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4 16:35: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能力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模式能力本位评价
在社会转型时期,在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各种各样挑战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吸取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能力本位的教学体系。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生产第一线的体能化劳动逐步减少,而智能化劳动逐渐增加,社会生产亦呈现出“小批量、多品种、调头快、效益好”的发展趋势,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要救济金职业教育必须向学生提供能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培训。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缩写为CBVE)应运而生。
一、能力本位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关于能力内涵的诠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纷繁芜杂的演进过程中,却潜伏着一条清晰的演进主线,即“职业技能――知识、技能、态度――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早期的职业培训中,教、学双方关注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即职业技能上,被教学者只要通过学习能掌握并胜任一门技术即算完成了职业教学的任务,同时,被教学者也获得了足以谋生的职业技术。这一时期在管理科学的演进历程中可对应泰勒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管理者对于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认识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管理者们发现,即使掌握同样技术的工人在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面貌亦大不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决定着一个岗位的面貌”。其根源就是支撑一个人职业技术背后的知识储备、从业心理极大地影响着他(她)对待劳动的态度,并进一步影响着他(她)所从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者对于产业工人这一认识的变化无疑要反映到职业培训领域中,由此,职业培训领域从原先单纯地注重职业技术开始注重被教学者的知识、技术、态度等,被教学者的从业能力内涵从“职业技能”拓展到“知识、技能、态度”。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变革、沟通、合作正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呈现出一种集成化的趋势,即从业者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作任务,而是复合的多任务系统。作为为企业输送合格从业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无疑要迎合这一变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对能力概念完成了第二次拓展,即从“知识、技能、态度”拓展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和专项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二、能力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把传授知识、培养智力、形成技能、发展个性作为基本任务。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是动态的能力结构而非静态的知识水平,检验教学质量的权威标准是社会实践。科学的教学机制无不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点,而在一切类型的教育中对能力要求最直接、最强烈的无疑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目标是以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培养规格是技术型、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因而能力本位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自身特点的根本保证。职业学校准确地定位于此,是理解和贯彻能力本位指导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实践为基础,强化技能训练。《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将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要求的。工业经济时代,随着产业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必然对就业者提出职业专门化的要求,即要求从业者要具备某一专门职业的资格和能力,以提高职业效率。所以工业经济时代必然选择能力本位。正是基于这一点,原国家教委在九十年代引进了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
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1.开放、动态的教学设计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是开放的、动态的。其开放性体现在从教学专业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基于充分的就业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其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目标的确定更是依赖于相应职业的优秀从业人员所组成的顾问委员会来开发确定。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能力目标不断的会随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而更新;二是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要求和职业的要求,开发各种长短不一的课程体系,随时招收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能力本位教学”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组织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能力本位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转变为引导、鼓励、帮助、评价、管理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真正责任者,在能力目标的导引下,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行组织安排学习、自行评价学习成果。
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执行
能力本位教学所有教学组织、执行的指向性异常明确,即受教学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组织的形式等都以受教育者的能力养成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和成功与否的评判依据。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满足企业需求为主,以实际能力培养为主的职业教育。它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为出发点,以提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其教育思想从传统的强调教育过程转移到强调教育结果,即学员毕业时实际所掌握的操作性能力。在这里,教育结果是可以预期的,是与工作场所的操作任务直接相关的。较之传统的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提高了产业界在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进行职业教学中的介入程度。与以往那种知识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够为就业作好准备,更直接符合企业的需求;与以往那种企业本位职业教育相比,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更能适应行业性的广泛要求,更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和效益。
四、能力本位评价
能力本位评价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能力本位教育与培训的运行是从确定能力标准开始的话,那么其运行的终点便是以这些能力标准为参照去判断学习者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以此来决定最终的学分授予和证书颁发。
“能力本位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由于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是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成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境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这个定义强调:(1)能力本位评价基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在评价时对所有的学习结果均应全面予以考虑;(2)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应以一种明白和透明的方式事先陈述出来,使得评价人员、被评价的学习者或其它第三者事先都明白要评价什么,应达到何种程度;(3)评价活动应从特定的机构与学习方案中完全独立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能力本位评价是针对职教与培训中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而产生的。职教与培训中的传统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是把普通教育中的评价方式照搬过来。通常是在课程修完或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常模给每个学习者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视对技能的测试。这种书面测验的试题,通常也只能覆盖所要求掌握的必要知识的极小一部分,而不可能考察所有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传统评价方式是采用心理测量模式中常用的常模参照评价方式。学习者最后的等第与分数取决于他在所有学习者中所处的位置,即取决于与常模(即样本平均成绩)的参照比较。因此,就全体学习者而言,无论学习质量如何,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不能合格,也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优等生。显然,这种传统评价方式对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来说,有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以下两点就足以说明:第一,评价仅指向于所有要求掌握的学习目标中少数的一些目标,而不能覆盖所有的学习内容,因此评价的效率是值得怀疑的。由于评价目标的狭窄,这也就常导致被评价者进行猜题与押题。第二,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等第完全取决于课程学习结束时的一次测验,这也导致人们对评价效度的怀疑。有时学习者仅因为某个原因而不能在测验中表现出他实际掌握的知识与能力的话,也就没有其它评价证据可以证明了。另外,这种测验通常是在人为特定设置的环境(即考场)中进行的,这就对被评价者产生许多人为的压力,从而也会使评价失真。有鉴于此,能力本位评价的诸多做法力图克服传统评价方式产生的弊端。例如,评价中尤其重视实际操作技能;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方式;评价证据要满足每一能力要素的要求;连续性评价而非一次性评价;主张评价情境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接近等。
