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3 15:47: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温室效应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现存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变化,民营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石家庄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据石家庄市中小企业局统计,2008年石家庄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917亿元,上缴税金131亿元,分别增长14%和12.5%,石家庄市民营经济上交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8%,成为石家庄市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民营中小企业在充当地方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自2008年以来,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遭遇了人民币升值加速、国外市场需求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同时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被激发显现,并且对自身的影响不断持续深入,石家庄民营中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深入、细致地调查石家庄民营企业的现状,分析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下帮助民营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融资难由来已久,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路障之一。石家庄市民营中小企业也不例外。石家庄市周边县市的众多中小企业中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高达40%左右。部分自有资金比例偏低的企业称,如果得不到增量资金的支持,生产经营将陷入困境。另外,据统计,河北省民营经济单位有189.8万个,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00家。然而,它们的金融需求却只有20%得到满足。低于全国30%的比例。面对融资无门的困境,许多中小企业被迫转向地下钱庄。部分企业为维持资金链,高息拆借资金明显增多。在这方面,房地产项目表现得最为明显。据了解,有的房地产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建成,可原来指望的银行贷款突然没有了希望,只有求助于民间融资,靠30%甚至50%以上的高利贷把项目进行下去。例如,某房地产公司为了拆借资金,公司悄悄出台了一个“高息民间借贷”的政策,个人集资可以得到20%的年息。这个消息也通过公司职工的亲戚朋友口口相传,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公司希望靠此融到足够的资金,度过企业经营的“严冬”。类似的拆借资金的办法,很多公司都在悄悄使用。但是因为运作方式的不规范,其中隐藏的风险可想而知,这给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隐患。
二、融资难的问题使企业对现有资金的管理殛使用存在重大隐患,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因企业资金长年处于短缺状态,如何找钱以及如何使用钱成为企业生存首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在正常商业交往中,一是延迟付款成为短期融资的一种手段。这种状况造成民营中小企业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因此长期负债占很少的部分,使得民营中小企业流动性风险增大,这往往影响了企业的商业信誉,使得企业在开拓市场、对外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巨大障碍。二是企业在内部会计核算及资金管理上想尽办法、“不择手段”地开源节流,最大限度减少资金流出。突出表现在会计核算极不规范,应该开出发票的业务不开,减少销售收入;还有的企业视当月成本结转的情况“设计”销售收入,主要目的是减少当期利润,减少上交的各种税金。笔者在石家庄市郊的一家生产型民营中小企业看到。企业对存货的核算极其随意,从不盘库,当月按需结转成本,使得成本与收入配比结果盈利少许或亏损,该企业2008年全年的所得税经过纳税调整后才上交700元左右。增值税也与其实际销售相差甚远。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中小企业的税负在国家税法调整后略微有所增加,而面临的资金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造成中小企业在主动承担纳税义务方面意识薄弱,成为阻碍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顽疾。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财富形成的主要源泉,中央也明确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并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民营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一是研发经费不足,企业日常经营需要的资金都难以维持,因此主动投入到创新研发上的费用少之又少。二是政策难以落实。为了促进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国家和地方还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很多民营中小企业不知道或不清楚相关优惠政策,使得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三是产权意识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比重低,产品竞争力差,这使得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四、专业人才短缺造成民营中小企业在高技术领域发展缓慢
由于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及管理人才不愿意到各种保障相对较差的民营中小企业工作,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很难招到掌握关键性技术的人才和高端的管理人才,因此更多的民营企业发展集中到了一些人力密集型的简单加工行业,这些行业很多是属于国家限制发展和淘汰的行业,“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问题突出。而绝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本身管理不规范,没有能力进行严格、规范、高质量的管理,由此限制了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也使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业主目光短浅,仅仅关注短期效益,赚点钱即关门大吉。民营中小企业形成了另外一个恶性循环,陷入了一个发展的怪圈:民营企业业主拿着少量珍贵的资本,因客观条件限制,加上管理水平有限,投入到发展前景受限的行业中,因明知这一点,在经营上又不重视企业长远发展,只关注短期投资效益及投入资本的收回,这又使得企业无法长远发展,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五、部分服务业发展不足
石家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皮革、板材、淀粉、纺织、医药、食品、建陶、装饰材料、冶金等特色产业集群上,这些产业集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点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如辛集市皮革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21%上升到23%无极县皮革业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34,6%上升到38%灵寿县石材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40%上升到45%正定板材业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20.7%上升到25%晋州纺织业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35%上升到37%赵县淀粉业占全县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33%上升到35%。但是,在一些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经济总量所占比重还较低。这些行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市场将会更加广阔,而且这些行业也适合投入少、管理水平有限、环境成本投入较低的民营中小企业的投资与发展。因此,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寻求发展还有待大力推进。
