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环境治理的建议8篇

时间:2024-01-03 14:38: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治理的建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治理的建议

篇1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文明建设的步伐和农民的生活。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

3.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措施不得力所产生的工业污染。

4.畜牧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二、农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仍在加剧,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了人群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1.农村水环境质量恶化。

2.农民生活质量下降,发病率增高。

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形成的原因较多,有环境管理体系、有财政资金、有治理模式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1.我国环境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农村污染问题的治理。

2.财政资金短缺,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3.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

4.农村污染治理模式单一,套用工业污染的治理手段。

5.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管理手段落后。

6.农民的环保意识差。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议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自身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垃圾等外源污染两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为此,提出以下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1.完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要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立法,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利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2.提高各级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战略认识。

各级政府和各级领导应当转变观念,把治理农业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防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整治乡镇环境;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农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3.加大农村环保治理资金投入力度。

农业科研部门应当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农业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加强力量,增加投入,通过技术攻关、项目招标引进吸收等方式,尽快推出一些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技术项目,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各有关部门应当在政策引导、项目规划、管理措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提高投资效果。在支农资金或环境资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农业环境的治理工作,也可以吸引和利用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机构的赠款和贷款,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增长机制。

4.明确农业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责,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建议成立由各省(市)领导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农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业环境治理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权限。

5.发展生态农业。

坚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由之路。必须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并以新的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农业生态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的生态建设。

6.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改善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监督,抓紧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严格控制养殖废物的排放。对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厂),必须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督促建设单位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于“三河”、“三湖”等国家和地方明确划定的重点流域和重点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周围的中等以上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场(厂),必须进行限期治理。

7.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生态文明村镇。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积极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凡1999年以后新建的县城、乡镇和新村,必须编制环境规划,并与城、镇建设同时实施;对已有的县城、乡镇和村庄,应结合城镇改造逐步加以实施。要通过规划、引导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城镇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8.加强农村环境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

篇2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079-1

一、农村环境污染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饮用水污染

农村生活主要饮用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易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和排泄关系,因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和监管,遭受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畜牧养殖场、居民聚集点等点源污染严重。

(二)乡镇工矿企业污染

一些工业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污染治理滞后,生产过程污染较重;食品加工、黄姜加工、畜禽屠宰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大量矿山开采企业破坏植被,弃渣随意乱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畜禽养殖污染

据调查,全市共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36家,年粪尿产生量23.81万吨,大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简陋,粪尿未经处理作为肥料施用,直接进入灌溉系统或地表水体,严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粪尿产生恶臭气体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后的又一重大污染源。

(四)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42.2万亩,年产生稻草约71.1万吨,农户生产生活消耗和利用约31万吨,其余40万吨均露天焚烧。焚烧稻草存在较大火灾隐患,产生大量浓烟严重影响民航、铁路、公路运行安全,污染大气环境,危害群众身体健康。

(五)村庄生活污染

据估算,全市县、镇、村年垃圾产生量156.3万吨,有垃圾集中堆放点的村庄占21%,对垃圾进行简易处理的村庄仅占4.7%。大量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倾倒或排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水冲式厕所、洗浴等生活污水排放增多,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六)农业生产污染

全市农业种植面积664.94万亩,年化肥使用量52.12万吨、农药使用量954.84吨、农膜使用量1419.34吨。农业种植新技术及农业化学品的广泛推广使用,特别是农药化肥大量使用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主要手段,不可降解物质长期积累,部分污染物随农田退水进入地表水体,造成土壤污染、板结、微生态环境破坏。勉县、汉台、南郑、城固、洋县等平川县区公路两侧和城镇周边蔬菜种植区尤为严重。

(七)区域性重金属污染

全市共有52家企业排放重金属,有的企业已对周边土壤、水体造成一定污染。汉中市勉县、宁强、略阳的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汉台、城固、洋县的电镀和机加行业是主要重金属污染源。一些航空、军工企业电镀和机加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渣流失扩散,也造成重金属污染隐患。