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也正在趋于能力本位的评价。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关原则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行两种证书制度……职业教育的有关标准应当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相协调,积极推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通过学校学业考试和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两个方面的考核,促进职业能力的提高。凡所学专业与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开考专业(工种)相同的职业学校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当地职业技能鉴定。”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能力本位教育评价是实施能力本位教育的导向和保证,我们应借鉴能力本位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准参照评价,强调操作技能、高透明度、个别化、连续性等优越性,促进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合理化,充分发挥其导向和制约作用。
论文摘要:现行条件下,计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现实方法是利用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计算。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就该方法下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并指出在成本计量和成本分析过程 中体现的原则及注意点。
1 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一种现实的方法选择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对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的要求也愈加迫切。从2O世纪 8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就开始对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主要从会计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两个方向展开。会计方法侧重于以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会计系统,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来记录教育资源的耗费和核算教育成本。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是可以获得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但过于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目前仍无法解决公共费用分摊等问题 ,尚不存在统一的准则,难以进行统一规范的核算。数理统计方法则是利用教育经费统计资料或抽样调查资料进行估计和分析,利用算术处理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研究教育成本的变化趋势与特征等,比较偏重理论分析,其缺点是因素混杂,不符合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要求,再加上如果统计口径与标准不一致,则更难得到比较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
尽管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计量教育成本的方法,但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存在教育经费收支的会计记录,利用这些现存的会计记录资料,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要求,经过调整,可将教育经费支出数据转换成教育成本数据,只要遵循成本计量原则,保持成本内容符合教育成本的经济含义 ,则可以保证教育成本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相比之下,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教育成本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将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对其 2005年的教育成本进行转换计算,并就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内容与方法及注意点等方面进行探析。
2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转换计算的步骤及内容与方法
2.1 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
根据高职学院 2005年度的会计资料,重点整理和统计了相关的各类信息数据如下:
(1)在校学生数 7 735人;全年可用行政事业类收入合计为 74 164 457.89元;全年行政事业类支出合计(教育支出)74 112 477.93元,其中,基本支出 37 934 369.47元,项目支出(全部为行政事业性项 目支出)22 279 796.46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2ll2.00元,结转 自筹基建 13 896 200.00元,收支结余与结余分配 51979.96元。
(2)全年基本支出中人员支出 19 783 437.33元,公用支出 11 238 740.89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6 912 191.25元(其中含离休费450 128.10元,退休费2 986 816.49元,医疗费 50 509.86元,住房补贴 3016 027.30元,抚恤与生活补助 29065.00元,其他 379 644.50元)。
(3)全年项目支出中,公用支出 19 565 075.61元(含办公设备购置费 756 926.30元,专用设备购置费6 674 199.06元,图书资料购置费 709 732.63元,维修费 1 740 000.00元,其他 9 684 217.62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 2 714 720.85元。
(4)固定资产项目总值 152 721 855.87元,其中房屋建筑物 108 246 537.48元,图书3 446 010.13元,专用设备 34 144 284.26元,一般设备 5 576 403.00元,交通工具 1 308 621.00元。
(5)全年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为 17 995 658.70元。
2.2 调整与转换计算。将教育经费支出项 目转换成教育成本项目
根据教育成本核算的相关性原则,结合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计算教育成本的可操作性,可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的内容分为付现成本和非付现成本两大类。付现成本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事业支出和科研事业支出中可以直接计入教育成本的当期付现费用,包括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及科研费用支出;非付现成本包括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1I。教育成本项目可设置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科研费用支出、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六项。
(1)付现成本及其各项目的计算。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所以凡是与教育培养高职学生无关的费用都不能计入教育成本,这些费用项目包括离退休人员支出、结转自筹基建、购房补贴、固定资产购建与大修理、事业单位经营支出等,应该首先在付现成本的归类与计算中予以剔除①。对有关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后得出,F高职学院 2005年离退休人员支出3 436 944.59元,结转自筹基建 13 896 200.00元,购房补贴 3 016 027.30元,固定资产购建与大修理 9 880 857.99元,事业单位经营支出2 112.O0元,将上述项目费用从教育事业支出总额74 112 477.93元中剔除,得出付现成本合计43 880 336.05元。同时根据有关各项支出情况与数据,将付现成本中的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及科研费用支出分列出来,具体金额分别为人员支出 19 783 437.33元、公用支出(含科研费用)20 922 958.51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 173 940.21元。考虑到F高职学院科研费用支出项目金额较小,为简便计算,不单独列出,包含于公共费用之中。
