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慢性病调理方法8篇

时间:2024-01-02 10:26: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慢性病调理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慢性病调理方法

篇1

[关键词]运动休闲健康市场运作

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形式下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消遣娱乐、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感,使疲惫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恢复体力,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到生产劳动中,也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体力消耗的补偿方式,而且这些活动提供给人们一个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可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可以得到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的机会,为自身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

根据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居民的健康消费调查显示,5城市居民年平均运动花费为654.49元,北京人又以880元高居榜首。如果按照北京市人口1000万来计算,则北京市一年的健身市场消费就达88亿元。群众消费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体育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为北京运动休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从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笔者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需进一步完善。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现有会员企业单位的经营场所共计2530个。其中运动健身1417个、生态观光345个、休闲餐饮552个、保健服务164个、科普教育14个、体育休闲产品生产厂家38个。这些运动、保健、休闲、观光、旅游、饮食、购物等单位场所,如能统筹规划,集体运作,完整配套,全面服务,既可以全面展开为人民大众的健康事业服务,又可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集观赏、健身、娱乐一体的“运动休闲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需求消费和精神享受的提高,力求全面开拓人的体能和智能,对健康的理解也愈加全面深刻。北京运动休闲研究会可以提供以观赏各种体育比赛为主的“观赏型市场”,以健身、娱乐为主的“参与型市场”,以集观赏、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市场”。

二、提供生活愉悦、精神舒畅的“运动休闲场所”

21世纪的城市体育理念必须转向满足国人的强健、发展的需要,满足个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倡导快乐,健康第一”,要通过多种愉快而健康的身心活动来促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加,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了运动休闲的可能性。北京运动休闲研究会提供的场所,可以使人们在休闲中放松心情、沟通情感、释放压抑、消除疲劳、发展个性、增强体力和活力,成为城市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活需要。

三、展开医疗体育保健的“运动休闲行动”

卫生部资料:2000年部分城市前五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构成中就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项属于慢性病,而这三项就占总体疾病死亡原因的63.40%。显然,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生命的最大敌人。它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一系列不能传染的疾病。根据对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慢性病占43%,中国占60%。根据WTO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引起慢性病的后天因素主要有四个:烟、酒、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少运动。

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即从医疗的目的出发,利用体育的手段,通过患者自身特殊的身体练习,以达到防病、治病,促进身体健康和各种功能的恢复,加速疾病痊愈的效果。这种以体育为医疗手段的方法,也称体育医疗,简称体疗。医疗体育能有效地调理亚健康、治疗慢性病。

四、“运动休闲行动”的综合构思

1.实行会员优惠制

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企业单位各运动场所对会员实行会员优惠,班车接送,定点小区、公司服务,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2.利用现有场馆资源

举办周末或节假日的运动休闲会,召开各类型(家庭型、单位型、新婚型)的中小型运动会或趣味项目比赛,设立县级奖、区级奖、市级奖等,达到休闲、健身一体的健康运动模式。3.利用医疗体育调理亚健康、治疗慢性病

(1)运用健康体检中心的诊断检查,判断结果,设计方案,参加运动,对症治疗,休闲健身。例如:①青少年驼背。体格体检检查,确定驼背度数,检查骨骼肌肉情况,判断是需医疗手术还是医疗体育矫正,设计医疗体育实施方案,分别参加运动健身场所的肌肉力量姿势的锻炼,SPA、足疗馆、松骨按摩中心的肢体关节的保健等,体格体检检测结果。②肥胖症。体检检查,诊断肥胖原因,确定减肥方案,分别参加运动健身场所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锻炼,休闲餐饮的营养饮食调理等,体格体检检测结果。

目前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中国青少年形体健康检测标准化与干预》课题正在进行,其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青少年表现出形体姿态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窝肩等。接下来便是医疗体育的干预,矫正躯干身型,锻炼肌肉力量,松解僵硬肢体,培养正确姿势等。

(2)举办运动休闲健身节、健身周、健身季。利用度假村、温泉、运动健身等场所,开展亚健康康复、慢性病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健康饮食方法、运动休闲健康身心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学生在网站

[2]凯蒂·希伊:实用医疗体育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1~01

篇2

[关键词] 运动休闲 健康 市场运作

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形式下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消遣娱乐、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感,使疲惫的身体得到积极休息,恢复体力,精力充沛地再投入到生产劳动中,也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脑力、体力消耗的补偿方式,而且这些活动提供给人们一个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可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可以得到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的机会,为自身的充分发展提供条件。