二、对策建议

(一)统筹安排,突出重点

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活污水及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和农村自然生态保护。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问题的危害程度、轻重缓急,优先解决影响面大、矛盾突出的问题,沿江、沿路及风景名胜区周边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汉中市有盆地9.91%,丘陵14.68%,山地74.87%,地理差异大,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方式不同,主要环境问题各异,环境治理和保护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各地要结合各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生态条件和人居环境基础,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经济、有效、可行的措施。

(三)依托村庄,务求实效

农村的基本单位是村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主体和受益群体是农户,各类问题的治理要以村庄作为基本单元,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依托村庄现有的人、财、物力条件,综合利用环境整治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力求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部分突出问题,改善村庄环境状况。

(四)多方投资,保障投入

大力争取中省财政安排的农村环境治理和村庄环境整治“以奖促治”资金,市、县区财政也应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各县区应优化整合农村环保、水保、扶贫、卫生、交通、林业等专项资金,打破条块分割,集中整治突出环境问题;镇、村应自筹部分资金,发动农户投工投劳;工矿企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生活饮用水安全和农村生活污染治理项目参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以各级政府和镇村组织投资为主。

(五)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篇3

关键词:城市;环境保护;污水治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200

在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伴随着愈加严重的城市水污染问题,亟需人们予以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解决。但是由于现阶段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疗的观念较为落后,并受到治疗技术以及体制建设等的制约,城市环境保护污水治疗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得到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协作,不断完善体制建设,加大配套设施及资金的投入,为城市污水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理的问题

1.1 建设污水治理体制建设的不足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下,城市污水排水量日益渐增,但结合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很多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没有投入正常的使用中,甚至有的污水处理厂已经建立很长时间了,但由于技术不到位、资金缺乏等问题很难正常运作。污水收集过滤网过于落后,导致负荷率太低很难正常进行工作。此外,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治理体制建设不健全,并未构建起相应的体制,影响了城市污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不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

城市污水的来源有工厂排放的工业污水、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等,这些污水在城市排水管网处汇集统一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因此,城市建设应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污水收集管网,但是很多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都有不足。在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后,污水处理厂或者厂家选址和建设并未结合原有的污水收集管网进行,只是依据主干道进行建造。大多数城区都是雨水与污水共同运用管道城市污水处理,因为收集管网不配套致使污水治理工作效率低。

1.3 忽视了城市污水的处理

在城市长期的建设和规划下,城市污水处理始终都是关注的重点。但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城市建设重点从处理污水转移为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在追求城市规模和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城市建设下,忽视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进行。同时,建设和维护城市污水处理厂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尤其是财力。城市建设资金通常来源于政府拨款和外商的投资,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则需要城市自己解决。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很难满足建设和维护污水理厂的资金需要,导致建设和维护污水处理厂工作始终停滞不前。

2 解决城市环境保护中污水治疗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构建起完善的治理机制

地方政府和污水处理有关部门,想要处理好城市污水,必须要了解城市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进而制定出与之相符的处理政策。因地制宜才能更加快捷、高效的处理城市污水。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征集其他群众的建议,群众的建议是广泛的,治理污水涉及到群众的利益,可以说群众比工作人员更加了解污水排放的实际情况。先要从源头上进行污水治理,监督污水处理器,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来处理污水,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实施配套的管网

加强污水治理水平和效率,既需要健全污水处理设施,也需要使污水处理设施充分发挥作用,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做到管网配套。掌握已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决好问题,确保现有设施设备的稳定运作;了解污水的来源渠道,对于一些建设完善的输送管道,但还未实施收集支管与接户管的区域推行和完成配套管网让污水可以正常的、顺利的流入污水主管道内;改造雨污分流,确保城区的雨水和生产用水都能顺利的进入污水处理厂,实施统一的处理。

2.3 拓展资金筹集途径

我国各地方政府都需要加大对筹集社会资金的力度,重点处理污水工作,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资金来源,不但需要政府拨放资金,而且还应该拓展资金筹集渠道,确保城市污水建设和维护有充足的后备资金。对城市污水处理进行宣传,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工作人员和人们意识到处理污水的重要性。推行多种筹资形式,如:向银行借款、发行地方债券、发行股票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正常、有效的运作。