六、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信息瓶颈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传统商务带来的竞争激烈的问题,开发新的市场和开拓新的营销渠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现实中的新市场开发和新营销渠道开拓的成本都是相当大的,令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信息网络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可被中小企业用作新的营销渠道来开拓新市场。目前,石家庄的网商数量所占比重很小,虽然石家庄有着强势的商业资源和产业优势。但是营销手段的单一导致与东部地区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石家庄信息产业局有关负责人说,石家庄的电子商务与其他大城市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石家庄企业电子商务意识还不强,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数量也非常少,信息仍比较闭塞,这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发展的模式也在逐渐的发生变化,因此电力企业要想顺应市场趋势,就必须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的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供电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通过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来实现,下文中笔者将从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对该问题展开论述,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2、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2.1 服务手段落后
在我国,电力企业处于一种行业垄断地位,因此由此导致了其营销手段较为落后,有关管理人员并不注重对营销工作的投入和管理。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也就相对较差,通常表现为基础服务设施的落后以及管理手段和方式的陈旧,不仅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用户的问题,还会影响企业形象。
2.2 市场观念淡薄
同样是由于电力企业的垄断性质决定了其对于市场观念和意识的淡薄,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自身的经营活动中,并没有危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和变化的把握并不准确,更不用提具备相应的竞争意识。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的产品的销售日趋困难,电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等问题。
2.3 营销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由于营销管理观念的落后,导致了电力企业在对营销部门进行人员配置时,并没有进行严格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筛选,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不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营销需求,致使电力企业的产品销售陷入困境。
2.4 法制意识不强
在市场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任何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这种情况下,一些专业的法律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的制约企业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的现状来看,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其营销出现困境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促进电力营销工作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
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电力企业改变目前的营销现状的最重要的切入点,也就是说有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加强对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的管理,积极的引进先进的营销制度和体系,聘用专业的营销人才,全面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影响水平。另外,从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水平的角度来看,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各种陈旧设备的改造和更换,进行全面的线路检查和检修,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稳定的供电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扩展产品的销售渠道。另外,从目前的电力营销的管理上来看,还存在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抄表工作效率低下,新技术的应用还并不普遍,变电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也不高,这都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逐一进行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入手进行改进:首先,建立一个全新的高科技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其次,配置先进的管理设备;再次,提高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水平。
3.2 合理运用电价政策
电力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其价格也严格的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管控,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不得随意的更改电价。电力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照有关标准收取电费,并灵活的运用各种优惠政策来进行产品营销。遇到电价分类等复杂的问题,要在收取的过程中,对用户进行认真的介绍和详细的分析,说明其工作的执行和参考依据,避免发生各种电费纠纷。
3.3 不断开拓科技市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家用电器产品进入了市场,这无疑给电力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目前一般家庭用电结构来看,照明基本上是电力的市场,其他家用电器还没有完全进入家庭;而炉具则基本还不是电力的市场。电器产品的优点就在于自动化程度高,有自动保护,可以预调,使用方便、干净、无污染,这些都是使用其他能源的产品无可比拟的。以往电力营销部门都较忽视电力的广告和宣传,在电力充裕,市场竞争的今天确实应好好考虑广告和宣传的作用。在宣传电力安全可靠,保证供应的同时,适当宣传各种电器产品的优点、特点和安全使用方法,不失为争取用户的好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适当的宣传、广告,那些带有现代气息的先进的家用电器会不断进入每一个家庭,逐步成为我们的用户。
3.4 提升营销服务品质
