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8篇

时间:2024-01-05 17:04: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

篇1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关于“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存在的异议,即: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并提出了相应的会计科目调整建议。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 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会计信息质量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11- 02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财务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差额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本科目应当按照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差额、现金折扣,借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总的来看,“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包括一般的利息收支、外币汇兑损益、售后回购差价摊销、金融机构手续费、或有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银行结售汇、购入外汇买卖价与折合汇率差额、享受的现金折扣、留购租赁资产未担保余值损失等,俨然成为一个最为臃肿的会计科目,其设置可能出自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原则考虑,但事实上无论从理论还是实操性来看都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1 将不同性质的经济活动集中于一个科目核算,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理解性原则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利息收支、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看似都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彼此之间还是有本质的差异。例如,一般意义上的财务费用主要包括负债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反映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虽然目前在会计核算上不属于投资活动收益,但实质反映的是企业资金投放的效果,企业将其闲置资金存于银行,不管是活期还是定期,与一般的委托理财产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根本上而言也是一种投资活动的结果。同样,现金折扣其实也是一种融资活动的结果,汇兑损益则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应该属于营业外收支活动的范畴。如此众多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汇集于同一科目核算,让人费解,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引起一些混淆。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2 将利息收支互为抵减严重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相关性原则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如果剔除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非重要性项目,财务费用核算内容主要是(借方)的利息支出和(贷方)的利息收入,而利润表上反映出来的则是其收支净额。对于报表使用者来说,难以直接获得分析决策所需的准确的相关会计信息。我们在利用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其中的息税前收益(利润总额+利息支出)、资产收益率(息税前收益/总资产)、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等指标都会使用到利息支出的数据,让人纠结的是我们往往无法在企业披露的信息中获知准确的利息支出金额,而只能以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金额来代替,但由于“财务费用”项目反映的是利息收支净额,如果表现为净支出,由于已经抵减了部分利息收入,会低估了息税前收益和资产收益率,加大已获利息倍数,影响财务分析的质量,而一旦出现净收入的情况,也就是说财务费用为负数,则相关财务分析指标都失去其计算的意义。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负数的上市公司有691家,较去年同期426家增加62.21%;涉及财务费用总额为-89.4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6亿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金额上,“不差钱”的公司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其金额少的几万,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其中兖州煤业以-8.26亿元居首,南方航空和中国国航分别以-7.35亿元和-7.3亿元紧随其后。有的公司的经营业绩甚至靠利息净收入支撑,当年的利息净收入与利润总额相当。如果再加上汇兑损益的影响,“财务费用为负”的公司数量会更多。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可能获得巨额的汇兑收益,加上利息支出较少,使得汇兑收益大于利息支出,像怡亚通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财务费用为-1.18亿元,同期净利润仅8 547万元,经营业绩完全依靠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支撑。在此情况下,显然现有的“财务费用”核算模式已经异化了会计信息质量。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3 将利息收入与支出集中核算的做法与国外会计处理惯例不相符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在西方(包括香港地区)的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分别设置了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科目,利润表上分别列示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清晰明了,而且与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体系相吻合。反观我国的会计制度,利息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中被利息收入冲减,尤其在上市公司中,超额募集到的资金限于诸多规定而在一段时间内只能趴在银行账上,导致财务费用为负。另外反映在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净额也因为掺杂了其他项目支出(损益)而无法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利息费用,与财务管理(分析)体系相脱节,其做法与国际(会计)惯例不符,也不便于报表使用人快速准确地使用相关会计信息,影响相关的财务决策效果。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在会计制度的层面上重新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适当的调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将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的“利息收入”科目适用于金融行业扩大到适用与所有行业的企业,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得以从“财务费用”科目中分离,与企业间的资金借贷、金融资产利息收入等合并在一个科目,反映短期资金投放(使用)的效果;汇兑损益则作为营业外收支项目分别归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财务费用”科目则用以核算企业为筹措资金而产生的各种手续费和利息支出,这样可以使得相关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更加清晰,易于理解,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准确可靠,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盈利状况、偿债能力做出准确合理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2]王琼.财务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问题及其解决[J].财经科学,2003(增).

[3]刘秋明.财务费用缘何为负[N].中国证券报,1999-10-21.