2.4 提高处理污水技术和水平

物理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作为污水处理的主要3种方法,结合污水水量、流向和水质等状况,采用相适宜的污水处理法。随着城市污水的增加,提升污水处理技术和水平刻不容缓,在购买先进的、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和鼓励科研工作者研究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设备,借助科技的力量进一步提高我国污水治理效率。

篇4

一、政府重视,人人参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宽,情况复杂,单靠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是不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目标的。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体实施,纳入政府和干部目标管理,强化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当前,部份农村群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有的追求个人物质利益,讲究个人眼前实惠,对农村环境污染造成水资源水质恶化漠然视之,甚至以牺牲环境恶化水质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一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使每个公民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投入到治理农村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行动中来。

二、垃圾定点堆放,进行分类处理。农村群众居住相对分散,倾倒垃圾如果随心所欲,污染范围必然会更广。因此,对垃圾一定要定点堆放。同时,对垃圾要分类处理,能够送到地里作肥料的要尽可能送到地里作肥料,能够回收利用的,要尽可能回收利用,将其变废为宝,尽可能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资源。各种养殖场排污要达到环保标准,将粪便和其它排污送到地里作肥料,或者结合农村沼气建设,变废为宝,尽可能做到排污零排放。

三、改革农业用粪方式,多用农家肥,少用化肥农药。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了减少劳动用工,农村种地施肥以过去的施用人畜粪便和沤制农家肥为主变为施用化肥为主,不但使农村人畜粪便和可以作为农家肥的沤制物成了污染农村环境进一步污染水资源的祸根,而且影起农村种地化肥施用量巨增,导致化肥的残留物在山平塘、水库、石河堰和河道中巨增,污染水资源。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加之其它原因,导致农作物病害增多,随之而来的施用农药量增多,也对农村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严重危害。为了保护农村环境和水资源,应当改变当前农业用肥习惯,把人畜粪便和沤制农家肥作为种地的主要肥料,尽量少用化肥、农药。这样,一方面可减少化肥、农药对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还可减少人畜粪便及其它废弃物对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和培育耕地肥力,一举多得。

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概述

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来说,不仅要将环境监测质量方针、目标及职责确定下来,还要将其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监督和质量改进等内容。尤其是我国在实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后,让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有了实施依据。加快环境监测站标准建设,既要加大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还要明确规定持证上岗,完善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对布点、采样、样品贮运至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监测报告等环节的整个监测工作都处于可控状态,并可以进行追溯。

2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与参数不准确。环境监测中数据信息与各项参数对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很大,要求监测获得的数据有较强代表性,能够提升完整性和准确性,若是数据出现失真的问题,将导致环境监测质量降低。(2)技术水平落后。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若是不注重提升实验水平,也会给环境监测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让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降低[1]。此外,若是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降低,操作上比较简单,同时在实验评估过程中也未根据正常程序进行,也会降低环境监测的质量。(3)缺乏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大多数地方环境监测站在监测管理体系上还存在问题,如监测仪器与设备不能满足要求,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势必导致监测获得的数据与相关参数出现误差。分析其原因可知,主要是缺乏足够的经费,工作人员也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等。

3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建议

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应该在管理工作上下功夫,采取质量记录、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等方法,让环境监测中所有员工操作行为得到规范。在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过程中,重点是打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根据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对此要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要求出发,以制定相关技术文件的方式,不断规范报告编写、数据处理、分析测试、原始记录和样品采集等工作,同时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案,促使管理评审与内部审核等工作有效实施。要从质量体系出发,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尽快对质量体系作出相应修改,通过对规章制度的完善,让环境监测中出现的问题得以妥善解决,让质量管理系统发挥出更大作用。