根据零点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城市居民的健康消费调查显示,5城市居民年平均运动花费为654.49元,北京人又以880元高居榜首。如果按照北京市人口1000万来计算,则北京市一年的健身市场消费就达88亿元。群众消费结构的调整必然对体育消费产生新的需求,为北京运动休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在北京成立,从具体操作和实施方面,笔者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还需进一步完善。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现有会员企业单位的经营场所共计2530个。其中运动健身1417个、生态观光345个、休闲餐饮552个、保健服务164个、科普教育14个、体育休闲产品生产厂家38个。这些运动、保健、休闲、观光、旅游、饮食、购物等单位场所,如能统筹规划,集体运作,完整配套,全面服务,既可以全面展开为人民大众的健康事业服务,又可以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集观赏、健身、娱乐一体的“运动休闲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需求消费和精神享受的提高,力求全面开拓人的体能和智能,对健康的理解也愈加全面深刻。北京运动休闲研究会可以提供以观赏各种体育比赛为主的“观赏型市场”,以健身、娱乐为主的“参与型市场”,以集观赏、健身、娱乐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市场”。

二、提供生活愉悦、精神舒畅的“运动休闲场所”

21世纪的城市体育理念必须转向满足国人的强健、发展的需要,满足个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倡导快乐,健康第一”,要通过多种愉快而健康的身心活动来促进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加,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使人们有了运动休闲的可能性。北京运动休闲研究会提供的场所,可以使人们在休闲中放松心情、沟通情感、释放压抑、消除疲劳、发展个性、增强体力和活力,成为城市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活需要。

三、展开医疗体育保健的“运动休闲行动”

卫生部资料:2000年部分城市前五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构成中就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三项属于慢性病,而这三项就占总体疾病死亡原因的63.40%。显然,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生命的最大敌人。它主要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一系列不能传染的疾病。根据对1998年全球疾病负担的估计:慢性病占43%,中国占60%。根据WTO报告,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中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了750万。引起慢性病的后天因素主要有四个:烟、酒、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少运动。

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即从医疗的目的出发,利用体育的手段,通过患者自身特殊的身体练习,以达到防病、治病,促进身体健康和各种功能的恢复,加速疾病痊愈的效果。这种以体育为医疗手段的方法,也称体育医疗,简称体疗。医疗体育能有效地调理亚健康、治疗慢性病。

四、“运动休闲行动”的综合构思

1.实行会员优惠制

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企业单位各运动场所对会员实行会员优惠,班车接送,定点小区、公司服务,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2.利用现有场馆资源

举办周末或节假日的运动休闲会,召开各类型(家庭型、单位型、新婚型)的中小型运动会或趣味项目比赛,设立县级奖、区级奖、市级奖等,达到休闲、健身一体的健康运动模式。

3.利用医疗体育调理亚健康、治疗慢性病

(1)运用健康体检中心的诊断检查,判断结果,设计方案,参加运动,对症治疗,休闲健身。例如:①青少年驼背。体格体检检查,确定驼背度数,检查骨骼肌肉情况,判断是需医疗手术还是医疗体育矫正,设计医疗体育实施方案,分别参加运动健身场所的肌肉力量姿势的锻炼,SPA、足疗馆、松骨按摩中心的肢体关节的保健等,体格体检检测结果。②肥胖症。体检检查,诊断肥胖原因,确定减肥方案,分别参加运动健身场所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锻炼,休闲餐饮的营养饮食调理等,体格体检检测结果。

目前北京体育休闲产业协会运动休闲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中国青少年形体健康检测标准化与干预》课题正在进行,其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青少年表现出形体姿态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窝肩等。接下来便是医疗体育的干预,矫正躯干身型,锻炼肌肉力量,松解僵硬肢体,培养正确姿势等。

(2)举办运动休闲健身节、健身周、健身季。利用度假村、温泉、运动健身等场所,开展亚健康康复、慢性病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健康饮食方法、运动休闲健康身心的理念等。

参考文献:

[1]省略/article/060525/a0605250401.htm

[2]凯蒂・希伊:实用医疗体育手册.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01~01

篇3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中医护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67-01

