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口老龄化研究8篇

时间:2024-01-08 14:42: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口老龄化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口老龄化研究

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社会责任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构建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要不断地完善,以通过塑造优良的人口环境促进人口良性发展。中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社会,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极深。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社会保障的压力是极大的。如果养老保险制度没有跟得上时展,就意味着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滞后性。人口老龄化属于世界性问题,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就更需要直接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从中分析城乡差异,并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出基本的判断,基于此而对人口老龄化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评估。从中可以明确,中国的社会发展结构受到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极深,加之多元文化渗入,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才能够加快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并推进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改革现状

1.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经历了改革,至今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实践,期间不断地摸索着,并落实到实践中,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已经形成了社会统筹结合个人账户的资金筹集方式。[1]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的养老保险现状日趋严峻,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为继。目前退休人员的劳保保障,特别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启动,养老保险功能日趋退化。这就需要从中国发展实际出发,针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思考社会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纵观中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来中国的养老保险不断地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从1951—1965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建立;1966—1976年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发社会问题而遭到破坏;1977—1992年的养老保险制度进入到恢复期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而不断地调整;直到1993年,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改革和创新。从中可以明确,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每一个阶段都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符合中国国情。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变了原初的养老金计算方式,采用了社会统筹结合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模式,逐渐形成了中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1.2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状

中国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不断地改革,形成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内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三种养老保险形式,构成了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模式。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即为国家统一养老政策下的养老保险,主要是满足广大的退休人员和离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非常广,包括所有的单位职工、个体商户以及自由职业者。职工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属于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形式,是职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觉自愿参与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模式可以与企业的养老保险相结合,有助于激发企业职工参与保险的积极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为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所缴纳的企业年金,是基于国家有关政策而建立起来的,旨在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准。中国自2014年以来,开始启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明确提出了改革方案。其中所涉及的敏感问题就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制度并轨的改革方案。养老保险改革严格按照“一个统一”的原则的同时,相关工作的展开要确保“五个同步”:其一为养老保险制度与工资制度同步;其二为机关与事业单位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同步;其三为待遇调整与计发办法之间要保持同步;其四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与职业年金的建立同步;其五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同步。[2]

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源以及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2.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源

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育儿费用比较高,人们的生活压力比较大,且快节奏的生活,导致生育率有所下降,甚至在中国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的丁克族;二是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发展比较快,加之现代的医学知识传播途径很多,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很懂得自我保健,使得中国的人均寿命有所延长;三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了多年,虽然成功地降低了人口数量,同时也出现了老年人人口数量所占比例增多的现象。[3]

2.2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

中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就是养老问题。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入到城市,这就使得原有的养老体制不再适应现代的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针对中国的养老问题加以解决,但是依然存在着矛盾,并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人口老龄化给政府规划养老的能力以考验。养老已经不仅仅是养老金问题,还包括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保证、家庭护理等各方面。按照养老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养老就是社会养老,使得原有的家庭生活保障模式被打破,养老问题由政府来解决。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中国政府很显然也是力不从心的。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中国的家庭趋向于小型化,多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使得农村人口数量降低。农村居民到城市中的主要目的也是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解决养老问题。[4]之所以中国处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而出现养老保险制度问题,主要还在于养老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由于整体素质不高,加之业务能力有限,使得养老保险服务质量较低,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健康护理,很难从专业的角度达到老年人以及家属的满意。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必须面对并着眼解决的问题。

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加之养老保险制度在转轨期间所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使得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自实施以来面临着发展困境。首先,中国的养老保险覆盖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政府将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但是,要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却依然很难。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的养老保险在全国的覆盖率还不到40%,很显然这个数据无法证实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着保障功能,也使得社会保障难以满足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随着2009年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启动,使得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举步维艰,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很难将具体工作落实。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面对养老保险缴费的负担,使得一些人员开始退保。其次,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实现统筹规划。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情况来看,由于采用了分级统筹的方式,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缺少风险抵御能力而导致基金严重流失。[5]养老费用存在着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养老金数量分配不均。对于经济发达城市而言,养老保险基金尚存在结余,但是如果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会存在保险金缺口。一些人口流动频繁的地区,由于这些流动人口会缴纳养老金,而并不会在那里养老,就会使得该地区的养老金比较充裕。这样就会导致养老金发放不均衡,越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快,养老金就会越多,而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流动人口,就会导致养老金发放困难。最后,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效率相对较低。中国自2010年以来,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积累的养老保险金就已经出现了超过1.5万亿元的结余,但是这样庞大的数字并没有落实到企业职工的个人账户中。现行的企业职工个人账户中,养老保险金主要是用于支付职工的退休金,账户多为空账,而且按照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的20%足够支付两个月的费用,用于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政府债券的部分则占80%。随着银行利率的降低,使得养老金结余贬值,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这就会给国家养老保险带来负担。

4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

4.1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结构上来看较为分散,缺乏统一性,不仅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还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难以应对目前的中国老龄化问题。[6]为了推进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中国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了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划入到社会统筹范围内。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养老保险制度新旧交替问题。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旧的养老保险制度相互转轨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利益上的矛盾,要实现平稳转轨,还需要一个过程。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进行调整,将实施工资改革与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进行,使得养老保险制度顺利过渡,快速进入到正式实施的轨道。中国的另一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为了让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中国为农村居民启动了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年来的实施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实惠,但是,要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划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范畴当中,还没有具体展开。中国城镇化发展,加之中国农村正在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很多农村地区已经逐渐向城镇化转变,居民的生活社区化发展。这就需要农村保险制度继续推进,逐渐融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范畴当中,首先从养老保险制度上实现城乡平等,以使得相关的各项制度有效衔接。参与养老保险的居民,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可以在城乡养老保险之间相互转换,以利于农村居民到城镇就业时养老保险的衔接。

4.2对养老保险制度要实施统一化的监督管理

中国进入法制化社会,虽然对社会保险金的管理都有明确规定,并在法律范围内诉诸了关于保障基金的征收以及使用的问题,但是,很多相关内容都没有在法律的层面细化。这就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强化监督管理工作,包括财政机构、监察机构和审计机构都可以从各自的管理职能出发对社会保障基金的启动和应用等工作进行监督管理。[7]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和使用上,要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采用问责制的管理办法,制定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流动。随着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就会使得社会保障基金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散处理,降低基金投资的缝隙率。此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使用,还要基于法律规定而由专业的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行,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收益率。

4.3从政策上支持养老保险和家庭保障的融合

中国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保险工作日渐重要。要确保中国人口结构合理,就要注重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将养老保险制度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家庭保障相融合,使得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与家庭养老保险资源相匹配,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更为顺利展开,才能够促使中国的养老保险更适合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政府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调控者,要从统筹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家庭保险与社会保险整合。这就需要从道德的层面强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提倡中国家庭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还要从政策上强调,从政策上完善家庭保障制度。此外,还要发动社会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老年人群体,伸出援助的手帮助老年人,以缓解社会养老保险的压力,特别是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有助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为符合中国国情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4.4高度重视商业保险的发展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发展形势相比存在滞后性,这就形成了目前所必须面对的公民养老问题。虽然采用了立法的手段,但是由于区域差异和不同领域的养老保险制度有所不同,使得养老保险体系系统化运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进入到攻坚阶段,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的问题,可以通过倡导养老保险制度多层次展开。养老保险水平要建立在国家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上,在考虑到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要将商业保险融入其中,鼓励居民参加商业保险以满足自身的养老需求。虽然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中,商业保险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应该建立保险政策环境,优化商业保险制度,以促使商业保险公司能够在保险业务上多开通老龄产业,将保险公司的专业保险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通过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多层次展开。

5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问题,使得各个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都受到了影响。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带来的严峻挑战在于其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负面作用,这就需要从全社会角度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展开研究。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目前所面对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就需要高度重视养老保险的落实。中国通过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建设步伐对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地完善,以使得城乡居民老有所依。

参考文献:

[1]徐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J].商情,2013(2):121-122.