3.2加强现场监督质量管理

现场监测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若是工作上出现失误,将产生巨大的误差。现场监测影响因素众多,而人为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经验,技术技能偏低,无法有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导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并发生各种漏洞,影响数据准确率。现场监测中要强化监测点位、采样频次及时间管理,让样品更具代表性,真实性也能获得提升,让现场仪器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工作状态[3]。应大力开展现场监测全程序空白样与现场平行样的质量监督工作,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多业务培训机会,了解现场监测具体流程,学习更多专业理论知识,能够懂得气象学、流体动力学等内容,清楚相关生产步骤与工艺。这样监测布点、样品采集以及固定、保存、运输等现场监测质量管理效果才能提升,真正避免现场监测为监测数据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

3.3全过程质量保障措施

环境监测工作中要采取全过程质量保障措施,让数据处理、数据记录、标准物质使用、试剂选择、仪器校准、测定方法运用、样品保存、样品处理、采样方式、布点方法和监测计划等环节质量管理效果都能够得到提升。第一,提升布点质量。在确定环境监测布点的时候,需要对相关条件、污染物特点和监测对象等进行分析,确保每个布点要满足规范要求,达到国家与行业的标准,让最终环境监测信息更具代表性与完整性。第二,提升测试质量。要以国家与行业标准为前提,开展对样品、现场测试等分析试验工作,如果用国际标准开展分析测试工作,应进行适用性与等效性检验。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做好人员方法、平行样、加标回收、空白样、明码样和密码样等环节的工作。第三,提升数据处理质量。要根据国家标准检验和计算环境监测数据,并将异常值予以剔除,提升监测报告记录、原始记录等的规范性与完整性。第四,提升采样质量。从分析方法与监测对象需求出发,进行环境监测时将采用的方法、时间与频次确定下来。通过提升环境监测质量,才能让数据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监测对象变化规律、波动范围和具体情况。

3.4以人为本,实行全员参与

为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管理质量,除了需要领导重视并提供支持以外,所有监测人员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将自身职能履行到位。人为因素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效果影响较大,在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后,若是监测人员执行不到位,也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需要增强监测人员思想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与能力,促使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形成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确保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实现既定的目标[4]。应将每个环境监测人员的具体工作责任确定下来,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层层分解质量管理目标,让各部门及相关人员各司其职,做好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将自身职责履行到位。这样监测人员才会重视、认真主动开展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采取专家授课的方式,让监测人员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同时还要采取外出参观的方法,开阔监测人员眼界,增强质量意识,提升业务素质与水平。

4结语

为了有效提升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效率,既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还要促使其高效运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动全员参与进来,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如布点、采样、样品贮运、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审核和监测报告发出等。这样才能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让环境管理、规划、执法及政策决策获得有效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瑾.浅谈全过程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水平的提升[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112.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1 我国的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在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双层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仍然不尽完善,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弱化和监事功能不足等方面。二是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不会有企业的经营哲学和发展远景,就可能使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环境的规定,也就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难于共享。三是管理者素质不高。“人”是内部控制环境设计和实施的主体,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各层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观念。内部控制的执行包括管理当局及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并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四是内部审计的无效性。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部门监督,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未成立审计委员会,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独立工作的环境,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五是人事政策不合理。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而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再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导致雇员极易产生短期行为。

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宏观控制环境

(1)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功能,因此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当董事会拥有技术、智慧和才能,并能进行适当的管理时,才能有效地履行其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而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的外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经理人才市场,形成一个约束、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②注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建立一种“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去引导经营者行为;③应从法律法规或制度方面要求经营者搞好内部控制工作,并制定“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

(3)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公司活动提供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企业所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完善组织结构具体应采取下列策略:①确保组织结构的适当性及其提供管理企业所需信息的沟通能力;②按照主管人员所担负的责任,判断其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③保证各主管人员所负责任的适当性;④企业应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其组织结构;⑤注意员工尤其是负责管理及监督职能的员工人数是否充足。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输出,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4)建立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关键在于职责界定清晰,权责明确对等,结构层次分明,沟通渠道流畅。构建组织结构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公开原则。在组织结构建设中,力求增加结构的“透明度”,使组织结构的职责准确无误地公布于众,以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保证内部控制的运行方向;二是牵制原则。一般情况下,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岗位与执行该项经济业务的岗位要分离,执行岗位与审核岗位要分离,执行岗位与记录岗位要分离,保管岗位与记录岗位要分离;三是效能原则。