为了给老年人健康的体魄以及高质量的生活,使它们能够安心、幸福的度过晚年生活,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的,就必须要就我们能够时刻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以及患病是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克服自身以及外界所带来的不便,提高他们对于生活的自信心。为此,本文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临床中的护理做了相应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病患者在临床的中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结局方法,以便患者更好的得到护理。

1老年慢性病现状分析

有关研究表明老年患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数正逐年上升,并且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1。虽然在不同地区、不同地点的老年人患病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从总体上看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概率始终维持在65%-85%之间,由此可知中国的老年人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危害,另外,从有关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经济状态以及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老年人患病的概率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在经济比较法发达的城市地区,由于人们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较高,因此老年人对于自身的护理理念较为普遍,因此老年人患病的状况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城市生活的节奏快、压力大,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的障碍问题,此外,有关调查显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老年人出现慢性病的多为男性,而女性患者相对较少2。在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的落后,大多数老年人对于自身的状况并不十分在意,因此常常导致老年慢性病的发生,并且一旦老年患者出现慢性病,往往由于治疗及护理的不及时,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并且在农村中,男性患者也出现了类似于城镇中偏高的现象,综上所述对于老年人患慢性病的状况不容乐观。

2老年慢性病特点

通过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分析,我们发现老年慢性疾病也存在着一定的临床特点:症状不明显、起病隐匿不易发现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细胞、组织的代谢能力下降,各个器官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因此当患者患有慢性病时,由于自身耐受增强,并无明显的现象产生,因此造成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忽略,直至病情加重才引起注意给患者造成严重损伤3。病情发展迅速由于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免疫细胞及组织的活性减弱,因此患者一旦护理疏漏,极易导致病情加重,并且治疗困难、恢复缓慢。例如高血压等疾病,老年患者的心血管及其脆弱,若患者的在临床中护理不当或受到较大刺激,极易诱发脑出血而导致死亡。多种疾病并存,治疗缓慢病程长也是老年慢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

3临床护理

3.1心里特点及护理。大多数老年患者在患病时都表现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缓慢等现象。并且患者由于认知功能缓慢,对于外界的反应较慢,造成沟通困难,极易导致患者的自卑、孤独等心里的产生,同时患者自身的疾病所影响,常表现出易怒、焦虑等现象。因此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应注意:①入院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刚刚入院,对于自身状况以及外界环境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极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师要注意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及时的与老年患者保持沟通,尽量满足老年患者的合理要求,以减轻患者心里负担,使患者能够尽快的习惯医院的生活。②对于为重症状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因此在护理时要注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4。③患者的恢复期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的患者,医护人员要及时帮助患者进行各项的恢复训练,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由于训练的强度较大,患者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告诉他们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自主训练的心理。

3.2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具有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危害性小的特点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5。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可为老年人提供虽然,在社区老年人居家护理中,为提供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药膳养生等方面的中医知识,便于患者的自身调理。同时安排中医指导、及传授按摩、中药敷贴、中药熏洗等简便易行的中医护理技术以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老的老年人。其主要的方式通过患者的自身调理,以达到防止慢性疾病的产生,具有关资料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4结语

对于老年慢性疾病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较好的控制。首先患者自身应重视自身的身体状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咨询中医的护理建议,以便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家属及其家庭作为预防和管理慢性病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应及时的观察老人的健康状态,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避免患者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障碍负担,这对与老年人的自身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家荣,陈艳.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09,28(4):13-15

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慢性病;基层医院;生存质量;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17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8-0121-04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病由于病情复杂、病程长且常反复发作,易使患者产生沮丧、悲伤、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1],因此,我们不仅要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还要针对慢性病患者的特点,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对促进慢性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认识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方式帮助群体或个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不健康的行为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3]。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慢性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高血压19例,糖尿病11例,脑梗死6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慢性心力衰竭2例、慢性胃炎6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8岁,男30例,女20例;另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独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慢性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高血压19例,糖尿病11例,脑梗死6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慢性心力衰竭2例,慢性胃炎6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7岁,男29例,女2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学历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入选病例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1.2方法

观察组:我院每个月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举办慢性病的预防知识健康讲座,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 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入户建档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为每位病例入户建档,发放慢性病知识宣传折页等,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慢性病的防治知识,内容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心理保健、饮食宜忌、药膳调理、生活起居;常见并发症的表现;何时复查及复诊,为慢性病居民进行疾病防治、卫生保健知识的咨询指导,对慢性病居民的健康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开展随访工作,及时记录健康档案,对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一般慢性病每年最少免费随访4次,对病情较重者坚持每个月随访1次。