[2]牛克成.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J].江苏商论,2016(6):122-123.

[3]姜士娥.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如何健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26):19.

[4]林义,林熙.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J].老龄科学研究,2015(3):61-69.

[5]胡晓华,易守宽,杨雪梅.浅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2013(4):243-245.

[6]马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32(6):79-82.

篇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居民消费 静态面板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24-02

一、引言

人口背景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进步以及人均收入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年轻型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非常严峻。各年龄层人口增长速度方面,2005―2013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加424.42万人,占全年总人口增加量的48.9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98%,比总人口年均增长高出约2.44个百分点。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来看,我国老龄化出现了未富先老、规模大、速度快、赡养负担重和二元结构明显的现象。根据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来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会超过4亿,其中7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1000万以上,人口老龄化系数高达35%。

经济背景方面,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过低,同时增长速度也非常慢。我国保持10%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近10年。但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非常不合理,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居民消费一直比较低迷,消费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转型、动力转型的复杂转型发展过程。我们需要迫切分析出我国居民消费持续低迷的原因,因此,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消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文献综述

勒夫(Leff,1969){1}利用74个国家的跨国横截面数据,建立LEFF模型,研究了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的关系。勒夫通过研究得出: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以及储蓄率,三者是负相关的,在社会中提高老年抚养比重和少儿抚养比重会增加居民消费。但是勒夫的研究方法忽略了不同国家的消费政策和消费理念不同,因此,勒夫的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各国的特定国情,实证分析存在非常大的缺陷。汪伟(2010){2}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1989―2006年间经济增长、人口老龄的关系及其对中国储蓄率的影响。汪伟的研究得出经济增长有助于国内储蓄水平的提升,但人口老龄化对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王宇鹏(2011){3}利用最优消费函数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他运用了2001―2008年各省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是平均消费倾向,同时以实际利率、本期价格、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等作为解释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平均消费倾向影响效果不明显;老年抚养比与预期价格会促进平均消费倾向发展;实际支配收入、本期价格、利率会抑制平均消费倾向的提升。李仲生(2004){3}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会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发展。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家庭用品支出的消费会增加,但中国消费水平却没有增长反而逐渐降低。刘源(2013){5}利用1982―2012年30年的数据,在实证分析中使用人均消费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老年抚养比等变量作为统计变量,通过检验得出各变量之间具有长期且稳定的协整关系。刘源同时又运用回归分析得出人均消费支出会促进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也会上升,利率和老年抚养比重的增长会抑制人均消费的增长。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还可能促进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三、经验分析

为了验证人口老龄化与我国消费的关系,本文拟采用中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平衡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进行分析,所选指标如下:

被解释变量:居民消费率(cr)。描述我国消费状况的变量有很多,国内通用的做法是利用居民消费率来表示,本文也不例外。其具体由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得到。

主要解释变量:老年人口抚养比(edr)。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某一社会中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采用百分数来表示,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计算公式为:edr=(P65+/P15-64)*100%,其中P65+为65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P15-64为15至64岁人口数。

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uedr)。包含各地区市和镇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占劳动年龄人口比重。

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redr)。只涉及乡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

控制变量:对外开放(open),计算时先对进出口总额按人民币汇率均价进行换算,然后与国内生产总值相除;人均实际GDP的对数(lnpgdp),人均实际GDP一般表示国内人均收入状况,取对数是保证不影响数据本质的情况下,让其变得线性化;经济转型(tran),由城镇非国有单位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比例表示;实际利率(r),由按时间加权的一年期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得到,如表1。

由表1可知,各变量不存在异常值,可以放心地进行模型估计。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估计结果如表2。

模型1是居民消费率关于所有控制变量的不考虑个体效应的OLS回归,模型2是加入了个体效应后的OLS分析,烧叨员瓤梢苑⑾值髡后的R方提升了36.6%(0.88-0.514),说明诸如风俗、文化、制度等不可测量因素解释了居民消费变动的36.6%,是影响居民消费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中国人自古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倡导勤俭节约,这在现实生活中便表现为多储蓄、少消费。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加入了表示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抚养比变量,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到来,无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压力,进而导致各个家庭缩减消费开支,加大储蓄或投资力度。为了充分研究人口老龄化的内在作用机制,我们还可以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分解为城镇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老龄化,并分别引入模型,即模型4和模型5,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阻碍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城镇老年人口抚养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农村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不显著,表明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退机理中,城镇人口老龄化是主要缘由。不过无论是模型3,还是模型4,他们相比于模型2的调整后R方只提升了0.4%,表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消费变动的解释力非常有限,一定程度上甚至不能算作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的原因。

另外,因为模型1没有考虑个体效应,之中所有控制变量的统计推断不可避免存在误差,所以本文以模型2至模型5的结果为准。对外开放与居民消费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证实了就目前而言,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消费格局失衡,未来应着手寻找两者之间合适的比例关系,共同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人均收入越高的群体,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往往偏低,消费欲望较弱,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模型中人均收入与居民消费的负相关关系正好印证了这一点,符合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经济转型在5%的水平上与居民消费呈现正相关关系,结合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投资和出口比重过大、内需疲软等现状,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堪忧,通过经济转型,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实际利率的作用与预期有所差别,模型表明其对居民消费并无显著影响。

四、主要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2005―2013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模型,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消费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城镇人口老龄化是主要原因,农村人口老龄化没有影响;(2)不管是人口老龄化,还是城镇人口老龄化,他们对居民消费的解释力度有限,属次要原因,相反,风俗、文化等因素才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3)对外开放和人均收入的提升都不利于我国消费水平增长,经济转型能促进居民消费扩张,实际利率则对我国居民消费无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人口老龄化增加对我国来说具有双重作用,利用的好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没利用好则会抑制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人口老龄化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政府应该大力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老年人群体的社会安全感,让老年人人群敢于去消费,从而促使我国消费结构转型,最终使我国的消费得到跳跃式的进步。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开发适合老年人用品,提高老年人专用品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一方面,引导企业多生产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高质量产品,比如假牙、拐杖、助听器、老年专用手机等等,同时大力发展商业养老院。另一方面,提高老年人使用品的多样性。比如,企业在生产老年人食品时应该考虑到老年人体质的特殊性,注重食品搭配和食品营养,降低老年人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等等。服装方面,老年人服装应使用舒适健康的优选面料(质量高对皮肤无伤害),多生产暖色系与颜色鲜艳的衣服来适用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打破老年人服装的常规,积极生产流行款式衣服,在舒适、美观的同时展现老年人的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

第二,全面提升我国老年人家政的服务质量,增强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增加导致社会“空巢老人家庭”的增多,同时,子女照料老人的能力和精力的有限,使全社会对老人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但是,目前我国家政市场的制度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也没有得到出台,导致我国老年家政服务市场上,老年人服务项目不够不全,价格变化也非常大;同时,我国老年人家政服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政府应该大力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通过相关制度和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家政管理体系,促使家政服务企业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专业素质等),最终使得我国家政服务行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

注释:

{1}Horioka, C.Y. and Wan, J. 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 [J]. NBER Working Papers, 2006(7): 12-23.

{2}汪伟.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J].经济学(季刊),2009,9(1):29-52.

{3}王宇鹏.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1(1):64-112.

{4}李仲生.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J].人民日报,2004.