篇2

关键词:外贸企业;期间费用

1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经济意义

外贸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涉及最多的主要是自营或的进出口业务。与国内业务不同的是,进出口业务将会大量地发生各类港口、码头建设费、运输途中的保险费以及佣金等专项费用。如果不对其加以严格控制,必将会加重外贸企业对于进出口总成本的负担,因此通过控制期间费用来增加企业盈利即为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一个重要经济意义。

其次,外贸企业期间费用是反映其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加强期间费用管理与核算,不断降低费用水平,从而达到促进外贸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经营目的。同时,通过降低出口总成本可以增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分类

首先介绍外贸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同的分类。按发生的环节不同,外贸企业期间费用可以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这种分类与多数企业的期间费用的分类相同,也是最为被广泛接受的分类,而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日常核算基本也就是按此分类进行的。若按费用与商品流转额的关系来划分,外贸企业期间费用则包括了可变费用(即变动费用)与不变费用(即固定费用),从其本质内容来看类似于管理会计中对其他国内企业划分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当然除上述之外,外贸企业期间费用还有其独有的分类。例如,按其经营业务的性质可以分为进口费用和出口费用。其中进口费用是指外贸企业在进口商品流转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自进口商品运达我国口岸以后到商品销售为止,在国内发生的各项费用。而出口费用,相对地则是指外贸企业在出口商品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自商品购进至发运销售为止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内销、调拨出口商品所发生的各项流通费用也在出口费用中核算。

另外,外贸企业还可以按费用与商品流转的关系将期间费用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顾名思义,直接费用即是指与商品流转直接相关的费用;间接费用即是指与商品流转间接相关的费用。而这种期间费用的分类在其他企业也是不常见的。

3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内容特点

3.1管理费用

外贸企业与其他企业都需要纳入管理费用范围的内容主要有:管理人员职工薪酬、业务招待费、技术开发费、董事会会费、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租赁费、咨询费、诉讼费、商标注册费、技术转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修理费、上缴上级管理费、税金、聘请中介结构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除此之外,外贸企业还可能发生涉外费,这是外贸企业期间费用内容的一个特点。其他企业对此费用涵盖不多。它主要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支付的因业务需要必须开支的有关费用,包括人员出国费用、接待外宾费用和驻外代表以及驻外机构办公费等开支。外贸企业独有的进出口业务,决定了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必定会接触大量的国际业务,这其中必然会导致外贸企业的耗费发生。由此可见,涉外费的发生是由外贸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决定的,是区别于其他企业管理费用的一个显著之处。

3.2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也称营业费用,它是指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装卸费、整理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保管费、检验及手续费、广告费、商品损耗、经营人员工资与福利费及差旅费。这些是多数企业都会发生的销售费用。

而进出口商品累计佣金是除外贸企业外其他企业销售费用未曾涉及的内容。它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发生的不能直接认定到商品的进出口累计佣金收支。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进口商品累计佣金和出口商品累计佣金,它是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不可避免会发生的一种销售费用,与其他企业相比则是在销售费用内容方面的一大特点。

3.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很多,主要有利息支出、手续费、汇兑损益及其他财务费用。外贸企业财务费用的内容与其他企业基本一致,但其中还值得一提的是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也称汇兑损失,是指买卖外汇以及结算外汇收支业务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外贸企业由于大量经营进出口业务,势必会接触到大量外汇结算业务。因此汇兑损益是外贸企业财务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而应当充分分析其结算外币的汇率变动情况,分清硬货币与软货币,尽量“收硬付软”,以达到减少汇兑损失,而这部分内容还应当适当地与国际财务管理联系起来共同考虑。

4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核算

4.1管理费用核算

外贸企业核算管理费用时,应当尤其对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加以关注。因为国家对进出口业务、代购代销收入列支业务招待费问题有专门规定,进出口业务的代购代销收入可按不超过2%的比例列支业务招待费,超过2%的部分作纳税调整。

而外贸企业发生的涉外费,一般采用直接列支法,即发生涉外费时,借记“管理费用——涉外费”科目,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

4.2销售费用核算

销售费用中应注意佣金的核算。佣金是指价格条件或合同规定应支付给中间商的推销报酬,有明佣、暗佣和累计佣金三种支付方式。当采用明佣和暗佣支付方式时,应根据佣金具体金额,记入“自营出口销售收入”科目的借方,以对其进行抵减。而若采用累计佣金的支付方式时,一般将佣金金额记入“销售费用——进出口累计佣金”的借方。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累计佣金也可以抵减自营出口销售收入,具体可由外贸企业视情况选择,核算时一般都贷记“应付外汇账款”科目。所以外贸企业在核算佣金时一定要先分清楚支付方式。

4.3财务费用核算

对于外贸企业财务费用较为重要的是汇兑损益,它也是日常发生最多的财务费用内容。外贸企业还可根据自身情况需要,将“汇兑损益”上升为一级科目进行核算。核算时与其他企业基本相同,因而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外贸企业期间费用还涉及到分摊的问题,分摊原则与分摊方法与其他企业也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多作介绍了。

