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8篇

时间:2023-12-29 15:07: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篇1

《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以“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等苏州“三大法宝”相互激荡、相得益彰,点燃干事创业、争相奋进的“熊熊烈火”,成就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最浓墨重彩的华章,成为苏州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写照。

根据党支部学习要求,我阅读了《“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其中,我生活工作的城市,苏州工业园区的孕育产生和其发展历程,让人赞叹不已,感触很深,也深刻感到党员干部要有志在必得的决心和信心争项目、抓发展、抓机遇。园区的发展经历了制造业产业主体地位的成型阶段、制造业的全面发展阶段、到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系列发展进程中,我作为计量检测行业的一员,也见证了园区的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初期,我们就参与到了服务园区的建设中,当时企业不多,主要是园区辖区5个乡镇的小企业和4个乡镇粮管所的计量检定,还有先期落户为数不多的中外企业,随着招商引资全面展开,九十年代中期园区开始大量筑路建桥,我们也跟随着路桥建设者们一起开展公路桥梁计量仪器的检测。在园区制造业成型和全面发展阶段,我们见证了园区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创业者高效的工作,此刻大量工厂引入建成并投产,多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逐步落户投产,我们在园区计量检测上投入更多的力量,此前很少有加班检测的情形,也在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加班加点检测。进入新时代,园区的发展也进入了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生物医药产业、纳米技术作为园区新兴战略产业等高科技支柱产业的落户,大大提高了苏州工业园区产业能级,这些企业的实验室和生产线上的称量仪器精度高、对仪器检测要求更高,并且部分客户有特殊的检测要求,也对我们检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我们在园区相关产业计量检测上投入了更多人力物力,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同时我们在提高检测技术上下功夫,更好的服务企业,更好地顺应时展要求。回顾这些年,我们与园区一起成长,在26年前,这片国际化开放型园区的脚下还只是一片广袤的泥塘,昔日城东农田湿地变为现代化的国际一流的城区,成片万丈高楼,产城融合、创新创优,彰显了成功的园区经验。

通过学习 “再燃激情”—“苏州三大法宝”读本,还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党员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有敢于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要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思想,无论是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为内核的“张家港精神”,以“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为标志的昆山之路,以“借鉴、创新、圆融、共赢”为特质的园区经验。无一不是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干出来的、闯出来的。

篇2

杜玉波在论坛开幕式上从五个方面作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讲话。杜玉波指出,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步入“由大到强”的新阶段,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高端人才作为大学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大学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大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大学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大学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集中概括,也是实现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

杜玉波强调,提高质量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来。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改革是提高质量的根本动力。其中,高考改革是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改革的关键环节,高校组织模式创新是改革新的着力点,试点学院是改革的有力抓手。实现内涵式发展是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办学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健全保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建设好一所大学,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培养一流大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篇3

**集团更名为&&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然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作为企业经济效益自然是第一命题,只有处理好围绕经济效益的诸多难题,才能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谋升级。面对当下复杂的经济形势,集团公司只有积极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深挖内部潜力,从科技创新、项目攻关、规模效益释放、政策红利争取等方面扎实开展减损增效工作,通过契约化管理、包字下井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促进企业真正迈上现代化企业的征程,下面我就企业减损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减少消耗成本是企业减损增效的有效途径

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有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财务成本等等各类成本,通过契约化管理实施到位、包字下井等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力投入、材料使用等消耗成本逐次渐低,在企业减损增效方面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各个基层单位应该结合自身年度经营目标,以表单化管理为载体,积极实行降本增效。通过与先进水平对比、与历史对比寻找差距,精细测算、精准施策,制定出降本增效清单,列出了具体管控措施,过程中坚持日跟踪、周分析、月评价,同时利用正向叠加、反向补正的工作措施,为整体降本增效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2、以预算管理为切入点,抓好降本增效强落实。月度对工序、要素、价值因素进行精心分析、精细测算,将降本增效目标作为预算目标,两者贯穿融合,整体策划各单位生产经营工作方案,通过预算表格,形成了价格、消耗、结构、费用、采购、销售等要素管控目标。通过坚持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的工作机制运行。