(2)非付现成本及其各项目的计算。① 影子成本的计算。影子成本是指在目前的会计制度下没有核算但应该补充计入教育成本的内容,或者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对成本计算数据干扰过大而应该按照有关依据计算来替代某些实际支出计入教育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和住房补贴费用两项,而这两项费用都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是教职员工劳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作为学校人员费用的一部分计入教育成本中。但由于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还处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其会计账簿中没有反映出对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应补充计入。具体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目前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作为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简化计算,缺点是不同的学校负担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另一种是考虑到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的趋势 ,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以现行社会保障养老保险费比例进行理论计算,替代计入教育成本,提取比例参照所在地区有关规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政策依据,且更能反映出实际的在职人员费用。高职院2005年仍没有实行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现采用第二种方式,参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以当年全部在职教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省政府规定的单位缴费比例 22%计算,补充计算在职教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17 995 658.70x22%=3 959 044.91元。住房补贴从性质上属于教职工的薪酬。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人员的住房情况和补贴费用差别很大,不管是作为福利的实物住房还是作为补贴的住房支出,均未能在高等院校的会计信息中完整准确地加以反映,因此,应该根据有关政策计算出每年应支出的住房补贴的理论数字,将其计入教育成本。具体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别考虑已有住房在职职工和无房在职职工的情况。对于已有住房的,把教职工住房作为教职工福利,采用折旧的方法将实物补贴转换为货币数量计入教育成本;对于无房的在职教职工采用货币化补贴的方式计入教育成本。该方法下,在职人员的住房补贴是已有住房职工住房的折旧与无房户及未达标户的补贴之和。这种方法将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分别考虑,依据性较强。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采用历史成本计算出来的折旧与目前政策补贴的力度可能差别较大,无法完整反映目前教职工的福利状况,而且同一数据计算出现了双重标准。另一种方法是全部按照国家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思路进行处理,即不管现存的住房状况如何,均按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住房补贴费用闭。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操作简单,标准统一,计算出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根据江苏省和南通市有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的 12%计算机高职院 2005年在职教职工的住房补贴费用=17 995 658.70~12%=2 159 479.04元,影子成本合计 6 1 18 523.96元。② 固定资产
折旧的计算。折旧是由于固定资产服务潜力减退而发生的成本转移及补偿,反映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风险意识和资本保全的思想。但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使得其会计报表上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且两者之问随着时向的推移越来越背离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费用核算。为了能够真实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固定资产净值,也为了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成本核算,2005年 6月国家发改委制定颁发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中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教育成本的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折旧一般采用分类使用年限法,如房屋建筑屋,折旧年限为 2O3O年;设备折旧年限为 5~10年;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般不超过 10年但对购置的具有专 门性能和用途的教学科研设备,一般价格昂贵、科技含量大、技术生命周期短、无形损耗十分严重,应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电脑等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一般设备也采用加速折旧法。现采用使用年限法对该院 2005年的固定资产计捉折旧费,各类项目的折旧年限分别为房屋建筑物 30年,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图书均为 5年,交通工具 10年,均不考虑残值。2005年折旧额合计 =108 246 537.48+30+(34 144 284.26+5 576 403.00+3 446 010.13)÷5+1 308 621.00+10=12 372 419.49元。
(3)整理汇总计算转换的结果,编制教育成本报表。将以上计算的各教育成本项目金额加以汇总,计算出2005年 F高职院教育成本总额,并根据当年的学生人数,计算出当年的生均教育成本,如表 1所示。
3 转换计算和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体现的原则及注意的问题
从上述转换计算过程可见,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量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与教育成本核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转换得到教育成本并保持其内容符合教育成本的经济含义,但又不具体进行会计核算。在实际的计算和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3.1 体现相关会计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相关会计原则。在企业成本核算中,要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配比、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会计原则,教育成本的核算也不例外。虽然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教育成本不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但要获得较为准确的计算结果,也必须运用和体现上述会计原则,尤其是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嘲,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基建支出在各年度之间极不平衡,如不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对教育成本数据的影响很大,从而导致计算结果极不准确。
(2)成本效益原则。提供教育成本信息的用途主要表现在:为政府部订学费标准和拨款标准提供依据;为学生、家长及社会了解教育成本情况和学校办学经济效益提供信息;为学校内部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可见,尽管对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信息的要求是多方的和迫切的,但是对教育成本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却不是非常高。同时利用现有会计资料转换计算的教育成本是一种估算的成本,其结果也不可能精确。如果要追求教育成本数据计算结果的精确,势必要大大增加其计算成本,使得效益降低。体现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要求在转换计算教育成本时,只要是对教育成本的准确性没有太大的影响,就可以采用简单的转换计算方法,以降低计算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3.2 影子成本是对现有会计数据的替代和补充
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的改革,其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支出已经包含在当期的付现成本中,就不需要再进行补充计算;如果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发放了住房补贴,应先将已发放的补贴数据予以剔除,然后用影子成本中的住房补贴费用补充替代计入教育成本【4】。
3.3 非付现成本的计算处理可能低估了成本
将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计入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成本,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更为合理和准确地计量教育成本。但是从实际计算的结果看,影子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处理可能低估了成本。以高职院为例,2005年实际支付的离退休人员支出和住房改革支出为 6 452 971.89元,而参照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规定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现行政策模拟计算的影子成本较之低334 447.93元。这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建立,费用的提取和计算尚未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行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和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政策还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同样,2005年实际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和结转自筹基建的支出为 22 037 057.90元,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也较之低 9 664 638.50元。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固定资产项目(特别是建筑工程)的购建成本急剧上升,使得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的差异增大。而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的基数是以前年度的历史成本,折旧额偏低,会造成补偿不够,同时也使计入教育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低于需要补偿和实际的支出水平。这些都是在计算和使用分析教育成本数据时需要加以注意的。
参考文献
[1] 张旭霞.高职院校教育成本转换计算探讨[J].财会通讯 ,2008,(9):98.
