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健康饮食作用8篇

时间:2023-12-31 10:47: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饮食作用,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饮食作用

篇1

情感培养对人格成长至关重要,而音乐包容了人的情感的各个方面,所以能有效地铸造人格。音乐教育在中国特殊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音乐教育现已成为残疾人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力障碍学生因为自身生理原因行动不便,所以他们只能在有限的环境内(如教室内、家里)通过收音机、电视和电脑等设备听音乐、广播小说以获取外界信息。很多视力障碍学生内向、自卑或喜欢谈话但又爱沉于幻想的复杂性格,这种性格导致了他们具有显著的焦虑倾向。但另一方面,视力障碍人群的听觉器官要比普通人群更加灵敏,从解剖学的方向来看,视力障碍人群的眼睛本应发挥的作用被迫由其他器官代替,而这些器官无形中接受了大量的外部信息的刺激。因此视力障碍人群的这些器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代偿作用。所以,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靠听觉来完成。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在特殊教育中,艺术教育、特别是音乐教育,对于视力障碍学生的智力、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视力障碍学生虽然视觉受到限制。但是他们的听觉和触觉特别敏感,我们可以运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育,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的魅力,从而可以使视力障碍学生达到心神宁静、放松、愉悦,消除紧张与忧郁,并且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学习弹奏各种乐器来学习音乐,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法,让他学习乐器。记住乐谱,演奏音乐,从而让他们充分发挥她们听觉、触觉和记忆力的特长。所以音乐活动对于视力障碍的人来说是扬长避短。从古至今在历史的长河里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盲人音乐家,如:古希腊的盲人歌手荷马,中国商代的师延,近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等。他们都是视力障碍人群通过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甚至创作音乐,最后不论歌唱还是演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并名留千古。所以,对视力障碍学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帮他们排遣身处黑暗世界所产生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愉悦他们的心情,还可以培养一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从事专业的音乐活动,现今世界歌坛就活跃着一位盲人歌唱家Andrea Bocelli(安德烈·波切利),他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男高音,他那优美的声音,宽广的音域将歌剧唱腔融入到流行歌曲中,形成了超越流行和古典的独特流派。还有我国的盲人歌手杨光,因为在歌唱方面的突出表现,杨光成为2007年央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突出表现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音乐对视力障碍学生的作用

1、心理作用

音乐能有效地帮助视力障碍学生释放、排解各种不良的情绪,更能使视力障碍学生融入到普通人群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除视力障碍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从此远离孤独,融入集体,并给视力障碍学生带来安全感,帮助他们发展和锻炼更加敏锐的听觉和触觉。通过让他们了解和学习不同类型音乐的音色和节奏感,视力障碍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题材、多种风格的音乐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和安全感。乐器演奏更能加强和锻炼视力障碍学生的听觉、动觉及触觉等方面的功能,而这些功能的增强对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很重要。曾经有一个班上的学生由于后天的疾病导致视力下降最终失明,身体的变化也导致他性格的变化,他整日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沉默不语,老师家长多次和他谈心都没有效果,当得知他以前视力正常时学过电子琴时便把他领到学校的钢琴边,当他触摸到琴键时,明显感觉到他心里的激动,经过短暂的触摸,一首欢快的乐曲让周围的人为之动容,而他也完全放松起来,脸上堆满久违的笑容。从此以后,这个盲童便经常会到琴房弹琴,他的性格也活泼起来,像变了个人似得,老师和家长都感叹音乐力量的神奇。

2、教育作用

作为一名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亲眼见证了许多视力障碍学生从音乐活动中得到的益处,其受益程度超过视力正常的学生。视力障碍学生把音乐作为表达情绪的方法,通过音乐获得内心的满足。当他们开心或不开心、快乐或不快乐时,宣泄情绪经常会选择用音乐这样的途径。音乐的作用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虽然视力正常者也有这方面的需要,但由于视力障碍学生更易受挫折,而沮丧、焦虑经常伴随在他们左右,这些不良情绪就更需要通过音乐获得释放。所以视力障碍学生更应享受到较好的音乐教育。每一学期,当学生学习任务最重、压力最大、情绪最不稳定的时候,老师们总要举办丰富多彩的声乐和器乐比赛。学生们不用动员,自己积极的准备,独唱、对唱、小合唱、二胡、手风琴、口琴、电子琴等整日欢快的歌声和笑声都能从教室里传出。音乐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放松了他们心里的烦躁情绪,能让他们身心愉悦。音乐教育对视力障碍学生来说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适合他们发展,而且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兴趣和爱好。

3、身体的恢复作用

视力障碍学生,尤其是儿童,需要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发展他们的肢体运动技能,强壮他们的体格。在日常的学习中学校经常会组织一些体育或音乐活动来加强他们这方面的锻炼。比如广播操比赛、花样跳绳比赛等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在学校举办的声乐、器乐比赛中老师常常鼓励视力障碍学生用自己优美的舞姿为同学伴舞。音乐活动是他们进行节奏性身体锻炼活动的灵丹妙药,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视力障碍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情绪得到了愉悦,消除了他们原本紧张和忧郁的不良情绪,而且音乐活动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与皮层下活动的协调,达到身心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音乐教育对视力障碍学生的重要意义

1、根据视力障碍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当的音乐教育课程

视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普通学生一样,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音乐教育的课程。低年级以视唱练耳、较简单的歌曲演唱、不太复杂的节奏活动为主、请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儿童歌曲及一些中外名曲;中年级的课程给学生训练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视唱练耳练习比如:和弦听记、和弦链接、二声部视唱等,歌曲演唱中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中外名曲;高年级可以对学生教授乐器演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及识记盲人乐谱等。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内容应当清晰、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明确,教学方式要有助于视力障碍学生思维和动作的发展。并且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反应,让学生们都能从音乐教学中得到帮助。通过学习音乐,视力障碍学生都应该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并且鼓励自己完成其他的学习任务。

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的作用改善视力障碍学生的不良状态

音乐教学对调节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变化能影响人们心理上的变化。优美的音乐能提高人们的兴奋感,它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情感,振奋人们的精神。而且可以帮助消除由于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人们应激能力。在笔者的长期教学中,音乐对改善学生的不良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曾经有一位视力障碍的女学生,双目先天性失明,上学前很少离开家,除了家人几乎不接触陌生人,很难与他人正常交流。但是她对音乐比较感兴趣。经常会看到她一边听音乐一边高兴的跟唱。所以本人就尝试采取音乐疗法去改变她交流困难的状态。有一次看到她又在一边听音乐一边高兴的跟唱时,笔者走到她身边对她说:“这首歌老师也很喜欢,我们一起来唱吧。”她嘴巴动了一下想说什么但还是没和人交流,但笔者没有放弃,当她又重新唱这首歌时大声的和她一起唱,唱完她高兴地说:“真好听”。笔者听到后高兴的说“老师还会唱别的歌曲,如果你想听可以经常来找老师,老师教你”,她小声说:“好吧”。我们的交流就这样开始了。在课堂上把她的座位安排到了离老师最近的地方。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特殊关注,也便于对她的观察。在音乐的带领下她终于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了。最让人可喜的是。经过不到一年的训练,她唱歌的水平提高很快。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改变了一个孩子的性格,这将会在她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音乐欣赏对视力障碍学生的保健作用

