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呼吸道疾病护理8篇

时间:2024-01-07 16:31: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呼吸道疾病护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吸道疾病护理

篇1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088-02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tomizing inhalation applied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pediatric respiratory disease.Method:124 cases of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2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xygen atomizing inha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different nursing,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77%(60/62),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58% (45/6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Atomization inhalat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发生在患儿肺部细小支气管上,患儿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咳嗽、缺氧及呼吸困难,其好发年龄6个月~2岁,1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达85%,属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疾病[1-2]。对于患儿来讲,由于年纪较小且各器官功能发育不够完善,给护理造成了一定难度。本次研究分析小儿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呼吸道疾病患儿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其中观察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3±1.3)岁;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4.2±2.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即接受镇静、平喘、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雾化吸入,其成分为博利康尼0.5 ml、普米克令舒1 ml及沐舒坦15 mg,雾化吸入时间为5 min,2次/d。护理方法如下:接受雾化前,对患儿面部、口腔及鼻部进行清理,确保没有分泌物存在,保持患儿呼吸畅通。同时应选择正确的雾化吸入时间,尽量选择患儿进食前1 h内进行,防止因患儿哭闹、不配合将呕吐物吸入肺中,加重肺部感染或导致窒息。除此之外,在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前,需要对所有的雾化装置进行严格检查,检查雾化吸入设备是否存在漏气等情况;雾化湿化瓶内严禁出现水分,避免由于药物的稀释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检查水槽内的水量。接受雾化时,需要对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及分泌物等进行监测,患儿突然出现烦躁、急促、口唇发紫等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停止雾化吸入,通知医生进行必要的吸氧和吸痰,同时还应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和病情需要 对流量进行调节。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喘憋性肺炎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是患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及各项功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外界环境对患儿的影响最为严重,进一步增大了患儿感染的几率[3]。其主要病毒为合胞病毒,它会导致患儿出现黏膜组织水肿,从而使患儿呼吸出现困难[4-5]。

目前,将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雾化吸入能够将药物转化成为细小的雾气,直接抵达患儿支气管及气管等发病部位,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对患儿的症状起到明显地改善作用。在减少相关用药剂量的同时使药物直达患处,降低了副作用[6]。同时通过氧气将药物送至患儿患处,也可以减轻患儿由于呼吸困难出现的缺氧状态。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样是患儿治疗的关键,要求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和娴熟的技术做到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患儿雾化吸入的每一步。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6.77%(60/62),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72.58%(45/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黎玉凤.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1(2):218-220.

[2]丁兰.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14(2):123-124.

[3]赖宝珠.超声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1997,19(1):123-124.

[4]杨廷坤.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7(2):2151-2152.

[5]叶根荃.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附:儿童慢性哮喘21例的临床疗效总结)[J].临床儿科杂志,2013,4(2):269-273.

篇2

【关键词】 重症呼吸道误吸患者;预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38-02

误吸是指人们在吞咽的过程中,导致液体、半液体以及固体的物质,直接进入到了患者声门以下的气道,而并不是进入到食管。在误吸后,患者反应不一,轻者仅仅是呛咳几下,通过压力,促使物质咳出[1]。严重的情况,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可能会因为物质堵塞住气道,加重呼吸道感染或是直接导致患者窒息死亡,而重症呼吸道疾病因为本身呼吸道受到了感染,物质会因为喉腔粘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再加上本身免疫力低下,咳嗽等反射条件降低,导致窒息死亡的几率不断加大,为了降低该种情况。文章将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重症呼吸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7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30-80岁。根据疾病类型进行分型,可分为重症哮喘患者19例,重症肺炎患者3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为2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人数、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

