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36: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57-02
美国心理学史家Shultz在《现代心理学史》(2004)第八版中称: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1]。西方心理学界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现实的、潜藏的力量为起点,改变过去只关注心理问题进而研究人类积极的力量,对人的心理现象主张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释,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中获得幸福快乐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它主张人格研究应关注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和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我们把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称为积极人格研究[2]。
一、积极人格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1.研究人的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
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是以批判和反省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对对立的力量。一方面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悲伤、侵害、惧怕、贪婪等;另一方面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爱、责任、仁慈和幸福等。这方面的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主要是看个体本身是在给哪一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入新的能源,给哪一方面的力量提供适合生存的心理环境。因此,培养和增加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才能克制或去除人性的消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应当研究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只有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增加,才能克制或清除人性的消极方面。如果说人格心理学只是以帮助消除人性中的人格问题或者所存在的人格消极面为主,那么,即便全部的问题都被去除后,人自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个完美的自我实现的人也不会就此诞生。所以,积极心理学一直强调人格心理学要均衡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既要在研究克制和削弱各种人格消极问题的同时,更要研究有助于优秀人格的积极方面。
2.反对人格完全是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
当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忽视人的潜在能力,强调人的不足、缺陷。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先天遗传基因所形成,不容易发生变化,即使有,也只是些微的变化;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说,环境影响即便能使人的生理构造机制发生变化,但人格仍是由那些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不变的机制所组成。这种观点表明,人格的形成主要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是主要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该理论认为人不是按照遗传基因的固定模式来发展自己,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社会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内在基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3]。先天基因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但也对人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人格应该是先天基因、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Magnusson等人的研究发现,部分女生的生理成熟较早,在她们的发育初期会出现非常多的行为异常问题。再一次的研究证明,这种现象是她们在一定社会世界观、文化价值观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出现不合适的行为——问题行为,而不是完全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的结果[2]。
3.社会文化环境的后天影响人格形成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不是一种内在的社会活动,而是外在的、在一定的先天素质的作用下转化为个人不变的心理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人格是个体将外在活动转变为内化的结果。一旦,外在的社会活动被转化为个人积极的内在素质,积极体验在这转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换句话说,是可以通过积极体验的增加来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人格是由人的生理机能、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为表明他们自己的理论观点:人格心理学不只是要研究人们的不同心理行为问题,也同样研究人的积极能力,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形成条件。因为,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包括好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外部环境,个人的外在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条件会对人的生理机能发挥影响作用,这样就可以经过改变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个人的积极人格。反之,我们通过提高个人的积极行为活动,来推动人的良好行为活动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拥有了积极活动行为能力的个人,他就能够做到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举止进行有意识地改变,从而促进自己的人格成长。如此这般,个人的现实力量就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并且这种现实能力成为人格形成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种互相影响的观点把人的各种积极潜在力量都被加入了个体的人格形成之中,人的潜在能力如果被个体认识到,它就有着与现实能力一样的影响作用。
可见,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再只是对个体的不同做出表述,也不是只从理论上修正一些人格问题,它是要通过分析人格来引起研究心理学的学者们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人格,拥有积极力量,推动积极人格的形成。
二、积极人格的形成
在1989年和1994年,Kenrick等人做了一个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当男性多次见到更有魅力、性感的女性后,让他评论原先身边的女性,他们提高了自己的要求;而当这些男性多次见到没有魅力,非性感的女性后,再让他评价原来身边的女性,他们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同样,女性多次见到地位高、稳重的男性后,她们对身边男人的评论、喜爱降低了;在多次见到地位低、邋遢的男人后,她们提高了对自己身边男人的评价、喜爱。所以,积极心理学认为,先天的生理条件不能缺少,但人格主要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而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方式是增强个人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设想,所有的个体都有一条不是后天形成的积极的基准线,这是先天遗传的。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后天环境中,个体若是参与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提出比以前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在积极体验条件下人所表现的要求主要是他自身的内心深处,是个体觉知和体验到的内在动机,所以积极体验和个体的先天特质比较容易发生相互影响而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回忆过去个体比较满足,对现在感觉幸福、惬意,憧憬未来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就是积极体验。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感官快乐;第二种是心理享受,即个体所做的超越了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同感官快乐相比,第二种积极体验通常与个体的创新和开创有关,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的提高,培育个人的心理享受是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体验的核心。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假如对感官快乐和心理享受做出一个选择,多半人会选择前者,所以,积极心理学在培养积极人格的发展中也要关注个体的感官快乐,感官快乐在一定意义上能推动个体心理享受积极体验的获得。
在个体积极体验的培育方面,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影响积极体验的因素:首先是个体追求积极的内在动机因素。人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的成长有来自于外在的生存压力和环境适应,也有个体的内在动机,他追求有快乐体验的、积极的动机。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人们都愿意选的行为是使自己感到快乐体验的,比如开创性、有担当、与周边环境关系惬意等。再者是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积极体验一方面受个体本能的推动,另一方面受到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等的影响。从这方面来看,个体的积极体验不是一种客观体验,但是一种夹杂着客观的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体验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所以说,积极体验是一种社会层面的体验,而不只是快乐体验。
三、积极人格研究的展望
积极人格研究建立在过去的人格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强调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积极能力和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拥有着大量的事实和实验材料,首次提出从人的积极潜能研究人的人格,这也提出了早期的人格研究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理论。在积极人格形成中情感所起的作用是积极人格理论所强调的,这也给心理学之外的其他行业的运用奠定了一个开端,如在学校教育、心理咨询等行业的应用。积极人格理论主张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理机能、行为活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形成的,是符合目前人格心理学的总体研究趋势。然而积极心理学以成人为被试研究积极人格,研究对象大体上是一个社会化的完全体,研究结果中外在的行为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就会变得比较明显。积极人格理论在研究人格时模糊了概念,它把能力、潜能等都归入人格的范围,有待商讨。
总之,积极人格的研究在心理学中还处于开始阶段,积极人格理论的系统性还有待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主要观点
