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0:42: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学发展的动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基本态势:民间投资异常活跃效果显著
(一)民间投资规模扩大。据统计,2006-2008年临湘市民间投资额每年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2008年已达23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9.4%,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9.4%。对临湘市GDP的贡献率也从2006年的53.25%上升到2008年的61.38%,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和鼓励“全民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海螺水泥、兆邦陶瓷等也入驻临湘。本市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经过原始资本积累,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小打小闹的投资和经营方式,投资上百万上千万的项目日益增多。如江南油脂、富食村、“十三村”等民营企业。
(二)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间投资由一、三产业为主,向一、二、三产业全面深入。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出租、转让、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吸引了一批有远见、有魄力、有较强经济实力的民间投资者,为县域民间资金开辟了新的投资领域,逐步由家庭经营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向非生产性的文化教育、IT等行业拓展,涌现了如智远电脑、文武学校、创意电脑等一批民营企业和私立学校。目前,民间投资已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且在一些领域已占据主要地位。
(三)民间投资主体多元。近年来,民间投资主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呈现出集体经济大幅度减少,股份有限公司、私营、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迅速崛起,竞相发展的格局。调查显示,近年全市民间投资中,股份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投资比重占近八成,成为民间投资的主导力量。
(四)民间投资效应明显。调查显示,民间投资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动脉”。据统计,2008年,全市民间投资企业上交税金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占财政总收入的21.15%,2008年民间投资总额分别占全社会投资和全市生产总值的68.85%和33.33%,民间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80%,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近二十个百分点。二是社会就业难题的“减压阀”。随着国有经济的淡出,县域经济已成为民营经济的天下,临湘市民间资本主要投向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典型的劳动密集行业,因此,民间投资企业已成为地方就业的主渠道。三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催化剂”。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临湘市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达到40家,除少量解散关闭外,绝大多数通过产权出让,破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兼并、租赁和承包等方式,剥离了不良资产,注入了民营企业的优质资产,实现了民营化经营,不仅使国有企业改制成为现实,也使不少濒临破产的企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四是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开始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资领域。水利、集镇改造、学校、旅游、体育设施等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间投资,在财政很少投入的情况下,建成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也催生了一批明星小镇,临湘市羊楼司镇还是国家城镇化建设试点乡镇。
二、主要问题:民间投资流向和流量不尽合理
(一)生产性投资少,投资明显缺乏后劲。临湘市是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级市,“有钱就盖房”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调查反映,大多数居民将积攒的钱,除一小部分用于正常的生产开支外,首先考虑的就是用于私人建房、购房及相关非生产性投资,而对于有一定风险的生产投资不敢更多地投入,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投入严重不足,致使民间投资缺乏后劲。
(二)投资结构集中,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民间投资一般看重的是投资能快速回报,而又容易上马的短、平、快的项目,相当一部分投资还停留在资源的开采和简单的粗加工上,深度加工的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个好的项目和好的资源别人投资后,看见他赚了钱,便一哄而上,出现区域内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临湘市相继上演的“苎麻种植热”、“砖厂热”、“小造纸热”等,均以投资者损失惨重收场。
(三)投资总量偏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民间资本个头小、分布散、实力弱,独立投资能力不足,加之缺乏能够聚集民间资本集合投资的平台,因此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基本与民间资本无缘。民间资本大都投向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所以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小,规模效应难以形成的现象。临湘市个体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在500万元以上仅占14.57%,大量的个体私营企业资本金在50万元左右。
三、制约因素:民间投资的生存环境不优
(一)投资观念滞后,民营企业素质偏低的束缚。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理财观念比较落后。2009年7月末,临湘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42.16亿元,年均增长率多年来均在两位数以上,加上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国债等有价证券,这笔民间金融资本相当可观,若挤出10%的储蓄资金用于投资,全市就是4.2亿元,投资潜力巨大,但居民投资欲望却不强,据储蓄问卷抽样调查显示,闲置资金首选“储蓄存款”的居民占比高达78.5%,其原因主要是供子女上学、防病、养老等。另一方面,民营经济在资本原始积累初期大都采用个体业主制、家庭制、合伙制的管理方式,不可否认,在当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种管理方式就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和束缚。与此相连,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上主要凭借经营者的个人经验,受经营者知识结构、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局限,较难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二)行业限制较多,准入门槛仍然过高的障碍。从政策层面上看,目前民间投资仍难以享受与其他投资主体同等的待遇。行业准入限制较多,束缚了民间投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民间投资主要投向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而这些行业基本饱和,竞争激烈,投资盈利的空间有限,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抑制,无人愿意进一步投资,而民间投资意愿强烈的投资收益较高的银行、保险、电力、铁路、城市建设等行业,大都有垄断、半垄断色彩,民间资本还很难顺利进入。
(三)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机制尚未建立的制约。世界银行调查认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劣势是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民间投资发展的瓶颈,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制约了民间企业的投资能力。从间接融资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随着贷款风险约束机制的明显增强,银行对其贷款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惜贷”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信贷支持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但总体看仍杯水车薪。据调查,临湘市中小民营企业贷款满足率仍然不到20%。从直接融资看,民间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机制还不完善,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利用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票据融资等方式弥补资金缺口。因此,民间投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或非正规、小范围的借债、集资或股权融资,此类融资由于规模小、成本高、风险大,使投资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政府服务缺位,投资外部环境欠佳的困扰。在法制制度环境、信用环境、企业生态环境、信息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近几年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都相应出台了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但有些政策不完善,不配套,在具体的落实中还存在走样现象,在税收、用地、用人等方面与国有投资不能一视同仁;有些政府承诺了的,兑现不了,失信于商;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使企业发展受到限制,成本增高;社会上吃、拿、卡、要等随意侵占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投诉又得不到及时、公正解决,使不少投资者产生“上当受骗”感觉。同时,适应民间投资特点的信息咨询、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也不健全,这些都困扰着民间投资的扩大。
四、对策建议:创新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一)营造投资氛围,提升民营经济竞争实力。一方面,要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现资、消费理念。投资也是广义消费的一种,投资消费是积累财富的消费。进一步加大“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鼓励居民将富裕资金以股份或入股等形式经商办企业,以营造投资氛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个人储蓄部分转化为投资,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应引导民营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明晰企业产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培养成熟的民间投资主体,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二)放宽准入限制,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刺激民间投资,增强经济活力,关键在于全面有序地开放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切实给民间投资者以“国民待遇”。1.除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外,其余行业和领域都应放开让民间资金投资或控股经营。2.凡是允许外商投资的产业都应允许国内民间资本进入。3.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以及教育、金融、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性行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4.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并放开产权交易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入场交易。5.积极鼓励具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民间投资发展“瓶颈”。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为民间投资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创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尽快推出创业板,支持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直接融资,为企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是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第四是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为民间投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借鉴国外政策扶持、援助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用财政拨款和企业参与设立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担保难问题。
(四)加大财税支持,扶持民间投资快速发展。一是要转变政府投资思路,借民间投资补“短板”。政府对民间投资的引导和扶持可以更多地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间资金共同投资项目,这样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把民间投资调动起来。二是运用财政手段,鼓励中小民营企业整合、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集中度,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享受的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对民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如鼓励民营企业安置国企下岗职工,用税后利润扩大再生产给予优惠;对新创办的民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对民营企业科技含量高,更新周期短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动力;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004-02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持续、平稳、高速的增长势头,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过渡,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日益严重。因此,中国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史上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据统计,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 645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1.8%,居世界第10,提高到2009年的33.535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份额超过6%,居世界第3位。1979―200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实际增长为9.8%,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着实是极为罕见的。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也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08年的3 266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78年的0,增长到2008年的924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国家的外汇储备,也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居世界第1位。
