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9 11:14: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烹饪专业;烹饪文化;文化素养;授课内容;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61-03
屈指计算,笔者走进宁波市鄞州区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已整整十年,当年在烹饪班上的第一堂课恍如昨天——尴尬的境地记忆犹新。向学生介绍完浦东的变化分析教材时,有一半学生趴在课桌上哈欠连连,睡意绵绵。有大胆者提出:“老师,你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好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便成了语文课的附加内容。之后逐渐进行教学内容的视觉转移,尝试渗透饮食文化的内容。零星地讲授“中国的菜系及特点”、“汉族古代食仪”、“中国筷子的演变”、“苏轼与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等——给沉寂的语文课堂添加了一味调剂品。欣喜的是,这味调剂品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乐趣,也为专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更令人兴奋的是,在语文课堂上“潜伏”了十年、“游击”了十年的饮食文化,在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终于转成“正规军”。
一、课程开设的理论基础
1.职业教育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而现代餐饮服务业对厨师的要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饮食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使学生了解饮食历史的发展、饮食器皿的构成、饮食观念的异同,以及饮食的地域特色、饮食的典故佳话和饮食的营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品位。
2.职业发展的需要。我校极其重视烹饪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质量,对该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注重技能操作,使学生学有所专,能有所长。但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如反复包梅花形饺子,日久重复形成了习惯,在花样和形状上很难有突破和创新。而饮食文化课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各地饺子的制作方式及吃饺子的习俗,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3.语文教学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分别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烹饪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综合能力不强,而且教材脱离专业、教学目标笼统、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模式单一等原因,使这一任务和目标在烹饪专业很难落到实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在《教育心理学》指出:“只有当技能具有相同因素时,一种技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技能。”相同要素说是学习迁移理论的核心,即“两种学习情境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越多,前者对后产生的作用就越大。”以汪曾祺的《豆腐》为例,其特点是文白夹杂、内容繁杂、篇幅长杂,笔者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在第一个班级中从散文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无一人喜欢读;在第二个班则从豆腐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地烹调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习,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问询生字生词和难懂文言句子者络绎不绝。由此可见,通过教学视角由语文向饮食文化的迁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文化素养。
二、课程开设的探索与实践
如果说以往在课堂上零星讲授烹饪文化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的“副业”,那么2011学年第二学期终于有了转为正式产业的机会。语文会考结束后,相关部门并没有编写语文教材,但烹饪专业每周有4课时的语文教学内容——为了弥补“真空期”,笔者向学校申请两个烹饪班的教学任务,专门开设“饮食文化”课程,以实现中职文化课向专业渗透的“四化”——专业思想的渗透化、专业知识的融合化、专业能力的应用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化。