3、以对标管理为抓手,促进成本指标持续改进。制定对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策划对标管理工作,督促各单位自主开展对标工作,全年有计划开展,按照“请进来,走出去”对标思路,增强区域企业交流互动,建立长效机制,通过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补短板,实现成本指标持续提升。

二、加强创新创建发展,培育减损增效新平台

1、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增添降本增效源动力。创新开展“一计一策一事”活动,全面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热情,挖掘降本增效潜力,按月组织全公司关键岗位人员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供降本增效新思路、新方法,并进行“优良中差”评价,建立奖惩办法,通过项目有效运行管理,创造性的改造和管理措施将不断涌现,大量降本增效的工作思路、方法会得到应用,为降本增效工作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2、以精准绩效为导向,促进降本增效再提升。健全多层级网格化绩效管理机制,通过抓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指标,精准绩效,为解决瓶颈问题提供支撑。及时调整绩效考核中的特别条款,将关键指标与关键人员相挂钩,制定奖励方案,极大地激发岗位人员指标攻关的热情。

三、企业只有高质量发展才是长久之策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国有企业能否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时代性、现实性的紧迫任务。

推动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必须全方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1、实现动力转换。动力转换是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起点。实现动力转换,就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使其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2、推动效率变革。效率变革是实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推动效率变革,就要坚持效率导向和价值导向,在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运营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企业整体效率提升。

3、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提高创新能力,就要重点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大研发投入,构建良好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勇于和善于进行管理变革,消除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弊病,大力推进企业组织形态变革,完善公司治理,构建灵活高效、符合行业特征、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管理模式。

篇4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研发投资;技术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的预期性指标,这一增长率与“十一五”期间的实际年均增长率11.2%相比低了许多,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际年均增长率也低了不少。“十二五”规划提出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于强调影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增长的质量而不仅仅是速度。虽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但经济增长质量在很多指标上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从我国科技发展的轨迹来看,我国的研发投资状况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投入强度仍然偏低,配置仍然不合理,投入效率仍然不高,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的科技发展,从而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要促进各研发主体加强研发投资,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含义

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是多维度的,持续、稳定的经济数量增长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的表现。

1.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它可以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导致经济增长质量偏低,这种增长一般都是由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是一种消耗型增长方式;而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它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等推动的,是一种效率型的增长方式。技术创新是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走技术创新之路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有效途径。

2.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各个生产部门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对整体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各生产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就不同。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根据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建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是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转换过程,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比如从传统的工厂发展为高技术企业,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发展经济不能只顾当前短期利益,应该具有一种长期的观念,不能以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发展经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关键在于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为环保型和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同时,在已有环境污染的压力下,必须对环境问题加以重视,在保持均衡经济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也要不断加强。只有与环境、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经济才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二、我国研发投资与经济增长质量现状的考察

1.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一直还没有走出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怪圈”,尤其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成为GDP高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这导致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比较高,但质量问题已经相当严峻。目前许多重要资源,如石油、铁矿、木材等已经捉襟见肘,相当程度上依靠进口维持,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自然资源的消耗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无法支撑这一模式延续下去。此外,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整体差异较大,呈现出整体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显著的特征。科技水平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低质量的经济增长与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首先要把经济增长从原来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和资本的推动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模式,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我国研发投资的现状

技术创新与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纷纷制定各种政策和措施推动研发活动,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而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研发投入水平和投入效率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R&D投入近年来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比较快,我国2000年~2009年各年R&D经费投入、投入强度(R&D/GDP)及投入强度增长率表示如表1:

虽然我国的研发投入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研发投入的基数小,投入的绝对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在全球研发经费投入最多的6个国家中,美国的研发总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79%、德国为2.82%、日本为3.44%、法国为2.11%、英国为1.87%,而我国的研发投入强度只有1.70%,低于欧盟25个国家1.87%的平均水平,处于全球中等水平。由此可见,我国的研发投资仍有较大的增加空间。

