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命中的遇见8篇

时间:2024-01-05 17:09: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命中的遇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篇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工作中我遇见无数的孩子和家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渐渐模糊,但有一个孩子,他的名字清晰响亮,他的举手投足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每当想起他,我的内心都会掠过一丝愧疚,自责不已。那是我刚到城里接的第一届孩子,小班的时候他就非常的突出,爱跑、爱跳、爱动手,成为班里最爱惹事的那个人,他的名字全班的家长耳熟能详――凯凯。通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我发现凯凯的行为很多时候并没有恶意,只是一个特别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有时一个快速转身就造成与其他孩子的碰撞,有时想参与小伙伴的游戏,不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被同伴误认为是抢夺,当然有时也存在真的打人与破坏行为。为此,我经常找他谈话,教他怎样与人相处,表扬和肯定他的闪光点,有时候他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约束自己。但总是好景不长,时不时地又要犯一次,每当这时,面对家长的斥责和盘问,我总是简单说明缘由,裁判谁对谁错,原谅与被原谅草草收场,因为家长的包容和理解,凯凯顺利读到了大班。

大班的时候来了一个插班生,可能是对于新同学的好奇,凯凯与那位新同学时不时地发生些小摩擦,新生新家长对凯凯的行为难以包容与理解,尽管我耐心解释孩子的行为并没有恶意,但家长每次都是愤愤而去。直到有一次,凯凯在奔跑的时候撞倒了这名新生,使其头上被摔了一个大青包,新生家长忍无可忍,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其他家长取得联系,联名要求凯P转学,原因是凯凯在班上太强势,经常打骂其他小朋友,建议凯凯转到大一个年龄段的班级学习。几次调解无果,碍于家长的压力,幼儿园出面给凯凯找了一个小学的学前班就读。临走的时候我向凯凯妈妈表示歉意,凯凯妈妈两眼泪花,说家长也有责任,因为凯凯好动,在家也经常惹事,凯凯爸爸没有耐心,经常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样。

凯凯事件让我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新生妈妈的不依不饶,凯凯爸爸的暴力教育,都是我家长工作的失职,更是凯凯无奈转学的直接原因。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该从何着手搞好家长工作是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向领导请教、向老教师讨教、上网查阅文献、购买相关书籍,寻求家长工作的有效策略。我一边学一边在实践中摸索,我发现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不同性格孩子的个体表现及集体生活中孩子相处的种种案例,让家长理解群体生活中孩子之间的磕碰是很平常的事情,更是孩子适应社会的一种宝贵体验,并教给家长用科学的办法处理孩子间的纠纷。因为共鸣的原因,这种形式往往比一对一的家访效果更好,家长们的育儿观悄然发生着变化。于是,在我的建议下,我园首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做培训指导,向家长宣传现代育儿观及科学育儿的经验,几年来家长学校备受青睐,成为家长们学习和讨论的阵地,家园共育的一致性有效促进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家长学校的成功给我带来了莫大的鼓励。2016年,在园长的带领下,我主研的课题《幼儿园家长培训有效性的研究》圆满结题,为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经验。在家长工作中,我不再是一个手足无措的失败者,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引导者。

篇2

南昌市青山湖区肖坊小学五二班     万雅婷

指导老师:南昌市青山湖区肖坊小学   吴雪萍

在我们上五年级之前,我们班偶有图书角,但藏书很少,寥寥几本且经年不换,老师经常布置课后阅读作业,但鲜有交流。

关于我们班阅读的转折点,那是在五年级上学期开学伊始。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8年9月1日上午的第一节课,一位年轻气质的女教师走进我们班的教室,她就是即将任教我们语文的吴老师,那节课上,她给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阅读故事,她娓娓道来、声情并茂,我第一次确信阅读是那么的美好,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像她那样,把阅读融入我的血液!那节课上,她还安排了我们班建一个图书角,建议每人从家里带1-3本课外书来充实图书角,一个月更换一次,专人分类登记管理,每周师生共读一本书,并在阅读课上交流读书心得。

