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气候变化的实质8篇

时间:2024-01-07 16:3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气候变化的实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候变化的实质

篇1

关键词:石笋 Heinrich事件 YD 驱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P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b)-0121-01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及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气候的变化导致了地球表层的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海平面的变化,植被的更替,地形地貌的变化等。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一系列气候会议在全球各地就行。2012年11月27号到12月7号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2013年4月29号联合国气候变化新协议在德国波恩开始实质性谈判,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上开展了工作。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很大。过去几十年来,许多科学家分别利用沉积岩、深海沉积物、冰川、冰芯、洞穴石笋等载体来研究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了解过去的气候变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讨论其机制,对于我们认识气候的变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更新世以来,气候突变事件时有发生,如HeinriCh事件、BA暖期、D-O旋回、YD事件、8.2 ka冷事件、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以及20世纪变暖等等。洞穴沉积物由于对外部气候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能有效地记录古气候变化,时间跨度较大,代用指标丰富等优势,成为近十几年来最有价值的气候历史载体,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都利用洞穴沉(堆)积物及其所含化石恢复古气候变迁,例如利用石笋的同位素组成重建古环境、利用洞穴土壤中富含的孢子花粉来恢复古气候等。

1 石笋石笋古环境重建的原理

不同的地质载体采用不同的测年方法:对新冰芯采用数年层方法,对较老冰芯则采取冰流动模型方法计算年龄,但误差较大;对黄土和深海沉积物则通过古地磁测年;对珊瑚采用U系绝对年龄测试等。在石笋古气候重建中,主要是运用地球化学的知识。石笋是洞穴碳酸钙滴石类的一种典型形态,主要是含有饱和CaCO3的溶液渗入洞穴后,经洞顶裂隙渗水滴落在洞底或其他沉积物上形成极薄水膜,由于溶液中CO2分压远高于洞内大气CO2分压,溶液中的CO2逸出或水分蒸发导致CaCO3过饱和而析出沉淀:2HCO3-+Ca2+CaCO3+CO2+H2O。在这个过程中,气候、环境变化作为信号输入端,石笋气候、环境替代指标的变化作为信号输出端,滴水是整个信号传输过程的载体和动力。对石笋的气候、环境替代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还原气候、环境的变化。即石笋在同位素平衡分馏状态下沉积,可以作为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指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是笋的研究越来越多,利用了很多的代用指标,如温层,稳定同位素,微层等等,研究出了很多成果。但是利用石笋重建古气候主要是通过对其中所含的同位素进行分析即对碳氧同位素进行研究,其中碳同位素研究由于受区域因素的影响很大,其指代意义至今争议很大。然而你氧同位素研究最为最为成熟。

但现在关于氧同位素的指代意义也是有争议的,主要的争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氧同位素指示意义是降水量效应,即季风强势是,降水量越大,氧同位素的值越偏负;季风减弱时,降水量越大,氧同位素的值越偏负。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认为氧同位素的环境指代意义为水汽来源的反应,以亚洲季风区为例,亚洲季风区主要受印度洋水汽和西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一般认为氧同位素越偏负,指示的水汽来源很远子,在长距离的运移过程中发现多次的蒸发,下降,因此,重的氧同位素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下降,轻的氧同位素不断的聚集;氧同位素越偏正,指示的水汽来源很近,因此,重的氧同位素在这个过程中下降的并不多就到达了目的地。近十几年来,多数学者对对中国季风区研究,一般认为氧同位素指示意义是季风的强弱及降水量效应。

Winograd对魔鬼洞石笋研究认为,MIS5开始的时间与海洋和南极冰芯纪录不同,认为时间为147±3ka;依此,更新世气候的变化主要驱动机制与轨道因素无关(2001)。McDermott通过对Crag洞石笋,表明早全新世时段,气候的变化在北大西洋和GRIP冰芯记录具有区域一致性的特点。Fleitmann研究Q5石笋认为在全新世期间,季风区的降水量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变化相似,认为该时间段内,季风的强弱与格陵兰冰盖的变化有关,冰盖变大时,反射率加大,气候变冷,季风随之减弱;冰盖变小时,气候变暖,季风随之增强;wang等研究巴西石笋认为自210 ka来,该区的湿润气候记录与其他气候记录一致,认为是热带复合带的南北移动影响,向南移动导致海洋大气系统快速重新组合有关(2004)。杨琰(2009)等通过对贵州衙门洞Y1石笋研究,重建了西南地区末次冰消期至全新世早期(16.2~7.3 ka BP)平均分辨率达9a的亚洲夏季风演化特征。Yuan研究董哥洞与葫芦洞石笋认为16万年以来亚洲季风变化一致,反映了气候系统间的关联(2004)。Wang等(2010)根据6根来自湖北山宝洞的石笋探讨全新世东亚季风的变化过程,指出全新世季风变化分为4个明显阶段,支持ITCZ的变化改变了地位地区季风强弱的变化。

本文着重sofula cave石笋记录与冰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2.5万年以来气候变化及驱动机制。

3 更新世以来石笋记录研究

Wang研究葫芦洞石笋认为δ18O 与GRIP冰芯中氧同位素记录的D-O事件有关。研究结果与覃嘉铭研究结果相同,认为氧同位素响应了降水量的变化,即冬/夏降水比率的变化。这为亚洲季风区降水强弱和格陵兰温度的变化之间见了联系。

汪永进等人探究南京汤山的石笋,建立了末次冰期中晚期(5.4~1.9 kaBP)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序列,发现了在该时段内,亚洲季风活动区域气候变化具有D-O旋回,记录与格陵兰冰芯相似,不同主要表现在,干冷的变化趋势上,中国季风区干冷的变化比它们明显,且相位差在1~2ka,认为可能主要与青藏高原季风强弱有关。

通过对比(图2)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石笋记录与冰芯记录有着很好的相关性和同步性,最典型的就是在10~11.5ka之间δ18O出现了明显的偏负情况,说明这一段时期气候急剧转冷,虽然九仙洞的石笋记录有所中断,但是从其变化趋势和他两根石笋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再从GISP2的记录来看,在此期间冰心的δ18O也出现了急剧的偏负状况。初步分析,可能是此期间气候转冷,而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在11~10kaBP之间发生了一次气候急剧转冷的事件,被称作新仙女木事件(YD),所以,石笋和冰芯记录也恰恰显示出了这一纪录。YD是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急剧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快速降温变冷事件,以北大西洋和格陵兰地区表现最为强烈。但是对于新仙女木的驱动机制之间有很多的说法,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Mercer认为由于北极冰盖坍塌的冰块汇聚到一起影响产生的,这个说法被许多学者的证明,其中Ruddiman利用深海岩心数据证明了该说法。杨怀仁研究发现,YD时期欧洲北美地区急剧降温与大陆冰盖在消融过程中却出现了短暂的扩张有关。Broecker认为是由于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大量的淡水进入海洋,导致了北大西洋环流发生变化,即温盐环流发生了变化,循环的减慢甚至是停止导致该事件发生。目前对新仙女木事件比较流行的解释认为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变化有关。

