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4: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意识形态风险防范预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发展机遇,并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小企业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活跃的力量,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总额已经超过总企业的90%。同时中小企业在经济贡献度、社会就业贡献度、税款缴纳总量等各方面都齐头并进,为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面对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的不断冲击,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确实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甚至出现过多次中小企业集体倒闭破产的现象。究其原因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无序、内部控制失效是导致其无法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内部控制缺失或者不健全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管理层内控意识薄弱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为主,相关管理者仍然使用着以直接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人财物的管理高度集中于管理者手中,特别是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投资、融资过程中,没有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这都影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部分中小企业也根据公司的发展需要,制定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执行力却很差,领导层的独断专行或凭经验判断依然是中小企业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方式,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有效的组织结构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往往高度地集中在少数管理层或个别家族人手中,基本没有按照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即便有些企业设置职能部门,也常常是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职能作用,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往往是各部门因信息不对称、制约不到位或者推卸责任等原因无法提出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导致企业的大部分决定是个别管理者主观决定的,没有经过科学的决策和论证。另外中小企业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各职能部门的设置也都最大限度地压缩控制,专业人才的聘用也少之又少,这都加大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难度。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都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意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少有风险防控措施或者制度,仅仅是在企业意识到有风险或者风险已经发生的时候,才会被动地采取风险防范措施或者补救方法,相关措施方法也都仅限于从表面消除或者控制风险,未能从本质上彻底解决风险的发生,更没有从制度上制定出长期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制度,这些内控制度的缺失是导致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大因素。
(四)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更是有效贯彻落实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信息沟通方面缺失,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不重视信息的沟通交流。因此形成了信息掌握不对称、执行有偏差、反馈不到位等现象,大大削弱了企业的执行力,一线人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很难传递到管理层手中,因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五)内部审计职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控制度中的重要环节,他不仅能够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更为整个企业发挥着主要的监督职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我国的中小企业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误区,认为内部审计部门仅仅是个摆设,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都是可有可无的,增加内部审计部门仅仅会提高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很少有中小企业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有些企业则是将这一职能归类到财务部门。因此形成了中小企业审计部门职能弱化、人才匮乏、内部审计不到位、审计方法不科学等现象,导致了中小企业整体内部审计职能的弱化。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提升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
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弱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整体完善程度的关键所在。由于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往往归属于企业的管理层,因此管理层的主观意识形态能够影响到企业整体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提高是我国中小企业能否有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是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效途径,对企业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具有推动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管理层的培训、贯彻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都是提升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组织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是密不可分的,完善的组织结构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作也离不开完善的组织结构,二者相辅相成。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包括: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民主的决策程序、规范的议事规则、健全高效的内部监督程序、相互制约的职能化部门设置、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优良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等。
(三)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和实施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等不可控制风险以及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可控制风险。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有效地规避和减少各类风险的发生几率或者是提升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因此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对于企业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减少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唯一目标。加强企业风险评估工作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举措。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成本大、人才匮乏等实际情况决定了不可能都设置专门的风险防控机构,因此如何加强企业风险评估建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由更为专业的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定期提供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这不仅仅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预警方案,更能够节约中小企业的人力成本、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匮乏的局面,是目前能够缓解中小企业实践困难的一种有效途径。
(四)加快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有效组织企业信息沟通
信息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是企业内部控制执行与改善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是企业职工能够正确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职工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后的信息反馈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企业应加快信息渠道的建设、丰富信息的沟通方式,在传统的沟通方式如:工作情况定期反馈、工作交流会、座谈会、建议箱等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化办公系统,开通企业信息化平台,用网络平台的方式,实现信息交流的自动化,如建立企业群、建立企业内部网上交流平台、建立自动化的工作权限审批等,使企业的员工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进行信息沟通,实现无障碍的信息沟通体系,进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发挥。
(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发现问题那么简单,更发挥着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和完善性的重要职能,因此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实施的有效性、制度的完整性等都具有促进作用,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能够不断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修改和完善。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职能,首先是要有专业的职能部门,建立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并赋予其内部审计监督的全部职能。其次是要有专业的内部审计人才,要能够发挥内部的监督审计职能、完善内部审计方法、强化内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最后是要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内部审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中小企业领导层应有足够的认识和应对解决方案,要不断的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很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做大做强。因此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中小企业若能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必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龙增.浅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2.03.
[2]谭艳梅.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问题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
【关键词】私营企业 跨国投资 风险控制
一、中国私营企业跨国投资现状
经过30余年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企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而私营企业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截止至2013年3月底,我国内资企业总数量达133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占82.4%,私营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竭力吸引外资以增强国家经济实力。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后,越来越多企业“走出去”投资海外市场。据商务部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投资企业13000余家,跨国投资累计达3000多亿美元,目前私营企业海外投资规模已占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0%,据Zero2IPO Research Center统计,2009至2012年上半年,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并购交易265项,其中45%的项目由私营企业完成。
二、中国私营企业跨国投资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一)跨国投资项目收益偏低
2004年以来我国共有14家企业跨国投资项目发生巨额亏损,累计亏损金额达人民币950亿元。有学者预计近两年内的海外新投资项目在未来5~10年间,将有50%发生亏损。投资收益偏低,亏损者居多,是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的问题点,私营企业也不例外。例如:2004年TCL集团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三年内亏损40亿元,并且在2010年遭受超5亿元的巨额索赔。同样是TCL集团,其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一年后即亏损2.58亿元。
(二)投资项目遭遇资金瓶颈问题突出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血液,由于我国私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不大,在开展跨国投资时,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资金,具体表现在投资项目缺乏资金支持,融资渠道少、融资成本高、融资期限较短、融资条件苛刻。目前私营企业及个人贷款仅占中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的1.7%,其中针对跨国投资项目的贷款比例更少。中国金融机构在贷款业务中,仍倾向于国有企业,同样的项目私营企业获得资金的难度和条件要高得多。
(三)缺乏跨国项目经验和管理人才
私营企业海外项目管理经验欠缺,在风险管理和投资项目评估能力方面欠缺,具有国际运营经验的人才不足。一些私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缺乏相应的战略性指导和规划。未能对东道国的政策法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工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未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与跨国投资交易相关的重要信息、投资交易手续和步骤,没有充分认识中外财务制度不匹配,造成投资项目评估不当等一系列问题。
(四)企业海外形象一般
我国私营企业在跨国投资时经常会遇到来自当地政府、工商界的阻力,甚至民众反对。例如,2012年浙年汽车集团出价比竞争者高30亿瑞典克朗竞购Saab Auto Group资产,结果失败。依据2012年KPMG对海外人士访谈统计,国外消费者普遍认为中国企业产品质量低、中国企业不按当地商业惯例做事等负面印象。
三、中国私营企业跨国投资风险控制建议
(一)清晰投资战略,明确投资方向
跨国投资应服从于企业发展整体战略,海外业务必须是企业整体运营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整体战略是制定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基础,是指导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活动的指导原则。私营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的时候,不能单纯地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必须清楚企业自身跨国投资战略意图,清晰跨国投资将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整体战略目标,清晰海外业务在公司的整体业务架构中扮演何种角色。在开展跨国投资业务前,企业应充分了解国家行业发展规划以及针对企业跨国投资的行业性指导原则,审视自身需求,制定合适的跨国投资战略,清晰的跨国投资战略将为筛选投资项目指明方向。
(二)重视投资评估,注重并购协同效应
在跨国投资战略指导下,企业应做好跨国投资项目的筛选,进行投资前评估,需要评估东道国的经济、政治环境是否稳定,评估当地的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和成本、针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等投资环境,评估投资并购目标企业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做好项目尽职调查。应认真评估投资项目是否能与企业产生协同效应,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如何通过该投资弥补企业的战略劣势和不足,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能力与资源,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在进行投资并购项目评估时,还应就并购后的业务整合、文化整合以及员工整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评估和审视企业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在投资项目运营期,也要定期系统地对项目进行投后评估,以利于对投资项目的最优化控制。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企业是人的企业,企业跨国投资的成功或失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中人员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因此企业应拥有通晓海外投资、金融、法律、财务、贸易、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人才。私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裙带关系较多,是否投资往往由企业主一人直接判断和决定,但在进行跨国投资时,企业将面临比国内经营更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主应以开放的心态,建立一支国际性的人才队伍,将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可以引进国际经理人,可以派遣或鼓励管理人员、优秀员工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跨国公司进行进修、培训、实践和交流,通过定期岗位轮换增强员工对国内和海外两地市场的了解,扩展国际视野,以适应全球运营的管理要求。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准备
风险管理体系是企业实施跨国投资战略的保障。企业的跨国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要重形式,更要重实施。要建立风险管控的组织基础,在跨国投资活动中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工具、切实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风险的工作,加强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2012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仍未解决,企业应对客观风险估计不足,随时做好风险防范预案,特别是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社会责任事故的准备,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市场主体发展总体情况[R]. .