不知是被吴老师的阅读故事感染,还是同学们顿悟了阅读的益处,亦或是一时有了阅读的激情,总之,几天之内,班上的图书角藏书迅速充盈起来,在老师指导下按照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等分好了类,有了各色我想看的书,比如《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傲慢与偏见》等,也有了很多我没听过的书,如《东周列国志》《中庸》《道德经》,吴老师也亲自带来了《中国文化常识》《山海经》《简爱》这三本书。自此,我的课余时间全部被这些书籍占满,我徜徉期间常常意犹未尽,幸好,可以找管理员登记带回家继续读。吴老师也常常坐在讲台,和我们一起静静地阅读,班上的同学课间看书的也多了起来,连那几个痴迷于玩画片、圆卡的同学也常常驻足于图书角。

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第一次“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那是在开学第二周的一节阅读课上举行的,交流主题是“读《秘密花园》有感”,以演讲的形式进行。《秘密花园》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那段时间我感觉它每天都源源不断地把它蕴含的魔法、决心与奇迹输送给我,它让我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任何阴霾都阻挡不了阳光……总之,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不吐不快,我迫不及待地第一个登台……同学们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这本书的出现,使他明白了友情可以改变一切,甚至是自己的人生;有的说,这本书让她懂得了应该抛开任何烦恼,做一个快乐的自己;还有的说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今天跟昨天总会不一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的发言,她说所谓的“秘密花园”就是你的内心,从死寂枯萎到万木新生,这一切都不是奇迹,而是一个疗愈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来自内心的力量去支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我们专属的秘密花园……同学们和老师的发言令我震撼,我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天晚上,我把这次交流会全程和我的感受写进了周记本,后来还被吴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诵读,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为此,我又激动了好几天。

篇3

我们第一次的对话是在军训一个星期后,你跟我说“没关系”。那天我当值为队友置饭。因为手脚混乱慌张,洒了一盒饭的我,看着满地白花花的米饭,正无助地准备哭泣时,你递过和你的那盒饭,让我逃过一次责罚。而你却承受了二十圈四百米跑的无妄之灾。可是那时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而你也不知道一直站着远远的看着你的我。

也在同一天我知道了你,知道了你的名字,知道你每天起床的时间,知道你身边的友人,知道你军训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知道你向后转身容易绊到的左脚,知道你唱军歌时洪亮的嗓音。就这样失神地注意着你每分每秒,即使被教官责骂了一遍又一遍仍旧忍不住转移对你的视线。可你不知道有我,那时候的我只是平凡无奇的我,远远地站着,站在你的视线之外。

军训结束后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依旧没有交集。你的班级在我的楼上。我只能每天早起,为阳台浇花的同时等待你出现在上落的楼梯里,然后安安心心地开始那一天的学习。在晚饭后找一个球场的角落里静静地坐着,看你奔跑,助攻,夺球,上篮,每一个帅气的动作。然后结束那一天对你的痴念。

那时候,学校风靡着明晓溪的小说,那部“会有天使替我爱你”。我坐在窗台边刚刚看完,抬起头看到你陪同这一个较小可爱的女孩向校门走去。顿时泪水模糊了视线,分不清哪一个是你的背影。朋友调侃我说,那只是小说,不至于让我伤心成那样嚎啕大哭。其实我只是真心的心痛。这个只属于我的爱恋,没有任何人知道的我的爱恋,我只是远远地望着,不贪婪,不强求,原以为这只会美好,不心痛。但却不然。

那个女孩,让我看着就是美好的。他们说,那是你喜欢的女孩。他们说,那是个温柔可人的女孩。他们说,那是个才华横溢的美女。他们说……他们说……。他们说的一切都好,就如我看着的那样美好。那个与你匹配的女孩,与你一样有样貌,有学识。像天上灿烂的星辰。而我,只是平凡无奇的我,像童话里的丑小鸭,却没有童话中化作天鹅的能力。即使如此,即使你有了你的恋人,我依旧关注。向着心的方向流动,执守着这份只属于我的一个人的爱恋。( 散文网: )