但是,在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经济失衡这一事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需求结构失衡。中国经济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出口需求来维系,而内需却严重不足,导致外需和内需失衡。
第二,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国内的扩大需求,主要是通过扩大投资的需求,而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却不断下降。
第三,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失衡。中国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二、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源
(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依靠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显然是难以持续的。据统计,1999―2003年间,投资拉动GDP从1.8%上升到6.4%;2004―2007年,也维持在4.9个百分点。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3%,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而从1999―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74.7%快速降为38.7%。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而我国一吨煤所产生的效益仅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据统计,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5%。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低回收”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直接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当前在收入分配结构中,国民收入分配重点向垄断性资源、资本收益和政府倾斜,而劳动者报酬收入却不断降低。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倍到3倍,如果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在居民劳动者报酬上,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而在1990―2005年,企业的营业余额所占GDP的比重从21.9%上升到29.6%。造成这种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1)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所以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居民拥有更多的贸易机会,所以沿海地区居民的收入要高于内地居民的收入。(2)产业结构与劳动供给结构之间失衡。一般来说,知识性、高技术等人员的报酬要高于一般简单劳动所获得的报酬。(3)资源、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稀缺,造成垄断性资源、资本要素报酬偏高。
(三)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向世界征收铸币税,不断向全球注入流动性保持逆差,导致美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性项目逆差不断加大。二是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对美国持有大量的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支撑了美国的逆差。这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导致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时对中国这种严重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大了国民经济的风险。由于内需不足和对出口的过分依赖,致使经济发展依赖国际市场,而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震荡,必将造成国内经济的萧条,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停滞,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现时期。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使中国经济真正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常规发展轨道。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这种主要依赖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给中国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必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煤炭的消耗为例,2000年,中国的燃煤消费量占世界燃煤消费总量的27%,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2007年,中国消耗了21亿吨煤炭,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未来10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量将在此基础上翻番,在40年内用光所有的煤炭储量。同时,大量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给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破坏。据统计,在全世界2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16个;中国70%的河流和湖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一半的人口缺乏干净的饮用水。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理顺经济利益关系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是维持经济发展动力的核心所在。当前,中国的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过大,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制约了中国国内的有效需求,使消费疲软。因此,一方面,需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要为社会各成员提供均等的机会和公平的结果,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调整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行为等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长效、最为可持续的手段。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其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普遍在70%以上。而长期以来,出口和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60%,而消费对增长的贡献不足40%,形成了典型的投资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因此,要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拉动型经济增长,需要政府采取积极引导,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外需驱动型增长向内需驱动型增长的转变,实现投资驱动型增长向消费驱动型增长的转变,这是拉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源和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弱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出口风险加剧,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
(四)坚持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发展道路,显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这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经济发展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发展方面,缩小城乡间、地区间贫富差距,健全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环境方面,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环境文化、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周明生.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年会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
[2] 顾巧明,胡海鸥.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失衡新特征研究:逻辑与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一、在学习提高中深化认识,进一步开启思想理念的引领力
“四个只有”的提出,不仅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升级,也对工商工作的认识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一是重新诠释了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定义。“四个只有”把市场监管、服务发展、消保维权、队伍建设作为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四大元素加以明确和强调,使我们认识到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这些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使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含义更加一目了然、更加明确具体。二是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在规律。“四个只有”在理论上支起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行为体系框架,阐明了工商行政管理内部四大要素之间的哲学关系:依法开展监管是“第一职责”,是工商行政管理的根本所在;服务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工商行政管理的要义所在;行使消费维权是“第一使命”,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宗旨所在;抓好队伍建设是“第一目标”,是工商行政管理的核心所在。四者互为联系,互为作用,使工商行政管理始终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始终置于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不败之地。三是科学定位了新形势下工商部门的职能要求。新“三定”方案将国家工商总局职责核定为15项,概括为市场主体准入与监管、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与广告监管、禁止传销与规范直销五大职能。“四个只有”的提出,将15项职责、五大职能概括为四大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定性、独特性和系统性。将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落脚到当前的发展形势上来,落脚到监管的现实任务上来,落脚到大众的民生需要上来,落脚到自身的改革发展上来,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划定了行驶的“航线”,树起了前进的“灯塔”。四是全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工商部门的作用地位。“四个只有”的提出,向人们说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为维护健全市场经济体制,行使综合监管执法职能的部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部门,是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维权益的部门,是一个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丰富提升服务监管能力的部门,是一个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的部门。深刻认识“四个统一”,全面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的作用地位,可以使我们增强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监管、服务、维权和加强队伍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在开拓进取中积极实践,进一步激发改革创新的原动力
改革创新是工商行政管理得以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四个只有”的提出,对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理念、职能目标、体制机制、组织制度、行为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使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使事业充满希望的生机,才能对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市场主体和市场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监管。才能使各项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四个只有”要求我们永无休止地解放思想,永不停步地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地付诸实践。
(一)要求我们加快转变职能,适应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
