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临床护理的意义8篇

时间:2023-12-24 16:35: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临床护理的意义,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临床护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 陪伴分娩;心理护理;产妇

1 临产产妇的心理状态

1.1 恐惧和焦虑 面临分娩,产妇难免产生几分恐惧和忧愁。怕痛,怕出血,怕胎儿畸形,怕发生难产,担心孩子及自身安危等心理状况错综复杂,这种心理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随着宫缩的出现,这种心理逐渐加重,尤其初产妇更加明显。临产以后,随着宫缩的不断加剧,难以忍受的宫缩和腹痛使产妇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1.2 陌生和孤独 产妇在待产室里,面对其他产妇的痛苦表情,以及工作人员严肃的态度,只身一人忍受着人生艰难时刻的考验,常以大喊大叫、闷不作声、喋喋不休或不听劝告等方式缓解内心的恐惧,排除寂寞和孤独,这样不仅影响休息,食欲不振,极度疲劳,而且加重了恐惧和焦虑心理,严重时会形成恶性循环。

2 心理因素的影响

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影响了正常的子宫收缩。焦虑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子宫收缩受到影响。同时这种心理状况既影响饮食摄入,又消耗大量体力,致使能量不足,内分泌紊乱,电解质异常,这些均会影响子宫肌纤维的收缩力,可导致以下几种结果。

2.1 心理性难产 心理因素造成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力异常,甚至有的产妇精神紧张发生宫颈痉挛,使宫颈扩张减缓、宫颈消肿。子宫收缩乏力和宫颈痉挛可使潜伏期、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延长,从而造成心理性难产。

2.2 胎儿窘迫 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为胎盘障碍或胎儿胎盘单位气体交换受阻。由于产妇焦虑心理严重,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使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供血不良,导致胎儿窘迫。

2.3 子宫大出血 宫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而不良的心理是导致宫缩乏力的主要原因。大出血导致产科休克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会危及产妇生命。

2.4 采取产科干预性治疗 不良的心理状态使产妇难以忍受分娩的痛苦,提出尽早结束分娩的要求,这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干预性治疗虽然解决了难产的矛盾,但也增加了产妇的损伤和围产儿的发病率。

2.5 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是产科的一种病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产后抑郁症与分娩时产妇在陌生环境里的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分娩时产妇最希望丈夫陪伴和医护人员给予安慰和鼓励。产时缺乏感情支持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2.6 新生儿发病率上升 心理因素不仅导致产妇生理上的体力上的改变,同时也影响胎儿的生理变化。氧供不足会使胎儿的耐受能力和应激能力下降,除可导致胎儿窘迫外,还可引起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颅内出血等疾病。这些疾病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2.7 影响母乳喂养 母乳为人类生命早期的最佳营养品和免疫剂,母乳喂养是最安全、最好的喂养方法,能增进母子感情、降低卵巢癌的发生率,也有利于子宫复旧。产时产妇的能量消耗大,极度疲劳,情绪低落,加之恐惧和焦虑心理等都会影响产后乳汁的分泌。产科干预性治疗和新生儿患病率的增高使产妇体力恢复较慢,产后母婴分离时间长,这加重了乳汁分泌不足,影响母乳喂养。

2.8 增加医疗费用 心理因素引起的宫缩乏力使产时治疗、产后病率、围产儿患病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因而医疗费用增加,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篇2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护理程序;护理专业化;护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136—02

1 临床实践的概述

临床护士作为护理实践主体的,能够成为独立进行科学思维、决策和行动,进而可以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或满足其需要的专业人员,是世界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并且在部分先进国家已经达到。经过100多年的世界护理发展已经证明,将临床护士提高为专业角色的有效手段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对护理程序的学习、研究和应用,一直是世界护理的发展方向。各国对护理接受、理解和实践护理程序的程度,决定了各个国家的护理发展水平。护理实践的基础是否为护理程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护理水平在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重要标志。