一般对于国内的学者对消极心理学了解很多,而对于新兴的积极心理学了解甚少,但是积极心理学从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里,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心理学的完善意义重大。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积极的心理学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它和之前的消极心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利用心理学等方法和手段来发现人类的积极方面的特点,并加以发扬,使人们形成积极的、健康的人格,让人们的认知和情绪都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前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人们的幸福感、乐观主义等一系列的主观层次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人们的幸福指数和快乐指数等;然后就是对人们的个人的性格进行研究,主要就是个人层次方面,其中可以包括人们的工作能力、工作中中的人际交往、生活中的体验幸福等的能力;最后一个就是人类群体a的组织性的研究,研究人们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主要包括人们的公德意识、人们的职业道德,社会的风气等方面。当然,这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是很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由于积极心理学诞生较晚,因此各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就现在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主要有两点:积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和用积极和欣赏的眼光来发现每个人的积极人格。第一点的价值追求,积极心理学认为要将每个人的积极方面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注重对人类的积极方面的培养,包括积极的心理,积极的素质,积极的思想等方面,这和消极心理学的价值追求是有区别的。第二点就是用积极的眼光来发现每个人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就是用积极发展的眼光来关注人类的情绪和幸福感,当然这还包括人类的积极人格,因为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和根本,只有积极的人格才会有健康的心态和心理,才会对社会、对他人有积极的态度。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拥有积极人格的人才能够更容易取得成功,更有利于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也是我们提倡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来指导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一)积极的学校指导环境。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生活变得自由,学校对学生的关注度开始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当代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心理健康不在乎,对自己的人格和今后的发展模糊,经常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和心理。为了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就要对症下药。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讲堂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并且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积极的人格的积极影响。通过这些心理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的指导和学校的努力,一定会改变大学生消极的生活态度,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的人格。
(二)积极的社会指导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也可以说是进入了半个社会,因此,积极的社会指导环境对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塑造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当前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度不高,社会上的心理咨询室也刚处在萌芽的阶段,并且我国的心理咨询师数量很少,这导致我国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供不应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社会可以在以后多组织一些心理咨询的活动,来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和生活上的指导,让大学生感觉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让大学生积极的向社会上的良好风气看齐,提升自己的人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制度建设 心理教育
[分类号]G252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世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如是说。可见人们对图书馆期望之高,因为天堂可以理解为幸福的代名词。图书馆是这样的地方吗?图书馆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幸福是什么?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1.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幸福是一种主观精神层面的情绪体验――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这是积极心理学给幸福下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幸福的科学。它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幸福、快乐、满意等人类一切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生理机制及人类积极品质和社会制度的形成过程,来探索人类获得幸福的途径,最终目的是帮助所有人最大限度地获得幸福。
在20世纪,许多心理学家发现传统心理学研究中忽视了对个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其研究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故而被称为消极心理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探索人的积极层面。继之大量的研究发现,对幸福、发展、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把这门学科命名为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并着力研究每一个人所具有的积极方面,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幸福、福乐(flow)和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则主要研究了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②主张心理学研究积极人格。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并对它们的形成过程作了具体的实证研究。③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虽然积极心理学的历史极其短暂,但科学家却在该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开始被应用到管理、教育、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而且效果显著,潜力巨大。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欣喜地发现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2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心理学
图书馆有自己的心理学,众所周知的是读者心理学。读者心理学作为图书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成为研究热点,90年代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至今没有重大突破,已处在边缘化的状态。笔者认为读者心理学的发展之所以停顿,原因有三:①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图书馆硬件及图书馆技术的建设上,对人的作用重视不够,因而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便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②读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较少,致使人们觉得用处不大,所以渐渐被淡忘,这是宣传问题;③从事读者心理学研究的人员数量太少,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更是有限,使得读者心理学的研究不够深入,较难取得重大突破。另外,近年来人们的目光转向了对图书馆员心理的研究,即分析馆员心理现象、阐明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心理发展对图书馆工作的依存关系,引导馆员在心理上与图书馆工作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协调。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零碎分散,尚未形成体系,但在图书馆领域,读者心理学却因此扩展成为了图书馆心理学。
2.1 图书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进展
图书馆心理学是研究图书馆文献资料交流中人们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读者阅读需求心理的研究、馆员的心理对策研究、领导者心理研究和图书馆环境与心理研究4个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馆员的心理与图书馆环境心理两个方向上,特别是图书馆员心理研究方面,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代表性的成果是南开大学徐建华教授的“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这是近年来图书馆界第一次从实证角度,运用心理测量手段,大样本量地探究图书馆员主观生活质量,测算我国当代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的尝试,得出了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调查结论,科学而准确的描画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心理状态。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图书馆心理学里程碑性的研究成果,它使图书馆心理学摆脱了纯感性推导的初级阶段,对图书馆心理学今后的研究方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心理学的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急待发展与壮大。而积极心理学作为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力量,既反映着时代的要求,又代表着心理学发展的方向,通过研究与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观点,图书馆心理学可以从中获得以下启示: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观点,相信每一个人天生便具有许多优秀品质。着力研究每一个图书馆员和读者所具有的积极方面。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或是看到问题的积极方面来使自己获得积极意义的观点,因为积极的理解能充分调动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会更有助于问题本身的解决。
・图书馆心理学应加强对传统经典心理学的研究和吸收,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并关注现代心理学的最新成果,并及时的运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