[2]KPMG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和反思[R]/cn.
关键词:金融稳定;文化建设;风险意识;生态环境
一、加强金融稳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维护金融稳定对于提升金融企业市场竞争力、改进和完善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想积极有效地推进金融稳定工作,充分发挥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首先要在整个银行业甚至全社会构建好金融稳定工作的思想基础。因此,积极推进金融稳定文化建设,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和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金融稳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取向引领金融稳定工作,对于有效引导金融业增强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提升行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和谐的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构建“七大文化”,奠定金融稳定思想基础
(一)树立正确的经营观,推进金融稳定合规文化建设
金融企业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加强风险管理、合规经营则是金融企业稳定的核心。因此,推行“严格谨慎、内控优先、主动合规”的合规文化,是建设金融稳定文化的基础。
1 切实提高合规经营意识。一是高管层要确定合规的经营基调,树立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理念,加强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建立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积极掌握现代合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对全员合规风险岗位培训,形成人人合规、全程合规的文化。二是每个员工要切实提高合规操作和风险防范意识,自觉遵守各项内控制度和操作标准,将每项内控规章制度内化为内心自觉的行为规范。
2 努力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一是要进一步梳理内控管理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结合实际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明确内控岗位和部门职责,健全内控程序,着力营造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按章操作的管理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稽核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稽核部门在合规风险管理中的持续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强对内控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对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不定期检查力度,有效形成“自控、互控、监控”三道防线,通过全方位的排查和监督,消除管理和监控的死角。三是充分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鼓励员工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违反职业操守和可疑行为,充分调动职工主动合规和与违规行为做斗争的积极性。
3 积极完善法人治理和决策机制。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界定股东大会、董(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划分,强化董事会风险政策的制订和持续监控职能,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的合规管理职责,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协调运作机制和科学决策机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分支机构要进一步加强高管层的执行力,健全经营决策和制约监督机制,提高全面监督合规管理的有效性。
4 全面强化合规经营管理。一是加强资本合规管理。积极引入先进的经济资本理念,加大资本管理力度,确保资本金真实、规范,提足各项拨备,缴足存款准备金,大力发展低风险、低资本占用业务。二是加强信贷合规管理。健全以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信贷制度、信贷政策为核心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贷款审批、“三查”制度以及授权、授信管理,严格执行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剥离的合规性。三是加强基础合规管理。进一步加强人员控制和管理,根据每个员工的道德品德、思想动态和业务能力分配岗位,认真坚持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严格按照会计结算、存款及柜台业务、财务及费用管理等各项制度和操作规则执行,杜绝人为的操作风险。四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合规管理。各项业务经营活动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担保法》、《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执行,任何经营活动都不能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推进金融稳定发展文化
促进社会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根本目标。因此,推进“提高站位、立足长远、加强合作、协调发展”的发展文化对金融稳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 树立“大局意识”,促进金融业长期、稳健发展。一是积极贯彻国家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目标和宏观调控要求,逐个项目做好现金流量分析和动态管理,科学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积极优化信贷结构。二是建立宏观经济研究分析队伍,加强宏观经济分析研究,密切关注、及时分析判断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充分领会国家的宏观调控意图,紧密结合调控意图和经济形势变化,全面审查企业的经营战略,调险偏好,优化业务结构,追求资本约束下的规范、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协调发展。
2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一是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及当地产业特点,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发展战略,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调整信贷投入重点,加大对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找准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在观念上、理念上把握好政策方向,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信贷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加强对区域经济的分析研究,密切关注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增强制订经营发展战略的适应性、针对性和规避风险能力。
3 确立“改革促发展”的经营思路,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要积极配合、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内部改革的联动性,确保新体制、新机制有效运行。工行、中行、建行分支机构要加强上下联动,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基层分支机构的考核管理,农行在改革启动和推进过程中,要积极配合上级行和有关部门做好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及处置等工作,打好股改基础;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建设,促进转换机制,增强支农服务与功能,确保改革目标真正实现;邢台市商业银行要以批准筹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壮大资金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农发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在积极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强化内控监督,积极稳妥推进业务转型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二是要加强对自身经营状况、不良资产变化、公司治理、内部
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的监测,注意分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密切关注职工情绪以及社会反应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加强风险防范。
4 树立“协作发展”理念,构建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一是金融企业要树立“协作发展”的理念,正确把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氛围。二是积极建立各种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经济形势分析会、座谈会、银企交流对接会等契机,加强与金融企业之间以及银企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沟通协调,增强银银、银企信息共享。
(三)树立责任为本的价值理念,推进金融稳定责任文化
增强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是金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核心。因此,要积极培育“爱岗敬业、强化责任、各尽其责”的金融稳定责任文化。
1 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金融企业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邢台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在业务开展、业绩考核和风险内部评估等方面逐步体现社会责任的原则要求,增强对国家负责、对本单位经营发展负责、对金融消费者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精神。业务经营既要有利于自身业务发展,又要产生社会效益,使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
2 着力构筑“各尽其责”的管理环境。一是要把增强企业和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积极开展各种评先创优活动,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充分激发员工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营造“尽责为荣、失职为耻”的浓厚氛围。二是紧密结合业务流程和工作实际,完善工作责任制和各项岗位职责,明确岗位分工,细化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问责问效制度,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提高业务操作的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
3 切实推动廉政建设。金融企业要将廉政建设和责任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内、外部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根本上防范道德风险。
4 积极履行反洗钱职责。一是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履行反洗钱义务,建立健全反洗钱机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制度等,积极参与、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洗钱行动。二是在经营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可疑情况,认真执行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的报告制度,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报告反馈。三是积极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动员、整合全社会的有效力量,严厉打击洗钱行为。
(四)树立积极严谨的创新观念,推进金融稳定创新文化
创新是金融业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根本出路,是金融业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因此,要大力倡导“积极鼓励、审慎推动、态度严谨、融合创新”的金融稳定创新文化。
1 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金融企业要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创新激励机制和创新推进机制,充分激发每位员工创新的潜能和积极性。同时,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的建设,形成既有个性自由、又有团队协作,鼓励创新尝试、宽容创新挫折的组织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创意充分涌流的环境。
2 树立风险可控的创新理念。金融企业要正确处理好风险防范与金融创新的关系,既不能以防范风险为由抑制金融创新,也不能为创新而忽视风险防范;既要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又要以严谨的态度,加强风险管理。要坚持风险可控原则,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稳健开展产品创新活动。同时,要对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加强预测和监控,根据风险程度和涉及范围等因素建立分层次危机处理机制,防范突发性和系统性风险。
3 推动积极严谨的创新文化。打造创新文化,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工作。创新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举全行之力,有重点、有目标地突破和超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把客户需求作为业务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同时,创新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对一些目前还不具备发展条件、投机性和虚拟性强的金融产品创新,应认真研究、严格控制和审慎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观念,推进金融稳定管理文化
加强金融稳定管理是维护金融稳定、引导金融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大力推进“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快速反应、重在防范”的金融稳定管理文化。
1 加强监测,提高风险防范的针对性。金融企业要积极培养专业的经济分析人才,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业务经营及风险状况的监测和动态分析,深入剖析经济发展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经济结构对金融及自身经营的影响,及时针对发现的问题、风险苗头隐患,研究部署防范措施,提高风险防范针对性。