图2显示,在15~17ka之间,三个石笋的记录再一次出现偏负的趋势,其中九仙洞的C996-1石笋,δ18O记录表现的最为强烈;sofular cave的δ18O记录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偏负状况,但没有九仙洞表现的明显,可能是由于该洞穴位于亚洲中部地区,受北大西洋环流的影响比较弱;Jerusalem West Cave 位于31。47’N,35。9’E,靠近地中海,其δ18O记录也偏负,分析可能是由于在冷期受西风带的控制再加上地中海的影响。从冰芯记录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时段,其后明显转冷,而对应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在距今16.8kaB.P.发生了H1事件。Heinrich事件以北大西洋发生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为标志,代表大规模冰山涌进的气候效应而产生的快速变冷事件.总共分为了六次,而本文所探讨的这一时段刚好处于H1时间的时间区间。在中国黄土和北美湖泊岩心等北半球的地质记录中均发现了该时期记录,说明该事件是北半球普遍发生的气候振荡事件。

对于Heinrich事件的控制因素的解释与YD事件产生的驱动机制相同,认为冰盖融化,淡水涌入海洋,海水温度和盐度均发生了大的改变,致使环流变化,致使北大西洋地区变冷。

参考文献

[1] Fairchild I J, Claire L S, Andy B, et al. Modif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signals in speleothems. Earth-Science Reviews, 2006, 75: 105-153.

[2] Thompson L G, Yao T, Davis M E, et al. Tropical climate instability: The last glacial cyclefrom a Qinghai-Tibetan ice core. Science, 1997, 276: 1821-1825.

[3] Wang Y J, Cheng H, Edwards R L, et al. A high-resolution absolute-dated Late Pleistocenemonsoon record from Hulu Cave, China. Science, 2001, 294: 2345-2348.

[4] Yuan D, Cheng H, Edwards R L. Timing, duration and transitions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Asian monsoon. Science, 2004, 304: 575-578.

[5] 杨琰,袁道先,程海,等.末次冰消期亚洲季风突变事件的精确定年:以贵州衙门洞石笋为例[J].中国科学,2010,40,199-210.

[6] 王建力,何潇,王昕亚,等.重庆金佛山石笋的同位素年龄和古气候信息[J].中国岩溶,2005,24:265-269.

[7] 明艳芳.末次冰消期东亚夏季风突变性的石笋年纹层记录[J].南京师大学报, 2003,26:95-105.

[8] Wang X f,Auler A S,Edwards R L, et al.Wet periods in northeastern Brazil over the past210 kyr linked to distant climate anomalies.Nature,2004,432:740-743.

篇2

1.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

一是宏观把握档案事业中“基础”与“主体”关系,由“偏重基础”向“突出主体”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是从1999年年初开始的全省国家档案馆和省直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三年攻坚”工作,扭转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省档案局比较偏重于对机关、企业事业等档案事业“基础”单位档案工作达标(目标管理)的督促与检查,而对综合档案馆这一档案事业“主体”单位的检查督促不够有力的这一偏差,促进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正确把握“业务”与“体制”的关系,从专注“档案业务”向重视“管理体制”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有二:其一是及时总结与报道顺德市“三档合一”管理新体制,探索区域性档案资源科学整合之路。其二是首倡镇级建馆全新模式。2006年12月,省档案局在大朗镇召开全省小城镇档案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镇设立档案馆同时挂市(县)档案馆分馆的模式。会后,经东莞市政府批准,大朗镇成立镇档案馆并加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牌子,省档案局提出的镇级档案工作“一馆两牌”模式成为现实。三是正确处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从“立足现实”向“着眼未来”转变。2003年3月,省档案局在惠州召开全省档案工作暨馆库建设会议。这是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第一次专门召开的档案馆库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省档案局对全省档案馆事业已从立足“三年攻坚”时的“现实”,向着眼于“做大做强”档案事业的“未来”转变。

2.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

从1998年起,省档案局陆续开展了达标复查、执法检查、年度评估等活动,将业务指导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并逐步实现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一是开展档案达标复查,强化对档案工作行政管理。达标复查为防止已达标单位档案工作滑坡起了重要作用,也对档案工作出现明显滑坡单位产生强烈震动,并促使其工作得到及时整改。二是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从行政执法检查到人大执法检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从1999年开始,省档案局组织检查组对省直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行政执法检查,事后向有关单位发出了监督检查通知书,引起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对有些档案工作“老大难”单位,则请省人大有关部门带队执法检查,效果显著。三是开展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实现档案行政管理“五个结合”,将行政监督常态化。2004年和2006年,省档案局先后制定和文件,开展对综合档案馆和省直单位档案工作的年度评估。年度评估实现了目标管理和年度评估、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行业主管和专家评估以及档案部门与地方政府(或各单位)的“五个有机结合”,收到很好效果。由于年度评估是一种定期检查,从而实现了档案行政监督的常态化。

3.管理载体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

广东省运用于档案行政管理的载体形式很多,其中运用最多、影响最大、管理效果最好的是:档案达标升级(目标管理)。从1987年起,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当然,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省档案局对升级或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示范档案馆(单位)创建。2004年在全省开展创建示范档案馆活动,目前已有5个档案馆被省档案局授予“广东省示范档案馆”称号。2009年又在省直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目前已有6个单位被省档案局授予“广东省省直档案工作示范单位”称号。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多年实践说明,年度评估使档案行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促进了全省档案馆和省直单位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项目档案金册奖创建。自2006年该奖项创立以来,已有17个项目获奖,许多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都以争创“金册奖”作为项目档案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视野更宽广,工作更主动,管理更到位,管理方式转变对广东档案行政管理影响巨大

1.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视野更宽广

同样的手段和方法,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例如“三年攻坚”工作,从目的和要求都有别于以往达标升级或目标管理活动。这是一次针对之前一段时间全省档案馆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各地档案馆工作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为了促进全省档案馆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而开展的专项活动,是一项着眼于全省档案事业的宏观决策,是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开展以来省档案局从“注重个体”到“关注整体”的转变。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实施效果明显,实现了全省综合档案馆全部达标升级,缩小了全省馆际之间、珠三角地区与山区档案馆之间差距,为全省档案事业全面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可以说,自从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广东档案行政管理的视野也变得更宽广更全面。

2.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工作更主动

实践表明,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由于提高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主动性,进而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时效性。首先,由于监督工作是由监督者主动实施的,什么时候进行、对谁实施监督都是由监督者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主动性;其次,由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主动性提高,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对全省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计划性;第三,由于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党委和政府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服务性工作,使档案工作能够紧贴中心,服务中心,避免档案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从而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实践同时表明,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档案行政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实际工作中,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显得软弱无力的根本原因是档案部门手段“太软”,一旦动“真格”,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3.管理载体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后,管理更到位

近十多年广东省档案局之所以不断创新档案行政管理载体,使管理载体逐渐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目的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管理需要,使不同工作有不同管理载体,从而使档案行政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管理工作更加到位。以2004年开始的综合档案馆年度评估为例。这是对实行多年的“达标升级和目标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由于年度评估将“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一律纳入年度评估范围”,改变了达标升级(目标管理)活动中“鞭打快牛”的现象。同时,“把年度评估结果分别抄送给各馆所在地党委和政府,并建议以年度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有关的馆进行奖罚”的做法,也使档案行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促进了全省档案馆工作水平的提高。再以项目档案“金册奖”的设立为例。由于切合了当前国家和省对项目档案管理的需要,而且,“金册奖”的设立宗旨、产生方法和激励机制都与其他奖项不同,具有明显特色,因此,在奖项无数的当今,这个纯属“荣誉”的奖项依然引起许多单位领导的重视与关注。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发挥人的作用,广东档案行政管理方式转变的启发