・图书馆心理学应该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验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把积极心理学的具体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到图书馆工作中,从而形成图书馆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使图书馆心理学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徐建华教授的“图书馆员快乐指数研究”,正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徐教授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图书馆领域验证着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观点,即通过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来发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即快乐指数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权重与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目的是使图书馆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受。
随着整个社会对“人”的作用的认识与关注,心理学越来越多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图书馆心理学也将迎来黄金的
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研究出发点,以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为最终目的,图书馆心理学将拥有美好的明天。
3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制度建设
在开篇提到的名言中,博尔赫斯为什么愿意把图书馆比做“天堂”呢?这是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可以自由获取;有秩序井然、幽雅舒适的环境可以安坐;有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享受;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权利得到有力的保护,身临这样的“仙境”,怎么会没有“一种称心如意的主观体验”呢?所以图书馆应该成为天堂,必须成为天堂,否则就会在网络时代遭受淘汰的命运。
3.1图书馆员的从业状态
读者的需求我们已经了解,图书馆员的感觉又如何呢?那就要看图书馆的工作是否发挥了馆员们的才干,图书馆的收入是否令馆员满意,图书馆的同事关系是否温暖团结,一句话――图书馆员们是否体验到了幸福感?这对提高图书馆的工作质量,实现图书馆的即定目标,保持图书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方面意义重大。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在全国开展了一次“工作满意度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不合理,超过50%的人对直接上级不满意,超过50%的人对自身的前途缺乏信心,接近40%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40.4%的人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不满意。图书馆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徐建华教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代图书馆从业人员快乐总指数为7.34,这表明当今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整体快乐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然而被调查者自我评测的结果却只有7.07,自评结果低于客观测量结果,这表明整个图书馆行业人员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自信心不足。这与图书馆行业公众关注度不高,行业形象不明晰,社会评价偏低的行业特征密切相关
3.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启示
那么图书馆应该怎样做才能既达到读者对图书馆的期望,又使员工在工作中保持愉快与自信呢?答案是建立积极的图书馆制度。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社会制度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的来源。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国家、工作单位、家庭、学校等是几个重要的方面。
图书馆本来就是一种制度产品,即国家及其政府为了保障公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权利而提供的制度产品。图书馆制度又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国家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宏观制度),是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图书馆制度安排;行业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中观制度),是图书馆行业制定的有关规则;机构层面上的图书馆制度(微观制度),就是各实体图书馆自己制定的管理与服务规则。我国图书馆界对微观制度的研究已形成了较完备的成果,但对宏观和中观制度的研究却很少,而目前图书馆在这两个方面的缺位却比较严重,表现在图书馆立法缺位、职业自律制度缺位、职业权益保障制度缺位、职业准入制度缺位等。制度的缺位已经严重制约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为制度缺位必然带来职责的缺位和功能的缺位。
积极心理学认为,国家层面的积极社会制度的建立,需要国家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社会舆论的营造、在国家发展计划等方面体现出积极的意义,即要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核心。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GDP崇拜”现象,把国家发展理解为一种物质的堆砌,造成了国家公共事业投入不足,与广大民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其发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造成了目前制度缺位的严峻现实。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图书馆行业的重视,继续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社会地位。在行业层面,主管部门与行业学会应该加强责任感与凝聚力,完善行业的制度建设,加强公共关系意识,展现当代图书馆的明晰形象,争取更多的社会关注与认同。在机构层面,一个单位或团队的工作制度是否积极,则是通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来反映的。首先,员工的被期望成功的需要和与工作有关的物质设备的需要是否满足;其次,员工在团体中的重要性是否满足,第三是员工的归属或参与的需要是否满足;最后是员工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满足。当员工有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工作任务的目标也就自然地达到了,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图书馆只有在宏观、中观、微观都建立了积极的制度,图书馆的事业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所以加强制度研究已是图书馆界时不我待的任务,而在这个领域蒋永福老师提出了制度图书馆学的概念,韩继章先生呼吁建设包括技术图书馆学、人文图书馆学和制度图书馆学内容在内的完整的新图书馆学理论体系。这充分反映了图书馆人的使命感和时代感。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图书馆人在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4 积极心理学与图书馆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质量的生活不仅仅只是指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物质,还包括健康的心理。具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幸福感。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以美国为例,20世纪末美国患抑郁症的人数是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国内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比率约为10-40%,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抑郁、神经衰弱等症状。这些消极情绪在心中久居不散,势必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4.1积极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积极心理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是相互独立的,也即快乐情绪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减少,快乐情绪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不快乐情绪的增加;反之亦然。所以传统的诊疗性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问题的研究上,期望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幸福,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不能借助去除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来建设一个幸福社会,同样,人类也不能通过消除人类自身存在的问题而获得幸福,幸福的获得必须踏上获得幸福的正确途径。只有通过培养积极力量才能真正阻碍和预防个体心理问题的产生。
4.2积极心理学对图书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 总结与展望
关键字: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 积极心理学
(一)、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所谓积极心理学是这几年在心理学领域的一种比较新型的模式,是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就是用于治疗心理疾病,而第二个领域就是用于使所有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加美好,心情变得更加愉悦,而第三个领域就是对于一些少数的天才儿童的生长过程进行识别以及不断地训练[1]。而从目前来看,心理学的视角似乎只是集中在比较消极的层面上,过分的关注人们的心理问题,使整个心理学的领域都开始陷入到了一种非常消极的状态当中。心理学对于人的积极层面缺乏比较深入的挖掘,因此就缺少了一些向上的动力。因此,当积极心理学一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在心理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并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推广。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看来,心理学不仅要为人们解决心理上的疾病,更把关注点放在了人性的积极层面上,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类的潜力,致力于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快乐,能够对自己更加肯定,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同时心理学的工作者也应该对人的潜能持更多的肯定态度,通过人的积极方面起到促进人类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对于主观方面体验的研究,这其中包括幸福感、成就感的快乐。重点就放在了对于幸福感的研究方面,要让人们学会满足,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多想到人生当中积极的层面。要学会爱,既要爱自己,也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时时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这样人生才能变得更加精彩,每天才能过得更有希望。