2 临床护理实践标准的一般内容和意义

护理实践标准依使用的范畴分为一般护理实践标准和专科护理实践标准, 按照期望分类则分规范式和经验式两类。ANA的SCNP属于规范式的一般护理实践标准。而ANA 在1998年最新版的SCNP,则综述了护士在临床护理中的“服务标准”和“专业表现标准”。前者是以护理程序和专注于病人结果为基础的护理服务标准。而最新的护理程序包括护理评估、诊断、确定预期结果、计划、实施和评价;SCNP的6项“服务标准”的名称和这6个步骤完全一致。后者则是以护理人员专业责任的、专注于护士行为为基础的专业表现标准。在每项标准(Standard)中,首先是对核心的陈述,然后在核心以下列出非常详细准确的准则(Criteria ),用来评价护士行为和临床护理服务品质是否符合这条标准的要求。ANA所采用的SCNP,是所有护理专业人员共有的描述护理水平或专业表现的权威性声明,它指出了护理专业人员应尽的责任,反映了护理专业的特有的实践和价值。它与护理的社会政策声明、护理实践范围和护士伦理守则紧密联系,不仅全面清晰的向社会展示了护理专业的全貌,而且增加了护理专业的自我系统管理的能力。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

SCNP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基本价值和作用,是确立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贯彻护理程序不但可以为中国护理带来正确的现代护理科学知识技术,而且能使中国护理拥有一系列的专业特征。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SCNP的制订只是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的开始,这还需要我们通过护理改革来贯彻实施。下面通过借鉴来讨论SCNP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

3.1 确立护理程序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和目标,从而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服务的系统方法,它把护理理论、经验、知识和技术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展现护理专业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护理程序中的科学逻辑和评判性思维,是护理实践中重要的智力因素,是护理专业化的重要目标。发展到现在实践护理程序是基础,其服务就是最基本的演进过程。这就表明了护理程序经受住了护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性考验,也证实了护理程序在不断发展中逐渐成为护理实践的基础。

3.2 指导临床护理贯彻护理程序

护理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的指引目标。通过建立SCNP,确立护理程序成为我国护理临床服务的最基本框架,并制定可测量的护理服务行为准则。这不但能指导并且规范临床护士按照护理程序这样一种循环的、系统的科学方法和步骤服务,同时能促进护士科学方法、综合理念、专业知识技术,按照标准设计并可以记录护理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效果。在以上的护理服务和功能制护理与“技术操作加辅简单劳动”的服务相比,是更加科学的,而且是后者质的飞跃。

3.3 提供临床护理管理与品质改良的框架和准则

护理管理是以保证和改良护理服务品质从而达到总目标的活动,一般包括评估、规划、人员管理、组织、控制、评价和决策等。要想实施这些活动,首先要有已制定好的目标及标准,然后根据标准来设计、收集和分析护理实务的资料, 并研究护理服务的改良策略和效果。而基于护理程序的SCNP,不但可以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的护理程序服务的指引与规范,而且能够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框架和衡量准则。

3.4 推动中国护理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护理的教育与研究都是以临床实践的结果为依据的。虽然SCNP仅仅是用于临床的实践标准,但是,由于护理教育、临床与研究之间原本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SCNP的建立势必对影响护理教育和研究而产生无可限量的引导作用。要想培养能够在临床上贯彻护理程序的护理人员,务必依据SCNP来设计护理教育的课程。护理程序不但直接体现在SCNP中,而且是护理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因此,它更需要在护理课程中要有准确细致全面的综合设计,不但要在各科护理和临床实习课程中增护理程序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

4 小结

本文参照美国护士协会最新修订的“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并认为建立中国临床护理实践标准是目前中国护理改革的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重点讨论了护理程序作为中国护理实践的基础和建立临床护理实践标准在中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意义;并探讨了在中国护理改革中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美秀, 许淑莲. 现代护理实务全书( 第1卷) .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8. 901- 904.

