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市场体系的基础8篇

时间:2024-01-08 14:42: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体系的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体系的基础

篇1

关键词:200MW机组;调试;问题;解决措施

Abstract: the Wuhai thermal power plant 2 x 200 mw unit during commissioning, met a lot of problems, through the debugging, found that affect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units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and eventually settle for the unit over production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and equipment and system improvement and perfect provides reliable technical guarantee and experience.

Keywords: 200 mw unit; Commissioning; Problem; solutions.

中图分类号:TL3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乌海热电厂2×200MW汽轮机组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150/N200-12.7/535/535型超高压中间一次再热单抽冷凝式,三缸、二排汽汽轮机。#1、#2机组分别于2005年6月8日和2005年8月18日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连续试运行。两台机组在整套启动调试过程中分别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和处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整套启动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启动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汽轮机汽封系统工作不正常

#1汽轮机低压缸前后汽封供汽压力不足

a 现象:在第一次送汽封和抽真空时,在供汽母管压力为设计值的情况下,发现低压缸前后汽封供汽压力几乎为零,没有起到密封作用。

b原因分析:为了查找此现象发生的原因,现场先后进行了多次汽封分段压降试验和相关检查,试验证明确系设计的低压汽封供汽分支管道管径较小,阻力大,造成在低压缸前后汽封处供汽压力已经为零,无法起到密封作用。

c处理方法:经与有关技术人员商讨、计算,决定对汽封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低压汽封供汽分支管管径由原设计的¢76改为¢108,改造的低压汽封管道经吹扫后,再次进行汽封试验,低压前后汽封压力分别上升至30 kPa和25 kPa,满足机组正常运行要求。

低压缸汽封温度指示偏低

a现象:在整套启动试运行期间,低压缸两端汽封温度指示偏差较大,调整无效。

b原因分析:由低压缸两端汽封温度偏低的一端汽封供汽管道不畅通所致。

c处理方法:对温度偏低的汽封弯头进行解体检查,发现管道里面有漆皮等杂物。清扫后再次启动,低压缸两端汽封温度指示基本一致,此问题得以解决。

2.2交流油泵工作不正常

#1汽轮机交流油泵工作不正常

a现象:整套启动前,发现主机交流油泵在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次启动时有时打不出油,油压建立不起来。

b原因分析: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油管道布置有空气积滞的现象。该泵设计的驱动轴密封环在油泵出口处最高点,密封和动静部分的密封油取自油泵出口逆止门前,当油泵停止时,密封油压消失,空气进入泵出口管,原有的虹吸被破坏。

c处理方法:在交流油泵出口管道最高点,各增加了一个¢8mm放空气管,经试验,油泵启动后很快就建立起了油压,满足了机组安全运行的需要。

2.3给水泵工作异常

给水泵振动大跳泵

a现象:#1、#2机组给水泵在启动试运过程中,曾由于振动大引起跳泵。而在各种转速下实际测量,各瓦振动均不超过0.03mm。

b原因分析:初步判断为配置的在线振动监测装置低频通道抗干扰性能较差,当有外界干扰时,容易引起振动信号被放大而引起跳泵。后利用精密仪器监测,发现在#1机#2给水泵达到4600r/min以上,给水泵主泵的自由端振动突然升高,峰值超过跳闸值而引起泵组跳闸。于是进行以下分析,① 现有的振动测量装置的滤波设置不正确,导致测量结果里有低频成分和7倍频、14倍频的叶片通频。② 给水泵管道系统的布置及支吊架系统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而产生共振放大的可能。

c处理方法:① 对现有的振动测量装置的滤波范围进行调整,保留58.6~336Hz范围的正常测量,而将其它范围的测量信号及7倍频、14倍频的叶片通频进行成分滤波。② 由于给水泵振动报警值和保护动作值7mm/s、11mm/s为振动的平均值,而监测到的振动数据为单峰值,于是将给水泵振动报警值和保护动作值分别提高到10mm/s、15.5mm/s。③ 在给水泵出口管道增加支吊架。采取以上处理措施后,电动给水泵工作正常。

给水泵异常跳泵

a现象:在整套启动试运期间,#1机给水泵发生突然跳闸3次。

b原因分析:第一次跳闸原因是给水泵就地控制箱油压力开关电源接线松动,错误发出油压力低信号,导致给水泵跳闸;第二次跳闸原因是清洁工清扫给水泵时误碰振动探头,使振动值超标,导致给水泵振动高跳闸;第三次跳闸原因是在偶合器油箱加油后,油里面含有的水分或空气析出,造成油压瞬间降低,导致辅助油泵低油压保护动作跳闸。

c处理方法:将能检查到的给水泵辅助油泵就地控制箱接线连接部位全部重新紧一遍;加强试运现场的保卫工作,在危及机组主辅设备安全运行的地带,标示明确警戒线;清洗给水泵油滤网、加强排空气并停止在运行中补油。经以上处理后,给水泵再无发生突然跳闸的现象。