二、 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从正面以及积极的角度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从之前的心理学研究方向来看,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是把重点放在了消极的方面,主要是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的重心放在了检测是否患有心理疾病上。而这样的情况不仅将心理学的研究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之内,同时还将心理学的研究向消极的方面推进,忽略了心理学应该带给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些比较积极的方面[2]。因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种缺陷,积极心理学将主观产生的幸福感作为了考量人们的心理状况的一个首要标准,认为心理学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功能,就是能使人们看到生活中非常积极、向上的一面。让人们能够真正感到生活当中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这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并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拓宽了新的思路。心理学不再只是针对消极的一面,更重要的作用是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心理学真正意义的所在[3]。
(二)、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关注,突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有了积极心理学的引导,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局限于解决学生的困境以及处理一些心理疾病。更重要的就是要突出培养高职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首先要让他们对待生活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这样他们才能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能够客观的面对过去和未来。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美好的理想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比较强的社交能力[4]。这些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当他们从学校走入社会到时候,能对自己有更多的自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当他们在生活当中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能够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将其化解。从积极的层面上对于高职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当下的心理问题,并且还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更多的勇气,增加他们的幸福感。
(三)、以预防为主,为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以及辅导
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以预防为主,不要等到了问题发生的时候才去想办法解决。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现象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完善做到合理的预防以及解决,而不是等到问题发生甚至是非常严重的时候才通过外界的方法进行弥补。积极心理学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树立学生的积极心态上面,教会他们如何积极乐观的看待事物。这样,就算他们遇到了一些困境,他们也能够通过积极的心态进行很好地调节,最终度过低潮期。这样他们就不会出现,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被随便的击垮。因为他们自身已经有了非常强大的防御体系。因此,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坚强乐观的心理状态,让他们更加勇敢的面对未来。
(四)、改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应该改变传统心理学教育当中的观点,明确的区分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的对象都是正在成长中的平等的个体,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者更应该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自信以及积极的心理,为他们营造出一个健康、轻松、愉悦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建立起他们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马甜语:积极心理学[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4):3-4
[2]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3):3-4
[3]傅勇.积极心理学的作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2-14
[4]赵玉林 朱晓海:积极心理学的探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8):11-12
姓名:王丽红
籍贯: 山东菏泽
出生年月:1968年1月
性别: 女
单位: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02200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潜能积极情绪积极品质
一、引言
我们怎样才能幸福、快乐?为什么今天的我们不快乐?怎样才能使我们保持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个挑战?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相信在我的一段介绍后,你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就是指对人类行为中积极地、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令人情感满足的因素所进行的研究。斯里格曼等人编辑并攥写导言的一组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在2000年美国心理学会所属的《心理学家》杂志上的发表,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心理学思潮,运用了心理学中较为经典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通过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来使人类更加了解自我和他人,并以此来使人类更加幸福和健康。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背景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在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的这些年里,有关积极心理学的学术会议定期举行,出席者非常踊跃。例如,在美国,2004年华盛顿所举办的第三次积极心理学国际高峰年会,就有390多名来自23个国家的心理学家的参加。在中国,2006年5月香港举办了亚洲积极心理学学术讨论会。在欧洲,意大利举办了欧洲积极心理学第二次会议。
其次,积极心理学也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在美国和欧洲有十多所大学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上开设了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包括教育工作者、医疗工作者、人事经理、咨询心理学家等参加的由斯里格曼和本・迪安开设的“真正的快乐训练”的48小时电话课程。2005年9月,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授予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学位,这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个硕士学位。
另外,新闻媒体也相当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在2005年1月17日,著名 的美国《时代》周刊就用大量篇幅来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科研进展和它对人们时常生活所起到的实践作用。
很显然,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关注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让人们相信积极它的未来是美好的。
(二)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现实背景。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心理学肩负着两个任务。第一,治疗人们的精神方面的疾病。第二,使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更加具有创造力。
自1879年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到现在,人类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面对残酷的战争人类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人类需要一种方法来治愈这种伤痛,因此在那时心理学就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个重任了,因此心理学家们把自己的研究重心放在了从病理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以传统的外科医生医治病人身体疾病的模式来对待人的心理疾病。这种心理学也就是现在的主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把这种以矫治社会或人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学称为“病理式”心理学,也称消极心理学)。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需要消极心理学来为我们治愈心灵上的创伤。但如今世界和平社会稳定快速发展,致力于使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使人类更加具有创造力的第二个任务便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也就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三)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Terman在20 世纪30代关于婚姻幸福感和天才的研究和荣格有关生活意义的研究可以说是最早涉及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二战时期这种研究被迫中断,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后期后现代建构主义的提出,其观念对现代心理学的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积极的心理品质的重视。
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及其支持者都非常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之间的深远的关系。另一方面,虽然在积极心理学刚诞生之时斯里格曼否认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的关系。但在2002年以后, 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的不断地深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学者也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态度,也开始承认它们两者之间具有相互的联系。
在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看来,在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和自身能力的开发方面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是一样的。受到维果斯基、皮亚杰等学者的影响,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者认为“建构”是指主体从自身出发主动积极地使客观事物与自己头脑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联系的过程。而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中, 相比于治疗精神疾病的学者,心理学家更应该被看作是积极建构人类潜能的促进者。并且,积极心理学还从建构主义心理学那里吸取了很多新理念。