三、我国经济增长中研发投资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研发投资不足是造成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影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说,我国的研发投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研发投入强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2年我国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目前我国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国际经验表明,研发投入强度与工业化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研发投入强度一般不超过GDP总量的1.5%;中期阶段的研发投入强度约为GDP总量的1.5%~2.5%。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来判断,2009年的研发投入强度应该至少达到2%的水平,而实际只有1.7%,与这一发展阶段R&D/GDP所需达到的正常状态相比明显偏低。

2.企业主导型的研发投入模式尚未形成

企业的研发投入在我国整体研发投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并不能说明我国的研发投入模式已经进入了企业主导型的研发投入模式。以2008年我国的工业企业为例,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而美国在1960年这一比例就已经达到了2%,1999年为3.6%。相比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企业主导的研发投入模式并没有有效形成,还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努力。

3.各研发阶段研发投入不均衡

国际上,通常基础研究、用研究和试验发展这三个研发阶段的经费支出比例约为13%~19%、20%~25%和56%~65%,从1995年到2008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比重最高的是2004年的5.96%,用研究比重最高的是1995年的22.79%,试验发展比重最高的为2008年的82.76%。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试验发展投入的比重相对偏高,三大研发阶段的研发投入失衡。这是因为我国研发主体多以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过分注重能迅速获得经济效益的试验发展投入,对基础研究的重视不够,才导致了我国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创新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稀缺性上。如果研发主体耗费了大量的成本进行研发,而其成果却得不到保护,被别的单位无偿使用,该研发主体也就失去了优势,这便会削弱研发的积极性。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企业在发展中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技术人员害怕技术泄密,不愿与别人合作和交流,这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研发的效率以及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经济效益的速度。

四、依靠促进研发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对策

1.加大研发投资力度,优化研发投资结构

目前我国的研发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和企业,筹资方式相对单一,因此建立多渠道的研发投资体系、多方筹措研发资金对有效促进研发活动非常关键。首先,要合理地增加政府对研发的资金投入,我国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资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次,还要强化企业在研发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不断拓宽筹资渠道。

调整和优化研发投资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投资效率。首先,调整基础研究、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个阶段的投入比例,尤其要特别关注基础研究的投入,因为基础研究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基础研究做的扎实才能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其次,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对技术的实际需要状况进行合理、均衡的资源分配,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协调发展。

2.重视人才的积累,提高教育领域的效率

创新人才对于研发投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提高研发活动效率的核心在于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积累:

首先该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鼓励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培养研究型的人才;其次该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此外,高等院校该实时地根据科技发展的需求合理地设置一些新兴学科,培养能够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科技人才。

研发人员具有个性化、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特征,并且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意愿,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为了保证各单位研发工作的持续连贯,必须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以促进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研发人员的激励机制采用多样化、多维度的激励方式。要加大研发人员对企业发展的技术投入的报酬分配,鼓励原创性的工作、鼓励随时随地通畅的交流、重视细节和不同意见,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研发人员,用人性化的管理来促进研发工作的高效进行。

3.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

“产学研”合作是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拥有技术和人才的优势,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拥有市场和产业化的优势,他们的结合是优势互补,必然促进其共同发展。另外,不同区域的单位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各区域间的交流和互动,减小我国各区域的技术水平差异。因此“产学研”合作是现阶段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科技水平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为了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在实践中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要提高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效率。企业该培养主动寻求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研发的意识,在研发过程中该动员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与企业的工作人员组成团队一起工作。同时,研发人员该直接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因为市场反馈是研发人员最宝贵的研发材料,只有满足市场需求的研发产品才是真正成功的产品。

篇5

关键词:;中国化视角;经济发展;研究分析

一、引言

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新时代经济标准,必须完成快速增长,以实现全面转换。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保证其能够达成人均GDP产值的有效提升。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完成相关经济体系设定的迫切需求,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完成宏观目标的有效设定。根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策略,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因此,从理论上而言,针对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对发展以及完善我国经济主体,完成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后续发展中,可以实施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有效升级。实现经济模式以及经济政策的有效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经济视角下我国经济问题分析

