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8篇

时间:2023-12-24 16:35: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

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知识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阅读材料的有效性选择、创建优良的阅读环境、科学实施和评价阅读教学实践等,成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

途径。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教育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实现师生与书本对话的一个教育过程。这一阐释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阅读教材作为媒体,达到提升师生之间、师生与阅读内容之间的有效交流。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阅读教学时,教师还能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通过阅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感悟能力。语言作为人们情感表达的工具。在理解某一语言时,既需要对其表达的具体内容进行理解,也需要体会语言所在环境的感

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阅读教学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基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室阅读环境。在家庭阅读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首先,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激发学生家长参与阅读和建设阅读环境的积极性。其次,创建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指的是学校借助宣传栏、节日活动等开展阅读活动。如:我校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都会开展各种主题的读书节,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再次,创建良好的教室阅读环境,可以通过创建书香班级等途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加强对小学语文阅读刊物的选取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材的选取,是保证阅读练习效果的基础。首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读物。因为课外阅读大部分是学生个体形式来开展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组织难度。所以,在阅读任务的安排之前,教师要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对每周要阅读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规划,以此来提升阅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3.着力发展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边记,通过记录阅读中的精彩词语、美文等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安排学生进行读后感、读后反思等相关文体的撰写。在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培养,因为良好的积极性是保证学生独立阅读、高效阅读的基础。

4.科学阅读提升教学有效性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阅读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和总结教材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加强对阅读素材的选择,通过选用合适的教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方法使用、阅读评价标准制定实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5.多途径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课外阅读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阅读课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交流会。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之间表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等,组织和实施阅读竞赛、阅读写作等。在日常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要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查找相关的答案,通过作业的布置,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发展

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新课标为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阅读教学开展环境的创建中,要多方参与。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等活动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有指定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主

动性。

参考文献:

[1]马荣菊.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J].学周刊, 2011.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并不完全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外阅读应该是在情趣性萌发,情感性熏陶的前提下,恰当地教给若干读书方法;语文课外阅读模式理论认为,教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应该是有限的,而且是渐进的。在低年级,让孩子们掌握记住故事梗概,并加以复述的方法;还可以学习课外读物部分词汇,加以领悟和解说。在中年级教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用得比较好的语句和语段,学习语言美的鉴赏方法;此外,还可以学习就书中令读者感到有疑义的内容或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在高年级,应该深入一步领会精美的语言与各种写作方法的运用及浓缩一本书内容的方法。还可主动学习做读书笔记与读书卡片。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地阅读,获得读书的方法,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导。

一、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1、三读法。(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展的需要。(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二、阅读汇报课教学策略

1、准备汇报提纲

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列好提纲,准备班级汇报。

操作要领:进行阅读汇报课,一般要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学生选取汇报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以及汇报的内容提示学生选取汇报的侧重点。

提纲一般包括:(1)阅读的书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题目、作者;(2)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主要收获:包括思想教育、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等;(4)疑问、困难或建议。对提纲中第三方面的内容,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全部涉及,而是根据自己读书所得,选准其中的一两个方面,谈细谈深,可吟诵文中的优美语句和诗词,可抓住一个情节或一个细节来阐述,可抓住一个人物的特点来分析,可抓住一种写作方法来介绍,也可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实际来谈。总之,要求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抓住一两点引发出去,谈要谈具体,说要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对第四方面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即使问题可笑,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此环节在汇报课之前进行。

2、学生交流

学习目标:交流阅读所得,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互相补充阅读认识,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和听说习惯。

操作要领:这一环节是中心环节,又分为以下程序进行:

(1)教师启发谈话。汇报之前,教师可用激励、简洁语言,唤起学生汇报兴趣。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 (2)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以4人为宜,交流时间约为8分钟左右。此时,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交流情况,为全班交流搜集情况,了解信息。 (3)全班交流。学生可自由发言。为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少数不善发言的学生,教师也要指名发言。此环节,教师要做适当调控和升华。所谓“调控”,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确立汇报内容的先后顺序。如第一位学生汇报的是思想教育方面的收获,那么,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先交流一下此方面的内容。待这类内容汇报差不多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汇报另一方面的内容。这样交流,一是眉目清楚,易于别人听记;二是对同一个问题或同类内容,学生易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所谓“升华”,即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用三言两语进行指点,或指点迷津,或概括总结,依据情况,灵活发挥。时间为20分钟左右。

