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9: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产业发展态势迅猛,2007—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2%。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省歌舞剧院、海南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成,文昌航天文化主题公园、陵水海洋文化主题公园、三亚海棠湾梦幻娱乐不夜城、海南国际创意港、三亚创意新城、长影海南世纪城等项目进展顺利。三是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培育建设以中国南海博物馆为依托的海洋文化产业园区、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为依托的海南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海南影视基地、三亚动漫产业基地、“印象·海南岛”演艺中心等。四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海南“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等。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事业底子薄、文化设施欠账多、文化产业规模小和层次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尤其是缺乏骨干型企业和影响力品牌。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高科技创新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需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等要素市场建设滞后,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融资支撑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岛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品牌相结合、培育龙头企业与发挥集聚效应相结合原则,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化、集聚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做大做强以创意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步完善文化创意相关人才、信息、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加快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显著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软实力,为海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快构建创意产业支撑平台
一是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平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和应用,为原创产品研发、创新技术应用提供便捷、有效、低成本的公共技术服务,提高文化创意企业的整体研发能力。二是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加强市场推广、资源共享和产业化服务,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文化会展等高端文化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连接国内外市场的产品展示及交易机会。三是健全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产品创新,畅通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渠道。
(二)重点扶持特色优势行业领域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发展特色,加快形成海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领域。一是创意设计。重点发展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城市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等行业,建立健全创意设计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意设计品牌企业。二是动漫游戏。以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研发中心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原创动漫游戏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动漫游戏公共服务平台、以动漫游戏内容开发的衍生产品和服务等,建设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三是文化软件。突破数字内容的生成、处理、检索与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面向“三网融合”、数字视听、数字出版、动漫研发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和公共技术平台。四是数字传媒。重点发展以“三网融合”为运作平台的数字化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服务,加快开发移动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五是出版发行。促进出版产业向多媒体、网络化发展,重点发展教育类电子出版物、数字图书、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纸质有声读物、手机出版物等新业态。六是影视制作。加快推进海南影视基地建设,打造集影视动漫制作、研发、教学于一体的产业园区;在琼北建设集影视拍摄、影视博览、游览观光、探秘体验为一体的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七是文化旅游。将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长影海南世纪影城主题公园、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等16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成为以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是文艺演出。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培育海口“娱乐之都”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三亚“浪漫天涯”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琼海“红色经典”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以及兴隆“东南亚风情”文化内涵的演艺市场,初步形成海口—琼海—万宁—三亚等重点旅游演艺黄金市场。九是文化会展。以博鳌亚洲论坛为龙头,以海口、三亚为重要基地,健全会展业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培育国际会展品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创意 工业设计方法 旅游纪念品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逻辑思维、行为方式上因文化差异存在很大差别。“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若离开文化的土壤,设计则将变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纪念品市场也显示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用户对旅游纪念品的创意契合、文化认同需求增强,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出富含鲜明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创意中存在的问题
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及创意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文化的追本溯源已成为一种共识,但在旅游纪念品设计表达上,部分产品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应用中,表象化严重,重形式而无内涵。
(二)创意元素装饰性大于实用性,创意与旅游纪念品契合点低,牵强的附加影响旅游纪念品整体性。
(三)创意元素多为“初级元素”,缺乏思考与深加工。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被套用照搬移植到旅游纪念品上,在提取过程中缺乏系统的、多方面的循序渐进。未能先“悟形”、后“延意”、再“传髓”、终“超境”。
(四)设计创意因袭模仿严重、角度单一。在文化体系多元化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应用也应采取发展的、辩证的、多元的准则。