2.4汽轮机轴振动过大

a现象:#1机组在第一次启动到带满负荷过程中,#5瓦轴振动过大,X方向的绝对振动一般在0.14~0.16mm之间,短时间达到0.195 mm。

b原因分析:①转子存在动不平衡,此分量大约影响0.07~0.08 mm;② #5瓦处的测量表面不光滑、有毛刺现象,机组在低转速(300 r/min)时,#5瓦轴振动显示的偏摆值达到0.07~0.08 mm;③ #5瓦的密封瓦存在不稳定碰磨,机组在3000 r/min或带负荷时,#5瓦轴振动有摆动现象,范围在0.148~0.195 mm之间,最低曾降到0.121mm。

c处理方法:① 对#5瓦振动探头轴颈处进行人工打磨,有一定效果;② 在#5瓦处安装两个新的探头,以避开原来存在的转子表面不光滑、有毛刺的地方,新的探头安装上以后,实际振动(X/Y方向)比原有的探头指示值均减少0.02 mm;经过以上处理,#5瓦轴振达到规定标准。

2.5真空系统严密性差

#1、#2机组在80%负荷以上首次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时,试验结果分别为0.76kPa/min、0.53kPa/min。利用检漏仪进行查漏, 其中主要漏点和漏率见下表 :

对以上主要漏点进行处理后,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结果为:#1机组0.392kPa/min,#2机组0.23kPa/min,均达到了《验标》规定标准。

2.6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a现象:整套启动前,在进行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时,发现缺少压缩空气,而空压机及压缩空气系统运行正常。

b原因分析:本机组设计的抽汽逆止阀的压缩空气源是通过空气引导阀传送的,而机组挂闸前,空气引导阀是不打开的,这就意味着机组不挂闸,就无法进行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工作。

c处理方法:为了提前进行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工作,将空气引导阀增加一个旁路阀,满足了机组不挂闸条件下,可进行抽汽逆止阀的调整试验工作,缩短了机组整套启动时间。

抽汽逆止阀电磁阀不能正常工作

a现象:#1机一段抽汽逆止阀不能正常开启、关闭,通过试验仍无法解决。于是将该逆止阀的电磁阀与六段抽汽逆止阀的电磁阀进行调换,调换后发现一段抽汽逆止阀已可以正常启闭,而六段抽汽逆止阀却不能正常工作。

b原因分析:逆止阀的电磁阀内部的推力弹簧刚度不够造成抽汽逆止阀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无法到达工作位置,即抽汽逆止阀不能正常启闭。

c处理方法:更换新的电磁阀弹簧,问题得以解决。

2.7部分设备的疏水系统不畅通

#2机#2高压加热器疏水系统不畅通

a现象:在80%负荷以上时,#2高加疏水负担加重,水位开始逐渐上涨,随着时间的增加,水位会逐渐到增加的危险值,而使高加跳闸。

b原因分析:认为#2高加的正常疏水阀设计容量不够,如能使其容量扩大,情况即可改善。

c处理方法:在其正常疏水管道上增加一道旁路门,增大了系统容量,疏水正常。

#2机六段抽汽逆止阀前疏水不畅通

a现象:#2机组在第一次整套启动期间,发现六段抽汽逆止阀前疏水管道温度测点指示仅为20℃,远低于该段抽汽温度,而其疏水汽动调整门在开启位置。

b原因分析:判断该疏水系统不畅通,有堵塞现象。

c处理方法:将该疏水管道两端解开,用压缩空气和消防水进行吹扫和冲洗,再次启动后该疏水畅通。

轴封冷却器疏水系统不畅通

a现象:#1机轴封冷却器的轴抽风机正常运行,其负压测点逐渐向正的方向变化,最终由于负压值过低使第二台轴抽风机联启,就地水位计则出现满水。

b原因分析:轴封冷却器疏水系统不畅通,导致轴封加热器汽侧水位不断攀高。c处理方法:正常运行时开启轴封冷却器正常疏水的排放水门,降低水位,使轴封冷却器能够维持正常工作。停机以后检查清理疏水器,冲洗该疏水管道。再次启动后轴封冷却器疏水正常。

2.8高排逆止门异常

a现象:#2机组在启动冲转过程中,高排逆止阀出现时开时关、剧烈摆动情况,但是到机组定速、并网带负荷以后,摆动现象不再发生。高排逆止阀因摆动剧烈开度不定。

b原因分析:在机组启动冲转过程中,由于蒸汽流量很小,为了维持机前一定的压力来控制转速,调节汽门自动调节其阀门开度,这样造成高排逆止阀前后压差不稳定,而导致阀门摆动。

c处理方法:更改DEH逻辑,将高排逆止阀释放的电信号从原来的汽机挂闸修改为2950r/min。此后高排逆止阀工作正常。

3机组调试后工作总结如下

3.1新机组调试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调试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一个阶段,又是贯穿于从设备选型、设计方案选择、调整试运到投产的整个过程。

3.2新机组调试不仅要全方位考虑,更要注重安全,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工期才是有效的。

篇2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让教学从传统模式中摆脱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此,对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 初中体育;信息技术;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28-02

1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它作为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好地弥补了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为此,体育教师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运动兴趣,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2 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效果[2]。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声响效果,借助音乐的旋律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准备部分中进行徒手操练习时,可以为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提高他们做徒手操的积极性;在课的基本部分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配上音乐,如在篮球练习时播放歌曲《相信自己》,在足球练习中播放世界杯主题曲,在武术动作练习中播放《中国功夫》等歌曲;在结束部分做放松操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卡农》《月光水岸》等,让学生一边放松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从而得到身心的完全放松。