三、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快乐的内涵。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具有快乐的能力;快乐不仅是结果,而且是原因;快乐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将得到相当的好处。因此,积极心理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真正的快乐。
斯理格曼指出,快乐包括积极情绪、专注和意义。或者说,快乐的生活包括愉悦的生活、专注的生活和有意义的生活,它们是组成快乐的三个要素,也是通向快乐的三条道路;对这三种生活的研究,构成积极心理学的主旨。
这三条路分别是:
1.增加关于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绪。并且,斯里格曼还指出过去、现在、将来的积极情绪是不用的三种。
2.专注的生活。接近于亚里士多德所称的幸福或好的生活。其关键的特征正是使人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并感到安适、自在。
3.把自己的人格力量和才能与知识、美德、家庭、团体、政治、正义或更高的精神力量等联系起来,并运用其为之服务。
如果一个人能够遵循这三条道路追求快乐,那么,他将得到的便是“快乐、完美的生活”。
(二)积极的体验和品质与消极的体验和品质之间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定就是,积极的体验和品质并非必然地,随着某种消极体验和品质的消失而产生。曾经有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一旦消极的体验和品质消失了,则取而代之的则是积极地体验和品质。但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当我们消除消极的体验和品质时,积极的情绪体验并不必然随之产生。实际上,在消极情绪消失后,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处于中性的情绪状态。这是因为,仅仅消除―个人的消极情绪并不能自动地创造人格力量、美德和成功等积极情绪。
(三)快乐能够持久的增强。
积极心理学的目的是让人们长久的获得快乐。大量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快乐是能够持久地增加的。积极心理学通过对快乐的构成要素的研究也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生活在自身一定的的快乐范围的内。
(四)人性的优劣。
积极心理学家如斯理格曼、谢尔登和劳拉・金对人性持较为乐观的看法。当然,与斯理格曼一样,谢尔登和劳拉・金也认为人性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并非仅有积极的方面。他们认为,如果心理学家能够既看到人的最好的方面又看到最坏的方面,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对人的性质和命运的重要的新的理解。
四、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一)积极的人格特质。
1999年Hillson和Marie对人格特质做出了划分,提出了积极的人格特质和消极的人格特质。并且,他们认为积极地人格特质有两个维度,即正性的利己特征(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当自己需要时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随着对人格特质的划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积极的人格特质产生了兴趣。最新的研究显示,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景时,积极的人格能使我们采取更加有效地策略来处理,从而减轻这些情景对我们的影响。
(二)积极的社会环境。
五、对积极特质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1.测量和评估方面。
相比于早期的心理测量与评估所围绕着的种种我们存在的心理疾病而展开的量表,积极心理学则考虑从相反的方向即人们的积极的品质、积极的力量和积极的潜力为核心而展开。例如作为积极心理学实证研究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心理健康的源泉”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用来测量个体、集体甚至一个国家全体民众心理健康程度(不作为程度)的量表,它总共有107个条目组成。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这个量表相比较与其他量表的优点在于:与传统的量表告诉我们我们所具有哪些消极品质不同,心理健康的源泉量表,它能告诉我们已在幸福的道路上走了有多远,我们已经具有了多少积极品质。
2.在心理或行为干预方面。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或行为干预方面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积极心理治疗上,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用自己所具有的积极力量、积极潜能和优秀品质来解读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问题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使自己重新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也正因为这点所以积极心理学更能体现出它的人性的意义来。
3.在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方面。
迭纳作为主观幸福感研究代表人物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通过他的研究他了解到,主观幸福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主观性,即评价所参照的标准是自己;二是稳定性,评价的稳定性很高,很少会受情景情绪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三是不可分割性,即主观幸福感不是关于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是把各个方面的情况都综合起来考虑的评价,它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维度的情感反映评估和认知判断。随着研究的深入,迭纳修正了他的一些观点,似的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更加完善。他认为,幸福感的关键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目标如何在外部事件与生活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也就是人们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
(二)存在的问题。
1.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相当一部分的观点诸如原始预防、主观幸福感等的研究成果就没有很好地被融入到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显得积极心理学的基础单薄,又显得内容不够丰富。
2.缺少良好的理论框架。
由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不长因此出现了研究还不成熟,缺少完整的理论框架,理论不成体系等缺点。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大量的实践研究,说服力与其他主流心理学相比差了点。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
从研究对象的取样方法上来看取样还不够全面,主要是美国社会的成年人,只用横向研究,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的材料,以致科文(Cowen)等人称积极心理学是“纽约成年人眼中的世界地图”。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
斯里格曼等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味地宣扬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而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指责,忽视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5.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困难。
因为东西方在社会、历史、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例如,中国提倡的是集体主义,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感都应该和整个集体、社会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西方,因为人们长久以来的个人主义观念的根深蒂固,所以在他们眼中的快乐、幸福势必和中国的不同。因此这些方面的不同将会是积极心里学在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三)积极心理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倡导探索人类的美德,如爱、宽恕、潜能、智慧、控制和乐观等,这可以给其他诸如咨询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以启发,可以通过培养和调动人性中的潜能而使教育、培训等效果更加有效。
六、总结
由于积极心理学产生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它出现的不足与缺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随着心理学家们的不断关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这些不足将会得到改正。作为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补充,它将传统心理学长期忽视的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使得心理学由原来具有片面性而变得全面、完整。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心理学的许多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的研究,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思潮,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精神疾病的片面的认识。我相信积极心理学的未来是美好的,希望通过研究人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来使人类更加了解自我和他人,并以此来使人类更加幸福和健康的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Ruark J . Redefining the Good Life : A New Focus in the Social Sciences.APA online See : Http :/ / apa. orgied/ good life. htm/
[2]Fredrick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 The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18-226.
[3]Seligman ME,Csikszentmihalyi M.Positive Psychology:An Introduction[J].Am Psycho,2000,55,(1):5-14.
[4]Sklar A,Gilmore D.Are You positive[J].Interactions,2004,6(3):28-33.
[5]Snyder CR, Lopez SJ1 Handbook ofPositive Psychology1 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1:745-750.
[6]Resnick S, Warmoth A , Selin IA1T2he humanistic p sychology and positivep sychology connection: Imp licationsfor psychotherapy1 J Humanist Psy2chol, 2001, 41, (1):73-1011.
[7]Huppert FA , Baylis N 1Well2being: towards an integration of p sychology, neurobiology and social science1 Phi2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4, 359 (1449) :1447 -14511.
[8]Diener E,Suh EM , Lucas RE, etal1 Subjective well2being: Three dec2ades of p rogress1 PsycholBull, 1999, 125 (2) :276-3021.
[9]宛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及其意义[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学院),1002-6983(2008),05-0006-05.
[10]李金珍,王文忠,施建龙,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同8).
