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智慧课堂教学方法8篇

时间:2024-01-02 10:26: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智慧课堂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主体;作用;政治;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纲要的提出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巧设情境、巧设问题

情境和问题的创设直接影响对知识的探究效果。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在形式上活跃课堂气氛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容必须来自生活,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时,我受《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蛋市》情境创设,让一名同学扮演养鸡场的老板,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蛋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模拟蛋市交易,要求“老板”根据“蛋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时做出是扩大规模多养鸡多生蛋以赚取利润,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策,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行评价。结果,“老板”的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上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并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厚的兴趣支配下,每个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二、时事简评

时政教育不仅与高中思想政治课互相补充,而是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抓手。我在对高三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我最喜欢的选修课”调查中发现竟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对“时事点评”这门课感兴趣,这使我意识到加强时政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学科兴趣的重要途径,并且在时政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应该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我结合高三政治课堂教学特点,在每节政治课开始的前五分钟进行“时事简评”,让同学们对近年来发生的时事进行简要评述。例如,利比亚战争爆发后,以法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发起了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对利比亚的侵略战争,不久利比亚卡扎菲政权,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不少同学的震惊。于是我便要求大家关注事态的发展,并要求同学们做好准备对利比亚战争进行简评。上课了,几位同学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讲稿轮流上台发言。使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能用国际关系的理论来阐述利比亚战争的必然性,而不是简单的情况通报或情绪发泄,甚至有同学指出了这场战争对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借鉴意义。他们的发言都不长,分析也算不上精辟,但看得出事先都经过了精心准备,这个准备过程诚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三、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课时,我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我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我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十五分钟后,课代表作为主持人宣布全班讨论开始,各小组分别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陈述了他们各自的观点,然后大家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讨论。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我想,正是因为这个观点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诚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探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公司的经营》一课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同学对我国的公司经营状况了解不多,所以他们对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我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我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课前布置了充分的预习任务。①利用周末空余时间,凭借网络技术收集各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参照预习提纲,充分地预习课本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记录。课堂学习中,先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然后再由同学提出仍然不能解决的疑难,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探究学习。在预先自己精心设计的图片情境中,通过学生阅读、思考、质疑、交流、互补等方式,来解决疑难。在解决疑难过程中,逐步讲清学生存在的疑问。然后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最精彩之处在于小组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尤其是调查苹果、吉利、华为、联想、海尔等小组,讲述此起彼伏,异常精彩和热烈,学生回答非常积极投入。小组在主动地展示调查结果时,其实就是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时候,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掌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姚敬华.《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创新’三维复合”教学方式初探》,《中小学教材教法》2004年4期.

[2]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学探究组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2

 

企业财务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前承基础会计课程,后接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模拟等课程。通过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会计六大要素核算的基本知识,具备会计核算业务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学生掌握会计核算业务相关知识的熟练程度,会直接影响其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现在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远远滞后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创新中职学校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模式,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笔者一直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一线工作,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能力以及学习状况都掌握得比较清楚。由于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来中职学校上学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或者是因为年龄小无法就业而被迫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再加上会计专业知识本身枯燥难学,不太好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大环境不好,在学校学习好不好无所谓,都是一样不好找工作,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差,教师授课也没有了积极性。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最终演变成课程越难,学生越不想学,越不想学就越不听讲,达不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学是很失败的。

 

针对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思考了如何让学生乐意去学、积极主动去学,如何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让学生爱上企业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并认真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效果不错。下面就是笔者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的几点改革建议和方法。

 

一、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教材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满足中职教育专业教学的需要,以行业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就业实际,选择的教材既要达到中职教育层次的教学要求,又要考虑中职教育的实际状况和要求。以会计报表结构布局涉及的会计六大要素涵盖的经济业务会计核算方法为课程主线,教材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以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重实务、重操作,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第一学期主要讲解和练习的是资产要素的核算内容和基本技能,第二学期主要讲解和练习的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等业务的核算内容和基本技能。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单项实训教学同步,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强化所学的知识,以培养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

 

二、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方式多样化

 

