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31 10:47: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信息工程的应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教学培养的是语言交际能力,而口译教学是利用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培养口译技能。”(刘和平,1999:301)。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双语基本功,而且要在政治经济、知识储备以及表达分析方面都要有较高的要求。
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以下问题一直制约着学习效果,具体表现在:(1)课后练习不足,实践时间较少:口译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每周2个学时的课程完全无法保准练习强度,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2)学生在课后欠缺反思: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被要求进行课后反思,然而却甚少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反思。然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和理解原有的知识只完成了创新前一半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知识假设。(3)教师主导性过重,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口译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选择者,往往主导了教材的选定、课堂内容的安排、教学进度的掌控等,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缺乏思考能力以及甄别、挑选适合自己学习内容的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的口语教学课时以及模式安排无疑会导致许多问题:首先,学生的课后练习情况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学生对于口译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掌握较少;再次,课程结束后,学生的语言技能虽得到一定提高,但思维、分析、论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之前的教学方式做一定的调整与修改。本文即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四层学习着身份模型,通过建立口译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对口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1 背景介绍
1.1 四层学习身份模型
Freebody和Luck (1990)共同提出的“四层学习身份模型”, 是为了培养学生读写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一个理论框架. 该理论认为,想要发展有效的思辨能力,学生发展四种身份(表1)。目前的传统外语教学课堂中,学习者只拥有“文本解码者身份”和“意义构建者身份”,而缺乏对于“文本使用者”和“文本分析者”两重身份的发展。因此,实践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应从“解码者”向“分析者”发展。
可以看到,四层学习者身份模型符合人类认知与实践的一般过程,是通过让学习者进行识别、理解、批判,进而进行实践的一种流程,通过对四种身份的强化与培养,才能达到较为良好的教育目标。因此,如何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四种身份都有良好的发展,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应该进行的思考。在对口译课程的改革中,可以通过建立课程微信平台对学习者的四种身份进行培养与发展。
1.2 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个人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其中,校园微信公众平台被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使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目前的分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官方平台类:这些平台主要是学校以及学院动态,进行信息传递。其次是社团平台类:主要是进行社团活动宣传,社团作品展示等。普通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因为其目标与承载任务的特点,所的信息种类虽多,但欠缺一定的聚焦性。而课程微信公众平台以课程为依托,要求学生所的信息全部与课程内容相关,因此具有较高的系统性。其次,普通的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以信息传递为主,相关运营者为固定几人(多为老师或者学生会成员),普通学生只是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参与度较低。而本课程平台以班级为单位,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2 基于口译课程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特点
根据四层学习身份模型,在建立口译课程微信公众平台时,需要着重考虑学生对于文本的使用与分析。因此,在建立平台时,可以设置以下改革环节:
这些改革环节期望得到的教学效果是:
2.1 提高学生的批判、评价能力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口译课程应该:(1)通过大量课后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己对关键概念进行定义,并做出自己的结论;(2)通过互相评价和修改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质疑与批评,同时学会自我纠正的能力;(3)通过信息检索等手段,让学生培养信息搜集能力。
2.2 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自我反思是成功学习者的一大特质,也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译课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1)对课堂的反思:教师要求学生在上完一堂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反思,思考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2)对学习投入度的反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写出自己的阶段性练习成果,让学生汇报自己该阶段的努力程度以及不足,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反思;(3)对其他学生作业的反思:教师要求学生对其他人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评价,比如其他学生的口译录音、口译笔记等,从而互相学习。
2.3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课堂经常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在被动接受信息的情况下,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而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在微信公众平台文章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学生在该阶段的学习成果。在传统的课程中,虽然一直强调过程型评估,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学生的习作等无法被全面记录,导致教师在进行过程评价时往往缺乏充足的资料。因此基于课程的微信平台可以让学生记录下整个学期自己的学习成果,便于在期末进行回顾与评价。此外,通过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反思日志,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环节中的不足,明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与疑问,从而在下次课程中及时进行阐述。因此有效促进了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学生对于文本的使用和文本的批判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进校伊始就给予重视,也需要各个课程的共同参与,因此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除了对口译课程进行研究之外,还应该从课程资源整合的角度,将实践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从而推进本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Freebody, P., & Luke, A. (1990). Literacies programs: Debates and demands in cultural context[J]. Prospect: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SOL,5(3):7-16.