[11]严标宾,郑雪,邱林.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利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4-0151-06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是:人类的各种心理特质本质上都是积极的。在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中,积极心理学也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对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在主观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在个人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未来意识、精神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教养、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普世性的心理特质犹如打开人类幸福大门的钥匙,只要有效地干预和塑造这些心理特质,就能有效地促进人类的幸福。
然而,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实践中却发现,积极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积极心理特质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一些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特质,如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在有些情境中不但不能增进个体的幸福感,反而还削弱了个体的幸福感,从而他们提出了心理特质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心理特质的效用有赖于其发生的关系情境的与积极心理学相异的观点,并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心理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争论。
鉴于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已在以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有效证实,故不再作具体阐释,本文将主要依据后一种观点,从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方面人手,重点对当前心理学领域有关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特质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对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出有益的思考。
二、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相关研究
从1998年积极心理学研究伊始,积极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最雄心的计划,即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潜在力量以帮助人类获得美好生活。然而,正当积极心理学家为发现了人类的多种积极心理特质,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而欣喜时,另一些心理学家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与证据,即积极心理特质在有些情境中存在着消极效应。
(一)宽恕的消极效应研究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心理特质之一。研究显示,更宽恕的个体显示出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如Witvliet,Ludwig和Vander Laan研究发现,宽恕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都有着有益的影响。Toussaint,Williams,Musick和Everson采用全国性的美国成年人样本研究发现,宽恕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他研究也显示,宽恕与更好的关系幸福感联系紧密。如Fincham,Beach和Davila研究发现,妻子的宽恕与丈夫自我报告的情感交流的提升呈正相关。
然而,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显示,宽恕并非总是积极有益的。Gordon,Burton和Porter对家庭暴力避护中心妇女的研究发现,更宽恕的妇女报告更有可能回到施虐的丈夫身边去,从而更可能遭受新一轮的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McNulty研究发现,在结婚的最初五年中,更少宽恕的夫妇经历与他们的配偶对其施加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虐待在频率上有所下降,而更多宽恕的夫妇在那几年中所经历的心理和身体上虐待的频率呈稳定或是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临床心理治疗中也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探讨宽恕时会引导来访者与其具有虐待倾向的配偶重新建立关系,从而使来访者可能受到进一步的伤害。Stover在研究了家庭暴力现象后指出,在这些家庭中,往往存在着“伤害-道歉-和解-再伤害-再道歉-再和解”的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此外,McNulty采用72对新婚夫妻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虽然宽恕最初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夫妻的宽恕与他们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他们的配偶对其直接的、不友善行为的发生频率(如讽刺,侮辱,诅咒等)。在那些配偶很少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婚姻满意度;但是在那些配偶频繁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则与他们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有关。Luchies,Finkel,McNulty和Kumashiro的一项实验研究还为宽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因果证据。在该项实验中,被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已经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实验组的被试,报告其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SCC)的增加;而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没有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控制组的被试,则报告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减少。宽恕对配偶施虐后的自我辩护的影响似乎也取决于配偶的心理特质。McNulty和Russell的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对配偶的宽恕倾向与配偶之间合适程度的相互关系,能够有效地预测在最初的两年婚姻中配偶是否会继续心理上虐待的改变程度。对满意配偶进行宽恕,与配偶继续采用心理虐待的下降存在相关;而对不满意配偶进行宽恕,则与配偶继续使用心理虐待的增加存在相关。
(二)乐观的消极效应研究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核心内容。研究显示,乐观与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呈正相关。如Brissette,Scheier和Carver研究发现,乐观与压力和抑郁的减少有关。Srivastava,McGonigal,Richards,Butler和Gross研究发现,更乐观的夫妻比那些较少乐观的夫妻能够从他们的配偶那里感知到更多的心理支持。积极心理学将对现在的乐观解释也看作是积极的,如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并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研究显示,对不愉快的经历作出相对乐观的解释能够提升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如Golin,Sweeney和Shaeffer研究显示,倾向于将不愉快事件的原因看作是较少整体的和较少稳定的大学生,两个月后经历了更少的抑郁症状;Karney和Bradbury研究显示,已婚夫妇对他们配偶消极行为的归因更加外部化,更少整体性和更少稳定性,这则与夫妻之间保持更加满意的关系存在相关。
然而,一些心理学研究显示,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如Gibson和Sanbonmatsu研究显示,乐观主义者更少远离赌博――即使是在预期的赌博失败之后,他们还会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赌博之中。Isaacowitz和Seligman研究发现,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乐观性积极心理暗示相比,老年人的乐观则与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增加的抑郁体验相关,即乐观越多,由失望产生的抑郁症状也越多。研究发现,采用乐观的方式解释消极经历产生的原因也并非总是有益的。如Steele,Spencer和Aronson研究指出,对个体自己消极行为的乐观解释可能损害了个体寻求改进的动机。Truman-Schram,Cann,Calhoun和Vanwallendael有关夫妻关系的研究表明,那些对配偶的消极行为进行外部归因的妇女,具有再次遭受心理或身体上虐待的危险。研究还发现,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问题发生的情境。如McNulty和Karney采用82对新婚夫妇作为调查样本,研究显示,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即提升婚姻满意度)与满意度的高水平有关,这些对婚姻满意度变化预期的影响取决于夫妻证实他们能够改善夫妻关系的能力。虽然对理想结果的预期会帮助那些试图在思想与行动上看起来是满意的夫妻保持满意,即多为对方做出积极的贡献,抑制批评对方,但是,同样的预期却导致了那些缺乏这些关系改善技巧的夫妻满意度的下降。
(三)善良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了个人内部和人际间友善的好处。如Buchanan和Bardi研究显示,与控制组被试相比,实验组的被试每天做出各种善事,连续10天,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会显著提高。Pasch和Bradbury对亲密关系的研究也显示,夫妻之间的友善行为与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对自己友善也能显著地提升幸福感。如Leary,Tare,Adams,Allen和Hancock研究发现,具有自我怜悯倾向的人,或是对自己很友善的人,在做了错事之后,比那些具有较少自我怜悯的人报告更少的消极情感。