2.2 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支配内部控制的权力,如果被不当行使,或者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自设特例绕过制度或变通处理有关业务,就会使制度的执行随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不应有的弹性,这样势必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功能大大削弱,严重的将会引起“群体越轨”现象,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系统所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物色精明强干、训练有素和具有责任心的人去承担。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使执行内部控制的所有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②按照具体责任和职能的要求培训人员,以提高每个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工作轮换,以发挥人才的潜力。④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促使制度执行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2.3 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以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员工在企业当中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文环境,也是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的体现,它支配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员工始终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里,接受企业价值观念,增强团队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

2.4 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企业信息与沟通系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运行效率。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运行。如通过存货记录和收发记录,有助于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通过业务发生的批准和授权记录,可以判断业务活动是否合法等。

2.5 实施配套的人力资源政策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不但能够提高职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而且还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成本,弥补内部控制的缺陷,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良好效果。

篇7

关键词: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六枝彝族建筑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3日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简陋的建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一个民族的精神、观念以及审美等。六枝彝族的建筑文化主要表现在村落的居民中。六枝的建筑文化受当地地理环境和物质建筑材料的影响,也受到当地其他民族建筑文化的影响。

每一种文化的产生与消亡都离不开特定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形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活动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各种自然资源,也是供人类使用和利用的对象。由于处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不同地区,在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形成的文化特点也各不相同。这样,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就有了各自的特点。要想全面了解六枝特区彝族人民的生活特色以及对其进一步调查研究,就必须探索六枝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六枝特区本地区彝族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的概念及六枝特区地理概况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一个空间概念。而居住环境既包括内部环境也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即是居住场所,而外部环境则是居住环境周围的外界地理事物,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湖泊河流、植被等。

六枝特区彝族居住区域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高原过度的斜坡地带,北与毕节市纳雍县相连,南与黔南州晴隆县及安顺市关岭县毗邻,东与安顺市普定县、镇宁县接壤,西为水城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于河流对其地势的强烈切割形成重峦叠嶂、峡谷纵横的喀斯特地貌结构,土壤多为黄壤、黄棕壤、石灰石、紫色土、水稻土等。著名的北盘江对该地区独特民族文化也有较高的影响。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在12℃~15℃之间,年降水在1,200~1,500mm之间,无霜期250天左右具有雨热同期、光热充足,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有利的条件。

六盘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是由于处于高原上,因而带有一些独特的气候特征,地形复杂,农业方式也多种多样。气候方面的资源的光、热、水为农业提供的最为基础的能量,既不能被代替,也不能缺少。

六盘水地区境内气候的大体特点为:夏季平均气温在全国范围内来说相对较低,冬季无严寒。四季也相对分明。独特的高原气候也仅仅存在于区内海拔较高的地区,如钟山区境内的韭菜坪,盘县的坡上草原。年均温度在14℃~16℃。年降水也较为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匀,多年平均降水在1,100~1,300mm,极大值年份约为1,600mm,极小值年份约为850mm。光照条件较差,该区年日照时数在1,200~1,600小时之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句话在该区也说得通。

二、六枝彝族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选择

彝族人喜欢选择有山有水的半凉山地,一般为坐北朝南。青山绿水,所谓风水龙脉两者兼得,他们大体聚族而居,小至五六户人家,大至五六百户。六盘水地区彝族历史悠久,彝族曾在此建立过的国家及地方政嘣诮裉炜蠢匆簿佑诎肓股角,这是为何?据相关文献记载,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彝族祖先系游牧民族,为方便对牲畜的管理,故居于半凉山区;二是彝族先祖历史上为生计经常同外族发生战争,居于半山有利于防守,假使居于山脚的话,就不利于防守,如居于山顶的话,虽然有益于防守,但交通不便且不便于用水,唯有居于半凉山区,军事、交通、用水三者兼可以兼顾;三是彝族祖先也曾经居于河谷地带过,但由于雨季洪水摧毁了他们的家园,所以在以后的居所选址时就避开了河谷地带。