[2]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 11-1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Proteus软件仿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成为各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密切的专业,它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因此更应该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伴随着Proteus软件的发展,它也广泛被应用到实验教学中。Proteus软件仿真教学丰富了实验教学的内容,有利于现代实验教学的发展。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设备和信息进行处理的学科,这个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及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它对学生的软件使用能力、硬件技术的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中旨在于培养学生的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及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开发,或者是对高级计算机语言进行开发,也要能够从事电路控制等方面的设计和调试工作。因此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二、Proteus软件简介
Proteus软件是由外国公司开发的,它是世界上的最完整和最先进的仿真平台,它能够实现单片机电路、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的仿真、软件仿真、外设混合电路系统的电路仿真等功能,而且它是能够对处理器进行仿真和调试的软件。这种软件不同于公司的芯片,它支持C语言、汇编以及PLM的程序设计,它具有编辑、程序和编译等功能。Proteus软件的操作简单,系统仿真功能强大。Proteus软件是由ISIS和ARES两部分构成,而ISIS的功能是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以及单片机电路进行设计和仿真,ARES的功能是对已经设计好的模拟线路进行布线编辑。利用这种软件可以对电路系统进行图表式的仿真,这种仿真主要用于对电路的静态状况以及细节进行分析和测量,这种软件还可以对电路进行交互式的仿真,交互式仿真主要对电路的动态状况进行实时的观察。采用Proteus软件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处理后,可以促使整个电路系统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三、Proteus软件的仿真的优势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使用Proteus软件,可以促使仿真结果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观察。Proteus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因此,将它广泛应用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模拟中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是Proteus软件电路设计仿真功能完善。Proteus软件可以仿真出各种电路元器件和仪器仪表,而且它还能够显示出元器件的外形、功率的不同,另外它会对四踪示波器四路信号进行实时的比较。Proteus软件具有如此完善的功能,其他软件都不能够和它相比较;二是设备投资少,经济成本低。Proteus软件只要安装在电脑上,对学生开放机房,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练习。它的投入成本小,且安全性能比较好,不容易出现学生的错误操作而引起仪器损坏的情况,这样就降低了实验室设备的损耗,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三是实验结果直观。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它的实验结果和内容不比真实的实验效果差,而且具有灵活的可操作性;四是Proteus软件仿真试验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培养创新能力。Proteus软件仿真实验彻底改变了单一的实验形式,它能够让学生掌握新型的实验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仿真实验中学生会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变换电路系统和程序,同样可以达到实验效果,这样就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练习。Proteus软件仿真系统可以提供大量范例,让学生进行处理。仿真系统能够提供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范例,并对已有资源进行引用处理,以便达到实验的要求。
四、运用Proteus软件进行课堂教学的效果分析
采用Proteus软件并且配合相关编译软件,这样学生能够很快组合电路,学会编译以及调试。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把课本知识和Proteus软件仿真系统相结合,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课本知识。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PC机上设计电路以及进行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实践和设计的能力。
五、结语
Proteus软件广泛运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积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明显提高,小组成员实施分工和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争先恐后展示成果,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潜力。
参考文献
[1]孙迎春,徐建东,李帅,单琳娜,胡亚丹.Proteus软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04):40-43.
[2]周灵彬,张靖武.创建Proteus动态器件仿真模型的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2):153―155.
[3]孙迎春,徐建东,蒋野.计算机辅助软件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3(01):67-69.