1.档案行政管理方式必须随环境改变而改变,与时俱进

例如,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省档案局逐渐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了行政监督职能,并逐步实现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早在1989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法制局就提出“依法治档”概念,但由于当时整个社会“法治”氛围还不浓厚,“依法治档”基本停留在口号上。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后,“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基本要求。从1998年起,广东省陆续开展的档案达标复查、执法检查和年度评估等活动,就是省档案局适应“依法治国”大环境要求,进行“依法治档”的具体举措。又如,适应“简政放权”改革要求,省档案局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通过委托或授权将一部分管理权限(如机关档案综合管理省特级评审、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单位复查、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织等)下放给各市档案局,并逐步实现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党和政府将会有更多新的治国方略出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都将会发生新变化,档案行政管理方式也必须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不断与时俱进。

2.档案行政管理应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

近十多年以来,广东省档案局一直把搞好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工作和档案安全保管工作作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重要内容。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两个体系”和“三个体系”要求后,省档案局进一步明确方向,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三个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为全省档案资源、档案利用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保障,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总量超过2125万卷,省档案馆与广州、深圳市档案馆通过互联网建立的跨馆查阅利用系统已经开通,以档案安全问责制为基础的档案安全体系也已初步建立。在今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当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兼顾档案工作中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

篇3

关键词:猕猴桃;品质;贮藏性;大果灵;健果素;二氧化氯

中图分类号:S66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7)05-0013-03

猕猴桃在常温(25℃左右)下通常10天左右便会软化,迅速衰败变质,丧失食用价值。在低温(0℃左右)或气调冷藏条件下,虽可贮藏4~6个月[1],但失水、软化和腐烂现象也常有发生。有些产区大量使用高浓度“大果灵”,不仅导致果实畸形、风味品质变劣,还严重降低了果实的耐藏性。

二氧化氯是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的一种杀菌剂,具有无毒、高效、广谱、无残留等特点,在工业杀菌、食品消毒等方面已广泛应用[2]。“楚源”牌猕猴桃健果素是长沙楚源果业有限公司最近研制的一种能促进果实增大的新型猕猴桃保健剂。笔者用低浓度大果灵、健果素和二氧化氯处理猕猴桃果实,探讨其对果实品质和耐藏性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为翠玉猕猴桃,采自长沙楚源果业有限公司示范基地。供试药剂有0.1%氯吡脲(商品名大果灵,成都施特优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简称大果灵)、“楚源”牌健果素(长沙楚源果业有限公司研制,简称健果素),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商品名绿迪,深圳萃杰环保有限公司生产,简称绿迪)和固态缓释二氧化氯(商品名新消毒王片,长沙市蓝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简称消毒王片)。

试验设5个处理:①幼果期用5mg/L大果灵处理果实;②幼果期用健果素处理果实;③冷藏前果实用80mg/L溶液浸泡1分钟;④冷藏时果实与消毒王片一起密封存放;⑤未经上述处理的果实(对照)。每处理300个果实,等分为两份,分别装入猕猴桃专用保鲜袋(国家农产品保鲜中心生产)密封,其中,150个果用于腐烂情况调查,另150个用于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并对其外观、内质等商品要素进行感官评定。2005年9月29日处理后随即放入试验冷库,库温0~2℃。从入库开始,每2周检测1次。用手持折光仪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YQ-GT-2果实硬度计测果实硬度(探头直径为0.635cm),每次测量10个果实。

2结果与分析

2.1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的硬度变化

贮藏的前4周,各处理果实的硬度变化不明显,4周后硬度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中,经5mg/L大果灵、健果素和80mg/L绿迪液处理的果实硬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和对照一样迅速下降或略高于对照。果实与消毒王片混装处理的果实硬度下降最缓慢,说明其对延缓果实软化具有较好作用(图1)。

2.2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贮藏期间各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5mg/L大果灵和健果素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非常接近,表明对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软熟食用时,健果素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对照。贮藏6周后,80mg/L绿迪液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对照。在贮藏期间,加有消毒王片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缓慢上升,说明其可在贮藏期内延缓果实软化,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图2)。

2.3贮藏期间猕猴桃果实的腐烂情况

各处理在贮藏10周内几乎无腐烂果(图3)。贮藏10周后,除加消毒王片的处理外,其余处理和对照都开始腐烂。贮至第12周,烂果率最高的是用健果素处理,其次为对照、大果灵和绿迪处理,以加消毒王片最低(图3),贮至第14周,除大果灵的烂果率增加较慢外,其余处理均增加较快。贮藏24周后,各处理腐烂率接近100%。

3小结与讨论

试验表明,使用5mg/L的大果灵对提高翠玉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耐藏性有一定的作用,果实腐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有必要就幼果期低浓度大果灵处理对猕猴桃生长和花芽分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猕猴桃幼果期使用低浓度大果灵的增产、提质和提高果实耐贮性能的综合效应,为其应用提供依据。某些产区为追求产量,滥用高浓度大果灵,造成猕猴桃果实畸形、品质低劣、树体早衰等严重后果的做法,应当加以纠正。

用“楚源”牌猕猴桃健果素处理的果实,其贮藏期间的硬度变化和腐烂情况与对照近似;但在软熟食用时,其风味品质优于对照。

二氧化氯在香蕉长途运输、青椒贮藏等方面有很好的防腐效果[3]。龚宇同等用来处理大久保桃后贮藏发现[4],二氧化氯具有调节桃果实的呼吸强度、保持果肉硬度、延缓果实成熟衰老等作用。本试验结果也表明,贮藏18周内,二氧化氯(绿迪)处理对猕猴桃具有较好杀菌、抑菌作用,特别是固态缓释二氧化氯(消毒王片)处理对延缓猕猴桃果实软化、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速度以及抑制病菌危害具有明显的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旭锋.猕猴桃的贮藏技术[J].西北园艺,1995(3):29~31.

[2]傅茂润,杜金华.二氧化氯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8):31~34.