实现“四化”必须要靠载体——教材来实现。笔者为了编写适合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学习的饮食文化教材,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分别阅读和参考了万建中的《中国饮食文化》、王仁湘的《往古的滋味——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马健鹰的《中国饮食文化史》、林胜华《饮食文化》等专业文化书籍,以及梁实秋《雅舍谈吃》、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等与饮食有关的文化散文著作,还从《中国烹饪》、《烹饪知识》、《人民日报·副刊》、《文汇报》、《宁波晚报·老宁波》等报刊中选取与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章编发教学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中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较高国际声誉和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它不仅包括饮食来源、饮食加工、饮食结构、饮食器皿、饮食团体、饮食方式等内容,还包含了饮食观念、饮食卫生、饮食保健、饮食理论、宗教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内含。面对内容丰富和内涵丰厚的饮食文化,以及中职生的认知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采用了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授课内容。如开设“从‘茹毛饮血’到‘炰生为熟’——中国饮食文化的肇端”、“锅、盆、杯、盘、筷——中国饮食餐具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四大高峰”、“中国菜系的特色”、“中国古代烹饪文献”、“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厨”、“世界三大宗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等专题内容,还结合时季和宁波的地域文化特色适时开设了一些专题内容。如在2011年9月17日的《宁波日报》阅览《秋风习习话螃蟹》一文后,结合《红楼梦》等相关内容给学生讲了一节中国的蟹文化。又如,翻阅《太平广记》读到“竹实”一条时——“是年,忽山中竹无巨细,皆放花结子。饥民采之,舂米而食,珍于粳糯。其子粗,颜色红纤,与今红粳不殊,其味尤更馨香。数州之民,皆挈累入山,就食之。”与我校毗邻的横街镇有“中国竹乡”之誉,一年四季“竹”见于菜场,而以春天为最。于是,搜集和整理了相关资料,给学生讲授《竹与中国饮食文化》。另外,不断剪辑《宁波晚报》“老宁波” 和“名家讲坛”的内容,在适逢传统节日时给学生讲述“传统节日期间的宁波饮食习俗”等,还布置相关内容让学生不断采集,充实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大开眼界。
2.采用观说读写一体的授课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虽然开设的是饮食文化课,但并没有脱离语文课听、说、读、写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读——像对待语文课本一样读饮食文化资料,由于学生感兴趣,对材料爱不释手,朗读的声响远远高于读语文课本;观——观看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如福建名菜《佛跳墙》、《青铜器与饮食文化》、《世界饮食文化记录长廊》、《中国饮食文化在国外》和《福临门:烹饪大赛》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说——一方面包括对某些材料中文言文的翻译,如袁枚《随园菜单》中的二十条原则和十四条戒单、《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等相关文献的章节,让学生懂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食医合一、饮食养生的理论,提高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另一方面,就某些美味佳肴进行相关解说,如《职校生之友》曾介绍学生的烹调作品,让学生从原料、调叶品、烹饪过程、菜肴特色,包括色、香、叶、形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说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美国学者韦伯说:“学习和评价就像同一艘船的两只桨,应该齐头并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此,笔者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而轻视性终结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而轻视诊断性评价,采用如下的评价方式:学期成绩=课堂表现分(40分)+考试成绩(30分)分+作业成绩(30分),考试成绩(30分)=期中考试成绩(15%)+期末考试成绩(15%)。每位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分都让他们记录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自己求和,然后除以次数所得的平均分。课堂表现分的量化同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如欣赏相声《报菜名》后,让学生模仿完成《炖豆腐》的绕口令——“会炖我的炖冻豆腐,就来炖我的冻豆腐,不会炖我的冻豆腐,别胡炖乱炖炖坏了我的冻豆腐。”按语速、读字的准确流利程度让学生打分。再给出一道菜肴的图片,让学生先说出菜名,然后介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每位学生的成绩都在70分以上,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提起作文就害怕的学生竟然喜欢写诗,有两名学生的诗作还在校园文学小报——《快乐文苑》上发表。
等 待
10烹饪(1) 毛佳儿
天空知道爱
太阳落山后
用晚霞来表达
大地知道爱
深秋来临后
用金色来表达
如果我们知道爱
用什么来表达
是潮落后
忧愁地等待着涨潮
是月圆时
快乐地享受着欢聚
当我敞开双臂
爱是色彩的汇集
无需等待
10烹饪(1) 赵丹峰
圆月 碧海
满坡毛毛细雨
落叶幽径
遍野浓浓馥郁
软软的绿茵
飘来淡淡绵语
偎依的人影
嚼着儿时的棒棒糖
独享呢喃的秋韵
恍惊
粒粒汗珠
是快乐的追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学习借鉴国外文化创新有益成果,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增强文化产品时代感和吸引力。”饮食文化课的开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够使他们开阔眼界和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宁常伟.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初探[J].成功(教育),2012,(06).