【关键词】微信 移动学习 平台 Autocad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17-02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当前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传统网络下信息化教学主要通过专题网站、专题网页、课程空间、QQ空间……等等来实现,这些都是基于PC计算机平台而开发的,需要用计算机才能顺利使用。由于学生个人电脑以及学校机房有限,无形中制约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很多学生开始由传统的电脑互联网上网方式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上面来。学习变成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进行的活动,移动学习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新一轮改革热点。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潮流下,移动通信已经迈入了4G时代,5G技术也正在蓄势待发。具有计算机功能的智能手机已成为众多人的标配,成为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的必备。截至2014 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 亿,其中学生是主要群体之一,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我国高校学生中已基本普及。大学生的日常活动以学习为主,移动学习方便、快捷的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自主用手机寻找、下载、使用学习类的应用,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它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方式得到快速发展,高校开展移动学习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实践应用明@缺乏,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高校向师生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非常少,提供的移动学习资源更少,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应用,明显滞后于社会整体水平,原因不是学生不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或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而是学校没有提供适用的移动学习平台。
微信是一种新兴的移动平台应用产品, 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 亿。大学生是该软件最活跃的用户群,微信已经成为他们一种新的生活和移动学习方式。为此,为顺应技术发展, 迎合大学生用户的应用取向,我们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课程的教学,搭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移动教学平台, 并在课程中进行了探索实验,为学生提供更方便地学习,也为移动学习模式提供实践操作借鉴。
二、 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
界面分三个模块:
CAD学习、CAD考证、互动交流。
1.CAD学习模块分:
课程标准、课程课件、课程视频、课程计划和课程教案。
2.CAD考证模块分:
考证大纲、评分细则、考证说明、考证试题和试题解答。
3.互动交流模块分:
答疑讨论、作业提交、在线帮助、成绩查询和考勤查询。
三、移动学习平台的功能
1.内容推送
内容推送功能为学生提供信息通知、资源获取、内容阅读等等。将适合移动学习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料,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制作成各类微课程信息,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学习者。关注其账号的学习者利用自己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来随时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同时,还可在推送的公众平台页面上添加“阅读全文”的网页链接,向学习者推荐与本条推送的学习内容,丰富和充实学习者对此相关知识点的学习。
2.资源查询
使用公众平台的自动回复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简洁的、基于关键字的“会话”类交互查询方式。教师在后台利用设定关键字功能绑定之前做好的素材内容,学习者根据公众号推送的关键字输入提示,通过回复相应的关键字来精准查找他们需要获取知识。通过这种自动回复的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主动学习知识。
3.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可以及时在其平台上完成作业,教师也能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这些环节的互动不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模式。同时微信平台能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有了这样的有利环境,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培养,从而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模式。因为微信及时交流功能等多样性特征,它非常贴近当下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学生愿意利用这个多媒体手段跟教师进行以上多个环节的互动,以此为基础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主观能动者,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系统是取代传统考试的应用型软件,完全实现自动化。考生只要打开试卷链接 ,就可以在线答题。系统会自动进行评分,生成测试报告。如果成绩不理想,可反复重新测试,直到考生掌握为止。完全实现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的移动在线学习考试。
5.分组管理
通过后台的用户管理功能,修改用户备注信息为真实的学号和姓名,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来分组,有针对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向学习者个性化推送特定课程信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反馈,分析他们的学习现状,对基础差的学生,注重个性特点,要倾注更多心血,下最大功夫,利用平台多提问、多沟通、多检查。
四、移动学习平台的创新点
1.随身学习,方便快捷
手机具有电脑不可比拟的便捷性,微信上的资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进行学习,利用自己的碎片化学习时间来随时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
2.课堂延伸,助教助学
平台将教案、课件、视频、文学、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知识细片化、系统化,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移动网络资源。使得有限的课堂时间无限化,从而把课堂教学巧妙地延伸到课外。
3.移动交互,动态管理
通过后台、微社区等多种形式进行师生交流,答疑解惑。在线作业、测试,考勤、成绩及时上传平台,跟踪考核,动态管理。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到课率、交作业情况大有改善。
4.训练平台、助长技能
提供了Autocad考证训练学习平台,指导学生参加Autocad模块鉴定,方便学生通过鉴定获取Autocad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移动学习平台的应用效果
本人在2013级、2014级和2015级学生中,将平台应用于Autocad的教学,活化了教学内容,激活了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实效,重塑了课程形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思考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应用效果良好。
1.技能考证
平台使用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Autocad高级绘图员考试,及格率大有提高。
2.技能竞赛
组织学生参加“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取得好成绩。
2014年获尺规绘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CAD建模二等奖1名。2015年获个人全能一等奖1名,尺规绘图二等奖1名,CAD建模二等奖1名。
六、结语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化移动化学习成为可能, 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将微信这一新兴但却广为使用的交流工具引入到Autocad的教学中来,既可以丰富Autocad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g,同时,对于教师而言,又能够提升Autocad教师的个人能力、 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白浩,郝晶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78-80)
[2]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
关键词:学生本位;医学信息工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29-02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兴专业,是电子、计算机、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网络、大数据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承载着新医改体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任务[1]。
1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发展背景