2 密切配合,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动性。金融企业要全力配合、支持人民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积极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资料以及各种信息。要积极配合金融稳定领域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对经营中发现的风险问题及相关事项,及时向当地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反馈,增强金融稳定管理部门对金融风险监测、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快速反应,提高风险防范的时效性。金融企业要站在维护金融稳定的高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报告制度。要将快速反应报告制度视为自觉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意识和行为规范,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状况、突发性金融风险和重大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当地人民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迅速反馈报告。使决策部门在充分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在最快时间内做出风险处置决策,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等级,减小风险覆盖面,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4 整体联动,提高风险处置的可控性。金融企业要结合实际,在各级分支机构建立、完善应对不同类型、范围和程度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对突发性事件处置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增强金融风险处置、预警的敏感性。及时组织全系统对突发性事件和金融风险处置预案演练,在经营过程中发生挤兑风险或突发性重大金融风险时,能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六)强化人本管理理念,推进金融稳定教育文化
增强对金融系统全员的教育引导,强化整体合力,在整个金融业构建“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的金融稳定教育文化。
1 加强思想教育,夯实全员思想道德基础。一是抓好全员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增强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巩固全员思想道德基础。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社会职业道德观念,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解决生活、工作中遇
到的思想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帮促活动,引导员工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构筑金融稳定的思想基础。
2 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员工安全操作意识。一是积极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加强典型案例剖析,增强警示教育和效果,让广大员工充分引以为戒,切实提高安全操作意识,二是加强对风险岗位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演练,使员工进一步明确自己岗位职责的严肃性,熟悉岗位操作的程序、步骤和具体要求,减少工作失误和人为操作风险。
3 加强风险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一是金融企业要加强对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教育,积极开展针对投资者的各类风险投资讲座、培训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意识,促进社会投资的理性增长。二是积极加强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非法集资的内容、性质、危害以及典型案例等,增强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的自觉性。
(七)强化信用观念,推进金融稳定生态文化
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大力推进“协调配合、宣扬诚信、推祟和谐”的金融稳定生态文化。
1 大力宣扬诚信文化。一是加强社会诚信宣传。金融企业要加大对诚信文化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诚实、守信、守法的观念,推动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二是加强金融诚信塑造。金融企业要注重自身的诚信形象,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客户对自身的信任,实现金融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有机融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并且被企业员工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也称之为企业文化力,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五个方面,即企业家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管理和企业环境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和内在驱动力,是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源泉。2010 年4 月 15 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正式,其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一、企业文化综述。
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扩大开放的自觉思维孕育出企业文化的理论探索,并随之将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国内学者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内涵、作用、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建设途径、跨文化、企业文化的变革以及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人本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在对企业文化的鉴别与认识方面,刘光明认为企业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谭伟东强调企业文化应是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的一个子属,是一种集团文化,一种组织文化,一种以经营与管理为本质特征的实体文化。它既要包含企业的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同时也要外化为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制度规范以及文化符码与标志。
对于企业文化与人的关系,余非、孙红湘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强化企业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观。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人而不是物,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重要的资源载体,所以创新的人才是知识经济中企业的核心。同时,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好的理念应当注意发扬光大,而且要吸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这样才能创建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有质量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的传统基础与构成要素,张同起、刘运娇思考了民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的传统,和企业文化强调归属感和向心力的宗旨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人与人交往以“和”为贵的思想,也对企业文化建设中为达到组织内部员工的和谐与调动工作积极性有重要的正面作用。他们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追求,强调个人对时代的贡献,这与当今提倡企业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致的,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文化的思想保证。赵东认为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和谐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顾客为本,二是以企业员工为本。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关键是要确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要把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和服务中体现出来,在深入员工的内心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成长起来。
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周丽认为企业文化既是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良好土壤,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企业文化具有哲学性、民族性、理念性、人本性、独特性、动态性、应变性等特征,企业文化反映的是一个具体企业的精神和价值标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是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的无形资源。
除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外,我国学者在对国外理论模型的分析、借鉴和比较的基础上,也从方法论上提出了符合我国特殊情况的量化分析模型。郑伯曛构建了组织文化价值观量表(VOCS 表),他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性规范信念,可用来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VOCS 量表一共分为九个维度:科学求真、顾客取向、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正直诚信、表现绩效、社会责任和敦亲睦邻,该表内的每个维度都有一种正相关或反相关的作用。王国顺在对 Dension 企业文化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形成描述企业文化状况的 45 个结构化问题,收集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条件检验后,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文化的七个维度,分别是企业意识,员工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核心价值观,顾客意识、目标愿景等。
二、企业文化的视角衍变:风险管理文化。
作为企业的思想灵魂,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与时俱进,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复杂性。为保证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应运而生,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既是对现有管理手段提炼、整合和延伸的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培育、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体现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构建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的意义。
所谓企业风险管理文化,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目标而进行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这种风险管理的活动方式及其成果通过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四种形式表现出来,共同构筑成企业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整文化体系。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文化将成为企业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推动力。
(1)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活动中凝聚并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为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这种融合企业新的发展要求和风险要素的管理文化是企业理顺内部管理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培养员工使命感、责任感和塑造凝聚力的基础,更是培养危机意识和大局观的土壤。
(2)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基础。
风险管理文化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
的本质表现,决定着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以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引导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使风险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促进各项政策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3) 构建风险管理文化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思想有多远,才能走多远”,现代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风险管控意识,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只有把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推广得更宽、更深、更广、更牢,才能使改革发展走得更稳、更远、更高。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可以转化为企
业风险管理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式,它既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也是彼此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最佳媒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从事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强化危机意识,借助风险管理文化的力量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和实现了企业的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2. 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
