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6 08:13: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流工程的应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校企合作;CDIO;课程体系;专业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037
1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带动产业升级、降低流通成本、普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城市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是指把电子商务应用和快递物流各环节相结合,既熟悉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的理论知识,又通晓现代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信息技术;既掌握电子商务网站构建、维护、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具备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评价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新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亟须改革物流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设计,探索校企协同合作培养机制,强化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环节,强调专业教学与实训操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未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公司的人才需求。
2人才培养现状
我们对全国80所开设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开设课程进行了调查分析。各高校培养目标情况如图1所示。
专业课程调查发现: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多的占3775%;课程设置没有特色,同质化的占3179%,各高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基本相似,开设课程同质化严重。可见,我国现代工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虽已形成了一套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但也忽略了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的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邮电大学(下简称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总体建设思路。
3专业建设思路
本专业以满足电商物流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培养具有物流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合作方式大多停留在研究项目和企业实习阶段,教育教学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合作成效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改变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明确能力要求,满足企业需求,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因此,本专业提出了“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个阶段、四个平台”的专业建设思路。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联合开发实训平台和教学内容并建立物流实践基地,紧紧围绕规划类和信息类两条课程群建设主线,开展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电商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本专业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结合CDIO理念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了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4CDIO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理念作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有一套比较完善的体系,它不仅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关系,还注重个人综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详细且合理的培养目标,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CDIO的教育理念是通过构建一个“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工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系统工程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CDIO模式,提出了12条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界需求而定的这些标准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其中一体化的课程设计就是CDIO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标准之一。以往各门课程都是根据学科内容各自独立设置,课程间缺乏必要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后仍不知如何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
因此,本专业打破课程之间的独立性,以项目为依托,以能力为导向建立课程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并设置了一、二、三级项目,共同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其中一级项目是包括所有核心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二级项目是基于一组课程的核心能力培养;三级项目是单门核心课程的设计,基于CDIO理念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鱼骨图如图3所示。
5结论
基于CDIO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置标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能力突出,使各知识模块更加紧凑且互为支撑,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是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有利支撑,本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基于CDIO理念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具体表现。通过此次改革,高校培养出了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降低了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高校促进了教学体系改革,明确了培养方向,创新并完善了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牛换霞CDIO工程教育模式解读:课程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10(6).