1.2.1 预防对策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误吸预防措施,步骤如下:①重症呼吸道昏迷患者在入院后,最好将患者的摆成侧卧位,头侧向一边,并且及时的将患者口咽部位的分泌物及时的吸尽,以便患者在昏迷的时候出现误吸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给予鼻饲或是静脉营养,每一次鼻饲的时间控制在30min,当患者进食的时候,最好建议患者采取30度的半卧位或是坐位,降低食物出现逆流的几率[2]。②年老体衰的患者非常容易发生食物反流的现象,且患者的胃肠功能比较差,胃肠蠕动比较慢,极易发生胃潴留、呕吐物吸入气道的情况,这就会引发吸入性肺炎或是肺不张的症状。尽早地对患者进行咽下训练,防止咽下的肌肉群发生废用性萎缩,并尽快的加强患者的舌头和咀嚼功能的按摩与运动,提高患者咽下反射的灵活性。③针对进行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在每次拔管前都需要将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并在拔管的时候准备呼吸气囊,时刻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以免出现喉痉挛的情况。

1.2.2 护理对策 针对重症呼吸道疾病患者出现了误吸的情况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基本情况,建立气道、无菌操作以及健康宣教[3]。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①每一位重症呼吸道患者身边都需要准备吸痰装置,当患者出现误吸的情况时,就需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呼吸道,避免更多的物质进入气道,并将进入气道的物质吸出。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咳嗽或是咳痰,不要阻止患者排出异物的企图。阻塞呼吸道患者,应当尽快的清除患者口腔中的食物,拍背协助患者咳出异物。②患者因为是属于重症呼吸道患者,因此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质地比较松软以及容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糖以及半流质的食物。针对会咳血的患者,尽量的避免给予其食用温热的食物,并且在患者饮食的时候尽量地避免其说话。③针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将老年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④给予有效的氧气吸入,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患者机械通气,吸氧控制在4-8L/min,氧分压控制在60mmHg。

1.3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当P

2 结 果

经过预防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误吸人数为7例,误吸率占总人数的14%;对照组患者发生误吸的人数为14例,死亡1例,误吸率占总人数的30%。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3 结 论

3.1 误吸的原因 重症呼吸道疾病患者会发生误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在入院时,并未采取正确的休息,且在入院的时候并未给予任何的吸痰装置。昏迷的患者在头偏向一侧时,容易导致异物进入气道。②患者在呕吐的时候,大量的呕吐物呛到了气道中,从而导致堵住了气道。③在本次临床资料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有44例,而老年患者极易发生误吸。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黏膜以及神经末梢的功能都在逐渐下降,这就导致了老年患者的吞咽功能下降,从而导致误吸[4]。

3.2 护理体会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了解到在对重症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生误吸时进行护理,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才能够在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情况的发生,对降低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素贞.人工气道管理中的护理问题分析及措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06(10):44-43.

[2] 黎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6(12):63-64.

篇3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老年;呼吸道疾病;护理效果

哮喘是常见的老年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亦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吸入治疗是其首选给药方式,有研究显示[1]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复发率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而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又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对比分析了我社区25例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哮喘患者均符合2008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的哮喘诊断标准[1],并用糖皮质进行吸入治疗,且认知能力正常,可完成量表调查,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重症者;慢性代谢性疾病及肺部疾病者;吸入治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男26例,女24例;年龄62~75岁,平均(65.1±5.6)岁;病程19~48年,平均(26.8±7.6)年;病情程度:轻中度41例,重度9例;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性气喘及呼吸困难。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参考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但参考组不干预,观察组则加强健康宣教,方法如下:①向患者介绍哮喘的相关医学知识,如胸闷、气憋、鼻痒、流涕等。讲解哮喘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等,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哮喘治疗、保健、康复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冒,避免重复感染。强调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②鼓励患者提问,并对未掌握的知识进行再次讲解,保证患者对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技术熟练掌握,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③在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为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护理档案,定期统计并考察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病情的重视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此过程中除了要求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还可采取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的方式进行,以便让患者体会人性化服务的魅力,体会社区健康教育的温暖,促使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不两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哮喘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采用自制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如对哮喘知识的了解,对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对雾化吸入器、常用吸入装置的使用等,均为选择题,100分满分。治疗依从性:完全按照医师、药师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为完全依从;有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的为部分依从;自行停药、增减药量或间断用药的为不依从。依从率不纳入不依从患者。症状积分均昼夜两种,均为0~3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00分满分。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昼夜的哮喘积分明显少于参考组(P