由于彝族人崇拜龙虎图腾的原因,他们在房屋构造上都喜欢左青龙,右白虎,其取材也因地而异。

居于山林者,由于山林资源丰富,因而都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该地区海拔1,900米以下的地区广泛分布有黄壤,土质主要为沙页岩风化而成,泥页岩风化物。这些类型的土壤都适宜于松、杉、桦等植物的生长。木料主要用于柱、粱、橼、门窗、楼梯、楼墙板等部位的材料。在过去,木料都是就地取材,但现在国家禁止乱砍乱伐,所以现在的彝族居民建房大多都是到木料市场购买。

居于石山地者,则多采用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由于一些彝族聚居区广泛分布有石灰岩、玄武岩等石材,故当地彝民的居所都是石质的,石料主要用于基石、墙体、房顶,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石场的天然石块或石片;另一种则为经过加工过的石块。在六枝特区的牛场大箐村约有三成以上的房子为石板房,以石板为盖,石条或石块砌墙。除屋内一些用木质制成的材料外,其余全为石料。

三、地理环境对六枝彝族地区建筑文化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六枝彝族建筑材料的影响。该地区主要属于云贵高原,以高原为主,丘陵、坝子、小型山原及高原次级分布在山地中,地形崎岖、山地广布,很少有相对平坦的地区,该地区是我们国家广泛分布喀斯特地貌的地区,岩溶地貌发育齐全,碳酸盐类物质在此地区广泛分布,面积大、沉积厚度高,岩溶地貌约占该地区总面积的60%,在盘县境内,破碎岩石类面积为916平方公里,玄武岩类面积约为718平方公里,第四类沉积物发育不全,仅仅零星的分布于小型洼地、谷地和山麓边缘。

流水对该地区的地貌也有一定影响,虽然水体地貌发育不全。但由于该地区位于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故流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成为一种必然之势。雨岩性山地河流源短,但流水急,无较大河曲、河漫滩以及天然湖泊,水域面积也较小。地貌侵蚀和剥蚀地貌为山原,脊椎类山,脊椎高中山。在这些地形地貌上,再加之气候的影响下,衍生出了独特的土壤类型。在这种独特的土壤环境下,选择建筑材料也有一定的限制,土壤方面:土壤枝植被发育的必要物质基础,建筑方面用到的草料、木料、竹料。

(二)地理环境对六枝彝族居民村落的影响。当地彝族人主要居住在接近水源的半凉山地,平坦的地区较少,故村落比较分散,无法聚集,所以当地村落的户数较少。

六枝彝族人口2006年人口普查时约6万人,这6万人口的族群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乡镇,即箐口彝族么佬族布依族乡、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牛场苗族彝族乡、洒志彝族布依族苗族乡、梭嘎苗族彝族乡、折溪彝族乡。这4个乡镇彝族人口最多、民族文化浓郁、影响力较大,所以笔者对这4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查,4个调查点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表1)

(三)地理环境对六枝彝族民族宗教建筑文化的影响。六枝彝族当地的祠堂一般由一个家族或家族支系修建,是专供族人放置祖筒和祭祀祖先的处所。祠堂一般都修建在寨子后面的山上,面积有几平方米。六枝彝族祠堂有几种不同类型。比如,六枝箐口乡社勒村的祠堂既有草顶石墙结构的房屋,又有草顶栅栏的屋棚。六枝中寨乡小补王村的祠堂为瓦顶石墙结构的房屋。

供奉在祠堂内的灵位叫灵筒,一个灵位有两个灵筒,表示一对夫妇,灵筒按男左女右并列排放。同辈的灵筒并列成一排,灵筒排放的顺序是从老到小一代一代地放。灵筒是指指头大小的竹筒,长五六寸,里面装入米、草(分公草和母草)、纸(纸上写有死者的姓名和身份)等。已婚者的灵筒用编织的蔑兜包着,未婚者的灵筒只是一个光的竹筒。