我国经济正处在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工商部门必须以服务为导向,按照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加快落实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的各项监管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在监管制度、服务方式、执法模式等方面实现全面创新,积极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二)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务实为民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工商行政管理的总要求。执法为民是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价值取向,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四个只有”所提及的无论是服务发展,还是依法监管、消保维权、工商自身建设。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为人民服务。同时。要求我们在改革创新中始终围绕“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牢牢把握执法为民的本质,通过克服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诸多与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不相符、不适应的理念和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服务、维权、执法的效能和水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热情、周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要求我们做到依法行政,不断巩固和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
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的生命线,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创新的前提,更是“四个只有”的底线保障。工商事业要改革创新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开展,不能随意突破和放宽。我们要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根据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革创新监管手段和措施,促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工商执法的有效性、执行力。
(四)要求我们切实注重实效,把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融入到工作全过程
“四个只有”要求我们的改革创新不是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会议上,关键在于立足降低执法和服务成本,提升监管工作效能,真正用解决影响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实际困难来实现工作创新,把改革创新的过程融入到追求实效的过程,把改革创新的成果体现在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工作实绩上,实现工作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在应对挑战中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升级转型的助推力
“四个只有”理论来源于工商系统高层领导对于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来源于“四个统一”、“四个转变”、“四化建设”等一系列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发展理论的思想继承,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理论的升级与飞跃,但也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转型升级,以应对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形式的多元化趋向、政府自身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公民民主意识的逐步增强。
(一)应对好思想观念的挑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对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在基本理论升级的前提下促进当前各项工作指导思想、工作理
念的更新与提高,要通过更新发展理念,把工商行政管理置于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要通过更新监管理念,努力推进科学监管、依法监管和有效监管;要通过更新执法理念把依法行政、规范执法作为工商行政执法的基本准则去履职尽责;要通过更新维权理念,使城乡消费者同步享受消费维权公共服务;要通过更新素质理念,建设好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应对好形势环境的挑战
当今时代是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的时代,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我国法律制度、公众思想变革更新的时代。为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党和政府改革发展的政策领域不断拓宽,企业商户、各类市场主体自我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愿望渴求的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工商部门必须以超前的思维、长远的目光来审视四周,适应政策、经济、民生的环境发展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实现科学监管、依法行政。
(三)应对好监管方式的挑战
要牢牢抓住监管不放松。从监管的领域、监管的层面、监管的角度、监管的重点、监管的方法、监管的效益出发,切实创新监管机制,朝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方向。着力推动经验管理向知识管理、收费管理向服务管理、权力管理向责任管理、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粗放式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效能和水平,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切实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四)应对好素质能力的挑战
当前,由于长期实行工商系统封闭式组织管理体制,致使干部队伍存在与形势发展和岗位需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现象:如年龄老化,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工作方式难以适应监管制度改革的要求;理论素养不高,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不足;作风不踏实,服务意识不强;纪律松懈,、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不足归结为两个方面就是“能力”和“素质”的问题,只有以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才能使工商队伍落实新职能能力、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和驾驭高科技、新技术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实现政治思想扎实坚定、惩防体系坚实牢固、政风行风全面好转、工商文化氛围浓厚、发展环境内和外顺,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人力资源保障。
(五)应对好管理体制的挑战
当前,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三定”已经基本落实到位,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决策层,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和组织领导形式这些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问题已经固化成章。为建立统一高效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某些影响职能发挥的体制性痼疾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如在食品安全监管、文化市场监管上存在职能交叉现象,工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升职晋级的空间狭小现象。市县工商部门机构设置不统一、不尽合理现象,基层工商所规格低、经费保障不足等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达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的目标,才能符合建设服务型工商、责任型工商、法律型工商、廉洁型工商的总体要求。
(六)应对好紧急任务的挑战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初级阶段,国家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的滞后,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尽完善,自然生态的突然变化,容易引发一些扰乱经济秩序的突发事件、紧急事件,而且经济违法行为呈群体性、预谋性、聚集性和专业性的特点,一些突发性的重大事件源于自然现象却足以导致使局部地区经济秩序的混乱,这些都给工商行政执法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对照工商自身职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市场预警制,面对突发事件,紧急事件、重大复杂案件,工商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将突发问题化解到最小,将损失降到最低,杜绝渎职和失误。形成一套对重大突发问题的快速反应长效机制。以此提高监管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的权威性、有效性。
四、在监管服务中发展自我,进一步形成有为有位的支撑力
“四个只有”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以紧迫的语言气势和必然的因果关系,把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与各项工作的最终效益直观的表达出来,句句催人思变,句句警醒奋进。践行这一理论,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在服务中依法监管,实现监管与服务的统一,实现对法律负责与对经营者、消费者负责的统一,二要正确处理好服务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自我发展是根基。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力量保证,二者同等重要,应同步实施、同步推进。三要正确处理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服务、监管、维权、发展应立足实际、统揽全局、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切实做到服务不越位,监管不越法,维权不失职。发展不失时。四要正确处理好履行职责与树立形象的关系,依法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是谋取社会地位、树立部门形象的第一手段,但在这一过程中要讲求方式方法,要重教育轻处罚、重指导轻指责、重帮扶轻检查。
践行这一理论,还要进一步关注民生、加大执政为民的力度,树立五种意识:一是树立履职为民的宗旨意识,把民情民意民难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第一信号,从解决群众急切盼望的问题抓起,努力创造领导满意、群众认可的政绩。二是完善监管为民的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四个只有”,积极顺应市场主体的新变化、消费者韵新诉求、社会各界的新呼声,着力在监管机制、服务方式、维权体系、执法方式上加大创新力度,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措施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三是提升服务为民的工作效能,通过开展政风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四化建设”、推进“四个转变”,使工商行政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提高办事的效率,推行好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赢得人民群众最大的满意度。四是抓好民之所急的大事难事,着眼党委政府关注的发展难题,立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狠抓服务企业改制、全民就业创业、中小企业和农村货款难、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黑网吧整治、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查处假冒伪劣大案要案等工作,树立工商部门扛大旗、立大功、创大业的良好形象。五是善为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要挖掘好工商部门的职能资源,通过开展商标兴企富农、发展订单农业、实施经纪活农、红盾护农等工作,坚持把群众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把解决企业商户、广大消费者所需所盼作为政绩追求的第一动机,真正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实干作风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
践行这一理论,更要进一步主动而为、把握先机,凝
聚好队伍建设的整合力。一是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快队伍素质的提升,整合队伍的能力资源。二是以推进工商文化建设形成先进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职业道德,整合队伍的精神资源。三是以推进工商法制建设加快工商立法、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整合队伍的法律资源。四是以推进基础建设和基层建设抓重点、打基础、管长远,为工商事业科学发展备足后劲,整合队伍的系统资源。
五、在持续提升中统筹推进,进一步谋求全面发展的协调力
“四个只有”既强调依法监管在工商行政管理中的基本职能,又强调服务经济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消保维权在争取群众支持上的重要意义,还强调了队伍建设在事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践行这一理论,第一要义是胸怀全局,促进发展;本质特征是立足监管,拓展职能;根本方法是创新机制,强化服务;基本要求是脚踏实地,有为有位;内在保证是注重建设、提升能力。践行这一理论,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做到统筹发展、协调有力、有度、有效,着力抓好五方面的协调:
(一)以目标管理协调全局
在工作谋划上,围绕“四大任务”分解重点工作,确定一批重点工作项目,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单位,明确完成时限。在明确努力方向后,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精力,实行重点攻坚、合力攻关,在破难攻坚中抢占先机,挖掘潜在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创造竞争优势,真正做到横向有位置、纵向有名次。
(二)以持续发展协调过程
在抓好“四大任务”、开展“四化建设”、完成“四个转变”、实现“四高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站高望远,深谋远虑。把当前与今后结合起来,既讲实效,更重长效,切实把握好短期“显绩”与长期“潜绩”的辩证关系,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在解决好现实需要的同时,充分考虑长远的利益,谋求长远发展,决不能鼠目寸光、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工商行政管理各项事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前提。切实防止创造那种当前有“甜头”、今后吃苦头。表面看似“有作为”,其实质是“坏作为”、“乱作为”的“病态绩效”。
(三)以团结稳定协调环境
团结是干好工作的力量源泉,是检验一个领导班子有没有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干部素质的试金石。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不团结,势必一盘散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践行“四个只有”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四个只有”必须以团结为支撑、为保证、为动力,要求全系统要静心谋事,埋头干事,合作共事,务求成事,切实做到上下合拍、系统共振。
(四)以人性管理协调矛盾