篇3

【关键词】 肾移植;临床护理;准备

肾移植是将同种异体肾脏移植到病人的体内, 代替已丧失功能的肾脏,使肾脏恢复血液供应,并能发挥功能。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迅速发展,新型免疫抑制药物不断出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新技术用于临床,使肾移植手术适应证有所放宽, 原则上任何肾脏疾病引起的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者均可考虑肾移植;甚至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可采用单纯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治疗。受者年龄尽管有高于80岁或出生后1年内施行肾移植的报告,但这均属于特殊情况个案病例;目前对受者年龄无绝对限制,但理想年龄为1.5~45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虽然采用同种肾移植救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已取得最佳效果但还有很多患有其他病症者不能接受肾移植治疗,比如:严重心血管病变、全身有散在性恶性肿瘤和活动性结核病灶等。肾移植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护理,本文就肾移植的适应证、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临床护理做如下综述。

1 术前护理

1.1 患者的准备 采用心理术让患者了解有关移植的正确知识,减轻对手术的不安, 并使其在移植前具有良好情绪和精神准。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长期受疾病折磨,身心非常痛苦, 对肾移植手术十分迫切, 同时寄予很高的期望,但又担心供肾质量及手术是否成功,担心长期服药费用,心理非常矛盾,往往出现情绪过度紧张,烦躁不安,甚至产生悲观情绪。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心理特征进行心理疏导,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肾移植术已是非常成熟的手术,手术安全性高;减少其顾虑及恐惧心理,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讲解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肾移植的相关知识,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保证在移植前具有良好的情绪与精神准备,取得病人的充分配合。

1.2 医生的准备

1.2.1 除了一般外科应进行的血、尿、X 线及生理检查等, 还要做心肺功能、血液生化检查和配型, 以了解术前状态和观察术后的恢复情况。

1.2.2 术前备皮范围, 手术将异体肾置于患者骼窝, 故备皮范围要大, 上界胸前剑突下水平线,下界达大腿中段, 术侧至腋后线, 对侧到腋前线, 剃净。

2 术中护理

2.1 监护病情发展状况,抗淋巴细胞(ALG)或抗胸腺细胞(ALG)制剂8 使T细胞和B细胞减少。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发热、寒战等, 长期使用可抑制骨髓, 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 长期使用Pred及CsA者,有发生高血压、冠心病、骨质疏松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免疫抑制剂,已应用于临床多种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效果良好。其副作用不明显,因此,作为医护人员要多注意观察病人状况,主要有腹泻、呕吐、纳差、头痛、感染率增加等。

2.2 加强基础护理,类固醇有抗炎作用。长期使用的病人对感染呈易感性,还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生长迟缓、高血压、多毛、痤疮等。此外还有胃肠炎、馈疡、情绪改变以及糖尿病。护理注意生命体征、体重、皮肤的变化, 定期测血、尿糖,最好与饮食或制酸药一起服用。

3 术后护理

肾移植术后病人一般隔离期为一个月, 目前多为术后7~10天入隔离病房,设专人护理, 保持安静卧床一周。医护人员进出病室应着隔离衣帽, 戴好口罩, 换鞋。肾移植术后感染是病人致死最常见的原因, 死亡率高达40%-78%,预防感染对确保肾移植成功十分重要,综合预防感染的措施有:术前控制易感因素(如纠正血糖、改善营养等),要求痰、血、尿、便、咽试子培养无病原菌生长;术后监护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切物品、食品、医疗器械等均要彻底消毒灭菌;调节免疫抑制剂量,将其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选择有效的抗菌素治疗方案;加强基础护理。近年来, 由于组织配型的进展, 减少了免疫抑制药物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以及对反复发生的严重排斥反应者采取了较积极的摘肾保命原则, 使感染引起死亡率有明显下降, 尽管如此, 感染仍是引起移植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 其中以肺部感染和败血症的病死率最高, 但81%感染出现在术后第一年, 对排斥反应的治疗进一步抑制了病人的免疫力。常见感染有:细菌性、病毒性及其真菌性感染。最新研究证明:CsA不能激活潜伏性感染, 但能促进重要感染;抗淋巴细胞单克隆、多克隆抗体是潜伏性病毒的强力激活剂, 但对重复感染促进作用较弱, 提示了不同免疫抑制剂在感染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尤其应采取严密保护性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操作。