1.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前面的基础会计课程学得不扎实;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受到目前就业大形势的消极影响,认为工作难找,学了也白学,于是产生了厌学情绪。笔者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态度,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虽然现在的中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但是他们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笔者经常跟学生谈心、聊天,增强学生的信心,告诉他们学好会计并不难,一定要树立态度第一、能力第二的主导思想,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然后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实地考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了解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学生发现会计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从而增强了信心,学习不再迷茫,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教学形式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笔者课下查找了大量的学习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将抽象、枯燥、乏味、复杂的专业知识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笔者将一些重要的、难以理解的知识要点通过“猜词秀”等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一举两得。笔者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谈论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探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当天所学的内容当天练习,不拖拉,多做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以中职会计就业方向为目标,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相结合

 

1.以中职会计就业方向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中职学生毕业即工作,因此职业指导教育必须从学生入学就开始,系统地、全面地组织开展。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踏实勤奋的精神,使他们按照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从对往届毕业生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毕业后并不能胜任工作。教师要积极分析学生在相关岗位中面临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为中职学校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方式方法提供借鉴,为会计专业在校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为了实现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模拟的实习环境,通过实习使学生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熟悉企业会计工作的流程和业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在模拟环境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使学生感到实习的真实性,增强参与实习的兴趣。

 

2.理论教学与会计模拟相结合,边学边练

 

企业财务会计操作性较强,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会实际操作,例如凭证制作、账簿登记、票据填写等。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配套进行企业经济业务的仿真模拟训练,使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边讲边练,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以技能为基础的职业教育的特点。

 

总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突破原有的教学局限,改善教学效果,强化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从而使会计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以上是笔者对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建议,希望对中职会计教学有所帮助。改革中职学校会计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分析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及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对改善会计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问题;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14-02

0 引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及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的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生产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空间想象力的建立,主要知识是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图能力、读图能力及CAD机械制图能力。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能鲜明的突出专业特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1.2课程学时在减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广泛,有二维平面图形的画法、三维立体图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读图的基本知识。如果要将整套内容较好的完成。课程学时应在100左右,这也是以往使用的教学计划学时。但目前一方面随着学制的减少学时在减少,已减到64学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要求的不同,学时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专业只有36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下还要保证1/3的实践教学学时,理论教学学时更少了。

1.3生源情况复杂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所变化,而且良莠不齐。按学制的不同分:三年制(高中毕业)的、五年制(初中毕业)的;按录取分数的不同分:分数线以上(正常录取)的、分数线以下(补招录取)的;按志愿的不同分:填报第一志愿的、填报第二、三志愿的、服从分配的。而对于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却是相同的。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机电类、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教学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理解投影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绘制出其草图,从而达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空间思维的前提下根据技术文件中图纸读懂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安装顺序、结构形状及用途。制图的基本方法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的国家标准系列及深入细致的画法只做简要介绍,工作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学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图与读图上,这是机电类、电气类专业的一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

2.2以专业技能方向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一线工作人员。最近几年各企、事业单位反馈的就业信息表明,社会急需生产一线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方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基本专业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合理的进行删减,删除理论的推导过程,去掉部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块,紧扣实用所需,选择必要的知识块。另一方面增加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环节。理论教学主要有三大块: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读图。在教学工程中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强调点、线、面、体得投影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加强手工画法、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形成熟练的绘图习惯,从而掌握制图技巧;注重各种制图符号、零件代号含义的详细解释,以便打好读图的基础,逐渐培养识图的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对零件(模型)进行测量、手工绘制、CAD制图,结合零件(模型)读零件图、读装配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定会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3.1分清主次、重点详解、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构成线面分析法的重要组织元素,是运用其方法进行绘制图样的基石。教材中的理论语言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自制模型空间来展示点、线、面的投影过程,从直观的过程中总结出它们的投影规律。在讲述中尽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观察投影过程时要做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收获的高兴、快乐。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学习的兴趣。