{5}刘源,刘壮.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33):126-127..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特征和影响;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0-0051-05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做好当前老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为解决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借鉴。本研究从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入手,阐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人口总数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或老龄化地区。据此,国际上习惯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总人数7%的称为老年型人口,4%-7%称为成年型人口,4%以下称为年轻型人口。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1.3亿,首次突破10%,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和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几乎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既有与经济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许多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特殊表现。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65岁以上人口1041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预计到2040年人口达到最高峰值时,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3.3亿,接近于198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之和。国际老龄问题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对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按联合国统计,从1950年到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了176%,中国的老人数量增长了217%;而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中,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的老人将增加111%。某人口研究机构统计,65岁以上老人从7%增加到14%所需的时间,在法国是115年,瑞士是85年,美国是66年,英国是45年,而中国只需要25年。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将是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60岁以上老人数平均每年增长4%以上,65岁以上老人数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5%。也就是说,每12至13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增加1亿,相当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的总量。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少有,甚至超过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老龄化格局。即过去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事情,现在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时间上、空间上很不平衡。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时间的标准差为9.36年。东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已相继成为人口老龄化城市。上海市到2010年将增加到287.3万,占总人口的20.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市到2010年将增加到230万,占总人口的16.9%;到2025年将增加到416万,老年人口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还不突出,但这些地区的老龄人口总数不可忽视。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不均。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因控制人口增长的力度不同,加上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医疗条件的差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城市高于农村,城市老龄化程度在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初、中期比农村突出。但随着今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将可能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使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缓解;中老年人留在农村,则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发展差异给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水平。从人口老龄化的一般规律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正向的联系,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同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能力、国民收入水平有着较大的偏离和超前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世界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的发达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在达到这一比例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千美元左右。即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因此,经济的发展和年龄结构形成了一个“时间差”,在经济水平较低、综合国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就使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遇到更多的困难和矛盾。

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迅速。国际上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通常把80岁以上老人划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预计到2025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3547万和12083万,占世界高龄人口的23.1%和31.9%。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概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这对我们老年社会保障和发展老年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长寿与低生育率是人口趋向老龄化的直接因素。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强调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而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转变,有利于未来人口数量的稳定和负增长,从而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在经济不发达,缺乏应对准备的情况下提前来临,使得社会承载力相对不足,这是它的负面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人口的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长,社会用于积累的再生产基金相对减少。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和消费基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国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的增长会导致消费基金的不断膨胀,从而对生产基金的积累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一旦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呈现老化趋势,必然使劳动力素质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人口过快的老龄化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使社会负担加重。我国老年人供养系数已由1982年的12.9上升到2000年的29.4,预计2030年将达到39。这说明劳动力人口除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行生产劳动外,还要负担更多的老年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费用,这不仅使劳动力人口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三是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需求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大,为满足庞大老年人口特殊需要的商品和生活服务及服务设施也将大幅度增加,这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发展以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业和社会服务设施。而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与人口老龄化很不适应,突出表现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特殊需要。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生产生活的社会化以及个人在经济上的独立,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家庭规模缩小,全国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在建国初期一般为5人以上,1982年下降为4.41人,现在已降到3.28人。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多代家庭显著减少,与子女分家或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同时,家庭中可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特别是由于妇女参加工作,将难以承担照料任务,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老年人需要社会有适应老人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老年人喜爱的大秧歌、太极拳、保健操以及老年大学等很多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将会有显著的增加,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将会增加适合老年人的节目和版面。社会文化变迁的主体将是老年人自身,变迁的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应老年人生活的社会氛围。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无所事事,孤独、单调、缺乏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仍会有相当程度的存在;社会发展和变化节奏的加快使一部分老人不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家庭的生活使晚辈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可能会有新的难以预料的现象发生。

三、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老年人问题

人口老龄化之所以能够对经济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口是一个生理和社会功能处于下降时期的群体,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当这一群体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不相适应,社会观念、保障机制和服务水平等又难以配套时,必然引发一些老年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压力日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尚未达到保障全体老年人口的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低、能力弱。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二是医疗保健问题较为突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日渐增多,医疗新技术的运用,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对政府和家庭都是新生的负担。往往因一个老人生大病就阻碍了一个家庭的致富之路,“小康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老年人生活社会化日趋普遍。随着人口的高龄化、家庭的小型化、老年家庭的空巢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失去全方位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病残老人的生活照料更依赖于社会服务,老年社区服务中心、康复机构、老年公寓、托老所等需求量日增。四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快速上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文化层次逐步提升,必然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更高的要求。如老年文化活动、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网站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如何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不断增强。随着老年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的增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体现生命价值的愿望愈加强烈。庞大的老年群体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能量,应加以充分开发利用。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引发的老年人问题,必须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趋利避害,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以实现老龄化不利影响的最小化和老年人价值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增强经济承载能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切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统计和预测表明,在2020年以前,我国人口的总供养系数在60%以内(相当于发达国家1995年的总供养系数),是一个“人口红利”时期。这个时期少儿人口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还在上升,总供养比尚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劳动力也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充足,每年净增劳动人口达600万左右,是加快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积累,为应对老龄高峰和高龄社会的到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适当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自70年代以来,我国成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妇女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21世纪前20至30年,人口的净增值仍然会居高不下。这期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将超过9亿,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控制人口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我国的人口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一是制定人口发展规划要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和压力。二是对城市和农村应有不同的计划生育要求。鉴于农村人口增长的比例和社会控制难度较大的现状,农村的人口政策应该在一个较长时期维持不变;城市的人口政策可在一段时期后作些调整,比如允许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生第二胎等。三是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力收入水平,推动我国人口由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的转变。

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保障老有所养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要求各国政府根据向所有老年人都提供保险的原则,建立或制定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保险应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同时应努力实现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为养老计划提供资金时要慎重考虑,既要确保这些计划的实现,也不妨碍社会经济发展。这些要求对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既能保障老年人经济生活需要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将是我们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基金来源多渠道、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由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组成,国家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保险费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宜采用现收现会与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帐户储存积累基金,为21世纪老龄化高峰期的退休人员剧增做准备。农村养老保险以家庭保障为主,目前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政府对有养老任务的子女给予适当的资助和优惠。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在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保险,满足部分群众对养老的特殊需要。

建立切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近年来,江苏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举办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养老院,并设立了养老爱老救助基金,对解决老龄化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资源在逐渐减少,需要通过发展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这几年,江苏各地加快了社区利民服务网点建设,但社区服务发展缺乏宏观政策的指导,缺乏管理人才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服务项目少,工作不规范。下一步,要把发展社区服务纳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要求,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项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梯度发展;软件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或患病老人服务队伍建设,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

积极推进老年立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解决老年人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我国的老龄事业。我国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有关老年工作的法制建设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处理很多涉老民事纠纷时,缺乏专项法律法规依据。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应尽快制定养老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区服务法、老年人住宅法和老年福利法等。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地调整涉及老年人的法律关系,制裁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认真搞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相协调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方针,这是我国近期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应该坚持的基本方针。近20年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创造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特有模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制定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千方百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资机制,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并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老龄事业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集中用于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个人和外商投资老龄事业。

篇4

我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是在不太富裕的情况下进入的。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力不足,严重短缺,劳动人口的结构呈现出老人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现在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年轻人照顾老年人的负担是重大的。人口老龄化使退休金收支不平衡,养老金供给不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不仅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都不平衡,呈现出了从东向西过渡的趋势。这些都对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

杜鹏在其文章中,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他选取了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以1990年为中心,根据中国四十年以来的人口变化和四十年后的发展趋势,分别对我国0-15岁人口和60岁及以上人口进行了分析。1950-1990年间,出生率下降使得0-15岁人口比例下降了23.5%,六十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了3.2%;然而死亡率下降使得0-15岁人口所占比例增加了2个百分点,六十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增加了7个百分点。因此得出结论,1950-1990年间,出生率下降对人口结构的影响高于死亡率降低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使0-15岁人口所占比重下降,而超过六十岁及以上人口在增加。

