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6 16:34: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粮食安全的理解,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钢结构 质量和安全控制 监理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期准备工作
1.1核查施工单位钢结构资质是否符合建设部的相应规定。检查钢结构生产及安装单位管理人员及特殊作业人员配备是否满足施工安全、质量控制要求,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制度是否健全,检查施工单位 安全、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安排等是否可行是否合乎建设部及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施工工期的安排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1.2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参加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图纸的会审和交底工作并做好详细记录,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找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施工控制的要点,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解决方案;把图纸问题解决在施工前
1.3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报送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重要综合性技术文件,是落实计划,落实组织人员,落实自检、互检和专检,把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全部纳入受控状态,确保方案技术措施得力、可行。施工组织设计要有针性,对钢结构制作阶段和安装阶段要分别编制制作工艺和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制作工艺内容应包括制作阶段各工序、各分项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制订的各项具体措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细化,施工前还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进行了三级交底,做到交底人、接底人、目的和要求具体化,责任明确,做到质量和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1.4进场材料的控制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GB50205规定对于有复检要求原材及焊材在焊接工程前应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核查复检报告各项参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各项参数合格满足设计要求允许施工单位使用钢材及焊材。否则重新检验或者更换原材料。检查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一个重要环节,是验证焊接工艺细则可行的文件,若样板焊接有关技术指标符合技术要求则证明拟定的焊接工艺是可行的,焊接工艺细则是指导焊接工程的文件,也是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焊接工艺评定所用的焊接参数是根据被焊接钢材的焊接实验结果来确定,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以用来指导几个相同材料类似工程,但对于国内新开发生产的钢种或者有国外进口未经使用过的钢种应由施工单位做焊接接性试验、确定焊接参数以作为焊接工艺评定参数的依据。
2、重视钢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基础工程的质量控制首先是钢结构基础预埋螺栓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控制基础预埋螺栓时,按设计图纸要求结合验收标准,检查技术交底,检查工艺过程确保预埋螺栓安装不受土建浇注混凝土施工而移位。核查每组螺栓之间的间距、高低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注意螺栓丝扣保护。土建工程完工后,与施工单位一起,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对地脚螺栓的标高、轴线进行复查和核对,符合以下标准(单位(L)支撑面标高±3.0;水平度l/1000;地脚螺栓(锚栓)螺栓中心偏移5.0单位)合格后允许一步施工。
3、钢结构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焊接工程是构件加工和安装最重要的环节,必须高度重视焊接工程质量控制。焊接工程焊接质量问题较多存在于手工焊缝,如:焊瘤、夹渣、气孔、没焊透、咬边、错边、焊缝尺寸偏差大、不用引弧板、焊接变形不矫正、飞溅物清理不净等。除通过现场巡视核对焊材规格检查焊材合格证外。最重要的是焊工焊接技术水平,必须是持证上岗证,且证件有效。严格落实自检、互检、专检的检查程序把问题控制在萌芽之中,一、二级焊缝质量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还要按规范要求频次进行无损检测,特别是对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应制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4、钢构件安装安全和质量控制
钢构件进入安装现场,由于站房改造现场安装工程大都是在营业线附近,首先是对吊装方案审核,要从技术性、安全性、进度等来核查选择吊装机具合理性、吊装作业的方法及吊装作业时间、吊车支腿地基处理方法,从钢构件规格、尺寸、重量、重心标高、吊点方位及标高核对吊装参数,审核的吊装组织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吊装方案应急方案、吊装计算书等,工艺计算书应有受力分配计算吊装安全距离,核算吊耳强度、吊索吊耳安全系数等。检查施工作业区域应不影响行车安全、地下工程和附近架空电缆。现场吊装时,检查要有主管部门批准吊装方案,对无方案或者未批准方案立即阻止吊装作业,吊装作业前检查准备工作是否到位,检查吊车机具年检合格证明、操作员持证上岗,检查吊装的内容及作业时间在批准范围内作业,杜绝超范围施工,检查现场安全防护监控到位有项目领导现场具体指挥等,对于吊装机具安全控制要作好起重机机械失稳的预防工作,严禁超载,杜绝带病机械作业,检查吊车支腿稳定等。对多机吊装系统失稳预防,检查配备同型号吊具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同步吊装保持整体稳定。钢构件吊装安装前,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人员对构件的质量检查结果并进行抽查。如钢柱安装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铁是否垫实、垫平,防止柱底板下地脚螺栓失稳;控制柱是否垂直和有无位移等,安装工程中,在结构尚未形成稳定体系前,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等。核查钢结构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吊车梁和桁架安装质量等不应下挠,核对桁架的标高是否按图纸施工等
5、钢结构紧固件连接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紧固件连接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质量控制。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有:
5.1高强螺栓摩擦面的加工质量及安装前的保护,无污染、锈蚀等。并在安装前进行高强螺栓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检查高强螺栓出厂证明、批号等。
5.2高强螺栓安装时要求螺杆自由穿入,不得敲打和扩孔;并在构件运输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固定措施以保证其尺寸稳定性。
5.3钢结构安装过程中板叠接触面应平整,接触面必须大于75%,边缘缝隙不得大于0.8mm。对高强螺栓安装工艺、包括操作顺序、安装方法、紧固顺序、初拧、终拧进行严格控制检查,拧螺栓的扭力扳手应进行标定等。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抽查。
6、钢结构防腐工程
根据图纸要求除锈等级采用不同除锈方法。涂刷的构件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水和毛刺等异物,涂刷遍数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涂装材料必须检查材料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对防火涂料涂装工程必须由消防部位批准的施工单位施工,材料必须有消防部门认定的复检报告。
7、钢结构施工监理检测的项目
⑴钢材的抽样复验⑵一、二级焊缝超声波(x射线)无损检测⑶大六角头高强螺栓的扭矩系数(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紧固轴力)检测⑷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⑸整体垂直度⑹整体平面弯曲度⑺网架挠度⑻涂料厚度 ⑼高强螺栓的终拧扭距检测。⑽地脚螺栓力学性能检测。,以上项目中⑸、⑹、⑺、⑻、⑼项为建设单监理单位见证检测(测量)项目,其余必须经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结束语
随着钢结构工程在铁路建设大面积的的广泛应用,作为钢结构工程监理人员更要不断学习有关钢结构工程的专业知识与管理内容,做好””三控一协调”牢记安全和质量重于泰山,扎实工作,切实作好钢结构工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向业主交出一个满意安全合格的优质工程。
关键词:工程监理;设计施工;质量监理;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在工程监理工作中,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就必须对设计、施工进行质量跟踪。目前我国在设计质量监理工作中(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也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方法中的重点,这个问题将在后面进一步叙述),监理人员常常采用“旁站法”,几乎成了承包商的施工员,这是我国推行施工监理初期特有的产物。眼下施工监理旁站法还有其较好的收效,但毕竟是初期实践的产物。对于设计质量监理当中,旁站法是行不通的,可是我国现行施工监理当中普遍采用“旁站法”,因此为以后的施工监理中埋下了安全隐患,所以要在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和施工监理当中要采用新型的、科学的、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为设计阶段对质量控制的工作依据是,设计监理审查设计文件并确定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即设计监理对设计文件进行中间和最后审查验收,类似于施工监理的工序验收,验收不通过则需要整改和返工。
