旅游引起的文化交流而言,阳朔的社会文化环境状况及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决定了本地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强势地位。由于客观上旅游者的到访人数是相对有限的,东道主与适量进入的旅游者的关系得以建立在开放、平等、友好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使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生活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作为强势文化而发生着对旅游者背景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冲击。从经济的角度看,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是平缓的,旅游收入的增长是有限的。然而,从当地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来看,情况是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进步,阳朔的旅游业发展方式是与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相适应的。

(二)关于阳朔旅游影响的几点建议

1、提高社区参与层次,规范社区参与行为。当地政府和管理部门应该对居民的初级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行业协会。可以考虑在政府的指导下设立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如乡村旅馆、竹筏漂流和导游服务等行业协会:(2)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阳朔可提请县人大审议通过有助于扩大社区参与的法律法规。

2、建立平等的社区对话及利益分享机制。阳朔政府应该努力搭建一个三方(政府、开发商、当地居民)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当地普通群众从旅游决策制定到其后的执行和管理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全面评估旅游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协调好旅游地社区三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提高了“社区参与”的层次,使社区居民的参与由操作层提升到决策和管理层。同时,只有社区居民的地位提高了,拥有了平等的对话权,才能在将来的收益分配中拥有合理的权利。

3、有侧重点地加强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对于该地区旅游发展能否取得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阳朔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普遍比较支持,但是不同群体感知的情况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旅游宣传中有所侧重,特别要增加与那些非旅游从业居民之间的沟通。另外,阳朔政府可以考虑由财政出资,定期举办社区旅游免费讲座,邀请该领域专家学者或是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为社区居民做报告,报告的内容可以涉及:居民旅游环保意识的培育、参与旅游致富经验交流、国内外社区参与成功经验介绍等。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评估和监控系统。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注意实时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发展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尤其要注意分析旅游对本地居民的种种影响,防止居民与游客之间或是居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而引发冲突,以做到防患于未然。需要补充的是,该项工作应该邀请多方面人士共同参与,特别是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5、保持阳朔山水田园的风光特色。在整个阳朔社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保持特色的原则,也就是说,任何景观、建筑物的新建都应以不破坏阳朔原有的田园风光特色为前提。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过分繁华与喧闹,县城的规模也不宜一味扩大。这是因为阳朔的客流多是为了躲避喧嚣,回归自然的城市人,他们的需求指向决定了阳朔旅游吸引力的核心。最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应该引起政府的格外重视。

三、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促进措施

(一)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的积极影响

1、强化当地的民族认同意识。在旅游过程中,接待地的居民自觉不自觉地要与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游客打交道,而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又往往会唤起他们对自身归属的认识,进而引起他们对自身身份表述的强烈关注。同时,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特定情势下,每一个民族都会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展示自己、张扬自己,以是其中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并借机重新树立自我形象,强化民族认同。

2、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而人们外出旅游总是受一定动机支配的。在人们外出旅游的所有动机中,体验和了解不同的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动机之一,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逐渐对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采取了系统的保护、挖掘和利用措施,以使本国、本地旅游业更具特色和魅力等,一些原先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又得到开发和恢复。

3、促进当地开发自己的民族特色产品。民族手工艺品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瑰宝,但近些年有逐渐消失的趋势,但通过发展旅游,可以使濒临消亡的民族手工艺重新得以复苏。

(二)促进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积极影响的措施。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以找出如何弘扬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和抑制其负面影响的有效措施,从而推动目的地居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的是,在进行旅游规划时要吸收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保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使当地居民最大限度地从旅游开发中获益,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旅游开发后社会文化的改变状况。具体而言,以下五条措施将有助于旅游对目的地居民社会文化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

1、为当地居民兴办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从政策上予以优惠。这样,当地居民就能更多地从旅游开发中直接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其对旅游发展的支持。

2、对当地居民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被旅游企业雇佣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并且在旅游开发中尽可能地雇佣当地居民。

3、保证当地居民进入新开发旅游设施的权利,并在门票等方面享有优惠。在开发针对旅游者的娱乐设施的同时,针对当地居民特点开发相应的娱乐设施。

4、就旅游开发的规划、收益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当地居民开展广泛的教育,使其对这些方面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5、对外来旅游者的风俗、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等内容进行适当的介绍,以加深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了解。

四、结论

篇4

关键词:旅游人口社会文化预防措施

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旅游人口 社会文化 预防措施

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00(5)

篇6

关键词:旅游人口社会文化预防措施

一、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买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与发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买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

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发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发达地区,该值则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发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发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毁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服务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安全。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发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店电脑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二、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若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发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基础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则是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观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发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了旅游发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

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发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基础差,发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服务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三、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制和清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口的健康发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发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发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制。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发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处,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注意事项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遗产旅游;经济;环境;社会文化