自2003 年四川大学首准开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以来,四川大学经过多年建设,并于2010 年成功将该专业打造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隶属于新一代信息产业。此后,全国多所高校相继成功申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截止2014 年,全国共有24所本科院校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
就湖南而言,目前开设医学信息相关的有:2007年中南大学成功申报医学信息学,2014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成功申报医学信息工程(偏中医药信息),2016长沙医学院、南华大学同时申报成功该专业。从目前几所学校的招生规模来看,我省医学信息化人才的招生规模小,医学信息化人才缺口大,专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作为新兴专业,它的跨学科性、综合性,使得我们在培养方案制定上,要跟上时展的变化,不断更新。如:前几年,我们的医学信息唯一的重点是医院信息化系统(HIS),但随着近几年网络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共同推动下,医学信息将有新的发展高度。
2 专业课程设置紧跟社会需求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要突出医学信息化这一特色,在课程体系设计时,既要满足本科应用层次的培养要求,又要尽可能满足本科生将来继续深造的需要。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医学应用软件使用、维护、设计、开发的能力,又要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医疗有机结合的高级医学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2.1 课程体系
以重点院校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参考,同时兼容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医W专业十余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特色,建设课程体系可分为6个模块如下表1:[课程模块\&培养目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模块\&大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思想素质、外语能力、健康素质的锻炼与培养。\&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工科学生必备的数理基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了解医药行业背景,医疗信息的特点;
了解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技术和操作;了解数字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专业课程模块\&培养对医学信息系统建设的逻辑思维;掌握和理解计算机软件求解模型;培养工程素养\&课程实训与毕业实习模块\&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软件开发主流技术,熟练运用相关技术进行开发、管理。\&拓展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职业发展、应用相关的技能。\&]
2.2 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培养方案分为两个主干学科:医学、计算机科学,如表2所示。
[计算机核心课程:\&医学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pathon、嵌入式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导论、基础医学概要、临床医学概要、中药学、医药学基础、现代医学仪器、医院管理学、医学数据挖掘、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等\&]
3 学生主体的培养环节设计
3.1 以学生为主体,多采用互动式教学
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不过的30%左右,但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记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预习、查找资料、分析等,然后再通过课堂的表达,知识点的吸收可以达到70%以上。从这一点来看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仅需要考虑教学目标,还要强调转换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将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并且使得学生成为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主体,也就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教学模式上要广泛采取PBL教学、CBL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打牢专业基础知识[3]。增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健全学生的能力结构,强化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创新能力。[7]
3.2 4+2+1的实践教学体系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决定了它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构建4+2+1的实践教学体系,由四级实验教学、两级实习、一次毕业设计相辅相成。
四阶段实验教学分为:课堂验证性实验+课程综合性试验+学科综合实践+课外实战。
课堂验证性实验:指在课堂中,按照教材章节布置的基础型实验。课程综合性试验:课程近结束时,利用该课程所学基础知识,系统地完成一个主题任务,属于设计型实验。学科综合实践:是在专业学习后期,运用已学多门课程的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属于综合型实验。课外实战:作为教学试验的补充,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并构建专业开放式实验室,便于课外实战的开展[4-5]。
第二阶段: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两级模式
在具体实施上,将实习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排学生到合作的企业和医院,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巩固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的目的,相当于医学专业的见习期。
第二阶段,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合作医药企业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必须熟练医学信息系统流程,强化吸收知识的,必要时可安排顶岗。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
信息工程学院与学校实习科将积极协作,继续加强和各实习基地的联系,在原来只推荐医学生实习的条款中,补充推荐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实习的要求。
第三阶段:毕业论文及答辩一级检验
毕业答辩是检验人才合格的重要环节,答辩委员会不再由学校教师组成,每个答辩组务必要邀请1-2名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作为答辩教师,共同考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是否能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
3.3 拓展第二课堂,构建创新体系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如医学信息大赛、医学管理系统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互联网+”等专业竞赛,开放医学信息实验室,吸引学生自主参与试验、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另外,国家从上到下都在倡导“创新、创业”,跟随上层政策脚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训练、实施中来,通过申报项目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项目具体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以往学习内容的强化,也更能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并进行实验探索,这对提高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医疗信息化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有很大的促M作用[5]。
3.4 形成性评价考核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也不再局限于教科书,而且,终结性考试必然迫使学生到期末时突击复习、应付考试,学习效果难达到要求。因此,一考定乾坤的考试和考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究形成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工程性显著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来说也是适用的,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课程平时成绩档案,并在学期中分3-4次向学生反馈累积的平时成绩,包括:查课、学习态度、课堂讨论、团队合作、实践参与等,使得学生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状况,找准差距。形成性评价作为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之一。
4 总结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没有墨守的旧模式,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才能永葆该专业的活力,希望我们的研究和改革效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谭强,刘广,孙艳秋,刘建平.关于新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科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19):123-125.
[2]李小霞,贺培凤,郭文秀,等.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31-33
[3]杨练,王勇, 贾敏.重视医疗信息化人才的构建和培养[J] .医疗卫生装备, 2009(1):113-114.