[2]宋星月基于校企融合的CDIO集成化课程设置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10):7-8
关键词:价值工程 二元关系比较法 熵理论 物流园区 选址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43-01
目前,我国很多物流园区项目都存在实际投资严重超预算,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存在偏差,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经济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园区投资的有效控制,使得物流园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规划和物流园区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如何将价值工程理论有效地运用到物流园区规划方案选址比选中,是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和施工人员和园区管理部门应当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研究问题的。
1 价值工程的改进初步研究
价值工程的核心环节是对价值工程对象进行功能分析和评价,而功能评价的关键环节则是采用恰当的方法合理地确定各功能的功能重要度系数或者权重。本文介绍一种改进的功能重要度系数评价方法——简单的二元关系比较和熵技术排序法,以使功能评价方法更加完善和具有说服力。
1.1 改进的价值工程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模型
(1)二元关系比较法基本原理。
(2)熵的概念和性质。
由于价值工程功能系数具有与此类似的性质,即价值工程对象的各项功能的相对重要程度之和也等于1,且由于各种功能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度量,即其功能重要度处于某种不确定状态,因此考虑将熵技术引入到价值工程功能系数评价中。
1.2 改进的价值工程方法的应用步骤
(1)构造功能评价矩阵。
(2)确定各功能评价指标的综合熵权。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60-02
基于物流领域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物流学科交叉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2014)指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和采购管理等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还明确,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课程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实质系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就需要一支理实相融、结构合理、高效捆绑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即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目前,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包括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在内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现代本科层次教育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最根本的保证,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则需要内外发力、综合施策,即优化团队结构形式、制定团队捆绑机制以及密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等有效途径。
一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与不足
纵观国内多数本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开设的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主要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本科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总计约为500个,其中应用型大学约占开设总数的1/3),且以物流管理专业居多(具体是物流管理专业占80%左右、物流工程专业占15%左右)。通过相关教改文献查阅和教学院系网站搜索发现,在团队结构组成、捆绑机制以及校企合作培养(培训)等方面存在共性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1 团队结构
应用型大学多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集中于2000至2010年期间升格为本科院校),其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科专业教学团队亦为新组建或组建不久的教学团队。学历结构上,成员学历多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学历层次教师均较少,且本科学历的多为前专科(或高职)院校的老教师;知识结构上,多为其它学科转型而来,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学等,教学团队中毕业于真正意义上物流学科(专业)的少之又少;年龄结构上,多以青年教师为主,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尚不多见;职称结构上,以讲师为主,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较少;来源结构上,以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专业教师为主,具有实践经验的物流行业、企业高管来校兼任辅导教师的很少,有的企业兼职教师仅仅停留在“挂名”层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的贡献非常有限。
2 团队捆绑
目前,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在大多数的应用型大学中,多以“物流(管理或工程)学院、系或教研室”的形式存在(成员或主要专任教师多在10至15人左右),然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多已固化,更新或改进速度、深度和广度能够达到或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很少。而“双师型”教学团队则涉及偏理论课教师和偏实践课教师的课时(课程)优化和收益(利益)激励等,即团队捆绑。物流(管理或工程)学院、系或教研室作为具有一定组织架构和运行、反馈机制的教学团队“捆绑”形式之一,但与实质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捆绑”相距甚远。事实上,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校内“捆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责任捆绑、利益捆绑、声誉捆绑,其中责任捆绑是指教学(含理论和实践教学)、科研等任务的捆绑,实现责任与风险共担;利益捆绑是指在教学绩效激励下,实现团队收益或利益共享;而声誉捆绑是指,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利益等共同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能够实现共荣共损。