由上述可见,外贸企业的期间费用与其他企业在总体上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在少数方面因其特殊经营的进出口业务而产生了一些差异。只有更好地了解外贸企业期间费用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减少期间费用的发生,从而增加盈利,提高外贸企业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费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小企业;期间费用

费用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规范的内容之一。费用是指小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小企业的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本文拟对小企业期间费用,即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期间费用的会计核算有所帮助。

一、销售费用的会计核算

(一)销售费用定义

销售费用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销售费用通常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装卸费、展览费和广告费等费用。

(二)“销售费用”账户

1、用途:“销售费用”账户核算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通常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装卸费等。

2、性质:损益类账户。

3、结构:“销售费用”账户借方登记小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发生销售费用时,借记“销售费用”账户,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

期(月)末,可将本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账户无余额。

(三)核算举例

例1:2月1日,甲小企业以支票支付电视台广告费5000元。企业以支票存根和电视台收款收据为依据,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广告费5000

贷:银行存款5000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所以,此小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能无限制的发生,否则,年末,经计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

例2:2月18日,甲小企业以支票支付产品运输费1000元。企业以支票存根和营运部门运输发票为依据,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广告费93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0

贷:银行存款1000

根据新修订的增值税条例第八条规定,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将运输费用明确列明,即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该支付的运输费既包括购进商品的,也包括销售货物的。

例3:月末,甲小企业将本期发生的上述费用593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5930

贷:销售费用 5930

二、财务费用的会计核算

(一)财务费用定义

财务费用是指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发生的筹资费用,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手续费等。

(二)“财务费用”账户

1、用途:“财务费用”账户核算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银行相关的手续费等。小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在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而不计入财务费用。

2、性质:损益类账户。

3、结构:“财务费用”账户借方等小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财务费用发生时,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账户;贷方登记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等。收到存款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财务费用”账户。

期(月)末,可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例4:B企业为小企业,其购买材料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2000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例5:接银行通知,B企业收到其在银行存款应得利息收入2000元已经转入其存款账户。会计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2000

篇4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

一、引言

输配电企业从属于电网企业,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包括输电和配电两个环节。其中,输电环节是从发电厂或发电厂群向供电区输送大量电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电网之间互送大量电力的活动;配售电环节是指在供电区之内将电能分配至用户的活动。

二、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现状

我国现今对输配电成本核算是在考虑电能生产、输送和销售同步性特点上,采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完全成本法的运用是在制造企业采用的制造成本法的基础上,将发生的所有生产经营费用(包括其他费用)都计入输配电业务成本,并按照输配电成本的具体成本项目进行核算。

据《输配电成本监管办法(试行)》规定,完全成本法下输配电企业应根据输配电业务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设置成本核算对象,企业应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单独设置“输配电成本”二级明细科目,而在此科目下再设置包括“材料费”、“工资”、“福利费”、“折旧费”、“检修运维成本”和“其他费用”在内的六个三级科目核算输配电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

六个明细科目中,“检修运维成本”是指企业在维护电网运行安全、保证电能输配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修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委托外单位进行的房屋、建筑物、器具修理费等。“其他费用”是指企业在维护电网运行安全、保证电能输配过程中发生的应计入输配电成本,但不列入其它五项成本项目的费用,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会、低值易耗品费、劳动保护费、外部劳务费等;以及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保险费、税金、排污费、坏账损失、劳动保险费、土地使用费、研究实验开发费、计提的坏账准备、长期待摊费用摊销、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等非可控费用。

同时完全成本法下,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将企业全部费用支出归集计入“输配电成本科目”,尚未对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行单独核算,只将财务费用单独列为其他费用进行核算。例如“其他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业务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等内容本应计入“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但在完全成本法下,全部归集在“输配电成本――其他费用”科目下。

三、我国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输配电企业的核算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成本核算时,输配电成本包含除财务费用以外的所有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指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非计入产品成本。目前,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已将财务费用单独列为其他费用进行核算,但却不包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而是则作为输配电成本进行核算。因此,从目前的输配电成本核算来说,其他费用只包含财务费用,未按规定将应计入其他费用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从输配电成本中分离出来,虚增了输配电企业成本。

(2)共同费用未在输配电业务和其他非管制业务之间进行分配

共同费用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共同耗用的成本费用。在2011年11月国家电监会颁布的《输配电成本监管暂行办法》中要求电网企业建立输配电成本核算制度,包括输配电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的分类核算和共同费用的分摊办法,要求输配电企业的共同费用应按资产、电量、上年标准等分配方法在管制业务和其他非管制业务之间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因此,在除了有输配电业务的输配电企业中,共同费用的核算也应予以重视。

