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6:16: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对于初中地理的“简单”来说,高中地理确实让不少学生头疼,感觉到很难,这与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和同学们对地理学科的不正确认识而导致的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关。高中地理学习也是一个探寻真理、获取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使学生自身学习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一方面,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因此几乎不可能找到一种能适合所有人的最佳学习操作模式,学习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只能是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要特别注意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因为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只有针对学科的特点来讨论学习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一、地理的学科特点
通过高一年和高二年地理学习,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地理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之一是对地理学科特点缺乏了解,由此对地理科学习产生了一些误解。
误解之一: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背记的学科,只需考试前的突击背书即可考得高分,这点已被考试证明是行不通的,
误解之二:认为地理学科是一门文科学科,不少同学用学习语文、历史、政治学科的方法来学习地理,结果表明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因此,要想学好地理,首先要对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大量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
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在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和应用。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高考意义尤其重大。
二、高中地理一般的学习方法
1.重点学习内容。
(1)地理基本概念方面:地理基本概念有能说明某种特殊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有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如气候类型、陆地水类型、自然资源类型、农业地域类型等。有些地理基本概念容易混淆,指导时应说明概念的差异,特别是要注意这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比如太阳辐射强度与气温,太阳辐射强度是地面获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它与太阳高度有关,与大气削弱有关;而近地面气温与地面获太阳辐分别表示自然资源和能源,它们相交而不重合,这样采用图示的方法加以指导,简单有效。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方面:“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地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和观点,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与原理”是地理高考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而这一类能力要求的试题在自然地理中体现最多。这一部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较强,多采用理科的方法复习。
(3)地理基本技能方面: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都可以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指导。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实验教学 课堂有效性
地理实验教学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但高中地理受实验条件、教师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实验教学尚不成熟,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在目前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广大地理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探讨解决策略,真正发挥地理实验教学的价值,构建高效课堂,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见解。
一、实验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兼具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其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科目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科目,高中地理涵盖知识范围广且涉及众多地理现象,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地理实验以自身直观形象的独特优势可以使学生在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整理记录资料、分析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及分析和想象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宏观的自然现象,符合地理的学科特点。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地理这一学科一度被贴上“文科”的标签,这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长久以来对地理实验的忽视,使得实验教学出现“先天不足”的现象,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地将地理划分为“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两大学习领域,这也体现了地理这一学科的“实验属性”。因此,地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夸大实验的作用,注重形式。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些活动案例是新课改后刚刚增设的内容,部分教师在实验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夸大实验的作用,过于依赖地理实验,将“实验”的形式生拉硬套在这些活动案例上,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了因材施教的实施。此外,“本末倒置”也是地理实验开展中的一大问题,很多教师只注重实验的形式,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设计成难度很大的复杂实验,妨碍学生的逻辑思维,本末倒置,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繁琐沉闷。
2.实验脱离实际,效果欠佳。
高中地理涉及的往往是一些比较宏观的地理现象,研究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实验并不能解释所有地理现象,揭示地理原理。对于这些复杂的问题,有的教师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却脱离实际,高度理想化,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降低实验的科学性。
3.学生参与度低,实践较少。
一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很少采用实验教学法,而是将学生动手操作的具体实验过程转化成了“口头表述”,单纯将一些地理实验“复述”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使得实验变得虚幻而不切实际,这大大降低了实验的科学性,不符合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地理这一学科的实践性。
三、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凸显学科特点,强化针对性。
首先,对于高中地理这一学科而言,开展的地理实验首先要准确反映教材知识,确保原理的正确性和实验的真实性,而这里的真实性是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时要使模拟现象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情况;其次要确保实验设施的合理性和实验步骤的严谨性,严格控制实验时间,适时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实验质量而非数量,真正发挥地理实验的优势,凸显学科特点。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和编制实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发展。例如在做“流水侵蚀”的实验时,可以让平原地区、城市地区的学生做此模拟实验,研究流水侵蚀作用,而对于黄土高原等地区的学生来说,做此实验并无多大意义。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实验可以达到预设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
2.紧扣教学目标,提高操作性。
实验的编制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分析实验可行性的基础上细化步骤,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完善原有实验,确保实验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模拟“空气的热对流现象”时,教学的重点要求就是掌握“热力环流现象”,具体实验开展步骤可以将去掉正面的较大纸箱开口处正对观察者,紧闭门窗并在纸箱内一段放入燃烧的香烟,另一端放上冰块,让学生观察烟雾的上升、沿纸箱内顶面的运动及在冰块上方的下沉和在纸箱底部的运动,通过此实验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热力环流运动,紧扣教学目标。
3.促使学生参与,关注主体性。
地理实验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实验氛围,促使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关注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实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同时提高实验效率。此外,教师要对学生参与的实验活动实施合理评价,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路、操作步骤的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结果的评价要客观、科学,并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自主介绍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强化主动参与意识,树立自信,同时让地理实验为高中地理课堂增添魅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地理实验教学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给予实验教学充分重视,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地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费月.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1.