(一)我国整体的金融结构亟待调整

目前,我国整体的经营结构亟待调整。金融行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为了保障本地金融行业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信用缺失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我国每年因信用问题(企业或个人)逃避债务导致经济主体经济损失已高达1800亿人民币[1]。此外,部分信用经济已陷入坏账程度,处于无法追缴状态。同时,结合我国目前各领域的发展,对信用链条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双重作用。首先,信用链条优化对我国的各领域起到了一定的激励效果,使各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特征完善发展。但其也催生了部分中介机构,如信贷撮合机构,导致出现大量三角债,对经济链条优化造成了影响。此外,当地政府缺乏长远意识,仅顾及眼前利益,导致银行在进行债务追缴过程中,其执行力不足。金融行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表现方式,可以全面体现出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相关风险,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因此,整治金融环境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我国的金融结构存在一定的意识作用,金融结构自身的高度化以及合理化,在我国集中发展中其存在不同步的现象。金融市场与经济结构尚未形成统一化,且金融结构市场缺乏合理性,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极为低下[2]。

(二)我国经济主体缺乏有效的链接

在我国经济主体发展中,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的实体经济以及虚拟经济占比失衡。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与以往相比,经济呈现显著增长,速度加快。但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红利以及边际收益率下降的问题。因此,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其二,我国经济市场无法发挥其自身的资源配置功能。我国金融市场比照国外发达国家总体起步较晚,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进出机制,这就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无法发挥其资源配置的有效功能[3]。其三,我国经济主体融资较难。在我国社会整个经济体系中,直接融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资本市场无法有效的保障以及发挥其资金筹集的基本权限,导致金融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趋于虚拟经济。但同时,虚拟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例如,虚拟经济与银行等储蓄机构相比,其提供的储存利息偏高,导致很多用户将自身的闲散资金投入虚拟金融体系,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银行。使银行的融资出现困难,实体经济受到阻碍。与银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大部分的群众均选择余额宝、余利宝等,这导致资本由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无法完成有效链接[4]。

三、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问题解决方案

(一)完善我国整体信用体系

在后期发展中,为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完成金融以及实体产业的有效融合,必须完善我国的信用社会制度。目前,应落实以下几点原则。其一,完成整体社会诚信文化建设,加大对诚信理念的整体宣传。随着我国资本逐利性的不断凸显,诚实守信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目前,我国公民整体缺乏诚信意识,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诚信思想的教育普及,以保障诚信思想可以有效地实施,植根于我国群众的整体认知中,使我国群众以及相关企业自觉养成遵守诚信原则的良好习惯。在我国相关法律建设中,有些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法律、法规的建设对我国诚信体系的发展需求必须完成有效匹配。在信用投放所产生的相关市场竞争问题中,需要完成信贷管理行业的有效监管,并对信用风险进行整体的控制、转移。为了有效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建立多元化的金融运行体系,优化整体的结构思维。例如,依靠全新的技术创新我国金融产业,以保证金融产业面向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在金融市场发展中,金融市场需要完善其相关配置,并通过融资的方式,以弥补其带来的相关风险以及缺陷。金融市场的相关领导者,必须在兼顾金融市场整个体系稳定的同时,解决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落实新时代经济视角下的经济主体问题[5]。其二,落实全新科技技术的推广,完善金融服务业的整体基础建设,以保障其全面迈向信息化模式发展。例如,各企业必须做到信息公开原则,完成金融机构间的交流共享,以保证相关金融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资格审核时,有效的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调整,并达成相关的落实基础。在后续调整中,建立并改进相关的交易平台,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准。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扩大企业规模,提高金融交易效率。研发全面的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整体占有率。