(五)设计师与用户间,通过产品所表现的直观可呈现性、可沟通性不足,用户无法立即与产品产生共鸣。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思维抽象过程,它能将旅游纪念品实质和内外联系通过一定方式具象呈现。当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可以增强消费者记忆辨识度,在旅游地购买旅游纪念品,通常时间紧促,无法充分细致的了解产品,而独特新奇的事物更能激发人们的记忆辨识,产生兴趣;通过创意直观快速的展示,抓住人们感性判断和情感需求,依托创意将体验和互动传递给消费者,产生共鸣,达到提升旅游纪念品特点和人性化的目的;凭借对功能和载体的归纳融合,选择恰当对口的创意,满足用户潜在需求。
针对于旅游纪念品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依托头脑风暴法、换元思维法、联想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和优选法等方法多元横向的联系产生新的思路,提出新的问题,结合观察阶段整理资料,寻找当前设计的突破点、重点和盲点;将旅游纪念品功能延续与开发放在首位,新功能的使用固然可喜,但旧有功能通过载体变换和改变表现方式,也可达到创新效果;增强创新性联系与组合,结合已有经验,不孤立差异时效环境的条件,强调分析共同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衍生新的思路,这样才能切实做到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中。
(二)分析阶段
旅游纪念品设计主要包含题材、立意、功效、形态、色彩、材质六种元素,它们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任何一处变动都会影响产品整体效果。题材引领设计思路,以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为线索,就是要抓住当地特有文化,反映独创性和高度凝练的人文特征;立意体现旅游纪念品品味层次,必须掌握传统文化审美特点,将立意转化为直观的创意,让消费者找到共鸣和情感归宿,提升产品内涵;功效体现旅游纪念品价值,其中认知功效体现互动性,能够传递旅游地信息,审美功效体现产品美学情趣,实用功效增加产品竞争力,体现价值所在,功效的不同偏重直接影响产品意义;形态作为抓住第一印象的关键,其核心内容是创意推新,通过全新造型的引入或是旧有元素的重新组合,促使消费者提升认可度和激发好奇心;色彩作为最直观的印象,能够有效地满足审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外,还具有提示、象征的意义;材质选择体现地域性,尊重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可引入新材料,避免粗制滥造;结合成本,合理使用加工手法,在忠实传统工艺的前提下依托现代技术,既传承以往又创新发展。
(三)解构、组合阶段
本次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采用分析精简选择法。其实施手段是:首先罗列具体方式,包含产品定位、文化创意主题确定、分析三个步骤;其次为分解阶段,进行元素提取;然后引出分析精简选择法进行元素组合;最后为方案筛选。
分析精简选择法是一种先通过大量不同信息分类排列重组,再根据期望目标精简后,最终得到理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的特点是以文化创意贯穿整体设计,通过元素解构组合形成创新。具有针对性强、涉及全面、步骤条理清晰的特点,适合旅游纪念品特色化、人性化、系列化发展。
1.具体方式
明确目标消费者、纪念品功能、技术,结合企业自身形象与文化,针对特有地域性、人文性、情感性、美学性进行产品文化定位。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抓住重点,避免盲点。
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主题需结合产品使用环境、人机伴随关系,集中目标、广泛思考。要满足消费者内心需求,创意与功能恰当融合,文化主题与表现形式协调自然。通过体现产品区分性的选择条件改变,提出各项属性的改进创新方案。
2.分解阶段
分解阶段又称为元素提取阶段,针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主要元素,如:色彩、材质、结构、工艺等可利用之前收集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提取,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法进行元素分类,将所分解的元素以图表形式表现。
3.组合阶段
组合阶段又称为元素构成阶段,通过分解阶段对旅游纪念品元素的整理归类,可选取分解阶段每组单项中的独立元素利用数学排列组合法进行重组。
排列组合结果会产生巨大基数。重组,其本质就是将抽象元素转化整合为具象实物。此过程中旅游纪念品应用的地域特征元素越多,产品与旅游地统一性越高,形象越具象,偏重模仿性越强;反之,产品偏抽象,特征不明显,代表性弱。所以在组合阶段选取元素特征种类和数量上应遵循:
第一,时刻把握旅游纪念品整体性,注重元素间相互关系的衔接,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装饰而装饰”。
第二,对“不可能”元素项剔除时,多思考,分析有无其它路径将其实现。往往达到创新效果正是靠这些“不可能”项发挥作用。
第三,辩证的看待元素组合数量,通过尽量少的元素,交代清楚产品即可,面面俱到反而有可能画蛇添足,“少即是多”。设计点也有主次之分,抓住最有代表性的元素,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组合,忌畏手畏脚、因袭模仿,无创意。
(四)方案筛选
本阶段运用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评价标准来进行方案筛选,其评价准则为:第一,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自我实现四方面;第二,文化创意的体现;第三,地域性、代表性的直观体现;第四,形式美学完整简洁、体现整体性;第五,产品使用效率、适用性,与所在环境的关系;第六,功能、造型、结构三者统一性,产品传递信息与用户的一致性;第七,实际生产情况及企业发展与效益。
通过评价准则和问卷反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得分最高方案即为最终设计方案。
三、设计实例
桌上旅游纪念品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设计不仅可以增添纪念品功能与情趣,还能提升实用性和美学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文化诉求和情感认同。下面以南通旅游纪念品为实例,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
(一)创造性思维阶段
创意最直白的理解就是能让用户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动。抓住南通地域性特有元素,以当地传统文化为主轴,寻找突破现有纪念品的思路:需要打破常规,拒绝雷同,让消费者眼前一亮,产生兴趣。通过对重点、盲点元素的分析拓展,表现方式的筛选,功能结合载体的融入,确定纪念品创新思路。
(二)分析阶段
通过对消费者问卷调查及企业希望,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的分析与文化创意主题分析,确定本次创意主题方向为“当地代表性历史人物”,经过对比南通历史人物的影响力、熟识度和可设计性,确定以“秦淮八艳”之一才女董小宛为设计原型。
(三)解构组合阶段
1.分解阶段
对收集的素材,结合差异比较法,分解提取元素,然后归类列表。(图1)
2.组合阶段
在遵循组合阶段三点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目标性的组合。董小宛桌上纪念品色彩不宜艳俗,以白色调为主色,辅色可配以当地特有蓝印花布色和少量其他色彩;材质受造型限制,应选用硬质;结构伴随功能,需要有盛装空间;载体、形状、空间比例三者联系结合文化创意主题,可系列化设计;通过人物形态,传递感受;装饰选取南通当地特色或代表性色彩;意境以董小宛生平才艺出众的表现来传递传统文化创意;由看尽人间百态、体悟世间冷暖的生活细节来诉说情感需求;通过操作,体现功能,产生交互;纪念品小型化,体现便携性。明确目标后,进行排列组合。(图2)
3.筛选阶段
依据旅游纪念品评价标准,进行初选,剔除不实际、不恰当组合,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进行方案改进。
在修改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权计算,选取得分较高的组合进行深入设计比较,最终选定以“四书五经”中“礼乐诗书”为文化基础,结合董小宛造型与功能的融合为创意的一系列桌上旅游纪念品。(图3)
旅游纪念品思维选择分析方面,通过系统组合与形式组合,将南通旅游资源整理分类,分解转化为当地特征性元素,再运用排列组合方法进行元素重组,产生出“礼乐诗书”桌上办公用品这种新的组合形式。
在文化性需求上,能够展示当地代表性文化元素,满足游客与用户对于文化性的心理、生理需求;在功能性需求上,通过创意将旅游纪念品功能的表现形式予以新颖化、情趣化,能够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操作体验;在审美性需求上,当地传统元素与现代工艺结合,使得纪念品形象富有活力,外形美观讨巧,在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能够激发游客与用户的兴趣;在情感性需求上,功能的创意表现,突出人性化关怀,卡通形象富有趣味性,在操作时,旅游纪念品与用户能够良好的进行体验交互;在创意性需求上,通过文化创意的融入,能够加深游客和用户对南通当地文化的了解,形象元素的创意组合会让人产生联想、引起共鸣。
结语