二、施工阶段质量监理与安全控制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作为工程质量的关键程序,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同时是不可避免的重点,质量监督的任务是对工程实体进行连续性的监视和验证。发现偏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情况时及时反馈,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措施。严重者责令停工整顿。从而促使企业的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均符合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实施质量监督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手段。外部质量监督与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考核工作相结合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各部门认真贯彻各项规定。而质量控制的任务是明确工程质量目标项目、严把材料质量关、确保主体结构质量、重视装饰质量、抓好关键部位施工、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样板引路、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严格执行“三检”制度、搞好技术交底。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①、分包确认;②、工程材料、设备等质量控制③、质保体系和质量责任;④、施工方法、环境;⑤、质量报验。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对策,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其主要对策如下:①、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人(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创造的,因此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增强人的质量观和责任感,使每个人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工程质量。②、严格控制人品的质量。③、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④、严格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⑤、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是现代化管理观念。⑥、严防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
(3)施工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事前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系。
(4)在施工阶段,安全控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安全控制工作包括:①、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②、安全员要落实到位。③加强安全培训教育。④、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⑤、搞好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要分开,材料堆放整齐,道路通畅,标语牌位置要醒目,污水排放要有排水系统。
三、做好设计和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几点体会
从监理过的工程来看,要想做好施工阶段监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1) 监理工作超前性 包括总监控制工作要超前,专业交叉工作要超前。总监控制工作要超前,是指在各分部分项工作开始前,总监必须首先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地方,特别是对发生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的地方必须加以重视,尤其是图纸会审纪要中的内容,最好提前标注在图纸上,避免发生遗漏。要首先做好对监理人员的交底工作,以保证做到预控。 (2) 监理工作及时性 在施工监理中,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质量问题的持续发生。在旁站和巡视工地中,必须能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隐患,并要求及时处理。 (3)监理工作原则性 在施工监理中,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和各种强制性条文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避免同施工单位搞权钱交易,不坚持原则的做法,把好工程质量关。 (4) 监理工作灵活性 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也要讲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只有做好灵活性,才能使监理工作协调有效地开展。研究问题要做到多角度思维,多方面去考虑,从业主、施工单位、监理等多方面去考查,避免片面性。对出现的问题要从实质上去认识,并能分析引发问题的多种因素。而在处理中不要刻板。因为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等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方也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去考虑,而不要脱离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四、安全、质量、综合监理的探讨
(1)从当代世界文明和工业发展趋势看,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能源、资源、环境、安全问题上。这四个问题称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四大支柱,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而要真正发挥其支柱作用,首先要在工程建设、能源开发等方面做到安全施工、安全开采、安全运转、安全操作,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作为工程质量的关键程序,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同时是不可避免的重点,质量监督的任务是对工程实体进行连续性的监视和验证。发现偏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情况时及时反馈,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措施,严重者责令停工整顿,从而促使企业的质量活动和工程实体质量均符合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实施质量监督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手段。外部质量监督与企业本身的质量监督考核工作相结合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各部门认真贯彻各项规定。
(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对策。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其主要对策如下:1、以人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人(包括参与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创造的,因此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增强人的质量观和责任感,使每个人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负责地搞好本职工作,以优秀的工作质量来创造优质的工程质量。2、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3、严格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关。4、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消灭于萌芽之中,这是现代化管理观念。
(三)在施工阶段,安全控制也是不容忽视问题,要想让一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必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建立安全责任制是在施工阶段提高安全控制的首要条件。安全控制工作包括:1、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能省,特别是企业改制以后,安全设施投入更不能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你安全投入的费用大得多,而且,造成的影响很大。2、安全员要落实到位。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3、加强安全培训。要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新工人或转岗的工人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教育。4、抓好关键人员、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的安全。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临边、洞口等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要天天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搞好文明工地。施工现场的生活区和工作区要分开,材料堆放整齐,道路通畅,标语牌位置要醒目,污水排放要有排水系统。