[4]李后卿, 董富国, 郭瑞芝. 信息链视角下的医学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及其未来发展方向[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3):1-5.
[5] 陈娜,王赫楠,燕燕,等.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科教文汇,2014(10):79-80.
关键词:信息学科;人才培养;医学院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97-03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医学信息应用越来越广。医学信息工作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支撑,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培养信息化高级人才、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发展规划的一系列文件中也指出,要完善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中医药信息系统建设,尤其应重点培养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于技术、应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一环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为主的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是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也对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医学院校医学信息人才培养现状
医学院校开办医学信息相关专业的时间不长,面向医药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等专业大多开设于2000年前后。[1]中医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相对较晚,各校根据自身研究的特色和专长,设置了不同的专业。
目前,各校开设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即使同一专业,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也均不相同。例如,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有的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的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上,有的学校侧重于计算机和信息学科专业知识,有的强调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有的突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而且在人才培养体系相对完善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校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置也有较大的不同。另外,部分中医院校已经开设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因此,综合来看,目前医学信息学科人才的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2]
医学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笔者所在的浙江中医药大学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地开办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2012年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2015年开设中医药信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并开始招生。目前,学校拥有中医药信息学、中医药信息管理学等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c学科。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学校已逐渐积累并形成了符合学校特色的较为完善的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本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从事医学信息相关工作的人才需求而研究设计的。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研究开发领域急需的是应用型人才,即需要能够进行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疗仪器设备及其应用软件的开发、使用和维护,医学数据、图像等信息的处理分析等专业性较强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因此,医学信息类专业主要培养的应是具备上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高级别应用型人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领域,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以医院信息系统开发为主的多平台软件开发及部分网络工程岗位。因此,从岗位胜任力出发,结合社会最新岗位设置及其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学校研究设计了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能融合医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现代管理学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即具备医疗卫生相关的信息处理与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与开发和硬件开发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医疗卫生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管理及工程实施等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综合素质,即能胜任医疗卫生领域行业信息化建设和IT行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实施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可以看出,学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侧重于培养多学科融合的主要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专门型应用人才,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应用层面较广具备较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案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在明确培养什么人之后,制订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案中通过开展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素质培养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以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中分为三个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大类基础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多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包含多条主线,且主线并行,包括软件开发能力、硬件设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学科融合能力等。其中,以培养软件开发能力为基础,兼顾智能硬件开发和医学图形图像分析处理。通过必修课程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通过选修课程的设计与选择方案制订,有引导性地指导学生至少选择两个选修方向,使学生除具备医院信息系统、医疗仪器和图形图像三个方向基础知识外,还能够具有更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较深入的专业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其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展开。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是课程设计中的主线。学校在依据计算机科学课程体系14个核心内容要求开设的基础课程外,又根据本校专业特色,开设了中医学概论、现代医学概论、医学信息学、医学图像分析、医学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等培养学生医学基础和应用能力的课程,以及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物联网原理与应用等符合市场最新需求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医学信息工作的必要基础和更好的社会需求适应能力。
(2)实践教育体系
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对培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将其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都设计了多层次的实践教育体系。从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到核心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再到实训项目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逐层递进开展教育活动,逐步深入地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其中,实训项目包括与医院及企业合作的小学期项目开发,以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创新实践活动包括专业特设的创新创业学分、信息专业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科研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等。学生根据兴趣和优势,与指导教师及校外企业合作开展各类实训及创新实践项目,从而强化与提升实践能力。