在这一份伤心慢慢平静过后,我们竟然有了相识的机会。你是团委的代表,我是学生会的协助成员。那是一个关于健康互信的心理活动的筹备。那段美好地令我颤抖的时间。每天我可以看你对我露出的笑脸,听你喊我的名字。还有我们一起制作的画板。更令我激动的是,那个女孩,并不是你的恋人。于你而言,她只是一个普通的相识的女孩。不会在你心中留下什么特别重要的痕迹。这是一个令我欣喜若狂的消息。

在那天相识之后,如此卑微地望着你的我开始走进了你的视线。也掀起了一份属于我的贪婪。我开始期盼,期盼是否会出现一个千万分之一的机会。于你,我会有个特别的存在。因为认识我,然后了解我,最后喜欢上这个如此平凡卑微的我。但我知道事实上,我只是和很多人一样,只是一位你知道名字知道样貌,而且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就会被忘至脑后的普通的同级生。因为你根本不记得有我,上一次的交集,只是你众多的助人为乐的事迹中的一次伸手,但于我却带来了无比的震撼。

依旧带着小小的贪婪和一份无比虔诚的感恩来度过每一日活动筹备的时间。期望着更多跟你相处的时间,感谢着这一次的活动能与你一起参与的巧合。却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活动结束的那一天,你留下来等待整理现场的我,并给我递上了一瓶香滑的奶茶。你说,你感谢我的帮助。你说,我是个很有魅力的女孩。你说,你在很早就认识我,知道我。你说,你的朋友很早就告诉了你有这样一个关注着你的我。你说,在你的高中计划里没有爱情。你说,你最低的目标是中山大学。你说,你希望能够有缘在大学里跟我说你好。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探究实践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物教学不仅能够普及生物知识,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及发展,懂得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命存在的价值,而且通过生命教育能够认识到自我存在的重要意义,能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知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生物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生物生命成长方面的知识。在生命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生物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生命方面的认知需求,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各种动植物生命特征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另外,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关注生态,不断开展与生命相关的知识性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在感受生物魅力的前提下感知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认知生命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2.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年我们常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有关青少年自杀以及杀害亲人的相关报道,这些不由得让人心痛。在我国青少年死亡原因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自杀排在第一位,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面对困难和挫折,其实这都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学校、家长往往过于在乎学生的成绩而忽略对他们生命方面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而且能够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青少年自身发展以及完善教育体制的迫切需求。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法探究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渗透生命教学不仅要将生物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而且要让学生在理解生命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要通过生命教学懂得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

1.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认知生命价值

在生物教学中,讲解生物的进化一章时,教师可以利用生物自我适应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例如,沙漠中的鸵鸟虽然有翅膀却不会飞,但它的后肢却很健壮善于在沙漠中奔跑,而翅膀可以用来协调平衡性;同样有翅膀的企鹅也不会飞,但它却可以利用翅膀在水中游泳。虽然都属于鸟类,它们却没有飞翔的能力,但它们却能够适应生存环境。通过这些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群体的特性,关注自然界的和谐美好,另外,让学生从自身情况出发,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然后教导学生要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感知生命存在的价值,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

2.利用多媒体情境法,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伟大

多媒体能够给现代教学提供鲜活生动的事例,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情景教学,构建创新环境。通过多媒体也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例如:在讲解人的生殖一章中,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母亲怀孕到婴儿出生的视频,通过视频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每一个婴儿出生都是生命的奇迹,从与卵子的结合,到母亲十月换胎,再到最后的分娩,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视频的播放中,学生会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我们的存在都是经历了激烈的竞争,是精英的代表,我们的存在就证明了我们的伟大。同样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艰辛,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学会孝顺父母,好好的活着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尊敬。

3.开展生物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感知生命价值

创新生物教学,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让生物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要将生命教育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知生命,感悟人生。

例如:在植树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植树节的由来以及植物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开展生物教学活动。可以结合植物的一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闲暇实践种植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如花生、大豆、玉米等植物,也可以由教师统一发放种子,让学生亲自播种、培育,这样学生就会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而且会每时每刻关注植物的成长,感知生命成长的美好。