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旅游纪念品设计,既可以延续人们的审美情趣又可以满足文化诉求和情感需求,赋予纪念品传承感和张力。针对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进行桌上旅游纪念品设计,并应用此方法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南通特色的桌上旅游纪念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曲双为.论传统文化与产品设计[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188-191.
2 郑建启,李翔.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梅山文化与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梅山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地处湖南中部。梅山文化集中展示了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瑶文化、楚巫文化等多重文化的特征,并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影响力,早已成为湘中地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极具参与性、娱乐性和重要的旅游开发潜力与价值。尤其是在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当下,人们对旅游服务体验和相关的旅游产品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今许多旅游纪念品都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且旅游产品渠道资源相对垄断的现象,让多数旅游纪念品在缺乏品质保证的同时形成价高质劣的现状。这种状况给广大游客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损失,还有精神上的无形伤害。因此,将梅山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并与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结合在一起,能让游客的旅游记忆更好地寄托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上,避免出现旅游产品质量低劣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让游客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视觉形象中,有效地获取梅山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以及在促进文化创意与梅山地区旅游业融合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生活。
二、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思考
(一)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原则
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有别于一般的文化商品,是在梅山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将独具地方特色和感召力的梅山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进行创意产品视觉化。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等原则,来满足游客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和欣赏梅山文化的艺术特色,并引感共鸣。
1.文化性原则
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是将梅山文化与创意产品的附加值融为一体,让游客通过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去了解梅山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人文风俗等特色。产品需要将深厚的梅山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进行提炼,以提升湘中梅山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并为探索湘中梅山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新的思路和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2.实用性原则
作为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一方面带给广大游客产品视觉化的享受,另一方面则应该从实用性出发,为出门在外的游客免除旅途劳顿之余的行李负担,采用轻便实际的设计材料和加工工艺,对产品的构造以及产品包装的材质、功能、存放和运输等客观条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减少游客购物后的忧虑,让他们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所带来的购物乐趣,以及促使他们对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保持长久的关注度和购买力。
3.创新性原则
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着重点在于创新性,改变产品类型单一、功能简单和复制性强的旅游文创产品现状。在现有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资源的基础上,对湘中梅山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模式进行研究,以扩宽湘中梅山旅游文创产品的类型、提升其附加值和促进当地文化旅游深度开发。
(二)梅山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创意来源
梅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风韵独特的人文景观,如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大熊山等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数以万计的游客,这些都可以成为旅游消费及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来源。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梅山民间美术形态进行充分挖掘,不仅让梅山独特文化环境下有着久远文化积淀的艺术产物得到更好地推广,还让其成为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基础。因此,结合富有地域特色的梅山宗教文化、戏剧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和文化旅游节活动进行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对完善当地旅游产业链和传承地域文化遗产,促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点的形成都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三)梅山文化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中的探索
市面上许多旅游纪念品大多采用直接粘贴、复制和局部拼凑的方式进行制作,缺少自身旅游文化产品的特色,甚至在其他景点乃至普通商业街也能轻易买到,即使将当地有特色的景点和文化符号元素进行提炼,也是采用生搬硬套的方式进行生产。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在继承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推陈出新,结合现代的创作手法和加工工艺,合理地进行设计与创作,让产品更贴合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消费心理与审美标准。
1.梅山民间美术形态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应该立足于梅山文化本身,根据文化性、功能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原则,同时依据产品的流通途径和传播渠道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将产品分为实用类产品和服务类产品两大类。实用类的产品主要围绕生活家居礼品、工艺特色礼品、娱乐休闲礼品进行设计制作;服务类的产品主要以游客旅途中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服务。例如,梅山剪纸中的婚庆窗花应用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其粘贴在产品表面,可以将婚庆窗花进行抽象化的提炼并延伸到人们一些实用产品的用途中去,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加深对梅山文化的理解和印象。
2.梅山传统手工艺产品在现代旅游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再现
梅山传统手工艺产品资源非常丰富,梅山剪纸、竹艺、年画、石雕等手工艺产品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融入了梅山文化的精髓。设计中可以运用文化创意的力量,让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旅游文化产品碰撞出强烈的创意效果。例如,可以将梅山传统手工艺产品以轻手工半成品的方式让人们参与其中,重新赋予梅山传统手工艺产品新的时尚特征,以此拉近梅山文化与游客的距离,并得到他们更多地关注与喜爱。