(四)安全监理工作的现状。目前,在部分建设项目中,相当一些监理单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资的监控,并没有把安全监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监控,只是把安全监理放在质量控制中12项工作内容的1小项,而且监理单位也没有配备安全工程技术人员,只是由质量工程师代管。这样,在施工安全卫生上监控的效果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得施工现场因违章指挥、声音作业而发生的伤亡事故局面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工程建设造成事故的伤亡人数已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以上。近几年来,建筑物倒塌、大桥跨塌此起彼伏,有的在建设过程中发生,有的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后发生。经初步统计,2004年1月至11月,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956起、死亡112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9.05%和19.20%;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41起、死亡170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65%和14.14%。但是进入11月以来,全国建筑施工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接连发生,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以上均摘自网络文献)。上述事故究其原因,有施工质量问题,也有的是施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而造成。要扭转工程建设项目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就要加强安全监理工作,使安全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监理的一项单独监控项目,配备这方面的人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二、做好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几点体会
从以前的施工阶段监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要想做好施工阶段监理,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监理工作超前性。包括总监控制工作要超前,专业交叉工作要超前。总监控制工作要超前,是指在各分部分项工作开始前,总监必须首先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地方,特别是对发生设计变更和图纸修改的地方必须加以重视,尤其是图纸会审纪要中的内容,最好提前标注在图纸上,避免发生遗漏。要首先做好对监理人员的交底工作,以保证做到预控。
(二)监理工作及时性。在施工监理中,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各种质量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质量问题的持续发生。在旁站和巡视工地中,必须能及时发现质量缺陷和隐患,并要求及时处理。
(三)监理工作原则性。在施工监理中,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和各种强制性条文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避免同施工单位搞权钱交易,不坚持原则的做法,把好工程质量关。
(四)监理工作灵活性。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也要讲究方法上的灵活性。只有做好灵活性,才能使监理工作协调有效地开展。研究问题要做到多角度思维,多方面去考虑,从业主、施工单位、监理等多方面去考查,避免片面性。对出现的问题要从实质上去认识,并能分析引发问题的多种因素。而在处理中不要刻板。因为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等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地方也存在不同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在处理问题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去考虑,而不要脱离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五)监理工作主动性。监理工作要做到“四勤”即脑勤、腿勤、手勤、口勤。即要勤思考,勤检查,勤到施工现场查找施工质量问题,不要走马观花,对产生的疑问要勤问勤记。只有做好上述“四勤”,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做到工作主动,监理出业主满意的优质工程。
三、当前监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
(一)监理人员要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合同进行管理。
(二)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个合同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三)工程款应该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工程计量应按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中表列序号对照计量,对工程变更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计量、计价方法予以确认。工程预付款的扣除应按照规定予以计算并扣除。
(四)加强对分包单位资质的审核,严禁转包。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填写“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并请业主进行认定。2、总承包商承担分包商的责任并对业主负责,工程报验由总承包商组织并填写相应监理表格,报请监理验收,监理一般不宜对分包商直接指令。3、监理要加强对分包商现场情况的检查,做到对分包商有效控制。
(五)监理表格要规范化统一化。目前,监理行业都有自己的监理表格,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监理表格。监理市场应有一套统一的监理表格,并有与之相配套的监理应用软件,能够使承包商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及时核定、整理,并向业主报告,并能与工程建设其他部门紧密联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施工管理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mainly by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s a perfect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strict market access, and safety, etc, this paper to provide detail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secur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质量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与核心,其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建筑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例如,施工材料的微小差异、施工环境的微小变化、施工机械的正常磨损等,都有可能产生施工质量事故。这样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领导重视不足,机构设置不全
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领导对施工质量安全重视不足,对质量安全的管理过分依赖于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社会监理单位,而忽视了自身质量管理机构的构建和人员安排,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不断萎缩、大量流失,导致施工企业内部质量、安全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验收、自我保证、自我管理出现大幅度滑坡,如施工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大部分是项目经理追求低成本;无明确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质量、安全职责;没有加强对现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和执行力度等,从而致使工程质量安全无法保障。
1.2 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
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本单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轻者导致工程项目返工,重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部分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到建筑实体中;一些过期建筑材料使用于建筑施工中等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1.3 施工一线劳务队伍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切实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应做好以下五项工作,即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严格市场安全准入,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设工程一线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按规范和规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
2.1 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企业领导重视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体系,为每项工程施工现场配备固定的质量、安全人员,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执法能力。对未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施工规范施工等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个人的责任。