结语:病员入院施行肾移植手术, 即是挽救其生命的治疗过程, 也是创伤至康复的过程, 肾移植又是一项新手术, 在这段时间里, 特别是术后, 病员们常会由于病痛, 卧床不适, 排斥反应, 以及病情反复而引起思想不安, 有顾虑, 精神苦闷, 继而出现一系列不应有的症状, 如食欲不振, 睡眠差, 血压升高等等, 即影响治疗, 又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因此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认真注意做好他们的思想,对于症状变化和形态反应要, 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反映和及时采取措施, 及时处理,,使病员与医疗护理密切配合共同同疾病作斗争, 以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医治疾病中所应起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娟,韩健美4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围术期韵护理4海南医学,2004,15(12):143~144.

篇4

【关键词】手术患者;整体护理;临床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已全面开展整体护理,传统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时间以配合为主的工作方法已不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只有转变观念,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才能提高护理质量[1]。我科从2004年开展对手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共护理患者两千余人,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1.1 术前访视

1.1.1 确定访视时间、对象 根据手术通知单在术前1 d的上午或下午(避开午休时间)由担任此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到病房,首先要仔细查阅病历全面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年龄、病情、术前诊断、拟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根据病情的轻重、麻醉方式、年龄、文化程度等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2],使得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并给予配合。

1.1.2 访视内容 巡回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前首先要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介绍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人员,并介绍手术对病情转变的重要性及手术的安全性,详细说明术前的注意事项及术中的相关情况:①术前1 d洗澡更衣,成人术前6~8 h禁食,术前4 h禁水,小儿术前4 h禁奶制品,术前2 h禁水,并说明禁食、禁饮的目的是防止麻醉后引起呕吐导致误吸;②术晨洗漱但不可饮水,不可戴手表、首饰等金属物品,目的是防止术中用电刀时烫伤皮肤,取下假牙并不要带任何物品进入手术室;③保证睡眠,避免着凉,如有发烧或月经来潮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④因手术需要将实施导尿或灌肠以及插胃管等特殊操作;⑤各种手术的配合及麻醉的配合;⑥不化妆、不涂口红,以免影响病情的观察,头部手术需剃发等;⑦术晨排空大小便,更换病号服,卧床静候;⑧手术间各手术仪器会发出声响,请不要紧张。总之,通过术前访视使得患者在心理上能够对手术及种种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加强护患之间的合作[2],以确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1.2 术中关怀

1.2.1 巡回护士在手术室门口迎接患者,使患者一进入手术室便有亲切感和安全感。同时询问术前针的执行情况,禁食禁饮的执行情况,通过简单交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1.2.2 进入手术间后,告知患者手术床较窄,不可随意翻身,以免坠床。同时安抚患者,以消除他们的紧张感。在每项操作前均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的顾虑,体现“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1.2.3 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时巡回护士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同时解释术后的不适感属于正常情况,并做好心理护理。

1.3 术后随访

1.3.1 在术后第2天巡回护士到病房看望患者,告知下床活动的时间,同时该注意的问题,如排气后方可进食,有些手术术后需取半卧位等。

1.3.2 术后第3~4天巡回护士再次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此次手术的满意度,对有疑议的患者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

2 讨论

整体护理将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方法进行了转变,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与患者直接接触并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将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促进护患和谐,改善护患关系,体现了“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心灵的沟通,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术中的人文关怀消除患者的紧张,让患者得到安全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的随访让患者得到术后指导,通过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也让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更加完善。同时护理人员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面对面跟患者直接交流沟通,可促使她们不断学习以便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也增强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应变沟通能力,使得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分级管理进行前我院护理部要按月对全部科室的高危药品实施质量管理检查,认真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 3 个月高危药品出现各种问题详情,如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以及药品过期等,同时详细记录分级管理后上述情况。