[2] 崔邦炎.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专业教师 素质能力
美国建国以来,短短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其科技的发展始终引领世界潮流。美国的这一现象虽然有多种原因,但对教育的重视使美国得以引领世界科技的先河。美国的教育发展主要是学习英国和德国,在英德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们的国策,创建创新型国家已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作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目的的变化,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的教育教学思想,从美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发展,看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转型过程中,即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的大潮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人才”到“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转变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才能完成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目的的转变对教师素质要求的影响
美国早期的教育追溯到哈佛大学。哈佛成立于1636年,比美国的形成早一个半世纪。三百多年来,哈佛大学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国际教育界独树一帜,为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的哈佛由于受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影响,特别注重强调人文教育。邓斯特(Henry Dunster)校长在1642年确立了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特别强调逻辑、修辞、希腊语、伦理学等。美国所推行的通识教育为美国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人才,使美国发展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为哈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基础。
到了19世纪后期,为了培养实干家(doer)和能够做出成就的人(achiever),艾略特校长把科学教育引入哈佛,在哈佛全面推行选课制,但同时造成了缺乏系统性和过分专业化的弊端。20世纪初,劳威尔(1909)校长继承了英国大学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理念以及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先生“全人”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行“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集中与分配制”。本科生毕业要修满16门全年课程(full course),其中六门必须是专业课(concentration),以保证学生的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六门要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各选2门,保证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其余课程由学生任选。此后,这一理念不断在完善。1979年,哈佛大学提出了培养有教养的人(educated men and women)的理念,逐步形成了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并逐步加以完善和补充。
哈佛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对人才需求所做出的教育思想的转变。其教育理念的转变势必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带来不同要求。初期,美国教师的教育素质对人文学科要求较高,如哲学、文学、神学等;随着向培养“有教养的人”的转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刘静(2009)把20世纪美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分为学术取向、专业取向和社会取向。“学术取向”主张培养教师掌握文理基础知识和任教学科知识,强调教师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把握;“专业取向”主张教师具备独特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教师要接受专门的培训,强调教师掌握专门的教学知识和专门技能;“社会取向”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这说明美国的教育思想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且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对我国高校专业教师素质与能力转变的启示
从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目的的转变来看,美国高校教师素质与能力也随之发生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英才教育”向“创新型应用人才”教育转变,教师角色也从主导型(教书匠)向指导型(导师)转变,教学内容从“重视理论教学”向“较强实践教学”转变,角色从单纯教学向“教书育人”转变。这些转变,对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舒尔曼(1987)提出的教师知识框架包含7部分:(1)学科知识;(2)普通教学法知识;(3)课程知识;(4)学科教学知识;(5)关于学习者及其特征的知识;(6)教育环境的知识;(7)关于教育宗旨、目的、价值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知识。教师知识框架比较全面,常被研究者广泛引用。1955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哈蒙德等人通过总结50个州的教师执照要求归纳出五个领域的教师知识:(1)人类成长和发展的知识;(2)课程和方法的知识;(3)学校和社会知识;(4)学科和专业知识;(5)文理知识。霍姆斯(1996)研究小组建议将教师执照分为初任教师、专业教师和终身教师三个等级,其中对专业教师提出特殊要求,即在学科专业素养、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具备实践者的才能。
三、培养创新型应用专业教师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根据创新型应用人才的特点和培养方法,我们认为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应具备以下五种素质和五种能力。
1.五种素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格局,成为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为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就整个教育体系而言,高等职业教育还属于一类新兴教育,历史相对较短,体系不够完备(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理论探索不够成熟,对高职的认识不一致。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对职业性的追求理应成为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原则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关于“职业”的概念,我们一般理解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相应地,“职业教育”应被理解为一种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发展,目的在于为个人获得胜任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因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让个人拥有胜任某一项具体职业岗位的技能而实现谋生目的的教育类型,是一种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接受者的顺利就业为基础的谋生型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指的是如何依据现实条件来确定教学目标,彰显办学特色。定位问题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格局,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才能发挥自身优势。
搞好定位问题,首先要确定以何种导向为目标。导向,是指使事物向某个方面发展,即指导行动或发展的方向。就业导向,是对整个高职教育办学的方向性指引,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为社会各行业不同工作岗位培养适应期短、能及时为企业所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一个总的目标指引,它制约着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开发设计、课程内容和结构、课程的实施、教育质量评价等,都要为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服务,其核心是使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能够充分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指出了高职应以就业为导向。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精英的教育,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应该表现在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合理进行专业设置,开发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上岗。
我们知道,人才队伍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一类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类是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主要由初中等职业教育承担,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由此可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要实现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克服办学的浮躁心理和攀比心理,不能过多地考虑“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不能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误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本科的压缩饼干”。高职毕业生不但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例如,经济管理类高职的毕业生主要去财经部门或企业部门从事财经管理工作等。基层性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上应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前提,不能以普通高校传统的学科型来组织教学,而应突破传统办学模式,按就业需要来设置专业,组织教学。坚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变纵向为横向,即把纵向的按学科、分门类的课程变为横向的以岗位能力为前提,按照劳动过程需要而将各种课程重新组织成综合化课程。在培养模式上,要以“订单”为纽带,要与行业和企业紧密结合,这是根本方向。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资金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具体方面如下:
(一)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要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以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为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规格应定位在实践操作型技能人才上。在专业开发设计方面,要根据企业、市场需要,针对一定区域或行业对某方面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一定的职业岗位群为中心,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适时开发新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人才。
(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围绕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根据专业岗位(岗位群)的能力需要,实施能力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与结构方面,要强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不苛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应对理论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删繁就简,以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尺度,根据学生动手技能操作的需要确定理论知识的取舍。
(三)在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大提高实验、实训、实习教学课时的比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应达到1:1,将理论教学渗透于实践之中,使二者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论教学可以在实践操作中、在车间、在工厂、在企业进行,服务于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可以根据实践需要,对理论知识急用先学。在时间安排方面,应较多地采取“21”或“10.510.5”模式,即2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或在学校学习一年后,到企业实习半年,回到学校再学习一年,毕业前到企业顶岗实训半年。由于学生有半年至一年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基本上能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
(四)在培养模式方面、要较多地采取“订单式”、合同式、校企合作式、行业依托式等模式,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贴企业、行业的需要,实现“零距离”、“零培训”的培养目标。在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方面,要以实践、动手、实际操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以动手操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考核标准,改变过去偏重于理论知识考核的倾向。在办学效果的评价方面,要以就业情况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根本指标,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首要指标,学校应根据就业动向和社会评价评估检验教学效果,调整办学的思路与对策。
综上所述,就业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才会最终赢得社会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董步学.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2]陈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个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年大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与突破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1).
[4]邹林斌,李新民.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原则及途径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
[5]郑国强.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J].职教论坛,2006(8).