2.2 严格市场安全准入,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要加大建筑市场安全准入力度,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作为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严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工作,规范程序,依法行政,确保真正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队伍进入建筑市场,将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企业清出建筑市场,从源头上遏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
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其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形成的一个重要基本因素。工程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构配件等,这些均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①工程项目部须把好采购关,对无出厂合格证、无试验报告证明的工程材料,坚决不能验收入库,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②应对提供原材料的厂家进行调查,掌握其质量、价格、供货能力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选购材料时,应选有产品合格证、有厂址、有社会信誉的产品;③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破损材料不用,超期失效材料不用,超过误差范围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不用;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2.4 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要把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将必要的安全培训考核作为进入工地务工的前提条件。一般,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按两个层面进行:①强制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建筑工程基础知识、质量安全基本要求;②自愿性培训,即技术工人等级培训(恢复建筑工人技术等级制,即施工技术人员1~8 级)。同时,应严格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持证者不得上岗,严禁私招滥雇和违法分包现象。另外,还应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建筑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真正形成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三级正三角形分布。
2.5 按规范和规程施工,积极采用新工艺
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规律性、合理性,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应严格按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顺序,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成本。同时,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可在工程中有针对性的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技术水平,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满足工程建设现代化的需要。
2.6 加强施工环境的管理
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气候条件的变化,温度、湿度、风速、暴雨等)、工程管理环境、作业劳动环境等。为保证施工质量,则需加强环境管理,把握技术环境,协调周边环境,改进作业条件等,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场地实际条件,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项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加以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高空作业等,都要制定相应的季节性质量保证措施,避免冻害、干裂、冲刷等危害。
3 结束语
关键词:框剪结构,施工质量,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
建筑结构型式的多样性是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而逐步成熟。我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基本上是木结构,木结构受制于建筑高度,所以该结构在建筑技术的发展中被逐渐淘汰。从19世纪起国外的高层建筑就开始使用钢铁结构作为承重结构,而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是1903年法国巴黎的Franklin公寓,随着建筑结构抗震理论、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步广泛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但时至今日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构件材料、施工质量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降低了建筑结构的可靠度。
2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以下简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框剪结构是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结构形式,相对于纯框架结构它拥有较多的剪力墙,这样它能拥有更大的结构刚度,在抗震能力上比纯框架结构更好。
从现有工程实践角度或观感角度还是从结构主要特性随高度变化规律角度来看,超过100米的建筑可以称之为超高层建筑,比如北京电视台、上海的金茂大厦等。在生活中常见的框剪结构主要是民用住宅建筑,高度基本上在100m以下,本文所描述的工程项目5#楼位于成都邛崃市,建筑高度为99.3m。
3 框剪结构的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框剪结构以全现浇为主,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耐久性、正常使用和建筑功能等均有一定的影响。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则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涉及基础承载力是否满足上部结构重力作用的要求,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结构构件开裂,甚至丧失承载能力等。本文在分析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的影响中,不涉及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建筑功能(供水、保温隔热、屋面防水等)方面的施工质量,仅涉及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3.1 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的分类
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建筑施工质量大体可以分为建筑材料、结构构件、结构构件的连接。以上大的方面也可以细分,比如建筑材料有钢材、混凝土、砂浆、砌体等;结构构件有截面尺寸、惯性矩、构件长度、构件内部和外观质量、构件轴线偏差等;结构构件的连接有梁柱(剪力墙)连接、板柱(剪力墙)连接等。
3.1.1建筑材料及其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结构构件最基本的要素,因此对建筑结构安全性能的影响也比较大,工程中建筑材料使用品种较多,本文主要阐述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
① 钢材质量与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钢材是组成框剪结构的骨架,钢材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最终质量,所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钢筋工程因受原料质量、设备、工艺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因而对其工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在钢筋施工的环节对各道工序严把质量关,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加强其施工质量管理,虽然质量管理措施严格,但我们在施工作业中还是存在着相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钢筋原料的进场与存储、梁柱(剪力墙)节点位置、钢筋的下料、钢筋的连接质量、钢筋骨架截面尺寸等问题。
1)钢筋的原材进场要进行分类存放,并且要抽样进行钢筋的抗拉实验,实验合格方可使用。钢筋与地面间应设置垫架,以避免污垢或泥土污染,确保堆放合理,标识明确,做到先进先用,定期检查。避免钢筋在存放和加工后出现大面积的锈蚀,钢筋锈蚀会引起沿钢筋的纵向裂缝,将大大削弱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力,导致保护层成片剥落,后果将十分严重,在偶然荷载作用下对建筑结构安全性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2)梁柱节点钢筋构造不一,特别是同一支座有多根梁交叉在一起,钢筋分布相当密集,并且梁上部钢筋直径往往较大,使得钢筋绑扎较难,在以往的一些建筑工程中,采用整体沉梁的方法,往往导致节点以下的钢筋绑扎存在问题,箍筋在梁底部间距分布不均匀,降低梁骨架的抗剪、抗弯能力,影响了结构的安全。
3)钢筋下料对结构安全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长料短下,如果长的钢筋料尺寸不够,必然会增加钢筋的接头数量,然而,接头数量与钢筋的力学性能呈显著的反比例关系;采用短的钢筋料进行长尺寸钢筋半成品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做到一次成型,在同根钢筋的同一位置处,进行反复加工,会使钢筋产生疲劳破坏。钢筋在加工时如果出现力学性能显著降低、脆断、焊接性能差,必须对钢筋进行详细核查、更换。
4) 绑扎钢筋连接时,受拉钢筋和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要符合11G1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的相关规定。
钢筋的绑扎、锚固要按照现行规范设计要求进行。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均有抗震设防烈度,抗震锚固长度按LaE(LaE=ξaEla,la=ξa lab)计算,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 LaE参照规范11G101―1进行,见下图:
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要求
在工程实际操作中,钢筋绑扎的搭接、锚固长度往往没有受到工人足够的重视,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接头、绑扎间距存在任意性,搭接长度长短不一,不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绑扎位置不不准确也不牢固,绑扎间距大小不一。
5)钢筋骨架大小受到了箍筋大小的影响,该项目的箍筋大部分是对外加工的,但通过钢筋骨架的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发现钢筋骨架的尺寸变小,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增加。虽然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接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水性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结构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6)钢筋竖向电渣压力焊,简称竖焊,广泛用于现浇结构异径差在9mm内∅14~∅40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接长。竖焊有操作简单、工作条件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施工过程中,不要出现裂纹、偏心、焊包不均匀、弯折度大于4度、未融合、烧伤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特别是在偶然荷载的作用下,焊包接头位置容易产生脆断,所以竖焊的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存在很大的影响。
② 混凝土质量与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如果把钢筋比作人体的骨架,那混凝土就好比人的皮肉,皮肉的缺失会影响人体的美观,严重也会带来生命安全,所以混凝土质量和浇注质量对建筑结构安全性有很大影响。
1)混凝土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混凝土原料的质量是由商混站控制的,商混站要保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在混凝土搅拌的时候要保证其配合比的准确;要考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气温等因素。当混凝土成品运抵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是要对混凝土取样检测,当混凝土存在离析现象时,应立即退回。
2)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a 混凝土浇筑前对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结构部分编写施工专项浇筑方案,认真商讨浇筑方案以及对停电、施工机械损坏等的应急措施。如果出现相应的状况时没有方案应对或采取措施不到位等,导致混凝土结构留下施工缝,特别对大型的筏板基础、地下室挡墙以及地下室顶板的结构有很大影响;还要清理干净浇筑部位的废料杂物,并用清水清理干净,避免在结构中出现薄弱点。
b 浇筑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要振捣到位,避免浇注工人在一处放料,浇筑高度过高,石头赶堆等情况的出现。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避免拆模后出现“麻面”“孔洞”等结构损坏。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特别注意柱(剪力墙)高低标号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不能低标号浇筑进了高标号的部位,否则在高低标号间会产生一个薄弱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或者薄弱层承受不了上部荷载,将在薄弱层先开裂和导致严重破坏,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毁灭性的。
浇筑梁板(剪力墙)节点位置时,特别要在该位置振动充分,如果在该处留下孔洞,对节点位置的承载力是有很大损伤的,在发生偶然荷载时,如果节点位置要比梁等构件首先损坏,这在建筑抗震上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节点位置必须加强振动,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密实度。
混凝土在浇筑、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下沉和泌水,当下沉受到阻挡时会产生内部的泌水,干燥后就会成为裂缝(见下图),这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不利的。
混凝土下沉引起的裂缝
c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袋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高温季节泵送时,宜及时用湿草袋覆盖混凝土,尤其在中午阳光直射时,宜加强覆盖养护,以避免表面快速硬化后,产生混凝土表面温度和收缩裂缝。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草帘覆盖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所以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是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3.1.2 建筑结构构件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建筑结构构件是组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单元,结构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建筑结构构件的施工是有多道工序组成的,例如承受竖向荷载的柱(剪力墙)构件、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梁构件,都是有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序组成,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尤为关键。以现浇梁构件为例,现浇梁的截面尺寸、轴心偏移都受到模板工序的影响,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中对各分项、检验批的验收都作出了规定(梁、柱、墙截面内部尺寸偏差为+4,-5;表面平整度为5等),对各道工序的检验评定以及工序间的交接检验等均给出了要求。
3.1.3 建筑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内在和外观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影响到了构件的惯性矩,抗弯能力;结构内部和外观质量对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在潮湿环境下的露筋会引起钢筋锈蚀,内部的不密实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对钢筋的粘结和握裹力。
3.1.4 建筑结构构件的连接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从建筑结构抗震理论来看,建筑结构各构件的连接以全现浇为主,梁柱(剪力墙)形成一个整体,这样有利于建筑结构抗震,梁柱(剪力墙)节点在偶然荷载的情况下各结构构件发生承载力失效的情况下能保证结构的稳定。因此各结构连接件的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
3.1.5 建筑轴线偏差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放线不严紧造成建筑轴线的偏差,对结构构件的受力将造成影响。在本文5#楼中,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在结构次梁位置,两根次梁的轴线有偏心,导致一边板大一边板小,误差有100mm。上述例子都已超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应进行处理后才能通过验收。对于满足验收规范合格质量要求的轴线偏差,也会带来因轴线偏差而产生的附加弯矩或扭矩等。
3.2 其 他
建筑工程的二次结构施工质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影响,二次结构的砌体施工能增加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对结构的抗震性是有利的;预留孔要设置准确,避免在其结构薄弱位置设置;建筑的立面施工质量提高,这样能提高建筑的美感。
4 结 论
施工质量不达标直接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轻微的可以进行修补,严重则会引起建筑物倒塌。所以施工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全程控制,对于建筑的核心施工工序比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逐层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要保证在施工中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要符合相应的建筑验收规范要求。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最终的工程质量,我们必须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环节中做好技术的操作控制和施工作业的检查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对原料、设备、施工工艺、方法等进行有效的操作控制,以提高工程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性的一些探讨,分析也不全面,还有很多因素在影响建筑结构安全性,需要我们在实际工程中通过实践得出更多的结论,使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小旺 高炜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J],工程质量,2003,(5)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3]《钢筋规范》11G101-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4]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 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6] 杨秀周 对加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0,(5)