3 校企合作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与物流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是由其学科(专业)属性所决定了的,同时这种合作是“双维”的,即人才培养(主要是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主要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的校企合作。纵观多数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运作,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当前的校企合作还是一种比较松散和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只是停留在签个“合作协议”等“纸质”形式上的合作状态,没有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专指教学团队成员)互通”、“权利互联”。也就是说,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中学校方面专任教师去物流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较少,物流行业、企业高管或一线工程人员去该专业兼职授课的也不多,校企合作双方关于校企共管(服务)教学团队成员、实现教学团队成员共享和共赢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
二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路径
1 优化教学团队成员结构
鉴于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际,可从理论知识结构、职业资格结构、成员来源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改进或优化。一是对教学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物流学科理论水平和应用型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培训和提高。可以采取邀请国内外物流学科及应用型教育学科知名专家、学者不定期来校(院)进行讲学或培训,以及组队参加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等国内外高级别学术和教学专门会议等,着力提升各专业背景的“物流”理论储备、集聚和升华,促进教学团队成员尤其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二是鼓励教学团队成员尤其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青年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物流师、高级工程师(含项目管理师)、高级创业咨询师等,从一个侧面了解该物流职业环境及必备知识等,实现教学团队成员的三证(教师资格证、中高级职称证、职业资格证)甚至多证的“持证上岗”。三是打通与物流行业、企业人才的“双向流通”,即通过一定形式将学校(教学团队成员)专任教师送至物流行业、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承担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并提供决策优化支持等;同时也要邀请物流行业、企业高管或一线工程人员到校参与一定量的授课任务,可以是实践课程,也可以讲述一个专题等。
2 建立健全教学团队捆绑机制
所谓捆绑机制,也就是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到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是教学团队内部成员的捆绑机制。此类“捆绑”可以通过创建校级甚至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省部级特色(精品)课程教学项目等载体进行责任捆绑、利益捆绑、声誉捆绑,也可以通过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国际科研合作项目、国家级自然或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或教改工程项目以及重大横向课题等载体进行教学团队捆绑,还可以通过校级甚至市厅级以上物流管理与工程类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载体进行教学团队捆绑,实现教学团队“成员及其科研围绕和关注教学”、“成员为教学、教学为师生”的良性循环即形成教学投入与产出共同体。另一方面是教学主体(一般是二级学院或物流教研室)与物流企业的捆绑机制。这类“捆绑”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进行建立健全。捆绑的内容主要涉及人才共享、权利共管(服务)、实践共导,即实现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任教师到物流企业挂职锻炼(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采取利润分成的办法进行)、物流企业高管或一线工程人员到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类院系)进行专题授课或担任学生的实践课程指导教师(课酬可另算),双边(物流院系或教研室与物流企业)对“双向流通”教师进行共同管理和服务、共同修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物流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环境、设备等,并提供实习、实训跟踪指导,以及物流院系或教研室提供物流企业员工进修平台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管理;作业动因;资源动因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8-0016-03
1SJ物流公司概述
SJ物流是广东省内某糖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控股企业,主要承担集团公司属下某品牌连锁5000多家便利店的商品配送工作,同时为区域制造业和零售业等客户在供应链上各环节提供收货、保存、加工、分拣、配送、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服务,主要客户有美宜佳、国美电器、百事可乐、百安居、统一企业、麦德龙等。
2SJ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SJ物流公司把各种费用分成两大类:营销费用和营运费用。营销费用主要指的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企业销售所花费的各种费用,如办公场所相关费用、行政人员薪酬、承揽业务的业务招待费等。营运费用指的是物流公司在运输或者服务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各种费用,如物流外包、燃料油料、包装费、保险费、设备折旧费、事故损失与赔偿费、相关税费等。
对于营销费用很大一部分被作为间接费用,一次性计入期间费用;而营运费用按其所承接的物流业务或客户作为物流业务成本对象,能够直接计入某项物流业务成本的各项直接费用,进行归集后直接计入各项物流业务,不能直接计入某项物流业务成本的各项间接费用,将其作为各项物流业务的“共同费用”进行归集,最后根据各项间接费用与分配标准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各项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如订单处理次数、仓储面积天数(平方米天)、运输的周转量(吨/千米)、装卸作业工时(工时)等,并据此进行分配计入相关物流业务成本。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尽管能够满足基本要求,但在上游制造企业运量萎缩和运输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面对越来越沉重的成本压力,这种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SJ公司的发展要求了。具体表现在:
2.1缺乏系统的成本管理观念
成本计算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究竟是多少,没有运用物流成本信息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纳入一个体系进行规划,没有从物流一体化的角度去分析和优化企业的整个物流作业链。
2.2缺乏完整和连续的成本管理数据
如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退货、资金占用成本等没有反映出来,其他各种混杂在营销成本、期间费用中的物流成本数据也没有被真实地反映出来。对不同的客户计算口径和标准未完全一致,成本数据缺乏连续性和可比性。
2.3缺乏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业务承揽、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客户服务等物流间接费用大大增加,共同配送形式下各客户的共同作业情况增加的情况下,普遍采用与运营量关联的分摊基础,很大程度造成了间接成本分摊的不合理。
2.4缺乏以客户为导向的成本管理理念