对照组病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一批社区医生对慢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我院未参与,其余方法同观察组。

1.3 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每组均发放问卷50份,回收率100%。内容包括:①患者的姓名、年龄、电话、就诊次数、对本病的了解及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式。②自我保健及生活习惯,如参加运动的主动性和持久性、吸烟、饮酒、合理饮食等依从性,应用药物治疗依从性(CAPrr)评价标准,4个问题的回答为“否”即为依从性好,4个问题只要有1个及以上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4]。③掌握慢病病情现状和预后、治疗方法、用药常识、自我管理及饮食常识、并发症征象的程度,各项20分,满分100分,80分以上为掌握[5]。④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应用中文版SF-36调查入选慢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内含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8个维度,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每一维度评分0~100分[6]。

1.4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经过严格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对每一份问卷同时进行复核,如果有漏项、疑问及时进行询问、纠正等。

1.5 观察指标

①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慢性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②健康干预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③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慢性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对病情现状和预后、治疗方法、饮食知识、用药常识、自我管理常识、并发症征象的掌握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健康干预后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3。入选的慢性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前期,观察组2例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干预后的4个问题的回答为“否”,对照组3例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干预后的4个问题的回答为“否”,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前期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观察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6个月后,观察组8例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干预后的4个问题的回答为“否”,对照组对其服药依从性调查显示19例慢性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干预后的4个问题的回答为“否”,两组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4%、62%,差异具有显著性(P

2.3健康教育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F-36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干预后其SF-36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包括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干预后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与高血压、冠心病、肥胖、高血脂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有关,且慢性病患者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很低[7]。目前许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不能根治,临床检查只能发现少数早期患者,通过治疗虽然能缓解其临床症状,但这些慢性病的发生原因还与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年龄增长等关系密切。慢病病情复杂且形成时间长,预防与控制措施需要坚持不懈,如果没有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患者很难坚持预防和治疗,从而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8]。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慢性病患者有效掌握疾病的各方面知识,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让患者在最大范围内享有健康[9]。

我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及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应的重点突出的方式,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如与慢性病患者进行交谈和沟通,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用和蔼、友善、热情的服务态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做好生活指导的同时,将健康知识传递给他们,消除消极思想对其心理的影响。慢性病因其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患者常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性心理,同时治疗疾病会增加经济负担等问题的出现,对慢性病患者康复具有较大影响[10]。为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我们在实践中开展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效果。根据慢性病的心理特点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用药的时间、剂量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循证指导。每次随访都进行上一次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指正和帮助,以巩固每一次的健康教育效果,使其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11]。我院还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举办慢性病健康教育讲座,播放健康教育录像,对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张贴宣传单、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干预措施,使慢性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掌握率明显提高。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干预、运功干预、不良嗜好干预、用药干预等。其中饮食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多进食蔬菜、高纤维食物,摄入盐量不得超过6 g/d。运动干预主要有为慢性病患者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如慢跑、晨跑、快步行走、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使慢性病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禁烟限酒、注意休息与睡眠[12]。

根据现代健康教育学理论,良好的知识可以促进正确信念的形成,并能进一步指导形成有利健康的行为[13]。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50例入选慢性病患者对病情现状和预后、治疗方法、饮食、用药常识、自我管理常识、并发症征象的掌握率分别为94%、92%、96%、90%、96%、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心理、生理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其疾病的认识,并改变其不良行为习惯,使其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都达到健康状态。因此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人生命过程中生理、心理、社会的所有活动[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其SF-36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功能、精力、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干预后改善更显著(P

综上,我院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的慢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多样化、个性化,因人而异,才能改变慢性病患者不良的健康观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促进疾病恢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星明,黄建始. 健康管理和社区卫生整合对慢性病防治的意义和服务模式探讨[J].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1):53-57.

[2] 田莉,王洪才,邓玲玲,等. 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效果分析[J]. 海南医学,2012,23(2):109-110.

[3] 王薇. 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转归的作用[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3):47-48.

[4] 袁红,向燕萍,张丽,等. 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1):127-128.

[5] 陈陆. 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4):232-233.

[6] 王艳. 社区健康教育和追踪对慢病管理的影响研究[J]. 医学信息,2013,26(3):138-139.