风险管理文化是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软因素”。不同的风险文化,将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流程以及风险管理措施。风险文化是风险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可以说,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关键在于风险文化。美国一位银行家曾说过:“一个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信贷政策、程序,即使设置非常复杂的政策、程序、检查、报告等控制手段,如果缺少一个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所有这些都徒有形式。”健康全面的风险管理文化应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四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1) 精神层面的危机文化———居安思危。风险管理文化的精神层又叫风险管理的精神文化,相对于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它处于整个风险管理文化的最深层,并成为风险管理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首先体现在精神层面,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本能性危机意识,常怀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增强危机防范的意识;二是形成“风险可以防控、风险蕴含机遇”的前瞻性危机观念,实现对自发、分散的危机意识的整合与提升,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认知和防范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逆向思维、超前防范、综合管理、分而治之”
的系统性危机思想,从全面的角度辨识风险,从联系的角度分析风险,从系统的角度评估风险,从专业的角度控制风险,从发展的角度监控风险。
(2) 制度层面的合和文化———融会贯通。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精神文化的渗透、指导、调整作用,必须有一个逻辑秩序,这就是首先通过制度文化的层面或环节发生。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其次体现在制度层面,具体包括三个理念要素:一是“自上而下梳理、自下而上提炼、专业横向贯穿”的风险整合理念;二是“融入企业日常管理、开展流程化设计、实现系统化运作”的管理融合理念;三是“发挥信息化优势、打通信息孤岛、强化沟通协调”的信息聚合理念。风险管理最基本、最稳定的还是制度管理,通过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融入风险整合、管理融合和信息聚合的理念要素,建立一体化的流程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在企业上下内外之间的有效识别和系统整合,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和日常工作的融合以及风险信息在企业各层面完整快捷的传递,从而形成涵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的风险管理体系。
(3) 行为层面的攻防文化———灵活务实。行为文化一般是指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具体行为、具体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习惯、行为规范、行为风格、行为风尚,它独立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又不可分割。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还体现在行为层面,侧重于攻防两个方面。攻防文化也是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的是灵活务实、简洁高效。在风险管理中,攻就是主动出击,超前防范,通过控制风险来创造价值,它要求员工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根据内外部工作环境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教条,在业务 (管理) 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去分析风险,并重点从事前预防的角度加以控制;防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风险发生的应急预案,提高危机攻关能力,力争将风险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4) 物质层面的目标文化———安全第一。文化作为人们特定的活动方式及其产物,都有一定的载体表征、表达出来或固定、凝固、保存下来,器物是其基本的、最终的载体,这就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企业风险管理文化也有物质层面,这就是通过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安全的生产设施、设备和空间环境,安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物质技术手段,安全的企业产品及其服务设施等以物质形态存在表现的文化方式。从风险文化的特殊功能来说,风险管理的物质文化成果正是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的第一目标,也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终结果、最终目的:
环境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这三个安全必然达成企业财产安全、价值安全、目标安全。风险管理文化的内涵要素体现在物质层面可以表现为三个层面: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一物质层即安全的环境及其资源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二物质层即安全的技术及其服务设施;风险管理文化的第三物质层即安全的产品及其服务设施。
有了灵魂———精神文化和灵魂的载体———制度文化,才有相应的活动行为即行为文化;通过人们的行为过程,才生产、创造出相应的物质产品即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本质上就是人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终端产物。
3. 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1) 将风险管理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提升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防范能力,是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筑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因此,需要借助企业文化将危机意识寓于全体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促成企业全体员工齐心合力抵御风险,这样才会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企业应借助文化教育平台,在内部各个层面营造“主动关注、共同防范”的良好氛围,使风险管理成为每个人的职责。在此过程中,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或业务操作人员应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同时,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广大员工的主体作用。
(2) 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日常的管理流程。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绍兴电力局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不同的风险管理文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管理效果,要使风险管理工作较为有效地开展,最为积极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明确企业各层面的风险管理目标、主体和内容,使其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保持一致,通过系统的流程化管理,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企业各项业务和日常管理之中,在量化风险的同时,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3) 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应用到风险管理实践。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应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引入风险管理绩效的概念,将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绩效考核,进一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因片面追求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而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同时,鼓励企业员工进行持续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形成一种对潜在的风险问题进行正确干预的文化,杜绝“自扫门前雪”的现象,营造风险管理的互助氛围,更好地发 挥团队的力量。
(4) 将风险知识和管理经验集成以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应建立重要管理及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操作人员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演练相结合,注重两个信息库的建设:一个是风险数据库,通过动态显示企业各层面当前面临的各类危险点及风险等级,让员工掌握其所从事的工作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控制?另一个是风险知识库,以风险知识和事故案例为主,将零散的风险管理经验等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帮助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在企业深化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风险管理文化的引领,使全体员工在认识风险中学习,在分析风险中反思,在防范风险中提高,为企业迎接更严峻的挑战,实现更远大的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三、适应企业制度创新,构建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企业制度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企业文化的形成没有捷径,它是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的,没有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也必然流于形式、无所依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只有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一点一滴地凝聚、升华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文化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制度的必要补充。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它以>,!
企业制度创新一定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理念指导下确立的,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企业制度创新属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用于约束和激励员工的正式规范、规则和程序等的变革,它必须建立在一套明确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之上,并且必然会招致既得利益者的抑制和反对。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企业文化变革来解释企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目标,争取员工对企业制度创新的支持和认同。同时,观念上的认同为制度创新的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和基础。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质是规范和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激发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如果企业制度创新不能赢得企业员工在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那么不管它设计得多么精妙,都可能只是一些繁琐复杂的奖惩条例,而不可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因此, 企业制度创新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和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之上。
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相辅相成。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必须相适应。具有强制性约束的企业制度必须与非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约束相适应,否则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实现预期的理性目标。同样,引入一种先进的企业文化,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予以响应,这样的企业文化变革也注定不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两种相辅相成的重要的管理工具。
企业制度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文化变革又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保证。文化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只有刚柔并济,管理才能显出成效。因此,企业文化变革与企业制度创新两者只有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是我国在借鉴美国 《萨班斯法案》 和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套企业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制度文件。2004 年 9 月,美国 COSO 委员会在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的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了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2006 年 6 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指导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企业管理风险,以创造和保护企业的价值:
第一,帮助企业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二,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成本;第三,提高企业的绩效。国资委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2010 年 4 月 15 日,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正式,其中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风险管理融合提升,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尤其是风险管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
中国企业主要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在风险管理执行方面,还有如何夯实风险管理文化及将风险管理与业绩之间实现有机结合。应当建立一个机制以促进问责制和有效的业务风险管理,从而使风险管理和风险管理回报成正比。有效的风险管理往往经历不同观点的冲突,并且需要在风险管理者和业务部门主管间进行制约和平衡。如果企业文化无法将有效的监管架构和风险管理效力相融合,风险管理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最优化。因此,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视角的衍变,大力开展持续的风险教育,开发并借助交流渠道和教育课程加强风险文化,提高对风险职责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是企业应对风险管理挑战的重要步骤。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4)。