然而,另有研究显示,善良也具有不利的影响。例如,有关大多数人利益决策的研究显示,当进行囚徒困境的游戏时,随着游戏的发展,更善良的游戏者(即那些更倾向于合作的人)经历了更多的心理竞争。其他研究显示,不友善反而能够为关系提供利益。例如,Karney和Bradbury采用成长曲线模型显示,在问题解决的讨论期间(如拒绝、批评),妻子越是倾向于采用不友善的行为,在4年中经过8项婚姻满意度的评估后,在丈夫和妻子之间预测了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aisel和Gable报告,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关系满意度影响的人际支持取决于接受者对人际支持的回应程度。当该人际支持被看起来是对另一方需要的即时回应时,人际支持与关系幸福感有着正相关;当该人际支持看起来不是对那些需要的回应时,它与关系幸福感存在着负相关。纵向研究显示,不友善的行为是有害于还是有益于人际关系,都取决于这些人际关系的性质。如McNuhy和Russell研究显示,即使是在问题解决的互动期间,不友善行为与起初的婚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夫妻之间的不友善行为(如批评配偶,拒绝配偶)与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夫妻在他们的婚姻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夫妻之间的责备、支配以及拒绝他们配偶的倾向能够有效地预测夫妻之间婚姻满意度的较大下降;而在面临更加严重的婚姻问题时,那些同样的不友善行为能够预测夫妻之间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cNuhy,O'Mara和Karney的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的出现是因为在具有更加严重问题的婚姻中,消极行为反而促进了那些问题的有效改进。
(四)仁慈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将仁慈视为个体重要的心理特质。例如以一个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为例,在接受积极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想让她们从夫妻关系中获得利益,咨询师的基本治疗策略是:(1)将配偶的消极行为归因为外部因素,而不是配偶本身的性格特质;(2)对未来关系保持乐观态度;(3)宽恕配偶的虐待行为;(4)记住与她们夫妻关系的积极经历而忘记与她们夫妻关系的消极经历;(5)仍然深信她们的配偶。实际上,这种治疗策略在婚姻治疗中被称为“关系增进”,即试图通过反复教育夫妇这种仁慈的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夫妻关系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其他研究表明,仁慈的效用也是情境化的。例如,针对临床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仁慈唤起的方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仁慈的策略可能会伤害这些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如果不采用这种仁慈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这些妇女反而会从中获益,如:(1)将配偶的虐待行为归因为他们的性格特质而不是外部因素;(2)预期虐待还可能会继续发生;(3)不宽恕虐待者;(4)记住虐待行为;(5)不再深信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McNulty,O'Mara和Karney采用一项以82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以及另一项以169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显示,即使对配偶的不愉快行为的仁慈与婚姻满意度有着正相关,但是这些仁慈品质对婚姻满意度改进的影响取决于配偶们在他们的婚姻中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更具有仁慈品性的夫妇(即认为配偶不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较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反,具有较少仁慈品性(即认为配偶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的夫妇,在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时,反而增进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究其原因在于,这种交互影响被通过改变问题的严重性而得到缓解了,在严重问题的情境中,具有较多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仍然保持严峻;在严重问题情境中,具有较少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更加稳定的满意度,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五)利他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利他是一项关键的积极心理特质。个体的利他行为不仅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进化论还为利他行为提供了神经生理依据。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这种情绪上的自动唤起会激活大脑中的一类神经元,导致“共情”体验,而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如释重负、欢喜庆幸时,“共情”机制又会让助人者感到好像是自己转危为安的轻松与满足,这些正是人们感到幸福的情绪基础。
但是并非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利他是有益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利他动机和行为反而会损害集体的幸福感。如Batson研究发现,当被试为该组的一个成员感到深切同情时,其情绪促进了利他行为,从而使他分配了更多的资源给那个成员,而损害了作为整体的集体利益。Batson,Klein,Highberger和Shaw研究表明,利他动机能够引导人们违反他们自己的道德原则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在一项实验中,实验组的被试被随机分配的任务是为身患绝症的儿童感到同情,这些儿童正在候诊名单上排队等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治疗后他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度地提升,结果发现,即使被试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他们仍然更可能允许这些身患绝症的儿童在候诊名单上跳到其他儿童的前面而率先接受药物治疗。
总之,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许多积极心理特质确实有其消极的一面。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和利他这些积极心理特质虽然对增进个体的幸福感方面有着积极的效用,但是在有些情境中,如果不善加干预和应用,它们也确实存在着消极效应,为个体或他人的利益带来损害,这也为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反对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实证依据。
三、评析与展望
(一)评析
综上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人的心理特质都是积极的,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积极心理学也正是利用人类这些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不能否认,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主张对于心理学从消极模式转向积极模式,从关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转向关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以上众多的研究证据来看,积极的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能够有效地增进个体的幸福感,但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却会损害或削弱个体的幸福感。究其原因在于,积极心理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长期生活的关系情境,忽略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倘若将心理特质置于相互作用的关系情境之中并多加以长时期的纵向追踪研究,那么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积极心理特质并非都是积极的,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毕竟,人的行为不完全是由人的心理意识所决定的,相反,它是由心理意识与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共同决定的。与之相似,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由人们的积极心理特质所决定的,相反它还由积极心理特质和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的。不能否认的是,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而忽略了消极取向的影响,过于重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价值,而忽略或回避了积极心理特质的消极价值,造成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偏差”。这也告诉我们,当讨论积极心理特质是否是积极时,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还应该更理性地思考这些心理特质所发生的关系情境因素。
(二)研究展望
虽然以上这些研究结论尚不足以动摇积极心理学在当今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主流地位,但其作为一种不同的声音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偏差起到警示或是补充的作用却有着另一番意义,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首先,积极心理学研究应该重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心理特质并非生来就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它们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反观之,当前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特质研究的重要缺陷之一是,过多关注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主效应,而较少考查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交互作用。正如Gable和Haidt所言,“积极心理学必须超越对主效应(乐观、幽默、宽恕、好奇)的描述性研究,注重大多数心理学者所认可的复杂交互作用的研究”。在有些情境条件下,积极心理特质可能不但不会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会削弱他们的幸福感。如果仅停留于心理特质对幸福感影响的主效应研究,只能发掘积极心理特质的单方面效用,造成“积极性偏差”。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特质的干预研究时,应该设计多种任务情境,考虑多种干扰变量;在进行积极心理治疗时,应该考虑被试的多种具体生活环境;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处理时,应该考查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只有将积极心理特质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考查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检验潜在情境的调节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学家对心理特质效应的完整理解。