篇2

【关键词】院士群体 引领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07-02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面对新形势,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加速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南大学以开办院士报告会为载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育人途径。仅2007年就有11位院士走上讲坛,讲述自己几十年科研实践、治学心得和人生感悟,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在校内外产生强烈的反响。

1深刻认识发挥院士群体引领作用的时代意义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权威性。院士们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他们成长、成才、成功的经历,以及感受和体会弥足珍贵。发挥院士群体的引领作用,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展所需。

1.1 有利于适应形势变化推进正面教育

典型示范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典型示范教育面对新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与以往相比有其新的特点。一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让人们更喜欢平等的交流,厌烦居高临下、粗暴简单的思想说教;二是由于各种思潮的冲击,人们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服从型思维方式,逐步变成独立探索和比较判断型的思维方式。院士典型示范既真实亲切,又令人信服,他们给学生所谈的人生感受,所讲的动人事迹,所说的传奇故事,都是亲身经历过的,既是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人生哲理的深刻阐发,充满着真情实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有利于增强和扩大正面教育的效果。

1.2 有利于促进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校作为祖国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理应担负重任。院士们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学问上,更体现在人品上。无论是对的科学信仰,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无论是彰显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还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院士们都是为人楷模。院士们用自己亲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经历来感染大学生,使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具有说服力,也使其有机地融入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1.3 有利于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多元化,思想上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也日益明显。发挥院士群体的引领作用就是为了改变传统单一灌输的教育方式,启迪学生根据自己思想认识层次的不同性、人生奋斗目标的差异性和专业领域的多样性,从院士的经验里寻找人生坐标,设计成才道路,努力打拼未来。

2 积极探索发挥院士群体引领作用的有效途径

院士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到生动的示范效应,他们以亲身经历和感人事迹讲授“为学”、“为人”、“做事”之道,对学生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中南大学积极发挥院士群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作用,打造出院士报告会的活动品牌,取得了良好成效。

2.1 充分利用学校师资优势,努力挖掘校外宝贵资源

中南大学拥有15名两院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他们不仅是学术、科研的领航人,也是教书育人的典范。90高龄的黄培云院士亲登院士群体创新教育系列报告讲台,为大学生讲授“西方创新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对话论创新;王淀佐院士以“为什么我们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与大学生共同剖析中国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07年5月,针对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黄伯云院士发动全校所有院士,为大学生作专题教育系列报告,将主题确定为“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他结合自己的国外求学经历与教学、科研实践,为大学生讲授了第一讲。除了诚请学校的院士举办报告会外,中南大学还把触角伸向校外,力邀全国各地知名院士分享他们的精彩人生。如校外著名学者杨叔子、黄祖洽、张勇传等院士应邀来校开设讲座。

2.2 灵活利用各种沟通形式,开展师生多元互动交流

为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中南大学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架起院士与学生的沟通桥梁。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报告会或座谈会,让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给学生讲事业、理想与前途,讲工作、学习与生活,讲爱情、婚姻与家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样的形式开放自由、灵活多样、亲切自然、真实感强,使同学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体会到院士们顽强拼搏、努力进取的精神。近年来网上交流以其方便、快捷性被新时期大学生所青睐。何继善院士是学校网上文化课堂的常客,经常参与“与名师对话”等活动,与广大学生探讨科学、创新、艺术与人生等热点话题,鼓励学生科研创新、学术成才。?钟掘院士作为学校唯一一名女院士,经常通过网络与广大学生尤其是女同学畅谈人生成功之路,启迪她们要严谨治学,创新实践。

2.3 广泛宣传院士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校园新风正气

学校十分注重发挥院士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学习榜样,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誉为“中国霍金”的金展鹏院士身患重病,只有脖子能够动弹,他指导研究生就用特制的一对小三角木架固定在床头仰读自己学生的论文。周宏灏院士得知刚入校的贫困学生王练词母亲患了重病,他立即想办法帮她解决了母亲入院的部分费用,还帮她联系勤工助学岗位。像这样济困助学,润物无声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中南大学结合校报和广播等宣传手段,开设固定栏目定期刊载和播出,不断挖掘院士优秀事迹,形成系列的教育材料;将院士的事迹编入党课教材,使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更广大的学生了解院士的事迹,学习院士的精神,鼓舞自己前进;利用纪念性标志物营造教育氛围,在学生集中、环境优美的地方树立院士的雕像,铭刻其生平事迹,对学生起到了无形的激励作用。

3 实践取得发挥院士群体引领作用的育人成效

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院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方面院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院士群体及时有效的传道解惑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指明了航向。

3.1 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

人生阅历尚浅的大学生,如果胸无大志,贪图安逸,就难以确立成才目标;如果耽于幻想,就可能导致成才目标不确定、不具体,结果即使付出了辛勤劳动也将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对大学生而言,成才目标的性质和内涵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生能否真正成才。院士讲坛是一个向院士学习的不可多得的课堂。大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学业发展中的技术性问题,即“怎么学”的问题,而且可以了解到人生根本性的问题,即“为什么学”的问题。走上讲坛的院士,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学科带头人,代表了国家最高科技水平。院士们的科学成就和业绩,为学生树立了人生奋斗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满足了广大学生渴求成功、成才的需要。他们的成才经历让大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成才是为祖国成才、为人民成才。

3.2 帮助青年学生选择正确的成才道路

确立成才目标是大学生通往成才之路的起点,真正成才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勤于实践。院士们的每次讲学、每次交流、每次报告,都注重帮助学生们提升成才必须的综合素质,如启迪学生思考生命,让他们懂得热爱和珍惜生命;强化学生公民意识,引导他们形成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里品格等。立体式发挥院士的引领作用,不仅比较全面地展现了院士们的群体形象,而且向学生展示了一条献身科学、拼搏进取的成长之路,一条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成功之路。院士们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模范事迹启迪当代大学生,无论未来是创业成才还是学术成才或政务成才等,在通往成才的道路上,都必须经历刻苦学习、不断思考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必须有目标始终如一、不畏艰苦、勇于拼搏、持之以恒、常思进取和努力奋斗的实践行动。