当然,教师在用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时,要注意音乐的风格和格调一方面要符合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健康积极向上,避免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

3 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初中体育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其中的一些文字和插图比较单调,甚至有些学生根本看不懂这些静态的插图,难以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如田径跳跃的空中翻腾、撑杆跳的连续动作、单杠项目的回环等,都是要在瞬间完成的动作,由于时间较短,学生很难清晰地把握动作要领,无法快速而又完整地建立动作表象,教师的反复示范和讲解很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错误认识。为此,可借助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编辑教学课件,将那些很难进行清晰演示的技术动作,利用动画或标准动作演示进行慢动作播放、画面定格、动作回放等,并适时讲解和示范。这种方式可以变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得到强化,他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个瞬间的动作细节,快速而又全面地构建动作表象,进而掌握技术动作的重点与难点,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缩短了教学的整个过程。

如在学习“鱼跃前滚翻”时,学生并不能准确掌握“鱼跃”的精髓和含义,但因为这是个瞬间动作,教师示范不能停留在那个动作上面,学生看不清楚,掌握起来自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动作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轻松掌握“鱼跃前滚翻”这个动作,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将鱼跃前滚翻“这个动作拆分成几个关键动作,通过慢放和定格功能将动作的细节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讲解示范,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概念,最后反复练习,直到掌握这个动作。

再如在篮球课上讲授空切、联防、传切等基本战术配合时,因为大部分学生对篮球项目的基本战术缺乏了解,在师生配合进行篮球战术示范的时候表情紧张、动作迟钝,练习了很长时间却收效甚微。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录像,由于学生更关注的是那些精彩的扣篮、盖帽、抢断、快攻等画面,注意力很难集中到技战术运用上来,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而利用图解法又比较繁琐和不够直观,与学生的心理也不相吻合,不利于他们掌握知识。有了这些失败的经验后,笔者试着利用游戏软件开展辅助教学。首先精心挑选几款篮球游戏,根据竞赛规则设置自己想要的比赛环境,很容易就能把战术配合演练和展示出来。由于有了生动的色彩画面和专业的解说,学生的学习兴致自然会很高。很多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模仿练习,并能够在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中打出精妙的战术配合。

4 用信息技术提高练习质量和水平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能力的养成,都应在学习主体意识的支配下自觉完成[3]。因此,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多媒体视频技术是进行对比学习的好帮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同一种运动的不同动作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对比观看,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分析比较,尝试找出标准的动作和总结出常见的错误,从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如在练习“挺身式跳远”时,可以将学生练习的情况录制下来,然后分为较差、一般和较好三组,让学生对比观看,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对错误动作和标准动作有个清晰的区分和认识,对落地、腾空、踏跳、助跑这些环节都形成正确的概念,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总结归纳,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要领和精髓。

再如在足球练习时,教师可以将一些不同的足球运动技术以及学生在练习中常犯的错误通过PPT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如教师在平时可以用录像机记录下学生的练习情况,将学生的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剪切成一个特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说出哪些是错误的动作,哪些是正确的动作;如果是错误动作,动作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进行纠正。通过对比分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提高学生自身的运动水平,还能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和教师传授相比,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印象会更加深刻,而且和传统教学相比会更加具有趣味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帮助。此外,通过将学生练习的镜头记录下来,让学生互相指出不足,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兴趣的保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打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同时能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还可以辅助学生对比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尝试,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出优势和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小敏.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运动,2011(8):65-67.

篇3

一、公式视角

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长度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它是解析几何处理“长度”问题的通法.运用此法,解题思路自然、流畅,缺点是“变形”要求略高,运算量偏大.

【例1】(2010年山东理21)如图,已知椭圆■+■=1(a>b>0),离心率为■,以该椭圆上的点和椭圆的左右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1),等轴双曲线的顶点是该椭圆的焦点,设P是双曲线上异于顶点的任一点,直线PF1、PF2与椭圆的交点分别为A、B和C、D.Ⅰ)求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设直线PF1、PF2的斜率分别为k1、k2,求证:k1、k2=1;Ⅲ)是否有正实数λ,使|AB|+|CD|=λ|AB|・|CD|恒成立?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Ⅰ)椭圆方程■+■=1,双曲线方程x2-y2=4.

Ⅱ)略.

Ⅲ)设PF1所在直线方程为:y=k1(x+2),设A(x2,y2),B(x2,y2).

由y=k1(x+2)■+■=1消去y得(1+2k12)x2+8k21x+8k21-8=0由韦达定理得x1+x2=■,x1x2■结合k1k2=1得|AB|=■|x1-x2|=■.同理可得|CD|=■所以|AB|+|CD|=■.|AB|+|CD|=■因为|AB|+|CD|=λ|AB|・|CD|恒成立,所以12■=32λ,即λ=■.