【关键词】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学生工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3-0071-02
华生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客观法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这是一场破主观心理学、立客观心理学思想的革命,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也有其极大的局限性。本文客观评价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能有效促进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史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1908年,华生开始形成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1913~1919年,华生先后出版了三部著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三部著作,系统阐述了行为主义的观点,开始了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革命”,确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发展方向和学术地位;1920年,华生退出来了他长达12年的校园学术生涯。1921年~1947年,华生不断普及、应用、传授他的行为主义于商业领域中。1957年,华生被美国心理学会授予荣誉,他的工作被褒扬为“现代心理学的形式与内容的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持久不变的、富有成果的研究路线的出发点”。[1]此后,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不断得到后来者的续存和发展,且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的直接推动因素是:逻辑实证主义思想发展、巴普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研究、达尔文进化论:人和动物的同源关系,动物被试代替人。从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等著作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1)个体的行为是后天环境决定的,不是先天遗传所决定。华生将行为分解为“刺激―反应”(“S-R”)单元,刺激来自于客观,是可调控的因素,而不是决定于遗传,因此论证行为也不可能取决于遗传。相反,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决定条件,只要控制好环境,就能有效控制到行为。
(2)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传统的心理学对象是心理或意识,而行为主义心理学将行为取而代之。华生把有机体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都称之为行为。他把心理或意识归结为内隐而轻微的行为,把思维和情绪看成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也归为行为的一种形式。华生作为彻底的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
(3)心理学的任务在于预测和控制行为。华生说到:“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与反应”(《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他把个体最基本的刺激―反应联结定义为反射,认为无论什么行为归根结底是一套反射而已,这便形成了刺激―反应(S-R)的简化行为公式。因此,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可以有效预测和控制行为,成了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所在。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用客观法而不是内省法。华生摈弃传统的内省法,主张采用条件反射法、客观观察法(无帮助的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两种方法)、测验法和言语报告法四种方法。其中,条件反射法是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它使华生掌握了一种完全客观的分析行为的方法。华生因怀疑传统内省法的精确性,从而强调客观法来研究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
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矛头指向传统心理学的两个中心思想,即意识心理学和内省主义,它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史上的第―次革命,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华生行为主义的革命也有极大的片面性,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进步意义
首先,华生行为主义奠定了“行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华生反对传统的内省法,主张客观化的研究方法,推动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进程。它的许多实验技术,如行为矫正技术和定量刺激技术都是卓有成效的研究人类行为的实验手段。
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华生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认为行为的改变和塑造都是通过学习过程实现的。学习就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S-R)联结。华生的这一观点对后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和班杜拉等给到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反射式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当深入。
(2)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
首先,华生的行为研究抹煞了人类行为的本质性特征,而忽略了对行为的整体性、目的性和认知性特征的考虑。
其次,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最大缺陷是将意识及认知等中介过程排斥在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之外,使人的心理过程成为不可知的“黑箱”。[2]也因为这一点,使当代的认知心理学取代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霸主”地位。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学生工作的启示
1.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个体的行为表现
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结合到学生思政工作中:个体所处的环境(如班风)是否紧气,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良好的行为模式为榜样等,均直接而明显的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表现。譬如,学院内一对双胞胎学生,学习态度和工作表现大不一样。老大选择的是汽修专业,由于汽修专业重实操,且班中多为男生,大家比较的是学习能力的高低。老大整天跟汽车打交道,在班中逐渐养成刻苦钻研的精神,一门心思的专攻于看似“枯燥”的汽车维修中,不喜与人交流。而老二则不同,父母为培养俩人能成为今后工作上的“搭档”,就指定他读营销专业。因营销班女孩子多,老二进了学校不久就被 “熏陶”了,整天爱“包装”,同学间相互攀比名牌,并很快谈起恋爱,不求学业。相比较,汽修专业的班级管理比较严格,强调操作一丝不苟;营销班则比较开放,班风活跃,学生想法新潮,培养出的营销生也追求时尚,赶潮流。由此可见,个体虽为同卵双生子,但在不同的班风影响下,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工作表现和学习态度。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对个体行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遗传因素,相反,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
塑造良好的班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个体的积极表现和努力程度;而一个管理松散、班风消极的学习团队,自然很难成就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因此,华生的“个体的行为是后天环境决定的”这一理论给予了广大教育者很深的启示:想要培养一批进取奋发的学生,我们可以从改善环境做起,从建设班风做起,进而促进个体的积极表现。
2.以改善授课方式来促进学习状态
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例如华生的恐惧学习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发:在有他人存在的情境中,人们由于害怕被人评价而引起了激起,并进而对个体的心理或者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实际工作,学生的行为态度很多时候就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学到的。比如说,一些学生可能就喜欢实训课,不喜欢理论课,因为他们将理论课的学习方式跟枯燥乏味这样的形容词和不愉快的生活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CS)引起了焦虑(UR),形成了对理论课焦虑厌烦恐惧的条件反射,可能泛化他们对其他课程或对学校环境等的厌烦恐惧。华生的这一理论研究,启发了改善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即教师可从改善课程的上课形式及课程内容拓展等方面,来强化学生的行为和学习状态。
三、结语
从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来评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具有反封建反宗教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这是一场破主观心理学、立客观心理学思想的革命。虽然,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其极大的局限性,但它对于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都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它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的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上迈进了―大步。[3]在学生工作中,结合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从中受到教育教学的启示,并合理运用,将能更为高效的开展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沈德灿,孙玉兰,滕桂荣.西方心理学史简编[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260.
[2]于述民.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初步批判[J].心理学报,195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