物流服务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显著,多批次、小批量配送和实时配送量增加,用同一水平的物流服务,对待不同的客户,没有以顾客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导致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企业整体盈利能力。
3作业成本法相关理论
作业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各环节费用最有前途的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推动下,该方法和模式已趋于成熟。
作业成本法应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的核算的思路是:物流业务(合同或订单)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作业成本法把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的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以作业为单位收集成本,并把“作业”或“作业成本池”的成本动因分配到各项物流业务,将作业与企业资源的消耗、最终服务产品成本联系在一起。相对传统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对物流成本有着不同的分配标准,较好地适应物流企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发展要求,有效控制企业的间接成本。
4SJ物流公司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分析
4.1实例背景
某食品公司AB系列干货产品广东省各地区的仓储及配送物流服务。2013年2月一共配送AB两种干货食品各30万箱,对比传统方法与物流作业成本法,计算AB两种干货物流总成本及物流单位成本结果。
4.2计算步骤
(1)分析和确定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作业是企业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耗费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根据SJ公司实施的物流环节和作业“质的相似性”原则,划分为四个作业中心,包括信息管理中心(订单处理、客户跟踪)、综合管理中心(异常处理、成本控制、综合管理)、仓管中心(收货、发货、保管、盘点、理库、装卸)、运调中心(货物跟踪、车辆调度、现场监装、运输)。
(2)分析和确定资源,建立资源库,确定各物流活动相关的资源耗费。资源是一定期间内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类成本、费用项目,或者是作业执行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代价。AB两种干货的相关费用资源动因确认及资源分配表如表1所示。
(3)确定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根据广东省内各地区配送里程表以及公司制定的各种货物区段配送价格,结合财务部门的成本数据信息,确定AB两种干货食品相关的各项成本费用。根据各部门以及各项物流作业情况,把2月份所耗用的资源按不同的资源动因分配到相应的作业中心。
(4)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动因是指作业被各种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是作业成本库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中去的标准,也是将作业耗费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本文在选取成本动因时偏重于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关联,如运输作业的成本动因中选择运输吨千米数而不是运输工作时数,使司机们能更多去关注每吨千米所消耗的油料等费用;在保管作业的成本动因中选择保管面积而不是保管箱数,使保管人员更多去关注仓储资源的利用问题;在理货、装卸等环节的成本动因中选择托盘数而不是工作工时等,从而强化了员工们的成本控制责任意识,树立了节约成本高效作业的理念(如表2所示)。
(5)计算物流作业成本和各成本对象物流总成本。将成本库归集的作业成本按其成本动因量分配到各成本计算对象上,将成本对象中分摊的各物流作业成本加总,即得成本对象负担的物流成本总成本,并据以计算单位物流成本(如表2所示)。
4.3应用效果分析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看到,AB两种干货的单位成本分别是1.32元/箱和1.43元/箱,成本差额为0.11元,成本总额相差30131元。在此,为方便对比两份合同的利润情况,假设AB两种干货的物流服务合同价格均为45万元,则有两份合同利润额及成本利润率分别为:
A干货:450000-397449.48=52550.52(元),52550.52/397449.48=13.22%
B干货:450000-427580.76=22419.24(元),22419.24/427580.76=5.24%
对于SJ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据。本月仓储与配送的AB两种干货来自同一客户,同样由公司保管并根据客户要求在广东省内进行配送,不仅仓储与配送数量相同,包装规格也相同,而且市场价格也相差无几。只是由于入库时间和入库批量不同,引起了物流服务方式的变化,从而在作业成本法下产生了不同的物流服务成本。
在项目的盈利性分析方面,显然A项目较B项目的利润高,主要原因在于B干货收发货批次少、批量大,流转速度较A慢,存放时间较A长,因此造成其保管成本较高。数据还显示,B干货项目的理货成本较A项目高出近6000元。
通过现场观察调查发现,B干货项目组的人员单个托盘堆垛的箱数明显比A干货项目组少得多,因此造成了作业低效,保管面积未尽其用。此后,仓库主管对作业员工进行了强化培训,在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增加单个托盘堆垛的箱数,减少理货托盘数、装卸托盘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储面积等从而降低了作业成本。
另从数据发现A项目的客户跟踪、异常处理、成本控制及综合管理单项费用都较B项目高得多。在此基础上,副总经理对A干货项目的服务进行了跟踪,除因为其批量小、批次多造成订单处理成本大外,发现A干货在市场上的口碑持续走低,许多终端客户收到货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退换货情况,长此以往,A干货项目的利润情况也不容乐观,应尽快回笼资金,与客户沟通项目下阶段的合同期限、服务内容等。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给SJ物流公司带来了经营和管理上的变革,尤其是项目的盈利性分析、定价,以及促进客户沟通、物流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化效果显著。
5结论
5.1作业成本法适合SJ物流公司成本管理的要求
SJ物流公司间接成本较大、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项目与综合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等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在SJ物流公司成本核算的适用性。
5.2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谨慎使用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方法
作业成本核算是一种中立的工具,对物流成本管理的作用取决于人们如何使用这一成本管理技术,若恰当地运用就可创造出经济效益,若使用不当则会导致损失。
5.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前景
虽然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有诸多限制条件,但国内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其应用提供了适用的条件。可以预见,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及控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邵瑞庆.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2]许菁.作业成本法在配送企业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1(7).