作者简介:
关键词:广西;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3”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04-03
五年制高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以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为起点,以培养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分段负责、共同实施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职业教育形式。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满足了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可有效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脱节问题。经过几年来的试点和发展,已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已达820万,一部分学生今后通过“2+3”或“3+2”五年一贯制完成中职、高职教育,不但可以解决部分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也可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需要。虽然“2+3”五年制高职教育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招生就业前景光明。各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构建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公共课、专业课、实践性课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怎样实现五年制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是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新课题。笔者拟就广西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3”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2+3”五年制生源的特征
“2+3”五年制建筑设备专业高职学生生源具有以下特点:初中毕业,由于成绩不理想或其他原因进入中职学校,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薄弱,对于所学建筑设备专业以及今后要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和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在知识结构与心理素质上与三年制高职生和四年制本科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才能逐渐建立起职业意识。对于初中毕业选读“2+3”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生而言,优势是统筹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避免或减少了某些课程的重复,缩短了达到同等学力(专科)的修业年限,有利于专业技能培养的连贯性,可塑性强。
“2+3”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建筑设备专业“2+3”五年制职业教育,由于前2年内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后3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分别在不同学校进行,要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贯通和有机衔接问题,应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有效解决两学制的衔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职与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做好课程与技能培养的衔接,重点突出人才类型的“技能性、专业性、多样性”三大特征。教学内容组织设计应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强化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构建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内容体系。公共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功能,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做好基础理论和技术常识的准备,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专业课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拓展课程强化学习建筑相关知识,有利于拓展视野。专业课教学内容应及时跟踪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满足学生将来转岗、跨岗的需要。同时,应保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满足学生将来个人发展的需要。教学大纲、计划等具有统一性、连贯性,相互认可,又自成体系,分别进行,以确保五年制教学的实施。
(一)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连贯性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各自为政,缺乏依存性。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中职学校在培养过程中始终贯彻“轻理论、重实践”,与高等职业教育缺乏衔接,从而出现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相对独立,缺乏一贯性、依存性的局面。因此,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3”形式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从学生入校时就应该确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从事建筑设备施工、运行管理、工程设计等工作,具有建筑设备工程师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等工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只有培养目标统一了,中、高职的教学过程实施才能沿着相同的方向进行。
(二)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重复性设置问题
广西建筑设备类专业“2+3”形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不同的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等都有所不同,即使相同课程在不同中职学校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而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时,都是假定学生只有高中基础理论,没有专业背景和技能。高职院校既没有与挂钩招生的中职学校统一课程标准,也缺乏与中职学校在教材、大纲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过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高职院校还会重复性开设,使得授课内容重复,不仅降低了中职学生深入学习高职课程的兴趣,还成为少部分学生逃课的借口,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就业时“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因此,“2+3”五年制相关学校有必要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相互衔接,使“2+3”形式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一体化教学。这样,既缩短了高职教育的时间,又强化了职业技能培养,有利于实现中职与高职、学生与学校双赢的局面。
广西建筑设备类五年一贯制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标
建筑设备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是土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安全、节能、环保、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建筑设备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没有专业背景的建筑设备从业人员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为,现代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会操作的简单层面,而要参与到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规划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等全过程中,这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更要强调职业教育的属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认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并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备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等的设计、施工、监理、安装、物业管理以及企业单位技术、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是建筑设备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职业定位
五年一贯制建筑设备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在各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或动力部门、设计院、建筑设备工程公司、市政工程公司、政府的城镇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城镇物业管理公司、燃气公司、设备开发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等从事建筑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教学等单位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职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主要有:(1)设计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制冷与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给排水与消防系统设计或者在设备制造企业从事设计工作。(2)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查部门(质量监督局、检测站)或房地产公司、安装工程公司、监理公司等对设备安装进行质检与监理工作。(3)造价预算员:从事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与消防等工程预决算以及相关专业的安装工程招投标预决算工作。(4)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员:在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包括建筑消防工程公司)从事暖通空调、建筑给排水、消防及建筑电气工程等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工作。(5)运行管理员:对高级商厦、宾馆饭店、办公大楼、机场大厅、邮政大楼、医院治疗室等民用建筑以及医药厂、卷烟厂、纺织厂、飞机汽车船舶制造厂、冷冻厂等工业建筑或者物业管理公司对建筑设备进行运行管理。(6)销售与管理人员:在制冷空调设备工程公司从事产品(中央空调和小型中央空调设备)的销售及管理。本专业毕业学生未来可取得的职业资格主要包括: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和注册监理工程师等。
(三)知识与能力要求
学生通过建筑设备类五年制职业教育应具备一定的文字书写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及绘图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具有阅读及绘制建筑及设备工程图的知识,具有建筑设备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掌握建筑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基本知识,具有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能力;掌握建筑设备施工的基本知识,具有现场施工管理的能力;掌握建筑设备工程造价基本知识,具有造价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基本知识,具有建筑设备设计的能力;掌握工程建设法规基本知识,并能应用于工程实际。
根据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根据五年一贯制建筑设备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行业岗位特点、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以及企业需要,学生应具有必需、够用的文化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素养并掌握建筑设备的核心技能,有与此相适应的建筑设备岗位职业资格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其突出特点是强调教育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的“高级应用性”。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出由公共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三类课程形成的建筑设备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训练能取得多证书,最终实现五年一贯制建筑设备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五年一贯制高职课程有别于学科型课程,其内容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过程既要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以应对多变的就业环境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又要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增强职业竞争力。基础理论课应弱化学科的系统性和内容的严密性,不过分强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应注重在专业课中的应用。专业理论课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同时注意基础理论课程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注意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衔接。课程内容既要体现专项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素质提高与智力开发,既要重视当前,又要注重今后发展;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也应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即忽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忽视理论在培养人才发展后劲方面的应有地位。