[5]王瑛红.中职语文教学渗透式专业知识的理论和实践——以美术专业为例[J].考试周刊,2011,(59).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科学意识文化素养一、夯实化学学科基础知识
在中学阶段通过化学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有了这方面的基础,就可以把化学知识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结合起来进行,要让学生对化学这门课程感兴趣,有足够充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是发展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鉴于化学知识的浩瀚丰富,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那些能够触动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知识点切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改变世界、促进人类文明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和科学感召力融合在一起,使化学教学面向社会以及学生的终生发展。把那些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化学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反复讲解,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以此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这些内容包括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在化学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对学生阐述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应用实践,以及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其它相关社会现象。
二、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任何知识只有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巩固,才能找到差距,才有利于激发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能力是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结果,有了这方面的意识,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高。因为,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来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笔者认为,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一个属于能力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如有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等,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高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具体化,让学生独立地完成观察与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记录、分析、观察和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化学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实施化学教学方法改革,通过做大量与素质教育联系密切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进一步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发展与生活实践结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学好化学知识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前途,同时让学生明白化学课程的学习,并不是学会书本知识,会做考试题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门功课的学习,必须在思想认识和灵魂深处真正理解和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高尚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的意识。新时期,加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特别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以课堂内外结合的方式进行多种形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强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和学生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智力发展水平,结合素质教育和化学教学的重点,配合化学教学改革,把化学教学与有创新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
四、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科学应用意识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要逐步形成科学应用意识。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可以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应用科学知识改变世界的意识,树立相信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思维习惯,树立为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的信心,通过化学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科学实践与应用意识,这也是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的一个重点。化学教学需要与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应用意识,一个受过中学化学教育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化学问题时,先要求他们能说出问题的原因,应知道这些化学现象中蕴含的基本的化学科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强化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敏感程度,比如,看到开发区排放二氧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看到大街上汽车排出的尾气,应该应用化学知识,思考探索如何使这些排放的气体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通过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让学生更加明确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理论联系实际,把书本知识学活学好。可以采取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化学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和认识到化学知识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些反面的事例,比如某地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由于乱开发和盲目上项目,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救治的方法,同时要告诉学生发展中如果不合理地利用科技成果,必然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在同学们心目中逐步形成强烈的科学应用意识,有利于化学教学效果的优化。
摘要:以“宁波商帮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该课程开设目的、设计理念等出发,具体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和所取得的成效,为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体验式教学法
作者简介:庄丹华,女,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60-03
根据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这也是许多高职院校多年努力的方向。当前,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分数线不断下调,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偏低,由此带来一系列教育问题,而对于介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之间的高职学生来说,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对固定,要引导提升其人文素养难度也很高。为了培养高职学生具备“高素质”,为他们成为“职业人”做好准备,高职院校有必要专门开设适合学生就业所需的人文素养课程,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感染、影响学生,提升其职业人文素养。如百年老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现代商帮人才”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为此,该校特意开设了“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人文素养。为提高教学实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推广使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体验式教学法做了深入的阐释和演绎,经过几年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现以该课程为例,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职业人文素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开设的目的与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教学内容