三、结束语

生命教育对初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生命教学的渗透,是提高学生认知生命、感悟人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生命教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生命教学也未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青少年对生命的轻视淡泊以及青少年生命的失去依然是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要不断加强生命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落实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真正的将生命教育渗透到生物教学中,确保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云峰.对生命教育内涵的诠释.[J].教学与管理. 2006.1

[2] 左小文.关于中学实施生命教育的若干问题探究.[J].教育评论.2005.5

篇5

一、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生命性的缺失

(一)生命主体的缺失

师生交往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资源的分配,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获得同等的交往机会。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往频率并不是均等的,教师交往的对象总是会集中于某些学生群体,如班干部、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相对而言,在学生群体中地位较低、不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和教师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另外,在交往过程中这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内容通常是表面化、非针对性的,如回答一些常规性的问题、进行一些指令性的活动等。因此,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处于弱势状态,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在师生课堂交往中并未受到重视,师生课堂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主体缺失的状态。

(二)生命关系的失衡

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为生命个体,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交往关系实体来对待,将学生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师生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共生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交往过程出现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尤其体现在以教学为目的的交往过程中。教师通常作为主体控制着交往的发生与进行,信息的传递依旧奉行着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学生的注意如同一个水槽,知识的溪流,由教师的嘴里流向学生头脑里”的模式,教师被视为信源,学生被视为信宿,教学活动就像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教师扮演着“知识转换器”的角色,学生被当作加工的客体,个体生命的主动性、能动性被忽略。因而,在这种师生交往关系中,体现的不是生命个体的平等与共生,而是一种单向的、不平衡的关系。

(三)生命价值的偏离

师生课堂交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课堂教学而发生的交往,即围绕教学内容的教与学而展开的交往活动,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使教学活动得以完成。另一类交往虽然不指向教学,却以一种潜在的方式与那些有着明确教学意图和教学指向的交往共存,并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程及结果,如为维持课堂秩序而发生的交往活动。第一类交往在课堂上占有主要地位,若没有此类交往则其他交往就不复存在。第二类交往的发生与介入,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丰富、具体的形态,也使得形式化、统一化的教学可能有多样化、具体化的结果。第一种交往实际上是以知识的获得为目的的,体现的是工具性价值,第二种交往则常与情感、态度发生联系。在实际的师生课堂交往中,第二种交往常常受第一种交往的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交往过程中发展良好,那么教师和学生在第二种交往中也会保持良好的态势。因此,不难发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通常比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占有优势,身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反映了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以知识为标志的工具性价值得到过度的重视,而与生命个体更为息息相关的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它,将情感发展视为理智发展的手段,将知识、情感、态度割裂开来,偏离了生命价值的重心。

二、“生命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师生课堂交往本应是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主体围绕教学活动展开的对话、沟通、协商,从而实现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共生、共享、共进的过程,进而体现了交往过程动态、生成的生命性特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上师生课堂交往却未体现出这种生命性,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观念、文化环境制约生命个体价值的提升

自古以来教育在我国便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传统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等观念依旧在发生作用,同时,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对人才的要求更加重了教育的负担。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教育的价值直接转变为培养在考试中取得成功的“人才”,分数成为了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师生之间的交往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收,教育的工具性、目的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的生命价值受到贬损,学生生命的成长简化为知识的获得,教师所具有的生命影响力简化为知识的传递。教师和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之间本应进行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现在的文化环境使得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师生个人的能动性、创造力等得不到发挥,情感、态度的发展让渡于智力的发展,生命价值被简单化、工具化,生命个体的价值难以得到提升。

(二)教师权威绝对化影响师生交往双向互动的生命特质

课堂上教师的权威地位常常是不容质疑的,过分强化教师的权威,使课堂交往偏离了主旨,使本来应是教学主体间双向沟通、平等对话的交往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说教和知识的单向流动。课堂中主要以教授法为主,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更多地体现了教师对全班的控制。为了保证教学效率,教师常常控制着交往发生的时机、交往对象、交往时间等,而学生多处于被动的服从的状态,成为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受动者。教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命令的口吻向学生提出不容置疑的硬性要求,以训诫、警告、惩罚等手段限制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线性的影响,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信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流动,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下转第33页)

(上接第35页)