灵筒进祠堂前必须有4个步骤:首先,毕摩在村寨附近山上的坝上设堂,主人家要准备12只草鸡、1头猪、12个鸡蛋、12对泡木树枝,泡木树枝围绕设堂地点插在地上;其次,杀鸡和杀猪;再次,设堂完毕后,毕摩装灵筒;最后,把泡木树枝捆在祠堂侧边。

篇8

关键词: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治理

中图分类号:R122文献标识码: A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大被称为大气污染。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1.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以兰州市为例,全市总的地形特点是以西北的祁连山余脉和东南部的马卸山脉为最终点,相向成阶梯形,逐渐下降到以中部西东流向的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之河谷川地为鞍底,形成一巨大马鞍形,相对高差为2181 m。另外的谷侧山峰对谷间大气有明显的加热效应,由于山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其表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造成超绝热温度递减率,白天山峰对谷顶空气加热,谷底空气温度较低,形成脱地逆温.夜间谷间辐射,冷空气沿坡面下滑,形成夜间谷间辐射逆温.山谷盆地日间的脱地逆温层,以及夜间山谷冷胡效应形成的逆温层,是造成山谷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2.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1)交通运输。近些年来,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私人轿车的数量急剧增多。但是,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汽车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特别是一些柴油大货车和冒烟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夹杂着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

(2)燃料燃烧。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放弃廉价的高硫煤而去购买环保型的低硫煤;这就造成SO2的大量排放。

(3)工业生产过程。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即是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企业。而且这些工矿企业大多数成为大气污染的主力军。

(4)市政建设。城市马路普遍存在道路斜坡问题,即马路两侧的人行板道明显高于路面而且与路面垂直,呈“凹”字型。致使马路上的灰尘不能吹走,而且越积越多,这也是引发扬尘天气的直接原因。

(5)工业布局。工矿企业的分散性使城区的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6)绿化。一些新兴的工业城市,绿化还没有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只有政府、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内部绿化已基本达标,而整个城区的绿化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大气污染对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环境监测来鉴定,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颗粒状物质的监测。

在大气污染物中有许多颗粒状的物质,这些颗粒状的物质较多,它的成分非常复杂、具有多变性和危害性,有的本身具有毒性,有的是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运载体、催化剂或者能产生有害的反应。在某种情况下,存在于大气中的颗粒状物质与附着在它身体上的气态或者蒸气态物质产生反应,会产生更大、更多的毒性。因此,要对大气中的颗粒物质进行必要的监测。对大气中颗粒物质所进行的监测主要包括:对总悬浮颗粒物进行测定、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地行监测,对粒度分布的监测,对降尘量进行监测,对颗粒的化学组分进行监测。

2.二氧化硫的监测。

大气中有很多含硫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氢、硫酸以及酸盐等。他们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煤与石油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在硫矿石的冶炼等化工产品中会生产与排放较多的废气。

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最严重,它的分布较广、影响较大,所以,在对硫氧化物的监测中主要是对SO2的监测。对二氧化硫进行监测主要是“对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钍试剂分光光度法”、“电导法”、“紫外荧光法”、“火焰光度法”、“定电位电”、“库仑滴定法”等解法。

3.氮氧化物的监测。

石化燃料高温燃烧和化肥等生产排放的废气使氮氧化物被排在大气中,除此之外还包括汽车的尾气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通过环境监测,得知大气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进行有效的环境治理,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的椎广从国情出发,尽快开发推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配套设备过关的大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重点领域包括煤炭洗选脱除有机硫、工业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的气化和液化、烟气脱硫、转炉炼钢收尘、焦炉烟气治理、陶瓷砖瓦窑黑烟治理等。

2.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直接消费煤炭,提高使用燃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步提高车用燃油质量和标号,加速淘汰含铅汽油,使我国的汽油尽快向无铅化、高标号方向发展。

3.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防治工业废气污染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采用技术起点高的清洁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末端污染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