此外,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还特别安排学生到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了解相关机构和系统的运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对专业和职业的认知。
(3)素质培养体系
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未来从事医学信息工作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素质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课程的开设,更是贯穿于大学四年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校园文化底蕴等。
因此,在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学校首先在通识课程中设计了包括思想政治、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创新创业、校本特色等的各类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宽厚的知识基础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学校组织教师讨论、设计并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自我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学习等。同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组织和设计不同层次和不同开展形式的实践项目和活动,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例如,邀请学术及行业专家开展学科前沿知识、市场发展动态等系列讲座,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项目嵌入,创造环境支持学生创业项目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与实践安排,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等职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笔者所在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是在专业开设多年的基础上逐渐明确并且逐步修改完善,并形成特色。学校以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和应用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培养为重要基础,以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为引领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以校院、校企合作贯穿教学和实践环节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等。例如,学校代表队在国际和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并以此带动了全体学生的程序设计学习氛围和竞赛参与意识。又如,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临床信息系统实践教育基地成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与联众智慧科技、医慧科技、图特信息科技等多家医疗信息科技公司共建各类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训。
近期,学校在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又一次更加深入地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整理。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医学院校医学信息类学科的人才培养应紧密结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在坚持强化学科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适当地调整培养方法、教学手段。其中,校院、校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首先应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中设置来自医院及企业的委员代表,依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此外,应该与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化企业充分探讨,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将实际工程应用逐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如何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需求相结合,如何将课堂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工程项目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现实需求出发,促进其自发地开展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在全球信息化深入发展、知识经济社会逐步形成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领域都对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运用提出了广泛的、迫切的需要。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校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有特色、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信息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
1专业背景
当前,从国际到国内,信息化的浪潮早已铺天盖地,席卷社会的各个层面,遍及生活的每一角落。在医学领域,在教育领域信息化的进程同样势不可挡。因此,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医加快信息化的步伐。从中医本身的处境来看,历史悠久、古老而又神奇的中医,由于与现代科学脱节、又在科学武装起来的异军突起的西医面前黯然失色,只因其独特的西医无法取代的疗效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只有给中医披上现代的、信息化的铠甲,才能昂然挺立于西医之侧,凸显其西医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中医自身的发展需要其不断加强信息化,并借信息化的契机推进步科学化。人才的匮乏使中医信息化的实施捉襟见肘,举步维艰。因此培养中医信息化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已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适应了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专业一经批准,将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强的医学应用软件使用、维护、设计、开发与测评的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管理、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的高级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并逐渐填补中医药学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缺口,并进一步推进中医的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因此,开设此专业,是完全必要、非常及时的,并且十分积极的举措,对于学校整体建设的进步和创新,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都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集医药学、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于一体的交叉专业,是综合运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软件技术相关问题的学问。基于对我国医药卫生及中医药事业改革与发展形势和趋势的分析和判断,结合我校的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主要面向医药卫生领域,解决医药卫生领域软件技术的开发、运营、维护与测评等应用问题。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医药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医药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科学应用研究的能力,能从事医药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维护、测评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及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的重要性。高等工程教育应从“授技型”向“育才型”转变,从单纯传播知识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转变,从狭窄的专业技术教育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应将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和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市场经济观念、开拓创新精神、独立深入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3专业建设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确保专业建设稳定、健康发展。(2)整合教学和科研资源,强化专业基础条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标准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建设力度,使其进一步提供教学服务功能。(3)多途径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注重高层次医药信息管理人才的引进同时,注重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鼓励信息技术学科类教师进修医药类课程,并参与医药类科研项目。围绕专业、学科方向,主要引进具有正高职称和年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充分利用特聘教授计划,加速学科建设和专业融合。