3 讨论

目前,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直接导致哮喘病的高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哮喘疾病长期性、周期性及反复性的特点,临床上所呈现出病情往往较为复杂,而若有效控制,关键在于长期吸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规范而系统的教育活动及评价体系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进行全程解析,对患者建立并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2]。本研究对25例社区哮喘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结果显示,患者在哮喘健康知识得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的参考组,哮喘积分亦显著低于参考组(P

总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物变成微小的气雾,随着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其特点是雾滴小而均匀,温度与体温接近,深吸气时药物可以进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到达呼吸道深部,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为了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水肿,利用热的物理作用,减轻充血和水肿;利用药物作用,消散炎症,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预防呼吸道感染[2]。

我们选择2010年2~8月治疗的老年呼吸道感染80例,年龄均在70至80岁之间,随机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咳嗽、咯痰、肺部湿音消失时间、喘憋等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经过15 d的治疗,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使用沐舒坦组与庆大霉素组相比,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研究证明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吸入药物的选择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雾化组)和对照组。雾化组40例,男患21例,女患19例,年龄70~80岁;对照组40例,男患23例,女患17例,年龄70~82岁。两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抗炎、平喘、化痰等治疗。雾化组在此基础上随机分出20例,给予沐舒坦15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吸入,共15 d;其余20例,给予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 ml,2次/d,共15 d。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第3、7、10和15 d做痰培养试验,晨起患者漱口后,取深部的一口痰做细菌培养检查,对两组患者肺部湿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患者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无缓解或减轻。

2 结果

雾化组:组1(沐舒坦)有效19例, 无效1例,有效率95%

组2(庆大霉素)有效17例, 无效3例,有效率85%

总有效率90%

对照组:有效28例, 无效12例,有效率70%

雾化组中组1与组2经统计学χ2检验,P

3 护理

雾化吸入作为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要保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护士在具体操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3.1 药液的配制 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吸取药液准确无误。

3.2 雾化量的调节 老年人呼吸道应急能力差,如开始吸入时将雾化量、湿度量均调至最大,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支气管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故应从小雾量、低湿度开始,吸入1 min待气道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化量,一般每次吸入不超过20 min。

3.3 雾化间隔时间的掌握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连续性,需各班护士密切协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根据患者肺部情况及痰液性状掌握吸入的间隔时间,以便痰液有效溶解、易于清除。

3.4 氧气吸入 应超声波产生的雾滴温度低于呼吸道的温度,患者吸入后易导致小气管痉挛,而我院老年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多较差,并大多伴有低氧血症。因此,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应给予患者持续鼻导管吸氧2~3 L/min。

3.5 雾化前护理

3.5.1 环境准备 由于雾化器产生的气流是连续的,雾化的药物很可能被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整洁舒适,温度一般在18~20℃,相对湿度50%~60%,以减少空气中弥散的药液潴留。

3.5.2 心理护理 根据老年患者个性特点,在雾化治疗的同时,应注重疏导、解释、支持等心理治疗,消除或避免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控制能力,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争取老年患者的配合,以提高雾化吸入的效果。

3.5.3 选择合适的 雾化吸入时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这样可使膈肌相对下降,胸腔扩张,以利用雾化吸入时肺脏充分扩张,增加有效吸气量,以减轻不适。

3.6 雾化中护理 雾化器应放置在平坦桌面,指导患者正确吸入,并进行示范,嘱患者在吸入过程中作深而慢的呼吸,尽量延长吸气时间,吸呼比例3∶1,呼吸次数12~16次/min,超声雾化吸入前后给予有效拍背。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巡视,保证治疗安全有效,避免意外发生。