(二)完成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

在实体经济的整体处理机制中,为了体现出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确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有效统一,以保障经济节奏符合客观规律。在后续发展中,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例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无法脱离,且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为互为依托。其次,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虚拟经济具有独立性,且对我国的综合发展密切关联。目前,我国整体正处于改革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妥善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以有效保障二者能够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完成有效分析,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的结合体,发展重要的经济基础。关注虚拟经济的发展情况,符合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落实,保证在遇到相关的风险时,我国经济体系可以完成有效的落实发展,借助全新产业,建立有效的经济体系。目前,我国整体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全面解决虚拟经济以及实体之间存在的相关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就我国目前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而言,应充分认清虚拟经济以及实体经济之间的结合,实现共同发展。以避免在面临经营困难时,无法有效规避,造成相关影响。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全面创新,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转型实践。

篇6

近2年来,通过积极的宣传、系统的培训,《指南》已全面走进我们重庆各级各类的幼儿园,其精神和要领在重庆市幼教工作者中已达成基本共识,并正在指导、促进着重庆市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改革和保教质量的提升。

儿童的发展特点是复杂、奥妙无穷的,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是多元、动态的。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多方共振的结果。因此,对《指南》的理解学习和贯彻落实还需要不断地深入,对《指南》的宣传范围和力度还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强。让《指南》不仅走进幼儿园,还要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不仅要领会《指南》精神和要领,改变我们的认识,更要把《指南》精神化为我们的教育行为,惠及每个孩子的成长。

《指南》精神告诉我们:

儿童的发展不成熟,但绝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具有无边的好奇、无限的勇气和宽容无邪、不存偏见的原始创造特质。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们、了解他们、倾听他们。

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是一个逐渐发酵的过程。发展迟缓可能是问题,但发展阶段超越也同样令人担忧。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合儿童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儿童的学习是由感性到理性、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真正的知识是基于经验的知识。幼儿时期是经验获得的关键期。游戏、玩耍与学习并不矛盾。因此,要让幼儿在游戏、生活的体验感知中学习。

篇7

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全球投资前景评估机构”2004年发表的专题工作报告中,中国被列为全球对FDI最具吸引力国家。2003年中国吸引外资达570亿美元,创历史性最高,占亚太地区外资流入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大量涌入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极度不平衡分布的特点。

历年来,东部一直都是中国吸引FDI的主要聚集区位,比重大多在85%以上,而中西部的比重仅7%一16%区间,尤其1990年起,西部的比重为最低,大约只占到4%左右。

尽管2000年以来,中央政府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不均衡趋势并未得到有效转变,西部FDI占全国的比重有走下坡趋势,从1997年的5.58%到2003的3.25%。

为什么FDI不向西部集聚呢?有的学者认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北上”趋势有所加快,而“西进”的趋势则不明显;从长远看,外商对西部地区的转进不可能是“大跨越式”的。其原因是西部改革开放严重滞后,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软环境更令人担忧,此外由于政府机构臃肿庞大,行政办事效率低,手续复杂繁锁,增加了交易成本。

有的学者则认为,外资“西进”趋势并不明显,原因是,西部地区观念落后,配套能力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供应不足,东部地区政府不愿意外资从本地转移出去。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外商对西部缺乏了解,害怕上当受骗和安全没有保障。尽管中央对投资西部有优惠政策,但他们有的不敢贸然进入西部投资,有的还没有投资的打算。

优惠政策效应趋弱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国家陆续在东部和中西部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优惠政策对各地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表现在下述两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先于中部、西部实行优惠政策;二是三大区域的第二轮优惠激励政策的时间不同步。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首先赋予东部地区一系列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1992年起中部、西部地区也开始享受东部地区原先的优惠政策,而这时东部地区因更全面开放及累积效应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但中国实施开发大西部重大战略,并赋予西部地区更优惠的政策,即西部地区进入第二轮优惠政策激励,却是从2000年起。

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的确比较明显。以中部地区为例,1992年以后,中部地区开始享受先前东部地区FDI优惠政策,吸引外资飞速增长,从1991年的16734万美元到1993年的234273万美元,仅仅两年的时间,增长了13倍。