要在依法监管的过程中尊重人权,要在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尊重民意,要在消保维权的过程中关注民生,要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发扬民主,通过人性化执法、人性化服务、人性化管理,树立“亲和力”,消除“对抗力”,最大限度地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各种矛盾得以有效化解和缓和,达到事半功倍、和谐发展的行政管理目标。
关键词: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机械传动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在机械系统中工作机、原动机和传动机是其三大基本组成部分,机械系统的原动机为机械系统的运动提供了基本的动力,工作机是机械的具体功能执行系统,机械功能的种类有很多,这就使得工作机的结构形式和运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动机的运动具有单一性和简单性特征,工作机的运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在机械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传动机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大小、方向进行转换,将其传递给工作机,使得工作机能够正常运转。在机械系统中的原动机运动和动力输出无法满足工作机的工作要求时,就必须将传动机应用到其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系统开始朝着高速、高效、精密、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传动机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机械系统的工作性能、能源消耗和振动噪声大多取决与机械传动系统的性能,因此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细致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
机械传动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诞生的同时就已经出现了机械传动。早在中国古代,指南车这种早期的机械就安装有累死齿轮传动的装置。14世纪,时钟的发明促进了齿轮传动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金属齿轮传动,并在排水装置中采用大型机械传动系统,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用于工厂生产中,推动了制造业的迅速发展。18世纪初最早的蒸汽机诞生了,被运用到矿井排水、铁路机车和加工机械中,这就意味着机械传动的需求在极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此时,以水能为动力的机械传动系统在纺织和冶金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19世纪末,电动机和内燃机诞生,这些原动机的产生促进了机械传动的发展,并使机械传动在船舶、制造厂、发电站和铁路机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交通和工业的发展对机械传动的需求也逐渐提升,实现机械传动的可靠性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20世纪初期,摆线齿形和渐开线齿形的齿轮传动诞生了,这些齿轮传动在船舶、铁路机车中得到应用,且对齿形机械传动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齿轮传动设计开始受到重视和关注。20世纪40年代,渐开线和非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齿形计算方法得以问世,多采用几何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计算。20世纪50年代,在大量机械传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齿轮传动设计更加精细,齿轮传动设计要充分考虑齿轮表面的接触强度、弯曲强度和荷载,并将其应用到汽轮发电机传动系统的设计中,有效提高其承载能力。20世纪60年代,机械传动被应用到宇航技术发展中,火箭推注系统对机械传动装置的要求很高,要求其具有体积小但、承载能力大的有点,从宇航飞船安全性角度出发,对宇航机械装置的可靠性要求也更高,细致研究宇航飞船中的机械传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材料性能,才能确保机械传动装置在宇航技术中应用良好。20世纪70年代,机械传动研究中的空间啮合理论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成果被应用到新型传动装置的开发中,这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机械传动的科学发展步伐。在不同工作条件下,使用齿轮油等添加剂能有效提高机械传动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20世纪80年代,空间啮合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空间啮合理论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空间啮合齿轮受载接触分析方法诞生出来,在应力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此时,航空、船舶工业中的机械传动振动噪声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机械传动设计的过程中以减振降噪为主要目的,航空、船舶机械齿轮传动材料质量的控制更加严格,成本低、重量轻且性能良好的非金属材料被运用到齿轮传动系统生产中。20世纪90年代,以齿轮传动和带传动为主的力学机械传动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减振降噪,对多种类型的齿轮传动系统进行拓展研究。
三、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研究
21世纪时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新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成为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
1.机械传动具有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
目前,我国的机械传动呈现出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机械传动研究中要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传动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根据机械系统中原动机和工作机效率特征、功能要求的基本特征,使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机械传动的智能控制,并对机械传动功率和速比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原动机和工作机的最佳匹配和有效协调,才能使得现代化机械装备呈现出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特征,例如,汽车生产中广泛应用到机械传动理论,并将机械传动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在汽车自动变速传动中。
2.机械传动动力系统具有节能和环保作用
机械传动动力系统的节能和环保既包括传动系统本身的节能环保作用,还包括机械系统中原动机和工作机的节能和环保,在机械传动系统节能环保设计上,使用无污染的剂能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并对以行星传动为代表的分流传动进行研究,使用功率流程设计方法实现机械传动系统的分流传动功率流的均载和协调。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原动机和工作机的节能和环保作用,根据原动机和工作机的功率和速度对传动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使原动机和工作机实现最佳匹配效果,确保原动机拥有最高效率的同时排放的污染物最少。例如在汽车生产中采用多档变速和无级变速实现汽车发动机工作的有效调节,将自动离合器和变速器构成的动力装置结合起来,确保汽车在行驶中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功能,汽车的混合驱动系统使得汽车的使用性能更佳。
3.材料科学技术与机械传动的有效结合
21世纪的机械传动系统将材料科学应用到其中,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新材料的研发,各种新材料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得到促进,在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性能提高。梯度材料、高分子聚合物、智能材料等对机械传动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表至里呈梯度变化的材料就是梯度材料,由于该类材料由表至里的变化很有规律,因此特别适合用作机械传动零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损和性能,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较广,塑料齿轮被广泛应用到办公设备中,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任何介质。随着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种类的增多,其性能也得到提升。智能材料是通过信息技术来控制的,能有效改变其服役性能,实现机械结构智能可控性的材料。采用智能材料制作机械传动装置,能通过智能材料适时控制实现机械传动系统减振降噪的目的。
总结
通过对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的分析可知,机械传动是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1世纪是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领域都应用到机械传动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新机技术、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应用到机械传动领域中,才能促进机械传动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鸿森.机械装置的创造性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地理条件 市场规模 技术进步 科学发展 经济兴起
李约瑟博士(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是英国人,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宏篇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者。1943年,李约瑟任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华代表和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在华工作的三年多期间,萌发了撰写《中国科技史》的想法,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到近代却落后了的问题。这一问题后来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把问题的答案归结为两点:一是中国官僚封建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二是中国地理环境造成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先介绍李约瑟的研究,并尝试对“李约瑟难题”给予解答。
一、“李约瑟难题”和李约瑟本人的解答
李约瑟说:“西方人似乎通常认为中国是一个纯粹的农业与艺术文明,其实不然。中国人对世界科学技术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全世界首先发明了磁性指南针、炸药、造纸术和印刷术,以及接种牛痘。他们是世界上最先认识到营养缺乏症的国家,最先发明冶炼铸铁的国家。在他们的传统药物中,在今天仍有几种具有巨大的价值和用处。”
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是有能力发展出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但是近代却落后了。他认为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两点:
第一,在中国,大统一以后的封建制度是一种“官僚封建制度”,束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从腓尼基人和希腊人早期的城邦(statecity)到现代城市,如安特卫普和里昂,西方的历史根本离不开城市国家。而在中国和印度,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对应。与西方的城市国家即“城邦”或自由城市相比,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是农业地区的中心,这些城市没有与矿山或航行活动相联系;没有选举的市长和高级市政官、市议员,其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也只对朝廷负责。这是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根本不同。 古代中国在实现首次统一(可能指的是秦的统一)后,不是实行商业资本主义,而是实行“官僚封建制度”,官僚思想深刻地渗透到整个中国人的复杂思想中,甚至在民间传说中,也充满了这种思想。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商业阶级的兴起相联系。但在中国,商业阶级从未获得欧洲商人所获得的那种权利。中国有许多短语,如“重农轻商”等,表明了在那些年代的官僚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在中国,反对科技发展的阻力太大。而在欧洲,科技的发展却能冲破这些阻力,取得现在的成就。
第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李约瑟问:“为什么在中国真正的封建主义并不存在?”他认为,答案可能与极其重要的水利网有关。欧洲没有季风气候,也没有中国那些特别的河流与山脉,因此欧洲人不需要建造巨大的水利网。而中国人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得去修建水利网,而且必须从整体治理,才能解决水患问题。水利网超出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的领地,所以就必须建立大一统的官僚封建国家。李约瑟从气候、雨量、地理、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分析了中国文明不同于欧洲文明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如果中国人有欧美的具体环境,而不是处于一个广大的、北面被沙漠切断,西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丛林,东面是宽广的海洋的这样一个地区,那情况将会完全不同。我将大胆断言,情况将完全改变。那将是中国人,而不是欧洲人发明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历史上伟大人物的名字将是中国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顿和哈维等人的名字。”李约瑟甚至说,如果那样,将是欧洲人学习中国的象形文字,以便学习科学技术,而不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语言。
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高度评价,使李约瑟赢得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敬重。许多中国人认为,李约瑟把中国古代辉煌的文明重新发掘了出来。他提出的“李约瑟问难题”,也吸引了中国学者的广泛注意。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李约瑟的解答并不满意(如果满意,也就没有所谓“李约瑟难题”了),仍然有许多人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过直至现在,中国学者的解答并不比李约瑟本人的答案有多大进展。在笔者看来,在解答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需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正确地提出了问题,才能准确地解答问题。
二、李约瑟问题的准确表述
李约瑟并没有把所谓的“李约瑟难题”表述清楚。
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什么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
另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欧而不是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
还有人把这一问题表述为,“为什么古代中国应用技术发达,但却没有创立出理论科学?”