3.3 帮助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其成才环境

人生活在环境中,人的成长一刻也不能脱离环境的影响。院士群体的成才经验能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长环境,学会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毋庸置疑,通往成功金字塔的道路,往往不是一番丰顺的。成功来之不易,很多院士都是克服了诸如长期资金缺乏、千百次实验失败等诸多困难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院士们用亲身经历指导大学生面对纷繁芜杂的社会环境时,要进行全面且客观的认识和鉴别,并从中区分出有利的成才因素与不利的成才因素;另一方面也引导大学生要培养勇敢坚毅、百折不挠等良好品质,正确对待顺境、逆境,在顺境和逆境中完善自身、不断提高。院士们艰苦而又辛苦的发展历程也让学生们认识到:要想成功必须认清自身在成才环境的建设和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积极性和能动性,在参与优化环境的过程中改造、锻炼和提高自身,顺利地走好成才之路。

中南大学院士群体的努力,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特色和品牌,促进了学校全员育人意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实证明,中南大学发挥院士群体引领作用,为推动青年学生成才提供成功的范例,强化了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据统计,中南大学组建以来,先后涌现出了以4名国家教学名师为首的近100名省、校级教学名师以及400多名校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三育人”先进个人;有2200多名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三等以上奖项19个;在全国每年评选的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中南大学有13篇入选,其中院士指导的论文有8篇。李长春同志2007年5 月视察中南大学时说:中南大学在贯彻中央16号文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结合实际,在很多方面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向上,朝气蓬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大学生 身心健康

据说曾有一个爱尔兰士兵带着风笛疲惫地在山路上走,刚停下来打算吃点面包,突然面前出现了数只饥饿的狼,凶恶至极。无奈他只得把手里的面包全扔给了它们,但狼并不满足,一步步向他靠近。由于手里没有什么自卫的武器,惊慌的他只有吹起了随身携带的风笛,奇迹出现了,狼一听便嗥叫起来,很快就夹着尾巴四处逃散。这奇妙的音乐居然救了他的命。植物学家研究,如果适时给花草树木悦耳的音乐背景,其生长态势与没有音乐不一样,甘肃省一位农民在温室大棚中装置了一套音响设备,每天定时播放音乐,得到了很好的收益,0.8亩温室的瓜菜收入达2万多元,比不放音乐的种植户多收入3000多元。据德、意等国家调查,经常听音乐的人比不听音乐的人寿命通常要长5至10年。在医学上,音乐还可以治病,如治疗神经衰弱、胃溃疡、抑郁症、唤醒植物人、治疗痴呆和体弱人群等。关于音乐的神奇作用有时真的让人不可思议,传说秦始皇的女儿华阳公主因自马背跌落而残疾,多方医治也没有效果。后著名琴师高渐离的美妙“筑”声深深吸引了她,她居然不治痊愈。这其中有爱情的力量,但音乐也功不可没。

音乐没有国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音乐有如空气,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的相关产业应运而生,如音乐教育、音乐俱乐部、音乐诊疗室、音乐疗法等。现在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发展得较有规模,在其它国家也正在兴起和发展的音乐疗法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音乐疗法起源很偶然。二战时,美国在菲律宾的一所野战医院里到处躺着伤兵。当时的医疗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伤兵情绪都很糟糕,每天叫骂不止。他们手术后的感染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这时一个医生想了个主意――用留声机播放士兵们熟悉的家乡歌曲。很快,伤兵的情绪稳定下来了。可喜的是,手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术后的愈合期也明显缩短。这一发现使美国国防部大为振奋,立刻在各个野战医院推广此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战后,美国的医生认真研究音乐对人的健康所起的作用,于是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

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大学校园开展音乐教育有积极意义,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很大作用。首先,它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音乐是诗化的灵动的语言,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与穿透力。音乐是一种流动的景观,悦耳的乐音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在节奏与旋律的交替组合中音乐便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美妙的音乐旋律、扣动心弦的歌词会使人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心灵也会发生嬗变。久而久之,他们的举手投足,仪表仪态也会逐步与高雅的音乐趋于一致,气质和修养也会逐步提升,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便如音乐一样具备美态。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他们的品味得以提升,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健康向上的音乐催人奋进,它能深刻作用于人的意识,净化他们的心灵,在好音乐的熏陶下他们会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国家授予他杰出贡献奖的大会上特别提到他爱人蒋英(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音乐艺术,它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提高了我对世界的认识,正是音乐的熏陶,所以才避免了死心眼,思路更开阔,考虑问题更灵活,想问题更宽一些、活一些……”我们还可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采用音乐这种愉悦式教育方式教授文化往往会事半功倍。音乐只有好坏之分,没有国界之分。学校在开展音乐教育时,可选的音乐素材很多,国外、国内,流行、经典,民歌、古典等,不同的素材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知识,学生在动听的音乐环境中不知不觉便学到了许多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教授民歌时,老师可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民族文化等。各种乐器的美妙音质也会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他们了解、学习演奏乐器的热情,让他们有更多的技艺。音乐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想象力。通过音乐教育,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反应力、与人交往能力都会提升。音乐的作用是巨大的,加之青年学生大都喜爱音乐,所以高校开展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一个智举。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它的巨大力量会改造人。经常与健康的音乐为伴,会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音乐讲座、音乐会、各院系独具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地请音乐教师、知名音乐人开展音乐讲座,介绍不同的音乐,如古典的、流行的,让学生受到不同音乐的熏陶,感受音乐的魅力。还可定期举办独具特色的音乐会:如请知名音乐人或知名乐队开展音乐会,学校各院系各班级也可定期举行师生乐器弹奏大赛,歌唱比赛等,也可开设音乐鉴赏课、吉它兴趣班、民歌阵线联盟、民族乐器俱乐部等,多角度多方面开展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这种轻松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吴竞.如何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种素质的提高[J].甘肃教育,2005年第4期.

[2]崔丽雅.音乐的磨力[J].东方艺术“随笔杂谈”.