我们应把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真正树立全员营销的观点,与客户建立并保持一种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完善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科学、系统、定期的客户满意度测评,客户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除通过呼叫中心的电话回访、满意率调查问卷、社会行风监督员的评价、召开客户座谈会等手段进行满意度指数测评外,城市营业窗口应广泛推广客户评价系统,由客户直接选择评价类别,对窗口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业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全方位提高客户服务质量。要建立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新型用电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力需求管理与服务,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动,要向客户提供高效益的、不间断的、十分便捷的服务,改变营销方式,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用户是上帝的观念。
3.5 培养高素质的营销队伍
高素质的营销人员首先必须从思想深处消除做为垄断企业员工的优越感;要求他们把让客户满意作为营销工作的出发点,要用全新的思想来理解电力营销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服务的意义;要求他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和具备不断创新的能力;要树立一种永无止境,终身受教的思想观念。企业要进行用人机制的改革,打破终身制,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危机感,注重抓好员工的创新培训,引导、启发和激励他们焕发出创新的灵感、创新的思路和优先发展的特长,使员工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使学习与创新互相促进。在员工的培养上,企业还可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增进交流合作,进行在职教育和脱产培训,使员工掌握高科技现代化的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谁将赢得市场的主动。
一、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以及意义
(一)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Brand Marketing,简称BM)是在市场营销概念的基础上延伸发展而来的,品牌营销是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企业创建品牌及其创建后的发展与经营管理过程。如果说市场营销过程就是发现市场(消费者)需求并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那么,对品牌营销的定义可以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品牌价值,并同他人交换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
对品牌营销的理解,按照现代国际营销学的原理,企业的任务就是要发现顾客和创造顾客。培育忠诚的客户资产是企业品牌营销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品牌营销时遵循顾客第一的方针。品牌营销的实质就是有效地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过程进行良性循环的管理。所以,构建品牌营销石就是要使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严格地说,现代企业己经从单一的顾客――竞争者为中心发展到以市场为中心。即企业要观察、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又要观察竞争对手的动向,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经营企业的品牌,所以构建品牌营销还要谋取最大竞争优势,即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
(二)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意义
(1)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持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量,这种能量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商品化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企业竞争力物化的表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品牌的竞争将成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中小企业是否重视品牌的发展及其发展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关系到小企业能否持续性地发展。
(2)迎合消费者的需要
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己开始深化品牌认识,并倾向于购买有品牌的产品,因为对消费者来说,首先,品牌能反映消费者的生活理念,现代意义的品牌,是指消费者和产品之间的全部体验。它不仅仅包括物质的体验,更包括精神的体验。品牌向消费者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消费某种产品时,被赋予一种象征性的意义,最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及生活观念。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属性己相差无几,唯有品牌能给人以心理安慰与精神寄托,能够展现消费者的个性和身份。其次,品牌能节省消费者的购买心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同质产品多达数十上百甚至上千种,消费者不可能逐一去了解,只能凭借过去的经验或别人的经验加以选择合适的品牌。
(3)国际营销的需要
加入世贸给了国内企业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而现在的形势是,出口企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倾销”投诉,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要想打开国外市场,仅凭价格是难上加难,所以树立自己的品牌是当务之急。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企业的贴牌加工厂,不会拥有自己的终端市场,只有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竞争的基础和可能性。对于品牌产品而言,不仅会由于价格适当,会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也更容易打开国际市场,在国外市场建立知名度与忠实度。
二、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现状及问题产生原因
(一)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现状
(l)发展时间短,尚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竞争日益加剧,国外及国内大企业品牌纷纷抢占国内市场,并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占尽先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才逐渐觉悟,中小企业品牌开始崛起。由于起步晚,涉世浅,中小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操作认识上的误区,并因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缺乏品牌营销观念
品牌运营己成为当今国际国内大企业成长发展的主要方式,而中小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方式上,对于品牌营销形同陌路。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现代品牌营销意识,品牌定位不准,品牌推广方式单一。这样便认为,投入资金意味着浪费,进行生产意味着社会的消耗,广告宣传意味着传播自己的不足与欠缺。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转变经营观念入手,树立坚定的品牌营销信念和长远的品牌建设目标,以推动品牌知名度的扩张,引导事业的不断前进。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品牌营销中,观念比资金更重要。