这几种表述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它们的侧重点显著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的探测方向。第一种表述首先确认“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对中国没有象西欧一样“发展出近代科学”感到奇怪。按照这一表述,既然中国科学技术前期发达而近代落后,那么我们就应当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情况中寻找落后的原因。第二种表述的前提大不相同,它认识到,不只是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甚至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印度、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所在的地域),也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既然文明古国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那就说明文明古国陷于落后状态具有普遍性,西欧后来居上产生了近代科学,说明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如果要寻找近代科学产生的原因,那就必须研究西欧的特殊情况。第三种表述看到,古代中国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在“应用技术”方面,而在理论科学的归纳和创新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成就,例如逻辑上的三段论推理和探求因果关系四法等简单的理论成果都没有归纳出来。这一看法区分了“应用技术”和“理论科学”,引导人们探讨中国何以缺乏理论归纳成果的问题。
历史事实是,中国和其它文明古国都出现了许多简单的应用技术(但无法比较谁处于领先地位),近代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例如蒸汽机)出现在西欧,近论科学也在西欧建立和发展起来,是西欧的经济成就和社会发展都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对于这些现象,人们头脑中的问题可以归结为:
1、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出现一些简单的应用技术?
2、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何以出现在西欧?
3、理论科学何以都被欧洲人总结归纳出来?
阐明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就解答了所谓的“李约瑟难题”。
三、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出现了简单的应用技术?
根据“经济人行为原理”,利益追求是人类行为的永恒动机,发明创造活动也是如此,只有那些预期收益显然高于预期成本的发明项目,才会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制。人类发明计时钟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原理。
15世纪时,为确定远洋航行中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需要测算经度,而测算经度需要精确的计时钟。为发明计时钟,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宣布给予巨额悬赏。但直到18世纪,英国的哈里森几乎耗费了半生精力才完成计时钟的研制,获得了这笔赏金。现在看来,即使哈里森未研制成功而突然患病死亡,计时钟也会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因为高额赏金是刺激人们进行研制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赏金,发明人因成果被人仿制,所获收益就会大大低于他所付出的代价,所以就不会去进行这种研制。仿制别人的发明成果具有一种“白搭车”的利益。受“白搭车”利益的刺激,人们都想等待别人发明出来之后直接进行仿制,所以社会只可能出现一些像鲁班发明锯子那样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简单的或偶然性的发明创造。
高额赏金是刺激发明创造的好办法。但政府悬赏的只能是重大而又紧迫的项目,事事都靠政府悬赏是不现实的,于是对发明创造活动给予经常性刺激的专利制度被人类发明出来了。假如没有赏金和专利制度的保护,许多发明创造项目的预期收益是远远低于预期成本的,因而根本不会有人去进行研制。由于古代中国没有形成保护发明者利益的制度,所以出现的发明创造大都具有简单和偶然的性质。
四、技术突破受制于市场
不过,西欧一系列技术突破出现时,专利制度还没有形成,所以技术突破并不是专利制度刺激的结果。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生产技术的突破来自生产中精细的分工,分工来自生产规模扩大,而生产规模扩大则是人们利用市场兴起所造成的盈利机会的结果。
中世纪前期的西欧,大部分地区还是人口稀少的广袤的荒野。中心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导致边远地区的开垦。西欧小范围内气候差异大,新区之间以及新老地区之间生产了不同的产品,引起对交换的需求,于是在地区内和地区间首先形成了小范围的商品交换市场;广泛的水陆运输运费低廉,粮食、木材、羊毛、咸鱼、酒类等基本产品(低值笨重货物)也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逐渐形成了辐射范围广阔的大市场。市场扩大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靠近市场地区信息灵通,人们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中心。制造业的专业化刺激了生产中的分工。羊毛织品是当时西欧主要的制造品,其制造过程可以分解为许多细小的工序,精细的分工使人们只需要重复简单的操作,简单的操作“将人们天生的发明欲集中在 有限的一些难题上”,促使人们考虑用机械代替手工,用自然力(水力和风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发明那些从事简单操作的机械,研制成本大大降低,而创新收益则因产品具有广阔的销路而十分可观,吸引不少人进行研制,于是西欧出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这样,辐射范围广阔的市场既通过生产中精细的分工间接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成本,又因大量销售产品而直接提高了创新收益。没有市场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收益的提高,是不可能出现生产技术突破的。
五、中国商品市场对生产技术的制约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一直没有发展到带动生产规模扩大的程度,因而并没有引起精细的分工,制造业还必须进行复杂的手工操作。直接研制和发明那些进行复杂操作的机械装置难度很大,发明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没有利用市场获利的前景,预期收益显然大大低于预期成本,所以根本不会有人去从事研制,于是生产技术就陷于停滞状态。可见,中国生产技术长期未出现突破,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长期不发展。
喜欢追根究底的读者会问,中国市场为何长期不发展呢?