篇4

白羊座主掌的是头部健康,因此一旦遇到问题,心里的焦虑与悲伤就会以头痛、流鼻血、鼻窦炎、失眠、昏睡等症状发作。另外,牙痛也是白羊座的一大隐忧。

健康饮食:小麦汁

健康运动:篮球、赛车、自行车

金牛座

金牛座掌管的腺体是甲状腺,如果甲状腺失调,则会产生浮肿和体重增加的困扰。他们的喉咙鼻子都不太听话,动不动就会声音沙哑、喉咙痛、流鼻水。

健康饮食:温热的蜂蜜绿茶

健康运动:有氧舞蹈、花草园艺、高尔夫球

双子座

双子座的疾病会跟神经系统有关,例如精神紧张、肺疾、手伤等,同时也可能因为敲打计算机键盘及按移鼠标过多,令手臂和肩膊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腕关节神经痛。

健康饮食:小麦胚芽、啤酒酵母、生菜沙拉

健康运动:慢跑、网球、登山

巨蟹座

主要影响巨蟹座健康的因素来自压力,但是也不能忽视体质虚弱的种种问题,和由不良饮食引起的肠胃疾病。

健康饮食:不要吃得太咸、太油腻

健康运动:游泳、洗温泉、自行车

狮子座

狮子座的一颗“心”,是与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关键部位,所以其疾病较常与心脏部位有关,除此之外,脊椎及背部之外、循环系统和肾上腺等也和狮子座有密切的关系。

健康饮食:大蒜、红酒、海鲜

健康运动:高尔夫、网球、拳击

处女座

处女座的人经常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以及肠胃的疾病,这和性格上的忧虑、患得患失,及不均衡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健康饮食:五谷杂粮、波菜、动物肝脏

健康运动:室内脚踏车、跑步机

天秤座

天秤座主要应避免身体负荷过大,他们很容易因为对一件事过于投入而忽略了健康及饮食平衡的重要性。肾是健康风险最高的器官,天秤座的你,可真要好好注意呢。

健康饮食:豆类、深绿色蔬菜、酪梨

健康运动:桌球、壁球、排球

天蝎座

对人生没有明确目标,也缺少运动的天蝎座,会变得不满、颓废。膀胱和生殖泌尿系统是天蝎座身体上的弱点,应该提起注意。

健康饮食:不要偏食,多吃点平常不吃的食物

健康运动:到海边冥想、森林浴

射手座

因为工作需要往来奔波的射手座,应当尽量减少肌肉拉伤或是酸痛出现的机率。如果活动量超负,往往会种下折磨肝脏、降低免疫力的恶因,造成肝脏病、慢性疲劳等症状。

健康饮食:优酪乳、深绿色蔬菜、豆类

健康运动:运动高手

摩羯座

摩羯座要预防牙齿及骨科方面的疾病。消化功能不良,食物中的酸素积聚在关节处,或者尿酸代谢的过程缓慢,都会经常造成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健康饮食:吃得好一点

健康运动:高尔夫、郊游、洗按摩浴

水瓶座

不良的情绪会令神经系统压力过大、神经麻木不仁、脑部结构产生异常化学物质,引起神经类疾病、忧郁及失调症。水瓶座是掌控人体的腺体与循环系统,所以应当注意借充分运动来常保健康。

健康饮食:养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的习惯

健康运动:有氧舞蹈

双鱼座

双鱼座的体质敏感,容易对药物产生不良的反应。脚踝是他们的弱点,所以他们可能经常脚痛,还容易崴脚。由于缺乏生机,他们容易表现出脆弱的特性,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篇5

【关键词】 饮食习惯;饮料;乳;学生;市区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R 1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18-04

不健康饮食相关行为由导致高能量高脂食物过多摄入、营养食品(牛奶、蔬菜、水果)摄入过少、不良饮食习惯(偏食、过多零食、不吃早餐)、不健康减肥行为等构成,是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对儿童饮食行为的监测,因为这些行为和营养摄入(能量、营养素的质和量)、不良生活方式等,都是导致儿童少年肥胖、营养不良的直接原因[2];通常一个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愈高,行为因素在青少年营养问题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愈大[3]。2005年我国对18个省市进行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汲取美国YRBSS问卷内容,增加了有国情针对性的指标,组成基本完善的指标体系,取得大量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信息。本文据此对城市青少年进行分析,首要目的是比较不同社会经济群体中各类不健康饮食行为的流行现状;其次,通过分析这些行为在学生群体内的性别、年级特征及其个体聚集性,为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北京等18个省市的城市中学生群体。对象从初一至高三年级分6组,年龄12~18岁;91.7%为汉族,民族学生随校自然参与。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匿名填写问卷;现场质控达到要求。受试者共177 115人(男86 522人,女90 593人)[4],初一至高三年级男、女生人数分别为13 345,14 401,9 729,20 406,18 014,10 627和12 114,13 608,9 990,23 445,18 873,12 563人。

1.2 方法与指标 省级样本包括好、中、差3个社会经济片区。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测试队,按《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调查。通过广泛动员,获得学校积极配合。由7项指标组成体系, 各按程度分3等(除①、⑦以“过去30 d”为时段外,其余指标均以“过去7 d”为限):①喝软饮料,≤1次/d,很少喝;2~3次/d,不时喝;≥4次/d,频繁喝。②吃甜点心,≤1次/周,很少吃;2~7次/周,不时吃;≥2次/d,频繁吃。③吃西式快餐,0次/周,不吃;1~4次/周,不时吃;5~7次/周,频繁吃。④偏食,回答“是”者。⑤不喝牛奶(/酸奶/豆奶/豆浆),6~7 d/周,每天喝;1~5 d/周,有时喝;0 d/周,不喝。⑥不吃早餐,7 d/周,每天吃;3~6 d/周,有时不吃;0~2 d/周,不吃/少吃。⑦不健康减肥行为,采取“限制某类食物”、“故意呕吐”、“长时间禁食”、“擅吃减肥药”4种行为之一。最后,根据上述定义确定频繁喝软饮料、频繁吃甜点心、频繁吃西式快餐、偏食、不喝牛奶、不吃早餐、不健康减肥等7项为不健康饮食行为。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和年级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检出情况 表1显示,各饮食行为随年级的程度分布。男、女各年级“不时”和“频繁”喝软饮料者都占2/3,但其中后者分别仅占2.7%和1.5%;年级越低,报告率越高。女生“不时”、“频繁”吃甜点心者都显著超过男生,而初中生显著高于高中生。女生“频繁”吃西式快餐率低于男生,但其“不时”吃者比例更高,故两者相加略高于男生。男初中生高于高中生,而女生随年级增高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女生偏食者(39.8%)高于男生(37.1%);男女都随年级增高而上升。男、女生“不喝牛奶”率接近,但女生“每天”喝者较多;男女都表现为高中生“不喝”、“有时喝”者较初中生更多。有8.6%和7.8%的男、女生“不吃/少吃”早餐;男女都在初三、高一出现一个小高峰。女生中有不健康减肥行为者(24.2%)显著超过男生(10.1%),年级越高,差异越大。高一、二年级女生该行为检出率≥28%,是女中学生最常见的饮食危险因素。

2.2 不同经济片区中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比较 表2对不健康饮食行为的分片比较结果多样。仅“不喝牛奶”一项好片检出率低于中、差片,而频繁喝软饮料、频繁吃西式快餐都显现为好片>中片>差片,梯次下降(图1为不同年级不同经济片区男生频繁喝软饮料检出率。女生略)。偏食、不健康减肥行为检出率好片都显著高于中、差片;频繁吃甜点心、不吃早餐则好、中片显著高于差片。