三、结语
梅山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必须根植于自身文化特色中,将梅山特有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与旅游创意产品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让其渗透到当下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此实现传统梅山文化的新生并在传承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作者:欧阳丽 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靳埭强.文化产业与艺术设计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旗帜。
300多家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聚集高新
目前,高新区有文化创意产业企业300多家,形成了以数字传媒、影视制作、动漫游戏、互联网、创意设计、出版印刷、休闲旅游、文化培训等文化创意产业板块,成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在高新区,巴士在线、中文天下、江西鼎文多媒体、好朋友传媒等数十家国内顶级的数字传媒企业,形成了在中部实力位居前列的数字传媒产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了笛卡传媒、泰豪动漫、天腾动漫、腾王动漫科技等十多家动漫及游戏开发企业,其中笛卡动漫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国家动漫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聚集了地宝网、圈圈网、妆点网、爱房网等一大批省内外知名的网站,形成了全省互联网产业的聚集效应。
与此同时,高新区拥有国家级金庐软件园,聚集了全省85%以上的软件创意设计企业,包括微软技术中心、甲骨文技术中心、捷德信息、中兴软件、泰豪软件、思创数码等软件创意设计企业200多家,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0多亿元。此外,具有一流生态环境的高新区,还利用发展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高起点规划建设了艾溪湖湿地生态文化中心、瑶湖生态森林公园、瑶湖郊野文化公园等生态文化景区。
冲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高新区今后将按照“文化+创意+科技+产业”的发展思路,利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重点发展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影视制品、创意设计、互联网产业、出版印刷、文化培训、休闲旅游等块文化产业领域。到“十二五”末,高新区力争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年纳税规模达到15亿元,解决就业岗位5万人,把高新区打造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中部一流、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力争今年进入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高新区将重点开展移动传媒设备、软件平台、网络平台的建设,形成完善的移动传媒产业链;完善动漫产品研发、原创、制作、运营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组成的产业链条,抓紧规划建设全国领先技术的4D动漫体验中心;充分挖掘利用江西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形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影视剧制作基地;着力承接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相关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外包业务,形成在中部领先的软件研发产业集聚地;大力发展跨平台、多媒体的城市生活消费信息服务以及网络广告、团购、支付、消费等电子商务。
此外,高新区将依托自然生态,深入挖掘历史传统的文化积淀,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集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适合人们生活的宜居区。大力提升高新区的区域人文品质,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氛围。同时,依托高新区众多的工业企业资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景点,建设航空航空文化主题公园、航空博物馆、低碳产业博物馆,开辟工业旅游线路,打造工业旅游精品特色。
1?000万专项资金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高新区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高度,依托项目建设,带动文化产业投资,引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打造一批国内知名的文化品牌,并把高新区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成本的盆地、投资服务的高地和投资回报的福地。
“我们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高新区专门制订出台《南昌国家高新区关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优惠政策》,并设立1?000万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区内文化创意企业做强做大,从规划、资金、财税、用地、人才等各方面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此外,高新区将规划建设占地300亩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中部一流的文化创意示范园区。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加快绿地2.5产业园、浙大网新科
技园、
“文化+产业”促进其他产业品质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元素已渗透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全面渗透态势。“十三五”时期,应突出文化元素作为重要新兴生产要素的功能,以文化创意拓展“中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提高经济潜在增长率,为此,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流行文化、生活文化和域外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创意设计业、休闲体育业、创意农业等培养成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意、设计和品牌培育等手段全面提升一、二、三产的发展质态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产业融合塑造先进制造业新优势。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丰富制造业、加工业等行业产品的人文内涵。坚持以发展绿色、节能、环保、智能、可靠和时尚等高品质生活消费品为重点,推动消费品工业向创意创新创造转型。把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融入于产品和服务研发设计之中,着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新营销等设计应用研究,加快促进工业企业与设计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培育品牌文化内涵,健全品牌价值体系,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国际知名自主品牌。
以产业融合深化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对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挖掘和开发,积极探索文化遗产利用的新形式、新途径,鼓励对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等进行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积极开发养生、运动、娱乐、观光等多样化、综合性旅游休闲产品,着力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
以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业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态资源发展创意农业。通过土地规模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运用创意设计助推特色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产品专业市场的升级换代,促进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交流。推进地理标志产品、道地药材、民俗文化、农林园艺、农事科普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和科技农业。