姜向群在其研究中讨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与计划生育的关系。他指出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系统阐述了计划生育对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产生的消极意义。几十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通过比较国内外的一些文献研究,表明今后三十几年内,人口死亡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将不断加大。

三、人口老龄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养老及其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老年人口的问题,当时的就业、养老金、医疗、住房等基本制度仅限于城镇职工。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集体要代表国家和政府向农民催缴各种农业税。因此,农民基本上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社会保障,农民养老基本上依靠家庭。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问题更是成为几亿农民的一个巨大隐忧。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老年人对社会、家庭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发展的成果和财富积累过程中,包括了老年人的劳动成果,所以要共享发展成果。在社会转型时期,部分老年人在收入、家庭、住房等方面已缺乏了年龄优势,国家在制定社会政策时,应充分照顾这些老年人在社会保障、医疗、福利、家庭等方面应有的待遇,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让老年人享有改革成果。这对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老龄化出现的问题

第一,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

家庭养老是指家庭对其老年成员的生活提供安全保证。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经济保障,二是生活服务保障,三是精神慰藉。

我国目前的农村养老基本上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单一的、分散的家庭养老方式。据有关调查表明,至少94.2%以上的老人是以家庭方式居住的。这种养老方式不仅老年人的生活服务由家庭提供,而且养老经费也完全由家庭负担,被称为“传统的家庭养老”。

第二,农村人口的流动给老人照顾带来困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增多,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留守农村的老人养老很难得到保障。即使有了经济保障,但其养老生活服务无法保障,尤其高龄、体弱多病的老人生活问题更无法解决。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空巢家庭”中的农村老人在得不到子女帮扶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无法像城市老人一样有便利条件进行自我帮助和照料。

第三,孝敬老人的观念弱化,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家庭内部关系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在不断更新、蜕变,使传统孝道逐渐失去其影响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年轻人在更多、更深入了解外面世界的同时,其观念、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有意逃避赡养义务,远离年老父母分家另过等违反孝道的想法和做法。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好养老问题,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应对措施

篇5

一、乌鲁木齐人口老龄化现状

国际上一般把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10%或总人口中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8亿人,占1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8.87%。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乌鲁木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05年乌鲁木齐60岁以上人口达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1.43%。到2010年乌鲁木齐60岁人口达到31.6万人,平均每年增长6个百分点。至2010年以来,乌鲁木齐老龄化速度加快,2014年全市60岁以上老人38.4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1%,2015年乌鲁木齐常住总人口达到355万人,较上年增长不足1%,但老龄人口已突破15%。据估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乌市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

二、乌鲁木齐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确保城乡居民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乌鲁木齐市社保局在全疆率先出台了相关规定,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针对社会不同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2004年全疆首个为城镇灵活就业者提供服务的医疗、养老保险试验点在水磨沟区建立。起初为激发城镇收入较低居民的积极性,水磨沟区社保局将最初的养老、医疗保险捆绑交付的方法改为两种保险可任选其一。另外,又为不具备缴费能力的以个人形式参保城镇居民规定了特定的缴费方式,从而短期内有效提高了城镇居民参保率。2006年末,乌鲁木齐市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为182万人,增加5%(离退休人员44.32万人,增加3.7%)。2007年6月底,养老保险参与人数增加到42.52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基金收缴率94.72,清欠率18.6%,清欠额为3160万元。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达13.44万人。2008年后参保人数有所下滑,但两年后便开始增长。2011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94.74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74.96万人,离退休人数为1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5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数增加10万人),增长15.27%。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收入为48.36亿元,比上年增加10.48亿元,增长27.67%。基金支出为42.5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8.16亿元,增长23.72%。2011年底,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达1776元,较上一年的增加96元,增长5.71%。2015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24万人,比上年增加1.24万人,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待遇提高到2636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80元和195元。

三、乌鲁木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面临的问题

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养老资金缺乏。2015年乌鲁木齐市劳动力人口270万人,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有124万人(包括离退休人员),覆盖率仅为46%,有待于进一步的扩大。乌鲁木齐的流动人口较多,有些灵活就业者,由于无固定收入来源,甚至雇佣单位不履行其职责,导致这部分人群有意参保却参加不了的境况。处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下,乌鲁木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企业税负过重等问题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缺乏严重。有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用时有发生。养老保险基金渠道缺乏,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不够完善,社会救助的渠道如社会捐赠和民间慈善组织不多。另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进一步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不平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参保范围的扩大。养老保险缺乏统一的社会化管理。就乌鲁木齐市而言,养老保险的各种服务设施不齐全,社区间的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较为底下。由于历史原因乌鲁木齐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兵团制度与地方存有一定的差异,建设兵团已退休人员利用制度上的漏洞冒领养老金的现象时有发生。当地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损害公众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目前,养老保险的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很低,导致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仍然由企业承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我国关于养老保险的法律一直都很缺乏,建国初期,仅推出一些方案与指导意见,缺乏法律效应。上世纪末,我国正式颁发《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由于国家农保的立法较低,推及到乌鲁木齐,效果不尽如人意。进入本世纪,乌鲁木齐推出各项政策推动养老保险的发展,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仍面临许多长期的问题如兵团与地方的双轨运行及监管漏洞等。

四、改善乌鲁木齐养老保险的合理化途径

城乡统筹,加强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在农村,乌鲁木齐农村的参保率较低,应该强制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思想观念的落后,受传统养儿防老思想的束缚,对现代养老保险的观念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强制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很有必要。在城镇,要求所有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缴纳的保险金不受职业种类的限制。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专业化的运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多元化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和筹集资金渠道。为了平衡养老基金的收支,可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允许外籍人士购买养老保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资金的不足。目前银行的利率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的幅度,养老基金放入银行反而会贬值。养老基金应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选择合适的方式如投资项目等盘活养老资金。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捐赠,填补养老资金的缺口。乌鲁木齐民间慈善组织较为缺乏,发展慈善组织,凝聚各民族力量,鼓励其积极募捐资金用于养老保险,活跃民间资本,牵引民族向心力。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减轻养老保险支付的压力。前几年,我国开始进行逐步延长退休年龄的讨论。目前我国退休年龄相对较低,另有部分居民提前退休,加大了养老金的支出。国际上,很多国家适当延长了退休年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因此逐步延长适当退休年龄,是乌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可行手段之一。在进行延长年龄时,为稳定起见,可进行逐步延长。比如每隔五年延长2-3岁,用十年时间延长到既定退休年龄。这种阶段性的退休年龄的调整可以一段时期内提供劳动力,又能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劳动力资源。

作者:姚雪莲 孟玉龙 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殿国.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8;(32).

[2]马彦.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6):79-83.

[3]胡绍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1-7.

[4]周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09;(9):107-108.