四、输配电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成因

(1)电力监管职权分散,各部门职能发挥不到位

在我国的电力监管实践中,政府的多个部门对电力行业享有监管职权,形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它们用不同的影响程度和方式负责电力的监管。其中,电监会在诸多职能当中只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只能提参考性建议并没有决定权,因此,在对电网企业进行监督管制时缺乏动力,监管效果发挥不到位。

(2)输配电企业核算制度和方法不够科学、完善

《输配电成本核算办法》明确了输配电企业的成本核算体系,对电网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会计科目的设置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其允许输配电企业仍然采用完全成本法这种“大一统”式的核算方法,由于方法简单粗放,导致核算的结果不太合理。

(3)输配电企业定价成本核算标准的缺失

输配电定价成本是以输配电企业核算出的会计成本为基础进行核定的,但监管机构对其核定的方法及标准并不明确,甚至可以说并没有相应的计算方法,直接将输配电企业会计上核算的成本视为定价成本。这种现状导致输配电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没有定价成本核算规定的引导,缺乏目的性,尚未设立定价成本核算目标,只盲目寻求计算上的简便、易行。

(4)电力产品的特殊性及企业具体情况导致

电网企业的主要业务就是输配送和销售电能。而电能是一种不可储存的商品,其生产、输配送和销售过程几乎是同时完成的。因此,对于输配电业务而言,销售费用无法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其进行明确区分,造成销售费用只能计入输配电成本。

这种客观特殊性直接造成了销售费用与输配电成本的难以分离。同时,该输配电企业除了输配电业务之外的几乎没有其他业务收入,因此未考虑共同费用在管制和非管制业务之间的分配。

篇5

[关键词]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私营企业

期间费用是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都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加强企业的期间费用的控制是势在必行的。

一、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私营企业管理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能准确核算管理费用

造成这种结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下面几种情况都会造成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①一些私营企业在产品成本上有严格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使自己受到奖励,它们的管理者就会将本来应该划入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些费用支出记入到管理费用中去,使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②由生产经营与管理活动共同引发的费用的核算,如排污费用、技术开发费用、财产保险费用、矿产资源补偿费用、检验费用、诉讼费用等随着生产的发展,受益对象会日趋明显,完全归于管理费用核算就不尽合理了。这样也会使管理费用核算不准确。③不少的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等的管理不严,保管不当,以致出了问题也无人问津,资产损失浪费严重,间接增加管理费用,使管理费用核算也不准确。

(2)管理费用控制不合理

在我国市场监管体制仍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大多数私营企业会难以避免的利用某些长期资产和各种准备金作为平滑利润的基本工具,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各种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具体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减值准备的计提一般都是由企业内部机构进行评估或财务人员凭职业判断进行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处理很难保证公平合理,由此会导致管理费用控制不再合理。

2.私营企业销售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销售费用处理流程过于复杂

个别私营企业在销售费用报销程序上比较复杂,凡是报销的销售费用,不论金额大小必须填写一大堆的报销单据且需要经过多个部门主管与经理的审核签字;但负责审核的主管经理仅仅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发挥审核监督作用,如此做仅仅是耗费人力物力,增加报销人员的负担而已。

(2)销售费用核算变通的不够恰当

有不少私营企业存在任意多结转、少结转或干脆不进行结转销售费用。如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超过标准规定时,他们可能就会将其超过标准的费用计入销售费用有关项目,如此变通办法会造成多记销售费用,最终导致利润不在真实。

(3)销售费用审批控制还不够严格

私营企业销售费用审批控制标准不一致,销售费用审批控制模式属于消极被动型。在实践中,很多私营企业在销售费用的审批控制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财会人员及审批领导根本不可能跟踪到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过程,因此对每笔支出是否合理较难做出判断。

3.私营企业财务费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将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混淆

财务费用反映的是利息支出和相关的手续费费用等,它构成私营企业的筹资成本;而冲减财务费用的收入则主要包括存款利息收入,是私营企业本质上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计入财务费用的支出是与私营企业的筹资活动直接相关的,而收入则是与私营企业本质上的直接投资相关,把两种经济性质不同的活动在同一个会计科目中进行核算是不太妥当的。

(2)容易引起内部腐败现象

私营企业财权一般都是高度集中的,资金主要由领导支配,如果将借款费用全部计入财务费用。由于购买材料等通过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结算比赊账的价格要低,所以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将现金进行购买的东西做成赊账,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通过其差额获得无息贷款。

(3)资金的运用缺少科学分析

资金就像是私营企业的血液,人体要靠血液在身体不停流动的,为整个身体的器官提供营养。因此,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不停的进行周转作为保证,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维持正常的运营。如果资金的周转速度慢,将给小本经营的私营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往往认为货币资金越多越好,造成货币资金闲置,未参加周转;而还有些私营企业恰恰相反,资金使用没有规划,大量购置不动产,而造成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货币资金,最终陷入财务困境。