以产业融合拓展体育产业新空间。加快推进体育与创意、旅游、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体育场馆和健身服务企业建设。创新场馆运营机制,发展集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健身旅游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服务。培育和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品牌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体育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加快体育用品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研发,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
“文化+互联网”助推文化数字革命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势突破,“互联网+”的分工体系使大规模社会协同成为可能,推动传统行业加速拥抱互联网。“文化+互联网”就是要主动链接互联网,更加注重基于网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意创新。
“十三五”时期,要用“文化+互联网”,做活存量、做足增量,向上云化和大数据化,向下O2O化;用“文化+互联网”,激发文化消费意愿,打通文化产业链,推进跨界融合;用“文化+互联网”,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和设计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打造内容集成和数字传输综合平台,加快双向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一是高度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文化生产工艺、业务流程、服务手段、营销渠道和消费方式创新。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整理消费者特征数据、规模数据、情感体验数据和定价数据,实现精细化内容与用户的无缝联结,推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生产,改进文化产品定价机制。三是引导文化企业树立数据理念,开展数据经营和管理,培育大数据入口、数据存储和加工文化企业,以满足个性化社会消费和创意设计产业需求为导向,支持C2B、O2O、众包、众筹等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文化+资本”培育文化金融产业
产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助推、资本市场支持。推动“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是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问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配置资源、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规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时期,应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互联网金融和艺术品金融化发展,积极培育文化众筹、文化众创等文化互联网金融工具,支持股权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企业登记注册;二是推动社会化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包括机构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等;三是重视构建文化金融产业链,形成集服务平台、信贷、信托、基金、担保、评估、产品设计、交易、专业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金融分工协作体系;四是完善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包括支持金融业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无形资产抵押政策、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鼓励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政策和文化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等。
“文化+科技”抢抓新科技革命机遇
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意提供载体和手段,文化创意为科技创新提供舞台和空间。
关键词:陶瓷 景德镇 创意设计 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2014年景德镇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研究课题“创意设计引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探索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国务院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其强调:“瓷都景德镇要‘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目前,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阻主要归咎于景德镇缺乏创意设。为此本文将重点阐述创意设计对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给出相应对策。
一、创意设计是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创意是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精髓,是设计人员进行内容创作的基础。通常创意具有新颖性、关联性以及灵感性。它要求设计者要积极地应用新设想、新观念,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实现产品的创新,赋予产品以新的特色;要求创意和陶瓷、目标客户的需求之间存在联系,以此带动销售,同时也有利于品牌的建设;要求设计者要将自己的创意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地挖掘灵感,充分发挥创造力。要想不断增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就必须以服务或产品为切入点,结合顾客的实际需求向其提供独特的、优质的服务或产品。在整个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创意设计是核心所在,是提高产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景德镇维护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设计人员应当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知识、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转变成带有经济价值的创意,充分融入文化元素,以自己的创意灵感为依据进行创意设计,以制作出带有创意性的陶瓷文化服务或者产品。
二、通过创意设计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陶瓷文化创意资源的深度开发
景德镇是一座有着丰富的陶瓷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相当高,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首先,要积极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实现融合,尽可能地提升陶瓷文化创意、陶瓷艺术家以及陶瓷企业的旅游融合度,要加大力度开发陶瓷旅游商品,将陶瓷创意、陶艺研修以及制作体验的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做到位。其次,要做好陶瓷文化遗存的保护利用,促进御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脚步实施古窑景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的步伐。大力开发运用博物馆、文化馆、文物古迹等诸多资源,将旅游的文化品位提高。再者,促进文化创意和旅游实现深度嫁接。重点打造精品陶瓷文化旅游线路,建立瓷都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以陶瓷产业新创意、陶瓷历史新发现、陶瓷人物传奇以及陶瓷发展新成就等为切入点有效推动景德镇旅游的发展进程,使旅客真正地感悟到景德镇恢弘的陶瓷文化,加深对陶瓷的了解,增强游客的购买欲,推动旅游消费和陶瓷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的实现。