根据专业学科发展需求和有利的人才资源,采取脱产与在职两种形式,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4)建立教材选用、追踪及评价制度。选用各课程教材时,原则上必须参照大纲要求和规定,应选用“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各级优秀教材”,以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其内容能够代表本课程的最新发展。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教材选择上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尽量选择优秀教材,内容不完全符合时,要求教师编写补充讲义充实到教案和课件之中。(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传授教学内容、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方法。教学方法是为贯彻大学本科培养方针、实现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服务的,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按课程性质、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不同,通过实践摸索创新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师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等,关键在于教师的选择和运用,因为教学方法是受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约的。(6)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教学实践环节作为一个实践性的认识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高度模拟的环境中不断适应,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落实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提升毕业设计(论文)水平。(7)进一步改善实验室条件。改善实验室条件,特别是软件建设。结合中医药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制定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采取得力措施,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艳秋,燕燕,王甜宇.中医药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5,4:53-5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医院管理;应用;展望
1电子信息管理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原理
电子信息工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信息的处理与控制,电子信息工程的特点是复杂性,应用技术涉及了通信,信息及现代电子等技术。这项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系统的应用,设计与开发,处理好获取信息。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到了21世纪,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每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都处于稳定增长,增长率为25%,除了个别年份外,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是我国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并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缺陷:①技术人才缺乏;②缺乏自主创新意识;③缺少良好的市场环境;④产业结构需要升级优化。信息化管理在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决策依据、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资源在医院管理方面,亦已成为了重要生产要素,正在逐步推进医院管理分工深化和结构调整。2010年,卫生部要求各医疗单位实施电子信息化工程,在原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整合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临床试验信息系统(LIS),从而为医疗数据统计,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运作内容
2.1医疗数据统计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医疗数据统计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以数据和模型为驱动,利用数据收集,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最终的管理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采集和转换医学影像传输系统(PACS)、临床试验信息系统(LIS)还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数据,为后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还有就是规范收集来的数据;②规范数据仓库,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管理和评价医院的各个数据,形成一个较为形象的统计。
2.2护理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办公
由于人工统计经常出现误差,并不能将所有的方面考虑完全,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时间延长,影响休息时间,但是计算机却可以用检索的方式自动生成护士所要做的工作,能够包括很多方面。在实行电子病历之前,各个病房只是在计算机上汇报护理人员所在科室的护理工作量,不能计算出所有的护理工作量,导致了护理人员加班,占用休息时间。医院在采用电子病历之后,将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护理人员的大部分工作量,约有300项,这样的措施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手动记录,统计时间,也更加快捷的使各个科室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有依据的查询。利用这样的方法,在最终的绩效考核是,准确的提供了考核依据,而且更加便利的使各个科室安排工作岗位以及工作量的时候能够有准确的依据。
2.3智能绩效考核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通过医院的财务、人事以及HIS等各项系统的联合,创建出一个管理一体化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收集医院日常的管理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对不同病区,各个小组的收支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计算出月底的绩效工资。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主要运用两种方法来实现的:①核算医院各个科室管理中的成本以及不同开支,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设定为核算基础,并且将医院患者的病例上的各种费用支出作为参考,这样可以计算出不同疾病和治疗项目的收入与支出,将这个作为基准结合医院的实际发展情况得出整体的管理成本;②为了能够确保收集来的原始数据的可靠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运用过程授权控制技术,对医院管理运行中的涉及到的所有的报表,还有对从院长开始往下的员工的数据进行总量、趋势以及对比等多元化的分析,从而提升所有管理数据的准确性,以促进绩效考核的公平性。
3应用实例
接下来简单举例说明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门诊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该门诊管理系统分为门诊挂号系统、门诊收费系统、医生管理系统、医院药房系统以及管理员系统。
3.1门诊挂号系统
门诊挂号系统主要用来处理前来门诊挂号的病人事务,该系统会对挂号病人的类别进行区分,并且对挂号费用分类进行区分,例如自费、公费等,同时该系统也支持用户的退号处理。而病人接入该系统之后,会获得对应个人基本信息的电子卡片,医院需要设专人用于该门诊系统的维护处理。
3.2门诊收费系统
门诊收费系统较大程度上缓解了缴费排队的问题,只需要在门诊收费系统中输入病人所需的药品名称与治疗项目,电脑即可自动对费用做出计算,与此同时该功能也同样支持医生手动计算,该系统支持退费功能与相应编辑功能。只要患者持有对应个人基本信息的电子卡片,即可轻松进行缴退费及结账功能,并且可以向系统管理人员寻求查询相关费用明细。该系统还有一个较大的方便之处在于可以对医院收入数额、收入分类、医生个人收入等一系列费用报表进行打印统计,给相关会计人员提供了方便。
3.3医生管理系统
医生管理系统可以为医生提供很多方便,医生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查找自己想知道的病人对应的相关病历信息,从而对病人病情有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该管理系统也对医生处理相关医疗记录、诊断、医疗用品、进行手术以及住院办理等提供支持。医生还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所开药品的剂量与相关药理信息,这种实时咨询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并且该系统可以对医疗费用进行实时计算,避免医生手写出错。该医生管理系统还可自动审查并录入相关医疗资料,对相应诊疗医生的信息进行登记,确认之后不予更改,并定时向相关监督审查部门传送医院诊疗的相关信息,从而切实落实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督职能。
3.4医院药房系统
对于医院药房系统,相关门诊出医生传递过来的药品清单与相应费用会被记录在系统内并迅速予以相应,实施配药与发药。如果药房相应药品缺少时,药房管理系统会自动向药库进行申购请求,并对相应药品出入库进行实时记录,对应病人基本信息的电子卡片具有充值缴费功能,患者持有电子卡片可在药房管理系统进行缴费拿药。系统会对药房工作人员相应工作量尽量统计处理,并支持实时查询患者购药情况。
3.5管理员系统
该系统可对相应页面布局进行更改替换,支持对页面进行添加,删除管理。
3.6相关技术特点