篇4

在一个无生命、无水的星球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两倍,星球温度会升高1.2℃。不过,在地球上,即使没有气溶胶的复杂影响,这一过程也不那么简单。

先看水的作用。水蒸气是强效的温室气体。大气温度升高,蕴含的水蒸气就更多。一旦更多二氧化碳进入湿润的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就会迅速加剧。

这种“正反馈”现象不单单只有这一例。温度一升高,原本能反射阳光的积雪层和海冰会迅速融化,最终导致更多热量被吸收,温室效应加剧。从更长的时间尺度考量,植被变化也会影响热量吸收,而且陆地和海洋也可能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超过其吸收量。成百上千年过去,冰盖可能大面积融化,进一步减少地球反射率。排除诸如超级火山爆发这样无法意料的灾难,地球会因此变得非常温暖。

我们不知道:究竟会变得有多热

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成现在的两倍,那么地球究竟会变得有多热?有一种方法可以探询复杂反应后的结果:利用地球气候的计算机模型。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办法是参照最近数百万年的气候情况,考察过去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如何影响气候。

“气候敏感性”是衡量气候系统中温度变化的指标,通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至2倍后,引起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上述两种方法都表明,若二氧化碳浓度变为现在的两倍,地球温度至少会提高2℃。而大部分研究认定:升高3℃的可能性最大。

一些对过去气候的研究却表明,升温可能达到6℃或更高。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气候模型只能考虑短期反馈,然而史前气候研究还包括长期反馈,比如冰盖的改变。如果这些研究和真实图景接近,那么我们的模型可能会提供未来几十年气候变暖情况的精确答案,但是,会低估未来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温室效应。

正因为可能存在的缺陷,气候模型甚至会低估近期气候对温室效应的反馈。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低估2050年或2100年的温室效应。一些研究表明,气候模型中,海洋吸收了比实际情况更多的热量;其他研究表明,云系可能产生比模型中更多的正反馈。因为不能确定气溶胶的冷却效果,也不确定温室效应的实际强度,这些问题还没能解决。

大多数证据仍然表明,短期内“气候敏感性”大概是3℃左右,同IPCC的气候模型一致。不过,即使这数字已经算低得不可能,实际情况仍可能更高。

而即使“气候敏感性”是3℃,现在也几乎没可能限制气温升高。想让气温仅比前工业时代高2℃很难。根据最近的研究,到2050年,我们有超过50%的可能性尽一切努力减排,削减80%的排放。

IPCC在2007年的报告建议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限制在450ppm;现在这一数字是380ppm。随着中印等国排放量的增加,目标似乎已经难以达到。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最快在21世纪60年代,气温就可能上升超过6℃。如果“气候敏感性”高过我们预期,或者二氧化碳排放比IPCC情境预测的最坏情况还要高,升温幅度甚至将不止6℃。

【思考】

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对于人类面临的困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

节能减排,你应该知道……

少买一件衣服。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相当于节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6.4千克二氧化碳。如果全国有2500人做到这点,就可以节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少浪费一斤粮食。少浪费0.5千克粮食(如水稻),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这样,可节能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篇5

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捂热”地球

冰川融化,春季提前来临,植被分界线往高海拔推进,动物分布的变化――多种证据都支持温度计显示的事实:地球的确越来越暖和。整个20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8℃。

温度升高,有两种解释: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多,或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第一种解释可以排除。太阳活动的变化,只使每年到达地球的热量变动大约0.1%。卫星数据显示,热量近几十年来在总体上并未有明显增长。那么,只剩下第二种解释:离开地球的热量变少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多。一种观点认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了。这些气体吸收特定频率的红外辐射,而这些热能本会发散到太空中。温室气体会重新将一些没发散出去的能量辐射回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增加,意味着能发散出去的热量减少,地球因此变得更温暖。

通过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人们发现,不论何时,只要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地球就会变暖。自从19世纪工业时代开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上升到380ppm(编者注:ppm为百万分比浓度)。虽然有多种因素同时影响我们星球的气候,但已有的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是引起近年来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

我们不知道:人们会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除非我们知道大气层中最后会有多少温室气体,否则我们无法预测未来几年地球温度会上升多少。

人类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我们未来如果能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就不会超过400ppm,温度不至于升高太多。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国家承诺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中美等重要排放国并不在列;而一些做出承诺的国家还在暗中建造更多火电厂,承诺的可信度打上折扣。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轨迹接近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差情况。如果还不减排,2100年二氧化碳浓度可能达到1000ppm甚至更高。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地球的反应。到目前为止,大气中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大量吸收,大约占排放量的1/3。试想,如果这个缓冲效应减弱以后会怎样。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使地球变暖,但过去二氧化碳浓度也在自然上升。

现在,暖水海洋溶解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而我们依然不知道确切原因;有人提出生物活性的改变或许能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这种机制开始生效,人们就需要更大力度的减排才能抑制地球变暖。

永久冻土层、泥炭沼泽和海底甲烷水合物中封藏有大量温室气体。我们尚不知道储藏量有多大,不知道冻土层会融化多少,也不知道泥炭沼泽会干涸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大海会不会随着温度升高开始从水合物中释放甲烷――作为温室气体,甲烷可比二氧化碳更强力。

这些风险都难以量化,IPCC考虑的情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它们。最坏的情况是,即使我们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浓度还是持续升高。我们采取行动越晚,行动产生的效果就越弱。

我们知道:其它污染物在给地球降温。

我们往大气中排放各种物质。同二氧化碳一样,一氧化二氮和氟氯烃也是温室气体。煤烟,即炭黑,可以通过吸收热量让物体升温,同时也会形成遮蔽,冷却地表。其他反射物也将太阳热量反射到太空,让地表降温。

大型火山喷发时,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比如1991年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它喷发后一两年间,地球温度降低了。但是,不同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效果是短暂的。因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会形成液体气溶胶,最终随雨降回地面。

燃烧含硫的化石燃料可以大大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间,二氧化硫污染非常严重,平衡了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西方国家为遏制酸雨减少了硫排放,这一掩蔽效应也逐渐消失,地球变暖继续进行。

2000年硫排放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火电厂数量的增多。现在,中国正为这些火电厂安装脱硫设备。二氧化硫排放减少后,温室效应将会加剧。

我们不知道:冷却作用有多强?

有的污染物可以在大气中形成微小的气溶胶液滴,它们能造成异常复杂的影响。二氧化硫气溶胶反射了多少热量,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气溶胶液滴的大小,在大气中的高度,夜晚还是白天,处于哪个季节……

气溶胶对云也产生很大影响,比如,云会因为它变得更亮,能将更多热量反射到太空。气溶胶存在的时间很短,通常不会像二氧化碳一样在大气中均匀分布,而容易聚集在污染物的中心。

正因此,我们仍不能确定诸如二氧化硫这样的污染物带来的降温效果有多少。随着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降温效果也被温室效应抵消,这一点倒是很明确。但是,温度升高是不是由于较强的降温效应被更强的温室效应抵消后产生的效果?或者,只是温和的降温效应中和了更温和的温室效应?

大部分IPCC的模型显示,是第二种情境。但是,如果气溶胶降温效果强过人们的预想,地球可能在气溶胶浓度降低后加速变暖。

我们知道:地球会变得非常热。

在一个无生命、无水的星球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至两倍,星球温度会升高1.2℃。不过,在地球上,即使没有气溶胶的复杂影响,这一过程也不那么简单。

先看水的作用。水蒸气是强效的温室气体。大气温度升高,蕴含的水蒸气就更多。一旦更多二氧化碳进入湿润的地球大气层,温室效应就会迅速加剧。

这种“正反馈”现象不单单只有这一例。温度一升高,原本能反射阳光的积雪层和海冰会迅速融化,最终导致更多热量被吸收,温室效应加剧。从更长的时间尺度考量,植被变化也会影响热量吸收,而且陆地和海洋也可能释放更多二氧化碳,超过其吸收量。成百上千年过去,冰盖可能大面积融化,进一步减少地球反射率。排除诸如超级火山爆发这样无法意料的灾难,地球会因此变得非常温暖。但是,究竟会温暖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不知道:究竟会变得有多热?

