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3 15:47: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乡村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耕文化;乡村性;本质
婴儿在母腹中长大,便对母亲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从人类的起源伊始,人类对孕育自己的土地,便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和回归感。考问心灵,你会由衷发现,原来我们心灵的归宿就是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一方水土一方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就成为架起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密切交往的桥梁。
1 乡村旅游的起源
1.1 国外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但是那时候的度假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洲,人们开始利用原生态的乡村居所吸引游客,于是乡村旅游在全球兴起。国外乡村旅游的始作俑者是富人与贵族。法国有着古老的乡村旅游传统,然而在早期乡村旅游仅是奢华贵族生活方式的体现;英国在11世纪开始就有贵族狩猎活动的产生,18世纪出现农庄式社会休闲活动;德国于19世纪末产生乡村休闲度假行为;美国乡村旅游活动的发生则与铁路建设、国家公园有直接关系,1992年出台正式的指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主要由美国国家乡村旅游基金负责。加拿大的乡村旅游主要有两种,度假农庄和土著旅游,分别由乡村度假农庄协会和土著旅游协会负责指导和提供服务。在日本、韩国,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场观光的形式出现。乡村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物美价廉、富有特色的食品、浓郁的乡间音乐和舞蹈以及浓浓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成为人们选择乡村游不可抗拒的理由。
1.2 中国的乡村旅游
中国乡村旅游的起始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寄情山水的变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的生活心态;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田野风光;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的乡村生活形态;“苔藓侵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乡村景观……他们住在乡村,一切生活起居、耕作经营都同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体验村野生活的乐趣,陶冶情操,品性移情,却不以农田为基本的谋生方式和手段。这些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桃花源”式的生活就是乡村旅游的雏形。
庄志民在《旅游经济发展的文化空间》一书中指出:“我国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是一笔凝聚着几千年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传统的农耕文明遗迹及生活形态仍大量地存在于现实社会中,这又是一笔能在第三次浪潮文明中重新放射璀璨光芒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以商鞅“垦草”为代表的农耕思想,“重农抑商”、“耕读为本”的儒家思想代代相传,历经数千年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积淀了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这种农耕文化就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表现在农耕文化上。
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中人们代代相传的一种共享的生活方式,它包括技术、价值观、信仰以及各种约定俗成。这种文化在乡村中的体现就是“乡村性(Rurality)”,或称为“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只有保持它固有的自然古朴的特征,符合城市人群对乡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的探究动机和心理,激发人们对理想中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对乡间文化、物质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的认同和回归的心理,才能引起旅游者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促使旅游者更加以回归原始的心态重返大自然的怀抱。
不论国别的差异,不探究生活方式的区别,居住在同一地球上的人们对其养育自己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眷恋与怀念。回归自然,重返田野,成为现在城市人心底的呼唤。
2 乡村旅游的概念解析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乡村旅游的概念给予了不同的界定。Gilbert 和Tung(1990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 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刘德谦(2006年)认为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以及与农事相关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该地进行休憩、观光、体验及学习等活动。沈东生(2010年)觉得乡村旅游是以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幽美的农业生态环境、参与性强的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民族习俗等为旅游资源,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融观赏、考察、参与、娱乐、餐饮、购物、学习、度假于一体,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娱乐求知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不管学者们从何角度出发来鉴定乡村旅游的内涵,但有一点是想通的,即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与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存在永久性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永久性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旅游的必要条件。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归纳和说明:
2.1 旅游必须以“乡村性”为依托
即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建立在旅游者对农耕文化或乡村文化的了解意愿和深深的向往之上,通过对乡村的建筑、民俗等来实现其旅游的目的。
2.2 田园风光、村落景观与乡土文化是乡村性的三大载体,尤其是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的内核,田园风光、村落景观是乡土文化的外在体现。只有三者的统一结合才能让游客深刻体会到乡村的魅力所在。
2.3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做到:小规模经营、由当地人所有、社区参与、保持文化环境的可持续性。这是开发乡村旅游并实现其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
可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具体的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状况、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自然环境三者合而为一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依托城市周边地带的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而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情民俗、领略风光自然和回归原始生态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乡村旅游的本质阐释
通过如上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即是基于“乡村性”的“农耕文化”。具体来说,要从以下方面把握:
1)从地域的角度出发,强调“乡村”这一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征,即乡村旅游必须是在乡村的土地及地域范围内进行的旅游活动,而非城市。
2)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涉农资源,即土生土长的村民、婚丧嫁娶等民俗、种植或养殖的劳作情形等。旅游发展的核心是旅游资源,因此涉农资源的存在是乡村旅游开展的基石。乡村旅游资源的表现类型很多:农业文化景观、农耕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村落民居习俗以及与之相和谐的各种副业等,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事物。如麦场文化,金黄的麦秸垛、摊晒的新麦,用麦秆编草帽辫的村妇村姑等,类似的场景与情调构成一幅田园韵味极浓的农耕画面,勾起游人浓浓的怀旧情感,使其沉浸于陶渊明般的回归感慨之中。
3)在经营上依靠的是当地居民。乡村旅游具有乡村的自然属性和文化特征,具有相对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可是是当地政府、企业投资人或者其他,但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一定要让当地居民发挥其主人翁的态度和精神。只有充分依靠当地居民的经营,才能使乡村的旅游资源特色充分突显,才能使旅游者完全沉浸在“乡村”这一特定的旅游氛围中。
4)从产业布局出发,强调了其内容外延。开展乡村旅游,不是单一的乡村居民的产业经济增加,它会达到旅游企业、乡民和旅游者“三方共赢”的效果。
5)从国际惯例出发,强调了其体验需求。以乡村特有的活动内容为主,旅游活动的设置要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
因此,乡村旅游是农村、农民、农业与旅游业四者结合的产物, 其强调的是参与性、体验性、休闲性、过程性, 具有自发、自助、小众的特色。因此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的乡村旅游应该会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市场需求。
4 挖掘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独树一帜的乡村文化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更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保证。使乡村的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内容、形式上充分体现出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突出农村天然、质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倾力展现乡村魅力,这对于在城市喧嚣中怠倦的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也真正实现了城里人重返田野、回归乡村、找寻心灵慰藉的愿望,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敏.我国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和转型-兼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升级[J].旅游学刊,2009(2):70-74.