(二)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培养创意产业发展思维
首先,要不断培养并强化精品意识,走打造精品的道路,重点打造高端品牌,争取以较少的资源为代价实现最大的利润。其次,要培养市场意识,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与顾客价值,促进灵感的产生,以市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程中充分融入市场元素。再者,要培养并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设计的水平与能力,从商业模式、技术、体制机制、产品、市场等几方面入手进行创新,鼓励、支持创新设计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陶瓷创意经济、创意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强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设计的能力
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从始至终都是相辅相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表现方式、传播形式及其发展状态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融入现代科技的元素,逐步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经济效益可观、知识含量丰富、发展态势好的新兴文化业态。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不断优化整合并充分利用本地科研资源。以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学院、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陶瓷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为依托,致力于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系列化的设计、研发、制作体系的建设,致力于核心竞争力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市场需求相符的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并逐步借助陶瓷知识版权交易的方式实现市场化、商品化。二是逐步促进景德镇发展成“景德镇艺术明星设计奖”的发源地,也就是说,在景德镇塑造出世界陶瓷行业都普遍认可的陶瓷创意最高奖,使景德镇全球陶瓷创意艺术的国际地位变得坚不可摧,增强景德镇陶瓷业的国际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三是积极引进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培养并聘请优秀的设计师、具有高超技艺的技术工人,积极拓展销售范围。同时,选出发展状态较好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让其在景德镇陶瓷产业中居于引导地位,有力地引导并促进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引入外地科研力量,推动企业和优秀的科研机构、知名院校进行文化科技合作,通过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引入开发成果等手段,力求先进的科技成果与陶瓷文化产业项目在景德镇集群,实现产业化发展。
(四)创新陶瓷文化生态,将景德镇建设成国际性陶瓷文化圣地
文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复杂性,其涵盖了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华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逐步产生的传统,但也要经受住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是不断提升人类的陶瓷文化素养,这是促进陶瓷文化产品消费不断增加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采取多样方式不断地对外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提高人们对其的认同感,最终愿意为陶瓷艺术产品消费。二是要不断地加快国家级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申报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利用并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的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不断健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功能,重点打造“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做好城郊古遗址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的最初的原貌得到完美呈现。三是重点创设陶瓷文化氛围。通过良好的陶瓷文化氛围的方式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感,并燃起消费的欲望。同时,要不断地打造历史文化空间、品牌文化空间、公共文化空间以及产业文化空间等,全面建设景德镇的文化生态,促进世界陶瓷要素资源不断聚集于景德镇。
(五)不断健全创新市场竞争机制,加大力度维护知识产权
专业市场是企业终端产品展示交易的有效平台,若能有效地、合理地、规划并管理好陶瓷专业市场,就能大力地推动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一是强化行业自律。积极发挥陶瓷协会组织的效用,定期地陶瓷产品价格的信息,使市场价格受到一定管制,媒体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曝光违反规定的个人与企业的行为,相关主体应对其实施惩处,并勒令其整改。二是对景德镇陶瓷市场实施功能定位,依据市场经济规律不断地指引商户与企业在考虑到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市场,并优化布局。三是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不断建设并健全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不断优化商品展销会登记证、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证书等的颁发流程,不断健全作品登记、版权质押、转让合同备案等制度,严打仿冒侵权的行为。四是建设“景德镇”区域品牌,从而加深消费者对景德镇的印象,有利于扩大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影响力。如今,“景德镇”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若能基于此不断地搞好品牌定位、规划、宣传工作,统一品牌识别,不断规范“景德镇”品牌的授权使用,将能大大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文化方面,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国家,56个的文化各具特色,文化元素多种多样。在创意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国家,大量民间艺人秉持着传统的创作理念以及传统创作技艺。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人民的精神需求的逐步增加,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服务与市场需求可得到确保。因此,景德镇政府应当积极引导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大力提高创意设计水平,通过创意设计的方式赋予景德镇陶瓷以新的生命力,增强其竞争实力,从而强有力地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洁,陈小青,王彬.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02:82-84
关键词:旅游文化消费;机制;策略
1文化消费研究综述