3.7 雾化后护理 治疗后瞩患者漱口,擦干口鼻周围雾水,并有效咳嗽5~6次,将痰液排出。用掌扣法,双手空握拳,有节奏的有外向内,由上而下进行拍打,动作平稳、轻快。耐心教会患者有效咳嗽,闭嘴超轻咳三声,第四声用力咳嗽并咳出痰液为一次。将雾化器擦拭干净,预防呼吸道再感染,连接管应每人一套,正确指导清洗、消毒和保养方法,防止交叉感染。每次治疗结束后,雾化罐和管道要用1%含氯消毒液浸泡15 min,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水槽内的蒸馏水每次治疗后倒净,下一位患者用前重新放置。

4 小结

药物雾化吸入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产生较快的药物效应。与口服药物相比,具有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再配合静脉滴注抗生素,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操作看似简单,但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根据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给予耐心、正确的指导,严密的观察,细心的护理,才能保证雾化吸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黄帝内经》中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健康管理就是帮助大家做自己的上医,从衣、食、住、行各个角度,向您提供时下高发疾病的预防措施,让您了解中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基本护理手段,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健康管理。

认识呼吸道

呼吸系统起始于鼻腔、咽部和口腔,经气道延伸至肺,空气需经过鼻腔、口腔、咽、喉等方能进入呼吸系统。喉的开口处为一较小的肌肉瓣所覆盖,称为会厌。当进食吞咽时,会厌关闭,以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喉以下的下呼吸道像一棵倒置的树,最大的树干是气管,气管分为两支较小的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主支气管进一步反复分支形成细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为最狭小的直径只有0.5毫米。肺像两片叶子,充满整个胸腔。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

衣食住行

认识呼吸道

呼吸系统起始于鼻腔、咽部和口腔,经气道延伸至肺,空气需经过鼻腔、口腔、咽、喉等方能进入呼吸系统。喉的开口处为一较小的肌肉瓣所覆盖,称为会厌。当进食吞咽时,会厌关闭,以防止食物误吸入气管。喉以下的下呼吸道像一棵倒置的树,最大的树干是气管,气管分为两支较小的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主支气管进一步反复分支形成细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为最狭小的直径只有0.5毫米。肺像两片叶子,充满整个胸腔。

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

虽然现在早已进入春季,但早晚温差仍很大,如果骤然减去太多衣物,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侵入,因此要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目前气候十分干燥,空气粉尘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而呼吸道病菌入侵人体,首先要通过的第一道关就是鼻黏膜,所以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就能有效抵御病毒细菌的入侵。将沸水倒入盛绿茶的茶杯中,然后将口鼻对准杯口呼吸,蒸气吸入,可润喉,止咳、化痰。同时,在这个干燥的季节,做到不吸烟、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也能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达到保护自然免疫功能的作用。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可增强免疫力。

定期打扫室内卫生,重点清洗床、地毯、沙发罩等尘螨聚集处。定时开窗换气,使用中央空调的办公室尤其多开窗户,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除了居住环境的卫生,还有自身卫生。去公共场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要洗手,很多男士不注意这点。胖大海留心观察过一些医生,发现他们大多很注意个人卫生。如果从公共场合回家后,都要马上洗脸,漱口,把鼻腔、口腔里的分泌物清理出来。因为我们接触的门把手、公交车的扶手、钞票等等物品,难免被患有传染病的人摸过,或者有感冒病人喷出的飞沫附在表面,养成及时洗手和清理上呼吸道的习惯,就能帮我们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一些电影院、大超市,特别是地下超市,避免呼吸道传染病。有过敏史者远离树木花草茂盛处。大雾、沙尘、柳絮天外出宜戴口罩。提倡大家多到户外去,慢走、快走、登山、打球,总之多做有氧运动,尤其是职场人士。

本月高发病:流感、结核、哮喘、鼻过敏

胖大海:本月呼吸道传染病和呼吸道过敏反应性疾病高发。医院传染科和呼吸科就诊患者呈现高峰。这是由于春天气候变暖,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繁殖加快。呼吸道通过鼻子和口与外界相通,因此易于受到外界病菌微生物侵犯。