[7] 申桂兰. 慢病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6):110-111.

[8] 李敏君. 社区慢病的管理技巧[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 ,14(16):397-398.

[9] 顾燕萍. 健康教育与慢病防治[J]. 中外医学研究,2010, 8(22):184-185.

[10] 黄晓有. 社区慢性病防治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3):1637-1638.

[11] 黄竹航, 由天辉,赵新华,等. 慢性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6(5):39-40.

[12] 冯建山. 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J]. 哈尔滨医药,2012,32(5):346-347.

[13] 陈红,张庚莉,金翠红.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策略[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41-3145.

[14] 张英. 实施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30-32.

[15] 张利霞,郑蔚,李红哲,等. 健康干预对慢性病人健康素养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5-6.

篇5

“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脱贫致富三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流行语都反映了当前广大公众最盼望的是健康,最担心的是有病。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中也表明了“看病难、看病贵”排在当前百姓生活难点、焦点中的第一位。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年轻化,我国慢性病患病率正在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使慢性病患病率自然增高,而疾病年轻化则使这一趋势雪上加霜。慢性病死亡在全球死亡统计中占63%,而在我国则占80%,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等主要慢性病已从几百万、几千万增加到数以亿万计,尤其是糖尿病,已从2001年的2000万人增至2010年的9240万,还有1.45亿的血糖偏高者,可谓来势汹汹。我国在国际上的卫生状况排位2000年是144位。近日在一项“全球国家竞争力排位”中,在59国中我国的卫生环境排在第53位。

那么如何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卫生状况呢?单靠政府的增加投入,多建医院,面对人山人海的患病人群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惟一的出路就是从观念上、机制上的根本改变和创新。

这个创新简单说来就是“中医重气,西医善器。以气入器,天下无敌”、“中医调理,西医干预。中西融通,医改成功”。

中医与西医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因此虽然本质相同,却风格迥异。中医重哲学,西医重科学;中医重人文,西医重技术;中医重治人,西医重治病;中医重整体,西医重局部;中医重调理,西医重干预。中医重气,是指“精、气、神”的气,是道,是战略层面;西医善器,是指“机器、仪器”的器,是术,是技术层面。

有战略而没有战术,或者有战术而没有战略,都不是最优秀的军事家。如果能将战略与战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无往不胜了。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将中西医的精髓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中医的哲学、人文、整体调理和西医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是混合而是融合;不是简单焊接而是互相渗透:不是1+1=2,而是有机整合创新的1+1>2,那么,面对无论多么复杂的公共健康问题和疑难疾病,就是“以气入器,天下无敌”了。在这里,不再有中医西医之分,更没有孰优孰劣之争,中西医学融为一体,各展所长,东西文化,情同手足,不再有冲突,就是“中西融通,医改成功”了。

为何医改能成功呢?因为当前医改最大的难点是患者太多,医院门庭若市。而中西医学共同的精髓就是预防。中医有“上医治未病”,在日常生活中溶入自然养生的哲学和文化,西医则有科学的健康教育和一级预防,两者结合能使慢性病发病率、死亡率下降一半,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能使慢性病患者减少数百数千万至亿万人,使医院病人少一半;健康管理和早防早治、二级预防又能使复发病人、中晚期病人和并发症病人再减少一半,这样医院病人就减少了四分之三,而且医疗开支会大大减少;而中医治疗的“简、便、验、廉”加上西医的先进诊断方法互相融合、整合,又能使医疗效果和质量大大提升,使医疗费用再进一步减少。研究表明:SARS期间,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费用,仅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几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北京降压0号”更是生动的例子,其采用的药物全是西药,但设计配方时,用的是中医的“君、臣、佐、使”和“阴阳平衡”的原理,结果不仅疗效确切、降压稳定,而且价格低廉,当初每日一片,每片仅一分一厘钱,目前,其价格也仅为同等疗效的其它降压药的几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总之,如果能真正做到中西医从哲学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战略层面上的真正的互相渗透和有机融合,虽然这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作,但一旦成功,这种新医学将有无穷的生命力。医改的难点,人山人海的患者也将会成倍成倍地减少,医改的焦点――迅猛上涨的医疗费用也会成倍地下降。中西医的真正结合之日将是医改真正的成功之时,尽管前路任重道远。