我国最早的关于文化消费的研究,见于80年代中期。如陶冶等(1985)在《上海城市家庭文化消费现状及分析》一文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当时上海家庭的消费构成,指出文化消费取决于家庭收入和生活费用的开支。任红葆(1986)《文化消费简论》中,对文化消费的渊源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析。早期的这些研究,是我国文化消费研究的开端,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人民收入增加,开始有了一些文化消费,早期的这些学者从概念、构成、影响因素等对文化消费做了一定的研究,形成了早期研究的成果,但早期的研究由于时代背景约束,研究没有深入。进入90年代,我国的文化消费开始大量增加,也促进了学者对文化消费的关注。如施涛(1994)《文化消费的特点和规律探析》中,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文消费的特点和规律,从文化消费的范畴、概念、特点对文化消费有了一个全面分析。研究也从综合研究开始细化,如鲁礼华(1995)的《论精神文化消费的特点、功能及引导》,从精神文化消费的角度,全面剖析精神文化消费。张启亮(1999)《文化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的地位。90年代,每年都有几十篇文化消费的研究学术论文,从多个角度,大量论证了文化消费,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理论程度还不足,深入程度还不足。进入21世纪,我国文化消费开始爆发,相互研究成果也进入了一个爆发的阶段。如王亚南(2011)《全国乡村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测评———“十五”以来各地景气指数排行》一文,研制推出“全国文化消费民生效应景气指数”评价体系,对各地文化建设和文化生产的发展成效进行可加验证的量化评价,具体检验文化消费民生需求增进的实际效应,已经用数据比较深入的开始进行乡村文化消费的研究。韩海燕(2012)《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运用1993~2010年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在eviews6.0做了具体的分析,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性,但也发现在经济转型期,文化消费在供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吕寒(2013)《城镇居民分项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基于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心理账户的视角,考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分项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发现工资性收入对文化消费具有显著为正的“乘数效应”;财产性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经营净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转移性收入对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比较深入的阶段,不仅成果丰富,而且多角度,多数据分析。
2旅游文化消费运行机制
作为客体的文化产品与作为主体的人———文化消费者相互作用,客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同时客体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文化产品由于能够满足主体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具有价值。文化产品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实在的、物质的;一种是无形的、观念的、精神的。文化产品的价值是多要素的统一: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意识与存在的统一;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因而也是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的统一。文化产品的价值体现在文化产品作为客体与作为消费者的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客体对主体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对主体产生一定的效应,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说客体(文化产品)对主体(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具有价值。只有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在与主体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地被主体发现、感知、体会、理解、认识、评价,从而对主体产生积极效应,为主体服务,促进主体发展、完善,使主体更美好,这就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实现。因此,从社会群体角度来看,我们把握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仅要认识他的内在价值,而且要把握文化产品的潜在的价值,如:审美价值、思想价值、学术价值、道德价值等向社会实践效益的转化。这种转化就是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实现。它具体表现为,促进了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人们在思想道德、精神风貌、智育和文明行为方面的发展。
3加强旅游文化消费的策略
3.1打造出一个达到消费者内心期望的文化消费项目。环境好坏、风景优美与否、价格合不合理成为消费者选择旅游地的几项重要参考标准,它不仅是高品位、高质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旅游消费目的的必要条件。人们旅游目的就是追求舒适、宁静、美丽的环境。因此,开发的文化产品必须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打造优美宜人的环境与风景。而这些工程就不得不提及融资问题,没有融资就无法将文化产品完美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文化旅游就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还是市场的开拓都不能缺少资金的支撑,所以融资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很多地区经济条件不乐观,开发资金短缺,缺少投资资金,从而制约了文化旅游产品发展。
3.2推动创意设计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强化创意设计对旅游消费内容的支撑。引导创意设计产业向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价值链环节渗透,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与创意水平,强化创意设计对旅游消费内容的支持。比如创意设计产业与旅游产业“购”相融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意设计提升旅游商品的设计感和时尚感,增加吸引力,提升销售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旅游商品消费场所走建筑风格艺术化、空间复合化道路,打造特色购物、特色餐饮等创意商业新业态,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高品质、旅游过程体验化的消费需求。
3.3推动文化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演艺空间与旅游空间发展。结合国内各地文化演艺和景区发展现状,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可以探索开展文化演艺进景区工作。文化部门根据地域文化特色、游客需求,编排适合市场需要的精品剧目,旅游部门负责场地协调、游客引导和市场宣传等工作,让文化演艺走出剧院、走入景区,合力解决剧场演艺观众少和景区夜间活动少并存的问题,实现演艺空间与旅游空间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磊,全华.中国国内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2011(04)
一、实现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以创意为灵魂和核心的新兴产业,是以文化资源和高科技手段为基础的新兴产业。[1]创意产业的根本观念是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2]创意产业的核心产品是由设计、理念、精神、心理享受、增值服务等非物质产品构成,这种“非物质特性”不仅是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物联网、数字化是实现信息时代非物类产品创新的技术保证,因此可以说实现文化产品的设计创新,探寻结构更加优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技术成为基石,而牢牢把握住“设计、服务”等非物质产品的开发思路与方法则是重要手段与策略。
二、物联网系统对文化创意产业发挥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人到物品,人到人之间的互连。利用计算技术监测和控制物理设备行为的嵌入式网络化物理系统 CPS (cyber―physical systems)可以将完全分割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通过虚拟世界的信息交互,构成一个高效、智能化的物理世界。[3]
物联网系统与互联网的区别在于,它既要有虚拟网络作支撑,又要有可触可感的“物”来承载网络传递的信息。物联网系统提供民俗文化类产品一个承载信息技术的载体物,这一载体物的形态、色彩、使用方式等可触可感的部分将能够通过专业设计继承一部分民俗文化信息。作为一个聚集了较高科技元素的物联网服务终端,用人们熟知的文化符号进行造型创意,能极大的减少用户对高科技产品的恐惧感。拉近这一新型服务系统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从而使用户更乐于接受。文化创意产业立足于网络信息时代,其发展将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技术的影响。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作实现完整的网络信息化,则民俗文化的信息也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众传播。