篇6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医;发展;疾病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6-011-02

目前我国已经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政府也将高速老龄化社会作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国情认真对待,面对逐渐增加的老年人群体,中医也应该积极应对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事实上,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经销商开始瞄准老年人这一巨大市场,大肆推销保健品,但是由于部分保健品生产成分不合格或无法根据不同体质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更不能以养代治,效果并不如人意。而中医在老年人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优势和特色,若大力发展则能为改善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做出巨大贡献。

一、加强中医科普及教育。

很长时间以来,由于西医见效快、效果立竿见影等特点使得市场上西药随处可见,医院也都是采取西医的临床疗法,国粹中医在很多人眼里只停留在药效慢、制作时间长、味道苦等特点上,群众缺乏对药理知识和药材的基本了解,有时甚至对中医有所偏见或盲从。事实上,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和治疗都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在老年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等方面有完整的理论知识和治疗方法。比如在老年人保养方面认为应“调摄情志,修身养性”,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寂寞的情绪,容易发脾气、固执己见,因此欲治其疾,先治其心,注意保持情绪舒畅,乐观开朗,以帮助调和人体的阴阳气血。在治疗方法上遵循“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原则,中医强调以人为本,综合辨清疾病的邪正关系,注重个体性、阶段性、动态性、及最优化,给予不同的病人,提供适合自身的最佳治疗,能弥补西医救治之不足。在实际治疗中其突出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药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植被或人工种植的许多植被都可以被用作药材,因此药材易得且价格和诊疗费用相对西医来说较为低廉,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医疗资源较为紧张的难题。二是中医治疗中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这对老年人身体功能衰弱且慢性疾病多发的特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利于老年人身体的全面养护和整体恢复。三是中医的“治未病”思想,中药养生保健和预防医疗认为应在疾病尚未发生之间就应该提前预料到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老年人一旦生病就容易造成并发症且身体功能严重衰退,因此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养生能力和抗病能力才是有效保障健康之道。

基于以上,中医对于老年人益寿延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医院在治疗老年人疾病时应该将这些知识普及给病人或其家人,建议其选择中医治疗,同时也可以在医院走廊或者宣传栏上介绍中医知识,使得病人对中医优势有进一步的了解。医院也可以组织义务的中医知识普及活动,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中医。

二、开展“中医进社区“、“中医进农村活动”。

老年人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医院病人多、空气污浊,老年人如果频繁出入或长时间呆在这里极易造成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新的疾病感染。此外,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紧张,大部分医院都人满为患,经常存在床位不足、排队时间长的问题,而且要经过挂号、检查、问诊、缴费等,不仅会引起患者焦虑情绪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对于年迈体衰甚至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负担。而通过开展“中医进社区”的活动或者设置相关的社区医院,使得群众能够就近看病,减少了程序繁琐,不用长时间等待,床位紧张的难题也可迎刃而解。

中医“简、便、效、廉”的优势非常适用与农村老人,我国的农村老人由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在年老时更易患上各种疾病,而如今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这部分老人就成了留守老人,看病远、看病贵就成了一大难题,而中医一般价格低廉、可以在家制作、副作用小,适合农村老人。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有力的增加了中医治疗的覆盖范围,拉近了患者与中医的距离,自身的效果体验也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医的良好疗效。

三、发展现代中医,契合老年人身体特点。

老年人医疗方面有三最:最高的患病率,最高的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最高的伤残率,而且往往存在发病过程缓慢、形体脏腑功能衰减、多脏器受损多种疾病同存的特点,因此在老年人治疗上应坚持健康长寿而不只是长寿的目标,在治疗上坚持以养为主辅以药物“冬令调补,冬病夏治”,方法上可以坚持针灸、推拿理疗、康复疗法。针对老年人常出现的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脑血管意外等要及早预防,如中医强调的运动、饮食清淡、注意保暖等。针对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等引发的老年人健康问题,要做为现代中医主要研究方向。而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以传统的大阴阳为纲,辅以西医的治疗手段,中西结合。传统中医博大精深但随着科技、经济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迁已经不再适用,只有坚持大力发展现代中医才能确保中医不落后与时代,同时也要对中医进行规范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建立自己的科学标准,革故鼎新,进一步融入世界医学发展的大潮之中。

四、提高社区中医人才素质。

社区中医人才是“中医进社区”计划的主要贯彻者,也是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和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推行者,但是现在的社区中医人才往往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专业能力不强的情况,在西医大肆盛行的当今社会,社区中医人员很多都是由西医直接转化过来。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坚持西医理疗,甚至将西医疗法强硬嫁接到中医上,不仅没有达到中医治病的效果,错误的疗法甚至让抵抗力的弱的老人病情加重,因此社区中医人才必须改革。选拔科班出身的中医人才,西医人员要经过严格培训后才能上岗,员工也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专业知识,参加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治疗手段等补习班或者阅读相关书籍,同时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在为他们治疗过程中要主动关心老人,除了对已经患的疾病治疗外,还要询问他们的一些日常活动、饮食规律、睡眠状况等判断他们可能会出现的健康问题并及时指引改正,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疗理念。对于一些听力有障碍、视力障碍、表达不清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要耐心沟通、及时帮助,必要时也可以告诉他们的子女家人。

五、要注重中医治疗中的人文关怀

从1992年至今,我国已经迈入人口老龄化的第21个年头,人口学分析认为未来医疗资源中将有50%的资源用于老人,这是对我国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配置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政府及中医工作者对老年人个性化诊疗方案问题亟待解决的要求。在我国,随着80后一代步入中年,父母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独生子女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要独立承担两个家庭父母的养老,而医疗费用一直居高不下。此外,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工作,“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并以年均1000万的增幅在持续增加,中医认为老年人养生的关键是“调摄情志,修身养性”但是在长期处于寂寞、孤单、生活无人料理的情况下尤其对于丧偶的独居老人来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心理长期处于忧郁患上疾病的可能性加大。一边是子女无力承担的医疗成本,一边是老年人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这些都造成了老年人医疗中的弱势地位。

中医在治疗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效、廉”尽可能的为病人选择价格低、见效快的药材,减少病人的医疗成本和治疗周期。一方面可以借助老年人医疗保障的社会团体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帮助手段,比如可以在社区、敬老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为老年人提供定期检查、咨询或者设立专门的治疗岗位,也可以联系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红十字会、老年人基金等为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资金、药材的帮助。对于一些孤寡老人、心理抑郁的老人可以和心理专家或者志愿者合作,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结合,使得老年人在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上收获全面健康,事实上这才是现代医学对健康的全面定义。

结束语:

老年人是特殊人群,社会应该主动关爱老人,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尤其对中医而言应该利用自己在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上的优势,从多方面努力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让他们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丽敏.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研究:从医疗保障视角[J]. 中国卫生经济. 2009(03).

[2] 张文汉,辜鸣,胡素君,黄小平,汪婷婷,徐凯. 深圳市梅林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07).

[3] 赵美玉. 焦作地区不同生活区域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1(16).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支出;养老

一、引言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称为进入老年化社会,超过 14%称为进入老年社会,超过 24%(有的超过 20%)称为进入超老年社会。泰州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良好,且属于人口净流出地区,导致泰州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2010年泰州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4%,预计2020年将达到20%,2030年超过30%,可见泰州市人口已处于快速老龄化时期。

二、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特点

(一)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我国于2014年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政策,预计2014年前后生育率会发生显著变化。根据泰州市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是28‰,2010年是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那样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可假设泰州市以后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以此作为一般生育率低方案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预测未来30年人口发展情况,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生育率会发生多大变化,符合生育二胎政策的夫妇有多少选择生育了二胎呢? 2013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的6万多户样本数据显示60.8%的已育一孩的“单独”夫妇想要生育第二个孩子,但实际情况表明有生育二胎意愿并付诸行动的人数并不多。截至2014年8月,全国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仅70万对申请生二孩。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试点“二胎方案”的山西翼城、甘肃酒泉、河北承德、湖北恩施等农村地区到现在总和生育率也全部低于1.6。由于现阶段没有泰州市二胎生育率的详细调查结果,本文参照已试点二胎政策地区生育率,假设泰州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总和生育率最高会升至1.6(2010年该数据为1.02),据此假设泰州市一般生育率将和总和生育率一样上升相同幅度,从28‰上升为44‰,以此作为一般生育率高方案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结果如表2所示。