二、坐标视角

所谓坐标化,就是通过坐标将“长度”转化为坐标来处理的一种解题方法,其本质是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建立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或极坐标系),利用长度与直角坐标、长度与极径的内在联系使难于处理的某些长度问题转化为坐标――即数的运算来解决,我们熟知的“化斜为直”就是坐标化运用的典型例子。

【例2】(2012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19题)设P为椭圆■+■=1长轴上一个动点,过P点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PA|2+|PB|2的值仅依赖于K而与P无关,求的值。

解:设P(m,0),则过P点斜率为k的直线方程为y=k(x-m),其倾斜角为α,易知k≠0,设A(x1,x2).B(x2.y2)故|PA|2+|PB|2=■+■=■(y21+y22)

由y=k(x-m)■+■=1消去x并整理得(16+25k2)y2+32mky+16m2k2-400k2=0

由韦达定理得y1+y2=■,y1y2=■所以

■(y21+y22)=■[(y1+y2)2-2y1y2]

=■

因为|PA|2+|PB|2的值仅依赖于k而与P无关,所以16-25k2=0,从而k=±■

三、参数视角

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它与长度问题密切相关,受此启发,求长度之比、面积之比、证明有关长度的恒等式(或不等式)及求长度范围、最值等问题,常可通过合理换元、适当引参,运用参数的几何意义来破解,以实现简化运算,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3】直线l过点m(2,1),且与x轴、y轴的正方向分别交于A、B两点,求使|MA|・|MB|最小时直线l的方程。

解: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x=2+tcosθy=1+tsinθ其中t为参数,θ为倾斜角,且θ∈(■,π)设A、B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1、t2,则由yA=0yB=0可得t1=-■,t2=-■

所以|MA|・|MB|=|t1|・|t2|=|-■|・|-■|=|-■|所以,当sin2θ=-1即θ=■时,|MA|・|MB|有最小值4,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x=2-■ty=1+■t即x+y-3=0

四、比例视角

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平面几何和向量的许多定理、性质(如角平分线定理、合分比定理、三角形的相似比、向量共线定理等)均与长度有关.对于长度之比这类问题,解题时要抓住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运用几何模型,挖掘存在的比例关系便于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例4】(2008年江西理15)过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F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与抛物线分别交于A、B两点(A在y轴左侧),则■= 。

解:设l为抛物线的准线,过A、B分别作AMl于N,过A作ACBN于C,设|AF|=x,|BF|=y,|AB|=|AF|+|BF|=X+Y.①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M|=|AF|=x,|BN|=|BF|=y,所以|BC|=|BN|-|AM|=y-x ②而由已知条件知直线AB的倾斜角为30°,所以∠BAC=30°,于是在RtACB中有|AB|=2|BC|,将①、②式代入得x+y=2(y-x),即3x=y,所以■=■=■.

五、向量视角

向量具有数与形的双重特点,既是数与形联系的桥梁,也是求角与长度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常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已越来越受到命题老师的青睐.解析几何的“长度问题”如果能与向量结合,利用向量知识与方法可将长度问题向量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

篇4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问题;处理措施

前言

建筑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一定要做到用材质量有保证,安全供水才能无后顾之忧。供水系统主要包括高压消防给水管、生产生活给水管和泡沫消防管;排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污水排水管、生活污水管和雨水及清净下水排水管;此系统的大部分网道是埋地下的,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设备装置的正常运作,因此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l 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1.1管道噪音较大

随着普通排水铸铁管道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是普通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约10dB,若排水立管靠近生器具布置时要尽量考虑使排水立管远离卧室和客厅,管材考虑新型降噪产品。芯层发泡管卧室,加上现浇楼板的隔音效果较差,住户能明显感觉到排水管道的噪音,降低了生活质量。卫道和螺旋管则能明显降低噪音,市场上新出现了一种超级静音排水管则加入了特殊吸音材料,噪音低于排水铸铁管。各种管材噪声水平比较:塑料管58dB:铸铁管46.5dg;超级静音排水管45dB(测试地点位于距离管道1m处,排水量为2.7L/s,环境噪声42dB)。

1.2 吸气阀的应用

设计中经常遇到排水立管无法穿越楼层伸出屋面的情况,此时只能加大排水管径增加排水能力,排水效果不理想,容易形成负压,破坏水封。若在立管项部设置吸气阀即可解决,该阀负压时开启吸气,正压时关闭,臭气无法逸进室内。该阀还有如下作用:替代室外通气帽,建筑屋面干净美观;替代环型通气管及通气立管,节约空间;替代器具透气管,保护水封;作为排水检查口,便于疏通管道。

1.3排水支管户内检修

由于卫生间漏水引起上下层邻居间纠纷的现象越来越多,漏水主要原因在于排水横管敷设于楼板下,居民装修时破坏管道及防水层。因此,卫生间应设计成下沉式。下沉350~400mm,将排水横管布置在本层内,防水层设在管道下方,发生堵塞及漏水均在本层解决。为了减少下沉空间,可以选用后排水坐便器及多通道地漏,卫生间吊顶后的高度能保证2.4m左右。

1.4 坐便器排水口位置

目前坐便器的型号规格较多,下排水口的位置要求不同,设计施工中应选择合理的位置以便适应多数居民的要求,否则完工后很难改变。我们在回访中,好多居民抱怨坐便器排水口距墙面距离不够,选择便器时颇费周折。有的工程由于设计没有注明沽具间距,施工人员将排水口偏向中间甩口,导致住户无法安装淋浴房。综合多个厂家的产品样本,排水口距墙面的距离为305mm,考虑装修前的墙面的距离宜为340mm,住户反映较好。另外,施工图纸应有各种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

1.5水表出户的问题

随着居民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重视,水表出户甚至出楼势在必行,远传水表、卡式水表的出现也为水表出户创造了条件。