一、遗产和遗产旅游

近年来我国遗产旅游发展迅速,很多人直接将遗产和遗产旅游划上等号。“遗产”往往指物质的、可供怀旧的纪念物、人类遗址和历史遗迹等。而关于遗产旅游的界定,吴必虎认为是“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彭顺生认为是指“指以文物、古迹等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遗存作为主体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国内外大量的案例研究都显示遗产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学者对经济利益驱使下对遗产旅游的过度开发行为持负面态度,而同时遗产旅游的社会文化功能又带来了正面效应。

二、旅游影响

旅游影响也称旅游效应,是指由于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业带动的一切活动) 所引发的种种利害影响。本文按照旅游影响的内容划分为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并分别阐述这些影响的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

三、我国遗产旅游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一些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能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以外,还能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如丽江,当年凭借“世界文”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年,门票收入就从18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可化遗产”的地位成为中外热门的旅游地,其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来自旅游业。另一“文化遗产见,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大的。自然文化遗产九寨沟自1978年旅游开发以来,除2008年地震导致客流量减少以外,游客人数逐年上升,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古城是一个原住居民只有3万多人的小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后,每逢旅游旺季,丽江机场起降的航班大大增加,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

丽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投资者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投资价值和良好的投资环境。

总之,遗产地旅游发展为当地带来收入、促进的外来投资、增加了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影响。

(二)环境影响

学者们对遗产地旅游的调查发现,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环境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可在一定程度上换起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促使当地政府提高环境质量等,如九寨沟景区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交通车均采用无燃料的观光车,这样的做法提高了旅游从业者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一些遗产地本身存在一些生态破坏的问题,旅游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如游客大量进入会破坏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影响水质、引起污染,旅游地建造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宾馆、餐馆等会导致空气污染;过量的游客涌入会使用私人交通工具,这会大致大气污染增加,危害生态健康。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为遗产地带来了垃圾污染,破坏景区的美学价值,如黄山盛行的同心锁,将成串的金属挂在巨树上,不但危害树木健康,还将其天然的意境全然破坏了。再次,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照相机的闪光灯会加快石窟、宫殿中的文化景观和溶洞的负数速度。如,敦煌莫高窟因受闪光灯、二氧化碳、指印灯游客带来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已经失去光泽,彩色褪变为暗淡的黑色。

(三)社会文化影响

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非常广泛且同样具有双重性,正面影响包括:增强游客旅游体验,促进种族和文化认同;促进当地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提高遗产旅游地知名度,促进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遗产地会不断不断优化文化环境;在旅游过程中,遗产地的居民通过与游客打交道,而在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唤起他们对自身归属的认识,增强其强化民族认同感。

遗产旅游给遗产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可能引起当地人对富有的游客可能产生一种怨恨而导致自卑的情绪;其次游客的进入可能会冒犯当地的民俗以及;最严重的是会直接导致文化景观价值和氛围遭到破坏,导致遗产旅游地商业化、城市化日益严重。国内一些世界遗产地对旅游功能的开发重视程度远远胜过科教和文化保护功能,普遍热衷于景区交通运输设施、食宿接待设施、游览娱乐设施和旅游购物设施等商业性项目的开发,对遗产本身具有的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不够,不重视遗产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保护和继承。一些古城将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严肃的宗教仪式打造成变了味的粗俗表演,使遗产地丧失其科教文化功能之余,也是的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面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尴尬局面。如丽江古城,前面提到了旅游为其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但同时古城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门市林立,人声嘈杂,居民由于平静的生活被打扰所以大举外迁。古老的纳西文化也受到了严重冲击。还有一些遗产旅游地,传统的古建筑、寺庙其文化氛围与周围的自然资源是一致、协调的,一些著名建筑本身也是文化遗产,相辅相成。但遗产旅游的开发会修建很多现代化甚至都市化的建筑,开发者认为“精心设计”的建筑不会破坏景观,这是一种观念上的错位,很多开发者忽略了遗产旅游开发“原真性”的问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修旧如旧”也是一种对遗产地原真性的破坏。如黄山原本打算在景区内修建水库、宾馆,遭到外界的强烈批评,开发者并未认识到现代建筑的建筑形态是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相容的,在中国至今尚无一个修建的宾馆与旅游地和谐相融的成功案例。敦煌莫高窟,由于功利性的原因遭到破坏性开发,旅游业相关配套:宾馆、餐馆的过度开发降低了遗产旅游地的审美价值和资源品味。景区内“城市化”,对遗产地原有的历史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景区成了孤岛,与之很不协调。

四、结语

总之,我国的遗产旅游的发展对遗产地带来了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具有双重性,总体而言,在经济影响方面,其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负面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对遗产地环境的负面影响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在开发初期应将消极影响降至最低;遗产旅游的开发要发挥其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强化民族认同度,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和复兴,推动遗产地社会文化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2]孙晓亚,邓明艳.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

篇8

【关键词】古镇旅游;旅游影响感知;社区参与

一、引言

古镇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传载着璀璨的地域文化,具有多种价值。近年来,古镇旅游热成为国内旅游业一大亮点,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古镇具有社区和景区高度重叠、社区对旅游的经济依赖性较强的特点,因此,所在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旅游发展的态度及其参与程度,在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周村为例,从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角度分析居民对其旅游发展的态度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涉及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经济影响及环境影响多个方面,同时还涉及对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的研究。