不少人把中国商品经济长期不发展归咎于小农传统观念的影响、儒家保守思想的禁锢以及历代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其实,小农观念、儒家思想和抑商政策都产生于社会经济生活,用它们来解释市场发展的状况正好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根据“经济人行为原理”,中国商品市场长期不发展,也应当是人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合理选择”的结果。
中国文明本部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等温线、等降水量线都是东西方向。从现今陕甘交界向东一直走到山东半岛大致1500公里范围内,所经各地的气温和降水都相同,所以基本产品相同,没有交换必要;虽说南北方向气候差异较大,引起基本产品差异较大,但南北方向没有天然河道可供通航,陆路运费又太高,南北之间不同的产品无法实现交换。由陆路运输形成的农产品市场,辐射范围不超过10公里。农民把产品运到有差异的地区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产品,比自己直接生产它们花费的代价更高,农民的“合理选择”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需求,于是社会就长期维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在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交通条件下,任何两地农、林、牧、渔等基本产品(低值笨重货物)生产成本的差额,都抵偿不了两地之间的运输费用,所以中国不可能自发形成大规模的基本物品的交易市场。
从经济上看,能够承受远距离运输费用的商品是有限的。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当然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费。除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外,中国古代市场上交易的物品还有瓷器、丝绸、香料、茶叶等本身价值不高但产地有限的特殊物品,但由于运输费用很高,它们到达最终消费地时都成了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所以对市场发展的刺激作用并不大。在中国,也许只有经销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盐、铁这两种商品才有利可图,但从春秋战国时代起国家就逐渐垄断了盐铁的经营,对私自经销盐铁者要进行严厉制裁。由于经销基本产品难以致富,所以商人只能依靠行奸弄巧或者贩卖违禁物品发财,结果“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了中国商人的代名词。在统治者看来,商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还抵偿不了他们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商业税收不能补偿管理费用),所以直到时代,国家仍然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抑商政策当然会对市场发展更为不利。但由于上面已分析的原因,即使没有抑商政策,中国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
六、技术发明与理论科学
在英语中,“科学”和“技术”完全是两个概念,技术是指实用技术、应用技术,它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创造出新的产品或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简单地说就是能够直接获得利益,科学则不同,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产物,所以往往称为“科学发现”,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理论的东西。科学和技术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科学发现(理论)容易转化成应用技术,使人获得具体利益,例如科法拉第发现并归纳出电磁感应定律,这属于科学(发现)。当人们利用这一定律制造出发电机和电动机时,科学就转化为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造福于人类了。有的科学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技术,但对基本生产活动可以作出指导性贡献,例如牛顿的力学定律;还有的科学则不容易转化为应用技术或者根本不能服务生产,例如四色原理的证明、费尔马定理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证等,它们与应用技术相差很远,很难把它们应用到生产中创造财富。
欧洲科学兴起的历史表明,理论科学是由技术发展推动的。如果技术发展没有提出需要给予理论解答的问题,也就根本不会有理论科学的出现。关键问题在于,既然理论科学并不直接服务于生产,不能使理论发现和创新者获得利益,何以会有人去从事理论研究呢?
大多数情况下,基本原理的归纳者都是实践者,他们需要在实践中应用理论,这就使他们直接获得了收益。但复杂、高深的理论却不能由实践者发现和提出,往往来自于大学任教的学者或国家的研究机构,因为这些高深、复杂的理论无法直接获得利益,所以也只能够由国家资助。
古代中国没有创造出理论科学,道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从容易转化为生产技术的理论科学上说,中国市场发展(更正确些说是不发展)的状况制约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操作中的分工,导致生产技术陷于停滞,根本提不出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从这一方面说,中国人没有创立理论科学,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从无法转化为生产技术的复杂、高深的理论创新来说,它们都建立在对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归纳的基础上。中国在理论创新上没有多大贡献,是因为没有人去进行基本原理的归纳;之所以没有人去进行归纳,是由于长期停滞于自给自足状态的经济生活没有产生出对科学原理进行理论归纳的“需求”。逻辑上的三段论和探求因果关系四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都是如此。中国人也早已使用这些方法进行推理,探求事物的因果关系。之所以没有人对其进行归纳,是因为这种归纳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作用——不但终生活动在几公里范围内的农民不需要它们,而且统治国家的军政官僚和文人学者也都不需要它们,所以归纳出来写成书也没有人看,写书人将得不到任何补偿,所以没有人进行归纳就是没有人去做对人对己都无用的工作。这一归纳工作之所以由英国哲学家穆勒完成,是由于英国经济生活的发展已经产生出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的“需求”,为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这一归纳工作也能够使个人获得实际利益。
可以认为,中国历史上理论创新成果很少,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生活没有为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创造出获利的空间。
七、李约瑟评价
许多中国人以为李约瑟在“科学技术史”学界占有很高地位,其实不然,即使在他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他也不具有多高的学术地位。可以认为,中国人推崇李约瑟博士,不是由于他在学术上的造诣,而是由于他对中国人的感情。
作为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介绍给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理所当然地赢得了中国人的爱戴和尊敬。但是他关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论断,他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的做法,他关于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探讨,都表明他根本不懂得科学技术发展的原理。
首先,关于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的说法,完全是李约瑟博士的主观臆断。如前所述,一般应用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具有偶然性,所以根本无法比较谁先进谁落后。从理论科学说,古希腊的欧几里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创立了平面几何的公理体系,用逻辑方法推导出几何学大厦。初学几何的人往往瞧不起“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的道理,因为这样的道理不仅童叟皆知,而且连狗都知道(跑近路),所以关键问题并不在于知道不知道一些道理,而在于能不能把它用理论科学的形式归纳出来。直至19世纪人们才认识到到,任何科学都必须建立在公理体系的基础上,人们因而更感到欧几里德的伟大。古代中国根本不存在理论科学,怎么能够硬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呢?