(一)开设目的
“宁波商帮文化”的开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职业伦理和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具备或强化创新创业意识和诚信、务实、协作的精神,并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同时培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和现代商业意识,故不以知识点的讲授和掌握为目标,而重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全面实行体验式教学,达到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使以“创业、务实、诚信、协作”为核心的宁波商帮精神深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课程教学内容
1.课堂教学。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宁波商帮精神与人才培养、宁波商帮崛起的背景、宁波商帮的发展历程、宁波商帮的典范人物、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商帮的人文精神等。上述内容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进行有倾向性的讲授。
2.参观考察。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由主讲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请资深讲解员随同讲解,播放相关资料片,以从多个方位体会、感悟宁波商帮精神。
二、体验式教学法在“宁波商帮文化”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明确采用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互动中体验、实践中体验,逐步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且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习成为“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循环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厘清自身的思想认识,对“宁波商帮精神”产生真切的感悟。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入教学进程,共同探讨。一方面,组织教师对“宁波帮”现象及其中的典型人物、事件作深入系统地研究,并结合其他商帮进行类比,贯穿古今,以更好地分析其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以真实的材料、生动的实例感染和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老师解析的方法,就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特质撰写考察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讲解交流,开阔眼界,并加深认同感和自豪感。为交流方便,打破课堂的局限,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呈现方式符合学生课外学习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互动。同时,利用QQ空间等和学生加强沟通、联系,拓展教学时空。
(二)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参观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参观宁波帮文化园区,并请博物馆提供导游和讲解,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直观印证教学内容,撰写心得体会,从而对其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为此,“宁波商帮文化”课程建立了固定的实践体验教学基地: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含宁波帮博物馆、江南第一学堂、包玉刚故居等),在导游、讲解、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支持,保证了校外教学的顺利进行。
专门组织学生参加在宁波帮博物馆召开的“2011全国商帮文化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新时期下商帮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研讨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全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联盟、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宁波帮博物馆执行承办。本次全国商帮研讨会有徽商、晋商、甬商、粤商、陕商、鲁商等全国各地商帮积极与会,是国内商帮最集中、探讨最深入的研讨会之一,也是国内级别最高的商帮研讨会。部分师生参加研讨会的讨论并作大会发言。
(三)课程教学与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现代商帮讲坛)有机结合
现代商帮讲坛以现代商业文化建设为核心,具体包括宁波商帮精神、商业经营之道、创新创业事迹、地域文化内涵等。主讲人包括本省(市)宁波商帮、浙江商帮等研究专家,本省(市)地域文化研究专家,本省(市)经济研究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校友等。每学年开设10次以上大型讲座,以达到进一步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养学生现代商业意识,营造出以现代商业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目的。
在两年中,现代商帮讲坛开设了20多场,所开设讲座包括:宁波商帮在上海的崛起、保税港区建设与宁波经济发展、宁波商帮的经营谋略、宁波帮成长的土壤、家电业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学生理财规划、宁波中小企业生存状况与大学生就业、宁波市工程造价行业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如何成为优秀的外贸业务员、甬商大讲堂—放飞心灵、甬商大讲堂—激情与理性、甬商大讲堂——职业精神、甬商企业转型升级与产品创新设计、从甬商成功的秘诀谈大学生创业、高职学生走向职场融入社会之要领、宁波商帮文化与当代企业家价值、当代高职生如何适应民营企业文化等。讲座与课堂教学互相补充、有机融合,拓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不同视角的体会与感悟。
(四)采用体验教学评价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考查知识点为主的卷面考核的方式,采用新的体验教学评价的方式,从注重结果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而不是知识的增减,更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而不是教学的知识授受结果,更关注师生在情境中参与的程度而不是结果的正误。由单一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多元化评价标准,在学习评价上,采取包括课堂观察、测试与练习、学生作品评价(小团队考察报告加现场汇报)、学生体验与反思(参观心得等)等多元化评价标准,着重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期中考试要求学生介绍、提炼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制作成PPT向全班同学汇报;期末考试要求学生将参观考察宁波帮文化园区的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每位同学的参观心得,也制作成PPT汇报,与全体同学共享。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评定。从任教过的班级来看,进行考核方式改革后,期中、期末考试学生普遍参与热情很高,现场气氛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
“宁波商帮文化”课程系公共必修课,计16学时,在模具、机电、电子、自动化、楼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理财、电子商务、应用英语、产品设计等10多个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中开设,5年来已开设百余个班级,学生数近五千人。就学评教的结果来看,基本上排名在前三分之一,而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这门课从一开始纯粹的传统课堂教学到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明显提高,有时甚至很热烈;从学生的心得来看,体会明显加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以分析体会自己家乡的经济文化和共同的价值取向,说明这样的教学改革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下面列举几位学生的参观心得。
“包玉刚,邵逸夫……那一个个伟大的宁波名人,用他们坚韧不拨、努力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了很多的奇迹,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对中国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前进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这些宁波名人也确确实实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把自身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大学生的我,通过这次活动,更是受益匪浅,对于未来大学三年有了更准确的规划以及更明确的目标,说白了,人就这短短几十年,我们应该实现自身的价值,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在这次博物馆的参观中,我学到了许多,坚持、努力是他们的精神;公平竞争是他们从商的原则;永不放弃是他们固有的态度;而扶贫救济,更是他们内心的最真挚的表达。我们学习、生活,都应该不放弃,自信的面对一切。”