篇6

2010年夏,我们单位参加无锡市疾控钱云老师组织授课的该项目师资培训班后,返回社区,选择群众基础较好的阳山社区,针对实际,精心准备,并结合高血压、糖尿病两大慢病为具体切入点,开展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自我管理技能推广培训》讲座。在内容编排上作了增减,一方面加进了高血压、糖尿病的有关健康科普知识,使讲座更具实用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对讲座中有些一时难以为基层居民理解接受的知识作了选择梳理,从而保证了大家在短时间内接受体验慢病知识的实效性。反馈表明,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医疗理念,一种新的慢病应对思维,取得了预期效果。

阳山是著名桃乡,根据居民随阳山水蜜桃种植特殊性多有起居早晚、忙闲不定这一特点,及中老年人慢病特点,在授课时,我们以讲解为主,穿插讲一些居民身边的活生生的失败或成功的病例,让大家从具体案例中体会到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和益处,吸取教训,改进不足,做得更好。在课件中,具体加进了目前CDC重点关注之“高血压、糖尿病”两大慢病的健康科普知识与“和平共处原则”,如何管理,如何服药,什么是它们的应急状况、必须立即医疗干预等等。结合一些桃农的疑问:为什么卖桃子的时候不觉得累,卖过了,闲了,反而觉得累,要生病?我们就试着利用祖国的中医中药知识,用王琦教授的“9种体质相”理论跟他们解释:什么是阴虚体质,阴虚的人为什么不觉得累,怎么调理等等。针对居民关注的一些具体健康问题如整体健康自评、健康担忧、疲劳、气短、疼痛、失能、情绪低落及社会活动/角色受限等,我们也按培训要求做了简单扼要的阐述,并让大家互动,互相交流应付慢性不适的经验与体会,让学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验和战胜疾病痛苦。针对失眠患者,我们教他们怎样有效助眠、不拒绝助眠药,并用季羡林大师和身边一些长寿者的实例,解开他们的的困惑。针对各种疼痛,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可以试试的缓解方法,如冥想、太极,适当参与麻将、扑克等民间娱乐,尤其如参与阳山地区群众基础较好的健身舞、门球、爬山等锻炼活动。课后,一些居民由衷感慨道:原来看病可以这么看,原来我们可以与慢病和平共处。

我国的医疗体制虽然正在转型,但由于国情所致,在解决一些慢性病问题时,医疗干预所起作用有限、且费用昂贵已成诟病,又由于慢性病人的预防性干预和卫生保健活动通常都必须长期在社区和家里执行,单纯的医疗行为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均有不足。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多数地区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者患病的绝对数和相对数更将日益增加。这些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通过这次交流传播,我们体会到,该技能的推广培训的确可以让一部分社区居民学会自我管理,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和慢病困扰。

篇7

 

关键字:慢性病  亚健康  养生  保健

    中医源自民间,源自生命体验,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是自然的产物,她以顺应自然的方式方法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健康理念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晰形成,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极具先进科学性,这就是“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经气”,“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等防治和养生思想;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在今天看来更是绿色、环保、天然、无公害,这就是中医特色的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和对自然界动、植、矿物的外敷和内服,中华传统医学在促进和维护生命健康中已呈现出三大优势。

 

    一 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治疗优势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亦发生了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脑梗塞、脑溢血、糖尿病、尿毒症、气喘、结石、痛风、关节炎等发病率在逐年上升的同时且向低龄化发展,我们已看到慢性病大多是系统病,如糖尿病多是由脾、胃、肝、肾、肺功能失常,特别是脾、肾功能失常,导致胰岛素分泌紊乱或活性降低,从而表现出高血糖;高血压多是由重要脏器如肝、脾、肾、脑微循环障碍、血质改变、管壁弹性降低或气体交换失常,致使心脏加压;癌症和白血病则是全身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是内环境恶化情况下的外因及情绪作用,局部细胞基因突变并异常分化,幼稚细胞无限增生;功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根源在肝、脾、肾。因此,要想彻底治愈而非只是控制这些慢性病,就必须恢复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并使脏腑之间功能协调,绝不能为治疗肝、肾而损伤脾、胃,为治疗脾、胃又损伤肝、肾,临床实践为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多功能的中医诊疗技术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的多功能性首先表现在中草药的多功能上,如草药中的大黄有泻下作用,主要有效成分是蒽醌衍生物的番泻甙A、B、C及大黄酸葡萄糖甙,经细胞或酶分解成甙元,刺激大肠蠕动,减少水分吸收而至泻,在泻便的同时泻出经络中的“毒气”、“邪气”,特别是脾经、胃经、肝经、心包经和大肠经中的邪气,邪气出正气生,从而达到一种健脾、和胃、养肝、清心包、活大肠的作用。大黄中所含的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大黄可杀灭阿米巴原虫、滴虫,有较强的抑制病毒作用,即大黄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虫的功能,大黄还有抗肿瘤作用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作用,也就是大黄有凉血、止血、活血化淤和抗癌的功能。众多的天然动、植、矿物都和大黄一样有其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对几个脏腑、系统进行调理,方剂则是中医高深技艺的体现,是中医精髓之所在,一个方剂可同时调理几个脏腑或系统,不同的方剂还可以调理同一个脏腑和系统,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特点,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组方,组方的关键在于辩证,辨证的关键在于医者对四维以上时空观的中医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掌握,即对宇宙、自然、生命、阴、阳、精、气、神及经络系统功能的正确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组方配合针、灸、刮痧、按摩、拔罐、导引已成为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对亚健康(未病)的调理优势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可以看作是古人说的“未病”,主要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不良反应,是指无器质性病变的一些功能性改变,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潜状态、过渡态。