(3)速生品牌,速生速灭
品牌营销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保持顾客的品牌忠诚度靠的不是短时间的媒体轰炸,而是完善的品牌规划设计,持续优良的产品品质以及个性鲜明,恒久统一的品牌形象等。面对品牌营销,很多中小企业是速生品牌,其速生品牌靠的是大量的广告投入,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从短期内实现品牌的包装,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当前,众多中小企业对于品牌营销仅仅停留在为品牌做广告这个层面上,而忽视了品牌营销中更精髓的实质,即品牌为消费者与商品(企业)之间联结起了桥梁。
(二)问题产生原因
(l)中小企业自身资源有限,加上对品牌价值的认识不到位,致使许多中小企业无自有品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提品和服务的能力有限,要做全国知名的打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由于资金、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障碍,中小企业很难从战略角度来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耐心来做品牌,认为中小企业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问题,做品牌是未来的发展战略,从而甘于做OEM,回避品牌问题。
(2)中小企业在品牌塑造方面存在品牌传播途径窄、品牌延伸缺乏合理性等问题,致使中小企业品牌推广混乱。许多中小企业把广告当成品牌传播主要途径,把品牌与产品的质量、形象、附加价值等一系列有形或无形的资产分割开来,形成很多企业过度依赖广告,造成品牌塑造的成本过高,致使不少中小企业品牌利润低或陷入亏损。
(3)由于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塑造上存在不足,致使其品牌管理缺乏组织性与规划,品牌没有持久性"企业文化史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品牌实质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化。没有有力的企业文化的支持,企业的品牌无法持久。
三、中小企业实施品牌营销的对策
(一)树立品牌营销意识及其核心价值
中小企业主要有正确的品牌营销意识,从而引导高效率的品牌管理过程。企业的产品生产、客户服务和关系维护等营销活动均需要以品牌形象塑造为中心来运转。此外,要有品牌维护的认知。例如准时的进行商标和专利技术注册等流程,以此及时的给自己的品牌寻求法律庇护等措施。“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品牌的魂魄,能够让顾客深刻的识记某个品牌,它是引导顾客承认、爱好甚至迷恋某个品牌的核心动机。一个优质的品牌会使得顾客经常有难以自拔的情感动机和自我表现性利益,尤其是在市场发展较为完善的地区,商品的品牌能否激发顾客内心深处的这种情感动机和自我表现性利益是该品牌是否具有生命力的标志。
(二)实行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
首先,品牌定位要差异化,要找准产品消费人群,品牌定位时参考消费者的特点,让消费者觉得品牌亲切、实在、贴近生活。其次,品牌的概念要差异化,要旗帜鲜明区别于同类产品的其他品牌,品牌概念的提出一定要有力度,有新颖性,让公众感觉与众不同,对本品牌印象深刻。最后,还要注意品牌文化的差异化,这是提高品牌忠诚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健全渠道管理
企业要和经销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必须有健全的渠道管理,让经销商既有利可图,又不会失去控制。采取的改进措施中,企业在制定与商相关的政策时,应该从长期共同合作的出发点考虑,而不是只注重眼前短期的业绩。尽量改变大多数企业目前实行的月度佣金的方式,改为月度、季度、年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个政策把符合弱势品牌发展的商,拴在企业的战车上。同时,变单一的按销量考评商为综合考评,把一些涉及最终用户而商很难控制的指标删除在商考评之外,真正用政策驱动商做终端店面铺货工作、做店面陈列工作、做促销工作、做新产品推广工作。
(四)加强品牌传播,提升品牌美誉度
对中小企业来说,品牌优势的确立,不应仅仅注重于积累式的方式,而更应关注于爆发式的方式,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品牌的建立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方式有助于中小企业快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首先,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宣传和网站建设。其次,实施事件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优传播的效果,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宣传成本。再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企业的社会角色和公益行为,比各种广告宣传对公众的影响力更大、更深远。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使品牌拥有社会使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经常参与社会组织的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一方面充分表现企业作为社会一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结交社会各界,建立广泛和良好的公众关系,企业的品牌形象将能够更为亲切和主动地为公众所记忆。
[关键词]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特点;营销策略
电力市场营销作为电网企业的重要业务内容,不仅关系到电网企业本身发展,而且对其他行业和各类用户有巨大影响。它不仅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切有关,而且与建立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电力营销理论方法学习,提高营销技术水平,强化电力营销管理,开创电力营销工作新局面。
一、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
1.具有整体性
电力交换要通过电网,电网覆盖的区域就是电力市场的整体范围。电网是统一的,在同一区域内可能有不同需求的客户,电力销售部门一般只能将同一区域看作一个市场,进行整体销售服务,因此,不同的电力目标市场也由电网连接成一个整体。
2.具有差异性
虽然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产品的类型,客户的分类等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质,但在其他方面又有十分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计划安排。不同的客户对电力供应的方式具有不同的要求。第二,需求量。不同规模的消费者对电力的要求不同。第三,需求时间。不同性质的用户对电力需求时间有不同的需求。第四,消费方式。电能的热转化消费、动力转化消费和照明消费都属于消费方式不同的目标市场。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区别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电力企业的不同目标市场的依据,是研究电力目标市场的总体特征、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力目标市场进行划分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3.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不可放弃性
电力目标市场是动态的市场,不是一经选定就一成不变的市场。这种动态是相对于一般稳定的电力市场而言。电力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是逐步实现的,而不是频繁或骤然的突变。各个电力目标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此同时,在选择电力目标市场时应考虑国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对于供电企业专营区的电力目标市场必须全部满足,不能对盈利少或难度大的市场就完全放弃。
二、电力市场营销的策略
1.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
(1)树立全体员工的营销观念。供电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输变配售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运作才能完成这一业务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差错,具有全员参与性,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树立一种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协作的生产与销售理念,即全体员工营销观念。