[2]陈炳飞.亟待建设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4).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以往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下必然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怎样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地理教师要思考的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适合地理学科的一些改变和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标准下不仅仅要求教师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能力,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新课标教材比较多地考虑教学过程的需要,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呈现方式,
力求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高中地理教师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同时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挖掘。如可以在课堂中多使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在完成课本中设置的活动问题时,不能用传统的教师讲解方法去完成,这样的过程学生无法获得好的学习体验,而应该拿出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之前先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知识,补充一些必需的知识,做好相关铺垫和准备。然后分布设置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逐步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二、结合教材新特点,重视案例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案例的显著增加,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能够联系实际,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也要重视案例教学。针对这一显著变化,在教学方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案例教学的方法运用,一是要注重对课本中案例的仔细分析和深入挖掘,透过对教材中案例的分析和深入挖掘,总结归纳出相应的地理原理。二是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案例,而是要寻找一些和教材中案例有相似性的或者是有明显差异对比的案例,通过同类案例的归纳或者是相反案例的对比来突出案例要说明的地理规律。
三、体现地理学科特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地理学科具备区域性、空间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等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注重地图教学法的使用,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认识,强化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注重实验方法的运用,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如热力环流的原理即可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有直接的体验,进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原理。在人地关系上要注重联系实际,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和实际现象分析问题。教学内容的组织力求学科特点与地理思维方式的合理配合。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更加注重实践,知识的更新也更明显。作为教师,不仅仅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积极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多自学一些地理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知识水平。要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不断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在学习一单元一节课之前,教师应当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和探讨,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点要讲解,哪些知识点可以由学生全部独立学习完成。要讲的知识讲多少,讲多深,怎样讲,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等。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克服单独备课的一些缺点,集中集体智慧,提高备课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
效果。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发展,作为地理教师也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师在新课改中要转变思想,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适合地理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标准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立.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J].新课程:下,2011(04).