呼吸道传染病

还记得2003年的那场非典吗?当时也是在春季开始大流行。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病变成为带菌者、病毒携带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以发热、流涕、咳嗽、头痛及全身不适为特征的病毒感染,病理改变为鼻以至下呼吸道黏膜的炎症,畏寒或寒颤是流感的初始症状,发热在病初很常见,体温可达39℃。多数患者自觉病重而卧床,全身感觉疼痛,下肢最明显。发病后2~3天,多数症状很快消失,通常不再发热,有时发热可持续5天以上。发病急,出现发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明显的症状,也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较普通感冒轻。

流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饮入足量的水以补充体液,避免劳累。症状严重而无并发症者,可选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优布芬或萘普生。

甲型流感早期使用金刚烷胺有助于减少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时间和严重性,一些非处方感冒药中含此成分,常用药:快克、感康、可立克、朴感灵。

胖大海:流感没有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5~7天就会自愈,当你病情超过5~7天,有可能是发生了并发症或并非流感,请就医诊治。

2.肺结核

感染结核病后患者感觉不舒服或出现咳嗽,并会以为是吸烟或流感所致。咳嗽初期可伴有绿色或黄色痰,量少,在疾病进展时痰量增多。结核患者通常会有一个很特殊的症状――夜间盗汗。晚上醒时全身为冷汗浸透,甚至不得不更换睡衣及床单。这是因为结核患者常常有不易觉察的低烧现象,睡眠时出冷汗,低热消退。

胖大海:出现疑似症状不要耽搁,尽快就医查明。

呼吸道过敏反应

春季也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春天各种花粉飘散,来自泥土的真菌繁殖,室内滋生的尘螨,这些都是常见的春季致敏物质。如果过敏体质者的鼻子和口腔吸入这些致敏物,进入呼吸道,就可引起呼吸道的过敏反应。

1.过敏性鼻炎

鼻、口、咽喉和眼等部位突然出现发痒,接着打喷嚏、流泪、流清鼻涕。感觉似大河决堤控制不住。有些人会出现头痛、咳嗽、哮喘。

过敏性鼻炎者首选抗组胺药。非处方抗组胺药常用有:溴苯拉敏,氯苯拉敏,氯马期汀,右溴苯那敏,苯海拉明,苯茚胺、新安替根,曲普利定。多数抗组胺药物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服用后引起嗜睡,因此服用抗组胺药后最好能卧床休息。抗组胺药有较强的抗胆碱能作用,能引起口干、便秘。服药后应多喝水。第二代抗组胺药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特非那定,无嗜睡及抗胆碱能毒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胖大海:经常发作者,在发病季节来临之前,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鼻用激素预防。目前常用的如辅舒良喷鼻剂。

2.哮喘

哮喘患者常有哮喘病史,在接触外界致敏物后,突然出现呼气困难、喘气、憋气,端坐呼吸,不能平卧。

篇6

关键词:重症监护 下呼吸道感染 原因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44-02

医院重症感染的主要感染类型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这主要与ICU患者病况危重、免疫力低下、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有关。此感染病症不仅延长了患者治疗及住院的时间,增加了治疗费用,甚至导致患者感染死亡率升高,这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还严重威胁了病人的生命,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各种侵入性医疗设备(如各种插管、导管、内镜、透析装置和呼吸机等)的反复应用,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1 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1.1 与病人自身有关。影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年龄问题,由调查资料显示,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发生感染40例,占73.59%,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差,加之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逐渐退化,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一般医院ICU收治的患者以呼吸道疾病及高龄患者居多,这些患者通常伴有病况重、肺功能减弱,织器官退行性变化,机体的防御功能与抵抗力明显下降等,自身携带的微生物作为条件致敬病菌导致感染的发生。