(2)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是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的关键。供电企业开发市场应该立足于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个平衡,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营销体系,它应该包括:①观念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增强竞争意识、优质服务、品牌价值观念等;②信息方面:市场信息收集子系统、信息处理子系统、市场报告子系统、市场决策子系统等;③人才方面:营销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等;④客户管理方面:客户关系管理(CRM),客户服务系统,业务咨询、投诉处理等。
(3)开拓潜在市场,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这是供电企业永久不变的主题,也是供电企业开拓电力市场的源泉。目前虽然我国普遍存在电力供应小于需求的矛盾,但这只是低用电水平下的不平衡。从长远看,电力产品最终会像其他商品一样走向买方市场,供电企业不能有“等”的思想,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积极培育和扩展电力市场,及时调整电力市场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用电增长点。
(4)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开拓和培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将售电量和职工工作业绩相联系,如何用好人才、网罗人才以及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层管理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发人的能动性是供电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保障。
2.电力产品策略
(1)电能产品质量策略。在目前电能与替代能源的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电能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供电企业要采取的产品质量决策是:提高电能产品质量,以提高企业收益和市场占有率。
(2)实施电能产品差异化策略。为了迎合广大用电客户的不同需要,以吸引更多的用电客户,开拓用电市场,供电企业要不断增加电能产品组合的深度。对于一些特殊企业,如特殊冶炼、高新技术等企业,其对电能的供电可靠性、供电频率、供电电压等技术指标有特殊要求,应该为其供应高质量的电能产品。
(3)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目前供电企业主要面临下列两类竞争:在与其他替代能源竞争时,电能产品本身有其特殊之处,可以实施电能产品的品牌策略;在电力行业内竞争时,电能产品在核心产品层次上来讲,是一种同质品,而由于不同供应企业在质量、服务、形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差异。所以在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层次上,电能产品又可以看成异质品,故供电企业可以实施品牌策略。
3.电力优质服务策略
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1)电力优质服务是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销售的重要手段;2)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3)电力优质服务是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手段;4)电力优质服务是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信誊及知名度的重要途径。而增强供电企业的优质服务需要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服务管理水平和营销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入手。
三、结束语
电力市场营销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由于电力营销活动过程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体系,以市场营销为支撑的企业发展体系,加深营销深度,进一步渗透目标市场,增加营销宽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和服务深度,增强电力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直接关系电力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因此,必须对电力市场营销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营高校;人才流失;原因;对策
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现状及原因
1.1 民营高校员工流动状况分析。
我国的民营高校由于在社会、历史和自身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地位、环境、条件和实力在同类高校竞争中均处于弱势,因而,人才流失现象相当严重。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一些民营高校高级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
1.2 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造成民营高校过高的人才流失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2.1 社会因素。
在我国教育机制分为公办和民办,公办的高校是以国家教育部拔款创办发展的学校,而民营的高校则是自己筹集资金创办的学校。这样再在发展上已经处于劣势,当然在待遇上也比公办高校要差的多。近年来大学急剧扩招,人才需求却没有同步扩大,就业形势严峻,以至于大学生存在毕业就是失业的开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家长、朋友都向学生灌输“骑驴找马”的观念,在没有找到合适单位的情况下,先找到一个落脚点,边工作、边寻找理想的单位。像民营高校这种实力比较弱的单位就成了跳板,一些根本不想在民营高校工作的人才,先找容易就业的单位,一旦有了合适的单位马上远走高飞。也有一些人才将单位作为积累工作经历的跳板,以便二次就业。这样民营的高校即使招聘进来优秀的人才,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也会考公务员和跳到好的单位。据对重庆某高校人才流失统计显示,人才的流失率高达30%中,每年考取公务员占流失人才的百分之六十。
1.2.2 民营高校本身因素。
不管是办校规模,还是人员、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要远不及公办高校,而且,一般来说民营高校的稳定性比公办高校差,不管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对民营高校的影响比对公办高校影响大的多。所以对于人才而言,在民营高校发展的风险要高于在公办高校的风险。有些民营高校中为了吸引人才,参与竞争,在招聘时不得不实施高薪承诺,一旦市场形势风云突变,各种承诺又难以兑现,使引进的人才有一种受骗的感觉,结合其它一些原因,往往很难留住人才。
1.3 组织因素。
是指企业自身存在不足而导致人才流失。中小企业的自身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 随意选拔与配置人才。
民营高校大多股份制合伙经营。在管理模式上不集中,较为分散。在选拔人才和人员配置上都存在随意性。并且在人才的升迁上存在各个关系网。在各个民营高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人才网的结构是老年人居多,并且担任的是各个重要部门的领导,且都是由各行各业的返聘的退休人员。这样对于年轻的人才来说,有的是感觉没有用武之地,没有展示自我的空间,有的是感觉自已即便努力工作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其次是退休人员多属于第二次就业,对福利待遇没有多大的要求,有份工作并减压退休后的空寂就行,这样就使得民营高校总体待遇水平不能提高。
1.3.2 缺乏人才后期投资。