一、 “图”――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1.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在地理学中要形象、直观、多元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规律及发展变化等信息多通过绘制图来实现。可见,“图”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空间信息的传递通道,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学科特征的重要体现。
现在各个必修模块的编写,无一不是围绕着各种图展开的,教师只有把握住了图的关键点,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因为识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应强化读图、析图、图文转换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
“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高中生而言,其能帮助学生树立空间地域概念,提高认知水平,培养地理思维、空间想象、推理预测等能力。例如,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等高线的数值、弯曲、走向等判定某处的地形、地势、高差,还可以推测出何处可能会有河流、何处适合修建大坝、何处易发生何种自然灾害,甚至对该地的交通布局、农业发展等都有一定的见解。
地理中的“图”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公路上的指向标、景区、公园等的导向牌、地图、汽车导航、行政区域图、地形图、气象图、交通图等。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电子地图已日渐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百度地图、谷歌地球、高德地图等。生活中无处不有“图”。显然,通过对“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也正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目的。
3.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绝大多数高中生均要参加高考,在历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与“图”相关的试题所占比重较大。可见,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高考地理成绩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 “图”――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
1.高中地理教学中“图”的特点。
高中地理教学中涉及到的“图”种类繁多,较常见的包括:经纬网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景观图、二维坐标图、三维坐标图、柱状图、曲线图等,学生学习的“图”量较大。一部分“图”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不仅如此,许多“图”还富于变化。例如,几张图叠加成一张、图所反映的内容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较远或非教学中学习过的内容、非常见的图等。
2.高中学生“学情”。
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逻辑推理等能力有限,且认知水平一般。加之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所学科目较多,时间和精力有限,所以,学生对“图”的学习不是很努力。诸多因素造成“图”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大难点。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影视资源
引言
自出现多媒体教学设备或现代化教育技术之后,教学领域呈现了一番新气象。而近两年,随着影视资源的不断丰富,将影视资源引入教育教学中也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选择。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有何意义,又该如何应用呢?下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一、高中地理学科特点
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难度相较初中阶段难度大大提高,其知识点众多,且偏于抽象(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视角更为宏观(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也更为前沿(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仅关注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二、将影视资源引入高中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意义
1.使知识更为直观、形象
高中地理学科中的知识比较抽象、宏观,因此仅凭课堂教学和教师单纯的讲解,学生难以理解。而引入影视资源,则可以将地理中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声像图文并茂的影视资源,有利于突破重难点,使地理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易于记忆。
2.使学生充满兴趣
曾有人开展过一项针对高中生学科兴趣的调查,调查发现高中生普遍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以往的教学经验也表明,学生在地理课上确实兴致较低。而将影视资源引入地理课,就像一颗石子投向了平静的水面,势必会泛起涟漪。学生通过观看影视内容,可以对地理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恰当应用影视资源
1.利用影视资源导入
导入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导入时播放影视资源,可以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由课间顺利过渡到地理课堂,并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比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中《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的导入时,教师播放了《2010年全球十大自然灾害》的视频,学生被地震、海啸、洪灾、火灾、天坑、滑坡等这些自然灾害以及灾害过后的伤亡人数、巨大损失震撼了,他们看得全神贯注。这个时候教师再导入新课,自然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索欲。
2.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纷繁复杂,教师如何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择不恰当,不仅难以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还会使课堂难以控制。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呢?由于是辅助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保证影视资源的科学性,要尽量选择一些纪录片、新闻等客观、科学、准确的影视资源,截取其适合播放的片段来为学生播放。比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央视新闻频道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这段只有2分49秒的新闻片段以权威的数字、简短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片分析了当前人类面临的十大主要环境问题,这段视频令人十分震撼。教师在播放的过程中,将每一个环境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在视频播放结束后与学生一同分析了每一个环节问题背后的原因。
3.运用影视资源突破重难点
影视能化静为动,化平淡为神奇,化艰深为浅易,可将不易发现的内部结构展现出来,不易讲解的地理原理演示出来,再加上其有形有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新知识的深化。因此教师在教学重难点处,应多加入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源,以直观、形象、生动的视频来使学生加深认识,更好地理解。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注意事项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应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注意把控影视资源的播放时间
虽然影视资源对于教学意义重大,但是教师也要注意控制播放时间,一般以10分钟内为最佳,时间过长,会导致教师教学时间缩短,还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2.注意观察影视资源播放过程中学生的状态
在影视资源播放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表现。比如说,如果学生表现出疑惑的表情,播放结束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提问,为学生解决疑惑,或联系所要学习的内容,化疑惑为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
五、结语
以上,我们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意义、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更多地探索,开发合适的影视资源,及时反思问题,改进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浅谈影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2)