可以在一层设置独立对外开门的水表房,将水表集中设置,每户设单独立管,百不影响;在休息平台设管道井,将分户水表及管道集中排列;户内设置水表,采用远传或卡式水表;南方地区由于不必考虑保温,地下水位较高的原因,可以采用地上式安装。为便于抄表,上述方案均应设置数据采集器,显示于建筑物外墙或物业中心。

1.6给水管道减压降噪

住宅中双卫的设置已经比较普遍,厨卫距离较远,管线加长,有的设计人员仍然将进户管道设计成DN20,末端用水时容易产生噪音。有的城市市政自来水的压力较高, 约为0.3O~0.40MPa,三层以下的管道压力较高,水流过快引起管道接近共振产生颤动和噪声,用水高峰还会影响顶部楼层的供水。建议分户水管采用DN25,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低层部分设置减压装置(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

2 其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场和检验

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 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明文件,尤其要注意生产批号。由生产过程的某些不可预见因素,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原料、同一配方和工艺,不同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会有差异。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后予以签认。材料进场后,按规定的批量及频率对进场的材料和配件进行见证抽样、送检,存未获得检验合格的证明文件之前,不得用于工程当中。

2.2 预防室内排水管道的堵塞

室内排水管道堵塞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质量通病,是管道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难以解决的老问题。在土建与安装交叉施工中,管道被堵塞的事例很多,特别是卫生间排水管口与地漏更为严重。即使管道安装后,管口用水泥砂浆封闭,还往往被人打开,作为清洗水泥及平整地面的污水排出口。有的甚至从屋面透气管口、雨水斗落入木条、碎石、垃圾、砂浆等,造成管道的堵塞。轻者耗工疏通,重者凿打混凝土地面,返工拆除管道重新安装,这样既耗工耗料,又影响工期。有的排水管道管腔内已部分堵塞,在通水试水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投入使用后,必然出现管道堵塞,影响用户使用。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造成管道堵塞现象,在管道安装前,除应认真疏通管腔,清除杂物,合理按规范规定正确使用排水配件;安装管道时,应保证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浆封口等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如下多种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1)由于建筑结构需要原因,当立管上设有乙字管时,应根据规范要求,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以便于检修。

(2)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设置清扫口,在转角小于1350°的污水横管上,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3)排水管道安装时,埋地排出管与立管暂不连接,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时补好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待确认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临时支撑物,此管口应尽量避免土建施工时作为临时污水排出口。在土建装修基本结束后,给水明敷支管安装前,对底层及二层以上管道作灌水试验检查,证实各管段畅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将检查口管与底层排出管连接。

(4)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进行排水管道灌水试验合格后,在放水过程中如发现排水流速缓慢时,说明该管段内有堵塞,应及时查明管段被堵塞部位,并将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

(5)为了保证楼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黄砂、石子、垃圾等掉入排水管内,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气管、雨水管口应及时用水泥砂浆封闭,并经常检查封闭的管口是否被土建工人拆开,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堵塞。

(6)卫生器具就位时,先拆除排水管口的临时封闭件,检查管内有无杂物,并把管口清理干净。如有条件可用自来水连续不断地冲洗每个排水管口,直至水流通畅为止。应认真检查卫生器具各排水孔确实无堵塞后,再进行卫生器具的就位。坐式大便器就位固定后,应将便器内排水口周围杂物擦拭干净,并用1~2桶水灌入大便器内,防止油灰粘贴甚至堵塞污水管口。便器安装后,将排水孔封闭,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免污染,造成便器堵塞。浴缸就位后,应在灌水试验确认排水栓无堵塞现象后,采用塑料布塞住排水栓,并用胶纸封死,防止砂浆及垃圾等落八排水栓,堵塞排水管道,并对浴缸采取加盖保护措施,防止污染,保证浴缸按原来品质交付用户使用。

(7)排水栓、地漏等处存水弯塞头在交叉施工中暂不封堵,待通水试验前冲洗后再行安装。

(8)在工程竣工验收前,还必须按规范对室内排水管道作通水能力试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出:“室内排水系统,按通水系统的1/3配水点同时开放,检查各排水点是否畅通,接口处有无渗漏。”根据规范要求,室内排水管道通水能力试验应自上而下进行或在浴缸、洗脸盆、水槽等用水设备处充满水,再行通水试验,以不漏不堵为合格:在便器内丢入2~3张卫生纸,观察纸是否很快被抽吸到污水管道内,并畅通排至室外管井处为合格。对于高于6层(含6层)的建筑物在竣工前的通水试验后,还必须对所有的污水立管、雨水立管等进行通球试验。试验皮球直径约为排水管道立管直径的2/3,皮球从排水立管顶端投入,以落到相应的检查井为合格,否则要查明堵塞位置并予处理。

2.3 注意防止存水弯水封破坏

为了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卫生,应采取如下措施:

(1)正压现象:污水立管的水流流速大,而污水横支管的水流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产牛的压力大于大气压(正压值),这个正压区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卫生器具内的水封遭受破坏。为此,污水管安装时,连接于立管的最低横支管与立管底部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当建筑层数为4层以下(含4层)时,其距离为>450mm;当建筑层数为5层、6层时,其距离为≥750mm。