[2] 杜平。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的构建 [J].金融发展研究,2009(12)。
关键词:中国企业 华为 并购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54-02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为响应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的号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致力于全球化战略,如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跨国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方式。但实施跨国并购涉及的问题多而复杂,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果对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不透、防范不当,不但严重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造成较大威胁。
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
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高风险企业重组交易行为,需要企业自身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并购成功。企业跨国并购涉及的环境复杂并且内外部条件苛刻,所以风险高。调查显示,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较大,中国企业已有的跨国并购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使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要想获得成功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并购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例成稳步上涨趋势,而这一系列的并购中每年大约有10%的失败率。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并购投资只有63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23.8%;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559.1亿美元,并购投资陡升到280亿美元,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额的50%;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565.3亿美元,并购占35%;2010年我国企业在国外投资达到590亿美元,其中40%通过并购实现。如下图所示:
二、华为收购3leaf部分资产案分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2010年5月,华为斥资200万美元收购了3Leaf的部分资产,华为方面透露,2010年9月华为向美商务部递交申请,并获得批准。2010年11月,华为自愿向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递交了正式申请。然而却遭到5位美国众议员联名致信奥巴马政府,宣称华为收购3Leaf案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安全。2011年2月11号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曾要求其自愿放弃这一收购,但2月14日华为表示拒绝,称将等待美国政府作出决定。虽然结果不被看好,但是华为方面表示:华为将坚持走完所有程序,直到产生明确的结论,无论这个结果最终是否有利于华为,我们想借这次机会请求美国政府全面地调查华为。2011年2月19日晚间,华为在美国声明表示服从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的建议,撤销对3Leaf某些特定资产的收购申请。
200万美元无论对美国还是对华为来说都是冰山一角,但是美国为什么把这200万美元并购案看的如此重视,并最终以妨碍国家安全为由,拒绝华为的收购。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日后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环境将日益恶化,美国某报社曾表示:中国可以买我们的国债,但是绝不能投资我们的企业。笔者认为类似的情况不会仅仅发生在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逐渐开始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类似华为的情况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地方再次发生,此次案件无疑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敲响警钟。
三、跨国并购风险
华为收购3leaf部分资产案以及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案例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政治风险。首先,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制度的差异,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国外经济活动采取特别谨慎的态度。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威胁到了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全球经济,因此中国企业国外并购很容易受到被并购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抵制。其次,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尤其在世界工厂地位以及全球市场份额中存在竞争和摩擦,也会对中国企业的国外并购造成一定障碍。
法律风险。各国法律一般对外资并购均有管制性规定,目的是防止国外企业在本国形成垄断,以保证本国经济安全,所以在跨国并购中,大宗交易往往会遇到法律障碍。目前我国熟悉国外法律法规的专业性人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行业协会和为并购服务的专业化组织不健全,不能有效地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因此存在法律法规风险。
文化差异引发的风险。首先,各国文化由于历史和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用工制度、薪酬、企业管理等方面,对中国都嗤之以鼻。其次,中国企业并购当地企业后,要让当地员工接受企业整体文化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比较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选择文化距离越小的东道国,海外并购后的绩效也越好。但随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域结构日趋多元化,文化差异成为影响企业海外并购的不利条件之一。
市场风险。包括估价风险,资金风险等。对于估价风险来说无疑是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并购过程中,双方企业最直接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并购价格的数量,而成交价格支付的多少与目标被并购企业在市场上的价值和今后的收益利润的多少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并购整个过程的核心工作。充足的资金是一个跨国并购能否成功的基本保障。一个企业要实施跨国并购,在资金上肯定有强烈的要求,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并购资金交易是家常便饭,然而大部分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通过自有资金的支付来完成这样一项大型的并购活动,于是进行并购的企业便选择了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卖方融资、杠杆收购等方式来完成并购活动。由于各国利率与汇率时常变动,巨大的资金将面临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四、中国企业应对跨国并购风险的对策
对于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对策,笔者认为应该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首先是从企业层面上分析,笔者认为:
1.企业应该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搜寻东道国背景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情况进行评估,这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东道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外资并购等法规体系与监管政策,还包括东道国与我国政治经贸往来现状,对中国的舆论氛围,东道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等。在此基础上,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案,制定有效的公关方案。
2.企业应该合理制定出并购价格。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其次,应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主要针对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产业背景和产业状况、营运体系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建立科学的评估模型作为评估参考依据。再次,企业在具有并购意向时可积极接洽熟悉中国企业及东道国市场环境的国际中介机构,请专业人员全程协助和参与跨国并购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3.企业应该采用机动灵活的融资方式。企业在进行融资战略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可能的资金来源及相应的融资成本,各种融资方式对本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未来汇率变动的趋势,本企业的资本结构、外汇风险、税收、资金来源的分散化,跨国转移资金的自由度等。同时在融资渠道上应采取机动灵活的融资方式。
4.跨国并购要求并购企业必须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及运作经验,所以企业应该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跨国人才。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之前,要做好知识的准备和人才准备。要制定有效的、中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对外投资战略相匹配。
5.要树立危机意识,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在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财务预警机制和风险评估体系,有效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从国家层面上分析,笔者认为:
1.建立政府支持体系。第一,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双边、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对中国企业提供政治风险信息收集、预测、评估、规避的政策指导;第二,政府可以以外交支持经济,在国际政治活动中打经济牌,与东道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及时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政府商业外交,为我国企业创造较为有力的竞争环境;第三,按照国际通行做法,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鼓励与制约双结合的措施管理跨国并购。
2.鼓励并扶持非政府支持体系的构建。如加强本土中介机构的培育,使本土中介机构的适应性应更强;鼓励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提供金融支持;适度发展外资商业银行,带动我国银行商业化进程,扩宽中国企业的海外融资渠道等等。
3.国家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和完善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政策法律体系。要加强对跨国并购的总体规划,制定宏观战略和相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定期选定和公布海外投资的鼓励行业,从宏观上指导和把握跨国并购的方向,既鼓励企业跨国发展,又规范企业跨国并购行为。
4.针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人才缺乏的问题,国家应在教育层面予以支持,营造有利于海外并购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教育制度环境,倡导现有管理者在海外并购中角色的转换,为国内企业未来的发展储备相关并购人才。
参考文献:
1.石建勋,孙小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赵保国.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策略研究[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10
3.阎大颖.国际经验、文化距离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经营绩效[J].经济评论,2009(2)
4.2007-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5.张文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基本情况、总体评估和政策讨论[J].经济界,2010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企业文化; 内部控制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它对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产生重要影响。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目前被许多企业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许多企业也只将内部控制的实施停留在制度、方法层面,没有将其升华为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没有作为企业文化进行培育,让内部控制文化逐步成为规范、约束员工的管理理念、企业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内部控制文化反映了企业独有的管理经营理念和行为特征,对深化内部控制内涵及功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内部控制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目前被认为最具权威性的内部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定义是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所规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从这两种对内部控制定义的解释来看,内部控制首先是一种管理方法,是改善企业管理、保护资产、规避风险的手段;其次内部控制是一个管理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企业经营的始终,涉及企业上至董事会、股东,管理层的经理,下至执行层的全体员工;再次,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制度,是对原有的制度和规章得到更好执行而进行约束的制度。内部控制的这些内涵特征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性质,不管是制度还是过程或方法,都具有凝练成企业精神、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条件。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但仍然出现内部控制失效,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就控制谈控制,将内部控制的内涵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制度和方法。没有将内部控制上升到文化层面,作为企业文化去弘扬。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企业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和文化层面重视内部控制建设。