关键词:3S集成;物流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一、 引言
物流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是物流管理领域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经被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第三利润源"[1]。
在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上的滞后,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物流活动难以协调,物流成本高且可控制性差,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车辆运营的空载率约45%左右,造成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无法准确知道运行车辆的具置,不能为其提供正确指导,司机往往凭个人经验行驶,找不到最佳路径,不仅延误时机而且增加运行成本。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将物流信息与空间位置结合起来,由此产生了现代空间物流技术[2]。
二、 水利工程建设实现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是电力需求大国,水电建设发展迅速,大型水电建设项目众多,这些大型水电建设工程大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施工范围大、施工区多在偏远地而远离商品集散地、物资需求大等特点,这些要素表明水电工程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外购大量的机械、设备、水泥、建材、机电、汽油等各种辅助生产资料。例如,三峡工程静态总投资总额为900.9亿元,动态投资约为2039亿元,巨大的投资表明数千亿元的物资要通过物流注入到工程建设中,对于这种巨大的物流产业,各工程建设单位一般均设置专门的物资部门,但这些部门大多采用传统的物资采购方法在厂商购置所需物资,而很少利用现代的物流方式去进行科学优化的管理与调度,故在物资流动过程中,企业领导几乎失去了对物流的掌控,以致经常出现司机为了逃避过桥费而绕远路延误时间,至于中途私自拉货,途中私自停留、油罐车司机途中私自将汽油卖给他人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形成了典型物流黑洞现象,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工程建设单位往往产生对业主过分的依赖,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通讯技术进步,跨平台、组件化的3S集成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工程建设单位在局部上能对物流的每一细节了如指掌,通过电脑对物流的过程进行跟踪,并在屏幕上进行任意的放大、缩小、切换、还原,从而达到对远程物流过程进行定位、跟踪、报警、通讯。在全局上能使物流在路程上最优、物流费用最小、物流时间最短,在运输中能尽可能降低空载率,使物流形成工程建设“第三利润增长点”将对企业的发展工程的建设发生极大的影响[3]。
三、 3S简介
“3S”技术是RS、GIS和GPS技术的统称,是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支撑技术。综合利用3S技术,即产生了3S集成技术。物流作为物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移,对地理空间具有较大的依赖性。物流信息是一种信息流,RS、GIS、GPS的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侧重信息流的一个方面,不能准确、全面地描述物资信息流的要求。如何利用RS强大的信息采集、获取能力,GPS快速精确定位能力,以及GIS强大的存储、分析、处理和输出地理空间数据的能力,使3S技术成为一个整体,称为3S集成技术[4]。
四、 水利工程建设物流管理框架
基于3S集成技术的水利工程物流管理系统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后台以Arcgis SDE作为空间数据库引擎,以SQL sever作为结构化查询语言。第二部分:物流系统业务辖区所在地的基础地理数据。第三部分:基于水利工程物流特点的3S集成。
第二层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包括:物流配送系统;物流监控系统;物流分析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四部分。其中物流配送系统包括:配送中心选址系统,配送路径优化系统,配送网点管理系统,配送决策支持系统。物流监控系统包括:无线通讯联络系统,GPS定位系统,监控实时显示系统等。物流分析系统包括:工程需求分析,市场动态分析,厂商信息分析,其它相关分析。物流管理系统包括:模型子系统管理,物流调度管理,物流安全管理,应急预警管理等。
第三层为建模工具和二次开发层,利用这一层使用者可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以适应各种类型情况下的应用[5][6]。
五、 结语
完整的3S集成物流管理系统除包括分析建模工具和二次开发工具外,还可集成若干物流分析模型,包括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等。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我们可以通过对物流系统业务辖区所在地的基础地理数据的收集、量化之后,形成可以利用的GIS基础数据模型。通过3S集成及目标控制的优化算法,可以获得工程物流采购、运输、管理的实际作业方案,有利于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做好、做大、作强,形成优势力量,并摆脱对主业的绝对依赖。对于一个大型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形成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建设一个辐射周边、覆盖区域的大型物流基地,为企业形成“第三利润源泉”,为工程的多、快、好省的建设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帅.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614-616.
[2]李群峰.物流价格与物流成本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1):35-36.
[3]张北平.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5):67-69.
[4]荆平.基于GIS的循环经济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3):697-702.