1.2 分级管理

①整顿 : 把必要物品按需求量以及规定放置于相应位置,整齐摆放,清楚标识,将高危药品单独放在一个药品柜中,将药品柜涂成醒目的红色,药品柜中的药架根据高危药品分类,将属于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的高危药品涂成黄色,属于肌肉松弛剂的高危药品涂成绿色,属于细胞毒化药物的高危药品涂成蓝色,所有科室统一化;②整理 : 在药剂科将每支高危药品针剂均贴上具有警示作用的易碎帖,这样可以警醒护理人员,避免错误存放现象发生,易碎帖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在使用时被轻易损坏,从而达到警示作用;③清扫 : 为了避免发生误用或混用的现象,为高危药品单独配备清扫工具 ( 红色小桶 ),将红色小桶放于操作台上,高危药品放于桶中清扫;④素养 : 在全院开展高危药品使用管理准则的培训,从而使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从有印象到有警觉最终有意识的使用、整理及清扫,尤其对于使用高危药品较频繁的科室护理人员,如 : 麻醉科及肿瘤科等。严格执行双人配发高危药品的准则,保证发放准确;⑤安全管理 : 使用高危药品时用红笔在配置单中进行标注,从而达到醒目的效果。需两人同时对高危药品进行配置,其中一人读出药品名称剂量,另一人实施配置。使用时应控制流速,定时观察用药情况及患者用药反应,将抢救药品提前备好。护理部应不定时对高危药品实施查房,对其有效期以及存放情况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下实施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标识不清不全、没有按要求放置、药品基数错误、储存不规范、药品过期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进行对比,以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级管理结果

分级管理 3 个月后高危药品检查中出现问题情况显著好于管理前,P0.05,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见表 1。

表 1 分级管理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中出现问题次数对比

2 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我院实施分级管理前后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分级管理 3 个月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见表 2。

表 2 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3 讨论

医疗机构实施治疗行为的大前提便是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医疗安全亦是我国、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最关心以及最重视的课题,与此同时它也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权威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带来伤害的药品是由少数特定药品所引起,这类药品便是高危药品。倘若高危药品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后果将无法想象,因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泛关注。

篇6

【摘要】目的:讨论总结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提高多发性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本院普外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及时、准确、快速科学的救护措施,并且观察患者救护后的生命体征及健康状况。结果:有169例创伤患者因为抢救及时,救护措施得当,伤情恢复而痊愈;未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死亡16例。结论:及时、有效、合理的创伤急救和护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引起的伤亡。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急救护理;救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21-01多发性创伤患者伤势重、病情发展快、容易感染、病死率高。所以,急救医护工作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开展急救工作,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从而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多发性创伤病人多数因车祸、高空坠落、刀伤、挤压伤等所致,患者病情危急,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在普外科是非常多见、普遍的病例,能否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为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取得了很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18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均给予其进行精心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185(男128,女57)例,年龄7-65岁;患者的临床症状:86例患者有脏器出血的表现,146例患者为骨折,18例患者有呼吸衰竭的表现,126例患者发生休克,72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37例患者有4处以上的损伤,81例患者有3处损伤,67例患者有2处损伤。15例患者为挤压伤,17例患者为钝器伤,35例患者为坠落伤,49例患者为锐器伤,69例患者为车祸伤。

1.2方法:患者入院之后要马上进行病史的采集,并对其的疾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给予其进行急救措施,给予其输血、吸氧、输液等治疗,注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2.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16例患者死亡,169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91.35%。3.体会

3.1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患者多有休克的表现,故在急救时应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可建立2条,给予其快速补充液体。首先输入平衡液,并根据血压、尿量、CPV调节滴速,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为3:1,使其快速恢复血容量,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又能达到稀释血液,改进血液动力状态的目的,有利于氧的输送。休克复苏时,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并迅速扩充血容量,对稳定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2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最常用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指端的主要血管,然后迅速加压包扎;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清创缝合;对怀疑有腹腔大量出血的,进行床旁B超,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为手术争取时间。