实践训练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因此,首先应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充分肯定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缜密设计、精心组织,把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同时,还应防止出现对实践教学认识的片面性和庸俗化。其次,要防止把技能培养误认为是简单的技能操作,防止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单一的操作工、工匠式人才,因为这不符合高等工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并不完全反映在教学时间分配上,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安排应讲究实效、科学与可行,要最优化地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
(二)根据建筑设备行业特点和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体现五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根据建筑设备专业特点和岗位能力需要,“2+3”形式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挂钩学校设置统一的课程体系,精简学时,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在重组、整合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突出主干课程建设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将原先在中职学校已经学过的课程或知识点内容摘出来,高职可以免修或在深度广度上加强对该课程的学习,减少重复性内容,从而达到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目的。同时,改革实践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设定课程时,建立整体观念,打破实践教学课各自为政的局面,进行系统设计,将实践教学划分为教学实践、生产实践、技术实践、社会实践四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还要结合“因材施教”观念,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系统设计实践性教学体系,增加分析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综合性实验训练。在专业实验方面,增加实验项目的内容,根据建筑设备行业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革新的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实验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有效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专业实训中心、校内实习工厂和校外产、学、研实习基地的优势,为学生接触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增强岗位适应性提供条件。
(三)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课程内容体系
设置课程内容体系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内容。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岗位职责将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广西建筑设备类高职院校“2+3”形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针对性,以满足社会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既要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又要考虑课程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面的“宽”,也要注重某些关键能力的“专”,即课程体系既具逻辑性又富有弹性。
建立健全“2+3”中、高职学校互通式学分制
建立“2+3”中、高职学校相互承认的学分制,可以有效避免有些课程重复教学的现象发生。如通过制定广西建筑设备类专业学生在2年中职学校需要完成哪些课程学习、取得多少个学分才能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在3年高职学校学习期间需要选修、必修哪些课程,取得多少学分才能完成学业,在中职学校已经取得学分的课程就可以免修,在2年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没有学习的课程可以通过3年的高职学习完成。这样,对有些中、高职学习期间不是修读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也是比较灵活的措施。只要对口招生学校协调好,学分能够相互承认就可以实现。学生获得中、高职学校共同规定的学分后即可获得双方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
结语
“2+3”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形式,可有效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脱节问题,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满足了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对学生职业意识形成、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为学生个人的学历提高提供了一条捷径。如何科学地制定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过程整体设计,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健全互通式学分制等,成为广西高职教育建筑设备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刘辉.五年一贯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2(5):176.
[2]罗治安,等.五年一贯制高职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康复,2005(4):256.
[3]苏静,等.五年一贯制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1(4):6-8.
[4]徐岳清.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20):51-52.
[5]谢明荣,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24-125.
[6]堵有进.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7):231.
[7]邹永艳.基于“1221”模式下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10.
作者简介: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必须融入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1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现什 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体育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中的一员,应当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加快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必须融人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2改革背景
2.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不断提高,各高等职业院校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教高[[2006] 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高职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趋势下,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加大了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职业基本素质课程,也必须融人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突破原来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传统模式,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思路,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道路,真正实现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2.2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课程作为体育高职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长期以来参照本科学科系统型的教学模式单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没有突显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使用上也比较单一,一贯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开展教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多数从高等学校毕业,他们长期接受的是高等学校学科系统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潜移默化地会带到高职教育的课堂上来;二是多数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老师都是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同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改革思路也不是很了解。基于这种现状,按照教育部教高[[2006] 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体育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必须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改革。
3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3.1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重新设计与构建课程体系
3.1.1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高职教育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重视学科的普适性向重视能力的培养方向转移,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从当前体育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现状来看,要全面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3.1.2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重新进行公共英语课程定位
公共英语课程的定位一直以来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来定位的。课程教学按照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并没有真正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工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英语应用技能。而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虽然公共英语课程只是体育院校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但同样可以借鉴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从岗位(群)出发,分析学生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英语技能来重新进行课程定位,即让学生掌握一定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应用技能。
3.1.3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
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重性—职业性和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别于传统学科型教育培养的人才,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要求课程设置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进行。
课程结构形态根据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统一的观点分为学科中心课程模式、活动中心课程模式、问题中心课程模式和能力中心课程模式。学科中心课程模式强调学科系统化知识的构建。活动中心课程模式更多关注学习者个人兴趣和需要。问题中心课程模式以问题为中心规划课程和组织课程内容。能力中心课程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将形成某项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质等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本身的结构方式进行组织,所要培养的能力及其结构是依据职业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得到的,更强调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技术性,有利于缩短职业技术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设计长期把学科中心课程模式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组织教学内容。但由于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原来的学科中心课程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以“能力本位”或“就业本位”为社会使命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构建新的以岗位群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在这几种课程模式中,能力中心课程模式更适合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3.1.4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一直以来主要选用高职高专英语规划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没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不大。高等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职业性、技能性以及实践性,因此,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应遵循“重职业、重能力、重应用、重输出”的原则,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来安排。应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构成要素则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当然,按照这种改革思路,目前还没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可用。所以,各体育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开发适合本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校本教材来实现课程内容改革的要求。