考虑到医院管理系统的扩展性,需要在系统建立之初考察该系统的数据结构是否合理,相关数据传输的速度是否满足要求,在未来若干年之内系统是否能够满足要求等等问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相关医院需要选择安全可靠稳定的交换机作为该管理系统的核心设备。该管理系统重要的要求即是核心交换机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该核心交换机需要有优良的性能和较高的可靠性,这样才能使得医院能轻松应对系统管理问题。该医院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多方协调才能完成,主要涉及到软硬件上与相关人员。初期医院对医院管理系统的要求是能够稳定运行即可,长期使用之后,该系统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软件集成问题,这涉及到第三方相关集成商,还有就是如果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出现一些兼容性问题,很难对其进行解决,寻找第三方维护人员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需要特别考虑该问题,因此,针对相关问题,在医院管理系统建立初期需要考虑集成问题、维护问题并细化各协议方责任归属。该管理系统的平台为J2EE,该平台是一种成熟稳定的行业业务应用开发平台,该平台将系统通讯、组包解包、数据交换、安全处理、数据库连接等功能集成起来,将用户登录、异常处理等Java的网络常用功能模块设计作为外部窗口,相应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编辑即可开发,在信息平台下,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表现为配置一个个交易的Web方式录入数据、数据校验规则、安全管理规则、校验后的处理流程配置。由于医院管理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长远计划,因此需要合理的网络结构,以及规范的布线,建立该系统需要作长远考虑,多多借鉴其他医院的应用经验,在建立相关系统与布线时,医院应给予专人负责与监督视察。该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架构设计具有多层体系、设计相应集成引擎、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一体化设计规范、设计“立体”的医疗信息服务体系等。
4展望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工程技术在实现医院信息统计,决策制定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医院只有积极提升现有工作人员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员工的认知水平,并培养他们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人才并创建新型管理机制,才能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医院管理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郑树军.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47.
[2]王琛.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信息化领域的设计和运用[J].移动信息,2016(8):00130~00131.
[3]魏丽群,徐继红,艾心勇.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性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3):59~61.
[4]景国英.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185~186.
[5]王瑞.医院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管理的途径分析[J].工业b,2016(2):00222.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卓越工程师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9-02
一、培养目标的探索
医学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医院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广东医学院为研究对象,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探索,目前仅限于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可以具体细化为:1.具有较为扎实的医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了解国内外医学信息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发展动态;2.具有从事医院信息化、医疗信息处理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3.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软件开发、项目实施等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经验;4.具有较强的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终生学习和创新的基本能力;5.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质量、环境、安全和服务意识[1]。
二、培养模式的探索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拟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和“3+1”培养模式,将工程师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其中前3学年在校内学习、第4学年在企业学习。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在本阶段中,应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所具有的工程教育资源优势,包括教师资源、先进设备与技术、实验环境、研究开发条件等,与本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实行优势互补,共同设计与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尤其是注重开发那些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先进性的课程和教材,使得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2]。
2.1校内培养阶段
以培养医疗信息产业卓越工程师为目标,每年从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新生中,根据学生入学成绩,按照学生志愿,择优选拔学生编入“信管卓越班”,实行单独管理。每位学生均配有指导导师,并且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培养,跟随导师结合工程项目和课题进行科研训练。
2.2 企业培养阶段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先后与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健迅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灏瀚科技有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与其中6家行业巨头共同建立了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实习基地。
根据卓越工程师试点企业的要求,经过多次洽谈和认真筛选,我们选择了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作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企业合作方。入选企业均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积极的合作态度,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有足够的积极性,并且具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要求的条件。
根据企业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确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在企业培养过程中,企业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在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并由双方导师共同为学生确定研发方向或课题,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建立校企合作联盟,探索校企间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多方位的共赢合作模式。吸收企业及行业专家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少于50%,从企业聘任部分资深专家作为学校师资参与专业技能教学,将企业待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如项目设计、研发等)转化为综合设计题目,企业接收完成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学生顶岗实习等等。
三、学生来源和规模的探索
3.1 学生来源和规模
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对象是从广东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新生中,按照入学成绩,根据学生志愿,择优选拔,每年选拔30人,进入广东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3.2 选拔机制
选拔学生的面向对象:面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年级新生。选拔时间:与新生报到入学同步进行。选拔程序:根据学生志愿和入学成绩,由信息工程学院确定具体的录取程序。选拔条件:择优录取,侧重考虑入学时的英语和数学成绩。选拔原则:综合素质优秀、具有工程实践潜力。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过程中,将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校内外)、课外学习资源等有机的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逐渐向前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与企业共同建设卓越工程师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程学习、实习与毕业设计环境。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和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掌握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基本模式与流程,了解企业文化,逐步熟悉国内外医疗信息产业市场,培养学生综合工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