1.2 与ICU入住时间有关。入住ICU时间长短与感染有明显的关系,一般,住院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感染机率较大;超过8天的患者,感染率达79.25%以上。由于ICU中集合了因各种病因不同程度感染的重症患者,而ICU患者又来自院内外各科室,常合并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其他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使机体天然屏障遭到破坏,抵抗力明显低下,导致交叉感染。加之病况重,长时间使用各种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使这些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下降,住在ICU患者因病情需要实施抢救性、侵入性操作,如各种插管、导管、机械通气等应用,易引起常居菌定植改变、微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导致下呼吸道的肺部感染。

1.3 与有创操作有关。有创操作的次数与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有创操作的次数越多,感染的机率也就越大。没有或只有1次有创性操作的患者感染率为36.8%,2次以上有创性操作的感染率为93.5%。对ICU患者实施的各种有创性监测技术如:气囊漂浮导管、动静脉留置管、气管插管、引流管、留置导尿管等均可诱发医院感染,这种侵入性有创伤口是导致感染发生的直接途径。

1.4 与医院感染病原菌有关。G-杆菌占主要地位,铜绿假单孢菌感染59例(18.2%、硝酸盐阴性杆菌感染14例(5%);条件致病菌已成为重要病原菌,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不动杆菌属感染41例(12.6%)、黄杆菌属2例(0.4%);G球菌感染出现上升趋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MRSA)感染32例(9.8%);真菌感染比例不断增高,真菌感染42例(12.9%);另外,大肠埃希菌感染37例(11.3%)。大于2种病原菌混合感染95例(29.4%)。不恰当地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引起条件致病感染。

1.5 与空气、环境污染有关。由于ICU内患者与医护人员相对集中,从而增加了空气中的细菌密度,造成空气污染,若ICU设置不合理,即变成了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之一。

1.6 与医护人员有关。医护人员的双手是携带病原微生物的载体,由于护士、护工与患者的频繁接触,可导致双手污染,手污染是引起患者感染的重要环节。

2 护理措施

2.1 做好基础护理。

2.1.1 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痰量。对痰量大,颜色呈黄色或绿色及体温升高的患者,应警惕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

2.1.2 口腔护理。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护理时应注意清洁咽喉处分泌物,可降低口腔内细菌的寄生和繁殖,预防细菌下行引发下呼吸道感染。

2.2 做好气管护理。

2.2.1 鼓励患者多咳和多做深呼吸,对昏迷不醒的患者要定时吸痰,特别要设法促使患者排痰,翻身轻轻扣击背部可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使痰液快速而充分排出,从而减少下呼吸道感染机率。

2.2.2 定时雾化可促进痰液及时排出。

2.3 做好心理护理。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往往伴有体温升高、情绪焦燥等现象,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每个患者的心理活动情况,及时排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的心理因素,使之积极地配合治疗与护理,以利早日康复。

2.4 强化规范性操作。医护人员应强化无菌观念,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强调各项检查操作、护理前后双手均要清洗、消毒。规范操作检查避免重复,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动作应轻柔,预防感染的发生。

2.5 营养及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是避免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采用静脉高营养的患者,一定要动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鼓励患者自行进食、饮水,保证机体营养,预防返流和误吸。病人进食后应抬高床头防止因咳嗽而引起食物返流入肺。掌握好进食与吸痰的时机,进食后30分钟不宜吸痰。必须吸时,采用半卧位,时间要短,动作要轻以免发生误吸。一般来说,肠道内营养优于全胃肠外营养,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通过肠黏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并可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预防感染。

2.6 增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意识。防范院内感染在医务人员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入院后医院感染率,更重要的是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科室负责人对院内感染控制要纳入议事日程,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控制院内感染的有关知识,了解其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加强检查落实。对监控人员要进行不间断技术指导和定期业务培训,加强对探陪人员的管理,促进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是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黎明,张媛媛,王军芳.《ICU内医院感染及非抗生素防治策略》,《全国医院感染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2010年

篇7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急性呼吸道疾病;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25―02