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成现在的两倍,那么地球究竟会变得有多热?有一种方法可以探询复杂反应后的结果:利用地球气候的计算机模型。另一个更为可靠的办法是参照最近数百万年的气候情况,考察过去二氧化碳浓度改变如何影响气候。

“气候敏感性”是衡量气候系统中温度变化的指标,通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至2倍后,引起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上述两种方法都表明,若二氧化碳浓度变为现在的两倍,地球温度至少会提高2℃。而大部分研究认定:升高3℃的可能性最大。

一些对过去气候的研究却表明,升温可能达到6℃或更高。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是,气候模型只能考虑短期反馈,然而史前气候研究还包括长期反馈,比如冰盖的改变。如果这些研究和真实图景接近,那么我们的模型可能会提供未来几十年气候变暖情况的精确答案,但是,会低估未来几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温室效应。

正因为可能存在的缺陷,气候模型甚至会低估近期气候对温室效应的反馈。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低估2050年或2100年的温室效应。一些研究表明,气候模型中,海洋吸收了比实际情况更多的热量;其它研究表明,云系可能产生比模型中更多的正反馈。因为不能确定气溶胶的冷却效果,也不确定温室效应的实际强度,这些问题还没能解决。

大多数证据仍然表明,短期内“气候敏感性”大概是3℃左右,同IPCC的气候模型一致。不过,即使这数字已经算低得不可能,实际情况仍可能更高。

而即使“气候敏感性”是3℃,现在也几乎没可能限制气温升高。想让气温仅比前工业时代高2℃很难。根据最近的研究,到2050年,我们有超过50%的可能性尽一切努力减排,削减80%的排放。

篇6

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

提出了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机制,包括: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适应气候变化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

整合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实现集成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是适应技术创新研发的主体力量,

组织机制是实现集成创新的体制基础,协同是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保障,资金机制

是集成创新的物质基础。最后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关键词 集成创新;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机制

中图分类号 X321.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001-05 doi:12.3969/j.issn.1002-2104.2012.11.001

无论是由于自然因素,还是人类活动导致,以变暖为主要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突出的风险问题之一[1]。1992年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中,将适应和减缓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2],但在《公约》通过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以《京都议定书》为标志,减缓一直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努力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便现在开始采取最有效的减缓措施,气候变化的趋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3-7]。因此,适应气候变化已经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8-10]。我国一直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11-12]。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变化的有利影响,规避不利影响,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艰巨任务[13]。目前国内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研发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投入,形成了一批适应气候变化技术[4,13]。然而,不同技术的应用领域、影响范围和成熟度均有不同,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对国内外各适应技术进行集成,为我国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从而更好地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提供决策支持。

1 集成创新的概念及其内涵

集成创新是现代社会各行业发展进步的主要技术途径之一[14]。然而,究竟什么是集成创新?学者就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4-15]。大多认为,“集成”是指系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依据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体的过程,这种集成系统的功能要远远大于单个要素的功能。因此,集成是系统内要素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也是系统内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集成创新是创新行为主体的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其创新性以及由此确立的竞争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的突破。

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来说,“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指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2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需要从技术整合、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协调机制以及资金机制等5个方面来实现。

2.1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整合集成机制

整合是适应技术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手段。不同适应主体或决策部门需要整合不同区域与领域的资源与能力,才能形成整合的创新能力,实现集成创新。不同领域或区域以自身的能力与资源为基础,寻找具有互补资源和能力的领域与区域,如农业领域与水资源领域的适应技术整合,并且需要将他们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到自身的能力体系中,从而形成集成的资源和能力,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体的集成发展奠定基础。

当前阶段,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整合集成亟需开展的关键工作包括: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构建与技术清单编制;优选现有比较成熟的适应技术,吸收最新适应技术研发成果,评估其综合效益与适用范围,构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分析主要领域和区域的近期(2020年前)关键适应技术需求。讨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潜力与技术限制因素,国家未来10-50年适应技术发展途径,适应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建设投资需求分析;分析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整体能力建设需求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国家适应战略规划;针对适应气候变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机制、技术研发等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调研气候变化对建筑业、交通运输、旅游、商贸等产业部门和电、水、气、热及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提出相关产业调整结构与布局,捕捉商机和基础设施调整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标准的建议,研发关键适应技术并进行技术集成。

2.2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制订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和实行适应行动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同领域与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关于适应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还有待通过科技创新机制来实现。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一些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影响的措施也已经开始实施。然而,专门针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措施的研究和实施较少,缺乏可供借鉴的成功适应范例和系统有效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研发、集成不同领域和区域的适应关键技术,系统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体系。同时,目前的适应措施与气候变化影响及未来风险的联系不太紧密,与部门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示范研究较少。因此,适应技术与示范的研究必须对不同领域或区域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有定量的认识。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在不同领域和区域上有重大的差异,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适应措施,进行试验和技术示范研究。只有掌握足够的科学证据,系统地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主要脆弱领域的综合影响和风险,将适应措施的效果纳入到影响和风险评估中,客观分析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适应能力,才能科学地选择或研发相应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外交政策,保障我国利益不受到损害,既能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积极的贡献,又能保证国内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选择主要领域(如农业、林业、渔业、水资源、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等)和典型区域(如青藏高原、北方水资源脆弱区、农牧交错带、脆弱性海岸带及生态系统脆弱带等)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示范实验,提出可操作性的适应对策和措施,进行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分析。确定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区域、脆弱人群与适应优先事项,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结合,重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规划的结合;加强极端气候事件的防御及防灾减灾技术开发;促进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和立法工作。

2.3 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的主体有很多层次。目前情况下,政府部门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首要主体。其次,不同领域的企业和生产者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主体。再次,普通人群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组成部分。另外,还包括科研机构。科学的适应气候变化集成创新机制需要建立起科学的适应气候变化主体的组织机制。这种组织机制需要紧密结合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生产部门以及广大的普通人群。科学地适应气候变化组织机制关键工作包括:①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政府部门要切实加强总体指导和宏观管理能力,对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进行统筹协调,健全责任体系,大力促进各地方、各部门、各科研院校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大力协同,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开展和实施。②加强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开发,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学科梯队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选以及相应的骨干研究队伍。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点部署研究一批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问题。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科技资源共享,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科技基础。③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在气候变化影响显著地区建立适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基地,进行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开展相关适应活动,为我国今后全方位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举办适应研讨会和培训班,提升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和人员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基本知识、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网站、新闻报道及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知识,增强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度。大力开展方法论研究,为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4 适应气候变化的部门协同合作机制

协同是国家、政府或部门实现适应技术集成创新的关键。协同就是要实现“1+1>2”。即多个部门合作创新产生的效益大于部门独立进行创新产生的效益之和。核心部门与合作部门的协同包括三大方面:目标协同性、利益协同性、功能协同性,称之为“OBF协同”。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将形成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分摊机制、信任机制。如图1所示。

为了实现“OBF协同”,需要构建三维协同体系:政策与法规、协同平台、协调机制。如图2所示。

政策与法规,是协同的制度保证。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与法规形成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适应技术集成创新中的规范包括各级政府的政策、制度与合同。技术集成创新的合作伙伴在创新项目中表现出资本属性或准资本属性,有必要采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协调机制,是协同的过程保证。协调是通过管理机制、沟通、信息的互动实现的。在技术进行集成创新的过程中,由于集成的人力资源或组织资源(如供应商联盟、技术中心等)等存在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以及文化背景冲突等,对于技术资源、社会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的集成同样存在能否衔接和匹配的问题。因此,协调机制是技术集成创新实现协同的重要内容。