三、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骤分析
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划分为三个阶段,结合物联网系统的特征对其展开深入分析。
第一步,确立民俗文化如何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的文化类产品。将民俗文化作为开发资源,拓展产生具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的文化类创意产品,乃是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而结合物联网系统特性后,民俗文化资源的产品化方式也具有了非物质与高科技的复杂特性。本文将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首先,民俗文化的产业化需要将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可见的产品。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完成相关文化类产品的开发,使其具有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文化传承,在中国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重视的阶段,已是显而易见之路。文化类产品包含很多,旅游纪念品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通过对旅游纪念品的创意设计,实现民俗文化的物化,具有大量国内外优势资料可供参考。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地区与国家,其民俗文化创意型旅游纪念品都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旅游纪念品是承载各地方民俗文化的良好载体。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创意是对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第一层分类,即由设计理论主导的对实体物的创意开发。
其次,确立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衍生出信息类非物质产品的设计开发策略。它包括情境动画、电子小说、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的视觉传达类产品以及用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网络平台等多种非物质类信息产品。此类产品属于物联网系统特征决定的特定产物,主要表现为非物质性、信息性、交互性。其作为产品表现出的价值体现在用户通过虚拟服务平台获得诸如视听产品、文化交流、资源共享等层面的精神享受。此类非物质产品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经济潜力。信息类非物质产品的创意设计相对于第一层级的旅游纪念品能更直观、具象的表达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剔除物质形态的限制,也能产生更具创意性的设计成果。在网创作、在线销售、作者与观众互动的新模式将建立起来。
最终,在前两层基础上,挖掘具有物联网特性的兼具网络交互与实体物形态、功能创新的电子信息类实物产品的存在价值、设计开发方法与策略。通过对民俗文化元素的挖掘,探索今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化需求”,完成产品的实体形态与功能创新。此类产品与用户、产品与产品之间以及产品与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网络终端,都由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汇合成为民俗文化物联网系统的一部分,实时完成各类信息的交互,小批量的、个性化的设计、生产、传播成为可能,统一爱好的大众将渐渐被个性需求的分众所取代。
第二步,由民俗文化类产品的多样性存在方式与物联网系统在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引申出对民俗文化类产品如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兼具物联网时代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模式构建。
民俗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需考虑包括:创作阶段,对民俗文化类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阶段,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企业方与创意设计方的交互平台构建;销售阶段,建立创意设计方、企业方、用户方的多方向信息交流平台等多个产业链构成阶段。物联网系统下,通过前期创意设计,完成不同类型的“产品”并通过网络销售平台实现产品销售。此过程初步实现了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链构建,及由实体物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构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支持。创意产业链的创意、销售、生产、用户信息反馈等各个模块间既存在完整单一产业链条发展模式,也可能由于创意产品的不同特性而产生跳跃式或重复式产业链条发展模式。
第三步,实现构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
这一平台的建立,将有益于民俗文化资源由创意到产品化,无论这种产品以何种形式存在,物质的、非物质的、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其作为产品的特征就是要最终创造经济价值与围绕人的需求而存在的人文价值,直至完成产品的宣传、生产、销售等全过程,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交流、信息处理的平台,协助完成民俗文化类创意产品产业化过程。
一些少数民族原生态的歌舞、戏曲,为了短平快的创造经济效益,往往打破文化传统,完全用一种程式化的表演方式来展示。这使得民俗文化的精髓被庸俗化和商品化。[4]脱离了文化创意与信息网络的平台,这种单一式文化产业化往往只转化了民俗文化资源中经济潜力较大的部分,不具经济潜力或经济潜力较小的容易被忽略,最终造成民俗文化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被割裂与分化。物联网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平台将能够实现需要被保护的民俗文化部门更具体、深入的提出需求;由高校、专业设计公司、策划公司等相关部门完成创意设计;由企业购买产权或经营权,提出经营或销售计划,制定有关收益率、利益分配计划等相关提案;最终实施,通过网络平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在此过程中,由专业部门进行的创意设计,必然有别于缺少整体策划、形式创新的开发方式。从多个方面抓住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将缺少经济潜力的部分进行设计再造,抓住意境美、神秘感、历史韵味等不同视角,以动画故事、旅游纪念品、舞台剧等多种形式诠释,将能够挖掘出民俗文化中缺少经济潜质部分的新价值。构建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将能避免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方式过于单一,只注重表面经济价值的挖掘这一弊端。通过物联网络搭建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信息平台将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作为文化艺术瑰宝的保护与传承。利用这一综合信息平台,将能实现根据不同民俗文化特性做包括文化活动的交流策划、旅游纪念品原创设计、网络论坛等一系列创意类产品开发,将社会各界与民俗文化的关联点紧紧抓住,实现企业、原创设计、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甚至知识产权机构的跨界交流,最终完成完整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链条。
运用物联网系统将能够实现民俗文化产品从创作、生产、销售、库存、回款等步骤中实体物产品、非物质产品与互联网技术的协调整合,共同完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基于物联网系统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将最终实现:提升与创新文化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水平;具有社会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构建。
本文通过表1对核心内容“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物联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以及物联网与民俗文化如何实现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的内容做出链条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