二、内部控制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理念以及与这些理念相适应的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思维和行为方式、企业对外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执行起着支持和维护的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将员工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统一到企业的发展上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但内部控制文化不是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简单结合,它是将内部控制内涵从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视角进行解读、凝练、提升。因此,内部控制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内部控制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共同认可、遵循,带有价值取向、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文化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群体性。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其文化是影响上至董事会、经理层,下至普通员工每个人的价值理念和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二是具有独特性。内部控制已超越了原来的作为工具、方法、制度的范畴,形成内部控制文化后,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体现着企业特有的风格和魅力。三是具有长期性。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来看,在逐步的完善和成熟,且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渐渐引入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文化的形成对企业长期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内部控制文化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根据内部控制的特点和内部控制文化的特性,内部控制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即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环境层、战略层。
行为层文化是指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采取的宣传教育,引导疏通,各类人际关系活动等,使企业所有员工形成一致行为取向和行为标准。内部控制形成的行为文化是企业经营、人际关系、企业活力的折射和反映。制度层文化是指企业对内部控制实施而制定的一系列约束措施和员工遵守的规章,并使这些约束和规章形成员工自觉遵守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制度文化是一种机制保障。内部控制的配套制度对内部控制的实施具有补偿、弥补和支撑作用,如在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规范了财务审批、支出、使用等权限,相应的财务报销制度等对内部控制制度具有补偿作用。精神层文化就是指企业在长期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将其上升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价值标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支柱。精神层文化是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的精神和文化的核心,是潜在的,对员工的理念具有明显的指引作用。环境层文化是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剂。基于内部控制环境提出的,是指将内部控制的措施与企业内部的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战略层文化是指将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贯穿到企业的中长期战略中去,形成长期的机制,使员工自觉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努力。
内部控制文化的五个层次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其中,精神层是核心,与企业长期已经形成的其他文化应融合在一起,是最重要层次;制度层是关键,各种规章和标准都可使内部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为层、战略层、环境层都贯穿内部控制实施的始终,与企业行为、长期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
四、内部控制内涵的深化和拓展
对内部控制文化进行分层次分析,是对内部控制内涵深化和拓展的基础。从目前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来看,内部控制还存在可挖掘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内部控制的最好效应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深化内部控制内涵是非常必要的。企业既然投资引入内部控制系统,就要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尤其是随着企业面临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就应从行为主体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战略文化五个方面深化和拓展内部控制内涵。
(一)从行为主体与行为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以人为本,人是一切活动的根本,是决定内部控制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应对实施内部控制的人区分层次。区分层次就是将控制主体――人进行分层,可分为三层:一是理念层――董事会;二是管理层――经理;三是执行层――普通员工。在内部控制系统中人人平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职务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责任和义务。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管理者,企业朝什么方向发展,由他们掌舵,他们的品行与作风、操守与价值观、管理理念和风格都对内部控制的实施产生重要影响。对管理层的要求必须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使经理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更好地履行义务。执行层的普通员工相对权力较小,但是员工与管理层等勾结发生的内部控制失效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企业要注重员工价值观的培养与建设:要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用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来引导员工,把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价值实现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使所用企业人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望。培育良好的行为文化必须解决员工、经理、董事信息传递问题。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管理混乱,控制失效,企业损失现象经常可见。许多企业存在多头领导,越权领导,越级领导现象,各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沟通时间滞后。同时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很多,有来自正式群体的信息,有来自非正式群体的信息,有来自正面的信息,也有来自小道的消息。因此,对信息的筛选至关重要。
(二)从制度文化――配套制度建设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制度是一种约束手段,要使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种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重要环节。企业要从控制前、控制中、控制末等三个阶段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并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强审机制,定期完成企业报表、资产、财务等方面的审核分析;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得到矫正。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并把结果作为员工晋升的重要依据,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内部控制只是管理程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内部控制不能解决企业所有问题,尤其是无法完全解决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补偿机制,设立突发事件处理的预案来进行弥补。
(三)从精神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使企业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企业目标等,是企业的精神财富。将内部控制凝聚升华为精神文化,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实施的最高要求,也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发挥其最大效用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通过长期的宣传、引导,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活动、企业战略中去,使内部控制逐步成为企业和所有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共同理念,形成意识形态的精神成果;还要把内部控制精神层文化与其他层次文化、与企业其他文化相互融合。
(四)从环境文化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环境文化是表层文化,但良好的环境文化氛围对企业内部控制非常重要。内部控制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内涵的深化与拓展主要从内部环境入手。首先要优化组织结构。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必须界定责、权、利,这是强化内部控制效果的重要保障。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企业应对自身的业务和活动范围与特点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可以采用集权式,也可以是分权式。但是不管怎样,组织结构要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要有利于内部控制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内部控制需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可以起到专事专办,能通过深入的研究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应抽调一些财务知识丰富、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实施。最后,企业还应加大对内部控制的资金投入,实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规范企业运营,而不是企业之间互相攀比。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资金紧张,在投入方面,权衡各种因素,要从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长期可以发挥有效作用的机制。
(五)从战略文化――控制目标角度进行深化和拓展
战略是企业在中长期要实现的目标。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使会计信息真实,财务报告准确,并防止舞弊发生,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深化,公司治理、经营风险防范的目标也越来越突出。美国COSO报告中规定的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三点,即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保证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我国所确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但是企业目标是由高层人员制定的,对于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的执行者来说,这一目标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无法操作。如会计人员认为做好账,出具切合实际的可靠的财务报表就是他的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要使员工形成一致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应认识到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不仅是防范个人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等,重要的是形成一种自觉为企业发展和经营贡献力量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实现“无控性”目标,这也是内部控制潜在的最高级的目标,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来引导组织和人的行为。
五、结论
内部控制理论进一步提升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形成内部控制文化,使员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这对于企业发展和组织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深化内部控制内涵,培育内部控制文化,将内部控制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中,是内部控制理论在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企业应从战略高度,从文化视角重视内部控制建设,达到“无控性”目标,使内部控制不仅是规范管理的措施和制度,还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以及引导企业和员工行为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 戴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之思考[J].现代企业,2006(3):89.
[2] 张水强.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8),18.
[3] 彭幼华.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文化建设初探[J].福建金融,2008(6),55.
[4] 王秀萍.赵峰,论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4(3): 41-42.
[5] 张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效的制度化防范路径[J].商场现代化,2008(11):72.
[6] 中国成本研究协会.企业内部控制原理、经验与操作[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4):51.