协同平台,是协同的物质基础。它包括研发平台、网络支持、基地建设。研发平台是指研发中心与高等学校(包括以其为依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产品认证中心、国家质量检测中心、专业设计咨询公司以及包括具有研发能力的供应商等所组建的技术综合型平台。网络支持是包括科研院所、合作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等所组成的无形网络的支撑作用。基地包括与集成创新相关的人才基地、技术研发基地与测试试验基地。

2.5 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其资金机制包括公共资金和市场资金两个方面。需要在国家财政投入之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单位投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同时充分利用国际适应性资金,全面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具体包括:①持续增加国家财政的气候变化适应资金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将适应气候变化逐步纳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划,增加采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预算和投入,切实保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实施。各级政府应积极运用财政手段,如设立专项税收、建立适应基金或者环境基金等,加大对气候预报、生态保护、海岸带管理、水资源安全等方面适应能力建设的投入。②引导金融部门和企业对适应气候变化提供支持。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会损害信贷金融的信用,增加保险赔付,加大风险管理难度。应为商业金融部门提供支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鼓励机制,使金融部门和企业更好地参与国家和地区的适应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加强风险金融的适应性支持,引导信贷金融重视适应性投入,使用公共债券及其衍生工具为适应性投资或者灾害救济融通低成本的资金,就特定敏感地区或者特定气候事件发行政府巨灾债券,国家对气候变化敏感和脆弱地区、领域和产业在财政投入和税收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通过财税杠杆激励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气候变化适应行动。③积极吸引国际适应性资金投入我国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充分利用UNFCCC体系内可以利用的气候变化适应资金,积极开拓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双边或者多边资金投资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目前,与适应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国际资金渠道主要包括:《公约》创立的委托全球环境基金(GEF)运作管理的信托基金(SPA),《公约》下最不发达国家基金(LDCF)和气候变化特别基金(SCCF),《京都议定书》下设立的适应基金,来自于其它多边的环境协定(MEAs)基金,来自于各国政府、国家和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双边和多边基金。

3 结 语

“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与行动的必由之路。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充分优化、选择、配置,从而相互之间形成最合理的结构形式,发展成为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可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需要充分发挥集成创新的力量,从不同层面的适应主体的组织机制开始,充分整合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发挥不同适应部门的协同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机制,同时合理利用资金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绍洪, 潘韬, 贺山峰. 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5): 363-368. [Wu Shaohong, Pan Tao, 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1, 7(5): 363-368.]

[2]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R]. Geneva, Switzerland: UNEP/IUC, 1992.

[3]《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Committee of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7: 1-422.]

[4]余庆年, 施国庆, 陈绍军. 气候变化移民: 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基于对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农村人口迁移的调查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8): 29-34. [Yu Qingnian, Shi Guoqing, Chen Shaojun.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Adaptation Survey on Rural Migr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010 Severe Drought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8): 29-34.]

[5]IPCC.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R]. UK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76.

[6]居辉, 李玉娥, 许吟隆,等. 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6): 55-58. [Ju Hui, Li Yu’e, Xu Yinlong, et al. Action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J].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 2010, 26(6): 55-58.]

[7]潘家华, 郑艳.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涵义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10): 1-5. [Pan Jiahua, Zheng 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0): 1-5.]

[8]周景博, 冯相昭. 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政策评价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7): 57-61. [Zhou Jingbo, Feng Xiangzhao. Cogni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Its Policy Evalua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7): 57-61.]

[9]葛全胜, 曲建升, 曾静静,等. 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战略与态势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6): 369-375. [Ge Quansheng, Qu Jiansheng, Zeng Jingjing, et al. Review on International Strategies and Trend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9, 5(6): 369-375.]

[10] 任小波, 曲建升, 张志强. 气候变化影响及其适应的经济学评估:英国“斯特恩报告”关键内容解读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22(7): 754-759. [Ren Xiaobo, Qu Jiansheng, Zhang Zhiqiang. Econom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 and Its Adaptation:An Introduction to “Stern Review: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7, 22(7): 754-759. ]

[11]李玉娥, 马欣, 高清竹,等. 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分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4): 296-300. [Li Yu’e, Ma Xin, Gao Qingzhu,et al. Key Issues and Strategy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0, 6(4): 296-300.]

[12]马欣, 李玉娥, 仲平,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适应委员会职能谈判焦点解析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2): 144-149. [Ma Xin, Li Yu’e, Zhong Ping, et al. Key Issues for Negotiation of Adaptation Committee Under UNFCCC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2, 8(2): 144-149.]

[13]居辉, 韩雪. 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进展及对我国行动策略的若干思考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4(5): 257- 260. [Ju Hui, Han Xue. International Adaptation Activit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China [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 4(5): 257- 260.]

[14]何卫平, 刘雨龙. 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现状评析 [J]. 改革与战略, 2011, 27(3): 183-186. [He Weiping, Liu Yulong. Appraisal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Theory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J]. Reformation & Strategy, 2011, 27(3): 183-186.]

[15]孟浩, 何建坤, 吕春燕. 创新集成与集成创新探析 [J]. 科学学研究, 2006, 24(增刊): 261-267. [Meng Hao, He Jiankun, Lü Chunyan. On 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on Between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novation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006, 24(S1): 261-267.]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Climate Change

PAN Tao1 LIU Yujie1 ZHANG Jiutian2 WANG Wentao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s 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aking adaptation measur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address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h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elements to carry out climate change addressing actions.

Realizing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effectively needs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construct integrated innov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process. In this process, a variety of technologie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will be selected, optimized, and configured b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departments to form an organic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appropriate element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matching each other. So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y system will have a qualitative change.

Integrated innovation can realize the recombining and optimizing the resources, technologies and ability of different subjects or departments,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adapting climate change.

We proposed the integrated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y system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cluding: integration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and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the main organizational mechanism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sector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as well as financial mechanism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ntegrating is the important metho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technolog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he main force of tech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mechanism is the system basis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is

the key guarantee of integration and funding mechanism the necessary material base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篇7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置入;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2-0033-02

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唯一一种可以预防、治疗的血管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多数会伴有认知功能障碍,而颈动脉狭窄也是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的。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操作,利用穿刺或导管扩张形成通过输送系统将金属或高分子材料的管体支架放置到人体管腔内的目标病变处来支撑体内的狭窄管腔进而使其行成开放状态。此方法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手术存在盲区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有效减少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为管、腔道的狭窄、闭塞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可以最小的创伤面得到最好的疗效。本文研究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后的认知功能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就诊的 62例符合标准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在80岁以下,无其他因素导致的器质性损伤、认知功能损伤;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致残性中风,经过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

62例患者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8例,合并血脂异常12例,同时有血脂异常及糖尿病12例,脑梗死20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男、女各31例,年龄43~68岁, 平均(52.4±5.61)岁。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术前均进行DSA 检查。