关键词:电气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我国的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更新,使建筑电气工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设备方面
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都出现“恶性对待利益”的情况,把利益作为了“头等大事”,只顾着利益而放弃其他,经常采购进和施工质量不相符合的伪劣材料,所谓的施工成了敷衍,使用伪劣的材料和施工设备,从必要的材料和机器设备中省钱,但是这些低劣的产品和伪劣的产品会给电气工程造成十分巨大的隐患和损失。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电气工程应该具有的质量达不到工程的标准,也使得电气工程因为材料和设备的问题而遗留下无法预料的安全隐患。
1.2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安装电线管方面
在电气工程中,安装施工中所需要用的电线管是十分常见的工作。很多负责安装电线管的工作者每天几乎都在接触这类的工作,但是因为接触的频繁性,造成安装者容易出现眼高手低和麻痹大意的情况,看着十分熟练,但是却无法面面俱到,很多安装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被忽略或者直接无视,此外还有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安装问题或事项都被淡化了,最后造成很多在安装所用的电线管方面的施工问题毫无预料的出现,导致灾难的发生。
1.3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防雷设置方面
一般在施工中,需要进行防雷设置来保证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是因为雷电中包含高负荷的电能,建筑物和电线等极易受到雷电影响,从而出现跑电和漏电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保护电气工程等建筑物能始终处在安全和没有隐患的状态,一定要充分重视防雷设置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防雷设置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和装置却十分薄弱,造成施工与建筑物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安全性能很低。
1.4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导线穿管方面
在连接施工所需要用到的导线穿管之中,要对照施工图纸认真的核实与参考,这是保障导线应用与安装可以正确的关键。此外在包扎导线穿管的松紧程度也会影响在施工的应用中导线的安全性与正确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许多设计电气项目施工图纸的人员因为设计的疏忽,导致在施工的应用中,导线存在着很多包扎性的隐患和穿管性的隐患。
1.5 质量管理体制不完善
1.5.1 对于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视力度不够。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项目质量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没有充分的重视,而只是尽力想办法把生产的效益与施工进度提高,提高电气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却忽视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1.5.2 缺乏统一有力的质量管理体制。在施工单位的内部,缺乏统一的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大部分时候,施工质量管理都是依靠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积累的经验,各种质量措施的执行也都是依靠管理人员临时安排,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质量管理控制规范。此外,社会也缺乏对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一种监督机制,这就造成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做不到透明化的管理,很多关于质量的法律法规无法落到实处。
1.6 施工人员的素质技术
电气安装是一个专业技术要求很高的公众,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技术直接会对建筑电气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一些施工的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没有雇佣和培养长期的专业技术工人,不愿意在工人的培训中投入足够的资金,造成员工的技术能力比较薄弱,这样在遇到比较大的工程的时候,只有从市场临时找一些技术水平比较好或者从事过电气施工的工人来施工,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电气施工的质量无法达标。
2 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
2.1 加强图纸会审
在工程开工之前,要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会审,把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解决掉。投资方和设计单位以及承建的单位和监理,都要参加对图纸的会审,以便可以发现并且解决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和差错,以及容易在施工中产生的模糊概念和在将来的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困难等问题。在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从事工程设计的单位里,人员的流动性都比较大,再加上个别单位的设计项目众多,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各个专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设计的图纸中会存在不同的地方等,这些问题假如不能及时的提出和处理,影响工程质量的同时,还会由于返工而对工程的造价和进度造成影响,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会审图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 电气工程的施工图是不是齐全,全面观察整套的施工图纸,仔细核对图纸的目录,检查是否缺少施工图纸以及图纸中标明的局部大图或者通用图。相关的照明和通讯,有限电视近处的预埋套管的位置和标高是否合理。
2.1.2 检查施工图纸是否统一。电气施工的系统图和平面图,大样图和通用图和引用图集的标准图是否统一。动力配电和控制设计是不是和相关专业要求保持一致。
2.2 提升材料和机器设备在施工应用中的质量控制度
材料与机器设备都是施工的基础,和施工质量与效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提升对材料和机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度,保证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在施工之前,要对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做好必要的审查,保证设备材料都能符合标准要求才可以投入到施工应用中。
2.3 深化安全施工的思维
电气工程是工业化历程的发展物,也是一种为企业与社会群众谋福利的技术性的工程。电气工程质量的优劣与企业的利润大小和影响的效率呈现正比例的关系。安全管理师电气工程可以被顺利建造重要的保证,是电气工程众多方面的基础,要充分重视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为了降低电气工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要深化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思维,用意识来促进安全,安全意识是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速度的无形力量。通过增强和深化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中由于麻痹大意而导致的施工问题,避免出现无防范的灾难。
2.4 用制度来保证安全
要把电气工程包括的很多复杂问题和实际情况相互联系起来,这样在控制电气工程的具体质量的时候,实现安全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和安全施工有关的一切固定,依照制度来保证安全,按照管理的规定来对施工进行审查与监督,在保证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性的同时,还要提醒所有施工人员都要注意安全施工,积极落实安全管理的制度和相关安全法规的规定。
3 结束语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十分的重要,要着重加强对于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在施工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各方工作人员可以在充分遵循建筑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施工中涉及到的所有工程环节能够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尤其是要针对建筑电气施工的方法进行优化。此外还有根据电气工程实际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度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在管理中切实落实各种有关安全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依靠制度来保证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监理 设计 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的,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制度。它能使投资、进度、质量三大目标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提高投资效益、按进度计划安安全全地施工的保证。监理企业有着科学的管理体系,工作程序化、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组织现代化的完整系统。业主应将项目从前期至建成的全过程都委托给监理公司,实施全过程监理。监理工程师主要监督业主与承包商执行合同的情况,防止索赔现象的发生或为反索赔提供依据,做好投资控制,以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各自应得的利益。监理公司的服务业务范围已逐步扩展到为业主提供投资规划、投资估算、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提供费用控制和进度形象计划。下面就几个方面浅析工程监理中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与安全控制。