二、从企业内部加强期间费用的控制

1.加强内部监督以降低管理费用

(1)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在管理机关,最大的浪费发生在于人多事少、工作效率低下,费用较高。因此,我国私营企业管理部门在处理业务时,应当在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控制管理人员数量,以此来降低管理费用。

(2)对管理人员费用支出进行控制。

作为私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行为的控制基本上依靠个人自己,一般没有明确的约束体制,可能会导致费用支出上的失控。私营企业领导层应制定明确的管理人员支出的规章制度,并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管理人员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

2.优化销售方式以降低销售费用

(1)将销售渠道专业化

按照私营企业集中核心能力的管理思路,对私营企业价值增值较少的业务外包,节约管理者精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当今社会物流业已经非常发达,企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样会大大降低自身管理和运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

(2)提供订货服务系统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私营企业必须提供给客户更便利的订货条件,同时加强对市场监测,由此节省销售库存,进而控制生产的数量。

(3)销售费用的确认要合理

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销售费用。在销售的业务中销售费用发生数额较多的,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受益情况的不同确定当期应负担的销售费用。对于当期发生的销售费用,应该确保其支出的可靠性、真实性,如支付给其他单位的销售费用支出,应确保从其他单位取得的有关原始凭证的可靠性、真实性;对代销的手续费用应结合代销的手续合同、代销清单检查按规定的销售费用的费用率支付手续费等。

3.对财务费用加强监督管理

(1)调整会计科目的设置

将利息收入与汇兑收益在“财务费用”科目中的核算内容取消,再新增个损益类科目“财务收入”,把利息收入与汇兑收益在此科目中进行核算,并在利润表中新设相对应项目予以反映,从而把“收支”信息独立出来,克服现行“财务费用”科目设置与报表反映存在的弊端,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对现金流量加强控制

巩固私营企业货币资金集中调度成果,搞好私营企业现金集中存储与调度,随时控制货币资金存量。减少的货币资金闲置,减少私营企业临时周转的资金贷款以节约利息费用支出,初步实现了对现金流量的统一调度和控制。

(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首先,根据企业资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投资领域进行投资,尽量避免因乱投资导致企业资金和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其次,准确把握负债比例,避免因盲目追求企业发展,避免新项目因负债过多而导致沉重的利息负担,同时避免原来的经营项目因资金不足而不能正常进行;再次,通过企业网上银行实时查询、划拨结算系统,充分发挥网上银行的优势,通过开展银行授信,借短还长,采用滚动操作的方式,来降低利息支出等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从政府角度谈加强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监管

1.政府要完善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

政府对私营企业的发展要高度重视,逐渐完善私营企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要进行高度的重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让私营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发展。

2.政府要加强其社会监督作用

政府中的财政、工商、审计等部门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监督各企业单位对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执行贯彻情况,严格追究企业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责任,使其重视国家会计的法律法规,为企业会计核算能够规范化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与条件。工商部门也应加强审核条件和力度,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坚决的打击和治理。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已经备受重视,并已成为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进一步完善,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必然会对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全面推行私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批签字制度,使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及时得到发现和改正。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将会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3.政府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行会计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按照我国财经法律法规的规定,所有会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从事会计工作。另外,还要针对我国私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现状,加大现行会计制度特别是私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全面推进加强私营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的经济也在快速回暖,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企业存活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发展的潜力也越来越大。加之私营企业对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成熟。再加之政府的不断关注、努力和支持,相信私营企业在期间费用的控制上会越来越好,私营企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私营企业的明天也会无限美好。

参考文献:

[1]陈小斐:浅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N].现代经济,2008年,7卷第12期: 68~69

[2]胡安亮:私营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J].大众商务,2009年7月,第103期:90~91

[3]黄卫桃:我国中小企业期间费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64~65

[4]王健:试论企业期间费用控制[N].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8月,23卷第3期:123~

篇6

A企业是具有建设部批准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和市政施工总承包双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该企业主要以自营、合作联营(包括挂靠)两种经营模式。企业业务核算分为省内、省外两大块。省内公司经营下设6个承包部,无分公司,省外有36家分公司。

二、A企业财务状况及期间费用管理分析

截止2012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4.94亿元,其中净资产2.85亿元。2012年12个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0.89亿元,实现税后利润7146.97万元。

截止2013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6.64亿元,其中净资产3.21亿元。2013年12个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86亿元,上交国家税费1.04亿元,实现税后利润4400.6万元。

截止2014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16.92亿元,其中净资产6.03亿元。2014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82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36亿元,实现税后利润2.33亿元。