大多民营高校忽视员工培训和人才自身事业的发展。人才在参加工作后培养的周期比较长,需要拥有的知识比较多,且他们工作之后比一般的员工更重视知识的更新和补充,随时需要进行充电,更重视自身价值的体现。民营高校培训是促进员工发展的主要手段,但大多民营高校处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事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得多,给予得少。并且由于资金有限,民营高校为节省开支,培训预算是最容易被削减的。
2 改善人才流失的对策
2.1 改善激励机制。
给员工一个发展的空间和提升的平台,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给员工以希望,给员工以动力。没希望,看不到前景的民营高校,是无论如何也激不起员工的工作热情的,这样在民营高校也不可能让员工安心工作。要给员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的平台,可以着手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鼓励员工通过正当竞争上岗。在很多民营高校,一旦出现岗位空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先从外部招聘,而不考虑从内部提拔;也有的民营高校,即使想到了先从内部提拔,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内部竞聘机制,或者是因为太熟悉内部员工,看到的总是员工的各种不足而看不到员工的诸多优点,到最终,还是会考虑从外部招聘,在他们眼里,总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的。事实上,这对员工的打击相当大。
2.2 加强培训。
给员工提供足够多的培训机会。海尔的张瑞敏曾对他的管理人员这样说过:员工刚进入公司素质不高,不是你们的错,但一段时间后,员工的素质还是不高,就肯定是你们的错。可见,对员工的培训是多么重要。只要善于开动脑筋,你就会发觉,培训可以无处不在,可以随时随地,如现在流行的一分钟培训。
2.3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调查清楚同行薪酬水平,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制定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另外,对于不同行业有共性的岗位,你还得清楚社会岗位水平。因为这些大众化的岗位本身并不受多少行业限制,如果你给出的岗位薪酬水平过低,即使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竞争力,也不会对该岗位员工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2.4 提高福利待遇。
由于很多民营高校在提供薪资待遇方面缺大手笔,这种情况通常表现薪资水平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公办校或者竞争对手给出数倍于原来的待遇时,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情感的力量等因素就显得非常脆弱了。另一方面也可能出于保留人才的考虑,民营高校在薪酬组合设计上长期激励有余,而短期激励不足,不能将有限的资金在工资、奖金、福利、股份等方面根据员工的偏好和需求进行最优设计。
2.5 搞高科学人才管理机制。
民营高校要长久留住优秀人才,就要给予这些人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发展空间。人人其实都需要一个事业感和空间感。民营高校必须要做得好这一点,给关键人才做个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给予他们一个能够让其展示其才华,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大舞台,这样才有助于留住人才,保持民营高校健康发展。与未对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相比,其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比后者高出2.2倍。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首先,要尊重人的差异,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其次,民营高校要将传统单一的职业通道转变为横向技术通道和双重职业通道等多种职业通道模式,为各类人员提供发展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轮换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的挑战性。
参考文献
[1] 李焱. 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探因与保留策略研究[J]. 特区经济, 2008(3): 159-161
__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790多所,在校学生45万余人,90%以上的学校办有学生食堂。现有省A级食堂5个、B级食堂80个。近年来,全市各地各校食堂坚持“以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宗旨,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各项管理机制,不断加强学校食堂建设,为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师生生活,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作出了积极贡献。__市学校食堂在经营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一)提高认识,维护学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则。学生食堂的主要功能是为师生,提供餐饮服务,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学校食堂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常的学习,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学校的后勤部门应加强对食堂的管理,要从维护广大师生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食堂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始终坚持为教育,为师生服务的方向为原则。食堂提供的饭菜应该保质保量,价格适当,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对食堂的就餐价格实行最高限制,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利益。
(二)科学统筹,积极化解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面对物价上涨的压力,各地各校应积极应对,不能将物价上涨的压力一味转移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家庭增加负担。一是要科学安排食谱,尽量避开高价,如东宝中学在物价高峰期,避开涨幅较大的肉类食品,取之以禽蛋、鱼类食品,提前让学校菜园的蔬菜供应食堂,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实行大宗食品原料招标采购制,__市学校后勤管理中心近年来组织城区大中型学校食堂统一招标采购大宗食品原料,进入学校的食品原料比市场价低5%左右,既保证了原料质量,又有效降低物价上涨风险,各地各校要继续贯彻这一政策。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校内养殖业,近年来,__市学校“两个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为学生食堂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原材料,对物价上涨也有一定的消化能力。特别是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种植蔬菜,圈养家禽,减轻物价压力。四是合理拉开饭价档次,至少要保证三个以上盒饭档次,一方保证贫困学生和普通消费水平学生在学校能吃饱吃好,同时可以满足家庭条件较好同学的需求,获取的利润用于平衡最低消费。
(三)加强监督管理,理顺食堂经营秩序。发挥社会舆论监督,职能部门行业监督,学校内部民主监督的优势,定期评定食堂的饭菜价格和质量,听取学生代表、工会代表的意见,定期公布食堂帐务,做到一月一核算,一月一公布,要坚决取消学校食堂个人承包制,教育、物价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学生的饭菜价格、饭菜成本、食堂成本开支范围进行检查,严肃查处种种价格违规行为。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国家行列。预计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增长到4亿多。老年人口的激增,孕育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然而,老年人消费市场目前仍处于原始状态,大量的企业仍未意识到这一市场的潜力和前景,造成老年人的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层次、产品的推出跟不上老年人的需求发展、产品销售方式不当等现象广泛存在。因此,深入探讨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特性及营销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老年人消费市场的特性