2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对设计的要求有来自业主的,也有来自建设部门和工程的相关部门的,而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及装修标准方面的要求主要来自业主,其主要通过设计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或设计纲要以及设计合同来描述,因此设计监理要充分了解业主这方面的意图和要求,并将这些意图和要求转化成有关的设计语言详细描述到上述有关文件当中去。如果在设计过程中,有进一步的要求需要明确的,也可以通过有关的工程师函指示设计人员,但一定要及早提出。针对那些“三边工程”需要重点提出的是,设计阶段要密切联系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如在施工阶段发现设计方案不能用于实际施工当中时要在24h内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其耽误时间有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延期。因此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文件要满足上述各方面条件和要求,当然结构安全性、施工可行性、设计经济性也是衡量设计质量的依据之一,所以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文件的安全性的控制是设计监理控制设计内在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设计阶段对质量控制的工作依据是,设计监理审查设计文件并确定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即设计监理对设计文件进行中间和最后审查验收,类似于施工监理的工序验收,验收不通过则需要整改和返工。
3 施工阶段质量监理与安全控制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同时是不可避免的重点,质量监督的任务是对工程实体进行连续性的监视和验证。发现偏离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情况时及时反馈,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措施。严重者责令停工整顿。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施工阶段,安全控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问题,要想让一个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必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建立安全责任制是在施工阶段提高安全控制的首要条件。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必须对安全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都要订立安全责任书,发生安全事故,各级责任人和班组都要承担一定经济责任。
4安全、质量、综合监理的探讨
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快速发展时期,而对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某些工业建设项目,对其破坏生态环境设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而且在工程建设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城镇规划建设加大(特别是沿海地区),对这些工程建设没有从安全、环保方面进行有序的监理,致使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长。这些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增长的负面效应。
安全、质量、在学科专业上有各自的特点和内涵,但在工程建设上又相互牵连、相互渗透,不能完全分割开来。从大安全观出发,应该建立安全、质量、综合监理体系,监理的内容程序在安全、质量、监理内容、程序的基础上将国家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融合进去,组成一个完整的监理体系,既有分工又有综合。这样在工程建设上,使安全工程技术、质量工程技术互补共用,更充分地发挥其工程技术的潜力,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5当前监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
5.1规范业主行为
规范业主行为是“三制”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
5.2合同管理
监理人员要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合同进行管理。
5.3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
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个合同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5.4加强《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学习,这是监理市场化之必须。
5.5 提高承包商对“监理”的认识
承包商应加强在监理知识方面的学习,提高承包商对“监理”的认识,懂得监理程序与要求等,便于工程项目的实施。
5.6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理人才大市场
提供合格的监理工程师供监理单位择优录用,提高工程建设监理的整体水平,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
8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监理也要需要走上IT信息化。在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建设监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信息量是很大的,要实现高效、快速的信息管理,使监理工作流程程序化、监理记录标准化、监理报告系统化,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办法已无法满足需要,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储量大的特点,集中存储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种信息;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特点,及时、准确地加工处理项目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形成文字、图表、图像等各种信息,以辅助人们在建设监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以便作出进一步调整或规划的决策。监理的管理工作已向着普及使用计算机方向发展,在建筑管理方面对于计算机辅助管理存在起步晚、差距大、思想不统一、缺乏专门人才等问题,而计算机辅助监理方面的不足有:开发计算机的较少,大多数为人工凭经验控制;应用层次较低;软件开发的差距较大。因此监理工作要走上高速信息化、高效化、简单化是目前我国监理工作的前瞻目标,也是未来监理工作的重点。监理的高速信息化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建设和监理事业大踏步的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项目管理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Abstract: With the expansion of communication supervision business scope, simply mastering the knowledge of communication tower is not enough;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learn about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elevision transmitting tower.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how to deal with television tower business. First, be clear about the situation. There are many risks and uncertainty in foreign business operation environment. Domestically, the economic structure strategic adjustment is ongoing. How to adapt to the rapidly developing society and unpredictable market u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mode transferring environment is the key to the company. In order to keep the market share, the company must intensify efforts to expand market and solicit new business, thinking carefully, seizing opportunities and improving its ability. Seco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Customer service goal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objective of the company's service, and the effect of customer service goal is reflected in the optimization of service knowledge, service experience and service management and customer's satisfaction. Third, due to the specialty of broadcasting and TV industry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levision tower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wer, this kind of project occup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same period, so there is specialty and challenge for the existing communications supervision industry.