(二)泰州市人口老龄化特点

1. 超少子化和高老龄化现象并存

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低于15%,被称为超少子化。2010年泰州市该比例只有12%,表2显示在总和生育率达到1.6的情况下,未来30年该比例平均值也仅为13.1%。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两种生育模式下皆居高不下,低生育模式下在2045年达到35.7%,高生育模式下亦超过30%。

2. 未富先老

根据 2007 年国际统计年鉴,在有统计数据的排名前十的老龄化国家中,人均国民收入平均为 32232 美元。日本在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14%时,人均 GDP为38555 美元。泰州市2013年人均GDP为人民币64917元,按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约合10321美元,和日本相距甚远。

3. 单独二胎政策优化人口结构,但增加社会抚养比

老少比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的比例,若该值超过30%,则为老年型社会。2010年泰州市老少比119%,此后不断增加。比较表1和表2,可以看到单独二胎政策大幅降低了老少比。通常把社会抚养比低于53%的时期视为人口红利期。若不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泰州市人口红利期可持续到2030年前,反之不到2025年人口红利期就会结束。社会抚养比于2045年将高达80.6%。

三、人口老龄化对泰州市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将给泰州市带来深远影响,下文主要用一般生育率为44‰的人口预测结果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泰州市的影响。

1. 老龄化导致社会消费结构改变,养老服务市场跟不上时代需要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变化对商品和服务有着特殊要求,食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消费项目。有关食品、医疗服务的负面新闻时有报道。医疗服务、保健品价格居高不下,相关行业呈现散、乱、差、弱现象。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稀缺,老年人仅有的一些娱乐活动例如广场舞却饱受诟病。当前很多家庭第三代只有一个孩子,若生育二胎,未来30年内一对夫妇需要在照顾一到二个孩子的同时,还要照顾四位甚至更多老人,单独靠家庭难以兼顾对老年人的赡养。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疾病护理等事务逐步向社会转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以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2. 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供求缺口不断扩大

劳动力供给数量=适龄劳动力人口×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65岁及以上老龄劳动力×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根据泰州市五普和六普数据可假设泰州未来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为83%,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从前面的人口数量预测可知未来劳动力供给小于需求,且供求缺口逐年扩大。若未来30年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求缺口会更大。劳动力供求缺口扩大将导致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增加,削弱企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

3. 老龄化增加社保基金支出,社保基金入不敷出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泰州市社会保障基金支出逐年上升。2011~2013年泰州市社会保障水平分别为2.79%、3.13%和3.37%,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深化和基本退休金持续上涨,未来社保基金支出将持续增加。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男60岁、女55岁,考虑到未来延长退休年龄几乎是必然选择,按65岁标准作为退休年龄对泰州市未来30年社会保障支出适度区间进行预测,结果见表3。

表3显示,如果不追求高福利水平而仅仅达到社会保障的适度水平,到2015年泰州市社会保障水平应该位于GDP14.2 %~16%区间内,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十分巨大,若社保基金没有开发新的资金来源,入不敷出现象会恶化。

四、应对泰州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当前,解决泰州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

1. 顶层制度设计适度前瞻

(1)调整生育政策

在总和生育率1.6的条件下,泰州市未来30年人口结构依然处于失衡状态。考虑到政策效果的滞后性,只有做到顶层制度设计适度超前才能有备无患。从现在起鼓励单独夫妇生育二胎。可以通过税赋减免、增加假期、免费医疗等措施促进生育率提高,缓解人口老化问题。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全部放开二胎政策并不会使人口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2)完善人口引进制度

为解决未来适龄劳动力人口大幅减少的问题,考虑到泰州是个人口净流出地区,泰州市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适龄劳动力来泰工作。例如泰州市应对外来人口安家落户、子女入学、住房补贴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增强对泰州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提高泰州市宜居城市口碑,吸引更多的外来适龄人口。

(3)创新弹性退休制度

低龄老年人具有熟练的工作技术、丰富的实践经验、足够应付工作的身体,若其继续工作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供求缺口,还可以缓解社保基金压力。

(4)促进要素流向养老事业

为进入老龄产业的社会资本提供优惠政策。例如对养老机构前期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为建成机构运营提供津贴,养老机构需要改建扩建时提供社会资金募集的便利,有效盘活机构存量的同时扩充增量。在城市规划时为老龄人口提供专项预留建设用地,以避免用地成本高企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养老市场。同时,提供长期信用贷款给予那些有志于进入老龄事业的企业,并为其提供低利率贷款。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力争保险全覆盖,提高参保比例。在充分体现社保体系的社会安全网角色基础上参保层次可以多样化。其次要加强社保基金筹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在社保支出中的比例。此外,政府应多渠道吸收外来资金,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机构对老龄事业捐款,对捐款对象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对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特别是避免过度医疗的发生。社会保障基金应该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委托第三方机构投资于国债、股票市场获得保值和增值,抵消通货膨胀的侵蚀。

2. 提前布局养老产业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且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必须挖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人口老龄化将催生“银色产业”,如针对老年人的医疗保健、养老、休闲、文化等服务行业。提前构建老龄产业体系,培植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老龄产业,服务泰州市场,占领区域市场甚至全国市场。把发展老龄产业作为促进泰州市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以抑制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

(1)发展医疗保健品产业

有研究显示,70%的老人都有医疗需求,老年人医疗费支出一般是其他人口的5倍左右, 医疗保健品是老年人口消费的主要项目之一。应立足医药城,给予企业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中高端医疗保健品行业发展。

(2)培育四位一体的养老机构

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导致医养融合的养老机构大受欢迎。不少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若养老机构独立雇佣医疗护理人员,在小型化运营的模式下缺乏经济效益。为整合资源配置,泰州市可以促进“医疗、旅游、地产、养老”四位一体的养老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3)转变养老服务机构的补贴方式

从经济学角度看,补贴不管是给企业还是给消费者,不会改变双方实际得到的好处。当前政府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对各种类型养老机构有名目众多的补贴,从新闻媒体的报道来看骗取补贴现象并不鲜见。为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运行,促使养老企业优胜劣汰,提高老年人福利水平,应改变当前对养老机构进行补贴的制度,转向补贴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对居家养老,子女直接承担养老责任的家庭,应在其家庭收入税收减免的情况下给予子女一定经济补贴。对没有由子女养老的老年人,补贴直接发放到其医保或养老账户,由老年人对各类养老机构“用脚投票”。无法吸引老年人入住的养老机构被迫退出市场,能够吸引老年人入住的提供优质服务的养老机构可以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毅,李健.2020~2100年泰州市劳动力供求趋势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

[2]黄毅,李健.基于人口预测的社会保障水平研究――以江苏泰州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2014008

中国自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目前老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4.3%,且老龄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为了解重庆市老龄化现状,把脉重庆市老龄化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推动重庆朝“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向发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组,并于2012年3-8月期间,对重庆市各地老龄化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走访了大渡口区、渝北区、涪陵区、綦江区及市老年大学,召开了5次座谈会。同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课题组制作了封闭式问卷,根据重庆市的现状,随机抽取了5个区县,每个区县发放100~200份问卷,并在选择被调查者时尽量平衡城乡分布。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23份,回收有效问卷701份,有效回收率85.2%。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

一、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特点及趋势分析

(一)人口老龄化定义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总人口中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二)重庆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1.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且发展迅速

截至2011年,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60.13万,老年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7.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5%,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直辖市之首。据预测,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637万人,问题尤其突出。