1.2 治疗方法

术前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以及双下肢超声等。根据用药使用说明术前3~5天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d(广东康博通药业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氯吡格雷75 mg/d(杭州赛诺菲万特民生制药)。

手术时根据狭窄程度及部位的不同进行局部麻醉,选择合适的支架置入。在术后连续3 d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山东北药鲁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口服氯吡格雷75 mg、阿司匹林 100 mg,3 个月后改为只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维持终身。

1.3 认知功能的检测

患者均在手术前7天,术后的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12 个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且由同一测评人员完成认知功能检测。认知功能测试量包括;快速词汇、数字广度检测结果(RVR、DS)、智能状态(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

1.4 统计学分析

各指标检测结果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7.0软件包。以0.05为检验水准,可信区间范围为9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

所有入选患者经过DSA 证实一共有90处狭窄,手术在其中62处进行支架置入, 手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栓塞等。在支架置入后原有的颈动脉狭窄的状况明显减少,残余的狭窄率均小于30%,术后血流改善明显,整体循环流畅。

2.2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患者手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各指标检测结果(RVR、DS、MMSE、ADL)均有明显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手术后6个月改善效果优于3个月、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术后12个月各指标与6个月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当今医学一般认为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或梗死一旦累及到涉及认知功能的脑功能区时,患者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发生。这是由于颈动脉狭窄致使脑灌注不足,大脑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引发慢性脑病,致使出现认知障碍,此外,栓子脱落也可能造成远端梗塞,而梗塞如恰好位于影响认知的脑功能区就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而颈动脉内出现的粥样斑块使得压力感受器以及化学感受器发生功能紊乱,引起脑部血流逐渐减少,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也有研究表明,颅外段的颈动脉狭窄能够引发缺血性脑病造成缺血性认知障碍。已经有动物实验证实颈动脉狭窄可以致使大鼠认知功能减退,经解除后认知功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除了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内膜切除术以及支架置入术也被临床广泛应用。颈动脉支架置入手术因损伤小, 操作简单, 而且可以使用局部麻醉, 在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为了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认知功能变化我们对CAS术后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调查,通过记录观察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检验指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明智能状态(MMSE)以及快速词汇(RVR)和数字广度(DS)的测验。

通过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后,认知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颈动脉支架置入后管腔狭窄基本解除,慢性低灌注消失,恢复了脑血流量,蛋白质合成、葡萄糖供应等也得以恢复到缺血前水平,也可以消除缺血时产生的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等有害性物质,减少了缺血及缺氧对脑神经元的损伤,改善了认知功能。患者血管狭窄程度下降,使脑血流量提高,大脑低灌注改善,且患者脑部由于狭窄后出现的神经胶质细胞减少逐渐被恢复,基质金属蛋白酶被再次激活,吞噬细胞的作用被改善。此外,血流灌注恢复后,被破坏的腔隙性梗死纤维逐渐恢复,额叶等功能受损,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被恢复。

而实验结果还显示,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可能是与术后慢性脑血流低灌注在一段时间后趋于饱和有关。

综上所述,使用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参考资料]

[1] 张俊玲,相凤兰,王馥梅,等.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治疗和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荟萃,2010,25(24):2142-2145.

[2] Falkensammer J,Oldenburg WA,Hendrzak AJ,et al. Evaluation of subclinical cerebral injury and neuropsychologic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J]. 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08,22(4):497-504.

[3] 赵光宇,孔庆珂,张康,等. 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36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2006,46(35):25-26.

[4] Xu G,Liu X,Meyer JS,et 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with brain protection devices[J]. Neurological Research,2007,29(3):251-255.

[5] 张俊玲,洪震,相凤兰,等.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对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5-246.

[6] Chida K,Ogasawara K,Suga Y et al. Postoperative cortical neural loss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123I-iomazenil SPECT study[J]. Stroke,2009,40(2):448-453.

[7] Aharon PJ,Tomer R,Gabrieli I,et al. Cognitive performance following endarterectomy in a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J].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03,10(5):525-528.

篇8

[关键词]安氏Ⅲ类错;正畸治疗;髁突;下颌骨;头影测量

[中图分类号]R 783.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5749.2012.04.005

Effect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condylar and mandibular positions of patients with classⅢmalocclusion in mixed dentitionAo Tongjiang1,2, Yuan Xiaoping1, Yang Siwei1, Huang Yue1.(1. Dept. of Orthodontics, Hospital of Stomatology,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2. Dept. of Orthodont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eijiang, Neijiang 6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condylar and mandibular positions of patients with classⅢmalocclusion in mixed dentition. Methods32 patients with Angle classⅢmalocclusions in mixed dentition were chosen. They were treated with maxillary protraction and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Lateral cephalometric films were taken individuall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linear measurement were observed.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16.0 software package. ResultsCephalometric radiography: After treatment, SNA, ANS-Ptm, Co-y, Ar-y, Go-y, NSAr, NSGo, NSPog, ArGo’-SN, Y axia, facial angle, ANB, Wits, NA-PA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x, Pog-y, SNB, NP-FH, AB plane angle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Key words]Angle classⅢmalocclusion;orthodontic treatment;condyle;mandible;cephalometrics

安氏Ⅲ类错畸形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畸形,据傅民魁等[1]在2002年的大样本调查研究中显示,安氏Ⅲ类错畸形在中国青少年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2.81%。

近年来有研究[2]提出,约42%~63%的安氏Ⅲ类错畸形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足。上颌骨发育不足易产生下颌前突外貌,对于所有侧貌来说,下颌前突可能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3]。如果不能及时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加重[4],因此临床上常常建议早期治疗。本研究测量分析了32例替牙晚期成功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的颅面部变化,初步探讨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矫治对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

l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32例为试验组,其中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0~13岁,平均年龄(11.6±1.3)岁,平均矫治时间26个月。纳入标准:1)磨牙近中关系;2)前牙反,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下颌基本正常或稍前突;3)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角)

对照组1:选取平均年龄与试验组矫治前接近,且与试验组矫治前具有相同错类型和相似骨骼形态的青少年患者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

对照组2:选取平均年龄与试验组矫治后接近,且与试验组矫治前具有相同错类型和相似骨骼形态的青少年患者43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

1.2研究方法

1.2.1定点所有试验组患者矫治前后和对照组患者均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由同一研究者进行描绘,确定标志点。本研究共采用了19个标志点,分述如下。1)S:蝶鞍中心点;2)N:鼻根点;3)P:耳点;4)Ba:颅底点;5)Co:髁突顶点;6)Ar:关节点;7)O:眶点;8)Ptm:翼上颌裂点;9)ANS:前鼻棘点;10)PNS:后鼻棘点;11)A:上齿槽座点;12)B:下齿槽座点;13)U1:上中切牙点;14)L1:下中切牙点;15)Pog:颏前点;16)Go:下颌角点;17)Gn:颏顶点;18)Me:颏下点;19)Go’:下颌升支及髁突后缘的切线与下颌角的相交点。

1.2.2建立校正水平垂直坐标系[5]过S点由前颅底平面(SN平面)向下旋转7°所得的平面为水平参考平面,构成参考坐标系中的x轴;过S点与x轴垂直的平面为垂直参考平面,构成参考坐标系中的y轴。