[7] 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7):49.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建制理念,新隐性债务
当前,在全球172个已经建立并且运行多年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正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基金财务危机。而在我国,这一危机又尤为突出,严重威胁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一危机,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流产之虞,并将最终导致养老保障制度的破产。因此,梳理当前危机成因,找出应对措施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
调查显示,2001年平均每3.65名在职职工“养活”1个退休职工,到2050年这个比例预计将是1.87∶1。到那时怎样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社会保险研究所和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报告书中指出,我国养老保险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主要包括基金收不抵支且缺口逐年上升,风险赔付能力下降以及养老保险基金陷入危机的省市正逐渐蔓延和加重等。据调查显示,在我国,1997年基金收不抵支的城市有5个,1998年扩大到21个,1999年又增至25个;基金缺口1999年为187亿元,2000年为357亿元。据专家预测,统筹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年均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元;按现行退休年龄推算,赤字运行年限将延长28年,年平均1030亿元,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
尽管当前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是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比较其他国家而言,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根源以及目前的现实条件,我国的这一财务危机显得尤为严重。
二、我国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财务危机中,一个主要危机就是偿还历史债务的压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制成本”。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权益并没有以养老金形式形成积累,于是就出现了“转制成本”。这一历史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还存在争议。①由于统筹基金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混账管理模式,统筹账户挤占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这种空账运行就使得统账结合的新制度又回归到本质上的现收现付制。据专家测算,截止到2002年底,国内养老保险累计的个人空账规模为4800多亿元,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到2033年老龄化高峰期,当期支付缺口将达到4400多亿元,空账规模达14万亿元。
导致这一债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采取了急于求成的推进方式。改革前,由于“”的破坏,职工养老保险已经退化为单位保障,虽然在“”结束后也出台了一些恢复性的制度规定,但是单位自保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还未实现社会统筹。另外,对于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问题也还未找到有效的化解办法。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从传统的、由单位负责的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一步跨入全新的部分积累模式,显然操之过急。尽管新制度的框架符合我国的长期利益,却因缺乏现实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扎实准备与预案筹划,不仅未能真正解决原有体制下存在的基金不足问题,而且还带来了沉重的转制成本。
(二)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但基金征缴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我国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漏洞”,形成新参保人员“缴费少、受益多”的财务失衡状态,“新隐性债务”正在大面积生成。根据《深圳特区报》的记者调查,广东一些地方为暂时缓解眼前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对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即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50%征收养老保险金。从表面上看,眼前的支付危机暂时避免了,但是从长期看,“新人”的养老保险在财务上难以达到平衡,这就形成了“新隐性债务”。
其二,社会保险费拖欠、拒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低,导致供款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1999年因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不到位一项,就造成欠收养老基金472亿元。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2001年1月8日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2000年5月的相关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累计发生企业欠缴养老金已达376亿元。另外,参保不缴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省区高达20%,全国总计达800万人。
其三,企业少报、漏报、瞒报上缴基数。按照现行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职工工资总额是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由于我国劳动报酬非工资化、工资非货币化严重以及劳动保险统计不够规范、准确和完善,就形成了统计工资总额大大小于实际工资总额。另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稳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又少于统计工资总额,综合这两种情况,可能使缴费工资总额缩小33%左右。据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检查,1993年漏报733.6万元违纪款中,其中有534.6万元,占72.8%是因企业漏报工资总额所造成的。
(三)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但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我国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冲击也最为严重。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老龄人抚养比②的快速提高使养老基金的支付增加,收缴减少,加重了入不敷出的矛盾。如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老龄人抚养比分别为7.43%、6.39%、7.98%、8.33%和9.92%。据推算,今后30年我国老龄人抚养比将继续快速升高,到2030年将会超过20%。另一方面,对现行的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发放的方式提出了挑战。个人账户养老金现行的支付方式假设职工退休后平均只活10年,而且制度规定,10年后个人账户支付给退休者的部分由政府承担,如果未满10年退休者去世了,则家属可以继承其剩余部分。当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高寿老人越来越多时,这种只有补贴、没有任何结余的个人养老保险积累制度显然也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四)提前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剪刀差。由于提前退休现象对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少缴多支双重侵蚀,所以成为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据对上海、广东、山东等13个省、市的调查,从1995至1997年3年间,新增离退休人员164.4万人,其中提前退休人员为51.7万人,占当期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4%,年均支付提前退休的养老金为18.8亿元,占当期离退休金总额的23.5%。③
允许提前退休主要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其他国家也曾经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用鼓励提前退休的办法,解决失业问题,但后来都被实践证明这对解决失业问题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却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侵蚀,致使养老保险发生危机。1982年出版的由美国劳工部就业标准局就业与退休问题专家M·H·莫里森撰写的《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反对提前退休,他强调“退休年龄对退休金费用有相当大的影响。在60岁开始退休,所领退休金的每一美元现值,大约要比65岁退休的高15%;如果55岁退休则将近高30%”。1985年出版的由著名老年经济学家J·H·舒尔茨撰写的《老年经济学》则指出“一旦退休年龄从65岁降低到60岁,退休金费用就要增加50%左右”。
(五)基金投资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养老保险基金的刚性调节增长的需求。自1992年开始,各地相继进行了两次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导致退休金水平上升。另外,为弥补物价和工资指数增长建立的调整机制,也极大地提高了养老基金的需求总量。尤其是2004年上半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通货膨胀率为3%,这给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在基金支付需求不断增长的压力之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管理却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投资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几乎全部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受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及国债期限结构影响,基金收益甚微,保值增值困难。个人户收益也不理想,以辽宁的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户基金全年收益率只有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户基金年收益率提高到2.45%,但都远低于7%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水平。对滚存结余基金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的问题,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养老保险基金都比较严重。
三、应对当前财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据世界银行专家分析,要安全平衡地度过养老保险金支付的高峰期,我国需2万亿元左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在近期内我国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为缓解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对我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建制理念,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杜绝财务危机的制度根源。
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实现养老社会化。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根源还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现行制度的建制理念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意识形态残余。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家长作风,包办一切,管得过多,保得过厚。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恐怕是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最高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基金压力巨大。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缴费负担,压制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打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空间。企业负担过重,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空间狭窄,又反过来造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负担,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政府责任。所以,中国要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提高社会和个人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层次的养老保险提供发展的空间,才能减轻企业缴费压力,增强经济活力。
其次,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提高个人账户的经济效益,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债务危机。统账分离后统筹基金的资金支付缺口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包括居民的福利住房)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
(二)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首先,要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5年作为“门槛”,缴费1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其次,要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另据测算,如果我们从2015年起,每3年把退休年龄提高1岁,用15年的时间到2030年提高到65岁,其结果将使2030年和2050年的老年赡养系数由37.0和47.5下降到21.1和30.9。我国现阶段男性60岁和女性55岁的退休年龄规定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仅49岁,而目前已上升到70岁左右,应当说在我国提高退休年龄存在着较大的空间。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当前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是66岁,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0.5岁、女58.6岁。而我国当前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岁,但退休年龄却仅为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所以,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的退休年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的相关性,尚缺乏实证性研究。即使有相关,也可以——更应该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提高教育年限、推动职业培训等方式加以化解。
(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基金供给。
首先,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职业者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目前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抽样测算过程中发现1999年缴费工资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1.6%。根据全国参保单位缴费工资与平均工资的统计比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参保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严格核实,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要固化财政投入机制,以往政府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稳定的基金供应。因此,要固化财政投入。根据基金缺口测算,财政应每年拿出5%,即每年约700亿元,用25年时间逐渐消化掉基金缺口。建议中央以立法形式明确这一财政政策,以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税收融资,国有资产变现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基金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基金营运实行监管;基金的营运管理就是业务运作管理,包括核定、收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支付、投资营运管理等。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借鉴国外特别是智利的经验,把基金交由多家非政府部门进行经营并引入竞争机制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
在基金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运营。个人户的管理应是以户资本化运作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法规,包括:合理的管理成本、资本市场投资选择、投资收益、风险防范和金融服务。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对养老保险个人户基金的投资管理,采取全部委托方式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保管人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并相应建立一套风险监控制度。受托人,由省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充当;投资管理人,从我国现有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保管人,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市场管理运营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
(五)加强社会保险立法,促进养老保险社会化及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上文所提到的导致财务危机的众多成因中,大都和社会保险立法不健全有关,比方说提前退休问题、基金征缴问题以及基金管理运营问题。同样,在上文所提到的应对危机的对策中,也大都要依赖法制的保障才能奏效。所以说,加强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险的法制化建设应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社会保险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地方立法、行政机关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而言,当务之急是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险法》。