1.节俭型消费。我国老年人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2002年对广州市50岁以上离退休老人的抽样调查表明,老人月收入主要分布在500-1000元之间。同时,目前的老年人都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生活,那时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低,在长期低工资、低消费以及中华民族节俭美德等因素影响下,老年人对自身的消费总是采取自我抑制的办法。有的老年人不仅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还要考虑对子女的经济补贴等,用于自身的消费不多。从消费观念来看,我国老年人多数属于节俭型。
2.理智型消费。老年人具有较丰富的消费经验和知识,在购买前,特别是在购买新产品前-常常多方搜寻所需商品的信息,了解市场行情,力求对商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他们在经过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购买决定,对不了解的商品一般不轻易购买。对于广告宣传,他们会做出慎重考虑,但一般不会轻易相信。购买商品时,挑选仔细,认真比较,很有耐心。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往往由理智来支配行动,很少发生冲动性购买。
3.稳定性消费。老年人心理惯性强,许多老年人在长期的消费生活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他们或长期惠顾某商店,或长期使用某种品牌、商标的商品。由于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往往在购买中表现出较强的自信。他们在选购商品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喜欢凭过去的经验、体会来评价商品的优劣。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一旦对某商品或品牌形成偏爱,就会逐渐形成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即使环境变化,也很难促使他们去消费别的品牌的商品。
4.追求商品实际效用。老年人心理稳定程度高,比较注重实际,要求商品具有明确的使用价值,其购买动机以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经济实惠为主。在选购商品时较为注重商品的质量、性能、实用性,以物美价廉作为选择的标准,而不在意商品的工艺设计、外观造型、色彩、包装、装潢、整体风格、品牌及消费时尚,不喜欢过分奢华、高档昂贵、无实用价值的商品。
5.喜欢就近购买商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一般体力不足,这不仅限制其消费内容,而且还影响其购买的活动范围和方式,所以老年人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会以方便购买为指导思想。就距离来说,他们一般会选择靠近其居住地的商店购买,而不会进行长距离的购买;就方便性来说,他们尽可能选择老年商场、老年专卖店、老年便利店、老年专柜。
6.群体的购买效应。老年人的空闲时间很多,他们之间的人际沟通比其他群体更广泛。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是他们主要的信息交流中心。他们平常乐于交换商品的购买信息,在决定购买之前,喜欢咨询其他同龄人的意见。在购买过程中有着群体效应,一人买,大家都买,这样才感觉真实、可靠、放心。
二、老年人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老年人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他们在衣、食、住、行、娱方面的需求特点和其他消费群肯定有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在开发老年人产品时,应贴近老年人的实际生活,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方便性和保健性。
(1)关于衣:老年人服装要满足夏透凉、冬保暖、大方实用、易穿易脱、穿着舒服的要求。同时,在款式上除了要突出庄严稳重之外,还要能表现出老年人活力的一面,在服装的品种和款式上要注意多样化,使那些想突出自己个性的老年人的愿望也能够得到满足。
(2)关于食: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老年人更加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因此决定了其食品须具备三个特点:①营养高、易消化;②口感好,能促食欲;③有某种保健作用,在饮食中能达到食疗食补的功效;④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
(3)关于住:社会环境的多样化、谋生竞争的激烈化和家居生活的个性化,使老年人“三代同居”、“四代同堂”的传统观念日趋向老少分居、享受自由空间的新观念转变,不少老人向往条件好、功能齐全、可全方位提供生活、休闲、饮食起居和护理服务的老年公寓。
(4)关于行:老年人对游山玩水也很有兴趣,但因为在体力、精力上与中、青年人有差别,所以对旅游服务在省力、方便、舒适方面有更特别的要求。
(5)关于文体和教育:需要适合其身体状况的文体活动形式和健身、娱乐设施、器材。老年人有接受可怡情、可增知、可养性的教育项目的学习热情,要让他们在乐趣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老年人服务市场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它包括生活服务、教育服务、送温暖服务、保健服务、医疗服务、娱乐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送终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为老年人服务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是工业化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我国,老年人服务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2.价格策略。针对我国大多数老年人收入水平并不高、消费行为具有节俭型的特点,企业在经营老年人的消费品时,应以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
首先,低价策略符合老年人节俭型的消费心理。其次,专门针对我国老年人消费的市场刚刚兴起,市场不成熟,待开发的市场潜力较大,低价格有利于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最后,由于我国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是相当大的。而且随着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和国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将从空间与时间上得到较好的调节,从而使老年人的购买力稳步增长。因此,老年人口的总的购买力必将越来越大,这为企业的多销提供了基础。
3.分销策略。根据老年人喜欢就近购物以及购买的群体效应等特点,企业的分销策略应以增加老年人的便利条件,尽量接近老年消费者为主线。应该想老年人之所想,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在医院、疗养院、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区等老人聚集区的附近分散开设老年用品专卖店、老年便利店或在附近的商场内开设老年人专柜。例如,开办老年人食品店、老年人服装店、老年人保健用品店等。在商店的内部,其设施应尽量减少自动化,增加休息区。店铺的服务应细致周到,要热情为老年人提供商品介绍、购物咨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电话预约购物等。这样做,在方便老年人顾客的同时,商家也能给自己带来稳定的顾客群。
4.广告策略。老年人的消费属于理智型消费,因此,针对老年消费者应该多选择介绍性、提示性和劝说性广告,尽量避免炫耀性、夸张性和竞争性广告,名人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大。