(2)负压现象:卫生器具同时排水时,会引起管内压力波动,在存水弯的出口处产生局部真空,当污水立管排流量较大时,在立管上部短时形成负压的抽吸作用,造成水封破坏。为此,约束污水立管内产生的负压 ,污水立管宜采用粗糙管,对水封保护有利。

(3)自虹吸现象:自虹吸对存水弯水封的破坏是卫生器具排水时产生虹吸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增大污水横支管的坡度,有利于水封的保护。为此,污水横支管安装时,对于排水铸铁管宜采用国家《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的“通用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对于排水塑料管宜采用“标准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

(4)毛细管作用:在存水弯的排出口一侧因向下挂有毛发类的杂物,由毛细管作用吸出存水弯中的水,使存水弯水封受到破坏。为此,存水弯安装完毕后,应采取临时封堵措施,防止存水弯内部被杂物堵塞。

2.4 注意防止管道周边渗漏

硬聚氯乙烯管的管内外壁表面光洁度较高,管道穿过楼层的结合部时常因细石混凝土与管道外壁结合不好,而使下层之间顺管外皮漏水。特别是穿过顶层的塑料管常 楼顶层面封闭不严造成漏水。

篇5

关键词:道路桥梁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使缩短了其正常的其走上了跨越式的发展轨道。同时,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行业这一快速的发展过程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的在桥梁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方面,不但使用寿命,也为其安全使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道路桥梁的安全运营,直接关系到其所在道路的整体运营状况,更关系到与之相关的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对于桥梁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产生的严重后果,桥梁设计工作者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在桥梁工程实施阶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以保证桥梁工程的优质水准。

一、道路桥梁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1、安全隐患突出

当前,道路桥梁使用中,最常见的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不仅与施工质量相关,与前期的设计也存在较大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道路桥梁的安全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基本因素。但是,现阶段部分道路桥梁设计中,设计人员设计理念过于多元化,为了追赶时尚的潮流,比较注重桥体的外观,力求美观、大方,却忽略了实用性、安全性,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在:第一,设计人员缺乏对现场的考察或者进入选址现场后并没有认真查勘,只是大致了解情况后,就着手图纸设计;第二,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对重点数据,例如,桥体的称重量和最大承受的超载量等计算不够精确,导致桥体施工误差大,投入使用后出现安全问题。例如,2012年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因为货车装载超重而导致桥梁坍塌、断裂。

2、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寿命短问题

道路桥梁工程也是一种消耗品,也存在使用期限。有研究显示,在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施工管理都良好的基础上,设计上存在缺陷则是影响道路桥梁使用耐久性差的重要因素。通常设计合理、建设质量较好的道路桥梁较具耐用性,使用中被损坏、消耗后加强维护、维修,使用期限可维持更长。但在设计这关键的一环中,如果不注重各方面因素的协调,例如,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及延性不够,冗余性偏小;计算图式罗列不清晰,受力路线不明确,导致桥体受力不均,局部受力偏大,易出现坍塌问题。此外,还有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钢筋直径太细、保护层厚度偏小、构件的截面偏薄等,均是影响道路桥梁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

3、道路桥梁设计的理念滞后

国外相当一部分著名的桥梁都是历史悠久,而且外形较具特点,例如美国的金门大桥、伦敦塔桥等,它们的设计中,既考虑到耐久性、实用性,还考虑到桥梁的审美性。然而国内近年来的道路桥梁建设中,为了追赶经济利益,加快工期,设计中墨守成规,采取中规中矩的设计样式,对桥梁的发展历程考虑较少,不能借鉴、吸收一些优秀桥梁的设计经验,也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前期的考察,对选址周边环境评估不足,因此无法协调地综合各种因素,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到桥梁设计中。

4、道路超载造成桥梁疲劳

通常在使用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很难避免道路超载问题,这是设计方在设计阶段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然而,部分桥梁设计者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对投入使用后最大通行车流量不能准确估算,从而导致使用时车流量超过了原设计最大流量,造成道路超载,疲劳使用,损耗严重。道路桥梁疲劳盈利是我国道路运输中较为常见的,其后果是直接加剧道路桥梁内部结构的损伤,长期使用,极易导致路面塌陷、桥体坍塌等现象,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况且,道路桥梁的内部损伤很难修复,直接影响到使用的寿命及安全性.

三、提高道路桥梁设计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1、重视桥梁结构设计,增加使用的耐久性

道路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车辆颠簸、超载、地震、疲劳使用等方面原因的影响,致使桥梁结构受损,从而降低使用的耐久性。传统的设计标准更注重考虑当前交通需求,而缺乏对更远时间段的考虑。从长远看来,提高桥梁的耐久性,更利于安全运行和节约开支,因此,要求设计时,要具有长远目光和创新目光,积极引用优秀桥梁建设经验和理念,规范设计,全面考虑施工、投入使用、后期维修等因素,以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道路桥梁使用的耐久性。

2、落实桥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大科技的投入

现代道路桥梁设计中,需要采用到多方面的科学技术辅助,例如采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精确运算、绘制图纸等;应用桥梁智能制造系统;采用遥控技术控制道路桥梁的施工。在设计中增加科技的投入,尽量减小成本、缩短施工周期及施工消耗,这一切都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