2.3.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课程学时在减少、知识点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还有着厌学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调节统一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整体的知识建构。那么灵活、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势在必行。对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应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绘图、读图的知识:再以激励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一堂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教学,要提前准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型:简单的、较复杂的、复杂的三种,用以配合完成直观、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在习题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并画出一个简单模型(低层次)的三视图,画完后,一要总结作图方法和技巧,二要祝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并表扬大家积极探索的精神(语言激励)。接着,趁热打铁练习较复杂模型(中层次)的分析、绘制。复杂模型(高层次)作为备用模型,专门给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准备的,可自选绘制。在逐层完成绘制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不再退缩,回心转意的学起来:基础好的同学会积极进取,挑战难题。

2.3.3注重CAD下的机械制图教学,形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的完整融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机械制图与CAD绘图两块知识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往只重视了基于机械制图下CAD绘图的教学,而忽视了基于CAD下的机械制图的教学。CAD不仅能画图,还可以制作教学课件,而且是具有机械制图特色的课件。CAD教学课件中的仿真教具既经济又实惠,既节约了购买实物模型、存放场地的投入资金,又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最有利的是突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展示,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制图习题集中有很多题没有立体图,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

笔画出草图,现在就可以在CAD中预先绘制出来并存储在仿真模型库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选用、展示,非常方便、快捷。CAD软件既是学习者点学习工具,更是教学者的教学工具。

2.3.4细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传统教学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场制图与绘图的实训,全班学生采用的是一套方案,主要强调一个“画”,画上一周到两周的平面图形,没有实物参考。这种强化实训能很大的提高画图技能,但内容单一、只凭想象很难读懂图形全部的情况。学生在实训中极易产生疲倦感,一般会有1/3左右的学生跟不下来,不能完成全部的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细化实训内容做起。

①分三个阶段进行:三视图一零件图一装配图。

实训前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模型(仿真模型),要基本保证10组(每组5人左右)的任务需求,实现不同组不同任务。实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同分析结构、测量尺寸、制定方案。互相沟通交流,彼此学习促进,最终都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技巧,总结出分析方法。这样的改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分层次进行:低中高。

在选用模型时要全方位考虑,既要有复杂的,也要有简单的。每组自选一套模型进行绘制。因为个体有差异,必须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③人文关怀的进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在强化实训的过程中更需要人文关怀。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实训中除了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个尺寸度量准确、把每一条图线绘制清晰;更得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时时跟上进度。在学生们出现疲劳的时候,他们不会调节,只会喊叫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调节,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励他们,既很好的传递了关怀,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我们真诚的关心、关注下,学生们会度过疲劳阶段,圆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3 结束语

不断的变革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高。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发展下。本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的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找出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相信本课程的教学会越来越有特色,更相信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韦兰花.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9):179-181

[2]孙建锋.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职教论坛,2004,(14)

篇4

【关键词】专业化 中职英语教师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则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作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提出以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美国卡内基财团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制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这是一份迄今为止最明确地界定了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文件,它明示了制定专业化量表的基本准则。

专业化的中职英语教师,既要有英语教育智慧又要有英语教学智慧,是英语教师个人的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是在英语教师主体体验中成长的智慧。他人的或规范化的理论智慧在转换为英语教育智慧和英语教学智慧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一种个人的理论智慧中介,而个人的英语教育、教学经验也会孕育某种个人的理论智慧,这种智慧会融入源于他人或规范化的理论智慧,共同体现为英语教育智慧和教学智慧。中职英语教师的职业专业化成长其实就发生在这样的双向互动共生的过程中。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

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思维能力要求英语教师在对中职英语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备好学生的基础上,思维具有准确性——表现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具有条理性——在英语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具有概括性——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既反映全貌,又突出重点;思维具有发散性——在英语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思维具有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具有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表达能力要求中职英语教师能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及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等来组织课堂教学,把学生和教材在课堂上“串”起来。

3.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评价能力

1.课堂教学课型设计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课型可以从知识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形式等维度分为各种类型,课程改革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接合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各种课堂教学课型的选择与设计的能力。

2.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有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情感、创造力培养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体、准确。

3.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应重点突出,难度、深度恰当,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注意与已学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注重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4.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应合理,有合适的密度、速度和强度,作业量适中,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5.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的能力。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应与教学目标、内容匹配,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展示思维过程,新旧知识联系自然。教学组织管理民主,气氛宽松。反馈及时、交流多向,评价激励科学有力。