3.2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活跃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正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手段等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在体育高职传统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课堂上,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即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绕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学生始终处十被动接受的地位,导致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难以调动。另外,教师喜欢把课程的知识和内容向学生讲解得非常清楚,导致学生不需要怎样动脑就能得到问题的答案,学习的创造性难以发挥。而且,这种“满堂灌”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课后很快就会忘记课堂上教授的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和普及,它是一种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工作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工作任务的完成来建构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因此,公共英语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上,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主线,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合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模拟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从多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的技能增强学生岗位的适应能力。
3.3以能力测试为主,重新确定考核模式
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模式一向比较单一,主要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而且考试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岗位实用为主;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平时成绩占30%,常规考试占30%,技能测试占40%。平时成绩由出勤、个人表现、小组表现、任务完成质量四个部分构成,它的具体考核标准是:1.有无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2.是否按时完成作亚,自觉做好预习和复习,课上有无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回答提问,上台发言等;3.有无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等;4.任务完成质量是高,较高,一般还是差。常规考试包括期中和期末测试,以闭卷形式进行,主要考察学生对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技能测试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能力的考核。听说考核的方式是根据设定的工作任务情境老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译的考核方式分笔译和口译两个部分,给出一份工作过程中碰到的文字材料或情境对话让学生进行中英互译;读写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能否看懂与工作相关的英文资料和是否会书写工作中常用到的实用文体。这种考核模式较好地围绕教学方式的改革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标。
4体育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意义
4.1极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惰性较强。因此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上不够自信,积极性不强。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把工作过程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强调学生主体的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与他们未来能否找到工作并胜任工作岗位息息相关。所以,很多学生考虑到这一点在英语的学习L逐渐积极起来。
4.2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整个课程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具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通过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课程内容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起原来按照学科系统型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的确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4.3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把职业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从专业人才培养实际从事的职业岗位出发,分析和归纳学生在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来设置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真正学到其专业将要面对的就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英语基本技能,从而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教育,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术三者协调发展的产物,其核心是给广大应用者提供丰富、详实、实用的学习资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但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还是职业教育对学习方法改进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平台。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近10年取得飞速发展。作为财政专项资金,2010年到2015年投入专项资金4.7亿,立项64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大部分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并相继投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资源质量参差不齐、资源创新性不足、利用率不高、资源架构不清晰等。“双轴线”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过程中,可提高资源的有效性筛选,合理串并资源素材,创建清晰的导学线路。“双轴线”把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项目、考核标准等衔接成线,贯穿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始终,可明显提高建设质量。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现状
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教育规律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认识,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方式对相关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达到促进社会生产方式进步和人类自身再生产提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以人为本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活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速发展,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近年来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教育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建设立项6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验收通过43项。承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的东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带动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不断提高職业教育质量。经验收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实践应用中,发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存在资源堆积、资源质量不高、应用效果不佳、持续更新差等诸多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重建轻管、重量轻质及缺乏统筹规划、建设思路不清。简单地说就是各种资源无序混乱堆积,资源库资源素材原创性差,质量良莠不齐,互动性差,资源素材针对性、实用性不强,教学资源库建设者能力有限,参与度低。由于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质量较低,持续更新不及时,造成用者不乐用、不愿用,利用率低等不良后果。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及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从技术角度分为资源内容建设和资源平台建设两个方面。资源内容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石,而一个规划科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就似一座建设精美的图书馆,若没有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教学资源)就没有其存在的价值。资源平台建设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对资源科学共享,使其适宜不同环境、不同群体应用学习,提高创新技能素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按其功能,笔者认为分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两大库,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包含:课程库(专业必须课程)、图片库、仿真模拟库、媒体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试题库、自测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主要包含:实训库、职业标准库、技能考核库等。两库密切联系、密不可分,在不断发展中完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具有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先进性等特性。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元性是指参与建设主体和应用主体多元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不但包括原创性专业教学资源,还包含专业教学资源应用环境建设,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者应是个建设团队,这一团队应有行业专家、专业课程教学精英、企业能工巧匠、行业技术能手、一线生产人员、程序员、专业摄影师、网络美工等建设主体构成。该团队协同研讨,沟通交流,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应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府合作,吸纳其中的精英人才加入建设团队,保障专业教学资源库质量,满足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性显示在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上,要充分发挥国内外行业企业作用,利用企业资源,引入企业标准,反映行业企业需求;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引进国内外先进院校优秀资源,并分享原创性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创建是项可持续工程,要加强原创性,特色资源不断纳入专业教学资源库,把专业独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业教学资源、成果融人教学资源库,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潮流。专业教学资源库交互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要科学化、标准化,适用不同应用环境条件,实现教师、学生、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经营者等应用主体应用学习,达到应用主体与应用平台互为相融。专业教学资源库先进性是指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应有前瞻性,预见该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及不同专业岗位需求,承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资源网络平台应是最成熟、最稳定、兼具代表性、先进性,以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最大效率,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
三、“双轴线”内涵特性及“三性一化”
“双轴线”即人才培养方案与现代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用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的总称,是人才培养思路的具体再现,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具体化、实践化的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主旨,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现代职业标准是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规范性的要求,它来源于工作岗位剖析的结果,每项表述都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贴近,并且从内容上来看,某一个具体职业的现代职业标准均包含有相应岗位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工作方法、工具材料等知识,强调从业人员应具备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等。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职业性、导向性、共享性等特性。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针对性,人才培养目标有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制订,合理规避了用人单位急功近利思想,也尽可能满足用人单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反映我国经济增长点对人才需求,以地域经济发展为蓝图,以现有学生特质为参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而进行的科学有序的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具有职业性,课程设置依据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建立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课程设置还要围绕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通过课程学习来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方案以输出技能和就业为导向,训练技能设定以就业需求为基础来设置技能项目,技能培养能促进就业,二者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人才培养方案共享性体现校企共同参与培养,共用校企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共育人才,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最大化。