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严重程度加深,临床上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案例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而小儿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注重提高治疗效果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才能有效保证临床整体治疗质量[2-3]。本文根据此问题,对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分组分别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与病毒唑口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取得显著的结果,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组与病毒唑口服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6例与40例。其中治疗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30例与26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5±2.3)岁,上呼吸道感染3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6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与22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10岁,平均年龄为(4.9±2.3)岁,上呼吸道感染20例,喘息性肺炎1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程度均无可比性差异,且本次研究均已排除患有严重心、肝等重要器官疾病患儿、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患儿。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各自治疗前的48h内,均停止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治疗组56例患儿,使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每次用量为1/2支,5岁及以上的患儿每次用量1支,每日口服2次;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病毒唑10mg/kg。d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的其他基础治疗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胸片检查,并观察痰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以确定细菌清除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4]。治疗结果分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进步:病情好转不明显;无效:病情未改变或加重。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各组总例数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所观察的相关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后,使用数学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组间差异对比方法使用t与X2检验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对比情况 两组患者经各自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细菌清除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由于多种病毒感染而致病,目前,临床上,仍然未出现有一种疗效十分理想的抗病毒药物[5],在治疗该疾病上,传统治疗方法,采用的多位抗生素药物,且使用的药物均以预防为主,这将显著降低了临床上抗生素的抵抗病毒的敏感性水平,此外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病毒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水平,最终造成治疗效果不佳[6]。而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物,主要成分包括黄芩、金银花以及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炎[7]以及抗病毒功效,主要通过增强患儿的免疫力水平,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进一步抑制病毒或细菌的生长[8],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细菌的清除,不良反应少,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方健,宋海燕,吴伟立,等.某部2008-2010年入伍新兵急性呼吸道疾病发病情况调查[J].医学杂志,2011,36(10):1110-1112.

[2] 倪安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8):848-852.

[3] 张辉,刘春艳,王燕等.北京儿童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腺病毒抗体检测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7):686-687.

[4] 吕敏.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 2009,49(25):70-71.

[5] 北京地区PICU脓毒症调查协作组.北京地区两家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486例脓毒症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3):178-183.

[6] Madden J L,Schober M E,Meyers R L,et al.Successful use of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for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2,47(5):E21-E23.

[7] 张彬,张惠佳,李惠枝等.脑瘫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早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 2009,24(10):928-930.

篇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逐渐加重,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气道炎症一方面引起小气道病变,气道狭窄、重建,形成阻塞性细支气管炎,另一方面造成肺实质破坏,肺的弹性回缩力降低,形成肺气肿,由此而导致不可逆性气道受限。根据临床工作实践结合护理同仁们的新观点、新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管理进行总述,目的是防止气道黏膜干燥、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氧疗有效进行,无并发症发生。现报道如下。

1 气道湿化

1.1 气道湿化的方法

1.1.1 雾化吸入: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8 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黏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控制。其优点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局部药物浓度高,药效明显,对呼吸道疾病疗效快,用药省,全身反应少。此外,药液在超声作用下形成的雾滴具有空气离子的作用。可选用生理盐水20 ml加沐舒坦8 ml加爱全乐8 ml。

1.1.2 气管内滴注湿化:用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方法:将湿化液从气管的导管口沿导管的内壁滴入。临床上采用间断滴入湿化和持续滴入湿化2种方法:(1)间断滴入湿化。应用气道湿化剂(α-糜蛋白酶400 U,生理盐水250 ml),30分钟应用1次,每次1~2 ml气管内滴入。(2)持续滴入湿化。微量注射泵注入法,即用一次性50 ml注射器连续延长管(或静脉头皮针,取下针头),抽取湿化液后,延长管直接连接到气管导管或套管内壁5~8 cm,6 ml/h,根据病人痰液的性质调整微泵速度,痰少且稀者速度为4 ~8 ml/h,痰液黏稠量多者速度调为8~20 ml/h,以保证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也可视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病人出入量多少、痰液量和性质适当调整。