李约瑟之所以认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领先于世界”,也许正与他不能把“科学”和“技术”严格区分有关。由于古代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科学”(这一说法往往使过分推崇中华文明的人难以接受),所以近代以来的翻译家就把科学和技术连带统称为“科学技术”,导致许多中国人把“科学”和“技术”混同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李约瑟博士是英国人,把英语中差别很大的两个概念混同理解,则是难以原谅的。
其次,李约瑟解答“难题”的方向,与问题本身的提法也自相矛盾,违背了最起码的逻辑。他提出问题前提是,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在近代(15世纪以后)才落后了。既然古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那就不能到形成古代社会的情况中探讨原因。但是李约瑟(的回答)却正好立足于遥远的古代,他把原因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这一制度至迟在公元前221年就已经形成了。他在探讨形成官僚政治的原因时,又谈到了中国地理环境导致的治理水患的必要,这一探讨实际上又追溯到大禹治水时代。就地理环境来说,它从中华民族诞生时起就一直在起作用。既然它们能够促使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那就根本不可能用它们解释近中国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李约瑟关于中国建立水利网的材料及其分析,最早见于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向英国政府的报告,这一材料和分析与历史事实相差很远。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农业基本上靠天然降雨,从来就没有修建抗旱水利网。按照材料中治理水患的说法,都是指在洪涝灾害发生时组织人力疏通洪水使之流入大海(大禹治水),但黄河泥沙含量大,下游经常淤积改道,直至现在也没有形成水利网,治理水患与中国统一政权的建立根本没有关系,用它解释中国统一政权的建立甚至没有道理。
最后,李约瑟所谈到的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两个原因,在逻辑上根本不能并列。按照他的看法,官僚制度的阻碍应是直接原因,而地理条件则是形成官僚制度的原因,所以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落后的根本原因。李约瑟把它们并列为两个原因,逻辑上陷于的混乱。
[关键词]活动设计 科学探究
(一)探究与科学探究
探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探究的过程是由一个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热情所驱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科学探究有着丰富的内涵。在科学课程中,它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提倡用类似于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学习科学,即用符合儿童探究天性的方式学习科学,遵循着“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分析与解释、交流与质疑、结论与拓展”这一规律。其次,探究还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把握科学活动设计的探究性原则既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科学活动,让他们体验到探究的乐趣,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又可以使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会分享与合作。
(二)案例叙评
【案例】“气体的平衡”
1.问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2.重要技能:控制变量、分析数据。
3.材料:记号笔、吸管、2株伊乐藻、光源、塑料量筒(100ml)、溴百里酚蓝溶液、3个带塞的烧瓶(250ml)。
4.实验步骤:①溴百里酚蓝试剂可以用来检测二氧化碳。首先把100ml溴百里酚蓝溶液倒入一个烧瓶中,并记录它的颜色。(提醒:溴百里酚蓝溶液会使皮肤和衣物染上颜色,注意不要把它打翻或溅到身上。)②然后用吸管轻轻地向溶液中吹气,直到吹入的二氧化碳使溶液变色。这时记录新出现的颜色。(提醒:不要从吸管中吸入溴百里酚蓝溶液。)③把记录表抄在笔记本上。在另外两只烧瓶中各加入100ml溴百里酚蓝,并分别用干净的吸管吹气使它们变色。④现在来检测在日照条件下植物要消耗什么气体。取两株相同大小的伊乐藻,把它们分别放入两只烧瓶中,一个用记号笔标上“L”,表示光照;另一个标上“D”,表示黑暗。剩下的一个瓶子标上“C”,表示对照。三个瓶子都用塞子塞紧。⑤在记录表中“第一天”一栏内记录三种溶液的颜色。⑥按老师的指导,把标有“L”和“C”的烧瓶放在有光的地方,标有“D”的放在黑暗的地方。完成上述步骤以后,把手洗干净。⑦第二天再观察瓶子,并在记录表上记录溶液的颜色。
5.分析与结论:①每个瓶子中溶液的颜色在第一天和第二天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②为什么说实验中设立“C”瓶很重要?③预测一下,如果完成步骤7后再向“L”瓶中的溶液吹气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④应用:为什么这个实验能说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相反的过程?为什么这两个反应对于维持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都是必要的?
6.进一步的探索:假设把一株伊乐藻和一条小鱼放入一个塞紧的烧瓶中,预测一下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会怎样变化。为什么?
在这个活动中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溴百里酚蓝溶液用作pH值指示剂时,变色范围6.0~7.6,变化由黄色经绿色到蓝色,而是引导学生向溴百里酚蓝溶液中吹气,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体验和感受,进而理解这一原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避免直接讲授的空洞乏味,而且还能帮助学生们理解,让他们能体会透彻、学有乐趣。
在理解了本次活动所依据的科学原理之后,开始探究“在日照条件下植物要消耗什么气体”,进而揭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进一步的探索”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气体平衡”联想到整个生态环境中的气体平衡。这个活动在探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控制变量、分析数据等技能。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该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并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区别及联系。因此,笔者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并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的能力,提高学生收集资料,语言表达能力和系统概括能力。
7.具体设计如下:学生分头组织三个实验组,提出假设、筹备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寻找实验材料。在课前一周已分头准备,教师在其中进行辅导。
第一组学生巧用对比实验,改进实验材料,直观地显示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条件及场所的不同。
[条件不同]如图:A、B两玻璃瓶里放金鱼藻,少量水,实验前均密闭放置两天。同时A遮光,B瓶不遮光。C为对照装置。演示实验时点燃蜡烛,同时置入A,、B、C三个瓶中,A、C中火即熄灭,B瓶中的火燃烧得更旺。
第二组学生利用老师上课演示过的实验,前后整合,设计一组相互关联的实验。如图:用倒水集气法收集萌发种子(种子浸种二天)呼吸产生的气体,如A装置所示,再用一根带玻璃的橡胶管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向装有金鱼藻的密闭B装置,C装置为对照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慢慢摇动B、C两装置)
第三组学生通过找资料,对植物的物质转变中,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问题,以现实生活为切人点解释、理解问题。 本活动在弄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概念的同时,让原本理论性很强的论证过程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尤其是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活动中采用了互动交流学习,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进行辅导。学生的探究实验课前工作量很大,教师给予安排好。具体的教学也没有拘泥于教材,打破了45分钟传统课堂说教式的被动低效格局,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到结果,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三)总结
综上所述,无论从科学学习本身来看还是从科学探究对人的发展来看,都应强调科学学习的探究性原则。在科学活动设计中体现探究性要求,要遵循以下两点:第一,给学生探究的机会;第二,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后者是引发探究内在动机的良策。
当大多数探究工作都己经为学生做好了以后,学生还有多少事可以做呢?他们只需要不动脑筋地按步骤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等待他们早就料到的结果出现。他们品尝不到探究问题的冲动、扑朔迷离的困惑、焦急等待的心情和问题解决后的愉悦。因此,活动设计要处理好给予学生支持和替学生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余自强.科学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田慧生等.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美)柏迪利亚(Padilla M. J.)主编.科学探索者之“细胞与遗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0.
[4]刘胜祥,崔鸿主编.科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
[5]袁运开主编.科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6]朱清时主编.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冯莉.体验生物科学探究――基于案例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方红峰.论初中《科学》课程教材的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9]关松林.国外科学教育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5,(6).