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因而,使课堂师生交往过程丧失了本应具备的双向互动的生命性特质。

(三)交往时空的局限性束缚了师生交往的动态生成

师生交往常常发生在以传递知识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中,而师生的情感交往、品德交往、个往及审美交往所占用的时间较少。当这些交往存在矛盾或冲突的时候,情感交往、道德交往常会让渡于知识交往。另外,“秧田型”的座位排列方式常会形成“前排――中间”效应,而后排和两侧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较少。因此,时空的限制使当前师生课堂交往过于死板、固定化,影响了师生交往随时随地动态性地生成。

三、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

师生课堂交往是生命主体间具有生命意义的互动、交流的过程,然而,面对当前学校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生命性的缺失,如何使师生课堂交往重现生机与活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升课堂交往中人的生命价值

每一个个体都有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在师生课堂交往中更是如此,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其生命价值不应被知识价值所替代。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主体的自主性、创造性、情感性等生命特质均应得到保护和重视。在交往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拥有更多的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课程标准、学校规定等制度性的束缚,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师生交往内容、交往方式。教师的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师生交往顺利开展的情感基础,发挥教师积极的情感作用能增进师生课堂交往的深度。在师生课堂交往过程中,不论学生个体具有怎样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交往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生命个体,都有自主参与、积极创造的权利,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都应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有交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交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够得到肯定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师生交往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对课堂交往中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的重视和强调是建构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课堂交往关系的必要前提。

(二)建构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的基础,怎样的师生关系往往决定着怎样的师生交往模式。建构具有生命性的师生交往关系一个基本的环节就是将传统交往中师生间的单向沟通转变成双向的或敞开式沟通,彻底走出传统理论将师生关系理解为主体对象二元对立关系的误区,建构师生间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自己的权威,将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视为向学生传递知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还要将其视为自身的知识、情感、态度等在交往过程中不断调整、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师生双方共生、共进,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各自都有收获和提高。在这种平等、共生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课堂交往才会具有动态的、生命关怀的生命性特征。

(三)重塑师生交往的时空格局

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实践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这门科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地球上包括人在内的生命。社会发展、生物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生物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学科特点,生物学科在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和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生物教师应责无旁贷地挑起这一重任,在传授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

一、拓宽教学内容,挖掘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

生物学是一门以理解生命、爱护生命、发展生命为主题的学科,有着开展生命教育的丰富素材。生物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围绕教学大纲,多方位拓展生物教学内容,除了能给生物教学带来无限生机,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还能促进学生生命质量的提高。

渗透生物史

生物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科学史是一部思想史,是人类精神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能够揭示科学暗含的人性,有助于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评价、欣赏科学事业,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揭示科学美

自然生物界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生物科学的直观生动使得这门课程成为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生命教育的强大而鲜活的阵地。人类具有伟大的天赋――对自然界的审美感,生物学教学中挖掘、体现这种对自然界的审美感,能实现生命教育的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具体目标,这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交流科技信息

中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积极的探求态度,对生物科学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章节,深入浅出地介绍仿生学、遗传工程、免疫学等方面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前景,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堂五分钟演讲,及时交流层出不穷的科技新信息。在交流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讨论:面对各种现代生物科学发展的成果,人类该如何选择和取舍,该如何趋利避害?从而培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责任心和对科学技术的决策能力。

关注身心健康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了生命的乐趣。”健康是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通过健康知识的普及,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正确对待友谊、爱情、家庭,培养自尊、自爱、自信、宽容的品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断追求、挖掘生命的最大潜能,让生命之树结出成功的果实。在生物教学中,需要教师贴近生活渗透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体验

生命不仅需要学生去认识,更需要学生去体验。“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学生有了实际体验以后,就更能理解他人在某种情境下的需要,因而能更好地与他人共处,从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在角色扮演中体验

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能让学生换位思考,获得生命感悟。

如:结合“胚胎发育”内容,教师可以安排了一个活动:《妈妈带我去散步》。所有学生将书包(育儿袋中的小宝宝)端放在腹部,扮演怀孕妈妈,在操场上走两圈,再上一趟厕所。以这样的角色扮演来让学生体验孕育生命的艰辛。