2.3 不健康饮食行为的聚集情况 表3显示,男、女生有1项以上不健康行为者分别占53.2%和62.4%,反映出这类行为普遍存在的现实。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且随年级增长而上升,与女高中生“频繁吃甜点心”、“偏食”、“不健康减肥行为”等交叉发生率较高有关。构成比分析提示,男生个体行为聚集程度较低(仅1项者占74.6%);相反, 27.8%和5.6%的女生同时有2,3项,显著高于男生的20.7%和3.6%。男女生同时具备7项不健康饮食行为中的4项以上者都不足1%。

2.4 不健康减肥行为的聚集状况 表4示,大多数采取不健康减肥行为者(男86.7%,女87.9%)倾向于使用单项方式;女生采取2~3项者多于男生,但4项同时采用者较男生少。

3 讨论

本研究所设立的指标体系基本上概括了我国青少年人群较普遍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同时针对饮食行为的多样化特征,对这些行为的群体分布和个体聚集性进行综合分析[5]。多数指标引自美国YRBSS监测内容,如频繁喝软饮料,吃甜点心、快餐,不健康减肥行为等。来自欧美国家的大量研究提示,这些行为的发生频度和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存在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6-7],这就为本研究采用同样的量化方式提供了依据。本研究还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增加了偏食、不吃早餐等指标,因为这些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导致对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的摄入不足,引发营养不良(迄今仍普遍存在于我国青少年),同样也不利于对肥胖的防治[8]。学生们对问卷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喝软饮料,从“

本研究从地区、年级、性别差异等角度分析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的群体、个体集聚性。理论依据是:这些集聚性和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身心发育特征密切关联,通常集聚性越高,健康危害越大[12]。对地区差异的分析在不同社会经济片间进行,多数不健康饮食行为有明显的“好”>“中”>“差”的趋势,尤以频繁喝软饮料、吃西式快餐、不健康减肥行为(检出率高)等指标敏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差异,通过生活水平(家庭收入、可支配性支出)和社会环境(物质、环境可及性等)等发挥作用,社会文化(都市化、生活现代化、信息多元化等对生活观念和方式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易受大众媒体、流行时尚等影响[13]。今后我国学生中的不健康饮食相关行为将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上升。相比之下,不吃早餐、偏食等行为受环境的影响相对小,但它们在反映不健康饮食行为的个体聚集性方面同样发挥积极作用。

分析性别差异的实际意义表现在:(1)许多不健康饮食行为有性别差异,如男生频繁喝软饮料、吃西式快餐等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频繁吃甜点心、不健康减肥等行为显著高于男生。这些都与其生理特征、个好、食欲食量等密切相关。若在干预过程中对这些差异应用得当,可适时、适度发挥保护作用。(2)性别差异对个体集聚性有重要影响。较多男生集中表现出1种行为,多为频繁喝软饮料、吃西式快餐、不吃早餐等,女生则主要由频繁吃甜点心、偏食、不吃早餐和不健康减肥行为等组成,个体集聚性更强。和其他类健康危险行为(暴力、成瘾行为等)明显不同的是,女生的不健康饮食行为表现更具多重性,须从更广泛的角度提供干预。

本次选择年级而非年龄为分析参数,因为它比年龄更确切反映个体的认知水平兼顾生物学特征。无论男女,频繁喝软饮料、吃甜点心、吃西式快餐、不吃早餐等不健康饮食行为都表现为年级越低,发生率越高;相反,偏食、不喝牛奶者的比例高中大于初中。提示认知的影响作用具双向性。前者提示预防肥胖的营养教育重点宜放在青春早期,后者提示高中的营养教育应更多采取启发式,帮助学生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巩固良好的生活行为。对不健康减肥行为的个体集聚性分析从另一角度揭示认知对行为的很大影响。较早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男生、多数女生试图采用长期限制某类食物的方式(如不吃肉)来“减肥”,不过女生中也不乏长时间(24 h以上)禁食,服减肥药(茶)甚至呕吐腹泻等方式者[4]。初一男生同时采取4种不健康减肥行为者较高,因为他们对肥胖的成因和科学减肥的原则(合理膳食+有氧锻炼+生活方式改变)缺乏正确认知,误听人言,胡乱减肥;甚至一边“减肥”一边大喝软饮料,或饿上几天即去快餐店饱餐一顿。如此减肥肯定不能奏效,更无法持久。与减肥男生(大多属真正的肥胖)不同的是,采取不健康减肥行为的女生属真正肥胖者不足1/4,其余则仅为超重、正常体重甚至低体重。换言之,后者的减肥行为很大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其动机(如“以瘦为美”,或将青春期正常的皮下脂肪分布误认为是“发胖”)也属认知缺陷的范畴。盲目的、不健康的减肥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凡已开展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研的发达国家都将其列为对“不健康饮食行为”的重点监测内容[14]。

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今后我国学校卫生领域将逐步把预防“不健康饮食行为”提上议事日程。为使防治措施更具针对性,宜采取以下策略:(1)采用知-信-行模式,通过传授正确知识(如平衡膳食、科学膳食制度、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成因、什么是科学减肥等),树立健康营养的自觉意识,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饮食行为。(2)通过建立健康促进学校,为实施营养教育活动,创造有益于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3)采用生活技能(尤其是决策技能、人际交流技能、创造性思维技能等)参与式教育,是迄今国内外公认的改变饮食行为的最佳模式[15]。宜在完善试点工作,总结成绩、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289-291.

[2] GRUNBAUM JA, KANN L, KINCHEN SA,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1. J Sch Health, 2002,72(8):313-328.

[3] HILLA J, SPEAR RN, PAMELA A, et al. Adolescent health behaviors and related factors: A Review. Heal Nurs, 2005,18(2):82-93.

[4] 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2-58.

[5] CHEN MY, CHOU CC, YANG RJ.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gender and body weight in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behavior among adolescents. J Nurs Res, 2005,13(3):235-242.

[6] NEUMARK-SZTAINER D, STORY M, RESNICK MD, et al. Correlates of inadequate fruit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among adolescents. Prev Med, 1996,25:497-505.

[7] LIEBMANA M, PELICANA S, MOORE SA, et al. Dietary intake, eating behavior, and 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determinants of high body mass index in the 2003 Wellness in the Rockies cross-sectional study. Nutr Res, 2006,26:111-117.

[8] LIEN N, LYTLE LA, KLEPP KI. Stability in consumption of fruit, vegetables, and sugary foods in a cohort from age 14 to age 21. Prev Med, 2001(4):217-226.

[9] VEREECHEN CA, STEFAAN DE, HENAUW S, et al. Adolescents' food habits: Results of the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survey. Brit J Nutr, 2005,94:423-431.

[10]GERBERDING JL, POPOVIC T, STEPHENS IW, et al.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7. MMWR, 2008,57(4):6-34.