不过,从长期效应看,这种政策效应已逐渐呈弱化趋势,如2000年起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在近几年对西部地区吸引FDI影响不显著。这可从2000年至2003年西部的FDI占比4.64%、4.15%、3.82%、3.25%等四个逐步下滑的比值中得到验证。这表明,在新的引资发展阶段中,各区域不应过度开展区域间优惠政策的竞争。

低劳动力成本不再是获得投资的优势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似乎一直是中国各区域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东部引资的初期阶段,低成本优惠更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主要的因素,但随着更多的跨国公司及高质量外资进入,在东部其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存在了,更多的高质量外资倾向于以较高成本留住高素质优秀人才。

通过研究发现,当前东部的低成本优势已逐步消失,而且职工平均工资还有了提高。比如在1986―1991年第一阶段,职工平均工资每降低1个百分点,FDI就增加0.409个百分点。然而,在第二阶段,也就是从1992年到2003年期间,职工平均工资每提高1个百分点,反而促进吸引FDI提高了0.39个百分点。

这一新的变化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地区的职工素质提高了,无法以原来的低成本获取足够的劳动力,这可以从该阶段后期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缺工”显著现象得到证实。如果不适当提高工资,这一地区的“缺工”现象将持续。二是东部地区FDI已从第一阶段的以低质量外资为主转向以高质量外资为主,即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等高质量的外商直接投资陆续进入我国,他们更愿意通过高工资来吸引高素质人才。

而目前进入西部的还是低质量的FDI,对劳动力质量要求不高,更偏好于低成本的劳动力。但随着高质量FDI的进入,低成本劳动力对FDI的弹性影响存在弱化趋势。所以,西部今后若要提高FDI的质量,还需通过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吸引高质量外资的流入。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东部吸引外资的初期,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还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萌芽状态,市场很不成熟,因而外商直接投资更愿意选择GDP大的地区。而且,从东部地区在1986―1991期间的企业结构分析看,大批量的民营企业或乡镇企业为能享受到外资优惠政策,纷纷戴上“洋帽子”、“红帽子”,这部分企业也大多以国内市场为主。

但重要的是,在东部引进外资的初期,FDI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型产业,这与打造“中国制造”是吻合的。在东部1992年以前,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或第三产业比重的下降,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东部。

然而,这个趋势在1992年后有了新的变化。1992年以来,中国的FDI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即随着大量高质量外资的进入,提高东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东部。

不过,在西部,迄今为止第三产业比重变化对外商直接投资流人的反向影响仍然十分显著。统计显示,西部第一二产业的总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FDI流入量会增加2.509个百分点。这说明在西部引资的整个历程里,FDI更倾向于投资其第一或第二产业。

目前中国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存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铁合金行业,现有生产能力是2200多万吨,企业的开工率目前仅仅是40%左右;焦炭行业的产能也超过1亿吨,同时还有在建和拟建的各3000万吨。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市与××大学市校合作签字仪式,这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市校成功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签字仪式的××大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规模宏大,门类齐全,人才济济,科研实力雄厚,特别是化学与化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促进国家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原油田的开发腹地,也是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盐、煤等矿产资源,石化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建市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相继建成了××、××等国家、省大型企业,以及炼油、甲醇、三聚氢胺等一批工业项目,特别是20__年以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以工立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一年一个新台阶,综[本文来源于文秘站-www,,找范文请到文秘站网]合实力迅速提升,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基地、支柱产业、十大企业集团和八个工业园区。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大学人才、科研优势与我市的资源、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今后五年,是我们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围绕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目标,我们将继续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突出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石油和化学、林纸林板、玻璃及电光源等支柱产业,进一步膨胀总量,提高质量,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归根结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人才的保障。我市与××大学开展市校合作,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全市人民的愿望,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这次市校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全力以赴,确保市校合作项目在××顺利实施,为××大学在××的发展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市政府与××大学的全面合作一定会结出丰硕成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