截止2015年12月末,企业资产总额20.53亿元,其中净资产7.93亿元。2015年12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5亿元,上交国家税费3.82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896亿元。

由上表可知,企业近几年的资产负债率有逐步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企业业务迅速增长,资金需求量增加所致,但企业资产负债率仍低于同行业水平。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为平稳且速动比率均高于1可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其资本结构较为合理,偿债风险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

从盈利能力指标可以看出,虽然该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变动幅度较大,但销售利润率相对平稳且较同行业水平略低,这主要与A公司的经营模式有关。公司经营模式主要有自营、挂靠两种,建筑行业原材料及人工成本是逐年提高的,故自营项目利润会逐年减少,而挂靠模式利润率较为固定,可知挂靠模式业务增长速度大于自营模式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该企业销售利润率相对平稳且较低。

营运能力指标所反映出在周转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存货转化为流动资产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所以企业应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而该企业存货周转速度与同行业正常水平相比是比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与其经营模式有关。该公司主营收入中的70%均为挂靠模式所产生,导致各营运能力指标均过高,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营运状况。

(一)管理费用的分析

收入管理费用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管理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收入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该公司2012-2015年的收入管理费用率分别是1.28%、0.91%、1.16%、0.39%,而企业的平均收入管理费用率为0.84%,前三年的收入管理费用率增幅明显,但在15年却下降为0.39%,究其原因是企业调整了管理费用的核算方法,把应计入成本和费用的科目作了明确划分,因此在收入逐渐增加的基础上,管理费用变少,故收入管理费用率变低,这也说明企业正在逐步完善控制体制,控制比较合理。

(二)销售费用的分析

销售费用是决定利润的一个重要考核项目,而山西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建筑行业,企业内部也没有专门成立销售部门,公司业务费用相对较少,故该部分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核算,不单列销售费用科目。

(三)财务费用分析

收入财务费用率是企业一定时期内财务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收入财务费用率=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该公司2012-2015年的收入财务费用率分别是0.19%、0.22%、0.08%、0.09%,企业的平均收入财务费用率为0.12%,前两年的收入财务费用率比平均水平略高,但在之后却出现了下跌趋势,首先可以说明企业收入增长速度大于财务费用的增长速度,企业发展速度快且盈利能力较强,其次,利息收入占我们企业财务费用的绝大部分,进一步说明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对外筹资依赖性降低,企业经营越来越好。

三、A公司期间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账务核算存在的问题

因A公司经营模式分自营、挂靠两种,收入、成本应分明细核算,而企业未分别账务处理,使得企业财务数据不能真实的表明企业自身业务的运营状况,误导报表使用者,为决策者提供了错误信息。

(二)管理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在费用核算方面未能统一口径,核算方法前后不一,违反了会计的一贯性原则。其次,费用规划不准确。通过对企业费用核算明细得知,管理费用中包括中介费、工资奖金、业务招待费、运杂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和其他费用,其中:工资奖金、运杂费未能区分成本类和费用类,将项目支出计入了管理费用,导致成本、费用核算失真;业务招待费核算有误,该企业将餐票及食堂员工消耗全部归集与招待费,导致多缴纳税金的同时没能清晰反映费用的真实用途;其他费用项目所含内容隐晦不清,具体核算项目众多,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注意控制这类开支,尤其应当将金额较大、发生较频繁的科目单独列示,准确、明晰的反映真实费用。

(三)销售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A公司将部分销售费用列入管理费用核算,未单独列示,造成企业对销售费用未能足够重视,费用的审批控制不够严格,费用审核标准不一致,费用控制模式属被动消极型,在销售费用的控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对相关销售业务的费用应严把审核关,对销售业务的相关费用制定相应措施,严禁费用超标。

(四)财务费用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该企业对是否增加股权或者借款等筹资方式的比例没有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盲目借款导致资金成本过高,造成公司负担过重。

四、企业改善期间费用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期间费用的控制方法

1.对费用采用归口分级管理

归口分级管理是加强期间费用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主要是将费用归口管理,即按照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企业及各分公司内部期间费用上的权责关系,调动各公司管理好相关费用的积极性。一般来讲,管理费用主要由各公司管理部门管理,财务费用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将各分公司占用资金利息及外借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按照责权原则准确归口处理。

2.对费用进行事前预算控制

费用的预算应依据各公司的费用计划要求、过去年度的费用资料及计划期可能发生的变化来编制,并据以指导日常费用支出。事前预算应结合定额管理法来制定,根据公司所在地及其业务大小不同制定不同的费用标准,各公司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突破预算指标。年终应根据预算进行考核,对于突破指标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进行奖罚。