“通过这次宁波帮博物馆的参观,我认识到了从商的积极一面。我以前并不理解从商的真正含义。自从听了商帮文化研讨会后,我知道了,从商,就是把商人集结起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回馈社会,回馈消费者,努力把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以前上商帮课的时候,一直都感觉到宁波商业历史的魅力,在参观完博物馆后,我更加感到宁波商业实力的雄厚,我要努力学习商业知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宁波商帮文化”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感受到体验式教学法的成果,教师陪伴和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肯定和支持,给学生提供各种体验的方式和氛围,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深层心理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达到了教学的初衷。
关键词:科学文化;群众文化素养;意义;必要性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素养问题也愈加活跃,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诚然,我国群众文化素养相比国际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加强社会群众文化素养已经成为如今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文化普及不仅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更能够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未来发展重要的驱动力。同时,提高我国国民文化素养还能够推动我国科研领域发展,营造出全民科学的文化氛围,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一、科学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科学文化普及主要包括两大层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二是科学技术的推广与人才培养。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文化普及知识、科学方法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形成多途径、多方法的传播形式,使得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群认识到了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与科学技能水平。
科学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我国社会群众的综合素质以及国家综合实力。从而微观角度分析,人口文化素质与社会关系息息相P,综合国力最终也要落实到社会群众力量。从科学文化素养角度分析,由于人类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改造、认知客观生活的能力与条件,科学文化普及就是向社会群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基础。要求科学文化普及首先要以世界观、方法论为前提,积极弘扬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综合性科学文化素养,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科学理论转变为生产力。科技文化普及的目的有:一是提高社会群众对已有的科学发展、基础的认知程度,也就是提高社会群众的科学知识认知水平;二是推动社会群众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位置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充分发挥群众在科研领域的力量,帮助社会群众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馆;三是摆正社会群众的对科学知识的态度,让社会群众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与科学、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关系,给社会群众一个能够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四是不断加强社会群众在社会实践与实际生活中正确应用科学技术的能力,提高社会群众在生活中的生活能力、生存技能、生活质量,从而推动我国社会平稳发展。
总而言之,社会群众的科学素养高地程度不能加单的从科学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进行衡量,同样也包括社会群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科研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使用能力等,其中,科学能力最为重要,就如同枪中的子弹一样,能够充分发挥“枪”的作用,从而让社会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科学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工作是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科学文化普及力度,对提高我国群众文化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二、科学文化的普及对于群众文化素养提升的意义
(一)提高社会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从本质上来说,群众文化作为反应社会文化的活动形态,人们通过科学文化普及方法,不仅能够传统科学文化,同时也能够发挥科学文化的辐射作用,让人们感受到科学文化的影响力度。例如在科技成果展览中,参与者不仅能够展示自身的小发明,同时能够学习和感受到其他人的科技成果,从而实现借鉴、交流的目的,让科学爱好者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众所周知,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结晶,也就是说人们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够带动科学文化发展。简单来说,群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性质的文化形式,它的发展与繁荣会直接带动社会科学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国际科学水平的提高。例如某个农场想要发展养殖业,由于养殖技术掌握不够全面,无法掌握全方位的养殖基础,通过当地文化站开展学习班,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养殖技术水平,并将养殖知识应用到实践,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个案例就是科学文化普及带来的积极影响,可见,加强科学文化普及能够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高,并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
(二)丰富群众文化素养
只有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够推动科研领域发展,因此,加强科学文化普及不仅能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充分发挥社会群众的作用。科学作为第一生产力,国际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更多的科技竞争。基于此,通过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力度,能够发挥社会群众的聪明才智,让社会群众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科研领域当中,使群众能够以科学的眼观看待问题,能够积极加强生活中的小研究、小发明,从而不断扩大科学文化成分,让社会群众的智慧相互交织,最终提高我国科研领域发展,提高我国群众文化素养。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群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过于生活化、实际化,对科学文化的认知程度有限,特别是80年代之前的社会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思想不够开放,喜爱科学文化的中老年人寥寥无几,虽然生活类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但科学文化素养一直是我国群众文化中的短板。通过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力度,能够有效弥补我国群众文化素养中的漏洞,加强社会群众对科学文化的认知程度,从而丰富群众文化素养。
(三)满足社会人群的科学文化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已经不单单是对于物质生活上的需求,而是希望社会主义文化生活能够更加丰富多彩,从而提高社会人群的生活质量,不断追求精神生活上的享受,这也能彰显出科学文化在群众生活中重要性与迫切性,从而满足社会群众精神上的需求,丰富社会群众文化素养领域。科学文化普及是满足社会人群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加强社会群众科学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科技馆等科技机构为社会人群提供欣赏、交流平台,并开展一些科学文化素养交流活动,向社会群众讲解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通过向社会群众展示科学原理与运用方法,从而激发出科学对社会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能够对科学文化产生兴趣,满足社会人群对新型科技的学习体验与学习热情,培养社会群众对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真正展示出科学文化普、传播、教育的功能,从而为我国社会群众文化素养添加一抹科技元素,实现全民爱科学、全民会科学、全民懂科学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让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力度,不仅能够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更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关科技推广部门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文化普及的意义,以社会群众为基础,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的普及力度,加强社会群众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5):34-35.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于国民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56-57.