[5]黄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实证研究[J].时代经贸(理论版),2007,(2):83-86.
[6]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2-150.
3S system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 on logistics management of the hydraulic project construction
Wei mingguo
(College of scienc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443002)
关键词:PBL;《物流系统工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13-02
一、引言
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航运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具有国际通用性的航海类专业而言,这种要求更为迫切。我国目前的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间形成的,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但是对于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强化培养我国航海类人才,使之适应全球航运经济和航运人才市场需求是我们航海类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广州航海学院作为华南地区的唯一一所海事院校,人才培养具有职业性、技能性的特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PBL教学模式正是适应了这种培养需求,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大,课堂上只有一部分师生互动、问题教学,大部分的时候还是“满堂灌”,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教师和课本所讲述的内容全盘接受,没有质疑,不善于思考,更不要提实践和创新了。这样的教学状况,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利于人才培养的长远发展。
二、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PBL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传统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吸收,更谈不上创新。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通过让学生面对一个与实际相关而结构不良(ill-structured)的问题,把学生置于问题解决者的地位,训练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与技能。(2)情境式学习。PBL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学习,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不断建构自身的知识框架体系。给他们自行解决问题的权力,同时也让他们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这样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3)主动式学习。PBL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4)发现式学习。PBL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持续工作,直到他们能找到答案为止。学习时经常分析和处理信息,因此学生在PBL学习中,学到独立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的技能。(5)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PBL教学模式在《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中的应用
在发达国家,PBL教学法已广泛用于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在我国,在航运类专业主干课程中引入PBL法还需要大力推广和尝试。项目实施所带来的经验总结、运作管理方法具有普遍使用性,因此,可以使众多学生、教师、专业受益。
PBL教学思路的设计:授课教师提出主要学习问题和提交参考书目―学生查阅资料―学生写作解决方案―讨论和指导―形成作品。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属于航海运输管理类课程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将系统工程与物流有机结合起来,包括物流投资决策分析、物流中心规划到物流运作的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具体环节中可能涉及的系统工程的定量分析方法,因此PBL教学方法应用于《物流系统工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思考问题入手,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系统分析研究问题,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得教学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PBL教学模式在《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中应用后还有很多其他的受益面分析:(1)除港口与航运管理系的所有本科生将受益于PBL法,其他专业同样可以受益于该项目的成果。通过积极参与这种基于问题的师生互动、同学合作、开放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体系、分析视野、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2)在全校性的x修课程中,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中通过PBL法学习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有关知识,使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3)在实施PBL过程中组织研讨会、交流观摩活动,邀请其他专业、系别的教师参与、讨论,共同提高。(4)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提高,形成系统的、可操作的流程、标准、管理评估方法,理论与运作的普遍性原则措施将可以对其他专业引入PBL法提供借鉴。