[2]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12-19.
[3] 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5.
[4] 沈东生.安徽肖坑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41-43.
[5] 吴权民.关于乡村旅游文化的思考和实践[J].乡村旅游,2007(12):38-41.
法国乡村旅游的起源与产品
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是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或替代产业,是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虽然早在1863年,托马斯・库克就组织了到瑞士乡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而真正意义上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但是截止目前,绝大部分学者都认同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 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
法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农村空心化严重,农村人口老龄化、密度稀疏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为解决“三农”问题,法国政府开始实施“领土整治”政策,将土地集中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整齐的、大片区的农业景观对游客具有震撼力,加之基础设施的改善,餐饮、住宿、商店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旅游产业6大要素的集聚,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法国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根据法国农会的划分,法国乡村旅游主要分为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村、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9个产品系列,归纳起来可划分为美食品尝、休闲和住宿三大类。美食食料要求原产地在本地及周围农场,保证新鲜,烹饪必须是当地使用的加工方式。住宿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乡村别墅、床餐出租房、远足者宿营地、乡村酒店等。休闲包括参观农场、学习体验农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参与狩猎、读书、摄影等娱乐休闲类活动。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在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学者们总结出了旅游业发展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
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发展。1955年,法国政府鉴于法国农村大量的具有传统风格的民居空置、损坏,开始启动了以繁荣农村小镇,克服农村空心化现象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家庭式接待服务微型企业”计划。为了使农村民居满足“家庭接待服务微型企业”的标准,法国政府提供经费的资助以促进维护与修缮。法国各地政府规定:只要住所业主遵守利益相关者的约定,家庭旅馆在建设后达到三稻穗(三星级)标准,10年中每年向公众开放6个月,就可以得到政府家庭旅馆修缮补助津贴,补助津贴大约占总投资额的20%―30%。大约有40%的家庭旅馆获得了政府的公共资金补贴。在基础设施方面,2000―2006年法国政府共拨款5300万欧元为乡村旅游景点修筑公路。另外,法国政府每年组织一次为期2天的乡村旅游博览会,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帮助农村居民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法国乡村旅游起步之际,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便应运而生。协会在政府的政策范围制定行业规范、制度及质量标准,以达到行业自律,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规范、质量评级标准由法国农会下属协会制定。法国农会是公共职业联合机构,具有半官方、半民间性质。一方面或协助政府主持农业行政事务,另一方面要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并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拥有政府和民间的双重身份,也是它们之间的重要桥梁。农会常设委员会(APCA)下属成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处并研发了“欢迎你到农庄来”的组织网络。此外,协会还担负起全方位指导农民、教育农民、帮助农民的重任。协会对于加入协会的会员从房屋的修缮、经营、定价、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与帮助。
坚持本地化,强调原真性和独特性。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法国政府坚持本地化策略。“本地化”渗透到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决策、产品设计、经营、服务、人才等各个层面。法国政府规定, 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必须得到该地居民的同意,必须考虑到对当地居民生活上的影响。在旅游产品设计和经营方面,法国乡村旅游中的每一类产品都力图保持其原真性与独特性。以“农产品农场”为例,每个农场销售的主要农产品必须是自己所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原则上不可以向外采购,必须是农场种、养殖的动、植物为主,副材料可以来自农场之外的产区,其生产加工程序必须在农场内部进行,从而保证每个农场都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为此,农场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交有关资料,从制度上保证了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和独特性。家庭旅馆的建设也同样遵循这样的原则,每一座房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必须和谐一体,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以农场为载体,形成独特经营模式。据统计资料,法国有各类家庭农场66万个,平均经营耕地42公顷,其中68%的农场经营蔬菜、11%的农场经营花卉、5%的农场经营养殖业和水果,其余为多种经营。75%以上的家庭农场劳力由经营者家庭自行承担,仅11%的农场需雇佣劳动力进行生产。法国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依托这些不同特色的家庭农场,法国乡村旅游的经营模式就非常简单高效,经营形式包括个人农场、有限责任农场、民事团体、商业集团等,其中个人农场占绝大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要求最低具有初中学历,具备农业经营和管理的知识,最好熟悉当地的文化。
对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不断优化升级乡村旅游的定位和功能。功能定位是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基础和核心。乡村旅游具有重新配置乡村资源, 整合乡村功能的重要作用, 可以作为相当多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和长远发展的战略产业, 甚至可以起到“重唤农村文化与灵魂的作用”。因此, 要按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国家发展新战略,不断优化升级乡村旅游功能定位,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认识基础。
完善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和法规体系。早在1988年法国便成立了隶属国会农业委员会的农业观光服务处, 作为推广农业旅游的中央机构。法国制定了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发展政策、土地和资源、行业管理、市场规范和行业自律机制等。例如,规定“暂住型农庄”主人必须亲自向来客介绍农庄的历史、运作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游客了解风土民情。在餐饮方面也有相当具体的规定,要求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庭式简单多样化的菜式。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旅游企业在运营、游客服务、接待设施设备、乡村内外部环境以及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行为,保障了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法规体系。各地方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可操作的规范和监管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类细则和条例,包括市场、经营、管理、质量监督、责任事故、食品、服务等,以促进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
立足本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对乡村旅游内涵的认识不准确,乡土特色不明显,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重复建设,盲目照抄照搬,模式单调,缺乏基于本地特色的创新。因此,要充分挖掘本地区、本乡本村在人文、历史、环境、生态、农业等相关的特色,坚持原住房、原住民、原生活、原生产、原生态的原则,确定本乡本村旅游发展重点与优势, 形成各地的特色旅游产品, 从而形成本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自然风光与乡村人文活动为吸引物,以农户为经营服务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购物等各种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西欧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而在国内的兴起却是近十年来的事情,尤其是进入后工业文明以来,都市的喧嚣、环境的恶化、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城市人生活在麻木的状态中,人类思想最深处贴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潜意识时刻传递着远离城市,走进田园的信息。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之后,乡村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始于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带领一群贵族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农家食品,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但学术界通常把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全国旅游协会”的成立作为乡村旅游起源的标志。可见早期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贵族化特征,普及型不强。现代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70年代之后开始在欧洲国家大规模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绿色生态、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复兴等一系列思潮的影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又迎来了新的发展,目前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为2180亿美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占5%-10%;属于稳定性较强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乡村旅游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因此,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来说,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高档次的旅游度假