此外,还要不断地推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和可持续性建设,要着眼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提高政府信用和制度信誉。
注释:
①主要是测算方法和条件假设不同,另外,把这一债务看作是“转制成本”还是“隐性债务”,也会导致测算结果的不同。因为相对于隐性债务,转制成本的计算弹性要大得多,而隐性债务的计算通常采用中止法。世界银行和国家体改办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进行了估计,数值分别为2.8万亿元、6.7万亿元。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建制理念,新隐性债务
当前,在全球172个已经建立并且运行多年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中,正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基金财务危机。而在我国,这一危机又尤为突出,严重威胁到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这一危机,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流产之虞,并将最终导致养老保障制度的破产。因此,梳理当前危机成因,找出应对措施就成了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
调查显示,2001年平均每3.65名在职职工“养活”1个退休职工,到2050年这个比例预计将是1.87∶1。到那时怎样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社会保险研究所和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报告书中指出,我国养老保险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主要包括基金收不抵支且缺口逐年上升,风险赔付能力下降以及养老保险基金陷入危机的省市正逐渐蔓延和加重等。据调查显示,在我国,1997年基金收不抵支的城市有5个,1998年扩大到21个,1999年又增至25个;基金缺口1999年为187亿元,2000年为357亿元。据专家预测,统筹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年均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元;按现行退休年龄推算,赤字运行年限将延长28年,年平均1030亿元,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
尽管当前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是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比较其他国家而言,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根源以及目前的现实条件,我国的这一财务危机显得尤为严重。
二、我国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财务危机中,一个主要危机就是偿还历史债务的压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制成本”。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权益并没有以养老金形式形成积累,于是就出现了“转制成本”。这一历史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还存在争议。①由于统筹基金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混账管理模式,统筹账户挤占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这种空账运行就使得统账结合的新制度又回归到本质上的现收现付制。据专家测算,截止到2002年底,国内养老保险累计的个人空账规模为4800多亿元,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到2033年老龄化高峰期,当期支付缺口将达到4400多亿元,空账规模达14万亿元。
导致这一债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采取了急于求成的推进方式。改革前,由于“”的破坏,职工养老保险已经退化为单位保障,虽然在“”结束后也出台了一些恢复性的制度规定,但是单位自保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还未实现社会统筹。另外,对于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问题也还未找到有效的化解办法。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从传统的、由单位负责的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一步跨入全新的部分积累模式,显然操之过急。尽管新制度的框架符合我国的长期利益,却因缺乏现实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扎实准备与预案筹划,不仅未能真正解决原有体制下存在的基金不足问题,而且还带来了沉重的转制成本。
(二)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但基金征缴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我国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漏洞”,形成新参保人员“缴费少、受益多”的财务失衡状态,“新隐性债务”正在大面积生成。根据《深圳特区报》的记者调查,广东一些地方为暂时缓解眼前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对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即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50%征收养老保险金。从表面上看,眼前的支付危机暂时避免了,但是从长期看,“新人”的养老保险在财务上难以达到平衡,这就形成了“新隐性债务”。
其二,社会保险费拖欠、拒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低,导致供款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1999年因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不到位一项,就造成欠收养老基金472亿元。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2001年1月8日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2000年5月的相关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累计发生企业欠缴养老金已达376亿元。另外,参保不缴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省区高达20%,全国总计达800万人。
其三,企业少报、漏报、瞒报上缴基数。按照现行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职工工资总额是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由于我国劳动报酬非工资化、工资非货币化严重以及劳动保险统计不够规范、准确和完善,就形成了统计工资总额大大小于实际工资总额。另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稳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又少于统计工资总额,综合这两种情况,可能使缴费工资总额缩小33%左右。据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检查,1993年漏报733.6万元违纪款中,其中有534.6万元,占72.8%是因企业漏报工资总额所造成的。
(三)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但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我国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冲击也最为严重。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老龄人抚养比的快速提高使养老基金的支付增加,收缴减少,加重了入不敷出的矛盾。如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老龄人抚养比分别为7.43%、6.39%、7.98%、8.33%和9.92%。据推算,今后30年我国老龄人抚养比将继续快速升高,到2030年将会超过20%。另一方面,对现行的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发放的方式提出了挑战。个人账户养老金现行的支付方式假设职工退休后平均只活10年,而且制度规定,10年后个人账户支付给退休者的部分由政府承担,如果未满10年退休者去世了,则家属可以继承其剩余部分。当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高寿老人越来越多时,这种只有补贴、没有任何结余的个人养老保险积累制度显然也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四)提前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剪刀差。由于提前退休现象对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少缴多支双重侵蚀,所以成为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据对上海、广东、山东等13个省、市的调查,从1995至1997年3年间,新增离退休人员164.4万人,其中提前退休人员为51.7万人,占当期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4%,年均支付提前退休的养老金为18.8亿元,占当期离退休金总额的23.5%。
允许提前退休主要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其他国家也曾经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用鼓励提前退休的办法,解决失业问题,但后来都被实践证明这对解决失业问题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却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侵蚀,致使养老保险发生危机。1982年出版的由美国劳工部就业标准局就业与退休问题专家M·H·莫里森撰写的《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反对提前退休,他强调“退休年龄对退休金费用有相当大的影响。在60岁开始退休,所领退休金的每一美元现值,大约要比65岁退休的高15%;如果55岁退休则将近高30%”。1985年出版的由着名老年经济学家J·H·舒尔茨撰写的《老年经济学》则指出“一旦退休年龄从65岁降低到60岁,退休金费用就要增加50%左右”。
(五)基金投资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养老保险基金的刚性调节增长的需求。自1992年开始,各地相继进行了两次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导致退休金水平上升。另外,为弥补物价和工资指数增长建立的调整机制,也极大地提高了养老基金的需求总量。尤其是2004年上半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通货膨胀率为3%,这给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在基金支付需求不断增长的压力之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管理却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投资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几乎全部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受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及国债期限结构影响,基金收益甚微,保值增值困难。个人户收益也不理想,以辽宁的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户基金全年收益率只有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户基金年收益率提高到2.45%,但都远低于7%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水平。对滚存结余基金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的问题,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养老保险基金都比较严重。
三、应对当前财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据世界银行专家分析,要安全平衡地度过养老保险金支付的高峰期,我国需2万亿元左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在近期内我国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为缓解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对我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建制理念,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杜绝财务危机的制度根源。
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实现养老社会化。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根源还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现行制度的建制理念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意识形态残余。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家长作风,包办一切,管得过多,保得过厚。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恐怕是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最高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基金压力巨大。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缴费负担,压制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打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空间。企业负担过重,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空间狭窄,又反过来造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负担,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政府责任。所以,中国要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提高社会和个人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层次的养老保险提供发展的空间,才能减轻企业缴费压力,增强经济活力。
其次,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提高个人账户的经济效益,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债务危机。统账分离后统筹基金的资金支付缺口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包括居民的福利住房)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
(二)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首先,要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5年作为“门槛”,缴费1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其次,要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另据测算,如果我们从2015年起,每3年把退休年龄提高1岁,用15年的时间到2030年提高到65岁,其结果将使2030年和2050年的老年赡养系数由37.0和47.5下降到21.1和30.9。我国现阶段男性60岁和女性55岁的退休年龄规定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仅49岁,而目前已上升到70岁左右,应当说在我国提高退休年龄存在着较大的空间。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当前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是66岁,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0.5岁、女58.6岁。而我国当前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岁,但退休年龄却仅为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所以,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的退休年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的相关性,尚缺乏实证性研究。即使有相关,也可以——更应该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提高教育年限、推动职业培训等方式加以化解。
(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基金供给。
首先,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职业者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目前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抽样测算过程中发现1999年缴费工资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1.6%。根据全国参保单位缴费工资与平均工资的统计比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参保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严格核实,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要固化财政投入机制,以往政府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稳定的基金供应。因此,要固化财政投入。根据基金缺口测算,财政应每年拿出5%,即每年约700亿元,用25年时间逐渐消化掉基金缺口。建议中央以立法形式明确这一财政政策,以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税收融资,国有资产变现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基金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基金营运实行监管;基金的营运管理就是业务运作管理,包括核定、收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支付、投资营运管理等。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借鉴国外特别是智利的经验,把基金交由多家非政府部门进行经营并引入竞争机制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
在基金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运营。个人户的管理应是以户资本化运作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法规,包括:合理的管理成本、资本市场投资选择、投资收益、风险防范和金融服务。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对养老保险个人户基金的投资管理,采取全部委托方式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保管人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并相应建立一套风险监控制度。受托人,由省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充当;投资管理人,从我国现有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保管人,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市场管理运营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