 

    亚健康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就是污染,是空气、水、食物、化学药物、辐射等污染降低了各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次就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和心态、不良宇宙生命场、遗传和禀赋等因素。

 

    亚健康的形成并不是某一脏器发生了病变,而是整体功能减退的结果,主要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普遍降低及其动态平衡的失常;解除亚健康的根本原则就是整体调节、整体治理,调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增强五脏六腑正常的生理功能并使其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在脏腑功能达到和处于正常状态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会自然消失,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通过饮食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在生命体得到全面调理后,恢复并增强了各脏腑正常生理功能,这时亚健康所表现出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不适症状就被彻底解除,这也意味着“治未病”得以实现并完成,更意味着从跟本上、源头上解除了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意味着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瓶颈”

 

    被突破,同时实现了“消未起之祸,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所以说,中医在调理亚健康(治未病)时所具备的优势无与伦比。

三.对养生保健的优势

篇8

我有一位朋友的父亲,7年前发现患了直肠癌,这是大家都没想到的。70多岁的老人平时红光满面,鹤发童颜,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声音洪亮,乒乓球打的好,与年轻人一起打球一般不会输。就是这样一个公认的健康老人,被发现患了癌症,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还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老人一切正常。爬山、打乒乓、赏花逗鸟,老人每天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有时候还上上网炒炒股。去年8月以来,老人感觉心窝有些痛,吃饭也不怎么香,来医院一查,癌细胞有转移,不过他并没有太当一回事“这7年来我的病已经反复好几次了,这次又有点小问题,无非是零毒抑瘤、继续吃药罢了。”乐观的心态让老人再次化险为夷,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调理,他胃口渐渐好转,又精神十足了。

像这样的病例,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的门诊枚不胜举。这说明,对多数癌症病人来说,他们患的只不过是一种与高血压、冠心病一样的慢性疾病,可能比较棘手,治疗有一定难度,但绝非不治之症。不少癌症病人5年以后可以完全稳定,甚至治愈,不再需要定期用药,而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却只能终生服药。

“癌症只是慢性病”,短短7个字,却耗费了何裕民教授30年心血。他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日前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书展上亮相推出,即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追捧,形成排队抢购之风,成为本届书展的一大亮点。

何裕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他治学严谨,著作等身,形成了独特的何氏理论与何氏疗法,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次推出的新著是何裕民教授汇集30余年来从事抗癌工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反思。作者提出的抗癌革命性新观点,对当前国内陷入困境的抗癌现状提出了一条开拓性的道路,而且验之临床,效果显著。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癌症的本质,让患者走出恐惧与单一消杀的困境,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饮食、运动、心理、社会等手段走向康复,或者实现带瘤生存。

何裕民教授的新观点彻底颠覆了以往“癌症不可治”、“癌症等于死亡”的错误认识。读过该书,我们深信:癌症是所有慢性病中最有机会治愈的,而且只要通过零毒抑瘤、中西医结合的正确防治方法,还有防止癌症恶化、提高生存质量、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可能。我们相信《癌症只是慢性病》可以点燃更多读者的希望!我们期待何裕民教授造福于更多的癌症患者!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