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诞生应早于欧洲,到乡村、田野郊游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远古先民就有到郊野农村踏青(春游)的习俗。《管子・小问》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就记录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明媚春光的情况。这是我国春游一词的最早出处。春游登高是唐朝社会普遍的游乐风气,仕宦游览城郊山水名胜,到郊外游居更是文人时尚和高雅的文化旅游活动,金陵文人“春游牛首秋栖霞”在唐朝时就已盛行。我国古代先民的踏青活动已具有乡村旅游的特性,可视为现代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
解放后后,我国的一些地区采用定点接待方式开展了一些具有乡村旅游性质的政治性乡村旅游活动;但不能视为真正意义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如: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需要,在山东省石家村搞过乡村旅游类型的活动。70年代,北京四季青经常举行类似乡村旅游活动接待外宾。80年代,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观光旅游项目。如:深圳开办的荔枝节及采摘园、北京郊区民俗村、山东枣庄的石榴园、广西阳朔荔枝园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于是各地纷纷效仿,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21世纪,我国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我国工薪阶层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约16周多,占全年日数的31.2%,进入拥有余暇时间的小康阶层。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自然回归的本性、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使生活在城市化地区的人们对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政策性扶持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2004年,“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开始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省区在发展规划中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21.5%,农民获得了旅游收入份额的11.6%。“五一”、“十一”、“春节”3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在每个黄金周可形成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在乡村旅游较发达地区,很多农民家庭七天旅游纯收入达万元。不难看出,乡村旅游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的特征
(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和界定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荫掩映下的村舍、袅袅升起的炊烟、敦厚古朴的风土人情、优美的田园生活和纯朴的乡村风味是乡村旅游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广大农村地区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使乡村旅游在活动区域和活动的对象上具有乡村性的特点。古朴的乡村作坊,原始的建筑风格,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构成了乡村地域的“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是游客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重要吸引力。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
乡村旅游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功能复合型的旅游活动,除了具备传统旅游项目的共性外,乡村旅游使旅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娱乐性,它的本质在于体验。乡村旅游的客体主要是以城市平民为主的城市人群,他们或者对乡村生活完全陌生以致于对乡村充满好奇,或者本人就出生在农村试图找回渐渐失落的记忆,或者曾经在乡村生活过可以重新获得一种曾经熟悉而如今已经陌生的体验。同时生活在城市快节奏、高压力环境下居民对自然的渴求更为强烈,在满足“怀旧”和“回归”追求的同时,不仅能够体验到乡村的民风民俗、劳作方式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民间文化,而且能够在劳作的欢愉之余购得自己满意的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既增长知识又丰富旅游情趣。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扶贫性
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将乡村旅游资源作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借助外部推动力量来扶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时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使贫困乡村居民摆脱贫困,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策略。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近13亿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状态,每年约有1800万人死于贫困。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地域辽阔,我国8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79%的旅游景点、近1/2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都分布在较为贫困的农村地区。我国旅游扶贫实践活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的贫困人口占全部贫困人口的1/3左右。旅游扶贫能够给贫困人口带来的不仅仅是温饱,而且还有外来的文化融合、带动贫困地区人口素养的提升,促使贫困地区产生社会、生态、经济三重效益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见图)。
(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广大乡村地区的经济现象,是大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产生的新型旅游产品,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建筑物、生产和生活工具、乡村的知识和传统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是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旅游发展的基本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对其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不以破坏原有的农业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为前提,为子孙后代保留足够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乡村人文景观。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享受自然、回归自然,通过乡村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更热爱自然、将保护生态、保护自然成为旅游者的一种自觉行为。
(五)乡村旅游时空的多变性
关键词 台湾民宿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家庭旅馆 休闲农业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76
Development of the B & B Industry in Taiwan
LI Jing, LIN Jing, LIU Jingbo, LIU Haibin
(Hebei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Chengde, Hebei 067000)
Abstract Taiwan Bed and Breakfast industry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aiwan's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brand in the world, and to the mainland, "farmhouse" to represent the Bed and Breakfast business operators disorders, a single product can not meet the target customer expectations, we have come to a much-needed restructu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Breakfast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aiwan as a benchmark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t is desir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st bed and breakfast business.