3、教师总结

学习目标:依据汇报情况,进行概括总结。

操作要领:教师依据学生汇报情况进行总结。一要以总结成绩、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时要注意策略,体现层次性、多样化,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切忌只表扬发言中的“佼佼者”。二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点明不足,以利改进。例如少数学生阅读时不下苦功,汇报时应付了事,这属态度问题、习惯问题,总结时,教师应提出批评,使其端正态度,养成好习惯。这一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左右。

4、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篇3

1.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策略

1.1专题阅读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确定专题,学习阅读方法。操作要领:此环节要在“专题”上动脑筋,花功夫。指导内容要目标集中,每次只能教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甚至一种方法的一个方面。如品味性的精读可以分为词句的品味、段的品味、篇的品味等多个专题。指导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读书实践,谈做法、谈体会,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总结出方法;可以学生先阅读尝试,然后总结方法;也可以由教师运用实例进行专题讲座。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使学生真正认识某种阅读方法的精髓,并通过阅读实践,切实掌握,以提高读书的品味和质量。但本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1.2学生阅读实践

学习目标:运用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操作要领:在初步了解阅读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阅读体验,通过实践,巩固所学,形成技能。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在学生阅读期间进行巡视,及时回答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随时指导。尤其要注意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此环节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了便于训练,学生阅读的材料可以由教师统一发放或规定,可限制范围。如指导了浏览性的泛读方法后,可布置阅读报纸或故事类书刊;指导了探求性的速读方法后,可向学生提出一个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阅读与此相关的材料寻找答案;而指导了品味性的精读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欣赏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

1.3畅谈收获体会

学习目标:畅谈方法,交流收获,共同提高。操作要领:教师有组织地让学生结合阅读实践体验,谈出自己怎样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的,可以说这样阅读的好处、收获,也可以谈自己在实践中领悟出的新方法、发现的新问题等。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方法运用情况,及时调控矫正。并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阅读体验,以利于彼此之间的启迪和提高。此环节要注意在交流过程要有组织,有引导,不能放任自流,偏离了专题。时问控制在15分钟以内。

2.阅读欣赏课教学策略

2.1选择读物学习目标

教师(或学生)选择推荐感兴趣的读物。操作要领:在上课前一周,教师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读物。选择读物时,主要选取符合学生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注重推荐名家名篇。

2.2创设情境,触发阅读欲望

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进入作品情景,唤起阅读欲望。操作要领:教师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断、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此环节要不能脱离阅读情景,注意手段与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时间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

2.3自主阅读,品评作品

学习目标: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理解、欣赏作品能力。

操作要领:此环节是重点环节,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为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环节大致又分为“快读初步感知――精读勾画批注”两个层次进行操作,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阅读能力,独立品评,勾画词句,批注所感。这一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2.4交流汇报,各抒己见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地位;实现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积累,方法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在阅读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适应高年级特点,从整体入手,挖掘,运用背景资料,品出句子深刻的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教师要在学生现有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语文教学策略。

一、把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单元教学重点进行课内阅读教学

(一)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为阅读主体的教学,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才能在学生阅读基础上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不断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都能有所收获。而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依赖的是教师有策略的指导。在小学单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对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教学。