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简称MFCA)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主要做法是将在产品按能否转人下一道工序而分成“正产品”和“负产品”,核算牛产资料构成“正产品成本”和“负产品成本”数额,重点管理“负产品成本”。
二、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区别
表1是某公司成本管理中传统会计下企业发牛的各项成本。
结合表1、可以看出,物料流转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区別是:成本项目二者一致。关于“正产品成本”,二者一致。
传统会计制度项下成本项目中“制造费用”中含有废品、废料价值,而物料流转成本会计项下废品、废料价值以及废品、废料应分摊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一并计人“负产品成本”。
三、物料流转成本会计项下成本核算制度的经济意义表3是某公司某车间某年某月传统成的本制度下牛产成本与MF-CA制度下牛产成本对比计算单。
表3某车间某年某月传统成的本制度下牛产成本与MFCA制度下牛产成本对比计算单从
表4中可以看出,MFCA制度项下单位产品成本由21.45降低到20.28“正产品”边际贡献上升5850了(73600-67750),“正产品”EBIT下降10159.11(50461.11-40302)。
可见,恰当归集“负产品”成本项目,确认“负产品”价值,有利于加强原材料等存货管理,有利于降低牛产成本,有利于加强产品牛产过稈管理,进而提高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运用MFCA核算,有利于企业发现其在传统会计核算中被淹没的废弃物价值和处理成本,帮助企业发现现有资源的利用率状况,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可以促进企业降低三废,关注生产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消耗,促进“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物料流转成本会计的应用对策
采用全部成本法核算。恰当区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恰当运用比例分配计量法、差额成本计量法、金额成本计量法。比例分配计量法是指企业为保护牛态环境或防治污染所发牛的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牛产的各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中,如环保工人的工资薪酬和奖励的分配。差额成本计量法是指企业根据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投人,用环保投资的总成本减去没有实现环境效益的投资成本的差额,并在以后的会计期间按照比例分摊。全额成本计量法是将环境问题所产牛的实际成本,如企业因保护环境而发牛的环保设备支出费用、为防治污染而发牛的人工成本、各项环保材料的支出费用等全部计人绿色成本之中。
加强绿色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做到绿色成本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控制的全流稈综合管理,从而把绿色成本管理渗透到原材料的采购、员工工资奖励的核算、环保技术的开发、环保设备的购置运行与维护、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各个方面。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工程物资管理课程;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60-03
一、引言
六步教学法是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六步教学法是中国引进德国的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近几年在高职乃至本科都在竞相应用,并根据中国实情进行改进,发扬光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六步教学法。本文从工程物资管理专业中《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学习领域中的物资验收学习子情境入手,借助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并创新了一个步骤,结合多种多媒体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1-3]。
《建筑工程物资管理》隶属于工程物资管理的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建筑工程物资管理》分为四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工程物资及物资业务认知、开工前工程物资准备业务认知、施工过程中工程物资日常业务认知及收尾期工程物资后续业务认知。其中,学习情境三,即施工过程中工程物资日常业务认知为教学重点,难点在于物资采购、物资仓储、工程物资成本核算环节。物资验收正是学习情境三中的一个子情境,隶属物资仓储下的一个环节。本教学单元要求学生了解物资验收准备工作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主要物资具体验收、验收单据填写注意事项的理论知识;具备常用物资验收、物资验收单据填写、验收过程中遇到的差异问题处理的专业能力;通过学习,实现社会沟通、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法能力的提高。因此,学习这一教学单元,对于帮助学生熟悉水泥、钢材、砂石料、火工品等施工主要物资的验收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为了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教学项目的教学过程采用了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并结合多种多媒体资源进行信息化教学,解决了以上问题[4,5]。