Key words B & B Industry in Taiwan; farmhouse; rural tourism; family Inn; Leisure Agriculture
0 前言
无论台湾民宿起源于日本还是欧洲,这种体现原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生态系统的住宿模式已经扎根台湾,与独特的台海文化水乳相融,成为旅游六大要素中住宿业的领军力量,使台湾旅游大放异彩。台湾民宿行业协会在民宿业发展中一直恪尽职守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加之近年来二代民宿业经营者整体素质提高、监管法律逐渐健全、政府出面鼓励创意民宿产品和引领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台湾民宿业的前景愈见广阔。我国大陆地区近年来意识到乡村旅游模式(农家乐)粗狂有余精细不足,正在推出偏重于体验的休闲农业,这是很好的现象。台湾与大陆民宿业的发展历程有很共同之处,特此进行研究。
1 民宿的起源及定义
1.1 民宿起源
对台湾民宿的创意来源一直有两种说法,其一起源于欧洲的B&B(BED AND BREAKFAST),即主要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旅馆,此模式其后发展为乡村旅馆。另一个说法起源于日本长期以来存在的MINSHUKU,即为运动爱好者或温泉旅游者提供的当地原住民房屋,“民宿”一词音译也来源于此参考。考察台湾漫长的殖民史和至今保留的日本遗风不难发现民宿起源日本的说法更为贴切。台湾民宿的萌芽和日本相似:游客去往著名的风景区旅游,并投宿于当地人的房屋,长此以往当地人将房屋改建成了具有一定活动项目的家庭旅馆。①
1.2 民宿定义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于2001年颁布《民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款明确了民宿的定义:利用自用住宅空间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②此定义及后续限制法律表明了民宿不同于常规旅馆的四个特点:(1)法律对民宿的产生区域做了严格的限制,乡野地区包括观光地区、原住民地区、离岛、自然村落等区域,直接排除城市的旅馆、酒店和大型度假村。(2)民宿所提供的服务需要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民宿经营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经营者与住客进行具有人情味的交流,以此为基础产生相关附加价值。游客所得到的体验乡野风情,而非常规旅馆提供的标准化服务。(3)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直接缩小了民宿的规模,法律规定民宿客房数限制在15间以下,客房总面积200平方公尺以下,这样做保持了乡村民宿的纯正性,从而进一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4)有条件的民宿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资源提供与乡野有关的活动,扩展民宿的服务项目,使住客深度接触当地自然和文化,换句话说就是“活的像个当地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台湾民宿努力打造小而精的乡村住宿资源,更加重视满足游客的体验效果,这也是台湾民宿在世界住宿业中具有话语权的重要原因。③
2 台湾民宿业的发展
2.1 台湾民宿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宝岛台湾位于热带地区,物产丰富、旅游资源品质和种类极佳、旅游适宜期长。上世纪中后期台湾政策平稳,经济产业均处于上升阶段,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旅游渐渐成为风尚。最先意识到旅游人数增多、住宿不足的地区是度假胜地及风景名胜区周边,当地每逢节假日酒店、旅馆的客房供应不足,由此民宿业应运而生,萌芽期开始。
台湾民宿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20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台湾加入世贸组织,传统耕作农业因成本高受到冲击,政府在这样的压力下实施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型,农委会全力扶持农业区和原住民区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同时,为改善山区原住民的生活状况,政府鼓励原住民利用当地特有自然和人文资源,将空闲房屋改建成民宿,以增加收入。双管齐下,台湾的乡村旅游业蒸蒸日上,山区、产茶区和农业休闲区等出现了很多民宿,因为价格实惠、能够深入接触当地居民、服务热情等特点推动了当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台湾民宿的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同年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颁布《民宿管理办法》,对民宿业进行合理规范和引导。台湾政府也于同年贯彻周末双休日制度,使民众有了旅游所需的闲暇时间,旅游偏向由观光向休闲转变,民宿作为与原住民深入接触的桥梁得到大力发展。根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持续的数字显示最早的民宿数据记录于2003年2月,全台湾7市18个县共拥有合法民宿65家,房间数280间。而到2010年1月为止,台湾的合法民宿数量为2929家,房间数11678间,7年时间里增加了45倍之多,平均每年增加409家民宿。
2.2 台湾民宿业现今态势
根据截止到2015年4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台湾目前拥有合法民宿5454家(未合法民宿数量393家,2320间房),房间数22000间,相比较2010年增加了2525家,五年里平均每年增加505家民宿,增长比率明显加快。民宿分布呈现地域集中性,19个县市共形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集中分布在台湾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几乎涵盖了台湾东部大部分海岸线,包括花莲县、宜兰县、台东县、南投县,这四个县的民宿数量占据全台湾民宿总数的67%,第二梯队占据24.5%(包含新北市、苗栗县、嘉义县、屏东县、澎湖县、金门县),从南至北散落分布在台湾西部海岸线和离岛地区,第三梯队占有民宿总数的8.5%。
3 台湾民宿业的优势和劣势
3.1 台湾民宿业发展的优势
3.1.1 民宿行业协会是民宿发展的中流砥柱
台湾民宿业如其他行业的发展历程一样,都经历了探索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每一次量变和质变都离不开民宿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管。行业协会的第一次举措就对台湾民宿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各地农委会农委会大力推广农业区及原住民区利用自家空屋招待旅游者,才使得民宿由单一的位于风景名胜区周围开始进入农业产区和民俗特色区,从而为今后的乡村民宿打下基础。2001年前政府并未对民宿出台具体政策,还处于观望和尝试阶段,探索式对民宿经营者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走过了艰难的道路,并为政府在2001年设定民宿管理办法出谋划策。进入新时期,台湾民宿业最大的瓶颈是民宿产品片面强调住宿,早已老化单一,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同民宿或爆满或无人问津,没有稳定客源。为此民宿协会采取各种措施奖励新颖、独特并符合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的特色民宿,并指导民宿经营者扩大经营项目,从单一住宿向提供特色饮食、周边旅游服务、开设民宿纪念品店和增加休闲设施等推进,并形成策略联盟,创立民宿营销网站,将所有民宿集合出售形成行业集聚效应。行业协会逐渐将民宿推举成台湾住宿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民宿经营者的整体素质高
台湾民宿发展之初,大多由乡村居民或原住民担任民宿经营管理者的角色,他们的文化水平有限,视野不开阔,没有掌握管理方法,对各项政策模棱两可,无法将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原住民的民风民俗融入民宿的建筑装修和扩展项目上,使得民宿经营走不出当地。在民宿发展已成大势所需之后,很多出身乡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城市打拼几年后回到家乡,或继承父母的民宿经营或自己开设民宿,这群年轻人在外接受的文化教育和人群完全不同,给乡村民宿发展注入新鲜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民宿融入当地、开发新产品和服务城市人群。台湾观光局在2009年举行过一次浩克民宿遴选活动,依据建筑造型、生态景观融入度、人文交流等进行评选,于全岛千家民宿中寻找出323家“好客民宿”,一半以上民宿业主具有高等学历甚至有海外留学经验,他们借鉴欧洲的B&B模式和日本的民宿经验并在台湾发扬光大,在国际住宿查询网站上注册营销,供即将前往台湾的国外游客查询,直接提升了台湾民宿的影响力,旅游者人群的改变也促进民宿设备设施的改进。
3.1.3 监管、指导民宿的法律法规健全