(二)加强期间费用管理的对策

1.强化监督以降低管理费用

控制管理人员数量,控制管理人员费用支出。公司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提高工作效率并尽可能减少管理人员数量,这样有助于减少管理费用。同时,公司应制定明确的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并加大监督力度。

2.优化销售方式降低销售费用

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对于常规事项、特殊事项分别在企业制度中明确规定全责义务,严格按照规章执行,避免因标准划分模糊而为审批带来障碍,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

3.加强监督管理以控制财务费用

第一,合理利用资金。一方面要从自身的良好规划、合理使用方面下手,另一方面,可以选择与金融机构展开多种业务合作来达到节省资金占用,增加公司收益的目的。第二,降低贷款利率。通过与银行协商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争取到低利息的贷款。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开发成本核算

一、引言

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经营利润必需严格控制控制成本,又由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是物质形态不可移,开发产品规模大,周期长,所需资金多,这导致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具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处理好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核算是提高经营利润的必经之路。

二、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内容概述

要想做好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核算,必须先明确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定义和内容。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和销售房地产开发产品而花费的各耗费,主要由房地产开发成本、开发费用和税金三大部分组成。

1.房地产开发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这是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主要内容,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地上和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净支出及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

(2)前期工程费。主要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发生的费用。

(3)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建设单位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4)基础设施费。包括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

(5)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

(6)开发间接费用。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工程借款利息和周转房摊销费等。

2. 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项目建设无直接关系、不能计入某个特定开发项目成本的费用。这些费用在其发生的会计期间直接进入当期损益,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1)管理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政管理部门(总部)为组织、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2)销售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销售产品或在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3)财务费用,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和金融机构手续费等。但凡是与开发产品建造相关的利息支出等,在开发产品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均应计入开发产品的成本,而不作为财务费用列支。

3.房地产开发税金。是指房地产企业转让、销售、出租开发产品,提供售后物业服务、销售材料、转让无形资产和出租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算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土地增值税等。

三、房地产企业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房地产开发成本的核算是指企业将开发一定数量的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计算出开发项目总成本和单位建筑面积成本的过程。企业进行开发成本核算,除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开发成本会计科目及辅助项目的设计

正确划分成本项目,可以客观地反映产品的成本结构,便于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按现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首先,把“开发成本”作为一级成本核算科目,其实,分别按照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等六项明细设立二级科目明细,最后,按各二级明细科目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的设立项目辅助帐,形成交叉定位,方便统计和查询。清晰的成本项目有利于将来的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和企业所得税汇算。

2. 公共成本费用的分摊标准的选择

公共成本费用分摊适用于“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一般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可直接计入特定的成本核算对象中;如果不能分清成本对象的,可以通过设定的分摊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对象。其中,土地价款可按占地面积比例分摊,而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可按可售面积比例分摊,建筑安装工程费可按照建筑面积分摊,开发间接费用可按照受益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分摊标准进行分摊。

3. 间接费用的核算

企业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按现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这些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特别要注意的是,为项目贷款而支付的利息,如果将其直接列入损益类科目进行核算,势必会形成虚假的财务成果,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同时损失开发成本加计扣除的税盾收益。因此,对受益对象明确的贷款利息应视同资本性支出进行核算列入“开发成本”,作为成本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4. 项目的竣工决算及合理税务筹划

房地产开发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计算出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可销售面积的开发成本,以便企业结出经营利润。可是现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视工程决算而忽视项目决算。因为工程决算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时间性比较明确,而且涉及到工程款的支付,不易拖拉。而项目决算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变得遥遥无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将尚未实施的工程预算计入成本,使项目决算能按计划进行,以后待工程完成再按实际支出调整项目成本。由于这部分工程支出,通常在项目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做对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在土地增值税清算前未取得正式发票的成本最多按照合同总额的10%计提允许税前列支,超过部分不得在当期税前列支。因此,作为财务人员,必须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在项目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前尽最大可能取得已经发生成本费用的发票,哪怕是暂时没法付款,也要和公司各业务部门一起跟供应商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把发票取得后挂应付帐款进行处理,为公司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企业所得税汇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尽最大可能降低公司税负或递延公司应交税款的时间。