表1 重庆老龄化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从2008年到2011年,短短三年的时间,重庆市的老年人口从465万增加到560.13万,足足增加了95.13万,这样的老年化发展速度在全国也排在前面。市老龄委介绍,重庆市进入老龄门槛的人,每年至少净增10万左右。到2036年,重庆市将出现900万老人,届时4个重庆人中就有1个是老人。2036年,将是重庆人口老龄化的最高峰值年,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900万,占总人口的25%以上。

2.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边备边老”形势严峻

西方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约在1990年左右),人均GDP超过10 000美元。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约在2000年,当年人均GDP为860美元。而重庆市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当年全市人均GDP仅为471美元,工业化水平非常低,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时至今日,尽管重庆市人均GDP已经在2011年突破5 000美元大关,但重庆市在中国仍然属于初等发达地区,现代化水平还相当低。

3.老年人口结构性问题突出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家庭结构、城乡分布等几个方面。重庆市老年人口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其一,高龄化程度明显。如图1所示,在重庆市老年人口中,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23.0%。表明重庆市的老龄化将会持续增长,且高龄老人的比重逐步升高。

其二,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由于女性寿命普遍高于男性,重庆市老龄人口呈现出严重的性别比失衡,本次调查数据如图2所示,重庆市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

其三,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如图3所示,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共约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可以看出,老年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其四,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相关数据显示,重庆市农村老年人口317.13万,比城镇多74.94万。这是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导致了农村的空巢化、常住人口的高龄化,空巢老人已成为农村常住居民的主体。而相关研究指出,城乡倒置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未来农村老年人口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生产建设、精神抚慰等各方面需求将暴增。加大农村老年协会建设,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模式,增强老年人抗风险能力,将是未来中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

调查中,57.3%的老人表示自己有固定收入,79.9%的老人表示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但深入分析发现,老年人的收入来源结构较为单一,如图4所示。

半数以上的老年人依靠离退休金生活,20.7%的老年人靠家庭养老,13.4%的老年人靠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生活,这三种收入来源是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主要渠道。

老年人收入来源的城乡分布分析显示,城市老人中有固定来源收入者

占88.2%,而农村的比例仅为19.2%。收入来源结构的城乡分析显示,城市老年人收入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约占83.5%,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子女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优抚金以及劳动收入三项,约占农村老人总收入的83.3%。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参与劳动的程度以及对最低生活保障的依赖程度高于城市老人,说明重庆市老年人存在较为严重的分配不公和城乡收入差距,老年人的两级分化非常明显。如表2所示。

表2 主要经济来源的城乡对比

(三)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目前为17.25%,比全国高出3.5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专家预测,重庆市人口老龄化2015年将超过20%,2031年达到30%以上并趋于基本稳定,21世纪中叶将成为重度的人口老龄化区域。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将与高龄化并驾齐驱。至2050年期间,当60岁以上老年人口从现在的560.13万人增加到1 084万人,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128万人增加到271万人。重庆市被抚养(赡养)对象的主体将由以少年儿童为主转变为以老年人为主,2009年后老年人逐步多于少年儿童。2005年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比例为6.2∶1,2020年降为4.0∶1,2050年只有2.0∶1。

二、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分析

(一)物质基础逐步增强

重庆直辖以后,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11 45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 191美元,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6%。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养老水平也不断提升。城乡养老、医疗保险提前实现全覆盖,五大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2012年中国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约为1 650元,同期重庆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为1 796元,排全国第14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保障了13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建立,都是重庆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的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医疗保健水平提高

近年来,中国逐步建成世界最大医保体系。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医保体系也逐步得以完善。2000年到2008年,全市共投入13.5亿元对市级医院进行扩建;投资30亿元对急救中心等十大公共医疗卫生项目进行扩建,新增病床3 000张。除此之外,还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21亿元,逐步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了居民就近就医,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群众治病更便宜。

2012年,重庆市出台了“十二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的目标。在中国社科院2011年的《公共服务蓝皮书》中,重庆医疗卫生满意度总分为68.36分,居全国第一,说明重庆市的医疗条件、医护水平大大改善。1999年重庆市人均预期寿命71.7岁,2010年男性提升到78.97岁,增加了7岁多。

(三)政策措施扎实有效

“老有所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 为更好地应对老龄化社会压力,鼓励社会养老机构兴建养老设施,重庆市于2012年出台财政激励措施,社会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最高可获20万元财政补贴。同时,自2012年起,新建和扩建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100张以上、符合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和养老机构建设标准的,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4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500张床位。同时,对租用房屋兴办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增加床位50张以上、房屋租期5年以上(含5年),重庆市财政对其新增床位给予每张1 000元的建设补贴,每个机构最高补贴不超过200张床位。此项财政补贴资金在养老机构建成投入使用且入住率达到50%后,经核准一次性拨付。

2012年通过的《重庆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重庆市将来一段时间老龄事业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加强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强化敬老优待和权益保障、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创新老年社会管理、建设老年家庭和宜居环境、培育发展老龄产业等。

这些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重庆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全市新建、改建了一批敬老院,五保供养床位达到6.4万张,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0%。部分地区的“银发经济”初现雏形,比如歌乐山镇的生态养老产业,50多家农家乐转型为老年公寓,接纳3 000多名老年人在此养老。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近10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庆市逐年加大投入,10年累计投入超过1 500亿元,用于推进企业环保搬迁、关闭采石场、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加强垃圾和污水设施建设、整治水环境等关键工程。重庆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重庆已成功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创模专家组验收,成为首个省级单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超过了95%,环保投诉处置满意率达到96%。

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重庆市整体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1%,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6%,主城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2012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0天。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老年人创建了良好的养老条件,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空间,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五)社会关爱不断加大

关心关怀老年人,是全社会的事情。重庆市在关怀老年人方面工作扎实,除了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体制外,对年满70岁的老人,每月有10元的额外补贴,对年满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各地都有相应的高龄补贴,补贴标准从300元到3 600元不等。

城市生活中,处处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和优待。截至2012年,全市为170万名老年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老年人乘坐免费公交路线457条,免费公园396个,免普通挂号费医疗机构540个,为老年人的生活、出行和就医提供了方便。

三、应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和标致,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重庆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人口老龄化状态。我们应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性、紧迫性,树立老龄意识,增强老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对措施不仅要着眼于现状,更需要放眼于未来,因为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事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远景规划

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为指导思想,在重庆试点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通过公共管理平台的构建,希望能够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改变涉老政策碎片化管理的现状,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建立综合性为老服务网络。

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社会即使不会永远处于老龄化社会,也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处于老龄化社会,很难再回到以前的年轻化社会。而我们以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都是按照过去年轻化社会状态

进行安排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一直沿袭。老龄化并不是一个短期的挑战,而是我们必须长期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形态,所以需要重组公共政策体系,改变既有的社会观念,理清社会的管理体制,构建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的公共管理平台。而这个公共管理平台包括制度、经济、服务、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的统筹综合管理。

管理平台应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一个管理中心,即老龄化社会中政策的制订者;一套管理机制,即管理的运行机制;一系列管理的事务,即在老龄化社会中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

1.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首先要对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责权进行界限划分,明确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责任,有所为有所不为。并要进一步对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因为目前政府对老年工作管理涉及多个职能部门,

需要把多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整合到一个管理平台,建立统一的管理中心,通过政策的制订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依法管理,并兼顾效率与公平。

2.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主要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老龄化是一种生命现象,它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不需要过于强调其负面影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3.管理事务

老龄化社会公共管理平台涉及的管理事务包括:经济发展的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社会文化的弘扬等。在各个方面产生的社会问题通过管理平台反馈到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通过一定的机制作出反应,并综合协调,合理配置资源,提出应对措施,颁布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从而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