2 排痰

2.1 叩背排痰:一般情况下,每1~2小时翻身1次,若痰量过多,应每10~20分钟翻身1次,也可起到引流的作用。翻身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应缓慢逐步翻至所需。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不能单纯为翻身而翻身。在拍背时,要让病人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手指指腹并拢,掌侧呈杯状, 以手腕力量,双手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每一肺叶叩击1~3分钟,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需要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才表明手法正确。另外,叩时应该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同时也应避免过厚覆盖物降低叩击时的震荡效果。还要避开、心脏和骨突部位(如脊柱、肩胛骨、胸骨)和拉链、钮扣部分。

2.2 震动排痰机排痰(G5美国振动排痰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天治疗2~4次,在餐前1~2小时或餐后2小时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5~20分钟,治疗前行20分钟的雾化治疗,效果更好。治疗后5~101分钟吸痰。治疗时病人一般采用侧卧位,先做一侧,然后给病人翻身,再做另外一侧,对于不能翻身病人,可选择前胸、两肋部位进行治疗。治疗时先从病人的肺下叶开始,慢慢向上叩击(从外向里,从下向上),覆盖整个肺部。对于感染部位,延长叩击时间,增加频率,并用手对叩头增加压力,促进其深部排痰。对于不能自主咳痰尤其气管切开的病人治疗中随时注意吸痰。对患者使用G5振动排痰机治疗后,要观察其痰量、性质、颜色的变化。

3 咳痰机辅助咳痰(圣海伦无创咳痰)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每天治疗2~4次,正常情况下,吸气和呼气时间可调到1~3秒,间歇时间可调至5秒,或者根据病人的选择,不设置间歇时间。每次4~5个循环。在病人睡前、醒后或者是其它的呼吸治疗后对其进行咳痰机辅助咳痰效果最好,病人在睡前和开始一天的活动时,肺部是清洁的。成年人的通用设置范围应为充入气压30~40 cmH2O,抽出气压35~45 cmH2O,50~60 cmH2O的气压设置可用于体弱的成年病人。给有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的病人使用时,抽出气压的设置要求更高。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狭窄的人造呼吸道的限制。保持最大充入气压状态1~2秒有助于肺部膨胀到极限。治疗时要求病人尽可能地坐直,对于不能移动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病人应处于平躺姿势。治疗结束后,及时清除残留在口中或者气管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4 吸痰

4.1 方法:(1)提倡适时吸痰:即在听到或观察到病人有痰时及时吸痰,不主张定时吸痰,以减少吸痰带来的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的痛苦。(2)吸痰前后给予病人100%的纯氧2分钟,以提高病人SpO2(经皮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从而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的低氧血症。(3)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中对吸痰管及气道的污染会造成病人的肺部感染,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吸痰管内多配有无菌手套,进行吸痰操作前必须做好用物准备,要注意保持呼吸机接头不被污染,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能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限用1次,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应注明吸引气管插管及口鼻腔之用,不得混用。(4)吸痰动作要轻快,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 kPa,以免损伤气道黏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则更应注意,以免诱发支气管痉挛。(5)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到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要盲目插入。(6)如欲吸引左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应将病人头部尽量转向右侧,因吸痰管比较容易插入左侧支气管。(7)操作者动作宜轻柔迅速,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秒。(8)吸引完插管内的痰液后,可用同一根吸痰管吸引口鼻腔的分泌物。

4.2 吸引方法不当,可带来如下后果:(1)气道黏膜损伤:负压过高,吸痰管开口正对气管壁且停留时间长。(2)加重缺氧:吸痰不仅吸除一定量的分泌物,同时也带走一定量的肺泡内气体,使肺内通气量减少,加上导管内插入吸痰管后气道阻力增加,造成通气不充分。(3)肺不张:负压吸引,减少肺内通气量,促进肺不张。(4)支气管哮喘:负压吸引刺激可能引起。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