在资料分析中体验

生物学知识中实例和数据比比皆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用实例和数据,不仅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还能启发学生感悟人生。

如在“动物行为”中,引用如下例子:松毛虫幼虫排成一路纵队,每一只尾随前面的那一只,由带头的幼虫率领去搜寻食物。法布尔有意将带头的幼虫放到最后一只幼虫之后,结果这些小虫不停地兜圈,累得动弹不了。由此学生很容易理解:动物的本能,一般有益其生存,但也可能是盲目的。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毛毛虫的愚蠢之处在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只知道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在那么多的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它就能改变命运,告别死亡。

在实践实验中体验

通过实验实践体验,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人生境界。

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学习、课后学习搭档组合、课堂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学会分享、沟通、理解尊重他人。

还需要教师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环境问题展开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亲身体验生物实验所带来的信息,从而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想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整合广阔的教学资源,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应该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和整合,以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家庭具有教育的优势环境,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家庭教育资源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生殖发育”内容教学中,教师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更珍惜生命、更尊重父母……

城市里其他公共资源,都可以作为生命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包括:公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媒体和网络等等。如在开展保护环境的行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利用当地的旅游景区,做环保志愿者,捡游人扔下的垃圾;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在社区的菜场里检举卖青蛙的小贩;呼吁市民集中回收废电池……利用公共资源开展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仅是环保的呼吁者,而且是环保的行动者!

参考文献

[1]阮海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6.1

[2]朱小颖等,在生命科学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07.6

[3]濮涛,在生物学教学中体验生命教育[J],生物学教学,2006.11

[4]周俊,开展探究教学、强化生命教育[J],生物学杂志,2003.12

篇7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生命安全教育;互利关系;有效措施

经调查研究可知,目前我国五分之三的学生锻炼时间不足,而且对体育锻炼与生命安全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学生的肺活量、耐力等素质逐年下降。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保证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与意识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在体育教学中构建生命安全教育,使高职学生的生命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1.高职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互利关系

高职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与全面发展。生命安全教育是所有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减少了学生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为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高职体育教学是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加强生命安全意识。高职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互惠互利,值得高职院校不断优化两者的教学成果,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1.1生命安全是高职体育教学的前提

早操、体育课、课外训练等体育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魄,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生命安全是保证高职体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了高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感。生命安全教育不仅是尊重生命的表现,更给予学生生命最大的关爱,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切实感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而提升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只有保证生命安全,才能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进而为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尽最大的能力。

1.2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需要以体育教学活动为媒介,因此高职体育教学是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和手段。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极端情况下应有的应变知识与能力,这与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宗旨不谋而合,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了,对意外事故的应变能力也会随之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将抽象的生命安全教育具象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安全的意义与重要性。高职体育教学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生命安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本文字,能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高职体育教学中缺乏安全意识

教师是高职院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命安全教育的质量。然而有些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未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进行认真备课,导致课堂无意义而且秩序混乱。教师如果无法在课堂上尽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就无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负责,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教师缺少专业知识,不合理的运动安排极易使学生感到疲劳,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很多教师缺少意外事故的急救知识,无法第一时间做出最合理的应对,使学生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甚至造成二次伤害。高职学校与教师对体育教学中的生命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没有为学生安排合适的体育活动与安全教育。以上问题都是高职体育教学中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威胁。

2.2高职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度不够

杜绝高职院校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需要学校提高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需要学生尽力配合,为自身安全负责。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经常做出危险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年轻、好胜,无法深刻理解生命安全的意义,经常做出危险行为,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青春期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各种体育器材感兴趣,同时也对竞争制度感兴趣,会尽力与同学分出一个高下来,在输赢的刺激下,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的高职学生极易做出过激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造成安全伤害。另外,高职学生的耐心和组织纪律性有限,认为安全教育对自己的作用不大,在体育活动中不认真听教师讲解,也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3高职体育教学中缺乏安全的基础体育设施