[11]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525-529.

[12]HE KA, KRAMER E, HOUSER RF, et al. Defining and understanding healthy lifestyles: Choices for adolescents. J Adoles Health, 2004,35:26-33.

[13]GILES-CORTI B, MACINTYRE S, CLARKAON JP,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Perth, Australia. Am J Health Promot, 2003,18(1):93-102.

[14]NEUMARK-SZTAINER D, STORY M, HANNAN PJ, et al. Weight-related concerns and behaviors among overweight and nonoverweight Adolescents: Implications for preventing weight-related disorder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2,156:171-178.

篇6

健康饮食的英语作文一

Healthy eating habi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ur health. We should build healthy eating habits. We should eat fresh vegetables and fruits everyday.They supply rich and the necessary vitamins for us. We also should eat less meat everday.And we had better drink a glass of milk in the morning or at night. Besides, we should focus on abalanced diet, which assures us the necessary nutritions. Junk food is a fatal killer for our health so that we should stay far from them. It is said that most of students do not eat anything at all in the morning. It is very bad for our health. Breakfa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l for people.

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我们应该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们应该每天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必要维生素。我们每天还应该少吃肉,最好每天早晚喝一杯水。此外,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平衡,这能保证我们必要的营养。垃圾食品是我们健康的致命杀手,所以我们应该远离它们。据说大部分的学生早上几乎什么都不吃,这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害的。早餐是人们最重要的一餐。

健康饮食的英语作文二

What is healthy diet? To the most people, healthy diet means more green foods, no junk foods. The green food is those pollution-free, high quality and nutrient food, including the organic vegetables and meats, fruits, eggs and so on. The meals of healthy diet should be cooked with fewer salt and oil. And the junk food is those low nutrition, high calorie, processed food with much salt or oil, such as the fries, fried chickens, salted eggs and so on. These foods will cause one get weight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many diseases. We should keep a healthy diet, abandon the junk food to keep ourselves healthy.

什么是健康饮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健康饮食就意味着多吃绿色食品,不要吃垃圾食品。绿色食品就是那些无污染、高品质和营养的食物,包括有机蔬菜和肉类、水果、鸡蛋等等。健康饮食的膳食应该用更少的盐和油制作。而垃圾食品是指那些低营养、高热量、再加工的高盐重油食品,例如薯条、炸鸡和咸蛋等等。这些食品会导致一个人发胖,并增加疾病的风险。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该保持健康饮食,抛弃垃圾食品。

健康饮食的英语作文三

篇7

顾荣芳,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国家级精品课《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专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及《幼儿健康概念认知研究》有一定影响。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不仅关系到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幼儿性格、态度的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平衡膳食的益处已不局限于促进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而是有着更为广泛深刻的意义。美国学者布朗研究了“食谱与性格形成”问题,认为父母应珍惜学前儿童尝试不同类别食物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在幼年接受的食物类别越多,其成年后性格的包容度就越大,比如,各种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多口感滋味,与学前儿童形成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着密切的关联,拒绝蔬菜的学前儿童常常有拒绝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为此,笔者依据对现实中幼儿饮食行为特点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家长,教师所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1、幼儿饮食行为特点

通过对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在家的饮食行为的观察,发现幼儿的进餐行为具有以下特点:

1 幼儿想知道吃的是什么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是建立在基本的营养认知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比如,幼儿会经常询问:“这个能不能吃?”“这是什么?是葱(指蒜)吗?”“西红柿也是蔬菜吗?”“为什么要吃这个?”如果幼儿的求知欲能得到及时满足,担忧能得到及时解决,则会直接提升进餐兴趣和速度。

2 幼儿知道吃什么并不一定能好好吃具有一定的饮食认知,并不意味着幼儿能够形成健康的饮食行为。笔者发现,大多数3~6岁的幼儿能认识到不良饮食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大中班幼儿对不良饮食行为后果的认识较小班幼儿相对更加清晰。尽管大多数幼儿知道“挑食”的后果,实际执行情况却是有的幼儿几乎不挑食、有的有点挑食、有的很挑食。幼儿饮食知与行尚未建立同步关系,“说得到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3 幼儿吃饭与个体性格有关联 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其个性特点、气质特点更趋一致。比如平时做事磨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幼儿,进餐时容易表现为发呆或说笑:而平时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则相对能较快较好地完成进餐。

4 幼儿不喜欢吃的理由各式各样 幼儿的饮食喜好,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一定的个性。幼儿喜欢吃的往往是鸡腿、鸡翅、盐水鸭、大虾、红烧带鱼等口味较重的荤菜和一些形象可爱的面点。幼儿不喜欢某样食物的理由往往也由食物的特点决定,比如,不喜欢吃青菜是因为“塞牙齿”、“难嚼”,不喜欢吃胡萝卜、香菇是因为这些食物有特殊气味,不喜欢吃紫包菜是因为其红颜色,不喜欢吃海参是因为害怕其“抖动”。幼儿的偏食挑食表现为选择喜欢的食物并过多食用。尝试后吐掉不喜欢的食物或直接拒绝不喜欢的食物。

5 幼儿吃饭时或专心或分心 有无食欲是幼儿能否很好进餐的关键。在缺乏一定食欲的情况下,幼儿往往以不咀嚼、不下咽、玩耍食物甚至不断利用餐具做小游戏来消极抵抗:而在有较强食欲的前提下,则会关注食物并较为主动地索取食物、较快地完成进餐。

6 幼儿饮食行为受环境影响 幼儿的进餐习惯既受幼儿园影响也受家庭影响。比如,家长尤其母亲是否挑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相似的情况:幼儿园中小班往往饭菜放在一个碗里,大多情况是饭在下菜在上,幼儿往往因此先吃完菜再吃饭,不能饭菜交替进食。这种习惯沿袭到某些家庭且在少数家庭夸张地演变为“前10分钟吃菜,后面吃饭”,结果因为荤菜吃得过多,主食吃不下去,同时也可能因集中吃荤菜导致口渴喝水,进而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吸收。

7 幼儿从小就会见机行事幼儿的饮食行为与成人的要求密切相关,餐桌上成人与孩子处在频繁的互动中。即使一个3岁不到的孩子,也都能根据成人的要求程度,寻找自我空间。成人一时的放松要求或偶尔的过度严格。都会不利于孩子保持健康饮食行为的一贯性。家庭中成人尤其祖辈往往具有更多的包办代替行为,主动喂孩子吃饭,甚至指责保姆没有积极地喂孩子,导致孩子在家庭及幼儿园进餐的独立性严重缺乏,把自己的进餐看作是他人的事情。