[10]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关键词: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平衡机制
跨学科合作解决复杂问题与跨学科研究的原始创新性都受到大学越来越多的重视,跨学科组织已不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属特征。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一个跨学科的时代,无论是基础研究、前沿技术,还是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或是重大专项,都需要跨学科的研究与协作。[1]跨学科研究具有无限的创新能量,恰当的动力机制决定创新能量释放的速度与质量。众所周知,“2011计划”已经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动力,而“举全校之力”的建设方式也为跨学科组织确立了其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组织的内部动力问题。
一、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动力问题
衡量组织动力机制的标准主要是速度、效率和活力。[2]考察跨学科组织的内部动力状况,关键是考察它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合作意愿,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否使组织充满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综观大学内部跨学科组织发展现状,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绩效不高、速度不快、活力不足等内部动力问题。
(一)绩效不高:科研组织方式退化
“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迄今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能够提供生产新知识的一种对话和沟通方式。”[3]跨学科研究意在追求卓越,是对学科研究的形式超越,关键在于组织内部多学科的全程合作与融合,通过研究形式的创新提高研究绩效,需要组织来组织跨学科研究。但由于缺乏合适的跨学科组织带头人和能够积极配合的组织成员,跨学科组织工作形式大多不能按照跨学科研究的规律运行。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跨学科研究“并不缺乏上层的关注或者基层的动力,而是缺乏中间层的一种系统执行力”。组织负责人往往来自某一单一学科,既缺乏跨学科意识和开放性思维,也缺乏管理跨学科组织的经验与能力,为完成跨学科项目,常常采用“小科学”方式,即将任务和经费分解到个人,重新回到“你研究你的,我研究我的”的研究状态,最后提交论文或者报告再整合。由于研究形式发生明显的倒退,跨学科研究的合作、讨论、沟通、互动环节缺失,缺乏对话与沟通的跨学科研究可能是文体分裂的报告和不成系统的论文集,效率低下。
(二)速度不快:高水平成果产出少
尽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相比,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有近30年的历史。早在1985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先生就已预言: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交叉科学时代的鲜明特征是跨学科研究和学科研究并存并且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4]解决问题,国家创新,追求真理都需要跨学科研究。然而,三十年来,跨学科作为理念探讨的轰轰烈烈,跨学科研究本身却并没有明显起色,真正有原创性的、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极少,大多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跟踪模仿。[5]近年来,通过 “211 工程”、 “985 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和 “863”、 “973”、国家重大专项等系列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的开展,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6]在成果产出上,除了一些跨学科研究开创较早的高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武汉大学的科技考古遥感无人机、中科院的纳米生物学、北京大学的生物医学、华中科技大的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系统等充分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新能量,但很多跨学科组织要么没成果,要么成果显示度不高,甚至有些跨学科研究成果仍然可以用“有的空洞无物、有的浮皮潦草、有的是缺乏依据的轻谈、有的是繁琐数据的堆砌”[7]来描述。难怪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发出这样的感慨:“国内的跨学科研究只见大楼不见成果。”[8]
(三)活力不足:重形式轻内涵
与单一学科组织相比,跨学科组织的优势在于形成学科联结、学科链乃至学科森林[9],跨学科可以为学术研究带来活力。美国大学中常见的学术活力与西方思想体系有着基本整一的思想脉络以及注重方法论有关。[10]但我国大学的一些跨学科组织活力不足,即便是实施“2011计划”之后,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的外部动力倍增,少数跨学科组织增强内涵建设、加强与产业市场联系增强活力外,大部分组织依然存在明显的拉郎配、挂牌子等形式主义,缺乏清晰的内部治理方略和积极主动性,筹备积极、建设缓慢、重申报、轻建设。一些跨学科组织内部学科链断裂、制度建设滞后,内涵建设明显不足。由于研究绩效不高、缺乏有显示度的成果,导致组织无法以创新成果应对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外部动力骤减,组织活力消弭,甚至被淘汰。正如理查德・L・达夫特所说:组织在环境中生存与否和生物的适者生存的规律一样,环境依据组织结构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相适应来选择和淘汰一些组织。[11]新的跨学科组织被外部环境淘汰的速度是惊人的,因为还没从根本上形成传统组织的惯性。
二、大学跨学科组织动力问题产生的根源
跨学科组织内部动力问题的产生,其主要根源是发展动力异化、组织动力弱化以及目标动力虚化等多动力因素不均衡的综合叠加结果。
每一种教育模式都基于一种教育价值的选择。教育价值是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价值选择是教育者教育哲学观的体现。因此,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行为都是这所学校校长和教师教育哲学观和教育价值选择的直接体现。而一所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一定是科学的,符合儿童发展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的。中关村一小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体现了对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中
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是一所学校的办学原点,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思考一切问题的逻辑起点。简单地说就是办学者思考“为什么办学”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教育的方针和目标,办学者依据这一目标要求去办学就可以了。但实践中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由于每所学校所处的地域和社区不同,师资和文化不同,生源和家长需求不同等,尤其是办学者的教育价值观不同,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的表述。即使有的学校在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上有着相似的表述,由于办学者内在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也会体现在育人目标实践表现的差异上。如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些学校能切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学生人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的育人目标;也有一些学校为了暂时的教育利益,不惜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片面追求分数,形成了以应试为目的的育人目标。实践证明,教育者的教育价值选择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育人目标体现了学校校长和教师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他们认识到,“人”的发展是建立在自身的不断认识、学习和不断修正的基础上的,需要不断积累和体悟,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因此学校提出“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强调要科学规划每一个个体和群体的发展需求,使学校成为帮助每一个个体与群体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他们提炼出“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用最简明的语言把以上认知以显性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好地激发每一个人发展的力量,强调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自主成长潜能,追求生命个体的多元价值。实践中,他们延伸出“做最好的我”的行动理念,即人人都有想法——乐于形成自己的独特想法,勇于追求;人人都能创造——勇于实践自己的独特想法,积极创新;人人都会成功——勇于成就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中关村一小“做最好的我”的价值选择和育人目标之所以科学,是基于他们对人的发展规律的尊重,基于对人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深刻的实践认识和理论研究。正因如此,中关村一小的办学品牌才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中
如果说育人目标是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那么,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就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教育价值选择依然是决定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学校中育人模式最主要的体现是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课程是学校为育人目标服务的主要产品,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办学者对育人目标的期待。课堂教学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和课堂教学是学校中最直接的育人环节,是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教育价值选择的最直接体现。只要我们看看学校,观摩一下学校的课堂教学就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价值选择。
中关村一小提出的“做最好的我”既是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目标的表述,也是对教育质量的追求。这样的目标最终是要靠学校高质量的育人模式实现的。中关村一小高质量的育人模式是通过“温暖、朴素、灵动”为核心的自主课堂和“丰富、体验、研究”为核心的自主课程实现的。中关村一小的课程设置打破了课堂、校园、学科等界限,形成了基于学生发现、基于校内外资源的课程体系。他们把这种课程体系定义为“自主课程”。在校本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构建了校本课程的“特区”模式,形成了“三个结合”、“四大门类”、“五个板块”、“六个完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动态、开放与多元,既关注学生的需求,也关注社会的需求,既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又充分挖掘社区的资源;在课程形式上,强调个性化的组合,既有必修课程,又有选修课程,既有学生的自主选择,又有教师的恰当引导;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基于此,学校逐步形成了特色校本课程与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的菜单式自主选择课程总量已经达到63门,课程内容涉及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等多个领域。“选择”给学生提供了公共生活空间。
好的课程设置需要好的课堂教学实现。在中关村一小的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毫无顾虑地和老师交流、和伙伴研讨,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提供帮助的,伙伴是分享智慧的。他们说,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课堂一定是朴素的,朴素的课堂首先是基于学生起点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思考点,并且就地取材,去发现问题的本质,探寻问题的解决。能够激发学生心有灵犀、豁然开朗的课堂还应当是灵动的,没有众多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随着孩子激越的思维而跳动,甚至飞跃,因为创新性的思维正是这样产生的。“温暖、朴素、灵动”共同构成了中关村一小自主课堂的突出特点。
不论是自主课堂的教学体系,还是自主课程的课程体系,带给学生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学术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体验,都是一种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这种实践背后就是中关村一小人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
科学的教育价值选择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中
学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也是基于管理者对教育价值的选择与判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就会选择尊重与激励,形成民主管理的管理行为。中关村一小的管理者正是在这种认识中,选择了“大道至简”的理念,不断追求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这种“大道至简”的管理理念源于“尊重生命的个体感受,为渴望进步的生命提供支撑与庇护”,源于“为生命的成长与成熟提供激励与保障,为生命激情的挥洒提供平台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浸润与深化“做最好的我”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个体与群体的自主发展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尊重、沟通和激励的管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