3、重视道路桥梁超载的问题

道路桥梁超载造成桥体内部结构的损伤不可逆,很难修复,直接影响了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因此,设计阶段,设计者要十分重视道路超载的问题,绘制设计图纸前,深入工程所在地,预估通车量,掌握相对准确的数据,在设计中合理设定桥梁的最大流量,以满足该地区的车辆通行需求,而且能够增加道路桥梁的耐久性。

4、重视道路桥梁的附属工程设计

每一项道路桥梁工程都有相关的附属工程,它们的设计与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便捷性、后期维护需求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附属工程的设计也要科学、合理。例如,第一,在特大桥、大桥的桥头必须按照实情设计一些紧急停车带,这对使用后的维修、养护有较大帮助;第二,对桥下机动车通行处,桥头的隔离栅都可设计一些“活动门”,有利于养护物资的运送、搬运;第三,若是在通道的周围设计了蒸发池或者渗进,就要增加刺铁丝网设置,并在此处设置警示牌。

5、提高桥梁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质量责任意识。

桥梁工程的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桥梁工程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因此一座优质的道路桥梁工程与优秀的设计人员工作不可分割。桥梁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开始前,要充分了解和查勘要建设的桥梁的实际工场地上的天文、地质构造和地理位置等综合条件。发现不利条件,通过借鉴和参考中外成熟先进的桥梁设计技术,结合实际大胆的、放开的设计,做到减少隐患甚至避免隐患。进而掌握先进科学的设计理论,加强设计人员团队建设,发挥团队人员的智慧与作用。把设计的目标和质量安全、经济指标作为评奖的依据,提升桥梁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理。桥梁设计人员,可以从桥梁全寿命期的综合费用来评价桥梁的经济性、社会效益,科学的看待道路桥梁的安全耐久性,进而提高桥梁结构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计算,要采用先进计算机或者智能化仪器辅助手段认真设计,有效的优化组合、仿真分析。避免因计算失误而引发事故。

结束语

桥梁道路的建设是要与城市的发展规模、交通需求相适应的。桥梁道路的设计质量,不但关于工程的成败、使用性能,还与人们的出行安全联系紧密,所以,桥梁道路的设计是桥梁道路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地形、车辆最大通行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设计,严格遵循行业标准,以不断提高桥梁道路设计的水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王恒春. 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A].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2.

[2]孙李栋. 浅议结构化设计在道路桥梁设计的应用[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06:130-131+155+13.

篇6

关键词:桩 基础 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处理

打(压)桩工程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高,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较多,一般有: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详尽准确;

2、设计的合理取值;

3、施工中的各种原因。

在桩基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的分析与处理,将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文重点介绍打(压)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别、原因分析、常用处理方法。

常见质量问题类别及原因分析

打(压)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有: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有:

1.1.1桩沉人深度不足;

1.1.2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1.1.3最终贯人度过大;

1.1.4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

1.1.5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1.2桩倾斜过大的常见原因:

1.2.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1.2.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1.2.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1.2.4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

1.2.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1.2.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1.3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1.3.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1.3.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

1.3.3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入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1.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也较常见。其原因,除了1.2节中1.2.1―1.2.5外,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1.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

2常用处理方法

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2.1补沉法。预制桩人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2.2补桩法。可采用下述两种的任一种:

2.1.1桩基承台前补桩。当桩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

2.1.2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不延长工期。

2.3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2.4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2.5扩大承台法

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

2.5.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2.5.2考虑桩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2.5.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2.6复合地基法

此法是利用桩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2.6.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2.6.2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2.7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

2.7.1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2.7.2改变桩人土深度。例如预制桩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作为持力层。

2.7.3改变桩位。如沉桩中遇到坚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甚至断裂时,可采用改变桩位重新沉桩。

2.7.4改变沉桩设备。当桩沉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大吨位桩架,采用重锤低击法沉桩。

2.8其他方法

2.8.1底板架空。底层地面改为架空楼板,以减填土自重,降低承台的荷载。

2.8.2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耗时过多,只有采取削减上部建筑层数的方法,减小桩基荷载。也有采用轻质高强的隔墙或其他材料代替原设计的厚重结构而减轻上部建筑的自重。

2.8.3结构验算。但出现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单桩承载力偏低等事故,可通过结构验算等方法寻找处理方案。如验算结果仍符合规范的要求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不作专门处理。但此方法属挖设计潜力,必须征得设计部门的同意,万不得巳时用之,且应慎之又慎。

2.8.4综合处理法。选用前述各种方法的几种综合应用,往往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制约因素分析

1、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能力差

随着2002年《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和《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的,在污水处理市场化方面涌现出一大批的成功范例。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通过市场化运作,新建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提高了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但与大、中城市污水处理市场相比,小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具有以下特征:①由于污水处理规模小,单座污水处理设施所需资金总量小,所获收益绝对值小,造成融资成本相对较高;②常规的污水处理设施存在明显的规模效益,在一定范围内,单位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一般与污水处理规模成反比,而我国多数小城镇污水处理规模都较小,造成管理和运行费用偏高;③污水处理水量无法保证,不利于社会资本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和运作,严重阻碍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的步伐。

2、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污水收集率低

污水处理项目属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投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国家预算内拨款和国内贷款。由于地方财政有限,大多数小城镇污水收集管网覆盖范围较小,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仅能收集城镇内主要街道两侧的污水,其他地方的污水基本都属于散排状态,造成污水收集率低,无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处理需要的水量。