为了保障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必须配备与基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条件。因此,开展理论教学主要是在工程物资管理实训场中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实践巩固阶段是在施工现场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室是隶属于工程物资管理实训场中的一个特色教室。配置可以上网查资料的电脑工作台(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等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还包括有关规范和规程、工具书、白板、彩笔、计算器等工学结合的教学资源。在理实一体教室进行理论授课的同时,还可以进入工程物资实训场进行实操,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除了配备教学条件外,还应配备相适应的学生学习资源,包括学生手册、行业规范等文本资料、实物资源、图片、视频、动画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学生手册内容包括任务描述、学习目标、任务实施前准备引导问题、任务实施阶段的案例分析、评价标准、巩固阶段的相关问题等,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与本课程配套的专业资源库网络课程。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还应有课时保障,打破传统教学中,一节课2课时的教学安排,应尽量安排多课时的模块化教学,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利用所有条件及资源,并结合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资讯阶段:教师在理实一体教室采用PPT进行任务的描述及任务布置,并向学生下发学习资料(包括学生手册、文档资料、图片资料、网络信息),即学生登录到《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网络课程网页上进行任务的下载,在此阶段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要是熟悉任务及相关资料。
第二步――计划阶段:学生在理实一体教室展开讨论、研究实施方案,并以工作小组的名义制定其工作计划。可根据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或到《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网络课程网页及其他网站上进行查询,做好任务准备工作,回答验收前期准备工作、水泥等主要物资的验收方法、验收单据填写注意事项、验收差异处理等引导问题,为完成后期的任务做好准备。
第三步――决策阶段:学生在理实一体教室探讨决策、确定实施方案。学生将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向教师作汇报。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教师参与指导,对工作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形成可实施的最佳方案。
第四步――实施阶段:需要学生根据前期各组完成的引导问题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按照学生手册中提供的案例,完成物资验收方案的制定及物资验收单据的填写任务。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进入到网络课程网页或其他网站上进行查询方案制定的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并根据查询结果分别完成分工任务,最后进行汇总。学生根据最终汇总确定的方案,进入到工程物资实训场,进行钢材等各类物资的具体验收实操,在此过程中,完成物资验收人工单据的填写任务,并登入到工程物资管理软件平台中,完成电子单据的填写任务,根据实操的结果,进行方案的修订。
第五步――检查阶段:学生根据最终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示与汇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PPT课件、海报展示,并提供相应软件给电脑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多媒体课件开发进行展示。
第六步――评价阶段: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相互评价,并填写评价表,进行网上评价。教师先通过《施工料具管理》、《材料员》等视频中验收部分视频,演示物资验收程序及方法,让学生了解正确的验收方式,评价学生验收单据填写正确与否,指出学生修正方案制定中的不妥之处;再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指出每个小组及其成员的优点,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此完成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的三个环节评价任务。
除了以上的六步之外,还应结合一个巩固阶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巩固。巩固阶段,分为三个程序,首先在项目化教室完成学生手册中的拓展训练,其次进入校内工程物资管理实训场,根据修订的方案,重新进行物资验收具体实操,掌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际操作情况,最后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掌握施工现场物资验收实际操作方式及程序。学生也可以登录《建筑工程物资管理》网络课程网页进行咨询。
三、教学效果分析
本学习情境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让学生对施工现场工程物资验收有了初步认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本学习情境采取了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进行演示,并利用网络进行任务查询,信息化技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自主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更浓厚,学习效果改善很多,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六步教学法”[J].职业技术,2004,(01).
[2]张树琪.论“六步教学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3]李金生,谷云香,刘岩.“六步教学法”在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07).
[4]肖家气.新课程?摇新教法――“六步教学法”的实践[J].湖南教育,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