6.课堂教学教师形象设计的能力。教师应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端庄、大方、从容的仪表形象。

7.课堂教学预想效果设计的能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创造力培养、情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效果作出预想,对课堂效果作出预计。

8.课堂教学特色创新设计的能力。应能对教学目标、内容的特色创新,或对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的特色创新,或对教师语言、形象的特色创新等。

9.课堂教学评价的能力。能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评价课堂教学,能科学地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方法、效果、特色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中职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

1.课堂教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中职英语教师首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2.课堂教学研究能力的表现:有认识发现、形成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有确立、设计课堂教学课题的能力;有总结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能力;有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在其著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的导言中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可以说,这些精辟的语言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对中职英语教师而言,职业的专业化更能发挥它教授英语、普及英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梅.干扰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种观点的探讨[J].教育情报参考,2007,

篇5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新课改要求高中数学课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以及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新型教学环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应该树立起智慧型的教学观,用智慧的教学观去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景象。智慧指思考分析、通情达理和寻求真理的能力。它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那如何建立智慧型的高中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改革,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智慧,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锻炼思维、增长智慧。

一、教学观念上树立智慧型课堂教学意识

当今学生的心理知识与技能、经验与体会、反映与表现有着众多的共性,如信息来源广泛,知识面较宽,思想自由,自主意识增强等,但是他们接受能力和发展能力却是极不平衡的:有的学生自主性强,勤奋好学,效率高;有的学生讨厌学校,厌恶学习,不能吃苦,贪图享乐;还有一部分学生处于两者的中间状态。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充满智慧,不同的命题给不同的学生练习、思考,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按照不同的目标去教学,按照不同的速度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同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人人都能达标,人人都有所收获。

二、教学目标树立课程目标意识,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

“智”指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慧”指的是学生思维的反应速度,“智慧”指的是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型课堂要求教学目标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转变,树立课程目标意识。高中数学除课本知识以外,还有一些隐性知识,如对数学概念、规律的理解,学科知识的思维和方法,知识的系统化,以及解答习题的能力、认知能力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关注这些潜在的问题,应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体验,在态度、毅力和理性精神上得到感受。教学目标不是对课堂情景面面俱到的设定,它只描述课堂大致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各种目标,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给各种不确定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收获。

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但没有实践的理论更是苍白无力的,只有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得到启发获得新的知识,才能真正使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的定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概率和频率的不同,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硬币,亲自动手抛掷硬币10次、20次、50次,甚至100次,并且记录正面向上的结果,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了硬币正面向上这个事件频率的变化,也在心里感受着概率这个定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方法,例如兴趣激励法、集体讨论法等等,这些方法都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加感性认识,增强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武装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数学课堂上粉笔、黑板模型有时候很难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与具体的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习难度较大。比如函数概念,初中讲的是比较具体的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都有具体的解析式和直观的图像,而到高中后,就讲了一般函数的定义以及映射概念,抽象难懂,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学不好的学生会觉得压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后,能通过多种感知方式,更生动、直观、鲜明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比较直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现代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巩固教学成果,特别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尤为突出。

以上是创建智慧型课堂的四个方面,经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学生对学习不仅产生兴趣,学到了知识,而且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产生智慧。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郑强.实施高中新课程前沿论坛[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

[3]赵祥鳞,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189-01

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智慧就是对所有人生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整合。智慧不等于知识,一个人知识再多,学富五车,如果缺乏智慧,仍然可能是弱智。教育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要做两件事:一是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二是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但是教育智慧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新理解和新思想,在实践中去创新。教学智慧是教育智慧的一个方面,主要指在课堂中,老师的教学智慧。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智慧是结合语文的特性,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有很多类型,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的四个阶段来阐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智慧。

1 课程导入的智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这堂课的看法,好的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导入课程这个环节十分考验老师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体现。语文课堂相比其他课堂灵活性更高,所以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激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这涉及到教学智慧的情境性。语文是一门感彩很浓的课程,例如我们有时候需要学生去体会古人的情怀,所以创设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某种氛围中,感染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观看也是老师们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时候某些语言过于抽象,老师可以将视频或者模型给学生观看,这样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感知,有助于学生去记忆所学知识。