3.3保持呼吸道畅通。应保障给予患者的吸氧量,注意患者的呼吸道的畅通情况[1]。对舌后坠患者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纠正缺氧状态,保证肺的有效通气。

3.4严密观察心电监测。多发性创伤患者生理紊乱严重,病情变化快,护士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每15-30分钟一次的生命体征变化,给昏迷病人予以导尿并记录患者24小时的出入量,严格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和颜色,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3.5患者的转运应确保其安全性。患者在转运到医院时应保障其的安全性,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护送病人进行拍片、CT扫描及住院转科。此类患者可用平车来运送,平车的周围配有护栏可保障患者不能出现坠落的情况。患者应保持平卧位的。如患者有呕吐、恶心的表现则需要使用侧卧位的,避免其出现阻塞气道。在进行运送过程中可进行各项物品的准备,并注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给予处理。

3.6给予其进行心理干预。此类疾病多为突然发生,患者及家属都很难接受,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安慰,给予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告知其治疗应注意的各项事项,并给予其治疗的信心,让其有勇气面对治疗。现今交通伤害是此类疾病的主要发生原因,其死亡率也很高,可达到7%左右[2]。做好多发性损伤病人心理干预对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护士应运用非语言手段,用从容镇静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整洁的仪表、稳重的姿态,给病人以信任和安全感,同时要同情关心病人家属,主动与其交流,力争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取得理解和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同时医护人员在急救过程中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一言一行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反应,因此积极做好医护人员的心理疏导也是提高救治水平的一方面。

护理人员的各项急救技术应熟练,在进行急救时应争分夺秒,如技术不熟练会影响抢救成功率。本组资料以休克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故在进行急救时应首先处理患者的休克状态,进行休克抢救,这需要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多进行此方面的练习,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提高急救的成功几率。这对多发性创伤性患者的急救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优质服务;基础护理;临床意义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压疮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等,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的主要内容。医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本文将就五种基础护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础护理的研究对象

         2011年1月,某乡镇医院按照比例选取了9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其中,共有医生35名,护理人员61名。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础护理都保持着科学的态度,这表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极为明确。调查结果证明,加强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理清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服务的重要因素。

        2   五个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含义

        2.1 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防止压疮的紧急发生,这也是急诊科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晚间护理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间护理的服务效果达到目标及需求,要想满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据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认真地加以实施。

        2.3 生活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其内容包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诊疗期间,患者都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从患病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环境、卫生、睡眠、活动等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 晨间护理是为了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在护理中体会到清洁感和舒适感。医护人员应该在对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观察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治疗和诊断。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洁卫生。

        2.5 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利于其进行住院治疗及恢复健康的,应积极应对。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含漱与刷牙的方式,来预防口腔内微生物的增长或抵触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清除口腔异味,使口腔内部清新与舒适的目的。

        3   分析与讨论

篇8

 

关键词: 优质服务;基础护理;临床意义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压疮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等,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的主要内容。医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本文将就五种基础护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础护理的研究对象

         2011年1月,某乡镇医院按照比例选取了9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其中,共有医生35名,护理人员61名。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础护理都保持着科学的态度,这表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极为明确。调查结果证明,加强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理清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服务的重要因素。

        2   五个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含义

        2.1 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防止压疮的紧急发生,这也是急诊科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晚间护理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间护理的服务效果达到目标及需求,要想满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据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认真地加以实施。

        2.3 生活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其内容包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诊疗期间,患者都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从患病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环境、卫生、睡眠、活动等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 晨间护理是为了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在护理中体会到清洁感和舒适感。医护人员应该在对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观察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治疗和诊断。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洁卫生。

        2.5 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利于其进行住院治疗及恢复健康的,应积极应对。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含漱与刷牙的方式,来预防口腔内微生物的增长或抵触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清除口腔异味,使口腔内部清新与舒适的目的。

        3   分析与讨论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