(二)近期目标

上述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平台是应对老龄化社会所作出的一个远景规划,平台的建设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但从现阶段对重庆市人口老龄化调研数据的分析发现,重庆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老龄化程度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6位,居西部第1。(2)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3)高龄化程度明显,70~79岁年龄段人数占29.4%,而8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23.0%。(4)老年女性比例为54.8%,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比例。(5)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6)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7)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专家访谈等各种方式,并借鉴发达地区及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1.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吸引“人口回流”,稀释人口老龄化

重庆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居西部第1,全国第6。除了人口因素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而发生的人口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即由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而重庆属于西部重镇,在过去的20年间为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这也是造成重庆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问题上,可探索运用人口迁徙的机制,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吸引人口向西部流动。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展西部中小城镇,统筹规划新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吸引“人口回流”[1],通过“人口回流”来“稀释”人口老龄化。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提供养老资金保障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服务性产业。重庆市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生产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独立发展出来的新兴产业,在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环节中发挥辅助作用。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成为各地区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如运输、仓储、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服务、管理咨询、通信服务、技术鉴定服务等都属于生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保障,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选择。目前中国正处于中、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逐步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时期,借此契机,大力发展生产业,承接服务业外包产业,加速引进新技术和投资资金进入广大内陆地区,既能逐步改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有利于本地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在重庆市集聚起新的生产力。更重要的一点,借助于生产服务性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长效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人口老龄化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而服务性产业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其中有很多岗位对于具有一定知识技术背景的老年人来说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如信息咨询、会计事务、技术鉴定等,能够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更可以缓解劳动力资源不足、养老资金紧张等问题[2]。

第二,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着力开发老年用品产品。第二次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第一次产业的再加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特点,可生产具有高营养、易消化和补充人体正常需要的特殊食品;兴建适合老年需要的公寓式住宅,特别是医疗、卫生、保健相配套的住宅小区;老年出行需要的拐杖、轮椅,老花镜、助听器等特殊需要产品的生产;满足老年健身、体育及文化、娱乐等产品的生产;轻便、耐用、质高价廉的老年旅游用品的生产等。

第三,加大老年服务性产业的市场化运作。重庆肩负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处于工业化中前期,碳减排压力巨大,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上应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特别是加快低碳服务业的发展。老年服务性产业多属第三产业中的低碳服务业[3]。从消费的角度看,老龄化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超强需求: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服务、心理咨询等必须加强;文化性、娱乐性消费行业要尽快发展,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商业性的),而不仅仅是建立一些行政性的老干部(或老年人)活动中心;扩大老年照料、护理业等劳务消费的比重,加强社会服务行业使家务劳动尤其是老年家庭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其中最重要的是让第三产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真正成为产业,而不是事业单位。通过加大市场化运作的力度,也才能让老年服务性产业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不仅为老年人解决确实之需,也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因之一[4]。

3.建立长效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重庆市老年人口中高龄化程度明显,高龄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和照料,由此对照护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老龄化社会中本身劳动力资源不足,特别是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中的服务人员更是缺乏。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立“一帮一”老年志愿服务队伍。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已开始尝试。通过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一帮一”的形式,即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即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也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老有所为,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立,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完善老年志愿服务的管理模式;二是加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

第二,建立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大学生在为老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大学生服务提供的可持续特点,建立长效的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体系中服务人员短缺问题。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志愿活动效益评价机制。为了能够客观地评估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效率,有必要进行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二是志愿者利益保障机制。如可探索实行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创新对为老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也更能够保证大学生为老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加强为老服务的技能培训,提高为老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探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导入家庭生活技能的基本培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生活能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

4.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女性老年群体的平均寿命高于男性,由此造成老年人口中男女比例失调,这种现象在重庆较为突出。重庆市老年人口男性占45.2%,而女性比例为54.8%,女性人口比例明显高出男性比例。而女性老年群体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一方面由于女性在家庭和职业的选择上对家庭投入更大的精力,另一方面由于在职业待遇上受到不同程度性别歧视,导致女性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低于男性群体,由此影响其养老金收入水平。寿命长,但养老金收入水平却偏低,会降低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探索建立针对女性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制度。

在很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都有遗属津贴这一项目,以保障一个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主要指男性)去世后,其他成员(主要指女性及其子女)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中国遗属基本生活保障始终停留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层面,从目前人口老龄化特点看已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女性老年群体的需求,因此在制度建设上可探讨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女性保障制度,体现社会的公平与公正,确保性别平等,保障家庭稳定。

5.慎提延长退休年龄

针对老龄化社会中劳动力资源不足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建议。但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基础是建立在延长仍具有劳动能力(其中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老年群体的退休年龄。如果所延长的那部分老年群体到了退休年龄已基本不具备劳动能力了,那么延长退休年龄对于增加劳动力资源将是个伪命题[5]。

从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中可以看到,重庆市老年人口特点是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老年人口中文盲占16.8%,小学文凭占35.2%,初中文凭人数比例为22.0%,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

占74.0%;而中专和高中分别只占8.0%和6.4%,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1.6%。如果从现在开始就在重庆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那么这部分老年人将无法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脑力劳动,若从事体力劳动也无法和青壮劳动力竞争,因此,在现阶段提出延长退休年龄需谨慎。

当然,国际上面对劳动资源不足及养老金压力问题,通常通过延长退休年龄予以解决,而且国外退休年龄通常也比中国大,大部分发达国际都达到65岁,但这都是建立在已普及了高等教育的基础之上,且身体素质状况比中国人强。因此现阶段在重庆到底应不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在什么时候才适合实行?或者怎么实行?这些问题还都有待于进一步论证,在政策的制订上需谨慎。

6.加大老年继续教育力度

不管是从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角度还是从老有所为的角度,加大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都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探索将老年大学改为老年人再教育、再培训、终生教育机构。目前的老年大学主要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让他们快快乐乐琴棋书画,如果让老年人继续发挥他的作用,经过几年再教育、再培训,学电脑、学IT技术和其他技能,通过这种办法使之能够再就业,能够继续

发挥其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加强老年继续教育的力度,提高老年劳动力资源的价值,这应该是延长退休年龄的前提。

同时,也应该大力发展社区继续教育,开办社区大学,提供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不仅为老年人,也为更多的居家妇女及社会青年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应对人口老龄化导致

劳动资源不足问题。

7.发展现代家庭农业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失衡,农村空巢群体庞大,这不仅是重庆市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也是全国的现状。如何解决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其中涉及经济问题及社会服务等各种问题。

在乡务农的中老年人在城市就业没有优势,但是从事小规模的农业经营,比如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却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有专家做过相关调研,资本农场在种植粮食方面敌不过家庭农场,因此制订发展现代农业相关政策时,需鼓励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而不能鼓励更不能支持资本下乡。通过发展现代家庭农业,让“回流”农民工能够以小农经营获取经济收入,完成养老生活。这种回乡生活对他们来说不仅生活成本低,而且更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发展现代家庭农业,提高农民收入,也能够吸引第一代农民工“回流”,这批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在四五十岁,回乡后除了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解决农村空巢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再通过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继续教育培训,包括农业知识技能、现代家庭生活知识技能、科技信息化知识技能等,让他们掌握更多现代化知识,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6]。参考文献:

[1]刘云刚.中国地方城市的人口回流与振兴战略[C]//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2011.

[2]彭湘君,孙志军,王玲.产业转移背景下重庆市生产业发展策略选择[J].技术经济,2012,31(11):1-2.

[3]陈英.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4):33-40.

[4]王立勋.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5]王纯.延长退休年龄 应对人口老龄化[J].科技咨询导报,2010(17):227-229.

[6]宋金文.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养老的社会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U Xia,ZHANG Heng,CHENG Xingyuan

(School of Social Affairs, 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