1.2.3测量项目本研究共采用了29个测量项目,分述如下。1)SNA: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2)ANS-Ptm:上颌长度,翼上颌裂垂线至前鼻棘垂线间的距离;3)Co-x:髁顶点到x轴的距离;4)Co-y:髁顶点到y轴的距离;5)CoS:髁顶点与蝶鞍中心点的线距;6)Ar-x:关节点到x轴的距离;7)Ar-y:关节点到y轴的距离;8)Ar-S:关节点与蝶鞍中心点的线距;9)Go-x:下颌角点到x轴的距离;10)Go-y:下颌角点到y轴的距离;11)Pog-x:颏前点到x轴的距离;12)Pog-y:颏前点到y轴的距离;13)SArGo’角:连接点S、Ar、Go’构成的角;14)NSAr角:连接点N、S、Ar构成的角,即鞍角;15)NSGo角:连接点N、S、Go构成的角;16)NSPog角:连接点N、S、Pog构成的角;17)ArGo’-SN角:下颌支平面与SN平面的交角;18)ArGo’-MP角:下颌支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即下颌角;19)MP-FH:下颌平面角,下颌平面与眼耳平面的交角;20)SNB角:蝶鞍中心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21)NP-FH:面角,面平面与眼耳平面相交的后下角;22)ArPog:关节点到颏前点的距离;23)Me-Go:颏下点到下颌角点的距离;24)Y轴角:Y轴与眼耳平面相交之下前角;25)U1-L1角: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26)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27)Wits值:上、下齿槽座点向功能性平面作垂线,两垂足间的距离;28)NA-PA角:颌凸角,NA连线与PgA延长线的交角;29)上下齿槽座角:AB或其延长线与面平面的交角。

所有头颅定位侧位片均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拍摄,经标准化条件严格定位头颅,并由专业技师按同一照射条件完成,所有头颅侧位片均清晰。由同一研究者于4周内集中描绘每张头颅侧位片的头影图,并进行测量。

1.3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Excel version 2003建立数据库,SPSS 16.0统计软件对各组头影测量项目进行t检验。

2结果

2.1头影测量项目

试验组矫治前后和对照组1、2的头影测量数据具体见表1。

2.2试验组矫治前后的比较

试验组矫治后ANB角、Wits值、NA-PA角均显著增大(P

表1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Tab 1Results of cephalometric analysisx±s

2.3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比较

对照组2与对照组1相比,Ar-y、Go-y、NSAr角、NSGo角、NSPog角、ArGo’-SN角、Y轴角、MP-FH均减小,Pog-y增大,提示下颌骨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逆时针旋转,提示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症状可能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大而逐渐加重。

2.4试验组矫治后与对照组2的比较

试验组矫治后与对照组2比较,除Co-S、Ar-x、Ar-S、Ar-Pog、Me-Go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24项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正畸矫治对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的髁突和下颌位置的改变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3讨论

3.1骨性安氏Ⅲ类错的样本选择标准

安氏Ⅲ类错患者的下颌能否后退至对刃位对临床的矫治及预后情况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临床鉴别功能性和骨性Ⅲ类错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功能性反患者常常有不同程度的骨骼异常,骨性反病例也存在一些功能因素。由于这2种因素常同时存在,临床上不容易严格鉴别出功能性和骨性反,特别是在替牙期。因此,有研究并未以下颌不能后退至对刃位作为判断骨性Ⅲ类错的标准。本研究参考王欢等[6]的研究,以ANB角

3.2研究方法的选择

本试验采用非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对照。对照组均为未经矫治的初诊患者,平均年龄与试验组矫治前、后的平均年龄接近,且与其具有相同的错类型和相似的骨骼形态,尽量排除了正常生长量对矫治效果的影响。之所以未能选择随机对照,是由于上颌骨的生长停止较下颌早,充分利用生长发育期来矫治发育不足的上颌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随机对照,对照组患者因此可能失去最佳矫治时机。本研究通过在头颅侧位片测量中建立垂直坐标系统,测量各标志点相对该系统的垂直向和水平向距离,比较髁突矫治前后的位置变化,量化分析了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

3.3对本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

3.3.1上颌骨的测量指标对于SNA角、ANSPtm这2个测量项目,试验组矫治后较矫治前有显著增大,2个对照组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后与对照组2相比,这2项指标的变化有明显增大,由此可见,正畸矫治有效促进了SNA角和ANS-Ptm的增大。

3.3.2髁突及下颌骨的测量指标试验组矫治后Co-x减小,Co-y、Co-S增大,提示了矫治后髁突点发生了向后上的位移;同时,Ar-y、NSAr角增加,也进一步说明了髁突位置的后移。2个对照组相比,这5个测量项目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矫治后与对照组2相比,Co-x显著减小,Co-y、Ar-y、NSAr角显著增大,Co-S有增大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正畸矫治使髁突点发生了向后上的位移,这是治疗带来的效果,而Co-S的线距增大则可能是生长发育所致。

试验组矫治后MP-FH角明显增大,而对照组2与对照组1相比明显减小,说明未经矫治的Ⅲ类错患者的下颌平面生长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而矫治可以引导下颌平面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生长。试验组矫治后SNB角、NP-FH角较矫治前显著减少,但对照组2与对照组1相比SNB角、NP-FH角则明显增大,这提示矫治后下颌生长受到一定抑制。

3.3.3上下颌关系的测量指标试验组矫治后ANB角、Wits值、NA-PA角均较矫治前显著增大,上下齿槽座角显著减小,矫治后均更接近正常值。而对照组2与对照组1相比,两者变化有相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矫治后与对照组2相比较,ANB角、Wits值、NA-PA角均显著增大,上下齿槽座角显著减小,可见矫治后,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替牙晚期安氏Ⅲ类错患者通过正畸矫治,可使其下颌生长得到一定的抑制,有效改善上下颌骨的矢状不调状况,髁突点向后上位移,下颌的位置可发生相对明显地后移,并以髁突为中心发生了顺时针旋转。有学者曾观察了未经治疗的骨性安氏Ⅲ类错、前牙反女性患者后发现,生长发育的早期上颌骨会发生后缩现象,在以后的生长发育中,上颌骨对颅骨的关系保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在乳牙期、替牙期以及恒牙早期,利用前方牵引矫治Ⅲ类错可有效促进上颌骨生长。但是上颌前方牵引矫治结束后,如何保持颌间的矢状关系是正畸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小年龄组患者。

专家点评:该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了非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对照,之所以未能选择随机对照,是由于上颌骨的生长停止较下颌骨早,充分利用生长发育对发育不足的上颌骨进行矫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选择随机对照,对照组患者因此可能失去最佳矫治时机。该研究方法符合医学伦理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参考性。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白丁教授

4参考文献

[1]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 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的调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2, 37(5):371-373.

[2]唐国华,嵇国平,丁小军.上海地区650人对软组织侧貌唇突度的审美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 2003, 12(2): 99-102.

[3]Lee SJ, Kim TW, Nahm DS. Transverse implications of maxillary premolar extraction in ClassⅢpresurgical orthodontic treatment[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6, 129(6):740-748.

[4]Ross RB. Treatment variables affecting facial growth in complete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Part 7:An overview of treatment and facial growth[J]. Cleft Palate J, 1987, 24(1):71-77.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