Bosissevain认为,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就业机会有助于促进社区稳定[2];Camper指出,旅游发展有可能导致目的地居民职业结构的转变[3];Campbell指出缺乏社区参与意识以及对不断流入的外地投资者缺乏有效地规划或者干预,会使社区居民从旅游中获利的机会受到限制,降低参与积极性[4]。

国内对旅游影响的感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保继刚[5]等对目的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感知作了很多研究。卢松等人指出“当人们了解到发展旅游能带来全面的收益,认识到在对自身产生影响的发展计划中他们是积极地参与者”[6]时,“将有效的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周村概况

周村自古为商业重镇,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於陵邑,唐宋时期商业初具雏形,明末清初走向繁荣[7]。“清代中叶,已成了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四大‘旱码头’[8]。1775年,乾隆南巡御赐周村为“天下第一村”。1904年,开放为对外开放的商埠,达到繁荣鼎盛,有“金周村”、“旱码头”、“丝绸之乡”等美誉。

周村旅游资源丰富,古商城核心区仍保留着市场主体—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等古街,主要景点有千佛寺、票号展馆、大染坊、魁星阁等。周村大街历经数百年风雨仍保留完好,街区纵横,建筑风格迥异,被誉为“中国活着的古商业建筑博物馆群”[9]。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82%。样本中,男性占53%,女性占47%,学历以初高中为主,居民与旅游业关系不够密切,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营利活动或家庭收入中旅游所占比例较低,此外,43.4%的被调查者是本地出生,78.3%居民在该地居住时间达10年以上。因此,样本较为全面,随机性较强,保证了研究的可靠性。

四、调查结果分析

1.社区居民感知分析

(1)社区居民旅游经济影响感知

在6项经济影响感知指标中,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高,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带来较多就业机会,62.7%的居民赞成“旅游对当地的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70%以上居民同意旅游发展“促进了当地旅游购物休闲场所的数量”、“改善了当地交通状况”等。对于旅游的负面经济影响,居民感知较弱。只有38.6%的居民认为会减少他们“利用基础设施的机会”,居民主要对自驾车来的游客存在不满情绪。

(2)社区居民旅游环境影响感知

旅游环境影响感知调查表明,居民正面感知很强。86.7%的居民认为“旅游促进了当地环境的改善”,表示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负面影响调查中,55.4%的居民认为旅游已经影响到“当地宁静的生活氛围”,但生活垃圾的处理,只有25%的人认为“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

(3)社区居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

调查显示,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正面感非常强。92%以上居民认为旅游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知名度”“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挖掘”“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关于“强买强卖”现象,大多数人均不赞同。

(4)社区居民态度分析

总体来说,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基本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居民虽然承认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已大于它给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对周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仍然不高仅为25.3%,周村旅游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需改进的地方。

2.社区参与问题

对周村古镇居民旅游影响感知调查表明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可见人们对旅游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看到居民在旅游中参与力度不够。

(1)社区参与意识淡薄

Pretty认为社区参与分为象征性参与、被动式参与、咨询式参与、因物质激励而参与、功能性参与、交互式参与、自我激励式参与七个层次[10]。调查看出该地社区参与处于被动式参与和因物质激励而参与的层次,72.2%的人认为旅游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同时旅游发展产生较多负面影响,但仅有6%的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过意见,参与意识淡薄。

(2)社区居民知情权缺失

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很多事情不了解。如政府在规划古镇时,征用古大街沿街居民房屋,按比例给予金钱补偿,但当时人们却不清楚征用这些房屋的用途。

(3)社区利益分配不均

调查显示,69.9%的居民认为周村古镇开发后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但72.2%的居民认为旅游业发展只能使当地较少人受益,而且66.3%被调查家庭收入并非来源于旅游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很多就业机会都被外地居民抢走。

五、对策分析

社区居民感知态度、参与状况是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解决社区参与中的问题,消除潜在矛盾,提高居民的正面感知,对于构建和谐社区尤为重要。

1.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和旅游服务能力

居民应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旅游服务参与能力。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使其对周村历史更加清楚,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其参与旅游服务的愿望和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居民旅游接待能力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参与旅游的能力。

2.鼓励居民参与当地旅游发展决策

居民主人翁感非常重要,如果社区居民具有主人翁感,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旅游活动[11]。在以后的规划开发和决策管理中,要确保社区居民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引导其积极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构建平等对话的三方交流平台,倾听居民对旅游发展的看法。

3.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中,社区居民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旅游社区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社区居民利益,有利于激发其参与旅游的热情。政府应加大对外地投资者干预力度,招商优先考虑当地旅游企业,同时允许社区居民销售当地特产,开展家庭接待,满足游客体验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

4.建立完善的旅游影响监控系统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对周村古镇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府应对其进行监控,定期评估旅游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增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正面感知,避免居民与游客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使诸多问题防患于未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