2001年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颁布《民宿管理办法》及相关解释函,此办法共四章38款,对民宿定义、土地使用标准、建筑物标准、申请条件、监管奖惩制度等提出明确规定,并附有27则制约法律,这些法律同时制约台湾民宿,对其提出了严格的限制。如:法律规定开设民宿的区域限制在风景名胜区、原住民地区、离岛地区、经营农场或休闲农场并具备相关许可证明的地区、自然村落、非都市地区等,并限制客房数15间以下,客房总面积200平方公尺以下,这直接将都市开设的旅店排除在外,保持了民宿的自然原真性,也便于经营管理。
3.1.4 地势条件和政府引导使民宿产品创意无限
台湾民宿产品之所以推陈出新,一方面由于台湾政府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民宿业者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另一个原因是台湾与众不同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台湾的山海拔高温差大,拥有从热带至寒带的垂直自然带,林带动植物、温泉、瀑布随处可见,台湾四面环海、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而各地的民俗风情各有不同、千村千样,加之热带地区常年适宜游玩,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聚落带使民宿产品在创建之初就得天独厚,只要合理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必然呈现千变万化的民宿风格。目前为止台湾已经出现了体验式民宿(艺术、运动、农家、自然、民俗主题)、依地理条件开设的民宿(原住民部落、温泉、海滨、农园、传统建筑主题)和个性主题民宿(巧克力、怀旧复古、人文沙龙主题)等多种民宿资源,比如亚洲第一家单车主题民宿就在台湾落地生根。
3.1.5 营销手段多样
行业的产品营销方式与其发展阶段相辅相成。在台湾民宿业发展初期,民宿业主利用传统媒介进行营销,如参加政府和媒介举办的会展等。随着发展渐趋成熟和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方式改变,亟需顺应潮流的营销方式出现,在这一阶段民宿协会担任了主要作用,他们利用新兴的网络资源创立了第一家同业民宿网站“旅宿网”,旅游者可在此挑选预定全台民宿,协会鼓励台湾所有民宿业主登记其中,并将旅宿网连接到各大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目前为止全台5454家合法民宿全部加入旅宿网。高素质的民宿业者也开始探索网络营销模式,他们在世界民宿网上登记并销售民宿产品,有些业主还创立了自己的网站吸引了大量游人。比如位于高雄旗山的“旗山丽景民宿”,店主开设独立网站,设有丽景民宿介绍、住宿咨询、优惠情报、访客留言、网络相簿、临近景点和交通指引等项目。除了网站外,民宿业主也开始利用微博和交流媒介(The Face Book)等与游人和潜在旅游者沟通,及时掌握旅游动向,指导民宿改进产品和经营理念。
3.2 台湾民宿发展的劣势
3.2.1 民宿范围被人为扩大
《台湾民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民宿所处的环境为乡野环境且与当地自然人文合为一体,直接把城市酒店、旅馆和超过规模的度假村排除在外,保持民宿血统纯正。而笔者在收集台湾民宿资料时发现无论是官方网站、民宿销售网站还是与民宿有关的电视节目,都有意扩大其范围,刻意将不属于民宿的都市旅馆、规模50人以上的度假村等归入民宿行列,以供旅游者选择。这样做扭曲了民宿本质,降低了民宿的实际体验效果,正在为民宿这个明星品牌降低档次。
3.2.2 非法民宿大量存在
通过台湾交通部观光局最新的民宿数据显示,台湾目前拥有合法民宿5454家,非法民宿393家,共计5847家,但在同业民宿网站“旅宿网”上注册的台湾民宿多达一万多家。这种情况一方面由于台湾对合法民宿的审批非常严格,主要土地管制条例严格,审批困难,且作为民宿主要经营者的农民不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另一个方面要归因于台湾政府对于非法民宿暧昧的态度,在政府官方网站上的民宿数据明确标有非法民宿及其资料,并未对其进行限制。
3.2.3 无关投资商进入该行业
在台湾民宿成为吸引世界的品牌之后,台湾民宿的数量逐年上涨速度飞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量投资商看中该行业并进行投资,他们拥有资金优势和服务优势,容易进行土地审批,很快分了一杯羹。但是这些投资商往往以民宿之名行旅馆之事,违背了通过民宿让旅游者体验当地风土民情的初衷,而且他们不断扩大民宿要求的规模,使部分民宿变成了旅游住宿中的另一个业态。
4 中国民宿发展前景展望
4.1 明确民宿标准,尽快与住宿业其他业态剥离开来
现今我国颁布的民宿(农家乐等)相关法律法规全部来自住宿业和服务业的法律标准,并未出台专门针对民宿的定义范围、土地使用标准、经营方式、申请条件、相关监督单位、建筑装修标准等,这使得依靠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情感交流为基础,为住客提供入乡随俗乡野住宿体验的民宿无法与提供标准服务的住宿业其他分支剥离开,模糊了与其他分支的界限,无法体现其独具一格的人本优势。
4.2 慎重开办民宿,依附当地资源进行产品创新
民宿的进入门槛低,很多经营者看准时机纷纷开设农家乐等民宿,然而由于缺乏优美的乡村风光和浓厚的人文资源,经营农家乐只能提供基本餐饮服务和住宿服务,大多数客人去农家乐用餐后便离开,无法延长逗留时间,使经营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由于经营者无法提供贴合当地实际的创新民宿产品。我国应首先就田园风光旖旎多样、适游期长、民风独特的村镇开设农家乐,针对幅员辽阔的自然景区开设景区客栈,这样首先保证了民宿所处环境优良独特,留住顾客开拓民宿活动项目。而自然人文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则需要在民宿走向成熟时进一步开发。
4.3 政府和行业协会主导,扩大民宿营销手段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提供民宿的网上咨询和交易平台、组织民宿推介会或让民宿经营者参与旅游宣传活动、指导经营者利用微营销(微信、微博)进行宣传,保证民宿销售的开放性。目前我国虽然有民宿官方网站,叫“农家乐协会”,这个网站实在笔者刻意查询的情况下才找到的,上面只有农家乐的电话和地址。
5 结语
台湾与大陆一脉相承,大陆民宿业处于初级阶段相当于台湾民宿在2001年之前的探索发展时期。然而由于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以及不同于国内的政策导向,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提出切合大陆实际的民宿发展策略。
注释
① 蒋佳倩,李艳. 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 旅游研究,2014,04:16-22.
[关键词] 乡村旅游;统筹城乡发展
乡村旅游的起源,一般意义上认为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我国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渐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契机。我国借鉴国外农村旅游发展经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我省农村呈现经济发展新气象。
一、乡村旅游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主要面临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面貌落后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焦点在于农民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可以看出80年代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的收入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刻不容缓,国家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其重点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需调整产业结构,而见效最快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具体作用如下:
1.有效改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对游客的服务中来,这样农民可以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另外发展乡村旅游,游客直接来农村消费,可以降低农副产品的交易成本,如石家庄栾城通过举办草莓采摘节,吸引游客亲自下田间摘取购买,这样不仅使游客获得了亲自参与的满足感,而且农民自己也节省了采摘的劳动支付,不用再拿到市场上去销售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总之,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2.有效改善农村落后的面貌。发展乡村旅游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提供内在动力。乡村的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民思想守旧不开阔等这些都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障碍,为发展乡村旅游政府应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来加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对农民进行各种知识培训以适应乡对旅游业的发展。这必然会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3.有效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民主建设。乡村旅游为乡村文明、乡村民主提供内在动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促进城市与乡村居民的交流,促使乡村居民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从而使其摒弃一些小农思想的陋习。城市居民带去的科学知识、现代城市文明等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激发了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的学习热情。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综上所述,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民多渠道的增加收入,有利于促进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有利于促进乡村的环境保护使村容整洁,复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我省的新农村建设。
二、我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省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我省乡村旅游客源主要以周围城镇居民为依托,以自驾游为主因此停留时间较短、出游时间较为集中,且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的限制,我省的乡村游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城镇居民的食、住、行、游、购、娱的需要,因此游客在农村花费较少,造成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低下。综合起来我省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雷同较多,缺乏特色。目前,由于我省农民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不到位,另外受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我省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形式单一,没有深入的发掘乡村旅游的内涵,且开发盲目现象严重缺乏当地特色,造成各地方乡村旅游大同小异,因而对游客吸引力不大回头客较少。
2.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上不规范。乡村旅游一般以农户为单位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农户自己经营管理,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的有限,因此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影响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3.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偏差。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一般为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农民生产生活上较为自由,形成来散漫的生活习惯,在参与旅游服务中思想意与行为上一时很难协调,另外大多数农民也没有受过较高的教育,因此由农民组成的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服务意识缺乏,在旅游接待中不能很好的注意服务细节,容易引起游客不满。
4.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盲目而失去原真性。目前,乡村旅游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个体小规模经营,同时经营者受自身观念和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旅游产品开发时缺乏系统科学的旅游资源论证,导致经营者在开发旅游产品时盲目追风而失去其原真性。游客选择来乡村旅游是为体验真正的农村生产、生活、民俗等,而开发盲目失去原有的农村风情,使游客失去原有来此旅游的动力。
5.农村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在我省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如排水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匮乏,特别是道路问题,现在很多乡村还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这些都造成乡村环境较差,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针对我省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1.合理定位,塑造特色景观。乡村旅游的客源大都是城镇居民,他们来乡村旅游就寻求乡村的田园风情,因此开发者要合理定位,高标准要求,以其独特的地方性,展现出源地质文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另外,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旅游地失去特色也即失去该地持续发展的条件,所以在开发时应立足每个乡村的实际,从地方性研究与文脉分析开始,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游客心理需求和市场特征,从而提出该村的发展主题,再按照此主题进行景观、旅游活动等建设。
2.加强政府引导。农民自身力量薄弱,需要政府给予强有力的扶持和帮助,通过各种途径逐步引导农民探索一条有效地经营管理模式。政府应向农民介绍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并派遣专家下乡进行指导,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一条高效的经营管理模式。
3.加强农民的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应从思想观念和业务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农民开阔思想,获得更多的旅游及相关的知识,从而使农民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培养其服务意识,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4.旅游产品并发应保留其原真性。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有规划,保留其原真性才能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乡村原生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的个性特征,是城市居民,前往游览的追寻目标。作为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不能改变其原真风貌。所以,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保持原汁原味的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农村配套设施。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尽快建立乡村融资机制,使其资金来源充裕、稳定、多样化,满足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另外政府应在政策上予以保障,推进二元基本设施基本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增加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通过资金和政策上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必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Fakeye.p.andJ.Crompton.Imagedifferencesbetweenpmspee-tive,First-Time,andRepeatVisitorstotheLowerRioGrandeValley[J].JoumaloftravelResearch,199l,29(2):10~16
[2]SuzanneWilson,DanielR.Fesenmaier,JulieFesenmaier,andJohnC.vanEs,FactorsforSuccessinRuralTourismDevelopment,JournalofTravelResearch,Now2001,40:132~138
[3]潘秋玲.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北京第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1):90~94