8 幼儿怎么吃与成人怎么看有关幼儿的饮食行为有着成人饮食营养观念之烙印。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往往会在孩子进餐时或絮絮叨叨或硬性强迫或步步退让,这种情景下家长向孩子传递的营养知识常常带有误导倾向。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虾有营养,多吃两只,饭可以少吃一点”、“水果不吃就算了,喝果汁吧”,这在无形中形成了假象,即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荤菜比米饭更有营养”、“果汁可以取代水果”。殊不知,其一,平衡膳食才是科学的膳食,过量荤食不仅会导致孩子营养不平衡,而且有可能损伤消化系统:其二,水果比果汁有更多的纤维素更少的二次污染。直接食用水果还有利于孩子锻炼牙齿的咀嚼能力,有利于健康。

2、幼儿饮食行为改进策略

1 满足幼儿对食物的好奇心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比如,周末可以带孩子逛菜场,当孩子主动接触食物时,不要因为会弄脏衣物而阻止孩子,更不应以鲜活水产来吓唬孩子,而是抓住机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认识食物,了解其名称、外形及主要营养价值,并将初步认识的食物作为购买的首选。

2 树立知行并进“行为先”之饮食观 饮食营养认知与饮食行为并不完全同步,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黄济先生认为:“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对象身上。知行的先后问题,知行的难易问题,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复杂多元的关系在幼儿饮食知行关系中可以概括为:基本的营养知识有助于幼儿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然知晓健康饮食的粗浅知识,但没有能建立起健康饮食行为:有时幼儿虽已形成健康饮食习惯但不一定很清楚其间的科学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有所缓解:不良饮食行为一旦形成,则有碍健康饮食行为的确立。为此,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应尽早开始,先入为主,而不是在幼儿已经形成了不良饮食行为之后。再花时间和气力去纠正。健康饮食行为培养的同时,应增进幼儿的饮食营养认知。

3 健康饮食行为培养不可小觑 高度重视饮食行为与个性品质之相辅相成关系,认识到幼儿饮食行为的培养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应与其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甚至个性、气质培养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不仅仅关系到幼儿身体生长,而且关系到将来生活、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关系到个性、气质的养成。很难想象一个习惯于吃饭等待成人喂食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也很难想象其未来面对生活困难时如何独立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明智地通过培养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来塑造幼儿的良好个性品质。比如,通过进餐中注意桌面清洁、愿意与人分享自己喜欢的食物、主动帮助分发家庭成员的餐具、愿意尝试自己不熟悉的食物等,培养幼儿的进餐礼仪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良好的个性品质又能促成健康饮食行为及其他健康行为的养成。

4 面对食物让幼儿变拒绝为亲近 增加幼儿对天然食物的唯美的感官认识,让幼儿有机会充分地欣赏食物固有的美、原本的美。比如菠萝的神秘、圣女果的小巧、胡萝卜的艳丽及芹菜的修长等,并让幼儿参与可能的食物制作和烹调过程,比如剥豆荚及分食物等,激发幼儿对食物的亲近感,变枯燥乏味地被动进食为亲身体验生活。这一点对于常常只能在餐桌上见识各种加工食品的城市儿童尤为必要。另外,在婴幼儿能够进食固体食物之后,不应将各种菜肴都做成丸子或熬成汤,而是应当随着幼儿乳牙的全部萌出,逐渐接近正常饮食。

5 坚持爱严有度抓根本 通过按时进餐和增加活动量促进幼儿的食欲。如果幼儿正餐未能很好进食,则原则上不提供零食,即使类似硬果类等有益的零食也都是为正常进餐的孩子准备的。如果因为正餐没有很好地完成而加大零食的供应量,则是助长幼儿的不良饮食行为。对于室内安静活动居多的孩子而言,适度加大户外活动量,促进能量消耗亦可增进食欲。

6 营造健康饮食行为之良好氛围 成人尤其家长应充分注意到自身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根据对生活中幼儿家庭进餐行为的观察发现。母亲的“挑挑拣拣”挑食行为或父亲的狼吞虎咽“速战速决”、同伴的食欲旺盛“吃了碗里看着锅里”或同伴的满嘴裹饭“难以下咽”等,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饮食喜好而使家庭食谱变得相对单一缺乏变化,导致孩子从小养成偏食行为。在孩子面前,家长应当没有不吃的健康食品,应当养成饭菜搭配、荤素搭配的良好进餐习惯,应当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对食物的消极偏好。希望孩子形成的健康饮食习惯,成人应率先养成。

7 始终如一要求一致 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需尽早开始且家园配合。孩子能够进食固体食物后。就可以让其在成人的辅助下自己进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不吃饭会饿肚子,现在不吃饭就要饿着等到下一个正餐。不要因为怕弄脏衣服和桌面。而剥夺孩子自己进餐的机会,避免幼儿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以及大人追着孩子喂食等不良习惯,平时不要以食物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许多孩子在幼儿园完全能够自主进餐,但在家里却依赖性极强,为此,家庭成员之间首先要保持一致的进餐要求。其次,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要保持一致的要求,否则,聪明的孩子会因家庭成员要求的不一致或家园要求的不一致,而轻易找到挑食偏食的理由。

8 餐桌教育适可而止 幼儿的饮食认知应在生活中适时适度积累。进餐过程是饮食营养教育的良好时机,许多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都来自餐桌。所以,家长或教师在幼儿进餐时适时说的简短科学的话语,都将帮助幼儿积累知识,增进认知。但进餐过程应当以进餐为主学习为辅,在这一点上幼儿园老师把握得更好些,而有的家长会在餐桌上不停地教育孩子,家长的唠叨极易转移孩子进餐的注意力。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笔者观察发现,幼儿进餐不专心时家长的干预很多,而幼儿专心进餐时家长竟然也会主动抛出无关话题即“没话找话”,而孩子往往被家长的话题过度地吸引以致直接打断进餐,这时家长常常又会批评孩子。有的家长尚未意识到有时孩子“不好好吃饭”,其实根源在于家长自身。因此,餐桌上成人应当着眼于当前食物的色香味,启发引导幼儿学习体验健康食品的美味,从而增进亲近感和愉悦感。

链接

孩子的健康饮食法则

儿时的饮食习惯,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美国两大权威育儿网站“儿童健康”网和“网络医学博士”网为孩子制定健康饮食法则。

父母控制第一道防线。在采购食物时,父母就要注意,家中只储备健康食品。父母还要让孩子了解不同类型的健康食材以及它们的营养和作用,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作出健康的选择。

别剥夺孩子的选择权。家长为孩子提供健康的食物,要让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吃什么、吃多少。只要保证选择范围内的都是健康的食材,就能让孩子吃得健康又快乐。

别催孩子都吃光。孩子自身能够感知到是否吃饱,而别人的催促,常令他们身不由己,吃过多的食物。因此,一次别给孩子盛太多食物,如果孩子饱了就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创造良好的用餐气氛。很多家长把吃饭的时间当成管教孩子的时机,这样只会让孩子吃饭过快,尽早离桌。而愉快的谈话和分享有趣的经历,则会让孩子吃得好,身心都健康。