关键词:高中 地理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
一、引言
教学是教育的第一线,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和执行者,教学的关键点就在于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所讲授的一堂课的质量和有效性就直接对教学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质就是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将无效的教学时间消除,并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的作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特点以及重要性
有效教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教学的角度上来看,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从有效的方面来看,主要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效果,有质量以及在效率上有保障。高中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式进行生动化处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其中并乐于探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考以及将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具体体现。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由于我国的教育传统观念以及高中升学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持有一种较为陈旧的观念,一堂课就是教师在课下做完该堂课的信息和知识点的搜集以及整理,在课堂中将教师所搜集到的信息以及知识点通过板书和口头讲解传达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将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在课堂上进行凸显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的教学观念,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只是一味地听高中地理教师的讲解,而没有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起来,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在学习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二)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模式的陈旧也是当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个问题,高中地理教师往往采用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讲解来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并要求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学知识点进行消化和理解,但是高中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尤其是在人文地理方面,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实验或者是实地的信息搜集来加强学生对高中地理的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一味地进行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就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牢靠等问题,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三)教学工具落后
当前,在我国不少的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一方面是因为年龄较大等问题对较为先进的教学工具使用不充分,还有一方面也存在着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中安于现状,对互联网等教学工具的利用不重视,造成高中地理的教学一直还停留在教师备一次课可以用几届学生的情况,甚至同一个事例可以讲很多年,造成学生接受的知识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影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四、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地理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学习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在实际和思考中加以理解,才能够真正地将其掌握。因此,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就要充分利用地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实际操作观察的能力,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式上有所改进和完善,根据课堂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以及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例如,在引入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找一些关于温室效应的材料以及视频,让学生在材料和视频观看后思考,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主要影响。在学生对温室效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再为学生播放“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片,并请学生结合之前已经积累的背景知识来对人为因素与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等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循序渐进并生动引入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
(三)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高中地理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在备课等课前准备中搜集到更多更新颖的知识以及教学信息,以便在课前准备中更加充分,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备的课堂教学。其次,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高中地理教师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将地理中所要展示的图片信息以及视频信息更加生动准备地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这一知识点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到关于噪音污染、光污染以及其他平时生活中存在但是容易被忽视的图片以及视频,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中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点所在。高中地理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地理学科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等方式来打造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袁文斌.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几c思考[J].亚太教育,2015.
1.结合案例,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学科特点
很多教师均清楚地知晓学生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的重要性,若教师能够借助指向型较强的案例帮助学生顺利认识到学科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厘清记忆内容方法、表达词句组织、分析现实问题的思路等。
如在对新生进行第一课教学时,笔者就会开门见山地向学生介绍高中地理学科的内容体系,告知每一册的基本特点,对必修Ⅰ自然地理学习中的侧重点加以剖析,帮助学生迅速清楚高中地理学习内容和主要注意点。在分别说明时则就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中的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和条件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参照导学案上的导思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出每一个条件所对应的原因,让学生明白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的区别与联系,即:初中地理多为是什么的问题,思维深度要求不高;高中地理则多为什么的问题,思维深度和广度要求较高。