在广告媒体的选择上,视听广告和报刊广告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媒体,特别是视听广告(通过电视、电台、电影播放的广告)对老年消费者的影响最大。老年人闲暇时间较多,他们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的时间比较长,这就决定了视听广告对他们起作用的时间也比较长。读书看报也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好的报刊广告同样非常有吸引力,并且其制作费用往往要低于视听广告。厂商应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市场综合考虑,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体。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力、视力、听力诸方面都有所下降,因此给老年人看的商品广告说明应该字体清楚,字尽量大些,内容尽可能简单明了。
5.人员推销。由于老年人阅历丰富,对年轻人有着某种偏见与不信任感,对同辈的人却比较信任,心理戒备较小,所以使用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推销老年消费品不一定合适,可以适当考虑聘用老年推销员来推销产品。老年推销员多给人一种诚实仁厚的形象,加上同辈人共同语言较多,易于沟通。另外,老年推销员空余时间多,培训费用低,促销效果明显。
关键词:课堂意外 现状分析 建议对策
一、调查目的
为了真实地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对“课堂意外”问题现状,以便制定相应有效的对策,提高语文教师应对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特设计了“语文教师应对‘课堂意外’问题现状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2015年1月,对几所小学84名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师应对课堂‘课堂意外’问题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既有刚工作的年轻教师,也有具有20多年教龄的中年教师;既有市区骨干教师,也有普通教师。本问卷主要从“对待‘课堂意外’的态度”“应对‘课堂意外’的方法”“备课的实际状况”“对待教学反思的态度”等方面共设计了二十题封闭型选择题。本次调查共发放84份问卷,收回84份有效问卷。我对问卷结果进行准确统计,算出百分比,编制了统计表。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对待“课堂意外”的态度――想说爱“你”不容易
1.尚未重视“课堂意外”重要性
课堂应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很重要位置。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不少老师过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成功,而非学生的成长。问卷第1题的数据可以看出,有71.4%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关注自己精心预设的教案是否顺利实施,教学流程是否流畅,只有23.8%的教师将目光聚焦学情,关注学生学得怎样,及时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问卷第19题是调查教师在日常的教研课中关注的是什么,38.1%的听课教师关注的是课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33.3%的听课教师关注授课教师教学流程是否顺畅,14.3%的听课教师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14.3%的人关注的是授课教师处理随机生成问题的方法。
2.害怕出现“课堂意外”
从对第4题“您担心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吗”的回答中可以发现,85.7%的教师不希望课堂上出现“意外情况”,总希望一帆风顺到下课。问卷第5题“您对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所持的态度是”,62%的教师选择“置之不理”,还有19%的老师选择“感觉很厌烦,会训斥几句”,仅有19%教师选择“想办法巧妙应对”,可见课堂上的“课堂意外”是许多教师避之不及的!
(二)教师应对“课堂意外”――心有余而力不足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按照教案机械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不断调整预设的动态发展过程。但是有一些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在课堂上遇到学生个性化提问,往往束手无策。对于第2题“课堂上,您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案吗”的回答也是出乎意料,只有9%的人经常做到,超过91%的人是很少调整或基本不调整,只是一味地按照既定的教案去逐步落实。这其中不少人是不知如何应对“课堂意外”而“不调整”或“较少调整”。问卷第7题,“当您的课堂上出现‘课堂意外’时,您的表现是”,14.3%的人选择“能针对不同情况具体对待,巧妙应对”,28.6%的人选择“有时候会处理,有时候不能处理”,而有57.1%的人是“经常手足无措”,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面临“课堂意外”是不仅缺乏心理准备,更缺乏急中生智的应对方法。又如,第14题“课堂上,您有过不知道学生答案正确与否的经历吗”,答“有”的占61.9%,可见我们教师应对课堂意外还有很多不足,确实需要提高。与之相关联的第15题的回答则要有意思的多“如果有,您通常是怎样处理的?”四个选项表明不同的态度和机智,14.3%选择“训斥学生七岔八岔”的,明显不能接纳学生质疑。
(三)缺乏精心预设,面对“课堂意外”――临阵磨枪,既不快也不光
应对“课堂意外”,教师除了要有开放的心态,还要精心备课,这样在遭遇“课堂意外”时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现实并非如此。从第9题的选择可以看出,33.3%的教师是“自己精心设计教案”,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根据现成教案修改”或“照搬现成教案”。第10题“您的教案一般什么时候完成?”71.4%的人提前一周,28.6%的人是“上之前匆匆写就”这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课前不钻研教材,不分析学情,不精心设计教案,怎么可能在课堂上应付自如呢?第11题“您在写教案时会设想课堂上出现哪些情况吗?”28.6%的人“经常会”,66.7%的人“偶尔会”,4.7%的人“基本不会”。问卷第13题“您在备课时会考虑同一环节出现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吗?”23.8%的教师选择“经常会”,61.9%的教师选择“偶尔会”,14.3%的教师选择“基本不会”,这样的缺乏精心预设的备课,是不可能巧妙应对“意外”的。
(四)怕学习,怕写教学反思――心中无“粮”,上课就慌
有的老师不理解写反思的好处,如问卷第16题“您每节课上完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吗?”,有9.5%的教师从不写,28.6%的教师偶尔写,38.1%的教师经常写,只有23.8%的人一直坚持写反思。我们看到还有不少老师没有意识到教学反思对于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是多么重要!第17题“您的教学反思侧重于写”,选择“学生学习的状况”的占 66.7%,选择“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处理评价”的占23.8%,选择“其它”的占9.5%。这又反映出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知道教学反思如何写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思考与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在提高应对“课堂意外”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需调正心态,积极寻求应对“课堂意外”的有效策略。
1.教育家布鲁姆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这就说明出现“课堂意外”是很正常的。学生提出的“课堂意外”,其实体现了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讨论,有利于其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2.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情变化,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面对学生的突如其来的提问和与自己不同的见解,要多一些宽容、欣赏,多一些机智和艺术,抓住“课堂意外”的新生成,使得课堂充满灵性,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
3.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更新知识结构,充分预设教学环节与教学问题,做到在遭遇“课堂意外”时能够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