婴儿期开始预防挑食。孩子在婴儿期就可能出现挑食的倾向,因此,从吃辅食开始,父母就要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有益的、类型丰富的食材。为了让他们接受新的食物,父母可以在不同情景下多次尝试,但不要强迫孩子吃,要从试吃开始。

提供新鲜用餐体验。如果孩子想吃洋快餐,不妨分散他的注意力,为他提供更加丰富而有趣的用餐体验,去品尝风味不同、更加健康的菜肴。这样,在孩子心中,不健康食物的吸引力就会慢慢减弱。

别把饮食当奖惩。惩罚孩子不能以不让吃饭为方法。如果犯了错会吃不到饭,孩子就会担心挨饿,找到机会就猛吃。此外,用平时不能吃的东西当作奖励,如冰淇淋、蛋糕等,他们会以为这些食品比其他食物更珍贵,就会在无形中降低了健康食材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以身作则最重要。不论是为人处事,还是生活习惯,家长的巨大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父母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孩子也会因此放松饮食的标准。因此,要想孩子过得健康,父母先得让自己吃得健康。

儿童性早熟与哪些食品有关系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现象越来越普遍,年龄也越来越提前,已成了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导致儿童性早熟的缘由除了电视剧、电影中儿童不宜的视觉刺激,还有不当的饮食习惯。父母在有意识地切断视听传播途径外,更要注意后者,让孩子远离可导致性早熟的食品,

首先是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暮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同时,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另外,对成人来说大补的东西: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导致孩子性早熟。

市场上出售的家禽,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易致性早熟。

一些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食用。

某些儿童市场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可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常吃杂粮,切记勿给孩子乱补!

吃早餐的孩子智商高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护理学院的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几乎每天都吃早餐的孩子在智商测验中的得分会明显偏高。

研究人员从中国选取了1269名6岁左右的儿童,之所以选择中国儿童作为研究样本是因为中国人高度重视早餐的营养价值。

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吃或总是吃早餐的孩子其智商得分会比不经常吃早餐的孩子高出4.6分。从智商测验的两个分项来看,不吃早餐的孩子在文字测验中的得分会低5.58分,在操作测验中的得分会低2.5分。即使在调整了其他影响智商的因素(如家庭的收入状况和学校教育)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篇8

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饮食行为具有以下特点:没有起码的营养认知,幼儿的健康饮食行为更难建立。比如,小班幼儿会问“:这个能吃吗?“”为什么要吃这个?“”这是什么?”如果幼儿的求知欲得不到及时满足,幼儿的担忧得不到及时解决,直接后果就是降低了幼儿进餐兴趣和进餐速度。幼儿不喜欢某样食物的理由各种各样,比如,不喜欢吃青菜是因为“卡牙齿”“、难嚼”,不喜欢吃胡萝卜、芹菜是因为这些食物有特殊气味,不喜欢吃螃蟹是因为害怕其“张牙舞爪”的形象。因此,通过科学的饮食营养教育可以促进幼儿饮食行为,进而提高幼儿全面的健康素养。基本的饮食营养认知有利于幼儿饮食行为的确立,饮食行为养成过程也有利于幼儿体验和深化饮食营养认知。饮食营养教育是生活教育,幼儿的进餐认知应在生活中适时适度积累。进餐过程是随机饮食营养教育的良好时机,许多最基本的饮食营养知识都来自餐桌。成人在幼儿进餐前丰富其进餐经验。通过对幼儿进餐行为的考察,概括出幼儿进餐知行关系为:基本的营养知识有助于幼儿建立健康的进餐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知识的拓展,不少幼儿的挑食偏食现象有所缓解。比如,进餐前,教师告诉中班幼儿今天的菜样,幼儿回家中进餐时有意识地告诉母亲“:幼儿园今天有豆腐干,好久没吃西红柿炒蛋了,而且,今天吃鸡腿,明天吃其他,过几天才会再吃鸡腿。”可见该幼儿能根据园内进餐经验,意识到并欣赏幼儿园食谱的多样性,还能与母亲对幼儿园食谱进行评价,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幼儿饮食营养认知。此时家长若顺势将“每天吃不一样的食物,样样食物都要吃”抛给孩子则孩子心理上更易接受,行为上更易遵从。为此,饮食营养教育要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家园共同不断提升幼儿对饮食的认知,以确立和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二、幼儿健康饮食行为应在生活中予以潜移默化

环境是影响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幼儿选择食物或进餐过程中,无论其“从众”心理还是“好胜”心理,其实都与特定环境氛围密切相关。生活中,母亲的“挑挑拣拣”或是父亲的“速战速决”、同伴的狼吞虎咽或口中裹饭“难以下咽”都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有着不完全相同的饮食行为,但在幼儿园建立的饮食行为或多或少会在家庭中得到体现,反之,家庭中建立的饮食行为也会或多或少在幼儿园得到反映,故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成人或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在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健康饮食行为习惯成人应率先养成。

三、同步家园进餐规则,改善幼儿的进餐行为

首先,因为幼儿的注意力易被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影响,所以要保持相对安静的进餐环境。再者家园进餐规则的差异,是幼儿家园很多进餐行为存在不同的原因之一,那么明确家园进餐规则是家园进餐行为改善的必须。“规则”可以让幼儿在行为上“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它对幼儿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要求和约束,也是一种监督与评价。幼儿园要将幼儿的进餐规则内化,幼儿回到家中进餐时也会表现出幼儿园的规则所要求的行为。如在幼儿园幼儿进餐后会把餐具一一归类放回餐具摆放处,回家中不用家长提醒,吃完后会把餐具送到厨房,这两件事情是一样的,可见,在园进餐规则的内化,使得幼儿形成一种自己收拾的意识和习惯,只要环境允许就能做到。当然,家园可以商量建立一些基本规则如餐前洗手、上厕所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制定过程中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照顾幼儿的意愿。如此制定的规则可能会比家长自己的想法制定的“规则”易于实施。

四、巧用同伴榜样的影响来改善幼儿的进餐行为

幼儿会以同伴作为主要的学习对象,比较对象,利用这种心理来激励幼儿进餐,激发起幼儿与这些同伴的比较之心,先以同伴行为为榜样,向他学习、再努力做得比同伴好。

五、协调家园之间教养观念的一致性,给予幼儿自我锻炼的机会与平台

推荐期刊
  • 健康
    刊号:11-2185/R
    级别:省级期刊
  • 特别健康
    刊号:42-1852/R
    级别:省级期刊
  • 健康研究
    刊号:33-1359/R
    级别:省级期刊
  • 大健康
    刊号:12-1452/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