再如在学习人文地理的内容时,笔者会提醒学生在分析区位条件时需要从自然、社会经济两个维度;在分析人口迁移之类的活动的影响时可就有利、不利两个角度展开思考;在阐述交通线布局的影响时则可就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角度分别说明
诚然,对学科特点的认识绝非一日之功,教师只要留意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不断深化对学科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特点的认识,尽可能l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其强化学科的学习,收获成功之余必然会成为学生继续努力的不竭动力。
2.结合案例,借助实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
教师只有通过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才会使得学生更为清醒地认识到地理知识能够有效帮助其今后的生产、生活。当学生觉得自己的所学确实是有用的,则他们肯定极为乐意参与到地理实践之中去。
如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时,学生们对这一内容既觉得新鲜又很迷茫,笔者建议同学们在以半个月为周期每天晚自修后观看星空并绘制图形,思考其形成的可能原因,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月相的变化,补充介绍月相形成的原因、月相和人们生活中的关系等知识,在展示活动中学生们特别积极,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新奇不已。这对学生在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下徜徉地理知识的海洋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家乡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原因、学校所在镇的商业点布局、学校所在镇的工业类型及布局原因;展示我国典型地区的典型产业的介绍,播放央视和学科相关的专题片等。这些源自学生身边的众多案例迅速点燃了他们参与课堂思考、交流的热情,课堂也因此变得极为灵动、生成。
3.结合案例,强化自主,使得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发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因为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学科相关的地理现象的认知模型并可以在今后的生产生活中顺利解决现实问题。
如笔者在“大气环境”内容的学习时,对大气的组成、大气层分层、大气热力作用、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移动、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分布、常见天气系统等知识纷呈不同的模块,设计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容自主学习的导学案,要求班级各学习小组分别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进行准备,教师上课时留出专门时间给各小组展示,在学生的自主展示的基础上其它小组可以加以补充,教师最后做总结并结合典型例题进一步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各学习小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相互的思维碰撞激起的新的变化最大程度地深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他们在配套训练中更是“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披靡。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 新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73
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人们对当前的高中地理教育质量作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已不能有效满足人们对当前高中地理教育的需求。本文P者提及的“教学有效性”旨在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入手,为高中地理教学效益步入新天地做出要求。强调高中地理有效性及强调“少时高效”的价值内涵,增强地理学科教育对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对知识得到最大满足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在实践能力层面实现最大的成长。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形势分析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和重复性。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育中,往往是教育部门的教师预先规定好全部的课程内容,对学年地理知识完成预先的全部规划然后形成教学大纲。任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僵化的执行地理学科教学任务,给学生规定教学作业,以此为过程循环往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课往往缺乏个人特色且说教性质极强。学生听课因此缺乏主动性,对课程的性质也缺缺,这直接导致师生互动几乎少之又少。然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平等自由的原则。换言之,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非常重要。再者,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具有一个极大的不足即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具体培养。地理是一个偏理科性质的学科,需要观察、需要操作。然而,我们的大部分高中地理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观察以及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从而轻视了对学生地理探究、分析能力的引领以及探索,然而这些能力和本领,却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坚持新课改原则下的高中地理新形式建议分析
(一)加强学科特色教育
我们的地理学科教育,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操作,重复固化的教育模式,遗忘学科特殊性,进而导致地理学科教育丧失特色。我们的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学习先进教育本领,提升自身技能,深层研究高中地理教育知识。在对学科教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色,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接受能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形成独具特色,关联生活,具有教学时效性的教学特色方案。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对生活与地理的交际,让学生在感受地理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学习了解地理知识。教师讲课时可以引用与生活关联性高的典型案例,讲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为什么新疆的葡萄更甜,为什么山东烟台的苹果更好吃,在不同情景下案例的对比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比意识,以此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一起郊游,引导学生在与大自然的相处过程当中发现实际的地理问题,并引导学生就自己发现的地理问题运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探索。并对学生的困扰以及对理解知识存在偏差的地方及时的进行纠正和补充。
(二)加深师生互助合作
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高中的学科教育中坚持新课改理念下的自由平等公正的原则,即强调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不应有高高在上的突兀感,而你把自己和学生放置于平等的位置。要知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的使者。教师和学生是互助共赢、和平友好的话语搭档关系。教师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也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诉求以及对任课教师地理教学方式的想法,以便教师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向。教师对待学生要热情友好,对待学生的问题,要耐心倾听、认真回答,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宽容以待,温柔讲解。教师在讲课时应热情开朗,亲切自然,努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应增加一些互动环节的问题,也应当为学生预留分析、思考、回答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表达自己对地理教学中出现的地理问题以及地理现象的想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一方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长此以往,教师的课堂教学便不再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互相沟通,互动交流的双向交流的过程。
(三)加大学生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