【关键词】乡村旅游;国外;产品模式
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在国外,现代形式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到30年代,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甚至乡村文化与整个社会的维系方式,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高档次且稳定的旅游度假活动。2006年,法国游客中有35%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在这些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另外,这些客源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七年来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总体来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国外的乡村旅游已经由最初的萌芽阶段,到观光、度假和体验阶段,其协调机制、运行机制、产品形式、发展理念均已日趋成熟。这些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国外主要乡村旅游产品模式
1.观光型乡村旅游
观光型乡村旅游指以优美的乡村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及独特的农业生产过程作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它又有两种表现形式:传统型的乡村观光旅游和科技型的乡村观光旅游。
传统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以不为都市人所熟悉的农业生产过程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作为卖点,吸引游客前去参观和体验。比如澳大利亚利用当地的葡萄酒产业,开发出葡萄酒旅游,允许旅游者游览参观葡萄园、酿酒厂和产酒地区等景点,并且还可以参加包括制酒、品酒、赏酒、健身、美食、购物等一系列娱乐活动。
科技型乡村观光旅游主要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建立小型的农、林、牧生产基地,既可以生产农副产品,又给旅游者提供了游览的场所。比如新加坡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兴建了十个农业科技公园。农业公园内应用最新科学技术管理,各种设施造型艺术化,合理安排作物种植,精心布局娱乐场所。养鱼池由配有循环处理系统的“水道”组成;菜园由造型新颖的栽培池组成,里面种上各种蔬菜,由计算机控制养分;田间林荫大道的两边也种上了各种瓜果。美国则建立了多处供观光的基因农场,用基因方法培植马铃薯、薯茄,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在向游客普及基因科学知识。
2.休闲型乡村旅游
休闲型乡村旅游指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形式多样的参与性旅游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游客休闲娱乐、身心健康、自我发展等需求的旅游类型。休闲型乡村旅游与观光型乡村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主要满足旅游者的健康、娱乐、放松、享受等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品特色上更加突出休闲度假主题,服务内容以康体、休闲、娱乐为主,产品表现形式更加强调创新、互动以及知识性。它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休闲娱乐型乡村旅游、康体疗养型乡村旅游和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
自我发展型乡村旅游是乡村度假地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通过团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习等方式而不是专业人士做教练,让游客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熟练新技能,既享受了轻松的休闲,又学习到了知识。日本的许多地方为迎合人们关注野生鸟类生活的情趣而专门开发设计了观鸟旅游,让旅游者亲临野鸟栖息地观察鸟类生活,随行配备鸟类专家指导,使游客在旅游中既观赏到了鸟类的生活,也学到了许多关于鸟类生活的知识。美国的农场、牧场旅游不仅能使游客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而且在专人授课的农场学校能够学到很多农业知识。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深受旅游者欢迎,成为乡村旅游新的发展趋势。
3.乡村文化旅游
乡村文化旅游是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类型。它有助于深度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满足旅游者文化旅游需求,提升产品档次。
三、国外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模式借鉴
1.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家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都非常注重保持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始状态。比如日本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非常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
而在英国,有专门从事乡村文化保护的机构——英国乡村委员,其基本任务是保护与强化英国境内乡村的自然美,设法帮助更多人享受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和文化生活。除此之外,英国还拥有众多的国家级官方乡村文化保护机构,它们不但独立工作,相互之间还展开广泛的合作,协作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系列保护措施。
2.旅游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并且参与性较强
国外在开发乡村旅游时注重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以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比如日本各地的农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开发“务农”旅游,旅游者可以自由参观园内的农作物,亲自参与劳务活动,现场采摘农作物并做成美味的佳肴;在沿海地区参加捕捞虹鳟鱼和海带的采集及加工等活动,给人以全新的劳动体验。而在美国,每当瓜果成熟的季节,城里人就纷纷涌进各大农场参加摘水果的度假活动,以获得别有情趣的度假享受,缓解工作压力。意大利农业旅游区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态教育农业园”,旅游者可以从事各种农业健身运动,例如体验农业原始耕作、狩猎、亲手制作工艺纪念品、烹调学习活动等。法国则为满足不同偏好度假旅游者的需求,开发了不同主题、种类齐全的休闲农场,包括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民宿农场、露营农场等。
3.注重发掘和保持乡村文化内涵
在国外,无论是法国还是匈牙利,都充分利用古雅的建筑、独特的音乐歌谣舞蹈和独特的农耕文化来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前去体验。比如匈牙利开发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使游人在领略匈牙利田园风光的同时在乡村野店、山歌牧笛、乡间野味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欣赏充满情趣的文化艺术以及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而西班牙开发的满足游客多种文化需求的文化旅游线路很多就是乡村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城堡游、葡萄酒之旅、美食之旅等。
总之,国外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先例,我国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打破目前单一的农家乐形式,开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娱乐性、休闲性、参与性较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要改变过去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只偏重乡村现代化建设和自然景观开发的观念,注意保护和发展原真的乡村旅游文化和乡村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李丽娜.西班牙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启示[J].老区建设,2008(17).