篇8

关键词:医院 会计制度 问题 措施

《医院会计制度》自实施以来,对于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活力,是医院会计同国际惯例接轨、使医院会计走向现代化的重大发展,它对加强现代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会计核算水平,正确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院的财务活动逐渐增多。使得其帐务处理越来越复杂多变,医院资金来源业日益多元化,多元化的筹款方式正在被各级医疗机构采用。另外,伴随计算机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管理日趋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总之,《医院会计制度》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也较为明显,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我国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医院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对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也是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的过程,并不会引起实物资产的增减,但在现有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对相关科目的核算,只涉及医院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内部转移的经济运动形式人为地在医院净资产内部进行了再次转移,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不明,资产负债表中所体现出的净资产不能充分反映所有者权益,医院当期乃至全年的收支结余失实。另外,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会导致净资产的虚增,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贷记固定资产,平时不记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导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损耗或减者无法反映,资产负债表中也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原值,还会导致医院虚增资产。当购置固定资产金额较大,所提出的修购基金不够时,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对应的处理办法,使得“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科目余额为巨额赤字,严重虚减了医院的净资产。

其次,在关于利息支出的核算中,由于医院的财政补助经费逐渐减少。相对应的借款在增加,导致了财务费用的提高,对于借款利息的核算。有的医院计入管理费用,有的医院计人其他支出,不利于反映医院在筹资、融资活动中的耗费。按照企业会计惯例,利息费用应在“财务费用”科目中核算。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发生的借款利息费用在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其虽然不影响医院当期的收支结余,但利息作为一项费用,应该在相关的费用科目中核算,而不是在费用和收入两级科目中反映,这样处理违背了会计核算中的明晰性原则。

再次,在净资产核算方面,医院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和待分配结余,但无法反映医院建立时投入的资本金和运营期间产生的留存收益,且因为长期未计提折旧导致的虚增资产,这样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不利于考核单位负责人的业绩,也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同时,“专用基金-福利基金”科目支出在净资产中核算会虚增医院的净资产。

2、医院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摊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管理费用分摊医院的成本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直接记入医疗和药品成本,而间接费用基本上都归集在“管理费用”科目。月末按医疗和药品部门人员的比例分摊。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的间接费用。医疗部门的人数远远大于药品部门的人数,如果简单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势必造成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结余数较大的现象,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得知管理费用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医院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在“医院收支总表”中只反映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取消了“管理费用”项目。将“管理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理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摊入“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和“在加工材料”相关科目内。这样不利于对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进行财务预算的编制。也不利于对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进行监督及分析,使得管理费用在支出中的情况无法直接反映出来,进而不利于降低成本费用支出的经营决策。由于许多医院将利息支出计人不同的科目,有的计入管理费用中,有的计入其他、支出中,从而导致了在“医院收支总表”中,无法反映医院的筹资费用。另外,目前许多医院都未编制现金流量表。而银行贷款、经济集团投资、融资租赁等现代化筹资方式已广泛被各级医疗机构采用,为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很有必要让领导层了解现金的流入流出量。

二、完善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措施

1、针对医院会计核算方面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科目核算;增设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针对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可在医院固定资产核算中借鉴企业会计的核算方式,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购入固定资产时。只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涉及净资产科目。取消修购基金的提取,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医院应当定期的对资产全面检查,合理预计各种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出现可收回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做的且的是为了有效避免虚盈实亏,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管理者的审慎管理以及投资者的谨慎决策提供可靠和相关的会计信息。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通过该科目。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真实反映其损益情况。

针对利息支出的核算,增设“财务费用”科目,把原“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由“财务费用”科目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科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比例按月计提,并专款专用。

在净资产核算方面,建议取消固定基金的核算,为了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可以显示净值,防止在医院投资中的“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出现巨额赤字,可以取消“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的核算,改为累计折旧。

2、针对医院财务管理方面

应该合理规范奖金资金的计提与发放,将业务招待费的计入成本额度控制在一定比例。针对管理费用的分摊,管理费用应归于相关的医疗服务项目中的成本明细项目之内。但为了简化繁杂的费用分配等问题及总体反映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将管理费用单独反映在收支结余当中。这样能对比出相同等级医院及相近床位数量的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管理费用的多少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了体现管理费用的真实性,对能直接计入医疗及药品等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而不要把什么都列入管理费用。

3、针对会计报表方面

增加“管理费用支出明细表”。并在收入支出总表内增设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月末将“管理费用”这个期间费用科目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科目的借方,不再分摊。但在用这种方法时,财政局、卫生局在确定药品收支结余上缴金额时必须将未分摊的管理费用按比例扣除,即:药品收入扣除药品支出和按比例应分推的管理费用后的纯收入(即药品收支结余)作为“应缴超收款”上缴。这种方法能从“管理费用支出明细表”中清晰地看出管理费用的去向。另外,增设现金流量表,更好地披露医院运营资金流向和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增加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如对借款费用、减值准备、账务调整、特殊事宜等进行完全披露,更好地提示医院可能面临的损失,提醒管理者尽早寻找对策,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真实反映医院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以及当前医院资产的变现能力。

参考文献:

[1]廖聪玲,医院会计改革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07,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