2 课程讲授的智慧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讲什么,怎么讲,都是需要老师提前计划的,如果老师盲目的讲授,不分轻重,会使课堂失去色彩。影响讲授质量的因素分为以下几点,老师语言的幽默性,老师语言的节奏性,老师语言的精准性。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将幽默应用到小学生教育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笑,这种气氛下,学生的表现会活跃,大脑运转较快,进而提高了效率。教师的语言如果没有节奏感,学生听久会产生疲劳感,所以老师的语言应该注意抑扬顿挫。教师语言不能太累赘,这样学生会记不清楚重点。当然准确性也很重要,小学生跟老师学习的语言很多,如果老师的语言不准确,缺乏逻辑,学生也会形成这样的语言风格。

3 课堂组织的智慧

课堂组织最能反应老师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能力的方面。很多老师讲授课程的能力非常好,但是组织课堂却很乱,连简单的课堂秩序都无法维持好。这就说明,良好的课堂组织是吸取知识的前提,讲的好但是没有观众,也是徒劳。另一个组织课堂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老师讲过的知识学生不一定都能领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有皱眉头或者想睡觉的状态,那老师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讲授方式和课堂组织方式。除了观察学生的表情反馈,还要重视学生的课下反馈,老师课下一定与学生多交流,现在社会信息技术发达,除了课堂上的沟通,老师应该在课下多听学生的问题,如果学生反应这节课有些知识没有学好,老师可以在下节课再着重讲解一下。

4 课堂板书的智慧

板书是老师呈现给学生的笔记,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会记笔记,数学笔记需要记的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及其相关举例,而语文课堂上,笔记的重点往往并不突出,所以很多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会把老师写的和说的通通记下来,这样纯碎的抄写就是去了笔记的意义,所以老师在板书上老师应该着重的写重点,将所讲知识的机构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板书不仅考验老师的写字功底,更考察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逻辑性,板书中体现出的智慧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从课堂教学的四个步骤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智慧,虽然不够全面,但也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本就是浪漫的,加之现在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们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了巨大挑战。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多变的课程结构,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这一切因素的变化虽然带来的挑战,但是也给老师们更多展示教学智慧的机会。很多优秀的老师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学成绩优异,彰显了自身的教学智慧,但是教学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单纯的套用经验并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要明白,教学智慧是老师们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灵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具有普遍的借鉴性,但更需要老师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理解并探索教学智慧,这样小学语文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施瓦布(Schwab,J.J).实践:课程的语言[M].2003.

[2]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1997.

[4]胡燕琴.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

[5]杜萍.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对于智慧课堂的基本阐述

培养学生对于思维的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内容。智慧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智慧课堂因此也就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更多地加强了技术和教育的交流,必然会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含义

知识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同时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智慧能力进行综合锻炼。

(二)智慧课堂的创建路线

是否实现了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是判定一个智慧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智慧教育的实施,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提升自身能力,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路线为:将日常教学任务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智慧教学的理念,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

(一)对于教学设计的不足

教师对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方面,较为欠缺,更多的只是简单往网络学习空间上传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类似小图书馆的空间。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没有在网络学习空间的环境下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网络学习空间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二)对于教学实施的不足

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过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将教学内容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相结合,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教学工具没有更好地利用,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反思和评价过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在第一次上传的基础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习题资料,没有重视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记录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对于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在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时,无法做到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智慧课堂中提倡的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也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三、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一)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

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二)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四)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

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虑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帮助,增强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交流,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诸多的优势,决定了教师需要对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智慧课堂教学认真思考。

作者:张翠萍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话教育,2015(7):49-54+65.

[2]许美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5):62-63.