关键词: 监理;质量;控制
Key words: supervision;quality;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87-02
1 质量控制
1.1 材料控制 ①防腐材料重点查验质量证明文件以及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②法兰连接用高强度螺栓参照国家现行标准进行验收。③对于焊材,同样对重要构件的塔身钢卷管拼接焊缝、三榀竖向桁架相关节点焊缝、节点管法兰焊缝所用焊材均进行了抽样复验。④钢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700-2006)《碳素结构钢》、(GB1591-1979)《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以及(GB168—1970)《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1.2 塔桅钢结构的制作控制 ①出厂前验收。对于重要节点及复杂节点,出厂前应在厂内进行拼装。重点核对构件编号、规格、数量以及制作过程报验资料。②防腐。工作重点控制除锈工序,应按照除锈等级检查。③制孔。其制孔有较严格的规定,精度偏差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法兰连接节点一半采用C级六角头螺栓或扭剪型高强螺栓。④焊接。钢管结构制作的焊接要求基本与建筑钢结构相同。⑤卷管。当无成品管材可供采购时,需要承包方工厂制作卷管,钢管塔构件尺寸普遍较大。⑥组对。行业内专业承包商一般都有成熟的加工工艺装备,控制工作重点是检查胎具的尺寸定位和角度定位偏差,为使控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对监理而言要做好控制工作首先应弄清楚装备的工作原理。⑦号料。检查管形杆件两端相贯线断面沿周向的相对扭转。⑧放样。除检查样板几何尺寸与孔定位尺寸偏差外,对于钢管塔构件而言,重点应分别按内、外壁仔细检查钢管相贯节点的坡口放样。
1.3 塔桅钢结构的安装控制 ①预埋件安装质量控制。在土建浇筑基础前,应安排钢塔施工方到场进行预埋件的埋设工作。②构件的现场复验。构件运输到场后,应仔细核对相关资料,并根据设计图纸核对构件尺寸、位置偏差,表面涂层的完好程度等。③钢塔构件的安装程序中最根本的一条要求是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能产生永久性变形。④构件吊装方法有吊车吊装、独立拔杆吊装及龙门架吊装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正式安装前必须进行地面的试吊装。⑤钢塔结构吊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利用已安装完成的结构进行吊装其他构件和设备,比如说超高构件,但必须征得设计方同意。⑥钢管塔构件基本采用法兰连接,就位后应先采用销钉定位,同时先穿入普通螺栓进行临时定位。⑦塔身与竖向支撑桁架分段安装完毕,在进行高强度螺栓终拧前应对主结构件的安装位置偏差进行复验。⑧法兰节点的检点关注法兰面贴合率和边缘间隙,当贴合率和边缘间隙不能满足规程要求时,应采用镀锌垫片垫实。⑨塔整体安装完毕后,进行整体检查和调整,使各项偏差均符合规程要求。
1.4 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控制工作 塔桅钢结构工程的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与一般建筑工程在资料构成、整理、归档方面基本相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除了通用报审项目及材料进场报验可以采用国家或地方编制的相应的报验表格外,制作及安装工序报验行业内并无统一或是通用的报验表式。笔者在该项目中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利用现行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建筑钢结构报验表式的格式,将报验内容有针对性地替换为塔桅钢结构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使得报验内容真正体现工程真实的质量状况。实际使用效果理想,工程竣工交验顺利通过。
2 安全监督
监理在该类项目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①应同时考虑到方便现场施工安装操作和保证施工安全,在专业施工方进行节点设计和结构分型分段设计时都应该注意这些。②严禁夜间登高作业、吊装作业。③风力超过6级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必须在风力小于6级时才能进行吊装工作。④必须严格遵照经设计方审核认可后的方案执行,严禁随意更改龙门架、独立拔杆等的固定方式和在塔体结构的安装位置等。⑤对采用龙门架、独立拔杆进行吊装的,因此类吊装机具多为施工方自行制作,应对照经设计方审核认可后的方案,认真检查制作机具选用的材料规格、型号、焊接质量、滑轮组及卷场机的出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整体外观有无明显变形、锈蚀等。⑥对吊装用绳具,卡具应常态化检查,发现问题更换。⑦为防止高空坠物,登高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小工具均应采取固定措施。⑧每班作业前均应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对登高作业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3 结语
竣工后的广播电视发射塔,经质检部门、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验收,成为该城市的新地标,经检测整体制作质量、安装质量都符合相关规范。随着广电行业工程建设数量增多、门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学习本文对我公司的发展大有裨益。本文从其工程特点、特殊性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作出阐述。
参考文献:
[1]解自通.浅论监理工程师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J].价值工程,2012(29).
[2]于龙梅.浅谈监理安全与社会和谐[J].价值工程,2011(01).
[3]冯锐祥.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J].价值工程,2013(01).
[4]梁敏,梁进.安全监理管理工作要点综述[J].价值工程,2012(36).
[5]于龙梅.浅谈重合同守信用与企业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