良好的教学环境与体育设施是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决定生命安全事故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场都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根本无法为体育教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体育器材设备不全或者质量严重退化,不仅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更是为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另外很多高职院校不具备舍内体育场,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天气里仍正常进行室外体育教学,极易造成中暑、冻伤等体育安全事故。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高职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师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与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学校需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等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还可以采取竞争上岗、举行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大赛等活动,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与工作积极性,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最大保障。高职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安全的意义与重要性。学校应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生命安全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另外,学校还应与家长一起监督学生完成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进而为自身的生命安全负责。

3.2完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事,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完善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知识。学校需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生命的关怀,要求体育教师将该目标铭记于心,结合专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既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构建完善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还需要学校根据学生特点设置课程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还应在体育教学中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与生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3利用体育活动丰富生命安全教育内容

如果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仅仅出现在课本上,将会大大影响学生对生命安全的理解,因此高职院校应通过体育教学丰富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高职体育教学涉及篮球、足球、排球、游泳、跳远、跑步等众多项目,体育教师应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这些体育活动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优化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成果。总之,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生命安全意识的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3.4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优化教学环境,高职院校需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条例标准建设体育场,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学校还应加大资金投入,购进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体育器材,并对体育场地与器材进行定期维修与养护,杜绝体育安全隐患的出现。学校管理部门需对体育场的建设质量与体育器材的购进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防止劣质产品对学生身体造成伤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环境,也提高了生命安全教育水平,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4.总结

高职体育教学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直接手段,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学生的安全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学校应明确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的互利关系,仔细分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高师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认识、完善生命安全教育体系、利用体育活动丰富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加强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世有.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展[J].亚太教育,2015,(20):47-47.

[2]王桂英.高职院校体育课应急避险项目的设计思路[J].科技视界,2015,(5):58.

篇8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的关联性

(一)语文教学与生命认知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识的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生命特征,认识生命现象,熟悉生命法则,建立对生命的基本认知。小学语文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对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广泛的对多元化生命存在的解读。比如,以自然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看》、《青海高原的一株柳》、《蒲公英》等,以动物界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狼与鹿》、《天鹅的故事》、《金蝉脱壳》等,以人类生命为对象的教材内容有《海伦·凯勒》、《永远的白衣战士》、《艾滋病小斗士》等。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生命认知的重要资源,通过对不同生命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语文教学与生命情感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生命的同时,珍惜、尊重与热爱生命,逐步脱离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人文关怀与社会关怀的精神。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动语文课程的功能性转变,由单纯关注学生的知识习得转变为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以及人格养成。语文新课标更是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培养学生包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审美情感在内的生命态度与价值观。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目标与生命教育相吻合,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真善美、假丑恶等情感体验,将发展成为学生对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终影响学生的心智、品性与道德,彰显学生的生命个性与追求。

(三)语文教学与生命践行的关系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践行的教育。学生具备对生命的认知与情感还不够,还需要切实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职责与义务,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别人的生命尽一份力。小学语文教学与践行生命教育的关系在于:语文课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学生心灵,熏陶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楷模,进而激励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大量的实验证明:榜样的力量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学习力以模仿性学习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欢迎、敬佩的对象。语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对小学生行为的示范与激励,不仅能起到对小学生践行生命教育内涵的导向功能,其践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学生生存技能与生命质量的根本途径。

二、生命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认知教学应以建构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为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以苏教版为例)的梳理,笔者针对小学生生命认知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列举了相应的篇目。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构建小学生生命认知内容时,可将其划分为“认识与珍惜生命”、“尊重与爱护生命”、“享受与超越生命”三个维度,整理相应的素材实施教学。合理的维度划分是生成教学系统性与科学性的前提。

(二)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

小学语文的生命情感教学应突出情感取向,开展主题式情感教学。比如爱国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民族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生存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道德情感取向的主题教学等。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向学生重点阐述某种情感取向的思想内涵。以生存情感取向为例,比如《金蝉脱壳》一课,小学生能从课文中直观看到的仅仅是金蝉由卵变为幼虫的过程,教师应重点指出: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背后是金蝉为延续生命所付出的代价。这样,通过明示生命的坚强与脆弱,有利于学生对情感的理解,使情感教学不流于表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