现代职业标准具有整体性、实用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等特点。现代职业标准整体性要体现行业发展整体水平,既有当前主流技术、技能要求,也满足一般职业活动需求,还须兼顾地域性差异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现代职业标准是职业活动的基本依据,能达到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并且各项标准要求可执行、检验、有具体量化指标,达到实用性、操作性强的目的。现代职业标准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所用技术术语与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内容结构、表达方法科学化、规范化。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三性一化”是指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面向种子行业产业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只有以资源冗余化为前提,实现资源数量、规模、质量上的冗余,彰显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性。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普适性要保证在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对象及同一行业、产业链不同阶段等不同环境下持续满足广大学习者应用,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显现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普适性的基础地位,同时还兼顾不同种植区的区域性要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特色性体现在涵盖种子产业过程的实训演练、实体训练、模拟仿真,达到便学易学的目的。
四、“双轴线”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关系
涉农类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其生长发育易受时空影响而千变万化,其生长发育周期长,难以全程观察记载,体内生长发育过程的微观动态难以及时捕捉和表现;工程类、信息类专业课程存在结构繁杂、工作原理复杂难懂、信息传递难以直观察觉、运动形式多样化难以再现表达等问题;农类专业课程涉及的部分案例因事过境迁而不易重现,而传统的现场观测方法又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问题,因而,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等,建设高等职业院校涉农类专业教学资源库,研发和应用多样化的可视教学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通过对种子选育一生产一加工一推广一服务产业链条剖析,形成种子生产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普适性、区域性、特色性、资源冗余化总体架构思路,进行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教学资源库构建。培养具备作物品种选育、种子(苗)生产经营管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新品种开发、种子生产、检测、加工贮藏和营销工作,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载体贯彻落实(见图1)。种子生产技术、种子检验技术、种子贮藏加工技术、种子营销技术等构成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课程库、图片库、仿真库、媒体库、文献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中得以体现。
现代职业标准是在开放、科学、共享、认同环境下形成的,应不断修改和完善,要把企业各个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具体职业标准,在学校教育培训中实施,培养既有实用技能又有较高文化素质,既懂种子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能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型种子生产与经营人才,持续完善现代职业标准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种子生产经营专业主要有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指导等职业岗位,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实训库、技能库、职业标准库、模拟仿真库、考核库等专业教学技能库,进行实践训练、模拟训练、模拟考核,淬炼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五、“双轴线”作用机理
“双轴线”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生命线,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专业教学技能库的骨架(见图2)。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整体设计,是高等职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维度。现代职业标准能及时准确反映职业岗位、技术知识、工作过程、职业活动分环境动态变迁所需的技能与要求,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四大技能标准构成,是一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成熟度标志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骨干维度。现代职业标准是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依據,是对岗位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的具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现代职业标准制订的基础,是现代职业标准的社会化、教育化,二者构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顶层设计,优化架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与专业教学技能库,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内容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地域产业格局和支柱产业分布,与地域内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相适宜。人才培养方案要依托产业定专业,利用好行业企业纽带作用,向社会不断输入高附加值人才。人才培养方案在对产业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职业技术岗位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需求,经行业专家、教育专家论证后,形成清晰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内容。
现代职业标准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描述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反映当前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源于生产一线及工作过程,反映了“岗位职业”的技能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育制度。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库、现代职业标准库、考核库、模拟操作库等,这些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技能库的骨干内容。
【关键词】电力工程实践教学校企结合仿真软件电力仿真实验室
新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工作于生产、施工、服务第一线必须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建设的基础和重点。
近期我校大力开展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活动,通过教研会讨论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结合,不断的创新出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制度。为我校学生毕业后顺利被用人单位接受创造了有力条件。
在过去的两年教学过程中,我先后担任了我校发电厂专业06、504级和07、505级的电力工程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对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发现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课程性质
《电力工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能较好地适应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理论知识面广博和工程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工程应用、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电力工程是我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遵循电力生产“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方针,以电能生产和传输为主线,主要讲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发电厂、变电站与输电网的接线方式,输电网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参数与运行特性,电力网的潮流计算、调压调频、电力系统稳态与暂态特性及其分析计算方法和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让学生能充分掌握好电能生产、输送、变配等相关的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电力工程技术在国民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了解电力工程领域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内容。使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电力工程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计算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
1、发电厂概述。知识点:能源开发与有效利用;火力发电和水能发电的生产过程与生产原理;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以及其他新能源的发电的原理。
2、电气主接线。知识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与种类;各种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主接线;高、低压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工厂供电系统的主接线;建筑配电系统接线;配电装置。
3、输电网运行分析。知识点:电能质量分析;电网各元件的参数和等值电路;电网的等值电路;输电网的潮流分析;电力系统频率分析。
4、配电网运行分析。知识点:配电网的电压计算;配电网的损耗计算与降损措施;简单配电网的潮流计算;复杂配电网的潮流计算;配电网的无功补偿和电压调整;配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
5、电力设备的选择。知识点:电力设备的发热和电动力计算分析;电气设备选择的条件;母线、电缆、绝缘子的选择;高压电器的选择;低压电器的选择;发电厂和变电所
6、电力负荷特性与计算分析。知识点:负荷曲线与特性分析;负荷计算的方法;工厂、建筑供电负荷的统计计算;负荷预测简介。
7、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点: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电网的接地保护;主设备保护;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工厂、民用建筑供电系统的保护。
8、防雷与接地。知识点:接地概述;雷电的形成与危害;防雷装置;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防雷;工厂供电、建筑配电系统的防雷。
9、电力工程设计。知识点:电力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电力设备图形符号;电力工程CAD简介;变电所电气设计示例;工厂供电设计示例;建筑配电设计示例。
四、实训课程的改进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我觉得关键在于改革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比例,加强校企合作。
《电力工程》作为发电厂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或工矿企业供电部门工作所必须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而这些部门也正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主要领域之一。也为进一步选修其他电力类课程奠定必备的专业基础。原授课计划中更多的是侧重于理论课的讲授,强调电力系统设计与短路电流的计算,但是针对于目前的就业情况,高职学生已经很难从事电力系统设计工作,更多的毕业生会从先一线的生产,监控和操作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训条件与学生动手机会。
电力系统静态仿真模拟实验及暂态仿真模拟实验,国内只有少数几所学校拥有此实验条件,因需要投巨资购买基于VLSI的多机系统仿真软件,并且实验目的主要是针对与锅炉与汽轮机操作,及电气自动化专业电网控制方面,对我校发电厂专业作用并非十分显著。可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定课时的发电厂电气部分仿真上机实验,通过更多的实际操作了解电厂生产现场的操作流程及应付突发状况的方法。
同时,应适当组织学生到发电厂和变电站参观,直观地感受各种电气设备;并安排学生进行断路器控制及操作等实验。大力推行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以学校和课堂教育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着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式培养的模式转换。
近年来,我校通过不断的改善教学条件,与河南煤化集团下属多个电厂通过协议达成了“双赢”的合作机制。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使得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到现场去,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实实在在的操作设备,按时按质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深对课本知识的了解,甚至通过思考,提出的某些创意可被应用到生产中,为企业创收。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带动了其他专业的教学改革。因此,应充分利用学校优势资源,增加实践教学力度,发展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