(二)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掌握的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或者少讲,对于学生还没有掌握的阅读训练重点,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阅读训练重点进行整合训练,让学生在每一堂阅读课中都要有所收获。如在《草虫的村落》的教学中,当学生根据教师的布置完成自主阅读卡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卡进行整合。当学生已经掌握的阅读训练重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课上授课的时间。而对于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那一片爱恋之情,能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教学重点,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调整课堂预设,进行阅读教学整合,实施课堂阅读训练。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训练的兴趣。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但是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一些阅读文本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即便是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的教学文本,多媒体动画中鲜艳的图片、可视化视频也会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提高了阅读训练的兴趣。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毁灭之前的美景,让学生体会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而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展示毁灭的视频,学生就能感受到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在教师视频的演示中很自然就提升了阅读训练的兴趣。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阅读训练重点。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小学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教学训练重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不断调整教师的预设,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时出示多媒体课件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阅读训练重点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朗读训练目标,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体会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渲染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为了阅读训练重点进行阅读训练,而不是为了多媒体的使用而使用多媒体。

三、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向学生推荐阅读文本。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重点有着高年级的特定性,教师要根据高年级阅读训练重点进行综合性阅读训练。在高年级语文大纲中明确指出,高年级要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并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来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策略。教师不但要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还要引导学生抓好课外阅读,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合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0期。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能力有限,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非常重要。实践教学经验表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在认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语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大力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并逐渐改善小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小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逐渐通过阅读的方式,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所有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二、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语文教师顺利的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合理的制定阅读教学方案,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并逐渐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重要。

(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锻炼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锻炼这一教学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通过强化学生基础知识锻炼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多参与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非常重要。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锻炼,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语文阅读训练活动中,语文教师应时刻重视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锻炼,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强化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应在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语文阅读活动,强化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强化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视程度。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向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一些书籍,使学生可以明确阅读的大致的范围,并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书籍的阅读,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使学生逐渐适应课外阅读的难度,并积极的尝试参与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确保学生可以相对顺利的进行阅读。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问题,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状况,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树立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全面的学习语文知识非常重要。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基础的上,合理制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语言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探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会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深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友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读写算,2015,(6):382.

[2]李文碧.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是语文课程中最基本的板块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阅读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一环节,就能占领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阵地。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的落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激发兴趣,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因此,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都知道:教学环节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伙伴;学生是主体;教材起着链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作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能有效的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的教学要么只注重与考试,流于形式,要么就是轻能力,重知识,无法落在实处。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指导了许多的教学策略和技巧,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革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手段,使之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质疑,积极的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等,全方位的去革新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学生、教材、教师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三、注重阅读教学模式的变化 

阅读教学模式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读、分角色读、听录音读、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等等,并且注意培养阅读技巧,使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话题讨论,即以一个涵盖全篇的中心话题贯穿全文,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再次展开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合作去学习。精彩片断的赏析应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赏析品味既可以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可以使学生发现和总结一些语言规律,准备迁移到写作中。赏析要放手,不能牵着学生往前奔,内容不要限制过死,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语文水平不同,只要他们自己认为美的地方,能品出其中的美就可以了。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背一背,或摘抄下来,积累语言。赏析品味有两种,可以在精读中穿插,也可在整篇讨论之后,对整篇文章或文章精彩段落进行品味。 

四、联系课外,加强课外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教育成功的经验。小学生受年龄、身体、认知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课堂的教学往往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扩展,网络是课外阅读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实际需求,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课外阅读扩展,逐步的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阅读是语文之本,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最主要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之本;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影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05). 

[2]王斌.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3(10). 

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从核心素养到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解读

(一)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独自解决未来遇到的难题、面对未来挑战的综合性素质,涉及社会参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三方面[1]。核心素养旨在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要求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具有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优势[2]。“素养”的培育与语文学科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教师在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够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产生改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语文学科的具体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认为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对学生中学、大学的学习素养的培养都大有帮助。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的建构与应用。语言建构与应用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核和基础,要求学生能通过自主梳理、积累与整合,逐渐掌握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应用规律。小学时期的教学内容大都是识字、组词、造句,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使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汉语言与汉字的运用规律[3]。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并对人物形象和故事主题加以总结概括,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灵活性[4]。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指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在品鉴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4.文化传承与理解。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对其他文化兼容并蓄,积极充当新时代文化的交流使者。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语感,多读多看