1科技文化的内涵
“软实力”(SoftPower)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并开始使用的。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力量、科技力量和军事力量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政治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能提供让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的特殊力量。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和机构体制的吸引力。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软实力、政治软实力和社会软实力等。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为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政策提供价值观基础。
在我国科技文化的研究,最初源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理想,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对科学技术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定位,而这都有赖于良性的科技文化作为依托,也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和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文化,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民族心理积淀。科技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体系,属于文化的范畴。科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不同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吕乃基认为,科技文化是指科技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文化即科技之精神本性的理论表现或理论形态。潘建红认为,广义的科技文化是指人们运用科技,变革、适应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以及实际成果。从其内容来看,科技文化包括科技知识、科技思想、科技教育与传播、科技体制、科技法规和科技道德及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从其结构层次看,科技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次。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构建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文化对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2科技文化建设的当代价值科技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高级的形式,也是先进文化生产力的体现,其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水平,促进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传播和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弘扬科技精神,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1科技文化是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科技文化建设,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非常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但一个国家仅靠几个高科技人才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通过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使国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把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2.2科技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科技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科技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同时也表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使社会和谐真正的实现。通过科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这对增强和发挥国家硬实力的作用及其重要。科技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动力。塑造科学文化、坚持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基础,是特别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的科技文化应该是适合中国国情,满足时代要求,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民族进步的一种文化形态。
2.3科技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智力支撑在人类历史演进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显示着神奇的力量,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的智力支持作用显得更为明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虽不如政治、经济那样显著,但其作用却不容忽视。科技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它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科技文化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改善的杠杆和动力。科技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科技文化是推动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智力支撑。
3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科技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力度,是科技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加强科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核心,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一方面取决于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整个社会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国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建立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基础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整体的科技文化素质仍然偏低。这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适应的,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让广大民众参与科技文化建设,提高国民科技文化素养。
关键词:科技馆 科普教育 发挥优势
科技馆作为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桥梁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科技馆作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对提高民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和工作方式,以发挥上海科技馆的更大作用来服务民众。
一、完善科普教育服务理念
先进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民众对科技知识迅速增长的客观需要对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众希望更多参与和互动,科技馆的教育方式需要更加灵活多样,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从从单纯以科学知识传播为主转向对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为主。
(一)激发民众进行知识探索
科技馆不仅仅是展览一些以往的科学发明让民众进行观看拍照,而是要通过对科技的介绍来激发民众对科学过程的了解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强调科学知识的运用,以及科技创新新人才的成才过程,从而把民众从一个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一个对科技知识进行主动探索者。
更新科普教育服务理念,需要在坚持人与自然、科技相和谐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在科技展览和讲解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及时关注科技发展热点,以适应时展的需求。
(二)科技展项应该通俗易懂
科技馆的展项应以服务更广大人民群众为目的,使展览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公众,使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适应公众的需求。科技馆是科学普及的主要基地,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高新技术,其内容的展览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深奥难懂的科学技术知识以简单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
(三)探索新的科普教育形式
科技馆的建设和展览是一项重大的任务,随着国家和民众对科技馆作用认识的逐渐深入,科技馆已经成为民众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一个途径是鼓励企业捐助或科技馆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实用性较强的科普展览活动,必将能收到越来越好的教育效果,同时也将达到成功宣传技术和产品的目的。[1]
二、加强科普服务的层次性
加强科普服务的层次性就是要根据民众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设计不同的科技展项,同时,采取形式不同但有科普服务的活动来推广。通过形成一个开放、流动、协作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层次年龄人群的需要来开展科普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有效提高民众的科技水平。
(一)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