3、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

①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基本上是独立设置,难以与相邻城镇进行统一协调考虑,难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配置和资源共享,造成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

②部分已经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小城镇,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运行经费,导致设施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困难,难以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造成污水处理设施效率低。

③目前小城镇排水体制基本以雨污合流制为主,完全改造成雨污分流体制难度大,一定程度上存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管网,因此,排水系统受雨季及镇区用水量昼夜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水质水量波动大,造成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低下。

4、污水处理费征收困难,收支缺口大

国务院于2003年1月颁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7月1日起施行),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排污收费制度,但小城镇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与支出依旧存在很大资金缺口。主要原因如下:

①小城镇居民对污水处理费的承受能力有限,提高污水处理费的可能性不大;

②小城镇污水处理费的征收面小,征收费率低,征收数额小,难以回收污水处理的全部成本。

小城镇的财力有限,不能长期为污水处理服务提供额外的财务补偿,要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困难较大。

二、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的实现措施

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市场化制约因素的分析,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加快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进程。

1、注重统筹规划,加强区域协调,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区域整合,将众多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打包为一个项目进行市场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充分发挥规模效益,进而降低污水处理运行成本及管理成本,提高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财务生存能力,提升项目的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2、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将污水处理设施项目与排水管网相结合,加大对污水收集管网的资金投入,完善小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进一步增加污水收集率,保证污水处理规模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效率,避免污水处理设备的闲置。

3、引进专业化运营公司,可以有效的解决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管理水平,提高污水收集管网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4、小城镇的给水系统与排水系统进行整合。从项目的盈利来看,给水系统是能够盈利的,而且利润可观,排水系统作为一种环境服务产品,其公益福利性较强,赢利性较差。通过将赢利性强的给水系统与赢利性较差的排水系统整合为一个项目,将污水处理费纳入水费项目,实现“收费渠道合一,盈亏易于平衡”,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收益,有利于增强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三、结束语:

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应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整合各种有利资源,提升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有效地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的制约及运行管理经验不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小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地区水环境。

参考文献:

赵传义,陈天兵,张俊明.城市BOT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研究【J】.节能技术,2009,(6):564―566.

篇8

吕梁市卫生学校山西省吕梁市033000

【摘 要】高等护理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培养的是高级护理人才。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缺乏的我国,高护作为高级技能型人才也同样需求量大。如何培养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员也成了高等护理教育中重视的问题。面对国家需求,更应该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护理人才。因此,教学与学习模式的探究和尝试显得更为迫切。在此基础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的尝试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 问题;高等护理教育;尝试

以问题为基础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对于传统从知识点下手学习为基础的一次创新。它对于某些专业的教育模式起到改革和创新的作用。高等护理教育无疑尝试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感悟。本文将对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和高等护理教育现状进行简析。重点探讨如何使该学习方法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1]。

1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特点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最早出现在国外,也是最先应用在医学教育上的。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深化改革,该学习方法也被应用到高等护理教育中。[2]其概念理论目前也没有完全统一,大致可以解释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发现问题为开展学习的先决条件。该种学习模式是也是以学生组成的小组为基本探求组织,从而发现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都作为该学习方法能够进行的首要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是以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作为学习掌握知识的途径。传统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讨论研究,在探索中得到的知识印象更为深刻,也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并且增加了对该知识点的兴趣。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这种学习途径无疑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

最后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独立性为最终目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积极独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他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本身的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自己的能力。

2高等护理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护理目前快速发展使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高职院校发展太过迅速使高等护理专业学生也迅速增加,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学生的水平也是有高有低。因此传统的教育采用一成不变的讲课方法,没有因人而异的针对性,因此并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很好的掌握知识要点。从而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是教学模式不能随着发展而革新的问题;其次是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偏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想象力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不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即使存在问题也不能及时的解决。

3如何使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高等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3.1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素质水平

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更应该具有高的素质水平。与传统的老师单纯讲授知识不同,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需要老师的指导,并提出相关的该如何解决问题,以哪方面为切入点的指导意见。从而对于专业知识水平和适当引导的要求更高。学生的问题可能有的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的教师才可以指导解答。因此,高护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

3.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高等护理教育离不开临床实践,实践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临床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并且是提出高质量有价值问题的良好途径。[3]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才更加真实合理,值得去解决,没有实践,就很难遇到问题。这样的学习必然会造成被动局面。

因此应多鼓励学生参加临床实践,提供给他们能参与的机会。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动手的过程中更要多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

3.3注重团队合作

问题的发现需要解决,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枪匹马的战斗成效必定是不显著的。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有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应当多鼓励学生根据问题兴趣方向结成小组,合作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一举两得。

例如,在研究老年人脑梗塞后遗症的护理问题时,学生便可以分小组来讨论如何护理才能使病人更加舒适,是否可以通过护理来使病人后遗症减轻,病情有所好转。

这样的讨论也可以带出更多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显然是一个人无法做到的[3]。

4结语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而是通过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虽然存在着的一定的局限性,但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尝试是利大于弊的。同时也使医学教育的面目焕然一新。对于今后培养优秀高级护理人员有着积极的意义作用。

参考文献

[1]贺丽春,谢丽琴,周俊.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高职院校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9):31-3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