叶圣陶曾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字仓库,才能具备扎实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学生要自读课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的文字,学生可以采用自读阅读的模式,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语感,也可以通过自读积累语言材料,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可以记下来,再向教师请教,逐渐地养成独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5]。其次,学生要反复品味,体会精读课文的语言魅力。可以入选小学语文并作为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着一定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除了阅读课本内的文章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课外综合读物,扩大并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升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避免因阅读材料的鱼目混珠给学生带来伤害。

(二)开展阅读交流活动,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多阅读一些书籍,积累文学知识,可以为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基础。语文是一门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课程,而除了阅读之外,听、说、写也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教师应重视并合理安排。当前的实际教学中,因小学生活泼好动、贪玩,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会安排满满的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听的环节也越来越少。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一下思想,可以开展相关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只有多和学生交流,才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并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选择阅读内容,多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注意力的阅读活动,例如,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将这本书值得推荐的理由分享给同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教师还可以举行阅读知识竞赛,利用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典故、成语、格言、名句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群文阅读,深化阅读品质

所谓群文阅读是指多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将某一个主题相关的多个文本依据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国的文学作品是一笔伟大的精神财富,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有所关联的文本,经过细致的梳理整合,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文化意蕴、思维逻辑等,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将读懂一本书逐渐地扩大为读懂一类书。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极大丰富知识面,深化阅读品质,提升语文素养。

(四)注重不同形态下的语文阅读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文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阅读课的教学侧重点也是各有区别,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仔细琢磨,并合理的安排好阅读内容。一些涉及名言名句的背诵课,所选取的作品都是一些经典名句,文笔优美,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课文,每个作家在创造的时候有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创作技巧,遣词造句中也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尤其是表达情感浓烈的地方,更能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专题研讨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写作构架的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收集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资料,补充文本的信息,不强求学生一定理解文章内涵,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特点重要性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有着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的内在联系。阅读对于写作而言发挥着基础的作用,而写作则能够有效的促进阅读的开展和延伸;此外,写作中包含有阅读的内容而阅读中也有写作的成分,两者是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由于阅读和写作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不同,其教学的侧重点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两者而言,阅读更多的起到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其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对语文课文等的于都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知识;而写作的训练则使学生的语言必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其在语言组织应用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能够使学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同步提升,以写作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而阅读教学的开展使得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断增加,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这种教学的开展,使得阅读与写作两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

将读写结合的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教学更为完善,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基本目标。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推进读写结合教学:

第一,要充分发挥教材在读写结合教学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资料,以教材为基础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能够有效的保证其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以及安排上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充分阅读能够发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点,从而使其教学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基础的词句出发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词句的阅读和分析中,使小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写法的同时也更好的理解其含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词语学习和积累的好习惯,为其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课文中标点的应用教学。在阅读和写作中,标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对于文章中所使用的一些重点的标点符号进行专项教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该标点对于语句和文章整体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使其学会标点的应用,为写作打下基础。另外,通过典型段落的分析来提高学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对课文中一些比较经典的段落进行重点分析教学,通过学生的朗读、课堂分析以及学生的仿写等使学生充分的掌握该典型段落的主要内容、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而对于课文的结尾而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引导和培养,使其能够在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完整的结合,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结尾的创设,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要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注重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为了保证阅读的质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进行一定的指导和限定,使其能够更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实现其知识储备的增加。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可以引导班级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通过阅读笔记的形式使学生在读的同时进行必要的摘抄、总结和写作,使学生通过仿写等形式来锻炼其写作能力,实现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

第三,要注重学生读写兴趣的培养。兴趣对于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该种兴趣,使课堂更为活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阅读材料的引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此外,通过情境教学等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为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使其更乐于参与到读写教学活动中,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其读写能力。

第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教师在充分认识到读写结合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以更好的提高其综合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在寻得读写结合点的基础上,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新其教学方法。实践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和激励机制的转变来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使其能够更好的跟随教师的节奏来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这种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实现其自身能力的提升,并且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得读写教学更具针对性,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结语

小学语文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教材内容寻得两者的结合点,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来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此外,为了保证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并且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其知识积累并且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中香.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7)

[2]金爱华.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3(11)

[3]田有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版),2012(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