青少年是出于被引导的时期,也是学习精力非常旺盛的时期,他们正处于独立意识逐渐强烈的青春叛逆期,对一些知识要么刨根究底,要么不理不睬。这就需要科技馆在设计科技展品时,可以从外形、内容介绍、原理以及知识探索,应体现出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让他们一看到展品就激发出探索和求知的兴趣,在科普教育中,我们可以利用现有展品资源,在充分了解孩子们对科技知识追求的基础上,以动漫宣传画的方式科普常识手册来培养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也让他们在游玩科技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探索欲,加深记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青少年在玩中体会事物的相关理论,进而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同时,可以将科普工作送进学校,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与学校协作,把科技展览或科普试验以科普剧或现场实践的形式送进学校,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的同时,更能吸引学生对科普知识产生兴趣。
(二)走进社区,普及科学知识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科普工作需要长期扎根的地方,对于普及全民科技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举办社区科普巡展、科普知识竞赛等多种有效的活动,来满足社区居民的科普需求。
针对社区中老人群体占多数的情况,科技馆可从展示内容方面,知识讲解方面多下功夫,在内容上注重选取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科技知识,如如何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在知识讲解方面,要注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专业的。注重针对老龄人群的态势进行宣传,带动全民发扬中国传统美德,这也是科技场所提高全民素质必不可少的内容。[2]
三、充分发挥科普影院的服务功能
科普电影是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形式,需要在传统的科普影院的基础上,发挥科技馆的优势,制作流动的影院室,既能在科技馆播放,也能到学校、社区进行科普知识普及。目前在国内许多科技馆都建有球幕影院,银幕影像大而清晰,播放内容包含丰富的信息,能够系统地反映出自然科学历史性的或科幻性的各种题材科技知识,让观众在视听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地理解宇宙万物发展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其次是最新的科技影院建设,如4D影院等利用新科技的制作科技展品,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内容到形式都从民众易于学习的出发点来考虑,注重对民众进行科学知识熏陶,提升科技馆服务质量。
四、以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信息化的快捷、方便促进了科技馆建设服务的重要变革,在科技馆科技展项的建设中,运用高科技手段,制作真实而美妙的科技现象,能提高科技馆的科普教育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打造科技馆高的起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科技展品的建设中恰当地运用仿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影视技术等新的科技手段,过运用新的科技技术,在科技信息的优势以及计算机的普及使民众更加方便的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科技馆的资源优势,突破传统科技馆的空间、时间的限制,促使科普学习网络化、社区化、社会化,民众能在网络、社区、学校以及社会宣传栏上学习到科普知识,随时随地的提高科学素养。
小结:
总的来看,上海科技馆应在发挥以往优势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科技想和谐的思想,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已任,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展览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为科普教育服务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内涵及理论价值考量
(一)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高低在实现农村小康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主要指公民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和劳动经验、生产技能所达到的程度。它通常反映城镇居民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掌握文化科技知识量的多少、质的高低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
(二)提高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体现
城镇居民科技文化素养对于在其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意义,既反映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发展趋势对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也突显出提高科技文化素养是公民自身的内在愿望和强烈要求。
1、科技文化素养成为城镇居民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
不论是生存的需要还是就业发展,都要求农民不断学习科技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只有拥有基本的科学知识,才具备一定的谋生能力和劳动技能,这样才能维持温饱和获得安全。农业生产在不断更新工作模式、革新操作技术,这都需要以农民个人的科技文化素养水平和知识能力结构的不断更新为前提。
2、科技文化素养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基础
现代社会,科技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与人的身体素质的关系看,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养对于运用科学知识来改善自身以及家庭的健康是极其必要的。公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他们对生活中用到的许多工具与服务的理解。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居民科技文化素养突显危机
(一)农村劳动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1、科技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密不可分。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勇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事物,更容易掌握新的技能,他们希望通过现代的科技力量来改变当前家庭状况;而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对科技有怀疑,加以排斥,通常仍沿袭传统的劳作方式。
2、家庭收入水平对农民的科技意识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民有足够的剩余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中,重视对农科知识的学习;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民没有足够资金购买新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意愿。
3、生产规模大小在不同程度影响农民的科技意识。
小农经营的农户,他们生产规模较小,对市场的要求不高,机械化的生产很少,农科技术的应用对他们的效益并没有多大影响,这导致降低了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需求的欲望,限制了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
(二)农村科学文化教育培训的体系不健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虽然农民对于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目前农村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教育体系内部存在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农民难以完成自身素质的提高。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从学习目的到培养目标与城市教育差别不大,主要是为了高考应试,并不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三)思想观念落后,科学精神缺失
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必然引起广大农民思想、生活形态及习惯的改变。科学、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也将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开始迈入农村社会。但长期以来,受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业模式的影响,人们眼光狭隘、思想保守,遇到困难习惯等政府“救济”而不是依靠自身劳动技能的提高来解决。在生产生活中,过分依赖过去的经验,对于新生事物不愿接受,对于某些陈规陋习不愿轻易放弃。
三、提高我国公民的文化素养对策思考
(一)加强意识宣传,弘扬科学精神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使农民从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上适应城市文明;必须帮助和引导农民从思想上、行动上进行自我革新和改造,尽快实现对新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必须提高农民适应城镇文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的能力。使农民先“乐业”后“安居”。“乐业”就需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乐于接受新事物,主动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能,帮助农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最终使农民在城镇能够“进得来”、“留得下”、“过得好”。
(二)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培训力度
提高公民文化素养,关键在教育。要改革教育发展的陈旧体制,让人人都享有教育的权利。把教育培训与农民的经济结合,让农民解决最迫切需求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在城镇化进城中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能力。结合产业发展的潜在需求和本地的特色产品,开展定向培训,扶持本地品牌,增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
(三)拓宽科技推广渠道,营造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