篇8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智慧 生命 主体性

一、人们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追求

自从教育产生以来,诸如“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又可以学有所成”等问题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要求。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有人说,现代教学论就是追求以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的理想落实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这时人们想到的是“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后来,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再后来,人们认识到无论是“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所以,现今的课堂教学就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师生在有效的教学生活中得到发展。

人类初始的教学方式往往显示为“个别化教学”。后来出于追求效率的需要,“个别化教学”逐渐演化为“小组教学”,再由“小组教学”演化为“班级教学”。不过现代教学的危机使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由“班级教学”转向“小组教学”,进而由“小组教学”转向“个别化教学”的趋势。其实,这样的转变并不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循环或轮回,更不是重复或倒退,它是当今人们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然结果,是关注人的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到今天,个别化教学向今天的班级授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一突出的矛盾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作为在课堂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教师首先就要考虑到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当今的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新课程的推广确实使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应该说当下的课堂教学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新的观念和改革的热情,也不缺少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用。但仔细思考起来,似乎还缺少了许多重要的东西。就教师要克服旧有的教学习惯来说,要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就十分艰难,这中间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当今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正确“引导”。

在今天的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像过去那样把结论、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往往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教师往往缺少等待,提出问题后很快就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把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上来,然后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教学过程就这样完成了。这对知识的传授也许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的空间和权利。试问:这样做究竟要把学生引向何方?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在哪里?这样的启发教学能起到正确引导学生的作用吗?依我看,与其说是引导,倒不如说是“牵引”,因为学生的主动性完全被抹杀了。而且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我曾在上海某中学听了一节初三英语课。整节课学生都整齐、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除了时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外一直都保持鸦雀无声。我当时就在想:学生为什么那么安静?学生为什么那么服服帖帖?每一个要学生回答的问题都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唯一想要的就是让学生背下答案和一字不落地听写在黑板上。难怪她自己下了课也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其实还是在搞应试教育。”

所以说,当今的课堂教学重要的一条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而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因为,教学方式的变革的背后是师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式学习从形成到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是有很大关系的。实践证明,接受式学习至今仍是最为经济、有效、快速的教学方法。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犯了非此即彼的错误,认为要实行探究式学习,就要抛弃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以致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难于控制课堂而觉得无所适从;采用接受式教学方法的教师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敢越雷池半步。

2.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教师精心设计和系统反思。

首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几乎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都知道要吃透教材,也知道要有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却没能做到超越教材,没能做到在课堂上遇到突发事件保持镇定,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设计知识呈现的方法,设计逻辑思维的过程,设计与学生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理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应积极主动随时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和情感交流中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游离于学生思考和生生互动之外的。最后,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已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许多教师更是上完课以后书本一夹就完事,很少做到将课堂中的感受、得失及时记录下来,更缺乏对教学实践的系统反思,写出随笔、碎思之类的教学感悟。

3.当今课堂教学缺少智慧的生成。

什么是智慧?“智慧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由教育的细心呵护而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今天的课堂上,很多教师依然担任着“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教师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原原本本地把教科书、教参上的内容搬到课堂,告诉学生,学生若有疑问,教师不是启发他去思考,而是说“照我说的没错”或“参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缺少智慧的生成说到底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束缚造成的。20世纪初,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倡导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时就提出过著名的“六大解放”。今天的课堂教学更需要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头脑、手脚、时间和空间,让师生在教学交往互动中自主发展。

4.当今课堂教学缺少对生命的关照。

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过“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句话,但以学习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一工作却很少有人能出色完成。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天的大多数课堂中教师还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往往以知识的权威者自居,说什么“你看你的作业像什么样,闭着眼睛做”、“重做”之类的话。更可气的是,有的教师竟打着“今天打你是为了你好,将来你就明白了”的幌子,漠视甚至戕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殊不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的情感的唯一载体。舍却生命,还谈什么教育?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说到底这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或诊断问题,它应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度为取向。也可以说,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但问题是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最优化的组织教学环节,怎样的教学效果才算是有效的或是高效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被看成是一种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将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作为衡量标准;以有效教学理念为比照。我们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1.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现实的课堂中,许多教师为了体现教学向生活的回归,往往致力于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却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本身就是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这一点上,我奉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2.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

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只有具有主体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的学生。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更体现在对自我的认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说,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而且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3.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

有研究者提出,要“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实际上,评价一节课质量的高低,关键应看教师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怎样在师生的教学交往、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动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