[2]郑丽霞.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7(8).
[3]森豪利.基于马斯洛理论的日本旅游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5).
摘要:素有乡村音乐之称的黄梅戏起源历来就倍受争议,到底是起源于湖北黄梅,还是安徽安庆,各种学说争论不休。在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软实力的今天,笔者认为若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倒不如搁置争议,共同促进黄梅戏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实现双赢局面。
关键词:黄梅戏;起源;发展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黄梅戏作进一步广泛和深入研究,对黄梅戏渊源问题讨论的结果日益清晰化,那就是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采茶调,成形于安徽安庆等地,因而也证明了黄梅戏与黄梅采茶调的历史渊缘是非常紧密的。另一方面黄梅戏因为在安徽地区有一批全国知名的黄梅戏演员,是他们成就了黄梅戏的辉煌与成就,人们谈及黄梅戏的起源首先想到的是黄梅戏来源于安徽。
一、黄梅戏起源之争学说
1.湖北黄梅说
此说认为湖北黄梅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其理由是:黄梅戏在黄梅采茶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因县名,县因山名”(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黄梅山”)。黄梅更有属于其籍贯的黄梅戏的开山鼻祖乾隆名伶邢绣娘(1793-1858),她相继获得“北方梆子有二,黄梅调子无双”和“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等美誉;并且黄梅拥有的黄梅挑花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全国,而这些黄梅挑花是与黄梅戏的产生有着千思万缕的联系,黄梅挑花经常把黄梅戏的故事拿来作为花样,而黄梅戏又经常演绎、演出黄梅挑花的故事。甚至有一些挑花女直接就是黄梅戏演员。黄梅戏的开山鼻祖邢绣娘就是一位出色的挑花女。在2006年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们二者的关系得到了印证,黄梅挑花与黄梅戏共同名列其中。
2.安徽宿松说
d安徽省地方学者廖理南认为,安徽省安庆市的宿松县是黄梅戏发源地。理由是根据历史资料考证,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黄梅戏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而且在黄梅戏的发展史上宿松县有着自己的特色,宿松县的黄梅戏有历史记载的官方公演比黄梅县记载的要早。宿松县是第一次的将黄梅采茶歌命名为黄梅戏。
3.省分说论
《中国戏曲词典》解释,“黄梅戏,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采茶歌”。这里实质上点出了黄梅采茶歌长期流行于鄂、皖、赣三省相邻地区,三省相邻地区群众都有吟唱黄梅采茶歌风俗,因此,“采茶歌”不是哪个县、哪个地区所专有,谁在此基础上把采茶歌发展成为“黄梅戏”那是另一回事了。
二、黄梅戏起源论争缘由探究
笔者认为一个文化现象的出现,必定有其缘由,黄梅戏起源争端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缘由考量这一现象的出现。
1.抢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
在今天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还是对于一个地方政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挖掘传统文化、构建地方品牌、提升地域形象,已经成为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共识。黄梅戏作为一项国家非物质遗产,在构建地方品牌,提升地域知名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湖北省的黄冈市、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都有所行动力争抢注黄梅戏作为属于自己地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
黄梅戏作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有着广泛的戏迷爱好者,文化产品市场需求很强大,为此发展黄梅戏产业对于提高地域经济发展,调整地域的经济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迎合了当下流行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社会经济的思路。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的今天,发展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地区提高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杀手锏。
3.丰富学理研究的需要
在争抢黄梅戏起源地或黄梅戏故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把行政区域当成了文化区域,这是两个不同的区域,不能相互混淆。黄梅戏作为戏曲的一个剧种,属次文化范畴。从学理角度看,黄梅戏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结构,有历史的渊源和未来的文化走向,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如果仅把这个剧种限制在“黄梅”地名上,这个剧种的生命力也就没有了。黄梅戏的争抢理应在一定的文化行为和文化结构中进行。如果没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明确的文化走向,就算争抢到了,也只是徒有虚名,经不起学理文化研究的考验。
三、如何应对黄梅戏起源之争
笔者认为黄梅戏的之争既然不能平息,为什么不能暂且搁置起源争议,发挥黄梅戏文化产业优势,共同促进黄梅戏的大发展、大繁荣。两地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合作:
1、加强交流,共同开发黄梅戏传统曲目和新曲目。
黄梅戏的发展立足于戏剧资源的挖掘和创新,只有曲目多样化才能促进黄梅戏的文化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广大戏迷朋友们的需求。两地区可以在自己独特的文化优势前提下,深挖传统戏剧资源,形成多主题的戏剧题材。在结合现实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创造更多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新曲目。两地区可以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加强交流共同挖掘多样化的戏剧资源。
2、建立对黄梅戏教育与人才培养交流机制
传承和发展黄梅戏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而当前黄梅戏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的事实已严重阻碍了黄梅戏前进的脚步。黄梅戏教育是其艺术传承、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两地区可以建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可以把自己各自优秀的戏剧人才进行双向交流,带动两地区其他黄梅戏剧演员的进步。双方可以交流黄梅戏剧人才办学教育的经验,努力挖掘有天分的戏剧人才,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黄梅戏表演人才,更要培养黄梅戏剧本创作、戏曲导演、舞美指导、配乐等各方面的人才,这样更有利于黄梅戏艺术的全面协调发展。
3、共同开发黄梅戏的旅游资源,共享经济效益
经济因素是两地区起源之争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两地区能够共享黄梅戏带来的经济效益,起源之争,将会逐渐消退。两地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黄梅戏剧氛围,也带动了以黄梅戏为依托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双方可以利用相互毗邻的地缘优势,共同开发黄梅戏旅游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两地应把开发旅游的配套设施预先规划好,进而加强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文化旅游观念,促进两地的黄梅戏旅游资源的开发。(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陆洪非.《黄梅戏源流》.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